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决定去攻打楚国阅读及答案

时间:2022-08-19 07:56:12 阅读答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吴王决定去攻打楚国阅读及答案(合集11篇)由网友“你谁啊我管你”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吴王决定去攻打楚国阅读及答案,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吴王决定去攻打楚国阅读及答案

篇1:吴王决定去攻打楚国阅读及答案

吴王决定去攻打楚国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译文,完成练习。

吴王决定去攻打楚国,他对左右的'人说:“谁敢劝阻就处死谁!”吴王的侍从官中有个年轻人想要劝说吴王放弃攻楚的打算,但又不敢直说,于是就拿着弹弓,带着弹丸,一连三天早晨,在王官后面的花园里走来走去,露水打湿了衣服,也全不在意。吴王问他:“你这是为什么呢?衣服都被露水打湿了。”少年说:“园中有棵树,树上有一只蝉,它停在高高的树上不停地歌唱,饮着露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身后想吃掉它;螳螂屈着身子靠近蝉,想捕捉它,却没想到黄雀就在自己身旁;黄雀伸长脖子想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有人在树下举着弹弓瞄准自己。这三个小动物,都力求得到它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考虑它们身后隐伏的祸患。”吴王想了想说:“你讲得很好!”于是放弃了攻打楚国的打算。

1.给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弹丸(yuán wán) 露水(lù lu)

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一条成语替代,请写在下 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吴王放弃攻打楚国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楚国十分强大,吴国没有必胜的把握。

B.吴王从螳螂捕蝉这个寓言中体会到吴国如果攻打楚国,会招致灭顶之灾。

C.吴王目光远大,此时不攻打楚国,是为以后更彻底地消灭楚国。

参考答案:

1.wán lù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3.B

篇2:吴王夫差阅读答案

《国语·吴语》

吴王夫差起师伐越,越王勾践起师逆之。大夫种乃献谋曰:“夫吴之与越,唯天所授,王其无庸战。夫申胥、华登简服吴国之士于甲兵,而未尝有所挫也。夫一人善射,百夫决拾,胜未可成也。夫谋,必素见成事焉,而后履之,不可以授命。王不如设戎,约辞行成,以喜其民,以广侈吴王之心。吾以卜之于天,天若弃吴,必许吾成而不吾足也,将必宽然有伯诸侯之心焉。既罢弊其民,而天夺之食,安受其烬,乃无有命矣。”

越王许诺,乃命诸稽郢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使下臣郢,不敢显然布币行礼,敢私告于下执事曰:昔者越国见祸,行罪于天王,天王亲趋玉趾,以心孤勾践,而又宥赦之。君王之于越也,繄起人死人而肉白骨也。孤不敢忘天灾,其敢忘君王之大赐乎?今勾践申祸无良,草鄙之人,敢忘天王之大德,而思边垂之小怨,以重得罪于下执事?勾践帅二三之老,亲委重罪,顿颡于边。今君王不察,盛怒属兵,将残伐越国。越国固贡献之邑也。君王不以鞭棰使之,而辱军士使寇令焉。勾践请盟:一个嫡女,执箕帚以姓于王宫;一介嫡男,奉盘匜以随诸御。春秋贡献,不解于王府。天王岂辱裁之?亦征诸侯之礼也。夫谚曰:‘狐埋之而狐搰之,是以无成功。’今天王既封殖越国。以明闻于天下,而又刈亡之,是天王之无成劳也。虽四方之诸侯,则何实以事吴?敢使下臣尽辞,唯天王秉利度义焉!”

注:①宥(yòu)赦:原谅,宽容,赦免。

②繄(yī)住,只是搰hú,据。

③盘匜

(pán yí):即盘匜

,洗脸洗手用的器具。

1.下列加线词在句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以广侈吴王之心

②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

2.下列句子加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同于现代汉语的一项是( )

A.不敢显然布币行礼

B.孤不敢忘天灾

C.越国因贡献之邑也

D.狐埋之而狐搰之,是以无成功

3.下列各句括号中为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以(之)喜其民,以(之)广侈吴王之心

B.(吴)将必宽然有伯诸侯之心焉

C.(越)既罢弊其民

D.(勾践)亲委重罪,顿颡于边

4.下面的话分编为4组,分句间语意关系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吴王夫差起师伐越,越王勾践起师逆之

②天若弃吴,必许吾成而不吾足也

③君王不以鞭棰使之,而辱军士使寇令焉

④以明闻于天下,而又刈亡之

⑤狐埋之而狐搰之,是以无成功

⑥春秋贡献不解于王府,天王岂辱裁之

A.①/②⑥/③④/⑤ B.②/③④/①⑤/⑥

C.①/②③/⑥/④⑤ D.②/①③/④⑤/⑥

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吴王夫差起兵攻打越国,越王勾践也起兵迎敌。大夫文种向越王献策不可硬拼。不如一面部署军队防御,一面派人去婉言求和。越王接受了他的建议。

B.文种认为:向吴国婉言求和,会麻痹吴国的斗志,会使吴王贪婪的野心更加膨胀,一旦吴国滥征伐使百姓疲敝,越国就可以去收拾残局了。

C.大臣稽郢代表勾践向吴王请和:先竭力称颂吴王,使他丧失警惕;又佯称勾践拟献上一双儿女与吴王订盟。

D.郢引用谚语指出事物具有的两面性质,诚恳地希望吴王夫差能够“秉义度利”与越国订盟。

答案:

1.C 两个都是使动用法

2.B A显然一公开地;C贡献一进贡;D成功一功效,效果。

3.C 主语应为“吴”。

4.A①并列;②⑥假设;③④转折;⑤因果。

5 C 不是“佯”称,而是诚恳地表示。

篇3:《上书谏吴王节选》阅读答案及翻译

《上书谏吴王(节选)》阅读答案及翻译

夫十围之木,始生如蘖①,足可搔而绝②,手可擢而抓,据其未生,先其未形③。磨砻砥砺④,不见其损,有时而尽。种树畜养⑤,不见其益,有时而大。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臣原大王熟计⑥而身行之,此百世不易之道也。

注释:①蘖(niè):植物的幼芽。②足可搔而绝:用脚可以踩断。③据其未生,先其未形:在它未成长之前(就抑止它),在它未形成之前(就抑止它)。④磨砻砥砺:四种磨刀工具。⑤种树畜养:种植物,养牲畜。⑥熟计:仔细考虑。

12.将文中画线句子用“/”断句。(2分)

积 德 累 行 不 知 其 善 有 时 而 用 弃 义 背 理 不 知 其 恶 有 时 而 亡

13.文中画线句阐明了积善成德、____________的`道理。空白处正确的选项是( )(2分)

A、防微杜渐 B、温故知新 C、礼尚往来 D、得寸进尺

参考答案:

12.积 德 累 行 / 不 知 其 善 / 有 时 而 用 / 弃 义 背 理 / 不 知 其 恶 / 有 时 而亡

解析:根据上下文及句意可判断。这是一组骈句。

13.A解析:画线句的意思是:积累德行,不见它的好处,旪间长了就会有作用;背弃理义,不知道它的危害,旪间久了就会灭亡。因此可判断是防微杜渐。

参考译文:

那周长十围的树木,开始生长的时候是很小的嫩芽,用脚趾就可以把它挠断,用手就可以把它拔出,在它没有长成,没有形成之前挖出。打磨砥砺,(一时)看不见它的损坏,一段时日后终究会毁坏;种树养畜,不见它的生长,一段时间后就会长大;积累德行,不见它的好处,时间长了就会有作用;背弃理义,不知道它的危害,时间久了就会灭亡。我希望大王仔细考虑一下并且亲自施行,这是百世不变的道理啊。

篇4:《吕蒙入吴王劝其学》阅读答案

《吕蒙入吴王劝其学》阅读答案

吕蒙入吴,王劝其学。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俄而起惊。众人皆问之。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言论世祚①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未该玄②言,政③空诵其文耳。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注释】①世祚:指国运。

②玄:深奥。

③:政:只,仅仅。

19.根据《古汉语字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2分)

(1)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

A.刚才

B.假如

C.接近

D.向着

(2)日月广明之道()

A.道路

B.道理

C.引导

D.方法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顶是()(2分)

A.乃博览群籍凡三往,乃见

B.以《易》为宗虽不能察,必以情

C.忽于眠中皆朝于齐

D.与我言论世祚兴亡之事实是欲界之仙都

20.下列选项中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众人坐着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B.众人坐着榔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读《易经》。

C.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D.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读《易经》。

22.文中吕蒙的好学休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19.(1)A(2)B(2分,每小题1分)20.D(2分)

21.C(2分)

22.①博览群书②梦中诵书(2分,每点1分,意思符合即可)

篇5:吴王欲伐荆比较的阅读答案

吴王欲伐荆比较的阅读答案

(一)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再三。吴王曰:子来,何若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二)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 乃罢其兵(停止)    B. 告其左右曰(身边的人)

C. 君其图之(企图)    D. 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答应)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 则怀丸操弹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 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C. 君其图之                安陵君其许寡人

D. 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    乃不知有汉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此三者皆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②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

22.吴王、齐桓公两人在为君上有什么共同之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9.C(3分)   20.BC(4分)

21. ①(蝉、螳螂、黄雀)这三种动物,都一心想得到它眼前的利益,却不回头看他们的.后面有祸害啊。(2分)

②贪图小利来使自己快乐,对各诸侯背信弃义,从而失去天下人的支援,还不如给他(所侵占的鲁地)(2分)

22.霸道,以强欺弱:吴王要伐荆,齐桓公侵略鲁国,侵占鲁地;

能听取善谏,知错能改:吴王听取了舍人少孺子的建议,停止向荆国用兵;齐桓公听取管仲的建议遂割鲁侵地。(4分)

篇6:《一群小鸟决定去旅行》阅读附答案

它们飞呀飞呀,飞到田野里,只见小草都(耷拉低)着脑袋,无精打采的样子。小鸟奇怪地问:“小草弟弟,你们怎么啦?”小草有气无力地说:“你不知道吗?自从附近建了几座化工厂,我们就惨啦!工厂里排出的废水烂了我们的根;冒出的黑烟呛得我们喘不过气来。你看,我们脸色发黄,看来都活不成了。你们快离开吧!”听了小草的话,小鸟只好拍拍翅膀飞走了。

它们飞呀飞呀,飞到森林里,只见这里树木(稀少 很少),四周十分(寂静 安静)。咦!树公公的同伴都到哪里去了?小鸟奇怪地问:“树公公,你的同伴呢?”树公公愁眉苦脸地说:“你不知道吗?这里的人为了建工厂,造大厦,就乱砍滥伐,我的同伴都离开了我。现在只剩下我们几个年老体弱的了!你们快离开吧!”听了树公公的话,小鸟只好伤心地飞走了。

它们飞呀飞呀,飞到大海边,只见海滩上到处是破瓶烂罐,白色塑料袋。听见大海爷爷正在唉声叹气,小鸟奇怪地问:“大海爷爷,您为什么叹气呀?”大海(气愤生气)地说:“你不知道吗?自从这儿成为旅游景点后,人们玩得倒开心,我可倒霉了。人们把不要的东西扔在我身上,日子一久,我就成了垃圾场了。你看我现在身上发黑,还散发着臭气!你们快离开吧!”听了大海的话,小鸟难过地飞走了。

小鸟一边飞,一边大声呼唤:“快来救救我的`朋友们!快来救救我的朋友们!”

1.给文章选一个合适的题目。[ ] A.小鸟旅行记 B.小鸟和朋友 C.小鸟的呼唤

2.在括号里选出恰当的词,画上横线。

3.小鸟旅行时都遇见了谁?它们现在都什么样?

参考答案:

1.C

2.耷拉 稀少 寂静 气愤

3.小草 快要死了 大树 所剩无几年老体弱 大海 成了垃圾场(意思对即可)

篇7:上大学去阅读答案

上大学去阅读答案

我们从没有做过上大学的梦。因为我们村从来就没有出过一个大学生,小学上的也不安稳,谁的家里需要劳力,马上就叫他们的孩子辍学。所以,我们一个班本来有13个人,到了五年级,就剩下我们5个人了,而且都是本家。在村里,没有我们不敢办的事,都是我们“捣蛋得欺天”,就连班主任也被气病了,回城里看病再也没回来。

过了好几个星期,学校就换来同村同族的王敬民来教我们。别看他比我们大十几岁,却是我们的晚辈,论辈分,我是叔叔,王连喜他们四个就是爷爷了。王敬民的课讲得很有意思,以故事开路,先吸引住你,再往下讲课,我们真的很欢迎。可是一让做作业,我们就不高兴了,因为我们已经两年没有做过作业了。他给我们都打了不及格,又在课堂上批评,我们可恼火了。王连喜就喊:“过来,过来,我是你爷爷,我叫你过来。”因为我们村就一个族,村里老人对辈分还挺重视的。王敬民无可奈何的走过来,按照我们的要求把腰弯下,我们伸出食指和拇指弯成一个圆,每人在他头上弹了一下。王敬民夸张的哎呦着,说:“你们这些捣蛋虫!”

第二天上课,王敬民突然说:“你们想不想上大学去?”上大学去,是不是昨天我们下手太重把他弹成了神经病?我们有上大学的命?再说,才上小学五年级,离大学还差十万八千里。我们就笑嘻嘻地说:“想是想,就是太空想。”王敬民一下子摆出了晚辈人的随便来,大喊:“走!咱上大学去。”不由分说,拉着我们上了一辆开往城里的客货两用车。看着两边的树木飞快朝后跑去,我们可得意了,上不上大学先不说,这次旅游要比掏鸟窝、挖田鼠洞、捉水蛇有意思得多了。

没想到王敬民真的领我们去了全省很有名气的一所大学。嗨,这真是从没见过的好地方!首先那个大门就气派得叫人吃惊。汽车来了,电动栅栏门会缩起来让路。绿茵茵的草地上伸着长颈灯,路边一丛一簇鲜花的`香味沁人心脾。高大的楼房装饰着美丽的玻璃幕墙,像是神话宫殿一般。教师里,大学生们看着大屏幕听老师讲课;图书馆里,好家伙,一格格、一柜柜的书本快把我们的眼睛看花了;实验室里,瓶瓶罐罐整齐摆放,不知名的仪器高高低低,酒精灯吐着蓝色的火苗。还有那宽阔的体育场上,篮球、足球、排球飞上飞下……大学真大呀,大学真美呀!我们的心被震撼了,一张张小脸严肃起来,一种莫名奇妙的激动在血管里膨胀。

王敬民说:“咋样?”

王连喜说:“这个……这个……真是比天堂还好啦。”

我说:“让我在这个地方过一天就美啦。”

王敬民说:“这所大学的毕业生,挺起胸膛做人。自己铁饭碗不说,还光荣,给国家做的贡献大!像咱借用县农场的自动收割机,就是这里发明的。那算是小发明,那里大小发明一年几百项!你们是想在家窝窝囊囊过一辈子,还是想上大学,做大事,给国家做贡献,过上好日子?”

我们一时忘了自己是长辈的身份,一起回答:“想上大学!”

王敬民说:“那就好,要想上大学,现在就得好好学,认真听讲,往心里听,认真做作业,往心里学,得靠自己用心,得靠自己吃苦!”

当我们朗朗的读书声响彻小村上空时,去地里劳动的好多人都拐过来看热闹,说:“王敬民真有本事,咋把这几个捣蛋泥猴制服了?”

一晃六七年过去了,我们5个同学真的都考上了大学,每逢回家过年,都去看望王敬民老师。我们规规矩矩,恭恭敬敬。王敬民老师开玩笑说:“别这样,你们还是长辈呢!”我们全都不好意思的笑了。

1. 请围绕“上大学去”,从文中摘录表现“我们”心理变化的句子。

答:从没有做过上大学的梦——我们有上大学的命吗?——想上大学!

2. 王老师有哪些可敬之处?请具体说出两点。

答:(1)热爱学生。对学生的不敬毫不计较;引导学生追求人生目标,实现“上大学”的梦想。

(2)教学有法。讲究教学方式,深受学生欢迎。

(3)教育有方。对于这群调皮捣蛋的学生,采用激励的方法,带他们去参观大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3. “我们”为什么感觉“大学真美呀!”?相关的环境描写在全文内容中起到什么作用?

答:主观上,“我们”第一次走进大学参观,充满好奇,觉得新鲜;客观上,大学自然环境美,学习环境美,生活环境美。作用:是引起“我们”思想变化的契机,是激起“我们”上大学的欲望的外因,为下文情节的展开做铺垫。

4. 文中多处出现“辈分”、“晚辈”、“长辈”、等字眼,请揣测作者的用意。

答:这些字眼暗示着“我们”对王敬民老师的感情变化;小学时“我们”瞧不起他,跟他论辈分;上大学后对他恭恭敬敬,忘了辈分。

5. 这群学生可爱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可爱。提示:天真,活泼,调皮机灵,有上进心,懂得感恩等。

篇8:《怎么去奶奶家》阅读答案

我们还可以坐轿车去,

不过我们还是走着去吧,

奶奶就住在,

马路那头的,

另一个街区里。

(1)奶奶家离“我们”(远不远),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用“——”画出来。

(2)“我”想了哪些去奶奶家的方法?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不远,奶奶就住在,马路那头的,另一个街区里。

(2)很久很久以前,可以骑驴或者马;未来,可以坐火箭;现在,可以坐轿车和走路。

(3)“我”是个有奇思妙想的孩子。

篇9:《怎么去奶奶家》阅读答案

是骑自行车,

还是坐火车,

或者乘公交车,

还是坐飞机?

当然了,要是我们生活在很久很久以前,

我们就会骑着驴或者马,

去看望奶奶;

要是我们生活在未来,

我们就可以坐火箭去,

顺便在我们的'太空服口袋里,

装一颗星星送给奶奶。

篇10:去拉萨阅读答案

去拉萨阅读答案

浸泡在刺骨的湖水中,饥寒和高原反应让他的腿肚子不听使唤地打晃,①他的心随着雪山背后的夕阳慢慢往下沉。

突然,两道冰川般的精芒从他眼中射出,他扑上前去从水中抓起一条鱼,奋力抛向岸上。碎石堆上,鱼儿徒劳地蹦起,又无奈地落地。

终于能尝到肉味了!他长出一口气,在周围捡来几块干牛粪,扔到石块圈起的土灶中,提了根一头削尖的树枝,走向那条奄奄一息的鱼。

“嗷嗷——”不知何时一位藏族老人出现在他眼前,指指地上的鱼儿,对着他发出藏獒般的咆哮声。

他惊恐地瞪大双眼,攥紧树枝,乱发无力地垂在肩上。

“喔,你是汉人吧?”良久,老人嘴里蹦出了生硬的普通话。

“哇呀哇呀——”他指着自己的肚子胡乱比划着。

“是哑巴?这样吧,用我的粮食来换你的鱼,行吗?”老人拿出糌粑打着手势,语气平和了许多。

原来老人也想吃鱼!他“嗯嗯”点头,一把接过糌粑往嘴里塞。

“别噎着,用酥油茶蘸着吃,好入肚。”老人微笑着递给他一壶酥油茶,随后轻轻捧起鱼儿,嘴里念念有词,一步一步走到湖边蹲下身子,将鱼儿放到水中。看着鱼儿欢快地游弋,老人脸上浮起欣慰的笑纹,对着湖面磕了一个长头。

他茫然注视着老人。

“可怜的孩子,多吃点,”老人又取出几个糌粑放在他面前,自己也拿了一个边吃边说,“你不知道吧,我们有水葬的习俗,这圣湖的鱼儿,谁要是吃了它们,那可是对先民的大不敬呐。”

他恍然大悟。

老人絮絮叨叨说着自己的事,也不管他是不是听懂。老人是磕长头去拉萨的,估计还要好几个月才能到达。末了,老人爱怜地望着衣衫褴褛的他说道:“孩子,我看你好像也没地方去,帮我拉车吧,至少饿不着你。”

帐篷里,老人的打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可他一夜没睡着。

第二天,他穿上了老人给的一件旧藏袍,戴着油腻的口罩,拉着那辆带棚的旧人力车,一路紧随着老人一个身位接着一个身位地往前挪动。

第三天起,当夜暮降临时,他总能赶在前面支好帐篷,烧好开水,默默地搀起磕完长头的老人,替他把这一天的终点用碎石块垒起记号。闲暇时,他老是盯着前方发呆。

他的'到来,为老人省去了一半的路程,却过早地耗尽了车上的干粮。第四个月的一个傍晚,老人领着他到路边的藏民家里乞讨,藏民热情地布施给他们食物。从那以后,每回当老人快到达目的地的时候,他都已准备好食物托着下巴坐在山石上,目光越过老人的身子茫然投向远方。

拉萨越来越近了。②这一天的白天似乎结束得特别早,近在头顶的乌云盘旋在光秃秃的山头周围。他在山坳的背风处刚支起帐篷,雨倾泻下来。他一路小跑焦急地寻找老人,老人迎面拼命跑来。

“卧倒——”老人抢步上前扑倒他的一刹那,山上被雨水冲塌的乱石轰然滚落……

“老爷爷——”他积郁了许久的哭喊声直击厚厚的云层。

帐篷里,他为老人敷上藏药,老人慢慢苏醒过来。

“老爷爷,您这是何苦啊,为了我这个没用的罪人!”他泪流满面。

“别傻了,孩子,救人是积德的事,我真要是在磕长头的路上被佛祖接去,那也是福分呐。”老人微微抬起身子,额头的皱纹和硬币大小的厚茧凹凸有致,却盈满笑意。

“可我真的有罪啊!两年前为了哥们义气,在老家捅伤了人……我没命地跑,往最远处,向最高处……”

“打一开始,我就琢磨着你肯定有说不出的难处,”老人沉声说,“唉,也是有缘呐,我年轻时去过很多地方,也做了不少错事,现在想来,真是罪孽啊!这一路,我是为来世祈福。可你,还年轻呐——”

“老爷爷,我懂了,等陪你到了拉萨,我就去自首。”他开心地笑了,两年来,这是他头一次笑。

“糊涂啊!”老人意味深长地说,“你们汉人不是说‘回头是岸’吗,你醒了,难道还要呆在苦海里吗?”

“可是——”他犹豫着说,“这一路谁来照顾您?”

“傻孩子,你不回去才是我最大的负担呐,”老人撑起身子下床,不容置疑地说,“明天就回去!”

这一夜,他的呼噜声第一次比老人先响起,只是他不知道,老人的打呼声其实是假装的。

③一场雪下来,原本灰蒙蒙的群山披上了雪装,在清晨暖阳的抚摸下,粗犷的汉子一夜间变成了静美的姑娘。

他最后一次拉车到前面停下,支好帐篷,回到老人面前。

“扎西德勒!”一老一少紧紧拥抱在一起。

他走在山路上,身后响起了老人激越苍凉的歌声,听不懂歌词,他却哭了,哭得酣畅淋漓。他回过头来,山口只有经幡向他挥动五色的手指。

山的那一边,老人正默念六字真言,跪地,伏身,向远方神色庄重地磕下长头。

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6分)

A.文章的第三段在描写“他”时注重动作描写,运用了“长出一口气”“捡”“扔”等短语和词汇,其中“长出一口气”表现了“他”终于可以尝到肉味的轻松心理。

B.老人絮絮叨叨地告诉“他”自己的事情,主要是因为老人一个人在磕长头的路途中太过寂寞,现在终于找到一个能够倾诉的人。

C.从老人给“他”的服装是“旧藏袍”以及让“他”戴的是“油腻的口罩”等可以看出,藏族老人也是个贫困的人,让“他”拉车并给“他”饭吃是个艰难的决定。

D.“他”虽然从前为了义气伤过人,当仍是一个心地善良、知恩图报的人,这些可从“他”在陪着老人磕长头过程中提前支帐篷、烧开水、搀老人等事上体现出来。

E.倒数第二段中,“他”听到老人苍凉的歌声后大哭,“他”的哭只是自我情感的尝试释放,因为“他”知道自己再也不用东躲西藏了。

5.简要分析文中老人的形象特征。(6分)

6.文中三处画横线部分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4.AD(B项,说老人说出自己的事情主要是因为“寂寞”说法错误,老人看到“他”的形象、做法后,感觉到这个人是有说不出的难处的,他这样做主要是想引导对方说出自己的心事。C项,“艰难的决定”错误,老人虽贫困,但其助人之心是自然生发的,并无艰难可言。E项,“他”的哭还包含着对老人的感激与不舍。)

5.①敬畏习俗。老人看到“他”要烤圣湖的鱼吃,就用自己的糌粑鱼并把鱼诞生。

②心地善良。老人看到“他”落魄的样子时,就用让“他”给自己拉车的方式来接济“他”。

③勇于救人。面对危险,直接扑倒“他”,为“他”挡住山上掉下来的石头。

④深明大义。知道“他”的身份是逃犯时,就用道理劝“他”投案自首。(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6.①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比如第1处写“他”的心像夕阳一样沉下去,表现了饥饿状态下的“他”的心理,引出抓鱼等情节;第2处写大雨来临前乌云盘旋,引出下文大雨中老人舍命救“他”的情节等等。

②更好地烘托人物形象。三处描写体现了“他”内心的变化,凸显了一位在老人的感召下敢于面对现状的“他”的形象,突出了老人的伟大。

③渲染气氛的作用。第2处写大雨来临前乌云盘旋,营造了紧张的气氛。第3处写雪后的山景,渲染出了静谧祥和的气氛。

篇11:心态决定命运阅读答案

①一位伟人说:“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由此可见心态是决定命运的重要因素。

② 一个人如果经常拥有一个健康乐观积极上向的心态,就能克服生活中的各种困难,甚至可以战胜所遇到的各种苦难。全国年龄最小的道德模范孟佩杰,五岁时父亲因车祸去世,母亲将她送人领养。不幸的是,养母在收养了小佩杰的第三年因病瘫痪在床。当不堪艰辛的养父离家后,八岁的小佩杰以稚嫩的肩膀撑起了一片天。她站在小凳上做饭,烧菜;她学会了买菜,购物。面对妈妈的褥疮,她学会了给妈妈清洗,换药,为妈妈擦屎擦尿是每天的必修课。妈妈便秘,她用小手一点点的抠;妈妈拉痢疾,她一次次地擦洗。她还要上学,打理全部家务……这即使是大人也难以承受的事,小佩杰奇迹般的做到了。更让人感动的是,她被山西师大临汾分校录取后,背着妈妈上大学!当记者问她是什么精神使她如此顽强地应对这些困难时,她微笑答道:“有妈就有家。”她以良好的心态战胜了苦难,换来了自己的一片蓝天。

③现实生活中不乏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常常感叹怀才不遇,抱怨这个不行,那个不好, 其实,抱怨本身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即使我们不能改变命运,但可以改变我们对待命运的态度。伟人之所以成名,在于他们以非凡的乐观精神造就了他们伟大的性格。发明家爱迪生发明电灯时,用了一千多种材料做了一千多次实验,但都没有成功。有人嘲笑他的失败,他却说:“我已经知道一千多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以这种良好的心态,爱迪生成功地发明了惠及全人类的电灯。

④相同的处境,不同的心态,结局是迥异的。就像面对带刺的玫瑰,有人想到的是可怕的刺,有人想到的是美丽的花。乐观健康的心态有一股巨大的力量,正如成功学大师拿破仑所说:“积极心态,就是心灵的健康与营养。这样的心灵,能吸取财富、成功、快乐和身体健康;相反,你甚至可能失去生活中已有的一切。”

⑤人生有顺境也有逆境,不可能处处是逆境;人生有巅峰也有谷底,不可能处处是谷底。因为顺境或巅峰而趾高气扬,或因为逆境或低谷而垂头丧气,都是不能正确的看待人生。面对挫折,如果只是一味地抱怨和生气,而不去向命运挑战,去抗争,去奋斗,那终将一事无成。

⑥由此可见影响人生的,不是外在环境,而是自己的心态。拥有良好的心态,不仅能帮助我们获取健康和幸福,还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成功和希望。因此,经常审视自我,调整自我,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把握住自己的命运。

小题1:文章开篇引用伟人的话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2: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

小题3:第三自然段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4分)

小题4:文中说“由此可见影响人生的,不是外在环境,而是自己的心态。”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小题1: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作为论据,具体有力地证明了本文的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1分);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小题2:心态是决定命运的`重要因素。(答出“心态决定命运”也可给3分)

小题3:正反对比论证(1分)、举例论证(1分);以凡人抱怨生活和伟人乐观面对生活对比,举“爱迪生以良好心态面对失败最终发明了电灯”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心态是决定命运的重要因素”这一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小题4:强调心态的决定作用(1分),联系生活实际(1分),语言流畅(1分)

小题1:试题分析:要求学生记住议论文中开头引用的作用是:1、引出中心论点或论2、证明中心论点3、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结合本文具体分析。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论点的理解和定位,论点一般是指题目或者中间某句,其作用在结构上是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小题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对论证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其中举例论证是通过典型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道理论证是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需要学记住常用的论证方法的作用。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

小题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联系现实生活,关注现实生活的能力,要求学生围绕“心态决定命运”为中心,在自己的生活中举出实例。

课文《螳螂捕蝉》的教学反思

文言文《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螳螂捕蝉》教案设计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螳螂捕蝉》教材教案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

语文螳螂捕蝉教学反思

蝉教学设计

吴开《优古堂诗话》阅读答案

十年春,齐师伐我家文言文阅读和答案

吴王决定去攻打楚国阅读及答案
《吴王决定去攻打楚国阅读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吴王决定去攻打楚国阅读及答案(合集11篇)】相关文章:

《史记·刺客列传·聂政》原文及翻译2024-02-22

《伍子胥父诛于楚》阅读答案附原文翻译2022-11-18

八年级英语获奖教学设计2023-04-28

《螳螂捕蝉》扩写_2023-09-24

四年级读后感200字:螳螂捕蝉2023-05-02

《螳螂捕蝉》读后感和故事启发400字2023-06-19

第7课 春秋五霸2022-11-12

伍子胥列传原文翻译2023-12-04

去年的树获奖教学设计2022-11-09

史记刺客列传读书笔记2024-01-28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