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浦初级中学作文教学改革方案

时间:2023-03-22 08:00:44 学校方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板浦初级中学作文教学改革方案(精选4篇)由网友“没有意义”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板浦初级中学作文教学改革方案,欢迎阅读与借鉴!

板浦初级中学作文教学改革方案

篇1:板浦初级中学作文教学改革方案

板浦初级中学作文教学<?xml:namespace prefix =o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改 革 方 案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传统作文教学模式还在较大范围内应用。加之应试教育的影响,好多学校的老师淡化了作文教学,使语文教学改革的内容难以落到实处。为此,我校语文教研组经过研究,出台了如下方案:

一、          指导思想

积极响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把“作文”与“做人”结合起来,变单纯“作业 式”的写作为“人文性”的创作,抒性灵,创感悟,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和写作兴趣。

二、          改革目标

(一)练笔与积累(小作文)

要求学生平时注意摘抄名言警句,或写感悟式的笔记,不拘题材和体裁,每周不少于2篇。教师不定期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并组织学生进行班际交流。日积月累,形成习惯,为学生日后的创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创作与交流(大作文)

依据语文教材单元特点选定文题,在单元教学初期为学生给定写作目标,引导学生围绕文题、结合本单元的学习去观察、感悟、积累素材,探究习作技巧、手法。单元教学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写作,克服为文而造文的弊端。教师在精改详批的基础上,在学生中广泛地进行写作经验交流。以此鼓励学生创作,培养学生习作兴趣。

三、          具体措施

1、每次习作在每班选出一等奖作文5篇,由各年级备课组负责展出,供同学观摩、品赏;选出二等奖作文10篇、三等奖作文15篇,将学生名单按年级张榜公布,定期将学生佳作按年级编印成册,出《汝珍文苑》系列学生作品集,或推荐佳作刊登于校报或选送其他各级报刊发表。

2.成立“汝珍文学社”,培养文学新秀,树起领头旗帜。举办习作讲座,力争作文理性化,人文化。

3.开展读书活动,不断陶冶性灵、扩展知识面。定期观看影视名作,不断为学生提供名家营养。组织“手抄报”评比活动,交流新作,展示探究成果。

板浦初级中学语文教研组

3月

 

篇2:板浦初级中学关工委工作总结

板浦初级中学关工委工作总结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成长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然而,现实社会生活中不健康的书刊、影碟屡禁不止,对青少年产生消极的影响,青少年犯罪率不断上升,引起社会各界的担忧。我校一直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作为学校的首要工作,群策群力,以科学的方法、适当的措施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今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xx。9学校被县关工委评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12月,我校又被市关工委评为连云港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我校的徐加法校长被评为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连云港电视台、灌云县电视台、《关心下一代周报》、《连云港日报》《江苏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数次对我校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的做法及徐加法校长关爱学生成长的事迹作了报道。现将我校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关爱留守生春雨润心田

我校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外出务工人员较多,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留在家乡上学,受到爷爷奶奶的宠爱,得不到父母的教诲和督促,心理比较脆弱,思想比较复杂,行为比较散漫。针对这一特殊情况,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着重做好留守学生的思想工作,关爱他们的心理。

首先,了解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政教处对各班级的留守学生摸底,详实掌握留守学生的家庭情况,在小学的表现,学生的个性特点,然后要求班主任老师有针对性地个别谈话,做好思想工作。对学习上严格要求,提出明确的目标。

其次,对每一个留守生,班主任建立个人“档案”,记录他们的成长轨迹,对他们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他们上进的信心,加强奋发的动力、塑造健全的人格。对留守学生的生活困难,班主任优先考虑,及时解决,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母爱的`关怀、温馨的亲情。

二、关注贫差生人间有真情

学困生成绩不理想,往往犯错误也多,给班级和学校的管理带来很大难度,也给校园安全埋下隐患,针对此情况,学校也制定了相关的措施。

1、提高学困生成绩,对于学困生,学校以备课组为单位,利用每天下午第四节课时间实施补差计划,实行免费补差,并对补差效果进行评估,每月进行一次总结,以保证这项工作能落到实处。还要求班主任将本班有短腿学科学生名单送交到相关的任课老师手中,任课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对这一部分学生给予特别的关注,对那些基础不好的后进生,学校则安排每天下午对他们进行全面补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当,教学方法灵活以便于学生理解把握,以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与学习兴趣为目的,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佳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2、树立学困生信心,学校要求教师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学困生身上。通过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做思想工作,积极发现学困生的优点,放大闪光点。在教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计教案,在课堂上给学困生更多回答问题的机会,避免学困生“破罐子破摔”,让他们感受老师没有放弃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信任。实践证明,我们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在近几年的中考中,基本上没有不合格学生。

3、想方设法帮助贫困生生活,“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贫困生的特殊家境,有的是因病致穷,有的是因老致穷,有的是因意外致穷,病残、孤儿的不幸遭遇……导致他们的心理自卑。我们首先作好思想工作,树立他们信心,在工作中,我们经常教导他们的一句话是“穷不是错误,穷也并不可怕,关键是要看得起自己,在思想上富裕,在精神上充足,在成绩上提高”。

其次,利用学校和社会的融洽关系,请求企业、个体户、学生家长赞助,发动师生奉献爱心,采取各种形式的捐款,多方面筹措资金,多渠道收集资金,多方位节约资金,解决贫困生和病残、孤儿的燃眉之急,解决他们的穿衣吃饭,解决他们的上学费用。

篇3:作文教学改革方案

作文教学改革方案

缘起:我是一名有教龄的语文教师,在长期的作文实践中,看到作文教学有以下弊病:

教师组织作文随意性强,学生写作盲目应付,作文训练缺乏系统性与条理性!

作文批阅方法死板,语文教师没有改革作文教学与创造性工作的权利!

作文教学因管理置后,已处于死胡同,实效性极差!管理者唯教育局是从,唯外行是从,唯上级是从,越管理越差!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舍弃直线走曲线实在可笑!

提高实效才是终极目标,怎样提高实效才是教研之本!有方法有措施教师却因管理的碍手碍脚无法施展,是作文教学最大的障碍!

走捷径,出奇招,只要有利于形成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不管是外国的,还是中国的,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是红的,还是绿的,就都尽可能地给以绿灯让充分应用!

打破框框,才能有突破!打破束缚,才有有进步!打破常规,才能有特色!打破迷信,才能有创意!

措施办法:

1急需自编一套系统性与条理性极强的作文训练教材。

2教材分年级编写,依北师大版语文教材为主线,以学生实际写作水平为基准,落实由简单到复杂,由造句与成段,由段落与全篇的'训练!

3批阅应以学生互批为主,教师个别范文批阅为辅,切不可以教师批阅为主学生批阅为辅。解放教师就是解放学校最大的生产力;放手学生互批互学竞争学习就是学校最大最丰富最可以利用的再生资源!

4倡导学生一学期交一本日记本,以普通作业本为日记本样本,不要求教师必须全批全改,以周查阅也可,以形成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与写作习惯!

5学校管理要有特色,要活!别总是扣分扣分的,抹杀人的创造力,放弃良好教学资源。

6谁能给教师足够的时间,谁就能遥控学校发展的美好前程!谁就能左右学生成长的速度与质量!谁就能扬名于教育事业的口碑!

注:若有本单位领导看到此文,千万别计较,此乃吾之思想而已,无他意!

篇4:农村初级中学作文教学的反思与启示

农村初级中学作文教学的反思与启示_小学生作文

(一)文体写作的单一性

初中阶段,部分语文教师认为能写记叙文就能应付中考,写好记叙文就能决胜中考,而花时间教学其他的文体是费时费心,徒劳无功。于是,只训练学生写记叙文,基本不教授也不提倡学生写其他的文体。尤其在农村中学,因学生的语文基础相对薄弱,表达能力相对较低,这种做法就更普遍了。

步入这一作文教学误区的主要因素是受中考作文命题的影响。广州市乃至广东省对中考作文考点的规定是:能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能写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近十年来,广州中考作文题型都适合写记叙文。如20xx年的《又见枝头吐新芽》、20xx年的《其乐融融》、20xx年的《奖励自己》、20xx年的《游戏》、20xx年《改变一点点》等,尽管写作要求里有注明“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但这些命题从记叙文文体切入可以很稳当地组织一篇600字以上的考场作文,从议论文文体切入却较难把握,从说明文文体切入根本就无法成文,更何况有些文题还就只能写成记叙文,如《又见枝头吐新芽》、《其乐融融》等。这就使得我们的部分语文教师认为,只要教学写作记叙文,在中考考场上作文就可以万无一失,至少可以拿个及格分。其次是受前几年流行的“写作可以淡化文体”的说法的影响。“淡化文体”之说引起了一部分教师的误解:认为中小学生写作不需要有文体感,不必讲究文体的格式,既然这样,也就没必要再学习写作其他的文体,师生都落得个轻松,何乐而不为?于是乎,从七年级开始,就只要求学生写记叙文,而说明文和议论文基本不做要求。

“初中阶段只学写记叙文就行了”这一急功近利的做法是老师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极不负责任的做法。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必须改变这种错误的观念和做法,还学生写其他文体和常见应用文的权利和能力!

(二)写作教学的无序性

很多教师上作文课没有作文教案,没有对作文教学进行学期计划安排,课堂随意性很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⒈作文教学的随意性

相当一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存在随意性问题。具体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时间安排的随意性。这节课不想讲新课了,就抛个题目、发句话给学生“这节课完成什么什么题目的作文,45分钟堂上完成,字数在600字以上”;有时能做到每两个星期布置学生完成一篇堂上作文;有时却是一个月都不要求学生练笔。二是课程内容安排比较随意。教师一般是在决定堂上写作的当天才去思考决定写作题目;或者是今天在哪个资料上看到了一个很有新意的作文题目,教师自己可能还来不及好好地推敲,就急不可耐地在课堂上让学生动笔写作,更谈不上有规范的作文教学设计。这些教师,对“课标”中关于写作的要求“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一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除了“其他练笔不少于一万字”之外,其他的都能做到。但这种没有计划和针对性的作文训练模式,只是完成了作文的次数而没有顾及学生作文水平的真正提高,也很难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教师的随意率性的教学行为反馈到有些学生眼里,可能就成了写作文只是“凑够字数,完成次数,上交充数”而已。

⒉缺乏有序训练

写作是一种表现和创造能力,在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中属于比较高级的能力,需要以其他能力为基础。同时,写作还与学生心理发展机制有关,还应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应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课程标准写作的学段目标与内容,体现了这种思想。但具体到写作教学上,教师就甚少能按照课标的要求,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来组织作文教学。甚至连初中语文课本中每个单元安排的“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都难以一一落实到教学中。如果以上环节未能很好地实施,本还可以通过作文批改、讲评来弥补不足。但不幸的是,这道最后的防线到了一些不大负责任的教师眼中变成了有名无实。作文批改、讲评基本处于信马由缰的盲目状态。学生的习作一学期能被老师批阅四次已经是很荣幸了。至于偶尔有之的作文讲评,大多时候也只是说说错别字、病句的大致情况,读一、两篇范文而已。

写作教学内容的随意、无序,写作教学形式的单一、枯燥,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写作训练时勉为其难,写作兴趣无法激发,写作能力难以提高。

(三)对写作素材积累的无要求性

近些年来,教师对学生的课外积累渐渐淡化到不作任何要求。笔者为这一语文活动在初中阶段的流失而深深痛惜。这不是语文教师的不作为,我认为其主要的原因在于我们的孩子挤不出这个课外时间来做这个似乎跟提高升学分数关系不大的事,他们每天被迫要把自己埋在能立竿见影的题海中,加上网络文化的浸蚀和社会普遍存在的浮躁心理的影响是造成他们无法静下心来完成这一项“系统工程式”学习活动。最初的时候,教师是有把这一活动布置下去的,但由于大部分同学无法做到,即便是做到的,也只是个形式,没有实在的价值,渐渐地,教师只好无奈地放弃这一要求了。笔者正是经历了从“坚持到放弃再到重拾”的过程。

在《新课标》指引下,笔者坚持实践以下三个作文教学理念,走出了三大误区,提高了作文教学质量。

(一)激发“我能写”的自信

《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明确提出:“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为语文教师要真正领悟“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的内涵,绝不能陷于中考考什么就教什么的功利之中。

曾经一段时期,笔者总是翻阅大量的资料尤其是各地的中考作文命题,收集自认为命题新、创意深、价值大的作文题,通过编排顺序后,便模拟中考考试的要求,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一一完成。但如此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但没有明显的提高,反而更畏惧写作了。因为,他们感觉那些作文命题太深刻,离他们的生活实际似乎很远,每次好不容易憋出一篇作文来,又让老师划掉了一大堆,一说用词不当,二说叙事不具体,三说中心不突出等等,所以,一到写作文时,就有畏难的情绪。到第二学期,笔者改变了策略,开学初,便让每个学生自己写三至五道作文题,再经过师生们共同筛选后,由老师结合课本中的写作要求,根据本期的教学安排将题目有序归类安排十次课堂写作,课余同学可以自由写作抒怀,要求每星期坚持交一次周记,变“要我写”为“我能写”,“我要写”。半个学期下来,每个学生都能在45分钟完成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作文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作文教学应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出发,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尊重学生的生活,时时关注学生的需要、情感和发展,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作文教学中来,激发“我能写”的自信。写作安排上,一定要注重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有感即发。他们乐意写,一切就好办。

(二)抓立意,促成“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突出了“立意”,更加鲜明地提示:“文以意为帅”。正所谓“练字不如炼句,炼句不如炼意”。注重立意,其实质是关注学生的心灵,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就是关注学生的成长。

作为语文教师,要利用作文教学,既抓立意,又促育人。要做到这点,教师必须让作文教学呈现出开放的状态。把学生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情感心理等因素,巧妙地贯穿在学生的写作活动之中,成为学生学习语言的动力、契机或材料,并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收获成长,享受成功感。例如:过去语文课开设口头作文或说话训练,深受学生的欢迎。但由于认识不明确,特别是因为中考、高考都不考,具体操作的时候,随意性较大,时间一紧就被挤掉。通过对作文教学的不断探究,笔者不再只看到学生的眼前分数,而是更重视学生的长远利益,重视学生的“人”的发展。所以,坚持开设这一活动,这不仅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学会用心灵、用真诚与人交流和沟通。就在这关注、交流和沟通中,学生们展示了自我,开阔了视野,丰富了阅历,提升了心智,形成了正确的情感价值观:以上这些,正是我们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有了它,还用担心学生写不出“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立意深刻”的'文章?而他们的心灵也正是在这样的一次次写作中接受了洗礼,收获“知识”与“人文”的双丰收。

(三)“因材施评”,关注成长

以前的作文教学通常是由老师批阅学生作文,走“打一个分数写一句批语”的套路。而那些评语大多是笼统的词句,诸如:“优”“良”“语句较通顺”“能围绕中心组材”等。这样的评价没能根据学生个体的实际,更没有让学生积极互动参与进来。这种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的评价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作文激情。新课标建议我们写作评价要“采取非常开放的态度,提倡从实际出发,进行多元化评价”,做到“因材施评”,让学生在作文评价中体验到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1.评价形式方面:根据文题的不同和学生写作能力的差异来确定评价方式。笔者认为师生互动共改是比较科学的评价方式。具体操作中笔者往往将师评与学生互评融合起来,先让同学之间相互阅读和评价,相互讨论作文的优缺点,然后,同学们对争辩未定的问题提出来,由老师在课堂上进行点评并给出对应的指导建议,让学生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掌握评改作文的本领,使他们不但会写,而且会改,完善作文的全过程,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作文综合能力。

2.设置分层评价:学生存在认知和感官以及思想上的客观差异,作文是学生个性化的情感表达,学生写作能力存在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对作文能力较弱的同学,评分尺度要稍微松一些,多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多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对写作能力好的要严格要求,要指出他们的不足,以求更上一层楼。教师还应该做到对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有一次面对面手把手的写作指导;让每一位学生至少有一次作文哪怕是一个片段能在班上宣读;将每次的优秀作文或某方面表现突出的作文装订成册,在班上传阅。注重以激励为主,让每个同学体验到创作的成就感,让他们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在写作中成长起来了!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展开作文评价,都要遵循“眼中有‘文’,心中有‘人’的原则,以促进人的终身发展。

镜花缘一道桥作文

颁奖仪式的讲话稿2分钟

工商联工作总结

家乡话的作文

高中毕业典礼教师代表的发言稿

教师代表毕业典礼发言稿

有效教学实验推广试点学校经验总结

学校安全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

观摩优秀作业心得体会

观摩发言稿

板浦初级中学作文教学改革方案
《板浦初级中学作文教学改革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板浦初级中学作文教学改革方案(精选4篇)】相关文章:

现场观摩心得体会2024-01-02

话题作文:创意2022-05-06

数学式青春作文2023-01-16

“光合作用的产物”一节探究式教学设计2022-04-29

初一我的中国梦作文2022-07-24

九年级年级组工作计划2023-02-18

点击话题作文2022-08-28

历史上梁祝确有其人 凄美故事发生在上虞2022-07-22

《愚公移山》 1一课时2023-01-15

读《镜花缘》的心得体会2022-11-02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