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荀卿论》的语文练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共9篇)由网友“charlieboy”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苏轼《荀卿论》的语文练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
篇1:苏轼《荀卿论》的语文练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苏轼《荀卿论》的语文练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荀卿论
苏 轼
尝读《孔子世家》,观其言语文章,循循莫不有规矩,不敢放言高论,言必称先王,然后知圣人忧天下之深也。茫乎不知其畔岸,而非远也;浩乎不知其津涯,而非深也。其所言者,匹夫匹妇之所共知;而其所行者,圣人有所不能尽也。呜呼!是亦足矣。使后世有能尽其说者,虽为圣人无难,而不能者,不失为寡过而已矣。
子路之勇,子贡之辩,冉有之知,此三者,皆天下之所谓难能而可贵者也。然三子者,每不为夫子之所悦,颜渊默然不见其所能,若无以异于众人者,而夫子亟称之,且夫学圣人者,岂必其言之云尔哉,亦观其意之所向而已。夫子以为后世必有不能行其说者矣,必有窃其说而为不义者矣。是故其言平易正直,而不敢为非常可喜之论,要在于不可易也。
昔者常怪李斯事荀卿,既而焚灭其书,大变古先圣王之法,于其师之道,不啻若寇仇。及今观荀卿之书,然后知李斯之所以事秦者,皆出于荀卿,而不足怪也。
荀卿者,喜为异说而不让,敢为高论而不顾者也。其言愚人之所惊,小人之所喜也。子思、孟轲,世之所谓贤人君子也。荀卿独曰:“乱天下者,子思、孟轲也。”天下之人,如此其众也;仁人义士,如此其多也。荀卿独曰:“人性恶。桀、纣,性也。尧、舜,伪也。”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彼李斯者,又特甚者耳。
今夫小人之为不善,犹必有所顾忌,是以夏、商之亡,桀、纣之残暴,而先王之法度、礼乐、刑政,犹未至于绝灭而不可考者,是桀、纣犹有所存而不敢尽废也。彼李斯者,独能奋而不顾,焚烧夫子之六经,烹灭三代之诸侯,破坏周公之井田,此亦必有所恃者矣。彼见其师历诋天下之贤人,自是其愚,以为古先圣王皆无足法者。不知荀卿特以快一时之论,而荀卿亦不知其祸之至于此也。
其父杀人报仇,其子必且行劫。荀卿明王道,述礼乐,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其高谈异论有以激之也。孔、孟之论,未尝异也,而天下卒无有及者。苟天下果无有及者,则尚安以求异为哉!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读本》,有删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浩乎不知其津涯 涯:边际
B.冉有之知 知:通“智”,智谋
C.要在于不可易也 易:轻视,看不起
D.此亦必有所恃者矣 恃:依仗
10、下列句子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今夫小人之为不善,犹必有所顾忌 B、尝读《孔子世家》,观其言语文章
蚓无爪牙之利 其皆出于此乎
C、茫乎不知其畔岸,而非远也 D、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
相与枕藉乎舟中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作者否定荀卿的一组是 ( )
①大变古先圣王之法 ②喜为异说而不让
③其言愚人之所惊,小人之所喜也 ④焚烧夫子之六经
⑤其高谈异论有以激之也 ⑥荀卿明王道,述礼乐
A.②③⑤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②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孔子的主张博大精深,但通俗易懂,人们如果完全按照孔子的主张去做,想要成为一个圣人也不困难,即使不能做到,也会少犯错误。
B.子路、子贡、冉有都是天下人认为难得的人才,但这三人却因为喜欢高谈阔论而不被孔子喜欢,相反,寡言的颜渊却深受孔子的喜爱。
C.李斯骄矜傲慢,扰乱天下,犯下“烹灭三代之诸侯,破坏周公之井田”等过错,是因为受到他的老师荀卿高谈异论的影响。
D.文章先写孔子循规蹈矩,不敢放言高论,后写荀卿喜为异说而毫不谦让,敢发高论而不顾一切,这样构成了对比,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3.将下列文言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颜渊默然不见其所能,若无以异于众人者,而夫子亟称之。(4分)
②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3分)
③孔、孟之论,未尝异也,而天下卒无有及者。(3分)
参考答案
9.C(易:更改、篡改)
10、D A、主谓之间/定语后置的标志。B、代词,他的/副词,表推测语气,大概。C、助词,放在动词形容词词尾/j介词,等同于“ 于”,在。D、都是介词,利用。
11.A(①④说的都是李斯,⑥是对荀卿的肯定)
12.B(原文没有“这三人却因为喜欢高谈阔论而不被孔子喜欢”的信息)
13.①颜渊沉默寡言,没有表现出他的才能,好像没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但是孔子多次称赞他。(“默然”译为“沉默寡言”,“若” 译为“好像”,“无以”译为“没有……的地方”,“亟”qì译为“多次”)(4分)
②从这方面来看,料想他的为人必定刚愎自用,不知谦逊,赞扬自己太过分。(采分点:“是”译为“这”,“意”译为“料想”,“许”译为“赞扬”、“肯定”) (3分)
③孔、孟的言论,没有标新立异,但天下始终没有人赶得上他们。(采分点:“而”译为“但是”,“卒”译为 “始终”,“及”译为“赶得上”) (3分)
附参考译文:
我曾读《史记孔子世家》,看孔子的言论文章,没有不循规蹈矩的,不敢放肆高论,而且说话一定要谈到先王,我这才知道孔子作为圣人对天下的忧虑之深啊。(他说的一些道理,)好像茫茫无边,但其实并不遥远;好像浩瀚浑厚,没有边际,但其实并不深奥。他说的那些事情,普通人都如道,但实行起来,圣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唉!能做到这样就足够了。假使后世有人能按照孔子说过而未做到的去做,想要成为一个圣人也不困难,即使不能做到,也会成为一个少犯错误的人啊。
子路的勇敢,子贡的巧辩,冉有的智谋,这三个人,都是天下人认为难能可贵的人。但是这三个人,却经常不被孔子喜欢。颜渊沉默寡言,没有表现出他的才能,好像没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但是孔子多次称赞他。其实,向圣人学习,难道只是要学会圣人是怎么说的吗?也要观察圣人心意的取向才行啊。孔子认为后世必定会有人不能执行他的学说,也必定会有人曲解他的学说而做不义的事。所以他的话通俗易懂,直来直去,而不敢做一些不同寻常而又值得炫耀的高论,主要是为了让后人不好随便篡改。
过去常奇怪李斯师从于荀卿,后来又焚烧了老师荀卿的著作,完全改变了古代先圣先王的法度,对他的老师的理论主张,真可以说不过是当强盗、仇敌来看待。如今再来看荀卿的著作,然后就会明白李斯要到秦国做官,都是因为老师荀卿,这就不足为怪了。
荀卿这个人,喜欢标新立异而毫不谦让,敢发高论而不顾一切。他的话,愚蠢的人听了为之震惊,品行不好的人听了为之欣喜。子思、孟子,世人都称他们是贤人君子。只有荀卿认为:“搞乱天下的人,就是子思、孟子。”天下的人,如此众多;天下的仁人义士,也如此众多。只有荀卿说:“人性本恶。夏桀、殷纣王所做的一切,表现的就是人的本性。而尧、舜所做的一切,就是一种伪装。”从这方面来看,料想他的为人必定刚愎自用,不知谦逊,赞扬自己太过分。那位弟子李斯,在这方面又特别严重。
现在看来,品行不好的人做一些坏事,都还是有所顾忌的,所以夏、商两朝虽然灭亡,桀、纣两君虽然残暴,但上古贤明君主的`法度、礼乐、刑政,还不至于达到灭绝而不可查考的地步,这说明桀、纣还是有所保存而不敢全部废弃。而那个李斯,只有他骄矜傲慢不顾一切,焚烧了孔子的六经,诛杀了夏、商、周三代诸侯的后代,破坏了周公的井田制度,这种胆大妄为的做法必定是有所依仗的。李斯见他的老师荀卿骂尽天下的贤人,就更认准了自己那种愚蠢的念头,认为古代先圣先王的那一套都不值得学习效法。李斯不知道那是荀卿图一时痛快所发表的言论,而荀卿自己也不知道他的话会导致如此惨烈的灾难。
如果做父亲的杀人报仇,他的儿子必定会行凶打劫。荀卿阐明了王道,阐述了礼乐文明,而李斯却利用他的学说搞乱了天下,可见荀卿的高谈怪论对李斯还是起了激发作用的。孔、孟的言论,没有标新立异,但天下始终没有人赶得上他们。如果天下真没有人赶得上他们,那么哪里用得着追求标新立异呢!
篇2:苏轼贾谊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苏轼贾谊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贾谊论》,出自《古文观止.卷十·宋文》,作者宋代苏轼.论述如何施展抱负才能的文章.
原文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1]
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shù)几一日得行其道。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犹曰:“王其庶几召我。”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公孙丑问曰:“夫子何为不豫?”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而吾何为不豫?”君子之爱其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
夫绛侯亲握天子玺(xǐ)而授之文帝,灌婴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谈之间,而遽(jù)为人“痛哭”哉!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纡郁愤闷,趯(yuè)然有远举之志。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
注:①汉文:汉文帝刘衡。②昼:地名。③趯然:跳跃的样子。趯,同“跃”。
1.下列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致:建功立业
B.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勤:尽心尽力
C.夫子何为不豫/豫:欢喜快乐
D.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略:大体约略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将之荆州,先之以冉有是何楚人之多也
B.所就者大,则必有隐忍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C.王其庶几召我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D.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3.下列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
B.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
C.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
D.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
②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
③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哲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
参考答案
1、D
2、B
3、B
4、(1)人要有才能并不难,要使自己的才能施展出来实在不容易。
(2)像贾谊这样的人,不是汉文帝不重用他,而是他自己不能利用汉文帝啊。
(3)古人有出类拔萃的才能,必然会不合时宜而招致困境。因此不是聪明通达、不受蒙蔽的君主,就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意对即可)
译文
不是有才能难,而是把才能施展出来难。可惜呀,贾谊是能辅佐帝王的人才,但却未能施展自己的才能。
一个君子想要达到长远的目标,就一定要等待时机;要想成就伟大的功业,就一定要能够忍耐。古代的贤能之士,都有建功立业的才能,但有些人最终未能施展其才能于万一,也未必都是当时君王的过错,也有可能是他们自己造成的。
我看贾谊的议论,照他所说的规划目标,即使夏、商、周三代的成就又怎能超过他呢?遇到像汉文帝这样的明君,尚且因未能尽才而郁郁死去,照这样说起来,如果天下没有尧、舜那样的圣君,就终身不能有所作为了吗?孔子是圣人,曾周游天下,只要不是极端无道的国家,他都想勉力扶助,希望终有一天能实践他的政治主张。将到楚国时,先派冉有去接洽,再派子夏去联络。君子要想得到国君的重用,就是这样的殷切。孟子离开齐国时,在昼地住了三夜才出走,还说: “齐宣王大概会召见我的。”君子不忍心别离他的国君,感情是这样的深厚。公孙丑向孟子问道:“先生为什么不高兴?”孟子回答:“当今世界上(治国平天下的人才),除了我还有谁呢?我为什么要不高兴?”君子爱惜自己是这样的无微不至。如果做到了这样,还是得不到施展,那么就应当明白世上果真已没有一个可以共图大业的君主了,也就可以没有遗憾了。像贾谊这样的人,不是汉文帝不重用他,而是贾谊不能利用汉文帝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啊!
周勃曾亲手持着皇帝的印玺献给汉文帝,灌婴曾联合数十万兵力,决定过吕、刘两家胜败的命运,他们又都是汉高祖的`旧部,他们这种君臣遇合的深厚情分,哪里只是父子骨肉之间的感情所能比拟的呢?贾谊不过是洛阳的一个青年,要想使汉文帝在一朝一夕之间,就全部弃旧图新,也真太难了。作为贾谊这样的人,应该上面取得皇帝的信任,下面取得大臣的支持,对于周勃、灌婴之类的大臣,要从容地、逐渐地、感情深厚地结交他们,使得天子不疑虑,大臣不猜忌,这样以后,整个国家就会按我的主张去治理了。不出十年,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怎么能在顷刻之间就突然对人痛哭起来呢?看他路过湘江时作赋凭吊屈原,心绪紊乱,十分忧郁愤闷,大有远走高飞、悄然退隐之意。此后,终因经常感伤哭泣,以至于短命早死,这也真是个不善于身处逆境的人。谋略一旦不被采用,怎么知道就永远不再被采用呢?不知道默默地等待形势的变化,而自我摧残到如此地步。唉,贾谊真是志向远大而气量狭小,才力有余而见识不足。
古人有出类拔萃的才能,必然会不合时宜而招致困境,这就是所以若非英明智慧、不受蒙蔽的君主,就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古人和今人都称道苻坚能从草野平民之中起用了王猛,在很短时间内全部斥去了原来的大臣而与王猛商讨军国大事。苻坚那样一个平常之辈,竟能占据了半个中国,这道理就在于此吧。我很惋惜贾谊的抱负未能施展,所以对此加以详尽的评论。同时也要使君主明白:如果得到了像贾谊这样的臣子,就应当了解这类人有孤高不群的性格,一旦不被重用,就会忧伤颓废,不能重新振作起来。像贾谊这种人,也应该有节制地发泄自己的情感呀!
贾谊(前200~前168),汉族,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是西汉初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18岁即有才名,年轻时由河南郡守吴公推荐,20余岁被文帝召为博士。不到一年被破格提为太中大夫。但是在23岁时,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后,贾谊深自歉疚,直至33岁忧伤而死。其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散文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都很有名;辞赋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著名。
赏析
贾谊是位富有革新精神的政治家。由于他向汉文帝提出一系列建议,有损当时绛侯和灌婴等功臣的利益,因而遭到朝中排挤,政治道路坎坷。苏轼认为贾谊的悲剧是因为不自用其才,不能同皇帝、大臣做好关系所造成的。苏轼认为,成大事者要善于等待时机,不要操之过急。
在《贾谊论》中,首段即开门见山地说明自己的观点,一个人要有才能并不难,怎么使自己的才能获得发挥却是很难。而贾谊正是具有辅佐帝王的才能,却不能够让自己的才能获得充分的发挥利用。接着提出“有所待”、“有所忍”是君子施展抱负必须经历的艰苦过程,而古代贤人郁郁不得志,不一定是当时君主不识贤才,或许是他们自己造成的。此两段将焦点集中在贾谊不得汉文帝重用,乃是因为自身对政治的修养不够。文中的正面描写“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成就者大,则必有所忍”与“未必皆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的假设,都反映苏轼对贾谊的看法。
第三段举史例说明贤人与帝王之间的关系,是希望获得了解、不忍相离的,文中也提及了贤人对于自己才能的爱惜与自信。孔子与孟子都希望能够受到君王的赏识,得以施展抱负,为此有“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以及“三宿而后出昼”的行为,这是对君王的不舍与期许,也是对自己才能的肯定,若是做到如此,还不能够为君王所用,这是君王的疏忽,那也无所怨憾了。最后一句,明白说出贾谊的失意,并不是汉文帝不能重用他,而是他自己不懂得效力于汉文帝。
第四段以当时历史背景出发,说明当时为何汉文帝不用贾谊的客观原因,情同骨肉的开国功臣对上初出茅庐的洛阳少年,苏轼提出这样的对立,为汉文帝的决定做出强而有力的支持。而贾谊在政治失意后,郁郁寡欢、自伤自怜,不能够趁此修养其身,最后失意而终。这也是苏轼对他“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的批评。
最后一段苏轼再次讨论君主与贤人之间的关系,千里马必须遇到伯乐才有施展大志的机会,因此贤臣要有名主才能大展怀抱。而人君获得像贾谊这样的臣子,要了解他的个性若不被见用则会自伤不振,为此要做出适切的考虑,否则便是折损了一名人才。然而,贾谊这样的人也应该谨慎地对待自己的立身处事,有着“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的生命期许。
《贾谊论》全文紧扣着贾谊之失意而终,最大的原因乃是自己操之过急,经不起挫折的考验,这的确是对贾谊的人格特质分析得非常深入,对当时的历史背景的剖析也令人信服,用这样的方式与坚定的语气来凸显贾谊的个性与强调“有所待”、“有所忍”的生命修养。也许因为这样把焦点集中在贾谊身上,在取材上就比较少顾及汉文帝与周勃、灌婴的观点,例如汉文帝对于贾谊应该如何处置?功臣们该有的胸怀?对于问题的实质就难以有较深较实际较全面的接触。但是一篇文章要顾及批评各方观点,在文章的强度上就难以如此震摄人心吧!
篇3:苏轼《赤壁赋》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
苏轼《赤壁赋》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
苏轼《赤壁赋》
原文
壬(rén)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è)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liáo),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zhú)舻(lú)千里,旌旗蔽空,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尊以相属。寄蜉(fú)蝣(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jiè)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危:端正
B.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盘绕
C.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渚:江边
D.侣鱼虾而友麋鹿 友:友好
2.下列对选文第一段文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用主客问答的方式来写。主客问答是赋的传统手法,一般说来,作者往往借客人的话从反面引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B.作者善于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感情和思想变化,写得具体可感,如“寄蜉蝣于天地”。
C.这段文字将情、景、理有机结合,实质上是苏轼贬谪生活中苦闷心绪的流露,但从全文来看,苏轼并没有沉浸在这种苦闷之中。
D.作者描绘了“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景象,意在抒发自己才智过人、足称“一世之雄”的豪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这是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
B.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切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韵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
C.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客人的回答表现了一种浪漫主义思想,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和积极进取的一面。
D.第4段是苏轼针对客的人生无常的感慨而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实则也是宽慰自己。这里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王羲之《兰亭集序》)(3分)
(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罕至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3分)
(3)尽吾志也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4分)
【参考答案】
1.D(友,意动用法,以……为友。)
2. D(“意在抒发自己才智过人、足称一世之雄的豪情”错,这些描写流露的是不能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的苦闷。)
3.C(“表现了一种浪漫主义思想”错,应该是“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
4.⑴虽然时代不同,事情各异,但之所以兴叹抒怀的原因是相同的。
⑵但世上的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险阻僻远的地方。
⑶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到达的人,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
译文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同客人乘船在赤壁游玩。清风缓缓吹来,江面水波平静。于是举杯邀客人同饮,吟咏《诗经·陈风·月出》一诗的“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北斗星和牵牛星之间徘徊。白茫茫的雾气笼罩着江面,波光与星空连成一片。我们听任苇叶般的小船在茫茫万顷的江面上自由飘动,多么辽阔呀,像是凌空乘风飞去,不知将停留在何处;多么飘逸呀,好像变成了神仙,飞离尘世,登上仙境。
就这样喝着酒,快乐极了,敲着船舷唱起来。歌词说:“桂木的棹啊,兰木的桨,拍打着清澈的江水啊,船儿迎来流动的波光。多么深沉啊,我的情怀,仰望着我思慕的人儿啊,他在那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吹洞箫的,按着歌声吹箫应和。箫声呜呜呜,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余音悠扬,像一根轻柔的细丝线延绵不断。能使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起舞,孤舟上的寡妇啜泣。
我不禁动容,整理了衣裳,端正地坐着,问客人说:“(曲调)为什么会这样(悲伤)?”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川缭绕,郁郁苍苍,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当他夺取荆州,攻下江陵,顺着长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在江面上洒酒祭奠,横端着长矛朗诵诗篇,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里呢?何况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打柴,以渔虾为伴,与麋鹿为友,驾着一叶孤舟,在这里举杯互相劝酒。只是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哀叹我生命的短暂,而羡慕长江的流水无穷无尽。希望同仙人一起遨游,与明月一起长存。我知道这是不可能屡次得到,因而只能把箫声的余音寄托给这悲凉的秋风。”
我说:“你们也知道那水和月亮吗?(江水)总是不停地流逝,但它们并没有流走;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缺,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要是从它们变的一面来看,那么,天地间的一切事物,甚至不到一眨眼的工夫就发生了变化;要是从它们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存的,又何必羡慕它们呢?再说,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人,假如不是为我所有,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得到。只有这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了才成其为声音,眼睛看到了才成其为颜色,占有它们,无人禁止,使用它们,无穷无尽。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能够同你们共享。”
客人听了之后,高兴地笑了。洗净杯子,重新斟酒。菜肴果品已吃完了,杯盘杂乱地放着。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中,不知不觉东方已经亮了。
篇4:苏轼《蝶恋花》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蝶恋花·春景》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描写春景的清新婉丽之作,表现了词人对春光流逝的叹息,以及自已的情感不为人知的烦恼。
蝶恋花·春景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篇5:苏轼《蝶恋花》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春天将尽,百花凋零,杏树上已经长出了青涩的果实。燕子飞过天空,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怛不要担心,到处都可见茂盛的芳草。
围墙里面,有一位少女正在荡秋千,少女发出动听的笑声,墙外的行人都可听见。慢慢地,围墙里边的笑声就听不见了,行人惘然若失,仿佛多情的`自己被无情的少女所伤害。
苏轼《蝶恋花》注释
①“蝶恋花·春景”,原本无题,傅本存目缺词。
②“花褪残红”:褪,脱去,小:毛本作“子”。
③“子”,毛本误作“小”。“飞”,《二妙集》、毛本注“一作来。”
④“绕”,元本注“一作晓。”
⑤“柳绵”:即柳絮。韩偓《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诗“往年同在莺桥上,见依朱阑咏柳绵。”
⑥“何处无芳草”句:谓春光已晚,芳草长遍天涯。《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
⑦“墙里秋千”五句: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五:“恼,犹撩也。……,言墙里佳人之笑,本出于无心情,而墙外行人闻之,枉自多情,却如被其撩拨也。”又卷一:“却,犹倒也;谨也。”“却被”,反被。唐·胡曾《汉宫》诗:“何事将军封万户,却令红粉为和戎。”多情:这里代指墙外的行人。无情:这里代指墙内的佳人。
篇6:苏轼《蝶恋花》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1)“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3分)
(2)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整体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5分)
答案:
(1)①“绕”字好,因为它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
②“晓”字好,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能够使读者有更自由、更广阔的想像空间。
只答“绕”字好或“晓”字好,而不作具体分析,不给分。只从字音角度来比较“绕”和“晓”的,言之成理,给2分。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2)答案可以有两种,答其中一种即可。(5分)
①同意。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虽写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二、三句则又移向更广阔的空间,燕子轻飞,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气,而绿水绕人家也饶有情趣,这样一来,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阔;末句虽言萋萋芳草,却以“天涯”起笔,意境开阔。总之,词的上片虽写“絮飞花落”的暮春之景,却处处可见旷达之语。
②不同意。起句写花之凋零,青杏酸涩,为整首词投下了悲凉的阴影;二、三句写燕子翻飞、绿水绕人家,虽富情趣,也不乏暖意,但却是以乐景衬哀情;四句说柳絮飘飞,着一“又”字,则又表明词人之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自然流出;“芳草”在古诗词中常用来写愁情,此处亦然,“天涯何处无芳草”即言愁情无限。因此,这首词中对“絮飞花落”等景物的描写,依然浸透着伤春之情,并非旷达之语。
每种答案,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语言通顺,给满分。只答“同意”或“不同意”而不作具体分析,不给分。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篇7:苏轼《后赤壁赋》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苏轼《后赤壁赋》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后赤壁赋》,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被贬谪黄州时所作的一篇散文,是《前赤壁赋》的姐妹篇。本篇是《前赤壁赋》的继续。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与前篇毫无二致,但是笔墨全不相同。全文以叙事写景为主,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具有诗情画意。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俛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是岁十月之望 望: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B. 履□岩,披蒙茸 披:披着。
C. 攀栖鹘之危巢 危:危险。
D. 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 畴昔:以前。
2.下面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顾而乐之 B.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
顾安所得酒乎 然或傲逸狂醉
C. 适有孤鹤 D. 过临皋之下
将何适而非快 飞鸣而过我者
3.下面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以待子不时之须 B.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C.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 D. 问其姓名,俛而不答
4.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步自雪堂 B. 履□岩
C. 横江东来 D. 掠予舟而西也
5.翻译下面的句子。
(1).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2).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答案:
1.D(A.农历每月十五称“望”;B.披:分开;C.危:高。)
2.D(A.环顾;但;B.形容词词尾,……的样子;然而;C.刚才;D.飞过。)
3.B(A.“须”通“需”;C.“反”通“返”;D. “俛”通“俯”。)
4.C(东;名词作状语,从东边;ABD都是名词作动词,步:走;履:走;西:向西飞去。)
5.(1).才过了多少日子呢?江山的景象已经变得不认识了。
(2).于是我们回到船上,在大江中任其漂流,停在哪里就在那里休息。
翻译:
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
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
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大声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我也觉得忧愁悲哀,感到恐惧而静默屏息,觉得这里令人畏惧,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像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
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细了。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着从我这里经过的人,不是你吗?”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赏析:
前后《赤壁赋》虽都以秋江夜月为景,以客为陪衬,但后赤壁赋重在游、状景,而前赤壁赋意在借景抒怀,阐发哲理。此文第一段,作者在月明风清之夜,与客行歌相答。先有“有客无酒”、“有酒无肴”之憾,后有“携酒与鱼”而游之乐。行文在平缓舒展中有曲折起伏。第二段,从“江流有声,断岸千尺”的江岸夜景,写到“履巉岩,披蒙茸……”的山崖险情;从“曾日月之几何而江水不可复识”的感叹,到“悄然而悲,肃然而恐”的心情变化,极腾挪跌宕之姿。第三段,借孤鹤道士的梦幻之境,表现旷然豁达的胸怀和慕仙出世的思想。
第一段写泛游之前的活动,包括交待泛游时间、行程、同行者以及为泛游所作的准备。写初冬月夜之景与踏月之乐,既隐伏着游兴,又很自然地引出了主客对话。面对着“月白风清”的“如此良夜”,又有良朋、佳肴与美酒,再游赤壁已势在必行,不多的几行文字,又写了景,又叙了事,又抒了情,三者融为一体,至此已可转入正文,可东坡却又插进“归而谋诸妇”几句,不仅给文章增添生活气息,而且使整段“铺垫”文字更呈异采。
第二段乃是全文重心,纯粹写景的文字只有“江流有声”四句,却写出赤壁的崖峭山高而空清月小、水溅流缓而石出有声的初冬独特夜景,从而诱发了主客弃舟登岸攀崖游山的雅兴,这里,作者不吝笔墨地写出了赤壁夜游的意境,安谧清幽、山川寒寂、“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西鹊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奇异惊险的景物更令人心胸开阔、境界高远。可是,当苏轼独自一人临绝顶时,那“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的场景又不能不使他产生凄清之情、忧惧之心,不得不返回舟中。文章写到这里,又突起神来之笔,写了一只孤鹤的“横江东来”、“戛然长鸣”后擦舟西去,于是,已经孤寂的作者更添悲悯,文章再起跌宕生姿的波澜,还为下文写梦埋下了伏笔。
最后,在结束全文的第三段,写了游后入睡的苏子在梦乡中见到了曾经化作孤鹤的道士,在“揖予”、“不答”、“顾笑”的神秘幻觉中,表露了作者本人出世入世思想矛盾所带来的内心苦闷。政治上屡屡失意的苏轼很想从山水之乐中寻求超脱,结果非但无济于事,反而给他心灵深处的.创伤又添上新的哀痛。南柯一梦后又回到了令人压抑的现实。苏轼以“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的觉悟,联想前来入梦的道士,表明作者在这只孤鹤身上寄予了自己怀念故友之情。而道士的思想,原是苏子思想中的一个侧面,苏子—孤鹤—道士的联结,暗示着苏轼在精神上已归向高蹈于世外的隐逸者。结尾八个字“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相当迷茫,但还有双关的含义,表面上像是梦中的道士倏然不见了,更深的内涵却是“苏子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负又在哪里呢”。
《后赤壁赋》是《前赤壁赋》的续篇,也可以说是姐妹篇,珠联璧合,浑然一体。前赋主要是谈玄说理,后赋却是以叙事写景为主;前赋描写的是初秋的江上夜景,后赋则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时间也移至孟冬;两篇文章均以“赋”这种文体写记游散文,一样的赤壁景色,境界却不相同,然而又都具诗情画意。前赋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后赋则是“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不同季节的山水特征,在苏轼笔下都得到了生动、逼真的反映,呈现出壮阔而自然的美。两赋字字如画,句句似诗,诗画合一,情景交融,同工异曲,各有千秋。《后赤壁赋》沿用了赋体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传统格局,抒发了自己的人生哲学,同时也描写了长江月夜的优美景色。
篇8:苏轼抄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苏轼抄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苏轼抄书
陈鹄
朱司农载上①尝分教黄冈。时东坡谪居黄,未识司农公。客有诵公之诗云:“官闲无一事,蝴蝶飞上阶。”东坡愕然日:“何人所作?”客以公对,东坡称赏再三,以为深得幽雅之趣。
异日,公往见,遂为知己。自此,时获登门。偶一日谒至,典谒已通名,而东坡移时不出。欲留,则伺候颇倦;欲去,则业已通名。如是者久之,东坡始出,愧谢久候之意。且云:“适了些②日课,失去探知。”坐定,他语毕,公请曰:“适来先生所谓‘日课’者何?”对云:“钞《汉书》。”公曰:“以先生天才,开卷一览可终身不忘,何用手钞邪?”东坡曰:“不然。某读《汉书》到此凡三经手钞矣。初则一段事钞三字为题;次则两字;今则一字。”公离席,复请曰:“不知先生所钞之书肯幸教否。”东坡乃令老兵就书几上取一册至。公视之,皆不解其义。东坡云:“足下试举题一字。”公如其言,东坡应声辄诵数百言,无一字差缺。凡数挑,皆然。公降叹良久,曰:“先生真谪仙才也!”
他日,以语其子新仲曰:“东坡尚如此,中人之性可不勤读书邪?”新仲③尝以是诲其子辂。
【注释】①朱司农载上:朱载上,北宋时人,司农是他的官职,曾在黄冈任学官。②了些:了结。③新仲:朱载上的儿子,下文的辂(lù)是他的孙子。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1) 时东坡谪居黄 (2) 偶一日谒至
(3) 则业已通名 (4) 新仲尝以是诲其子辂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东坡愕然日:“何人所作?”客以公对。
3:名震古今的大学问家苏轼竟然还要每天做“抄书”这样的功课,说说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4分)
参考答案
1:降职 拜见 已经 教育
2:苏东坡吃惊地问:“这是什么人写的?”客人回答是朱司农写的。
3:一个人要取得学问上的成就,勤奋好学,持之以恒是前提。(本题答案有理即可)
参考译文
司农朱载上曾经分教于黄冈县。当时苏东坡被贬谪居住在黄州,不认识朱司农。有位客人吟诵朱司农的诗说:“官闲无一事,蝴蝶飞上阶。” 苏东坡惊愕地说:“什么人作的'诗?”客人回答是朱司农所作,苏东坡再三称赞,认为很有幽雅的情趣
有一天,朱司农去拜见苏东坡,他们于是成为知己。从此,朱司农经常登门拜访。偶然有一天来拜见,负责接待的人已通报了姓名,但是苏东坡好长时间不出来:他想留下来,则等候得很疲倦了;想离开,又已经通报过姓名。像这样过了很长时间,苏东坡才出来,表达抱歉久等的意思。并且说:“刚才作一些每日所要做的功课,没能及时来接待你。”两人安坐定落,别的话说完后,朱司农请教说:“刚才来时,先生所说‘日课’是指什么?” 苏东坡对答道:“抄《汉书》。” 朱司农说:“凭先生这样的天才,打开书看一遍,可以终身不忘,哪里用得着手抄呢?” 苏东坡说:“不是这样的。我读《汉书》,到现在总共经过三次手抄了。最初一段事抄三个字为标题,以后要抄两字,现在就只要抄一个字了。” 朱司农离开座位, 又请教说:“不知道先生肯不肯把所抄的书给我看看。”苏东坡就命令老兵在书桌上取来一册书。朱司农看了后,一点也不了解其中的意思。苏东坡说:“请你试着列举标题一个字。”朱司农按照他说的做了,苏东坡应声就背诵几百个字,没有一字差缺。共挑选了几次,都是这样。朱司农心悦诚服赞叹了好长时间,说:“先生真是被贬谪到人间的仙才啊!”
以后朱司农把这个话告诉儿子新仲说:“苏东坡尚且如此勤奋,中等智力的人能不勤奋读书吗?”朱新仲又曾经用这个话教育自己的儿子朱辂。
篇9:苏轼《论周东迁》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苏轼《论周东迁》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论周东迁
[宋]苏轼
太史公日:学者皆称周伐纣,居洛邑。其实不然。武王营之,成王使召公卜居之,居九鼎焉,而周复都丰、镐。至犬戎败幽王,周乃东徙于洛。
苏子曰:周之失计,未有如东迁之缪者也。自平王至于亡,非有大无道者也。周灵王之神圣,诸侯服享,然终以不振,则东迁之过也。昔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成王、周公复增营之。周公既没,盖君陈、毕公更居焉,以重王室而已,非有意于迁也。周公欲葬成周,而成王葬之毕,此岂有意于迁戡?
今夫富民之家,所以遗其子孙者,田宅而已。不幸而有败,至于乞假以生可也,然终不敢议田宅。今平王举文、武、成、康之业,而大弃之,此一败而鬻田宅者也。夏、商之王,皆五六百年,其先王之德,无以过周,而后王之败,亦不减周幽、厉,然至于桀、纣而后亡。其未亡也,天下宗之,不如东周之名存而实亡也。是何也?则不鬻田宅之效也。
盘庚之迁也,复殷之旧也。古公迁于岐,方是时,周人如狄人也,逐水草而居,岂所难哉?卫文公东徙渡河,恃齐而存耳。齐迁临淄,晋迁于绛、于新田,皆其盛时,非有所畏也。其余避寇而迁都,未有不亡;虽不即亡,未有能复振者也。
春秋之时,楚大饥,群蛮叛之,申息之北门不启,楚人谋徙于孤高。蔫贾日:“不可。我能往,寇亦能往。”于是乎以秦人、巴人灭庸,而楚始大。苏峻之乱,晋几亡矣,宗庙宫室尽为灰烬。温峤欲迁都豫章,三吴之豪欲迁会稽,将从之矣,独王导不可,曰:“金陵,王者之都也。且北寇方强,一旦示弱,窜于蛮越,望实皆丧矣。”乃不果迁,而晋复安。贤哉导也,可谓能定大事矣。嗟夫,平王之初,周虽不如楚之强,顾不愈于东晋之微乎?使平王有一王导,定不迁之计,收丰镐之遗民,而修文、武、成、康之政,以形势临东诸侯,齐、晋呈强,未敢贰也,而秦何自霸哉!
吾故日:周之失计,未有如东迁之缪者也。
(选自《苏轼文集》,有删改)
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有如东迁之缪者也缪:通“谬”,错误
B.至于乞假以生可也假:借,贷
C.恃齐而存耳恃:依靠
D.修文、武、成、康之政修:修改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说明周平王不应该“东迁”的一组是()
①周灵王之神圣,诸侯服享,然终以不振
②举文、武、成、康之业,而大弃之,此一败而鬻田宅者也
③避寇而迁都,未有不亡;虽不即亡,未有能复振者也
④周人如狄人也,逐水草而居
⑤金陵,王者之都也
⑥平王之初,周虽不如楚之强,顾不愈于东晋之微乎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③⑤⑥
12.下列对作者观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成主、周公虽然重视洛邑,但是都没有迁都洛邑的打算。
B.周平王迁都洛邑是放弃了祖宗基业,导致东周名存实亡。
C.举齐、晋迁都之例,说明即使是在强盛的时候迁都,国家也会衰亡。
D.周平王如果不迁都,只要采取正确的措施,秦国就没有称霸的机会了。
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夫富民之家,所以遗其子孙者,田宅而已。(3分)
(2)苏峻之乱,晋几亡矣,宗庙宫室,尽为灭烬。(3分)
(3)平王之初,周虽不如楚乏强,顾不愈于东晋之微乎?(4分)
参考答案
10.D
11.B
12.C
13.
(1)现在那些富裕的'人家,留给子孙后代的东西,只有田宅罢了。(所以……者,……的东西,用来……的东西。1分。遗,留给。1分。)
(2)苏峻叛乱的时候,晋朝几乎灭亡了,宗庙宫室全部成为灰烬。(几、几乎。1分。尽,全。1分。)
(3)周平王初年,周朝虽然比不上强大的楚国,难道还不能胜过衰弱的东晋吗?(虽,虽然。1分。顾,难道。1分。微,衰弱。译出大意,1分)
参考译文
太史公说:学者都说周伐纣王,之后住在洛邑。事实上不是这样的。周武王营建了洛邑,周成王派召公住在洛邑,占有了九鼎,而周又回到故都丰、镐。到了犬戎打败周幽王,周才东迁到了洛邑。
苏子说:周朝的失策,没有像东迁这样错误的。从周平王到周朝灭亡,并没有特别无道的君王。周灵王神明圣贤,诸侯服从进贡,然而最终也没有振兴(周室),是东迁的过错啊。从前周武王打败了商纣,把九鼎迁到洛邑,周成王、周公又增广营建。周公去世后,君陈、毕公先后住在洛邑,是用来增加周王室的威权的,并非有东迁的想法。周公想要葬在成周,而周成王把他葬在了毕,这哪来是有东迁的想法呢?
现在那些富裕的人家,留给子孙后代的东西,只有田宅罢了。即使遭受不幸而败落,顶多靠乞求借贷而生存,然而终究不敢动议(卖掉)田宅。现在周平王把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的祖宗基业全部放弃,这就是一旦败落就卖掉田宅的做法。夏朝、商朝统治天下,都有五六百年,他们先王的品德,没有超过周朝的,之后他们败落的情况,也不逊于周幽王、周厉王,可是他们却到了桀、纣时才灭亡。他们没有亡国的时候,天下诸侯都尊崇他,不像东周名存实亡。这是为什么呢?是不卖田宅的结果。
盘庚迁都到殷,是为了恢复殷的旧貌。古公迁都到岐,在那时,周人和狄人一样,逐水草而居,哪里有什么困难呢?卫文公东迁渡过黄河,依靠齐国而使国家得以保全。齐国迁都临淄,晋国迁都到绛、新田,都是在他们强盛的时候,并不是有所畏惧。其他的国家因躲避贼寇而迁都的,没有不灭亡的;即使没有立即灭亡,也没有能够复兴的。
春秋的时候,楚国发生了大饥荒,各个蛮族都反叛了,申息的北门无法打开,楚国人商议迁都到孤高。蔫贾说:“不行。我们能够前去孤高,贼寇也能前去。”于是依靠秦人、巴人灭掉了庸,而楚国才得以强大。(东晋)苏峻叛乱的时候,晋朝几乎灭亡了,宗庙宫室全部成为灰烬。温峤想迁都到豫章,三吴的豪族想迁都到会稽,(大家)正要跟从他们,只有王导不同意,说:“金陵是王者之都。况且北方的敌人正很强大,一旦示弱,逃窜到蛮越之地,(国家的)威望和实力就都失去了。”于是最终没有迁都,而晋室又得以安定。王导是个贤人啊,可以说能定夺大事啊。唉,周平王初年,周朝虽然比不上强大的楚国,难道还不能胜过衰弱的东晋吗?假使周平王有一个王导(这样的国相),定下不迁都的计策,收拢故都丰、镐的的遗民,而学习、遵循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的治国之道,凭借这样的形势面对山东的诸侯,齐国、晋国虽然强大,也不敢有背叛之心,而秦国凭什么敢称霸呢!
所以我说:周朝的失策,没有像东迁这样错误的。
★ 韩愈传练习
【苏轼《荀卿论》的语文练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共9篇)】相关文章:
《劝学》优秀教案2024-04-17
小学《劝学》的教学设计2023-02-18
劝学教学设计2022-06-18
初二语文上册作文2023-04-22
劝学教案2023-07-27
我辈作文原文及翻译2023-03-27
国学教学设计2022-05-05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复习2023-06-28
小学语文劝学教案2022-05-18
高二语文近体诗教案202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