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界博览会》阅读答案(共12篇)由网友“淘宝男装001”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上海世界博览会》阅读答案,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上海世界博览会》阅读答案
《上海世界博览会》阅读答案
① 世界博览会简称“世博会”,是由一国政府主办、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参加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目的是展现人类追求进步的手段,在社会、经济、文化、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展望人类社会的发展前景和寻求面临的重大问题的解决途径。它鼓励人类把科学和情感结合起来,将种种有助于人类发展的新概念、新观念、新技术展现在世人面前。人们从世界各地汇聚一处,展示各自的产品与技艺。世博会集人类文明之大成,因而具备了无与伦比的感染力,使人心情激荡。世博会的会场不单是展示技术和商品,而且伴以异彩纷呈的表演、富有魅力的壮观景象、详细准确的解说。设置成日常生活中无法体验的、充满节日气氛的空间。成为人们娱乐和消费的理想场所。世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文化、科技的“奥林匹克”盛会。
②自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世博会至今,世博会已经先后举办过40多届。
③世界博览会于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中国上海举行,这也是首次由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海世博会总投资达450亿元人民币,超过北京奥运会,已成为目前规模最大的一届世博会,主办机构希望吸引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前往主题公园或各国家展馆。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一次探讨新世纪人类城市生活的伟大盛会,一次人类文明的精彩对话,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上海世博会组委会以全球的视野筹备和举办上海世博会,使上海世博会承载人们对全球未来合作与人类未来发展的深邃思考和广泛共识,真正成为“世界人民的大团圆”。
④20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是上海世博会最耀眼的一颗明珠,是中国的.第一展品。作为中国馆区的主体建筑,中国国家馆总建筑面积大约2.7万平方米,它位于世博园区浦东世博轴东侧,世博演艺中心南侧,亚洲国家展馆西侧,处于世博会园区浦东区域主入口的突出位置。中国国家馆以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造型“东方之冠”为构思主题,取自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的元素—斗拱。其“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l6字设计理念,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积淀。主色调运用传统、沉稳的“中国红”,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和气质。设计者们一系列殚精竭虑的设想,最终在建设者手中得以实现。
18.“世界博览会”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分)
19.第③段中划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0.第④段“作为中国馆区的主体建筑 ,中国国家馆总建筑面积大约2.7万平方米”
一句中,加点的“大约”一词能不能删掉?为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1.结合文意,谈谈人类举办世界博览会有哪些意义?(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8.“世界博览会”指的是由一国政府主办、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参加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 (3分)
19.列数字、作比较。准确具体地说明了上海世博会规模之大。(说明方法各1分,作用1分,共3分)
20.运用“大约”一词,更加切合实际地说明了中国国家馆的总建筑面积,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评分:共3分。结合所给句子回答,意思对即可。)
21.参考答案:①展现人类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
②展望人类社会的发展前景。(或思考人类的未来发展)
③寻求面临的重大问题的解决途径。(或推动人类生活的不断改善)
④促进人类的理解和沟通、交流和合作。(或一次人类文明的精彩对话)
⑤体现各参展国的特色,促进人类多元文化的相互了解和融合。
⑥提升了主办城市的国际影响力等。
(评分:共3分。能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
篇2:上海世博会与世界博览会
上海世博会与世界博览会(2)
2010上海世博会与世界博览会(2) (中国大学网 unjs.com) 世界博览会有一句为全世界广泛认同的口号:一切源于世博会。世博会创造了人类的历史,用它的理念和展示的科学技术成果,预示了世界发展的方向。自18世纪后半叶起,工业革命正在改变历史的进程,首先是在英国,以后又扩展到全世界,1851年伦敦世博会标志着世界正在由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世博会是工业革命和科技进步的产物,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1851年以来,许多届世博会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如1889年巴黎世博会开创了汽车时代,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揭示人类进入了航空时代,1939年纽约世博会创导了未来文明,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引领了原子能时代,1970年大阪世博会宣告信息时代的来临,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预示了生态时代。2010年上海世博会也将处于一个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进程中,上海世博会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届世博会必将在人类的城市世纪引领世界思考人类的未来。尽管还有一些世博会可能不再被人们提及,但是它们所展示的观念和对时代变化的影响,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历届世博会的举办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发展密切相关,世博会是文化和科技进步的展示场,展示世界各国最新的成果,文化和科学技术是世博会的支柱。世博会追随着世界的变化,为人类提供了精神食粮,同时也创造了人类历史。 世博会本身也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从对于经济进步的顶礼膜拜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1933年之前的世博会,并没有明确的主题。但也有世博会提出了具有时代意义的主题。如1900年的法国巴黎世博会的主题是回归19世纪,展望新世纪。世博会在经历了近百年的演绎之后,1933年美国芝加哥举办了主题为一个世纪的进步的世博会,这届世博会上陈列了当时最先进的工业和技术成就,诸如无线电、手动照相机、摩天轮和汉堡包、碳酸苏打水、新式汽车组装线、轮船制造流程、空气调节装置、原油精炼技术、齐柏林飞艇、仿真动力恐龙、机器人表演等。首次展示了一些新型实验性建筑,如无窗建筑、装配式建筑等。这届世博会犹如一个科普教育大课堂,展示科学技术在工业、军事上的应用,人们从中看到了一个世纪以来科技的巨大进步。从此以后,每一届世博会都确定了一个极富意义的主题,要求参展者围绕一个共同的题目设计和创作自己的展品。 1937年法国巴黎世博会的主题是现代世界的艺术与技术,世博会开始设立主办国的地方展馆。科学发现馆成为一部包罗万象的人类大百科全书,历史发明馆陈列着许多第一:世界上最老的蒸汽车、人类第一辆自行车、第一批电视机等。电影馆展示电影制作的全过程;印刷馆展示印刷的历史,从德国古登堡的活字印刷到当时的高速印刷机;航空馆展示了最新式的飞机;展出的火车车厢和机车已经呈流线型。博览会还设立了化工馆和无线电馆,代表了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1939年至1940年美国纽约世博会的主题是:创造明日的世界,博览会上展示了摄像机、电视机、尼龙、塑料、录音机、磁带等,同时也展示了地铁、高速公路、国际机场、医疗保险、公共福利设施等一系列的新建筑、设施和制度,向世界展示了未来城市、未来学校、未来交通、未来餐馆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在满目疮痍的废墟上开始重建家园。1958年比利时布鲁塞尔世博会标志着和平利用原子能时代的到来,表明欧洲已经从战争的破坏中恢复,同时也展示了技术乐观主义的潮流。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的主题是科学、文明与人文精神,博览会的`标志性建筑是原子塔,该塔象征放大到1600亿倍的铁分子,被誉为地球上最令人感到震惊的建筑、改变了世界的建筑。 以太空时代的人类为主题的1962年美国西雅图世博会,呈现了185米高的标志性建筑--太空针。这次世博会上还展出了单轨列车,显示了世界正日益关注城市公共轨道交通的发展。 1964年美国纽约世博会的主题为通过理解走向和平,纪念人类在促进地球上各个国家间的交流及对外太空的开拓上取得的成就。本次世博会开始了从展示实物到展示图像的转变,展示了计算机技术、传真机、福特公司的野马汽车、比利时的华夫饼干、迪斯尼等,博览会上的进步之园展出了电气化城市和核反应堆模型。 以人类与世界为主题的1967年加拿大蒙特利尔世博会留下了标志建筑栖居67公寓。栖居是蒙特利尔世博会的主题,也是当时全球关注的问题。栖居67由以色列裔加拿大建筑师赛弗迪(M.Safdie)设计,这座建筑由158个标准化居住单元组成,旨在探索解决全球性的居住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结构和建造方式,预示了可持续发展的紧凑型城市。 以人类的进步与和谐为主题的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标志着世博会全面地由产品展示转向文化展示和概念展示。当时人类已实现了登月,美国馆展出了从月球上采集的岩石,苏联馆展出了宇宙飞船。大阪世博会是第一次在亚洲、在日本举办的综合类世博会,这届世博会也是为了纪念明治维新100周年。 联合国于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首次以环境为议题的国际会议,两年后,在美国斯波坎举办了以无污染的进步为主题的1974年国际环境博览会,这是历史上首次明确将环境问题作为主题的世博会。世博会不仅为斯波坎市带来一条干净的河流,而且还建造了河滨公园、歌剧院和会议中心。正是自这届世博会起,世博会开始关注环境的价值。 1982年在美国的诺克斯维尔举办了国际能源博览会,法国馆展出了一辆未来的节油汽车和高速列车的模型,还展出了太阳能房屋、利用核能的原子能增殖反应堆模型等。 1985年在日本的筑波举办了主题为居住与环境--人类家居科技的专题博览会,展示了星际旅行、宇宙生命、星球大战、磁悬浮列车、立体电视、超级定向扬声器、微型电视机、大屏幕液晶显示管、计算机模拟DNA分子、微观世界的图像和人工智能等。 1992年是航海家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500周年,西班牙政府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航海家,在塞维利亚举办了主题为发现的时代的世博会。500年前,哥伦布就是从塞维利亚市卡图哈岛出发,开始了他著名的探险航程,因此在这里举办这次庆祝活动是再合适不过了。西班牙为了这次世博会,特地修建一条从马德里到塞维利亚的高速铁路,不仅解决了世博会期间大量国内外旅客的交通问题,还大大促进了西班牙中部地区与南部地区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南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世博会的举办使塞维利亚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1993年韩国大田世博会是继1988年汉城(首尔)奥运会后,又一次在韩国举行的世界性盛事。韩国以此为契机,实现了本国经济的第二次腾飞。这正切合大田世博会的主题--新的起飞之路。在该主题引领下,韩国目睹了世界各国的传统技术和现代科技成果:新一代交通工具、宇航技术、电子通讯技术、环境保护新科技成果、机器人资源、新材料的开发及新能源、替代能源研究的最新成果和传统工艺技术等,提高了对科技立国的认识。 1998年里斯本世博会主题是海洋--未来的财富,在葡萄牙的推动下,联合国宣布1998年为国际海洋年。这届世博会几乎所有展馆都提到了全球环境问题。 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的主题是人类、自然、技术-- 一个新世界正在诞生,延续了从产品展示转向文化和概念展示的理念。1992年塞维利亚世博会、1998年里斯本世博会、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以及2005年爱知世博会都将环境保护和生态问题作为世博会的中心。 汉诺威世博会的展区规划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主旨,把保护资源作为重要的议题。这届世博会提出了汉诺威原则,其核心是设计服务于可持续发展。对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和生态城市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设在爱知县的濑户市、长久手町以及丰田市,博览会会场的总面积约173公顷。会场的建设最小限度地影响现存环境条件,以保证丰富多彩的交流和表现。这届世博会的主题是自然的睿智,喻意人的睿智和自然的睿智共同发挥作用,提出了让地球充满微笑,让地球美梦成真,让地球光彩照人,让地球声形并茂的动人口号。 位于长久手町展区的日本馆表达了重新连接渐渐疏远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建筑物的表面用3万株竹子的竹条编织而成,犹如一个巨大的蚕茧,其构思源自竹帘。蚕茧使展馆可以避免直射阳光,并通过墙面绿化和间伐木材节省能源,构造良好的自然通风环境,整座建筑物可以说是一座新技术和传统材料的试验场。 纵观150多年间举办的37届注册类世博会,它们都见证了时代的进步,记录下世界的发展历程。每一届世博会无论规模大小,都标志着人类文明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早期作为炫耀国力威慑邻邦的工具,到两次世界大战前后和冷战时期国际关系的晴雨表,再到如今日益关注的全球化问题,世博会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论坛和前沿,世界各国在这里为人类未来的发展集思广益,共谋出路。 作为大事件,世博会对树立举办城市的形象和威望,推动举办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都起到了不同程度促进作用。早期的世博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是直接的、主动的,为世博会举办城市的建设奠定了未来空间发展的结构基础。而在当代的世博会中,良好的城市环境质量、明确的城市发展战略和切实可行的后续发展规划是其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上海世博会主题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特色是展示城市的昨天、今天和未来,展示城市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展示城市的理想未来。上海世博会将大量利用老建筑和老厂房,体现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建筑的理念。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届世博会是历史上首次以城市为主题的综合类世博会,解读人与城市的密切互动关系。这一主题非常富有时代性,可塑性强、可展示性大、可参与度高,表达了全人类追求未来更加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篇3:世界阅读和答案
一个春雨飘摇的夜晚,他——一个小说家——坐在一家饭馆里,望着远处的那两男一女,愁眉苦脸地构思他的小说。
饭馆位于一条小街上,对门是一家破旧的宾馆,楼顶上的霓虹灯缺鼻子少眼,在风雨中凄冷地一闪一闪。他点了一盘白切肉,一碟花生米,就着三两老白干,低头吃着。偌大的饭馆,只有他一个客人,还有一个不那么漂亮的女招待趴在服务台前,单手支着下巴,正在打瞌睡。
一阵凛冽的夜风,穿堂而过,慵懒欲睡的灯光,潦草地晃了两下。随后,一切又恢复到最初的沉思中。
不知何时,他偶尔一抬头,发现离他较远处,凭空多了一桌客人,两男一女,仿佛是从地底突然冒出来似的。他们坐在窗户旁,正围着一台火锅,一边吃一边低声说着话,火锅冒出来的腾腾热气,梦幻一样,将三人牢牢地圈在里面。
他点燃了一支烟,在昏暗的灯光下,默默望着那两男一女,生出联想:春雨迷漫的夜晚,大街上空荡无人,陌生的饭馆里,两男一女的三人世界,绝对是个好题材。
怎么写?
一个春雨飘摇的夜晚,他坐在一家饭馆里,望着远处的那两男一女,愁眉苦脸地构思他的小说。
在他抽了几根烟后,那女的站了起来,向坐在对面的男人毕恭毕敬地敬酒,兴高采烈地说着什么。他支起耳朵听了一会儿,由于距离颇远,难以听出个名堂。他又琢磨了一会儿,慢慢明白了:坐在一起的应该是一对夫妻,他们肯定是有求于对面的那个男人。嗯,错不了,绝对是有求于人家。这世界,不就这回事吗?
一对夫妻那样毕恭毕敬求一个男人,求啥呢?
很快,他就意识到自己的滑稽。因为他趁着上厕所的机会,路过那两男一女身旁,特意凑到跟前观察了一下。那对夫妻中年模样,而那男人则年长不少,几乎是一老头了,而且一身破旧。
怎么会有求于这样一个糟老头呢?他哑然失笑。
到底求啥?这样一个糟老头……有了,是借路子。但看那老头一身破旧,怎么会是领导呢?
不是领导,会是啥?如此恭敬,会是啥?他开始有些走火入魔了,口里念念有词。他翻过来倒过去地想,反反复复地想。突然,他正抓着几颗花生米往嘴里送的手停在半空中:不是领导,那肯定是领导心目中举足轻重的人,最起码也是能说上话的人,比如领导远在乡下的父亲、领导二奶的舅舅、资助领导早年上学的村干部,甚至领导家的厨师、领导的领导远在乡下的父亲……他的手禁不住抖得厉害,几颗捏了半天的花生米掉在桌上,咚咚有声。对啊,这样的小说,不是更能反映反腐倡廉的复杂性艰巨性吗?不是更能映射出人性的阴暗面吗?
太有才了!他露出得意的微笑,不禁为自己叫好。
街上的雨,慢慢地小了。两男一女起身离开。
他们没给钱!女招待睡着了!我为什么不可以也白吃一顿!他蹑手蹑脚地离开座位。就在他一条腿将要迈出大门时,那个不那么漂亮的女招待,鬼魅一般出现在他面前,笑眯眯地说:先生,请埋单。
他打了个饱嗝,指着闪入对面宾馆的那三条黑影,自我解嘲地说,我看见他们吃完就走,还以为今晚你们这里吃饭不用钱呢。
女服务员怔了一下,转而不那么漂亮地笑了:那是对面宾馆的老板和老板娘,每年的今晚,都要为那个守夜的老大爷过生日。人家老熟人,月结。
他傻眼了。
他走出饭馆时,手机突然响了。响了半天,他深深叹了口气,接通手机,乌着脸说:宝贝,这段时间我老婆管得特严,你多理解一下。下个月……下个月我保证带你去上海……
(选自《中国年度小小说》,有删改)
16. 这篇小说采用了双线式结构,请概括其主要情节。(4分)
【参考答案】
明线:作家对两男一女之间的故事多方联想,苦心构思小说。
暗线:宾馆老板夫妻为守夜的老大爷过生日。
[4分。答对一点2分,两点4分。意思对即可。]
【评分说明】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结构分析能力。“双线式结构”意在提示学生概括情节的思路,要兼顾作家的活动和宾馆老板夫妻的活动。
【存在问题】
(1)概括力不够,答案冗长,掩盖了要点。
(2)偷工减料,直接以箭头替代文字表述。
17.文中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①楼顶上的霓虹灯缺鼻子少眼,在风雨中凄冷地一闪一闪。
②街上的雨,慢慢地小了。
【参考答案】
①渲染了冷清的氛围,暗示宾馆老板夫妻的生意清淡、生活不富裕,烘托出作家构思的.愁苦。
②雨“慢慢地小了”,便于三人和作家离开饭馆,推动了情节发展,也象征作家内心由愁苦到释然、得意的转变。
[5分。答对第①点3分,第②点2分。意思对即可。]
【评分说明】
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本题共有5个小点,对应5分,也就是说每答对一个小点给1分。
【存在问题】
(1)部分学生分点答题意识不够,笼而统之。
(2)部分学生不会具体、有针对性地分析,例如说大雨象征情节的开端,雨小了说明故事要结束了。
(3)霓虹灯残缺对宾馆老板夫妻的经济条件的暗示作用答出来的人最少。
18.小说最后一段是否多余?请阐述理由。(6分)
【参考答案】
不多余。
①揭示了主题:表现了个人内心世界与客观世界的错位,讽刺了惯于以自己阴暗扭曲的内心看待世界的人,赞扬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②呼应了情节:用作家的私人生活为前文中他对别人诸多扭曲的联想提供依据,使情节的发展更符合逻辑。
③丰富了人物形象:既写了作家醉心创作、贪图小便宜,又突出了其私人生活的混乱。
[6分。答对“不多余”1分,答对第①②③其中一点3分,两点5分。意思对即可。如答“多余”,且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评分说明】
此题考查个性化阅读能力,设计学生对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情节安排和主题揭示等多方面的分析评价能力。
【存在问题】
(1)学生小说解读知识不够全面,缺乏对“人物”“情节”和“主题”等小说评析的基本角度的认识,往往是纯粹的杂感式回答。
(2)贴标签式作答,只说“丰富了人物形象”,却不回答如何“丰富”,还有不少学生说“推动了情节发展”,完全不顾及所问的是“最后一段”这一事实。
(3)对相关术语缺乏基本认识,以致出现了“升华了主题”这样莫名其妙的答案。
篇4:上海世博会阅读答案
①19,一位名叫陆士谔的晚清小说家创作了幻想小说《新中国》,畅想百年后的上海风貌。其中关于过江隧道、地铁、跨江大桥的描绘在那个中国贫弱的年代,显得那么虚幻和空洞,而他关于百年后将在上海举行万国博览会的预言,在当时饥寒交迫的国人看来更显得荒诞和离奇,无异于痴人说梦。可当历史的钟摆真的摆进了,痴人的梦说竟然如此真实,触手可及。对应的时间,对应的地点,穿江而过的条条隧道和横越江面的座座大桥已成为现实,世博会的举办和百年前的梦想也是如此高度契合。
②世博会究竟将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呢?
③笔者曾有幸当面向连任两届国际展览局主席、现任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的著名外交家吴建民讨教,他说:“世博会对中国的影响将超过奥运会。因为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口号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世博会确实能够做到让城市的生活更加美好。”不难明白的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世界城市发展经验的集中展示,将给中国不少城市带来改变陈旧面貌、提升自身素养的'大好契机。中国的城市人口现已占总人口的近半数,直接能对如此数量的中国人产生直接影响,其影响不可谓不大。
④不仅如此,本届世博会还将是文化交流的盛会。目前官方预计的数据是,将有超过7000万的国内外嘉宾和观众亲临世博会现场,将有来自世界各国的顶级艺术团体在历时半年的展览期间,举行超过2万场风格各异的演出。届时上海将成为一个巨大的城市交流和文明对话的舞台,一个全世界参与的城市文明大互动将恢弘上演,相随而来的会是世界的新一轮大合作。
⑤不同文化的广泛交流或深层碰撞必将产生火花,这种火花稍经衍变便能成就思想和理念上的创新,而无数的火花也必将引发一轮创新热潮。当世界正在全力寻求走出经济困境的捷径时,创新无疑会形成巨大的推力。
⑥如果说北京奥运会做到了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那么,时间周期更长、参与人数更多、互动程度更强的上海世博会将会“有过之而无不及”,把一个快速成长的中国更加全面地推到世界的面前。这里没有姚明和刘翔,没有耀眼夺目的明星光环,却有着一座座日新月异的中国城市,有着身临其境的真实。
⑦原上海市市长汪道涵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申办世博会计划,他认为世博会是战略性的,管50年。今年5月1日,这个“管50年”的战略正式拉开大幕。这是一个需要用奥运赛场上的澎湃激情去关注、去热爱的战略,这又是一个需要用城市发展中的理性思考去观察、去学习的战略。对于中国,注定是“世博之年”,同时,还应是开启中国“世博新时代”之年。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试用一句话概括。(2分)
2. 第①段中“痴人的梦说”具体指什么?请简要回答。(6分)
3. 上海世博会将给中国带来哪些影响?请简要回答。(4分)
4. 第④段画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2分)
答案:
1.上海世博会将给中国带来深刻广泛的影响。(2分,“深刻”“广泛”有一即可)
2.①小说中关于百年后上海过江隧道、地铁、跨江大桥的描绘。②关于将在上海举行万国博览会的预言。(每点2分,共4分)
3.①让城市的生活更美好。②推动文化交流。③成就思想和理念的创新。④把中国更加全面地推到世界面前。(每点1分,共4分)
4.①结构上:承上启下;②内容上:提出了新的分论点(每点2分,共4分)
篇5:《上海弄堂节选》阅读答案
《上海弄堂(节选)》阅读答案
(1)要是一个人到了上海而没有去上海的弄堂走一走,应该要觉得很遗憾。下午时候,趁上班上学的人都还没有回来,随意从上海的商业大街上走进小马路,马上就可以看到梧桐树下有一个个宽敞的入口,门楣上写着什么里,有的在骑楼的下面写着1902,里面是一排排两三层楼的房子,pí临的小阳台里暖暖的全是阳光。深处人家的玻璃窗反射着马路上过去的车子,那就是上海的弄堂了。
(2)整个上海,有超过一半的住地,是弄堂,绝大多数上海人,是住在各种各样的弄堂里。
(3)常常在弄堂的出口,开着一家小烟纸店,小得不能让人置信的店面里,千丝万 缕地陈放着各种日用品,小孩子吃的零食,老太太用的针线,本市邮政用的邮票, 各种居家日子里容易突然告缺的东西,应有尽有,人们穿着家常的衣服鞋子,就可以跑出来买。常常有穿着花睡衣来买一包零食的`女人,脚趾紧紧夹着踩塌了跟的红拖鞋,在弄堂里人们是不见怪的。小店里的人,常常很警惕,也很热心,他开着一个收音机,整天听主持人说话,也希望来个什么人,听他说说,他日日望着小街上来往的人,弄堂里进出的人,只要有一点点想象力,就能算得上阅人多矣。
(4)走进上海人的弄堂里,才算得上是开始看上海的生活,商业大街、灯红酒绿、人人体面后面的生活。上海人爱面子,走在商店里、饭店里、酒吧里、公园里,个个看上去丰衣足食,可弄堂里就不一样了。
(5)平平静静的音乐开着;后门的公共厨房里传出来炖鸡的香气;有阳光的地方,底楼人家拉出了麻绳,把一家人的被子褥子统统拿出来晒着,新洗的衣服散发着香气,花花绿绿的在风里飘,仔细地看,就认出来这是今年大街上时髦的式样;你看见路上头发如瀑的小姐正在后门的水斗上,穿了一件缩了水的旧毛衣,用诗芬在洗头发,太阳下面那湿湿的头发冒出热气来;还有修鞋师傅,坐在弄口,乒乓地敲着一个高跟鞋的细跟,补上一块新橡皮,旁边的小凳子上坐着一个穿得挺周正的女人,光着一只脚等着修鞋,他们一起骂如今鞋子的质量和那卖次品鞋子的奸商。
(6)还有弄堂里的老人,在有太阳的地方坐着说话。老太太总是比较沉默,老先生喜欢有人和他搭话,听他说说从前这里的事情,他最喜欢。
(7)弄堂里总是有一种日常生活的安详实用,还有上海人对它的重视以及喜爱。这就是上海人的生活底色,自从十八世纪在外滩附近有了第一条叫“兴仁里”的上海弄堂,安详实用,不卑不亢,不过分地崇尚新派就在上海人的生活里出现了。
1、根据拼音写汉字:pí( )临
2、引文开头说:“要是一个人到了上海而没有去上海的弄堂走一走,应该要觉得很遗憾。”作者为什么这样认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段分别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方面来细致描写弄堂里的生活。
4、第(7)段“这就是上海人的生活底色”,作者认为上海人的“生活底色”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毗
2、作者认为上海的弄堂是上海人真实生活的一种写照,弄堂生活是上海人的生活底色。
3、音乐开着 炖鸡的香气 晒衣服女子 洗头 修鞋
4、有日常生活的安详实用,还有上海人对它的重视及喜爱。
篇6:上海弄堂阅读答案
(1)要是一个人到了上海而没有去上海的弄堂走一走,应该要觉得很遗憾。下午时候,趁上班上学的人都还没有回来,随意从上海的商业大街上走进小马路,马上就可以看到梧桐树下有一个个宽敞的入口,门楣上写着什么里,有的在骑楼的下面写着1902,里面是一排排两三层楼的房子,p临的小阳台里暖暖的全是阳光。深处人家的玻璃窗反射着马路上过去的'车子,那就是上海的弄堂了。
(2)整个上海,有超过一半的住地,是弄堂,绝大多数上海人,是住在各种各样的弄堂里。
(3)常常在弄堂的出口,开着一家小烟纸店,小得不能让人置信的店面里,千丝万缕地陈放着各种日用品,小孩子吃的零食,老太太用的针线,本市邮政用的邮票,各种居家日子里容易突然告缺的东西,应有尽有,人们穿着家常的衣服鞋子,就可以跑出来买。常常有穿着花睡衣来买一包零食的女人,脚趾紧紧夹着踩塌了跟的红拖鞋,在弄堂里人们是不见怪的。小店里的人,常常很警惕,也很热心,他开着一个收音机,整天听主持人说话,也希望来个什么人,听他说说,他日日望着小街上来往的人,弄堂里进出的人,只要有一点点想象力,就能算得上阅人多矣。
(4)走进上海人的弄堂里,才算得上是开始看上海的生活,商业大街、灯红酒绿、人人体面后面的生活。上海人爱面子,走在商店里、饭店里、酒吧里、公园里,个个看上去丰衣足食,可弄堂里就不一样了。
(5)平平静静的音乐开着;后门的公共厨房里传出来炖鸡的香气;有阳光的地方,底楼人家拉出了麻绳,把一家人的被子褥子统统拿出来晒着,新洗的衣服散发着香气,花花绿绿的在风里飘,仔细地看,就认出来这是今年大街上时髦的式样;你看见路上头发如瀑的小姐正在后门的水斗上,穿了一件缩了水的旧毛衣,用诗芬在洗头发,太阳下面那湿湿的头发冒出热气来;还有修鞋师傅,坐在弄口,乒乓地敲着一个高跟鞋的细跟,补上一块新橡皮,旁边的小凳子上坐着一个穿得挺周正的女人,光着一只脚等着修鞋,他们一起骂如今鞋子的质量和那卖次品鞋子的奸商。
(6)还有弄堂里的老人,在有太阳的地方坐着说话。老太太总是比较沉默,老先生喜欢有人和他搭话,听他说说从前这里的事情,他最喜欢。
(7)弄堂里总是有一种日常生活的安详实用,还有上海人对它的重视以及喜爱。这就是上海人的生活底色,自从十八世纪在外滩附近有了第一条叫兴仁里的上海弄堂,安详实用,不卑不亢,不过分地崇尚新派就在上海人的生活里出现了。
1、根据拼音写汉字:p临
2、引文开头说:要是一个人到了上海而没有去上海的弄堂走一走,应该要觉得很遗憾。作者为什么这样认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段分别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方面来细致描写弄堂里的生活。
4、第(7)段这就是上海人的生活底色,作者认为上海人的生活底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7:上海弄堂阅读答案
1、毗
2、作者认为上海的弄堂是上海人真实生活的一种写照,弄堂生活是上海人的生活底色。
3、音乐开着炖鸡的香气晒衣服女子洗头修鞋
4、有日常生活的安详实用,还有上海人对它的重视及喜爱。
篇8:《上海的弄堂》 阅读答案
(1)要是一个人到了上海而没有去上海的弄堂走一走,应该要觉得很遗憾。下午时候,趁上班上学的人都还没有回来,随意从上海的商业大街上走进小马路,马上就可以看到梧桐树下有一个个宽敞的入口,门楣上写着什么里,有的在骑楼的下面写着1902,里面是一排排两三层楼的房子,pí临的小阳台里暖暖的全是阳光。深处人家的玻璃窗反射着马路上过去的车子,那就是上海的弄堂了。
(2)整个上海,有超过一半的住地,是弄堂,绝大多数上海人,是住在各种各样的弄堂里。
(3)常常在弄堂的出口,开着一家小烟纸店,小得不能让人置信的店面里,千丝万 缕地陈放着各种日用品,小孩子吃的零食,老太太用的针线,本市邮政用的邮票, 各种居家日子里容易突然告缺的东西,应有尽有,人们穿着家常的衣服鞋子,就可以跑出来买。常常有穿着花睡衣来买一包零食的女人,脚趾紧紧夹着踩塌了跟的红拖鞋,在弄堂里人们是不见怪的。小店里的人,常常很警惕,也很热心,他开着一个收音机,整天听主持人说话,也希望来个什么人,听他说说,他日日望着小街上来往的人,弄堂里进出的人,只要有一点点想象力,就能算得上阅人多矣。
(4)走进上海人的弄堂里,才算得上是开始看上海的生活,商业大街、灯红酒绿、人人体面后面的生活。上海人爱面子,走在商店里、饭店里、酒吧里、公园里,个个看上去丰衣足食,可弄堂里就不一样了。
(5)平平静静的音乐开着;后门的公共厨房里传出来炖鸡的香气;有阳光的地方,底楼人家拉出了麻绳,把一家人的被子褥子统统拿出来晒着,新洗的衣服散发着香气,花花绿绿的在风里飘,仔细地看,就认出来这是今年大街上时髦的式样;你看见路上头发如瀑的小姐正在后门的水斗上,穿了一件缩了水的旧毛衣,用诗芬在洗头发,太阳下面那湿湿的头发冒出热气来;还有修鞋师傅,坐在弄口,乒乓地敲着一个高跟鞋的细跟,补上一块新橡皮,旁边的小凳子上坐着一个穿得挺周正的'女人,光着一只脚等着修鞋,他们一起骂如今鞋子的质量和那卖次品鞋子的奸商。
(6)还有弄堂里的老人,在有太阳的地方坐着说话。老太太总是比较沉默,老先生喜欢有人和他搭话,听他说说从前这里的事情,他最喜欢。
(7)弄堂里总是有一种日常生活的安详实用,还有上海人对它的重视以及喜爱。这就是上海人的生活底色,自从十八世纪在外滩附近有了第一条叫“兴仁里”的上海弄堂,安详实用,不卑不亢,不过分地崇尚新派就在上海人的生活里出现了。
篇9:《上海的弄堂》 阅读答案
1、根据拼音写汉字:pí( )临
2、引文开头说:“要是一个人到了上海而没有去上海的弄堂走一走,应该要觉得很遗憾。”作者为什么这样认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段分别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方面来细致描写弄堂里的生活。
4、第(7)段“这就是上海人的生活底色”,作者认为上海人的“生活底色”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10:《上海的弄堂》阅读答案
【原文欣赏】
要是一个人到了上海而没有去上海的弄堂走一走,应该要觉得很遗憾。下午时候,趁上班上学的人都还没有回来,随意从上海的商业大街上走进小马路,马上就可以看到梧桐树下有一个个宽敞的入口,门楣上写着什么里,有的在骑楼的下面写着1902,里面是一排排两三层楼的房子,毗临的小阳台里暖暖的全是阳光。深处人家的玻璃窗反射着马路上过去的车子,那就是上海的弄堂了。
整个上海,有超过一半的住地,是弄堂,绝大多数上海人,是住在各种各样的弄堂里。
常常在弄堂的出口,开着一家小烟纸店,小得不能让人置信的店面里,千丝万缕地陈放着各种日用品,小孩子吃的零食,老太太用的针线,本市邮政用的邮票,各种居家日子里容易突然告缺的东西,应有尽有,人们穿着家常的衣服鞋子,就可以跑出来买。常常有穿着花睡衣来买一包零食的女人,脚趾紧紧夹着踩塌了跟的红拖鞋,在弄堂里人们是不见怪的。小店里的人,常常很警惕,也很热心,他开着一个收音机,整天听主持人说话,也希望来个什么人,听他说说,他日日望着小街上来往的人,弄堂里进出的人,只要有一点点想象力,就能算得上阅人多矣。
走进上海人的弄堂里,才算得上是开始看上海的生活,商业大街、灯红酒绿、人人体面后面的生活。上海人爱面子,走在商店里、饭店里、酒吧里、公园里,个个看上去丰衣足食,可弄堂里就不一样了。
平平静静的音乐开着;后门的公共厨房里传出来炖鸡的香气;有阳光的地方,底楼人家拉出了麻绳,把一家人的被子褥子统统拿出来晒着,新洗的`衣服散发着香气,花花绿绿的在风里飘,仔细地看,就认出来这是今年大街上时髦的式样;你看见路上头发如瀑的小姐正在后门的水斗上,穿了一件缩了水的旧毛衣,用诗芬在洗头发,太阳下面那湿湿的头发冒出热气来;还有修鞋师傅,坐在弄口,乒乓地敲着一个高跟鞋的细跟,补上一块新橡皮,旁边的小凳子上坐着一个穿得挺周正的女人,光着一只脚等着修鞋,他们一起骂如今鞋子的质量和那卖次品鞋子的奸商。
还有弄堂里的老人,在有太阳的地方坐着说话。老太太总是比较沉默,老先生喜欢有人和他搭话,听他说说从前这里的事情,他最喜欢。
弄堂里总是有一种日常生活的安详实用,还有上海人对它的重视以及喜爱。这就是上海人的生活底色,自从十八世纪在外滩附近有了第一条叫“兴仁里”的上海弄堂,安详实用,不卑不亢,不过分地崇尚新派就在上海人的生活里出现了。
19世纪50年代,由于上海小刀会在老城厢起义,上海人开始往租界逃跑,在租界的外国人为了挣到中国难民的钱,按照伦敦工业区的工人住宅的样子,一栋栋、一排排造了八百栋房子,那就是租界弄堂的发端,到1872年,玛意巴建起上海兴仁里,从此,上海人开始了弄堂的生活。
上海是一个大都市,大到就像饭店里大厨子用的桌布一样,五味俱全。从前被外国人划了许多块,一块做法国租界,一块做英国租界,留下一块做上海老城厢,远远的靠工厂区的地方,又有许多人住在为在工厂做事的人开辟出来的区域里,那是从前城市的划分,可在上海人的心里觉得这样区域的划分,好像也划分出了阶级一样,住在不同地方的人,彼此怀着不那么友好的态度,彼此不喜欢认同乡,因此也不怎么来往。这样,上海这地方,有时让人感到像里面还有许多小国家一样,就像欧洲,人看上去都是一样的人,仔细地看,就看出了德国人的板,法国人的媚,波兰人的苦,住在上海不同地域的人,也有着不同的脸相。所以,在上海从小到大住了几十年的人,都不敢说自己是了解上海的,只是了解上海的某一块地方。
从早先的难民木屋,到石库门里弄,到后来的新式里弄房子,像血管一样分布在全上海的九千多处弄堂,差不多洋溢着比较相同的气息。
那是上海的中层阶级代代生存的地方。他们是社会中的大多数人,有温饱的生活,可没有大富大贵;有体面,可没有飞黄腾达;经济实用,小心做人,不过分的娱乐,不过分的奢侈,勤勉而满意地支持着自己小康的日子,有进取心,希望自己一年比一年好,可也识时务,懂得离开空中楼阁。他们定定心心地在经济的空间里过着自己的日子,可一眼一眼地瞟着可能有的机会,期望更上一层楼。他们不是那
种纯真的人,当然也不太坏。
上海的弄堂总是不会有绝望的情绪的。小小的阳台上晒着家制干菜、刚买来的黄豆,背阴的北面亭子间窗下,挂着自家用上好的鲜肉腌的咸肉,放了花椒的,上面还盖了一张油纸,防止下雨,在风里哗哗地响。窗沿上有人用破脸盆种了不怕冷的宝石花。就是在最**的时候,弄堂里的生活还是有序地进行着。这里像世故老人,中庸,世故,遵循着市井的道德观,不喜欢任何激进,可也并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只是中规中矩地过自己的日子。
晚上,家家的后门开着烧饭,香气扑鼻,人们回到自己的家里来,乡下姑娘样子的人匆匆进出后门,那是做钟点的保姆最忙的时候。来上海的女孩子,大都很快地胖起来,因为有更多的东西可以吃,和上海女孩子比起来,有一点肿了似的。她们默默地飞快地在后门的公共厨房里干着活,现在的保姆不像从前在这里出入的保姆那样喜欢说话,喜欢搬弄是非了。可她们也不那么会伺候上海人,所以,厨房里精细的事还是主人自己做,切白切肉,调大闸蟹的姜醋蘸料,温绍兴黄酒,然后,女主人用一张大托盘子,送到自家房间里。
去过上海的弄堂,大概再到上海的别处去,会看得懂更多的东西。因为上海的弄堂是整个上海最真实和开放的空间,人们在这里实实在在地生活着,就是上海的美女,也是家常打扮,不在意把家里正穿着的塌跟拖鞋穿出来取信。
【作者介绍】
陈丹燕1958年12月18日生于北京协和医院。1966年在上海上小学,因为口吃极少有朋友。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84年第一篇散文《中国少女》发表在上海《少年文艺》,获上海青年作家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中国作家协会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奖。第一篇小说《当有人遇到不幸》发表在上海《少年报》,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1988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女中学生三部曲》。1990年发表第一篇成人中篇《寒冬丽日》,开始成人文学的写作。其作品,多次在国际上获奖。
【课文结构】
全文可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写上海的弄堂很多,应该去那里走走。
第二部分(第3-6段),叙述弄堂里“安详实用”的日常生活。
第三部分(第7-10段),说明上海弄堂的形成。
第四部分(第11-13段),议论上海弄堂里的人“中规中矩”的生活。
第五部分(第14段),揭示上海弄堂生活的特点。
【问题讨论】
1.第3-7段,主要记叙了什么?它表现了作者对什么的感情?
( 第3-7段,主要记叙了上海弄堂里“安详实用”的日常生活。
它表现了作者对弄堂生活的感情。 )
2.本文写上海弄堂里的生活,哪些描写生动而饶有情趣?这样描写有什么用?
( 本文写上海弄堂里的生活,颇多生动的特写镜头和饶有情趣的细节。如:上海女人“常常有穿着花睡衣来买一包零食的女人,脚趾紧紧夹着踩蹋了跟的红拖鞋”;“头发如瀑的小姐正在后门的水斗上,穿了一件缩了水的旧毛衣,用诗芬在洗头发,太阳下面那湿湿的头发冒出热气来”;修鞋师傅“旁边的小凳子上坐着一个穿得挺周正的女人,光着一只脚等着修鞋,他们一起骂如今鞋子的质量和那卖次品鞋子的奸商”;“厨房里精细的事还是主人自己做,切白切肉,调大闸蟹的姜醋蘸料,温绍兴黄酒,然后,女主人用一张大托盘子,送到自己房间里”。
这样的描写,生动具体地表现出上海的弄堂日常生活“安详实用”、“实实在在”的特点,给读者鲜明深刻的印象。 )
3.作者描写的弄堂里不同的人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 顾客和店主,老太太和老先生,做钟点工的保姆和女主人,他们的神情举止各各不同。〈详见课文划线部分〉 )
4.上海人在公众场合与在弄堂里的生活状态有什么不同?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 “上海人爱面子,走在商店里、饭店里、酒吧里、公园里,个个看上去丰衣足食,可弄堂里就不一样了。”〈详见第1题部分答案〉
这样,惟妙惟肖地写出上海人既注意体面,又讲究实惠的形象,突出他们“安详实用,不卑不亢,不过分的崇尚新派”的生活观念。 )
5.第7段最后的“底色”,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 本色,本来面貌。 )
6.《北京的胡同》与《上海的弄堂》在选材、立意、构思和表达方式等方面什么不同?
( 两篇文章,揭示了各自所代表的文化的特点,但《北京的胡同》则进一步指出这种文化的永恒性;《北京的胡同》留有作者更多的主观感受,融进作者的留恋之情,而《上海的弄堂》主要是作者的客观叙述,夹带着对弄堂生活情趣的赞赏。
两篇文章,都写了人的活动,但《北京的胡同》有较多对胡同景物的描写,而《上海的弄堂》不写景,却把人的活动写得更具体。
《北京的胡同》用作者家乡的小巷来衬托,《上海的弄堂》则写出弄堂的形成历史。
《北京的胡同》用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上海的弄堂》则是记叙、说明、议论三者结合。
两篇文章,都写了“售货”即一车一店,以及晚上生活的情景,但内容有别,详略有别,表现出胡同文化与弄堂文化的差异。 )
7.北京市民文化的形成与上海市民文化的形成,有何共通之处?这说明了什么?
( 市民文化的形成,都深受人们居住环境和居住方式的影响。
这说明一个城市中人们的居住环境和居住方式对其市民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甚至起着决定作用。 )
8.根据你的生活经历,模仿第5段的内容,再描写一些弄堂生活场景。
9.如今高楼林立,你看见残存的弄堂有什么感想?
篇11: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阅读答案
①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位于世博园区南北、东西轴线交汇处的核心地段,东接云台路,南邻南环路,北靠北环路,西依上南路,轨道8号线在基地西南角地下穿过。中国馆由国家馆、地区馆和港澳台馆三个部分组成。国家馆高63米,架空层高33米,架空平台高9米,上部最大边长为138米乘以138米,下部四个立柱外边距离70.2米,建筑面积约为2.7万平方米。地区馆高13米,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港澳台馆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地区馆和港澳台馆将为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提供展览场所,展示中国多民族的风采及城市变迁。中国馆将向世界展现中国的形象,表达世博理念,让世界更直观地了解中国。两个展馆可以同时宽松地容纳7000名观众。
②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充分体现了“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设计理念。
③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主体构思,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④除国家馆的“斗冠”造型整合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要素外,地区馆的设计也极富中国气韵,借鉴了很多中国古代传统元素。地区馆以“叠篆文字”传达出中华人文历史地理信息。在地区馆最外侧的环廊立面上,将用叠篆文字印出中国传统朝代名称的34字,象征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而环廊中供参观者停留休憩的设施表面,将镌刻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简称34字,象征中国地大物博,各地团结共同进取。
⑤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厅是东西南北皆可通风的空间,在四季分明的上海,无论展会期间气候如何,观众都能感到有一股股与人体相宜的气流在抚摸自己的肌肤。外墙材料为无放射、无污染的绿色产品,比如所有的门窗都采用LOM-E玻璃,不仅反射热量,降低能耗,还可能会喷涂一种涂料,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为建筑外墙照明提供能量。地区馆平台上厚达1.5米的覆土层,可为展馆节省10%以上的能耗。国家馆顶上的观景台也可能引进最先进的太阳能薄膜,储藏阳光并转化为电能。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可将雨水净化,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主体建筑的挑出层,构成了自遮阳体形,能够为下层空间遮阳节能。所有管线甚至地铁通风口都被巧妙地隐藏在建筑体内。
⑥中国馆运用立体构成手法对传统元素进行开创性的演绎,它的建筑语言简练而直率,传统建筑构件的繁复度大大降低。直线条构成了平衡与稳重,四柱之中的空间增加了通透感。挑空33米形成的'巨大空间,增加了建筑的通透感和公共性、开放性,与广场的连接又增强了它的平民化。层层叠加、向上展开的倒金字塔形有一种振翅飞翔、御风而上的动感,使这个建筑具有很强的标志性和不同凡响的外观,并予人超时空的想象。它的立面也是很丰富的、多层次的,为光与影的变化,为其与大自然的对话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⑦在外观上,它通体披一层鲜亮的红色,予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广阔的园区里非常醒目。远远望去,它有一种坚固而空灵的雕塑感。外墙参照了故宫外墙的颜色。上层建筑的贴面可以是轻质金属,也可以是轻质陶瓷。柱子是钢筋水泥的。(摘编自“百度百科”)
1.第①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围绕“中国馆”介绍的内容有:
(1)世博会中国馆的建筑构造;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世博会中国馆的建筑特点与外观效果。
3.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峰会之后,“低碳”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理念,“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哪些设计符合低碳的理念呢?
参考答案:
1.列数字 从数字上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世博会中国馆的建筑构造特点
2.(2)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理念(3)世博会中国馆的主体构思(4)世博会中国馆的技术特点(技术设计)
3.外墙材料为无放射、无污染的绿色产品,比如所有的门窗都采用LOM-E玻璃,不仅反射热量,降低能耗,还可能会喷涂一种涂料,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为建筑外墙照明提供能量。地区馆平台上厚达1.5米的覆土层,可为展馆节省10%以上的能耗。国家馆顶上的观景台也可能引进最先进的太阳能薄膜,储藏阳光并转化为电能。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可将雨水净化,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主体建筑的挑出层,构成了自遮阳体形,能够为下层空间遮阳节能。 (意思对即可)
篇12:《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阅读答案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阅读答案
①犹如柏林爱乐乐团拥有爱乐大厅,维也纳爱乐乐团拥有金色大厅一样,上海交响乐团——这个拥有135年历史的“远东第一乐团”,也将拥有属于自己的音乐厅。这标志着上海交响乐团的发展跃上了新台阶。
②历时6年即将建成的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地处闹中取静的复兴中路,这儿原来是上海跳水池,为了与附近的历史风貌保护区相呼应,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以简朴的陶土作为外立面,建筑顶面配上了柔和舒展的曲面,让整个建筑从高处看像一本摊开的乐谱,与音乐厅之名自然贴合。
③与外观的低调不同,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内部设计有许多亮眼的创意。其中一大一小两个音乐厅是当之无愧的主角,承担演出与录音的`双重功能。为了拓展功能,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内更是巧用空间,辟出了一条长达80米的音乐互动长廊,进行交响乐的普及教育。
④一般来说,建造音乐厅,“看得见的”远远没有“听得见的”重要。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每一个设计都有严格的声学考量。为了克服附近地铁10号线的震动干扰,一大一小两个音乐厅采用了隔振器技术,通过安装底部弹簧阻振器的方法,将它们建成上海首个全悬浮结构的建筑。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地处繁华地段,为了阻隔外部噪音,大小音乐厅的外墙都采用了双层墙设计,由两堵25厘米的墙与两堵墙中间40厘米的空心距离组成,90厘米厚度的双层墙可以有效隔绝外部声音。
⑤在两个音乐厅的整个设计过程中,建筑设计师与声学设计师共同在电脑上进行了100多次声学模拟测试,确定没有留下声音死角。然后他们又以大音乐厅1:10的比例制作模型,特制了安装仿真人体胸腔的中空假人,作为模型里面的“听众”,巧设了最大程度接近真实的测试环境。设计师在这个模型中做了4次声学测试,直至测试结果达到理想数值。
⑥音乐厅除了演出之外,还兼具 了录音棚的功能。前几年,上海交响乐团为著名音乐家谭盾录制电影《卧虎藏龙》的音乐,却苦于没有那么大的音乐棚,只能几十个人挤在一个很小的房间里。这样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可以设想,功能齐全、声学效果极佳的音乐厅,一定会成为演出和录音的理想之所。
⑦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建成,对乐团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对提升观众的音乐欣赏品位,对交响乐的推广和普及,都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1.第③段加点词“低调”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2.第④段画线句的具体含义是 。(3分)
3.第⑤段中,设计师们共同努力,反复进行多种测试的目的是。(2分)
4.音乐厅的内部设计有哪些亮眼的创意?请分条概述。(9分)
(1) (2) (3)
5.第⑥段举为谭盾录制音乐的例子,对其作用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A.说明了上海交响乐团的音乐演奏水平非常高超。
B.说明了上海交响乐园过去的音乐录制条件十分简陋。
C.说明了音乐厅的建成为提升观众的欣赏品位将产生积极影响。
D.说明了音乐厅的建成对上海交响乐园未来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 世博会的优秀作文
★ 考研政治真题
【《上海世界博览会》阅读答案(共12篇)】相关文章:
《云锦,世博会上的南京名片》阅读答案2022-09-17
我和世博共成长作文2022-05-14
会飞的火车阅读答案2023-01-10
时事新闻稿范文2022-10-14
发展作文2022-11-29
新闻发言稿格式2022-12-13
我的海宝作文2023-06-01
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2022-05-18
《海宝》观后感2024-05-04
第一学期高三期中历史试卷题202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