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内能》练习试卷(合集12篇)由网友“bucentdq”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初三物理《内能》练习试卷,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初三物理《内能》练习试卷
沪科版初三物理《内能》练习试卷
选择题
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和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吸热,温度一定升高
B.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功
C.某一铁块,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小
D.温度高的物体把温度传给温度低的物体
下列事例中物体内能减少的是 ( )
A.金属汤勺放进热汤中后会变得烫手
B.放入电冰箱中的食物温度降低
C.一块0℃的冰全部熔化成0℃的水
D.“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表面升温
关于温度,热传递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多
B.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少
C.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
D.热总是从热量多的物体传递到热量少的物体
一把勺子的温度升高了( )
A.它一定吸收了热量B.一定和其他物体发生了热传递
C.它的热量一定增加D.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下列事例中,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题型三)
A.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B.冬天室内使用暖气取暖
C.用锯锯木板,锯条发热D.盆中的热水温度逐渐降低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降低,它的热量就减少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能一定增加
D.两个物体的温度相等,它们的内能一定相等
以下的日常生活事例,通过做功来增加物体内能的是
A.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气筒发烫 B.放进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温度升高
C.点燃的爆竹腾空而起D.用水壶烧水,水蒸气将壶盖顶起
综合提高训练:
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B.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热量多
C.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分子热运动一定加剧
D.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0℃的物体没有内能 B.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C.物体间的内能可以转移 D.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下列四幅图中,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下列事例中,属于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秧田中的水被晒热B.将牛奶放进冰箱冷冻制棒
C.磨刀时刀刃发热D.热开水变凉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烧开的水有内能B.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有内能
C.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会增大D.水结冰时温度不变,所以内能不变
10月15日,“神舟”5号载人飞船在震天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飞向太空。完成任务后于次日凌晨准确降落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地区。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一段时间后,由于受空气阻力做匀速运动。返回舱匀速下降过程中( )
A.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内能增加B.机械能减少,动能不变,内能增加
C.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内能不变D.机械能不变,动能不变,内能增加
填空题
冬天,双手反复摩擦,手会感到暖和;用嘴对着双手“呵气”,手也会感到暖和。前者是利用 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后者是利用 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月15日,是中国人最自豪的日子之一,标志着中国的航天工业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神舟”五号是10月15日由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型运动火箭发射升入太空的,它绕地球飞行了14圈后安全返回,降落在预定的着陆场——内幕古四子王旗北的阿木古郎牧场上,“神舟” 五号飞船在减速降落的过程中,其减小的机械能转化为____能,能量的转化是通过_____方式进行的。
如图所示,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有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棉花燃烧起来了,在这个过程中,是通过_______方式使空气内能 ,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
下列现象中,利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填序号)
(1)冬天,人们用两只手掌相互摩擦取暖 (2)在古代,人类钻木取火
(3)冬天,人们往手心中呵气取暖 (4)把烧红的铁块放到冷水中,冷水变热
(5)晒太阳时感到很热 (6)用锤子反复打击一些铁片,它的温度升高
(7)多次弯折一根铁丝,弯折处会发烫
简答题
小明发现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里有自己未喝完的水.他想“杯子静止在桌面上,那么杯内水的动能为零,可杯内水的内能是否也为零呢?
篇2:九年级上册物理《温度与内能》练习试卷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温度与内能》练习试卷
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物体的内能为零
B.通过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C.物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
D.对物体做功会使物体的比热容增大
图所示的各种现象,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
扩散现象表明了( )
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有确定的大小
C.分子有确定的质量
D.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越快,内能越大
B.物体运动越快,温度越高
C.物体运动越快,它的动能越大
D.物体运动越快,它的机械能越大
若要使一块冰融化,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
A.用锤子不停地砸这块冰块
B.把这块冰放在手心里
C.把这块冰与地面不停地摩擦
D.以上方法都不对
某同学取出一支示数为39.6℃的体温计,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而直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的实际体温是36.6℃,则测出来的体温是( )
A.36. 6℃
B.39.6℃
C.37. 6℃
D.76.2℃
图中,不是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如果它们之间发生了热传递,这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
A.温度B.内能C.比热容D.热量
下列实例中物体内能减少的是( )
A.金属汤勺放进热汤中后会变得烫手
B.放入电冰箱中的食物温度降低
C.一块0℃的冰全部熔化成0℃的水
D.“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进人大气层后表面升温
把两块干净、纯净的铅压紧,它们会结合在一起,而两块光滑的玻璃贴在一起,不会合成一块的原因是( )
A.玻璃的分子间不存在引力
B.接触处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大,几乎没有力的作用
C.玻璃太硬,斥力大于引力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物体的温度高,说明物体( )
A.吸收了较多的热量
B.含有的热量多
C.放出的热量多
D.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更剧烈
下列现象能用分子理论解释并正确的是( )
A.矿石被粉碎成粉末,说明矿石分子很小
B.热水瓶瓶塞有时很难拔出,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污水排入池塘后不久,整个池塘水被污染了,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D.压缩弹簧需要用力,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实验题
在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的实验中,按照温度计使用的注意事项进行实验,以下实验步骤的顺序已打乱,请按正确顺序排列:
A.让温度计与被测水充分接触
B.当温度计的液面不再升高时读取数据
C.估计水的温度
D.取适当的温度计
E.从水中取出温度计
如图的两幅图中,反映了哪些共同的物理知识?
(a)从滑梯滑下,速度越来越快,同时臀部有灼热感
(b)高温燃气推动火箭腾空而起
(1)
(2)
填空题
内能有不同的用途,图和图的共同之处都是通过燃烧酒精获得内能,不同之处在于图中烧杯中的水获得的内能用来对试管 .图试管中的水获得了内能变为水蒸气用来对活塞
如图所示,瓶内装有少量的水,水上方有水蒸气,塞紧瓶塞,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塞子从瓶口跳起时.
(1)观察到的现象:
(2)产生的原因是:瓶内空气推动瓶塞做功时
4月22~26日,天琴座流星以49 km/s的速度闯入地球大气层,形成“天琴流星雨”.流星进入大气层时与空气摩擦,这个过程中使流星发光的能量 (填“化学能”“’机械能”或“太阳能”)转化而来的.
在某次实验中,烧杯中的水正在沸腾,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 ℃,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将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如图所示,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筒里放有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棉花燃烧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是通过 的方式使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
如图观察寒暑表、体温计和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它们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
最低温度和分度值各是多少?为什么这样设计它们的量程和分度值?
槐花盛开,香飘四野,我们能闻到花香,说明花朵中的芳香油分子在 .气温高时香气更浓,说明 .
用寒暑表测沸水的温度,不合适的原因是 .
如图所示,常用温度计的最小刻度为 ℃,此时它的示数为 ℃.
冬天双手捧着热水袋会感到暖和,这是利用 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双手反复摩擦也会感到暖和,这是利用 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物质中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 ,这就是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在下列现象中,写出各是用什么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
(1)冬天,人们用两只手掌相互摩擦取暖
(2)在古代,人类钻木取火
(3)冬天,人们往手心上呵气取暖
(4)把烧红的铁块放到冷水中,冷水变热
(5)晒太阳时会感到很热
(6)用锤子反复打击一块铁片,它的温度会升高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 和 两种,食品放进电冰箱后温度降低,是用 的方式减少了食品的内能;电冰箱里的压缩机,在压缩液体的蒸气时,蒸气的温度升高,是利用 的方式增加了蒸气的内能.
图所示是运动员滑冰的情景.滑冰时,冰刀下会出现一层水,这层水跟润滑油的作用一样.冰刀离开后,水又会很快结成冰.关于水的出现,请你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
如图是用来测 的仪器,当前的示数是 ℃.
计算题
一只刻度线模糊的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时,液柱长为7 cm;当把它放入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中时,液柱长32 cm.用此温度计测量某种液体温度时,液柱长12 cm,求此液体的温度是多少.
有一只温度计,虽然它的玻璃管内径和刻度都是均匀的,但标度不准确,当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6℃,把它放在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读数为104℃.当它指示的气温为33℃时,气温的实际值是多少?
简答题
如果所测的温度过高或过低,超出了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会出现什么后果?
我国“神舟”三号航天飞船在内蒙古成功着陆,据航天专家披露,在该飞船上进行的拟人载荷试验达到预期效果.为了验证飞船能否满足载人的要求,科学家采用了人体代谢模拟装置,该装置能“呼吸”,会“出汗”,其耗氧量、产热量、代谢量和真人一样,飞船座舱内的环境控制系统和生命保障系统是靠模拟装置控制的,地面监控系统只要测试该模拟装置的心电、血压、呼吸、体湿度等生理指标,就可以验证飞船座舱内能否满足载人的医学要求.为了确保宇航员的生命安全,请回答:模拟装置需要控制飞船座舱内哪些与物理有关的生存指标?
磨刀时,刀片会发热,如果磨刀时间长了,刀片可能会烫手,这是为什么?
根据下表中的资料,你能做出哪些判断?试举一例。
图是使用温度计时常犯的几种错误,它们错在哪里?讨论一下,使用用温度计时还可能发生什么错误?
寒冷的冬天,温室里鲜花盛开.这是因为温室的玻璃允许太阳的热辐射通过却阻止室内热量和水分的散失.从某种意义上说,地球也是一个大温室,大气层的对流层中水蒸气和CO2等气体允许太阳的热辐射通过,阻止地表热量的散发,从而使地表温暖湿润.但是,现在的对流层中CO2的含量增加明显,引起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即“温室效应".
请你举例谈谈温室效应可能导致哪些变化?结合实际谈一谈如何控制温室效应.
篇3:初三下册物理第十六章练习试卷
苏教版初三下册物理第十六章练习试卷
选择题
(•罗田县一模)一杯香浓的豆浆可以让我们的早上有一个精力充沛的开始.电动豆浆机在工作过程中,转动的叶轮将豆子打磨研碎,加热体将豆浆加热至煮熟.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电后叶轮转动,电动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从开始加热到豆浆煮熟的过程中,豆浆的温度升高,内能不变
C.煮好的豆浆香气四溢的原因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豆浆主要是豆子加热后达到熔点熔化形成的
手机已成为现代生活中常用的一种通讯工具.一般的手机都设有利用振动提示人们“来电”的装置.有一种手机提示“来电”是用一个微型电动机带动转轴上的叶片转动,当叶片转动时,电动机也就跟着振动起来,从而又带动手机振动.在图1所示的几种形状的叶片中,你认为能够实现上述振动功能的是
A.
B.
C.
D.
下列家用电器中,应用了电动机的是( )
A.日光灯B.电风扇C.电饭锅D.电热水壶
家用电器中带有电动机的是( )
A.取暖器B.电饭煲C.洗衣机D.电热毯
关于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如图)的比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摩托车装有排气管,电动摩托车也装有排气管
B.月球上不能使用摩托车,但能使用电动摩托车
C.摩托车行驶时会造成大气污染,电动摩托车行驶时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D.摩托车行驶时将汽油的化学能最终转化为机械能,电动摩托车行驶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电动机中换向器的作用是( )
A.自动改变线圈的转动方向 B.自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
C.自动改变电源的电流方向 D.自动改变线圈的受力方向
下列家用电器中,利用电动机工作的是( )
A.电饭煲B.电风扇C.电熨斗D.电炉
现在电动车已成为百姓的常用交通工具,电动车内部可简化为由蓄电池、电动机和电阻组成的电路.某型号电动车正常工作时,电动机两端电压U=24V,线圈电阻R=0.24Ω,工作电流I=20A.不计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动机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设备
B.电动机提供机械能的效率为80%
C.电动机5min内消耗2.88×104J的电能
D.电动机把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了机械能
下列设备中没有使用电动机的是( )
A.电风扇,收录机B.空调机,计算机C.电冰箱,微波炉D.电话机,白炽灯
(•兰州)下列家用电器中.应用直流电动机的是( )
A.电吹风B.电冰箱C.电动剃须刀D.电熨斗
(2006•兰州)小源同学自己动手做了一个直流电动机模型,接通电路后发现电动机不转动,可当他拨了一下线圈后,电动机就快速转了起来,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A.电源电压太低B.电刷接触不良
C.电源正、负极接反了D.开始时,线圈处于平衡位置了
(•崇安区二模)请根据如图的实验原理图找到对应的实际应用( )
A.磁悬浮列车能悬浮 B. 电风扇 C.手摇发电机 D.汽油机
(•福州)在制作简易电动机的过程中,若要改变电动机的转动方向,可以( )
A.改变通电电流的大小B.将电源的正负极对调
C.换用磁性更强的磁铁D.增加电动机的线圈匝数
(2011•苏州模拟)电动机是一种高效率,低污染的动力设备,广泛地应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下列家用电器中应用了电动机的是( )
A.日光灯B.电热水器C.洗衣机D.收音机
(2011•漳州)如图所示,没有用到电动机的家用电器是( )
A.电风扇 B.电热水壶 C.洗衣机 D.电吹风
(•长沙)电动机是一种高效率,低污染的动力设备,广泛地应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下列家用电器中应用了电动机的是( )
A.洗衣机B.电饭锅C.电热水壶D.电热毯
(•泸州)电动机是一种高效率,低污染的动力设备,广泛地应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下列家用电器中应用了电动机的是( )
A.电风扇B.电热毯C.电热水壶D.电炒锅
(•赤峰)电动机是一种高效率、低污染的动力设备,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下列家用电器中应用了电动机的是( )
A.电饭锅B.电烙铁C.电风扇D.电热毯
(2006•乐山)下列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发电机B.电动机C.日光灯D.电热杯
下列设备中,使用的电动机不是直流电动机的是( )
A.电力机车B.货运电瓶车C.电磁起重机D.家用电风扇
篇4:初三物理《重力》练习试卷
人教版初三物理《重力》练习试卷
选择题
下列关于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做重心
B.物体的重心处才受到重力作用
C.质量分布均匀的圆柱体的重心在其轴线的中点
D.球体的重心总在球心
有一质量分布均匀的柱体关于中轴线对称,横截面均为圆面,中轴线与x轴重合,一端面位于x=0处,其截面半径R随长度x的变化情况如图1-7所示,则该柱体的重心位置为( )
A.在中轴线上,位于x=1m
B.位于中轴线上x=2m处
C.位于中轴线上x=1.5m处
D.不能从图上判定重心位置
用弹簧秤竖直称悬挂在其下面静止的小球,则有( )
A.小球对弹簧秤的拉力就是小球的重力
B.小球对弹簧秤的拉力大小等于小球的重力大小
C.小球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弹簧
D.小球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长为L粗细均匀的圆柱体,其轴线与直角坐标系x轴重合,底面过原点且与yOz平面平行,如图1-8所示,圆柱体在yOz平面内质量均匀分布,在x方向密度均匀增加,则圆柱体重心位置坐标(xc,yc,zc)为( )
A.
B.
C.
D.无法判断
把一条盘在地上、长为L的质量分布均匀的软绳向上提起,当绳刚好拉直时,它的重心位置升高了________;把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均质薄板ABCD(图1-9所示)绕C点翻到对角线AC处于竖直位置时,其重心升高了________。
作图题
画出下列情况中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A.小车突然启动时,物体向右摆起来,如图1-10所示。
B.物体放在圆弧面上的不同位置而静止,如图1-11所示。
篇5:初三物理内能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
知道在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的一些事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
通过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地球的“温室效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
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
内能、热量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教学难点】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教学准备】演示实验:空气压缩器 打气筒 矿泉水瓶 带导管的塞子 酒精灯 铁丝等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 讲授法,实验演示法, 阅读法,科学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知道做机械运动的物体具有机械能,那么热现象发生过程中,也有相应的能量变化。另一方面,我们又知道热现象是大量分子做无规律热运动产生的。那么热运动的能量与大量的无规律运动有什么关系呢?这是今天学习的问题。
(二)讲授新课
一、内能
1.分子的动能、温度
物体内大量分子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对于每个分子来说都有无规则运动的动能。
我们知道,温度这个物理量在宏观上的意义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而它又是大量分子热运动动能大小的标志,这是温度的微观含义。
2.分子势能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因此分子间具有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这就是分子势能。
3.物体的内能
(1)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都是由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并且相互作用着的分子组成,因此任何物体都是有内能的。
课堂讨论题:下列各个实例中,比较物体的内能大小,并说明理由。
①一块铁由15℃升高到55℃,比较内能。
②质量是1kg50℃的铁块与质量是0.1kg50℃的铁块,比较内能。
③质量是1kg100℃的水与质量是1kg100℃的水蒸气,比较内能。
(2)物体机械运动对应着机械能,热运动对应着内能。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同时还可以具有机械能。例如在空中飞行的炮弹,除了具有内能,还具有机械能——动能和重力势能。
提问学生:一辆汽车的车厢内有一气瓶氧气,当汽车以 60km/h行驶起来后,气瓶内氧气的内能是否增加?
通过此问题,让学生认识内能是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分子势能之总和,而不是分子定向移动的动能。另一方面,物体机械能增加,内能不一定增加。
二、物体的内能改变的两种方式
1、热传递可改变物体的内能
【演示】点燃酒精灯,将铁丝的一端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让一名同学手握铁丝的另一端,一会就觉得发烫. 此实验说明:热量从铁丝的一端传递到另一端,这一端的温度升高了,内能增加了物体的内能改变了. 请同学举出那些生活例子利用的是热传递来改变内能放在太阳下晒;放在热水中烫。结论: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用Q表示,单位也是焦耳。 热传递使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的时候,内能的改变是用热量来量度的.物体吸收了多少热量,物体的内能就增加多少;物体放出了多少热量,物体的内能就减少多少.通过前面的探究,对物体内能的改变,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热传递的实质就是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要使学生了解热量的概念,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内能,内能改变的多少不能用功来量度,而要用热量来量度,并介绍热量的国际单位也是焦耳。
2、做功可以改变内能:生活体会――冬天时手很冷,经常通过搓手以取暖;用锯条锯木板时,用手摸一下锯条,会觉得很烫;野外生存中取火的一种方法是钻木取火,等等。
【演示】空气引燃压缩仪.用力猛压活塞,会看到硝棉花燃烧起来。 结论: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
【演示实验】气体对外做功实验 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瓶塞跳起时,在瓶内出现白雾。解释:瓶内的气体推动瓶塞做功时,内能减少,温度降低,使水蒸气凝成小水滴。结论: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就会减少。小结:从能的转化看,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上是其他形式的能与物体内能相互转化的过程。功可以用来度量内能改变的多少。
小结: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但本质上有所区别。
讨论:有一个装有铁屑的烧瓶,可以用什么方法使铁屑的内能增加?
[练习]:
1.为什么用气筒给自行车打完气后,摸一下气筒外的外壁,会变热? 当我们给充足气的轮胎放气时,能看到在气门芯附近有一些小水珠,能解释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吗?
2.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质量的两种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内能增量一定相同 B.一定量0℃的水结成0℃的冰,内能一定减少 C.一定量气体体积增大,但既不吸热也不放热,内能一定减少 D.一定量气体吸收热量而保持体积不变,内能一定减少
3.金属制成的气缸中装有柴油与空气的混合物,有可能使气缸中柴油达到燃点的过程是
A.迅速向里推活塞 B.迅速向外拉活塞 C.缓慢向里推活塞 D.缓慢向外技活塞
4.指出下列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
a 冷天用热水取热,人体感到热和 .b比中,从竿的顶端滑到底端时手感到发热 c 密封的空气被压缩时温度变高 d 火炉上烤饼子,饼子变热 e 用挫刀挫铁块,铁块变热 f 把火烧热的工件放到冷水中,工件会变凉下来
【板书设计】
一.内能
1. 内能定义:分子由于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和势能之和
2. 物体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二.改变内能的方式
1. 做功 2. 热传递:
三.热量
1. 定义: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的多少 2. 单位:焦耳 符号: J 3. 热量、温度、内能的区别
篇6:初三物理内能教案
物体的内能是比较抽象的物理概念,微观世界的知识,不像机械能那样直观。内能是指物体内部的能量,是和物体内部的分子有关的能量。物体的内能是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具有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物体内部的分子的能量越大,它的内能就越大,即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教科书上没有提出分子的动能和势能,只说分子无规则运动具有的能,其实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时候就同时具备了动能与势能,故在教学中提出内能实际是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采用类比的方法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这个物理概念。
在引入物体内能的时候,我是采用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中具有的机械能为背景,提出:“那么微粒的运动也具有能量吗?”从而引出物体的分子的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称之为内能。但是,内能与机械能是不同的,内能是分子在物体内部自身不停的“分子运动”而不是随物体整体一起运动所具有的能。机械能则是物体作为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物体的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物体的内能当然也就包括分子的动能和势能两个方面。动能跟微粒的运动的激烈程度有关,这点学生很容易从机械能中的动能进行迁移,势能是指微粒间的相互作用而具有的能,就跟机械能中物体由于被举高或是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就难以迁移了。
但接下来内能和温度的之间的辨证关系,学生理解起来存在相当大的难度,有些云里雾里的感觉。为了帮助学生理顺温度和内能之间的辨证关系,还是带着类比的思想,微粒的动能与温度的关系学生能很快的直观的理解,因为温度越高,微粒的热运动就越激烈,学生的感觉就是微粒的运动就越快,那么自然就是动能在增加;但是微粒的势能怎么跟温度有关,那是因为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越高,
物体的体积在增大,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就是微粒间的距离在增大,也就是微粒间的吸引力在增大,那么微粒的势能自然也在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微粒的动能和势能都相应增大,自然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对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
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果借助多媒体将微观粒子形象的展示给学生,学生通过直观的感性认识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7:初三物理内能教案
1. 知识与技能
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
知道在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的一些事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
通过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地球的“温室效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
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篇8:初三物理内能教案
一.内能
1. 内能定义:分子由于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和势能之和
2. 物体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二.改变内能的方式
1. 做功 2. 热传递:
三.热量
1. 定义: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的多少 2. 单位:焦耳 符号: J 3. 热量、温度、内能的区别
篇9:初三物理内能教案
(一)引入新课
我们知道做机械运动的物体具有机械能,那么热现象发生过程中,也有相应的能量变化。另一方面,我们又知道热现象是大量分子做无规律热运动产生的。那么热运动的能量与大量的无规律运动有什么关系呢?这是今天学习的问题。
(二)讲授新课
一、内能
1.分子的动能、温度
物体内大量分子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对于每个分子来说都有无规则运动的动能。
我们知道,温度这个物理量在宏观上的意义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而它又是大量分子热运动动能大小的标志,这是温度的微观含义。
2.分子势能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因此分子间具有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这就是分子势能。
3.物体的内能
(1)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都是由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并且相互作用着的分子组成,因此任何物体都是有内能的。
课堂讨论题:下列各个实例中,比较物体的内能大小,并说明理由。
①一块铁由15℃升高到55℃,比较内能。
②质量是1kg50℃的铁块与质量是0.1kg50℃的铁块,比较内能。
③质量是1kg100℃的水与质量是1kg100℃的水蒸气,比较内能。
(2)物体机械运动对应着机械能,热运动对应着内能。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同时还可以具有机械能。例如在空中飞行的炮弹,除了具有内能,还具有机械能——动能和重力势能。
提问学生:一辆汽车的车厢内有一气瓶氧气,当汽车以 60km/h行驶起来后,气瓶内氧气的内能是否增加?
通过此问题,让学生认识内能是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分子势能之总和,而不是分子定向移动的动能。另一方面,物体机械能增加,内能不一定增加。
二、物体的内能改变的两种方式
1、热传递可改变物体的内能
【演示】点燃酒精灯,将铁丝的一端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让一名同学手握铁丝的另一端,一会就觉得发烫. 此实验说明:热量从铁丝的一端传递到另一端,这一端的温度升高了,内能增加了物体的内能改变了. 请同学举出那些生活例子利用的是热传递来改变内能放在太阳下晒;放在热水中烫。结论: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用Q表示,单位也是焦耳。 热传递使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的时候,内能的改变是用热量来量度的.物体吸收了多少热量,物体的内能就增加多少;物体放出了多少热量,物体的内能就减少多少.通过前面的探究,对物体内能的改变,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热传递的实质就是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要使学生了解热量的概念,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内能,内能改变的多少不能用功来量度,而要用热量来量度,并介绍热量的国际单位也是焦耳。
2、做功可以改变内能:生活体会――冬天时手很冷,经常通过搓手以取暖;用锯条锯木板时,用手摸一下锯条,会觉得很烫;野外生存中取火的一种方法是钻木取火,等等。
【演示】空气引燃压缩仪.用力猛压活塞,会看到硝棉花燃烧起来。 结论: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
【演示实验】气体对外做功实验 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瓶塞跳起时,在瓶内出现白雾。解释:瓶内的气体推动瓶塞做功时,内能减少,温度降低,使水蒸气凝成小水滴。结论: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就会减少。小结:从能的转化看,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上是其他形式的能与物体内能相互转化的过程。功可以用来度量内能改变的多少。
小结: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但本质上有所区别。
讨论:有一个装有铁屑的烧瓶,可以用什么方法使铁屑的内能增加?
[练习]:
1.为什么用气筒给自行车打完气后,摸一下气筒外的外壁,会变热? 当我们给充足气的轮胎放气时,能看到在气门芯附近有一些小水珠,能解释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吗?
2.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质量的两种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内能增量一定相同 B.一定量0℃的水结成0℃的冰,内能一定减少 C.一定量气体体积增大,但既不吸热也不放热,内能一定减少 D.一定量气体吸收热量而保持体积不变,内能一定减少
3.金属制成的气缸中装有柴油与空气的混合物,有可能使气缸中柴油达到燃点的过程是
A.迅速向里推活塞 B.迅速向外拉活塞 C.缓慢向里推活塞 D.缓慢向外技活塞
4.指出下列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
a 冷天用热水取热,人体感到热和 .b比中,从竿的顶端滑到底端时手感到发热 c 密封的空气被压缩时温度变高 d 火炉上烤饼子,饼子变热 e 用挫刀挫铁块,铁块变热 f 把火烧热的工件放到冷水中,工件会变凉下来
篇10:初三物理内能教案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是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理解并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3、能正确理解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
1、学会用类比的方法探究物理问题。
2、通过演示实验说明温度和内能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感受到用微观理论去解释宏观现象的奇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和相关科学技术中的物2、理学道理,有助于建立正确的科学观。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内能概念的建立,能简单描述温度与内能的关系。
教学难点 能正确理解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教学工具
多媒体、烧杯、温度计、水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问】多媒体播放嫦娥二号奔月的视频。嫦娥二号发射,进入月球轨道三次制动,依靠什么能量做动力呢?
【师问】装着开水的暖水瓶,有时瓶塞会弹起来,推动塞的能量来自哪里?
【目的】激发兴趣从学生熟知的现象入手来分析,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使学生有亲切感,乐于探究。
二、新知介绍
1、内能的概念
【师问】什么是内能?对下列四图进行类比----分析------完成填空。
【生答】运动的足球具有动能。弹簧变形时的相互作用力具有弹性势能。处于热运动的分子也具有动能。分子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分子之间也具有势能。
【师归纳】物体内部所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它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外一种形式的能量。单位:焦耳(J)。
【师问】内能和机械能是同种能量吗?你能说出它们的异同点吗?
【生答】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师归纳】
物体的内能是对一个物体而言,不能说单个分子具有内能。
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师举例】炽热的铁水,温度很高,分子运动很剧烈,它具有内能;冰山上冰冷的冰块,虽然温度很低,但其内部的分子仍在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它具有内能。一切物质内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我们说一切物质都具有内能。
2、探究内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1)【师问】相同质量的热水和冷水具有的内能是否相同?
【生答】不相同
【师问】哪种情况下内能比较大?为什么?
【生答】热水内能较大。
【师讲解】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反之,同一物体的温度越低, 内能越小。
【师问】一杯75℃的水比一桶20℃的水的内能大吗?为什么?
【师讲解】物体的温度、质量、体积和状态均不同时,无法比较内能的大小。
2)【师问】内能的大小跟物体的温度有关。那么改变物体温度的方法有哪些呢?
【实验演示】----升高铁丝的温度
①普通的一根铁丝,我们能通过哪些方法使它的温度升高?(即使它的内能增加)
【生答】
A、放在太阳下晒 B、在石头上摩擦 C、放在热水中烫 D、放在火上烧 E、用锤子 敲、放在手中捂 G、用力反复弯折
【师讲解】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3)【师讲解】---热传递
热传递: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互相接触时,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这个过程叫做热传递。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师问】将铁丝放在热水中。思考它的内能是如何变化的?
【生答】
铁丝: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热水: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师归纳】
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有温度差。
热传递方向: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
热传递的过程实质:是内能转移的过程。
【目的】学生通过 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参与实验有机的结合,激发兴趣。
做功
【师问】下列图示现象是利用什么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的?
【结论】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
实验探究—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1)【实验一】观察实验1:
描述实验现象。
实验中硝化棉的作用是什么?
实验中谁对谁做功?
【生答】实验现象:棉花燃起来。
【师讲解】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目的】宏观的物理现象揭示物质的微观结构,渗透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
2)【实验二】当瓶塞跳飞出时,是瓶内水蒸气对瓶塞做功,瓶内水蒸气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水蒸气遇冷,液化(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液滴,于是就观察到“雾”这种现象。
3)【生活中的做功现象】
擦燃火柴时,火柴的温度升高 ,内能 增大 。这是通过 做功的方式 改变火柴的内能。将金属块在砂石上迅速地来回摩擦,金属块和砂石的温度升高 ,内能增大 ,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知识拓展】一小杯水和一大桶水,它们的温度相同,它们的内能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哪一个的内能大?
【师讲解】物体的内能还与它的质量有关。
【师问】
若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是否一定升高?
若物体内能增加,是否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5、例题讲解
1)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内能是物体做机械运动时所具有的能
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C.物体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少,当降到0 ℃时物体就不具有内能了
D.物体运动得越快,举得越高,内能越大
【师讲解】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而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一个物体可能没有机械能但一定有内能,物体具有内能的多少与机械能的大小间没有直接联系。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但由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可以利用做功和热传递的方法来改变物体的内能
【答案】
2)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
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热量一定增加
【师讲解】内能是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温度的高低影响分子运动平均快慢,对分子动能有影响。内能的大小不仅与物体的温度有关,还与物体的质量、体积、状态等因素有关,所以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在熔化时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保持不变。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周围吸热,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它反映了物体能量的变化量,所以经常用“吸收”或“放出”来描述热量,不能用“含有”或“具有”等词来描述。
篇11:初三物理内能教案
1、关于内能,下例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物体的内能增大,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B、物体的内能增大,一定是外界对它做了功
C、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它的内能就越大
D、物体的机械能增加,它的内能一定增大
2、下例事例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内能的是(B )
A、地球外的石块,坠入地球的大气层,成为流星
B、凉鸡蛋泡在热水中温度升高
C、两手相互摩擦,手心发热
D、锯木头时,锯条变得烫手
篇12:初三物理内能教案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程引入
方法1、联系上一节的内容,知道了人类利用燃料燃烧获得大量的内能,那么人们是如何利用这些内能的呢?可以提供资料,学生阅读,知道内能的一个重要的应用是用来加热.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让学生分析社区生活中哪些方面利用了内能,这说明内能的一个重要应用是用来加热.
二.利用内能来加热
方法1、教师提供关于取暖的资料,学生分析取暖的发展过程,说明从火炉取暖到锅炉集体供暖再到热电站供暖的优点: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和改善了环境卫生.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让学生做调查和利用信息学习,教师提出课题,学生自行设计方案,并再此基础上设计实施方案,做评估和实验,得出一些结论.教师可提供的方案可以是:调查社区供暖;查阅世界上先进的供暖方法.
三.利用内能来做功
方法1、实验教学,做好水蒸气推开活塞的实验,学生从实验中学习如下问题:观察实验的现象;分析活塞退出的原因;思考实验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实验说明了什么;从实验中能受到什么启示.在此基础上介绍利用内能做功制造了热机,说明工业化社会的出现有赖于热机的发明和改进.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用上面的方法1进行实验,然后可以提供资料或学生查找资料,从利用内能来做功开始,到应用,到科技的发展,使学生体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内能的利用
一.利用内能来加热
本质:能量(内能)的转移.
二.利用内能来做功
1.实验:水蒸气推开活塞.
2.热机:利用内能做功的机器.
3.能量转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4.热机的应用.
探究活动
实验探究:蔬菜大棚中内能的利用
【课题】蔬菜大棚中内容的利用
【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调查蔬菜大棚中内能的利用,并对其不合理的地方提出修改建议.
【备注】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
2、发现新问题.
探究活动范例:城市供热
活动内容
调查及认识城市供热.
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调查研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和关注社会的意识及创新决策能力.
活动准备
1、复习与热相关的内能及能量的相互转化的知识.
2、分成四个小组,制定调查方案.
活动过程
1、分组调查阶段
①学生个人调查自家使用供热设备及燃料情况.
②一、二小组学生调查学校厨房及教师家供热方式.
③三、四小组学生调查蕲春县医院的供热方式.
2、课堂讨论阶段
在学生课外观察、实验及调查的基础上进行课堂交流、讨论.
①介绍内能的利用:利用内能做功(内燃机)和利用内能加热.
②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小结供热方式:
·燃烧燃料供热
燃料种类包括煤、石油(汽油、柴油)、天然气、酒精、炭、柴、草、沼气(介绍沼气使用好处)燃烧后能量转化是燃料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电能供热
供热用电器种类包括电炉、电饭煲、电热毯、电取暖器、电热拖鞋、宇航员穿的电热保温装置等.(介绍电能供热好处是热效率高、无污染、操作简便)其能量转化是由电能转化为内能.
获得电能的方式有哪些?
化学能(火力发电站);水能(葛州坝水力发电站、三峡工程等);风能(沿海岛屿和草原牧区的风车田);核能(原子反应堆,介绍:浙江秦山、广东大亚湾核电站、韩国、日本最近核电站因事故关闭,俄罗斯因“千年虫”与美国联合核查核电站,土耳其准备建核电站招标开始等,培养学生关注科技对社会的影响,形成社会意识.)
·光能供热
转换装置包括太阳灶、太阳炉、太阳能热水器(介绍其结构及其宣传口号“一次投资终身受益的绿色能源”.介绍东南亚地区对太阳能利用的政策.(介绍光能供热优点是无污染的天然能源)其能量转化是由光能转化为内能.
③汇报对集中供热情况调查的结果
城市、农村各2名学生介绍自家供热方式.
引导分析分散供热缺点:效率低、能源消耗大、废气废渣污染环境.
二小组学生代表分别介绍学校、医院供热方式.
学校锅炉产生热水、热气来蒸饭,利用余热给教师、学生提供开水、热水,学校教师没有人使用煤.
学生计算:学校利用余热供开水0.10元/瓶;一个蜂窝煤0.18元,能烧三瓶开水,每瓶摊0.06元,水费0.02元/瓶,煤炉一般只能使用3个月,每瓶摊成本0.04元,实际家内燃煤供开水费用达0.12元/瓶.另外,燃煤处铁制品、铝制品、电器锈蚀严重,老化快.
县医院内,锅炉燃煤产生热气,通过管道输送至厨房、各科室提供开水、热水,供手术室、妇产科等科室取暖.通过分析,学生认为集中供热是供热的较好方式.
④介绍集中供热:
集中供热指在城市一较大区域内,利用集中热源,向该区域内工厂及民用建筑供应生产、生活用热.用大型或较大型的高效锅炉取代分散的小锅炉,使锅炉热效率达80%~90%以上.集中供热发达国家有俄罗斯(1985年苏联集中供热普及率70%)、德国(集中供热普及率90%)、北欧、东欧.
热电联产(CHP):采用蒸汽轮机驱动发电机发电,废气用来对现有锅炉装置补充加热.火力发电效率30%~35%,供热、发电联合的CHP总效率达80%.
3、供热对环境的影响
大气污染: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形成被称“空中死神”的酸雨、酸雾.煤气等燃料生成了“温室效应”的罪恶魁首的二氧化碳.柴燃烧破坏森林,使生态环境恶化.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能源危机是世界问题,保护生态环境,使用绿色能源——太阳能和先进的供热技术如热电联产等提高热效率,节约能源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
4、作业
各小组以调查为基础写一篇小论文《我家的供热》
活动小结
供热涉及能源、内能、热传递、热效率等内容,学生常熟视无睹,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留心生活的意识大大增强,比如不仅仅就事物的单方面来思考问题,而是多层次、多角度来分析问题.考虑实用性的同时,考虑它的经济价值等。
★ 初三物理教学计划
【初三物理《内能》练习试卷(合集12篇)】相关文章:
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反思2023-03-17
高一物理教学计划上学期2023-05-23
初三物理期中试卷答案2022-10-28
初三物理复习体会2023-11-17
寒假初三物理三个阶段复习计划2022-05-26
海淀初三物理复习计划课件2023-10-21
初三物理教学计划2022-11-10
九年级物理复习计划2022-07-29
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教学总结2022-08-09
初三物理比热容教案以及知识点2023-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