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嗑诗我了”为你分享9篇“十年春,齐师伐我家文言文阅读和答案”,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篇1:十年春,齐师伐我家文言文阅读和答案
十年春,齐师伐我家文言文阅读和答案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曹刿(3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齐师伐我 ②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B.①又何间焉 ②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C.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D. ①忠之属也 ②常有 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肉食者谋之 ②操蛇之神闻之
B.①乃入见 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①何以战 ②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D.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②相与步于中庭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2分)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译文:
11.写出上文给你最深刻的一点启示,并简要阐述你的`理解。(2分)
答案:
8.C(2分)
9.B(2分)
10.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意思对1分,语句通顺1分,共2分)
篇2:《齐欲伐魏》阅读答案
齐国要攻打魏国,淳于髡对齐王说:“韩子卢是天下跑得极快的犬;东郭逡是人所共知的极其狡猾的兔子。韩子卢追逐东郭逡,环山追跑了三圈,跳跃翻山追了五次。兔子筋疲力尽地跑在前面,犬疲惫不堪地跟在后面,犬与兔都疲惫至极,最后分别死在了自己所在的地方。农夫看见了,没遭受任何劳碌之苦,就独得了利益。现在齐国与魏国长期相对峙,以致使士兵困顿、百姓疲乏,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和楚国会等候在身后,坐收农夫之利呀。”齐王害怕了,遣散了将帅,让士兵回家休息了。
《齐欲伐魏》阅读答案以供同学们阅读、练习和参考,希望齐欲伐魏阅读答案对大家的练习有所帮助!
篇3:《齐欲伐魏》阅读及答案
齐国要攻打魏国,淳于髡对齐王说:韩子卢是天下跑得极快的犬;东郭逡是人所共知的`极其狡猾的兔子。韩子卢追逐东郭逡,环山追跑了三圈,跳跃翻山追了五次。兔子筋疲力尽地跑在前面,犬疲惫不堪地跟在后面,犬与兔都疲惫至极,最后分别死在了自己所在的地方。农夫看见了,没遭受任何劳碌之苦,就独得了利益。现在齐国与魏国长期相对峙,以致使士兵困顿、百姓疲乏,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和楚国会等候在身后,坐收农夫之利呀。齐王害怕了,遣散了将帅,让士兵回家休息了。
一、l.快 2.分别 3.怕,担心 4.辞去、遣散 使(让)休息 5.独得,据有
二、1.东郭逡是人所共知的狡猾的兔子。 2.环山追跑了三圈,跳跃翻山追了五次。
3.农夫看见了,没有任何劳碌之苦,就独得了利益。
三、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不要因双方相争持,让第三者得了利
四、寄寓了一定道理,对人们有一定警示作用。
篇4:《齐欲伐魏》阅读答案
《齐欲伐魏》原文:
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①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于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②,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③,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④其兵、弊⑤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也。
导读 :淳于髡用形象的寓言故事巧谏君王,避免了一场战争,可谓大功一件。
注释 :①淳于髡(k n):战国时齐国的上大夫。齐王:齐宣王,战国时齐国国君,姓田,名辟疆。②环山者三:相当于“三环山”,意思是围绕着山追了三圈。③无劳倦之苦:意思是没有费一点力气。④顿:困倦,这里是“使……困倦”的意思。⑤弊:疲劳,这里是“使……疲劳”的意思。
齐欲伐魏 阅读题目: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天下之疾犬也( ) 2.各死其处( )
3.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 ) 4.谢将休士也( ) ( )
5.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 )
二、翻译:
1.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环山者三,腾山者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中故事与寓言故事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处,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寓言故事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齐欲伐魏 阅读答案:
一、l.快 2.分别 3.怕,担心 4.辞去、遣散 使(让)……休息 5.独得,据有
二、1.东郭逡是人所共知的狡猾的兔子。 2.环山追跑了三圈,跳跃翻山追了五次。
3.农夫看见了,没有任何劳碌之苦,就独得了利益。
三、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不要因双方相争持,让第三者得了利
四、寄寓了一定道理,对人们有一定警示作用。
齐欲伐魏 翻译:
齐国要攻打魏国,淳于髡对齐王说:“韩子卢是天下跑得极快的`犬;东郭逡是人所共知的极其狡猾的兔子。韩子卢追逐东郭逡,环山追跑了三圈,跳跃翻山追了五次。兔子筋疲力尽地跑在前面,犬疲惫不堪地跟在后面,犬与兔都疲惫至极,最后分别死在了自己所在的地方。农夫看见了,没遭受任何劳碌之苦,就独得了利益。现在齐国与魏国长期相对峙,以致使士兵困顿、百姓疲乏,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和楚国会等候在身后,坐收农夫之利呀。”齐王害怕了,遣散了将帅,让士兵回家休息了。
《齐欲伐魏》阅读答案,以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对于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篇5:《齐欲伐魏》阅读答案
齐欲伐魏。淳于髡(kūn)谓齐王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qūn)者,
海内之狡兔也。韩于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
各死其处。田父见而获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也。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3分)
(1)天下之疾犬也( )(2)犬兔俱罢( )(3)谢将休士也( )
小题2:用“/”标示文中画线的句子需要加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
B.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
C.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
D.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
小题3:为什么淳于髡能说服齐王中止出兵?(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3分)(1)快 (2)都 (3)遣散
小题2:(3分)C
小题3:(3分) 从淳于髡的角度看:方法巧妙。用生动形象的寓言故事(讽喻或类比的方式)巧谏君王,使齐王因惧怕后果而放弃原有打算。从齐王的角度看: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
小题1: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疾”“谢”为古今异义,要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小题2:
试题分析: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判断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分析其结构,按照现代汉语的阅读习惯判断停顿,比如“主谓”之间要停顿,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可停顿。关键是要弄懂句子的意思。
小题3:
试题分析:疏通文字,读懂内容,针对问题在文中搜寻相关情节,抓住文中关键句子理解作答即可。
篇6:《齐欲伐魏》的阅读答案及翻译
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①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于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②,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③,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④其兵、弊⑤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也。
导读 :淳于髡用形象的寓言故事巧谏君王,避免了一场战争,可谓大功一件。
注释 :①淳于髡(k n):战国时齐国的上大夫。齐王:齐宣王,战国时齐国国君,姓田,名辟疆。②环山者三:相当于“三环山”,意思是围绕着山追了三圈。③无劳倦之苦:意思是没有费一点力气。④顿:困倦,这里是“使……困倦”的'意思。⑤弊:疲劳,这里是“使……疲劳”的意思。
阅读题: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天下之疾犬也( ) 2.各死其处( )
3.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 ) 4.谢将休士也( ) ( )
5.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 )
二、翻译:
1.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
2.环山者三,腾山者五。
3.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
三、文中故事与寓言故事____有异曲同工之处,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____。
四、寓言故事的作用是____。
参考答案:
一、1.快 2.分别 3.怕,担心 4.辞去、遣散 使(让)……休息 5.独得,据有
二、1.东郭逡是人所共知的狡猾的兔子。 2.环山追跑了三圈,跳跃翻山追了五次。
3.农夫看见了,没有任何劳碌之苦,就独得了利益。
三、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不要因双方相争持,让第三者得了利
四、寄寓了一定道理,对人们有一定警示作用。
篇7:居二年吴王将伐齐文言文阅读答案
居二年吴王将伐齐文言文阅读答案
吴王将伐齐。子胥谏曰:“未可。臣闻勾践食不重味,与百姓同苦乐。此人不死,必为国患。吴有越,腹心之疾,齐与吴,疥癣也。愿王释齐先越。”吴王弗听,遂伐齐,败之艾陵,虏齐高、国以归。让子胥。子胥曰:“王毋喜!”王怒,子胥欲自杀,王闻而止之。子胥言曰:“王不听谏,后三年吴其墟乎!”太宰嚭闻之,乃数与子胥争越议,因谗子胥曰:“伍员貌忠而实忍人,其父兄不顾,安能顾王?王前欲伐齐,员强谏,已而有功,用是反怨王。王不备伍员,员必为乱。”与逢同①共谋,谗之王。王始不从,乃使子胥于齐。闻其托子于鲍氏②,王乃大怒,曰:“伍员果欺寡人!”役反,使人赐子胥属镂剑以自杀。子胥大笑曰;“我令而父霸,我又立若,若初欲分吴国半予我,我不受,已,今若反以谗诛我。嗟乎,嗟乎,一人固不能独立!”报使者曰:“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也!”于是吴任嚭政。
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遂复栖吴王于姑苏之山。吴王使公孙雄肉袒膝行而前,请成越王曰:“孤臣夫差敢布腹心,异日尝得罪于会稽,夫差不敢逆命,得与君王成以归。今君王举玉趾而诛孤臣,孤臣惟命是听,意者亦欲如会稽之赦孤臣之罪乎?”勾践不忍,欲许之。范蠡曰:“会稽之事,天以越赐吴,吴不取。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且夫君王蚤朝晏罢,非为吴邪?谋之二十二年,一旦而弃之,可乎?且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伐柯者其则不远’③,君忘会稽之厄乎?”勾践曰:“吾欲听子言,吾不忍其使者。”范蠡乃鼓进兵,曰:“王已属政于执事,使者去,不者且得罪。”吴使者泣而去。勾践怜之,乃使谓吴王曰:“吾置王甬东,君百家。”吴王谢曰;“吾老矣,不能事君王!”遂自杀。——(节选自《史记·勾践世家》)
【注】①逢同:越国大夫。②鲍氏:齐国大夫鲍牧。③“伐柯者其则不远”:语自《诗经》,意思是用斧子伐木来做斧柄,样子就在眼前。
【小题1】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让子胥。子胥曰:“王毋喜!”让:谦让。
B.役反,使人赐子胥属镂剑以自杀役反:从(齐国)回来完差。
C.请成越王曰:……请成:请求跟……讲和
D.吾置王甬东,君百家君:统治,治理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数与子胥争越议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B.伍员貌忠而实忍人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
C.越其可逆天乎倔生下,故久立与其客语
D.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也竭忠尽智,以事其君
【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表现吴国伍员和越国范蠡忠方直谏的一项是
A.吴有越,腹心之疾,齐与吴,疥癣也。 夫差不敢逆命,得与君王成以归。
B.王不听谏,后三年吴其墟乎!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
C.王前欲伐齐,员强谏,已而有功。‘伐柯者其则不远’,君忘会稽之厄乎?
D.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也!王已属政于执事,使者去,不者且得罪。
【小题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伍员谏吴王释齐灭越,吴不听,伐齐取胜后,更不听伍员一句忠言。
B.吴王始终听信太宰嚭的谗言,认定伍员欺君,于是赐属镂剑让他自杀。
C.四年后,越趁吴国力衰微伐吴,大胜,迫使吴王向越国求和以图保命。
D.范蠡谏越王:等了二十多年上天才将吴赐越,毋忘会稽之耻。终灭吴。
【小题5】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臣闻勾践食不重味,与百姓同苦乐。(3分)
⑵伍员貌忠而实忍人,其父兄不顾,安能顾王?(3分)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B
【小题4】B
【小题5】
⑴我听说勾践吃饭不上两样好菜,能和老百姓同甘共苦。
⑵伍员表面上忠诚,实际上却是个狠心肠的人,他对自己的父兄都不顾,怎能关心大王呢?
叙述人称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并更能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情景交融
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的境界。
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诗句表面上是写景,而实际上则隐寓着诗人的一种超脱尘世、热爱自然、远离官场的感情境界。
篇8:秦王欲伐齐阅读训练题与答案
秦王欲伐齐阅读训练题与答案
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乃使张仪至楚,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嫁女娶妇,长为兄弟之国。”楚王说而许之。群臣皆贺,陈轸独吊。王怒曰:“寡人不兴师而得六百里地,何吊也?”对曰:“不然。以臣观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齐、秦合则患必至矣!”王曰:“有说乎?”对曰:“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今闭关绝约于齐,则楚孤,秦奚贪夫孤国,而与之商於之地六百里?张仪至秦,必负王。是王北绝齐交,西生患于秦也。两国之兵必俱至。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使人随张仪。苟与吾地,绝齐未晚也。”王曰:“愿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乃以相印授张仪,厚赐之。遂闭关绝约于齐,使一将军随张仪至秦。
张仪佯堕车,不朝三月。楚王闻之,曰:“仪以寡人绝齐未甚邪?”乃使勇士宋遗借宋之符,北骂齐王。齐王大怒,折节而事秦,齐、秦之交合。张仪乃朝,见楚使者曰:“子何不受地?从某至某,广袤六里。”使者怒,还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发兵而攻秦。陈轸曰:“轸可发口言乎?攻之不如因赂以一名都,与之并兵而攻齐,是我亡地于秦,取偿于齐也。今王已绝于齐而责欺于秦,是吾合齐、秦之交而来天下之兵也,国必大伤矣!”楚王不听,使屈匄帅师伐秦。秦亦发兵使庶长魏章击之。
春,秦师与楚战于丹阳,楚师大败;斩甲士八万,虏屈匄及列侯、执珪七十余人,遂取汉中郡。楚王悉发国内兵以复袭秦,战于蓝田,楚师大败。韩、魏闻楚之困,南袭楚,至邓。楚人闻之,乃引兵归,割两城以请平于秦。
《孟子》论曰:或谓:张仪、公孙衍,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谓大丈夫也。
(选自《资治通鉴》第三卷)
4.对下列各句中加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 诚:的确。
B.君臣皆贺,陈轸独吊 吊:悼念死者。
C.今闭关绝约于齐,则楚孤 绝:穷尽。
D.是吾合齐、秦之交而来天下之 来:使……到来,招致。
5.下面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陈轸“远见卓识”与楚王“利令智昏”的一组是( )(3分)
A.群臣皆贺,陈轸独吊 。
愿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
B.以臣观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
齐王大怒,折节而事秦,齐、秦之交合。
C.是吾合齐、秦之交 而来天下之兵也,国必大伤矣。
韩、魏闻楚之困,南袭楚,至邓。
D.张仪佯堕车,不朝三月。
楚王不听,使屈匄帅师伐秦。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面对秦国主动向楚示好、请求楚国与齐国绝交的提议,陈轸头脑冷静,洞察了其中的阴谋,力排众议,勇敢地向楚王陈述自己的意见。
B.楚王因为贪小便宜,利令智昏,痛失齐、楚交好的大局,导致最后陷入四处受敌、被迫割地向秦求和的不利境地。
C.张仪回国后故意不上朝,吊足了楚王的胃口;楚王一错再错,派人辱骂齐王,把昔日的盟友齐国推向了秦国的怀抱。
D.孟子认为张仪为了秦国的大一统事业,能屈能伸,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顺利实现了分化齐楚两国的目的,称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
7.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
(2)攻之不如因赂以一名都,与之并兵而攻齐,是我亡地于秦,取偿于齐也。
试题答案:
4-6DAD
7.①秦国之所以重视楚国,就是因为我们有齐国作盟友。 ②攻打秦国还不如趁机用一座大城的代价去收买它,与秦国合力攻打齐国。这样我们从秦国失去的土地,还可以子啊齐国 得到补偿。
【解析】
试题解析:4.A.诚:如果。 B.吊:表示哀痛,例如“中心吊兮”(《诗?桧风?匪风》),而不表“形影相吊”的“安慰”之意。 C.绝:断绝。
5.B项,前一句符合要求,后一句说的是齐王;C项,前一句符合要求,后一句说的是韩国、魏国的做法;D项,前一句说的是张仪,后一句符合要求。判断此类型题要看准主体对象。
6.“从文中表现可知,张仪诳楚不是大丈夫所为。认为他是“大丈夫”的,只有“或谓”,即“有的人认为”。
14.文言文句翻译强调字字落实:直译为主,不增不减。落实关键词语,找出得分点。一般的实词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句式中的特殊句式为考查的重点。
①“所以”:之所以,“以”:因为
②“因”:趁机,“赂以一名都”介词结构后置,“亡地于秦。取偿于齐”。
译文
秦王想征伐齐国,又顾虑齐国与楚国有互助条约,便派张仪前往楚国。张仪对楚王说:“大王如果能听从我的建议,与齐国废除盟约、断绝邦交,我可以向楚国献上商於地方的六百里土地,让秦国的美女来做侍奉您的妾婢。秦、楚两国互通婚嫁,就能永远结为兄弟之邦。”楚王十分高兴,允诺张仪的建议。群臣都前来祝贺,只有陈轸表示哀痛。楚王恼怒地问:“我一兵未发而得到六百里土地,有什么不好?”陈轸回答:“您的想法不对。凭借我的见解,商於的土地不会到手,齐国、秦国却会联合起来,齐、秦一联合,楚国即将祸事临门了。”楚王问:“你有什么解释呢?”陈轸回答:“秦国之所以重视楚国,就是因为我们有齐国作盟友。现在我们如果与齐国毁约断交,楚国便孤立了,秦国又怎么会偏爱一个孤立无援的国家而白送商於六百里地呢!张仪回到秦国以后,一定会背弃对大王您的许诺。那时大王北与齐国断交,西与秦国生出怨仇,两国必定联合发兵夹攻。若替您算计的话,不如我们暗中与齐国仍旧修好而只表面上绝交,派人随张仪回去。如果真的割让给我们土地,再与齐国绝交也不晚。”楚王斥责道:“请你陈先生闭上嘴巴,不要再说废话了,等着看我去接收大片土地吧!”于是把国相大印授给张仪,又重重赏赐他。随后下令与齐国毁约断 交,派一名将军同张仪前往秦国。
张仪回国后,假装从车上跌下,三个月不上朝。楚王听说后自语道:“张仪是不是觉得我与齐国断交做得还不够?”便派勇士宋遗借了宋国的符节,北上到齐国去辱骂齐王。齐王大怒,立即降低身份去讨好秦国,齐国、秦国于是和好。这时张仪才上朝,见到楚国使者,故作惊讶地问:“你为何还不去接受割地?从某处到某处,有六里多见方。”使者愤怒地回国报告楚王,楚王勃然大怒,想发兵攻打秦国。陈轸说:“我可以开口说话吗?攻秦国还不如趁机用一座大城的代价去收买它,与秦国合力攻齐国。这样我们从秦国失了地,还可以 在齐国得到补偿。现在大王您已经与齐国断交,又去质问秦国的欺骗行为,这就是我们促使齐国、秦国和好而招来天下的军队了,国家一定会有大损失!”楚王仍是不听他的劝告,派屈匄率军队征讨秦国,秦国也任命魏章为庶长之职,起兵迎击。
春季,秦、楚两国军队在丹阳大战,楚军大败,八万甲士被杀,屈匄及以下的列侯、执珪等七十多名官员被俘。秦军乘势夺取了汉中郡。楚王又征发国内全部兵力再次袭击秦国,在蓝田决战,楚军再次大败。韩、魏等国见楚国危困,也向南袭击楚国,直达邓。楚国听说了,只好率军回救,割让两座城向秦国求和。
《孟子》论之曰:有人说:“张仪、公孙衍,他们难道不是大丈夫吗?他一怒而使各国恐惧,安居时又能使兵火息灭。”孟轲说:“那岂能称得上大丈夫!君子处世堂堂正正,行天下之正道,得志便带领百姓,同行正道,不得志便洁身自好,独行正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说的就是大丈夫。”
篇9:齐欲伐魏 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及译文
齐欲伐魏 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及译文
【原文】
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子卢1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2者,海内之狡兔也。韩于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3,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4,各死其处。田父5见而获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6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7将休士也。
【注释】1韩子卢:犬的名字。2东郭逡:兔的名字。3环山者三:绕着山跑了三圈。4“罢”通“疲,与前面的“极”和“废”意思相同。5田父:农夫。6以顿:“以”同“已”;顿,困顿,疲弊。7谢:辞谢,辞退。
【问题】
1解释下面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天下之疾犬也( )(2)弊其众( )
2请写出一个与“犬兔相逐”这个故事类似的寓言故事。
3分析文中淳于髡劝谏的'目的是什么?
【译文】
齐国想发兵攻打魏国。淳于髡对齐王说:韩子卢,是天下跑得最快的狗;东郭逡则是世上数得着狡兔。韩子卢追逐东郭逡,接连环山追了三圈,翻山跑了五次。前面的兔子筋疲力尽,后面的狗也筋疲力尽,狗和兔子都疲惫到了极点,各自死在那个地方。有个老农夫看到了,不费吹灰之力捡走了他们。与此相同,要是齐、魏两国相持不下,双方士兵百姓都疲惫不堪,臣担忧秦、楚两个强敌会抄我们后路,以博取农夫之利。齐王听后很是害怕,就下令休养将士不再出兵。
★ 曹刿论战阅读答案
★ 曹刿论战练习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家文言文阅读和答案(共9篇)】相关文章:
《曹刿论战》教学案(九年级必修学案设计)2023-06-08
居二年吴王将伐齐文言文阅读答案2023-12-05
曹刿论战课文翻译2023-11-17
曹刿论战文言文原文及翻译2022-08-09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2023-05-12
曹刿论战教案教学设计2022-08-13
《左传·曹刿论战》及《宋史·岳飞传》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及参考2022-08-11
曹刿论战课文原文2022-09-11
曹刿论战原文及翻译2024-05-16
曹刿论战观后感600字2023-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