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时间:2023-01-15 08:35:40 试题试卷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共11篇)由网友“befree”投稿提供,这里给大家推荐分享一些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供大家参考。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篇1: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A卷

1、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的事件是( )

A.广州起义 B.武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南昌起义

2、下列人物中参加了南昌起义的是( )

①朱德 ②贺龙 ③周恩来 ④邓小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得到的教训是( )

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必须把工作重点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C.必须建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必须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4.“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革命年代,毛泽东曾写下这样的诗句来形容当年革命的大好形势。这里的“星星之火”指的是哪一革命根据地( )

A.井冈山根据地 B.陕甘根据地 C.左右江根据地 D.中央根据地

5.阅读下面材料:

“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湖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请回答:

(1)这段歌谣涉及哪几个历史事件?

(2)为纪念“南昌打响第一枪”而设立的节日是什么?

(3)“朱毛合”发生在什么时间?“四军”是指哪一支队伍?这里“建奇功”是什么意思?

B卷

1、胡锦涛同志说:“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了中国革命史册。”“这个伟大的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2、带领部队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的起义领导人是( )

A.朱德 B.周恩来 C.邓小平D.叶挺

3、下列哪一事件,最能充分表现中国共产党善于开拓创新,实事求是的精神( )

A.发动南昌起义 B.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发动秋收起义 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4、回顾党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井冈山。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这主要是因为井冈山( )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B.建立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C.第一次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D.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始发地

5、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哪几次武装起义,历史意义如何呢?

C卷

1、你知道“八一”南昌起义纪念碑,矗立在今天哪个省的省会吗?( )

A.广西 B.江西 C.山西 D.江苏

2、下列对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意义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

①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②使中国革命从此转危为安③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④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某旅行社计划推出一条红色旅游路线,以便使游客重温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光辉历程。你认为以下景点哪一个不应在设计路线之中( )

A.井冈山会师纪念馆 B.秋收起义纪念碑

C.南昌起义纪念塔 D.会宁会师纪念塔

4、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山势高大,主要山峰海拔都在千米以上。井冈山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64%,景区内拥有各种植物3 800多种。

材料二:(井冈山)反动力量薄弱,这里还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和党的组织基础,并且留有一定数量的农民自卫军。 ——《中国近代史》请回答:

(1)毛泽东当初选择井冈山作为根据地的原因。

(2)从毛泽东领导军队进攻中心城市受挫后,进军井冈山成功开辟革命根据地的事件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篇2: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A卷:

1.D2.A3.B4.A

5.(1)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和创立红军(2)八一建军节(3)1928年4月,“四军”是指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建奇功”是指组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队伍,取得很多胜利。

B卷:

1.B 2.A 3.B 4.B5、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武装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C卷:

1.B2.D3.D

4.(1)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附近农产品丰富;离大城市较远,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群众基础好,便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2)要取得革命事业的成功,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或学习中国共产党善于开拓创新,实事求是的精神

篇3: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30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悄怆(chuàng) 俶尔(shū) 翕忽(xī) 楔形文字(qì)

B、棱角(léng) 雕镂(lǒu) 比拟(nì) 了不相属(zhǔ)

C、微泮(pàn) 羸马(léi) 租赁(lìn) 珠翠罗绮(qǐ)

D、迢遥(tiáo) 溯洄(shuò) 哗然(huà) 玲珑剔透(tì)

2.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干(biě) 尘(zǐ) 陈腔(làn) 调 明眸善(lài)

饱(yù) 毛(pī) 破(fǔ) 沉舟 目不(xiá) 接

3.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以其境过清(因为) B、茗饮以为酒(以为)

C、着重裘以敌之(来) D、予以问予,予不能解矣(拿,用)

4.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例句的一项是:( )(3分)

例: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A、精蓝棋置,丹楼珠塔 B、城中士女云集

C、炮碎龙湫,半空雪舞 D、云移玉岸,浪卷轰雷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曾任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小石潭记》出自于“永州八记”。

B、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作品有长诗《毁灭》,代表散文:《春》、《绿》、《背影》、《荷塘月色》等。

C、李白,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一生写诗很多,有《静夜思》、《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另有“三吏”、“三别”,人称“诗仙”。

D、袁宏道,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三袁”之首,“公安派”代表。其作品以小品文成就突出,本单元选入他的一篇《游高梁桥记》。

6.默写:(10分)

⑴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 ,心乐之。

⑵日光下澈, , 。

⑶而飚风自北来,尘埃蔽天, , , 。

⑷稍近,则隐隐露白, , 。

7.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把句了补充完整。(4分)

溪流、湖泊、山泉是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因为有了水面而有了灵性,有了生机。水是有灵魂的。水的灵魂如少女一般韵味十足,如 ,如 。

二、阅读(30分)

(一)(16分)

右溪记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攲[1]嵌[2]盘屈,不可名状[3]。清流触石,洄[4]悬[5]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6]。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7]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8]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9],俾[10]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11]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日“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注释】 [1]攲:倾斜。[2]嵌:这里是形容岩石像张着口的样子。[3]不可名状:不能形容出它的形状。名,说出。状,描摹。[4]洄:水回漩而流。[5]悬:水从高处流下来。[6]荫:遮蔽。[7]逸民退士:指隐居的人。[8]置州:设置郡,作为州治。州,古时的行政区域。[9]芜秽:杂草积土。[10]俾:使。[11]裨:补助,增添。

8.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1分)

南 流 数 十 步 合 营 溪

9.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3分)

①合( ) ②悉( ) ③植(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2分)

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11.右溪的位置在哪?命名的原因是什么? (3分)

12.用文中原话回答问题。(3分)

①开发右溪的价值何在?

②文中如何叙述整治右溪的经过?

13.作者擅长状物记事,短短一百多字,即把此溪的幽趣描绘得历历在目。淡雅隽永的文笔,与清新俊秀的景物,达到了和谐的统一,可视为柳宗元山水游记的先声。读了此文后,把你最有感触的地方写下来。(4分)

(二)(14分)

水乡怀旧

文/周作人

在水乡的城里是每条街几乎都有一条河平行着,所以到处有桥,低的或者只有两三级,桥下才通行小船,高的便有六七级了。乡下没有这许多桥,可是汊港纷歧,走路就靠船只,等于北方的用车,有钱的可以专雇,工作的人自备有“出坂”船,一般普通人只好趁公共的`通航船只。

船有两种,其一名曰埠船,是走本县近路的,其二曰航船,走外县远路,大抵夜里开,次晨到达。埠船在城里有一定的埠头,早上进城,下午开回去,大抵水陆六七十里,一天里可以打来回的,就都称为埠船。埠船总数不知道共有多少,大抵中等的村子总有一只,虽是私人营业,其实可以算是公共交通机关。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里有一篇讲离婚的小说,说庄木三带领他的女儿往庞庄找慰老爷去,即是坐埠船去的,但是他在那里使用国语称作航船,小说又重在描画人物,关于埠船的东西没有什么描写。这是一种白篷的中型的田庄船,两旁直行镶板,并排坐人,中间可以搁放物件。船钱不过一二十文吧,看路的远近,也不一定。

乡村的住户是固定的,彼此都是老街坊,或者还是本家,上船一看乘客差不多是熟人,坐下就聊起天来,这里的空气与那远路多是生客的航船便很有点不同。航船走的多是从前的驿路,终点即是驿站,它的职业是送往迎来的事;埠船却办着本村的公用事业,多少有点给地方服务的意思,不单是营业,它不但搭客上下,传送信件,还替村里代办货物。无论是一斤麻油,一尺鞋面布,或是一斤淮蟹,只要店铺里有的,都可以替你买来。他们也不写账,回来时只凭着记忆,这是三六叔的旱烟五十六文,这是七斤嫂的布六十四文,一件都不会遗漏或是错误。它载人上城,并且还代人跑街,这是很方便的事,但是也或者有人,特别是女太太们,要嫌憎买的不很称心,那么只好且略等候,等“船店”到来的时候,自己买了。城市里本有货郎担,挑着担子,手里摇着一种雅号“惊闺”或是“唤娇娘”的特制的小鼓,方言称之为“袋络担”,据孙德祖的《寄龛乙志》卷四里说:“货郎担越中谓之袋络担,是货什杂布帛及丝线之属,其初盖以络索担囊橐衍且售,故云。”后来却是用藤竹织成,叠起来很高的一种箱担了,但在水乡大约因为行走不便,所以没有,却有一种便于水行的船店出来,弥补这个缺憾。这外观与普通的埠船没有什么不同,平常一个人摇着橹,到得行近一个村庄,船里有人敲起小锣来,大家知道船店来了,一哄的出到河岸头,各自买需要的东西,大概除柴米外,别的日用品都可以买到,有洋油与洋灯罩,也有芒麻鞋面布和洋头绳,以及丝线。这是旧时代的办法,其实却很是有用的。

我看见过这种船店,趁过这种埠船,还是在民国以前,时间经过了六十年,可能这些都已没有了也未可知,那么我所追怀的也只是前尘梦影了吧。不过如我上文所说,这些办法虽旧,用意却都是好的。近来在报上时常看见,有些售货员努力到山乡里去送什货,这实在即是开船店的意思,不过更是辛劳罢了。

1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埠船( ) 驿路( ) 嫌憎( ) 一哄( )

15.根据文意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埠船总数不知道共有多少,大抵中等的村子总有一只

大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看见过这种船店,趁过这种埠船

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乡村的住户是固定的,彼此都是老街坊,或者还是本家

街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但是也或者有人,特别是女太太们,要嫌憎买的不很称心,那么只好且略等候,等“船店”到来的时候,自己买了

嫌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称为“埠船”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曲线在文中画出来。(2分)

17.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埠船”和“航船”的不同。(3分)

18.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说明其目的的一个词。(1分)

19.文章结尾作者为什么要写售货员?(2分)

(三)作文(40分)

细读下面文字,然后作文。

打开心灵的窗户,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纷繁的世界。

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用乐观的精神面对人生,多一份自信,少一份失望;

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多一份感激,少一份抱怨;

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用顽强的意志面对困难和挫折,多一份勇气,少一份怯懦;

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寻找别人最好的东西,多一份肯定,少一份挑剔……

请以“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为话题,联系自己和社会生活实际,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经历,可以发表见解。诗歌除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要求:①思想内容健康,有真情实感 。

②书写规范工整,字数600左右。

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

参考答案:

单元测试题

1.C 2.瘪 滓 滥 睐 饫 坯 釜 暇

3.B 4.D 5.C

6.⑴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 ⑵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⑶对面不见人,中目塞口,嚼之有声

⑷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

7.例:仙人一般变幻莫测,如婴孩一般清新自然。(合理即可)

8. 南 流 数 十 步/合 营 溪

9.①汇合,汇人②全部③种植

10.如果在人烟密集的地方,也可成为城市居民游览的胜地和爱清静者休憩的园林。

11.小溪的位置在道州城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小溪在州右,因而命名为“右溪”。

12.①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②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

13.(略)14.bù;yì;zēng;hòng

15.①大概 ②同“乘”,坐 ③邻居 ④嫌恶,不是很喜欢

16.埠船在城里有一定的埠头,早上进城,下午开回去,大抵水陆六七十里,一天里可以打来回的,就都称为埠船。

17.不同:埠船走本县,航船走远路;埠船在城里有埠头,航船多是走从前的驿站;埠船办着本村的公用事业,航船的职业是送往迎来。

18.追怀

19.售货员和船店都是辛苦的,作者写售货员一是为了再次重申开船店的辛苦,二是对这种奉献的事业进行赞美。

篇4: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 )

A、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B、“师夷长技以自强”,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C、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方式,发展资本主义 D、“自强”“求富”振兴中华

2、洋务运动开始和结束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辛亥革命

C、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 D、鸦片战争和辛亥革命

3、使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新中国成立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太平天国运动

4、小明和小红看一本历史画册,两人对书中谭嗣同被杀、戊戌变法事件失败原因而争论不

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绪帝没有实权 B、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C、袁世凯出卖维新派 D、维新派发动了人民群众

5、在《时务报》上大声疾呼“变者,天下之公理也”的维新派人物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孙中山

6、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公车上书

C、强学会成立 D、创办《万国公报》

7、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 )

①李大钊 ②鲁迅 ③陈独秀 ④毛泽东 ⑤胡适 ⑥周恩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8、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 ( )

A、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都主张推翻清政府

C、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9、19世纪中叶后,开始探索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运动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运动 D、义和团运动

10、洋务派的中央代表是( )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左宗棠 D、奕

11、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主要是因为洋务运动 ( )

A、以维护封建统治为根本目的

B、以兴办耗资巨大、无利可图的军事工业为开端

C、技术设备全掌握在外国技师手中

D、在甲午中日战争的打击下破产

12、洋务运动期间,国内最大的军火工厂是 ( )

A、福州船政局 B、安庆内军械所 C、江南制造总局 D、汉阳铁厂

13、“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此话出自 (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康广仁

14、下列活动不是由洋务派筹划、兴办的是( )

A、兴办新式学校 B、筹建海军 C、兴办军事工业 D、废除科举

15、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

A、强学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光复会

16、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兴中会 B、同盟会 C、光复会 D、华兴会

17、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同盟会政治纲领 B、三民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族主义

18、同盟会政治纲领中“建立民国”后来被孙中山阐发为(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三民主义

19、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写到“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其中“民国六年”是指( )

A、19 B、19 C、19 D、19

20、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主要是因为( )

A、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B、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C、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D、没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1、关于辛亥革命的阐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B、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22、首先掀起新文化运动的人应该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23、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是宣传( )

A、科学 B、马克思主义 C、新文学 D、民主

24、在中国大地上,第一个高举十月革命大旗的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蔡元培 D、胡适

25、19,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张三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李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五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赵六说:“我读过《万国公报》。” 他们中肯定有一个人在说谎。他是( )

A、张三 B、李四 C、王五 D、赵六

二、填空题

1、洋务运动前期以_____________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又以_________为口号,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

2、中国同盟会创办的机关刊物是____________;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_______。

3、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它以培养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人才为宗旨。

4、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的诞生,为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在北京创办了《________________》

5、新文化运动高举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面大旗。

三、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姿,自强之本。……洋机器与耕织、刷织……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

材料二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 ……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李鸿章创办的近代企业。这些企业的创办客观上有何进步作用?

(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

(3)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为宣传“德、赛两先生”,陈独秀等人发起什么运动?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

(4)综合上述材料,请简要概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变化?

3、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从鸦片战争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成了世界上著名的“东亚病夫”,从那时起的近一个世纪,我国的有识之士包括孙中山都在寻求中国的出路。”

请回答:

(1)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寻求的中国出路是什么?为此中国历史发生了什么大事?

(2) 这一历史事件的功绩是什么?

(3) 资产阶级的其他派别做过什么努力?结果如何?

(4) 概括孙中山的主要历史功绩。

(5) 以上努力是否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对此你有何认识?

4、阅读下列材料:

从1840年到19的历史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几条并行前进、交错发展的历史脉络:列强发动的一次又一次侵略战争,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志士仁人一次又一次地奋起,救国救民于苦海;……先贤们不懈斗争、上下求索,探寻着希望之路……

——摘编自《历史•政治文明历程》

请回答:

(1) 在材料提及的历史阶段中,把中国推向“深渊”的侵略战争有哪缕?

(2) 志士仁人一次次地“奋起”,包括了哪四次重要的近代化探索活动?

(3)今天我们在感念先贤的同时,还应传承他们的哪些精神?

四、问答题

新文化运动在我国历史上的影响如何?

篇5: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5:ACCDB 6—10:BCABD 11—15:ACCDB

16—20:BBACC 21—25:BABBC

三:材料分析:

1、(1)江南制造总局或上海轮船招商局;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资产阶级

(3)民主和科学;新文化运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有批判的学习)

(4)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2、(1)BDAC

(2)变法图强(发展资本主义);三民主义;民主、科学

3、(1)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

(2)这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资产阶级维新派(改良派)掀起了戊戌变法。

(4)都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他们都没有发动、依靠人民群众,最终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他们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无论是资产阶级改良方案还是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都走不通,无论是资产阶级的维新派还是革命派,都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4、(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3)爱国主义精神、改革创新的精神(言之有理,意思贴近即可)

四、简答题:

①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②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③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④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篇6: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计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毒品是人类的公害,联合国确定每年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被誉为“中国禁毒第一人”、“世界禁毒先驱”的近代伟人是

A.左宗棠 B.魏源 C.林则徐 D.邓世昌

2、英国学者马士说:由于中国人民进行了激烈的禁烟运动,战争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这说明马士

A、认识到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 B 、肯定了中国禁烟运动的正义性

C 、为英国侵略作辩护 D、正确说明了英国发动的战争的目的

3、鸦片战争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西班牙

4、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

A.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B. 打开中国市场 C.割占中国领土 D.挽回鸦片被销毁的损失

5、下列情况可能出现在1848年的是

A、英国商人在北京、天津等地做生意 B、清朝官员负责治理香港岛

C、英商迫使清朝海关官员降低进出口货物税率 D、日本商人在苏州、杭州开设工厂

6、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国首次遭到西方国家的侵略 B它开创了以条约形式掠夺中国的先例

C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D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7、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列强获取大量赔款 D.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8、近几个月来,圆明园遗址的保护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当年,将这一号称“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变为废墟的是

A.俄国军队 B.英法联军 C.八国联军 D.日本军队

9、晚清诗人称赞的“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的大将是指率军收复x疆的

A.左宗棠 B.曾国藩 C.魏源 D.林则徐

10、是x疆建立行省

A、110周年 B、120周年 C、122周年 D、115周年

11、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在下列历史人物身上能体现这种民族精神的是

①邓世昌 ②曹汝霖 ③张学良 ④林则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爱国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内容能让人联想起中国近代哪个屈辱条约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3、资本输出是列强对中国进行侵略的重要手段。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明确规定允许列强进行资本投资、开设工厂的是

A、《黄埔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4、下列不平等条约中,使列强势力入侵长江流域最远的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5、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原因是

A.帝国主义国家企图进一步瓜分中国 B.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C.中国清政府的腐朽 D.日本侵华刺激了列强

16、北京东郊民巷是重要的外国使馆界,这一地区单独被辟为“使馆界”始于

A 、《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7、20世纪初,有人说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这种看法

A.是正确的,因为它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B.是正确的,因为中国已经成为殖民地

C.是错误的,因为它还是中国人的政府

D.是错误的,因为它根本不可能去统治洋人

18、从内容来看,《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A.中国割去领土面积更大 B.开放通商口岸增多

C.索取赔款数额不断增大 D.允许日本开办工厂

19、我们学习鸦片战争的历史,知道清政府割地、赔款,丧权辱国时,我们应牢记的历史教训是

A.鸦片危害严重 B.团结就是力量 C.落后就会挨打D.外交需要谋略

20、《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内容的共同之处是

A.割地 B.赔款 C.开设通商口岸 D.协定关税

二、材料解析题(共10分)

21、阅读下列二个材料

材料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材料二:“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请回答:

[1]、这两段话是谁的名言?(2分)

[2]、“本大臣”指的是谁?“此事”指的是什么事件?(4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法国)维克多•雨果

请回答:

[1]、上述材料记述的是哪一场战争?(2分)

[2]、“夏宫”指的是什么地方?(2分)

三、综合题(共20分)

23、以下是某同学向他朋友介绍他所学到的历史知识,其中有三处错误,请你把它纠正过来。

你们知道吗?在中国近代史上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其中签订于19世纪40年代的是《马关条约》;签订于19世纪60年代的是《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签订于19世纪90年代的是《北京条约》;赔款最多的是《辛丑条约》,它签订于20世纪初。(6分)

24、从英国割占香港岛到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其间经历了多少年?比较这两件国家大事,谈谈你的感想。(6分)

25、结合史实说明中国近代社会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8分)

附加题:(不计入总分,共10分)

对于现今的圆明园,有些人主张在原地对圆明园进行重建,有些人则极力的反对重建。对于这二类人的主张,你的观点又是如何的?请说出你的理由?

篇7: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20题:

CCCBC CDBAC DCCCB DADCB

二、材料解析题:

21题: [1]林则徐 [2].林则徐,严禁鸦片

22题: [1]第二次鸦片战争 [2]圆明园

三、综合题:

23题: 1.19世纪40年代签订的是《南京条约》

2. 19世纪60年代签订的是《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

3. 19世纪90年代签订的是《马关条约》

24题:

答:经历了155年(1842——)。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是它能否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先决条件。近代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香港被外国侵略者割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所以中国能够收回香港,并对其行使主权。(意思相近可酌情给分)

25题:

答: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后;

②、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1860年《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的签订;

③、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是在中日甲午战争后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④、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深渊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19《辛丑条约》后。

附加题:

答: ①、赞同重建:理由是:圆明园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艺术和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且为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其被西方称为“万园之园”。重建圆明园,把它建成国家收藏珍宝文物的博物馆,恰恰可以证明新中国的强大。恢复当年的盛景,充分利用圆明园的无形资产,可以发展旅游事业,推动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

②、反对重建:理由是:每一个遗址和残迹的历史感是任何复建后的景观都无法代替的,这段中国近代屈辱史对于以后世代中华民族的意义和价值要超过圆明园园林的价值。保留遗址,可以发挥其历史教育的功能,时刻教育广大人民不要忘记历史教训,深深地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无论什么时候,只有提高国力,国家强大了,才能避开国难临头。这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未来的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篇8:初一上册历史第三单元测试题

初一上册历史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40,每小题2)

1.班上来了一位新同学,他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说,他的姓和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的名称相同,请问他姓。

A.夏B.唐C.周D.秦

2.“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为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而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是()。

A.黄帝B.夏启C.秦始皇D.孝文帝

3.下列关于公元前2四兄弟的情况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A.老大应征去修长城,多年未归

B.老二应征去戍边,有人捎信回来说他阵亡了

C.老三是书呆子,整天在街上看诸子散文之类的书

D.老四年收入粮食1500斤,兄弟二人却经常挨饿

4.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中的“秦王”是()。

A.秦孝公B.秦始皇C.秦穆公D.秦惠文王

5.秦始皇巡游各地前要向各地颁发圣旨,让各地作迎驾准备,圣旨上文字的书写应该是()。

A.金文B.甲骨文C.楷书D.小篆

6.我国最早将货币统一圆形方孔钱的朝代是()。

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

7.一部电视剧的片头有这样一句话:“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威严,他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这个“他”是指()。

A.秦始皇B.乾隆帝C.唐太宗D.汉武帝

8.历史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里的“沛公”是指()。

A.刘邦B.项羽C.陈胜D.吴广

9“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中提到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是焚书坑儒和()。

A.灭六国,统一中国B.修筑长城

C.秦的暴政D.秦末农民战争

10.七年级同学在排演历史剧《汉武帝》,其中有一场景是汉武帝与朝臣议事。请你指出下列场景设计中有历史知识错误的一项()。

A.颁布“推恩令”B.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

C.商讨派谁出使西域D.商议开凿灵渠

11、“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汗和亲识见高”这里的胡指的是

A.蒙古族B.鲜卑族

C.匈奴族D.羌族

12、使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的事件是

A.长平之战B.昭君出塞

C.匈奴分为南北两部D.漠北战役

13、如果沿着丝绸之路游览,你认为会看见那个著名的文化遗址

A.都江堰B.龙门石窟

C.承德避暑山庄D.敦煌莫高窟

14、下图讲述了一段汉朝与少数民族友好交往的故事,它发生在

A.汉文帝时B.汉明帝时

C.汉武帝时D.汉元帝时

15、王之涣《凉州词》中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诗句,汉朝时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方称为

A.大秦B.西域

C.安息D.新疆

16、根据所学知识,说一下下列物品中从西域传入内地的是

A.丝绸B.水稻

C.小麦D.葡萄

17、华佗的弟子照着老师传给他的`方法去做,活到90多岁,耳不聋,眼不花,牙齿完好,这种方法是

A.常服“麻沸散”B.经常饮酒

C.演练“五禽戏”D.病了就做手术

18、一个东汉地主会计算自家的田地面积,他的知识可能会来自下列那部书?

A.《缀术》B.《九章算术》

C.《伤寒杂病论》D.《道德经》

19、佛教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古代印度,他最早传入我国的那一地区

A.东北地区B.中原地区

C.西南地区D.东南地区

20、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反映了秦朝的

A.雕塑艺术B.绘画艺术

C.冶铁技术D.青铜技术

二、识图题(本大题共22分)

21、请认真观察《秦朝疆域图》,将相应的内容填在横线上:

(1)秦朝的都城A

(2)秦长城两端西起B (),东至C(),

(3)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爆发的地点D

(4)你认为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22、题、读下图,回答问题。(8分)

(1)图中所示路线即我国古代著名的“()”,这条路线最早开辟于()朝代。(4分)

(2)依据上图看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往西先后经过哪些重要的地区或国家?(4分)

(3)该商路也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请说一说当时有哪些先进技术相继西传?(4分)

三、能力擂台(本小题共12分。)

以下是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巡幸各地时遇到的麻烦,你能帮助他解决吗?相信你一定能行!

麻烦一:秦始皇车队进了以前韩国地界,路上行驶很慢还发生了堵车现象,因为韩国修了许多路障和堡垒加强防卫,不利于车辆通行。而且秦国车辆比较大,韩地的道路只能供韩地的两辆车并行。

23、请问:你认为造成上述堵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知道秦始皇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麻烦二:秦始皇在前秦国内为他的妃子做了一条长裙。到了前齐国旅游的时候又叫齐国的裁缝做同样尺寸的裙子,取货时发现:竟然是超短裙!付款时裁缝又拒收他的圆形货币而要他付刀币。

24、请问:你认为变成超短裙和只要刀币是不是裁缝故意刁难?为什么?你知道秦始皇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四、实践乐园(每小题13分,共26分。)

25、右图为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金缕玉衣。从其形制来看,当时以中山靖王刘胜为代表的王国势力已经非常强大,这种情况很不利于中央的统治。

请回答:

(1)为解决这一问题,汉武帝时期的主父偃提出了一项建议,你知道建议的主要内容吗?

(2)汉武帝是否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后来结果如何?

(3)为了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督汉武帝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26、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一诗中曾提到“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里的汉武指谁?简述他的主要功绩。(16分)

篇9:初一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初一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40,每小题2)

1.班上来了一位新同学,他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说,他的姓和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的名称相同,请问他姓()。

A.夏B.唐C.周D.秦

2.“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为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而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是()。

A.黄帝B.夏启C.秦始皇D.孝文帝

3.下列关于公元前210年四兄弟的情况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A.老大应征去修长城,多年未归

B.老二应征去戍边,有人捎信回来说他阵亡了

C.老三是书呆子,整天在街上看诸子散文之类的书

D.老四年收入粮食1500斤,兄弟二人却经常挨饿

4.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中的“秦王”是()。

A.秦孝公B.秦始皇C.秦穆公D.秦惠文王

5.秦始皇巡游各地前要向各地颁发圣旨,让各地作迎驾准备,圣旨上文字的书写应该是()。

A.金文B.甲骨文C.楷书D.小篆

6.我国最早将货币统一圆形方孔钱的朝代是()。

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

7.一部电视剧的`片头有这样一句话:“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威严,他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这个“他”是指()。

A.秦始皇B.乾隆帝C.唐太宗D.汉武帝

8.历史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里的“沛公”是指()。

A.刘邦B.项羽C.陈胜D.吴广

9“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中提到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是焚书坑儒和()。

A.灭六国,统一中国B.修筑长城

C.秦的暴政D.秦末农民战争

10.七年级同学在排演历史剧《汉武帝》,其中有一场景是汉武帝与朝臣议事。请你指出下列场景设计中有历史知识错误的一项()。

A.颁布“推恩令”B.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

C.商讨派谁出使西域D.商议开凿灵渠

11、“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汗和亲识见高”这里的胡指的是

A.蒙古族B.鲜卑族

C.匈奴族D.羌族

12、使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的事件是

A.长平之战B.昭君出塞

C.匈奴分为南北两部D.漠北战役

13、如果沿着丝绸之路游览,你认为会看见那个著名的文化遗址

A.都江堰B.龙门石窟

C.承德避暑山庄D.敦煌莫高窟

14、下图讲述了一段汉朝与少数民族友好交往的故事,它发生在

A.汉文帝时B.汉明帝时

C.汉武帝时D.汉元帝时

15、王之涣《凉州词》中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诗句,汉朝时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方称为

A.大秦B.西域

C.安息D.新疆

16、根据所学知识,说一下下列物品中从西域传入内地的是

A.丝绸B.水稻

C.小麦D.葡萄

17、华佗的弟子照着老师传给他的方法去做,活到90多岁,耳不聋,眼不花,牙齿完好,这种方法是

A.常服“麻沸散”B.经常饮酒

C.演练“五禽戏”D.病了就做手术

18、一个东汉地主会计算自家的田地面积,他的知识可能会来自下列那部书?

A.《缀术》B.《九章算术》

C.《伤寒杂病论》D.《道德经》

19、佛教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古代印度,他最早传入我国的那一地区

A.东北地区B.中原地区

C.西南地区D.东南地区

20、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反映了秦朝的

A.雕塑艺术B.绘画艺术

C.冶铁技术D.青铜技术

篇10: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 小题2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C C D C A B D D A A B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 案 B D A D B B D C C A D B

二、非选择题(12分+11分+15分+14=52分)

25.⑴民族英雄。(2分)明 朝抗倭名将戚继光指挥“戚家军”,荡平了东南沿海的倭 寇;(2分)1661-1662年,郑成功率将士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2分)

⑵沙皇俄国与清政府(或大清帝国、中国)(2分),清军打败沙俄侵略军,中俄双方签订第一个边界 条约《尼不楚条约》(2分)

⑶中国人民具有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2分)

26.⑴明朝(2分) 明太祖(2分)

⑵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3分)

⑶全国军政大权集于皇帝一人。(2分)

⑷ 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2分)

27.⑴自恃中国地大物博,藐视西方各国,夜郎自大;(2分)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2分)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交往 ,会危及自己的统治。(2分)

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或答“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2分)

⑵闭关锁国;(2分)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3分)

⑶看法提示:①从闭关锁国政策中吸取教训。(如:任何国家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融入到世界当中去,不能固步自封,闭关锁国。)②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如:今天的开放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越来越高,我国要始终坚持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积极开展对外贸易)(不拘泥于本答案,言之有理即可,2分)

28.⑴刘家港,(1分)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2分)太平洋和印度洋(2分)

⑵出发时:装载金银、丝绸、瓷器等。随船人员主要是明朝船员、医生等。(2分)返航时:装载珠宝、香料和药材等特产 。有外国使臣搭乘。(2分)

⑶科学技术条件:造船水平高超,航海技术的掌握,指南针的使用,天文、历史知识的积累。(2分)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富强;(1分)个人:郑和本人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英勇无畏的气概、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其他船队成员具有团结合作的精神等。(2分)

篇11: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测试题和答案

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测试题和答案

一.选择题

1.公元前209年夏,振臂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是()

A.陈胜B.吴广C.刘邦D.项羽

2.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性作用的战役()

A.长平之战B.巨鹿之战C.城濮之战D.马陵之战

3.秦朝灭亡的时间是

A公元前209年B公元前207年C公元前206年D公元前202年

二.论从史出

4.公元前209年,有900多贫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边境。他们走到蕲县时,遇上大雨,道路被冲毁,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误期都要处死。他们中的两个小队长,杀死了两个押送军官,领导大家举行起义。

阅读上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这次起义中提出了什么口号?

(2)两位小队长是谁?

(3)如果他们没有遇到大雨,起义还会爆发吗?

(4)这一次起义有什么意义?

答案

一、1.A2.B3.B

二、(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陈胜、吴广。

(3)会。

(4)中国历史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永远闪耀光辉。

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作文

初一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初一上册第三单元作文

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400字

九年级历史老师复习计划

八年历史教学计划

历史教学计划

九年级历史复习计划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2022九年级中考历史复习计划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共11篇)】相关文章: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评估试题及答案2022-05-16

初二历史教学计划2022-07-14

初一上册第二单元作文2023-02-05

英语初二课本上册第三单元作文范文2022-05-21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2022-11-08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2022-11-14

初九年级历史教学计划2022-04-30

九年级历史上册人教版教学计划2022-09-28

二年级课本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作文范文2023-09-01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达标试题及答案2023-12-22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