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讲究五美(教学论文)(精选15篇)由网友“草履虫”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诗歌教学讲究五美(教学论文),欢迎阅读!
篇1:诗歌教学讲究五美(教学论文)
选入教材的诗歌大多文质兼美,独具风格。众所周知:常读诗歌,想象诗歌画面,感受诗歌中的美,理解诗歌中的内涵,是诗歌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如果老师把一首首优美、空灵、清新的诗歌肢解成字、词、句、篇的语言知识的堆积和剖析,而不会引导学生去吟咏、去思索、去感悟、去运用,那么诗歌对学生而言,是否会味同嚼蜡而逐渐失去兴趣呢?答案我想你们也应该猜得到。
因此,我认为:正是由于诗歌的凝练性、抒情性、音乐性、时代性等特点,决定了教师应该运用特有的教学方式,在积极引导的过程中,尽最大能力与学生一起去感受美、品味美、挖掘美、创造美。
一.感受音乐美
诗歌大多讲究押韵,富有节奏,读来琅琅上口、余味无穷,具有韵律和谐的音乐美。要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必须反复朗读,在缓歌慢唱中把握诗的韵律、节拍、停顿,把握声调的轻重缓急,字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疾徐婉转。这样,才能心神合一,忘乎所以,自我沉醉,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给他们以音乐般地享受。
其实,最早的诗歌不就是老百姓在劳动中“唱”出来的吗?
如《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此诗四字一句,语句整齐,采用双声叠韵连绵词,韵律音调和谐,琅琅上口,具有强烈的节奏美和音律美。
难怪古人会配上乐曲,在劳动中,在小河边,在节日里,或浅吟,或低唱,或于动情处放声高歌呢?作为教师,在课堂上何不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顺应诗歌本身的特点,来一次语文课堂的创新呢?不管学生是摇头晃脑、手舞足蹈,还是模仿古调、只要他们高兴、喜欢、笑一笑,学一学,老师再稍加指导,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体验了诗之韵味,又何尝不可呢?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或是在悠悠的音乐声中,甚至在款款的舞蹈之中,感受到“亲射虎,看孙郎”之豪迈;“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之雄壮;“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之磅礴;“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之落寞;“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散淡;“飘飘何所以,天地一沙鸥”之凄凉……感受到诗人或悲或喜或怨或怒的情感,让学生自然愉悦地获得与诗人情感上的共鸣,岂不快哉?
二.品味语言美
诗歌语言准确、生动,凝练、含蓄,具有表现力。贾岛尊奉韩愈为“一字之师”,杜甫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充分说明了诗歌语言需要千锤百炼。用最准确,最生动的词语表现尽可能丰富的内容。很多名家诗句读来如行云流水,好似诗人信手拈来,其实一字一句,无不是诗人呕心沥血之作。所以,在学习诗歌须认真精读、细细品味、反复推敲、含英咀华、以小见大,才能体会到作者炼字谴词之匠心,才能品味到诗歌语言之精华。
如:杜甫的《望岳》中的“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前一句是虚笔,因为泰山的秀美实在是一言难尽,不如另辟蹊径来写造物主对泰山的情有独钟。“钟”字有钟情,钟爱之意,此字将大自然对泰山的那份厚爱那份情义写得淋漓尽致。而后一句的“割”字,则生动地写出了泰山参天入云的雄伟气势,使静止的山峰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
诗人通过天才的想象和夸张,淋漓尽致地表现泰山的神奇,秀丽,高峻,阔大。多美地语言!多美的画面!我们只有通过精读细品才能体会得到泰山非凡的气势和作者对泰山的赞美。
三.想象画面美
古诗中许多描写山水风景的诗歌融合了绘画的特点,如:色彩,线条,背景等。我们只有细心默读,借助丰富的想象来补充或描绘画面的内容或色彩,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才能受到美的感染,获得美的熏陶。
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历代广为传诵的名句,具有永恒的魅力,被近代学者王国维称作“千古壮观”的名句。
这一联由两个画面组成。一幅画面是茫茫大漠孤烟直上,另一幅画面是滚滚黄河边,鲜艳夺目的太阳斜斜的挂着,显得分外的圆。
这不仅准确地写出大漠孤烟落日的雄浑壮丽的自然景观,而且把自己因受朝廷排挤而深入大漠的孤寂情绪不露痕迹地融入广阔的自然景象中,但又不给人哀愁悲伤的感觉。确实是意境雄奇,耐人寻味。不愧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啊。所以,我们不妨让学生根据诗歌展开想象,并鼓励他们画出心中的画面,往往能将自己投身于具体情境之中,获得艺术的美感和心灵的感知。就算是涂鸦之作,甚至不堪入眼,又有何损失呢?
四.领悟意境美
“诗贵言境,以境表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读诗歌时,我们以欣赏的角度去读,仔细感受作者所描写的景物,揣摩诗歌的意象,就能领悟到作者所创造的意境美。常见的意境有孤独凄凉、豪放旷达、闲适淡泊、清新飘逸、沉郁顿挫等。
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人以寥寥20字,描绘了漫天的雪景,在广阔背景上点染的一叶小舟,一个渔翁,让人感觉色彩冷艳,意境凄清,充分显示作者孤寂的情怀,这是作者感情外化而成的意境。
诗歌往往“情景交融”,没有古老的景,更没有孤立得的情。诗中的景不是一般的景,是含情的景;诗中的情不是一般的`情,是景中情。因此,我们在教诗之时,紧扣情和景,让学生随意发表自己的感受,将自己的经历与诗人之经历相似处说一说,谈一谈,说对给予表扬,说错一笑而过,让学生感到诗人并不是遥不可及,诗歌更不只是鉴赏家的事。同时,用这种方式去靠近诗中之景,抓住诗人之情以达到领悟整体意境之目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自己的独特感悟才是最珍贵的。
五.体味哲理美
很多古诗蕴含哲理美。哲理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包括人生的真谛、万物的奥秘、自然的规律等。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慢慢品读,善于联想思索,认真体会,才能感悟到诗歌的哲理美。
如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句本写诗人在层峦叠嶂的山间漫步,清澈的泉水在曲折迂回的山中很快的流淌,山路错综复杂,诗人不知道哪条是去山西村的路。正在迷惘,焦急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红柳绿,几家农家茅舍在花木掩映之下若隐若现,诗人顿觉眼前一亮,不禁惊喜交加。
这种类似的情况我们经常遇到,例如:我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尤其是写作文、或是做难题时,思虑堵塞,百思不得其解时,突然出现一道亮光,出现一点灵感,开启你思维的闸门,困难立即迎刃而解。人生道路上,有何尝不是如此。人生境遇看似无望却忽逢转机的情形不是常常看到吗。“天无绝人之路”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参照陆游当时的境况,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极力推举张浚北伐,被投降派诬陷罢归故里。诗人当时愤愤不平,流连与青山绿水中貌似悠闲,却难以忘怀国事,治国者虽目光短浅,无雄韬伟略,但诗人仍然相信总有一天能受到朝廷重用,实现爱国之志。这种心境与当时在山中迷路时心境契合,故而产生了脍炙人口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千古名句。
总之,诗歌教学不能一蹴而就,教师要多用“细雨”和“微风”去熏陶学生,少一些支离破碎的分析,多一些整体感知。更重要的是要大胆放手让学生亲身参与,畅谈感受,体会诗歌的音乐美、语言美、画面美、意境美、哲理美,从而逐步地提高整体的文学欣赏能力、理解能力与运用能力,让死气沉沉变生机勃勃,让遥不可及变感同身受,让死记硬背变活学活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这才是教诗歌学诗歌的最高境界。
吴海燕
篇2:朗读教学五法论文
叶圣陶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良好语感的形成最直接来源于朗读训练。”阅读教学的任务首当其冲的是朗读。对儿童而言,更能表达内心感受和感情的莫过于出声地感情朗读,摇头晃脑地读、抑扬顿挫地读、咬文嚼字地读、声情并茂地读,甚至带有表演性的夸张地读,无一不是展示学生独特体会的亮点。
一、凭借语言文字。品读感悟
语文不是无情物,字词句篇都是诗。作者的情感常常隐藏于文字深处,因此,语文教学要想让学生真情流淌,就必须牢牢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让学生聚精会神地加以揣摩、咀嚼。“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鉴赏玩索,从而就能获得审美感、意蕴感、成功感。
如教学《水乡歌》:“水乡什么多?歌多。千首曲,万首歌,装满一萝又一萝,唱咱水乡新生活。”这段话中,“多”“萝”“活”韵律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在吟诵之中,伴随着音韵美的魅力,水乡那隽秀的画面就会自然地浮现在学生眼前。再如教学《春笋》,用填空的形式,抓住几个动词“唤醒”“掀翻”“冲破”“冒”“长”“笑”,还有“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将这些词句让学生读读、议议、品品,让学生在作品中感悟,从而积累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让学生的情感与文章的情感交融在一起,读出春笋节节拔高、强大的生命力,学生的语感就能得到提高。
二、借助课文插图,引入情境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每一篇课文都配有一幅幅精彩的插图。在教学中,我们要把插图作为教材的组成部分来教学。借助课文插图,把儿童引入情境。即凭借插图突出感知对象,引起观察兴趣,使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逐步达到以图会文,读文识图,文情画意相得益彰之目的,让学生产生一种仿佛“置身画图中”的感觉。
如教学《小小的船》,利用插图,弯弯的“月儿”挂在“蓝天”,轻缓的音乐在室内流淌,教师指着画面,动情地描述:“这弯弯的月儿多像一条小船呀!你们听着音乐,身体随着音乐轻轻地摇摆,慢慢的,你可以眯上眼睛……你是不是像飞上了蓝天,坐在月亮上了?”孩子们美滋滋的脸上写满了兴奋:“我的腿好像变长了。”“我身子好像变轻了,我飞上了月亮!”“我乘着月亮船在银河里穿梭。”……孩子们一个个沉浸在无限美好的遐想中,忘情地描述着,激动地诵读着,他们的想象放飞,智慧的火花燃烧得如此炽热。情境的生成帮助儿童寻找到了自己心跳与文本心跳的合拍点,(语文教学论文 )让他们物我合一,神思畅达。
三、利用录音范读,体会情境
对于课文中一些文字优美、富有文采,能唤起人们感受的精华部分,可采用录音范读法,通过语言描述、音乐渲染,把儿童领人情境,产生真切的角色认同。这样,文字材料被儿童激活为生动的场景、形象的画面、动态的世界。儿童神游其内,飞向蓝天、潜入大海、越过崇山峻岭、趟过历史的长河,心灵在体验,思想在碰撞,精神在对话,有了会心的微笑、感动的泪水,充分激活了原本凝固的语言,而主体意识就在其间逐步形成、逐步深化。
如《二泉映月》的教学,可借助录音范读,让学生进入角色,人情入境。教师指导学生用心地听、看、读、想,随着课文环境和情节的转换,改变相应的感情基调和语调,充分传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程度,多角度地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形象美和音乐美,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正是长期坎坷的经历,苦难的磨炼、亲人的嘱托和积淀在胸中的种种不解情怀,化为创作的灵感,才孕育出这支无比美妙的不朽名曲——《二泉映月》。
四、结合自身特点。迁移情境
要让儿童享受阅读的乐趣,训练语感,应引导他们把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同对语言的研究结合起来。教师不是单从语言文字去研究,而是以丰富的生活经历为基础去研究表现生活的语言。茅盾曾说:理解文章应一边读,一边回想自己所经历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生活中去。因此,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联想和想象,让他们的思维活起来,创作潜能亮起来。
如《小雪花》中有这样一句:“小树和麦苗都睡着了,他们正做着快乐的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一下:寒冬腊月,躺在被窝里做梦会有怎样的感觉?然后对学生说:当时的小树和麦苗盖着厚厚的.“棉被”也是这么一种感觉,谁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要注意不能高声读,声音高了会把小树和麦苗吵醒的。如此以悟促读,就能使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读得绘声绘色、有情有景、兴味盎然。
五、编排小品表演,体验情境
琵琶大师刘德海论述琵琶教学时说:“脑袋是教师的,手是学生的,声音还会自然吗?”同样,自由宽松的语文课堂表演才能激起学生智慧的波澜。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文中活泼优美的语言,使学生的脑、手、眼、嘴真正地动起来,允许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脑袋思考,用自己的嘴巴表达,让学生读进去,直接与文本对话,把读书当成一种乐趣,表演得生动形象。
如《北风和小鱼》,在充分识读的基础上,可编排小品进行表演,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体验情境。扮演“北风”的男孩一个个得意洋洋,神采飞扬。有的气势汹汹,眼睛睁得大大的,一副气急败坏的样子;而扮演“小鱼”的女孩子笑容满面,神气备至。学生们通过表演,把北风的得意狂妄,小鱼的毫不示弱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出来。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器官,使每一个学生真正动了起来。
由此可见,语文课堂就要让儿童的情感、心理与文本产生共鸣与默契,让儿童愉悦地释放本真,让儿童像儿童那样在课堂中生活,让儿童在热烈的情绪中,去感受、去感悟、去表达。
篇3: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论文
有关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论文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音乐对诗歌课堂的点化
摘 要:诗歌教学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往往流于几句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调动课堂氛围,带领学生进入一个美的诗歌殿堂,探索如何用音乐点化课堂,让诗歌课堂随音乐而起舞。
关键词:诗歌;音乐;点化;美
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难点之一。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往往抱着一种传递美和爱的激情走向课堂,最后却都很困扰于课堂的沉闷无生机,学生的意兴阑珊。教师于是很纳闷,为什么这么美的诗,这么神秘而吸引人的诗歌世界,学生就没有兴趣呢?当然这与诗歌本身的含蓄凝练甚至是晦涩难懂,学生学习诗歌只为了背几句名句有关,更多的却也是因为我们诗歌教学课堂的教学思路呆板,教学语言枯燥,诗歌处理肤浅等等。
我在自己的实际教学发现了诗歌教学的一个小窍门,就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音乐对诗歌教学课堂进行美的点化。
朱谦之先生在他的著作《中国音乐文学史》里面,提到“所谓诗歌即是音乐”,这句话,概括了中国诗歌与音乐的关系。事实上,诗歌与音乐的关系源远流长。《毛诗序》云:“诗言志,言之不足,则歌咏之;咏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从《诗经》的合乐歌唱到《楚辞》中祭祀的男女巫师对唱到《乐府》中配乐的歌词再到“唐诗宋词元曲”可以谱曲传唱,都表明诗歌与音乐的融合性。《诗大序》又说“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由此可知,不止诗歌的发展历程和音乐始终相伴,诗歌的本质与音乐更是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教学中,用音乐点化诗歌课堂是可行的。那么,我们如何用音乐点化诗歌课堂呢?
一、让音乐帮我们铺一条进入美的诗意的课堂的路
现在的诗歌课堂,教师为了提起学生的兴趣,为了尽快把学生带入一种诗的境界,或者是希望一开始就给学生传达一种美感,就会精心地设计课堂的导入部分。华丽的辞藻,比喻拟人对偶等等修辞,排比句式,富有情感的语言,有时候教师都觉得自己不像自己了。即使是教师费尽心思采用这样的方式,有些学生却觉得太煽情,有些学生觉得教师是刻意在拉着学生进入一种状态,而不是自然而然地让学生去感受,不是不知不觉中让学生主动去寻找那个诗的世界。
如果我们在诗歌教学中利用音乐作为新课导入,可使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很快进入情境,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例如,在教授韦庄的《菩萨蛮》时,可以给学生播放宋祖英演唱的《江南美》,在悦耳的歌声中学生仿佛走进了江南如画般的美景中,也走进了文本之中,很容易感知出诗歌中的江南之美。在讲授苏轼先生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们为学生播放了杨洪基先生演唱的《滚滚长江东逝水》,并且刻意选择了《水浒传》片头的那个版本,让学生听着杨老先生浑厚辽阔的嗓音,看着那滔滔江水自天而来的壮阔之景,再看着屏幕上不断闪过的那些我们所熟知的那个时代的英雄人物,似乎都能听见他们爽朗的笑声,感受到他们的热血在胸腔激荡的回声,触摸到那个时代的英雄气息。还未正式讲解课文,学生已然进入到一个广阔的历史天地,已然感受到一份豪情和悲壮。然后再顺势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就比较容易了。
二、让音乐帮我们打造一个体会情感、释放情感的课堂世界
因诗歌体裁本身具有含蓄、凝练、婉曲的特点,这就给学生的鉴赏带来难度。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仅把文言翻译成白话或把韵文变为散文,根本无法实现激感心灵、陶冶情操的教学目的。反之,教师如能创设出和诗歌有关的音乐情境,就可以调动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对诗歌意境进行还原和补充想象。
我曾经听过这样一节课,至今印象深刻。我们一位张老师在为杜甫的《兵车行》备课,她最初的教学思路是想为学生找一个配乐朗诵,让学生在行家的范读中,在音乐的带领下,能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在网上找到了两个不同的版本。听,反复地听,两个版本所选取的配乐不同,一个更低沉一些,一个以伤感见长,如何取舍?张老师后来干脆也不选了,把两个版本都搬到了课堂上,让学生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自己听这两个版本,自己决定哪个更好一些,并阐述自己的'理由。学生不但得到了一定的启示,更重要的是音乐给学生展示出来的那个不同的世界,让学生从中更好地理解了诗歌的感情,理解了杜甫笔下的那个大唐世界,更理解了杜甫心中那个博大的天下苍生的世界。后来,再安排学生自己按照选取出来的配乐诵读,效果简直让我们惊叹不已。
在诗歌教学中,往往非常强调诵读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是诗歌教学要求达到的一个基本课堂目标。于是教学步骤通常是先诵读,然后了解诗歌大意,再诵读,再鉴赏艺术技巧,再诵读,最后再背诵。并且尽可能地让学生读,让男生读女生读,学生齐读和个人自己读,放声去读和自己低声地去体会着读等等。你会发现,诵读在诗歌教学环节中安排得比较多,但这样的诵读,可能背诵效果明显,但情感的体会和释放就不是那么好了。
在这种时刻,如果能配上和诗歌内容或情绪一致的音乐,学生就会随音乐读出诗歌的喜怒哀乐。如,我们学习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时,就为学生配了《春江花月夜》的曲子,先是让学生在音乐声中不出声地读诗歌,看看如何把诗和音乐结合起来,然后让学生把自己体会到的情感释放在音乐声中。《春江花月夜》的琵琶曲很长,教师也可以从中截取两三个片段,让学生听,看看哪个最适合诗歌的意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事实上已经把诗歌的情感和音乐结合起来了,然后再让学生配着自己所选择的音乐去读,把自己所感受到的那个优美的意境通过自己的演绎再现出来,你会发现学生会给教师很大的惊喜。再如,教授岳飞的《满江红》时,诵读过程中,可以为他们播放琵琶曲《临安遗恨》。学生就随着乐曲节奏读出了岳飞的爱与恨。读到情动之时,很多学生还情不自禁地举起拳头。这样,整个诵读环节自然流畅,效果很好。
三、让音乐带着我们继续流连在诗歌的殿堂
音乐不仅可陶冶情操,还可以调节大脑思维与疲劳。在诗歌课堂教学的尾声,让学生听听音乐或动口唱一唱,能愉悦学生心情,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记住诗词,有时候甚至比给他们留十分钟让
他们集中背诵的效果都要好。如,讲李煜的《虞美人》这首词,下课前,我播放了邓丽君演唱的歌曲《虞美人》,让学生跟唱,学生兴致很高,下课铃声响起时仍意犹未尽,这样也优化了整节课的教学效果。再如,学习李商隐的《无题》时,可以给学生听《别亦难》;学习李清照的《一剪梅》时,可以听听《月满西楼》;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时,可以听邓丽君的《明月几时有》。事实上学生上课可能已经很疲惫了,这样的一个音乐结尾,不仅可以让学生不反感,也能起到绕梁三日的效果,可能课已经结束很久了,但那个音乐会带着我们的学生依然流连在诗歌的殿堂。
当然,用音乐来点化诗歌教学课堂也有很多要注意的问题。首先,要注意选择和诗歌有关的乐曲,要有针对性,不能随便拿一首去应付。另外,还要注意,音乐只是诗歌课堂教学的“调味品”,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要注意使用音乐的时机和时长,不能喧宾夺主地把语文课上成音乐课。在课堂教学中,开头、中间和结尾部分不能都用音乐来充满,那样课堂上都是欣赏音乐了,我们诗歌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肯定不会突出,也不会有好的效果。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把诗歌教“活”,让学生学“活”,这是语文学习的灵魂。所以我们应改变观念,用音乐激活诗歌课堂教学,让学生在音乐中获得审美体验,让学生爱上诗歌。
篇4:诗歌情景教学论文
一、由“情”入“景”
诗歌中最重要的就是意境,也就是“景”。在一首好的诗歌中,总有一种或优雅或深邃的意境,但这种意境对知识面尚窄的小学生来说不易领会。所以就需要教师做出充分的铺垫、积极的引导,如果能从“情”入手,对诗歌的整体基调做一定的渲染,相信会使学生更易体会它的意境美。例如,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很明显,即“思故乡”,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一下远离家乡游子的思乡之情:“许多人都会在除夕夜赶回家乡,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心中怀有对家乡很深的牵挂,迫切希望回到家乡。一个人在外面漂泊流浪,当夜深人静难以入眠时,这种思乡之情就会变得愈加强烈。”这时,我们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思乡的曲子,努力创设一种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读诗,充分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之后,我们再让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那么一幅游人思乡图便在学生脑海里形成:夜静难眠,皎洁的月光洒在床前,诗人联想到家乡的明月,举头长叹,低头沉思。诗歌所绘的深邃、幽远的意境就在教师的渲染和铺垫中自然而然地被学生所理解了。再如,我在执教王维的《山居秋暝》一诗时,根据诗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描写,在网上下载了有关的图片,上课时在多媒体上播放出来,并配上优美的音乐,学生一边吟诵,一边欣赏优美的画面,对诗歌的意境有了更深层的理解。由“情”入“景”,看似简单,但需要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具有较强的引导学生和创设情景的能力。只有这样,诗歌的意境才不会被学生分割得支离破碎,学生才会充分认识到诗歌的意境美。
二、即“景”生“情”
每首诗歌都蕴含着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或浓或淡,或浅露直白,或深蕴于诗句的字里行间。教师要指导学生深刻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人送别孟浩然是在春光烂漫的三月,景色很美,但诗人却只注意到“那只小船越走越远,渐渐消失在天水之间,只剩下长江水滚滚东去”。这种意境幽远缠绵,其中的景物虽在春季,但教师要通过指导学生体会送别友人时“孤帆远影”“长江天际流”这一意境中包含的思想感情,以避免学生产生“赞美春光”的岐解,而对老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便会于学生的心中油然而生。又如,唐代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其中“繁花似锦、蝴蝶飞舞、黄莺欢唱”的饱含春之气息的优美意境经教师的描绘和渲染之后,学生也自然会感受到春之美丽,能够体会到诗人“赞美春天”的思想感情。“即景生情”需要教师把诗歌所描绘的景象和意境充分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深刻地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其中所蕴含的深意。
三、“情”“景”交融
从以上不难看出,诗歌中的“情”和“景”并不是孤立分开的,而是紧密联系、不可或缺的。诗歌的动人之处就在于“情”的`真挚和“景”的完美。在教学中,教师通过生动地讲解,要力求做到“情”“景”交融。如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在讲解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感情去联想当时诗人所处的环境:“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夜半钟声”。这些景物所烘托出的意境氛围易于学生想象,能够达到“景”的完美再现。在这样的意境中,学生对作者“愁”(即孤独惆怅)的感情的理解也就更深了一步。又如,教授李煜的《虞美人》时,我提出了以下5个思考题:①“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②“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③“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④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⑤说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艺术特色。《虞美人》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绝命词,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深切怀念。由浅入深地设置这5个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跟课文的顺序相符,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学生沉浸在对问题的思索中,踊跃地参与问题的讨论。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地发挥了出来,学生张开了想象的翅膀,扩大了思维的空间,自然就走进了诗词的意境中去了。
教师在讲解诗歌时,既要让学生带着感情去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又要让学生在诗歌的意境中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通过情景交融,意境在感情中充实完美,感情在意境中不断升华。这样,学生一定会提高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和欣赏能力,从中得到美的启示。
篇5:浅谈语文教学的美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的美论文
对于我们来说,语文是人生中必修的一门课程。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融情、融理、融境,并涉及了文学、数学、地理、政治等各个学科的知识。所以语文在各个学科中占主导位置。要想真正多角度、多方面的学透语文,光靠死记硬背,墨守成规是不够的。我们要把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美融入到教学中,在美中研读文章,在美中吃透文章、在美中消化文章。把自身带入到美的环境中,让自己变成美丽的主宰者、引导者、合作者。作为最基层的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很庆幸。有人问我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是多年的语文教学把我带入到了一个美妙的世界中,在这个世界中,我可以看到许多美丽的文字,品读大量美丽的文章,体会到无数人生中美丽的情感。是语文的美让我快乐、活跃,从这开始我就把美带入到了实际的教学中,不仅让自己被美好的情感包围,同样让我的学生们也慢慢地感受语文美好的魅力。我在美中教,学生也在美中学,教学中其乐无穷。
一、带着美来教学
自从担任了语文教师这一职位,一直以来我都是带着美好的情感来给学生们讲解知识、传授知识。上课之前我会自己先通读一下应讲的课文,当文章的所有段落都清晰了以后,我会把文章的思想情感和人生哲理悟出来,方便对课文的深入理解,让自己从内心里真正去感受文字带来的魅力,跟随它来到了美丽的大峡谷、先进的科学技术、同学之间的互相关爱、父亲教诲儿子的人生道理等一系列美好的境界。教学时我让自己提前进入到美的情感中,然后把这些美传到课堂中,让自己带着美的心情、美好的情感快速投入到美丽的课堂中。面带美丽的微笑,让学生随时都能看到我美丽的表情、体会到我美丽的心情,从而带着美意更好地学习知识。身教重于言教,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只有用美丽的心情教学,学生才会用美的心情去聆听,才能够在愉悦的环境中消化掉更多的新知识。所以我一直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给学生语文是一个美丽的学科。
二、指引学生用美去感受
一节成功的语文课,教师除了作为课堂的主宰者,还要做好学生的导师。引导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很快地投入到新的知识中,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让学生自由发言,自由发表意见,自由抒发感情,让整节语文课在轻松中渡过。只有学生放松了、自由了、他们才不会拘束,才能让孩子们把最童真无邪的本质传达出来,带着快乐的心情去学习。教师应通过美育调动学生的心理因素,用美的形象感染他们,使他们成为懂得欣赏美、体会美,从而以美的眼光发现美、展示美的人。拥有美丽的心情,和教师的情感融为一体,激发学生的自主认知能力,让学生学习每一篇文章都有美好的心情,这种方法及其重要。课后教师们会发现,自己讲课很轻松,学生们学习起来也很放松。整节课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也有了保证。这就是美给大家带来的无穷的力量。
三、让学生自主创造美
当前的教学中,不是教师的作用大,而是学生的地位和作用巨大。所以我们必须稳固好我们“祖国的花朵”每个年轻的少年儿童。这就需要我们把学生摆在最高点,不要强加给他们,要充分锻炼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19世纪法国杰出的雕塑大师罗丹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而要想学好语文,学生的自主发现美的能力也是不可缺少的。我们不能主宰学生的思想、自由,要让他们自己从意识中真正懂得什么是语文,怎样更好地学习好语文,鼓励学生用审美的眼光来观察世界。灿烂的阳光是美,和煦的春风是美,鲜艳的花朵是美,丰收的果实是美,肥沃的黑土地也是美。积极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生活中去留心观察,就能发现各种各样的美,促进学生们美的创造,让他们发现学习语文的乐趣,始终保持一种美丽的心情再学习语文。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当学习课外的文章时,更要多鼓励学生自主发现美、创造美、自主研读文章,在美中自主悟出道理。美文是写出来的,同时美文也是被读者品悟出来的。有好的读者才能有更多美好的文章。所以小学语文中学生就是美的创造者、美的聆听着、美的消化者。让学生带着美的情感去学习,我们会发现意想不到的结果。
四、教师要同学生一起缔造美
教师和学生是参与整个教学过程的最主要成员,当然完成一节成功的语文课,教师和学生各自发挥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但只有二者合一共同联结,才能创造出美好的课堂,学到美好的知识。教师就是美的发现者、实践者、创造者,而学生是美的感知者、想象者和创造者。作为教师首先要自己发现美,让学生感觉到美的存在,接着教师启发学生想象、发散思维让学生自主感知美的形态,让学生把单纯的文字加以想象从而转换成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正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完美的教与学,使得教学真正意义上成为了教师和学生共同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和责任,教师和学生是美的共同创造者,二者缺一不可。美是语文中美丽的文字,美也是人间美好的情感。语文就是情感与行为统一的学科。当我们把美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我们才能真正体会美给我们带来的美好的东西。以后我也会继续坚持我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美丽的心情中学习语文,让自己在美丽的心情中去教授语文。我觉得我会越来越喜欢这美的语文的。
参考文献:
[1]席勒.《美育书简》.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
[2]陈涵平.小学语文美育的原则[J].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3]邓达文.语文美育的实施途径[J].中国教育评论.
[4]王莉.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贯穿美育的必要性[J].新课程教师,06期.
[5]吴晓红.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美育的必要性[J].家教世界,06期.
篇6:小学教学论文:齐答也有讲究
小学教学论文:齐答也有讲究
【引子】在一次校本教研活动中,听了几节校内老师的教研课,一些老师在课堂上常常要求学生反复一齐回答问题。课后问及老师们为什么,他们笑笑说是平常习惯了,生怕学生没有听讲或没有印象,重复齐答有声势,能让学生记忆深刻。回想起常态课教学中,确实有些老师总是喜欢让学生一齐回答问题,甚至整堂课都是这样的齐答声音,学生也像训练过一样,一起不紧不慢地齐答着。这不由得引起我的思考:这样的齐答确实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吗?学生们认同这样的互动方式吗?齐答该怎样更好地去应用?
齐答作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交流的常见方式,因其容易活跃课堂气氛,善于调动学生群体参与的积极性,强化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记忆,获得课堂教学反馈便捷、明了,在课堂教学中,被教师广泛使用,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过度使用的现象。
齐答形式应用的最上层表现当属自然。课堂教学中,老师创设一个有趣的教学情境,辅之生动、细致的讲解,常常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当课堂教学互动渐入佳境,老师讲得神采飞扬,学生听得欢声雷动时,老师抛出的一个个问题,常会引起学生不自觉地高声齐答,此起彼伏的齐答为课堂教学推波助澜,学生的思维也进入高度活跃状态。此时的课堂齐答是完美的“交响乐”,学生的整齐回答可以看作是他们对教学内容与效果的高度认可,是学生对学习充满激情的自然表现,而没有教师“硬性”要求的“斧痕”。教师从学生自然的齐答中得到的反馈信息也是真实、有效的。
教学中,常有一些老师,为了“迫使”学生思维融入到课堂中,所有问题都一律要求学生大声齐答,结果一节课下来都是学生整齐划一的回答。这种看似全体参与的过程小学教学论文,其实际的教学效果常常并不如老师所愿,甚至打了很大的折扣。一些学生坦言,老师要求齐答,自己的注意力往往由关注课堂教学内容逐渐转移到关注齐答效果上来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回答问题时,学生想的是如何让自己的声音跟上全班的“步伐”,哪怕自己没有想好,也要随着“大流”喊出来。有些学生甚至声音越喊越大,还敲起桌子,打起了节拍,想“表现”自己。这样的齐答往往使学生丢掉了对学习内容的理性思维,而演化成畅快淋漓的情感宣泄。这往往是我们在教学中碰到的`,老师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而学生集体“瞎”答的原因所在。有时候,一些学生的思维“游离”于课堂之外,正好乘着齐答的“大流”滥竽充数。他们虽有声音,但心不在焉,仅是应和之声。这样的齐答往往掩盖了教学的真相,老师们得到的教学反馈也够真实。由此来说,齐答实在不应成为教学中的一种强制行为。
课堂中抛除强制齐答,代之以自然、恰当地齐答,能有效地调控课堂,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具体来说,用好齐答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齐答要适时而用。齐答能有效地带动全体同学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它也是一种隐型的组织教学方式,应适时地、间歇而用。例如在课首,老师与学生谈话导入,可在齐答中振奋学生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中,当发现学生的学习进入低迷状态,为调节课堂学习气氛,集中学生注意力,可以提出简单的问题促使学生一齐作答,保证他们在课堂上思维的活跃性与连续性;课尾,在齐答中回顾本节课主要知识点,巩固所学 摘要求一起作答,老师根据学生回答的响亮与整齐度,再来评估学生当前的学习状况。
篇7:教学反思五
教学反思五
孙子兵法中讲:“擒贼先擒王”。在我们的班级中,就有这样的“王”,他们时而调皮、时而捣蛋、不是多动就是不听话......这些“王”在班中往往影响力比较大。一个班级学生的纪律是好是坏,这些“王”起了决定性作用。为了将这些“王”制服,我们还要下一些功夫。
其中一个班的“王”就像个小猴子,上蹿下跳,很聪明但很随意。为了让他上课可以起到带头作用,每一节课,我总在观察他。一天,我在黑板上板书,一个字写错了,正准备拿黑板擦,没等我拿到,这个“猴王”突然窜上讲台,将黑板擦拿起,擦掉了那个错字,并朝我嬉笑,“老师,给您黑板擦!”。本该发火的我,朝他微微一笑,向大家说:“这位同学表现可以给小组加分,但他的表现又给小组扣了分,所以不加也不扣。”同学们听了这话摸不着头脑,一个个呆呆的。随后我看时机成熟,便解释道:“我的`一个字写错了,大家都没有发现,只有他发现了,敢于指出来,很好!大家要向他学习!掌声送给他!”大家面朝他想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所以他们小组由于他的表现要加分!”这时,他得意洋洋。“但是,他在课堂上,不守纪律,没有老师的同意,随意走出座位,走上讲台,XX你说,如果大家都和你一样,都朝讲台上来,教室会是什么样子?”“老师,同学要被挤着了!教室乱了!”“说得好!所以你们小组因为你的不守纪律要被扣分,你服吗?”“老师我知道了!”“所以他们小组不加也不扣分,但是他能知道自己错了,接受老师的建议,他很虚心,他个人加上一颗进步星,大家同意吗?”“同意!”大家异口同声的说。从那以后,只要抓住他的闪光点我就表扬。这个学期我选它当一次小组长,别说,他不仅自己不捣乱了,而且还提醒自己小组组员要守纪律,他表现好了,他所在的小组表现好了,他们班上课纪律自然就好了!看到一个小“猴王”的变化,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篇8:教学日志(五)
教学日志(五)
11月21日 周一22:17:04 理解学生
有时候,会感觉教师更易因为主观情感,而失掉对于问题的客观判断。常常会听到某教师说,“这个问题学生怎么可能做不好,都讲过与些非常相近的内容了”,言下之意,学生不肯,也不愿动脑筋,有时候站在学生的角度稍作一下考虑就会明白,学生所犯的知识过失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当年的教师本人也未必能够思路清晰地将这类问题解决掉。
教师的主观情感容易将引入歧途,一直责怪学生这做得不到位那做得欠妥当,而不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其行为的必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切入点,将使得教师的性格变得扭曲,进而影响教师的教育思想和行为,极不利于教育工作的开展。
我一直都认为,学生有问题正常的不得了,发生的事情没有什么不正常的事情,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都具有特性,我们不能够要求学生的行为完全符合我们的期望,不然,我们就不是教育培养学生,而是在制造机器了。教师所注重培养的学生的情操,应该着眼于学生个体与社会自然的和谐统一。
教师千万不要将学生想象成自己的“对手”,也尽量少玩或者不玩猫捉老鼠的游戏,教师本身只是作为学生的服务者,如何给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乃是教师的根本性的问题,教师应予以高度的重视。教师时刻想的应该是“我在哪些地方协助学生做了实质性的工作”和“我还能够为学生做哪些实质性工作”,而不是“学生应予以回馈我什么”和“学生应该怎样按照我提供的线路走”。不然, 教师就会深陷入自寻的烦恼之中。教师理解学生最大的前提就是不把学生想象成自己的对立面。
我不提倡学生对老师有过多的“敬畏”,更不赞成教师因为害怕学生不够敬畏自己而时时装出严肃过度的表情。教师本来就是与学生处于一种人格的平等状态,谁也没有欠着谁的,也都应该处于一种尊重与被尊重的状态,若学生与老师相互为“假想敌”,势必会产生情感的扭曲,经历了太长时间的这种扭曲就会形成一种情感定势,从而影响学生的一生。
对学生思想和行为上的理解,有助于教师找到正确恰当的教育突破口,有针对性地理智地开展教育活动。
教育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最大的不容易在于“身体力行”。一直以来,自己实施教育的最大的障碍就是“身体力行”方面的不足。教育的底气在于“身正”,“身正为范”,当教师在面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的时候,若没有“身正”为前提,必然会流于形式,很难做到真正的教育。“身不足够正”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身不正”却强求别人“身正”,并以此苦恼不已。
教师队伍,绝不乏说起话头头是道、做起事来令人发指的人。这种不知“身正”为何物的人,自然不能够接触到教育的真谛,甚至于不配做教育。不能够认清自我的人,自然也很难谈上理解他人,教师亦是如此。
那我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我该做些什么?
月22日 周二
22:22:40 相信学生的思维
很多教师习惯于埋怨学生“不开窍”,觉得某个在教师那里看起来很简单的问题,教师已经重复了好几遍其思想方法,怎么到了学生那里,就被卡住了呢。教师们也常常会说,“想当年,我遇到这样的问题……”,这种自夸式的埋怨虽并没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但总被津津乐道。
是学生真的不“开窍”,还是学生真的在这样的体制之下变成越来越被动,其思维变得越来越迟钝?习惯于在这样的疑问中看待问题时,教师们也渐渐地失掉了对学生的学习的信任。灌输式教学也受到了这种思想的鼓动,在许多老师那里流行起来。
今天课堂上,当要求学生们思考某一个问题时,我细细观察同学们解决问题的状态和过程,愈加觉得对于学生“不开窍”的埋怨是多么幼稚可笑。学生可能对于某个问题很难想到其突破口,或者对于某种思想方法很难牢牢掌控,这应属正常现象。老师一段时间不学习回顾,不是照样会被旧问题所卡或者找不到解决新问题的好策略吗?今天在批改学生作业的时候,我也强烈地感受到了这一点。这是我的第二轮教学,既然刚刚有过一轮教学的经历,应该对于教学的知识有了相当的了解,但自己在备课的时候,还是常常会遇到阻碍,照样需要去仔细推敲、耐心思考,才能够将教学事务做得相对完整。甚至于个别题目,以前做过,教授过,现在突然思想方法又中断了,也实属正常现象。比如,对于题目“设a,b>0,a+b>2,求证:(1+b)/a,(1+a)/b中至少有一个小于2”,这本是一个相对容易的题目,但由于就是想不到反设后变形相加,所以经历了很长时间,自己才突然想通了它。在课堂上,对待这个问题时,我突然感受到自己是该如何来理解我的学生了,当看到学生因突破不了这个问题的关口而陷入困境时,我全然没有生气责怪的意思,相反,我还来安慰他们,告诉他们,别苦恼,相信自己,慢慢来。但倘若第一次我就很顺利地将这个问题解决出来了,当在课堂上,再看到极少有学生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时,我还能否心平气和地接受现状,不埋怨责怪学生的“不开窍”呢?我想未必我能够做得很好。
教师和学生毕竟不在一个思维层面上,拿教师的水平来衡量学生的学习现状显然不合实际。老师经常会出给学生做的练习,每个老师出练习的原则基本上都会有一条“自己会做”,当练习出炉时,老师觉得练习是不难的,觉得学生做下来应该也会不错的,但往往结果却是对于学生来说“超难”,原因就在老师犯了“本我主义”的错误。
相信学生,并不是相信学生“老师能够做出来的题目”他们照样能够做得出来,而是相信学生有一定的能力解决符合一定实际的问题。教师经常会发现同学们对于某个具体问题的“巧妙解法”,也经常会在课堂上探讨某个问题时,同学们会给出“出人意料”的多种解决策略。
相信学生,就是鼓励学生去想,用行动和语言告诉学生――“让自己的思维高速运转”吧!
教师要有意思地留有和创造“相信学生”的机会,比如,在课堂上多细心关注学生研究某个问题的方法策略,找到学生思维的切入点,更有针对性地讲解分析问题。
课堂上只顾个人“表演”感受的教师自然极少会让学生主动尽情展现自我。
做一个了解学生、相信学生的教师!尊重自己的教和学生的学。
2011年11月23日 周三
22:00:08 如何开展习题课
期中考试以后,学校开始调整各学科的课时,为让步小高考,数学每周减掉一个课时,但每周的自习课也全部被分割掉。期中考试前,每天的自习课,班主任都会优先考虑给数学老师,这样数学课基本上可以保证每天有习题课,学生作业的难度大了点也不怕,每天的新课留个小尾巴也不怕,反正时间是有的,大不了延续到习题课上。
现在数学的课时骤减,一周最多有一节的习题课,但从对学生的作业的批改情况来看,近几天的限时作业和课外作业的难度对于学生来说还是蛮大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如何能够将尽可能地让多数学生将数学的学习做得更加到位,急待解决。
今天晚上,我做了一件事情,将近几天作业中较难的题目重新整理到WORD里,打算明天习题课之前,将它们打印出来,明天课堂上利用投影仪对照进行温顾学习。这样做可以避免在讲解习题时,时不时地将让学生一会儿拿出这张课作跳到这个题目上,一会儿拿出那张限时作业跳到另外一个题目上,学生手忙脚乱。通过对近几天所做题目进行归类、筛选,使得习题课更有针对性。这样做也可以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订正情况――通过课堂上对个别同学的提问,就能够大致了解有关同学订正的情况和思考的深入程度,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老师只查作业的订正情况,学生投机抄袭,不认真独立思考订正”的情况。课堂上学生不能够很好地回答出老师批改过后并要求订正的作业上的题目,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有些难堪的,当然,老师并不是为了这种学生的难堪而设计的陷阱,更多地还是警醒部分同学投机取巧、态度不认真的行为。对于个别相对较怕难堪和惩罚的同学,这种方法也是种鞭策和督促。
当然,这种重新整理到WORD的题目,同样要遵循一些注意点:一是题目的选择不要过难,注意题目的基础和有效性,对于些过偏过难的题目要勇于放弃,虽然是同学们做过,也试图订正过,但仍然会存在一定的疑难。二是尽量使得题目的归类清晰明了,尽量让学生在习题课结束之后,能够知道这节习题课主要解决了哪些类型的问题,使用的知识点和思想方法有哪些。三是尽量有合理的变式,如果老师只是就题论题,没有尽量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那这种教学无疑是失败的,特别针对于一部分事先已经将题目很好订正的同学,如若不能够变式题目,提高学生的思维力度,习题对他们的效力就微乎其微了。四是要精讲,不要贪多,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认知能力和规律,就如这次期中测试,有一道题目是之前学生做过并整理过的,我也大致在课堂上提到过,但统计下来,在这道题目上与没有做过这道题目的别班学生相比,并未见得大的'优势,原因可就在于学生对这道题目缺乏必要的独立思考,而作为教师的我,也常常会急于求成,没有很好做好这方面的引导工作。五是避免“一言堂”,不要认为“既然是学生做过的题目,学生只管听,无须再思考审题,老师只管讲解”,时刻要注意倘若没有学生积极思维的参与,表面上看起来再高效的习题课也是失败的。六是要注意挑选学生做得最认真,尽可能近期的作业进行评讲,倘若有两份作业需要评讲,一份是在学校里固定时间内完成的一份考卷,一份是学生带回家做的课作,时间只允许老师选择其一,个人认为,更应选择考卷,因为同学们普遍对于考卷的态度更认真,印象也更深刻;对于选择“尽可能近期的作业进行评讲”,其最重要的原因也是因为其印象更深刻,试想,评讲一个星期之前的作业,学生都不记得题目和自己当时做题目时的状态、问题了,评讲的时候还需要同学们通读题目、再思考,对于讲评的效率和对部分同学的效果,显然不能够达到最佳。个人觉得,超过三天的作业,就要考虑是否有必要对其进行讲评了,因为多数情况下,对其讲评还不如不堂训练讲解一些变式题目。
习题课有效的开展应作为教学常规问题进行常思考和探索,争取做到习题课效率收益最大化。
2011年11月24日 周四
20:45:08 对学生的督促
虽然近来自己常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但收效并不是很明显,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抓好学习的善后工作。我经常跟同学们强调,“作业的订正非常重要,每天回家做新的作业之前,一定要先完成这项工作,这一环节做不好,就会前功尽弃”。思考自己平时的教学,也犯了这个问题。
今天晚上找两位男生交流,发现他们都有向学要学的愿望,无奈自制力不够,“心有余而力不足”,许多事情都做得不够到位。我问其中一位男生,“愿意让我多督促吗?”,他很爽快地回答“愿意”。我跟他说,下个星期二之前务必把这个星期的作业整理订正好交给我看一看,他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对于另一位男生我也提出了类似的要求,他也没有迟疑地应了下来。虽然我还不能够十分确定他们是不是真的能够把事情主动做好,但就从当前他们的态度来看,他们觉得自己需要老师的“鞭策”!这一点令我非常欣慰。
但自己平时做得不到位,自问:我真的抽不出时间来稍加督促一下他们吗?显然不是。平时自己的教学工作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不能够想方设法坚持将自己“监督”的职责做好。什么原因妨碍了自己做得更好的脚步?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自己的懒散,不够勤快。
回想起自己的教学工作,感觉还是有些忙碌的,但这些忙碌真的有效吗?每天忙着批改作业、上课、备课、写反思和日志,感觉充实,但为什么这么长时间下来,没有感觉多少成就感呢?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自己行动没有跟上,教育教学的关键点把握得不够准。比如,让全部学生去做同样的整理,收取全班同学的订正本,对全班同学提出统一的要求,这些做法有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吗?以前,我曾思索过“分层教学”,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很好实施。现在觉得,要想真正突破,确实应该实实在在地做些转变甚至革新才行!
记得以前做班主任的时候,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几乎每天都会收上学生的日记本来看,虽然花了大量时间,但却很少间断,为什么能够坚持?最重要的是自己想要去做,另外还有几十双眼睛盯着自己!现在我要实施一些教学的措施了,需要的也是坚持中所需要的“激情”和“督促”!
两个班级,一百来个学生,是否能够分层对他们进行“检阅”督促呢?每天收上来100多份学生订正过的作业来看也许对我来说有些眼花,而且针对性不够强,效果也未必会好。倘若每次每班收取十名左右的学生,查对起来应该就容易多了,发现问题也更容易找到个人。而且每个班级完全有一部分学生可以“免检”,督促的也只是一部分学生。哪些“免检”,哪些是固定时间内的必查对象,哪些是一段时间内的抽检对象,这就需要老师去根据情况有效合理分层。
提醒自己:要通过阅读提升自我,最近自己过于忽视从阅读中吸取养料了!
篇9:趣味识字五法-教学论文
趣味识字五法-教学论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心理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笔者在低年级识字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提高教学效率。
一、趣味“儿歌”识字
“王先生,白先生,两人坐在石头上。”小时候,老师在教“碧”字时,教会我们这个儿歌,从此,“碧”字便铭刻在心。儿歌朗朗上口,易学好记,比起传统的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识字方法,儿歌识字深受儿童喜爱。
儿歌识字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培养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掌握识字的方法。因为汉字大都是合体字,哪怕是一个从没见过的字,也可以将它拆分成几个部件,在构成上找识记规律及方法。比如教“牵”这个字时,我先引导观察该字南“一、人、一、牛”组成,然后给学生看牛郎图,启发学生编个儿歌来记住“牵”字。同学们思路大开,有的编:“一个人手里拿着绳,后面牵着一头牛。”有的编:“一人在上,一牛在下,中间隔着秃宝盖。”在编儿歌的过程中,学生开发了思维,他们表示,通过这种方式识记的字,遗忘率也很低。
自编儿歌成了学生识字时的热门方法,如:学“椅”时,编个儿歌顺口溜:“一把木椅真奇怪”.学“篮、蓝”时,编了两句儿歌:“竹字头,是篮子,砍下竹子编竹篮;草字头,是蓝色,植物花草颜色美”.学“照”时,又说:“一个日本人,拿着一把刀,杀了一口人,流了四滴血。”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编故事,尽管自编的内容不一定对称,不一定押韵,但是能提高学习汉字的兴趣,激发学生去动脑认记,识记效果明显,那识字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二、趣味“故事”识字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时间短。要想在整个识字过程中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可抓住学生喜欢听故事这一特性,把所要完成的识字教学寓于生动故事之中。
记得在教学“灭”字时,给学生讲我经历过的一件事情:一天,我在炒菜时,因为火势太旺,锅里居然起火了。伴着“滋滋滋”的声音,火苗子迅速往上窜。我吓得手足无措。怎么办呢?(教室里鸦雀无声,看来,小朋友们都替我捏了一把汗。)这时,我急中生智,赶紧抄起锅盖, “啪”的一声盖在锅子上。哈哈,火苗一下子就没了,火灭了。(孩子们高兴地拍起了手)于是,我在黑板上演示:用“一”样东西把“火”盖住,就可以“灭火”.这就是一个——“灭”.从此,班上无一学生忘记这个“灭”字。
在我的影响下,学生有时也会自编故事来帮助识记生字。如学“呆”字,他们会说:“一个人张着‘口’,像木头一样一动不动,原来他在发‘呆’。”再如学“破”字时,有学生也说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有一次,和小朋友赛跑时,一不小心摔了一跤,被路上的小‘石’子划‘破’了‘皮’。”根据构字特点去编故事,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想象,更间接地揭示了字的造字原理和音、形、义的关系,岂不是一举两得?
三、趣味“对话”识字
曾经在网上看到过这样有趣的汉字对话:
“庄”对“压”说:“一点儿也不要犯错,错了就永远也翻不了身了。”
“广”对“厂”说:“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吞”对“吴”说:“你的嘴怎么长到头上去了?”
“鸟”对“乌”说:“不长眼睛的,你眼前能不漆黑一团吗?”
这样的汉字对话生动有趣,我看过了,笑过了,也牢牢记住了。借于此,识字教学中,我也经常用这样的方法来让孩子识记形近字。如教到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乌鸦喝水》一文中“渴”和“喝”这两个字时,我先让学生理解“口”和“氵”所表述的含义,再用汉字对话的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印象:
“喝”对“渴”说:“你有水呀,怎么还这么渴呢?”
“渴”对“喝”说:“唉,我不像你,没有嘴巴,怎么能喝呢?”
课堂上,男女生分角色朗读对话,学生们一边读一边笑,很容易就把两个字记牢并且区分了。像这样的汉字对话,道出了形近字之间的区别,字的意思也显而易见。学生在对话中识字,在识字中理解。
四、趣味“情境”识字
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识字是语文学习的一部分,识字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要寓识字教学于学习生活中,从生活中识,在情景中识。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就常常运用情境教学法来识字。
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司马光》这篇课文时,学生说司马光很聪明,我立马问学生:“你们也想做聪明的孩子吗?”同学们异口同声——“想。”于是,我在黑板上写下大大的“聪”字。“那怎样才能使自己变得聪明呢?答案其实就藏在这个字当中。”在我的启发下,同学们相继在字中找到了“耳、口、心”.我再问:“那‘口’字上的一点和一撇像什么呢?”“像眼睛。”“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收到表扬的孩子乐开了花。我顺势引导:“上课时,耳到、眼到、口到、心到,这样才会越学越聪明。”
例如,在学习“波”与“泼”这两个易混字时,我创设了这样两个情境。“泼”:泼水节到了,有人把“氵”泼到你的头“发”上,哈哈,你的头发被“泼”湿了,这就是“泼”;“波”:有一天,你在玩皮球时,不小心把“皮”球掉到“氵”里了,呀,水面上形成了一圈圈的.波纹,这就是“波”.
五、趣味“演变”识字
汉字具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因义构形”,二是“由画到字”.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古文字、图片、动画等形式,把汉字分析得更生动些,让学生形象化地感知汉字的演变,初步理解汉字的造字法,感受到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感受如“闻”字,它是个因义构形的字,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然后利用课件呈现一个人在门内侧着耳朵听外面声响的动画,直观形象地将该字的构字意义呈现出来,学生在这样动态的观察感知中不仅记住了字形,也理解了字义。
再如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识字7 >中有两组比较相近的偏旁:“衤、礻”,学生特别容易混淆。为了让孩子区分,教师教学时要追根溯源,让学生知道偏旁的演变过程。一位老师曾这样教学“示字旁”:先告诉“示”最初是神的意思,写成“T”,横表示天,竖表示神仙从天而降,后来在横的上面又加了一横,表示在天上方;下边的竖也加了两条,变成三竖,表示日月星三神,这就成了今天的“示”,由这个“示”字,又演变成了“礻”,带这个偏旁的字,大都与神有关。通过这样介绍古代传说、造字过程,学生理解了字义,也耳濡目染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篇10:中学数学五环节教学模式论文
中学数学五环节教学模式论文
内容摘要:数学教学有讲练结合、引导探究、合作交流、指导自学、复习总结等教学模式。“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如何选择、运用恰当的数学教学模式?大家不妨试一下“共学预习――课堂讲授――巩固训练――矫正反馈――师生小结”五环节教学模式。“数学预习与小结五环节教学模式”是在近两年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些具体做法。从这个教学模式的实践中,培养了学生“学会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逐步体现了教与学由“被动式接受”向“主动式获取”的转轨。
关键词:预习讲授 训练 反馈 小结
数学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数学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针对数学教学内容为实现教学目标所形成较稳定的、简明的教学活动的框架、式样。它是在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指导下,体现基本教学原则的整体操作程序和方法体系所构成的动态系统,是教学理论与数学教学实践的“中介”,一定的教育观念通过选择、调整教学模式才能体现,才能实践指导。数学教学有讲练结合、引导探究、合作交流、指导自学、复习总结等教学模式。“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如何选择、运用恰当的数学教学模式?
通过近年的中学数学教学实践,我不断总结、反思、修正,使课堂教学真正实现由“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式获取知识”转轨。初步探索出“共学预习――课堂讲授――巩固训练――矫正反馈――师生小结”五环节教学模式。
一、共学预习环节
在学新知识之前,教师首先要拟定预习知识要点。学生根据教师要求,首先在家独立完成预习内容,在预习的过程中,要能总结和概括本节课所学知识点,如:定义、定理、法则、性质、公式等有关概念;其次再对知识点理解和有效记忆,在理解的过程中,要找准可理解知识点和不可理解知识点,从而使听课带有针对性;再次是对例题的预习,在预习例题时,要达到三个要求:
(1)例题的解题思路是否能看懂,若能看懂则要尝试解题;
(2)若有不懂之处,要做知识障碍标记;
(3)若例题的解题方法完全理解,要探索例题是否还有其他解题思路。如一题多解、一题多证、一题多论(结论)、逆向思维等多种方法,并从多种方法中比较出简捷方法。总之,通过预习,要使学生但的听课带有问题,从问题中使学生获取听课的动力和积极性。
二、课堂讲授环节
1、教师依据对学生预习的诊断反馈抓住学生知识的`疑难问题,进行授课,通过授课过程,为学生排忧解难。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多关注学困生,多为他们提供与教师交流的机会。如提问、上黑板的板演等方式;
2、教师应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以优质高效为目的,切忌泛讲满堂灌,力求课堂时间高效化;
3、课堂新授还应注重教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如转化思想、逆向思维、整体代换、消元法、换元法、辅助线作法等多种有章可循的思维方法;
4、课堂新授还应重视现实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启发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要有反思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不是要求学生每天搞发明创造,而是通过我们的课堂教学一点一滴地渗透创新意识,使学生从学知识创新去感悟人的综合素质的创新。
三、巩固训练环节
新授之后,教师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本课习题与练习。首先,习题的编排要有层次和梯度,使各类学生从课堂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其次,习题的设计要有“三性”――启发性、趣味性、创新性。再者,习题的编排要弥补课本例题的不足,特别是易混、易错、易漏的概念部分要进行强化训练,使课堂练习体现出本节课更多知识点。
四、矫正反馈环节
教师通过学生巩固训练中出现的问题,获得一定的反馈信息,再对学生进行补偿学习。提别要关注那些“学困生”,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留有一定的时间,对学习有障碍的学生能面对面的指导、纠正。指导学生达到应掌握的水平为止。教学环节一般分为三种形式:一是对测试卷进行会诊法,以小组为单位集体评卷、互改、互教、互学,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二是教师对全班学生进行评价,评价要注意详略得当,疑难问题要观察学生理解程度,力争使学生知其所以然;三是对个别学生的问题要进行面对面的指导。
五、师生小结环节
从内容上讲,重点包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预习和小结部分都要在作业本上进行书面概括。预习部分要求学生:
(1)能总结课堂所学定义、法则、定理等有关概念;
(2)能概括教师讲解概念的一些口诀记忆法或法则记忆技巧;
(3)能从教师的讲授中总结出解题思路、方法与技巧。
小结部分要求学生:
(1)能总结本节课的注意事项;
(2)能对老师知识点的拓展部分如公式的推广应用、定理的发散应用等;
(3)做题的格式上要求学生能从老师的板书上模仿出各类习题规范的做题格式。
在我们落实新的“数学预习与小结五环节教学模式”教学法中,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也引导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意识和兴趣,而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面对新教材,新理论,我们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应与时俱进,以符合教育形式的不断发展,在现有的教学中我们主要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的地位,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更自由的去主宰和利用,这样我们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优化我们的课堂结构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从而提高学生全面的数学素质。
篇11:文题教学五法论文
文题教学五法论文
文题教学五法
文题,即文章的题目,它是文章的眼睛、“窗户”,是学生理解文章、把握文章深层内容的第一级台阶,文题教学五法。它的作用或者概述文章内容、统领全文,或者突出文章重点、贯穿全文,或者暗示写作方法,或者流露作者的情感倾向等等,抓住文题则“举纲张目”,因此,文题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绝不能忽视、偏颇。
那么,怎样从文题入手,进行丰富多彩、生动有趣、有效有益的阅读教学呢?
一、因题设疑,以疑启思,激发兴趣
学过教育心理学的都知道,兴趣是学生求知的原动力之。利用文题设疑求答,就像机器添加了润滑油,能激发他们阅读课文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思考方向,一定的学习心理。在教《珍贵的教科书》时,我在解题时对学生说,教科书是同学们必备之物,就像我们吃饭时的碗筷一样。新学期开学,当你拿到新教科书时,你感到它的珍贵吗?可是题目却用了“珍贵”一词,这不是很奇怪吗?为了了解其中的原因,请大家阅读课文。这样,学生阅读的兴趣大增,思维被调动起来了。读完之后,我让学生回答教科书“珍贵”所在,发言特别踊跃,教学效果很好。教《中国石》时,我诱导学生,石头是一种很普通的东西,你能说出一些石头的名称吗?戈壁滩上的一块石头,被边防战士称为“中国石”,这是一块怎样的石头呢?它的名称是怎样来的呢?你们一定很想知道,课文《中国石》告诉了我们,现在一起来学习。通过这样设疑,题目有了一种神秘色彩,学生探求的欲望被激发起来,在此基础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思考课后问题,学生对小姑娘发现石头的形状像雄鸡,而“我”由形似雄鸡联想到祖国的版图,定名为“中国石”的经过,读得特别津津有味,对战士们以“中国石”寄托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思产生了共鸣。
二、理解文题,抓住线索,把握重点
一些文题或暗示文章的写作重点,或是贯穿全文的线索。通过理解文题从而理清层次,明确文章重点。《一次科反活动》、《高大的皂荚树》、《参观刘家峡水电站》这类题目的写作重点较明确,只需提醒,学生可以明白了。而有的同比较含蓄、隐晦,只是文章的线索,起到贯穿全文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辨析、思考理解。如《登山》,老师一般在解题时,只是说课文写列宁走过险路登山,让学生思考列宁为什么要走险路登山?在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找出叙述列宁和巴果茨基登山的经过的段落,学生马上发现这些段落只是全文的一半内容。这样,学生有了疑惑。然后我又让学生在余下的段落归纳还写了什么内容?很快,学生概括出课文还写了日出景象和列宁毅然决然走险路下山的事,最后向学生点明题目《登山》只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文章重点是列宁走险路自觉锻炼革命意志。接下来让学生找出描写列宁走险路的句估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列宁的言行,体会小路的险,感受伟人的勇气和魄力,语文论文《文题教学五法》。
三、对比分析,明确中心,品味构思
对于题材、体裁、写作方法相同,而中心思想不同的文章,通过对题目的对比分析,能很好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领悟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如学习《倔强的小红军》时,我让学生与《小珊迪》和《倔强的小红军》的题材、体裁和写作方法基本相同,注重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神态和心理活动的刻划描写,以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互交替铺展情节,甚至主人公的结局也以死告终。从题目看,《小珊迪》作题平淡、苍白,这与作者要表现小珊迪的悲惨遭遇,揭示资本主义罪恶制度有关;而《倔强的小红军》则明确揭示了人物的倔强性格。《小珊迪》歌颂了手足情深、诚实善良的美好品质;《倔强的小红军》则歌颂了英勇无畏的革命气概。小珊迪命运悲惨,可怜可悲,令人同情、心酸,他的死是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不可避免的必然结果,“我”同情之余,内心是无奈;而《倔强的小红军》中小红军行为悲壮,可歌可泣,令人感慨、激昂。作者(陈赓)悲痛之余,心中是悔恨的。这样通过文题的比较分析,使学生明确了这两篇课文虽然体裁、表现手法、人物类型都基本相同,但写作目的不同,中心思想自然有有差异,所以在构思、材料安排上要为中心思想服务。《小珊迪》的“我”先误认为“可能上当”再详细道出实情,死前的细节描写“珊迪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好像表示感激。突然,他眼睛里的光消失了。”表现了小珊迪的悲惨命运;《倔强的小红军》的小红军用极为机智的办法谢绝陈赓的帮助,后来陈赓从联想中醒悟到自己被小红军“假装”的样子“骗”过了,他回头找到“倒在地上”的小红军,掏出小红军的干粮一看,“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这个细节把情节一下子推向高潮,这样构思有力地深化了中心思想,这“牙印”刻下的是小红军赤诚的心,坚强的意志。
四、吟诵比较,指导朗读,体会感情
吟诵是语言学习的重要途径。反复诵读,能逐层剥开语言的外衣,进入知、情、意、思相互交融的阅读境界,领悟作者的写作目的,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样,文题教学也需要而且必须吟诵。《劳动最有滋味》这个题目,我读了三种语气让学生比较。先读成一般的陈述语气很平淡,表现不出作者鲜明的`劳动观点,疑问语气也表达不出作者坚定的劳动信念,只有感叹语气才能准确地表现作者在劳动中获行的滋味和乐趣的感情。并指导学生反复吟诵,比较三种语气的差别,确定朗读课文的基调。然后进入对全文的朗读理解和诵读指导,同学们较准确地把握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以题导写,加强训练,培养能力
文题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中心思想,提高朗读水平,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和写作水平。有了课文作依照,学生在对具体的文题时如何审题、选材、构思、布局、立意、遣词造句等方面,会触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得到许多直接的感受,很好地发挥课文对作者文教学的范例作用。以此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效果就显而易见。主要方法有(一)仿写。学了某一篇课文,设计一个相似的题目,让学生按照课文的写法,进行写作。教了《高大的皂荚树》后,写《茂盛的榕树》;讲了《旅行家树》后,练写《四方竹》。(二)迁移。迁移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渗透、运用而获得新的知识的过程。将课文题目略作变化,成为作文题目。讲了《海滨小城》,换一个地点写西樵官山城区。因写作对象不同,学生模仿时必然进行必要的创作变化,从而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不改变题目原文的意思,将课文体裁改变,进行改写、扩写,也可以达到由读到写的迁移。教了古诗《寻隐者不遇》,要求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改写成记叙文,描写“我”与童子三番问答的情景和人物的神态、心理变化。因原诗以答代问,要改写成记叙文,必须展开想象,从而达到训练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的目的。学生动起笔来有例文可依,因而言之有物,趣味盎然。
总之,我们重视文题的教学,有助于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写作水平。
注:本文所举的课文篇目,均源自人教版教材第七、八册。
篇12:校长治校五忌教学论文
校长治校五忌教学论文
岳飞有句名言:“正己而后可以正物,自治而后可以治人。”校长治校首推“自治”。自治内容应 包括下述“五忌”:
忌伪 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因此,校长必须是“要求师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 到”。不仅靠“有声语言”,更要靠事实和行动来管理学校,以良好形象赢得师生的信任。
忌专 “管理出教育,制度出校风”。制度的制定本应由教全会(教代会)民主通过,可是有的校 长依法治校的观念淡薄,不是依靠教职工共同办学,让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而 是采用行政手段和强迫命令专横独断,搞“一言堂”。结果往往使得校长在宏观决策上,因缺乏调查 研究和实际依据而出现偏差,甚至极易铸成大错,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这样的教训,在我党历史 上,由于受“左”的影响不可谓不深啊!
忌疑 一所学校要形成宽松、和谐的.心理氛围,首先校长要有大家风范和容人之量。“壁立千仞, 有容乃大”。有道是“用兵不疑,疑兵不用”。再者校长心存疑虑,又怎么能惟才是举、大胆用人? 又怎么能心齐气顺,凝聚人心,形成合力?
忌贪 廉洁从教是教师,更是校长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之一。清人张伯行在《禁止馈送檄》中写 道:“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 一文。”
忌躁 遇事沉着、冷静是正确决策的前提,也是实施有效管理的保证。校长只有时时保持清醒的头 脑,才能面对纷繁复杂、瞬时万变的情况,但有的校长在工作中往往容易激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 绪,动辄训人,喜怒无常;听到好话神采飞扬,听到批评火冒三丈,让人感到“高处不胜寒”。久 之,言路闭、人心疏、鸿沟宽。
篇13:诗歌教学,原来可以这么情趣美
诗歌教学,原来可以这么情趣美
诗歌教学,原来可以这么情趣美今天在听了沈老师的一个关于诗歌教学的培训,又观摩了两位老师的教学活动后,让我对诗歌教学有了比原来更清楚的认识。
以前诗歌教学在我的印象中似乎没有什么情趣美的概念。可是今天聆听和观摩之后,在我的印象中对诗歌教学大大地改变了。原来诗歌教学可以这样上。不管是儿歌或者散文诗,都能上出其中的情趣美。如顾老师的逗蚂蚁这个活动,整个活动都是以蚂蚁搬米的游戏贯穿,让幼儿在游戏中来学念儿歌,这正体现了纲要中所提倡的玩中学,学中玩。整个活动中顾老师自身的一个语态、与孩子们的互动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而顾老师也运用了多种策略体现“趣”:以唱激趣,游戏激趣,以演逗趣,以赛竞趣。所以孩子们也十分地感兴趣。又如陈老师的散文诗《捉迷藏》,让游戏提前,在游戏中渗透散文诗,既让幼儿开心地玩了又潜移默化的对散文诗内容有着初步的了解。整个活动中陈老师体现“趣”这一特点也运用了多种策略,我觉得也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如:形式上改变以往的模式,先让游戏提前,所以整个活动就显得比较轻松、活泼。另外创设的情景、音乐的烘托显得十分诗情画意。接着用散文诗中的游戏规则来告诉幼儿捉迷藏的玩法,这也是抓住了游戏的心理,所以孩子们都乐在其中。最后一个运用了你问我答的形式。观摩之后,也发现这两个活动中有一部分孩子当游戏时都很开心,玩得不亦乐乎,可是要说的时候都不说,或者不愿意说。所以给我的思考就是如何在游戏过程中激发幼儿语言表达也是非常重要的。我想这其实是需要老师机智的回应能力,对于我自己来说是非常难的。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这需要我们不断的思考不断的积累。
下面我就结合今天所学习到的,结合主题“好吃的水果”中的一个活动儿歌《瓜娃娃》为例,也来谈谈我对该活动如何来体现情趣美。
这是一首语言朴实、非常具有韵律美的儿歌。儿歌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
这是源于生活的题材能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也符合小班语言教学目标中提出的让幼儿理解简短的文学作品内容,初步感受其语言美,发展口语表达能力的要求,因此适合小班教学。所以我制定了以下的目标。
活动目标:
1.能有节奏地学念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2.在情景游戏中体验买瓜的乐趣。
活动准备:小娃娃、冬瓜、西瓜、甜瓜、南瓜、小黄瓜、苦瓜、菜瓜、哈密
瓜的图片,每人一个小篮子,篮子、猴子、小娃娃、拍手、圆舞板图片一张,瓜店的环境创设。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今天陈老师要带你们去参观一家瓜店,等会请你用你的小眼睛仔细看,
小嘴巴说一说自己认识的瓜,也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2.教师带领幼儿参观3个瓜店,幼儿自己说出认识的瓜的名字。
3.参观好了,轻轻地回到小椅子上坐好,休息一下。
我以情景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在参观中自己对瓜有初步的印象,
也是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
(二)娃娃买瓜,幼儿感受、理解儿歌内容。
1.刚刚你们看到了什么瓜?
2.幼儿回答,教师总结:我们小朋友的眼睛很亮,都看到了,瓜店里的瓜
真多有冬瓜、西瓜、甜瓜、南瓜、小黄瓜、苦瓜、丝瓜、哈密瓜(运用儿歌中瓜的顺序来给幼儿一个初步的印象)
3.今天小猴的瓜店要开张了,要进许多的瓜,你想要进什么瓜?
4.请个别幼儿回答,教师总结:你可以进自己喜欢的瓜,但是只能进一种,
进瓜的时候你只要从板上面拿下来就可以了,三个店都可以去。
5.幼儿进瓜,教师指导,进完后提问:你进了什么瓜?请你把西瓜放到瓜
店里。还有谁也进了西瓜?请进西瓜的小朋友也把瓜放到小猴的瓜店里,让他们排排队。(当幼儿没进全时,教师应说:今天我也进了一些,看看是什么瓜?)
6.有那么多的瓜你们都认识,那我还要考考你们是不是都记住了这些瓜的
名字。教师将所有的瓜引导幼儿再说一遍,对瓜的巩固。
7.小猴的瓜店现在终于可以开张了,现在有一位娃娃她要买瓜了,我们一
起听听她买了哪些瓜?
8.教师出示木偶,将儿歌完整朗诵一遍:提问:
(1)娃娃买了什么瓜?幼儿边回答教师边出示小猴瓜店里的图片。
(2)那我们再来听一听,娃娃先买了什么瓜?幼儿说不出来时,教师将儿歌
分句念。(小娃娃,去买瓜,买了冬瓜和西瓜)
(3)还买了什么瓜?(甜瓜南瓜小黄瓜)(苦瓜菜瓜哈密瓜)
9.你们的小耳朵真灵,都听出来了。小猴他说他要招营业员了,但是他有
要求,要把这首儿歌念得好听的小朋友才能去做营业员。(为了激发幼儿念的兴趣,教师的一个语言引导)
(三)幼儿学念儿歌,并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1.这首儿歌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瓜娃娃,我们一起来说说。
2.教师带领幼儿朗诵一遍。
3.儿歌好听吗?那我们可以边做动作边念,出示拍手标记。
4.教师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拍手表现儿歌的节奏,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5.还可以怎么念呢?我们来看一看教师出示圆舞板标记。
6.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边打圆舞板边有节奏地念。
为了让幼儿提高念儿歌的积极性,所以我运用了标记,让幼儿念得时候更
有节奏感,也为了激发他们念的兴趣。
(四)游戏:买瓜
1.小猴他刚刚看得可清楚了,哪些小朋友能去做营业员?他看到×和×
×小朋友谁念得很好听。
2.小猴请×和×上来做营业员,做营业员要说得响亮这样生意才会好。
教师引导幼儿上来做营业员做边用手掌边拍边念。
3.他们念得好听吗?小猴开了3个瓜店,所以还要请营业员。教师以同种
方法再请幼儿上来念。念好一对回小椅子上做好,
4.如果你是那个小娃娃,你买了那么多瓜后,会怎么做?
5.鼓励幼儿改编儿歌的最后一句:买回家,送给好妈妈。
6但是小猴说买瓜的时候要说一句好听的话:我买什么和什么,买回家,送
给好妈妈。
7.现在我先来买买。看看小猴会不会卖给我?教师示范买瓜。小猴卖给我了。
8.请个别幼儿上来买。现在请小朋友也上来买一买,看小猴卖不卖给你。
9.请刚刚的营业员到瓜店里去卖瓜了,剩下的宝贝我们一起去买瓜了。
10.那现在我们去菜场买瓜吧,买来回家送给妈妈。但是在买的时候我们要
说一句好听的话“我买什么瓜和什么瓜”要买两种瓜,买回家,送给好妈妈。要说出瓜的名字,这样才能买回家。
1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去买瓜。
12.宝贝们,买好了我们回家了。教师带领幼儿走出活动室。
附:瓜娃娃
小娃娃,去买瓜,
买了冬瓜和西瓜,
甜瓜南瓜小黄瓜,
苦瓜菜瓜哈密瓜,
买回家,装满一箩筐。
篇14:诗歌教学的价值论文
诗歌教学的价值论文
一、诗歌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新课标如此关注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这是由审美在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一方面学生作为完整的有机生命个体,审美是其感性生命的一种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要实现学生的完满人性,审美是最好的途径之一,在竞争激烈、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审美有助于学生幸福地生活。此次新课标的一个最伟大之处,便是自始至终贯穿着人本理念。特别是当前学生的审美意识被应试的功利意识所屏蔽,呈潜在状态;学生审美感知力和审美想象力的迟钝和贫弱,审美能力还待提高,审美情趣有待提高。加强诗歌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诗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文学审美活动有一个规律:即阅读是作家——作品——读者双向交流的一个动态过程,文学作品自身的艺术价值越高,就越能释放更多的审美信息,对读者形成的审美心理张力就越大,也就越能提高读者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一种包括感知、想象、联想、情感、理解等各心理因素在内的、对作品进行完形、对意味进行充分体验的能力。审美能力与审美心理张力成正比,审美心理引起的张力越大,审美能力的提高幅度就越大。如同人的身体一样,各心理因素如果能经常得到一定强度的实践锻炼就会增强素质和有所发展,反之就会衰老,会迟钝或萎缩一样,学生要切实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就必须接受一定强度的审美实践活动,诗歌阅读便是这样的一种审美实践活动,它为学生审美实践的有效锻炼提供了一个绝好机会。教师虽然也可以采用艺术方式请学生欣赏图像文本提高审美能力,但是这些直观性、浅白性、受控性很强的表现形式留给学生的感知、想象、理解、创造的空间明显要小得多,主体审美能力提高的幅度也就要小得多。当电视屏幕直观而又固定化地呈现于人们的面前之时,一种规定性的现实存在替代了无数个心灵的创造,审美能力的提高因而受限。尽管表面看来,声、光、色、乐样样都有,似乎具有很丰富的审美信息,但它给予人的精神自由度是有限的、狭小的。诗歌以其浅白性、直观性、受控性特点成为一种最高的艺术,而诗歌教学这一以最高艺术为教学内容的诗歌教学,无疑是切实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最佳路径。
(二)诗歌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
审美意识与一般意识有很大的差别,它是人类在审美活动中形成的思想观念,是一种自觉的审美需要。审美需要的客观性,但是审美需要并不总是浮现于人的意识上层,很多时候人们关注的是实用、科学、伦理的领域,忽略了审美活动。诗歌几乎就是美的化身,它所包含的意境之美、音乐之美、情感之美、建筑之美能够强烈地唤起学生的审美需要,它所展现的美恰恰是通过学生的.审美实践付出一定的审美劳动得来的,所以会让学生刻骨铭心,甚至终身难忘,从而使学生“嗜美上瘾”,其审美意识由此得到了有力的强化。诗歌教学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诗是一种高雅的文学艺术,它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教精致。诗歌教学通过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不由自主地爱上诗歌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学生的审美趣味由粗俗走向高雅、由低级走向高级、由麻木迟钝引向敏锐丰富、由悦耳悦目的低级层次走向悦心悦意、悦志悦神的高级层次。所以,要养成和培养纯正、高雅的审美趣味,诗歌教学是最好的途径,诗歌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
二、诗歌教学能培育学生的诗性智慧
新课标在总目标中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教学建议中又强调:要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在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的同时,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诗性智慧作为一种具有整合性的精神能力,在人类的各个历史阶段因被赋予不同的内涵而使之显现出不同的风格和风貌,但是一直以来贯穿始终的想象性、创造性却亘古未变。诗性智慧是一种以想象为形式的创造性思维,他的形式是想象,其结果是创造。想象力具有创造性的认识功能,因为想象是建立在感知与记忆基础上的一种表象运动,它不是物体的复现,而是对物体进行重组与再造。想象在其本质上也是对于世界的思维,但它主要是用形象来思维。在想象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头脑中表象的未定性、模糊性,所以会生发出许多新的变化,这直接带来思维的创新。
(一)从诗歌的本体特征看诗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诗性智慧
诗歌离不开想象,情感性、音乐性、想象性是诗歌的三大本体特征。想象是诗歌的本体,必不可少。诗从根本上说,是生活的反映,但绝非是生活的如实描写,而是一种想象的描写,雪莱说过:“诗使它所触及的一切都变形。”这指的就是诗歌的想象。要是有一首诗歌把生活表现得过于实在,太像生活的实际,这种照搬现实、缺乏想象的作品是称不上诗歌的,比如说“这个少女很美丽”就不是诗,“少女如花”这一带有想象性的言语便具备了诗歌的质素。因此,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浮想联翩,离不开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那些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总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创作出激情澎湃、瑰丽多姿、光焰万丈的诗篇。屈原的《离骚》、李白的《蜀道难》、郭沫若的《凤凰涅磐》、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等名篇都充满了优美、奇异、丰富的想象。
(二)从诗歌的阅读特征看诗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诗性智慧
欣赏诗歌的过程是一个展开想象的过程。诗歌是一个意象符号系统,意象是其基本构成单位,上至原始诗歌,下至当代诗歌,都离不开意象。诗歌中的意象是不可或缺的主导性成份,意象成分越多,诗味的成分也就越浓,有没有意象是诗与非诗的根本区别。没有意象,诗就成了直白与说明,也就不成其诗。读者阅读诗歌,也就是阅读这个意象符号系统。意象要闪现、组合,都必须依赖于读者的想象。因为意象的存在形态是人脑中的一种情感表象,它不同于绘画、雕刻、舞蹈、戏剧等艺术所塑造的形象,这些形象是外在的,直接呈现于人们的面前,作用于人们的感官,人们无需想象,只需要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就可以直接获得审美感受。诗歌中的意象,无论是人神鬼怪、飞禽走兽,还是鸟鱼花香、湖光山色、人间仙境等等的呈现都必须借助于人们的想象才能在脑海中映现出来。通过想象,诗歌中的意象得以舒展和叠合,直至成为意境。所以,要欣赏到诗歌的内在意象、意境之美,必须借助于想象,对诗歌的意象进行闪现、组合、转换与再创造,才能将文字符号转化为立体画面,把潜在的意象浮现出来,最终享受到诗歌的意象美、领略到诗歌的意蕴美。
(三)从诗歌的语言特征看诗歌教学容易激发学生的诗性智慧
诗歌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可感性是诗歌语词的一个基本特征。可感性语词是指表述人的感官经验和感官感受的那一类语词,是对人类五种感官所领受到的内容的描述,这些语词以形象战胜抽象的方式,强化语符本身的信息刺激,使之成为一种具有强烈唤起能力的媒介物,诱导读者展开想象去把握可感性语词所代表的感性世界。如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这一可感性语词就容易激发起读者的想象,使读者想到芳草萋萋、繁华似锦的一派喜人景象。又如宋祁的《玉楼春春景》中的一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不仅让人想象出杏花争先恐后开放的情景,还让人想到芳香扑鼻、蜂飞蝶舞之类。总之,诗歌与想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诗歌教学可以通过诗歌阅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达到培育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诗歌教学是培育学生诗性智慧的肥土沃壤。
三、诗歌教学能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新课标之所以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因为人文精神作为一种生命意识,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最深厚的精神动力资源;人文精神作为一种人文情怀,为人的发展营造了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背景;人文精神作为一种超越品格,为人的发展创设了一种高远的人生理想境界。当代中学生的社会、人生意识在精神沙漠的风暴影响下,拜金主义进一步深入人心。在强大的物欲刺激氛围中,学生出现了所谓的“四无主义”现象,即无气魄、无关心、无感动、无责任。这样的精神面貌,迫切需要我们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引导学生去关注和建构健康向上、充满人情味的生活世界,培养人文精神。
(一)诗歌教学能够唤起学生的生命意识
诗歌教学离不开伟大的诗篇,而伟大的诗篇之后站立着的正是伟大的诗人。诗人从自然的天籁和灵魂的启示中把倾听到的声音传达给人们,用心血谱写生命和灵魂的乐章。当我们年幼无知、或少壮有成的时候,我们从不感到生命正在一点点地走向末端。而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只不过沧海一粟,正因如此,每个人都必须意识到生命的短暂,珍惜生命,诗歌向我们敲响生命的警钟。当学生们阅读“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夜苦短长,何不秉烛游”(《古诗十九首》)和“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横落兮雁南飞。……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汉武帝《秋风辞》)等诗句时,他们不能不深思:生命短暂,何不珍惜?诗歌还为我们提供活着的理由,向我们展示了各种崇高的人生价值观。李白的理由是“此行不为鲈鱼,自爱名山入剡中”;杜甫的理由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王维的理由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刘禹锡的理由是“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柳宗元的理由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二)诗歌教学能够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操
诗歌中的情感不同于普通情感,它是人文情怀的反映。首先,国身通一是诗歌史上贯穿始终的一条情感大动脉。诗人们将自己的整个身家性命与祖国、民族的命运紧紧地缠在一起,这也就是平常为人称道的爱国情怀。诗人们所写的诗篇往往是在国家民族存亡之秋、由奋起而抒发的一种激情,读来感人泪下,催人奋进;其次,诗歌中还渗透着浓浓的家园情结。家园情结就是对故土、对亲朋的深沉眷念和无限热爱之情。通过诗歌教学可以让学生们知道:世间除了金钱之外,还有一些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却让人动心的东西,那就是亲情、友情、爱情;再次,山水情怀也是诗歌情感的一大内容。它体现的是一种对大自然山山水水的热烈歌颂和赞叹之情。诗人们赞美吟诵自然,从自然中寻求心灵的慰藉和超脱。山水诗篇可以激发起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诗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超越品格
诗歌内蕴着奋发向上、锲而不舍、执著奋进、不竭奋进的人生态度和生命理念,诗歌是一种理想,它激励着学生不断进入超越之境,扬弃旧我,走向新我,使自己向更美好的生存状态发展,逐渐抵达理想。它使人确信,人的前途和命运应该能够而且应该掌握在人自己的手中。理想和信念一旦在耳边铿锵作响,它往往令人回肠荡气、热血沸腾,即使身处严酷的现实困境,也能升腾起生活的信心,奋起追求心中的目标。诗歌中包含的这种超越品格,使人不断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走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志刚.略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诗歌教学[J].学语文,,(6).
[2]袁爱国.诗意的消解与建构——新课程背景下诗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语文建设,2006,(11).
[3]邱晓燕.逐层深入把握意境——试论新课程理念下诗歌教学的层次[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S1).
篇15:诗歌教学的小论文
关于诗歌教学的小论文
且让诗歌朦胧地美丽卢望军
一直在小心翼翼地探索着诗歌教学的新路径。
因为喜爱,所以珍惜;因为珍惜,所以格外小心。
美丽而经典的诗歌,是我们心头的床前明月光,是我们梦里的花落知多少,是我们恍惚间的山深闻鹧鸪――平淡素朴而摄人心魄。堆典故砌辞藻,并不能造就深邃的优美;用平常的文字,搭配出新奇的意境,绚烂之极终归平静,才会美到极致,才会成为长盛不衰的永恒。
我读到的第一首诗是一年级课本上的《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大约因为迟钝,我当时并未能理解这首诗,直到上初中了,听别的小孩咿咿呀呀时,才瞬间大悟――哦!难怪诗歌题目叫“画”啊!那是我第一次有顿悟的感觉,一直沉寂在记忆里的第一首诗顷刻间复活了!至于老师当时讲了什么,是半个字都不记得了的。从那以后便喜欢读古诗,但很多时候读不懂,只是一种隐隐约约朦朦胧胧的喜悦。
很长一段时间,我热衷于解析诗歌,直到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解析到自己都要作呕的地步,我才知道对于诗歌教学,我犯了巨大的错误。我清晰地记得,这句诗我是从初三语文教材后面附录部分的满满一页文字里寻到的。当时也不懂,只是觉得真美啊,真美啊,美到我好几次把它画成了画。但是,不幸,自从给学生们解析过几回以后,它在我心中就死了。我没能在学生心中植下“壮美”的种子,反而亲手折断了我自己心中“雄浑”的幼苗。诗无达诂,朦胧是诗歌的生命,想经由解析而明晰乃是诗歌之美的死路。罪过!我曾经让无数诗歌的美窒息而亡。
我以为,把“诗歌赏析”纳入中考的必考项目,是加速诗歌的死亡。这类赏析题目通常是4分:2分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一般写思乡怀亲,忠君报国即可;2分赏析某个动词或意象,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之闹字,标准答案是“闹字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意盎然的景象,体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不按这种格式回答是要扣分的。因为语文考试受标准答案的'制约,我也不得不这么教我的学生。记得一次段考,赏析“谁家玉笛暗飞声”的“飞”字。我可怜的语文课代表的回答是:“飞字把玉笛声比作长翅膀的小昆虫,让我联想到笛声的轻盈悠扬”。多么灵动而诗意的感受啊,可惜阅卷老师半分都没有给。涛歌被淮给毁了?语文教学被谁给毁了?被标准答案毁了,被阅卷老师的刻板给毁了啊!
诗歌,是表达瞬间感受的。写诗,是把瞬间感觉翻译成文字的过程。这种翻译定格,本来就包含着感受的失真。即使诗人自己,也未必认为他笔下此时此刻的文字就妥贴细腻地传达了他彼时彼地的感受。何以我们相隔千年百年,竟狂妄地以为标准答案就是诗人当时的唯一感受?甚至竟可笑地判定不同的表述就是错误的理解?
读诗,是一种不足为外人道的隐秘感受,是读者生活体验和诗人生活体验的共振,是几千年前曾经活泼泼几千年后依然华丽丽的人生经验通感。伟大的诗人和伟大的诗歌一样,都是永生的,从不曾离去。正是在这个认识基础上,我的诗歌教学尝试着采用对话式教学,引导学生和诗歌深入对话,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贴近千百年前诗人的呼吸,引导学生在庸常的生活里见到另一种诗意的存在。
(作者单位:岳阳县第八中学)
★ 秋游活动方案请示
★ 大班秋游活动方案
★ 秋游活动方案
★ 实小秋游活动方案
★ 秋游的活动方案
★ 国庆秋游活动方案
【诗歌教学讲究五美(教学论文)(精选15篇)】相关文章:
四年级的秋游活动方案2023-04-07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课文赏析2022-05-06
浅谈武术美学研究的反思论文2023-05-21
《论语》深刻读书心得感受2023-11-18
高中生论语读书心得2024-05-12
论孔子的教学思想论文2023-04-16
发挥远程教育作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22-10-15
《论语》读书心得2023-09-18
小学教学论文:齐答也有讲究2023-07-26
亚里士多德美学与音乐美学思想浅析论文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