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学专业实践教学论文参考(集锦13篇)由网友“zhuliyi”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整理过的林学专业实践教学论文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篇1:林学专业实践教学论文参考
林学专业实践教学论文参考
一、实践教学体系构成
(一)实践教学环节
目前,林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由基本训练、专业能力训练和综合能力训练三个层次组成。其中,基本技能训练包括专业劳动、军训、社会实践、体育锻炼、“思想课”实践活动等实践环节;专业能力训练包括专业实验(实习)、课程论文设计、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等实践环节;综合能力训练包括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科研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环节。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考核
实践教学体系的考核主要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层次的考核。对学生的考核方式有教师评价、实验(实践)报告评分、毕业设计答辩等形式,对教师的考核方式主要包括学院督导评价、教学单位督导评价以及学生评教等形式。其中学生评教是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评教工作奠定了学生在学校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加强师生间的互动。通过学生评教,教师可以及时获得大量的反馈信息,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实践教学模式
(一)培养模式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两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环节,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完善和创新。林学专业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将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与专业应用能力增长相结合。在理论教学中强调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中深化理论教学知识。以林学专业核心课“森林培育学”为例,学生经过认知能力、实验能力、实践能力和实施能力四个环节的综合培养。大一认知能力培养。从认识植物、树木开始,了解植物“开花—结实—种子形成—种子成熟—种子采收”的生理生态特征,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大二实验能力培养。结合专业从种子的测定、种子的发芽实验开始,进行“采种—选种—测定—发芽”等方面的训练,可以在一个实验中研究多个问题,或者多个实验方法去解决一个问题。学生通过实验能力的锻炼,表现出实验技能宽厚扎实,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大三实践能力培养。专业从苗圃设计、苗木培育、苗木管理、造林设计开始,通过“苗圃设计—育苗—苗木管理—造林”等环节的专业训练,使学生在实践中全面理解苗木培育理论和工艺。在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基础上,我们会针对性地开设一些开放性实验,让学生在大学期间尽可能的接触到新知识、新工艺,提升自身的创新思维和产业能力。大四实施能力培养。大学四年级结合毕业论文(设计),进行“经营—总结—毕业论文—专业技术认证”环节的实训,与指导老师实时沟通实践情况,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提高实践效果,增强学生生产实施能力,尽快的适应社会需求。通过四年实训锻炼,学生经历“采种—育苗—造林—经营”的森林培育基本过程的培养,将理论知识融合到实训中,全方位锻炼了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教学效果分析
林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经过不断完善和发展,正式从级开始,在林学本科专业每一级选择一个班级进行试点实施。利用现有的教学实习苗圃,在新生进校开始就指定一块地作为各年级本科生的实训基地,在四年中由本班级自己负责管理,取得了较好效果。实践教学体系不断完善,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几年的改革建设,初步形成了林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目前林学为一级学科,成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及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拥有实验教学中心1个;重点学科1个,硕士点4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2门;校级教学团队2支;承担教学研究项目5项;教学成果奖2项;编制4部实验教材;承担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15项,校内外专业指导委员会1个。这些教学成果可以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生实际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近几年,专业学生踊跃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为代表的高水平大赛,开阔了眼界,增强了自信心,证明学生在专业实践教学中提升了自身的实践创新能力。毕业生就业率较高,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近几年,专业学生就业率令人满意,据不完全统计,专业学生的就业率达到90%以上,上岗后毕业生能很快适应工作环境,并获得单位的高度评价。
三、实践教学模式展望
(一)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林学专业是实践很强的专业,苗圃真实的生产环境是林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资源。如何建立一种长效的校企事业单位共建实践教学模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虽然经过几年的建设,林学专业与自治区林业主管部门、林业生产单位(公司)、苗圃等建立了实习实践基地,但对于学科专业发展来说,还存在明显的不足,特别是在合作机制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建设。
(二)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在实践教学的改革中,实践基地是前提,师资队伍是关键。在实习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建立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成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小组,需要年轻教师带队、资深教授指导和聘请校外实践指导老师相结合的形式来进行。
(三)实践教学时间的安排
林学在多年的摸索中,实践教学实践初步形成特色。森林培育具有周期性长和时效性的特点,要使学生在大学四年中,真正能够体验到森林培育的全过程,必须结合理论教学,在学生进校开始就进入森林培育的教学实践中,因此涉及教学计划的全面调整,还需要一定时间的摸索。
篇2:林学专业介绍
林学专业介绍
林学专业介绍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森林培育、林木遗传育种、森林病虫鼠害防治与检疫、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林业、农业、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森林培育、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森林培育(包括经济林栽培)、林木遗传育种、森林病虫鼠害防治、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林木良种选育、造林、森林资源调查规划、森林病虫鼠害防治与检疫、林火管理及野生植物利用的基本训练,具有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森林培育、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林学、生物学、植物保护学、环境科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掌握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林木生理生化分析和森林资源调查、评价的方法,掌握林木良种选育、林木栽培抚育、森林病虫鼠害防治和林特产品加工利用的技术; 4.具有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森林培育、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监测、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管理的基本能力; 5.熟悉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森林生态环境建设、森林资源保护和国土绿化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国内外林学学科理论前沿、生物工程技术应用前景、林业科技发展趋势以及林业生产发展动态。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林学、生物学、植物保护。 主要课程:森林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营养学、林木遗传育种、生物技术、土壤肥料学、森林环境学、森林昆虫学、林木病理学、森林生态学、测量与遥感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验、课程设计、教学综合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般安排28-3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相近专业:林学 森林资源与保护游憩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
编辑本段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简称北林,原名北京林学院,是北京学院路八大学院之一。 学校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创办于1952年10月16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点大学之一,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局共建的农林类高等学校。北京林业大学被称为“中国林业和生态环境的最高学府”,在中国林业院校中享有极高声誉。学校概况 北京林业大学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林学、林业工程学、生物学为特色,农、理、工、管、经、艺术相结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亦是全国56所建有研究生院的大学之一。学校现设有16个学院、52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1个第二学位专业、73个硕士点、35个博士点、5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拥有1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和6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 北京林业大学学校在校生25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3000余人。现有专任教师948人,其中正副教授492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8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8人,长江学者2人。校园环境 北京林业大学学校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与毗邻的学院路16所高校形成教学共同体。本部现有校园面积669亩,鹫峰校区占地面积750亩,学校实验林场占地面积10870亩,学校总占地面积12289亩。 学校图书馆新馆于建成,建筑面积达23400平方米,拥有10个阅览室共3258个座位,馆藏纸质文献90多万册,音像资料600多盒,多媒体光盘10000余件,博硕士论文1000多篇。 学校设有学一食堂、学二食堂、学三食堂、雅园餐厅、清真食堂、沁园餐厅、莘园餐厅、呱呱小吃城等八个学生食堂(林园餐厅在4月因景观改造拆除),共有就餐面积11000多平方米,可供全校一万多名师生的日常用餐。 学校共有学生公寓楼12幢,建筑面积1600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6000多名学生住宿。 学校实验林场为鹫峰国家森林公园,鹫峰主峰海拔465米,公园最高峰1153米,为海淀区第二高峰。
编辑本段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前身是中南林学院,12月更名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这是湖南省一所老牌的本科院校,目前是湖南省人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局重点建设高校,在20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中被评估为优秀学校。 学校现分长沙、株洲两大校区,校园面积1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1.8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7.777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34亿元,藏书238万册。学校办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经济林研究》、《家具与室内装饰》、《森林旅游》等公开出版刊物。 学校涵盖理、工、文、法、管、经、农、教育等八大学科门类,是一所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的教学研究型多科大学。现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0个硕士点、59个本科专业。
编辑本段东北林业大学
校训 校训校训:学参天地 德合自然校风 校风:严谨 勤奋 求实 创新东林人精神 东林人精神:团结拼搏 自我激励 发挥优势 争创一流学校简介 东北林业大学创建于1952年,1954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博士、硕士授予单位。是在浙江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和东北农学院森林系基础上建立的。1985年东北林学院更名为东北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重点高等学校,是国家“ 211 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本科评估优秀高校。 学校地处中国最大国有林区的中心地带――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原动力区)。校园占地百余公顷,并拥有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哈尔滨城市林业示范基地等三个教学、科研、实习基地,总面积达3万3千多公顷。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大学。林业大学20新增加图书馆B楼后,成为黑龙江省藏书最多,建筑面积最大的.双子图书馆。并且建有黑龙江省内最大、最先进的体育馆以及游泳馆。学科发展 学校是一所以林学为优势,以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经、管、文、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始终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形成了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以及成人教育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现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3个种类9个领域的专业学位硕士点和57个本科专业。 学校拥有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10个二级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2个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群、4个黑龙江省重点一级学科和15个黑龙江省重点二级学科,有国家计委、财政部和教育部联合批准的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学),有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重点台站(即帽儿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有森林植物生态学、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林木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木材科学与工程等4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有东北林业大学大庆生物技术研究院、植物资源生态与分子工程研究院等49个研究机构。学校的木材科学与技术学科现已设置“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经“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专家评审委员会审定,学校的植物学学科获准设置特聘教授岗位,学校的职业技术学院被列为国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示范基地。
从喧嚣的城市进入绿色的森林,人们无不被那高大挺拔的树干所吸引,被那千姿百态、争奇斗艳的鲜花所陶醉,也被那大大小小、五彩斑斓的野生动物所迷恋,沁人肺腑的空气更是令人留恋往返。回到森林去,融入大自然,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种需求。
森林的物产极其丰富,木材和木制品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建筑、交通、矿业、室内装饰和造纸等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茶叶、咖啡和可可这三大饮料,核桃、板栗、油茶、油桐以及橡胶、松香、松节油、活性炭等也是林产品,森林蔬菜、森林昆虫是绿色食品,森林蔬菜多达6000余种,人类可食用的森林昆虫多达500余种。森林还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森林是人类的摇篮和家园,森林资源和林产品的占有,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物质文明乃至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
由于长期的战争和农业利用,森林的数量和质量都受到极大损伤和破坏,我国是森林资源短缺的国家。进行荒山绿化、保护现有森林资源尤其是天然林资源并不断扩大森林资源、科学经营人工林和城市森林的事业就是林业。林业既是改善和美化环境的事业,也是生产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产业。党中央和国务院明确指出,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应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应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
林学就是研究林业生产理论和技术的科学,它包括森林培育、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和森林保护等领域。为了从事林学专业工作,需要掌握多种专门知识,森林生物学、土地资源学、森林生态学、林木良种选育、经济植物栽培、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森林有害生物控制、城市绿地规划等知识。
林学专业则是我国有林业教育以来建立最早的专业。北京林业大学于1952年由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和河北农学院森林系组合而成。溯其渊源,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为北京大学前身清末的京师大学堂及其后的北京大学农学院森林系;河北农学院为清末的直隶农务学堂。所以,林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之前。
林学专业与时俱进,林学专业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出青春,插上了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以及材料技术(如航空遥感、飞机播种造林、计算机辅助设计、地理信息系统、基因转移、组织培养等)的翅膀,突飞猛进,在生态环境建设和林业产业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热门大学,专业排行,志愿填报延伸阅读--------------
一.填志愿,学校为先还是专业为先
篇3:论林学专业英语教学模式论文
论林学专业英语教学模式论文
一、课程设置与需求分析
林学专业学术英语的教学目标应能达到教育部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对ESP课程教学的要求。因此,学术英语课程应该是一系列独立学位课程或必修课程,每班人数以25人左右为宜。学术英语教学可分成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预备阶段,如学术文献检索与阅读、学术英语听说与归纳以及学术英语翻译与写作等内容。该阶段可在大学三年级的第一个学期开设,这部分教学内容可由高校的外国语教学中心或学院负责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工作;第二个阶段为学术英语的教学阶段,内容主要包括学术英语的书面交流与研习、学术英语的口头交流与研习以及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等,该阶段一般可在大学三年级的第二个学期开设,教学内容同样由学校的外国语教学中心或学院负责;第三个阶段为林学专业用途英语教学阶段,内容包括林学专业英语词汇的构词特点,林学专业英语文献的阅读、初级学术论文写作、以小组或单人的形式组织课堂学术英语交流与讨论活动,该阶段课程一般在大学四年级的第一个学期开设,并由具备专业知识背景的英语教师承担该阶段的教学工作。通常情况下,考虑到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组织必须与学生的思维方式、兴趣和需求相匹配,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学术英语课程的设置应主要依据国家、社会和学生的需求进行。因此,完整且可靠的需求分析是课程设置合理与否以及教学效果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根本保证。外语教学中的需求分析犹如战争爆发前的情报收集战,完成彼此作战实力的可靠评估对战前的战略部署和战争的最终胜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把需求分析渗透到英语教学的各个阶段和层面,具体包括高校应根据自身定位、社会需求和学生整体的英语基础制订教学目标和方案,教师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个人需求分析进而制订出科学、系统和个性化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此外,它还涉及学校的英语教学师资能力和授课教师角色转换的灵活性分析等。这需要各农林院校的外国语教学中心或学院在开展学术英语教学活动前,认真做好各项需求分析工作和相应的教学定位,并做出合理的课程设置与教学设计,以便于学术英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教学内容与任务
在林学专业学术英语课程教学的需求分析和课程设置工作完成以后,处于战术层面上的具体技术支撑和执行细则是接下来工作的中心和关键,主要涉及教学内容的组织架构和教学任务的实施细节。林学专业的学术英语课程教学应作为一系列独立的学位课程或必修环节,纳入全校的学术英语教学体系中来,包括第一阶段的学位或非学位英语课程阶段(预备阶段),第二阶段的学术英语课程阶段以及第三阶段的专门用途学术英语阶段。预备阶段开设的可以是学位英语课程也可以是非学位英语课程,主要是面向那些在语法、词汇、发音、阅读、写作和学习方法上有困难的学生开设。该阶段的教学内容采用基于真实学术材料编写的教材,并根据内容划分为相应的教学专题,每个专题配备的问题与专题内容和教学目标相一致。同时,在每个专题下设三个教学模块:英文学术文献检索与阅读模块、学术英语听说模块和学术英语翻译与写作模块。英文学术文献检索与阅读模块主要是教会学生利用关键词、作者等信息对所需英文学术文献进行检索,以及通过学术词汇和语法习得、语体识别和篇章结构的分析学会抓住阅读材料的宏观组织结构和篇章的主旨、目标和作者观点。学术英语听说模块主要是训练学生如何听懂学术讲座或报告的`技巧以及参与学术讨论时进行提问和回答的规范用语。学术英语翻译与写作模块主要是传授学生有关学术论文中常用句式的特点和翻译技巧,并通过对学术范式的模仿与句式转换进行写作技能的培训。学术英语宜作为一门英语学位课程来开设,使其尽可能地充当大学综合英语教学与专业学习之间的桥梁,从而满足高校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本专业课程并能熟练地使用英语开展相关学术交流的需求。因此,这一阶段的教材多配合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分为三个教学模块:学术英语的书面交流与研习模块、学术英语的口头交流与研习模块、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模块。学术英语的书面交流和研习模块主要是训练学生从简单的英文摘要到简短的学术论文写作的一般过渡,着重培养学生在学术论文写作和书信交流方面的学术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学术英语的口头交流与研习模块则是就某些日常学术话题展开小组讨论和个人观点陈述等形式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收集相关学术资料、辨别信息真伪以及口头表述的能力。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一般科研资料和数据的整理分析能力,即在做报告或论文写作时正确使用手头文献资料进行引证,并对实验数据的分析结果进行结论性陈述的能力。专门用途学术英语阶段是在学术英语预备课程和学术英语课程结束以后,结合林学专业相关知识所开设的一门ESP课程。其教学内容涉及林学专业英语词汇的构词特点、专业文献检索与阅读、学术讨论与陈述、英语学术论文的写作以及参加本专业国外专家的学术报告活动等内容。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准备2-4个以小组形式合作完成的专题类案例分析项目,作为课程训练和考核的内容。每个项目都要有细致的操作步骤和目标要求,尽量包括从文献检索与阅读到学术讨论与陈述以及学术报告的撰写与汇报的一整套从技能层面向语言层面过渡的训练单元,以此培养学生利用学术英语学习专业知识和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课程考核与评估
作为学术英语课程设置重要的自我诊断与反馈环节,学术英语的课程考核与评估体系的建立在某种程度上比需求分析、教学内容和教学材料的组织更为重要。学术英语的课程考核评估体系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课程考核和教学评估。课程考核主要用来衡量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因此在学术英语课程开设的不同阶段,其考核内容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在学术英语预备课程阶段,课程考核主要侧重于考查学生对文献检索知识、学术词汇发音与语法特点、学术论文阅读、学术英语写作和翻译以及学术英语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因此这一阶段的课程考核以总结性考核(Summativeevaluation)为主(约占课程考核总成绩的70%),以阶段性考核(Formativeevaluation)为辅(约占课程考核总成绩的30%)。在学术英语课程教学阶段,鉴于学术英语教学与综合英语教学相比更强调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和团队协作精神,因此相比较于综合英语,其课程考核的重点应放在阶段性考核上(阶段性考核成绩约占课程总成绩的65%,而总结性考核成绩约占课程总成绩的35%)。同时阶段性考核还可以作为课堂教学效果的诊断和反馈环节,方便授课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及时调整教学的方法和内容。由于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教学阶段主要涉及课堂讨论、课程论文写作、案例分析项目和观点陈述四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在阶段性考核方面,课堂讨论、课程论文写作和观点陈述可各占课程总成绩的15%,专题类案例分析项目占课程总成绩的20%。总结性考核包括文献阅读、英语小论文写作,各占课程总成绩的15%左右。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有赖于全面、客观、科学和准确的评估体系,简练、可靠的教学评估对教学活动的“反拨作用”极为重要。完善且可靠的教学评估体系是课程设置、需求分析和课堂教学进行自我诊断与改进的重要内部参考体系。以往的教学评估大多局限于对学生课程成绩的考核,而忽略了对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的考核与评估。对教师的评估主要体现在“英语实践能力、应用语言理论素养和敬业精神”三个方面的内容,而对教学管理部门的评估则体现在“由行政管理为中心向以服务和技术支持为中心的职能转变”。
四、结束语
当前,我国多数农林院校林学专业的英语教学还停留在早期的“综合英语+专业英语”的课程教学模式,再加上教学目标与定位的模糊,使得学生的英语学习和专业学习之间缺少一个有效衔接的桥梁。林学专业的英语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素质并加强英语学习与专业学习的结合,培养在国家战略层面和社会需求层面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专业人才。[4]因此,将此前的“综合英语+专业英语”的课程教学模式向“综合英语+学术英语”的课程设置转变,这“对改变和解决我国长期以来基础英语定位所带来的严重的应试教学倾向,普遍的学习懈怠状态和系统的费时低效,对‘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都具有深刻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篇4: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论文
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论文
一、大规模的统计学普及教育势在必行
从世界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都比较重视统计学和统计学教育。6月,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了“统计学国际论坛”,笔者参加了这一论坛,并专门就统计学普及教育问题向美国依利诺依大学何旭明教授了解了美国统计学教育的有关情况。何教授讲:“美国的高等院校几乎都开设《统计方法》选修课,而且学生中选《统计方法》课程的人数要多于选修《微积分》课程的人数,因为他们觉得统计更有用。”另外,从最近的英国、美国、日本以及港、台地区的中学教材来看,统计学与概率都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数教材每个年级都有统计内容。
在国内,统计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1993年12月,贺铿、袁卫两位教授提出的“大统计”的理念,在统计学界从认识上正趋于统一。9月,教育部在将504个本科专业调整为249个的情况下,统计学从原来的二级学科反而被调整为理学类一级学科。这些都为统计学的发展和统计教育的大规模普及奠定了重要基础。
尽管如此,我国统计学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国所有的普通高等学校中,具有统计学专业或开设统计学课程的只有100多所,这与美国有成百上千所学校在提供统计教育的状况相比比例是较低的。从我国中学教材来看,统计的内容约占4%。相对上述国家的教科书来说比例也是较低的。
一个国家应用统计学知识的多少,反映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实施,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统计学提高教育和大规模的普及教育无疑都会得到长足发展。统计学教育也会在普及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在提高指导下进一步普及。因此笔者认为,较大规模的统计学普及教育已经势在必行。
二、高等院校是统计学普及教育的突破口
实际上,近年来我国的统计学教育已经开始突破统计学专业教育的界限,在一些理工农医以及社会学等大部分学科和专业中,开设了统计课程;统计知识还列入了中小学教学内容。这是可喜的,但笔者认为统计学普及教育还仅仅是初露端倪,大规模的统计学普及教育还未开始,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目前,我国在一些财经类院校开设的基本是社会统计学,在理工类院校开设的基本是数理统计学,都还与“大统计”的理念和作为理学类一级学科的统计学存在着很大距离。中小学虽然在数学教材中加入了一些统计学的基本内容,但一方面比例较少,另一方面,据笔者了解,由于受应试教育和基层学校师资条件的制约,教育质量也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很多理科教师在大学仅学过数理统计课程,对抽样和描述统计的内容较生疏,因而感觉新教材内容体系较乱,内容不如老教材讲起来“顺溜”。于是知识可以传授给学生,也可以指导学生完成很多的练习题,但蕴涵在知识背后的统计思想能否也讲出来可能就要打很大的折扣了。
另外,国民的统计意识还不强,对统计学的认识也还不够,据笔者了解,一谈到统计,很多人就联想到统计局,联想到大量的统计数据和统计报表等。这些都说明,统计学的普及教育还任重道远。
大规模普及统计教育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以强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为基础。以人力资源为例,尽管我国有一支素质较高的统计学专家队伍,但由于他们承担着国家政府部门或科学研究机构的重要工作,因此显然不可能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大规模的普及教育工作。同样,国家目前也还不可能投入大量的物力和财力资源开展统计学的普及教育工作。那么,怎样解决人力、物力、财力的问题,开展大规模的统计学普及教育呢?
笔者认为,要进行全社会的统计学普及教育,首先应该在各类高等院校中普及统计学教育,即把高等院校作为统计学普及教育的突破口,而后推向全社会。各类高校现有专业教师可以承担统计学普及教育的教学工作,在学校教务部门的统一安排下,着力通过开设跨专业选修课的`形式开展统计学普及教育。各类高等院校接受过统计学基础教育的成千上万名大学生会走向社会的众多工作岗位,他们会带着统计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在各个岗位开花结果,同时也为他们进一步提高和继续进行全社会的统计学普及教育打下了基础。因此,把高等院校作为统计学普及教育的突破口是解决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问题的最好方略和最佳途径。
当然,由中国统计教育学会、重点大学和一流专家牵头,以讲座班的形式开展对一般高等院校的师资培训工作,以研讨会的形式定期沟通和交流各高校统计学普及教育的情况和经验也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高等院校作为统计学普及教育的这个突破口一旦打开,全社会普及统计学教育的蓬勃局面也就很快到来了。笔者甚至认为,高等院校统计学普及教育的局面可能会很壮观,会受到学生的欢迎。
三、在高等院校进行统计学普及教育的一些思考
在各类高等院校中进行统计学普及教育实际上是相对现有教育体制来说的一项教育教学改革,是高等院校教学内容创新的一种尝试,需要领导的重视,教务部门的协调等基本条件作为保证。在这里,就有关教学指导思想和实施方法粗略地谈一下基本想法,以求抛砖引玉。
1、基本思想:将抽样技术、描述统计、概率初步、推断统计、非参数统计、Excel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结合在一起,并溶入案例教学,向学生较系统地介绍入门阶段最基本的统计思想和方法。
2、基本途径:通过在普通高等院校各专业开设《应用统计方法》选修课,解决统计意识的培养和统计方法普及教育问题,选修课一般为54~72学时为宜。
3、基本目标:各专业的学生通过《应用统计方法》的学习,初步树立统计意识,能够用基本的统计方法,借助于最普及的Excel统计分析软件解决工作中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教材选用:可以选用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贾俊平等编著的《统计学》作为教材,也可以根据教学时间和其它具体情况,自编教材。
5、师资问题:各高等院校讲授统计学或者概率统计的教师承担统计学普及教育的教学工作,教务部门承担相关的教学管理工作都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当然教师很可能需要进行一些再学习,更新知识结构。例如,讲授概率统计的教师很可能需要学习实际的抽样技术和Excel统计分析软件的应用方法等。
6、学习评价: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学统计”转化为“做统计”,改革传统考试方法,通过撰写统计报告进行考核,从而使学生掌握从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写出统计报告的全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在8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实践教学被视为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单独列为一项二级指标,强化了实践教学的地位。各类高等院校率先进行统计学教育的普及工作,不但增强了实践教学的环节,而且也为统计学的社会普及教育打开了突破口,是义不容辞的时代使命。同时,通过大规模地进行统计学普及教育,也会提高统计学在国民心目中的地位,提高统计工作者的社会地位,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与世界发达国家接轨的国民基本科学素质。
篇5:专业实践教学电子信息论文
专业实践教学电子信息论文
一、电子信息类专业“金字塔”实践教学体系阐释
(一)培养目标系统性
以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强、专业特色明显、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及技术研发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各层次的实践环节,透过同一层级内的综合实践和层级间的综合实践项目,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知识应用能力、创新意识与思维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科学研究能力、技术开发能力。
(二)实验内容综合性
对实验内容进行整合,形成“基础实验→专业实验→技能训练→创新研究”四个层次,把“元件识别→电路设计→系统仿真→产品设计→产品制作”5个产品研制过程,分散在不同的实践平台实现,形成了从产品概念到产品的完整工程训练链。
(三)实验安排层次性
一方面,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设置电工电子实验、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和创新研究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模块;另一方面,在每门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教学规律,实施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安排,即根据课程需要,先开出基本教学任务,再开设拓展部分和发挥内容,进而进行创新性研究开发。
(四)课程类型多样化
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将实践课程按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课程特点不同,设置为传统实验课,独立实验课,实训实习、课程设计等不同课程类型。相应灵活设置课程课时,如安排固定实验课时、开放实验课时,不固定课时的进度安排等,以配合学生的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为主的学习方式。
(五)实验环境开放性
为了达到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实践教学体系中除塔尖这一层次,其他三个层次每项教学任务都实行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实施时打破按班级安排固定实验时间和内容的传统做法,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利用实验室进行实验。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基本教学部分和目标,具备了课程的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后,就可以通过预约进入实验室,自主选择拓展、延生内容和发挥部分,可增加选修实验或完成创新实验。在开放实验室环境下,学习程度差的学生也可以进行基本操作训练和补做实验。
(六)实验方法现代性
在实践教学中充分应用现代技术与方法,对所有实践课程均采用多媒体技术授课,课件上传到网络学习的平台,供学生自主学习。在选择实验手段时,注重虚拟仿真技术在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七)创新教育针对性
针对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基础、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创新研究团队与主题创新研究相结合的思想,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与兴趣,自由选择和参与团队,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按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从事产品开发或技术服务等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研究能力、技术开发能力。
(八)能力培养层次化
实践教学体系中除塔尖这一层次,其他三个层次每项教学课程依据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及能力培养的特点,按照学生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学习进度、学习效果、兴趣爱好、特长、就业取向等,教师对学生能力培养实施层次化引导,将学生定位为“需帮扶型”、“自给自足型”、“学有余力型”、“小导师型”等类型,相对应学生能力由弱到强依次递增。在三个层次的教学计划内课程教学实施中,选拨“学有余力型”、“小导师型”学生进入实践教学体系中塔尖这一层次,进一步培养其工程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及技术开发能力。
(九)竞赛培训分散性
实践教学体系中塔尖这一层次,要求学生具有参加创新研究,科研参与及学科竞赛的实力,其综合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各方面综合最优。然而每一项能力的培养都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长期的、渐进的`、循环的、反复的培训。因此,依据“金字塔”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将能力培养和竞赛培训分散到“基础实验→专业实验→技能训练”三个层次中。
二、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一)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改革实践教学内容
将按课程开设的实验项目、课程设计,实训、实习整合为反映课程知识体系的基础实验、突出应用能力的综合实验、培养创新素质的设计实验和探索研究性科研项目,在内容上,形成“基础实验→专业实验→技能训练→创新研究”四个递进层次。
(二)坚持虚实结合、软硬结合,改革实践教学手段
坚持虚拟仿真与实物实验相结合的原则。坚持软、硬结合的原则。在电子工程实践中心建设中,建立了虚拟实验室,引入仿真设计软件,如PROTUES、EWB或Multisim等实现虚拟仪器与仿真,这样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对原理的理解。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先在虚拟实验室进行仿真实验,再在硬件平台上进行验证。然后学生可以进行更高层次的创新设计和研究开发项目。
(三)坚持循序渐进、分层次实施,建立项目驱动式的实践教学方法
在实践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为主动力,教师指导为辅助力,根据教学体系培养目标、每一层次的实践项目内容,采取集中指导、启发式辅导、学长帮带、自主训练和项目驱动等多种教学方法,逐步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驱动式实践教学模式。对低年级学生,采用启发式实验教学辅导方法。对于高年级学生,采取“引、点、拨”的方式放手让学生独立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对于学生创新能力、技术研发能力的培养则采用项目驱动式方法[4],从项目申报、研究到结题整个流程,完全模拟科技项目的形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组织团队,申请研究项目,完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展开。
(四)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标尺,改革实践教学的考核方法
建立综合的考核评价体系。摒弃传统的成绩评价方法,采用过程评价,目标评价,项目评价,随堂考试方式、校内老师评价与社会评价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评价重点为学生动手能力和在实践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特别鼓励学生在实验方法和设计内容上有创新。
(五)坚持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新研究能力培养
为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与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组建以指导教师负责制的科研创新团队,组织学生直接参与教师科研活动、申报大学生研究性创新实验课题、积极开展课处科技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研究能力、技术开发能力。电子工程实践中心在学生创新实验和技术研发上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
(六)教学科研有机结合,实现科研成果向实践教学内容的有效转化
教师利用电子工程实践中心平台进行科研项目的申报和写作,吸纳学生进入科学研究体系,弥补学生科研训练的不足。教师将最新的研究成果融入实践教学,编写实践教材,更新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能力,促进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发参与到科研活动中去,提升科研能力和自主创新意识,最终形成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相互提升的良性循环机制。
三、实践教学效果
电子信息类专业“金字塔”实践教学体系以电子工程实践教学中心为依托,近年实践教学取得很好成效。
(1)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综合知识应用能力、创新意识与思维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科学研究能力、技术开发能力得到提高;(2)形成了一个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指导的师资队伍,提高了教师进行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3)近三年,学生参加全国电子竞赛、应用型人才技能竞赛及科技作品竞赛,获得国家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3项,获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2项,优秀奖7项;
(4)自以来学生发表论文45余篇,申报专利4项,与企业联合开产品3个;
(5)自以来,学生申报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研究实验项目20余项,其中3项创新成果获得了湖南省首届大学生创新成果奖。
四、结束语
根据电子信息类专业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对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和成果进行总结,构建了“金字塔”实践教学体系。虽然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和缺点,还有待进一步改革探索。电子信息类专业构建的“金字塔”分级层次化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否就符合21世纪科技发展规律,是否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是否有助于学生建造攀登技术研发的坚实阶梯,还需通过实践不断加以检验和完善。
篇6:浅谈营销专业论文教学实践
浅谈营销专业论文教学实践
一、实施“三阶段”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优势
学生在学校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共同指导下,进行了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经历了职业素质的熏陶。通过三次学校学习与企业顶岗实习的转换,让学生不断认识工作,不断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不断修正自己的职业之路。
二、实施“三阶段”工学交替教学模式遇到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员工”之间角色的转换
让学生在企业的环境下,切实体验作为一名“员工”的工作内容和氛围,在生产工作中学习,是开展“三阶段”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目的之一。然而,从学校到企业,很多学生难以适应企业的生产管理,常常以“学生”的身份来对待工作任务,而以“员工”的身份来对待报酬,无法顺利完成“学生——员工”之间角色的转换。
(二)企业需求量与学校学生数不匹配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主要面向各汽车4S店或售后服务企业,这一类企业往往规模不会很大,且所处地方分散,能容纳的学生数量不高,很难实现大批量学生进入。汽车4S店或售后服务企业作为直面客户的大宗商品服务行业,其对员工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而且大部分岗位没有固定的工作流程。学生因为没有相关工作经验,在工作岗位上无从下手;企业也因学生顶岗时间周期过短而不愿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三)工学交替时间与学校教学计划相冲突
一般来说,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都是学生入学前就已经制订完成,而企业的生产工作计划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改变。而工学交替是由学校与企业一起合作完成,在内容上有灵活性,在时间上有机动性。在时间安排上,学校很大程度上处于弱势地位,必须服从于企业生产安排,这就导致教学计划与工学交替时间产生冲突。
(四)工学交替期间的.学生管理问题
由于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属于“学生”与“员工”的双重身份,所以既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又要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当两种制度相冲突时,就会造成学生对规章制度产生选择性遵守的问题。而且当学生处于学校学习与企业实习的转换交替时,容易引起心理松懈,自律不强,学习积极性下降。这些都是工学交替学生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如何形成新形势下的学生管理办法,提高管理水平,是广大高职院校面临的新问题。(五)企业实现效益,学校实现教学之间的矛盾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与工学交替,除了承担社会责任,更重要的是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而对于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实施工学交替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企业希望学校提供的全部都是优秀的学生,而学校希望企业能培养学生获得实际经验,由于两者的目的不一致,往往会产生矛盾。
三、优化“三阶段”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方法
(一)形成企业的工学交替理念
通过多年校企合作的实践,各种行业企业活动的积极参与,不少教师已经在本区域的汽车行业中有一定的知名度,经过多年的培养,不少毕业生已经成为企业的骨干力量,甚至成为企业的管理层。以此为契机,向相关企业宣传工学交替模式优势,强调企业对此应尽的责任与获得的利益,灌输现代教育的先进理念。
(二)增加校外实训基地的数量与种类
三个阶段学生顶岗实习的内容不同,对企业的要求也不同,因此需要多样化的实习岗位。而不同的企业对实习学生的接收能力也不同,因此需要在原有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利用各种社会关系开发新的实训基地,构建多方人士共同参与实施的实训教学体系,以满足各阶段学生的实习要求。同时,学校应该加强自身的建设,为企业出谋划策,提供服务支持,建立互利互惠的长期深度合作关系。
(三)与企业巩固工学交替合作模式
与企业合作进行工学交替活动应该是长期进行的,可以与合作企业签订关于工学交替生产实习的合作协议,以书面的形式明确工学交替的实施方法、时间安排、考核管理等内容。
(四)加强学生的管理与评定工作
学生的管理工作应该贯穿整个实习过程,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实施。实习前,应该让学生知道工学交替的目的、意义与重要性,了解企业的文化与工作,强调实习的纪律与安全,提高工作与质量意识;实习中,以企业为主导,学校协助的方式,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鉴定;实习后,组织学生参加实习考核和答辩,综合学生在实习中的考核鉴定情况,评定该阶段实习的成绩,按照10%比例给予优秀实习学生表彰并奖励。在实施“三阶段”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发现了若干问题,并得到了解决,不断完善了我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与企业共同实施工学交替实训教学,使教学质量得到了提升,企业的实际问题得到了解决,学校的服务能力得到了增强,这是校企深度合作的成果。
篇7:实践教学计算机专业论文
实践教学计算机专业论文
一、影响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的不利因素
1.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
目前,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的认识不够,认为其发展前景不大,出现了学生转专业或者毕业后根本不从事本行的现象。尤其是那些高考志愿盲目填报或者调配录取的学生,缺乏对专业知识的浓厚兴趣,甚至有抵触心理。由于学生对应用背景、企业行情等没有深入了解,使实践活动进行得很艰难。
2.实践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欠佳
如今,社会对计算机专业的需求较广,产生了不同研究方向的专业,知识结构也更加丰富,这就对教师的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学校中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的不足,师资力量不够,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不能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
3.缺乏完备的教学体系
(1)实践教学从属于基础理论教学,比例少,通常占到总学时的不到四分之一,只有几个学时。绝大多数实践课均是对基础理论内容的验证,验证性实验比例多,设计性、综合性的比例很少;
(2)对于实践教学的时间、内容安排欠妥。实验课只有2学时/每次,大型实验课,一般一周一次,这对学生来说,任务布置是不恰当的;
(3)学生的实习实践基地缺乏,实践训练不足。
二、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方法
1.充分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提高实践教学比例,增加学生的兴趣
学校应该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积极调整课程设置。比如,可以在增加数据库原理等实验教学的同时,将Java程序设计等语言类课程转变为实训方式。采取实验室教学,一周安排20学时,一天一次。通过软件开发的真实应用环境,解决学生的实际理论问题,提高学生的兴趣、编程水平和实践能力。
2.扩大实践教学教师队伍
学校可以对实践教师进行选送外出学习、合作研究,引进实践能力强的高级技术人才,办讲座,指导学生实践,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
3.合理建立实践教学的新体系
将实践教学按照其特点、社会需求分为基础型、设计型等多层次来进行,并安排好教学内容,可将一个实验分三个层次,使学生完成难易不同的任务。课程设计时间可调整为两周,加强校企合作,安排好学生毕业设计的时间等。总之,在计算机专业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后,学生的学习兴趣、编程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团队合作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篇8: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探讨论文
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探讨论文
所有的教育成果除了增强自身素养之外,都将用于具体的实践中去。近几年来,我国的教育制度进行了不断改革,各个专业课程的学习越来越系统化,教学成果的满意度越来越高。改革开放,我国与国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在国际经济与贸易往来上,也越来越密切。使得对主修国贸专业的学生要求越来越高。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国贸知识外,还要求学生要会把课程理论应用到实践贸易交易中,力求把学生培养成复合型人才。对各大高校而言,这无疑是新时代下的又一重大挑战,加强实践教学工作已是刻不容缓,在传统模式上进行不断创新更是每个学校的重点研究课题。本文立足与高校国贸专业的实践教学现状,对其模式创新进行了多次实验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喜人成果。以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具体措施的详细内容。
1.完善课程体系,强化课程结构
在国际贸易专业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坚定“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设置好课程大致方向。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使课程体系更加完善,结构更加合理。在教学工作开展之前,教师要对当地的经济贸易情况加以了解,以便在实际教学中,能够立足于事实,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在课堂上,对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让学生对国贸专业能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当今的市场需求也能有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培养他们学习的目标。实践教学要发挥其纽带作用,及时开展以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使其所学都能得到强化。增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便于以后的灵活运用。对于理论教学的课程可以依据实际情况作适当的压缩,加长实践教学时间,对学生的贸易能力定期展开模拟训练,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对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提高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比例,使教学模式向“以学为主”转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使他们的创新思维得到扩散。另外,要从国贸专业的本质出发,考虑该专业的整体性,确定教学目标。通常情况下,实践教学包括三大教学内容。基础实践是其最基本层面,再就是专业实践,最后才进行综合实践。层层叠进,富有层次,合理有序。针对不同的年级,设置不一样的实践教学内容。年级越高,实践技能要求也越高。通常大一只要了解基本的实践技能就可以,像简单的口头英语表达。大二大三再依次递增,对于实践项目要做到慎重选择和事前实验,确保其高效性。
2.增强实践模拟训练,借助网络技术进行教学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加大模拟训练的力度,使抽象教学变得更加具体形象化。制定完整的学习计划,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在原有的基础上增设实验设计、实践审核等操作型内容,再指导学生进行多方向评价,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开展多种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还能让学生在玩中掌握实践要领,提高学习的兴趣。此外,各大高校还要充分利用各种物质资源。最常见的就是网络技术。借助计算机设备,能够大大扩大教学途径,建立网络站点,让其为实践教学服务。通过动态、虚拟的教学系统,学生可以进入到真实化的贸易过程之中去,增强实践体验,提高操作能力。对于网络系统可以进行事先的设置,把各种贸易信息以更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方便学生获取。在网络实践教学时,要做到适时的“放手”,让学生在自主摸索与锻炼中领悟真谛,得到提高。在教学评价上,也能利用计算机设备加以辅助,有效节省人力物力,保证评价的公平公正。在实践教学中应用先进科技,是封闭式教学的巨大突破。
3.增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率
学校与各经贸企业之间应该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为学生在之后的实践中寻找更好的社会平台。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毕竟有限,所以,学校要辅助学生展开第二课堂的学习。社火就是一个大课堂,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假期实践,寻找与专业相对应的企业单位进行实习,不仅能够提高实践能力,还能开拓自己的视野,吸取更多实践经验。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可以学到学校内以外的知识,自主调研和口头表达能力也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分析解决问题上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真正实现实践能力的提高。使学习范围由课内走向课外,调动了对其他资源的利用率。而老师在这一过程中,也要做到不断完善自身能力。老师对学生起着榜样示范作用,其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所以,老师除了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外,还要拥有先进的教学思想,在实践中能够起到带头作用。只有老师的能力提高了,才能一定程度上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才能设计更加完美的实践情境。在学生实践学习过程中,老师要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做到尊重学生,与学生培养亦师亦友的关系。对于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要有耐心地进行解答。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要做到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从而使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得到全面提高。
篇9:林学专业大学生求职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我是XX农业大学林学专业的应届毕业生XX,昨天看电视的新闻得知,贵单位正在招聘林学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于是我就写了这封求职信,希望可以到贵单位工作。
大学时候主要学习的课程都是关于这方面的,例如:森林植物学、生物科技学、森林环境学、林木病理学、森林生态学、植物营养学、生态环境学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主要学会了如何保护我们的森林、维持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森林资源的保护、森林的培育起到很大的作用,我喜欢这门学科,因为我觉得这是对我们保护我们生态环境有很大贡献的学科。
而对于我的兴趣,我喜欢郊游,喜欢与同学们组织一起到附近的山头、树林中游玩,因为我觉得大自然给人的感觉是非常舒服的,可以放松平时学习上和生活中的压力,给自己充电。所以我希望毕业后继续可以与大自然亲密的接触,希望主任通过看完这封求职信可以给我一次面试的机会。
此致
敬礼!
求职人:
XXXX年XX月XX日
附:
精心设计一下纯文本格式的简历,也会有不错的效果。以下有一些小技巧可供参考:
1.注意设定页边距,使文本的宽度在16厘米左右,这样你的简历在多数情况下看起来都不会错误换行;
2.尽量用较大字号的字体;
3.如果你一定要使自己的简历看起来与众不同,你可以用一些星号(*)、特殊字母(如O)、加号(+)等分隔简历内容,这些符号不会像版式符号如列表符等会被转换成不可认别的记号。
需要说明的是,招聘公司更注重的是简历的内容而不是简历的形式,所以有时间的话,不妨再把简历的内容好好斟酌一下吧。中国求职简历网
同时,在简历中附带作品的做法并不是很妥当,因为借由电子邮件附件传播病毒的可能性是一直存在的。当然,你可以像处理简历正文一样把用WORD编辑的文档转换成纯文本格式,附在你的简历正文之后,而且要注意你能确认收信人乐意去读这些东西。如果你要附带自己的作品,最好是选一些发表在本地报纸或者本行业期刊上的文章;如果你要附带自己的论文,从其中选择几个段落就够了,然后写一些简短的说明性文字,让对方更容易弄清楚你的价值。
篇10:林学专业毕业论文致谢
时间如白驹过隙,三年的在职硕士研究生学习生涯即将画上一个句号。蓦然回首,回想这三年来支持和帮助过我的那些领导、同事们,感激之情跃然于纸上,流淌在心间。
本文是在导师吴承祯教授、何东进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同时,在论文撰写过程中也得到了洪伟教授、林思祖教授、郑郁善教授、马祥庆教授、陈世品副教授等老师给予的诸多宝贵的指导意见。我有幸师从吴承祯教授和何东进教授从事林业教育方面的研究工作,三年来,二位导师广博深厚的知识、严谨治学的态度、诲人不倦的精神以及高尚的为人风范深深激励着我,鼓励着我,孜孜不倦地教诲让我在研究项目立题、研究方案实施、数据收集、论文撰写过程中得到了很多的启发和帮助。在论文完成之际,谨向二位导师致以最诚挚的感谢,感谢你们三年来对我的不倦教诲。另外,洪伟教授、林思祖教授、郑郁善教授、马祥庆教授、陈世品副教授等老师在我三年的在职研究生学习生活中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们不仅是我的领导,更是我的老师,三年来教诲我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做事。能够顺利地完成毕业论文,与他们点点滴滴的帮助和照顾是分不开的。此外,我的同事黄嘉琦、吴琼华、林立群、杨莹、张再垡、陈文、王德海、黄智勇、沈锐强、林栋、魏丽卿、陈岚等老师以及在职硕士研究生班的同学们也为我能顺利完成论文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在此,再一次向这些帮助过我的领导、同事、同学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当然,尤其是要感谢我的家人。他们的理解和关怀一直以来都是我学习和工作上最大的动力,正是家人在时间上和精神上给予我的最大支持,才使我能够心无旁鹜地完成学业。感谢我的父母、我的妻子。
最后,谨以此文向所有关心我、支持我、帮助过我的领导、同事、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在我三年在职学习生涯中给予我的指导、帮助、关心和支持。
篇11:林学专业毕业论文致谢
从刚来北京求学至今已有三年的时间,转瞬即逝;也是我人生旅途中非常重要的三年,回首求学路上的点点滴滴,感慨颇多,感谢你们一直的陪伴和帮助,让我终身难忘。
首先感谢我的导师王成研究员,是您为我创造进一步深造学习的机会;在我的学习过程中,从论文选题、实验设计到实施,再到学术论文的撰写、修改、斧正并督促我反复修改,每一个学习的环节都凝聚着您的汗水和心血;您的学术造诣,为人处世以及敬业精神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生活上王成老师也给了学生尽其所能的帮助和关怀。再次向王成老师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祝福!
感谢城市森林研究中心的贾宝全、邱尔发、孙朝晖、詹晓红、古琳、孙睿林、张昶老师在我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帮助。
感谢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王冬老师,研究生院林群、张金玉、李丽、吴海龙等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关怀和帮助!
感谢海淀公园夏院长、刘院长在实验过程中提供的帮助,以及数据采集过程当中给予我大力帮助的杜万光、段文军、马远、张喆、苗薄、马丁、张旭、刘艳红、严迪、郝泽周、金义薄、徐心慧、王子研,没有你们野外试验数据采集将无法进行,再次非常感谢!
感谢我的老乡保安、其乐木格、刚刚、包岩峰、杭爱、娜日苏、苏茹甘,每次的小聚始终让我难忘,谢谢你们!
感谢我的家人,你们永远坚定地站在我的身后,无私的奉献着爱与宽容,你们是我坚强的后盾,并让我一直坚强、勇敢、善良的前行;你们是我最温暖的港湾,每时每刻都张开双臂,期待我的归来,儿子无以报答。
再次感谢所有关心我和帮助过我的老师、同门和亲戚朋友、你们的支持、理解和帮助是我成长的动力。
篇12:林学专业考研科目
林学专业考研方向:
1、森林培育:
森林培育学是林学的主要分支学科,主要研究森林营造和抚育更新的理论及技术。该专业学习森林培育学、多元统计分析、高级植物生理学、经济林栽培学、高级森林生态学、运用生态学、土壤学、植物生理学等。
2、森林经理学:
森林经理学科属于资源管理领域是林学的`主要分支它是研究森林区划、调查、评价,森林生长与收获、经营决策与控制调整等理论、方法及技术的学科。在林业中起到协调生态、社会和经济制定经营目标组织经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作用。
3、林业:
林业是指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篇13: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讨论文
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讨论文
1.四元复合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1.1四元复合实践教学体系的组成结构
常熟理工学院作为一所地方院校,安全工程专业从2011年开始招生,在专业创办之初就确定以学校已有的化学、材料类专业为依托,发挥自身优势打造具有化工行业背景的安全工程特色专业,但与老牌工科高校依托传统采矿、冶金等专业发展起来的安全工程专业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尤其在实践教学环节还比较薄弱。实践教学有多个环节,包括实验、实习、实训、设计、大学生课外创新活动等内容。本文在借鉴其他高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具有化工行业特色的四元复合实践教学体系,四元复合实践教学体系由基础性实践、专业性实践、综合性实践和创新性实践四个层次的教学内容构成。
1.2基础性实践
基础性实践包括工学基础实验、实训和专业基础实验,工学基础实践内容是指培养学生工程素养的工学通识类实践课程,例如大学物理实验、热工学实验、电工实训、金工实训等。专业基础实践内容是指立足化工行业的基本要求的化工专业基础实验课程和立足安全工程学科基本要求的基础实验课程,包括基础化学实验、化工原理实验、燃烧与爆炸基础实验、安全人机实验等。基础性实践课程的作用是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奠定基础。
1.3专业性实践
专业性实践是培养基本专业技能、拓宽专业视野、带领学生初步进入专业角色的实践性课程,包括专业基本技能实验、实训、实习。例如消防安全实验、安全监测与监测技术实验、应急救援实训、化工过程见习、专业认识实习、安全管理实习、生产实习等。
1.4综合性实践
综合性实践是培养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实践课程,包括课程设计、综合实训和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例如防火防爆课程设计课程是通过具体工程案例的.分析和设计,使学生更好地熟悉和理解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的基本理论;化工安全课程设计是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完成以化工安全设计为主的一次工程设计实践,使学生掌握化工安全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并在分析和解决安全问题、查阅技术资料、选用评价方案、用简洁文字和图表表达设计结果等能力方面得到一次全面训练;安全工程仿真模拟是应用挪威船级社开发的SAFETI风险评价软件或其他安全评价软件对石油、化工等涉及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的区域进行火灾、爆炸、泄漏等多种灾难事故的叠加风险分析与定量计算,是以虚拟仿真案例综合培养学生风险分析及风险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的最后环节,也是最为重要的实践环节,由于安全工程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所以毕业设计提倡真题真做,要求学生能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解决较为复杂的工程实际问题,所以选题应以实际安全设计或安全评价项目为主,需要学生对所掌握知识进行一定程度的扩展、加深并具有一定的创新。
1.5创新性实践
创新性实践主要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做教师的科研助手,或者学生自己组建科技兴趣小组,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大赛,通过这些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拓宽视野,了解专业的发展前沿问题,增强学习兴趣。
2.四元复合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保障措施
2.1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要引进和培养两手准备,由于近几年安全工程专业的快速发展,许多高校新建了安全工程专业,都迫切需要引进新教师补充师资队伍,而国内安全工程博士学位点较少,所以本专业科班毕业的博士生非常稀缺,新教师引进难度都比较大,因此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引进具有安全工程专业背景的科班教师,另一方面也要鼓励相近专业的教师转型到本专业任教。对转型教师可以多举措提高其工程素养,一方面鼓励青年教师参与学校“双百工程”和江苏省“教授博士柔性进企业”活动,积极到相关企业甚至安监局等职能部门挂职锻炼,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参加安全生产审核、安全风险评价等相关培训,获取“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安全评价师”等资质并努力为企业服务来丰富工程经验。
2.2实验室建设
根据实践教学课程的需要,对专业实验室进行了科学规划,在学校的重点扶持下先后建设了安全人机实验室、防火防爆实验室、消防安全实验室、安全监测与检测实验室、工业安全实验室、应急救援实训准备室和安全仿真模拟实验室等七个实验室,在满足教学的同时也具备了较好的社会服务条件。
2.3实习基地建设
首先在校内依托已有的应用化学工程训练中心、材料工程训练中心进一步建设完善了安全工程相关实训项目;同时在校外建立了常熟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苏州市相城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常熟市永安安全技术咨询公司、常熟三爱富中昊新材料化工有限公司、江苏理文化工有限公司等十多家稳定的实习基地;满足了学生各类各层次的见习实习需要。
2.4实践课程建设
由于安全工程专业在国内还处于发展阶段,各个院校开设的安全工程专业由于行业属性不同,课程设置差异较大,所以缺少成熟的实验实训讲义,所以要鼓励专业任课教师要一边教学一边探索,及时修编整理实践课程讲义,形成一套能较好满足本校人才培养定位的特色讲义教材;另外在依托教师科研项目和社会服务项目的基础上,设计一系列能够提升学生研究、发现、解决问题能力的实验、实践项目,并制定出新的实验指导书与实践讲义。
3结语
安全学科是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所以实践教学是培养复合型安全人才的关键环节,实践教学过程中除了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实践技能外,还要根据学生毕业后的岗位特点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观察、综合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所以,安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一定要能满足以上多层次的训练需求。
★ 教学论文期刊网
★ 教学论文格式范文
★ 教学论文怎么写呀
★ 教学论文
★ 社团活动计划
★ 情报学会工作总结
【林学专业实践教学论文参考(集锦13篇)】相关文章:
东北林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参考2022-05-14
会展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浅议的人力资源论文2022-09-02
生态学专业自荐信2023-03-15
人力资源专业论文2022-10-01
东北林业大学自荐信范文2022-07-23
企业管理的人力资源的相关论文2023-02-17
人力资源 论文2023-05-25
半年工作总结简报2022-04-29
人力资源管理师论文示例论文2023-03-28
林学毕业论文范文2024-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