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教学法实验促进学校发展论文(共8篇)由网友“hxin6”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四步教学法实验促进学校发展论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四步教学法实验促进学校发展论文
四步教学法实验促进学校发展论文
[关键词]课堂教学;四步教学法;教学改革
“四步教学法”的教学理念是把自学能力作为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的基础能力来培养,从而训练学生多种感官并用的能力,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去想问题,会想问题,逐步实现变学生“学会”为“会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运用该教法教学能有效地废除“满堂灌”,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头脑,从而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一、“四步”教改的发端与实验
20世纪90年代,培红高中高考本科上线人数一直在两位数上徘徊,前面有省重点高中给予的压力,后面有其它普通高中的频频追击,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学校要想进一步发展必须解放思想、打造特色。,培红高中领导班子达成了共识:必须把素质教育与高考结合起来;必须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教学的核心问题去思考;必须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必须变“老师会教”为“学生会学”,从而全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这种背景下,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
当时出现的教法有“目标教学”“程序教学”“六课型”等。培红高中也是积极地向先进学校学习,今天学这个,明天学那个,但学来学去总摆脱不了“满堂灌”“注入式”的老框框。老师们热衷于讲,学生们听课效果不理想。当时张子强老师任一个班的数学课,他运用自己经过多年实践与探索总结出来的“数学四步教学法”进行教学,深受学生欢迎。后来该班任课老师郭秀文、田克志、李宝玉、张同森等逐渐将“四步教学法”移植于历史、政治、地理、英语等学科教学中去,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这几位老师所带的实验班连续两届实现了高考成绩的重大突破。能不能把“四步教学法”推广应用到其它学科呢?这个想法就成了培红高中校本教改的发端。自此,“四步教学法”也从单科摸索进入了整班实验阶段。
二、“四步教学法”成熟、推广与应用
带着推广“四步教学法”的想法,校领导班子让张子强老师整理出了“四步教学法”理论和操作模式,动员全校教师学习研讨。同时我们组织一个校本教研课题小组,并于申报了市级教研课题《四步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从理论到实践扎扎实实地展开了教学改革与实验。11月《四步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被市里正式立项,并被确定为市级重点课题。随着理论上的不断成熟以及在教学实践中的初步实验。“四步教学法”的教学优势日益显现出来,一批先期进入实验的老师和班级尝到了甜头,老师们反映教学目标明确了,上课轻松了,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们觉得上课有事可做了,自学能力增强了,学习效率提高了。
由于教改后高考成绩取得明显突破,加之操作方便,于是一些老师主动地投入到教改的行列,各学科都有人参与。“四步教学法”的运用赢得了领导、老师和学生们的肯定。
“‘四步教学法’体现了和谐教育思想,给学生以攀登知识高峰的‘脚手架’,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河南省实验中学特级教师屠新民在对培红高中的“四步教学法”进行深入研究后给予了如此的评价。
面对成绩,校领导和老师们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一致认为此次校本教改的路子走对了,决定全方位进行“四步教学法”改革。随后,关于创新教法、废除“满堂灌”的教研活动在学校展开了。通过校领导班子研究、工会动员、集中业务活动学习、教研组讨论等形式,教改观念逐步深入人心。“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早改早受益,晚改晚受益”的观念渐渐成为教师的共识。
随后,培红高中先后组织老师们到全国教改先进单位参观和学习。同时,邀请了一些教育专家来校进行学法、教法指导。在广泛学习他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学校还注意引导老师们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加以创新。在大量教学实践中,培红高中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富有自己特色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即“自学指导、启发思维、达标验收、强化效应”四步教学法。
三、领导重视,制度健全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培红高中的领导班子成员把教改工作当作一件要事来抓,成立了由校长牵头,业务校长直接负责的教改领导小组,下设评课、备课小组,制定了备课组长例会、集体备课、教案检查、挂牌听课以及评课等制度,定期对老师备课、上课情况进行检查、总结、交流和评定。学校要求班子成员亲自参与教法学法改革,写教改文章、作专题报告,并深入课堂教改第一线,进行听课、评课、指导老师搞教改。
培红高中每学期都定期召开教法与学法改革动员大会,举行“教改观摩周”活动,每周五下午定时召开备课小组会,研讨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商讨解决的方案和具体措施。通过讲公开课、示范课、说课以及课例分析等活动,进行研讨,相互取长补短,使四步教学模式不断成熟和完善,并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和应用。
目前的鹤壁培红高中,人人讲教改,个个搞教改,“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模式被“精讲精练、师生互动”的全新教学模式所取代,涌现出了一大批教改积极分子和优秀课改老师。
四、春风化雨,成绩斐然
培红高中作为一所普通的市级示范性高中,原属企业办学,20才交由地方管理,学校以前招生一直以企业子弟为主,近几年才开始面向地方招生,在知名度、社会声望等方面,明显逊于其他社会学校,因此,一直在招生上处于劣势。近几年,在“四步教学法”校本教研推动下,学校在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做出了引人瞩目的成绩,各项高考指标也连破历史记录,在当地声名鹊起,被誉为“鹤壁普教的一朵奇葩”。
近几年来,培红高中的老师们所撰写的有关“四步教学法”的文章屡屡在省、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或在省级以上学术会议中交流获奖,所写的“四步教学法”教案、所讲优质课也屡屡在省、市级评比中获奖。《四步教学法的形成与发展》《四步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等一批教科研课题分别结项,并被评为市级优秀课题;《四步教学法在各学科中的应用》也即将结项。我校总结了近三年来实验“四步教学法”的经验与体会,编辑了“四步教学法”论文集和“四步教学法”教案选,录制了一批四步教学示范课。至,我校又成功出版了《四步教法学案》系列教辅读本,深受各地师生的好评。
20至,培红高中举办的两届“四步教学法”观摩活动和经验交流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兄弟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参观学习者五百余人,获得与会者的好评。许多兄弟学校把培红高中的“四步教学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四步教学法”,正由一枝独秀。日益繁花似锦。
篇2:强化家庭教育指导,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论文
强化家庭教育指导,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论文
摘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家庭教育缺位,不利于孩子成人成才。学校要推进素质教育,就要依法承担起家庭教育的指导责任,对家长进行系统的教育法规、育子知识培训,最大限度地整合育人资源,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
关键词:家庭教育,素质教育,教育法规,教师 ,学校教育
一、家庭教育缺位不利于孩子成人成才。
本校地处山区农村,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基础薄弱,学生家庭多为三代同堂,家长外出务工普遍,独生子女比例较大,祖辈家长代育居多。多数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但因对教育法规疏于学习,对素质教育理解不深,对学校工作了解不够,对孩子身心特征缺乏研究,对科学育子方法知之甚少,家庭教育效果常常不如人意。
二、学校加强家庭教育指导责无旁贷。
陕西省《关于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指出:“强化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责任和保障机制,形成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推进素质教育的合力。”“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是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引导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孩子有益的兴趣爱好,合理安排孩子的课余生活,配合学校共同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促进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推进素质教育需要家长密切配合。
教师经常抱怨:学生学习习惯差,品行也欠佳,教师若严管,家长还找茬,校长逼质量,实在没办法。要走出这种困境,除校长要处处保护教师权益,为教师排忧解难,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改进教育方法外,笔者认为,在政府主导或者社会力量创办的家庭教育机构不健全的情况下,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学校主动承担起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对家长进行系统的教育法规和家庭教育知识指导、培训,最大限度地整合家校育人资源,形成育人合力。
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而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全日制寄宿学校学生除外)在家生活的时间大于在校学习时间,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学校和家庭都会对学生提出一些要求。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同理,有好的家长,才有好的孩子。帮助家长更新教子观念,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是新的教育形式赋予学校教育新的任务,对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形成和谐、文明的人际关系,建立学习型的家庭,起着积极的`作用,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本校依据教育法规、国家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根据“传承优秀文化,全面打好基础,培养良好习惯,培育合格公民”的办学理念,制定了《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开展了“好书伴我行,智慧满人生”读书活动。要使《评价》指标全面达标,读书活动取得长效,逐步成为我校内涵发展的亮点,必须进一步强化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四、学校内涵发展必须整合育人资源
1、校长要把家庭教育指导与实践纳入议事日程,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家庭教育领导小组,创办“家长学校”,由主管校长、教导主任、少先队辅导员、班主任负责实施。各年级要成立家庭教育教研组,主要任务是帮助家长了解教育法规,了解学校工作,更新教育理念,形成理性的、关爱的、民主的教育方法,引导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2、家庭教育教研组要围绕落实《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各项指标这条主线,依据现实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目的性与实用性相结合、时代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原则,研究任教班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家庭状况,研究、归纳本年级本学期家庭教育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及方法等。
3、要坚持循序渐进、分层施教,逐步提高的指导思想,从一年级(最好从幼儿园)开始,每学期至少对家长进行一次家庭教育知识专题培训。小学阶段不少于12次的家庭教育知识培训,其效果不言而喻。如果初中、高中也能坚持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知识培训,其成效就更加理想。
4、通过家长学校民主推荐产生的有代表性的家长组成各年级家长委员会,并推选出负责人。家长委员会负责人和学校一起收集家庭教育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负责某年级家庭教育工作的教师要定期征询家长委员会负责人对家庭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利用学校与家庭之间这座信息快速互递的桥梁,将会大大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除定期为家长作家庭教育辅导报告外,还应开展一系列的家庭教育实践活动。
(1)家长听课活动,邀请家长定期不定期到校听课,了解教师课堂教学情况,了解孩子的课堂表现。
(2)开展家庭教育知识咨询活动。
(3)开展家访活动――教师到学生家中家访,请家长到学校交谈,电话家访和家校联系卡,邀请家长参加主题班会等。
(4)建立“家长接待日”制度,设立“家长意见箱”等。
学生家长都是各行各业的骨干,如果这样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都熟知国家的教育法规,增强了为国育子的意识,树立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了科学的育子方法,必将带动一定区域尊师重教良好风气的形成,促进学校办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可以预见,那所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与实践工作重视越早、抓得越实,对家长的培训越全面、越系统,家校育人力量整合的越好,那所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的负担就越轻,那所学校就会早日迈进名校的行列。
篇3:打造优秀教师团队促进学校和谐发展论文
打造优秀教师团队促进学校和谐发展论文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育实践的主体,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是通过教师这一主体去实现的。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是学校工作的生命,教师的工作决定着这项工作的成败与质量,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是一个学校核心的竞争力。教师的发展,干部队伍的作用以及校长价值领导力的提升,在打造优秀教育团队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成为实现学校和谐发展的关键。
一、促进教师发展,形成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是打造优秀教育团队的核心
1.用共同愿景凝聚和激励全体教师,形成促进学校发展的教育合力
在每学年开学初,都须召开教师大会,客观冷静地分析学校在上学年取得的工作成效、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和建议,经过细致的梳理和推敲,制定本学年的发展规划,形成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这样的愿景代表了全体教师的共同意愿,自然而然成为教师的集体信念,人人都会主动承担责任,把集体意志转化为个人的自觉行为。在共同愿景的引领下,教师就会迸发出新的工作激情,从而形成促进学校发展的合力。在制定和落实规划时,学校领导要站在高处,思考如何为学校的发展着色增辉;谋在深处,明确学校发展道路,制定科学有效的发展战略;创在新处,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抓在实处,从细节入手,注重内涵发展;亮在明处,注重展示学校风貌,打造品牌校园。
2.尊重、信任、理解、教师,形成教师自主发展的动力
教师的发展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教师持续、内在、稳定的发展中能给自己拓展出更大的发展空间,也能给学校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因此我们必须把促进教师的发展作为学校发展核心,用这一核心指导学校管理,让每个教师保持自己独特的思想和发展路径,同时又能尊重、信任、理解、宽容地对待与自己不同的观点,追求一种和而迥异的思想境界。让每个教师都感觉到自己在学校中始终是被重视的,都有机会获得成功和施展才能,学校的每一次成功都浸透着自己的汗水与智慧,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贡献。尊重他们,激发教师创新的原动力;信任他们,让教师放手大胆地尝试实践;理解他们,给每个人一个成功的支点,激励教师拨开迷雾,找到破解难题的瓶颈;宽容他们,消除教师探索过程中的重重顾虑,走向成功。
3.营造良好的竞争与合作氛围,构建团结合作的大家庭,增强教师的归属感
竞争与合作并存,个人奋斗与团队协作是推进学校发展的主动力。没有竞争,教师就会不思进取,失去生机与活力;没有合作,必然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群体离散,甚至产生不必要的内耗。校长就要用科学合理的制度引导教师竞争,用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促进教师合作,积极营造家庭氛围;鼓励教师互相交流,为教师提供交流谈心的机会;关注教师困难,为他们排忧解难,消除生活顾虑;倡导集体备课,交流工作心得。让大家体验着家庭的'亲情,心才能连得更紧,学校的发展才有巨大的推动力。
二、发挥干部队伍作用,增强学校执行力是构建优秀教育团队的重点
执行力是一个学校整体素质和领导角色定位的体现。执行力增强,才能确保学校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干部是学校管理的脊梁与中坚,他们的价值取向、工作作风和工作能力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学校执行力的强弱。一种教育新理念的实践起初都是以一种反常态的形式呈现出来,在执行中就会有一定的难度与压力,但当它经过实践运行过程中的丰富完善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让他们在执行时正视现实,不推脱责任,要求他们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灵活变通,执行政策不走样。赋予他们一定的权利,让他们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做好自己分管的工作,甚至在特殊的时期特殊的工作中赋予他们特殊的权利,确保工作成效,发挥他们特有的才智,让他们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学校应该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校长应该将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在学校发展大政方针的敲定上。将工作目标、工作思路、工作任务确定以后,给他们留下一定的空间,让他们自主地创设出符合自己工作特点的、能够体现自身个性特征的工作运行策略,以迸发出新的工作活力。
三、提升校长价值领导力,确保决策果断有效是打造优秀教育团队的关键
校长价值领导力是对社会主流价值的理解力和把握力,是对当代基础教育改革中主流价值的选择力和执行力,是对本校主流价值的提炼力和变革力,反映着自己对主流价值的渗透力和转化力。校长的价值领导力是影响学校发展、教师教学水平、学生学习生活质量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校长的价值追求引领着学校的发展动向,推动着管理变革。优秀的校长在不断学习与实践中领悟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结合学校实、教师需求学生需要制定出科学的动态的管理运行机制,果断地运用在教学活动中。校长果断的决策与胸有成竹的前景预设会给教师带来激情和信心,会成为教师心中的旗帜和奋斗的信念,校长独特的办学理念巧妙的管理机智也会让教师信赖,得到他们的尊重与认同,从而实现价值取向一致化。
一个很生动的比喻:学校工作是一个木桶,教师队伍是木桶的帮,要求上下齐心;领导班子是木桶的底,要求结实负重;校长是木桶的箍,要求校长的管理要松紧适度,既要拢人气,聚人心,又要给他们发展的空间。学校的管理制度和校长的亲和力就是附着在桶上的胶水,多不得也少不了,多了有碍水桶的外貌,少了就会漏水,只有采用动态的处理才能使水桶发挥最大的效益,只有打造出优秀的教育团队,才能促进和保障学校和谐发展。
篇4:人力资源管理模拟仿真实验教学法的发展建议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模拟仿真实验教学法的发展建议论文
摘要:进行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本文从应用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的角度分析实行模拟仿真实验法进行教学是必然趋势,提出推进人力资源管理模拟仿真实验教学法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模拟仿真实验;实验教学法;效果;评价
一、实验教学法与人力资源管理模拟仿真实验教学法
实验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使用实验软件,通过控制条件的操作过程,引起实验对象的变化,借助实验对象的观察和操作提高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运用的方法。
人力资源管理模拟仿真实验教学法,是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以模拟仿真软件中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状态为实验对象,使用相关软件及配套的案例库、数据库,设计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六模块实验方案;设置人力资源管理标准或指标,使学生观察、操作实验中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状态,提高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六模块知识实际运用能力的教学法。
二、人力资源管理模拟仿真实验教学法发展的必然趋势
应用型本科发展目标定位于面向市场培养应用型人才,此定位要求应用型本科教学要着重培养动手与操作能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极具应用性和实践性,必须通过实际运用,才能达到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在这一背景下,模拟仿真实验教学法在中国应用型本科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迅速发展,形成不同于理论教学的鲜明特色:师生互动充分、学生参与度高、面对职业实用性强。不少企业已开发形成一系列有特色的实验教学产品,如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实验软件等。实验教学法正在成为弥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教学方法不足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
三、人力资源管理模拟仿真实验教学法的发展优势
1、模拟仿真实验教学法利于促进教学模式转变。实验教学法的软件内含模拟企业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和方案设计实验,以学生自学和小组讨论完成为主,指导教师辅导、优化、评价实验方案,实现教学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
2、模拟仿真实验教学法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实验教学中,由学生分组扮演人力资源规划专员、招聘专员、培训专员、薪酬专员、绩效考核专员、劳工关系专员等角色,根据实验中的企业战略和外部竞争态势通过小组讨论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设计。能有效解决传统教学中重视理论,轻视实际职业技能的.问题。
3、模拟仿真实验教学法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当代大学生对上机互动学习兴趣浓厚。实验法教学环境符合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登陆软件可采取多种学习方式,如竞争、合作、论坛交流、成绩排名、优秀成果汇报,能有效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兴趣和潜能。
四、人力资源管理模拟仿真实验教学法的发展建议
1、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室。硬件上,需设教师指导观摩区、学生操作区、学生讨论区等,方便教学的知识传授、团体互动、监督控制;软件上,一要以人力资源管理综合案例分析和综合实验软件建设为重点,培育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设计能力。二要全面涵盖六大模块基本操作软件,改变许多院校实验模块单一,不能完整涵盖人力资源管理模块的现象。三要配备与综合案例分析软件相关的法规库和案例库,促进学生规范设计人力资源管理方案,并与综合实验软件、六模块操作软件相配套。
2、建立完善实验教学的“双导师”人员配备。理论教学要和实验教学相联系。实验教学要形成“双导师”:一个导师是理论教学专任教师,专任教师须进实验室,教师经严格培训,掌握实验教学指导方法。第二个导师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职人员,他们进实验室提供真实案例,指导方案设计,并对改进实验软件以适应现实变化发展提供建议。
3、完善模拟仿真实验学习效果的评价。第一,六模块软件实验任务完成情况,以实验报告撰写质量和小组成员在实验中的贡献度为依据量化打分。第二,综合实验方案由学生分组,各组软件对抗操作成绩排名和实验方案成绩排名加总打分,构成综合实验方案评价排名。第三,人力资源管理法规学习评价由学生登录法规库自测打分并由教师点评。
4、模拟仿真实验要和学生实习、就业相结合。以实验教学为枢纽,使学生接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职人员培训,实验设计方案若被企业导师认可,即创造条件让学生去企业实习、就业。切实强化校企联合培养人才,以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
5、对模拟仿真实验要出台统一的开发、使用、监督、评价办法。模拟仿真实验教学虽已有所发展,但仍缺乏统一实验教学软件开发、使用、监督、效果评价办法。应成立专门软件教学管理专家组制定相关办法,促进实验教学发展的科学化与规范化。
总之,为更好地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应多管齐下,尽快全力推进人力资源管理模拟仿真实验教学法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延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法探讨[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5)
[2]杨嘉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验教学方法初探——模拟软件教学法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3)
篇5:深化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改革提升论文
深化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改革提升论文
[摘要]深化教师专业发展是促进超大规模中学发展的关键因素。山东济南历城二中在实践中建立中国教育学会实验学校。引导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发展改革管理模式,克服阻碍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障碍;借助中国教育学会智力资源谋求教师发展;加强校本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由此突破了学校发展瓶颈。
[关键词]历城第二中学;学校管理;教师专业发展
近些年来,全国各地涌现出了很多在校生超过5000人的超大规模中学,甚至个别巨型学校每个年级有60多个教学班。由于规模过大,一些学校在日常运作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较为表层的问题有学生安全、学校日常管理、师资不均衡,等等;较为深层的问题则牵涉到教师发展、课堂教学改革、学校文化建设,等等。这些问题已经成为超大规模学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以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深化教师专业发展为例,探讨超大规模中学如何突破发展瓶颈。
一、克服阻碍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障碍
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以下简称“历城二中”)1958年建校,,李新生出任校长。他领导全体师生员工花了五、六年时间把历城二中建成了一所济南市的著名中学,初中部现有38个教学班,共有学生近3000人,高中部有72个教学班,学生约4200人,不到时间学生数膨胀了5倍多。学校规模扩大以后,原来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层级式管理模式越来越显得困难重重,不仅使政令通达缓慢或者失真,而且也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一个部的教师数量是过去学校扩招前的几倍之多,学校领导层无法及时做到与教师沟通。由于级部权力过小,因此难以根据本级部的实际来组织教研活动。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历城二中像许多超大规模学校一样,实行了扁平式的低重心管理模式。在研究了许多学校的扁平化模式之后,他们发现有些学校在实践过程中虽然解决了一部分过去层级化管理模式的弊端,但是却产生了许多新问题,如旧模式的惯性存在使得扁平化模式所要求的员工充分参与难以实现,因此导致在新管理模式下出现出现了新的扯皮现象;有些学校原来体制下的“三大处”(教务处、德育处和总务处)主任与级部主任经常发生冲突现象,降低了工作效率,等等。他们充分借鉴了其他学校的经验,不但最大程度地避免了这些问题,而且还解决了最为重要的教师人心归属的问题。
历城二中以级部为单位设立5位副校长,即高一、高二、高三、初中部以及后勤分别设立一位副校长。以高中部为例,3位副校长同时兼任一个级部的主任,负责该级部的全面工作。每个级部设立3位级部副主任,他们同时兼任政教副主任、教导处副主任和团委副主任。除了负责整个年级相应处室的工作之外,每位副主任还同时负责该年级文科班或者一半理科班的日常全面管理。传统意义上的“三大处”则主要成为相应资料的收集、保管部门,也就是说变成了服务部门。为了给教师们做出表率,同时也为了使工作更有成效,全校的副校长和级部主任还同时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教一门自己专业的课程。如高二级部的副校长纪立孟,是高二年级的级部主任、高二某班的数学课教师和班主任。由于除一位校长之外的所有领导干部都既是一线教师,同时还是班主任,因此他们无论对于校级的各项工作,还是对级部最贴近教师和学生的各项具体工作都十分熟悉。这样既解决了有些学校的副校长难以在各级部之间进行有效协调领导的问题,又解决了学校规模太大所导致的信息难以充分流通的问题。副校长不需要开会或者调研就能充分了解各项工作的进展以及工作推进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避免延误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
在历城二中的管理模式下,校长直接与副校长沟通,副校长直接与班主任沟通,平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事务性会议,节约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对于班主任的管理,也是采取级部管理的方式,每周分年级召开一次班主任会,一些随机的问题随时随地就能得到解决。至于班主任的培养和提高,则通过定期召开班主任沙龙的方式来进行。
这种模式还为教师创造了榜样。在历城二中,工作量最大的是各级领导干部;只求付出不讲回报的也是领导干部。他们坚信一个朴素的道理:只要领导付出了,教师们就能跟着付出;只要教师们付出了,学生们就能跟上来。在新的管理模式下,由于副校长不仅直接在年级工作,而且与教师们一样担任教学与班主任工作,因此他们更多地以同事的身份出现在教师之间,他们组织的教研活动或者对教师提出的建议就更容易被接纳,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由科层权威所导致的逆反心理。
二、建立中国教育学会实验学校
,历城二中成为中国教育学会实验学校。学校领导层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迅速扩大教师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因为作为忙碌的普通高中领导和教师,他们的交往圈有限,难以接触到很多优秀的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李校长在谈到当初的决策时说:
“我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让教师们与这些教育界的大家零距离接触,扩大他们的视野。我们这里的教师,如果不采用这种方式,就不可能迅速转变观念。我们不可能自己联系专家来校讲课,因为一来我们不认识那么多专家,二来我们自己也没有精力做这件事情,所以我们就想到借助于专业研究中心的力量。”
在中国教育学会实验学校组织机构的安排下,学校几乎每个月都会有大型的学习活动。一开始的时候,活动主要集中在转变教师的观念上,请来的专家多是著名教授、校长或班主任。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教师们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非常明显的转变。有些教师也开始有意识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但是却感到比较困难。这时,学校领导根据教师们的意见,及时调整,开始把重点放在课堂教学改革上。一些全国著名的学科教学名师来到历城二中,先给教师做报告、上示范课,然后听二中的教师讲课,再进行点评。用教师们的话说,就是“手把手地教”。
教师们还经常与外省市一些比较著名的中学的同行进行深度交往,例如,定期互访,互换教师或者中层干部一小段时间,派教师参加外校的高考研讨会,等等。这些深入交流互访使教师们开阔了视野,激发了自己的创新能力。
从历城二中与中国教育学会的合作来看,十分难得的是它在借助于教育学会的丰富资源时强烈的校本意识。他们根据本校教师的实际状况不断调整培养重点,使得与教育学会的合作在短时间内就给教师们树立起了比较高的参照标准。以往教师们在日常教学和教研活动中,眼睛看的是身边的同事,至多是同一个区的同事,除了比较统考成绩,就是相互比较参加各级公开课的级别和名次,因此难以真正转变教学观念。而有计划地请各层次专家来校讲课、上公开课或者评课,就等于为教师们树立了高层次的专业榜样,使得历城二中本身同时成为了所有教师们专业发展的学校,教学工作变成了支付报酬的学习活动。学校入职师资较弱,但却能够取得引人注目的教学成绩的部分原因,就在于这种高质量的校本学习活动。对教师们来说,最为可贵的是这样高规格的学习却不需要离开自己的日常教学环境就能获得,这不能不说是学校为他们创造的一项最大的福利。 三、加强校本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
尽管历城二中花大力气借助中国教育学会的资源来提高本校教师的专业能力,尽管专家们专业水平非常高,也十分敬业,但是他们与教师相处的时间毕竟有限,不可能行之有效地转变他们的观念或者教学方式。理论与实践的鸿沟,专家教师与普通教师之间的鸿沟都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才能够跨越。而且,教学这个职业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能力,它更加需要专业素养,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人品、道德和风度。在这方面,历城二中在校本情境中,通过以下三种做法努力解决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问题。
第一,鼓励各种教学改革实验与研讨。课堂教学不同于学校管理或者工厂流水线,可以规定一个模式或一组数据大家照着做。教学更多的需要启发、点燃与对话。正是基于对教学特点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于高效课堂的追求,作为中国教育学会实验学校,历城二中从开始用“研讨课”的方式来进行校本课堂教学诊断与改革。校长亲自组织有关学科教师去听课,如果发现某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高,那么第二天立即再组织更多教师去听这位教师的课,课后大家一起分析这位教师课堂之所以高效的原因。通过研讨课,高效教学的一些理念就可以渐渐通过具体的课堂教学体现出来。历城二中的“研讨课”,其实就是一种临床督导法。
校长以临床督导法改进教师的教学,若要取得最大成效,则不能只限于改进他们的教学行为,还得改变他们的教学态度和信念。历城二中把外来专家的报告和公开课与本校自行组织的研讨课结合起来,就是一种既改变教师的态度与信念,又改进其教学行为的尝试。
第二,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20后随着学校规模急剧扩大,新招聘的青年教师越来越多。这些新教师的专业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他们制订了细致的措施来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手把手地教他们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除了集中的严格入校培训外,教龄在5年以下的教师必须参加“青年教师听课汇报制度”,定时间、定地点找分管领导汇报听课感受;每位青年教师都有在日常教学中结对子的师傅。副校长纪立孟说:“我会有计划地听各科新教师的课,听完后都要很真诚地跟教师谈,手把手地教,过一阵子再追踪听课,如此重复很多次,直到这些新教师找到了上路的感觉。”
历城二中还通过每年一度的“十佳青年教师”和“教坛新秀”的评选以及普通话比赛有效地培养青年教师。
第三,对教师实施情感领导。由于历城二中的绝大多数学生都寄宿,因此教师在学生的安全、生活、心理等方面花费的精力大,情感投入多,但是他们的收入在本市教师中却不是最高的。虽然如此,最近几年却很少有教师离开,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历城二中的学校领导对教师实施的是情感领导方式。李校长对自己和对几位副校长都要求“谁当校长,谁就打头阵”。正因为领导全身心投入,兢兢业业地发挥带头作用,二中的校训“人生在勤”才能够深入师生内心,学校急速膨胀却没有导致教育、教学质量下滑。除了带头作用,领导们还特别关心教师的日常生活。一位从外地调入的教师写道:“三年来,无论是工作调动、家属的安排,还是在生病最困难的时候,都是学校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我也常怀感恩之心,工作中增添了无穷的动力,我的行动也感染着我的学生……虽然身在他乡,但我真切的感觉到学校便是我温暖的家。”
萨乔万尼曾指出:“在最成功的学校中,教师都有一种强烈的共同体观念和一种共享的使命感。教师有时间共同规划和交谈,互相观察对方的教学工作,并共同反思他们的实践。换言之,他们有强健的专业人员共同体的支持,而且这些共同体与高水准的学生成就联系在一起。”历城二中采取种种措施促进教师深度专业发展的实践有效促进了教师的发展,这是学校进行高质量教育教学的前提条件。基础教育改革的最终落脚点在课堂上,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决定着一所学校内涵发展的深度和宽度。历城二中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校本管理创新案例。
篇6: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促进学校体育运动发展论文
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促进学校体育运动发展论文
现在独生子女居多,家长的宠爱,学生学习压力增大,娱乐媒体异常发达,学生体育锻炼时间越来越少,学生越来越不能吃苦耐劳;从而引起学生休能越来越差。针对这种情况让学生树立从小为终身体育锻炼打好基础,为祖国未来而锻炼;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更好地促进学校体育运动发展是当务之急,任重道远。
意志品质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相反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在长期的实践当中,伴随着克服困难的过程而逐渐发展的,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如何在体育课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呢?应当将理论融会贯通具体的体育活动实践之中,在体育锻炼中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一、意志品质的理论基础
意志的主要品质有: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意志的自觉性|”包括三方面的含义:(1)独立性,支配自己的行动,不受外界影响,独立完成任务。(2)有自知之明,虚心听取别人意见,敢于坚持真理。(3)不避艰险,在挫折,失败面前不灰心,信心百倍,积极奋斗。“意志的果断性”包括两方面含义:(1)在紧急情况下于立即采取坚决的措施,当断则断,决不犹豫,(2)善于抓时机。待时机成熟时才作决定。“意志的坚韧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1)作出决定,坚韧不懈地坚持到最后。(2)在挫折,困难面前不气馁,勇往直前。“意志的自制力”也包括两方面的含义:(1)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清醒的头脑。(2)能节制自己的能力。
二、树立学生的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对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克服困难,发展良好的意志品质,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应教育学生树立强健身心效力祖国的祟高理想,并把理想同眼前具体的体育学习紧密联系合起来,帮助学生把祟高理想融于体育学习的行动中,使之成为发展良好意志品质的动力泉源。
三、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在克服困难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培养意志应从养成克服较小的困难习惯开始,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去克服较大的困难。克服困难和障碍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目的'越重大,意志动机的水平就越高,人也越能克服更大的困难。因此在体育实践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的设置适当的困难情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意志品质,例如,耐力跑教学中,通过适当的增加跑距,缩短跑步时间,增加技术动作难度等手段,结合学生设置困难挫折的情境,同时,通过适当的思想教育;如引用《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从而提高学生应付困难的决心和能力。那么,耐力跑的练习热情高了,成绩自然会提高了。学生领会了经受磨难必将有重任。
四、当学生在体育运动中遇到困难时,要给予鼓励和方法上的指导。
通过一定的鼓励和方法的上指导,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遇到困难时,能够果断,勇敢去面对困难,解决问题。例如,当学生在耐久跑中出现极点现象时,教师既要通过激励性的语言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还应在练习后及时指导学生掌握极点和第二次呼吸的体育知识。再如体操教学中。学生在器械练习,如跳箱时,经常会产生恐惧心理,除用语言鼓励外,还应该运用合理的方法消除学生的心理恐惧,这时可以在跳箱两边放置高于跳箱的物体,使学生感觉跳箱变低,并敢于跳跃,这样使学生克服了困难增强了自信。
五、充分发挥集体和榜样的教育作用。
在集体的体育项目中,应当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例如,篮球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多组进行比赛,不同小组成员的学生会更多的感受到集体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坚韧力,果断性等良好的意志品质。此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除了可以向学生介绍著名的运动员,科学家的先进事迹外,还要从学生熟悉的当中,特别是从他们的同龄人中选取先进典型为他们树立坚强意志榜样。
学生有了良好的意志品质,他们参加体育运动就有了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等,学生体育运动动力有了,兴趣更浓厚,他们会挤时间锻炼,会克服各种困难去锻炼,从“要我锻炼”到“我要锻炼”;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对于学生取得优异运动成绩和开展学校体育运动至关重要,体育运动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同样学生有了良好的意志品质可以促进学校的体育运动发展;从而更有利于开展全民阳光体育运动,造福人类!
篇7:以特色运动项目促进学校体育教育发展论文
以特色运动项目促进学校体育教育发展论文
内容提要:本文分析了学校自身在体育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不足,发展体育教育思路不明确……根据我校实际,提出了通过开展“特色运动项目”来促进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模式,强调开展特色运动项目中应遵循长久、经济、实用等原则,注重“全员参与”与“个别发展”,关注本土资源等,让学校体育教育蓬勃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育、特色运动项目、全员参与、个别发展、本土资源
“生命在于运动”,体育教育是强身健体,关乎国家强盛的事业。我校几年前体育教育重视不够,由一般学校到挂牌成为广东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与促进研究”实验基地和嘉应大学体育实验基地,各类特色运动项目在市里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去年,我校确立了“崇经典重体育学英文立校本特色,修道德强身体知世界育莞邑英才”为特色的办学思路。如果把我校教育比作一个百花园,体育教育就是当中的一支奇葩。
一、对学校体育教育发展面临若干困难的回顾
几年前我校体育教育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困难—-这也是我市小学普遍遇到的难题。其中有政策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但作为学校,我们应该从自身出发,找出体育教育发展中的盲点:
1、对体育教育的认识不足。首先思想上不够重视,对学校体育工作仍然停留在“口头上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观念;其次,在制度上缺乏约束管理,对文化课的管理细节较为健全,而学校体育的管理仅仅是纸上谈兵,不够深入和具体;再次是学校对体育设施的投入缺乏力度,使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体育工作者最终只能是应付上面的检查;导致出现课堂上想管就管,不想管也行的工作态度。
2、发展体育教育思路不明确。很多学校都想本校的体育教育蓬勃发展,以此提高学生、教师体质水平,但是,苦于找不到良策。我校前几年也曾在这条道路上徘徊过。如何起步,如何让更多师生参与?如何发挥体育教师的核心作用?以什么运动为特色项目?这些,都是曾困扰我校发展体育教育的问题。当体育教育的思路不明确,就犹如航行在大海中失去航标的船。
为此,我校从实际出发,大胆尝试、精细构思、决定开展体育运动特色项目。
二、我校开展特色体育运动项目概述
开展特色体育运动项目,不能脱离实际,不能开展些华而不实的项目,而应该立足长久、经济、实用。所以,我校在设置特色体育运动项目时,采取了“全员参与”与“个别发展”相结合的战略。
(一)全员参与——夯实运动基础,营造运动氛围
我们经过慎重考虑,选择全体师生跑步运动、太极扇、教师健美操、大课间为集体运动项目,营造运动氛围。
让我们看看下表(表1)
集体运动
项目
参与对象
活动情况
师生
参加
百分比
1、全体师生跑步,校园动起来。
全校
师生。
我校每天下午从16:45开始,全校师生在音乐声中跑步25分钟。(见图1)已经坚持三年。我们通过数据统计发现,学生、教师确实能从简单的跑步运动中获益。师生的身体素质确实得到了有效的提高,病假率也降低了。
100%
图1
2、太极扇,弘扬民族运动
全体学生
我校逢星期三、五早上8:25打太极扇、逢星期二、四早上8:25做广播体操。(图2、图3)太极扇,吸取了中华传统武术的精华,糅合了武术、舞蹈的动作,既能强身健体,又能带给人美的享受,深受学生的喜爱。
100%
图2图3
3、教师健美操,青春飞扬。
低于45岁以下的教师。
每周五下午,从16:40开始,低于45岁以下的教师参加健美操,其他教师参加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
100%
4、大课间,运动快乐起来。
全体师生
大课间,每周三下午第三节课开始,全校开展大课间运动。(图4、图5)我校大课间共设置了40多个有趣的游戏,在全校各班级之间循环,促进了全校大课间体育运动的.正常开展。其中有健美操、呼啦圈、滚球、踢毽子、抛球、抓鱼、台风中心、十一人十足、秧歌舞、竹竿舞……
100%
图4图5
5、芭蕾手形
全体学生
芭蕾手形在大课间之后进行。(见图6)它是我校老师依靠智慧研究出来的一套放松运动,它集芭蕾舞蹈、民族音乐、体育锻炼之大成,融健身与审美于一身,在舒缓、徐徐的音乐下,学生静静地、轻轻地完成了形体放松的练习。
100%
图6
(表1)
对集体项目,我校采用齐抓共管的方式:7位专职体育教师团结协作,班主任、科任教师负责各班事务。
集体运动项目起到比较好的促进作用。这几年,前来我校观摩跑步运动、太极扇、大课间的来宾共计1000多人次。由于我校体育运动有了群众基础,我们应该让体育运动百花齐放,各种运动项目都有其特色。
(二)凸显特色——彰显学校特色,树立品牌项目
1、独轮车
独轮车运动又称为“益智运动”,是我校富有特色的体育项目,曾在创建教育强镇、教育强市的专场表演中演出,获得省、市等领导专家的好评。骑独轮车,可以锻炼学生的平衡能力和反应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肢体协调能力,通过独轮车运动,学生的身体变得更灵活,智力更发达,身体素质更棒。现在,我校的独轮车队大约有70人组成。(见图7)
图7
2、麒麟舞
自古以来,麒麟是吉祥如意、喜庆热闹的象征。我镇是全国著名的“麒麟舞”之乡,麒麟舞是我镇富有传统的民间艺术,也是一种特色的体育项目,曾在北京大小舞台表演,获得过广东省少儿花会金奖。学生练习麒麟舞,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而且可以训练学生团体合作精神,一举多得。我校麒麟舞特色队有30多名学生组成。(见图8)
图8
3、模型队
我校积极响应市教育局、青科协、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号召,在学校普及“学科学、爱科学”的科普活动。我校组建模型队,包括航空模型、车辆模型,积极参与市里组织的比赛活动。近年,我校模型队取得佳绩。今年,我校成为市“科普特色学校”。现模型队有50余人。
现在,我校的特色运动项目成为我校体育教育的品牌,它们屡次在我校举办的省、市级活动中展示,得到领导、嘉宾们的好评。近三年,前来我校参观学习达1000人次以上。
三、特色运动的效果及意义
特色运动给我校的体育教育带来了质的飞跃。近年,我校的体育教育取得了一系列成绩。,我校承办“广东省第三届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活动”(见图9、图10),教师的观摩课获特等奖,并挂牌成为广东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与促进研究”实验基地(见图11);,我校在“市大课间活动评比中”荣获一等奖(见图12);,我校举办第五届运动会,得到两千多来宾、家长们的高度评价。现在,我校体育教育形成了以大课间运动、全校师生跑步、独轮车、太极扇、教师集体舞、麒麟舞等项目为特色的局面。它们在全市起到一定的龙头示范作用。
由此,我们总结出如下几点经验:
1、特色运动项目有助于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
2、特色运动项目的选取要遵循长久、经济、实用等原则,避免华而不实。
3、特色运动项目的选取,可以采用“全员参与”与“个别发展”齐头并进的方式,让师生都加入到锻炼中来,感受运动之乐。
4、特色运动项目的选取,可立足于本土资源(例如,麒麟舞),才能标新立异,生命力持久。
图9图10
图11图12
综上所述,我校开展大课间运动、全校师生跑步、独轮车、太极扇、教师集体舞、麒麟舞等“体育特色运动项目”来促进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模式,对师生强身健体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得到了许多专家、领导、来宾、家长们的高度评价。开展“体育特色运动项目”应遵循长久、经济、实用等原则,注重“全员参与”与“个别发展”,关注本土资源等,才能让学校体育教育蓬勃发展。但愿这支奇葩之花永不凋谢,越开越艳。
篇8:浅谈提升校园文化品质促进学校自主发展的教育论文
浅谈提升校园文化品质促进学校自主发展的教育论文
关键词:
校园文化 动态文化 静态文化 素质教育
摘要:
构建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要求的校园文化,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跨世纪的一代新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文旨在对校园文化的内涵作进一步的分析,通过实例来说明校园文化建设对提升学校办学品质、促进学校自主发展的重要性。
校园文化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模式的基调是“人”,内容是“文化”,核心是“素质教育观”,原则是“灵活、多变的基础性管理”,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校园文化,有关专家作了合理的分析,认为校园文化包括静态文化和动态文化两方面。静态文化是指校园精神风貌与道德情操、学校的规章制度及学校的教育成果和校园环境;而动态文化是指对师生的思想认识、道德作风、行为习惯起着引导和推动作用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娱乐等活动项目。
扬州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扬大附小)坚决贯彻我国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基础教育中的育人功能,坚持以素质教育观为核心,使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达到形式与内容、目的与手段的完整、统一。
一、发掘内涵底蕴,提升校园品质
我们认为学校要发掘学校的内涵底蕴,要提升校园文化的品质,建构校园的静态文化,形成学校师生共同追求的作风和精神。几年来,扬大附小坚持以人为本,认真学习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形成了“全心全意为师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服务”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坚持全面发展,品格、知识、能力、和谐统一,以服务社会与生活的能力培养为宗旨”的办学目标,追求“学校精神(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以人为本的厚生精神、严谨朴实的治学精神、团结高效的拼搏精神)”与“办学灵魂(爱心教育)”。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提升,形成了:
①校风:求实、团结、活泼、向上;
②教风:虚心、耐心、细心、创新;
③学风:好学、深思、多问、勤练;
④校训“实”:“实”字,取“实”作为校训用,以上面的“宀”象征学校,下面的“贯”象征求学。
治学办校旨在“实”,我们要构建“坚实稳固的教师队伍;实施踏实细致的常规管理;推进切实高效的教育科研;开展诚实守信的`学校交流和安全扎实的后勤服务。在扬大附小的校园里,赫然可见学校的“三风”和“校训”,时刻鞭策和引领全校师生团结友爱、活泼向上,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构建学校的精神文明园地。
二、素质教育领航,精致管理掌舵
我们不断探究校园文化的内涵,在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的引领下,实施了灵活、多变的精致化管理,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领航掌舵。学校至上而下地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和扬州市中小学精致管理工作要求,明确了学校精致管理的总体目标:管理目标精致,管理过程精细,管理方法精当,管理成果精美。学校逐步形成了科学严谨、高效切实的相关管理制度和方法,构成了学校校园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8年,学校修编了由五大版块构成、约36万字的《扬大附小管理手册》,学校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该手册的出台遵循民主讨论、修订、教职工大会通过等程序,实施扬大附小“星级教师”培训计划,“加快青年教师培养,促进中年教师发展,助推老教师提升”的教师培训计划,加快教师及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成长步伐,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三、开展特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形成的主体是校园人,尤其是学生。扬大附小改革创新,积极开展特色活动,丰富校园动态文化,推进“阳光体育”工程,启动“京剧进课堂”,促进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培养德性笃实、知识富实、身体健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积极响应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渗透素质教育,最终促进学校特色化、自主化的可持续发展。
1、惫民教育开奇葩,德行笃实育灵魂
近年我们将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与相关课程进行整合,积极实施“113”策略管理,即明确一个目标系列,形成一套教育实践活动管理制度,加强三方(学校、家庭、社区)相互融合的育人氛围。
2、进校园,知识富实结硕果
素质教育改革以来,“知识”的定义不断拓宽,不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涉及课内、课外,国内、国外,传统、现代,等等。京剧艺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京剧进课堂”是党和国家保护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举措。2008年3月,学校成为首批“京剧进课堂”试点学校,它的试点实行有着深远的意义。学校自2008年3月接受教育部“京剧进课堂”试点学校以来,音乐组教师经过两个月的材料收集,在2008年6月编写了学校第二本音乐校本教材“银杏之声”京剧专辑。(学校曾在2006年编写第一音乐校本教材“银杏之声”地方文化专辑。)
3、促和谐,身体健实求发展
学校坚持以科研促教学、以群体促竞技、以普及促提高,坚持以培养德性笃实、知识富实、身体健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为目标,积极推进校园“阳光体育”活动的实施,扎实抓好学校体育业余训练,近几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显著的成效。学校积极加强“阳光体育”工程建设,制订“阳光体育”活动计划,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体艺活动,做到时间、地点、内容、人员四落实,确保学校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有效开展。
四、励精图治谋发展,继往开来创名校
学校的发展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我们与岁月同步,与自然共进!在素质教育的新时代,扬州大学附属小学这一百年老校将继续发掘学校的文化内涵,推进学校文化的建设,促进学校自主可持续发展,为培养千百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新的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钟添腾。面对课程改革谈校园文化的再生[j]。基础教育参考,2004(12)。
[2]覃好君。关于校园文化与素质教育关系的若干思考[j]。湖北三峡学院学报,1998(4)。
[3]孟静。学校文化建设:现代学校发展的新趋向[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
★ 小学数学教学
【四步教学法实验促进学校发展论文(共8篇)】相关文章:
全市小学高级教师培训情况的调研报告2023-08-16
小学高级教师教育述职报告2023-10-23
学年第一学期学校教科所工作总结2022-04-30
高中的政治高级教师个人述职报告2022-04-30
《开放的小学数学教学》读书心得2023-05-08
四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计划2024-04-03
生理学教学过程实施素质教育模式探索论文2023-05-19
教师教育教学个人工作总结优秀2022-05-07
关于教师个人教学教育年度工作总结2023-03-31
湖南中小学教师发展网2023-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