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阅读及答案参考

时间:2023-12-18 08:00:28 阅读答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秋兴阅读及答案参考(集锦11篇)由网友“碧空灵泥”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秋兴阅读及答案参考,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秋兴阅读及答案参考

篇1:秋兴阅读及答案参考

有关秋兴八首阅读及答案参考

秋兴八首(其四)

杜甫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①世事不胜悲。

王使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②关山金鼓振,征西③车马羽书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注】①百年:指代一生。②直北:正北,指与北边回纥之间的战事。③征西:指与西边吐蕃之间的战事。

1.首句中的“闻道”有何作用?“弈棋”该如何理解7.(5分)

2.结合全诗分析“悲”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参考答案

1.“闻道”一词总领全诗,(1分)以下的一系列感慨与伤悲,都从“闻道”生发出来,表明诗人虽流落夔州仍时刻关注国政时局。(2分)“弈棋”运用比喻的手法,(1分)形象地表明了国家的政治中心长安多年来权力争夺不 休、局势变化不定的混乱状态。(1分)

2.①唐王朝的政局多变,朝政混乱,此为一悲;②外患严重,关河动荡,此为二悲;③朝廷人事更迭,导致国运昔盛今衰,此为三悲;④忆及往年在长安的生活,而如今自己远居夔州,身世飘零,徒有忧国之思,此为四悲。 (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三点给满分)

8第一句“闻道长安似弈棋”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该句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9诗人在该诗中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赏析

《秋兴》八首是公元766年(大历元年)杜甫五十五岁旅居夔州时的作品。它是八首蝉联、结构严密、抒情深挚的一组七言律诗,体现了诗人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

第四首以安史之乱为中心,写长安近况,是八首的枢纽。

首联因听说长安政局变化很大(指长安先破于安史,后陷于土蕃,而反思国家和个人所经历的**与流亡,有说不尽的悲哀。“弈棋”言中央政权彼争此夺,反复 不定,变化急促,比喻贴切而形象。“百年”此处既指自己一辈子,也指唐代社会。“不胜悲”是指国运民生和自己宦海浮沉身世所生的感慨。

中四句承首联,皆“闻道”之事,具体写“似弈棋”的'内容。颔联感慨世道的变迁,时局的动荡,着重内忧,国运今非昔比,老一辈文武官员都换成新主。中央的 典章、文物、制度都已废弃,在政治上自己已经是一个被遗忘的人了。颈联忽然纵笔大开,大起波澜,侧重外患。“直北”即正北,“愁看直北是长安”,夔州的正 北是长安、洛阳,亦即陇右关辅中原一带,此指长安以北。“直北”、“征西”互文,“金鼓震”、“羽书驰”言西北多事,土蕃曾陷长安,后回纥入寇,党项、羌 又犯同州,浑奴刺寇周至,故云。报军情的文件来往弛送,时局危急。

尾联写在这国家残破、秋江清冷、身世凄苦、暮年潦倒的情况下,昔日在长安的生活常常呈现在怀想之中。第七句“鱼龙寂寞秋江冷”结到“秋”字,《水经 注》:“鱼龙以秋冬为夜。”写秋江即诗人当前身在蘷州之处境。第八句结到“思”字,领起下面洋洋洒洒四首律诗,写故国平居,均由“思”字生出,故国思与前 面的故园心一脉相承,承上启下,大合大开,气势流转,笔有千钧之力。

篇2:《秋兴(其一)》《秋思》阅读答案

《秋兴八首(其一)》《秋思》阅读答案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⑩高急暮砧(zhēn)

秋思

陆游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山醉亦休。

衣杵相望深巷月,井桐摇落故园秋。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

【注释】①本诗写于嘉泰三年,这年陆游七十九岁,居住在山阴故乡。②火牛:古代火攻的一种战具。③元龙:陈登,字元龙,东汉人。

(l)赏析“砧杵敲残深巷月”一句中“残”字的.妙处。(4分)

(2)两首诗表达了哪些相同的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 (4分)一“残”字,写出了“月”之形,一勾残月点明了时间,并借用想象将妇女的砧柞捣衣与月亮的残缺相联接,仿佛月亮是被砧柞敲残,使客观的物象具有了主观的情感,表现了诗人落寞的心境。(一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

(2) (4分)①因秋而生的悲凉感:两首诗表达了因秋萧条之景而生悲凉之情以及常年漂泊之感。②忧国情怀:杜诗借战乱流离和陆诗借年老闲居故园的描写,都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担忧之情。 (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篇3:《秋兴其三》阅读答案

(1)颈联用典,以匡衡、刘向自比,表达追慕前贤却不能如愿的苦闷;尾联使用反衬与对比,借“同学少年”的农马轻肥,凸现诗人功业无成的愤懑与颓伤。

(2)答案一:用“静”字更佳。“静”突出了清晨白帝山城的静穆,与全诗意境、诗人心绪妙合无垠。改为“尽”字,虽然朝晖照城郭的画面壮阔,气势恢宏,却与诗人的萧索心境不合。

答案二:用“尽”字更佳。“尽”描绘了朝阳照耀城郭的壮阔景象,气势恢宏,乐景很好地衬托了哀情。“静”字虽然突出了清晨白帝山城的静穆,但似乎了力度与激情。

篇4:《秋兴其三》阅读答案

首联:“山郭”说明夔州地处偏僻,“千家”指人烟稀少。“朝晖”写秋晨朝霞的美景,以“静”饰“朝晖”,空寂冷漠之意顿出。早起坐江楼赏朝晖,看翠微,似乎不无惬意,冠以“日日”二字,就揭示出诗人无聊而孤寂的心情,并使“朝晖”失去诱人的光彩,甚至望“翠微”生厌。

二联就眼前所见作进一层铺叙。“信宿”,一夜曰宿,再宿曰信。渔舟依旧泛泛,燕子故意飞飞,是“日日”看到的景致,在“泛泛”、“ 飞飞”中就透出诗人的憎厌之情。身处异地,心怀家国,触目皆愁,日坐江楼,看朝晖,对翠微,已透出无聊情绪,而舟泛、燕飞又皆从无聊者的眼中看出,无可奈何的心情益发清晰。

三联借古人写心中事。这里是指如果抗言上疏论奏政治得失,何减匡衡,结果却因此遭贬,“伏奏无成,终身愧耻”,因此说“功名薄”;进而不得为国出力,只得退而讲经如刘向父子,但窗老一经,一事无成,违背自己的心愿,因此说“心事违”。说“功名薄”,说“心事违”,以转进一层的笔法,表达了诗人的强烈愤慨。抗疏遭贬,著诗抒情,诗人借二古人事以抒发自己的愤懑,写得委婉深沉。

结联借“同学少年”之得意反衬自己不得意的处境。想到同学少年多已腾达得意,轻裘肥马,作威作福,既不念故人之流落,更不念家国之残破,一个“多”字,一个“自”字,表现了诗人的痛心,也表明了他的鄙视之情。诗人本不得意,却以得意者反衬,转折得突兀,收结得愤激,诗正是在愤激中揭示了诗人的深挚的忧国忧民之情。

篇5:《秋兴其三》阅读答案

山郭:山城,指夔州。

晖:日光。

江楼:临江之楼,夔州临江。

翠微:青的山。

信宿:再宿。这里有一天又一天的意思。

泛泛:形容小舟在水中漂浮,无所归依的样子。

抗疏:指臣子对君命或廷议有所抑制,上疏进谏。

(1)为了抒写诗人的心境,这首诗的颈联和尾联各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作简要说明。(4分)

(2)有人说,诗的首句中的“静”字不如改成“尽”字。对此,你的看法如何?请表明观点并简洁地阐述理由。(4分)

篇6:水龙吟秋兴阅读答案

水龙吟秋兴阅读答案

语文阅读理解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习,不仅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考试,最重要的,对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这篇水龙吟秋兴阅读答案,以供同学们练习、反思和感悟!

秋生泽国,无边落木,又作萧萧下。澄江过雨,凉飙吹面,黄花初把。苍鬓羁孤,粗营鸡黍,浊醪催贳①。对斜斜露脚,寒香正好,幽人去,空惊咤。 头上纶巾醉堕,要欹眠,水云萦舍。牵衣儿女,归来欢笑,仍邀同社②。月底蓬门,一株江树,悲虫鸣夜。把茱萸细看,牛山③底事,强成沾洒。

注释:①贳:读shì,赊欠。②社:一种民间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③牛山:《晏子春秋》载,齐景公登牛山,流涕曰:“美哉国乎!若何去此而死也?”

⑴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词的上阕“秋生”句和“澄江”句,交代了时节,描写了环境特点,营造了悲凉孤寂的氛围,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B.“苍鬓”句,描写了词人两鬓斑白,人生老迈,漂泊孤苦,只能靠自己种地养鸡糊口,连喝杯浊酒也要赊欠的'困顿境遇。

C.“把茱萸细看”与王维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异曲同工,遥想了故乡亲人对身处远方的诗人的思念。

D.整首词所描写的萧萧落木,雨后澄江,云水萦舍,月下江树的景象,画面感极强,表现了词人独具匠心的构图能力。

⑵词结尾句“牛山底事,强成沾洒”,借用齐景公登牛山而悲泣的故事,来抒发时光易逝的人生悲叹。下面诗句中与这句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4分)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诗经·卫风·氓》)

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C.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刘禹锡《乌衣巷》)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E.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主席《沁园春·长沙》)

⑶下阕写词人酒醉“欹眠”后,有“牵衣儿女,归来欢笑,仍邀同社”一句。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这一句。(5分)

参考答案:19分

⑴(2分)C(“遥想了故乡亲人对身处远方的诗人的思念”有误,“把茱萸细看”抒发的是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和词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⑵(4分)C、D

【评分参考】答对一项得2分。答案超过两项本题不得分。

⑶(5分)这一句描写了词人酒醉中的梦境(或“想象”)(1分):词人回到家中,儿女牵衣,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去参加社日活动(1分)。与下文醒来后眼前孤独漂泊的生活(1分)形成鲜明的对比(或“衬托”“虚实结合”)(1分),表现了词人的羁旅愁苦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1分)。【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

篇7:秋兴其二古诗阅读答案

秋兴八首其二古诗阅读答案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①香炉违伏枕②,山楼粉堞③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注:①画省:尚书省,汉尚书省以胡粉涂壁,紫素界之,画古烈士像,故别称“画省”,诗中指诗人值守左省事。②伏枕:指卧病在床的人。③粉堞:用白垩涂刷的女墙,指建在城墙顶部内外沿上的薄型挡墙。

1、下列对这首诗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句让古城夔府沉浸在“落日”的凄冷氛围中,寄寓诗人沦落天涯的悲戚之情。

B、“每”字的运用,在时间维度上拓展了诗歌意境,将自己眷顾长安之情写得深切感人。

C、“听猿”句是说听猿的叫声,从其凄厉的程度判断,它叫三声就已泪流。

D、“奉使”句是说跟随使者行船返回故乡,但“虚”字给予否定,怅然之情溢于言表。

E、以“画省香炉”遥忆往事,以“伏枕”写现实,虚实构成反差,鄙薄功名之心立现。

2、请从对比和景情关系角度,对尾联加以赏析。

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1、(5分)CE(C项“听猿实下三声泪”应为“听猿三声实下泪”的.变序,以求和本联下句对仗工稳,并以猿声凄厉写内心的悲凉凄惨。E“鄙薄功名之心立现”错,正确的表述应该有时光易逝、人至暮年衰朽而无力再效忠朝廷的沉痛之悲。)

2、(6分)①对比:“石上藤萝月”是春夏之景,充满生机和活力,而“洲前芦荻花”是秋冬之景,满是落寞与萧索,两相对比,既暗示时光流逝,又更能表现现实的凄凉。②以景结情:“石上藤萝月”“(月映)洲前芦荻花”都是景语,但都寄寓诗人归家无望、报国无力的沉痛,从而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修辞有很多,常用的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还有叠词、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还有一种修辞用的比较多的就是引用,有时阅读理解中会有引用的诗句、名人故事、还有名人语言或名人著作中的有关内容,问题会有“文章中引用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这种题目回答时要注意答到这样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衬托了记述对象的品质,突出了主人公的某种精神”。

篇8:《秋兴》皇甫曾阅读附答案

《秋兴》皇甫曾阅读附答案

秋兴

皇甫曾

流萤与落叶,秋晚共纷纷。

返照城中尽,寒砧雨外闻。

离人见衰鬓,独鹤暮何群。

楚客在千里,相思看碧云。

8.本诗颔联如何描写秋景?请简要分析。(5分)

9.本诗与《天净沙·秋思》相比,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8.【答案】①视听结合(答“借景抒情”“动静结合”也可以)(2分);

②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即将消失,伴着雨声,隐约听到寒风中捣衣的.声音(2分);

③表达了诗人的惆怅、落寞以及思亲怀远之情(1分)。

9.【答案】同:两首诗都表达了游子客居他乡、漂泊天涯的凄苦愁楚之情(2分);

异:本诗三、四两联还表达了衰老感伤、离群孤独之情(2分)以及对亲人和朋友无尽的思念之情(2分)。

篇9:《秋兴其三》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秋兴八首其三》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秋兴其三

杜甫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注释:

山郭:山城,指夔州。

晖:日光。

江楼:临江之楼,夔州临江。

翠微:青的山。

信宿:再宿。这里有一天又一天的意思。

泛泛:形容小舟在水中漂浮,无所归依的样子。

抗疏:指臣子对君命或廷议有所抑制,上疏进谏。

(1)为了抒写诗人的心境,这首诗的颈联和尾联各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作简要说明。(4分)

(2)有人说,诗的首句中的“静”字不如改成“尽”字。对此,你的`看法如何?请表明观点并简洁地阐述理由。(4分)

答案:

(1)颈联用典,以匡衡、刘向自比,表达追慕前贤却不能如愿的苦闷;尾联使用反衬与对比,借“同学少年”的农马轻肥,凸现诗人功业无成的愤懑与颓伤。

(2)答案一:用“静”字更佳。“静”突出了清晨白帝山城的静穆,与全诗意境、诗人心绪妙合无垠。改为“尽”字,虽然朝晖照城郭的画面壮阔,气势恢宏,却与诗人的萧索心境不合。

答案二:用“尽”字更佳。“尽”描绘了朝阳照耀城郭的壮阔景象,气势恢宏,乐景很好地衬托了哀情。“静”字虽然突出了清晨白帝山城的静穆,但似乎了力度与激情。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秋风萧瑟,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秋兴》为I寺人旅居菱州所写。

B.白帝城里千家万户静静地沐浴在秋日的朝晖中,江楼坐拥在青翠的山峰中。

C.连续在船上过夜的渔人,仍旧泛着小舟在江中漂流,日子依然展翅飞来飞去。

D.全诗既有静景,又有动景,以动衬静,这种静带给人看似宁静却并不宁静的心绪。

E.本诗与必修3中的《秋兴八首(其一)》的景物整体色调、情感基调是一致的。

2.诗中后两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BE

2.(共6分)表达了苦闷与愤慨、悲愤与哀伤之情。(2分) 颈联,看淡功名,上疏直言;事不遂心,退而讲经。作者以匡衡、刘向自比,表达事与愿违不得为国出力的苦闷与愤慨。尾联,借多已瞎达、轻裘肥马的“同学少年”之得意反衬自己不得意的处境,凸现悲愤与哀伤。(4分)

其三翻译

白帝城里千家万户静静地沐浴在秋日的朝晖中,我天天去江边的楼上,坐着看对面青翠的山峰。连续两夜在船上过夜的渔人,仍泛着小舟在江中漂流。虽已是清秋季节,燕子仍然展翅飞来飞去。汉朝的匡衡向皇帝直谏,他把功名看得很淡薄;刘向传授经学,怎奈事不遂心。古人尚且如此,我更是不必说了。年少时一起求学的同学大都已飞黄腾达了,他们在长安附近的五陵,穿轻裘,乘肥马,过着富贵的生活,我却注定要为一个信念苦渡人间。

赏析:

首联:“山郭”说明夔州地处偏僻,“千家”指人烟稀少。“朝晖”写秋晨朝霞的美景,以“静”饰“朝晖”,空寂冷漠之意顿出。早起坐江楼赏朝晖,看翠微,似乎不无惬意,冠以“日日”二字,就揭示出诗人无聊而孤寂的心情,并使“朝晖”失去诱人的光彩,甚至望“翠微”生厌。

二联就眼前所见作进一层铺叙。“信宿”,一夜曰宿,再宿曰信。渔舟依旧泛泛,燕子故意飞飞,是“日日”看到的景致,在“泛泛”、“ 飞飞”中就透出诗人的憎厌之情。身处异地,心怀家国,触目皆愁,日坐江楼,看朝晖,对翠微,已透出无聊情绪,而舟泛、燕飞又皆从无聊者的眼中看出,无可奈何的心情益发清晰。

三联借古人写心中事。这里是指如果抗言上疏论奏政治得失,何减匡衡,结果却因此遭贬,“伏奏无成,终身愧耻”,因此说“功名薄”;进而不得为国出力,只得退而讲经如刘向父子,但窗老一经,一事无成,违背自己的心愿,因此说“心事违”。说“功名薄”,说“心事违”,以转进一层的笔法,表达了诗人的强烈愤慨。抗疏遭贬,著诗抒情,诗人借二古人事以抒发自己的愤懑,写得委婉深沉。

结联借“同学少年”之得意反衬自己不得意的处境。想到同学少年多已腾达得意,轻裘肥马,作威作福,既不念故人之流落,更不念家国之残破,一个“多”字,一个“自”字,表现了诗人的痛心,也表明了他的鄙视之情。诗人本不得意,却以得意者反衬,转折得突兀,收结得愤激,诗正是在愤激中揭示了诗人的深挚的忧国忧民之情。

篇10:秋兴八首其二古诗阅读答案

秋兴八首其二古诗阅读答案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①香炉违伏枕②,山楼粉堞③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注】①画省:尚书省,汉尚书省以胡粉涂壁,紫素界之,画古烈士像,故别称“画省”,诗中指诗人值守左省事。②伏枕:指卧病在床的人。③粉堞:用白垩涂刷的女墙,指建在城墙顶部内外沿上的薄型挡墙。

1.下列对这首诗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句让古城夔府沉浸在“落日”的凄冷氛围中,寄寓诗人沦落天涯的悲戚之情。

B.“每”字的运用,在时间维度上拓展了诗歌意境,将自己眷顾长安之情写得深切感人。

C.“听猿”句是说听猿的叫声,从其凄厉的程度判断,它叫三声就已泪流。

D.“奉使”句是说跟随使者行船返回故乡,但“虚”字给予否定,怅然之情溢于言表。

E.以“画省香炉”遥忆往事,以“伏枕”写现实,虚实构成反差,鄙薄功名之心立现。

2.请从对比和景情关系角度,对尾联加以赏析。

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1.(5 分)CE(C 项“听猿实下三声泪”应为“听猿三声实下泪”的变序,以求和本联下句对仗工稳,并以猿声凄厉写内心的悲凉凄惨。E“鄙薄功名之心立现”错,正确的表述应该有时光易逝、人至暮年衰朽而无力再效忠朝廷的沉痛之悲。)

2.(6 分)①对比:“石上藤萝月”是春夏之景,充满生机和活力,而“洲前芦荻花” 是秋冬之景,满是落寞与萧索,两相对比,既暗示时光流逝,又更能表现现实的凄凉。②以景结情:“石上藤萝月”“(月映)洲前芦荻花”都是景语,但都寄寓诗人归家无望、报国无力的沉痛,从而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修辞有很多,常用的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还有叠词、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还有一种修辞用的比较多的就是引用,有时阅读理解中会有引用的诗句、名人故事、还有名人语言或名人著作中的有关内容,问题会有“文章中引用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这种题目回答时要注意答到这样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衬托了记述对象的品质,突出了主人公的某种精神”.

文学类文本阅读

关于文学类文本阅读,主要把重点放在散文和小说上,说明文考到的可能性不大(我想应该是说明文的解题技巧比较简单用于高考区分度不太大吧)。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主要是把答题技巧给背熟,只有肚子里有点东西才能答题不是吗。虽然老师上课时会慢慢补充相关的答题技巧,不过还是买一本有详细叙述的练习比较好,因为很可能要复习时你都不知道把笔记记在哪里了。

对了,我们老师要我们格外关注小说中的外国小说,说是外国小说和中国小说有很大的不同,手法也有很大差异,遇到不会的外国小说题型时一定要把它记下来并进行归纳整理;遇到看不懂的小说时,概括主题应该往大的方面去概括,大的主题就是指和平、爱情、亲情等永不过时的观点。

篇11:秋兴八首其六古诗阅读答案

秋兴八首其六古诗阅读答案

秋兴八首·其六①

杜甫

瞿塘峡口曲江②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③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④。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刚结束,蜀地仍战乱不息,诗人时年55岁,滞留夔州。②曲江:地名,在长安城南。③花萼:花萼相辉楼,在长安南内兴庆宫西南隅。据载,唐玄宗开元二十年,从大明宫依城修筑复道,达南内兴庆宫,直至曲江芙蓉园。④入边愁:传来边地战乱的消息。

⑴请分析首联的作用。(3分)

⑵请简要赏析颈联的表达效果。(4分)

⑶作者在诗歌中兴发了哪些感慨?请简要概括。(4分)

答案:

⑴点出了题目中的“秋”字(1分);渲染了一种萧瑟、迷茫、冷清的氛围(1分);引出下文对万里之外的京城昔日繁盛的描写(1分)。

⑵使用了借代的手法(1分),用“珠帘绣柱”借代行宫别院,用“缆”、“樯”借代游船(1分),写出了曲江行宫别院建筑的奢华(1分),皇帝所乘游船装饰的华美,游乐的声势之大(1分)。(如果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围”、“起”,最多给2分)

⑶表达了作者的羁旅之愁,对乱后京城破败的痛惜,对国家中落的忧念,隐含了对统治者骄奢淫逸的不满。(每点1分)

做阅读题的解题方法

1、字不离词。汉语中一词多义现象相当普遍。在理解词语中某个字的意思的时候,必须把它放到这个词语中去考察,即字不离词,这样才能准确的理解这个字的意思。

2、词不离句。在综合阅读题中,常常要求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至于某个词在句中的表达作用,更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理解,而不能离开句子作单独解释。

3、句不离段。也就是说,对句子的分析理解不能离开具体的语段,不能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如果离开具体的语段,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许多句子只能狭隘的理解甚至于不知所云。只有结合具体的语段和语言环境,才会知道这句话在全文中占着什么样的位置。

4、段不离文。段落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因此,对语段的阅读理解不能离开文章的主要意思,不能偏离文章的中心。否则,对语段内容或作用的理解就会发生偏差。

阅读理解说明文的答题套路

1、从说明对象的角度: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

2、从说明文语言特征:平实的说明文、文艺说明文。

说明的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数: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典型考题: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中考标准化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什么的说明顺序对什么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比较、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秋兴其二古诗阅读答案

高中语文秋兴(其一)教案

秋兴其一课堂实录(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秋兴八首翻译

秋兴八首说课稿

淮上别范大,淮上别范大钱起,淮上别范大的意思,淮上别范大赏析

郡江南上别孙侍御,郡江南上别孙侍御张九龄,郡江南上别孙侍御的意思,郡江南

《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苏轼翻译赏析

《秋兴其一》公开课教学设计

李白《拟古》(其三) 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秋兴阅读及答案参考
《秋兴阅读及答案参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秋兴阅读及答案参考(集锦11篇)】相关文章:

高二作文秋2022-12-29

杜甫诗教案2022-08-17

《改革家王光兴》阅读答案2022-06-26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鉴赏2023-10-21

文言文阅读夜行船正月十八日闻卖杏花有感习题及答案2022-06-23

杜甫诗教学教案2023-01-01

杜甫——《江汉》2022-05-31

秋兴其一尾联赏析2022-12-09

满江红?赤壁怀古阅读答案2022-05-08

秋园,秋园吴融,秋园的意思,秋园赏析2024-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