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戴叔伦阅读答案

时间:2023-04-23 07:56:01 阅读答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塞上曲戴叔伦阅读答案(精选12篇)由网友“elephant”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塞上曲戴叔伦阅读答案,欢迎您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塞上曲戴叔伦阅读答案

篇1:塞上曲戴叔伦阅读答案

塞上曲戴叔伦阅读答案

塞上曲戴叔伦阅读答案

汉家旌帜满阴山,

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

何须生入玉门关。

注释:

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古时通西域的要道。

(1)这首诗的前两句表现的是什么内容?

(2)定远候班超出使西域30多年,老时思归乡里,上书言臣不敢望到九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诗人在最后一句中用此典故有何用意?

参考答案:

(1)这首诗的.前两句主要表现汉家重兵接敌,对胡兵一骑都不会放过,高歌猛进,写得非常有气势。

(2)诗人在最后一句中用班超的典故,意在表明自己以必死信念战胜胡兵,报国靖边而得国家安宁,表达一去不复还的豪言志向,雄健壮烈。

赏析:

戴叔纶的《塞上曲》共两首,为七言绝句。这是第二首。这首较之第一首《塞上曲军门频纳受降书》浅明了许多,里面有一典故,就是生入玉门关。这生入玉门关原本是定远侯班超的句子,是说班超出使西域30多年,老时思归乡里,上书言臣不敢望到九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班超30年驻使西域,为国家民族鞠躬尽瘁,老而思乡求返,本无可咎。但以戴叔纶之见,班超的爱国主义还是不够彻底他不应提出生入玉门关,也无须提出生入玉门关,安心报国就是了。戴叔纶的爱国之切是好的,义无反顾也是好的,但放到班超这个实际例子上看,却不是那么近人情。知道了这个典故,全诗意思迎刃而解。前一联讲的是汉家重兵接敌,对胡兵一骑都不会放过。而后就是上文说过的典故不回玉门关了,要以必死信念战胜胡兵,报国靖边以宁。

戴诗同前人述志慷慨的边塞诗风一体同出,大都是吟咏壮士一去不复还的豪言志向,至于时代特征的分析、判断及有关主张,则稍嫌抽象,倘如不将上诗注为唐中期的戴诗,而随便说成为别个时代的,也是很难提出疑问来的。

篇2:塞上曲戴叔伦阅读答案

戴叔伦

其一

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余。

汉祖谩夸娄敬策①,却将公主嫁单于。

其二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②。

【注】①娄敬:又名刘敬,曾劝说刘邦与匈奴和亲②班超出使西域30多年,老时思归乡里,上书言“臣不敢望到九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1、下列对两首诗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频”字表现汉军慑于敌方军威纷纷投降。“一剑”、“万里”两词并提,突出匈奴战斗力之强悍,为下文高祖采取和亲政策做了铺垫。

B、“旌帜满阴山”写出汉朝军力的强盛,对匈奴有了压倒性优势;“不遣胡儿匹马还”写出了将士们的豪迈誓言和坚定信念。

C、两首诗题为“塞上曲”,表明这是边塞诗,而以汉代唐是唐人传统,所以两首诗虽表面上写汉,实则写今,别有寄托。

D、两首诗都采用了用典抒情的.手法,以汉高祖的典故寄寓褒贬,以班超的典故抒胸中抱负,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2 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A

2 相同点:都有对戍边将士的歌颂、敬仰。一剑横行万里,使敌人频频投降;旌旗满山,杀敌务尽。只愿此生报国,不叫胡儿匹马还,不求生入玉门关。不同点:①《塞上曲》(其一)表明反对和亲靖边的屈辱政策,主张以武靖边。批评高祖误听“娄敬策”,采用和亲政策,让人倍感屈辱。借古喻今,有所寄托。②《塞上曲》(其二)抒发自己舍身许国、建功边关的壮志豪情。“此身”既指汉将,也是自指,既是歌颂古人,又是以古人自我勉励。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形象、手法、情感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A项,“表现汉军慑于敌方军威纷纷投降”“突出匈奴战斗力之强悍”错,这一联赞颂了武力靖边、匈奴归降的一剑横行之功,应是写匈奴投降,歌颂汉军战斗力强悍。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的主旨情感。形式是比较鉴赏。解答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注释、背景等,再抓住关键词理解每一首诗歌的思想感情,再进行比较。答题时要异同分开,并结合具体诗句分析。相同点:其一“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余”战功赫赫,其二“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保家卫国意气风发,都表达了对戍边将士的歌颂、敬仰。 不同点:其一,“汉祖谩夸娄敬策,却将公主嫁单于” 批评高祖误听“娄敬策”,采用和亲政策,让人倍感屈辱,表明反对和亲靖边的屈辱政策,主张以武靖边。其二,“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抒发自己舍身许国、建功边关的壮志豪情。

篇3:塞上曲戴叔伦阅读答案

塞上曲戴叔伦阅读答案

塞上曲

戴叔伦

汉家旌帜满阴山,

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

何须生入玉门关。

注释:

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古时通西域的要道。

(1)这首诗的前两句表现的是什么内容?

(2)定远候班超出使西域30多年,老时思归乡里,上书言臣不敢望到九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诗人在最后一句中用此典故有何用意?

参考答案:

(1)这首诗的前两句主要表现汉家重兵接敌,对胡兵一骑都不会放过,高歌猛进,写得非常有气势。

(2)诗人在最后一句中用班超的典故,意在表明自己以必死信念战胜胡兵,报国靖边而得国家安宁,表达一去不复还的豪言志向,雄健壮烈。

赏析:

戴叔纶的《塞上曲》共两首,为七言绝句。这是第二首。这首较之第一首《塞上曲军门频纳受降书》浅明了许多,里面有一典故,就是生入玉门关。这生入玉门关原本是定远侯班超的句子,是说班超出使西域30多年,老时思归乡里,上书言臣不敢望到九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班超30年驻使西域,为国家民族鞠躬尽瘁,老而思乡求返,本无可咎。但以戴叔纶之见,班超的爱国主义还是不够彻底他不应提出生入玉门关,也无须提出生入玉门关,安心报国就是了。戴叔纶的爱国之切是好的,义无反顾也是好的,但放到班超这个实际例子上看,却不是那么近人情。知道了这个典故,全诗意思迎刃而解。前一联讲的是汉家重兵接敌,对胡兵一骑都不会放过。而后就是上文说过的典故不回玉门关了,要以必死信念战胜胡兵,报国靖边以宁。

戴诗同前人述志慷慨的边塞诗风一体同出,大都是吟咏壮士一去不复还的豪言志向,至于时代特征的分析、判断及有关主张,则稍嫌抽象,倘如不将上诗注为唐中期的戴诗,而随便说成为别个时代的,也是很难提出疑问来的。

说明方法的作用

打比方:生动形象说明了--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举例子:具体说明_____的特点,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作比较:把____和______相互比较,突出强调了____的_____特点.

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叙事散文知识点

叙事散文,或称记叙散文,以叙事为主,叙事情节不求完整,但很集中,叙事中的情渗透在字里行间。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将它区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

偏重于记事

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它可以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如许地山的《落花生》,也可以是几个片断的剪辑,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叙事中倾注作者真挚的感情,这是与小说叙事最显著的区别。

偏重于记人

全篇以人物为中心。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鲁迅《藤野先生》,人物形象是否真实是它与小说的区别。

篇4:塞上曲,塞上曲戴叔伦,塞上曲的意思,塞上曲赏析

塞上曲二首,塞上曲二首戴叔伦,塞上曲二首的意思,塞上曲二首赏析 -诗词大全

塞上曲二首

作者:戴叔伦  朝代:唐  体裁:乐府   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馀。

汉祖谩夸娄敬策,却将公主嫁单于。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篇5:塞上曲,塞上曲戴叔伦,塞上曲的意思,塞上曲赏析

塞上曲,塞上曲戴叔伦,塞上曲的意思,塞上曲赏析 -诗词大全

塞上曲

作者:戴叔伦  朝代:唐  体裁:乐府   汉家旗帜满阴山,

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

何须生入玉门关。

篇6:转应曲戴叔伦阅读答案

转应曲戴叔伦阅读答案

转应曲

戴叔伦①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

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注】①戴叔伦(约732——789),字幼公,唐代诗人。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本词开头以边草起兴,这种手法和《关雎》的开头一样,增加了诗歌的韵味和形象感染力。

B.“晴”,放晴。表明飘雪已经停止,同时为下句的“月明”作铺垫。

C.白雪与明月相互辉映,营造了边塞清幽静谧的氛围,令征人的心境也有了片刻的安宁。

D.胡笳音色悲壮,成了边塞诗中特有的情感符号。在本词中一声胡笳引发了征人心中无限的哀愁。

E.全词语言婉约,意境极为深沉含蓄,是晚唐文人词中难得的一篇佳作。

2、请结合全诗内容,试分析这首诗歌如何表达情感的。(6分)

答案:

1.CE(答对一个给3分,两个5分。)C“千里万里”写月亮普照之广,人隔两地。选项对氛围和心境的表述都错误,应为凄清的氛围和浓烈的思乡之情。E“婉约”应为“直白”。“晚唐”有误,从注释可知作者是中唐文人。

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1分)。本诗通过对边草,山南山北雪晴等边塞独有意象的描写,勾勒了边塞荒凉凄清的意境(1分);明月千里万里,胡笳声,由景及人,点明“愁绝”(1分)。全诗既写出了老兵年华老去,命运悲惨,思乡之愁不绝(1分),还寄寓了诗人对征人的深切同情(1分)。从象征(喻示)、反复(叠句)咏叹等其它的手法分析其情感表达的,最多给2分。

从景情乐哀关系分析全诗情感的,可酌情给分。

科学的答题方法

(1)认真勾画题干关键词,如加引号引用原文中的词句和“原因”“结果”“具体表现”等,还有否定词“不”。如果题干上有关于引用的原文词句的问题,如“关于‘__’的说明”“不能表明‘______’的原因”等,首先需要从四个选项中做“答非所问”的筛选和排除。

(2)对题干上表示问题性质的词语“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分析和推测(推断)”要区分。

“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最简单的题目,需要的就是对照理解,往往一个选项就对照文中一个点。

“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较难的题目,往往一个选项就对照文中一个段落或者几个点,除了对照理解,还要概括分析。

“分析和推测(推断)”:主要考查逻辑关系,注意无中生有和因果适当。

(3)根据勾画的关键词,将选项逐一在文中锁定对应的信息源区域。需要注意的是一些题目会出现一个选项在文中有多个对应的信息源区域。

(4)勾画找到的对应文字,尤其注意文中对应文字至少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然后作比对,圈点相异处,然后仔细辨析。(勾画圈点的文字要在旁边标上题号和选项番号)

(5)注意如下词语和说法:

A表示范围、程度的词语:全部、都、一些、部分、相关、所有、人人、每个、必须、一定、严重、非常、可能、似乎……

B表示时间、空间的词语:已经、将要、正在、完成、结束、成功……

C表示指代的词语:之、其、这、那、这些、那些、此、哪……

D表示肯定、否定的词语:没有、无、无非、拒绝、妨碍、防止、肯定……

E表示各种逻辑关系的词语:因果关系、转折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

小说关于环境知识点

a社会环境描写:①交代时代背景。②交代社会习俗。③交代思想观念。④交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⑤揭示小说的主旨。

公式:这是……描写,交代了……,揭示了……

b景物描写:①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③烘托人物的心理活动及感受。④渲染气氛。

公式:这是描写,渲染了气氛,烘托了心情,为下文作铺垫。

篇7:《转应曲·边草》戴叔伦阅读答案

戴叔伦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1)“重叠复沓”是古诗词中常用的结构方式与手法。请简析它在这首词中的作用。(3分)

(2)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首诗中最精炼传神或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文字。你认为这首词的“眼”是什么?为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4分)

篇8:《转应曲·边草》戴叔伦阅读答案

(1)①可创造意境,加强语意、感情的抒发,以尽其情。(1分)②如“边草”的`叠句,就造成了一种茫茫无边的荒凉草原的意境,从而为老兵提供了一片迷离的活动背景,以烘托其空虚彷徨的心理状态。“明月”的叠句不仅造成了一种月光满地,使戍卒辗转难眠的意境,还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韵致,强烈烘托了老兵辗转反侧的思乡情绪。(2分)

(2)①词眼是“愁绝”。(1分)作者为了突出词眼,增加其艺术感染力,先进行了景物烘托---边塞将尽的枯草,积满山山岭岭的冰雪,初晴的夜空上普照大地的明月,偶尔传来的悲切呜咽的胡笳声,用这诸般景物托出那羸弱的老兵。这样步步写来,层层烘托,感情所至,就自然凝成了“愁绝”二字。这样的“愁”,自有其沉重的扣人心弦的力量。(2分)景物的烘托之外,作者又运用叠句的艺术形式所创造的艺术氛围加以烘托。这种复杂的艺术氛围,就强烈地烘托了那老兵的辗转反侧的思乡情绪,再加上那一声追魂夺魄的悲笳,困于戍守的老兵还会不“愁绝”吗?(1分)

篇9:陈子龙渡易水戴叔伦塞上曲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陈子龙渡易水戴叔伦塞上曲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渡易水

陈子龙①

并刀②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浚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注释】

①陈子龙:明末官员、文学家,当时建州女真族统治者已改国号“清”,对明王朝虎视眈眈。

②并刀:并州产的刀,以锋利著名,后常以之指宝刀。

塞上曲

戴叔伦①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②。

【注释】①戴叔伦:唐代中期著名诗人。②班超出使西域30多年,老时思归乡里,上书言“臣不敢望到九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渡易水》是怀古诗,重在抒写诗人由古人古事所触发的思想感情,言近旨远。

B.《渡易水》后二句即景抒情,从眼前所见的凄切苍凉之景,引出对国事的隐忧。

C.《塞上曲》语言质朴,吟咏壮士一去不复还的豪情壮志,语气坚决,很有气势。

D.《塞上曲》尾句化用典故,却反用其意,这是戴叔伦基于班超爱国精神的升华。

E.两首诗语言深沉,苍凉悲切,均可见出诗人激荡的内心情感和饱满的爱国激情。

2.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

1、B、E(选B给2分,选E给3分)(B凄切苍凉之景 理解有误,从“潺浚”、“碧”可以看出,此处当是以乐景衬哀情。E、《塞上曲》通俗明晓,并不深沉;《塞上曲》壮怀激烈,并不“苍凉悲切”)

2、答案示例:①相同之处:都表达了清除边患、报效国家的爱国之情。《渡》诗以并刀夜鸣 写出报国志向,诗人途经“燕赵”旧地,想起荆轲,渴望效命疆场;《塞》诗写大唐军队敢 叫胡儿有来无回,士兵们以身报国,表达了誓死保家卫国的决心。②不同之处:《渡》诗 隐含忧国伤时之情,而《塞》诗昂扬向上。尾句感叹到哪里去找荆轲那样的壮士来为他 送行(或:感叹当今国事衰微,即便荆轲这样的勇士也无用武之地),表达了对国事的无限隐忧。《塞》诗整首诗都洋溢这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表达一去不复还的豪情壮志,雄健壮烈。

【评分说明】本题6分,答出相同之处3分,答出不同之处3分,意思相近即可。

篇10:边城曲,边城曲戴叔伦,边城曲的意思,边城曲赏析

边城曲,边城曲戴叔伦,边城曲的意思,边城曲赏析 -诗词大全

边城曲

作者:戴叔伦  朝代:唐  体裁:七古   人生莫作远行客,远行莫戍黄沙碛。黄沙碛下八月时,

霜风裂肤百草衰。尘沙晴天迷道路,河水悠悠向东去。

胡笳听彻双泪流,羁魂惨惨生边愁。原头猎火夜相向,

马蹄蹴蹋层冰上。不似京华侠少年,清歌妙舞落花前。

篇11:早春曲,早春曲戴叔伦,早春曲的意思,早春曲赏析

早春曲,早春曲戴叔伦,早春曲的意思,早春曲赏析 -诗词大全

早春曲

作者:戴叔伦  朝代:唐  体裁:乐府   青楼昨夜东风转,锦帐凝寒觉春浅。垂杨摇丝莺乱啼,

袅袅烟光不堪翦。博山吹云龙脑香,铜壶滴愁更漏长。

玉颊啼红梦初醒,羞见青鸾镜中影。侬家少年爱游逸,

万里轮蹄去无迹。朱颜未衰消息稀,肠断天涯草空碧。

篇12:相思曲,相思曲戴叔伦,相思曲的意思,相思曲赏析

相思曲,相思曲戴叔伦,相思曲的意思,相思曲赏析 -诗词大全

相思曲

作者:戴叔伦  朝代:唐  体裁:乐府   高楼重重闭明月,肠断仙郎隔年别。紫萧横笛寂无声,

独向瑶窗坐愁绝。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恨满牙床翡翠衾,怨折金钗凤凰股。井深辘轳嗟绠短,

衣带相思日应缓。将刀斫水水复连,挥刃割情情不断。

落红乱逐东流水,一点芳心为君死。妾身愿作巫山云,

飞入仙郎梦魂里。

戴叔伦《题三闾大夫庙》的阅读答案与简析

陈子龙渡易水戴叔伦塞上曲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三闾大夫,三闾大夫刘威,三闾大夫的意思,三闾大夫赏析

题三闾大夫庙诗词鉴赏

表现爱国主义的诗句

关于书的古诗

爱国诗词名句

爱国主义的诗句

表现爱国主义的诗句有哪些

爱国主义思想的古代诗句

塞上曲戴叔伦阅读答案
《塞上曲戴叔伦阅读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塞上曲戴叔伦阅读答案(精选12篇)】相关文章:

热爱祖国的诗句有哪些2022-09-11

边塞诗名句2023-01-12

写出唐代边塞诗词的名句2022-05-06

古代诗词名句2022-06-25

关于国庆节的爱国格言2023-09-08

表达了爱国情怀的诗句2023-10-22

描写爱国的古诗词2022-07-21

爱国励志格言和古诗词2023-02-11

和山水有关的诗句2024-02-29

古人爱国诗词名句2023-10-06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