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论文

时间:2023-11-01 07:47:57 数学教学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论文(共18篇)由网友“热干面”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论文,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论文

篇1: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论文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对于小学数学改革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对于提高教学效率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所以,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需要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以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教学体系,使其能够对教学实践进行有效的指导,使学生能够在快乐的学习中体验收获知识的成就感。

一、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理念

1.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教师在保证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实现学生的理想发展水平,要使学生在三维目标基础上得到全面、可持续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加强师生互动、合作学习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2.注重教学教益

教师不能单纯地只注重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知识的多少,要以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作为标准来衡量教学质量,即教学效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学习和掌握,这也是教学有效性的具体表现,学习过程主要是学生的自主能动学习,教师要善于运用教学策略以保障教学的有效性。

3.注重对教学的反思和创新

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提升自身教学水平的主要途径,通过反思认识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通过改进积极主动探索以解决实践中的各种问题,以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又包括对教学设计的反思、教学理念的反思、教学策略的反思以及教学实施过程的反思,在反思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创新,使教学活动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使学生能够在有效教学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教学策略

1.从教学准备入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教师要能够灵活地把握和运用教学内容,以更好地实现其育人功能,并能够将教学中的内容与实际需求相结合,并结合科学的教学手段以保证教学活动的可行性。在正确地对教学目标进行定位后,结合自身教学特点,设计出个性化的教案,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作用,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

2.保证教学具有明确的目的

在新课改中提出了一个新名词———“三维目标”,是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要求,这也使教学更具方向性和目的性。所以,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围绕三维目标展开教学,真正落实三维目标,使三维目标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让学生通过对亲身体验去探索,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的认知水平,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还要保证学生在学习中拥有积极乐观的情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通过情境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够灵活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更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老师要能够采取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未知欲,并通过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的教学场景,让学生通过情感体验更轻松地掌握知识。在情境创设时,教师要考虑要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需求、心理发展特征等特点,有计划地展开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情感能够被激发,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率。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具有生动、形象、趣味性强、涉及范围广等特点,能够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帮助教师实现巧设情境的作……通过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为学生创设出更逼真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通过体验在情境发现问题,并提取其中有效的数学知识与自身的认知结构相结合,通过积极的思考、探索解决问题,最终掌握知识点。这是促进有效教学实现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

1.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有效教学注重师生间的交流互动,要想实现有效的交流和互动,教师要和学生以平等关系相处,才能处学生乐于和教师交流,敢于提出问题,能够大胆地假设,以达到教学目标认知过程。师生关系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所以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注重师生关系的构建,与学生建立民主、和谐的平等关系,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面对学生的错误不能急于否认,而是以引导帮助为主,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同时,还要不断优化师生间的沟通策略,运用换位思考了解学生的心理和需求,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

2.灵活运用教学评价策略

有效的教学评价具有针对性,要求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式多样化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要注重评价激励和鼓舞作用,有效的教学评价具有激励作用。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更强调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变化,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等方面的内容。评价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性和竞争意识,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让学生有更明确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在数学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目前的教育工作倡导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压力,所以要通过有效的教学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保证教学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成为每个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优化教学策略、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模式等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为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篇2: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探讨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探讨论文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数学教师更加注重对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以期促进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但是,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效率,这需要引起小学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笔者通过对新课程理念的不断学习和教学实践,提出小学数学教学的建议,希望对小学生的成长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有效性

数学是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是提高小学生数学思维和综合素养的关键,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注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高效、开放的课堂,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选择符合小学生个性特点和认知水平的教学方法。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同时,数学教师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使学生乐于进行数学探究。因此,如何发挥数学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为了当前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新课程理念的不断学习和教学实践,提出了几点具体建议。

一、创设适合小学生探究学习的课堂氛围

小学生活泼开朗,好奇心强,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适合学生探究学习的课堂氛围,给他们提供自由发挥的时间,让他们既能收获到知识,又能得到快乐,并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每个小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同,数学教师必须要以学生为本,尊重他们的学习需求。比如,讲《认识钟表》,教学重点是让小学生认识钟面的外部结构及会看整时,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在教学时我准备了多煤体课件和小闹钟等教学工具,运用猜谜的方式激趣引入新课:“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想知道我是谁吗?请听这个谜语:一家三兄弟,高矮个不齐,嘀哒提醒你,时间要珍惜。你们猜猜我是谁?”这时有的小学生会立即猜出来是钟表。我再继续播放录音:“真聪明,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学习,如果你们能在这节课里了解我,你们就会灵活、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成为时间的小主人。”听录音的目的是创设学生喜爱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我带领小学生欣赏各式各样的钟表,以提高他们的求知欲,之后组织小学生玩拨钟的游戏:联系生活实际拨出一个整时,试写出这个时刻,并在学习小组里介绍平时这个时间里自己正在进行什么活动。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技术的.普及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数学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课堂情境,改变传统教学的弊端,通过音视频资源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数学知识变难为易,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多媒体的辅助地位,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比如,讲《认识人民币》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掌握他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初步体会人民币的作用,懂得爱护人民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我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主题图,大屏幕上出现了超市购物的场景,我问学生:“同学们,我们去超市买东西需要用什么呀?”有的学生会说钱。然后我继续说:“是呀,钱的作用可真大,可以买食物,可以买玩具,还可以买书本。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人民币。”我让小学生把老师发放的模拟币拿出来,同桌之间互相介绍。然后让小学生按照课件上出现的某个面值的人民币拿出手里相对应的人民币,然后向班级里的学生进行介绍。我还组织小学生把手里的模拟币进行分类,观察他们是按照什么进行分类的。最后板书:元做单位的钱有哪些,角做单位的钱有哪些,分做单位的钱有哪些。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地进行观察、实践、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以满足他们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数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挑战性,需要小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散思维,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数学的奥妙。我在日常教学中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堂实践活动,锻炼小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比如,教学《平行四边形》时,为了让小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我拿一个长方形木框,用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引导学生观察两组对边有什么变化?拉成了什么图形?什么没有变?然后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尝试,把准备好的长方形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并测量两组对边是否还平行,并引导师生明确:两组对边边长没有变,变成了平行四边形,四个直角变成了锐角和钝角。根据刚才的实验和测量,引导学生概括出: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平行四边形的这种不稳定性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我让小学生举出实际例子,经过师生交流探讨,最终学生知道推拉门、放缩尺等都利用了平行四边形的原理。

四、运用多样性和针对性的课堂激励方式

有效的课堂激励方式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并且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课堂激励的方式多种多样,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实际的学情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激励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经常用到的课堂激励方式有物质激励、语言激励、榜样激励等。比如,对于数学成绩上升较快的后进生,数学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对于数学成绩保持稳定的优秀生,教师要给予语言激励,给他们提供探究的机会,促进他们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综合素养得到提升。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改革的方向定义为:多角度地评价,观察和倾听小学生,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发挥激励的作用,抓住教学契机,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我在日常工作中会为不同水平的学生设定差异化的学习目标,而且目标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争取让他们通过努力实现目标,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只有我们满怀希望地鼓励小学生,正确地呵护学生,把他们当成课堂评价的主体,才能够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林永胜.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4).

[2]宋贞霞.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11).

篇3: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初探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初探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初探

江苏 吴江 ●吕 莉

新课程改革重点就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起一个有效的学习的平台,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进行探索的。本文反思笔者在新课程教学中的实践,谈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认识和做法。

一、让学生自主学习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引导他们积极地去行动,主动去“觅食”。

(1)自主学习需要教师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是学不好语文的。教师要善于通过语言激趣、情景激趣、故事激趣等手段,诱发学生求知的兴趣。

(2)自主学习需要教师的组织引导。作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协作者,教师应当统筹全局,统筹安排如何从课前、课中,一直延伸到课后,将学生的才能发挥出来、情感尽量表露,让学生的参与面达到最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重点教给学生诸如精读、略读、浏览、细细品读等阅读方法,让学生独立地进行阅读学习,从而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3)自主学习不只局限于课堂。作品的阅读理解往往需要了解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生活经历,要鼓励学生在课外去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这种自主性的主动学习,学生无论在思维上,还是在行动上都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如在学习《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时,我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肖邦的祖国波兰,当时战乱频繁、被外国列强占领、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这样的现实生活不得不使肖邦被迫离开祖国,他虽身在法国创作,心理却不忘祖国,时刻牵挂祖国,这样学生便理解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对课文主题思想的把握就轻而易举了。

二、让学生合作学习

学会合作是一种比学会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学会合作是21世纪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之一。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活动中完成合作,我有以下看法和做法。

(1)创设合作条件。一是分组要科学。合作学习小组一般以4――8人为宜,要让学习上属于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组与组之间尽量保持相互平衡的水平,这样有利于学习过程中的“公平竞争”。二是提供合作机会。课堂上,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提供互相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本网网 )活动中,应该为学生更多的创设相互协作。如①讨论。一篇课文,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及学生特点设计课堂的教学重点和目标,把学生引导到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上。如在教学《一夜的工作》一课时,我提出:“周总理是一个怎样的人?”的问题供学生讨论,学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最后得出三种结论:A、周总理是一个生活简朴的人:夜餐和早点只是“一杯绿茶”和“一小碟花生米”。B、周总理是一个工作认真负责,非常辛苦的人:一夜要批阅一叠“一尺来厚”的文件,工作量是多么的大,而批阅时又是“一句一句地审阅”,“一边看一边思索”,整整工作了一个通宵。C、周总理的生活是多么简朴,工作又是那么认真,他一心为了国家和人民。结合讨论,诵读课文最后二节,想象作者此时的情感,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从而达到更高层面上的学习。②表演。在教学《晏子使楚》一文时,我用一课时的时间指导学生自查工具书解决字词、读通课文、理解人物,了解课文内容及晏子爱国精神和善辩才能。课后布置学生分组对齐王为难和侮辱晏子以及晏子维护祖国尊严的情景进行研究,为第二课时表演作了准备。同学们不仅设计了相应的台词、动作,而且有的同学还增加了齐国官员对齐王做法的称颂,晏子随从的担心、愤怒等课文中没有的内容,烘托了文章的中心。他们在表演时认真大方,故事情节连贯,表达清楚。表演后,我利用剩余的十多分钟时间,要求学生用一两句话概括课文,阐明道理,然后再次朗读课文,学生对课文内容了然于胸,在有趣的氛围中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还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留足合作时间。教师要根据合作学习的任务、要求,留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探究的时间,不要让合作学习匆匆而过。

三、让学生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提出的问题首先在于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其次在探究学习中要注意选择恰当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对于小学生来说,自己去探究文章并提出问题有时还有一定难度,这就需要教师设计一些问题和环节让学生多想、多说、多练、多交流。

(1)激趣引题,自学探究。激趣引题是指教师的课堂导入,自学探究是指教师提示后的学生活动。这一环节要求教师在一堂课的开头像一块无形的`磁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教学《别饿坏了那匹马》,我直接从课题入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一开始就确定课文需探究的问题“别饿坏了那匹马”是谁说的?为什么要这样说?让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对课文进行学习探究。我在学生研究的过程中,深入每个小组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整合,使学生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提高了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启发诱导,合作探究。这种探究形式是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后,教师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讨论。如在学习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了解鲁迅先生是一位关心、爱护青少年,热爱劳动人民,憎恨反动势力,深受人民群众爱戴的人。感受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后,我提出该文的主题思想是表现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思想,还是表现鲁迅先生爱护青少年,热爱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还是二者兼而有之?让学生展开探究、讨论,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闪烁出智慧的火花,让课堂成为学生思维训练的场所。

显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包含的有机整体。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合作是促进自主、探究的形式、途径,探究是自主、合作学习的目的。我们必须从整体的高度来全面把握“自主、合作、探究”这个现代化的学习方式的精神实质,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吴江市横扇中心小学)

篇4: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论文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论文

摘要:小学生处于思想与思维刚刚启蒙的阶段,其思维依然以具象为主。而数学这门学科虽然包含一定的具象知识,但是更多地偏重于抽象,因此小学生普遍在数学学习中存在较大的困难。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知识并利用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数学教学必须要走“生活化”的路子,学生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将会更加容易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中充分地利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立足于新课程改革这一背景,试探讨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如何实现“生活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新课程改革;背景;措施

科学源于生活,数学作为一门兼具逻辑性、抽象性特征的科学学科,在新课程改革这一背景下亟待进一步完善。出于提高教学效果的需求,教师需要从“生活化”角度出发,通过将学科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以此有效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其所采取的措施除了选用具有“生活化”特色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还可以引导学生以“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以及举办“生活化”趣味活动,如此不仅可以使数学教学具有更丰富的生活化氛围,还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一、推进“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1.引导学生不断创新

数学教学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引导学生发现新事物的过程,日常的数学教学内容中蕴含了很多的生活元素,都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挖掘隐藏于数学知识中的生活化元素,以此来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进而积极主动地去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在这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来慢慢转变学生的思维,使其摒弃传统思维模式,使用新的思维角度,创新地理解“生活化”的数学知识,并以创新的方式进行应用。

2.引导学生转变思维模式

思維模式是后天培养的,小学生的思维偏向具象,对于生活中到处都可见到的数学元素缺乏观察力,诸如货币、时间这类元素在小学生眼里只是单纯的事物,这种传统思维模式限制了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若能将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模式转变到新的角度,增强其观察能力,其必然可以看穿生活元素中所蕴含的各种数学知识,进而在新思维模式的指导下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推进“生活化”教学的具体措施

1.转变思维与眼光

数学学习是一个从“提问”到“思考”再到“回答”的过程,小学生在未接受数学教学之前,对于生活中的数学元素并无明确认识,对于所谓的各类事物都秉持着“陈述式”的'看待方式,若是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向学生传授“疑问式”的思考方式,其必然可以带着“疑问”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数学元素,找到数学元素与数学理论知识之间的共通性,从而利用各种数学知识进行问题解决。需要注意的是,小学生正处于对世界充满好奇的阶段,对生活中各类事物都具有极强的探索欲,这时可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将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对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探索,而不是令其思维局限于课堂。

以“货币”的教学为例,教师通常是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述货币之间的换算关系,如:1元=10角=100分,1角=10分。出于推动“生活化”教学的考虑,教师可以将真正的货币拿到课堂上进行展示,使学生切实地将货币面值及换算关系与生活中所使用的人民币联系起来。而在下课前,教师可以布置课后任务,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如何使用人民币购买零食,如何找零,在下一次的课堂上由学生讲述自己是如何使用货币的。

2.选用具有“生活化”特色的教学内容,营造“生活化”的情境

当前是信息与互联网大行其道的新时代,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源令学生与教师眼花缭乱,因此,教师需要根据教学要求与学生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务必保证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密切。若有必要,还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造。以“概率”的教学为例,传统教学方式是通过掷硬币看正反面来计算概率,这种教学内容已经过时,教师可以模仿商场的促销抽奖进行教学,这样更加贴近实际生活,学生可以更深入更灵活地理解数学理论。

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营造“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激发出更高的学习热情。以“时间”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将各种各样的显示方式不同的钟表带入课堂,由学生先行掌握识别时间的能力,随后由教师举办时间加减的计算类游戏,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充分掌握相关知识。下课前,教师布置课后任务,令学生记录自己的作息时间,以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效果,同时促进其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

我国现阶段的小学教学正处于新课改的大背景之下,各学科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愈加密切,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使其掌握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必须要推动教学的“生活化”。在本文中,小学数学教育便是出于这样的目的,通过转变思维、营造情境等措施来推动教学的“生活化”改革,笔者对此进行了适当的总结,以供从事数学教学的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进行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陈坚.浅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如何生活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5).

[2]裴海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亚太教育,2016(4).

篇5: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分析论文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分析论文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理论分析

(一)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理论基础

构建主义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同化”与“顺应”,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非被动接受。构建主义思想要求教师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保持教学的有效性,并体现在学习结果上。多元智能理论则认为,学生在学习和认知的过程中,其认知功能是多元化的,不仅体现在智力上,还应包括情感、素质等方面。多元智能理论与我国新课程改革理念不谋而合,要求小学数学教学体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把学生作为主体与教学的核心,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与认知差异,这是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此外,教学最优化理论、后现代教育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等在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研究中均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二)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教学理念

从新课程改革思想来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教学理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学生全面、可持续的发展,这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标准。第二,有效教学关注教学的时间与效益,在单位时间内使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与技能,或者对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这才是有效教学的有效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有效教学时必须具备精准的时间与效益观念。第三,有效教学关注教师的反思与创新,这是推进更高水平教学的内动力,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根本。

(三)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基本要求

结合新课程改革思路,小学数学有效教学首先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教学过程要覆盖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与进步,并且还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与能力,这是有效教学顺利展开的基础。其次,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有效互动的过程。并非简单的静态知识传递过程,这个互动过程是动态的,存在不确定性与生成性的,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教学要素进行预设。再次,教学生态的和谐平衡。这是教育生态学的核心思想,是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对教师的要求。

二、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现状反思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来看,教学过程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有效教学策略的`顺利实施,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三维目标不明确,教学过程具有随意性,无法准确体现教学目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使得三者混乱、随意,没有形成有机整体。二是教学主体混淆,缺乏明确性。受到长期以来的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多数小学数学教师并没有将学生作为真正的教学主体,而是将自己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过于被动,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是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多样性,更多的是以简单基础知识传递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多元智能开发。四是教学评价模糊,缺乏及时性和全面性。

(二)影响因素分析

对以上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可知,影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主要因素包括外部环境因素、学生学习心理因素以及教师专业素养因素三个方面。对于外部环境因素而言,小学数学学科发展水平不高、社会不合理期待、传统社会教育理念等,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效果。对于小学生学习心理因素而言,被动式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兴趣、动机被压抑,并且也导致其认知水平提升较慢,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学习的主动性与学习效果,进而影响了其情感态度。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实施的核心因素,但从目前的教学状况来看,虽然教师具备积极专业的教师精神,但其专业知识储备与专业教学水平并未完全跟上教育发展的脚步,造成有效教学策略无法顺利实施。

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优化

(一)教学准备策略

教学准备是实施教学的前提条件,良好的准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应该准确把握教材内容、教材思想、教学目标等,确保备课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教学目标与方向是备课方向的指引力量,因此备课方向要体现三维目标,确保备课的方向性。通常教学目标是备课考虑的重要因素,因此要遵循学生发展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并确保落实到位。

(二)教学实施策略

教学实施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也是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知识、技能良性互动的关键,教学实施策略的选择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多媒体手段,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个体差异,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建立师生之间和谐民主的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再次,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善于接受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转变教学观念,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对话。最后,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具有深刻的意义。此外,良好的教学评价方式能够对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进行准确的诊断,对学生学习具有鼓舞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评价目的要具有发展性,评价主体要多元化,评价内容要注重全面性。

篇6: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教育论文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教育论文

摘要: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效性。作者通过实践得出了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应为:明确目标,实施全程调控策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策略;基于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策略;小组合作,关注全体学生发展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在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所追求课堂效益或效率往往就是让学生牢记各知识点,会做化学题,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就是分数。虽然就掌握化学知识和掌握化学基本技能这样的课堂教学也许是有效的,但却忽视了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仔细审视当下的课堂满堂灌、填鸭式、高耗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课堂失去了生机,课堂氛围是死气沉沉;有的课堂的确很“活跃”,但只是形式上追求“热闹”,实际上学习目标并不明确,时间观念不强,而且对教学内容的处理随意性也很大,导致学生根本学不到真正的东西。这些现象或做法不仅造成了课堂教学的无效或低效,而且漠视学生成长和健康发展,同时也不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有效教学”概念自17世纪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发表《大教学论》始,就寄希望于通过“班级教学”和扩大教学规模来提高教学效益,从而实现以“一个教师可以教很多学生”。直至目前,人们仍然希望通过“有效教学”来追求教学的高效益、高效率和高质量。显然,不同的时期人们追求教学有效性的着眼点不同,但总体上看,有效教学研究的着重点仍然是由教师如何有效地传授知识向教师如何促进学生开展有效学习转变。

根据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结合了数位优秀化学教师的教学经验,笔者将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概括为五个维度,15个指标,具体内容20条。

根据以上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和化学学科特点,我们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一、明确目标,实施全程调控策略

实施这一策略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表述课堂教学目标;

(2)确保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3)有效实施教学调控策略。如笔者设计根据以上策略制定的《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三维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解的基本规律;

(2)电解池中电极反应的书写;

(3)掌握电解原理的重要应用,如电镀、金属的电解精炼、氯碱工业等。

过程与方法:分析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电解实验培养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宏观现象和微观本质的关系,领悟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我们可以看出有效实施教学调控策略由其重要,教师发挥积极调控的有效性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自我调控,可以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反应调整教学目标。二是细节调控。三是教师要灵活调控。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系统,教师在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时,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才能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策略

教学中,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关键是教师要为精心创设学生学习情境。学习情境通常包括问题情境和心理情境两方面。

首先是问题情境的创设。如笔者在讲《沉淀溶解平衡》这节课时,在网上下载了溶洞的形成的录像,从声、图等,根据课程的需要进行了修改,课堂上录像的播出,明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抛出了问题“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浓盐酸现象是什么?”从实验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想要进一步学习新知识的热情。又设计了问题:

(1)硬水中含有较多量的ca(hco3)2、mg(hco3)2,加热后,得到的锅垢的成分是caco3、mg(oh)2,可以用什么试剂将水垢除去?

(2)吃糖为何会出现龋齿?等生活中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开展思维活动。

教师设置问题情境时需要注意:

(1)应具有真实性,最好是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触或感受过的,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2)具有针对性,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3)具有一定的思考性,要通过情境刺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的活动。

其次是课堂心理情境的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情境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将产生重要而长远的影响。构建良好的课堂心理情境通常需要教师有高尚的人格魅力、丰富的教学情感、恰当得体的语言、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等,并以此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有效的学习。

三、基于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策略

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主要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基于问题的学习”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探究,而学生的探究又是基于问题的',这是一个教学策略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教师应:

(1)努力为学生创设探究式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探究活动;

(2)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使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增强学生探究的信心,使学生对探究活动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3)训练学生掌握探究方法。科学方法是科学探究的核心,它为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认识客观世界提供了平台。

(4)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探究精神。学生的探究式学习的结果和目的并不是要解决什么科学难题和有什么重要的科学发现,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探究学习的机会,培养探究、创新的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为其将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基于以上策略,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的时候应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问题探究。教师设置悬念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如:“如何除去自来水中的余氯,以适合养金鱼”的问题,从学生比较熟悉的自来水不能养鱼这个生活常识入手,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设计学习情境,显得自然、真实,使学生感到亲切并产生兴趣,他会思考如何能为小鱼创造一个比较舒适的生活环境,然后通过各种途径来解决问题。

(2)方法探究。教师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设法找到多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对燃烧条件的探究”中,我们可以启发学生:从实验来探究燃烧条件;从生活中的实例来探究;可以从网上下载些图片引导学生来探究等方法。

(3)实践探究。如课题“中国各地区水污染情况分析”,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参观、收集、阅读、讨论、实验等活动,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完成课题。

(4)实验探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实验仪器、开放实验室,让学生独立思考,设计出独特的解决办法来。

(5)合作探究。教师设计任务,鼓励学生在同伴的协助下完成任务。

四、小组合作,关注全体学生发展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中只有竞争没有合作的弊端,通过学生之间积极的人际交往,加强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和沟通,并以集体促进个体进步,这样,课堂教学成为一个既有集体生活、又有个人自由表达,既有相互协作又有个人自主探索的“学习与生活的共同体”,促进了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整体提高。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了广大教师在课堂上普遍采用的学习方式。在学习小组的组建上,大家采用的策略基本上都是依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按照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实行分层搭配。教师这样划分学习小组的初衷,是希望小组成员之间能够实现团结合作,优势互补,最终实现各小组之间的均衡发展。如我们可以在每个小组中选出化学成绩较好或较喜欢化学的学生,为“化学代言人”,在遇到较难化学问题时为本小组发言。从而可以增加小组同学的自信,也可以促进不同小组间的竞争。

我们所提出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是为了建立合适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教学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转变学生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方式和参与效果,提高学生化学学习成绩,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任长松.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靳玉乐.探究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刘知新.化学学习论[m]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5]高剑南,王祖浩.化学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7:高中化学有效教学论文: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有效教学

高中化学有效教学论文: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有效教学

高中化学有效教学论文: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有效教学

董加田

(江苏省兴化市兴化第一中学)

摘 要: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运用一切教学手段,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完成教学目标,从而使学生得到进步或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如何进行有效教学?从转变教学理念、多媒体辅助教学、注重实验教学三方面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新课程;生本理念;多媒体;实验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其课程理念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旨,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实验教学上都要以此为宗旨,促进高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一、转变教学理念――生本教育理念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促进高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性,首先就是要转变自身教学理念,坚持“生本教育理念”,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使学生有兴趣、快乐地学习而设计的教育。因此,针对化学学科性质,教师可以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开放式探究教学等教学方式,真正体现了生本教育理念。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一课时时,教师可以采用先学后教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人翁作用,首先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学习,给学生20分钟让学生结合初中所学化学知识,合作学习本课时,总结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即小组总结出以下问题:(1)二氧化碳、氨气是否属于电解质?(2)BaSO4、CaCO3、AgCl等难溶于水的盐是否属电解质?等等。教师做好组织者和引导者,起辅助作用。自学过后,让小组代表提出自己小组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让其他小组成员来回答,这样的教学既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可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交流,真正坚持生本教育理念,促进课堂有效教学。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

新课程改革的提出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多媒体教学手段也是时代进步的产物。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离不开新的教学手段――多媒体。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化学课堂教学,激活教材内容,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改变传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时,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视频资料,内容为甲烷的存在和用途,()学生看着视频资料,会对甲烷有初步了解,这样学生就不会盲目地学习,而是带有探索的意识去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此时教师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大家带着思考去学习。又如,利用多媒体展示出甲烷的比例模型和甲烷的球棍模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具体地看到甲烷的空间结构,根据图片展示,给学生讲解人们是如何确定甲烷是正四面体空间结构,而不是平面正方形结构。因此,这样借助多媒体教学,师生都可以在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三、注重实验教学――探究实验

化学的学科性质要求教师一定要注重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但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求化学教师打破传统化学实验教学的弊端,要把演示实验转变为探究实验。传统的化学实验,都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讲实验、演示实验,学生根本参与不到实验过程中,从而不能真正体验到化学实验带来的乐趣,更别说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了。因此,教师要利用好学校现有条件,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活动。让学生做到自己动手、自己设计实验、体验实验过程、总结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实验。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有效教学。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积极转变角色,做学生的引路人,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杨文娟。高中化学如何进行有效教学[J].学周刊,(23)。

篇8: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改革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改革论文

一、对教材进行优化重组

我们目前使用的教材是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符的,编排内容也是以新课程标准为主要依据。但教材只是一种资源,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教和学的内容,其存在目的是服务教学,而不是主导教学。因此,教师切不可将教材视为教学的唯一,也不可围绕教材而展开教学,这种做法必然会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新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并将其余教材进行对照,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与知识点逐一对应。教师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也可以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有一些取舍,让教材能够得到很好的补充和延伸。这样,教材就能逐渐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当前的社会情况相对接,形成一种能够相互融合和促进的教学形式。以“命题”的学习为例,我认为学生看到一个命题后会有一个直接的反应———判断真假,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让教学衔接得更紧密,我把后一节的内容放到前面来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教材的每个章节的编排都是有一定的生活性和知识性的,每一道题都可以拿来作为一个课题供学生探索和研究。教师要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放在教学的首位,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自主的探索。

二、教学设计中要有数学思想的渗透

教师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渗透的主要渠道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与良好的教学设计是分不开的。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将数学思想融于其中,利用一些学生易于理解的手段和方法进行有机的渗透,让学生的学习能够获得更高的效率。如学习“绝对值”的概念时,对于教材给出的定义,学生很难理解,因为教材中的定义是描述性的,比较晦涩难懂,学生在利用的过程中也有很大的难度,只有生搬硬套。我经过思考和研究,认为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能够收到较好的效果,于是就为学生提了几道较为直观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1.请在数轴上将0、3、-3、5、-5表示出来。2.请说出2和-2,5和-5之间的关系。3.请说出2到原点的距离和-2到原点的距离,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5到原点的距离与-5到原点之间的距离呢?4.思考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绝对值。5.你能从数轴上说明绝对值等于4的数有几个吗?利用这种方法进行绝对值的学习,学生很轻松地就理解了绝对值的概念。在此过程中,数学思想也通过数形结合的形式得到了有效的渗透,学生在进行后续学习时也因为获取了数学思想而获益良多。

三、设计教案要与自己的教学风格相符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很多教师都开始了集体备课,因为这种备课形式能够很好地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让教师之间的优势得到互补。大家聚到一起,共同讨论应该如何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应该利用哪些方法和形式,教学中如何使重点更加突出,如何帮助和引导学生突破难点,采用何种合作方式,学生的探究方式与目标是怎样的……待到教学的各个方面都讨论结束后形成统一意见,集体备课的目标就达成了。大家都利用相同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看似稳妥,其实有很大的弊端。在集体备课之初,我也经常图方便,利用集体备课所得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不仅没有对教材进行研究,也不明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完全没有个人备课的情形下就走上了课堂。教案是现成的,只要照本宣科就好。不仅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也没有考虑到不同班级之间的差异,还很难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样做,对教案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对其中存在的优劣之处也不了解,自然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我在之后的备课中注意对集体备课的结果进行总结和思考,并结体备课所得实施个人备课。两次备课活动能够为我带来更多的体会和收获,我尝试着对课堂教学的某些细节进行修整,努力让教案形成与自己的`教学方式相符的风格。课后,我及时地对教学结果进行了反思,课堂中有什么突出的地方,有哪些方面的不足,对于以后的教学产生了什么灵感,都会及时记录到本子上。经过长期积累,我所设计的教案不仅汲取到了集体备课的精华,也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每一个都堪称精品,受到了同行们的好评。

四、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多媒体课件逐步走入了课堂,它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增加了知识的可信度。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在课堂教学中对多媒体的使用率达到了百分之百,根本不考虑课型的因素,也没有精心设置多媒体内容,只是用多媒体代替了板书,知识的呈现形式也产生了很多错误。这种做法导致了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为教学目标的实现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和教学实践的积累过程中,我发现多媒体要适度运用,它并不是百用百灵的。如在教学中课件内容都是自动生成的,起不到教师的教学示范作用,起不到知识的重点点拨作用;多媒体使用的过于频繁,会使得学生失去对课件的新鲜感,丧失学习积极性……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关键是要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演绎多彩的课堂互动,即使不用多媒体课件,也能上出一堂精彩的好课。

五、教学活动要服务课堂教学

课程改革以来,原本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气氛活跃,富有情趣。以热闹的课堂活动代替了必要的理性思考和剖析;以多变的活动节奏扰乱了学生的学习专注和注意;以崭新的教学手段掩盖了知识的挖掘、拓展和延伸……这种活跃课堂气氛的形式主义,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有鲜活的情境导入、多变的教学方法、活跃的课堂气氛、积极的双边互动、精妙的设疑激趣……但这并不是说数学课只要学生参与面广,课堂气氛热烈,教师少讲,学生多动,就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一堂好课。这些都需要一个度,也就是说,课堂活动要为课堂教学服务,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且课堂活动要的不是形式,不是过场,而是在过程中锻炼能力,在活动中拓展思维,在互动中增长才智。总之,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只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加强学习、摸索、探究,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用新课程的理念武装自己,用新课程的标准要求自己,更新观念,变化教学、践行理念,就一定能使数学教学与时俱进。

篇9:浅议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作文教学

浅议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作文教学

小学三年级是写作起步阶段,在平时,要多进行听说读写做的'尝试,为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写作兴趣,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写出情真意切的好文章.

作 者:李鹏鹏  作者单位:通辽市科尔沁区东郊小学,内蒙古,通辽,028000 刊 名: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英文刊名:KEHAI GUSHI BOLAN(BAIKE CHUANGCXIN)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2 关键词:作文教学   培养   写作能力  

篇10:《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读书笔记

记得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学不会的孩子,只有教不好的教师。起初我听了这句话的时候很气愤,我们做教师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有出息,有哪个教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将来能成材,我们是在尽心尽力地教,可他们不学啊?有的时候真恨不得能代替他去学。但是学习《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会议精神,我的原有的观点在头脑中慢慢退去,为什么作者会这样写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不喜欢这位教师,所以他更不会去喜欢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可是,孩子为什么不喜欢教师啊?

我觉得应该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有些孩子是由于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比如遭到讽刺,挖苦;受到不应有的干涉,或与家长、同学或教师发生矛盾等,尤其是当和教师发生矛盾时,他就更不可能把精力专注与学习。

二、有的时候是因为教师、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太高,孩子因为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产生了负罪感和内疚感,因此也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样也就不能去听教师所教的课程了。

三、有的时候是因为我们教师没有适应人本教育,没有改正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同时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则,对学生的爱心不够,不能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四、还有的是因为教师缺乏课堂管理的技巧,没有建立新的课堂学生行为规范,如有的教师发现学生上课不专心,明知学生因为不专心答不上来,就故意提高嗓门,将其一军:“某某同学,请你重复一遍刚才教师讲的话。”或者干脆对这些学生不管不顾,只提问那些好学生。这时候教师成了是“主角”,好学生成了配角中的“主角”,而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时候是“观众”或“听众”。对自己不喜欢的教师学生又怎么能喜欢听他讲的课呢?所以他的成绩也不会好。

五、还有的课堂过于死板,气氛过于沉闷,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他更不会去学了。

六、还有对学生的评价,评价很重要,无论是课堂评价还是学生的自评、互评都要准确。课堂上要多鼓励,及时鼓励,肯定评价要多于否定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要把握好,不要使学生的自评、互评变成自我夸耀、自我贬低,或互相进行攻击、互相挑刺,评价要中肯,要切合实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七、教师做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题,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

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准备好充足的学习材料,为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提供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自觉、自由的活动中积极、主动、探索式学习。

所以为了做一个好教师,一个能被学生认同的好教师真是太不容易了,首先要把教室布臵在教学环境中,这样学生才能进入专心的学习状态;在课堂上要建立民主与规范,既不能把课堂管死,又不能让课堂太活跃,影响了课堂纪律。但是课堂的学习行为规范必须要明确,要说到做到,然后还要对学生付出真诚的关爱,哪怕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不要去伤害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正在讨论的问题,可不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判,而是以鼓励的表情、动作和语言,激发学生动脑思维,畅所欲言,尽可能让他们提出有个性的见解,或从别人的发言中受到启示,产生新的见解。其间,教师只以普通一员参与讨论,或启发,或表扬讨论中有创见的学生。当学生的发散思维达到一定的程度,教师才阐述自己的理解和观点,以求水到渠成的效果。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结论性的精确评价容易给一些学生增添压力,甚至带来伤害,可采用模糊评价,给学生适当指点,建议。这样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其不断探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组织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在学生自评互评中给予点拨启迪,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激励,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民主评价能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经历成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发展创造性、独立性和自主性,提高评价自我和接受他人评价的能力,达到自我反馈、自我分析、自我校正、自我完善、主动发展的目的。

接着要在课堂上确立合理的教学内容,教学应该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应该围绕着学生的发展而展开,所有的教学活动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着力于学生、着重于学生的发展。即“以学定教”、“以学施教”和“以学论教”,而不应该无视学生生命个体的存在,自顾自的去讲,致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问题、没有怀疑、没有想象空间,进行“目中无人”的教学。学生的注意力不可能40分钟都集中在教师的身上,所以我们必须要抓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把具体任务交代下去,这样才能让学生自觉控制注意力。当然还要多创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活动,对课堂上问题提出的处理要机智巧妙,比如:旁敲侧击法、目光暗示法、变换声调法、行为知道法、心照不宣法、小组长管理法等等,这些方法都值得我们教师借鉴。

我们既要承认激励赏识教育的正面作用,也要承认它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才是科学的发展观。当然惩戒要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批评时在方式上要含蓄、委婉、注意语气,讲究“度”。我们教师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被学生认可、接受,那么就不会再有教不好的学生了。

篇11:如何构建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的优秀论文

如何构建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的优秀论文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的语文教学应秉持着“吸引学生走进课堂,带领学生进入课本,引导学生探究创新”的原则,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教师提问;学生;自主学习;有效课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中国教育课程改革已逐步进入学校内部的教学活动中,其中课堂教学领域的改革备受关注。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模式早已由“满堂灌”“填鸭式”的模式向“和谐互动、自主探究、合作创新”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那么,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怎样有效地教”就成了一个焦点问题,“如何构建有效教学课堂”也是我们亟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我认为有效课堂教学就是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通过教师的有效行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有效发展的教学策略和过程。它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教学策略。要贯彻这种理念和策略,我们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引导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有学习兴趣;(2)引导学生积极发展多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对学生有学法指导;(3)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投入情感,让他们有情感体验;(4)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展和提出复杂的问题,有探究创新精神;(5)引导学生通过努力完成学习目标,有成功的收获和喜悦。对于这几点,我是深有体会的。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是有效课堂的前提,例如,在讲授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特征》这一课时,我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授课本内容之前,在大屏幕上放映几张古今中外有名的建筑,因为高中的学习相对来说很枯燥,他们每天就面对着老师、课本和作业,过的基本都是三点一线的生活,他们的生活缺少新鲜的.元素。放映的这些图片对他们有着巨大的视觉冲击力,所以,一看到这些图片他们很兴奋、很快乐,而且还互相交流着,认识的建筑他们很高兴地说出名字,不认识的就说:“哇,这是什么呀?”然后就去问旁边的同学,看有没有同学可以告诉他。所以,这堂课一开始气氛就很活跃。

在具体讲建筑特征的时候,我就让他们自读课本,找出图片上的建筑特征与课本里所说的特征相吻合的文字。这个问题其实也是对学生学法的指导,锻炼他们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并且这个问题难度不大,所以学生就很有兴趣地去解决这个问题。这样老师既没有“满堂灌”,学生又能高效地完成学习目标。在课堂的最后十分钟,我放映了一张本校行政楼的特写照片,他们看到后很惊诧,因为他们没想到天天见面的行政楼也能走进课堂。对于这幅图片,我设计的问题是:“我们身边的这个建筑身上有没有中国建筑的特征,如果有请指出来;如果没有,你们可以对这个建筑进行大胆的改建,你们觉得怎么改更美,更有特色?”这个问题可以锻炼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并且这个平台不高也不远,就是身边的事物,所以学生又马上进入了激烈谈论的状态,五六分钟后教室安静了。我意识到学生肯定有答案了。我这时候没有点学生,而是让他们自己站起来说,让高中生自己站起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这个时候我一定要锻炼他们自由表达和交流的能力。面对此时鸦雀无声的课堂,我既没有批评又没有鼓励,我只是耐心地等待着,忽然一个胆大的学生自己站起来发言,他的发言马上激发了其他学生的表达欲,这个时候他们一个一个地连续不断地发表,甚至有的学生是按捺不住了,不等别的同学说完自己就想说了,这个时候的课堂是最有生命的课堂。这堂课上完之后,学生不仅不觉得枯燥无聊,反而让学生觉得其实充满艺术魅力的“建筑”也很简单,让学生有学到新知识的成就感。

一篇相对难懂枯燥的自然科学小论文经过这样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既可以得到科学知识的启迪,又可以得到科学美感的熏陶,还可以锻炼学生理解分析综合的能力。通过这堂课的讲授我真正地体会到上好了一节课,其实就是多维度地提升学生的能力,在吸引学生进入课堂又引导学生走出课堂的过程其实就是师生互动、学生能力得以提升的一个过程。

当然,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凸显得更为重要了,要求教师要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去驾驭课堂。例如,当学生的自主学习偏离了教学目标时,教师必须通过适时的指导引领学生回归“大道”;当课堂氛围过于活跃或沉闷时,教师又必须通过适时的指导加以调控,以创设符合教学需求的和谐氛围。面对这些无法预设的问题时,教师就更应该运用智慧去引导学生。

如何让课堂有效率、有魅力,让课堂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经营知识、能力、情感、价值的交流平台,这是一线教师的梦想。我相信,只要教师运用教育的智慧,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行为策略,就可以让课堂有知识、有能力、有生机、有生命的质感。

参考文献:

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12:《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读书笔记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读书笔记

这14天的跟岗学习,期间得以品味黎奇主编的《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一书。本书根据对课堂教学的深入研究,通过整合与创造,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行动策略。《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一方面从传统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入手,如以往的课堂教学主要关注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重视知识的传递、忽视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等,并对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行了认真剖析;另一方面通过对课堂教学典型案例的分析、总结,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总结出实践教学中的成熟经验,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主要围绕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这一教师关注的问题,从有效课堂教学的准备策略、实施策略、评价策略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力图形成既能反映课堂教学实质,又能指导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新理论。从内容上看,《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对寻找平衡教学预设与生成的核心元素、重建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实现有效课堂准备的三个纬度、越传统课堂形态的组织策略、扩大课堂教学评价正向价值等问题进行了认真深入地探索。

全书共有五篇,分别是:第一篇: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第二篇:重建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第三篇:实现有效课堂教学准备的三个维度;第四篇:超越传统课堂形态的组织策略;第五篇:扩大课堂教学评价正向价值。每一篇都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的,而这些问题也都是在新课程改革中,大家都倍感困惑的问题。而每一个问题大都由四个层次组成,首先是“问题提出”,概括叙述了这些问题的来源;然后是“问题表象”,对所提出问题的各种各样的形式都罗列出来;其次是“问题归因”,就是对所罗列的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最后是“行动策略”,针对所提出的问题本书给出了解决的方案,以及实施这些方案所需要注意的问题。同时本书也给出了大量的课堂实例,真正的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我们读起来不至于感到空洞乏味。

对这本书我首先是通读整书,然后是精读,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仔细品味,查找自己教学中所困惑的情况,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说一下我自己的感想。

所谓高效课堂,简言之,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它包括三层意思:高效果,即教学活动的结果要与预期的教学目标一致;高效率,即教学活动的“投入”与“产出”要符合经济、节约、高效原则;高效益,即教学活动要能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升和个性化的发展,取得良好的育人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回归简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追求生物课堂的“高效课堂”,理解教材、用好教材是基点。教师要通过对教材的再加工、精加工,将简单、静态、结果性的文本材料,设计成为丰富、生动、过程化的教学内容,成为有活力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在这样的加工和开发过程中,如何努力实现“低头入,高产出”,如何让学生在获得生物知识、技能、创建出有效、高质的生物课堂呢?“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一课我是这样处理的:首先通过人细胞的分裂视频,让学生从宏观上认识细胞分裂,然后从遗传物质的角度分离,产生问题,从而自然而然引出分裂前要复制,接着引导要如何平均分,把染色质的知识进行复习,讲解分裂过程的变化,从而归纳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这样在让学生在既学习了知识的同时,又复习了以前学习的知识,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现象理解到本质。课堂中让学生产生 “有效思维”,从而成为 “有效教学”。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在有限的40分钟生物课堂上,紧扣教学主线,让课堂变得简约而高效,是我们解读教材和精心整合教材的一条可行之路。

二、过程走向丰富

高效的生物课堂教学,除了关注学生知识的习得、技能的发展、过程的参与、方法的掌握外,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情绪体验和良好价值观的形成,尤其是对生物之美的发现、体验、热爱,对生物文化的感受、理解、敬畏,对生物精神的领悟、继承和弘扬。生物课堂在恰到好处的丰富拓展中,达到了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完美统一。

三、提高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

课堂的实际效果其实不在于教师的讲,而在于学生有效地学。在课堂时间管理中通过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度,改变课堂教学节奏,加强学生心理教育来提高全体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

1、加强学生心理教育,提高学生专注于课堂的能力

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教育学生:

(1)会用心;

(2)保持良好的自我情绪;

(3)能排除干扰,通过自身的优势、缺陷等的深刻认识,培养“专心、用心、恒心”等基本素质。

2、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度

提高全体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度教师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对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必须进行认真的设计,根据每个年龄段的学生的特点进行相对应的教学设计的安排,力求做到自己所设计的活动能够让学生感觉到新鲜、有趣。

(2)充分利用学科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以及学科特点,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参与度。

3、教学要有一定的节奏变化

呆板的教学节奏将会导致学生思维的停滞或精力的分散,从而造成学生学习效率的降低或课堂问题的发生。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学生进行及时、充分地交流来了解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具体情况,并以此为依据来进行教学节奏的调整,使课堂教学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特别是一节课的前15分钟之后,教师必须通过问题情境的变化来调整教学节奏,这种课堂教学节奏的变化可以使学生比较长久地保持一种积极的思考状态,达到提高学生有效学习时间的目的。

4、课堂上还学生十分钟

在一堂课中要让学生有10分钟的充分练习,俗话说:“说得好,不如做得好。”每节课堂中要让学生有充分的练习,在以前,教师常搞“题海战术”。布置的练习没有选择性,不管是有用无用,是否重复等摆出了一大堆,学生苦不堪言,穷于应付,往往事倍功半。现在高效课堂,就必须精选习题,精心琢磨,自编自拟也必不可少,这样的习题目的性更强,高效学习更明显。我们实行了学案,一部分可作课堂练习之用,另一部分作课后作业。随堂练习就是学生在课堂中的练习,有书上的例题,也有学生与例题相匹配的练习,让教师在讲授了新知或者示范了例题以后,让学生能够得到相应的练习,让学生把学生的知道能够及时得到巩固,加深理解,当然做的过程中应注重加强对题目解题的规范,让其培养良好的做题规范。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它更是一种体验,一种激励与唤醒。生物课程标准指出,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体验和理解生物知识,在简约中寻求深刻,在丰富中追求厚实,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彰显生命力,走向生物课堂“高效教学”之路。

篇13: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探析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探析

文/彭永莉

摘 要:新课改推行后,我国的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同时也对传统的教学环境提出了挑战。其中初中数学教学多年来一直是困扰教师和学生的难题,虽然教师一直在探索提高数学教学效果的方法,学生对数学却逐渐表现出害怕、枯燥、厌恶等真实情感,教学效率低也就可想而知了。在新课程的背景之下,师生该如何做才能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呢?针对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篇14: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探析

一、初中数学教学的准备策略

课前的教学准备工作十分重要,教学准备主要是指在教学工作开展之前,教师和学生在心理、生理、物质和精神等方面为教学的顺利进行所提供的条件以及其对教学的适合性。例如,教师的备课和学生的预习等活动,都属于课前准备工作。只有对所要讲授和学习的新内容准备充分,明确重点和难点以及突破的方法,才能胸有成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教师的教学准备

教师的教学准备一般都是以备课为主,在备课的时候,首先,教师要对讲授的内容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明确该节课是属于什么类型的课,是公式、定理等还是例、习题课、复习课等,针对不同的课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其次,充分了解学生。学生是教学的唯一对象,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师选择教学方法和思路的出发点。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数学知识的已有水平等情况一无所知,那么教学定会是充满不确定性的因素,是失败的。最后,设计合理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节课的主干,是开展有目的、有组织的教学活动的导向。如果教学设计不合理,就有可能出现课堂失控的局面,从而降低数学教学效益。

2.学生的教学准备

学生的教学准备主要是以预习为主。预习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将要学习的新内容,对于新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心中有所了解,通过预习还可以帮助学生扫除部分知识障碍,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有利于系统化掌握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听课的效率。因此学生要树立对预习重要意义的正确认识,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针对不同课型,学生的课前准备也要有所变化。例如,概念或者命题课等,学生要针对概念、定理、公式等内容尝试进行理解,并与前面的知识建立联系。而习题课、解题课的准备,对学生的要求就是在正确理解并熟练记忆前面所学的概念、定理、公式等内容的基础之上,进行习题的解答,及时完成教师所布置的课后习题作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强化运用知识的能力。最后就是讲评课的课前准备。讲评课可以帮助学生弥补学习中的不足,建立统一的知识网络体系,强化对知识的掌握。在讲评之前,学生要对自己的作业或者是试卷中的错题进行仔细的原因分析,知道不足之处,明确听课的重点。

二、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有效策略

课堂教学非常重要,直接与教学效果关联,重视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为了激起学生的上课热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立足于实际,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数学问题的解决是一种思维创造性的活动,这也是数学的本质和魅力所在。教师只有精心妙设计问题情境,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其中,才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培养学生观察质疑、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自主动脑创新等多种能力。但同时教师还要注意两个问题。就是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教师的自身素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是不可避免的因素。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存在不同方面的差异,在选取问题时,要照顾到一般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从中培养自信,提高数学学习效果。教师自身的素质也很关键,教师对所留下的问题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批评指责学生,要有耐心,层层引导,才能有收获。

2.组织探究,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是促进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学生可以分享不同的学习心得、学习方法、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等,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其中小组讨论就是一种效率较高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进行分组的时候,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人数在4~6人较为合适,可以扩大交流面。选取组员之间的时候可以将男生和女生学习成绩较好的和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组成一组,将性格内向和性格外向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平均分配。除了组内交流外,还可以开展组间交流、师生之间交流、班级交流等形式。教师要注意引导,组织好纪律,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尤其是胆小、内向的学生,保障交流的顺利进行。通过开展探究式的合作交流活动,可以有效扩大学生的视角,培养其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初中数学教学的课后反思策略

及时进行课后反思,可以改进教学中的不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对于教师而言,要时常反思教学理念和教学价值观是否符合新课改要求,对于传统的教学观念要取其精华之处。针对课堂数学教学,要对教学方法的选取、课程资源的选用、学生自主学习机会的提供等方面进行反思和思考,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针对学生也要进行反思。首先要有反思意识,然后反思自己是否真正学会了课堂上的内容,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只有这样才能师生同进步。

综上所述,只有采取有效的策略,才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成绩,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沈建良。重视反思教学[J]。初中数学教与学,(08)。

[3]马建华。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行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04)。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紫蒙中学)

篇15: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模型构建策略及有效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模型构建策略及有效教学

袁洪林

(常青藤实验中学)

摘 要:近年来江苏高考中出现了一些以实际生活问题为背景立意命题的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当中如何构建物理模型、运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而这些题也恰恰是学生失分最多的一类题,通过两个具体的案例来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和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建构、自主创新的能力,提高高三物理复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物理模型;自主探究;创新迁移;有效教学

物理模型是典型的物理问题,是同一类基础知识、物理过程、思维过程的高度概括;是同一类问题,经过人们去粗取精后找出来的最本质的知识、能力、思维的结合体。学生认识了它、掌握了它,就可以利用它去分析、理解和解决同一类问题。虽然新课程一直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但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仍然很低,原因在哪里?

高考中的实际生活问题,是命题者在物理模型的基础上精心加工编拟新的背景而成。试题在可能的情况下向学生提供原始的材料,要求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物理模型”,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而学生所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际上就是将实际问题变成合适的物理模型的能力。如何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自主建构,从而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下面就通过两个具体的案例来阐述。

一、抓住物理模型本质特征,通过迁移构建物理模型

在某些实际问题中,我们可以发现实际问题中的原型A与我们已知原型B有着许多共同或相似的联系,由此我们可以用类比、等效的'方法来推测出原型A与原型B的物理模型也应该相似或相近,从而来建立原型A的物理模型。

【例题1】如图所示,一比荷为105C/kg的带正电粒子A以速度v0=104m/s从O点沿y轴正方向射入磁感应强度为B=1T的圆形匀强磁场区域(图中未画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粒子飞出磁场区域后,经过一段时间又从P处经过x轴,速度方向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30°,同时进入场强为E=4/3×103V/m、方向沿与x轴正方向成60°角斜向上的匀强电场中。粒子的重力不计,试问在A进入电场的同时,在电场中适当的位置由静止释放另一与A完全相同的带电粒子B,可使两粒子在离开电场前相遇。求所有满足条件的释放点的集合(不计两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经典实验】

在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时,有个非常经典的实验:如图(1)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就水平飞出,同时B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改变小锤的打击力度,两球总能同时落到地面,这个实验说明什么规律?

仔细分析发现题中的原型与上述原型存在许多相似的运动规律。

【模型应用】

如图(2)所示,用线悬挂的圆环链由直径为5 cm的圆环连接而成,枪管水平放置,枪管跟环5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两者相距100 m,子弹初速度为1000 m/s.若在开枪的同时烧断悬线,子弹应穿过第几个环

A.5 B.4 C.3D.2

【模型拓展】

如图(3)所示,若在A球以某一初速度v0水平射出的同时,在空中适当的位置由静止释放另一与A完全相同的小球B,可使两球在落地前相遇。求所有满足条件的释放点的集合。

解析:在AB之间的任意位置释放小球B,可使两小球在落地前相遇。

【创新迁移】

由于粒子B与A完全相同,所以只需在A离开磁场时速度方向的直线上PQ′之间任一点释放粒子B,可保证两者在离开电场前相碰。即在直线上满足条件的点释放小球B,都能满足要求,其中x的取值范围:0.3 m≤x≤1.05 m.

评析:本题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类平抛运动问题(PQ),通过对平抛运动经典实验的回忆及其模型拓展的探究,构建平抛运动中的相遇问题模型。本题实质上是图(3)所示模型在电场中的创新迁移,注重对学生灵活迁移能力的培养。

二、抓住物理模型本质特征,通过创新整合构建物理模型

在某些实际问题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物理模型之间具有相似的本质特征,为此,我们可以在原型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整合构建新的物理模型。

【例题2】如图所示为电子显示仪器(如示波器)的核心部件。阴极产生的热电子由静止开始经加速电压u1加速后,进入板长为l1,间距为d,电压为u2的偏转区域,距偏转区域右侧为l2的位置是荧光屏,电子轰击荧光屏能够显示出光斑。已知电子的质量为m、电量为-e,依据上述信息,求:

(1)若偏转电压u2为稳定的直流电压,试推导电子射到荧光屏时的速度方向(tanθ)及y的表达式;

(2)若u2=kt,光斑在荧光屏上做什么运动?速度多大?

(3)若u2=βt2,光斑在荧光屏上做什么运动?加速度多大?

【经典模型】

本题以电子显示仪为背景命题,考查学生熟悉的模型:电子的直线加速和类平抛运动。

【模型拓展】

若u2=u0sinωt,为了能在荧光屏上看到做简谐运动的光斑,应对上述装置作何改进?

【简谐运动模型】

单摆往复运动的轨迹是一条直线,为了能更清晰地了解振动的规律,是如何通过实验得到振动图像的?实验方案创新设计的源泉是什么?

解析:振动图像其实是单摆的简谐运动和木板的匀速直线运动两个运动的合成,运动的合成就是该实验方案的创新之处。

【模型创新】

经过讨论后,学生恍然大悟,改进后的模型装置:

为了能在荧光屏上看到做简谐运动的光斑,在yy′上加偏转电压uYY′=u0sinωt,在xx′上加扫描电压uXX′=kt.

评析:经典模型和简谐运动模型为模型的创新设计搭建了合理的支架,让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是模型创新的源泉。通过有效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在回忆简谐运动模型的基础上,创新整合自主构建示波管的模型,培养学生的创新迁移能力。

一座高楼没有梯子,平常人是不可能上去的,因为没有飞翔的翅膀;没有脚手架,一座座高楼不可能拔地而起。作为教师,应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搭建思维的“支架”,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自主构建、自主创新,确保探究的有效、自学的高效。

课上,老师通过有效情境的创设和问题链的设置,不断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带着求知的渴望主动地去探究,不断点燃学生探究创新的欲望,在不知不觉中突破了教学的难点、突出了教学的重点,有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课上,从回忆经典到拓展探究、从模型的自主建构到模型的创新迁移,不断地为学生铺设易学、乐学的轨道,消除学生的思维障碍。

参考文献:

[1]吴玲玲。高中物理教学中引入原始物理问题的教育功能[J].新课程学习:中,(07)。

[2]赵玖弟。物理模型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11(10)。

篇16: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论文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的素质教育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给小学教育管理工作制定了新的目标。相比而言,传统的小学教育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用,随着当今时代发展,要适当对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有效地发挥新课程的教育意义,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就当今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教学管理;小学教育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也应当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但是由于当今大部分学校还采取着传统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没有深化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的思想,制约了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发展,使其无法得到创新和改革。教育者应当结合实际情况,根据现今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办法,完善教学管理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在新课程背景下跟上教育教学管理的发展步伐,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小学教育方法,提高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

一、当今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理念还较为落后

在新课程改革之后,很多教师还没有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转变过来,对于很多教师而言,在新课程的要求下,尽管一再强调要注重以人为本,要全面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改变的只有教学内容。教师没有将教育理念从传统教育模式中转变过来,对于学生的要求和能力判断还是以考试成绩为主,忽略了学生最基本的素质教育。甚至还有相当多的学校还以学生的成绩来判断教师的水平,长期以来便无法顺应新课程的要求,因此,更新教学理念是最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管理师资力量有待提高

在新课程的要求下,教育工作者应当顺应新课程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及时地对自身的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和更新。但是放眼大部分学校,很多管理教师的能力并没有达到要求,甚至很多管理者是由普通小学教师兼职,此类管理者本身就缺乏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经验,更无法紧跟新课程改革的脚步,并对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创新,因此,提升管理教师的能力势在必行。

(三)教育教学管理目标不明确

在新课程背景下,很多教育管理者面对新课改带来的诸多要求,都还保持着一种对新教育模式的摸索状态,在采取新的教育方式时目标不够明确,缺少目的性,从而导致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同时受传统教育教学管理方式的影响,有很多教育教学管理者没有明确教育目标,盲目的将传统教育教学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可能会带来相反的效果。因此,明确新课程背景下教育教学管理目标尤为重要。

二、针对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可以采取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很多教育教学管理者受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影响,忽略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以实际成绩要求教师的工作,一切从成绩出发。但是在新课程的要求下,要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对于管理教师而言,就要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概念。鼓励教师发挥自己的能力,让其结合实际情况,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自己解决,而不是传统管理模式中的逐级上报,事不关己。要让教师充分感受到来自管理者的关爱,让其将教育工作作为自己的事业去发展,培养教师的主人翁意识,这样教师才会投入更多的精力,花更多的时间去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效果。

(二)提高教师教育管理能力,加强教师综合素质

在新课程标准下,新的标准理念的出现,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方法已经不再适用,教育者应当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提升自身素质。学校可以组织管理者参加培训,学习最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方法,并结合各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应用,并杜绝部分学校由课任教师兼职教育教学管理者的现象。同时,教师也应当顺应教育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能适应新的教学方式,理解新的教学管理模式。对此学校可以组织集体备课等活动,让教育教学管理者和教师一起交流探讨,增进新课程下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理解,加强落实新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对此,学校应当额外重视,增强教育教学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确保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更新教育教学管理理念,明确教育目标

在教学教育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制定明确的目标,更新教育者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摒弃传统的教学教育管理方式,根据制定的目标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于教育教学管理理念,管理者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教师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并从教师的立场出发,制定合适的管理计划,让教师能够在新的管理模式中找寻到合适的教育方法。教师根据管理者制定的阶段性目标结合实际情况逐步完成,而教育目标可以由管理者和教师共同制定,并推荐教师在教学工作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教育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能够朝着目标共同前进。只有教育者明确了教育目标,才能更方便教育管理者对其进行分析和管理。对于教育教学管理者而言,每当做出计划前,一定要考虑到教师的'立场,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阶段性目标,并适当的采取鼓励手段来激励教师投身于教育工作中,逐步开展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四)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

在传统的教师评测考核体制中,往往都通过学生的成绩来反映教师的工作水平,在新课改的要求下,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这种评测方法将不再适用。教育教学管理者应当制定出一套新的、完善的考核评测体系,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者的管理和指导下,能够顺应教育的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更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发展。对于评测考核标准可以采用多方面评分的方式,由管理者和学生共同对教师进行评价,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评分分级,通过管理者和学生的评价,教师能够有效地寻找出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可以意识到问题所在,及时的将问题解决,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目标。这种考核体系还可以激励教师,使教师拿出更高的热情投身于教育工作中,帮助管理者根据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新制定阶段性目标,保证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三、结语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也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及时地做出调整和创新,形成一个创新的、良好的全新体系。并贯彻落实新课程的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因此,教育教学管理者应当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教育管理计划,通过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培养教师专业水平、明确教育教学目标、完善考核体系等方法对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进行创新,保证教师的教学工作顺利进行,使学生在新课程改革下,得到全面的发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开全.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缺位”与“补位”: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例[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八辑)[C].2011.6.

[2]杨春云.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的研究[J].才智,,(15):191.

[3]郝俊格.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5,(23):137.

[4]何彦霞.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19):16+14.

篇17:新课程背景下作文教学论文

一、启发学生的观察技巧

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关于景、人、物的写作内容还是不少的,传统的教学主要都是教师在课堂上一布置,然后学生们就分头去行动了,教师只对学生的结果进行考查,而不对学生的作文过程进行考核,所以,使得学生的观察效果大相径庭,并没有达到作文教学的要求。因此,在对于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学时,我们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切忌盲目布置写作。在准备过程中,我们主要的是强调学生们在观察上的技巧。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不同,新课程要求我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所以,在此,我们可以通过分组的方法来布置任务,让小组进行汇报,并形成观察的结果;同时,也可以利用各个小组的成果来展示观察事物的方法,这样,就可以充分的丰富学生们对于观察事物的方法和技巧,以便于其能够从多个角度来观察事物,从而完成作文教学的准备工作。

二、引导学生进行日常积累

语文积累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也在进行,比如优美文章阅读,优美词藻积累等等。但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我们进行的是单个精英教育,所以,在进行美文积累时主要也是采用单独进行的形式,即教师在布置任务或建议学生做任务时,学生们大多是单个进行的,没有进行合作式和汇报式教学任务布置。在新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在布置日常积累时,除了按照传统的方式布置日常积累外,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小组汇报的方式进行,比如,可以不定期的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美文的欣赏和积累交流。也可以通过小组汇报的方式,定期的在班里利用课堂来展示各个个人或小组的优秀成果,来像其他小组和同学来展示。这样就可以使每个学生、每个小组的学生的积累,变成全体学生的积累,从而使全班的语文写作水平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提高学生的阅读量

新课程背景中,对于语文教学考查部分关于阅读的内容所占的比例远远大于传统的教学,为了达到新课程的要求,我们必须要提高学生们的阅读量,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通过课程标准和媒体来帮助学生们一起来阅读,并提供一定的阅读书目,以便于学生们阅读水平的提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阅读是写作的前提,这就像外语学习一样,一个学生接触一门新的语言,要想达到写作的要求,必须首先通过大量的阅读,给自己积累一定的词汇和句型,从而为写作做好准备。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要付出更多的辛苦,对学生们的阅读进行指导;同时,也要对学生们的阅读提供一些好的阅读技巧,比如美文的模仿、结构的模仿以及文章效果的模仿等等,这些都可以同时提高学生们的写作能力,从而达到作文教学的标准。

四、初步联系写随笔

练习写随笔是一种极好的作文训练。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也要求学生进行随笔训练,但大多停留在日记和读后感上,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大多数的日记和读后感都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引起学生和老师的重视。结果随笔不但没有成为学生练习写作的极好手段,反而成了教师布置的学生不得不做的累赘,成为鸡肋,使学生和教师都不高兴。在新的课程改革下,随笔教学不在是学生和教师的累赘,而是成为了教师指导学生们练习写作的一个极好的方案。所以,我们广大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手段,为教学服务。在进行随笔练习时,教师一定要跳出传统教学的瓶颈,把快速阅读、阅读技巧与随笔结合起来,使学生们的写作水平在积累阶段有一个很快的提高。

五、练习读后感写作

传统的读后感写作也和日记一样,只是一种文体教学或是一种作业任务,结果对于学生来说反而成了一种负担。尤其是传统的教学没有把握住读后感的妙处,为训练学生的写作而服务。这是很值得我们广大教师深思的。在新的'课程改革的理念下,读后感写作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实现了一举两得的功效。新课程背景在语文考查上要求加大阅读和写作的量的考查,所以,在平时我们要加大对学生进行读与写的训练。比如,我们在进行课文或范文教学时,不但要让学生说出来,同时还要让学生能够写出来,这样,才能达到双重的效果。

六、真正的大作文练习

根据以上的练习,我们这时候才进入到写作训练的时候,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我们只是根据课本的要求,进行写作讲解,并给予一定的范文,然后再对学生布置写作任务,这样下来之后,模仿能力高的学生写起文章来得心应手,而对于模仿能力低的同学来说则相对较差,这使得学生们的作文水平参差不齐。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建议,在平时的写作练习中多多加入书信或电子邮件练习,主张学生与教师通过书信文字的方式来沟通,并定期的要求某个学生以“学生心里话”的形式来和教师沟通,这样,比起传统的写作来,可以使学生们自主表达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实现其自由表达的能力。

综上所述,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任务型教学等等。而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上也要不断的改进自己,通过新的方法的训练,使学生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能够同时发展,从而达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使学生们写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篇18: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文/李 进

摘 要:数学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围绕问题与条件、知识与能力去展开,演绎的是如何推理,归一的是找到答案,得到规律。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课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背景下要求教师在教学行为上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上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这种理念的实施往往是全方位的变,而课改的阵地主要在课堂,改变这种观念在于教师与学生的观念。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合作者,向学生提供真正理解知识社会的钥匙。教师的“教”应该为学生的“学”服务,课堂教学应淡化教师教的痕迹,突出学生学的过程。

数学教学是一门比较枯燥的课程,逻辑性和思维性要求高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围绕问题与条件、知识与能力去展开,通过多种途径,达到一定的目的。40分钟大家一起演绎的是如何推理,归一的是找到答案,得到规律。现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

一、勤

这里的“勤”,不仅是学生要勤,其实教师也要勤。这个字我有更深的理解,教师要做到“三勤”。(1)备课要勤,在这一环节,必须站在新课标要求的背景下实施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教育活动,必须熟悉教材内容,抓住本节课的重点,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翻阅与本课有关的资料,找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口味的例题。做到知识面要广,知识结构要有梯度。(2)课堂上要勤,教师上课应该激情四射,手舞足蹈。对课中的题型进行教具展示,实战演练,让学生分组讨论,互帮互学,调动兴趣,提高效率。(3)作业反馈要勤,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各方面的类型都应考虑,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究,我在课堂作业中实行“3+5+6”的模式(基础差的做3道,中等生做5道,优等生做6道),使学生有针对性的完成,有选择性的尝试,让学生完成不同的内容。

二、简

这里的“简”是简约而不是简单,教师应该简化过去复杂的教学模式,实行“预习―质疑―释疑―结论”的新课堂理念,结合课程安排的探究,学生预习,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现价值,找到结论。正在简单的`例题结构中,简化过程,简明题意。教师不应包办,应把课堂还给学生。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在探究、合作、体验中实现新知识的架构和旧知识的灵活运用,教师在“简”中“解放”了自己,成就了学生,把教学时间花在了刀刃上,提高了课堂的质量与效率。

三、节

“节”就是教学内容应该有梯度,每节课的内容教师把握好,不能太多,完成不了的知识分步完成,落到“点”上,不一定按教学参考书上的课时安排,我认为只要把某个知识点搞懂就行,学生能用,有时只要“举一反一”就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有节制,讲解有节制,做到有理有节。

四、约

师生之间要有约定,要求简单的题自己完成,复杂的题共同探讨,杜绝抄袭。这要求教师对作业的反馈要及时,自己的任务应在第一时间去完成。无论课堂上,还是课外作业中,师生应该约法三章,为自己的承诺负责,做一个有信的学生。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那就是“勤简节约”。坚持“工夫花在备课上,精力放在课改上,本领显在课堂上”。

(作者单位 重庆市酉阳第一中学校)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基础会计》有效教学的策略的论文

关于作文教学的论文题目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论文

教学论文的题目

初中教学论文题目大全

新课程下生物教学的几个策略论文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教学研究论文

小学生课题开题报告

课题开题报告

新课改背景下数学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究教育教学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论文(共18篇)】相关文章:

高中英语课题开题报告2022-09-06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论文2022-04-29

识字教学开题报告2022-04-29

护理课题开题报告范文2022-05-07

小学线上教学论文题目2022-05-06

德育教学论文题目2024-02-15

高中生物课题开题报告2023-08-01

教育教学论文开题报告2024-03-23

课题开题报告范文2023-02-1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练习研究课题研究计划2022-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