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语文阅读和答案(集锦3篇)由网友“kelvin1323”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语文阅读和答案,希望大家能够受用!
篇1:《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语文阅读和答案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语文阅读和答案
君讳嘉,字万年,江夏鄂人也。曾祖父宗,以孝行称,仕吴司空。祖父揖,元康中为庐陵太守。宗葬武昌新阳县,子孙家焉,遂为县人也。
君少失父,奉母二弟居。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第十女,闺门孝友,人无能间,乡闾称之。冲默①有远量,弱冠俦类②咸敬之。同郡郭逊,以清操知名,时在君右。常叹君温雅平旷,自以为不及。逊从弟立,亦有才志,与君同时齐誉,每推服焉。由是名冠州里,声流京邑。
太尉颍川庾亮,以帝舅民望,受分陕之重,镇武昌,并领江州。辟君部庐陵从事。下郡还,亮引见,问风俗得失。对曰:“嘉不知,还传③当问从吏。”亮以麈尾④掩口而笑。诸从事既去,唤弟翼语之曰:“孟嘉故是盛德人也。”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
君尝为刺史谢永别驾,永,会稽人,丧亡,君求赴义,路由永兴。高阳许询,有隽才,辞荣不仕,每纵心独往。客居县界,尝乘船近行,适逢君过,叹曰:“都邑美士,吾尽职之,独不识此人。唯闻中州有孟嘉者,将非是乎?然亦何由来此?”使问君之从者,君谓其使曰:“本心相过,今先赴义,寻还就君。”及归,遂止信宿,雅相知得,有若旧交。
[注] ①冲默:襟怀淡薄,语言简默。②俦(chóu)类:同伴。③传(zhuàn):传舍,古时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④麈(zhǔ)尾:拂尘尾。
10、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诸从事既去 去:到、往
B、人无能间 间:离间
C、辟君部庐陵从事 从事:指办事、治事
D、适逢君过 适:刚才
11、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及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君尝为刺史谢永别驾 且君尝为晋军赐矣
B、以麈尾掩口而笑 以其无礼于晋
C、子孙家焉 朝济而夕设版焉
D、使问君之从者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1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一项是( )
A、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
B、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
C、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
D、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
13翻译下列句子。(12分)
(1)同郡郭逊,以清操知名,时在君右。(4分)
(2)都邑美士,吾尽职之,独不识此人。(4分)
(3)本心相过,今先赴义,寻还就君。(4分)
参考答案:
10.B(A,动词, 离开 C 官名 D副词,恰好)
11.C(A、动词,做、担任/动词,给予;B、介词,用/连词,因为;C、兼词,在那里;D、助词,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2.D
13.(1)同郡的郭逊,因为清高的节操而闻名,当时名声在孟嘉之上。(得分点:“以”“清操”“知名”“右”)
(2)都市中的优秀人物我全都认识,唯独不识此人。(得分点:“美士”“尽”“职”“独”)
(3)我本来就打算前去拜访他,现在我先去吊丧尽义,不久回来就到许先生那里去。(得分点:“相过”“尽义”“寻”“就”)
篇2: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阅读题目及参考答案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阅读题目及参考答案
君讳嘉,字万年,江夏鄂人也。君少失父,奉母、二弟居。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第十女,闺门孝友,人无能间,乡里称之。冲默①有远量②,弱冠,俦类成敬之。同郡郭逊,以清操知名,时在君右,常叹君温雅平旷,自以为不及。逊从弟立,亦有才志,与君同时齐誉,每推服焉。由是名冠州里,声流京邑。
太尉颍川庾亮,以帝舅民望,受分陕之重,镇武昌,并领江州。辟君部庐陵从事。下郡还,亮引见,问风俗得失。对日:“嘉不知,还传当问从吏。”亮以尘尾掩口而笑。诸从事既去,唤弟翼语之曰:“孟嘉故是盛德人也。”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旬有余日,更版为劝学从事。时亮崇修学校,高选儒官,以君望实,故应尚德之举。
举秀才,又为安西将军庾翼府功曹,再为江州别驾、巴丘令、征西大将军谯国桓温参军。君色和而正,温甚重之。九月九日,温游龙山,参佐毕集,四弟二甥成在坐。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吹君帽堕落,温目左右及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君初不自觉,良久如厕,温命取以还之。廷尉太原孙盛为谘议参军,时在坐,温命纸笔,令嘲之。文成示温,温以著坐处。君归,见嘲笑而请笔作答,了不容思。文辞超卓,四座叹之。奉使京师,除尚书删定郎,不拜。孝宗穆皇帝闻其名,赐见东堂,君辞以脚疾,不任拜起③,诏使人扶入。
君在朝隤然仗正顺而已门无杂宾尝会神情独得便超然命驾径之龙山顾景酣宴造夕乃归后以疾终于家年五十一。
赞曰:孔子称:“进德修业,以及时也。”君清蹈衡门④,则令闻孔昭⑤;振缨公朝⑥,则德音⑦允集。道悠运促,不终远业,惜哉!仁者必寿,岂斯言之谬乎!
(选自《陶渊明集》,有删节)
[注]①冲默:淡泊恬静。②远量:大量。③不任拜起:不能担任拜见的礼节。④清蹈衡门:指隐居在家之时。⑤令闻孔昭:美好的名声很显著(即美名远扬)。⑥振缨公朝:指出仕为官。⑦德音:道德声誉。
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是名冠州里 冠:位居第一 B.时亮崇修学校 崇:重视
C.有风吹君帽堕落 堕落:脱落 D.文成示温,温以著坐处 示:告诉
5.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孟嘉“冲默”品性的一组是
①人无能间,乡里称之②嘉不知,还传当问从吏③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
④以君望实,故应尚德之举⑤奉使京师,除尚书删定郎,不拜⑥君辞以脚疾,不任拜起
A.①④⑥ B.③⑤⑥ C.②③④ D.①②⑤
6.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嘉虽然少年丧父,但是对母亲非常孝顺,对兄弟友爱,得到了乡里人的称赞;他恬淡且有气量令同辈人敬重。
B.盂嘉与同郡的郭逊及其堂弟郭立在当时的名声相当,但二人对孟嘉十分推重与佩服,都认为自己的才德不如孟嘉。
C.孟嘉曾任江州别驾、巴丘县令、征西大将军谯国人桓温的参军。蟊嘉被桓温看重,是因为他为人和气而且正派。
D.孟嘉无论在朝做官还是隐居在家,道德声誉都很高;但由于早逝,因而没能成就一番大业,让人感到十分可惜。
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君在朝隤然仗正顺而已门无杂宾尝会神情独得便超然命驾径之龙山顾景酣宴造夕乃归后以疾终于家年五十一
8.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3分)
(2)君归,见嘲笑而请笔作答,了不容思。文辞超卓,四座叹之。(4分)
(3)仁者必寿,岂斯言之谬乎!(3分)
参考答案:
4.D(示:摆出来给人看或指出来使人知道)
5.B(①是说孟嘉孝敬长辈,兄弟和睦,无人能使他们相互疏远,为此受到当地人的称赞。②表明孟嘉诚实。④是说凭孟嘉的名望和才能,符合重视道德修养的职务)
6.B(“孟嘉与同郡的郭逊及其堂弟郭立在当时的名声相当”理解错误,应是孟嘉与郭立的名声相当,而郭逊的名声在孟嘉之上。从原文中“时在君右”一句可知)
7.君在朝隤然/仗正顺而已/门无杂宾/尝会神情独得/便超然命驾/径之龙山/顾景酣宴/造夕乃归/后以疾终于家/年五十一(原文标点为:君在朝隤然,仗正顺两已。门无杂宾,尝会神情独得,便超然命驾,径之龙山,顾景酣宴,造夕乃归。后以疾终于家,年五十一。)
8.(1)母亲健在,兄弟共相欢乐,一家人和悦欢快。(“在堂”“怡怡如”各1分,句意通畅1分)
(2) 孟嘉返回坐处,看见嘲笑自己的文章后,便请求纸笔作答,完全不加考虑,文辞超众卓越,四周在座的人为之赞叹。(“请笔”“了”“四座”各1分,句意通畅1分)
(3)仁爱的人一定长寿,这话难道不是说错了么!(“必”,“岂……乎”各1分,句意通畅1分)
【参考译文】
孟君讳名嘉,字万年,是江夏郡鄂县人。孟嘉少年丧父,奉养母亲同二弟住在一起,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的第十女为妻,在家孝敬长辈,兄弟和睦,无人能使他们柱互疏远,为此受到当地人的称赞。孟嘉淡泊恬静,有气量,二十岁时,同辈人都敬佩他。同郡的郭逊,以清高的节操而闻名,当时名声在孟嘉之上。他常赞叹孟嘉温文儒雅、平易旷达,认为自己不如孟嘉。郭逊的堂弟郭立,也是有才华有志向的'人,他与孟嘉同时代而名声相当,却常推崇佩服孟嘉。因此孟嘉闻名乡里,蜚声京城。
太尉庾亮是颖川人,他以皇帝舅父的身份和在国内的威望,担负辅佐朝政的重任,坐镇武昌,兼任江州刺史。他征召孟嘉为其所部庐陵郡的从事。一次孟嘉下郡回来,庾亮召见,问他下面风俗好坏。孟嘉回答说:“孟嘉不知道,待我回旅舍时当问问随从的小吏。”庾亮拿着拂尘尾掩口而笑。诸位从事离开后,庾亮叫来弟弟庾翼并对他说:“孟嘉毕竟是有盛德之人啊。”孟嘉告辞出来之后,自己除去其从事的官名,就步行还家;母亲健在,兄弟共相欢乐,一家人和悦欢快。过了十多天,孟嘉被改任力劝学从事的官职。当时庾亮重视修建学校,选拔德高望重者为儒官,凭着孟嘉的名望和实才,所以符合这一重视道德修养的职务。
孟嘉被推举为秀才,又做过安西将军庾翼府的功曹,还做过江州别驾、巴丘县令、征西大将军谯国人桓温的参军。孟嘉为人和气而且正派,桓温非常看重他。九月九日,桓温游龙山,所部参佐官吏全都到齐,他的四弟二甥也都在座。当时下属官员都穿着军装,一阵风将孟嘉的帽子吹落在地,桓温目示左右及宾客不要讲话,以观孟嘉的举止。孟嘉开始并没在意,过了好一阵子起身上厕所去了,桓温叫人把帽子捡起还给孟嘉。廷尉太原人孙盛任咨议参军,当时在座,桓温使人拿来纸笔,让他作文嘲笑孟嘉。文章写好后给桓温看,桓温把它放在孟嘉的坐处。孟嘉返回坐处,看见嘲笑自己的文章后,便请求纸笔作答,完全不加考虑,文辞超众卓越,四周在座的人为之赞叹。奉命出使京城,被任命为尚书删定郎,他没有接受任命。晋穆帝司马耽听说了他的声名,要在东堂亲自召见孟嘉,孟嘉以脚疾为借口推辞不去,说自己不能担任拜见的礼节,皇帝还是下诏命人将他扶入东堂相见。
孟嘉在州府随顺和气,只是凭着自己的正直和顺而待人接物罢了。家中没有闲杂的客人来往,遇到内心有所感触体悟,就超然驾车,径直去龙山,顾影痛饮,到傍晚才回来。后来孟嘉因病在家去世,终年五十一岁。
赞语是:孔子曾说:“提高道德修养,增进业务知识,是想及时为世所用。”孟嘉以高洁的情操隐居柴门之时,则美名远扬;出仕做官之时,则道德声誉很高。天道悠远而人命短促,没能终成大业,多么可惜啊!仁爱的人必定长寿,这话岂不是说错了么!”
篇3:陶渊明集卷之六记传赞述《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陶渊明集卷之六记传赞述《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1)
[说明]
此文是陶渊明为其已故外祖父孟嘉写的一篇传记。文中记述了孟嘉的生平事迹,并着重表现其温雅平旷、任怀适意的气质个性,以及他身在官场而能坚守“行不苟合,言无夸矜”的清操美德。
君讳嘉(2),字万年,江夏鄂人也(3)。曾祖父宗,以孝行称(4),仕吴司空(5)。祖父揖,元康中为庐陵太守(6)。宗葬武昌新阳县(7),子孙家焉(8),遂为县人也。君少失父,奉母二弟居。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第十女(9),闺门孝友(10),人无能间(11),乡里称之。冲默有远量(12)。弱冠(13),祷类咸敬之(14)。同郡郭逊,以清操知名,时在君右(15),常叹君温雅平旷(16),自以为不及。逊从弟立(17),亦有才志,与君同时齐誉(18),每推服焉。由是名冠州里,声流京邑(19)。太尉颍川庾亮(20),以帝舅民望(21),受分陕之重(22),镇武昌,并领江州。辟君部庐陵从事(23)。下郡还,亮引见(24),问风俗得失。对曰:“嘉不知,还传当问从吏(25)。”亮以麈尾掩口而笑(26)。诸从事既去,唤弟翼语之曰:“孟嘉故是盛德人也。”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27)。旬有余日(28),更版为劝学从事(29)。时亮崇修学校,高选儒官,以君望实(30),故应尚德之举(31)。太傅河南褚裒(32),简穆有器识(33),时为豫章太守,出朝宗亮(34),正旦大会州府人士(35),率多时彦(36),君坐次甚远(37)。裒问亮:“江州有孟嘉,其人何在?”亮云:“在坐,卿但自觅。”裒历观,遂指君谓亮曰:“将无是耶(38)?”亮欣然而笑,喜裒之得君,奇君为裒之所得,乃益器焉(39)。举秀才(40),又为安西将军庾翼府功曹(41),再为江州别驾(42)、巴丘令(43)、征西大将军谯国桓温参军(44)。君色和而正,温甚重之。九月九日,温游龙山(45),参佐毕集(46),四弟二甥咸在坐。时佐吏并著戎服(47),有风吹君帽堕落,温目左右及宾客勿言(48),以观其举止。君初不自觉,良久如厕(49),温命取以还之。廷尉太原孙盛为谘议参军(50),时在坐,温命纸笔,令嘲之。文成示温,温以著坐处(51)。君归,见嘲笑而请笔作答,了不容思(52)。文辞超卓,四座叹之。奉使京师,除尚书删定郎(53),不拜(54)。孝宗穆皇帝闻其名(55),赐见东堂,君辞以脚疾,不任拜起(56),诏使人扶入。君尝为刺史谢永别驾。永,会稽人(57),丧亡,君求赴义(58),路由永兴(59)。高阳许询(60),有隽才(61),辞荣不仕,每纵心独往,客居县界(62)。尝乘船进行,适逢君过,叹曰:“都邑美士,吾尽识之,独不识此人。唯闻中州有孟嘉者,将非是乎?然亦何由来此?”使问君之从者。君谓其使曰:“本心相过(63),今先赴义,寻还就君(64)。”及归,遂止信宿(65),雅相知得(66),有若旧交。还至,转从事中郎,俄迁长史(67)。在朝溃然(68),仗正顺而已。门无杂宾,尝会神情独得(69),便超然命驾,径之龙山(70),顾景酣宴(71),造夕乃归(72)。温从容谓君曰:“人不可无势(73),我乃能驾御卿。”后以疾终于家,年五十一。始自总发(74),至于知命(75),行不苟合,言无夸矜(76),未尝有喜温之容(77)。好酣饮,逾多不乱。至于任怀得意,融然远寄(78),傍若无人。温尝问君:“酒有何好,而卿嗜之?”君笑而答曰:“明公但不得酒中趣尔(79)。”又问听妓(80),丝不如竹(81),竹不如肉(82),答曰:“渐近自然(83)。”中散大夫桂阳罗含(84),赋之曰:“盂生善酣,不愆其意(85)。”光禄大夫南阳刘耽(86),昔与君同在温府,渊明从父太常夔尝问耽(87):“君若在,当已作公否(88)?答云:”此本是三司人(89)。“为时所重如此。渊明先亲,君之第四女也。《凯风》”寒泉“之思(90),实钟厥心(91)。谨按采行事(92),撰为此传。惧或乖谬,有亏大雅君子之德,所以战战兢兢,若履深薄云尔(93)。
赞曰:孔子称:“进德修业,以及时也(94)。”君清蹈衡门(95),则令闻孔昭(96),振缨公朝(97),则德音允集(98)。道悠运促(99),不终远业(100),惜哉!仁者必寿(101),岂斯言之谬乎!
[注释]
(1)故:亡故。征西大将军:指温桓。温桓,字元子,谯国(今安徽省怀远县)人,晋明帝时为征西大将军。长史:是温桓属下的一种官职名称,总理幕府。孟府君:指孟嘉。汉、晋时尊称太守为府君,子孙对先父先祖也称府君。
(2)讳:避讳,讳名。旧时对帝王将相或尊长不直称其名,叫做避讳。所以用来指所避讳的名字。
(3)江夏:郡名,郡治在今湖北省安陆县。鄂:江夏郡下属的县,在今湖北武昌。按《晋书。孟嘉传》作“”(méng盟),在今河南省罗山县西南,也是江夏郡下属的县。
(4)称:称誉,闻名。
(5)吴:三国时吴国。司空:古代官职名,掌管工程建设。
(6)元康:晋惠帝司马衷年号(291—299)。庐陵:郡名,在今江西省吉水县东北。太守: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7)宗:指盂宗。武昌:晋时郡名。新阳县:当作阳新县,三国时吴所置。《晋书。地理志》武昌郡下有阳新县,而无新阳县。
(8)家焉:在那里安家。焉:代词,指阳新。
(9)陶侃:陶渊明的曾祖父,曾任太尉,封长沙郡公,后拜大将军,死后追赠大司马。
(10)闺(guī归)门:室内的门,这里指在家中。孝友:孝敬长辈,友于兄弟。《礼记。乐记》:“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
(11)间:离间,使关系疏远。
(12)冲默:襟怀淡泊,语言简默。远量:胸怀阔大,度量大。
(13)弱冠:指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
(14)祷类:同辈之人。咸:都。
(15)右:上。古人以有为上。《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位在廉颇之右。”
(16)温雅:温文儒雅。平旷:平易旷达。
(17)从弟:堂弟,同祖父的兄弟。立:名,即郭立。
(18)齐誉:名声相当,不分上下。
(19)流:流传。京邑:京城,指东晋都城建康。
(20)太尉:全国的最高军事长官。庾亮死后被追赠为太尉。颖川:郡名,郡治在今河南许昌。庾亮:字元规,晋明帝庾皇后之兄。明帝时累迁中书监,加左卫将军,以功封永昌县公。成帝初徙中书令,官至征西将军,镇武昌。死后谥号文康,追赠太尉。
(21)帝舅:庾亮为晋明帝皇后之兄;晋成帝即位,他便是皇帝的舅父。民望:指在国内的声望。
(22)分陕之重:指辅佐君主朝政的重任。周成王即位时年幼,周公旦与召公》奭(shì是)辅佐朝政,分陕而治,周公主治陕之东,召公主治陕之西。后因用此典表示幼主临朝,大臣辅政。
(23)辟:征召。部:所部,即属下。从事:官名,刺史的佐吏。
(24)引见:召见。
(25)传(zhuàn撰):传舍,客舍。古时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汉书。郦食其传》:“沛公至高阳传舍。”颜师古注:“传舍者,人所止息,前人已去,后人复来,转相传也。”从吏:跟从官僚的下级随员。
(26)麈(zhǔ主)尾:拂尘。麈:兽名,似鹿而大,其尾辟尘。魏晋人清谈时常执的一种拂子,用麈的尾毛制成。
(27)怡怡(yí夷):和悦的样子。如:然。
(28)旬有余日:十多天。十天为一旬。
(29)更:更换,改。版:名册。指载有职官的名册。劝学从事:掌管教育的佐吏。
(30)望实:名望与实才。
(31)应:适合。尚德:重视道德修养,指教育之事。举:荐举,举用,指职务。
(32)太傅:官名,辅佐君主或辅导太子的官。褚裒(póu抔):诸本皆作“褒”,逯本据《晋书》校改,今从后者。襦裒,字季野。女为晋康帝皇后。曾任豫章太守。死后追赠太傅。
(33)简穆:干练而温和。器识:指度量与才识。
(34)出朝宗亮:指离开豫章来朝见庾亮。朝宗:诸侯朝见天子。《周礼。春官。大宗伯》:“春见曰朝,夏见曰宗。”这里指下级晋见上级。
(35)正旦:正月初一。
(36)率多:大多为。时彦:当时的名流。彦:贤俊之士。《尚书。太甲上》:“旁求俊彦。”孔安国传:“美士曰彦。”《诗经。郑风。羔裘》:“彼其之子,邦之彦兮。”
(37)远:指距离主座远。
(38)将无:岂不,难道不。是:这,这人。
(39)益器:更加器重。
(40)举秀才:指孟嘉被推举力秀才。
(41)庾翼:庾亮之弟。亮卒后翼接任都督江。荆等州军事,以安西将军号兼荆州刺史,镇武昌。府:州府。功曹:官名,掌管选署功劳之职。
(42)别驾:州刺史的佐吏。
(43)已丘令:已丘县令。巴丘:在今江西省峡江县北。
(44)参军:将军府佐僚。
(45)龙山:在今湖北江陵县西北。
(46)参佐:泛指将军府属官吏。毕集:都会集一处。
(47)著:穿着。戎服:军装。
(48)目:目示,使眼色。
(49)如厕:上厕所。如:往。
(50)廷尉:掌刑狱之官。孙盛:字安国,太原人,著有《魏氏春秋》、《晋阳秋》等书。
(51)著:放置。坐处:指孟嘉的坐处。
(52)了不容思:丝毫不加考虑,构思。
(53)除:授职,拜官。尚书删定郎:官名。
(54)不拜:不接受任命,不受官职。
(55)孝宗穆皇帝:晋穆帝司马聃,庙号孝宗,谥为穆。
(56)不任:不胜任,不能做到。拜起:指拜见的礼节。
(57)会稽:郡名,在今浙江绍兴。
(58)赴义:指前往吊丧。
(59)由:经由,经过。永兴:县名,在今浙江萧山县西。
(60)高阳:今河北蠡县一带。许询:字元度,高阳人,好游山水,为当时名士。
(61)隽(jùn峻):通“俊”,英俊,俊秀。
(62)客居:旅居,指许询游至此而客居。县界:指永兴县境内。
(63)本心:本想。过:访。
(64)寻:不久。就:接近,这里指拜访。
(65)止:停留,逗留。信宿:连宿两夜,再宿口信。
(66)雅:很,甚。相知得:相互成为知音,彼此情投意合。
(67)俄:不久。迁:升迁,提官。
(68)朝:指州府。(tuì颓)然:随顺柔和的样子。《周易。系辞下》:“夫坤,然示人简矣。”
(69)会:遇,适逢。神情独得:指内心有所体悟。
(70)径之:径直前往,直到。
(71)景:同“影;,指自己的身影。
(72)造夕:到了晚上。
★ 陶渊明代表作
★ 陶渊明作品
★ 桃花源记翻译
★ 归园田居 其五,归园田居 其五陶渊明,归园田居 其五的意思,归园田居 其
★ 陶渊明的资料
★ 桃花源记原文赏析
★ 前序范文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语文阅读和答案(集锦3篇)】相关文章:
陶渊明2024-02-07
陶渊明是哪朝人2023-03-18
归园田居·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2023-06-13
陶渊明作品类型2023-12-09
《桃花源记》古文鉴赏2022-06-14
为之一振成语2024-01-16
减成语2022-04-30
形容女子的词语2023-12-24
《桃花源记》原文及写作背景2023-07-03
归园田居原文欣赏2023-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