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被》阅读答案

时间:2022-12-09 07:58:35 阅读答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棉被》阅读答案(精选8篇)由网友“FEFEFE”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棉被》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棉被》阅读答案

篇1:《棉被》阅读答案

①天还没亮,娘就说,你爹今天回来。吃着早饭,娘还念叨了好几句。

②刚吃完早饭,娘便撂下饭碗,跑到村头的大道上往东张望,看爹回来没有。

③以后,几乎每隔一两个小时就跑出门去看看,每次回来娘都冻得牙齿直打战。

④傍晌午时,又下起大雪刮起大风,娘更着急起来,跑到村头的次数更频繁了,但每次都是满怀希望而去,焦急失望而归。

⑤中午饭,娘也没咋吃。

⑥娘做出晚饭来,让我和三个弟弟两个妹妹吃得饱饱的。所谓的饭也只不过是地瓜干窝头和咸菜,然后对我说,你和我搭着伙,咱去接接你爹。

⑦娘牵着我的手走出家门。雪大片大片掉,风大声大声吼。娘和我在雪地里蹒跚,再用力也走不快。

⑧我边走边问,爹干什么去啦?娘说,去孤岛割芦苇。割芦苇干什么?

⑨明年春天卖了,换成地瓜干吃,好不让你们几个挨饿。

⑩明天年三十吃什么?给你们蒸锅馍馍吃。太好吃了。让你们解解馋。走出几里地,没见爹。

(11)娘丝毫没有回去的意思,拉着我的手急急地走。

(12)又走了几里路,雪已经把路全埋在下面。我说,这么深的雪,爹赶着毛驴车能走得动吗?

(13)娘说,我也很担心,不过,咱家的毛驴很壮能拉动,就指望这头毛驴替咱干活。你爹拖着个病身子,你们又还小。

(14)我说,我什么时候才长大啊,长大了好替咱家干活。

(15)娘说,娘指望你长大了好好念书,不希望你好好干活,这也是你爹经常说的。

(16)为什么?

(17)好好干活苦啊孩子,只有好好念书才有出息,才享福。你爹和我小时候兵荒马乱的,没捞着书念,不能让你们再走我们的老路。你爹这次临走时还说,这次多割点儿芦苇,春上卖了给你买上个书包哩。

(18)娘,我走不动啦。

(19)好孩子,再往前走走,说不定就接着你爹了。我还用地瓜干给你爹换了斤白酒哩,接上你爹回到家,让他暖暖身子。可不许说是我用地瓜干换的,就说我到你姥姥家拿来的。

(20)嗯,我不说。

(21)突然,我隐隐约约听见前方传来铃铛声,我说,接到爹了,有铃铛声。

(22)娘和我几乎是不顾一切地往前扑去,我一边踉跄着一边喊,爹,爹———我接你来了……

(23)终于扑到车前,只见满满一车芦苇,小山一般,却没看见爹的身影。我和娘围着车找。右边的车轱辘变形车胎瘪了。爹在车的'左边,两条胳膊紧紧抱在胸前,坐在雪地上,背倚着车。我和娘俯下身拼命叫喊,爹———爹———孩子他爹———孩子他爹,爹却无论如何都叫不醒。

(24)我家那头毛驴在避风的地方拴着,低头吃着地上槽子里的草。吃几口摇摇头,抖落头上的雪。身上盖着一条厚厚的棉被,那也是我家唯一一条厚棉被,是我娘让我爹去孤岛时捎着的……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2、作者勾画一家人的种种生活希望有何作用。(3分)

3、请赏析句子。(3分)

雪大片大片掉,风大声大声吼。娘和我在雪地里蹒跚,再用力也走不快。

4、文章只在文末出现了有关棉被的情节,却以《一床棉被》为题,为什么?(3分)

5、有人说文中的爹很傻,宁可自己冻死却把一条厚厚的棉被给毛驴盖,你认同吗?请结合文章说说你的看法。(3分)

篇2:《棉被》阅读答案

1、爹为了生计去孤岛割芦苇,我和我娘去接他,却发现爹被冻死,而把唯一的厚棉被盖在毛驴身上。

2、突出家庭的贫困。家人热切的希望和悲凉的结局形成强烈对比,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也为父亲把棉被盖在毛驴身上、自己死于风雪之中这个结局的出现做了铺垫。

3、拟人(环境描写),写出了雪大风狂的情景。动作描写,写出了我们在大雪中行走艰难缓慢的情景,也突显了雪大风狂、天气恶劣。

4、前文极写天冷、家贫和我们对生活的热望为文末爹宁可自己冻死却把棉被盖在毛驴身上的情节做了铺垫;这一床棉被见证了爹的选择,也突出文章的主旨——这令人心酸的伟大的爱,让我们从彻骨的悲凉里感受到一种生命的热量。

5、示例一:文中的爹不傻。这是对亲人的爱和对家庭的高度责任感的体现。因为家庭极端贫困,那头毛驴成了全家的希望。所以爹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也要把这厚厚的棉被给毛驴盖。爹的选择,显示出一种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包含了爱的情感、承担苦难的勇气和延续生活的信念。

示例二:文中的爹很傻。把那头毛驴看得很重,却把自己的生命看得很轻。那头毛驴虽是全家的希望,但用牺牲生命的代价换来家人的所谓的活路是不值得的。

篇3:历史像条棉被 阅读答案

历史像条棉被 阅读答案

①历史像条夏天的棉被,时不时就得翻出来晒晒。

②国人爱翻案。先是张艺谋在《英雄》中塑造了心怀天下和平的秦始皇,接着又有某些专家在教科书中把岳飞、文天祥“清除”出了民族英雄的队伍。现在,轮到李鸿章了,在央视热播的《走向共和》中,李中堂从卖国贼一跃而成为忧国忧民的能成臣干将。

③ 历史毕竟不是被子,可以翻过来掉过去。对有些事,越是翻案,人们就越糊涂。就算是大学历史系教授,也未必能说得清。前不久,偶然看了几集《孝庄秘史》,才发现当年的大清聂政王多尔衮也成了有情有义的好汉。在我的记忆中,多尔衮的 名字似乎总与什么“扬州十日”、“嘉定屠城”之类的惨剧联系在一起。连韦小宝都知道啊!这样的人也能翻?

④我并不是要把所有的翻案文章一概否定。为秦始皇翻案,不能算错,对李鸿章大人也应该手下留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李中堂提的吧,在“祖宗之法不可变”的晚清,这就是进步。开办实业,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新式军队,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开创了中国近代许多第一。这不是一顶卖国贼的帽子就能压住的。至少,李鸿章绝不是历史课本中描述的那种跳梁小丑。

⑤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飞行员操作失误导致班机坠毁,自然罪责难逃;但如果是飞机引擎本来就有毛病呢?风雨飘零的'晚清,就像一架缺零件少机油的战机,坠落是必然的,责任并不能完全推到“飞行员”李鸿章的身上。当然,并不是说李鸿章就能从一个卖国贼一步跨到民族英雄的行列,李中堂自有李中堂的局限。公平而论,李鸿章倒并非是一个坏得毫无道德和良知的人,李鸿章只是一个“重实利者”。

⑥历史应该得到尊重。有关中国近代的史书,永远藏着一条鞭子,它把历史人物驱赶成两队,一列是神灵,一列是魔鬼。大忠大奸各归其列,只是不见了人的影子。关于李鸿章,比较普及的知识是他是卖国贼。一个人的一生,浓缩为谈判桌前的卑怯;一个细节,遮掩了一个人的一生。不是神灵,必然是魔鬼,人人得而唾之。直到出现《走向共和》,李中堂仍然不是神灵,但即使他是魔鬼,却血肉丰满。他媚上,他签约,他宣扬任人唯亲;不过,他不乏政治家的韬略,也有鲜明的政治主张,说明他有自己的政治抱负。

⑦“共和”的蓝图,几乎可以用数学方式,测量出它的长宽高,堂堂正正载入史册。每一段历史,她的总体格局,像大江,像长城,在哪里拐弯,在某处奔腾,显而易见,不可篡改。而对“蓝图”的施工者,显然不适合用数学方式去评判,去记载。

⑧多少年来,一直被评判的英雄史观,其实是被很多人当成了研究历史的工具,他们崇尚归类法,要么是好人,要么是坏人,好人必然被描绘成英雄,英雄必然修成正果,必然成为神灵,被供奉,被膜拜。

⑨ 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追述态度,表现出对历史的尊重程度,惟有披露人的血肉,才能对历史有真实地考察。对李中堂们,我们需要的是尽可能接近真实,不是给了他血肉就是“翻案”。甚至,不必非要把他们塑造成英雄,他们就是在某个位置上书写了一段历史的人而已。他们的得失,使我们对历史有更多的认知,对未来有更多的借鉴,对做人有更多的警示。

⑩我们自己,正这样生活着,等待后人评说——最好不是上天堂,也不入地狱。

1、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并简要说说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做到这样。(4分)

2、文章第②、第⑥段都引用了《走向共和》中李鸿章的事例,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

3、文章第⑤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作简要分析(4分)

4、请根据以下材料,结合文章观点,评析曹操这个历史人物。(6分)

曹操在《观沧海》中写下“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诗句;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赢了袁绍;曹操借“鸡肋”事件杀了杨修;曹操的救命恩人陈宫,是真君子,与曹操是两路人,却因“宁死不肯归附”曹操而最终为曹操所杀。

参考答案:

1、历史应该得到尊重。(1分)不要把历史人物简单地归类为好人、坏人,(1分)尽可能接近真实;(1分)不必把他们塑造成英雄。(1分)

2、第二段中李鸿章的历史事例是论证“国人爱翻案”的观点,(2分)第六段中李鸿章的事例是从反面论证了不应该把历史人物简单分为两类,而不见“人的影子”。(2分)

3、比喻论证(1分)和举例论证(事实论证)(1分)。把李鸿章比喻成飞行员,具体形象地说明李鸿章不应为晚清的覆灭负全责,(1分)论证了不是所有的翻案文章都要一概否定。(1分)

4、历史需要尊重,(1分)要客观、全面、真实地评价历史人物。(1分)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现了曹操宽广的胸怀和宏伟的抱负,官渡之战表现了他杰出的军事才能;(1分)杨修之死和陈宫之死表现了曹操的奸诈,心狠手辣。(1分)曹操作为历史人物,不能简单地把他归为好人坏人,(1 分)他只是某个阶段的历史人物而已,他的得失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对做人有更多的借鉴和警示。(1分)(说明:观点2分,结合曹操正反事例分析2分,总结概括2分。)

篇4:母亲为我做棉被阅读及答案

母亲为我做棉被阅读及答案

①天还没有冷时,娘就从百里外的乡下给我送来了一床新棉被。

②俗话说:“秋风凉,娘心慌。”每年进入中秋八月,自家责任田里的半亩棉花刚开,娘就在阳光很好的午后去摘棉。棉花一朵一朵地开,娘就一朵一朵地摘。摘下来的头喷棉花,是娘给我这个唯一不在她身边的孩子的专用棉。用它絮棉被,絮棉衣。娘常说:“一条棉被七斤三,暖暖和和过冬天。”

③娘把头喷棉花摘回来后,背到房顶上,铺上苇席,将棉花晒得干干的,透透的。然后,背到三里开外的邻村轧花坊将棉花弹成棉絮。回家后,她便把这白云一般的棉絮照旧背到房顶上,苇席用笤帚扫过,将新买的白崭崭的被里铺上去,便开始絮棉被了。只见娘把棉絮撕成巴掌大小的棉片子,一片一片往白被里上沾,沾了一层又一层。最后,可着被里摊成蓬蓬松松、厚厚道道的一大片。接着,娘便把印着大朵大朵红牡丹图案的`花被面覆盖上去,再把用秫秸秆儿扎成的箅子放到上面,用手摁来摁去,待棉絮稍微踏实些后,娘就把比花被面宽出两三指的白被里从四边挽上来,腿跪在上面,然后在头皮上润润针,便飞针走线起来。我在旁边看了,怀疑这还是不是平日动作有些缓慢的母亲。阳光下,清楚可见她的头发和眉毛上落满了细细的棉花绒毛,似一层初霜,闪着亮儿。这就是儿的娘亲啊!此时,八月的阳光照着母亲,照着老屋,而花喜鹊则在枝头跳来跳去,喳喳叫着,伴着娘哼着的好听的小曲,温馨得有让人想落泪的感觉。如果有邻家婶儿上房,就会打声招呼:“给儿子做棉被哪。”娘立刻就会抬起头来,喜盈盈地回道:“你算猜对了!有了这新棉被,今冬下三尺厚的雪,我也睡得安稳了。”听娘那愉悦的口气,就像戏里的花木兰打了胜仗归来一般。

④新棉被做好后,娘从房上抱下来,放到炕头上。这时,父亲收工回来了,摸摸暄腾腾的被子,风趣地说:“嗬!能把人暖和个跟头。”妹妹从学校回来了,嗅嗅被子,说:“好香的阳光味儿!”弟弟从外面疯跑回来了,一见炕上的新棉被,不管三七二十一,跳上去就翻筋斗。父亲在一旁看了笑眯了眼,娘便举起扫炕用的笤帚在弟弟的屁股上轻轻拍打着:“你个猴崽子。快下来,看给你哥弄脏了。”在一床新棉被面前,一家人高兴得像过年。

⑤现在已进入冬季了,夜里比前些日子冷了不少。离家在外的我从橱子里搬出娘做的那床新棉被,捂在身上看书。当打开被子的一刹那,母亲味儿、阳光味儿和着家的气息扑面而来。这足足七斤三两的新棉被,如浸透了阳光的云彩一般,一下子将我包裹起来,还未等把身子捂热,心早已经暖暖地醉了。不如何时,两滴热泪滴到了书本上……

小题1:选文使用了 的记叙顺序,叙述了母亲为“我”做棉被的事。(1分)

小题2:第三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3:下面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娘立刻就会抬起头来,喜盈盈地回道:“你算猜对了!有了这新棉被,今冬下三尺厚的雪,我也睡得安稳了。”

小题4:结合选文说说,第5自然段的“醉”字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

小题5:怎样理解选文中的俗语“秋风凉,娘心慌”?(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倒叙(1分)

小题2:(3分)比喻,(1分)把棉絮比作白云,突出棉絮的白和松软,(1分)衬托了母爱的纯洁无私,既让人感动又让人可敬。(1分)

小题3:(4分)神态,语言描写(2分);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母亲给“我做棉被”的满足感(或幸福、愉悦),(1分)表现了母亲对“我”深切的关爱。(1分)

小题4:(2分)一个“醉”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我”从被子中感受到了温馨深厚的母爱,(1分)幸福如醇酒一般让人心醉。(或感动和沉醉在幸福之中

小题5:(2分)写出了“我”母亲对像我一样在外奔波的孩子的冷暖的担心,(1分)也体现了母亲对子女的无限牵挂。(1分)

试题分析:

小题1:首先要了解有哪几种记叙的顺序,注意看第一段文字是写事件的结果“母亲做好的棉被给我送来”,可以判断是倒叙

小题2:首先了解有哪些修辞手法及其特征,根据文字直接判断即可。从表达母亲的爱来概括作用。

小题3:首先了解写描写人物的四种方法,再概括文字来判断,从母亲完成心愿的心情和表现母亲对孩子的爱这方面分析概括。

小题4:根据文中内容,从得到母亲的关怀心中深切的感受(幸福而陶醉)这个方面分析概括即可。

小题5:根据文意,从天下母亲时时牵挂在外子女的冷暖这个方面来理解。

篇5:现代文阅读《历史像条棉被》题目及答案

现代文阅读《历史像条棉被》题目及答案

历史像条棉被

商志强

①历史像条夏天的棉被,时不时就得翻出来晒晒。

②国人爱翻案。先是张艺谋在《英雄》中塑造了心怀天下和平的秦始皇,接着又有某些专家在教科书中把岳飞、文天祥“清除”出了民族英雄的队伍。现在,轮到李鸿章了,在央视热播的《走向共和》中,李中堂从卖国贼一跃而成为忧国忧民的能成臣干将。

③历史毕竟不是被子,可以翻过来掉过去。对有些事,越是翻案,人们就越糊涂。就算是大学历史系教授,也未必能说得清。前不久,偶然看了几集《孝庄秘史》,才发现当年的大清聂政王多尔衮也成了有情有义的好汉。在我的记忆中,多尔衮的名字似乎总与什么“扬州十日”、“嘉定屠城”之类的惨剧联系在一起。连韦小宝都知道啊!这样的人也能翻?

④我并不是要把所有的翻案文章一概否定。为秦始皇翻案,不能算错,对李鸿章大人也应该手下留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李中堂提的吧,在“祖宗之法不可变”的晚清,这就是进步。开办实业,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新式军队,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开创了中国近代许多第一。这不是一顶卖国贼的帽子就能压住的。至少,李鸿章绝不是历史课本中描述的`那种跳梁小丑。

⑤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飞行员操作失误导致班机坠毁,自然罪责难逃;但如果是飞机引擎本来就有毛病呢?风雨飘零的晚清,就像一架缺零件少机油的战机,坠落是必然的,责任并不能完全推到“飞行员”李鸿章的身上。当然,并不是说李鸿章就能从一个卖国贼一步跨到民族英雄的行列,李中堂自有李中堂的局限。公平而论,李鸿章倒并非是一个坏得毫无道德和良知的人,李鸿章只是一个“重实利者”。

⑥历史应该得到尊重。有关中国近代的史书,永远藏着一条鞭子,它把历史人物驱赶成两队,一列是神灵,一列是魔鬼。大忠大奸各归其列,只是不见了人的影子。关于李鸿章,比较普及的知识是他是卖国贼。一个人的一生,浓缩为谈判桌前的卑怯;一个细节,遮掩了一个人的一生。不是神灵,必然是魔鬼,人人得而唾之。直到出现《走向共和》,李中堂仍然不是神灵,但即使他是魔鬼,却血肉丰满。他媚上,他签约,他宣扬任人唯亲;不过,他不乏政治家的韬略,也有鲜明的政治主张,说明他有自己的政治抱负。

⑦“共和”的蓝图,几乎可以用数学方式,测量出它的长宽高,堂堂正正载入史册。每一段历史,她的总体格局,像大江,像长城,在哪里拐弯,在某处奔腾,显而易见,不可篡改。而对“蓝图”的施工者,显然不适合用数学方式去评判,去记载。

⑧多少年来,一直被评判的英雄史观,其实是被很多人当成了研究历史的工具,他们崇尚归类法,要么是好人,要么是坏人,好人必然被描绘成英雄,英雄必然修成正果,必然成为神灵,被供奉,被膜拜。

⑨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追述态度,表现出对历史的尊重程度,惟有披露人的血肉,才能对历史有真实地考察。对李中堂们,我们需要的是尽可能接近真实,不是给了他血肉就是“翻案”。甚至,不必非要把他们塑造成英雄,他们就是在某个位置上书写了一段历史的人而已。他们的得失,使我们对历史有更多的认知,对未来有更多的借鉴,对做人有更多的警示。

⑩我们自己,正这样生活着,等待后人评说——最好不是上天堂,也不入地狱。

(选自《作文与考试》第14期,有改动)

1、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并简要说说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做到这样。(4分)

2、文章第②、第⑥段都引用了《走向共和》中李鸿章的事例,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

3、文章第⑤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作简要分析(4分)

4、请根据以下材料,结合文章观点,评析曹操这个历史人物。(6分)

曹操在《观沧海》中写下“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诗句;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赢了袁绍;曹操借“鸡肋”事件杀了杨修;曹操的救命恩人陈宫,是真君子,与曹操是两路人,却因“宁死不肯归附”曹操而最终为曹操所杀。

答案:

1、历史应该得到尊重。(1分)不要把历史人物简单地归类为好人、坏人,(1分)尽可能接近真实;(1分)不必把他们塑造成英雄。(1分)

2、第二段中李鸿章的历史事例是论证“国人爱翻案”的观点,(2分)第六段中李鸿章的事例是从反面论证了不应该把历史人物简单分为两类,而不见“人的影子”。(2分)

3、比喻论证(1分)和举例论证(事实论证)(1分)。把李鸿章比喻成飞行员,具体形象地说明李鸿章不应为晚清的覆灭负全责,(1分)论证了不是所有的翻案文章都要一概否定。(1分)

4、历史需要尊重,(1分)要客观、全面、真实地评价历史人物。(1分)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现了曹操宽广的胸怀和宏伟的抱负,官渡之战表现了他杰出的军事才能;(1分)杨修之死和陈宫之死表现了曹操的奸诈,心狠手辣。(1分)曹操作为历史人物,不能简单地把他归为好人坏人,(1分)他只是某个阶段的历史人物而已,他的得失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对做人有更多的借鉴和警示。(1分)(说明:观点2分,结合曹操正反事例分析2分,总结概括2分。)

篇6:历史像条棉被现代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历史像条棉被现代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①历史像条夏天的棉被,时不时就得翻出来晒晒。

②国人爱翻案。先是张艺谋在《英雄》中塑造了心怀天下和平的秦始皇,接着又有某些专家在教科书中把岳飞、文天祥“清除”出了民族英雄的队伍。现在,轮到李鸿章了,在央视热播的《走向共和》中,李中堂从卖国贼一跃而成为忧国忧民的能成臣干将。

③历史毕竟不是被子,可以翻过来掉过去。对有些事,越是翻案,人们就越糊涂。就算是大学历史系教授,也未必能说得清。前不久,偶然看了几集《孝庄秘史》,才发现当年的大清聂政王多尔衮也成了有情有义的好汉。在我的记忆中,多尔衮的名字似乎总与什么“扬州十日”、“嘉定屠城”之类的惨剧联系在一起。连韦小宝都知道啊!这样的人也能翻?

④我并不是要把所有的翻案文章一概否定。为秦始皇翻案,不能算错,对李鸿章大人也应该手下留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李中堂提的吧,在“祖宗之法不可变”的晚清,这就是进步。开办实业,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新式军队,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开创了中国近代许多第一。这不是一顶卖国贼的帽子就能压住的。至少,李鸿章绝不是历史课本中描述的那种跳梁小丑。

⑤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飞行员操作失误导致班机坠毁,自然罪责难逃;但如果是飞机引擎本来就有毛病呢?风雨飘零的晚清,就像一架缺零件少机油的战机,坠落是必然的,责任并不能完全推到“飞行员”李鸿章的身上。当然,并不是说李鸿章就能从一个卖国贼一步跨到民族英雄的行列,李中堂自有李中堂的局限。公平而论,李鸿章倒并非是一个坏得毫无道德和良知的人,李鸿章只是一个“重实利者”。

⑥历史应该得到尊重。有关中国近代的史书,永远藏着一条鞭 子,它把历史人物驱赶成两队,一列是神灵,一列是魔鬼。大忠大奸各归其列,只是不见了人的影子。关于李鸿章,比较普及的知识是他是卖国贼。一个人的一生,浓缩为谈判桌前的卑怯;一个细节,遮掩了一个人的一生。不是神灵,必然是魔鬼,人人得而唾之。直到出现《走向共和》,李中堂仍然不是神灵,但即使他是魔鬼,却血肉丰满。他媚上,他签约,他宣扬任人唯亲;不过,他不乏政治家的韬略,也有鲜明的政治主张,说明他有自己的政治抱负。

⑦“共和”的蓝图,几乎可以用数学方式,测量出它的长宽高,堂堂正正载入史册。每一段历史,她的总体格局,像大江,像长城,在哪里拐弯,在某处奔腾,显而易见,不可篡改。而对“蓝图”的施工者,显然不适合用数学方式去评判,去记载。

⑧多少年来,一直被评判的英雄史观,其实是被很多人当成了研究历史的工具,他们崇尚归类法,要么是好人,要么是坏人,好人必然被描绘成英雄,英雄必然修成正果,必然成为神灵,被供奉,被膜拜。

⑨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追述态度,表现出对历史的尊重程度,惟有披露人的血肉,才能对历史有真实地考察。对李中堂们,我们需要的是尽可能接近真实,不是给了他血肉就是“翻案”。甚至,不必非要把他们塑造成英雄,他们就是在某个位置上书写了一段历史的人而已。他们的得失,使我们对历史有更多的认知,对未来有更多的借鉴,对做人有更多的警示。

⑩我们自己,正这样生活着,等待后人评说——最好不是上天堂,也不入地狱。

(选自《作文与考试》20第14期,有改动)

1、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并简要说说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做到这样。(4分)

2、文章第②、第⑥段都引用了《走向共和》中李鸿章的事例,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

3、文章第⑤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作简要分析(4分)

4、请根据以下材料,结合文章观点,评析曹操这个历史人物。(6分)

曹操在《观沧海》中写下“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诗句;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赢了袁绍;曹操借“鸡肋”事件杀了杨修;曹操的救命恩人陈宫,是真君子,与曹操是两路人,却因“宁死不肯归附”曹操而最终为曹操所杀。

阅读答案

1、历史应该得到尊重。(1分)不要把历史人物简单地归类为好人、坏人,(1分)尽可能接近真实;(1分)不必把他们塑造成英雄。(1分)

2、第二段中李鸿章的历史事例是论证“国人爱翻案”的观点,(2分)第六段中李鸿章的事例是从反面论证了不应该把历史人物简单分为两类,而不见“人的影子”。(2分)

3、比喻论证(1分)和举例论证(事实论证)(1分)。把李鸿章比喻成飞行员,具体形象地说明李鸿章不应为晚清的覆灭负全责,(1分)论证了不是所有的翻案文章都要一概否定。(1分)

4、历史需要尊重,(1分)要客观、全面、真实地评价历史人物。(1分)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现了曹操宽广的胸怀和宏伟的抱负,官渡之战表现了他杰出的军事才能;(1分)杨修之死和陈宫之死表现了曹操的奸诈,心狠手辣。(1分)曹操作为历史人物,不能简单地把他归为好人坏人,(1分)他只是某个阶段的历史人物而已,他的得失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对做人有更多的借鉴和警示。(1分)(说明:观点2分,结合曹操正反事例分析2分,总结概括2分。)

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关于议论文的解题技巧

关于议论文,初中生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确文章的论点,也就是要找到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内容。论点在全文中来看实验,是一定能统领全文、明确中心思想。而把握了全文的论点,再把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分论点找出来,对分析论点有很好的帮助,而学生做题时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于说明文的解题技巧

说明文也是在初中阶段的语文考试中常见的考试形式,很多人对于这一类型不是很明白,其实就是有事物、事理说明之分,而这种文章一般从标题中就可以找到要说的对象;但有一点要注意的是,这类文章一般是在开头结尾中进行总结,学生一定要找准总结的句子。孩子们需要掌握下面这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比如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等等,都是学生应熟练理解的内容。

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

1、说明文的类型: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

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 。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

2、说明文的语言: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

3、说明方法: 一般回答三个字,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__特点。

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__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③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__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④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__特点(地位、影响等)。

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__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⑦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__特点。

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颠倒。

⑨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⑩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篇7:棉被作文

棉被作文

好暖和,我躺在黑暗的小屋里,盖着母亲为我缝制的棉被--这是她在临我离家的前一天晚上熬了大半夜为我缝制出来的。当时,我看见她忙碌的身影,心里虽感到微微的不忍,但这种想法只随即而过,我便睡了,现在一个人孤单单地躺在床上,才彻底体会到了母亲对我的慈爱和慈爱背后的不易,她将我的被子从里到外换了个新,又给我套上背套,又在背套一头缝了个背头,为的是让粗心的我不至把盖过脚的一边又蒙在脑袋上,所有的这些,看似繁琐但一针一线中又无不渗透着伟大的母爱。我被这股爱严严的包裹着,所以再大的严寒我也能抵挡的住。

但是,我又感到好冷,因为此刻我已脱离了母亲怀抱。记得小时候,每每睡觉之前,母亲总要将我浑身上下裹得严严实实,生怕我冻着一点,她自己却常常将大半身漏在外面,等到我稍稍长大,知道冷了要盖被子时,她便和我分开盖,但当我半夜将被子踢下地时,她又会将自己的被子盖到我身上。现在,我离开她到远地上学,她不能再时常为我盖被子了,所以她只能抓紧时间为我缝制棉被,并再三嘱咐我一定要盖好被子。亲眼看着我上了车,带走了棉被,也带走了她的一片寄托。

我有时总是这样想,人和人应该是平等的,如果母亲倒退和现在的我年龄相仿的话,同样两个孩子,为什么她为我付出了这么多?为什么她要为我操心奔命?为什么她的.很多时间都被我占去?为什么我使得她乌黑的头发过早的变得苍白?这是不公平的。而且我们之间的感情也是由她首先给予的,当她腹中开始孕育我的时候,她便对我有了感情,便竭力地维护我,当她抱着我喂我奶时,我才开始给予她感情,我才开始用我视力所能及的范围仔细地注视她,目光虽然直滞,但只有她知道,我是在认她,因为我是她的女儿,我们心灵相通。

也许,我的这些想法十分荒谬,但它们毕竟是经过我的思维,考虑过后得出的结论,无论如何我这些想法,因为它们让我知道了为人父母的艰辛。也时刻提醒我应如何去对待我的父母。

篇8:棉被怎么洗

在平时我们发现自己棉被脏了的话,究竟棉被怎么洗呢,因为卧室之内使用的被子盖的时间久了的话,就会因此而发生气味,不仅十分的潮湿,还是具有变硬的现象的。此时就必须要进行合理的清洗,究竟棉被怎么洗呢,还是有一些技巧要了解的。

首先,对于生活上的棉被怎么洗,我们必须要去了解棉被的质地,不管我们买的是什么被子,其实我们都要套一个被套。这样做的话,才能给让被子方便清洗,特别是对于鹅毛,还有羽绒被,丝绵被等等,我们都得有所认识。

把被套脱下来,应该是要翻过来,把套在里面的往处翻,因为日常生活的杂物都积压进角角落落里。烧好滚开水,倒入桶内,然后泡上洗衣粉,然后水与洗衣粉浸泡五分钟后,把它倒入洗衣盆内,然后让被子再浸泡,其间要不时的翻转一下,让水都浸到。这是第一回浸泡。如果水还淌时,建议不要直接伸手哦,可以借助其它东西翻转哦。

然后再次倒入浸泡的洗衣粉水。开始洗,水不要太多,够用就好,用搓衣板搓,因为手不够力也很正常的哦,每个角角落落都要搓的哦。建议每一个月清洗一回被套,爱干净才会少生病。同时一定要天气好哦,这样才会立马干,不然会有味的。

我们是否了解棉被怎么洗呢,其实过水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不过,过水的话,建议我们过水最少三回,直到泡沫没有了。之后我们使用两个用手拧干,当然有甩水桶的更好了。希望我们对此知识要加以重视才行的。

棉花被子阅读题及答案

《我需要你做我的眼睛》语文阅读和答案

怜悯和善行的距离阅读理解答案

怜悯和善行的距离阅读答案

半条被子观后感

《春之怀古》阅读答案张晓风

那年冬天好大雪的阅读答案

《默读父亲》阅读答案

《春之怀古》张晓风阅读答案

那年冬天好大雪作文

《棉被》阅读答案
《《棉被》阅读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棉被》阅读答案(精选8篇)】相关文章:

《春之怀古》的阅读答案2022-11-10

《阳光》教学设计2022-11-18

《只想和你接近》阅读答案2024-01-10

《春之怀古》阅读答案及赏析2023-03-11

课文棉鞋里的阳光教案2023-12-29

大班说课稿:着火了,怎么办2024-05-22

春之怀古读后感作文850字2022-07-22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反思2023-02-15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4单元作文2023-02-17

小学生假期作文我的发现2023-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