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坎儿阅读答案(整理8篇)由网友“真心相对”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读书的坎儿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读书的坎儿》的阅读答案
《读书的坎儿》的阅读答案
①有大学生问被评为中科院院士的一位青年科学家:年轻人怎样才能成功?科学家回答了简单的四个字:请多读书。不只是这位科学家,几乎所有在事业上取得大成就的人,都喜欢“号召”别人读书。书籍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和生命智慧的总结,对我们认识世界和自身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果我们把人的生命比作娇艳欲滴的玫瑰,书籍则是必不可少的氧气和阳光;如果我们把人的生命比作奔腾不息的河流,书籍就是坚固的河床。
②从一般意义上讲,读书是最没有门槛的。大学教授可以读,建筑工地的民工同样可以读;绿草连天的春日能读,白雪皑皑的冬日也能读;人来人往的图书馆适合读,一人独居的卧室一样适合读……因为读书没有太多的门槛,它才能作为一种全民的“健心运动”加以推广。
③不过,读书的无门槛是相对于书海里的普通游泳者而言的,一个人想要做一个有品位的读书人,还真得跨越几个心灵的坎儿。
④第一,你必须是澄静的。人很难没有欲望,当年,乾隆下江南,看到大运河上熙熙攘攘,问身边一和尚:大运河有多少条船?和尚答:两条,一条为名,一条为利。乾隆非常欣赏和尚的机敏,当即大加赏赐。其实,这和尚并非特别聪明,他只是深谙世道人心的奥秘而已。然而,一个人下决心当读书人,不能有太多的欲望。欲望多的人会不自觉地把书籍分成“有用”、“无用”两种:“有用”的,他废寝忘食地阅读;“无用”的,他视若敝履。而事实上,所谓“有用”的书,往往是作用于一时的职业的,只能让我们获得物质财富;而“无用”的,则侧重于培育人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感,可以使我们获得心灵高度。
⑤第二,你应该学会坚持。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认识只能一步步走近真理,而不可能完全抵达真理,这就决定了书籍的正确性永远是有限的。正因为有限,我们就得不断地跟踪事物的新进展,掌握知识的新动态,让自己的生命与面对的生活一起前进。读书没有恒心,一个人的思想必然陈旧、浅薄,我们创造物质、精神财富的'能力就会变得虚弱不堪。
⑥第三,我们一定要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书籍并不是真理的代名词,真理可以利用它,谬误和谎言同样可以利用它。一个人要对市面上良莠不齐的书籍作出选择,靠别人把关是没有太多作用的。别人的精力再旺盛,也不能看尽天下的书。何况,同样一本书,不同的人有着完全不同的评价,别人认为不好的,你也许觉得好;别人以为精美绝伦的,你或许感觉一塌糊涂。对书的考察,最可靠的评判官是你的心灵——非同寻常的对知识的敏感,超乎群伦的观人察事的眼光以及对人文精神的深刻把握。
阅读题:
1.“读书的‘坎儿’”在文中具体指哪些?(3分)
2.为什么说“读书是最没有门槛的”?根据第②段内容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3.第④段引用乾隆与和尚的对话用意是什么?(3分)
4.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种说法与第⑤段的哪个句子意思相近?(3分)
参考答案:
1、3分太多的欲望;没有恒心;不能分辨是非。
2、3分人人可以读;时时可以读;处处可以读。(每个要点1分)
3、3分意在论证人们的欲望太多,因此读书人必须澄静。
4、3分书籍的正确性永远是有限的。(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认识只能一步步走近真理,而不可能完全抵达真理,这就决定了书籍的正确性永远是有限的)。
篇2:读书阅读答案
1.目的是为了从反面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引出论题。其好处是激发阅读兴趣,引人深思。
2.琐碎拉杂的事情使人忙碌,心思分散,无时间读书。
3.作用是过渡,承上启下。
4.“略”。
5.文章从三方面论述“读有益的书”的好处。一是可以使头脑清醒和灵活;二是可以滋补和提升精神;三是可以使人胸襟高雅,气度不凡。(意对即可)
6.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篇3:《读书》阅读答案
阅读时,你会感觉自己像一条游泳的鱼,自由自在,任思想驰骋!
父母生养身体,书籍铸造灵魂。从这个意义上说,书籍好比我们的再生父母。
读书赋予人的快乐是任何美食、锦衣和华屋绝难比拟的——吃一道佳妙的.菜,美味一会儿;穿一件漂亮的衣,神气一阵子;读一本有益的书,受用一辈子。
人不读书与人无朋友的孤单,也许是暂时的,人若不爱读书,那么这种孤单贫穷将是终身的。
文学的魅力无穷,书中的世界最大。
(节选自叶文玲《关于读书》)
1.为什么说“书籍好比我们的再生父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感受过读书的快乐吗?请你描述一下读书带给你的快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4:《读书》阅读答案
《读书》阅读答案
《读书》阅读答案
①古人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乍听之下,这话似乎说得严重。叮足、仔细一想,却觉得十分有理。
②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假如好久没接近书本了,那必定是因为他的心思分散在其他琐碎拉杂的事情上。而这些琐碎拉杂的事情使人忙碌,正是造成一个人思想肤浅庸俗的最大原因。思想肤浅庸俗形之于外的时候,言语就自然无味,面目也必随之可憎了。
③我们固然不能脱离现实而生存,但每天抽出一小部分时间读读书,却可以使我们保持头脑的清醒和灵活。
④古人说:“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我们的思想需要源头活水,而这源头有一大部分是来自读书。天天读点有益的书,对精神有滋补作用,而我们的言谈举止就不至于“无味”或“可憎”了。
⑤对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来说,读书是一种休息。对用脑力处理事务的人来说,读书会是 一种解脱。当我们烦闷的时候,读书固然可以解闷;当我们愁苦的时候,读书也可以使我们忘忧。
⑥读有益的书可以把我们由琐碎杂乱的现实提升到一个较为超然的境界,能以旁观者的.眼光回顾你自己的忙碌沉迷。一切日常引以为大事的焦虑、烦忧、悲愁,以及一切把你牵扯在内的扰攘纷争,这时就都不再那么值得认真了。
⑦书本是人类精神上的营养剂。缺少了它,生活必有缺陷。
⑧林语堂劝人们找到“文学上的爱人”。他说:“世上原有所谓性情相近的事。所以一个人必须从古今中外的作家中找寻出和自己性情相近者。”你如能时常有机会和一位与自己精神领域接近的作家借书本聊天谈心,他所说的话就是你想说的话,他的喜怒哀乐就是你的喜怒哀乐,这时,你就可以得到如同交到知心朋友一般的快乐。
⑨世上有人喜欢储蓄金钱,有人喜欢收藏古董,有人喜欢搜集邮票珍玩,也有人喜欢把 书本上的佳言名句储存脑中。最后这种储存是最富经济价值且又是最安全的储存。因为它一不怕窃盗,二不怕丢失。而且携带方便,取用简单。
⑩“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使人风度高雅,气宇轩昂,远胜过服饰上的奢华或家宅中 的堆金积玉,而它能使你有恬淡宁适、心安理得的快乐,更决非终年孜孜为利,唯恐失去存款的人们所可比拟的。
阅读题:
1.文章开头即引古人“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之说,其目的是什么?有什么好处? (4分)
2.第②段写的“造成一个人思想肤浅庸俗的最大原因”是什么? (2分)
3.第⑨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4.第③段谈到“读有益的书”的好处,请结合你自己的读书实际,写出一部书名,并谈谈从中得到什么益处。 (3分)
5.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论述了“读有益的书”的好处?请简要概述。 (3分)
6.请写出本文的两种论证方法。 (2分)
参考答案:
1. 目的是为了从反面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引出论题(2分)。其好处是激发阅读兴趣,引人深思(2分)。
2. 琐碎拉杂的事情使人忙碌,心思分散,无时间读书(2分)。
3. 作用是过渡,承上启下。(答出“承上启下”可得2分,只答“过渡”得1分。)
4. 此题为开放题。写出书名得1分,谈出益处得2分。
5. 文章从三方面论述“读有益的书”的好处。一是可以伸头脑清醒和灵活(1分);二是可以滋补和提升精神(1分):三是可以使人胸襟高雅,气度不凡(1分)。
6. 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任意答对两种得2分)。
篇5:《读书》阅读答案
①古人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乍听之下,这话似乎说得严重。叮足、仔细一想,却觉得十分有理。
②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假如好久没接近书本了,那必定是因为他的心思分散在其他琐碎拉杂的事情上。而这些琐碎拉杂的事情使人忙碌,正是造成一个人思想肤浅庸俗的最大原因。思想肤浅庸俗形之于外的时候,言语就自然无味,面目也必随之可憎了。
③我们固然不能脱离现实而生存,但每天抽出一小部分时间读读书,却可以使我们保持头脑的清醒和灵活。
④古人说:“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我们的思想需要源头活水,而这源头有一大部分是来自读书。天天读点有益的书,对精神有滋补作用,而我们的言谈举止就不至于“无味”或“可憎”了。
⑤对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来说,读书是一种休息。对用脑力处理事务的人来说,读书会是 一种解脱。当我们烦闷的时候,读书固然可以解闷;当我们愁苦的时候,读书也可以使我们忘忧。
⑥读有益的书可以把我们由琐碎杂乱的现实提升到一个较为超然的.境界,能以旁观者的眼光回顾你自己的忙碌沉迷。一切日常引以为大事的焦虑、烦忧、悲愁,以及一切把你牵扯在内的扰攘纷争,这时就都不再那么值得认真了。
⑦书本是人类精神上的营养剂。缺少了它,生活必有缺陷。
⑧林语堂劝人们找到“文学上的爱人”。他说:“世上原有所谓性情相近的事。所以一个人必须从古今中外的作家中找寻出和自己性情相近者。”你如能时常有机会和一位与自己精神领域接近的作家借书本聊天谈心,他所说的话就是你想说的话,他的喜怒哀乐就是你的喜怒哀乐,这时,你就可以得到如同交到知心朋友一般的快乐。
⑨世上有人喜欢储蓄金钱,有人喜欢收藏古董,有人喜欢搜集邮票珍玩,也有人喜欢把 书本上的佳言名句储存脑中。最后这种储存是最富经济价值且又是最安全的储存。因为它一不怕窃盗,二不怕丢失。而且携带方便,取用简单。
⑩“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使人风度高雅,气宇轩昂,远胜过服饰上的奢华或家宅中 的堆金积玉,而它能使你有恬淡宁适、心安理得的快乐,更决非终年孜孜为利,唯恐失去存款的人们所可比拟的。
阅读题:
1.文章开头即引古人“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之说,其目的是什么?有什么好处? (4分)
2.第②段写的“造成一个人思想肤浅庸俗的最大原因”是什么? (2分)
3.第⑨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4.第③段谈到“读有益的书”的好处,请结合你自己的读书实际,写出一部书名,并谈谈从中得到什么益处。 (3分)
5.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论述了“读有益的书”的好处?请简要概述。 (3分)
6.请写出本文的两种论证方法。 (2分)
篇6:小议读书 阅读答案
小议读书 阅读答案
①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从本质上讲,就是读者的心灵和上下古今的伟大智者的心灵进行对话。但真正要把书读好,需搞明白三个问题。
② 一是为什么读书。这是读书“入口处”第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纵观天下读书人,一般有两种读书心态:出于实用和出于兴趣。实用性读书把读书当作一种手段,以适应工作、职务需要和追求财富等为目的。兴趣性读书则是出于爱好,丰富自己的精神和知识世界,提高个人素质。现在的许多学生不知道为何读书。只是为了考个好学校,将来找个好工作,属于被动地学习,这是对读书目的严重扭曲,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之一。
③二是读什么书。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书籍是无法穷尽的。庄子有言:“吾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逐无涯,殆矣。”要减少读书的盲目性与随意性,增强针对性,最好的办法就是读经典。什么是经典?经典就是有生命力的,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可以穿越时空的东西。反复读经典,每次心得和收获都不一样。毛主席读《红楼梦》读了5遍,圈点阅读《资治通鉴》17遍;总理读《沉思录》近100遍,天天都在读,这就是经典。有些东西当时看来是经典,过一段时间再看,还是经典。如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等等都具有永恒的真理价值。
④三是如何读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一百本书而不思考,不如思考着读一本书。前人也不是完人,也有认识偏颇的地方,甚至错误的地方。有些观点或论断,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正确的,用新的视角来审视,可能是不合时宜的;也有些观点或论断,结合新的实践或新的元素是可以创新发展的。所以,我们读书要边读边思,于不疑处有疑,善于存疑,敢于存疑,然后进行深度思考,形成自己的学问。不仅要思考其中的思想内容,最重要的是掌握蕴含其中的思维方法,掌握了先进的思想和科学的方法,人就有了力量。
⑤最后,要善于活化知识。通过读书,我们可以获取知识,但零碎的、没有系统的知识是没有多大价值的,这就需要活化知识,建立起自己的认知系统。人的大脑好比电脑,脑子里存储了大量的`零碎的知识,如果不去消化、理解和运用,无非是在脑容量里多占了点空间而已,这样的知识越多,你的内存越小,反应越慢,脑子容易僵化。知识是冰,是死的,而智慧是水,是活的,只有把知识转化为智慧,才是到达了读书的真境界。
1.标题《小议读书》肯定不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其理由是什么?(2分)
2.从选文的结构和分论点的角度完成下列两题。
(1)第②③④段这三个论述语段能否颠倒一下顺序?为什么?(2分)
(2)用简洁的语言回答读书要“读什么书”和“如何读书”。(2分)
3.第⑤段中画线句子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什么观点?(2分)
参考答案:
1.其理由是:首先,从形式上看它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仅仅是一个短语(1分);其次,它仅仅是一论题,规定了作者的写作范围,没有表达作者对读书的见解和主张(1分)。
2.(1)不能。其理由是:它符合我们认识事物的一般顺序,或它有一个从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1分),体现了议论文论证思路的严密性(1分)。(判断错误,该题不得分;判断正确,不讲理由,也不得分)(2)读书要读经典(1分);读书要边读边思边疑,掌握蕴含其中的思维方法(1分,答出前一分句也可得分)。
3.比喻论证法(1分)。证明了读书要善于活化知识(1分)。
篇7:读书佐酒阅读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读书佐酒
元 陆友仁
苏子美①豪放不羁,好饮酒。在外舅②杜祁公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③。公深以为疑,使子弟④密
觇⑤之。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至“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⑥,遽抚掌曰:“惜乎,击之不中!”遂满饮一大白。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⑦,此天以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白。公闻之,大笑曰:“有如此下酒物,一斗不为多也。”(选自《研北杂志》)
注释:①苏子美:即宋代诗人苏舜钦,子美是他的字。②外舅:岳父。③率(lǜ):标准。③子弟:家中的晚辈。⑤觇(chān)偷看。⑥副车:帝王外出时随从的车。⑦始臣起下邳(pī),与上会于留指张良在下邳得到《太公兵法》,后与刘邦于留县相会的经历。上,指刘邦。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好饮酒 好___________
(2)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 闻___________
(3)遽抚掌曰 抚___________
(4)此天以授陛下授___________
2、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以一斗为率(把、用)
B、击之不中(指代副车)
C、遂满饮一大白(于是、就)
D、与上会于留(在)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公深以为疑,使子弟密觇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看,苏子美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喜欢
(2)听到
(3)拍(击)
(4)授给(给、给予)
2、B
3、杜祁公对此非常怀疑,派加重晚辈秘密地去偷看他。(意思符合即可)
4、热爱读书,喜欢饮酒;性情豪放。
篇8:读书佐酒阅读答案
①豪放不羁,好饮酒。在外舅
②杜祁公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
③。公深以为疑,使子弟
④密觇
⑤之。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至“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
⑥,遽抚掌曰:“惜乎,击之不中!”遂满饮一大白。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
⑦,此天以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白。公闻之,大笑曰:“有如此下酒物,一斗不为多也。”(选自《研北杂志》)
注释:
①苏子美:即宋代诗人苏舜钦,子美是他的字。
②外舅:岳父。
③率(lǜ):标准。
③子弟:家中的晚辈。
⑤觇(chān)偷看。
⑥副车:帝王外出时随从的车。
⑦始臣起下邳(pī),与上会于留指张良在下邳得到《太公兵法》,后与刘邦于留县相会的经历。上,指刘邦。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好饮酒 好___________
(2)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 闻___________
(3)遽抚掌曰 抚___________
(4)此天以授陛下授___________
2、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以一斗为率(把、用)
B、击之不中(指代副车)
C、遂满饮一大白(于是、就)
D、与上会于留(在)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公深以为疑,使子弟密觇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看,苏子美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喜欢
(2)听到
(3)拍(击)
(4)授给(给、给予)
2、B
3、杜祁公对此非常怀疑,派加重晚辈秘密地去偷看他。(意思符合即可)
4、热爱读书,喜欢饮酒;性情豪放。
★ 叙事性散文
★ 新疆一周游记作文
【读书的坎儿阅读答案(整理8篇)】相关文章:
爱有多深作文2022-06-25
品德与社会我爱我的家人教案2023-03-26
七年级历史上册《干旱的宝地》教学设计2023-02-24
新疆游记的350字作文2022-05-07
毕业生面试的四忌2023-10-29
可敬的劳动者说课稿2023-08-08
必须跨过这道坎高中作文700字2023-06-10
地理《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2022-08-16
山东省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错误是怎么回事2022-11-20
品德与社会教案2022-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