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我国现阶段幼儿学前教育的论文(推荐7篇)由网友“周游的鱼”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研究我国现阶段幼儿学前教育的论文,希望大家能够受用!
篇1:研究我国现阶段幼儿学前教育的论文
研究我国现阶段幼儿学前教育的论文
一、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对学前教育认识不到位
尽管人们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已经不断深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已经不断深入人心,但对学前教育本质的理解仍然存在着众多的偏差。部分人仅把学前教育认为是学龄前的托儿教育,忽视其教育实质,这导致了对学前教育的理解与时代不相匹配。学前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开端,要把新时期的要求与学前教育的发展相结合。传统的学前教育在目标上、内容设置上普遍重智轻德育,重认知轻人格个性、责任感的培育,忽视儿童情感、习惯、态度、社会性、沟通、兴趣等能力的培养。而学前教育发展处于领先水平的国家,更注重培养幼儿这些能力。例如美国学前教育机构的目标之一是鼓励儿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需要,学会与他人分享与合作。无独有偶,德国对学前教育的理解是孩子生活在一个互动的空间和生态环境中,需要建立与同伴、成人、社区、文化、自然、社会等的良好关系。
2.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予以规范
目前,相对于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而言,学前教育的立法层次偏低,前三者均有全国性的法律作保障,而学前教育仅处于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中的第四层次。显而易见,学前教育与其他层次的教育在法律规范上还有相当的距离。近十几年,我国先后出台《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体现出政府对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视,但这些对于整个幼教事业的发展仍缺乏强劲保障力和执行力。其次,随着办园模式的多样化,民办幼儿园兴起,对创办幼儿园准入机制缺乏严格的必要监管,导致部分幼儿园硬件设备较差,卫生服务安全不到位,教学管理滞后,教师引入不规范等,这直接导致个别不良后果的发生。
二、促进学前教育有序发展的途径
1.公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齐头并进,规范收费标准
公立幼儿园在办学规模、师资投入、教育质量、安全保障等诸多方面都是民办幼儿园无法比拟的,这也是当前公立幼儿园入学资格难求的重要原因。公立幼儿园在学前教育发展中地位举足轻重,应发挥公立幼儿园的带头作用,倡导多种办学模式,推动学前教育的长远发展。同时,要积极引导民办幼儿园的发展。加强政府干预管理与幼儿园自主管理相结合,明确各自职责与权限,加强双方交流反馈,依法开展管理活动。同时,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减轻税负、冠名宣传、减免租金等方式,引导、鼓励具有良好社会责任感和知名度的企业投入学前教育,发挥大企业的优势,扩大投资主体多元化。规范收费标准并不等同于要求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采取相同的收费标准,因为公办与民办两者在性质上的根本差异,使得难以以统一标准去衡量。所谓规范,指的是在收费定价过程中,物价局严格把关,收费要与幼儿园整体水平及实力相适应,使价格符合办园者的'利益,同时兼顾消费者利益。为此,政府部门应建立一套能有效测评学前教育成本的检审标准,同时对幼儿园评定等级,根据综合结果来制定收费标准,推行优质优价。对于一些特色幼儿园,如办有各种特长班,收费标准应有弹性,在收费定价中应有浮动空间,幼儿园可以根据情况在规定范围内自行调节。
2.注重学前教育质量管理,加强幼师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质量的改善与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素质息息相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首先,在人才引入方面,要扩大招聘的范围,开拓人才来源渠道,丰富应聘者的教育层次,对求职者严格甄选,明确考核标准,同时必须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幼师教师资格证,从源头上确保质量。其次,加大在职教师的培训力度,完善考核机制,同时评定职称,为教育者提供可以晋升的职业发展通道。再次,改善幼师的工资福利待遇。目前,幼师的待遇不理想,特别是公办民办教师待遇差异大,这不利于教师稳定性,也不利于吸引高素质人才。最后,转变社会对幼教行业的认识。目前幼教工作者的社会地位明显偏低,人们对幼教工作者的评价普遍不高,多数幼教人员被认为是学习成绩差而无奈选择该行业。这些不利于幼教事业发展的社会舆论,阻碍了优质人才进入的通道。解决好培训、晋升、福利、社会保障、社会认同等问题,才能有效促进幼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3.合理分配财政投入,制定明确的办园准入机制,加强外部监督与监管
财政投入的力度,在短时间内可能难以发生巨大变化。为此,合理运用有限的财政投入,对解决学前教育投入问题更有意义。投入的不合理,会阻碍学前教育的发展,同时,应该提高资金资源的利用效率。有效分配财政投入,需要探寻分配方式与分配尺度。可以通过设立一些专项基金来扶持学前教育的发展,以奖金形式替代补助,引入良性竞争机制,奖励达到标准的幼儿园。在分配投入时,可以优先考虑惠普性幼儿园的需求,将财政投入与民营资本相结合促进幼教发展。要完善民办幼儿园的审批标准,明确民办幼儿园的办学规模、硬件设备的准入、师资与保育队伍等方面的标准。对于符合条件或限期整改能够达到标准的民办幼儿园颁发资格认定证书,并纳入幼儿园等级评定管理体系,同时取缔无证幼儿园、非法民办幼儿园。要强化外部监督,通过社会舆论的力量来规范幼儿园的行为。对于幼儿园不正规、违法的行为,可以通过媒体进行曝光,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幼儿园的规范管理。如美国政府就与一些专业组织合作,完成对学前教育的监督与评估工作。
4.转变理念,优化课程设置,以优质学前教育为目标
现阶段,学前教育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可以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强调内容的多元化,形式的多样化,同时符合儿童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将生活、学习、游戏相结合,培养其动脑、动手、动口能力。加强幼儿教育中事实与环境教育、实际生活与家政教育,通过对周围环境、人物、事件的观察,增强幼儿对事物的兴趣与认知;通过设置游戏和情景,培养幼儿的生活必备技能。同时,学校应该积极增加亲子活动的次数,强化家庭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地位,促进幼儿身心发展,而目前父母参与幼儿学前教育的程度远远不够。
篇2:我国现阶段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现状研究的论文
我国现阶段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现状研究的论文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程造价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控制成本意识的提高以及国际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的引用,国家相关部门及建设单位不再仅仅满足于工程竣工后的决算审计,工程项目投资控制的重心也逐步由事后的静态控制向事中、事前的动态的控制转移,国家相关部门及建设单位由于人员、能力、专业等多方面不足因素,本身无法对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的动态的投资控制,在这种情况下,专业的造价咨询机构推出的新型的工程项目审计方式:跟踪审计受到了建设单位及国家相关部门的普遍欢迎。
国家的政府主管部门及建设单位自身通过招投标或其他合法方式确定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对工程投资和效益从项目决策开始到项目竣工决算及项目后评价阶段进行的全过程的动态的跟踪,造价咨询单位通过提供合理化建议、造价专业咨询、项目规划、可行性研究、方案设计数据审核等方法,实施过程中控制工程项目建设及运营成本,节约资金,节省工程投资和提高投资效益。应该说,跟踪审计的出发点是非常好的,也确实受到了建设单位的欢迎,总之开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必要的。
从跟踪审计实践效果看,跟踪审计在监督财政资金的管理使用、防止损失浪费、促进国家有关政策的贯彻落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更加有效地发挥了审计部门的“免疫功能”,实现了审计理念的改变和审计模式的转变,不仅完善了传统的审计方式,而且推进政府完善制度、改进机制,有效发挥了审计部门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1 当前在建项目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
但近年来,我们通过调查发现,虽然也安排了部分在建项目的跟踪审计,但由于受到审计力量约束、国家制度建设、新事物的摸索等原因,全过程、全方位的实施并未真正有效形成,已经开展的建设项目往往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跟踪审计咨询单位的选择到跟踪审工作的结束各阶段均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1 咨询专业不对,造成被动浪费和开展跟踪审计工作的被动
某重点水利枢纽建设项目,招标时未规定专业的要求,结果中标单位虽然为当地一家比较大的咨询机构,但由于跟踪审计人员非水利专业技术人员,而且没有专业的水利造价工程师,在日常跟踪审计工作造成被动。因为水利项目的设计方案、施工方案等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日常工程建设中一些工程设计变更的合理性、施工单位提出的工程索赔等等问题的解决,需要具有相关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及造价工作者的参与,才能解决。工程开工,问题马上就来了,业主提供的施工条件比较招标时承诺的有很大的变化,施工单位上报的很多施工方案与投标时也大相径庭,并且牵涉到费用补偿问题,跟踪审计单位一下摸不着头脑,也不能及时拿出审计意见,经过协商,最后建设单位只有更换了跟踪审计单位,另招了一家水利专业咨询机构,造成工作的被动,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
1.2 对跟踪审计认识不清,盲目追求低价
由于建设单位对跟踪审计认识不清,在跟踪审计招标中,招标标书的通用条款和专用条款规定内容含糊,没有规定跟踪审计的具体内容。而中介机构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承诺跟踪审计的工作范围、内容和报价,不同的工作内容,报价当然不一样。而建设单位根本不重视中介机构的工作范围和内容,仅仅关注的是审计收费标准,实际上是将收费标准的高低作为选择跟踪审计机构的主要标准,而忽视了跟踪审计范围、内容、审计人员素质等详细明确的约定,面对上述现状,中介机构为了生存,不是在提高服务质量上力气,而是通过低价竞标来承揽业务,形成不正常的价格战,长期以往,形成恶性循环的怪圈。而且在跟踪审计过程中,即使发现中标的跟踪审计单位提供的服务内容过于单调而向中介机构要求更为完善的服务时,却又找不到合理的合同依据,这会让建设单位形成跟踪审计可有可无的结论,最后对跟踪审计的发展非常不利。
1.3 跟踪变成摆设,违法谋私“幌子”
在跟踪实施过程中,部分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个别代表出于自身私利考虑,不想让跟踪审计单位参与过多,导致跟踪审计无法发挥应有作用,成了摆设。例如在采购大宗甲供材料时,原合同规定跟踪审计机构应该全过程跟踪,并且参与制定采购方案、采购招标、采购合同条款的拟订等等。但很多情况下,建设单位代表为了捞取好处,根本不让跟踪审计参与,在采购结束时,无原则的中介机构怕以后被建设单位穿小鞋,只能签字走走形式。而跟踪审计反而成了掩盖建设单位一些代表的违法工具。
1.4 行业规定不明,跟踪审计人员不专
国家审计部门没有及时出台关于跟踪审计的行业标准或规定,未对跟踪审计进行恰当定性,对跟踪审计单位服务的范围、内容方式、权责、收费标准等均无明确规定,尤其是当中介机构不能恰当的执行跟踪审计时的责任认定及处理未进行明确的规定,使得不同的中介机构对跟踪审计有不同的概念和理解,而且即使中介机构有责任,也很难通过国家规定来处理,最终使中介机构的责、权、利不对等,使跟踪审计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另外中介机构也不注重跟踪审计方面的专项研究,接到委托后,就直接派人,没有很好考虑委派人员是否能够胜任,虽然委派的审计人员具有相应的职称和职业资格,却力不从心或没有认识到自己工作的思路、方法存在偏差,使跟踪审计的效果大打折扣。
1.5 注重节省投资,忽视投资效益
中介机构对跟踪审计的认识不清,中介机构从事跟踪审计的人员良莠不齐,大量的跟踪审计人员都非常熟悉事后的结算审计,但对跟踪审计的认识却是不系统、不完善甚至片面的。没有认识到不但要考虑钱花得少,还要看钱花得好、花得明智,尽可能少花钱多办事,以最少的资源取得最好的效果,同时要通过比较投入资源与产出效益进行评定,及通过比较预期效果与实际效果进行评估,促进提高投资的质量和效益。
1.6 工作权责不清,存在越俎代庖现象
在如何搞好跟踪审计上也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跟踪审计人员的工作权责不清,例如:中介机构没有认识到在进行跟踪审计时,审计人员控制投资的方式是提供咨询和建议,向建设单位说明不同施工工艺或不采取审计人员建议所带来的后果及对工程投资的影响,最终决策权还在于建设单位。有的建设单位不能正确处理咨询与决策的关系,不愿意承担风险,指望将所有的工作都委托给跟踪审计人员,这其实是一种逃避决策的行为。在跟踪审计过程中,没有很好地摆好自己的`位置和角色,往往越俎代庖,反而带来负面效果。
1.7 加强监督协调,控制违约风险
有些国家重点项目的跟踪项目是由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委托的,主管部门将跟踪审计任务委托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去做,缺少对其的监督和协调。除了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以外,还需要控制委托风险和违约风险,最大风险在于审计人员有可能会因长期与建设、监理、施工单位长期接触而弱化监督职能,甚至可能会出现合伙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
2 跟踪审计问题对策研究
为了更好地发挥跟踪审计的作用,根据跟踪审计过程中存在问题,建议采用以下一些解决办法:
2.1 出台相关政策,明确跟踪审计标准
行业管理部门及时出台关于跟踪审计的规定,对跟踪审计进行恰当定性,对跟踪审计单位服务的范围、内容方式、权责、收费标准等,尤其是当中介机构不能恰当的执行跟踪审计时的责任认定及处理进行明确的规定,使得中介机构及其人员对跟踪审计有清晰、统一的认识,只要中介机构犯了错误,就能通过国家规定来界定中介机构的责任,最终使中介机构的责、权、利对等,使中介机构下大力气去抓跟踪审计的服务和质量,使跟踪审计发挥应有的作用。跟踪审计的具体工作内容应该划分不同阶段,中介机构在不同阶段应该发挥不同的作用。
2.2 研究跟踪审计经验
中介机构加大对跟踪审计的研究,总结出一套跟踪审计的经验和路子,同时加大对中跟踪审计人员的培训,提高对跟踪审计的认识,减少失误,促进跟踪审计业务的良好发展。
2.3 提高跟踪审计人员素质
行业管理部门要组织跟踪审计方面的研讨班、培训班及其他形式的培训,提高跟踪审计人员的素质,提高全社会对跟踪审计的正确认识,促进跟踪审计的发展。
2.4 建设跟踪审计单位中介机构
建设单位在选择跟踪审计中介机构时,要规范招标程序。对将要委托的跟踪审计工作的内容进行明确的规定,然后在工作内容一致的前提下,再来比较各中介机构的收费额,对工作内容和收费进行合理的比较。有时,即使有些比较好的中介机构,虽然收费高一些,因为跟踪审计是一项服务,服务的好坏是很难评价的,而审计收费和带来的效益相比,简直微不足道。
建设单位在选择恰当的中介机构时,最好去考察一下类似工程以前或目前的客户,听听他们的评价,了解一下中介机构以前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效果,这样效果可能要比简单比较资质和收费效果要好的多。
3 结束语
随着社会中介机构体制日趋成熟,随着国家法规的健全,随着社会各界对跟踪审计的重视和加强,跟踪审计必将发挥应有的作用,而这种良好作用的发挥也定会促进国家投资的节省和工程投资效益的提高。
篇3:学前教育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研究论文
学前教育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研究论文
【摘要】学前教育是幼儿成长的重要阶段,直接影响着幼儿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每个幼儿都有不尽相同的性格、爱好与习惯,这便需要幼儿教师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让大家都在适合自己现状的教育方式中得到更好的成长与发展。以教研员的身份进行了一系列的课题研究,旨在于为广大幼儿教师的教学工作开辟新思路。
【关键词】学前教育;个性发展;教学研究
儿童是人生智力成长、个性发展的基础阶段,也是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合理的学前教育对幼儿心智健康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于幼儿来说,没有最好的教育,只有最合适的教育,这便表明幼儿教师应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施以不同的教育方式,促使其在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得以个性发展,以确保幼儿在日后成为极富个性魅力的新型社会人才。在这种形势下,幼儿教师应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利用多样的教育方式对性格各异的幼儿进行多样的培养,促使他们在成长中绽放别样的风采。
一、学前教育对幼儿个性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教育事业的深化改革,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意识到在学前阶段培养儿童学习意识、认知观念、个性发展的重要性,以促使他们在幼年时期就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发展观与人生价值观。于是笔者在长期教研与探索中发现,学前教育对幼儿个性发展的重要意义大致为以下几点:其一,学前教育对幼儿认知社会能力的提升存在积极意义,幼儿正处于最容易将外界事物产生深刻认知的时期,幼师和家长在该阶段对孩子普及一些有助于他们建立积极向上人生观的社会案例进行正面教育,对其认知能力的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二,学前教育对幼儿个性魅力的形成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幼师在这个阶段根据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合适的教学活动可以促使其从小就形成不断学习发展的意识,为他们日后个性魅力的发散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其三,学前教育对幼儿人格发展和情绪控制都存在突出作用,合理的教育方式不仅能引导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形成分辨是非、驾驭情感的能力,还能让其在生活体验中逐渐摸索出正确的成长与发展观念。
二、在学前教育中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的对策
1.改变教育理念,促进幼儿社会认知能力发展
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从襁褓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是他们试着接触社会、融入社会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对其进行启蒙教育的重要途径。由于幼儿的心智极不成熟,对于新鲜事物的认知水平往往止于第一印象的片面理解,然而该时期又是他们认知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因此指导大家掌握正确的社会认知方式便成为目前幼师的重要任务。由此出发,幼儿教师若想从根本上将幼儿培养出正确的社会认知观,应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即将原本的植入式教育转变为引导式教育,以促使他们在接触更多外来事物时能迅速形成正确的认知观念,长久以来,不仅会对其个人发展有极大帮助,还能使他们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可谓是一举两得。鉴于此,幼儿教师可通过在教学中普及生活常识、社会案例、游戏活动等方式来培养幼儿客观认知事物的能力,比如:教师可将新闻比拟成幼儿容易接受的小动物并编排成情境剧,让他们在亲自投入到演出中时认真体会其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并以切身感受的方式来领悟其中事件的是非对错,在表演结束后,教师则以引导者的身份启发大家从中领悟出了哪些是非观念,以此来促进他们对社会实例产生主观认知,从而潜移默化的推动其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2.改进教学活动,促进幼儿个性魅力成长发散
每个人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皆不相同,所热衷和追求的事物也不尽相同,虽然幼儿正处于心智还未成熟的阶段,但对个性发展目标的热衷程度不亚于成年人,即面对符合自己性格特征和兴趣取向的事物时,往往比成年人的追求欲望更浓,并且基于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该阶段培养其个人特长和个性魅力是极其有利的。据此,教师可根据幼儿性格和爱好的不同分别采取相应的教学活动,以此来促进他们形成健全人格的同时为其艺术素养的发展奠定基础,并以此为基础促使大家在自己所擅长和热衷的领域中得到更深入的.发展。首先从性格角度出发,笔者在长期教研和探究中发现,当代幼儿多数存在性格过于内敛或过于活泼的问题,且该问题在学前阶段最为严重,并且在受到信息时代的影响下,他们习惯于将自己封闭在电子设备中沉迷娱乐游戏,这样严重阻碍了其性格的健康发展。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应按照幼儿的性格特征分别实施对应的教育方式,如对性格较为内敛的孩子进行自信与勇敢教育,尝试以沟通等方式帮助他们打开心扉,逐渐让其习惯于与人交流的乐趣;而对于性格过于活泼的孩子则可以巧妙运用他们这一特性,让他们在带动内向孩子产生学习活动积极性的同时学习对方身上沉稳的特征,如此来使得两者性格进行中和调理,切实能促进大家得到更完善的性格改善教育。接下来,从兴趣爱好角度出发,幼儿正处于对一切事物充满求知与好奇的阶段,对于所热衷的事物容易出现“三分钟热度”的问题,这便要求幼师需要在解决该问题的同时促使他们不断提升自身的个人才能,以达到提高个性魅力的目的。根据这一教育目标,笔者认为幼师可在幼儿产生兴趣时就抓住这一契机,利用多元教学活动帮助他们意识到该活动的特殊魅力,无论是音乐、美术、体育等活动都可充分融入多样流行元素,如此才能在确保其在该爱好中保持兴趣,并以此为基础促使他们的个人才能得以发展,逐渐从根本上促进幼儿个性魅力的成长发散。
3.改善教育环境,促进幼儿人格与情绪的控制
学前时期是个人性格养成的一个阶段,同时也是使人学会如何掌控情绪变化的时期,在这个关键阶段,幼儿需要通过幼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来建立起良好的成长心态。然而在目前的大部分学前教育机构中,不少教师都忽略了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即只以培养幼儿学习动机为主要教学目标,却忽视了对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需必备的人格品质发展与情绪控制能力的指导,这样严重阻碍了其个性的良性形成,也成为当前学前教育进度停滞不前的主要诱因。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和家长应重视幼儿内心的认知变化,逐渐使他们的成长观念从零散组织到完整,并将其中偏差的思想内容加以矫正,从而为其健康人格和良性情绪的发展奠定基础。在建立人格与情绪控制这两项内容中,它们所存在的共通点便是都需要在幼师和家长的鼓励与认可中才能顺利进行,然而这并不是说需要指导者的一味夸赞,而是要在正确的方向中进行认可,在错误的方向中加以引导,以促使大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成长与发展路上的坎坷和挫折,由此来达到有效人格建立的目的。接下来再从情绪控制角度出发,这里的情绪控制并不是单一的对心情调控,而是需要让幼儿学会如何根据环境的变化转变自身心态,并做出正确的理解和反应,从而使得他们在长期的情感转变中逐渐掌握控制情绪所需的条件。如此一来,才能使幼儿最快、最好的适应当前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综上所述,学前教育对幼儿个性发展等各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适的教育不仅对他们心智健康成长有着积极意义,还能促使他们形成具有独特个性魅力的新型人才。鉴于此,幼师及家长应在这个阶段认真做好引导者的工作,通过切实符合幼儿心理特征的教育方式为他们的成长道路开辟新径,以促使其在得到个性发展的同时绽放别样风采。
参考文献:
[1]邵美涵.学前教育对幼儿个性发展的影响分析[J].职业技术,2017,(09).
[2]吕伟.关于尊重幼儿个性发展的若干思考[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06).
作者:焦素颖 单位:甘肃省酒泉市教育局教育研究室
篇4:幼儿学前教育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幼儿学前教育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让学前教育为更多人所关注。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学前教育得到了明显提高,但仍存在一些教学问题。积极分析学前教育中的问题,才能研究合理对策,给幼儿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动力。
一、幼儿学前教育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一)幼儿教育普遍使用灌输式教育模式
幼儿处于个人发展的初始阶段。幼儿学前教育活动,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与性格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学前教育,可使幼儿的身心发展基本定型。把好学前教育大关,影响幼儿的一生。然而,当前的学前教育实施并不顺利。近几年来,一些幼儿家长不认可幼儿园的教育,认为其存在弊端,而将幼儿带回家实施家庭教育。许多幼儿园用灌输式教育模式开展幼儿教学,只顾着向幼儿传递知识,学字、背诗、算数,不顾幼儿天性与个人发展需求。灌输式教育模式的使用,让幼儿成了学习机器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读,幼儿跟读,一些拗口的古诗,教师不顾幼儿是否理解,只要求幼儿熟读背诵。这种方法对幼儿来说太过枯燥。不重视幼儿其他能力的培养,学前教育限制了幼儿的发展。
(二)幼儿教育工作者青睐掌控式教育
许多幼儿教师知道幼儿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培养价值,但很难将这种教学理念落实到教学活动中。大多数幼儿教师已经习惯了教师说、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一直控制幼儿的学习行为。这主要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思想还未进化,没有重新定位自己的教学角色。教师习惯于掌控幼儿的活动行为,将一切展示自我需求的行为理解成不守规矩。久而久之,幼儿不敢在幼儿园展示自己的个性。
二、幼儿学前教育教学中问题解决对策
(一)重视启发教学模式的应用
幼儿时期是幼儿智力开发的重要时期,也是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在幼儿阶段,孩子们的创造力很强,学前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幼儿的智力及各项能力进行开发。让幼儿的每一种潜能都得到充分开发,才能让学前教育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实现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目标。幼儿教育要快速发展,就要满足社会进步的需求,对教学的问题加以解决。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思想,积极落实素质教育,重视教学活动的启发环节,关注幼儿的每一点成长需求,让幼儿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天性,启发幼儿一点一点地认知社会,这有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与性格的形成。幼儿好奇心强,利用这点进行启发引导,有利于丰富幼儿知识与积累生活经验。比如,一些幼儿会对颜色很感兴趣,他们会指东指西问老师那是什么颜色。幼儿教师要据此适时启发其思维,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学到更多知识。当告诉幼儿窗帘是黄色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幼儿在活动区域内找其他黄色的东西。对幼儿进行启发,让幼儿在思考中学习,有利于幼儿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建立平等的幼儿教育理念
在传统的幼儿教育观念中,教师是主导,幼儿必须听从教师的指令。而如今幼儿教师要建立起平等的`教育观念,与幼儿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新时代的幼儿教师,不应该在活动中控制幼儿的语言与行为,要用有效的方法进行管理,处理事情要理智。平等的幼儿教育理念,会让幼儿学习活动的氛围更加开放,更加自由,幼儿的学习热情也会因此而提升。教师要引导幼儿将自己的学习热情转变成为探究动力,让幼儿成为学习活动的掌握者。尊重幼儿,多与幼儿互动,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亲和力,更有利于幼儿教育活动的实施。比如在引导幼儿做折纸的时候,教师不需要在活动一开始,就让幼儿跟着自己折某一种东西。教师尊重幼儿的喜好,给幼儿充分的自由,让他们自己选择喜爱的纸张,动手折自己喜欢的东西。在幼儿折纸时,教师要对幼儿进行鼓励与肯定,让幼儿越折越有劲头。幼儿成为学习活动中的主体,能够促进幼儿教育的创新发展。
(三)做好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
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密切结合,能让学前教育体系更加完整。家长的教育理念是否与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一致,直接关系着幼儿园教学改革能否成功。幼儿园管理者要重视家长会,定期组织幼儿家长到园参观日常教学活动,并向家长宣传正确的幼儿教育思想。幼儿教师可以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学习情况与需求,设计一些亲子活动,让家长有机会参与到幼儿园教育中,感受正确的教育模式。
综上所述,对幼儿学前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积极分析幼儿的成长需求,将更多有创新意义的教学活动融入到学前教育实践中,是促进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关注幼儿学前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创新教学思想的引导下研究方法,让幼儿的天性在教学活动中得以施展,才能让幼儿教学活动成为幼儿的快乐源泉。通过学前教育,引导幼儿健康成长,体现了学前教育价值。
篇5:浅谈我国传统文化教育如何与幼儿学前教育相结合论文
浅谈我国传统文化教育如何与幼儿学前教育相结合论文
摘要:我国在上千年的发展历史中积淀了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近年来,“国学热”带动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幼儿的启蒙教育对其未来发展至关重要,而我国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幼儿教育资源,因此,从传统文化教育与幼儿学前教育的基本含义出发,结合目前幼儿学前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中存在的问题,探究二者结合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幼儿学前教育;重要性;结合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上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我国历来重视幼儿的启蒙教育,而传统文化中的《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等经典文学作品,以及其他的艺术形式就是启蒙教育的基本素材。近年来在“国学热”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倾向于利用我国传统文化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因此,在幼儿园的教学发展中,如何实现幼儿学前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则成了教学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我国传统文化教育与幼儿学前教育相结合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的“国学热”虽然带动了我国传统文化教育与幼儿学前教育的融合,但是在实践中依然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当前年轻父母多是“80后”,这些家长在成长教育的过程中,接触更多的是西方教育理念,他们对传统文化逐渐淡漠、忽视,对于所谓的西方科学的教育方法趋之若鹜,并愿意为孩子渗透西方教育,因而阻碍了传统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发展;我国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并存,一些过于严苛的教育理念甚至鼓励体罚孩子,提倡“愚孝”,这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巨大的伤害,同时也脱离了现代教育理念;一些青年幼教在实践中,自身缺乏传统文化素养,同时在教育实践中也难以做到以身作则,无法为孩子的启蒙教育做好全面的教学渗透,让孩子在形式化教学中失去了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传统文化教育与学前教育相结合的方式相对单一,许多幼儿园所谓的传统文化渗透就是背诵《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而忽视了其他文化形式的教育价值。从上述问题中我们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与幼儿学前教育的融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只有在深入分析问题的前提下才能够让二者在相互融合中共同发展。
二、我国传统文化教育与幼儿学前教育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从现代教育理念出发,传统文化教育与幼儿学前教育的融合,不应该是简单的灌输,而应该是一种渗透式、体验式的教育。因此,在二者相结合的过程中,教师要想体现教育效果,就应该坚持以下原则:(1)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教育内容是教育实践的载体,其决定着教育培养的方向,我国传统文化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虽然优秀的价值理念和文化作品占大多数,但其中也不乏一些“男尊女卑”“愚忠愚孝”等糟粕,而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应该结合学龄前儿童的认知特点,有选择性地予以剔除,从而保证正确的'教育方向。(2)坚持“渗透”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这两种教育方式各有所长,在不同的教育环境下也发挥着各自的价值,因此,在传统文化教学中,教师应该将二者有机结合,在不同的教育阶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以提高传统文化渗透的效果。(3)坚持行为规范与价值理念相统一的原则。通常意义上讲,行为规范与价值理念是统一的,但是幼儿的思维发展尚不成熟,其对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理念理解难以深入,因此,教师在实践中应该着重采用行为规范,并辅助价值理念的引导,让孩子逐渐形成“言行合一”的品质。
三、我国传统文化教育与幼儿学前教育相结合的有效措施
要想实现我国传统文化教育与幼儿学前教育的有效结合,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制定实践措施:首先,提高自身素质,为孩子做好教学融合。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关键,也是实现传统文化教育与幼儿学前教育的主导者。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这样在教育渗透中,教师不仅可以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教育素材,还能够以自身的言行举止为孩子做好示范引導,进而强化教育效果。其次,注重游戏教学,在游戏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游戏是幼儿教育的主要形式,在游戏中孩子不仅能够获得快乐,还能够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将传统文化融入游戏中,如利用成语接龙帮助孩子积累成语;利用童谣讲述历史故事等,以激发孩子参与传统文化学习的积极性。再次,诵读经典,在文学渗透中体会传统文化魅力。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启蒙读物应该作为幼儿学前教育的基本课程资源,让孩子在每日晨读的时候诵读经典,并在反复诵读中逐渐理解传统文化,并融化到行为中来,如通过诵读《三字经》让孩子对社会关系、行为规范有一个初步认识。最后,尊重孩子本性,在民间文化活动中体会民俗。在教学融合中,教师应该以孩子为出发点,坚持孩子的学习主体地位,将孩子引入到文化教育活动中来,如在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期间组织班级活动,让孩子在参与中体会民俗的魅力。
总之,我国传统文化教育在幼儿学前教育中的作用逐渐凸显,而幼儿教师在对孩子进行启蒙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并积极创新学前教育内容,做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兼容并济,用更加包容的精神让孩子体会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意义,从而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参考文献:
[1]程五一,杨明欢.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幼儿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8):97-101.
[2]杨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J].人文天下,(20):32-35.
[3]陕艳娜.试论学前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取”“舍”问题[J]. 新西部(理论版),(3):108,110.
篇6:我国学前教育服务供给多元化特征研究论文
我国学前教育服务供给多元化特征研究论文
一、论题背景
学前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最为基础的部分,属于社会公益事业范畴。但是,就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学前教育资源社会供给整体上来说仍然有些不足,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尚且低于其他教育事业,最终导致了我国学前教育管理混乱,无法取得较好的办学效果。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国当前学前教育服务供给多元化的特征,从而导致了学前教育发展有失均衡。鉴于此,本文认为,政府应该采取多种方式来提高学前教育服务效率,最终提升学前教育供给水平。
二、学前教育服务供给的基本概念
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之间是相互对应的关系[1]。一般来说,教育供给就是指为了培养专门人才和劳动力而由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对受教育者进行培训的机会,目的就在于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那么,学前教育服务供给就是指社会办学主体为学龄前儿童提供的学前教育机会,主要就是各种类型的幼儿园。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学前教育供给就是指为了满足学龄前儿童入学需求,一些幼教机构愿意且能够提供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主要是指幼儿园。一般来说,学前教育服务供给的数量与质量是随着社会发展以及市场变化和个人家庭需求而进行着一定的变动。
三、我国学前教育服务供给方式的多元化特征
我国当前学前教育服务供给主要存在着办学主体多元化与办学经费多元化的特征,这些都造成了我国现有学前教育整体现状不容乐观的问题。那么,政府就应该采取多元化的学前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比如说生产式供给服务和购买式供给服务,从而最大限度地确保学前教育公平,并提升其办学质量。
1生产式供给服务多元化
这就是指政府直接为学龄前儿童提供学前教育服务的一种方式,主要就是政府亲自办幼儿园来提供学前教育服务。这种服务供给方式的基本特征就是由办学方负责幼儿园一切的事务,园长也是政府任命和委派的,他只管理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事务。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园长的权利有被扩大的趋势,主要就是实行园长负责制。在这种类型的幼儿园里,师资力量更有保障,因为政府教育部门会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但是,这并不是说,它的办学方式就是单一的。事实上,它们也会随着各个地区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政府拨款用途具有多元化特征。我们可以根据政府部门对学前教育提供的拨款用途来划分,一般分为资助性拨款、补助性拨款和奖励性拨款三种类型。其中,资助性拨款主要是在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来的一个政策[2]。根据该项政策,各个地方政府不仅需要尽快建立健全学前教育资助制度,还需要设立专门的经费支出项目,并委托相应教育部门采取直接拨款的方式来向学龄前儿童进行资助。当然,这也应该包含国家对一些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地区的特殊资助项目。应该来说,这项学前教育资助政策有着不同的特点,即受益群体主要为弱势群体中的低收入家庭与残障儿童;拨款标准水平高低不一,资助的类别基本上根据收入不同来确定;拨款的具体数额也有着不同的分类标准;资助费用的拨款方式也是形式各异;不同地区的拨款对象人数比例、标准与范围都有一定的差异性。
补助性拨款主要就是发放教育券、直接拨付公用经费和基本建设经费的拨款。我国学前教育当前处于一个极速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类幼儿园发展迅速,出现了公立园和民办园共存的现象。政府部门也开始强化了对学前教育的扶持与引导力度,尤其是对民办园的扶持力度在不断提生,比如说给它们发放公共教育券、补贴公用经费等。当然,发放教育券主要就是政府直接发给学校,它要求学龄前儿童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把教育券交给相关幼儿园,再由幼儿园到教育部门进行兑换,教育部门再进行统一拨款。这种方式大大减轻了普通家庭对学前教育的费用压力,体现了学前教育的公平,赋予了儿童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但同时它的拨款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这就让地方财政面临着较大的经济压力。因此,地方政府应该在制定和实施此项政策时做好相关的调查研究工作,确保学前教育的公平与公正。
此外,还有一种就是奖励性拨款。它主要是指政府部门“以奖代补”“以奖代投”的形式来为幼儿园办学提供经费帮助,主要是针对民办园。这些奖励性经费一般是用来改善幼儿园办学条件和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它为民办园带来了发展福音,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激发出民办园提高自身的办学质量与服务质量。当然,民办园不能一味地依赖这种拨款方式,而应该平时就准备好充足的发展资金,确保幼儿园的健康、平稳发展。
那么,政府对学前教育服务供给的拨款类型一般包含了基本拨款和项目拨款两种。其中,基本拨款就是由中央与各级财政部门直接拨付给幼儿园进行办学的各种经费,常常是根据核定的生均教育成本来进行拨付。这里的生均教育成本包含了生均公用经费和人员经费两个方面。它们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因此,政府在拨款前应该会同审计部门对市场进行仔细深入的调查研究,然后制定一个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的分类拨款标准。项目拨款则是根据具体的项目来进行拨款。它们由专门的项目部门负责,且专门用于该项目活动,并在较为严格的组织规划下,短期内取得一定的效果。
2购买式供给服务多元化
政府也可以通过向一些办学主体购买学前教育服务为学龄前儿童提供学前教育服务。这就是一种购买式的学前教育供给服务方式。它的根本目的就是政府试图通过购买来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教育服务。从本质上来说,这是政府与其他社会组织间的平等商品交换,它让服务教育提供者与生产者实现了分离,政府则提供购买所需的经费。具体来说,政府制定拨款项目与拨款措施,并从政府的财政支出中提供一定的服务经费,比如说购买学位、实施助学券制度、为幼儿园发放奖励金等。那么,政府购买式供给服务中,生均公用经费受到不同地区经济水平影响较大。一般来说,政府购买方式有直接购买、间接购买两种方式。其中,直接购买又分为学券制、购买学位两种。这种学券制本质上就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政府调节教育资源的一种方式[3]。它有助于学前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实现。根据发放券的发放对象,我们可以把它分为面向幼儿园家长的普惠式教育券、面向非营利学校幼儿的教育券以及面向家庭困难和弱势幼儿的资助式学前教育券。其中,前两种教育券的作用较大。
购买学位则是指政府部门与民办教育机构通过一定的契约来为辖区内学龄前儿童购买教育的一种方式。它要求民办园达到一定的`教育水平,获得认可的办学资格,并愿意与政府部门合作。当前来看,它主要是以学前儿童的生均教育经费作为交易的基础价格。我国已经有不少地方已经开始实施这种学前教育服务供给方式,只是仍然处于一种摸索阶段,因此,它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即地方间制定标准额不一;政府普遍加强了对学前教育的供给的重视。
以上两种直接购买方式有着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似的地方表现在两者都是对学前教育进行的公共投入供给,资金主要来源于地方财政支出,并为家庭和学校带来了一定的益处,有利于我国学前教育多样化与多质化发展。此外,它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民办园的发展,体现出政府对民办幼儿教育的重视,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前教育家庭的经济负担。当然,二者也有不同点,即政策实施相关主体不同、政策内涵不同;实施过程路径不同;资金流转带来家长受益的先后次序不同;出错方可能性和修正的便宜度不同。
至于间接购买方式,主要就是包含了减免租金、减免税金两种方式。其中,减免租金是最为间接的政府拨款方式,对于幼儿园收入与支出都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它会改善学前教育办学条件,并让幼儿园、教师以及学前儿童家庭受益。减免税金主要就是国家鼓励一些社会团体来参与到学前教育办学当中去,对他们实施一定的免税等优惠政策。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起社会资本投入到学前教育办学中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仅减轻了幼儿园的经济负担,同时还让税收发挥了导向性作用,促进了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
四、总结与建议
我国学前教育服务供给多元化特征使得其发展不够乐观,因此,政府应该实施多元化的服务供给方式。但是,生产式和购买式服务方式也有自身的问题存在。那么,我们就应该健全多元化的学前教育办学体制,强化政府提供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责任,拓宽学前教育的经费来源渠道,加强创新和完善政府供给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方式,最终实现学前教育服务供给均等化目标。
参考文献:
[1]郭维.发达地区学前教育办学体制与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发展——以浙江省嘉兴地区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5).
[2]胡卫,何金辉,朱丽霞.办园体制改革:多元化的教育诉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3]刘众,康建琴,潘月娟,程学琴.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路径选择——以浙江安吉县为参照标准[J].教育学报,2010,(5).
篇7:幼儿园学前教育教学策略研究论文
一、游戏活动在幼儿园学前教育当中的主要作用
1.实时促进孩子们的健康发展
在幼儿阶段,孩子们除了学习以外,身体的健康生长发育也是十分重要的,而游戏活动本身是较为自由的,孩子们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有意思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儿童的身体能够普遍呈现出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状态。在进行幼儿游戏活动的时候,教师科学随意选择各种游戏的方式,不断进行创新,使得幼儿感受到游戏的趣味性,愿意积极地参与进来,进而实时促进孩子们的健康发展。
2.改善幼儿的实际认知
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往往需要与老师及其他孩子进行实时的交流,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不自觉地进行语言和行为上的模仿,努力追随大人的脚步去思考一些外界的问题。虽然他们的行为在大人的思想里认为比较幼稚,但是其本质上属于幼儿获得社会经验的一种重要方式,能够改善幼儿的实际认知。
3.推动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在游戏活动的参与过程中,虽然教师是整个游戏的主导人员,但是儿童在其中彰显着较高的主体性,儿童需要亲自制定游戏规则,并遵守共同制定的游戏规则,严格监督身边同伴的各种游戏行为。而整个游戏的过程属于儿童社会性意识的发展过程,有利于儿童健康地生存和发展。
4.培养幼儿的创新思想
通过游戏活动的参与,儿童的想象力能够得到持续的拓展,尤其是在一些抽象的游戏活动当中,需要学生进行自由而大胆地想象。他们往往会把自己想象地无所不能。虽然严重脱离了现实,但是从本质上而言,在这种思想的长期推动下,幼儿能够形成完善的创新思想,一旦遇到各种问题,也能够通过开阔的思维路线加以解决。
二、幼儿园学前教育的游戏内容开展
1.游戏需要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
在新时期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幼儿园的教学要求直接规定着幼儿园教育需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分别关注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而保证每个幼儿都能够有个性地成长起来。在幼儿园学前教育开展游戏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将儿童的实际发展要求作为第一位,接着由幼儿选择相应的游戏内容。同时,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很多游戏内容都不是单个学生所能完成的,因而还需要寻找合作伙伴,这样的状况使得学生还需要选择自己的合作伙伴。在具体的游戏创设上,可以选择“小羊和大灰狼”“小企鹅建房子”等游戏,使得幼儿具备较高的参与积极性,并能够在游戏活动中得到实时地成长。
2.完善游戏的体验性内容
儿童的想象力十分丰富,并且有着无拘无束、天马行空的特点。在实际的幼儿园学前教育游戏教学活动当中,为了满足幼儿园的想象力要求,教师往往需要在基础的游戏内容上再进行深层次地完善和创新。比如,在上面的小企鹅建房子活动当中,教师需要积极组织儿童对各种建筑物进行科学地参观,并且让儿童努力搜集相关的图片和资料,使得儿童具备深层次的`记忆内容,进而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开展各种趣味的游戏活动,推动整个教学成果的有效提升。
3.拓展游戏的开展范围
在传统的游戏活动开展过程中,往往仅仅局限在校园当中,而幼儿在进行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直接限制。在这样的状况下,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所能得到的娱乐内容变得相当少,各种知识与技能的综合收益也较为匮乏。为了帮助儿童在任务的科学驱动下,获得更高的学习认知,只有实时拓展游戏的基础空间内容,才能够全面提高幼儿学习的科学有效性。比如,为了使得幼儿表现出较高的活力,教师可以开展亲子活动,如在学习过马路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校园内选择一部分区域,然后画上斑马线,并选择一个学生在马路对面举着红绿灯标示,每次进行相应的变化,而家长需要联同自己的孩子,科学准确地过马路。通过这一活动的科学开展,不仅能够对儿童的情感体验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且能够帮助学生顺利达到健康游戏的目标。
三、幼儿园游戏实时开展策略
1.引导幼儿实时的参与进来
在开展幼儿园学前教育游戏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现一部分学生不容易参与进来,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主要是他们的内心思想并没有接受这个集体,教师需要在这个时候,对幼儿进行科学的引导,帮助幼儿感受到整个教育的趣味性,然后放下心中的芥蒂,实时地参与到游戏当中来。对于不同的游戏内容开展,教师都需要在活动前给予幼儿最为详细的指导,将相关的规则和活动方式完全地告给幼儿,使得幼儿能够产生不一样的认知,接下来的游戏教育也能够发挥巨大的效果,指导起来不会过于盲目。
2.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作用
游戏活动指的主要是在幼儿的主体性之上所开展的各种活动内容,其本身具有主动性和独立性。在整个游戏的过程中,幼儿能够按照自己的实际意愿,选择合理的合作伙伴,并决定参与活动的方式和方法,也就是由幼儿自己决定整个活动的开展方式,由他们自己制定相应的规则。教师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应当充分扮演好指导者的角色,不对幼儿的活动行为进行过度的干涉,否则容易使得幼儿的参与积极性严重下降,不利于健康活动的科学开展。
3.提高游戏活动的趣味性
虽然幼儿对游戏没有太大的抗拒力,但是并不代表幼儿对所有的游戏活动都具有较高的参与兴趣,如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幼儿园学前教育教师长期选择了过于单一乏味的游戏活动,很容易使得幼儿的参与积极性严重下降。为了避免这种状况的出现,教师需要勇于突破现有的游戏限制,努力提高游戏活动的趣味性,开展一些全新的游戏活动类型,比如在开展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游戏过程中,灰太狼每次都在抓小羊,而且永远都抓不到,这样的活动方式在长期地持续以下,幼儿也会感受到较高的无趣性。教师可以对它进行创新,如在灰太狼的阵营当中,增加一定的成员红太狼,然后由它们共同完成抓羊的任务。在这样的游戏改善下,幼儿的参与积极性能够迅速地彰显出来,相应的活动开展也会凸显出更高的趣味性。
四、结语
游戏本身是一种十分愉快的活动内容,其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幼儿的成长需要,还迎合了幼儿的年龄特征。通过游戏活动的科学开展,能够为孩子们带来相当大的活动趣味性,使得孩子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当中。游戏本身能够体现和肯定幼儿的主动特征,并且给予幼儿创新和想象的空间,对于幼儿的未来发展也有着最为直接的教育价值。在有意思的过程中,各种以幼儿活动为核心的学习和教育内容持续发生着相应的作用。因而教师应当将游戏作为幼儿园开展学前教育的主要方式,将各种教育内容完全地融合在其中,进而给予幼儿最为深层次的学习和游戏认知,提高幼儿各方面的认识,促使幼儿能够在健康快乐的氛围中成长起来。
参考文献:
[1]罗秋彦.幼儿园体育区域自选游戏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2]孙小小.幼儿园传统体育游戏的开发与应用[D].沈阳师范大学,2016.
[3]闫妮文.太原市幼儿园体育活动内容开展现状研究[D].山西大学,2015.
[4]赵争男.扬州市区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调查[D].扬州大学,2014.
[5]任亮.幼儿多元智能发展与幼儿园体育游戏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
【研究我国现阶段幼儿学前教育的论文(推荐7篇)】相关文章:
开题报告的意义2023-03-19
保险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2022-09-24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探讨论文2022-04-30
美术教育论文开题报告2023-01-15
论文开题报告的结构怎么写2024-02-14
论文开题报告模板2024-01-17
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模板2022-08-09
开题报告论文框架2022-12-21
毕业论文范文题目模板2023-11-02
论文开题报告能抄袭吗2022-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