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能源》阅读答案(精选12篇)由网友“盛开的叶子”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月球能源》阅读答案,希望您能喜欢!
篇1:《月球能源》阅读答案
《月球能源》阅读答案
①近年来,随着世界石油价格的持续飞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把目光转向了月球,因为在月球表面有大量的氦—3,而这种在地球上很难得到的物质是清洁、安全和高效的核聚变发电燃料,可提供便宜、无毒、无放射性的能源,被科学界称为“完美能源”。
②开发月球上的氦—3是划算的,因为在发电量相同的情况下,使用月球能源氦—3的花费只是目前核电站发电成本的10%,如以石油价格为标准,每吨氦—3价值约40—100亿美元,是月球上的超级“金矿”。
③ 有关氦—3在地球和月球上的储量目前说法不一:有的说在地球上氦—3储量为半吨,也有的说是15吨;有的说月球蕴藏的氦—3约为100万吨,也有的说沉积在月球上的氦—3约有5亿吨。俄罗斯专家估算,在10—15平方千米范围内挖掘并加工深度为3米的月壤,即可获得约1吨氦—3,足以保证一个功率为 100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工作1年。
④由于100吨的核燃料氦—3就可以满足地球上1整年的能源需求,所以即使月球蕴藏氦—3只有100万吨,也可满足全球数千年的电力需要。就目前的'核发电量来看,我国一年中大约只需要10吨氦—3。
⑤俄罗斯科学家认为,每燃烧1千克氦—3便可产生19兆瓦的能量,足够莫斯科市照明用6年多。美国航天专家指出,用航天飞机往返运输,一次可运回20吨液化氦—3,可供美国一年的电力。
⑥ 开发、运送月球上的能源还有很多难题需要解决。比如,要实现月球和地球之间的人、货运输,首先要有足够大推力的运载火箭,当年,因为没有研制出大推力的N —1巨型火箭,苏联在载人登月上败给美国;另外,要在没有大气包裹的月球表面着陆,主要只能靠反推火箭来缓冲,如何保障安全是一个大难题。
⑦就算解决了往返运载难题,如何从月壤中提出氦—3,怎样实现核聚变,科技上都还没有已知的答案。目前,核聚变的控制问题已进入攻坚战阶段。法国科学家最近宣布,2030年将使利用氦—3进行核聚变发电商业化。
⑧虽然人类已经对月球进行了很多次探索,取得了大量的数据,但要在月球上建立基地,实际开发利用月球资源,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各国科学家正围绕月球上氦—3的形成、储量、采掘、提纯、再贮存、运输及月球环境保护等问题悄然开展相关研究,但认为之内难以指实现。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简要说明它的特征。(2分)
2.简要概括人类开发利用月球能源氦—3要解决的难题。(3分)
3.选文第②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你就其中一种说明方法谈谈它在本段中的作用。(3分)
4. 第④段“就目前的核发电量来看,我国一年中大约只需要10吨氦—3”中“大约”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3分)
参考答案:
1. 月球能源氦—3;(1分)它是清洁、安全和高效的核聚变发电燃料,可提供便宜、无毒、无放射性的能源。(1分)
2.⑴往返运载;⑵从月壤中提炼出氦—3;⑶实现核聚变。(意思相近即可,每答对一点得1分,共3分)
3. 说明方法:列数据、作比较、打比方。(答对其中两种即给1分,只答对一种不给分)说明作用2分,示例:⑴列数据,准确地说明开发月球能源氦—3是划算的;⑵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开发月球能源氦—3前景广阔;⑶作比较,把使用月球能源氦—3的花费与目前核发电成本进行比较,直观地说明开发月球能源氦— 3是便宜的。
4.不能删去。“大约”表示估计、推测,在这里说明我国一年核发电量需要10吨氦—3还只是一种估计、推测,删去“大约”一词意思就变得很肯定,与实际不符。“大约”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共3分,只答不能删去不给分,只答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给1分。)
篇2:能源问题阅读答案
①现在,我们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对石油过分依赖,会让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及环境安全遭受威胁。但文明不能因此停下前进的步伐,我们必须找到新的能源来保障世界运输系统的顺利运转。以非粮原料或农业废弃物为原料转化的`液态燃料——纤维素生物燃料有利于环境安全,技术可行性强,近期内最有希望替代传统化石能源。
②生物燃料可以用植物或植物制品为原材料。目前,第一代生物燃料以可食用作物为原料,主要包括玉米、大豆(美国)、甘蔗(巴西)。用可食用作物制造生物燃料是最简单可行的,因为把这些可食用作物转化为燃料的技术是现成的。然而,第一代生物燃料并非长久之计,原因很简单:没有足够的耕地能够满足发达国家10%的液态燃油原料需求。
③第二代生物燃料主要以纤维素质材料为原料,如富含纤维素、生长迅速的草本植物,可转化为草油的原料有很多,从木材废料(锯木屑、木质建筑残片)到农业废弃物(玉米秸秆、小麦茎秆),再到“能源作物”[生长迅速、纤维含量高、专门种植用作草油原料的草本和木本植物]。这些原料作物耕作成本低、量大,更关键的是,这些作物的种植生产不会干扰和危及粮食生产。大多数能源作物能够在不能用作农田的边际土地上快速生长。还有一些能够在被废水或者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生长并净化土壤,如生长周期较短的灌木柳树。
④纤维素类植物生物质(指某一系统中全部或特定的生物总量)丰富,能够可持续地收获,来制造生物燃料。美国农业部和能源部的研究显示,在不减少作为人类食物、动物饲料及出口生物质份额的前提下,美国每年能够生产13亿吨(干重)生物质。如此大量的生物质每年至少能够产生1,000亿加仑(约3,790亿升)草油,大约相当于每年美国汽油、柴油消耗总量的一半。放眼全球,每年纤维素类生物质生产量能够转化的生物燃料相当于340亿~1,600亿桶原油,已经超过了目前全球每年30亿桶原油的消耗量。纤维素类生物质能够转化成任何类型的燃料,如乙醇、普通汽油、柴油,甚至航空燃油。
⑤人类历史上的能源新纪元──草油时代也许很快就要到来。
题目:
1.第二代生物燃料的优势是什么?
答:
2.选文第②段中加线词“主要”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
3.说说选文第④段划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答:
4.能源问题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你对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哪些合理化的建议?请写出来。(至少写两条)
答:
参考答案:
1.第二代生物燃料原料作物成本低、量大。作物种植生产不会干扰和危及粮食生产。原料作物还可以净化土壤。(答到两个方面即可得满分)
2.不能删去。(1分)去掉“主要”,第一代生物燃料的原料就只包括玉米、大豆(美国)、甘蔗(巴西)三种作物,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运用了作比较、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准确地突出了全球纤维素类植物生物质产量丰富,预示了生物原料开发前景乐观。(意近即可)
4.示例⑴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⑵合理有效地使用交通工具,科学利用能源。(合理即可)
篇3:《能源问题》阅读答案
①现在,我们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对石油过分依赖,会让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及环境安全遭受威胁。但文明不能因此停下前进的步伐,我们必须找到新的能源来保障世界运输系统的顺利运转。以非粮原料或农业废弃物为原料转化的液态燃料——纤维素生物燃料有利于环境安全,技术可行性强,近期内最有希望替代传统化石能源。
②生物燃料可以用植物或植物制品为原材料。目前,第一代生物燃料以可食用作物为原料,主要包括玉米、大豆(美国)、甘蔗(巴西)。用可食用作物制造生物燃料是最简单可行的,因为把这些可食用作物转化为燃料的技术是现成的。然而,第一代生物燃料并非长久之计,原因很简单:没有足够的耕地能够满足发达国家10%的液态燃油原料需求。
③第二代生物燃料主要以纤维素质材料为原料,如富含纤维素、生长迅速的草本植物,可转化为草油的原料有很多,从木材废料(锯木屑、木质建筑残片)到农业废弃物(玉米秸秆、小麦茎秆),再到“能源作物”[生长迅速、纤维含量高、专门种植用作草油原料的草本和木本植物]。这些原料作物耕作成本低、量大,更关键的是,这些作物的种植生产不会干扰和危及粮食生产。大多数能源作物能够在不能用作农田的'边际土地上快速生长。还有一些能够在被废水或者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生长并净化土壤,如生长周期较短的灌木柳树。
④纤维素类植物生物质(指某一系统中全部或特定的生物总量)丰富,能够可持续地收获,来制造生物燃料。美国农业部和能源部的研究显示,在不减少作为人类食物、动物饲料及出口生物质份额的前提下,美国每年能够生产13亿吨(干重)生物质。如此大量的生物质每年至少能够产生1,000亿加仑(约3,790亿升)草油,大约相当于每年美国汽油、柴油消耗总量的一半。放眼全球,每年纤维素类生物质生产量能够转化的生物燃料相当于340亿~1,600亿桶原油,已经超过了目前全球每年30亿桶原油的消耗量。纤维素类生物质能够转化成任何类型的燃料,如乙醇、普通汽油、柴油,甚至航空燃油。
⑤人类历史上的能源新纪元──草油时代也许很快就要到来。
篇4:《能源问题》阅读答案
1、第二代生物燃料的优势是什么?
答:
2、选文第②段中加线词“主要”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
3、说说选文第④段划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答:
4、能源问题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你对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哪些合理化的建议?请写出来。(至少写两条)
答:
参考答案:
1、第二代生物燃料原料作物成本低、量大;作物种植生产不会干扰和危及粮食生产;原料作物还可以净化土壤。(答到两个方面即可得满分)
2、不能删去。(1分)去掉“主要”,第一代生物燃料的原料就只包括玉米、大豆(美国)、甘蔗(巴西)三种作物,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运用了作比较、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准确地突出了全球纤维素类植物生物质产量丰富,预示了生物原料开发前景乐观。(意近即可)
4、示例⑴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⑵合理有效地使用交通工具,科学利用能源。(合理即可)
篇5:《月球基地》阅读答案
《月球基地》阅读答案
①对于人类来说,向地外空移民,月球是第一选择,科学家已对这一方案进行了比较周密的考虑,已经有了重返月球,在月球上建筑一座永久性的月球基础的设想。
②人类去月球建立基地究竟有什么用呢?科学回答:月球基地可是我们重要的科学研究和实验的场所啊!
③ 由于地壳变动,人类活动以及大气消蚀作用,地球早已面目全非。与此相反,月球则狐朋狗友保留着它本来的面貌,研究月球将有助于了解我们地球的原始状态和远古时期。由于月球自转速度小,月震也很微弱,没有人造的发光物体和无线电波干扰,没有尘埃污染,没有云雾遮挡,没有大气散射,这样的环境可以大大提高天文观测的能力和效果,中微子、引力波等宇宙中的奇异现象更容易被探测到,它当然是天文学家绝妙的天文观察基地。由于月亮没有大气掩盖,直接承受太阳的`辐射,没有磁场,没有振动影响,真空度比航天站上还要高100万倍,因此,可以成本低廉地进行地面上或航天站上不易实现的大规模物理化学实验和研究,例如珲电粒子加速和超高速碰撞实验、变研究等,它是一个天然的巨大的物理化学实验室。由于月球表面没有有机物,科学家在上面进行生命科学实验不会发生混入或测定错误等方面的问题,而且于真空的缘故,细菌等实验用微生物不会扩散,十分安全,是理想的生命科学实验场所。
④建立月球基地,最终使它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独立世界,这将使我们人类拥有第二个故乡、第二个生命领域。
⑤ 未来的月球基地将是制造和发射宇宙飞向、宇宙探船器的重要场所,因为月球上的重力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发射航天器所需要的能量自然要比地球上少得多。目前,月球岩石已发现有丰富的氧元素,而且又在月球两极地区找到了冰,于是就可以制造氧。这样,月球基地又可成为航天推进器的能源供给基地。
⑥月球上直接利用太阳光的热交换,可达到200℃至600℃的高温,如果利用抛物面反射镜聚焦太阳光,则可达到熔炼矿砂的1500℃的高温。因此,月球基地上的太阳能电站可提供充足的能源。
⑦科学家预言,如果把地球上的科学技术引入资源丰富的空间,大约只需1时间就可能解决地球上人类面临的资源和人口危机了。月球是人类共同所拥有的,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来关心月球的开发和月球基地的建设吧。
19.选文概括人类在月球上建立一座永久性月球基地的设想产生的原因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0.选文第③段在详略说明的基础上,用哪些词语高度概括了建立月球基地的优越性?(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把下面《在太空中理家》一段文字与本文第⑤段内容比较阅读,然后回答问题。(3分)
睡在一个不够通风的地方,你很可能会像是在一个氧气不足与二氧化碳过剩的罩子里呼吸。结果会导致缺氧与换气过度,人醒过来时会感到剧烈的头疼,且会拼命吸气。
《在太空中理家》选段侧重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角度来进行描述,选文第⑤段画线句子侧重从月球基地可以制造氧的两个必要条件进行说明:
(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选文第⑥段的画线句子能否调到本段的开头?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月球基础可是我们重要的科学研究和实验的场所啊。1分
20.每个1分,共3分。(1)绝妙的天文观测基地(2)天然的巨大的物理化学实验室(3)理想的生命科学实验场所。
21.每空1分,共3分,大意即可。缺氧给航天员的身体影响。①发现有丰富的氧元素②两极地区找到冰。
22.每问1分,共2发分。(1)能调,但调到开头后要删去“因此”,另外,为了上下文语气通畅,可在“可”字前加“也”或“还”。(2)不能。本段是先分后总,这一结构正好与前边重点部分各段结构协调一致。
23.紧扣内容,1分;语文简洁凝炼,1分,共2分。参考答案:①无限机遇,尽在月球。②月球是人类未来的家园。③谁对月球了主动权,谁就掌握了未来。
篇6:月球之谜阅读答案
月球之谜阅读答案
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十分奇异的景色: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càn chàn)烂的阳光。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
把细菌(jūn jǔn)撒在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上,细菌一下子都死了,难道这些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再看看用植物做实验的结果□把玉米种在月球的尘土里□和在地球土壤(rǎng yǎng)里生长没有明显不同□可是,水藻一旦放进月球尘土,就长得特别鲜嫩青绿。
1.用“\”画去加粗字不正确的读音。
2.在“□”内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你能根据选文中的最后一段提出一个关于月球的未解之谜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画去:chàn jǔn yǎng
2.:,。
3.为什么水藻一旦放进月球尘土,就长得特别鲜嫩青绿?
篇7:月球说明文阅读答案
月球说明文阅读答案
月球是被人们研究得最彻底的天体。月球的年龄大约有46亿年。月球与地球一样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
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约为60-65公里。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的大部分体积。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为1000度,很可能是熔融状态的。月球直径约3476公里,是地球的1/4、太阳的1/400,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相当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的1/400,所以从地球上看去月亮和太阳一样大。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01千米。月球的表面积有3800万平方千米,虽然很大,但不及亚洲的面积大。
月球的轨道运动月球以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转。这个轨道平面在天球上截得的大圆称“白道”。白道平面不重合于天赤道,也不平行于黄道面,而且空间位置不断变化。
公转周期27.32日。 表面的最低温度是-183摄氏度。
1.短文共( )自然段。
A.三
B.四
C.五
正确答案:B
2.判断对错。
月亮和太阳一样大。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判断对错。
月球与地球一样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4.判断对错。
月球的年龄大约有46亿年。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描写作用
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阅读注意事项
1.注意审题,领会出题者意图,围绕题目要求作答,防止答非所问。
2.辨识文体,根据文体知识作答;答题应有条理、书写规范。
3.遇到开放性或谈看法感受的题目必须结合文章的中心意旨(中心论点)来发散,可适当摘录文中重点语句回答,并尽量结合实际感受、引用的相关名言警句或美文精练概括。
篇8:《月球之谜》阅读答案
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十分奇异的景色: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
把细菌撒(sǎ sà)在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上,细菌一下子都死了,难道这些尘土都有杀菌的本领吗?
再看看用植物做实验的结果:把玉米种在月球的尘土里,和在地球土壤里生长没有明显不同.可是,水藻一旦放进月球尘土,水藻就长得特别(娇嫩 鲜嫩)青绿.
这一连串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
一项(研究 钻研)结果说,月球上曾(zēng céng)经有过火山活动.从月球采回的`一块岩石,估计它的年龄已有46亿年,而在地球上,只能找到40亿年前的石块.难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龄还大?或者是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还早?这又是一个谜.
.
1、我要仔细分析,把不正确的读音或词语划去.(2分)
2、我能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2分)
最先( ) 本事( ) 估算( ) 显著( )
3、我知道当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时,发现月球是个怎样的世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能用文中的( )来概括美国宇航员所看到的景色.(2分)
5、我发现文中有3句反问句,我想抄下一句,并把它改为陈述句.(4分)
摘抄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假如你是一位科学家,你想解开月球哪些神秘的谜呢?(3分)
参考答案
1、正确的:撒(sǎ) 鲜嫩 研究 曾(céng)
2、首次 本领 估计 明显
3、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
4、奇异
5、反问句:难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龄还大?陈述句:月球的年龄可能比地球的年龄大.
6、我想解开的谜有: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月球的年龄比地球的大吗?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的早吗?
篇9:月球之谜阅读答案
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十分奇异的景色: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càn chàn)烂的阳光。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
把细菌(jūn jǔn)撒在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上,细菌一下子都死了,难道这些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再看看用植物做实验的结果□把玉米种在月球的尘土里□和在地球土壤(rǎng yǎng)里生长没有明显不同□可是,水藻一旦放进月球尘土,就长得特别鲜嫩青绿。
1、用“\”画去加粗字不正确的读音。
2、在“□”内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你能根据选文中的最后一段提出一个关于月球的未解之谜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画去:chànjǔnyǎng
2、:,。
3、为什么水藻一旦放进月球尘土,就长得特别鲜嫩青绿?
篇10:飞向月球阅读练习及答案
飞向月球阅读练习及答案
1969年7月16日9点32分,一艘载着阿姆斯特朗等三名航天员的飞船,在火箭的推送下升上了天空,开始了奔赴月球的旅行。
飞船绕地球飞行几圈以后,径直向月球加速前进。这时,航天员们感到自己的身体轻飘飘的,无法在座舱里站稳,稍一抬脚,就会跳起三四米高。训练有素的航天员并不紧张,他们知道,这是飞船脱离了地球的引力而产生的失重现象。他们在座舱里飘来飘去,仔细地检查一个个仪器,还不时地和地面指挥中心联络着……
从地球到月球需要飞行75小时50分钟。在这段时间里,航天员们可以轮班工作、吃饭和休息。他们睡觉的'样子和吃饭的方式很特别。因为失重的缘故,座舱里没有上下左右和正反之分,所以,他们可以飘在空中睡,也可以头朝下、脚朝上悬着睡。他们吃的“饭”是特制的。吃的时候,先要把食品放到塑料袋里,再灌进水,把食品捏成糊,然后像挤牙膏似的把食物挤进嘴里。如果是吃花生米一类的硬颗粒状食物,就要让它们飘浮到空中,然后像鱼儿觅食一样在空中捕捉。
从宇宙飞船上看月亮,随着太阳光线角度的变化,月球的表面呈现出各种奇异的色彩,有时是灰色的,有时是棕色的,有时是黄色的。从宇宙飞船上看地球,地球发出耀眼的蓝色和白色的光芒,在茫茫的宇宙中,显得特别美丽。
经过三天多的飞行,宇宙飞船渐渐接近月球。从舷窗望去,前方的月亮越来越大。这时,地面指挥中心命令航天员准备着陆,两名航天员进入登月舱。登月舱逐渐减速,慢慢下降,最后,终于在月球上停稳了。
舱门打开了。阿姆斯特朗小心翼翼地沿着登月舱的扶梯下来,踏上了月球。过了一会儿,奥尔德林也下来了。人类终于登上了千百年来心驰神往的月球。
月球上没有希腊神话传说中的女神,也没有中国神话中所说的宫殿、嫦娥和玉兔,只能看到巨石嶙峋的荒原和耸立的高山。航天员们在月球上采集了不少土样和岩石标本,拍摄了许多照片,带回了地球。经分析研究,科学家发现月球上含有几十种元素,很有开发价值。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月球会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家园。
1、航天员登月的过程中,哪些事使你最感兴趣?
答案:是怎样飞上去的?月球上是什么样的?
2、阿姆斯特朗登月之后曾说:“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答案:阿姆斯特朗等宇航员在月球上走出了一小步,可是为了能够登上月球,几千年来有多少科学家不断地探索和研究,能够登上月球, 真可谓是人类进步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人类几千年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篇11:《月球液体望远镜》阅读答案
作者:程 晖《大自然探索》
在月球上建立太空望远镜是天文学家长久以来的梦想,因为在没有大气和人为干扰的月面环境下,望远镜能更好地捕捉到宇宙深处恒星的微弱光线。不过,通常情况下,对望远镜镜片精确度的要求很高,成本昂贵,而且即使造成,还有如何把它搬运到月球上去的问题。10月,一组国际知名天文学家和光学家宣称,他们或许已经找到了在月球上建造“大得令人难以置信”的望远镜的“很简单”的方法。
牛顿早就指出,置于转速恒定的浅容器中的任何液体,都会自然形成抛物面形状——这与望远镜镜面将星光汇聚到焦点所需的形状是一样的。对于建造巨型月球望远镜来说,这可能就是关键之所在。
在地球上,只要保证盛液体的容器严格地处于水平状态,并置于一个由转速稳定的同步电机带动的低震动、低空气阻尼机构上,就可以制造出液面非常完美的液体望远镜。旋转速度无需很快。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已经制造出了直径为4米的液体望远镜,其转速大约为每小时5千米,和人快步行走的速度差不多。在月球的低重力环境下,液体望远镜的旋转速度可以更慢。
在地球上,大多数液体望远镜都使用水银。水银在室温下为液态,可以反射大约75%的入射光,效果几乎和银一样好。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液体望远镜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大型天顶望远镜”,直径为6米,建成于,造价不到100万美元,只相当于一架同样直径的固体望远镜造价的百分之几。事实上,成本低廉正是促使科学家下决心建造月球液体望远镜的最大动因。
不过,使用水银建造月球液体望远镜却是行不通的,因为水银的密度很大,使得发射载荷太大,而且水银还很昂贵。更重要的是,水银在月面的真空环境中会很快蒸发。近年来,科学家一直在尝试用被称为“离子液体”的有机化合物代替水银来制作液体望远镜。所谓离子液体,基本上就是融解的盐,其蒸发率几乎为零,即便在月面的真空下也不会蒸发。此外,离子液体在极低的温度下也能保持液态。目前,科学家还在设法合成能在液氮温度下保持液态的离子液体。
离子液体的密度比水银低得多,比水略大。尽管离子液体本身的反射率不高,但却可以在离子液体望远镜的表面形成一层超薄的银,厚度仅为50~100纳米(1纳米等于10亿分之一米),如此薄的厚度实际上使银固化了。在太空的真空环境中,具有极薄银层的液体望远镜既不会蒸发,也不会生锈。如此一来,液体望远镜不就成了“固体望远镜”。
为了保持液体镜面的形状,现在的液体望远镜还只能水平放置,否则液体就会流出来。这是否意味着液体望远镜不能调整方向?实际上,科学家已经提出了几种使液体望远镜能够倾斜的方案,比如在液体望远镜的上方悬浮二级固体望远镜,又比如让液体望远镜的镜面本身略微弯曲。这些方法听起来匪夷所思,但类似技术已被应用于波多黎各阿雷希伯射电望远镜。
只要望远镜不被放置在地球或月球的极点,那么地球或月球每自转一次,望远镜就会随之扫描天空中的一个环带。月球的自转轴以18.6年的周期发生摆动,因此,月球望远镜实际上能观测一大片天空。
一个非常诱人的想法,是将大型液体望远镜放置在月球极地附近。可以把望远镜放置在一个永久无光照的陨击坑的.底部附近,那里的温度很低,对于红外(热量)天文学观测来说很理想。当然,还需要在永久有光照的附近山顶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为望远镜旋转提供能量。
相对于传统望远镜,总是往上看的液体望远镜省去了承重支架、齿轮以及指向控制系统等,因而大大简化了制造,重量也大为减轻。液体望远镜所需的只有液体容器(或许是雨伞状的,能自行展开),外加几乎无摩擦的超导轴承及其驱动电机。据估计,建造一部直径20米的月球液体望远镜所需的全部材料只有几吨重,对于美国宇航局计划在2l世纪代发射的“阿雷斯5号”系列飞船来说,往月球飞一次就足以运送这些材料了。
未来的月球液体望远镜的直径有可能达到100米,也就是比一个足球场还大。如此巨大的望远镜,可以一直回望到宇宙的年轻时期,即大约50亿年前,那时第一批恒星和星系正在形成。或许还会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天体。这真激动人心!
科学家指出,“在月球上架设巨型望远镜”这一科幻理念,也许很快就能成为现实!
5.下列对文中信息的筛选与整合,错误的两项是( )
A.通常情况下,望远镜镜片精确度的要求很高,成本昂贵。
B.月,国际知名天文学家和光学家宣称已经找到了在月球上建造大望远镜的“很简单”的方法。
C.地球上液体望远镜大都使用水银,液态水银可以反射大约75%的入射光,效果几乎和银一样好。
D.科学家设想用在液氮温度下保持液态的离子液体来制作液体望远镜。
E.液体望远镜制作成功后,我们可以看到更遥远的宇宙和天体。
解析 B项原文是“或许已经找到”。C项应该是“室温下”的“液态水银”。答案 BC
6.根据原文的内容,分析“在月球上建立太空望远镜是天文学家长久以来的梦想”的原因。
解析 该问题是文章的首句,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问题内容是表示结果的陈述,原因论述应该在下面语句中。可从第1自然段中分析。
答案 因为在没有大气和人为干扰的月面环境下,望远镜能更好地捕捉到宇宙深处恒星的微弱光线。但是,在月球上建造太空望远镜,成本昂贵,搬运问题难以解决,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实现这种梦想。
7.请联系全文,回答科学家为什么会想到在月球上架设大型的液体望远镜。在月球上架设液体望远镜存在哪些困难?
解析 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主要是概括 “在月球上架设大型的液体望远镜存在的困难”有哪些,难度较低。
答案 (1)原因:①在月球上架设液体望远镜的成本低廉。②相对于传统望远镜,在月球上架设液体望远镜制造更简单,重量也大为减轻,往月球上运送材料更方便。③未来的液体望远镜的直径有可能达到100米,观测距离远。
(2)困难:①难以合成能在液氮温度下保持液态的离子液体。②难以让液体镜面保持形状。③为月球液体望远镜寻找合适的放置地点有一定困难。
8.请结合科普文章的文体特征,分析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
解析 考查鉴赏文本语言特色的能力。科普文,语言要求除了准确周密、通俗易懂外,还要求生动形象,目的便于读者接受理解。结合文章的第1自然段、第2自然段、第4自然段以及其他语句分析鉴赏。
答案 (1)语言准确周密。如“他们或许已经找到了……”中的“或许”,“这可能就是关键之所在”中的“可能”。在描述具体对象时,运用了精确的数值。如“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液体望远镜……直径为6米”。(2)语言通俗易懂。如第2自然段中解释牛顿指出的一个原理。再如,第⑤自然段中解释在月球上不能用水银做材料的原因。(3)语言生动有趣。如第1自然段中“长久以来的梦想”,倒数第4自然段中“一个非常诱人的想法”等。这些诙谐有趣的语句,使读者在轻松的气氛中对所要说明的科学知识加深了印象。
篇12:未来的月球的语文阅读答案
未来的月球的语文阅读答案
基地人类“拜访”月球的次数真是太多了。光是俄罗斯就有24个“太空侦探”,以各种方式对月球进行了大量研究。美国人更是不甘示弱,不光派去了23个无人月球探测器,还把6艘“阿波罗”载人飞船送到月球上。还有日本人……好了,这么多探测船每天围着月球兜圈子,就算找到了水,荒凉死寂的月球世界温差那么大,人类根本不能居住。人类在发疯吗?当然不。许多研究报告表明,月球真是一座等待开发的宝库,有丰富的铁、钛、铝等重要金属。月球上没有大气干扰,是进行科学实验和天文观测的圣地。由于月球引力只有地球的1/6,月球还是个难得的航天发射基地。月球真是太有魅力了,是吧?也许有一天,在月球上找到了水,人类可以在月球上栽种植物,生产食物;也可直接在月球上把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用来呼吸,制造饮用水和燃料。再过一些时候,你可能就成为月球移民中的一员喽!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1)形容不服气别人胜过自己,要追上或胜过对方。( )
(2)人烟少;冷清,( )
(3)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
2.短文告诉我们哪些国家拜访过月球?你还知道哪些国家的载人飞船拜访过月球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人们要花这么多时间研究和探测月球呢?请在文中找出答案,用“____”画出。
参考答案:
1.(1)不甘示弱(2)荒凉(3)魅力
2.俄罗斯、美国、日本。中国。
3.月球真是一座等待开发的宝库……月球还是个难得的航天发射基地。
★ 能源问题阅读答案
★ 科技小论文日记
【《月球能源》阅读答案(精选12篇)】相关文章:
科技小论文作文500字2023-03-08
《成功登陆火星的勇气号探测器》阅读训练及答案2024-01-20
六年级科学教案2023-09-03
小科技论文范文600字2022-12-27
看科幻电影的观后感精选800字2023-03-15
《中国嫦娥启程奔月》阅读原文及答案2023-07-20
日光城随笔2023-06-27
科技小论文600字2022-05-08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参考2023-10-28
小升初必背124个科普知识2022-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