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教育论文(合集13篇)由网友“liudike”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小学德育教育论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模板
摘 要: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素质教育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多年,我国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快速转型的新时期,新形势对小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关键词:
小学德育 问题 策略
本文在分析了新形势下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小学德育教育的一些策略。
1 新形势下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的一些问题
(1)来自社会的一些不利因素。我国正处于大发展、大转型的时期,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大众传媒、网络等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传播了暴力、黄色、赌、毒等负面信息,对小学生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这是因为,一方面,大众传媒无处不在,对人们的冲击强烈而直观;另一方面,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有限,缺少足够的辨别能力和自制能力。虽然大众传媒和网络带来的主要是正面影响,但其消极的一面绝对不能忽视。又如,社会中存在的价值观混乱、贫富悬殊、违法犯罪等负面因素,也严重影响了小学德育教育工作。(2)来自家庭的一些负面影响。“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导师”,父母在孩子思想道德的形成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如今的孩子,很多是独生子,导致父母、爷爷奶奶,以及姥姥姥爷过分疼爱,在家里往往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对孩子的溺爱,降低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和抗挫能力,导致孩子吃得了甜吃不了苦,听得进表扬听不进批评,促进了孩子“唯我独尊”的想法和逆反心理,严重影响了小学的德育工作。另外,家长的不良表现,也对孩子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3)传统德育内容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在社会大变革、大转型的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传统德育教育中非常纯真、单一的思想道德观念,已经不能完全适应这种变化的需要。(4)传统德育模式的弊端。一方面,传统教学模式中,主要依靠“填鸭式”的灌输教育,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僵硬的教学方法,往往导致学生被动消极地接受德育知识,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更不用说将优良的品德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言行;另一方面,传统的小学德育教育,主要依靠品德这门课程,没有同其他教育环节形成有效的合力。德育的孤立状态,不能有效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不能整合整个教育活动,难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新形势下改善小学德育教育的一些策略
(1)紧跟社会发展,适时更新德育内容。
更新德育内容,以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是新形势下有效开展小学德育教育的基础。在小学德育内容上,要着重强调主体价值观,既要引导学生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又要尊重现代社会市场经济下出现的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另外对世界范围内的价值体系也应有所体现。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应是始终贯彻的主线。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倡导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关心、关爱、尊重、宽容、公平、公正、平等、诚信、团结、合作、集体、责任等价值观念。
(2)探索新的德育模式。
①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德育教学。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小学德育教育应改变以前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按照思想品质的形成规律,以正面疏导为主,提高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以平等、公正的态度对待学生,试着以伙伴、参谋的身份出现,消除与学生之间的.隔阂,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帮助学生培养优良的行为习惯、自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②整合教育资源,整体规划德育工作。改变品德教育的单一方式,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小学教育的各个环节,建立全校、全员教育模式。学校应明确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首要地位,将其作为教育工作的重心。在制定总体德育教育计划的同时,注意德育在其他教学活动、教育环节的融入、渗透情况,重视德育教学成果。③采用开放式教学方法。开放式教学法,是指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突破传统教学理念、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的束缚,结合社会生活,结合大自然,积极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探索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通过对新模式、新方法、新资源的利用,提高小学德育教育的趣味性、丰富性、多彩性。下面就实际教学中可以采用的方法,作简单介绍。
第一,运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具有形象化、立体化的视听系统,可以巧妙地结合图像、文字、声音等多种要素,将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拉近学生与事物的距离,减少隔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从而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既可以将教学内容作成课件的形式进行授课,也可以播放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片,如《妈妈再爱我一次》、《鲁冰花》、《铁道游击队》、《白求恩大夫》等。第二,采用学生合作探究的方式教学。合作探究教学,是指以小组为活动主体,以单个学生的独立探究为基础,以小组或班级为范围进行讨论探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与学生,以及师生之间的讨论、探究,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小学品德教学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先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与别人进行合作探究,通过这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第三,实地教学。通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人故居、博物馆等形式进行思想品德上的教育。
(3)采取措施,减少来自社会及家庭的负面影响。
培养学生明辨是非、自我约束的能力,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加以抵制,对网络、电视等进行合理有度的使用。另外,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建立学校、家庭相结合的德育体系。
(4)提高教师教师修养,以身作则。
作为学生的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示范作用。因此,提高教师修养,以身作则,是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 结语
小学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小学的德育教育中,要构建学校与家庭相结合的德育体系,减少来自社会、家庭的负面影响,适时更新德育内容,采用新的德育模式,提高德育效率,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篇2:浅谈如何加强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浅谈如何加强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一、小学德育教育的意义
作为一个文化深远、底蕴深厚的国家,中国的德育教育蕴含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精髓。传承优秀传统,发扬中华文化是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
学生在小学阶段,其身心不成熟,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产生负面的情绪和行为。但是,小学阶段也是人思想最纯粹、心思最单纯的时期,在此阶段开始进行德育教育是最佳选择,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是塑造人格和三观的重要启蒙时期,任何因素都会导致其思想的改变和偏颇,因此,通过不同的手段和方法引导懵懂的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素质是极其必要的。
二、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
1.教学方式陈旧,相关师资力量不足。
我国的德育教育起步较晚,在教学研究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小学生对德育方面的学习没有一个较为完整且清晰的概念,教学效果也难以令人满意。
现阶段的问题主要有三点:首先,教师德育教育的教学观念陈旧,没有与时俱进地更新个人的教学方式,对于德育教学的认知有一定的不足,导致教学成果不显着。其次,师资力量不足,缺少专业的德育教育教师,大部分的德育教育课程都是语文老师或其他学科老师兼顾。最后,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刻板陈旧,往往只是通过枯燥的个人讲解来传授知识,忽视学生的心理状态,单方面传授大道理,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教学只重课堂,脱离生活。
人的任何发展都离不开实际生活,通过亲身的体验才能够更好地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和知识带来的乐趣。在德育的发展中也是如此,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实践从而聚集众多具有优秀品质的灵魂,形成当前的中华民族的德育文化。一旦脱离现实生活,该方面的教育会显得非常空洞,苍白无力。据了解,只有少部分的学校为小学生创造和提供深入社会的实践体验机会,大部分学校担心无法承担学生人身安全的责任,因此仅仅将德育教育局限于课堂之中。然而,纯粹的理论学习和学生有限的理解能力,无法发挥德育教育应有的作用。想要提升德育教育的层面及效果,应该着手打造一个适合的教育环境。
三、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几点建议
目前,小学使用的《道德与法治》的课本有几种版本,其中,人教版的教材使用了绘本式的表述方式,这是德育教育教材里程上的.一大进步,其教材中包含说明式叙事和讲述式叙事两种叙事形式。这种表达方式不仅适合学生阅读,而且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阅读,还有利于在不同的方面展示学生生活,让更多的学生从中获益。根据统计,课本中的教学材料多以儿童的生活事件为主,其次是动物类的传说以及童话。因此,教师在使用课本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走出“绘本”使用误区。
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比较容易陷入几种误区:以图代讲,将德育课程变成了语文课堂上的看图说话训练;偏离原本的教学目标,错误地解读了绘本的真正意义;将绘本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割裂,导致学生的课堂体验不足。想要走出这几个误区,就要科学、合理地解读教材中绘本的实际意义和目标定位。
众所周知,绘本是儿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是其良好品德发展的有效载体,亦是学校的重要教学资源的一部分。在一年级人教版的教材中,绘本不仅仅在形式上吸引学生注意,同时,也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教学情景,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德育发展的目的。利用此绘本教材,教师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加以引导和指正,并做到因材施教。
2.紧抓绘本教材的关键。
首先,教师要做到让课本与生活结合。小学生看到绘本的第一想法就是读取故事内容,因此教师应当重视绘本讲述的课题与生活实际的联系,通过绘本的情节让学生学会思辨生活。其次,除了学生生活,还要重视绘本讲述的内容与故事和自编故事的整合,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价值观培养以及个人体验,实现绘本生动化,彰显其细节,使得绘本教学活起来。最后,教师要利用绘本唤起学生的个性体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其实不仅是在被动地看故事,也在通过主观能动性不断地探索和学习故事中的内容,并用自身的力量去创造和发展故事内容,学生在主动创建个人世界的过程中不断与课本进行对话。因此,教师应该善于将课本内的绘本内涵转化为学生的个人体验,通过组织活动加深学生对绘本的情感体验,为学生预留足够的学习时间和想象空间,在与绘本沟通时抒发心声。
3.发挥家长的辅助作用。
我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其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只是生活中的一小部分,大多数时间仍处于家庭中,他们的道德观念是建立在父母的思想之上的。因此,身为家长,应当肩负起身为孩子“老师”的责任,不要只是言传,更要做到身教,家长的道德品质没有问题,才能真正地使孩子受益。在日常生活中,想要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其实不难,比如,尊老爱幼,在公交车上为有需要的人让座等。这些教育方式不仅增加了教师课堂教育的可操作性,并且将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抽象道德思想转化为实践,使学生印象深刻。
德育教育不仅影响着学生个人的未来,还影响着我国社会的发展。针对现在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提升教学效率和品质是当前小学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通过教师和家长的协作,为孩子创造一个接受德育教育的氛围,让他们能够建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塑造崇高的品格也是我国社会公德发展的要求。
篇3: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一个优秀的品德课课堂导入,不仅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还要能够唤起学生真实生活经验,以下是“小学德育教育论文”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为了生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引导生活和发展生活”理念是新课程对品德学科教学的最深刻的阐述。品德课堂教学是教师主要任务,是带教材走向儿童的生活和生活中的儿童的过程。教材中出现的一系列“生活”“生活事件”“生活主题”或“生活场景”基本上是属于精心选择的“美好生活图景”,而不是或者说大多数不是原汁原味的生活场景。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儿童从教材通向生活,把教材承载的价值、目标和儿童的生活有效地链接起来,让儿童主动、积极地用真实生活和自主活动来展开教材中的“生活”和“活动”,从而达到“感受”,“体验”教材中承载的价值目标。这一切入点在课堂教学的导入上。
课堂导入是教学手段,是为开展课堂教学服务,是老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他主要是通过利用各种媒体,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使其主动学习新知的一种教学行为。可见一个优秀的品德课堂导入,不仅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还要考虑如何唤起学生的真实生活经验,从而引导他们更好的认识生活、学会生活。我们从发挥导入的激励功能和铺垫功能这两个角度出发,设计品德课堂导入,让课堂教学有效接轨生活。 一 、发挥导入的激励功能
发挥导入的激励功能就是,要求我们在设计品德课堂导入时,要根据教材呈现的不同情景,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灵活多样的导入 方法 ,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学习的欲望,保持对学习主题的高度关注,积极主动学习。
1、以“ 趣 ”入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生对学习主题产生兴趣,就会产生探索知识的迫切愿望,并积极主动地,心情愉快地投入学习。品德课程中许多主题是指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这些 内容 ,学生都有一定的亲身经历,非常感兴趣。这类课堂的导入,设计时采用精心的裁剪的生活情景,凸现潜在的教育导向意义,以“趣”入境,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让他们 自然 的对教育主题感兴趣。
例如《走进市场》的安排目的是让学生尽早的学会一些选购商品的知识,培养他们独立选购简单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的能力。课始,老师问学生:“喜欢在超市购物吗?”(学生雀跃)
再问:“为什么喜欢在超市购物?”(学生纷纷说了自己的感受)
(随即播放超市里人们购物及一位顾客在仔细挑选商品的情景。)问老师:“这位顾客购买物品时在干什么?”
“在挑选商品,看看是否是自己想要的。”
“在看产品使用说明。”
“在看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
学生回答踊跃。
现在从城镇到 农村 ,处处可见超市。在超市购物较为熟悉。用“超市购物”情景来导入,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导入的趣味性,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以“ 思 ”入境
“学而不思则罔”,从反面说明了思在学习中的作用。在导入时,结合内容,创设情景,提出富有启发性的 问题 ,使学生处于“心愤口悱”的积极思考的学习状态。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导入设计。提高认识,引导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现行品德课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类课堂导入时,应更多的考虑,在导入环节中以“思”入境引发学生对课堂教育主题的做一定的思考,便于把课堂主题教育进行的更为深刻。
《诚实是金》让学生懂得说谎的危害,只有诚心才能赢得尊重和信任。要做到不说谎话,言行一致,诚实守信。课始老师讲述故事:
在德国,一位 中国 留学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到德国大公司寻找工作,可是一连20多家公司都没有接受他。他想自己才能出众,找家小公司应该没有问题吧。可是小公司也把他拒绝了。
同学们,为什么德国的公司都拒绝他呢?猜猜,可能是什么原因?
想知道真实原因吗?那家公司的老板告诉他,不录用他的原因,竟然是因为他在德国期间乘公共汽车曾经逃过三次票。留学生很吃惊,难道我的博士文凭还抵不过三次逃票。德国老板说:“是的。我们不怀疑你的能力,但我们认为您惟独缺少了非常重要的两个字!” 此时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吗?”“你有什么感想?”感触学生心里,学生都发表了自己的感受,深切体会到说谎的危害。
3、以“ 情 ”入境
情感在教学中,对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或活动具有支配、指导作用,学生强烈的内心体验,能使教学主题的要求较为容易的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需要,以“情”入境,即要用语言、情节感染学生,引起情感共鸣。如果课堂品德教育主题,主要是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道德情感的体验中受到教育,那么在导入时,就要先行孕育道德情感。
《孝心献老人》的教学关键是激发学生体贴老人,关心老人的情感,因此,以情感渲染来导入是触动学生心灵的基点。课始,老师出示两幅漫画:一幅是奶奶累了坐在椅子上。旁白:老了不中用了。第二幅是孙子兵兵在给奶奶捶背,奶奶很高兴。旁白:真懂事。问学生这画面在讲什么?
学生一看就能够清楚把图意说上来。回答后,老师过渡:“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老人曾经为家庭,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现在年纪大了,该是按享晚年的幸福生活了。我们作为晚辈,承接了长辈的养育之恩,要懂得汇报。画中的兵兵真得非常懂事奶奶累了,就给奶奶捶捶背,老人并不渴望家人为她付出多少。就是希望自己的晚年生活能够幸福、美满。你看,孝顺的孙子给奶奶那轻轻地捶背,奶奶就一点儿也不觉的疲劳了。那脸上洋溢的笑容,多么开心,多么幸福啊!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在老师深情的讲述中,学生都为之动容,在其心头激起情感的涟漪——老人很需要我们的关爱啊!带着这样的情感进入课堂教学,学生怎么会不受到深刻的教育呢?
二、发挥导入的铺垫功能
1、为突破重点作好服务
有些品德教育主题可能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有一定的距离。如果 ,在课堂 学习开始时没有解决这个 问题 。那么,要想在课堂上让学生真正领会课程教育意图则有困难,从而 影响 整堂课的教学效果。鉴与这样的考虑,我们要在课堂导入环节把问题解决好。
(1)、事实说话导入补认识
用事实说话:就是采用社会上出现的事例, 自然 界存在的现象,来安排课堂导入。由于它的真实性,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这类课堂导入的设计对与那些学生感性认识上不足或者模糊的品德教学主题特别合适。
例如《保护环境》的教学,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学会保护环境。现实生活中,学生知道身边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但是他们并没有觉得环境污染对自己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水污染了,他们觉得现在有自来水;电池乱扔,对土地的污染似乎也看不出来环境污染的严重性,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繁衍的威胁认识就较为欠缺。因此,在导入时,老师用多媒体播放了“森林大肆砍伐;污水排放,河水变质,鱼儿死亡;不可分解塑料袋漫天飞舞……”随着画面的切换,学生脸上的表情变的严肃了,雄辩的'事实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那么“我们要保护环境”的意识立即萌生出来。接下去的课堂学习实效就有很好的保障。
(2)、情景再现导入温经历
现在的孩子生活幸福,在家里无时不刻都享受着亲人的关爱,有一种“以我为中心”的意识。许多孩子忽视了生活经历中许多值得珍惜的东西。品德课程中,许多主题安排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深刻理解生活。这类课堂的导入时,要把曾经的生活情景重新再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有意识的温习、再新认识生活,这对与课堂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谢谢你们,我的父母》的重点是感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心,体会到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辛苦操劳。作课前调查,和学生交谈中发现,许多学生认为:“父母照顾好孩子的生活,是天经地义的。”有的还埋怨:“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不够,没有其他的父母那么好。”那么,课堂导入就需要老师精心选择生活中一些温馨的情景,能打动孩子心灵的生活细节展示给学生看。如“灯下,妈妈给孩子打毛衣;孩子生病父母精心照顾;晚上,妈妈给孩子折叠第二天穿的衣服;孩子睡着时,妈妈起床为孩子盖棉被”等等。在重温这些每位学生都经历过的生活小事后,可顺势提问:“看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内心深处一定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心,体会到父母的辛苦操劳。
(3)、亲身体验导入强感受
由于年龄的原因,生活状况不同的原因,我们的孩子对他人的心理,生活不可能有切身的体会。如何引导学生和他人交往,学会与人相处是品德课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这类品德课程教育,在导入时要让学生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最好的办法是设计活动让学生去亲身体验体验,这样对马上进行的课堂教学非常有利。
残疾人生活上的困难,一般健康的人都不会有什么体会和感受。看到残疾人遇到困难,好大一部分学生会嘲笑他们。《关心残疾人》课堂导入时,如果老师选择“一位盲人在行走时,不小心摔了一跤”或“一位脚残疾人走楼梯”的情景来导入。希望引导学生认识到“他们遇到困难需要得到我们的帮助。”那么,肯定会有部分学生最先关注的是盲人摔跤,脚有残疾的人走楼梯的情形。这情形在他们眼里看到的可能只是摔跤时的狼狈,走楼梯时的滑稽。
有位老师的导入很巧妙。设计一个生活情景:在讲台上放本书,旁边再放些其他的东西,过道上也摆些凳子或物品,设置些障碍,让学生蒙上眼睛,独自去取书。然后在同学的帮助下再去取回书。在课堂导入时,请大家谈谈取书的感受。这样回避了前一案例中出现的尴尬场面,同时让学生亲身来感受一下残疾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体会一下渴望得到他人帮助的那种心理,效果就不一样了。
2、为解决难点做好服务
有些品德课的教育主题尽管与学生的生活经验非常的贴近,学生理解起来难度不是很大,但是这一教育主题中可能会涉及到一些易混淆的概念,较抽象的道理,认知上有困惑的现象。这些我们在课堂上必须需要处理的问题,可以考虑在课堂导入的时候来先行解决,从而为课堂学习打好一定的伏笔,促进学生对课堂主题有更深刻的理解,为提高课堂的学习质量奠定基础。
(1)、形象感知导入释概念
现行的好多品德课的主题涉及到概念,这是老师在课堂教学时遇到的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对概念进行解释吧,学生听不懂,再说对小学生讲概念也没有这个必要;不解释吧,课堂上出现这样那样的混淆,弄不明白。对与这类主题的教学,在课堂的导入时,可以把概念的外延一一具体摆出来,学生在大量的具体形象面前就自然理解可这个概念。
《生活中的你我他》这课的难点是,学生对职业这个概念弄不清楚。容易把外地人、领导、超人、魔法师等当做职业来看待。如果要引导学生把哪些是职业,哪些不属于职业分辨开来,有些难度,因为什么叫职业这个解释,小学生理解不了,也没有理解的必要。怎么办?仔细想想,学生对生活中各种不同职业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医生、老师、工人、农民、护士、警察、售货员”等等应该都认识。因此,解决这个难题可以直接采用“职业”的具体形式来说明。
在导入时,展示“不同职业人员的劳动场面以及模仿各种职业的典型动作,让学生来猜猜他是从事什么职业的人?”这样形象感知导入的效果真的好,学生兴趣很浓,而且对各种职业的名称很快有了清楚的认识。在整节课的学习中再也没有出现把外地人、领导、超人、魔法师等当作职业来看待。
(2)、类比感悟导入渗道理
品德课程中涉及到一些比较抽象的道理,这是我们在课堂教学时所遇到的难题。我们可以在导入时,用比较形象的、例子进行类比,让学生对抽象的道理有个较为感性的认识。
《集体的力量大》要求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集体的力量的无比。一个人办不到的事情,很多人在一起齐心协力,互相合作就有可能办到。难点:人多并不一定力量大,只有团结一致,力往一处使才行。要在课堂上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可以通过课本中的《运水果》的故事来突破,但是总觉得学生的认识不够深刻。所以在导入课堂教学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能类比说明问题的“折筷子”的游戏来作好相应的铺垫。先请一位学生上前来折筷子,给一根,轻而易举折断了,再给两根,有点费力,但还是折断。作后给一把筷子,结果怎么也折不断。整把筷子请其他的同学也来折,可……游戏结束后,老师组织学生讨论。通过游戏,你明白了什么?学生讨论后,然揭示课题。
这个游戏中蕴涵着团结,力往一处使,力气就大的道理。在讨论中,学生认识到筷子多了就折不断了。这是对道理的最为朴素的认识。在课堂中《运水果》的故事学完后,再让学生说一说对“折筷子”的游戏有什么新的认识。这时学生对道理的认识就深刻到位了。
(3)、情境体悟导入揭困惑
现实社会缤纷复杂,现实生活丰富多彩。学生对生活中许多现象存在认识上的困惑,觉得到底该怎样来正确认识,感觉很难,品德课程中如果涉及到了,我们就要花时间把它讲透彻。因此,在课堂导入时就让学生来面对困惑,对于积极解决困惑帮助很大。
《当冲突发生后》的难点,就是希望学生尽量避免与人发生矛盾,当矛盾发生的时候,要冷静处理,不激化矛盾,能理解他人,做到宽容待人。在现实的生活中,学生知道不该为一点小事与同学闹的不可开交。但在事情发生时,总觉得自己吃亏了,于是剑拔弩张干起来。对此孩子们在认识上很困惑,“我们到底怎么办?”很希望在课堂上在老师的指点下,知道如何来处理。结合这样的情况,可以设计如下的导入:
出示:三幅漫画,第一幅两个男同学在打架,闹得很凶。第二幅是在办公室里,老师在教育他们,两人都低着脑袋。(旁边文字)老师:“打架对吗?” 第三幅是老师在问哪你们为什么打架?两个男同学都仰着头说旁边文字:一个说:“是他先打我的。然后问学生“看着这三副画,你对他们打架以及在办公室的表现是怎样看的?”因为这种事情太熟悉了,学生纷纷发言。老师引出“当冲突发生后,我们怎么办?”然后重点和学生一起探讨合理的处理办法以及谈论“老实是要吃亏的”这种说法。整堂课的教学,一点也不拖泥带水,结构紧凑,重点突出,教学实效明显。
篇4: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德育工作在各个学科中都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以前我对老师的认识只停留在老师上好课,学生学会知识。以为这样老师就做到尽心尽责了。但当我步入教师这个行业以后才明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征、个性、爱好、优点、缺点等。这些都是我们做教师应该去研究的。因为这些要比逼着孩子都背一个单词,多会做一道题更有长远的意义。只有真正解决孩子的心结,这才是老师的成功。
孩子是教育的主体,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事数不胜数。有时,即便是一件小事,对他们也会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当然,这其中是少不了教师地正确引导的。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如何利用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去教育孩子,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值得我们深思。德育的内涵定位于“价值”,价值是无法灌输的,它只能由个体在自我发展、自我建构的过程中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课堂教学中教育者如何实现精心又不经意,自然又不刻意?
案例:这件事发生在一名三年级的学生身上。因为每个班都有一名课代表,所以每次收发作业,帮老师拿东西都是由课代表负责。记得有一次课代表和一名学习较差的学生抱着昨天留的作业和练习册来到我的办公室。课代表告诉我还有5个人没有交作业,我当时还是象往常一样,表现出很生气的样子对她说“让那几个人快点交作业,要不我就要罚他们了。”话音刚落,忽然听到旁边有个孩子说:“老师,我帮你催他们作业去吧!”原来是那个也不爱交作业的孩子。当时我有点迟疑,怕他不能完成任务反而把事情搞砸。可是又一想,为什么不给他一次机会的,而且他这次交作业了,这样也能促使他完成以后的作业。最后我带着怀疑的目光对他说:“好吧,我把任务交给你,你上午之前把没交作业的都收上来。”那孩子当时很是兴奋,一口就答应了,兴高采烈的跑出办公室。之后,快到中午的时候,我几乎快忘掉了这件事,那个学生拿着4本作业来到我办公室说:“老师,我已经收了四本了,还有一本我一会就给您拿来。”我很是吃惊,没想到比我的课代表还有威信啊?呵呵。恩,我觉得以后应该都给他机会,于是就说:“恩,这次不错,以后你就帮助课代表收作业,但前提你要完成自己的作业。”那孩子眯着眼乐呵呵的就答应了。
案例反思:通过这件事,我突然内疚起来,想想平时,我为什么总把机会分给个别几个成绩好的学生,而忽视了那么多普普通通的学生那?为什么我们要拉大学生之间的距离那?做为教师,我们应该把机会分给每个学生才对啊!所以以后我要多关注那些中等及差学生,我想他们更迫切的需要老师的关注和关怀。这样他们才有动力认真的完成老师规定的任务,才能快乐,健康的成长。
篇5:浅谈小学语文德育教育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德育教育论文
一、德育教育对于小学生的重要性
开展德育教育有利于培养出一个讲道德的人。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学会公民道德是十分重要的,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公民的爱国主义,另一个方面是集体主义。在语文教育中,开展德育教育,其主要目标是未来培养学生的集体团结意识以及团队精神,将学生自己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和集体联系在一起,在学生在集体实践中,进而树立起一切为集体的责任感,构建和谐团结的氛围,提升集体凝聚力。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德育教育
2.1根据语文教学的内容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途径,同时课堂教学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而小学教学又主要以教材内容为主,而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基本上都是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与德育教育进行综合有效的整合。
(1)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前,需要对内容进行科学分析,在教学中更好的为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的思想内涵进行深入分析,在理解文章思想的基础上,然后文章写作中运用出来,在进行必要的分析。让学生的德育和智育进行有机结合。
(2)需要将课本中的内容树立起榜样,然后让学生进行详细分析,这样的教学方法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方法,同时也是德育教育最为主要的途径。在语文教学中树立起榜样,是完全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年龄品质等等,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为学生构筑起优秀人物,学习文章时,帮助学生树立起真实的体验,逐步的提高学生自己的道德品质。
2.2通过教材的词句来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德育教育内容
在进行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开展小学德育教学是十分重要的途径之一,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作文教学时,需要逐步引导学生进行真实情感,让学生表达出一种健康向上的情怀,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秀品质。在开展作文教学时,教师需要提前对相关文章的品质进行人格品质这二者之间的特殊关系,伟大的文学家以前指出过,从一篇文章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和思想。鲁迅也说过,一个人优秀的品格是进行写作的首要条件之一,教师要想让学生理解一篇较好的文章,一方面需要作者具备相应的写作技巧,另一方面需要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人格品质是核心因素之一。小学教师在进行命题以前,需要细心的对学生的`生活习惯以及生活方式等进行观察,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让学生说出自己内心上、思想上的真实情况,激发出学生写作的激情,而不是在哪里胡编乱造。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教会学生走进自然、观察自然,让学生在接触自然后写作有有感而发,不断的激发学生写作的创作热情,逐步提高其学生的创作能力,也激发学生对祖国土地的热爱,提升学生的责任感以及爱国情怀,让学生逐渐树立起健全的人格。此外,还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在写作中说真话的习惯,表达自己较为真实的感情色彩,在学生中构筑起一种实事求是的这么一种优秀品质,因此,在进行课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时,逐渐将德育教学渗透到其中是十分必要和关键的,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高度重视在课文教学的过程中渗入德育教学,培养学生在写作中逐步构建起爱国情怀等。
2.3通过分析课文来渗透德育教育内容
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在课文教学中逐步渗入德育教学是当前开展德育教学工作的一种特殊方法和重要途径。小学语文老师在进行语文课文讲解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挖掘出每一篇文章中所蕴含的德育内容,将这些德育内容作为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将德育内容和一般的知识讲解分离开来,让学生在接受了美妙课文的学习以后,会对德育内容有所了解和有所接受,逐步培养起学生优秀的德育品质。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差不多的穿插得有德育内容,老师在进行课文讲解以前,应当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相关的生活习惯,将文章中的德育内容和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在一起,将课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内容作为整个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切实贯彻了上述内容,将十分有助于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综合情操,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联系学生平时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去领会课文中的德育内容,让学生在每学习一篇课文以后,都能从中有所收获,让课文逐步丰富学生的心灵世界,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
三、总结
在当前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德育教育成为了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整个小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从多个方面和多个环节逐步的渗透德育教育,进而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让学生逐渐构筑起良好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健康发展,提升学生自己的修养,结合语文教学开展德育教学是推行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方法。
篇6:小学德育教育的论文
我国中小学教育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德育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万万不可忽视德育教学,要从观念上、行动上重视并搞好德育工作。
一、目前中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教条化。
在目前的中小学德育教学中,存在着教育内容教条化、书本化的缺陷。在一些学校里,德育教师简单地以德育课本为教学内容,照本宣科,读过了事,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再去拓展选择更多更好的教学内容,从而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有的学校甚至没有专门的德育教师,而是由主课教师兼任,德育课上成了语文数学课,连最基本的教学内容都保证不了。 2.教学方法形式化。
在不少学校的实际教学中,还存在着德育教育方法形式化的问题,即不注重实际收效,单纯注重形式,今天这样的活动,明天那样的活动,不强调活动的内容和目的,只看重活动的形式。这样做就是空摆花架子,对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并没有多大的帮助。
二、如何搞好德育教育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搞好德育教学工作。
1.正确分析目前德育教育环境的变化。
学校是一片净土,学生走进来,获得了良好的教育,但当他在校门之外接触到了老师没有讲过的社会现象时,他就可能
会迷失方向。帮助他们拨开云雾的就是我们德育工作者。学校教育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我们的学生最终是要走向社会并在社会中生存的。
正如我们每天所体会到的,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整个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迈进使得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的德育教学也要时刻注意社会环境的变化,结合环境的变化来调整德育课的教学重点。我们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上新出现的种种现象,不论的好的现象还是不良现象都要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使得学生们在这样一个多变的社会里能明确是与非,能坚定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如果我们脱离社会环境来搞德育教育,学生们就会对很多社会现象认识不清,甚至不能判断它们的对与错,这样的德育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实际意义,无疑是很失败的。
2.德育教育内容要深入并细化。
学生的品德修养不是每周几节的德育课就可以完成的,而是一天一天,日积月累,慢慢形成的。德育教育应该遵循养成教育的原则,不求急求快,而是从点点滴滴开始,从细节入手,逐步深入地培养学生的优秀品德。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要注意将德育内容分解开来,将它们渗透到学生每日的学习生活中,从“小”处着眼,告诉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使优秀的品德转化成良好的行动,真正成为学生自身素质的一部分。另外,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我们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德育教学的重点就应该不同。在解决共性问题的基础上注意解决个性问题,真正做到差异教学,这样才能有效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德育素质。尤其是对一些比较调皮的爱惹事的学生,耐心而细致的德育教育尤其显得重要。我们不能从心里忽视或鄙视那些所谓的“坏”学生,而是要相信,良好的德育教育完全可以帮助他们成为一个好学生。
3.注重方法的实效性。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我们德育教学的方法要紧密结合其内容进行,不能贪图形式上的漂亮而忽视其实际效果。
德育教学可以有很多方法,比如课堂教学、德育基地教学、电化教学、学校与家庭协同教育等等。在引导学生对事物明确认知时,我们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在强化学生某一项品德时,我们可以带学生去德育基地,通过感性认识来加强学生的品质修养;对于比较抽象的内容,我们可以借助于电化教学的手段;而对于需要学生日常养成的部分,则可以与家庭教育协同进行。总之,采取适当的方法可以使教学效果大大优化,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
4.注重德育目标的长效性。
中小学是学生成长中最为重要的阶段,学生人格的养成、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会在这一阶段完成。我们今天培养的品德将会伴随学生们的一生,将会为他们日后的做人做事打下品格修养的基础。因此,我们在制定德育教学目标时,一定要注意目标的长效性,万万不可有短视倾向、功利倾向。短视化的德育教学会对学生的言行产生误导,会混淆学生的是非观,会使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相背离,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有害无利。惟有长效性的教学目标才能真正显现出德育教学的价值来,才能保证学生身心的长久健康发展。
所以,在德育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抱着“对学生一生负责”的态度来完成其教学。这就要求德育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认真负责地对待日常教学工作,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眼光放得远一点,基础教学做得扎实一点,多想想学生的未来,这样的德育教学才能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综上所述,中小学德育教学是很重要的,是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尽心尽力去完成的。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善于分析环境的变化,及时更新教学理念 ,努力优化教学内容,妥善选择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篇7:农村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一、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的现状
近几年来,虽然由于改革的开放,政府的扶持,农村劳动人民的努力,但是其经济发展取得一定的成就,其中教育成为农村建设的重点之一,下面我们浅要分析农村德育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农村德育教育流于表面。
农村教师似乎并没有认识到德育教育传授的要点所在,虽然有很多大学志愿者到农村支教,但是真正真正留下来的屈指可数,农村教师整体的素养并不能得到改善。在很到课堂上也仅仅只限于背书的层面,至于其中蕴含深刻的人生道理,教师并没有将其进行讲解,甚至不能做到正确的言传身教。在有些农村教师的心中,德育教育传授的方式仅限于“学生守则”“弟子规”等字面上的教育等。久而久之,农村德育教育也就成为书面或口头上的形式,并不能达到其真正的目的。
2.家庭教育的环境。
农村居民由于受教育水平的普遍不高,其整体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相较于城镇居民几较为落后。人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言传身教的意义对于学生而言十分重要,家庭环境的教育也应该受到重视。改革开放后,农村家长认识到“知识改变命运”,拼命的让孩子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都是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去教育孩子,但是他们却忽略孩子的身心健康和道德素养的培育。家长由于过分重视成绩,甚至用过于直接的方式教育孩子,没有从根本上分析成绩下滑的原因,甚至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利于学校德育教育的开展。
3.社会环境的负面效应。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孩子接触互联网,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丰富信息的同时,也增加孩子接触不良信息的可能性,孩子并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过早的接触外面繁杂的世界,更容易形成扭曲的世界观。部分学生受到网络或社会环境的影响,走上行为艺术的道路,过于张扬个性,对于家长和老师形成逆反的情绪,这一现象学校的德育教育必须进行深刻的反思。
二、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开展的策略
1.提高教师的整体素养,壮大德育教育的师资力量。
农村教师应该深刻认识新教改下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德育教育简单来说就是引导学生做好人好事,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内容包括政治、思想、道德、身心健康等教育。教师要认识到自身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做事,成为品德高尚的人。学校对于教师进行统一的培养再教育,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传授途径列为培训的重要内容,从而提升教师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并且运用科学的手段正确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同时,院校也应该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向家长灌输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双方共同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人才。
2.将德育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创建良好的文化环境。
“孟母三迁”告诉人们,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只有将德育教育融入到校园的环境中,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才能真正改变农村学生德育教育的不良现状。一方面是创建文化校园,在校园随处可见“弟子规”“学生守则”“校规”“政治方针”等宣传语言;另一方面是教师在思想品德、语文等课程上将社会上的热点话题拿到课堂上进行探讨,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面临类似事例,作为中国优秀少年应该怎样正确处理。例如四川大地震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团结友爱的力量,李光耀的国葬可以该受到对待伟人的`敬意等。
3.引导学生正确操作网络。
现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五花八门的信息共同涌向没有确立人格的少年,很容易将其引入歧途,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操作网络,抵制诱惑。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播放一些有意义的网络视频对其进行评判,将一些有趣的图片、漫画等形式的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推荐一个有意义的网站,告诉学生不仅仅可以玩游戏,还可以是学习的小助手,课外阅读阅览室等。同时教师也要正确的引导学生对于暴力、色情等信息的处理方式,正确理解这些有关青春期的话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德育教育主要结合教师素养、文化校园、网络信息三方面逐步展开,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社会、校园和家庭的教育环境,从而促进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全面展开,培育出我国德才兼备的人才。
篇8:农村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摘要:新课程标准对于小学德育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而社会对于人才的发展需求也要求学校必须注意德育教育工作。小学阶段是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初级阶段,德育的实效性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付诸施行,关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的培育曾经越来越遭到广阔教育同仁的注重,新教改更是把进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放在当代教育的首要位置。小学教学作为我国教学方案的初始阶段,其对学生早期潜认识的培育至关重要。在德育教学方面更是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讲求“毕其功于一役”,更应该强调对学生德育方面的潜移默化的培育,所以我们应该抓住小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的特性展开教学工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小学德育教学工作者的我们应该从教学过程中的一点一滴做起,调整本人的教学办法,把培育学生的德育素质作为首要的教学目的,实在地做到进步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分离本人在教学中的实践经历,谈谈对小学教学中学生德育教育的一些战略。
一、肯定目的,进行德育教育
小学生普通很喜欢集体活动,教师要从小在他们心目中确立“集体”这一概念,让他们懂得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不要由于个人缘由损伤集体利益,让他们从小就有集体荣誉感。在活动中我们能够经过各种行为标准的竞赛、一次又一次以班级为单位展开的活动中,如学校展开的拔河竞赛,让学生逐渐培育起了集体荣誉感,晓得个人要为班级争光,而班级取得的荣誉也是个人自我荣誉的表现,让他们能努力在为班级的荣誉而标准本人的行为活动。这种集体荣誉感是树立在学校实在可行的德育活动中的,能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经过日常行为标准教育,将与小学生年龄特性相顺应的德育标准放入其中,理论证明,将德育的请求化为一条条班级的详细的斗争目的,能够鼓励全班学生向着目的奋进,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本人是和集体同呼吸、共甘苦的,经过集体的力气培育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遭到德育教育,这无疑是一个卓有成效的办法。
二、强抓常规,施行德育教育
学校生活,请求孩子们树立严厉的集体和时间观念,恪守学校纪律。小学的孩子年龄小,仅懂得了道理,假如不经过重复锻炼,也不一定做到。因而从开学起,教员要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对怎样上课、下课、答复问题、尊崇师长、团结同窗等等,都做了明白的请求,然后,进行重复锻炼,对做得好的同窗给予褒扬,并让他示范给大家看。有的同窗做错了,就让他们重做一次,两次......诲人不倦,屡次重复,直到做好为止,不能由于错了一次而批判,应真诚地鼓舞他们树立自信心去做好。
三、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教育
课堂是我们教员对学生教育的主战场。对教材内容进行引申,让学生大胆发表本人的见地,经过大家的讨论,把课文通知我们的内容归结出来,学生经过本人的讨论能够很容易控制应有的德育道理。从中学生能够养成认真细致的优秀习。各学科都可发掘爱国主义教育要素。小学生在道德学问的了解上是从比拟浅薄的、外表的了解逐渐过渡到比拟准确的、实质的了解。低年级小学生的了解常常是浅薄的、外表的,详细性很大,概括程度很差。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课文还要联络生活实践进行行为指导,引导学生理论。这样既明理,又导行,才干使学生既晓得为什么去做,还晓得怎样去做。要让学生分离本身进行比拟,确立明白的导行目的,构建课堂多维交往构造,采用小组讨论等方式,就能够满足低年级小学生交流的愿望,经过学生的自我教育、学生之间的互相教育从而产生德育效能。教员能够在设置道德情境的前提下,让学生经过纵向比拟:看本人能否比以行进步,或者横向比拟:看别的做得好的小朋友是怎样做的,本人是不是和他人做得一样好,在比拟中,逐渐进步学生的道德认识。
四、褒扬为主,强化德育教育
爱听褒扬是儿童心理特性,褒扬运用得恰当,学生的积极要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作连锁反响。例如:上课了,大局部同窗在喧嚷,没有做好上课准备,假如泛泛批判,收效甚微,假如点名批判,他人常常同病相怜;假使从乱糟糟中找个坐得好,不说话,书本都准备好的同窗进行褒扬,其他学生便会仿效,次序井然。人都有自尊心,褒扬有批判的作用,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批判。我常用褒扬某个学生道德质量、思想行为上的积极要素去影响和克制后进学生中存在的消极要素,寓批判于褒扬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到达扬长避短的目的。
五、以身作则,树立德育典范
小学生模拟性很强,教员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工作中我严厉请求本人,处处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凡请求学生做到的事,我首先做到。如请求学生对人讲话要有礼貌,我就带头运用礼貌言语;请求学生要保护环境,我就带头做好环保工作。
六、增强家庭德育教育
能够展开家长学校活动,以活动为纽带,构成家校德育合力。学校树立教员家访制、家校定期对话制、教员家长共评制、优秀家长及学习型家庭评选制等一系列制度,普遍展开家长开放周、家长接待日等活动,组织家长看校容校貌、随堂听课、评教风学风、议学校管理、谈家教领会,做到了活动内容丰厚多彩。经过召开家长会、家长代表座谈会,树立家庭教育联络卡等家校“双边”活动,拉近了家校间隔,亲密了家校关系,构成了德育合力。以家长学校为依托,进步家长综合素质。
总之,“德育是做人的基本”。要进步德育的实效性必需树立新观念,必需从学生身边的小事抓起,必需面向全体,必需抓德育活动,必需立足课堂,必需锲而不舍,确保德育内容的落实。只要这样,才干最大限度地进步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篇9:小学德育教育现状及对策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现状及对策论文
一、当前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德育定位不准。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理论与实践一直存有误区,德育脱离了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能等其他各育、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学校德育从完整的教育中割裂出来,仅靠单独的德育课程、单独学科的德育教师、单独的德育机构来实施德育。学校里所教的德育与现实生活中的德育实际有一定差距,学校德育脱离了活生生的人际关系,学生很难形成实际的道德体验,因而对现行德育很难产生兴趣。第二,德育观念陈旧,德育价值取向偏移,德育手段和方法单一,德育目标不明确等。传统德育的价值取向过多地强调道德规范知识,忽视学生德行和品格的培养。往往是要求学生被动地听从、盲目地服从道德规范的要求,而不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去感受和体验生活。学生只知道背诵道德条文,使学生把口头的道德言说和自己的生活行为相分离。既往的德育不是激励引导学生,而是设法约束防范学生,对学生过多地控制,导致学生形成表里不一的言行方式,德育很难成为一种内在的道德约束、道德自律。第三,德育主体对德育影响缺乏协调性。家庭与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现实中,德育教育不一致,缺乏协调性。学校和家庭相分离。家庭是进行教育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家庭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是儿童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领域,父母的一言一行以及家庭生活所进行的活动都对道德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四,德育课时得不到保障。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有部分学校,课时被压缩、被忽视,甚至在期中、期末考试前被挤占的现象更严重。一课时的内容利用半课时讲完,剩下的课时时间做其他课程的作业,或者不上直接上班主任的课,课时得不到保障。
二、小学德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一,教育者对德育认识不清,德育教育缺乏实践性。教师及学校领导对德育过程的生活化、活动性、情感性等特点认识不够。学校德育仅通过学科德育课程讲授或灌输德育内容,所讲授的德育内容与现实的生活相脱离。在德育过程中,主要以空洞的说教为主,学生没有产生道德体验,德育要求很难达到内化,因而德育实效不高。第二,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和升学的影响,大多数家长不愿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各科教师为了学生考个理想的分数,导致出现了“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过于强调考试分数,孩子在家、在校整天忙于学习、写作业、上各种辅导班,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忽视了德育、体育等其他各育的培养,没有时间和机会参加社会实践。家长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过于偏重智能的训练,而忽视了道德教育,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的形成。第三,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在日常的德育教育中,没有可行的评价依据,也没有有效的评价措施,学校既不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也不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校领导对德育教育重视不够,导致任课教师应付上课,德育教育放任自流。第四,德育教育资源有限,德育教育教师队伍不健全。有一些学校,德育教师是由语文或数学教师兼任,有的是年龄比较大的教师,有一部分是有班主任授课。兼任教师缺乏专业知识,教育精力有限,教学方法单一,致使课程目标的实施力不从心。聘请专门从事小学德育教育的教师,学校认为是浪费经费,浪费人才,不愿过多投资;目前有些刚毕业的大学生,不愿教小学,感觉委屈,大材小用。因此,造成师资力量严重欠缺。第五,当前小学德育实效性低,主要原因是因为小学德育与学生生活相脱节。小学德育应实现生活化,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生活,创设生活化的课堂,以提高课堂效果,组织以社会生活为主题的活动,丰富学生德育情感,让小学德育在生活化中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改善小学德育教育的具体对策
第一,提高对德育的认识。学校及有关教育部门要采取一定的方式提高认识,明确德育教育的目的、意义、途径,认清德育在智育、体育、美育等其他各育中的重要性,认清德育和其他各育的关系。学校里的每个人都应该抓德育,不仅德育课上讲德育,所有课程中都要渗透德育。德育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学校德育、社会德育和家庭德育三个方面,应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第二,大力推进创新教育,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长期以来,很多教师在课堂上习惯于满堂灌的方式,学生在接触到新知识时不用考虑,长此以往,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被无形泯灭,懒于思考问题,遇事依赖于家长和教师,失去了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因此,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勇于创新。特别是刚刚进入校园的小学生,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应该是探索新知的开始,教师和家长应积极鼓励孩子勤于动脑、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第三,完善德育教育评价制度。每学期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考核德育,实行教学评价。学校及相关教育部门要不断关注德育教师教学状态,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特别是课堂上的学习状态。依照评价制度,学校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作出评价;对教师教的如何,学生学的怎样作出评价;对课堂教学、德育活动作出评价。目前,德育内容的“假大空”和德育方法的形式单一,是小学德育普遍存在的现象。道德来源于生活,也应该回归于生活。强调育人为本,首先要重视实践性,摒弃片面的纸面德育,让学校德育紧密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实践之中。
篇10:小学德育教育模式分析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模式分析论文
小学阶段是德育培养的关键阶段,如果能够很好地抓住好这个关键时期的品德教育,就能给孩子们的成长打好一个坚实的基础。但是德育教育单靠学校一方还远远不够,只有建立起一个以学校德育教育为主、以社会德育教育为背景、以家庭德育教育为辅的三位一体德育教育模式,把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力量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把道德规范转化为小学生长期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真正实现小学德育教育的最终目标。
一、以学校德育教育为主体,改革学校教育方式方法
小学德育教育要以学校教育为主体,把学校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并结合教育改革目标,对学校德育教育不断进行改革和优化。首要任务是要加强广大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培养广大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充分发挥教师育人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广大道德素质优良的教师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让学生能够从教师身上得到积极的情绪和道德体验。其次是要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氛围。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班级里度过,所以一个班级的班风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德育水平。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风,通过班级成员的零号的情绪、行为、言论和道德面貌等,形成一个优良的整体精神风貌,同时催人奋进,形成积极向上的集体氛围。最后要努力建设和培育校园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操,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一是要加强制度管理,重点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训练,规范和指导学生的言行,使学生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怎样做;二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例如结合重要节假日,组织开展演讲比赛、庆祝活动、展览参观、公益志愿者活动等,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操,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行。
二、以家庭教育为辅,促进学校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对孩子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广大教师要学会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优势,发挥家庭教育在小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首先,教师可以采取家长会、家长沙龙、家长座谈会、亲自运动会等方式,把家长调动起来,提高他们对家庭德育教育的认识,并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德育教育中来,并积极发挥家长的主管能动性,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积极建言献策。其次学校可以采取成立家长委员会的方式,建立起学校老师与学生家长之间联系沟通的桥梁。让学生的家长们积极参与到学校、班级的管理中来,为班级教学和管理提供各种义务劳动和服务,让家长们更亲近学校、亲近班级,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体系和内容,进而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和水平。最后学校可以采取建立家长与学校互访互通机制,增加学生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比如建立微信群、QQ群,采取家访的方式,增加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沟通中,教师要注意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注意沟通的形式和内容,多讲讲孩子在学校表现好的方面,尽量避免导致学生和家长产生对立的负面效果。
三、发动社会力量,实现学校与社会德育教育相衔接
可以说,社会教育作为一个大的教育环境,它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继续延伸和发展,也是是实现少年儿童德育的关键。把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在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和良好行为习惯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学校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将学校和社会德育教育结合起来。首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参观学习、访问等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到附近的社区开展劳动、到公园参观考察等,既让学生在参观的过程中锻炼了身体,又认识了自然、认识了社会,扩充了自己的知识面。在参观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写日子、写感受、画自己看到的一切等方式,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其次是学校可以采取聘请校外辅导员的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比如请动物园的工作人员给学生上一堂保护动物的知识课堂、请部队的官兵给学生上一堂军事课程、请敬老院的工作人员给学生讲一讲如何照顾老人等等。这些内容都是课堂上学不到的,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有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最后,学校要尽量与社会周边的相关部门互相配合,给学校营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直接影响到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也关系到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成败。
综上,要想成功实现小学德育教育的目标,社会、学校、家庭三方力量缺一不可,所以,我们的社会、学校和家庭要共同努力,建立起“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为培养祖国的未来共同奉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马健.小学与社区德育互动的理论与实践探讨[D].广州大学,.
[2]张燕梅.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J].考试周刊,.10.30.
[3]杨虹.小学生生活德育探究[D].鲁东大学,2012.
篇11: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研究论文
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研究论文
摘要:德智体美全方位教学是学校一直以来的办学宗旨,其中在小学阶段就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很重要,它有利学生从小建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以及养成良好的品德,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负面效应开始影响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在新形势下德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呈现出了新的特点,要注重德育的主导方向,发挥学生的主体位置,笔者将对新形势下的小学德育教育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新形势;小学;德育教育
小学生的教育问题不容忽视,他们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是国家培养的栋梁之才,尤其是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它是学校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教育。但是当前的小学德育存在一定的问题,其需要发挥全体的力量将问题进行解决,因为小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所以做好德育工作很重要。
一、新形势下的小学德育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1、长期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的教育一直都是重智轻德,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往往都是重视文化课的成绩,而忽视德育课,不仅是学校老师这样,包括家长也认为孩子的文化成绩比较重要,长此以往就出现了教育思想偏差的问题,导致学生缺乏对德育教育的认识。
2、德育教育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小学德育教育提倡培养学生发扬我国传统美德,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素质和良好的品质,以便于长大后为社会作贡献。学校的教育方向往往是美好的,但是缺乏与社会相联系的教育模式在现代化教育中是难以维持下去的,因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学校的理论教育用于社会根本发挥不了很大的实际价值。
3、社会负面信息给学生成长带来了影响。网络信息的快捷为人们带来了便利,并且大众媒体上宣传的都是积极向上的思想,可以让人们获得更多的信息资源,但是也有不法分子借用网络进行黄色、暴力等内容的宣传,由于小学生年纪小,好奇心重,又不懂得分辨事物的好坏,他们一旦从小养成了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坏习惯,长期缺乏与人沟通交流,不仅影响学习而且不利于身心的'健康成长,很容易因为不正确的价值取向而误入歧途。
二、结合新形势要求,不断改革和完善小学德育教育
1、学校坚持以德育教学为教学重点。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的基础,只有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立足于文明社会中,所以学校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将德育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放在同等位置,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培养全能型人才。因为小学生的行为很容易受成年人的影响,所以在学校老师要做好模范带头作用,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学生,加大对全体教育人素质的培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定期开展家长会让其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成长环境,然后由老师和家长共同制定符合学生特点的德育教学方式,还要告知家长学生的行为结果很大部分离不开家庭环境的影响,让家长在家也重视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2、让德育观念同实际生活的联系。首先要培养学生对德育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认识到学习德育的重要性,这就需要老师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主动关心每位学生,去发现他们的个性特点,然后根据他们成长情况的不同制定符合其性格养成的教育方式。因为人们的思想都是在自然生活养成的,所以要做到从学中来到学中去,充分结合实际行为让德育深入学生内心,让学生的道德认知转化为一种道德行为。例如:学校定期开展优秀少先队员升国旗奏国歌,编排黑板报或是带头打扫卫生等,在各种节日来临之际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活动,在植树节期间,组织学生去户外种植植物,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让他们在实践生活中亲身感受到农民伯伯们的辛苦,从而更加懂得热爱动植物,热爱自然,珍惜劳动成果。这样不仅有利于他们团结合作精神的培养,还使他们的思想觉悟得到提高,让小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
3、遏制网络的负面影响,进行创新教育。对于网络媒体上出现的一些负面信息,要加强学生判断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让他们懂得分辨事物的好坏,提升对自我行为的约束能力从而抵制不良社会信息的影响,鼓励学生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与社会正能量进行联系,让他们在现实社会中树立正确的集体主义精神。同时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改变以往的教育模式,让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不仅要注重对学生传统美德的培养,还要让其学会适应多元化社会的发展,充分发挥自主能力,引导他们在树立爱国主义情怀的同时还能树立各种正确的价值取向。国家要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坚决抵制不良风气,对散播负面信息的人员进行严惩,并且加大舆论的谴责力度,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社会学习环境,让他们可以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三、结语
对于小学德育教育的学习至关重要,不仅是学校各位教育人员,还有各学生家长都要参与到学生的德育教育中,重视对德育工作的开展,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并且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德育教育模式,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享受更好的教育,将他们培养成为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贾碧玉.新形势下的小学德育教育探究[J].中华少年,(5).
[2]何立波.浅谈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11).
篇12: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研究论文
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研究论文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存在的问题
1.语文教师过于重视学生分数。现在大多数学校与教师为了提高知名度,过于重视升学率,导致在语文教学课程中,只顾提高学生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品德和情感问题。而这样不仅使学生无法达到理想的语文成绩,还会厌倦语文课,也就发挥不了德育的目的。
2.语文教师对德育理念理解不透彻。由于语文教师对德育理念理解不透彻,所以就无法全面掌握语文教材德育的内容与重点,导致语文教师对语文教材无法进行深入探究,而德育目的也就无法达到。
3.语文教师缺乏丰富的专业知识。要把品德教育融入在小学语文教学课程中,语文教师就必须具备扎实的语文功底,但由于小学语文教师缺乏丰富的专业知识,也就达不到真正的德育目的。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措施
1.教学课堂中融入德育。在语文教学课堂中,语文教师首先可以运用感情熏陶法,对语文教材内容进行丰富,并对小学语文基础知识进行辅导与培养,进而可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与教师的'感情统一,促使小学生的想法与观念得到尽情地展示,这样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师德育的开展,使小学生有效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吸收品德教育。另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做好榜样,在小学生的意识里培养良好品德,引导学生养成尊老爱幼,遵守纪律,勤俭节约,文明礼貌的好习惯,通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品德教育,可以有效地使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进而提高道德情感。
2.教学课外活动中融入德育。小学语文教学课外活动可以丰富小学生的课外知识,通过把德育渗透到语文教学课外活动中,可以使小学生的综合知识水平与思想品德得到提高。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的,语文教师可以尝试运用成语接龙、演讲、文章朗读等方式,来实现对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的培养和品德教育。
3.课外阅读中融入德育。语文教学课外阅读在培养小学生基础知识方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通过把德育融入到课外阅读中,不仅可以丰富语文内容,还可以使学生的道德情操得到提升。另外,语文教师在课外阅读课程中,还应该安排各种类型的课外阅读活动,激发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总之,在语文教学课程中教师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使语文基础知识和德育完美结合,促使小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同时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促使小学生的特长得到全面发展,对小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有效达到小学生品德教育的目的。
篇13:浅谈新形势下的小学德育教育的论文
浅谈新形势下的小学德育教育的论文
摘要: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直接影响着小学阶段对学生素质的培养以及道德体系的塑造。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知识学习方面的任务并不算重,教师只需要帮助学生学习以及基础性的知识就可以了,更重要的反而是对于学生个人习惯以及思想品德的培养与塑造,这直接关系着学生未来的发展以及成长。本文就此详细的探讨了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学的相关要点,希望促进我国小学德育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小学教学;素质教学;德育;探索
一、小学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意义
中国有句俗语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想表达的意思就是从小时候就能够看出一个人未来的发展,预测到这人以后所能够做出的事情。从这句话中可以明显的看出,小学教学中德育教学的重要意义。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生长时期,在这一阶段学生接触到的事情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并且会对学生个人情感以及道德体系的建立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完善的德育教学来正确的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社会观,并且要进一步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分析
在小学德育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德育教学的质量,相关的教育人员应当注意以下要点:(一)尊重每一个学生在小学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做到对所有的学生都一视同仁,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学生树立最好的榜样。对于小学生而言,老师是他们最尊重的对象之一,小学生一旦发现自己受到了教师的关注,那么就会有意识的主动学习,其进步也会加快。反之如果学生一直被教师忽视,那么其进步必然会越来越慢,甚至出现倒退的情况。因此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每一个学生,与学生进行平等、用心的交流,进一步确保德育教育的质量[1]。(二)正确引导学生小学生年级比较小,经历的事情少,因此尚未形成完整的社会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其对于世界、社会的认识还处于一个摸索的状态。因此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正确的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以及价值观。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思想理念也越来越多元化,一些消极的思想观念充斥了整个社会,这些思想观念会对于学生的成长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对此教师一定要做好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认识到什么样的思想是错误的,什么样的观念是不正确的,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道德观。(三)结合实际开展德育教学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拘泥于单方面的说教,因此教学的质量并不理想,很多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太重视学生的理解情况,因此经常会出现学生半懂不懂的状态。为了进一步提高德育教学的质量,教师应当结合实际来开展德育教学,通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理解德育教学的内涵以及意义。如在学生中,偶尔有个别学生会对别人的铅笔、橡皮等小物件感兴趣,然后出现趁别人不注意的时候就把东西拿走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时,老师可以找些拾物交公的事例说给学生听听,对于让学生拿出来不是自己属于自己的物品时,也要讲究方法,切不可伤害孩子幼小的自尊心。可以说成是哪个同学不小心装错了,检查一下自己的东西,如果不是自己的,勇敢地交到老师这里来,等等。然后,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在实际实例与讨论中真正地懂得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明白拾到的东西要交公这一道德准则,从而更加明确学生的是非观[2]。
三、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的创新途径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进步,社会上的信息也越来越丰富,人们通过互联网能够轻松的获取大量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因为没有经过有效的筛选,因此并不是都是积极、健康的信息。小学生因为年纪较小,对于信息的接受、辨识能力较差,其很难正确的识别信息的有效性,长期接受这些负面的信息,很容易影响到学生的正常成长,因此必须要进一步创新小学德育教学的发展,对此应当做好以下两点:(一)学校重视德育教育学校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这些可以通过微信群、QQ群或者是班级主页等,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并且教师要主动的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及时的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更好的去了解社会、正确的认识社会上的一切[3]。(二)家庭要主动配合家庭中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对此家长应当主动的配合老师做好相关的德育教学。家长可以通过互联网来重新定义自己的身份,在网络上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彼此互相沟通,互相了解,进而有效的帮助学生打开心扉。通过这样的交流方式来向学生传播正确的价值理念以及积极的社会态度,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健康的成长。(三)教师与家长要加强沟通德育教育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不是单纯的通过教师的引导就能够实现的,其需要家庭以及学校的双重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确保德育教学的教学质量,确保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教师应当定期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彼此配合,针对学生的发展状况来制定一些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让德育教育能够渗透在学生生产生活的每一个环节[4]。
四、结语
在小学教学阶段,德育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水平以及个人素质。现代教学已经充分的认识到了德育教学的重要性,并且在现有的教学体系中融入了相关的教学理念。对此,相关的教育人员应当积极主动的开展德育教育,并且要与学生家长做好充分的沟通,更好的开展相关的教学,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高丽娟.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7,14(3):96.
[2]方吉庭.关于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的探索[J].学周刊,2016,10(33):126-127.
[3]唐克宇.浅谈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7,28(29):213-214.
[4]陈蓉.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探索[J].新课程小学,2017,13(4):114-115.
★ 小学德育工作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合集13篇)】相关文章:
实验小学德育工作计划2023-03-22
英语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计划2024-01-16
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2024-01-02
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学论文2023-02-20
学校年度德育工作自查报告2022-11-18
小学秋季德育工作计划范本2023-09-09
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论文2022-05-22
小学秋学期德育工作总结2024-01-21
农村德育工作计划小学2023-08-07
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总结2024-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