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B版高二数学基本算法语句教学计划

时间:2022-08-29 07:50:51 数学教学计划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新人教B版高二数学基本算法语句教学计划(通用5篇)由网友“大猫Tiger”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整理过的新人教B版高二数学基本算法语句教学计划,希望大家喜欢。

新人教B版高二数学基本算法语句教学计划

篇1:新人教B版高二数学基本算法语句教学计划

新人教B版高二数学基本算法语句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理解条件语句的概念,并掌握其结构的区别与联系;

(2)会应用条件语句编写程序.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对现实生活情境的探究,认识到应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方便简捷,促进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

了解条件语句在程序中起判断转折功能,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起决定作用. 通过本小节内容的学习,逐步养成严谨的数学思维以及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条件语句的步骤、结构及功能.

难点:准确编写程序中的条件语句.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导入课题

1.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的一般格式分别是什么?

输入语句: INPUT “提示内容”;变量

输出语句: PRINT “提示内容”;表达式

赋值语句: 变量=表达式

2.对于顺序结构的算法或程序框图,我们可以利用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写出其计算机程序.对于条件结构的算法或程序框图,要转化为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算法语言,我们必须进一步学习条件语句.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条件语句⑴

算法中的条件结构是由条件语句来表达的,是处理条件分支逻辑结构的算法语句. 它的一般格式是:

满足条件?

步骤A

IF 条件 THEN

语句体

END IF

你能理解这个算法语句的含义吗?

当计算机执行上述语句时,首先对IF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符合,就执行THEN后的语句体,否则执行END IF之后的语句. 其对应的`程序框图为:(如上右图)

条件语句⑵

以下是用程序框图表示的另一种形式,它对应的条件语句的一般格式设定为:

满足条件?

步骤A

步骤B

IF 条件 THEN

语句体1

ELSE

语句体2

END IF

你能理解这个算法语句的含义吗?

当计算机执行上述语句时,首先对IF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符合,就执行THEN后的语句体1,否则执行ELSE后的语句体2. 其对应的程序框图为:(如上右图)

条件语句的作用:在程序执行过程中,根据判断是否满足约定的条件而决定是否需要转换到其他地方去. 需要计算机按条件进行分析、比较、判断,并按判断后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

例1(课本P25例5):编写一个程序,求实数x的绝对值.

因为实数X的绝对值为 ,所以算法步骤可以写成:

第一步,输入一个实数x.

第二步,判断x的符号.若x≥0,则输出x;否则,输出-x.

①该算法可以用什么逻辑结构来实现?它的程序框图如何表示?

②这个算法含有顺序结构和条件结构,你能写出这个算法对应的程序吗?

INPUT x

IF x≥0 THEN

PRINT x

ELSE

PRINT -x

END IF

END

篇2:数学高二上册基本算法语句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知识来自于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3第一章第二节,着好似一章新知识,该部分知识被安排在五本必修课本中的第三本,处于高中知识的过度阶段。而在上课前,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会有一些相应的问题,下面两个问题就是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

1、为什么要在数学中教语句?

2、学语句不上机,是不是纸上谈兵?

现在我们来好好研究一下这两个问题。首先,学语句是为了算法思想,而基本算法语句 是算法思想的直观表现,是程序框图的语言形式,所以学语句是进一步体会算法思想,进一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辨能力和实辨能力。(有条件上机的进行实践,没条件上机的进行思辨,在实践中思辨,在思辨中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所以,学语句不上机,不是纸上谈兵。

二、学情分析;

在学习基本算法语句之前(本节课主要讲输入语句、输出语句与赋值语句),学生已在本章知识的第一节学习了算法与程序框图的基本思想与定义,而且该部分与一些初等函数知识相挂钩,并且相互结合学习。在此之前,学生在必修1已经对初等函数知识有了相应的学习与了解。

三、教学法;

该部分知识主要采取说教法进行讲授,通过学生所熟悉的生活问题引入课堂,为公式学习创设情境,拉近数学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基本算法语句中的输入、输出、赋值语句;

(2)理解算法语句是将算法的各种控制结构变成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程序语言;

2、情感目标;

(1)通过对三种语句的实现,发展有条理思考,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2)学习算法语句,帮助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实现算法,活跃思维,提高数学素质。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基本结构特点及用法;

难点: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意义及作用。

六、教学过程;

例1、引入生活中的例子:“让一个学生去办公室帮我去我的办公室泡一杯茶”,通过这个例子来听到学生,让他们了解其实计算机与人的办事思维是一样的。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我会告诉学生:办公室的位置、办公桌的地点、茶叶、茶杯等信息,即将这些信息输入到学生的大脑(该过程等价于计算机的输入过程);然后学生开始行动,将茶叶、水放入茶杯(该过程等价于计算机的赋值过程);最后学生将完成的茶水给我(该过程等价于计算机的输出过程)。

通过该例子的引入,使学生对本次课堂所要学习的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使他们在接受正式的'计算机基本语句之前对该部分知识有一个简单的逻辑思维,从而使他们更容易接受该部分知识,最后达到减轻学习知识难度的目的,也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例2、用描点法做函数y?x3?3x2?24x?30的图像时,需要求出函数的自变量和函数的一组对应值,编写程序,分别计算出当x??5,?4,?3,?2,?1,0, 1, 2, 3, 4, 5时的函数值。

(现在教学生来泡茶)算法分析:

根据题意,对于每一个输入的自变量的值,都要输出相应的函数值,写出算法步骤如下: 第一步,输入一个自变量x的值。(计算机简单算法语句的输入过程,泡茶第一步) 第二部,计算y?x3?3x2?24x?30。

第三部,输出y。(计算机简单算法语句的输出过程,泡茶第三部)

下面,结合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复习并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程序框图,将上面的算法分析用程序框图表示出来。

显然,这是一个由顺序结构构成的算法,按照程序框图中流程线的方向,引导学生,得出相应的算法语句,最后得出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定义。

篇3:人教B版高一数学函数与方程教学计划

人教B版高一数学函数与方程教学计划

一 设计思想:

函数与方程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是衔接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纽带,再加上函数与方程还是中学数学四大数学思想之一,是具体事例与抽象思想相结合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自主探究教学法。通过教学情境的设置,让学生由特殊到一般,有熟悉到陌生,让学生从现象中发现本质,以此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在现实生活中函数与方程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因此函数与方程在整个高中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新增内容之一,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数学I必修本(A版)》第94-95页的第三章第一课时3.1.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的零点。

本节通过对二次函数的图象的研究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以及根的个数的判断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相应的二次函数的零点的联系,然后由特殊到一般,将其推广到一般方程与相应的函数的情形.它既揭示了初中一元二次方程与相应的二次函数的内在联系,也引出对函数知识的总结拓展。之后将函数零点与方程的根的关系在利用二分法解方程中(3.1.2)加以应用,通过建立函数模型以及模型的求解(3.2)更全面地体现函数与方程的关系,逐步建立起函数与方程的联系.渗透“方程与函数”思想。

总之,本节课渗透着重要的数学思想“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想”“方程与函数”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教好本节课可以为学好中学数学打下一个良好基础,因此教好本节是至关重要的。

三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结合方程根的几何意义,理解函数零点的定义;

2.结合零点定义的探究,掌握方程的实根与其相应函数零点之间的等价关系;

3.结合几类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特征,掌握判断函数的零点个数和所在区间 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体验化归与转化、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这三大数学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的意义与价值;

2.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和严密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3.使学生感受学习、探索发现的乐趣与成功感

教学重点:函数零点与方程根之间的关系;连续函数在某区间上存在零点的判定方法。

教学难点:发现与理解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的关系;探究发现函数存在零点的方法。

四 教学准备

导学案,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电子交互白板。

五 教学过程设计:

(一)、问题引人:

请同学们思考这个问题。用屏幕显示判断下列方程是否有实根,有几个实根?

(1)

;(2)

?

学生活动:回答,思考解法。

教师活动:第二个方程我们不会解怎么办?你是如何思考的?有什么想法?我们可以考虑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将未知问题已知化,通过对第一个问题的研究,进而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对于第一个问题大家都习惯性地用代数的方法去解决,我们应该打破思维定势,走出自己给自己画定的牢笼!这样我们先把所依赖的拐杖丢掉,假如第一个方程你不会解,也不会应用判别式,你要怎样判断其实根个数呢?

学生活动:思考作答。

设计意图:通过设疑,让学生对高次方程的根产生好奇。

(二)、概念形成:

预习展示1:

你能通过观察二次方程的根及相应的二次函数图象,找出方程的根,图象与轴交点的坐标以及函数零点的关系吗?

学生活动:观察图像,思考作答。

教师活动:我们来认真地对比一下。用投影展示学生填写表格

一元二次方程

方程的根

二次函数

函数的图象

(简图)

图象与轴交点的坐标

函数的零点

?

???

?

???

?

???

问题1:你能通过观察二次方程的根及相应的二次函数图象,找出方程的根,图象与

轴交点的.坐标以及函数零点的关系吗?

学生活动:得到方程的实数根应该是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的结论。

教师活动:我们就把使方程 成立的实数x称做函数的零点.(引出零点的概念)

根据零点概念,提出问题,零点是点吗?零点与函数方程的根有何关系?

学生活动:经过观察表格,得出(请学生总结)

1)概念:函数的零点并不是“点”,它不是以坐标的形式出现,而是实数。例如函数的零点为x=-1,3

2)函数零点的意义:函数的零点就是方程实数根,亦即函数的图象与轴交点的横坐标.

3)方程有实数根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交点函数有零点。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仔细体会上述结论。

再提出问题:如何并根据函数零点的意义求零点?

学生活动:可以解方程而得到(代数法);

可以利用函数的图象找出零点.(几何法).

设计意图:由学生最熟悉的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出发,发现一般规律,并尝试的去总结零点,根与交点三者的关系。

(三)、探究性质:

(五)、探索研究(可根据时间和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适当调整)

讨论:请大家给方程的一个解的大约范围,看谁找得范围更小?

[师生互动]

师:把学生分成小组共同探究,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充分研究,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也可以让各组把这几个题做为小课题来研究,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和热情。老师用多媒体演示,直观地演示根的存在性及根存在的区间大小情况。

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在探究学习中得到数学能力的提高

第五阶段设计意图:

一是为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做准备

二是小组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意识,本组探究题目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此组题目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探究性,基本上可以达到上述目的。

(六)、课堂小结:

零点概念

零点存在性的判断

零点存在性定理的应用注意点:零点个数判断以及方程根所在区间

(七)、巩固练习(略)

篇4:人教A版高二数学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教学计划

人教A版高二数学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教学计划

一、教学设计

本节课内容选自于高中教材北师大版必修3第二章第三节,课时安排为三个课时,本节课内容为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学情分析四大方面来阐述我对这节课的分析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我们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统计,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已经对统计的相关知识作了大致的了解。本节课我们要继续探讨的是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它为接下来要学习的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打下基础。这是一个与现实实际生活联系很紧密的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使学生认识到在现实世界中存在不能用函数模型描述的变量关系,从而体会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的重要性.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通过收集现实问题中两个有关联变量的数据直观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②利用散点图直观认识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难点:①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理解;

②作散点图和理解两个变量的正相关和负相关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收集现实问题中两个有关联变量的数据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明确事物间的相互联系.认识现实生活中变量间除了存在确定的关系外,仍存在大量的非确定性的相关关系,并利用散点图直观体会这种相关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事物之间相关关系的了解,让学生们认识到现实中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辩证法思想。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

1.教学方法: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法上,充分利用好教学案进行教学,具体采用“问答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层层深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2.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四)、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我所教学的学生是我校高一(16)班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有部分学生知识积累已较为丰富,具备了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但更多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弱,学习数学的兴趣还不是很浓,所以我在授课时注重从具体的生活实例出发,注重引导、启发、探究以符合这类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培养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五)、教学过程

知识探究(一):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设计意图」从现实生活入手,抓住学生们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概念,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来。

引导出概念: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可能是确定的`关系(如:函数关系),或非确定性关系。当自变量取值一定时,因变量也确定,则为确定关系;当自变量取值一定时,因变量带有随机性,这种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相关关系。相关关系是一种非确定性关系。

知识探究(二):散点图

(1)正相关:散点图中的点散布在从XX 到 XX的区域。

(2)负相关:散点图中的点散布在从XX到 XX的区域。

「设计意图」通过对这个典型事例的分析,向学生们介绍什么是散点图,并总结出判断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就是利用散点图来判断,并通过学生亲自动手作散点图,交流讨论,进一步加深对散点图的理解,并由此引出正负相关关系的概念,突破难点。

画出散点图

知识探究(三):线性回归

回归直线方程的推导

(1)回归直线:观察散点图的特征,如果各点大致分布在 附近,就称两个变量之间具有线性相关的关系,这条直线叫做回归直线。

(2)回归方程: 对应的方程叫做回归方程。 思考3:回归直线方程的推导:我们该怎样来求出这个回归方程?请同学们展开讨论,能得出哪些具体的方案?

「设计意图」:利用实例分析了散点图的分布规律,引导学生推导回归直线的存在,得到线性回归直线方程,并利用直线方程估计可能的结果。通过身边的实例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第一步:画出散点图,判断是否具有相关关系

第二步:列表

第三步:计算

第四步:代入公式计算b,a的值

第五步:写出直线方程

篇5:人教A版高二上册数学古典概型教学计划

人教A版高二上册数学古典概型教学计划

尽快地掌握学习知识迅速提高学习能力,由数学网为您提供的高二上册数学古典概型教学计划模板,希望给您带来启发!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地位、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3(A)版》第三章中的第3。2。1节古典概型。它安排在随机事件的概率之后,几何概型之前,学生还未学习排列组合的情况下教学的。古典概型是一种特殊的数学模型,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概率模型,在概率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学习概率必不可少的内容,同时有利于理解概率的概念,有利于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古典概型的概念及利用古典概型求解随机事件的概率。

2、学情分析

学生基础一般,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情感融洽,上课互动氛围良好。他们具备一定的观察,类比,分析,归纳能力,但对知识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在一些细节上不完备,反映在解题中就是思维不慎密,过程不完整。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理解等可能事件的概念及概率计算公式;⑵、能够准确计算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2、过程与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中采用探究式和启发式教学法,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实际问题引入课题,层层设问,经过思考交流、概括归纳,得到等可能性事件的概念及其概率公式,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概率问题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学生通过概率知识的学习,可以更好的理解随机现象的本质,掌握随机现象的规律,科学地分析、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

三、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古典概型的概念及利用古典概型求解随机事件的概率。

难点:如何判断一个试验是否是古典概型,分清在一个古典概型中某随机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和试验中基本事件的总数。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师:在考试中遇到不会做的选择题同学们会怎么办?在你不会做的前提下,蒙对单选题容易还是蒙对不定项选择题容易?这是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同学们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索新知识,符合“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观点,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随着新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课堂的有效思维增加。

2、抽象思维 形成概念

师:考察试验一“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有几种不同的结果,结果分别有哪些?

生:在试验中随机事件有六个,即“1点”、“2点”、“3点”、“4点”、“5点”和“6点”。

师:我们把上述试验中的随机事件称为基本事件,它是试验的每一个可能结果。

师:考察试验二“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有哪些基本事件?

生:在试验中基本事件有两个,即“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

师:那基本事件有什么特点呢?

问题:(1)在“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试验中,会同时出现“1点”和“2点”这两个基本事件吗?

(2)事件“出现偶数点”包含了哪几个基本事件?

由如上问题,分别得到基本事件如下的两个特点:

(1)任何两个基本事件是互斥的;

(2)任何事件(除不可能事件)都可以表示成基本事件的和。(让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再加以总结、概括)

【设计意图】让学生归纳与总结,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数学语言的组织能力

例1 从字母中任意取出两个不同字母的试验中,有哪些基本事件?

师:为了得到基本事件,我们可以按照某种顺序,把所有可能的结果写出来,本小题我们可以按照字母排序的顺序,用列举法列出所有基本事件的结果。

解:所求的基本事件共有6个: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没有学习排列组合知识,因此用列举法列举基本事件的个数,不仅能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对象的总数,而且还能使学生在列举的时候作到不重不漏,解决了求古典概型中基本事件总数这一难点,同时渗透了数形结合及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师:你能发现前面两个数学试验和例1有哪些共同特点吗?(先让学生交流讨论,然后教师抽学生回答,并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再进行补充)

试验一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有“1点”、“2点”、“3点”、“4点”、“5点”和“6点”6个,并且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都是;

试验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有“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2个,并且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都是;

例1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有“A”、“B”、“C”、“D”、“E”和“F”6个,并且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都是;

经概括总结后得到:

①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②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我们将具有这两个特点的概率模型称为古典概率模型,简称古典概型。

【设计意图】学生在合作交流的探究氛围中思考、质疑、倾听、表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化归思想。启发诱导的同时,训练了学生观察和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

3、概念深化,加深理解

试验“向一个圆面内随机地投射一个点,如果该点落在圆内任意一点都是等可能的”。你认为这是古典概型吗?为什么?

生:不是古典概型,因为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是圆面内所有的点,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数是无限的,虽然每一个试验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但这个试验不满足古典概型的第一个条件。

试验“某同学随机地向一靶心进行射击,这一试验的结果只有有限个:命中10环、命中9环……命中5环和不中环’。你认为这是古典概型吗?为什么?

生:不是古典概型,因为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只有7个,而命中10环、命中9环……命中5环和不中环的出现不是等可能的,即不满足古典概型的第二个条件。

【设计意图】这两个问题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更加准确的把握古典概型的两个特点,突破了如何判断一个试验是否是古典概型这一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与批判性。

4、观察比较 推导公式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运用观察、比较方法得出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体验数学知识形成的发生与发展的过程,体现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化归思想的优越性和这一做法的合理性。

师:我们在使用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时,应该还要注意些什么呢?(先让学生自由说,教师再加以归纳)在使用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时,应该注意:

①要判断该概率模型是不是古典概型;

②要找出随机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和试验中基本事件的总数。

【设计意图】深化对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的理解,也抓住了解决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的关键。

5、应用与提高

【设计意图】本题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发现两种结果不同的根本原因是——研究的问题是否满足古典概型,从而再次突出了古典概型这一教学重点,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究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数学思维情趣。

6、知识梳理 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学习到了哪些知识?

2、本节课渗透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7、作业布置

1、阅读本节教材内容

2、必做题课本130页练习第1,2题,课本134页习题3。2A组第4题

3、选做题课本134页习题B组第1题

8、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问题串”的方式呈现为主,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合作,体验古典概型的特点,公式的生成、发现,把“数学发现”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感受知识形成的过程,获得数学发现的体验。将学习的主动权较完整地交还给学生。本节课始终本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讨论、归纳、探究等方式自主获取知识,从而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构建利于学生学习的有效教学情境,较好地拓展师生的活动空间,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新人教版数学五上教学设计

高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2022

高二数学个人教学工作计划总结

高二数学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生子何必(高二必修)

高二数学教案

一年级数学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高二数学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高二数学必修三知识点统计

新课标高二数学教案

新人教B版高二数学基本算法语句教学计划
《新人教B版高二数学基本算法语句教学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新人教B版高二数学基本算法语句教学计划(通用5篇)】相关文章:

九年级必修教学反思2022-08-05

高二作文序列2022-05-06

数学教师教学复习工作计划2022-08-30

高二总结2023-04-08

高二总结作文2023-01-30

初三数学教师教学工作计划2023-05-29

一年级第一学期教师教学计划2022-06-12

高二理科数学教师工作总结2023-01-12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2022-10-18

高一数学必修4教案精选2023-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