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课程实施方案(整理11篇)由网友“瓜瓜看瓜瓜瓜瓜”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校体育课程实施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学校体育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文件精神,切实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大力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深入践行“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学习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享受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促使学生乐于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特制订本方案。
二、组织机构
组长:王树兵副校长全面负责
副组长:王道军:课外活动组织管理
王岩:课外活动实施、评价、考核
级部主任:本年级活动课的组织管理
组员:各班主任:课外活动的全程监管与指导,学期末上交活动记录。
三、实施目标
1、通过课外体育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运动,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养成每天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在课外体育活动中,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锻炼方法和运动技能,提高学生基本身体素质。
3、通过课外体育活动,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以及不怕艰辛、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四、实施要求
人人有项目班班有团队学校有比赛
五、操作措施
(一)校本化俱乐部式体育活动的实施研究
(二)校本化俱乐部式体育活动的课程方案研究
1、调查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确定俱乐部下设的项目部。通过访谈、设计问卷,调查学生的体育倾向,结合本校的场地、器材、设施和师资情况,分设各项目部。
2、配备各项目部辅导教师。在师资配备上,根据各项目部学生报名情况和学校的体育传统项目来分配辅导教师。对参加人数较多的活动项目,配备多名辅导教师;对学校的传统项目,除配备辅导教师外,还要配备专业体育教师,以便更好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
3、安排俱乐部的活动时间、活动形式。根据俱乐部项目部的多少、人数,精心安排、设计各项目部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方式。各项目部计划一学期进行辅导、培训,一学期进行竞赛。
(三)校本化俱乐部式体育活动的评价研究
1、开展在校学生的评价。通过在校学生的评价,发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课程设置,优化活动形式,俱乐部委员会根据学生反馈情况,及时补充、修改和完善。
2、开展教师评价。通过教师对俱乐部活动建设、活动开展、学生参与的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验证学生在体质、能力方面的进展状况。
六、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注重搜集、分析相关理论信息和研究成果,不断完善研究目标,丰富操作样式。
2、个案研究法。通过对部分学生进行连续不断的追踪调查研究,评价实验操作成效,发现纠正实验样式。
3、行动研究法。坚持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
4、经验筛选法。对以前的经验、做法进行筛选。
篇2: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实施目标:
根据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进一步确立现代课程意识,转变课程功能;调整课程结构,提高综合水平:加快课程建设,开发校本课程;优化课程实施过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革评价机制,发挥评价对教育的促进和发展功能;加快信息技术教育的步伐,构建比较完整的教育信息化体系;进一步完善教师培养、培训机制,打造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适应现代教育的教师队伍,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设置
本学期,我校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地方与学校课程、综合实践活动、音乐、体育、美术。其中地方与学校课程,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写字课程以及科技活动文体活动团队活动等;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等。所有课程、课时,严格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要求设置,无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现象。重视开展好信息技术、艺术、体育、兴趣活动四个领域的教育教学工作。
三、管理措施
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及其结构、程度和进程,是把教育目标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的桥梁,是培养目标的载体和实现培养目标的手段,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依据。因此,课程设置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
篇3: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一、数学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在经过了一学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对于计算还是会出现个别偏慢,易出错等粗心问题.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依赖心理,畏难情绪。这个学期我应该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思维的发展、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减法(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二),观察物体(一),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搭配一)和数学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
二、数学学科发展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6、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使学生知道“l时=60分”,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二)数学思考方面
通过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让学生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问题,向学生渗透简单排列与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单元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5.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样得来的。熟记2~6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4.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二)
1.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9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7~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3.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
1、使学生认识钟面,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2、让学生经历1时、1分的时间,初步建立时分的概念,
体验数学与 生活的联系,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第九单元 总复习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四、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的建立
“三环七步式”教学模式:自主探索(整理有效信息――列式――理由――试做)、合作交流(交流――汇报)、总结提升(优化)。
自主探索:给学生留出充足的空间和时间,让每个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根据有关的信息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策略,形成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
①整理有效信息:根据要解决的问题从多个信息中选择必需的信息,这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信息选择不准确必然导致算式的错误。选择有效信息的过程可体现出学生对于要解决的问题是否真正理解和明晰。
②列式:根据要解决的问题,结合各个有效信息的内在关系,列出算式。在分步列式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列出综合算式。
③理由:让学生解释自己所列的算式,每一步的意义是什么,运用了哪些信息,算式的前后有哪些联系。解释理由的过程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所解决问题的理解,并有效的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列式中的错误。
④试做:学生独立解答问题,并进行检验。
合作交流:在学生个体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或班级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和过程,分享他人的想法,彼此交流、讨论、补充、提示。在合作交流中学会相互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往能力。
⑤交流:通过小组内交流,彼此分享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策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正、完善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
⑥汇报: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汇报交流探究的成果,分享彼此解决问题的方案。
总结提升(优化):在交流、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各种解决问题方案的特点和优点,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思路,进行优化组合,从而达成共识并确定解决此问题的最佳方案。
五、教材优化(学生作业系统设计)
篇4: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
(一)实验考查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实验考查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各班班主任和生物学科老师
1.生物学科老师负责对学生在实验考查技能和考查过程中注意事项进行培训。
2. 负责实验室布置及实验仪器和药品的准备
3. 负责通知各批次学生按时进出教室。
4.负责在实验楼前,组织考生排好队,有秩序进入实验室,并负责出入口处管理。
5.各班班主任负责清点学生人数,及时通知未到校学生,负责班级纪律、卫生管理提醒学生按时出教室到指定的集中地点排队。
6. 负责医务工作。
(三)监考组
生物实验室(1)
主监:外校专职教师1名
副监:
生物实验室(2)
主监:外校专职教师1名
副监:
二、考查科目、内容及时间
1.考查科目:八年级生物
2.考查内容:依据教育局教研室提供的实验考查试卷试题。
3.考查时间:xx年xx月xx日。
三、考查方式:
1.生物实验在实验室进行。每个实验室安排4组,,每组由一名专职教师监考,每组的考生6人,每个实验室设主考教师1名,实验员1名。
2.外校专职教师负责学生的抽签,每组的专职教师负责记录考生的成绩,实验员负责仪器的补给,考生考试结束后,外校专职教师负责收取考生实验考查成绩记载表。
四、考查结果
监考教师参照各学科实验考查评分细则,根据考生完成考查的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习惯,对考生的实验操作基本能力进行评价,并在学生实验报告上评定等级〔实验操作考查成绩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第〕。
五、实验操作考查的组织
1.考场布置:xx月xx日教务处、实验员根据要求做好考场的布置工作,要求实验桌应满足实验操作要求,桌上没有与考查内容无关的器材与药品。每个考场应保持清洁卫生,通风和采光条件良好,并有应急仪器、药品、草稿纸等以备考生使用。
2. 考前一天,进行考前动员,进一步加强考风考纪教育和考场注意事项的培训,并组织学生熟悉考场。
3.考生分期分批进入相应考场,考生除携带必备的文具外,不许将其它物品带入考场。
4.考查时间:开考铃响,考生方可进行实验操作,答题如需草稿纸,应有考场统一提供。每场实验操作考查时间为15分钟。
5.主考及工作人员开考后要核查考场人数;及时了解情况,处理偶发事件,根据考场实际,分别记录缺考等有关情况。
6.监考教师必须佩带监考证,严肃考场纪律,监考教师对违反考查纪律的行为,分别采取劝止、警告直至取消考查成绩等措施,并如实记录事件发生的情况。
7.实验操作考查考生当场操作,监考教师当场评分。
8.当考查结束前5分钟,监考教师应提醒考生。考查结束铃一响,即告知全体考生停止操作及答卷。并有秩序地组织考生离开考场。
9.收卷整理:考查结束,监考教师应严格按照考生顺序分别整理好考生的书面答卷和考生实验考查成绩记载表。
10.实验操作考查工作结束后,将答卷、实验考查成绩记载表送学校存档。
篇5: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科教兴国”战略,以新课程实施要求为指导,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科技创新,人人有责”意识,为今后学生的发展奠基。
二、活动主题
节约――我为和谐社会展才智
三、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立志成才的斗志;
2.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勇于创造的精神;
3.拓宽学生视野,丰富校园生活,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关爱生命的人文情怀。
四、活动要求
1.参与对象。在校初一年、初二年、高一年、高二年的全体学生及相应的班主任。
2.分类实施。校园科技节由不同的活动系列组成,各年级、各学科、各备课组及全体学生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在活动中选定自己的活动内容,根据不同活动的具体要求组织实施。
3.注重过程。活动的实施要精心策划和充分准备,要围绕活动的主题科学设计活动方案。同时要遵循以下原则:与学习相连、与生活相关、与科技结合;体现时代气息、彰显科技魅力、展现学生水平。核心是我们的、自己的、科学的、时代的。
4.严格评审。每项活动都要制定出较为完备的考评方案,活动结束后,要组织对活动的成果进行评审,要设置一、二、三等及优秀奖若干名,对获奖者个人及团队进行表彰。
5.成果展示。对科技节活动中产生的获奖作品要进行展示,以此激发全校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
五、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此项活动的组织领导,特成立第二届科技节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学科教研组长
六、活动内容
1.科技小论文比赛(组织者:教研室)
(1)评选内容:
通过组织学生观察自然与社会,阅读科普读物,然后写一篇观察报告、科技小论文、读后感、科普童话、科普幻想等体裁的文章。
(2)评选要求:
①论文必须符合基本格式,所有论文一律用A4纸打印,正文使用宋体四号字,字数在1000字――2500字之间。
②科技小论文要突出论据的科学性、思维的创新性,有一定的实用价值;社会调查必须经过实地调查或查阅文献,内容必须真实,不得捏造或浮夸,调查要求实事求是。
③论文题材、内容不限,不得抄袭、网上下载,文责自负。引用原文或资料必须注明。论文可个人撰写,也可小组合作(最多不超过4人),注明作者及所在班级。
④论文上交截止时间:11月21日(星期四)前。各班由班长收齐后以班级为单位统一上交教研室柯荣辉老师。
(3)评选对象:
相关教研组(除物理组和英语组以外)的高一、高二、初一、初二的科任教师的每个教学班至少辅导一篇科技小论文参与评选。
(4)评审奖励:
每个年段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2.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比赛(组织者:物理组)
(1)评选内容:
组织学生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运用“声、光、电、磁、运动、机械”等科学原理,制作科技作品。
(2)评选要求:
①创新实物作品:生活小发明、节能环保小发明、变废为宝小设计、学习小发明、科技小发明、娱乐小发明、手工小艺术品等。
②创新理念作品:创新理念型论文(新观点、新理念、新颖管理模式)、书法、科幻画等。
③创新演示作品:电子贺卡、演示文稿等(演示某个科学幻想情节、故事、介绍类等)。
注:小发明要有创意,有价值,实用性强。小制作要精致、美观。每件作品附带两份说明书,一份粘贴在作品的下方,一份单独上报。说明书中注明:发明(制作)人、班级、作品名称、使用方法、辅导教师、发明(制作)时间等等。所有作品必须是同学本人亲手设计制作,也可以利用别人的理念进行创作,如发现有偷窃他人发明成果或别人代替制作者,取消其参评资格并进行严肃批评。
(3)评选对象:
高一、高二、初二每位物理教师的每个教学班至少上交一项科技小发明小制作作品参与评选。
(4)评审奖励:
初中组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高中组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
3.科技绘画摄影比赛(组织者:美术组)
(1)评选内容:
组织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歌颂美好的生活。如未来的溪安、未来的汽车、未来的八中等。
(2)评选要求:
①摄影作品要求主题鲜明,内容健康向上,作品要能展示摄影者一定的摄影功底和摄影技巧。作品可以反映社会生活,也可以反映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题材不限。
②摄影作品直接上交照片,底片自留。照片尺寸大小、色调可根据需要自行确定。每幅照片应有“标题”,并配有简短的背景材料文字介绍,有作者署名及注明所在班级。
③作品可个人单独完成,也小组合作完成(不超过3人)。照片内容不得侵害他人合法权利和个人隐私。
④作品上交截止时间:11月29日(星期二)前。各班由美术教师收齐后以班级为单位统一上交给陈锦洞老师。
(3)评选对象:
高一、高二、初一、初二每位美术教师的每个教学班至少上交一份科技绘画、摄影作品参与评选。
(4)评审奖励:
初中组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高中组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
4.科技节英语手抄报(英语组李宏N负责)
(1)评选内容:
选材要新颖、健康,但不能单一,应具有多样性。以贴近校园生活、学习、节能减排以及反映年轻人思想、国内外文化知识等为主。
(2)评选要求:
手抄报统一为4开纸(55cm*39cm),可以参考英语学习辅导报,版面布局合理,知识性和和观赏性有机统一,排版自由发挥,可以个人参赛,也可以小组集体参赛,作品不为印刷品。
作品上交截止时间:11月29日(星期二)前。
(3)评选对象:
高一、高二、初一、初二每位英语教师的每个教学班至少上交一份科技英语手抄报参与评选。
(4)评审奖励:
初中组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高中组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
5.科技小制作(组织者:教研室)
(1)评选内容:
内容指对有关环保、模型(海模、航模,车模等)、气象等各类科技小制作、小发明作品进行评比。作品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行准备、设计,也可以在教师和家长指导下进行创作。
(2)评选要求:
①创作的作品必须符合设计的基本原理,即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安全性、经济性、美观性、规范性、环保性。
②上交的作品必须制作成原型或模型,并说明尺寸、制作材料等,撰写好产品使用说明书。每件作品要注明创作人员姓名及所在班级,否则视为无效。
③作品题材、内容不限,可个人创作,也可小组合作制作(最多不超过8人)。
④该项活动内容要求高一年级必须人人参与(包括合作参与),作品制作记入《通用技术》《研究性学习》期末考核成绩;高一、高二、初一、初二年级每班至少上交一件作品。
⑤作品上交截止时间:11月29日(星期二)前。
(3)评选对象:
高一、高二、初一、初二各班至少有一个科技小制作作品参与评选。由班主任指导制作并负责收取上交给郑海滨老师。
(4)评审奖励:
初中组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高中组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
6.科技黑板报(组织者:团委会)
(1)评选内容:
可多种多样。如节能减排、宣传科学思想;传播科技知识;批评反科学的现象;推广有意义的活动;启迪智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等等。
(2)评选要求
①科学性:要遵循科学原则。
②思想性:思想性主要表现在寓思想教育于活动之中,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人际关系、纪律、法制等教育内容有机地结合于活动中,引导青少年关心家乡变化、科技进步和国家建设。
③实践性:活动让青少年在科普教育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创造了课堂教学所不具备的优越条件,使学生通过板报获取科学知识。
④兴趣性:贯彻兴趣原则,吸引广大青少年积极加入到活动中,同时又在活动中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兴趣。促使青少年形成科学志向和科学理想。
⑤创造性:具有个性、有创新和开拓精神。
(3)评选对象
基础年段的每个班级在11月23日之前出一期以“节约――我为和谐社会展才智”为主题的黑板报。
(4)评审奖励:
初中组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高中组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
七、时间安排
xxxx年11月为作品展出评比时间,20xx年元月为表彰奖励时间。请各组织单位请积极开展工作,按时完成任务。
八、总结奖励
单项奖: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若干名,分别给予奖金和证书。并把一等奖的作品送到县参与评选。
团体奖:一等奖每人次记3分、二等奖每人次记2分、三等奖每人次记1分;以各班成绩总分为序,学校按年级表彰总分前八名班级为科技节活动先进班集体并给予班主任组织奖。
指导奖:根据评比结果,分别对一、二、三等奖的指导教师给予奖励。
篇6:体育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技能,发展学生灵敏度、力量、协调等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为设计目标。针对学生年龄特征确定相关的水平(二)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学生身体、心理和运动技能与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做到人人会锻炼,人人会学习,自主探求动作要领,掌握运动基本技术动作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技术要领,培养学生终身喜欢体育意识,陶冶学生的生活情操。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主教材内容是:
1、上步投掷垒球技术动作,重点是投掷用力顺序正确,动作协调。
难点是出手快速完成动作,上下肢配合用力。
技术动作如下图所示:
2、游戏内容:通过障碍:重点是学生通过障碍的能力,难点是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师在练习中要适当掌握练习时间和运动量,防止学生难解动作概念,特别是体质差的学生的运动量,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会生活的自理能力与掌握运动技能的方法,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参与意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学生的合作精神,学会自主练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全面增强学生身体健康水平,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练习中探索运动的快乐。
三、设计思路:
本课根椐学生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根据课程标准水平(二)的特点,针对学生的运动水平,学生的认知水平,体育运动基本能力,本课的课堂常规后,安排与学生做游戏,通过小游戏练习,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有良好的学习情绪为上好课作好准备。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了各种的投掷动作练习,学会自主体会动作,掌握动作要点,学会动作方法,掌握动作要领,在合作伙伴的协调配合下了解投掷动作的全过程。初步学会游戏方法,掌握动作的难点,学会通过障碍的能力,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采用“一物多用”的原则,利用垫子做投掷标准物,游戏的障碍物,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分解练习与完整练习相结合,自主练习与集体练习相结合,个人练习与小组练习相结合,学生不断探索与思考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能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积极锻炼身体,体验成功乐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篇7:体育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单元主题:跳跃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小学体育跳跃的系列,由五课次组成。跳跃是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之一。低年级教材内容是一些简单的单脚、双脚跳跃练习和基本的跳跃方法。在课程定位、课程理念统引下,着重对“合作教学策略”和“创新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和思考。在教学中以“启、激、点拨”为主要手段,着力体现教学中思想性、兴趣性、互动性,力求创设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最终让学生在“学、思、练”中体验和领悟跳跃的学、练方法。
单元教学目标:
一、技能:
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活动。
二、过程和方法:
1.学习并掌握跳跃的基本动作,掌握双起双落和轻巧落地的运动技能。
2.发展下肢力量及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
3.使学生树立信心,体验到在游戏及比赛中学到知识及取得成功的快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充分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积极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双脚起跳,双脚落地
2.难点:摆臂与蹬地协调用力
单元课时安排:
第一课次:跳台阶和定向传球游戏
第二课次:立定跳远和占领碉堡游戏
第三课次:单脚起跳双脚落地跳远和夺手帕追拍游戏
第四课次:蹬踞跳高和看谁投得准游戏
单元教学设计之一:跳台阶
教材解读:本教材是一项发展学生弹跳能力以及协调、平衡能力的教学内容。
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跳上、跳下时两腿同时用力蹬伸的动作,以及落地是能用前脚掌缓冲着地、保持身体的平稳姿势。
设计理念:抓住双脚用力蹬地起跳,双脚轻巧缓冲着地的动作,采用多种多样组织形式和教法手段,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进行多样化练习,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
目标预设:
1.积极参与学习双脚连续跳台阶(台阶高20厘米)的动作方法,掌握跳跃方法,坚持课外经常锻炼。
2.发展协调、弹跳素质,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独立自强意识和关爱他人,热爱集体的无私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双脚用力蹬地起跳,双脚轻巧缓冲着地,难点:动作的连贯协调。
设计意图:准备部分:安排双脚跳绳让学生体会充分蹬起,轻巧落地,从而引导学生进入到主教材。基本部分:学习双脚连续跳上跳下台阶和蛙跳,通过诱导、想像、教师示范、学生练习、学生展示、互练、游戏等来达到课堂学习质量,从而完成教学目标。结束部分:通过游戏:巧放手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全课.
篇8:体育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本课选择人教版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水平二(四年级)投掷教学内容,努力贯穿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运动技能和社会适应的基本理念,积极为学生创建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们学会自我锻炼的良好学习的习惯,热爱生活、热爱自然、陶冶情操。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练,自主探究,团结协作,创新学习的品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各种练习中,教师适当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去体会、去享受快乐。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利用已有的器材自创锻炼方法,为终生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团队精神。
二、学习内容:
1、持轻物(飞机)掷远
2、接力跑
三、学习目标:
1、尝试进行报纸的玩法,并能学会肩上投掷的方法;
2、利用报纸的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跑,投等能力,提高学生的灵敏协调素质;
3、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团队精神。
四、教学重点:
全身协调用力的感觉
教学难点:
动作自然、快速、连贯、协调。
五、教学设计与构思:
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报纸来进行活动,不拘泥于形式和队形。为了让学生掌握好这一学习内容,解决本课的重难点,我将在教学中采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课的开始,教师采用提问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制“纸飞机”,玩“纸飞机”,和比试“纸飞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然后把报纸卷成“接力棒”,集体用“接力棒”摆成跑道布置游戏场地,语言导入情景来完成接力跑,学生个个动手,人人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求知的过程中加强了能力的训练;在课的结束部分采用集体搭乘“飞机”游戏,让学生体验个人活动与集体活动的区别,享受体育学习的乐趣。
本课通过多种练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投掷技术,使学生自主、能动地学习,较好地掌握好原地投掷垒球的技术要领,在练习活动中还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教师参与其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学会在学习过程中寻找答案,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这样使学生在改进动作的同时,思维拓展能力、纠正错误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六、场地器材:
1、平地一块;
2、报纸若干,录音机一台。
七、教学设计:
体育优质课简案
八、运动负荷:
1、预计平均心率110----130次/分
2、预计平均密度25%---35%
九、课后小结:
篇9:体育特色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对社会、人民、家庭有用的、合格的、健康的复合型人才,为我校体育特色发展的核心思想。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落实《关于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的精神,,以“建构体育文化,培养体育特长,增强学生体质,打造体育品牌”为体育特色学校创建指导精神,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形成较鲜明的办学特色。我校遵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体育锻炼的快乐。
二、达成目标
啦啦操特色项目
未来几年,我们要走出一条富有书香气的、特有的啦啦操之路,助圆书香梦。
1.继续加强领导重视程度
加强学校领导对啦啦操运动的重视程度,是扩大啦啦操运动影响力的因素之一。在学校体育工作的进程中,有计划地对啦啦操运动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详细规划,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在制度层面给予啦啦操运动发展一定的制度保障和物质基础。
2.继续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
啦啦操教练员是啦啦操运动的参与者和引领者,学校应重视教练员队伍建设,不断鼓励啦啦操教练员进行进修培训,以便准确把握啦啦操运动的最新发展动态,接触最前沿的学术成果,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培养一批高水平的教练员和运动员队伍,培养、输送更多的优秀啦啦操苗子。
3.继续扩大各类参赛规模
我校积极参与啦啦操赛事,,提升自身的竞技啦啦操质量,吸收先进的理念与风格,把我们的队伍建设为一只高水平、高规格、高效率、高强度、高名气的“五高”队伍。
4.积极辐射全民啦啦操运动。
我校将进一步加大对全校学生啦啦操的训练活动,继续实施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策略,培养学生健康向上、团结协作的精神,塑造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做到每班每周一节啦啦操课,每人一套啦啦操训练服、一双啦啦操竞赛鞋、人手一对啦啦操高规格花球。使啦啦操运动作为丰富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营造学生乐于参与的校园啦啦操氛围,啦啦操文化活动、竞赛活动丰富多彩,学生参与度100%。
5.科学引导啦啦操项目教研建设
以课题研究为导向,持续探索高效的啦啦操教学方式。以教学促进科研,以科研引领教学。逐步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品牌效应和辐射引领作用的啦啦操特色学校。
三、实施办法
(一)抓管理,完善体育管理机制
我校一贯把体育教育工作纳入到学校整体工作计划之中,建立了校长领导下的学校体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分管负责制。工作流程为“校长――分管领导――体育教师”一条线。学校主要领导积极学习国家体育教育工作政策和法规。学校每学年的工作计划和年终工作总结中,都把体育教育工作的内容作为重要的一项。学校还有专项的体育教育工作计划和专项工作总结,从而为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
在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修改制定了学校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发展目标为“建设一所具有书香味、幸福感的示范性学校”。发展战略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奠基础,谋发展”;第二阶段是“显特色,求卓越”;第三阶段是“铸品牌,做示范”。
(二)抓宣传,营造体育舆论氛围
全面树立健康第一思想,提出了“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阳光体育与祖国同行”、“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书香小学啦啦操闻名四海,创辐射示范作用。我校各种途径宣传阳光体育,宣传我校啦啦操,让学生爱上体育,期待阳光体育。
(三)抓队伍,建设雄厚的师资力量
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完备是顺利开展体育运动的重要力量。我校现有专职体育教师10名,获得“全国优秀教练员”一名,获得“龙华新区综合素质大赛体育一等奖”一名。为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在严格规范体育教学常规的同时,教学处还着力抓好体育教学的校本研修和青年教师的帮扶工作。我校还重视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定期派体育教师外出学习,参与市区运动会及体育项目的比赛,增进体育教师的理论修养,增强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使我校阳光体育运动具有了强大的师资队伍。
(四)全面普及扬个性,书香少年展风采
在开展啦啦操活动中,学校坚持以素质教育为导向,活动促发展,实施团队带动战略,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在全校学生中,人人都学啦啦操,人人会跳啦啦操。学校积极开展啦啦操大课间活动,引领校园体育的全面发展,让学校里的每个孩子都动起来,都能形成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同时组建了啦啦操精英社团和啦啦操梯队,让学生爱上了啦啦操这一体育运动,真正做到了“品味阳光,终身体育”。
学校600多人组成的啦啦操精英社团多次受邀参与各级各类活动,先后在栖霞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开幕式上展演,在南京市乒乓球赛开幕式上表演,在区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精彩亮相。学生在啦啦操活动中,磨练意志、学会合作,收获喜悦、走向成功。
目前,全校师生形成了“人人会跳啦啦操,人人乐跳啦啦操”的浓厚氛围,啦啦操成了学校办学的一张亮丽名片。师生在感受啦啦操文化的同时,激活阳光时尚能量,充分展现新时代师生积极向上的风采。
(五)课程开发凝特色,校本体系助发展
学校结合实际构建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啦啦操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探索建立以常规课、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课为架构的多层次、交叉性、立体化的啦啦操教育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学校自编了《栖霞区实验小学校本课程啦啦操》,在全校普及和推广啦啦操的同时,实现“一校一球一操”发展战略。目前,学校有啦啦早操、啦啦大课间操、啦啦阳光体育操,在每天的早晨、课间、阳光体育三个时间段,全体师生全员参与,尽享力与美。在课程方面,学校有由60多人组成的啦啦操精英社团和啦啦操梯队,旨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同时,让啦啦操特色可持续发展。
四、保障条件
(一)自上而下齐心共管
为保证创建啦啦操体育特色学校建设顺利开展,成立栖霞区实验小学体育特色学校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马文
成员:陈玮、李晓甜、耿涛、陈尤杰、崔嘉琴、马闯、刘炯
1.校长室
引导小组成员创建体育特色学校重点项目工作开展。督查各处室在创建啦啦操体育特色学校工作开展中的落实情况,并协调各处室工作安排。
2.办公室
对创建啦啦操体育特色学校工作开展的后勤保障及统筹物资、资金的支持。创建体育特色学校重点项目人员的安排及领导小组的会议安排、召开。
3.德育处
创建体育特色学校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活动的协调、沟通策划等工作。
4.教学处
创建体育特色学校重点项目工作开展的表彰、督查、整改,以及教学工作的安排与协调。
5.安全保卫处
针对栖霞区实验小学特色学校创建项目工作的安全保障,应急情况的处理。
6.体育组
针对全校的啦啦操普及做好一切工作,并在各类啦啦操赛事上用心用力,并在平时的教学、教研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建设一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队伍。
(二)规范制度保驾护航
根据栖霞区实验小学未来啦啦操特色学校建设的未来规划,制定、完善学校体育特色工作组织实施、教学管理、训练和竞赛、运动安全防范、师资培训、检查督导等规章制度和工作制度。为栖霞区实验小学啦啦操未来发展五十年提供保障。
(三)激励前行越来越好
把开展南京市体育特色学校纳入学校学年工作计划,制定目标和措施,定期考评。完善奖励制度,对体育特色活动开展好的班级和学生进行表彰奖励,鼓励和推荐有天赋、有潜力学生到上级特色学校及各级各类项目优秀运动队。同时,体育特色工作与教师的年度考核、职称评聘和奖教教学挂钩。
(四)硬件标准不断提高
学校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开展啦啦操运动项目的实施,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拥有一流的硬件设备,建好三间一百平米左右操类训练房,按照高等体育院校的操类训练房配备,并配备啦啦操专用训练、比赛操垫。
我校已拥有3000平米的体育馆,将啦啦操训练、表演纳入专修配备中,为啦啦操的训练、表演提供一流的设施。随着硬件设施的逐步完善,学生训练套路的逐渐成型,我校还大量购买花球、服装等表演器械,并通过一些校内的表演、阳光体育等活动,锻炼队伍以及梯队建设。竞技体育的魅力在于拼搏,竞技体育的内涵在于未知,竞技体育的荣耀在于不屈服。栖霞区实验小学经过前期的规划、准备、实施,我们开始了一条辉煌之路。
(五)安全细致人人放心
积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体育活动安全教育,严防体育活动安全事故的发生。制定体育活动应急预案,配备应急人员、必备器械和药品,及时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鼓励学生购买意外伤害险。
篇10:体育特色课程实施方案
一、背景分析
(一)学校总体情况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地处江苏省省会南京市,西濒长江,东临秦淮,是南京市区办学规模最大的学校。学校始建于1945年,至今已有70年的历史。学校目前有龙江、幕府、致远、龙蟠里四个校区。其中高中部44个班级,221名教职工,2100余名学生。
学校确立了“培养既有中国优秀文化素养、又具国际视野的现代公民”的育人理念;提出了“质量上乘,特色鲜明”的学校目标,“站稳课堂,写好文章”的教师目标以及“全面发展,学有专长”的学生目标。学校确立了既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又具学校特色的“校训”和“三风”。学校校训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校风为“再思、慎言、敏行”;教风为“诲人不倦”;学风为“学而不厌”。中华民族的文化乳汁,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二十九中人。他们中有学界泰斗、文学盟主、政界要员、军界俊杰、金融巨子、体育健将、艺术明星……
(二)实施“体育特色学校”的优势
1.领导重视奠基础。建校以来,历届领导非常重视学校体育发展,方向明,思路清,措施实。多年来,学校被评为“南京市阳光体育学校”、“南京市体育特色学校”、“南京市体育项目传统学校”、“南京市体育基地学校”。多次被评为江苏省冬季三项先进集体。
2.硕果累累涨信心。我校武术队自建队以来,多次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以及全国、省、市各级比赛,取得优异成绩,并向省、市输送了大批武术运动员;校足球队连续两年获得南京市校园足球联赛一等奖,学校多次获鼓楼区运动会、冬季三项总分第一名;多次获南京市健美操比赛一等奖。
3.特色建设促发展。学校重视体育队伍建设,大力推动群体活动,每学期春季开展“师生篮球联赛”,秋季开展“秋季校运动会”,冬季开展“冬季三项运动会暨长跑迎新活动”;开始学校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采用了第三方测试,全部项目运用仪器测试,效果显著。建设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学校努力打造具有特色的“品质大课间”活动,把锻炼与趣味融于一体,提升品位。
4.特色体育强体质。人人学会两项以上体育锻炼技能。学校上午和下午都有大课间活动,人人每天锻炼一小时。,96%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5.搭建平台激发兴趣。现在学校有武术、足球、健身操、篮球、街舞、等体育社团,全校学生都在这些社团活动。
6.重视宣传营氛围。每逢举行各类活动,学校总是利用一切媒体大力宣传体育文化、培植体育兴趣、开展体育活动、举行体育比赛、表彰体育先进个人和集体。
二、实施目标
1.“体育特色”理念化。营造人人参与、生气勃勃的校园“体育特色”氛围,进一步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创造良好的“特色体育”条件,学生参与、学习、享受体育特色项目,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体育观。
2.“特色体育”常规化。通过“体育特色学校”特色实施,形成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学校实际情况的阳光体育长效管理和运行的机制,保证学校阳光体育正常进行。
3.“体育特色”品质化。以实施体育特色学校为抓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深化学校素质教育。以体强身,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以体辅德,提高学生道德素养;以体增智,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以体益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4.“体育特色”实效化。通过每天阳光一小时锻炼,增强学生体质。确实保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有效实施。全面提高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水平。
三、实施原则
1.“体育特色”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意识,发挥育人功能、教育功能,以达到健体、促德、增智、益美的作用。
2.“体育特色”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差异,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因人制宜发展学生特长。
3.“体育特色”与体育课教学相促进。“体育特色”弥补体育课课时少、课堂运动负荷不够等缺陷。体育课则可以指导体育锻炼健康、有序、科学地进行。体育课为“学”,学系统的运动技术,培养运动技能;“体育特色”为“用”,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运动技术,形成的运动技能有了用武之地。“学用结合”以达到“学以致用”。
4.“体育特色”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大力推行学校品质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积极实施学生快乐体育园地,加强学生体育社团建设。通过广泛开展学生体育集体项目的竞赛、主题鲜明的具有地方特点的学生体育活动等,不断丰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5.“体育特色”与社区、家庭体育活动形成合力。学校与社区、家庭密切配合,把学校“体育特色”延伸到学生居住的社区,延伸到家庭,学生在假期、休息日也有丰富的体育活动。
四、实施体育特色学校的途径及方法
(一)加强体育特色实施的组织管理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各室领导、体育老师为成员的实施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规划和实施。
(二)活动安排
1.营造浓厚的“体育特色”氛围,逐步形成学校体育文化
(1)通过学校校刊、晨会、广播站、黑板报、宣传窗等途径宣传“体育特色”,形成浓厚的体育氛围;
(2)开展以“体育特色”为主要内容的绘画比赛、摄影比赛、征文等活动,深入了解“体育特色”的内涵;
(3)开展“体育特色”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4)开展“体育特色”达标争章,评比阳光少年、阳光班级、阳光家庭、阳光教师,激励学生积极投入“体育特色”活动,形成体育锻炼习惯。
2.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1)充分认识开展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对提高全民健康素质的作用,把国家教育部文件精神落到实处,做到有计划、有考核、有检查。
(2)学校校长直接负责每天一小时的校园体育活动的总体安排,督促各部门充分重视这项工作,分管教学校长安排好活动时间,提出活动要求,确保活动时间,达到活动要求。
(3)学校建立校长室、教务处、学生处、年级部、体育组及班主任组成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管理网络,确保既安排了活动时间,又能按质按量的开展活动。
(4)学校将把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组织安排,实施工作纳入对部门、教师、班主任的工作绩效考核要求中,确保相关工作高质量的完成。
大课间具体安排内容:1、跑操2、素质操3、太极拳
具体时间:
大课间:上午:9:05---9:30;下午:15:37―16:02
眼操:上午:11:15―11:20;下午:14:47---14:52
(三)、活动要求:
(1)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开展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其目的是要在全校形成浓郁的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体育风气,有效地促进全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切实提高全体学生体质水平。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利用班会和晨会,大力宣传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形成全班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体育活动氛围。
(3)加强教育,注意安全。在开展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活动时,要切实加强体育活动的安全教育和管理,每次活动之前都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做到有纪律、有秩序、服从统一组织、统一指挥,确保活动安全顺利。
3.人人学会一项以上体育锻炼技能,培养良好的体育素质
(1)人人学会跳绳(或踢毽)。把跳绳(或踢毽)作为学校个人和集体比赛常项,年年进行比赛,比赛成绩与先进集体评比挂钩;
(2)每年举行一次冬季三项运动会,检验学生跳绳(踢毽)水平,促进“阳光体育”活动开展,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兴趣;
(3)学校体育硬件方面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选择其它自己喜欢的体育锻炼项目进行锻炼。
4.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体质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1)每学年进行一次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统一测试。
(2)体育课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达标的项目及标准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技能,提高水平;
(3)结合达标的项目及标准开展群体竞赛活动,增强锻炼兴趣,激发锻炼的积极性,提高达标的项目运动水平;
(4)把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作为体育成绩考核和评优评先的重要组成部分,测试成绩达到良好以及以上者,方可参加三好学生等荣誉评选,促进学生重视达标和达标成绩。
5.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促进“体育特色”习惯形成
(1)每学期开展一到两次次群众性体育活动,列入学校体育活动计划,形成集体体育的习惯;
(2)每月一次群众性体育活动,列入班集体竞赛范围,以竞赛促进班集体体育氛围的形成。
6.定期进行各类比赛,以比赛促活动,提升“体育特色”品位
三月开展“师生篮球联赛”,九月开展“秋季运动会”,十二月开展“冬季三项运动会”,宣传体育文化、培植体育兴趣、开展体育活动、举行体育比赛、表彰体育先进个人和集体,形成浓厚体育氛围,培植学校体育文化。
(1)所有体育比赛,列入学校工作计划;
(2)体育比赛由校长室主抓,学生处牵头,各部门参与的综合性活动;
(3)各类比赛活动制订详细的实施计划。
7.加强学生体育社团建设,培养“阳光体育”特长生
(1)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兴趣设立武术、健身操、足球等体育社团;
(2)各个体育社团要做到成员落实、场地落实、指导教师落实;
(3)为了解决学校教练不足,聘请校外教练充实学校教练队伍;
(4)积极组织社团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促进水平提高,激发参加社团活动的积极性;
(5)学校要加强对社团活动的支持和管理,保证社团活动正常有序开展,要组织进行社团活动考核,保证活动的质量。
8.“体育特色”校内外齐开展,力争百花齐放
家庭体育活动:亲子运动、家庭内的体育活动;
社区体育活动:社区体育俱乐部、辅导站、公园晨练等;
假期体育活动:学校布置假期体育作业,要求学生参加体育拓展项目、夏令营等。
9.开展学校“体育特色”研究,提升实施水平
(1)学校拟设立“体育特色”研究课题,研究学校开展“体育特色”的途径和方法,探索管理、活动开展、提升活动水平和文化氛围形成的规律,促进学校“体育特色”的有效性。
(2)邀请各方面专家对学校《“体育特色学校”实施方案》进行论证,确保实施方案的可行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五、保障措施
1.思想保障:学校领导和全校教师要以人为本,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意识,坚持学生和谐健康全面发展。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要高度重视组织班级“体育特色”,认真落实学校“体育特色”各项措施,大力开展班级“体育特色”,促进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明礼仪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
2.组织保障:成立校长为组长的“体育特色”领导小组,负责学校“体育特色”的规划、计划、活动组织、活动考核等工作。
3.制度保障:建立“体育特色”课程制度、活动制度、评比制度和考核制度,从制度上确保活动正常有序开展。
4.经费保障:保证“体育特色”经费投入,改造、维修、增添体育设施,配足配齐体育器材,有活动经费,确保“体育特色”正常进行。
5.安全保障:建立“体育特色”安全保障制度,落实责任,经常检查提醒,科学活动,把运动伤害减少到最低限度。
篇11:初中体育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及《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精神,牢固树立“快乐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推进体育课程的改革,狠抓体育教学六认真工作,强化学校特色体育项目建设,大力开展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坚持开展学生体育训练工作,本着“求实、创新、协作、奋进”的精神继续做好体育工作,力争在各项体育竞赛中争创佳绩。
二、工作目标
1、深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立足课堂,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体育课,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达到学生人人喜欢上体育课的目的,有效地改善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2、抓好课间操、大课间活动、阳光体育活动。
3、加大体育运动队训练力度,严抓训练质量,争取各项比赛获得好名次。
三、工作要求
(一)深化体育课程改革,优化教学过程
1、体育课程标准是体育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指南,为使体育教师尽快树立全新的体育教学理念,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促使每一位教师的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
2、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途径。因此,体育教师要坚决维护体育课程的严肃性,按课时计划上好体育及活动课,并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及防范意识。
(二)强化常规管理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体育教师将一如既往,在学校行政的领导下,继续加强学习,弘扬团队精神,努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认真贯彻《体卫工作两个条例》精神,以认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扎扎实实地开展各项工作。
2、在体育教师之间倡导勤学习、共研讨之风,以不断充实提高每一位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3、围绕《课程标准》和新的教材体系开展教学活动,本学年,体育教师人人上实践课,在实践中得以提炼、得以升华。
4、一丝不苟做好各种资料工作,不断充实完善学校体育资料。
5、全面负责特色项目建设,拟定专项计划,用好校本教材,开展各项活动,为创建特色建设先进学校工作作出贡献。
6、精心组织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三)、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打造体育文化
1、全面抓好“阳光体育”活动,精心组织好大课间活动,营造生动活泼的课间活动氛围,让校园真正成为学生的乐园。
2、继续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组织好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游戏、活动。
3、配合学校行政、德育组、艺术组认真研究,拟定计划,组织举行2013年学校学生田径运动会。
(四)、加大课余训练力度,提高竞技水平
1、在普及的基础上抓提高,使学校体育工作得以健康发展。
2、重新调整学校体育运动代表队,重点建设田径队。责任到人,合理制定训练计划。科学训练,严格训练,争取在区级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3、注重运动队员全面发展,做好督促、沟通、协调工作,使运动队员在学习、思想、行为等诸方面全面发展。
四、重视体育课安全问题
体育课的安全问题是我们体育教师所必须重视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有强烈的责任心,用满腔的热情去关爱学生,对学生充满爱心。上课前,应认真检查场地器械是否牢固安全;在课堂中,应仔细观察学生的活动情况;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以免发生意想不到的伤害事故。
五、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制定新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2、学习新课程标准和校本课程的教学理念。
3、做好冬季业余训练计划,继续业余训练工作;
4、训练学校运动队,参加县小学生运动会。
5、组织学生对201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进行训练。
十月份
6、各班体育老师对201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进行测试并记录。
7、对201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进行上报统计。
8、抓好大课间、篮球特色活动。
十一月份
9、做好校运动会各项筹备工作。
10、开展学校运动会。
十二月份
11、加大业余训练力。
12、做好男子篮球训练指导工作。
13、做好女子排球训练指导工作。
一月份
14、做好学期总结。
15、做好体育资料的整理。
★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 特色课程实施方案
【学校体育课程实施方案(整理11篇)】相关文章:
学校管理上台阶实施方案2023-03-14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3500字2023-08-04
校本课程听课活动总结2022-11-16
小班课程实施方案2022-11-29
学校课程改革实施工作方案2022-04-30
综合实践活动工作计划2023-03-20
校本课程评价方案2022-09-02
体育校本课程实施计划2023-06-2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工作计划2023-02-12
小学课程拓展实施方案2023-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