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在尝试中学习计算论文(精选13篇)由网友“xyy168”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让幼儿在尝试中学习计算论文,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篇1:让幼儿在尝试中学习计算论文
让幼儿在尝试中学习计算论文
心里学家通过研究并指出,幼儿数学知识的获得不是靠语言来传授,也不是由老师的经验来代替,而是由幼儿自身经验的连续和更新的结果。然而幼儿的自身经验从何来?在教学实践工作上,我创设环境让幼儿在大胆的尝试中去探索、去解决问题,寻找正确答案。所谓尝试,就是学习新内容前,在老师的启发下以幼儿为活动主体,让幼儿“先练后讲”。先练就是通过摆一摆、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试一试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数学知识。后讲,也就是老师给予幼儿操作者的正确指导、启发、评价与鼓励。那么,如何将这些理论巧妙地引进计算教学呢?我进行了以下的实验研究。
一、创设敢于尝试的环境,引导幼儿投入探索活动
创设的环境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环境。丰富的、有趣的、新型的尝试材料是幼儿进行尝试的物质基础,学具材料本身也具有激发幼儿使用学具的尝试欲望。如:教幼儿认识圆形,我选择了多种由圆形构成的实物玩具,有电动车、饼干盒、杯子、足球、电池等大小不同、颜色各异并能让幼儿感知操作的器具。当幼儿走进活动室时,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此时,我启发幼儿说:“找一找你的东西上面有几个圆形?”幼儿仔细地开始观察寻找,指着圆形边说边数杯子上有2个圆形,这头有一个大圆,那头有一个小圆,幼儿通过观察、自己操作,具体形象地感知了圆形平面的特点。第二方面是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是保证幼儿顺利进行尝试练习的内在因素。在活动中,我时刻注意尊重幼儿,适时地给予语言剌激,如:“请你试一试”,“你试对了”,“你试成功了”,让幼儿在不受压力的情况下积极主动活动,帮助幼儿确立自信心理,及时认同他们的发现,鼓励他们的创新,使幼儿相信自己的尝试能够成功。
二、激发幼儿主动尝试的积极性
哪怕老师准备的.材料再丰富,如果幼儿不配合或不主动、没兴趣参与,都是起不到作用的。因此在活动前,老师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保证学习效率的关键。如学习正方体。活动前,我把所有准备好的正方体物品放进了几个大袋里,活动开始,我指着袋子以神秘的口吻对幼儿说:“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幼儿一听,马上就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然后我把他们分成了几个小组,启发他们用双手打开奇妙的袋子去触摸老师为他们准备的礼物。当礼物展示在自己眼前的时候,正方体的特征已经深刻地留在幼儿的脑子里。通过摸一摸、看一看,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认识了正方体的特点。就这样通过我的语言、动作、神态激发了幼儿尝试的兴趣,调动了幼儿尝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老师提出的尝试问题要有多解性
数学能力是指是否善于从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我尽可能设置有多种解决问题的情境,鼓励幼儿在尝试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答案,寻找与别人不一样的方法。如活动“猜猜这是谁的家”,我提问幼儿:“小狗住在第几层楼?”小狗楼上住着谁?“它住的是第几层?”“小狗楼下的第三层住着谁?”等等。用多角度的提问启发幼儿,尝试灵活地和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加深幼儿对数概念的理解;又如“编应用题”,让幼儿看图编出一道题,我接着问:“能用另一种方法编题吗?”“你为什么这样编”等等,尽可能让幼儿有思考和回答的余地,从而培养幼儿思维的变通性。
四、老师恰当的引导是幼儿顺利尝试的保证
老师的指导和幼儿的尝试是互相依存、紧密联系的。在幼儿尝试过程中,老师适时的指导是至关重要的。如学习数的组成,幼儿陈一迪在操作“分扣子”时,由于未掌握好规律,结果出现很多错误。但我来到他的身旁没有立即否定他的行为,而是先表扬他敢于尝试和创新的精神,然后以师幼共同游戏的方式,引导他用自己新的方法进行操作,让他自己发现错误,从而掌握方法,继续尝试。又如在玩“小熊过桥”游戏时,范书仪小朋友拿到一道算式题犹豫不决,不敢肯定自己的心算答案,于是我上前提示:“除了可以用心算,还能用其他的方法算吗?”范书仪想了想,然后走到计算区取来一套学具,又埋头算了起来。过了一会,她跑来告诉我答案,结果完全正确。由此可见,幼儿在刚刚理解和摸索规律方法时,老师给予适时的指导是多么的关键。
五、尝试中允许幼儿出现错误
在尝试中出现错误是难免的,只有纠正错误才能解决问题,走向成功。所以,在引导幼儿学习数学时,我会接受幼儿出现失误。如学习区别“长短”时,我为幼儿准备了许多尝试材料,如绳子、小棍子、电线等等。开始我让幼儿试着任意找两样东西比长短。通过引导,让幼儿说出自己的办法,是看出来的还是用重叠法比较出来的。然后我又请幼儿再比比桌子和教室里的钢琴,哪个长?哪个短?又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通过这一提问我再让幼儿动手尝试。经过观察发现,有的幼儿用绳子测量、有的幼儿使用小棍子比较等。有的测量方法正确,有的测量不对,有的将桌子的宽和钢琴的长进行比较。我看到了这些,我想幼儿的测量方法是有他们的原因。于是我会耐心地指出错误原因,直到他们通过再次尝试找到正确的方法与结果。
通过坚持在计算领域中运用尝试教学法,我发现我们班幼儿的数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无论是对数概念的理解还是运算能力都有很大的进步。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不仅发展了思维能力,而且扩大了知识面,增强了尝试的自信心和探索欲望,并有一定的创新行为。
篇2:让幼儿在玩中学习
让幼儿在玩中学习
玩是孩子的天性,专家学者认为,世上只有两种儿童不爱玩,一种 是弱智;另一种是处于患病 的孩子。正常的孩子都爱玩。因此,做为教师,更应该懂得孩子的心理、年龄特征,正确对待孩子们的玩。
本学期,学校研究决定让我代学四的计算课,我很高兴的接受了此项殊荣。上课铃响了 ,我怀着喜悦的心情,迈着轻快的脚步 ,带着许久以来少有的`微笑走进了阔别以久的教室。当我走上讲台,眼前的一幕让我皱起了眉头,孩子们对我这个陌生的老师的出现视若未见,他们在下面有说有笑、有打有闹,根本没把我放在眼里。这时,我才想起以往的经验,学前班的学生只认识自己的任课老师,其它再大的领导他也不在乎。我赶忙走下讲台,用柔和的声音向他们做了自我介绍。满以为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但他们对我的举动还是置之不理,望着一张张顽皮的面孔,此时的我显得是那样的无奈,猛然间,我灵机一动,快步走上讲台,顺手 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
“老师,你要给我们上美术课吗?”只见一个小男孩兴高采烈的面对着我。我点点头,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
“老师,我们可喜欢美术课啦!你教我们画画吧。”我望着孩子们那天真无邪的面孔。我迅速走上讲台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添上12个数字以及时针、分针、秒针。顺势导入新课《钟表的认识》。
“老师,那是钟表。我们家都有”。孩子们 异口同声的喊起来。他们争先恐后、各抒己见并说出钟表的种类。此时,我因势利导对表面进行指导,使学生知道各种针的作用。接下来让学生自己画表,进一步加深对钟表的认识。在画的过程中让孩子互相进行讲解。这样,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课后,我在想学生不尽人意的事情时有发生,关键在于教师怎样去处理,特别是对待幼儿,他们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又特别贪玩。做为教师要正确对待他们的玩,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适当的引导,让他们在玩中学得知识,锻炼身体,增长见识,提高能力。
篇3: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发展
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发展
案例反思
1、要求幼儿早日自理,学会独立并持之以恒
由于独生子女的不断增多和家庭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幼儿养尊处优,独立意识越来越差,许多幼儿在家中是“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幼儿从家庭到幼儿园,短期内仍不能改正要求成人包办、代替的坏习惯。《纲要》要求我们“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幼儿成长到一定阶段,应该要求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训练幼儿的动手能力。针对本案例中可可的情况,虽然她起床太晚了,教师也不应代办,而应引导她自己穿衣服,教师可以在一旁指点、协助,并及时表扬、鼓励她尝试独立做事,促使可可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独立性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需要教师对幼儿进行反复的强化和持之以恒的引导。特别是小班幼儿,开始做事时都很积极,没几天就会失去新鲜感,这需要我们老师督促,用多种方法鼓励幼儿做事要有耐心和恒心。
2、在游戏中学习、发展
游戏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方式。在游戏中,幼儿处处体验着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着自己的.情感态度,还能在合作交往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当可可在娃娃家与子田发生矛盾时,教师的介入虽然使她俩学会了合作,但她们的问题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得到解决的,交往技能的习得缺乏孩子的主动性。如果教师只充当一个旁观者,由她们自己争论,自己去尝试解决问题,不仅能使她们学会谦让与妥协,还可以通过自身的情感调整来解决问题。因此,为幼儿创设开放、宽松的活动环境,让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游戏、主动习得交往的技能,这比教师教他们应该如何去交往要理想得多。
3、深入领会《纲要》的内涵,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在《纲要》精神的指导下,我努力使自己成为孩子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但在教学实践中,还未能将理论完全付诸于实践,往往顾此失彼。如案例中出现的情况,我在注重幼儿情感发展、合作游戏的同时,忽略了应该如何更有效地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我要不断深入学习领会《纲要》的精神实质,在全面正确了解幼儿发展的基础上,继续提高自身素质,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地发展。
篇4:放手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
放手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
许多家长对于“游戏”的意义感到混淆――有家长认为:游戏只是玩而不是学习;而对早期教育稍有认识的家长也产生误解,认为幼儿游戏里只有学习而没有玩耍。当然,“游戏”可有多方面的诠释。当成人在玩游戏的时候,“游戏”代表着需要体能、心智技巧,或是使用乐器等的消遣活动。而当幼儿在玩的时候,“游戏”是一项欢悦、随意的、有目的及自主的`选择活动。它也是创造性的活动,能帮助解决问题,并学习新的语言、新的社会及体能技巧。游戏对幼儿来说非常重要,在游戏中他可以将学到的新事物加以消化,帮助幼儿适应及克服情绪障碍。幼儿是爱游戏的,幼儿在游戏中满足了自己内心的需要,所以幼儿很快乐。游戏既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家长用以教育幼儿的最有效的手段。一位有游戏意识的家长能够随时随地运用游戏或游戏形式的口吻影响幼儿的认知和行为,从而在愉快的活动中为幼儿的认知发展和良好习惯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游戏有很多种,也有很多内容,教育的作用也各有偏重。家长应持的态度是:为幼儿创造游戏的环境和条件;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尤其是与小伙伴的共同游戏;身体力行,和幼儿一起游戏。用游戏作为教育幼儿的手段。相信这样的家长是最受幼儿欢迎的,也是最能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得到发展的。对于幼儿来说,获得内心的满足和快乐才是他们游戏的动力所在。游戏应该是幼儿可以随机进行的、可以接受的、没有压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篇5:如何让幼儿在活动中歌唱的论文
如何让幼儿在活动中歌唱的论文
歌唱活动是幼儿园实施音乐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如何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歌唱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活动中真正“唱”起来,对老师来说是非常值得探讨的。本文通过设境激趣,巧妙质疑,启发诱导和体验成功的方法,引导幼儿“乐”唱,“勤”唱,“善”唱,“敢”唱,从而让幼儿在歌唱活动中真正“唱”起来。
音乐对人所产生的影响是重所周知的。儿童天生就具有热爱和探索音乐的倾向,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音乐教育对发展孩子的直觉、想像与表达能力有独特的作用。歌唱活动是幼儿园实施音乐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更凸显它独特的重要性,但是要组织开展好一堂歌唱活动却绝非易事,有时看似一次应该生动的歌唱教学,却常常激不起幼儿唱歌的兴趣,任你老师手舞足蹈、又唱又跳,孩子们却慵懒地附和着,老师常常会面临唱“独角戏”的尴尬场面,实在的,孩子们无趣,老师也很痛苦。也正如此,如何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歌唱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活动中真正“唱”起来,使孩子们乐于参与活动,对老师来说是非常值得探讨的。
一、设境激趣,使幼儿“乐”唱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趣也,我们让幼儿在活动中“唱”起来,不是强迫,是要让幼儿自觉自愿地“唱”,自愿就是激活幼儿的兴趣,不管学什么有了兴趣就有了动力,浓厚的兴趣是主动学习的最初源泉,是人们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歌唱活动绝非是可以由老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喜好,唱到哪里是哪里的随心所欲,也不是老师表现自己歌唱技巧和水平的个人舞台。我们知道,歌唱活动教材多种多样,有抒情的,有活泼的,有诙谐幽默的,有叙事性强的,每个教材有自己的独特性,一次成功歌唱活动的开展,它需要老师在活动前反复分析教材,把自己想像成班中的孩子,抓住每一次歌唱活动中的亮点,让亮点照亮孩子,抓住孩子。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的亮点,其一,在我认为就是设置适合的教学情境,让游戏贯穿其中。
1、改变教师自身的形象创设游戏情境。
有的活动中教师稍微改变一下形象,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有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比如:歌唱活动《钓鱼》,我考虑到《钓鱼》这首歌曲极富情境性和幽默性,就设计了教师扮演成“渔夫”,头戴草帽,手提渔桶,肩掮渔竿的形象出场,一开始就引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在与“渔夫”的互动中,孩子们是主动和积极的,他们欢快地唱着,完全投入了教师设置的情境中。
2、运用孩子喜爱的角色创设游戏情境。
现代儿童学习观认为,幼儿的学习应该是主动的建构式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机械学习。教育的基本原则就是使幼儿身心获得主动、全面、和谐的发展。所以,我们不妨在歌唱活动中多多设计由幼儿扮演的环节,这对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十分有用,可以这样设计的歌曲有很多。如:我们比较熟悉的《拔萝卜》、《小兔乖乖》、《小花猫和小老鼠》等等,这些歌中的角色一般比较丰满,扮演起来丰富简单,再准备一些头饰、服装什么的,就十分出彩了,幼儿可以从中找到无穷乐趣。
当然,情境设置没有一定的格局和模式,也并不是所有的歌曲都适合创设情境的,又有很多时候是一歌多“景”,多种游戏情境交替使用,这需要老师选择和把握,在以调动幼儿“唱”的兴趣基础上,找到适合本歌曲的最佳教学模式。
二、巧妙质疑,使幼儿“勤”唱
为了更好地激发幼儿对歌唱活动的兴趣,使幼儿主动、顺利地学习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探求新知的活动,教师可以在活动中创设一种问题情境,也就是设置一种疑问。教师可以借助图谱、图片,加入视觉感官的参与,既使幼儿的感知更加具体、生动,又可以帮助幼儿解决歌唱教学中的难点重点。比如:歌唱活动《钓鱼》,多处出现休止、四分全音、语气词“嘘嘘”,这些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是较难掌握的,此时,教师如果单凭示范讲解将很难解决这一难题,于是,我设计了有趣的节奏图谱,在休止处画了放大的休止符,在四分全音处画了一条长长的波浪鱼线,起伏的四次波浪鱼线表示四拍,语气词“嘘嘘”处则画了两个感叹号状,让幼儿马上联想到我们平时习惯做的让人小声说话食指压唇的“嘘嘘”动作,开始出现图谱时幼儿马上出现了疑问,“这是什么呀?又是圈圈又是线的。”但只要边听歌曲边看老师指图,孩子们很快就能猜出来图谱的意思,有了图谱的提示,孩子们不怕练唱,很快掌握了休止、四分全音和语气词“嘘嘘”,难点就这样迎刃而解了。
三、启发诱导,使幼儿“善”唱
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只有创设一种与音乐作品协调的情境与氛围,才有可能进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很快进入音乐,充分感受音乐。幼儿歌曲中就有这样一部分需要通过情感体验的歌曲,教师往往很难运用比较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需要幼儿运用身心去感受,才能理解作品,继而表达作品唱出作品。
1、给幼儿充分想像、充分体验的空间。
歌唱活动的目的不是让幼儿成为歌唱家,而是让幼儿理解歌曲,运用自己的.声音去诠释歌曲,从而身心获得愉悦。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幼儿有大胆想像、大胆体验的自由,让幼儿可以充分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而不是老师直接将自己的观点灌输给孩子,更不应该要求孩子必须按照老师的要求去理解歌曲。比如:歌唱活动《小鱼的梦》,老师活动前和孩子于“梦”进行了多次体验活动,让孩子们讲讲自己做过的梦,比较美梦和噩梦的不同,教师还和幼儿一起欣赏关于“梦”的美术作品,这样,幼儿就能深深体会到歌里小鱼梦的美好,自然运用轻柔、舒缓的声音进行演唱。
2、运用语言、肢体动作表达对歌曲的理解。
当幼儿的音乐素养达到一定阶段时,他们会运用语言和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比如,听到进行曲之类的歌曲会用雄壮、威风、有力等词语来描述,听到摇篮曲之类的的歌曲时会用轻柔、舒缓、柔美、安静等词语来描述,同时,当幼儿听到音乐时他们往往会按奈不住,手舞足蹈起来,这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孩子运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如:《大雨和小雨》、《雪花和雨滴》,可以引导孩子运用肢体语言表现大小的不同,从而感悟两段歌曲应该使用强弱不同的声音来演唱。久而久之,在不断的积累中,幼儿逐渐学会对不同的体裁歌曲使用不同的演唱技巧。
四、体验成功,使幼儿“敢”唱
幼儿是一个社会的人,是一个发展着的、能动的个体,他们有自主性、独立性,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他们总是在以主体的身份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各种活动中发展自己的。因此,为幼儿创设一种体验成功的轻松愉悦的歌唱环境十分重要。我们可以在音乐小游戏中提供一些最简单的,生活中最熟悉的物品如杯子、餐具、玩具等作为幼儿演唱活动的自然材料,进行即兴歌唱游戏,提供筷子、勺子、果壳等作为幼儿创制乐器的自然材料,通过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成简单的乐器以供节奏练习。幼儿在这样的活动环境中有权也有能力选择自己喜爱的音乐活动,幼儿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投入最原始、最简单、最初级、最基本的自我创作中。幼儿人人都能享受到成功,音乐的快乐是如此简单而美妙,我们又何愁孩子们会不愿、不敢、不想唱呢!
歌唱教学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说明,绝非三下两下就能成就的。总之,歌唱活动一定要体现幼儿教育生动活泼的特征,让幼儿充分游戏、参与环境、大胆想象、善于表现,从而乐唱、勤唱、善唱、敢唱,让歌唱活动能够真正生动活泼地开展,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篇6:自主学习在地理教学中的尝试论文
自主学习在地理教学中的尝试论文
一、课题的提出
传统的地理教学,只强调教师的教,在很大的程度上抑制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当教师走进地理课堂,从开头的导语、结尾的作业布置都是预先设计好的。一堂课的重点、难点以及如何突破都是教师准备好的,这种教学其本质是教师中心论、教案中心论。这种课堂形态的结果是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制约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学习上依赖性很大,不能很好地掌握学习方法或运用自身的能力去主动学习。要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地理课堂教学的面貌,就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地理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的地理课堂教学,通过自学、讨论,学生个体和集体的学习潜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得到锻炼。自学、讨论后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可以为教师的精解提供明确的依据,通过教师有针对性地重点讲解或指导,学生能够更好地获得问题解决策略。整个教学过程的诸环节多数主要是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在这些环节中主要起引导、点拨、反馈作用,这样更有利于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体现其学习的主体地位,发展其自主学习能力。
二、自主学习的实施过程
1.课前编好导学案
(1)知识能力目标
导学案中应该明确本课要达到的知识能力目标,学习目标要与教学大纲要求相一致,不能人为提高或降低教学要求。教学目标中对知识要求的难度可以分为“了解”、“掌握”、“运用”不同层次,要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所了解,以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合理分配时间。
(2)情感态度价值观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学过程中必须完成的一个情感目标。这并不同于德育,它只是德育的一部分。课堂是让学生认识到“对”与“错”、“真”与“假”、“情”与“理”的基本阵地。例如在一堂《人类的行为与灾害》为主题的自主探究课上,通过各种实例让学生清楚认识到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作用越来越强大,人地关系趋于紧张。人类不合理的改造行为导致了诸多灾害的发生。让学生认识到改造行为哪些是错误的,哪些是正确的,认识到人类在自身发展中遇到问题时应该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就达到了本课目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可以不写进教学目标,但要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得以达成。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完成基本知识的学习,还要引导学生形成与该课程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达到教育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育人”。
(3)导学案不能是习题集
导学案是学习路线图、方向盘。形象的说就是小孩子的学步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地图”。导学案的核心是“学”,是便于学生自学的指南针,是学生学习的方案、方法。导学案要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让学得快的吃饱快跑,让学得慢的有进步和提高。所以,在导学案的编写过程中要设计好题的.层次和难度,分层教学。
2.导学过程
(1)教学方式的选择
自主学习教学方式有很多种,例如探究式、讨论式、研究式。
探究式教学方式要求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在教师设计和提供的情境中,围绕着预期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个人的见解,最终得出共同的结论。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也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讲解。由于这一方式能够较为综合地达成多方面的教学目标,所以,应当比以往更多地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加以运用。但是探究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基础。
真正的讨论式教学需要有充分的预备知识,要有真正的观点的交锋和活跃的思考。这一方式利于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但所用时间较多。
研究式是一种最为开放的教学方式,通常是围绕一个课题作较长时间的学习,适于学生按照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和实践,得出自己的结论。
信息技术的应用、小组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运用,都是与上述教学方式结合在一起的。同样是学生分组学习,小组学习是各组学习任务相同,最后将各组的学习结果进行比较和综合。合作学习则是各组的学习任务不同,最后将不同的学习结果综合在一起。
不论是小组学习还是合作学习,都必须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组合与分工,不可以完全由学生自己组合,以致出现“强强联合”、“弱弱联合”,甚至弱势学生无人组合的情况。
从以上分析和比较可以看出,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必须根据其适应性,结合学科特点加以选择。不加选择的盲目使用,或者简单地只运用某一种方式,都不可能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还应当指出,启发式是中小学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而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式,不能够把启发式原则与讲授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并谈。
(2)导学的步骤
自主学习是在教师有效的引导下进行的有步骤、有方法的教学,不是对学生听之任之,让学生放任自流。在导学过程中,教师始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学生遇到的普遍问题要有预测,要有相对最佳解决方案,让学生独立或都通过互帮互助完成整个的学习过程。导学案在编写时应分步骤展开该课程的学习顺序,由浅入深,可以从问题入手,引导学生步步深入。
(3)过程与方法的结合
学习方式选择得当可以在课堂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常见的天气系统》冷暖锋、气旋与反气旋锋面气旋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应用讨论式学习。
第一步,给学生提供相关学习资料和问题,每一段资料的后面要有一个最具代表性的问题,问题的答案最终要通过学生自学、对学或群学得到。
第二步,引导学生讨论资料中所体现出来的事物发生、发展原理,进一步总结出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并对事物未来发展趋势做一定的预测。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相关资料,得出结论。
第三步,给予相关事实验证第二步结论是否正确。正确,则可以相应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否则小组讨论,找到问题症结,重新得出结论。 第四阶段,总结、评价学生讨论的结果。
(4)注重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与探讨
学生群体若建立起一种互助合作的关系,既能增进学生之间信息的沟通,又能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重视强化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学习地球的运动相关内容时,太阳高度的计算、时间的计算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也是教学中的难点。采用先学后教模式,先让学生读书,根据导学案完成预定目标及练习。此时,要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探讨,让理解问题的学生教不明白的学生,最后达到“学习上的共同富裕”。在学生探讨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及时发现讲解学生存在的语言知识上的漏洞,纠正地理术语中运用不恰当之处,鼓励其他同学说出思考过程中遇到的障碍,以便能更好、更直接地解决问题。
(5)自主学习成果要有展示
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源自学习的成果得到教师的肯定和同学的认可,所以在自主学习之后一定要给学生一个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要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对于这个成果教师和同学要给予公平、中肯的评价,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过程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以便于能更愿意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实践中,并且积极性有增无减。
三、自主学习的评价方式
1.学生的参与状态
首先看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二看学生是否还参与教,把学和教的角色集于一身。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的课堂,不是自主的课堂,不是成功的课堂。
2.学生的思维状态
首先看学生是否能自我求知,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并将疑难与其他人一同探讨。二看学生能否在掌握新知的基础上有所与延伸创新。
3.学生的情绪状态
首先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二看学生能否自我掌控、调节学习情绪,能根据导学案安排的程序有松有紧的完成预定学目标。
4.学生的生成状态
一看学生是否各尽所能,为成果的得出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二看学生是否对今后的学习充满信心,兴趣十足。
四、自主学习需要注意的问题
尽管自主学习能力在某些时候可以通过自己发现来获得,但是在更多情况下是“教”会的。这里的“教”,不同于传统讲授式教学中的教,准确地讲是“导”,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示范、引导和支架撑。
自主学习作为一种能力,其形成和发展要经历一个渐进的、相对漫长的过程。因此,要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调节。教师需要创设一些机会让学生实践,必须给予学生尽可能多的自主学习机会和时间。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需要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在教学各环节上尽可能地减少讲授的时间,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把学生能够自学的内容交给学生自己去完成。
由于自主学习能力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来获得,教师除了要给学生一些自主学习的技能外,还要注意利用学生之中的自主学习榜样的力量。要做到既给学生自主学习机会又能发挥学生中的榜样作用,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学习无疑是两种最好的方式。
自主学习对教师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更高了,它要求教师既要吃透教材,又要有广博的知识面,要求教师有能力灵活应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在问题的设置上,应当选取一些学生感兴趣、易于促进创造性思维的、有争论性的话题或社会热点问题,并且要求教师应当在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包括资料的收集、话题的选择、活动方式的确定以及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
篇7:探究性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尝试论文
探究性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尝试论文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通过发现问题,进行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作为探究性学习的导师,其任务主要体现为确定教学目标,创设探究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对学生的自主活动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以伙伴身份参与学生的实验、调查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促进探究的发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作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善于激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善于激疑,就能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情绪。良好的学习情绪和精神状态,是学生自主学习成败的关键。如在学习碱的性质时,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了“巫婆斩妖”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个农民,孩子生病了,认为是鬼神捉弄的,就请来巫婆化水化符。巫婆叫他找些石灰溶于水制成澄清的`石灰水,并烧香化纸。巫婆口中念念有词,并说妖精已捉入盆中,而且眼睛被她弄瞎了,什么都看不见,然后举起宝刀向盆中一劈,结果盆中出现了红色的血。妖精被劈死了,但是孩子也一命呜呼了。学生们听后既谅讶又很想知道其中的奥秘,为什么盆中会出现红色的血呢?
带着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熟石灰的化学性质,要求同学们分组试验。学生各取一定量的石灰水加入试管中,然后滴入1~2滴酚酞溶液,结果溶液变红了。同学们观察到此现象后,惊呼道:这就是盆中的“血”。从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对常见碱的其他性质的探究学习中。
二、叠现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
新课程主张教师要做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即针对相关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学生的自主探究中逐个展开相应问题,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构建。如在学完氧气和氢气的实验室制备后,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自主设计完成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为此,教师特设计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问题1:要设计一个制备气体的装置,你要从哪几方面考虑?
问题2:怎样设计装置可以使实验操作简便?
问题3:你能否设计一个随用随制的装置?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在课堂上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对学生提出的各种可能方案,教师要引导学生相互评价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不足。随着问题的逐个解决,学生不仅在知识层面上获得了温故知新的良好收益,而且在“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的能力层面上也获得了进一步的锻炼和提升。
三、开展探究性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知识环节的前后联系,开展探究性的课外活动。这样,不仅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学到课堂上、课本里学不到的知识,而且更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创造意识,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如在学习“自然界的水”这一单元时,教师可设计一节综合实践课,主要以五个话题作为展示学生实践探究的成果。第一,水的重要性。第二,水资源的缺乏。第三,水的污染。第四,水的净化处理。第五,我国政府治水的方略等等。这些话题都要求学生课前尽量通过教科书、资料、报纸、电视、网络等方式收集信息,采取水样,小组合作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进行污水净化处理等。
作为新教育理念下的教师不能一味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而要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调动他们的求知欲,开阔他们的视野,让他们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推理、解疑,在不断求索中完成学习过程。在这样的探究学习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被最大程度地激发,个性的优势也得到充分的施展,达到了让每一位学生表现及成功的机会。
篇8: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的论文
关于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的论文
德国教育家普斯朗说:“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把人的创造
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力激发出来。”
作都依赖于乐趣,学习的最为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而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促使素质教育全面和谐发展的主要阵地。激发学生对学习兴趣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在这方面,我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课改,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师生关系要平等,学习氛围要宽松。以往的教育是一种一、
单向划一的被动教育,教师惯用理性的、说教型的一把尺子衡量每一个学生,忽视学生个体发展的愿望,从而在无形中扼杀了创新意识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要求教师正视个性差异,重视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宽松环境,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流,促使学生好奇地问,大胆地讲,放开
不同侧面展示自己,寻求发展的可地想。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
能,“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学生只有分享到学习的乐趣,才有不断探索的积极性,思维才能敏捷,创造才有可能。
二、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导演”,引导学生自本是双向活动,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是自觉、主动地探索思考,即学生是“演员”,不但要学会,而且要会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自主能力。埃德加·富尔说过:“未学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生学会学习是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是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的基础。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注重多元评价,培养学生主动意识、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实践证明,只有把教育当做学习交流和自主探索的'过程,让学求知欲。因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三)正确进行投资决策,努力降低投入
资金风险。中小企业投资包括对新产品试制的投资,对技术设备工器具更新改造的投资,人才的投资。当前应特别重视对人才的投资,企业加强人才资源的投资,拥有一定数量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及技术型人才,是中小企业长远发展的保证。为降低投资风险,中小企业应分散资金投入,中小企业在资金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可以选择进行多元化投资,从而降低投资带来的风险。当中小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水平等各方面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可以参考国内外大型企业的投资经营模式,规范投资项目的程序,实行投资监理管理制度,对投资活动的每个阶段做到精确预测和控制实施。
(四)努力强化资金管理,加强财务管理控制。提高资金的经济利用效率,使投入资金产生最大的市场效应和经营效果,要使资金的投入和运用得到很好的执行,要准确预测资金的回收时间和支付时间。要科学地进行资金合理和协调分配,使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占用做到合理组合。加强资金控制,建立资金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在物资采购、领用、销售及产品管理上建立规范合理程序。资金管理与资金记录必须分开,以形成
此,教学中要多启发、多直观、多实践,让学生手脑并用,去切实感知和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和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方法,因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总会有和教师思“音符”弹出,总会有“智慧的火花”浮现,教师对学路不和谐的学生就某一问题的独特见解要予以鼓励。学生也只有在知识“活”起来的过程中,才有助于创造力的发展。
三、改变封闭型课堂教学为开放型。创设开放情境,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发展个性。根据新大纲的要求,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学知”、“学做”是21世纪教育的两大支柱,是实现创造的基石。俗话说“授人以渔”,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途径和能力,以不变应万变。“一个能思考的
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提问,鼓励讨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论,鼓励标新立异。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中学会动脑、动口、动手、动眼等操练活动,着力启发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性、创造性,从而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开发学科课外学习资源。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激励学生大胆探索,走出教室,走出校门,多涉猎不同类型的书籍。还可以利用孩子对网络的兴趣,去获取教材以外的多种信息。
美国行为科学家马斯洛说过:人的创造力有两种,一种是有特殊才能的创造力,一种是自我实践的创造力。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对学生主动探索的表现,要给予积极的评价,使学生产生丰收后的喜悦。
资金记录、资金检查强有力的内部牵制体系,不允许资金管理、核对等由一人担当。要不定期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改善管理,加强责任。
(五)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中小企业经营者要深刻认识到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要素,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小企业应招聘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加强财务管理人员和财会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实施难易结合、专业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培训方式;财务管理人员除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外,还要进行管理技能培训,以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加强全员素质培训,中小企业的所有员工都必须进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学习。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界经济对我国企业经济的冲击,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的冲击,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是当前一项重要和紧迫的工作,因此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应对策略,希望能为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者和领导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篇9:让幼儿在生日的烛光中学习感恩
让幼儿在生日的烛光中学习感恩
四川省直属机关红星幼儿园 张小立一天,孩子们围着我们唧唧喳喳的讨论着快乐的假期生活,尧尧走到我们的身边,支支吾吾的想说什么。我们赶紧问她:“有什么事情想告诉老师吗?”她点点头,小声说:“后天是我的生日。”我们笑着抱住她说:“那要祝你生日快乐咯!”她听了抿嘴笑了。随后我们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全班的孩子,并有意识的和孩子一起聊“生日”这个话题。
我们问:“什么是生日?”
孩子们回答:“妈妈生宝宝的那天。”
又问:“你们生日那天谁最痛?”。
一个孩子说:“大姨!”另一个孩子说:“妈妈最痛!”其他的孩子跟着附和。
“为什么妈妈最痛?”
一个孩子说:“妈妈要开刀。”其他孩子附和着:“对,在肚皮上花刀。”
“妈妈肚子上开刀,流了很多血,妈妈哭了没有?”
孩子们答:“没有。”
“为什么妈妈肚子痛,还不哭呢?”
一个孩子说:“妈妈是大人。”一个孩子说:“妈妈不怕。”“爸爸管到妈妈的,妈妈就不哭。”“妈妈生了宝宝,看见宝宝就不哭。”
“我们出生的那天妈妈爸爸很辛苦,我们过生日的时候最应该感谢谁呢?”
答:“妈妈”“妈妈爸爸” ……
在以往的生日会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对自己生日的理解局限于父母给自己买礼物、吃生日蛋糕,很难得有孩子在生日这天想到自己的父母或别人。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只知有自己,不知爱别人。而我们对孩子的“感恩教育”,就是从感谢身边的人做起。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正享受着他人为己付出而带来的幸福生活,对他人的帮助和付出怀有一颗感激的心,学会关爱、理解和尊重。孩子过生日,我们觉得这正是进行感恩教育的良好契机。我们找来妈妈从怀孕、生产到照顾宝宝的照片和录象,并让孩子回家与家长交流自己出生那天妈妈、爸爸有多辛苦,启发孩子在生日那天给妈妈爸爸打电话表达感激。尧尧过生日了,在我们的鼓励下,她拨通了妈妈的手机,不好意思的.说:“妈妈,明天是我的生日,我长大了,谢谢你生了我,我爱你!”
听得出来妈妈很激动,想必电话那头是热泪盈眶吧。同时,我们把尧尧的电话号码写在小卡片上,公布在温馨提示栏目,请每一个孩子回家后打电话给尧尧,祝福她的生日。事后,尧尧妈妈满怀感激:有很多孩子给女儿打电话,尧尧是在小伙伴的声声祝福和浓浓友情中度过了四岁生日。
我们时常把孩子比做幼芽,是因为他们的稚嫩需要成人百般的呵护,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历程都写满了父辈、师长的辛劳,他们在享受其中之余,应该学会感谢他人的付出。
篇10: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尝试论文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尝试论文
摘要:为了让学生打好基础,有效率的课堂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种近年来逐渐在各个学校盛行开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实际上就是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关键词:新课改;小组合作;初中化学;有效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实际上还是存在“课堂有效性低”“老师少引导”“学生少思考”等问题的。众所周知,有效的课堂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对于化学这一门学科,学生从初三才开始接触,学习的是基础知识,而基础知识又关系到以后的化学水平。因此,为了让学生打好基础,有效率的课堂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小组学习,就是一种近年来逐渐在各个学校盛行开来的教学模式,它实际上就是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我们先来探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小组成员参与面不等。通过观察会发现,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讨论时积极活跃的总是个别学生,其他只是当个旁观者,偶尔“嗯”“额”两声。而且积极活跃的通常是学习好的学生,老师上课为了提高速度,也经常抽学习好的同学回答问题,这使得小组其他成员的参与度低,参与面不均衡。在讨论时,就容易造成学习好的学生“一言独断”,变成优生主宰小组。久而久之,学习一般或困难的学生就会失去参与讨论的兴趣。这样的话,小组学习的实质就变了。
2.师生互动少。课堂不是老师的课堂,也不完全是学生的课堂,而是师生共同的课堂,课堂效率应该由师生共同提上去。目前,课堂上师生互动少,学生不敢主动向老师询问,在老师面前讨论拘束,不敢表达自己真正的想法。老师有时为了加快课堂效率,也减少了提问的次数,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和发言空间。老师在学生心中还是严师的角色,师生不能融入到一起,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没有改变,小组学习只是名义上的,不利于课堂有效率地进行。
3.小组学习只是限于形式。有时学校组织听课,老师会为了应付领导,提前进行演练,提前把答案和小组中要发言的同学安排好,到时候在课堂上按照排练的内容直接进行。学生们装作进行热烈的讨论,看上去课堂气氛很是活跃。而实际上,由于只是走个形式,学生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仔细一听会发现,许多学生讨论的都是题外话。讨论只是限于形式,学生没有进行真正的思考,这样,课堂讨论的目的就无法达到。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
1.合理分配小组成员,扩大学生的参与面。老师要合理分配小组成员,以强带弱,尽量在每一个小组里面都分配最少一个学习成绩差不多,积极活跃的学生,让他们带动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小组成员之间要相互合作,共同讨论。老师在抽学生回答问题时,不应选择那些活跃的。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有机会,要肯定每一位学生。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老师应该鼓励他们,肯定他们正确的观点。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课堂气氛充分调动起来,提高课堂效率。
2.老师提出的问题要合理。不能为了讨论而讨论,老师应该提出合理的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们去讨论。因此,这要求老师必须熟知课本内容,知道课程的主旨重点,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老师提出的问题都要是依据教材,根据课程目标的,这样才会有重点性。另外,老师提出的问题要值得学生去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去思考,去扩散思维。由于学生只处于初学化学阶段,因此老师应提出适合这个阶段学生思考的问题,难易要适中。比如,在关于如何制取氧气这一实验中,学生可以探究的问题有很多,如:对实验室制取氧气所用药品(双氧水,高锰酸钾的选择以及原因)的探究,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的探究,对所制取的气体的检验方法的探究等,是用向上排空气法还是向下排空气法和这样做的原因,这些问题需不需要都让学生去思考,这就需要教师在其中做出选择。
3.师生之间有适当的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有助于改善课堂气氛,使课堂不再那么枯燥无味。老师是学生的引导者,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因此要与学生建立友好的关系。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老师也应主动参与进去,主动询问学生的意见,对于有点茫然的小组,老师也要积极引导,给他们启示,营造出和谐的讨论气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采用一种友好的、建设性的态度和行为,既不能过多地干预学生的学习过程,又不能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袖手旁观。在指导学生共同完成对新知识的总结和应用时,教师更多的应是一个指导者。教师需要倾听学生的总结发言,给予及时的反馈和建议。目前,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尝试只是初步开始,许多老师教学方式还是传统的、陈旧的那一套模式,但是随着教改深入继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也会陆续地被各大高校所接受,选用合理的小组学习模式,可以有效地改善课堂氛围,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余柏志.“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期
[2]刘亚伟.如何让化学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J].福建教育.08期
[3]黄明月.浅议初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J].数理化学习.期
篇11:让幼儿在主题活动中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让幼儿在主题活动中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当前学前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课程第一次以主题的方式呈现了幼儿学习的内容与要求,从而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的分科教学模式,将幼儿的学习回归生活情景,这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长期以来,幼儿数学就以它结构严谨、逻辑性强的学科特点,一直被约束在特定的学数环境中,所以,大家都认为幼儿数学按其学科特点,就必须遵循规律有序进行,幼儿数学是不太可能与主题活动相整合的。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其实数学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如:每天早晨起床,我们总要先看一下钟表,计算一下上班的时间;当我们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总要先查看一下地图,寻找最近的路线和最便捷的交通方式。又如:幼儿所收集地信息资料必须经过分类、统计、筛选才会变得有用;他们所获得的大量感性经验又必须经过分析、综合、推理、概括才会梳理为新的认识……这一切都与数学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由此可见,孩子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因此在课改背景下,幼儿数学教育的价值也不再局限于教会孩子数学的知识,而是要让孩子在生活的情景中学习数学,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帮助自己有条理的认识周围世界,解决生活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我们教师在数学教育的过程中,也必须将着眼点放在幼儿学习过程中良好思维习惯、思维品质的培养以及科学态度的形成上。这不仅能改变传统数学教育中幼儿从知识到知识,从概念到概念的被动学习状态,而且可以推动主题的发展,使幼儿自主地投入主题中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大大提高了幼儿运用数学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接着我就以《浦东浦西拉拉手》为例来谈谈――怎样让幼儿在主题活动中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上学期末,我班进行了“我们的城市”这一主题活动,在参观小区,老房子、新建筑,建造小区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孩子们已经感受到了周围的一些生活设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自己居住的生活环境也越来越美了。于是我们向家长提议,结合这一主题在寒假里可以带孩子去浦东游玩一次,让孩子更深刻地体会到我们城市建设的不断变化,感受我们的家乡越来越美丽,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因此假期中有不少家长接受了我们的提议――带着孩子去了浦东游玩。更有细心的家长不但带孩子去玩了,还与孩子一同记录下了去浦东游玩的过程,(播放ppt)如:陶辰颀自己记录下了去浦东乘坐的交通工具(公交车换轮渡)、昊昊妈妈与昊昊记录了自己是去浦东游玩了些什么、还有吴涵冰、蔡浩然他们记录的是自己去浦东的路线,是从黄浦江的什么地方通过的(吴涵冰是从延安路隧道和大连路隧道经过,而蔡浩然则是从地铁隧道通过……)。因为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去了浦东游玩,所以开学后交流去浦东的所见所闻成了孩子们最感兴趣的话题。同时在看了孩子们的记录后,发现他们去浦东的路线各不相同。根据孩子的已有经验以及学习的需要,我们设计了讨论活动,在活动中大家彼此分享着自己的个体经验――自己如何去浦东的、乘坐什么交通工具、经过哪个交通场所到浦东的……最后经过老师的归纳,孩子们发现原来从浦西到浦东可以有三种不同办法:(播放ppt)一种是从黄浦江上的大桥通过;(黄浦江上有南浦大桥、徐浦大桥、卢浦大桥……)一种是坐黄浦江面上的轮渡通过;还有一种就是从黄浦江底下的隧道通过,江底隧道还分成公路隧道和地铁隧道两种。(现在到浦东的地铁隧道有两条,公路隧道有好多条,大连路隧道、延安路隧道、复兴路隧道、打浦路隧道……)通过活动孩子们感受到虽然浦西和浦东之间隔着一条黄浦江,但是由于我们城市的发展,现在的交通是越来越方便了。
恰好这个时候,我班一位家住浦东的孩子蒋潇钦向大家发出了邀请,请全班小朋友去他家做客。这一下孩子们可高兴了,但在高兴的同时他们的问题也来了:以以问:“蒋潇钦家在哪里?要怎么走才能到呢?”应昕问:“如果大家一起从幼儿园出发,我们幼儿园附近有什么车可以坐吗?” 面对孩子们的问题,(播放ppt)我们一方面带着全体孩子们外出,去找找的幼儿园附近有些什么公交车?哪些公交车是朝浦东方向开的。在去公交车站的过程中,我有意把走到每个车站所花的时间告诉孩子,然后就问孩子:“哪个车站离我们幼儿园最近?哪个车站离我们幼儿园最远?”谢锦濠说:“24路离我们幼儿园最近。”沈震铄说:“地铁站最远。”我马上又追问:“为什么?”孩子争先恐后的回答:“走路花的时间少,说明路走的少,路走的少么,就说明路近了。所以时间用的越少,路就越近。”在孩子们的回答中我知道他们已经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了走路所花时间的多少与路程的远近是有关系的。另一方面又请蒋潇钦回家问问他的家长,去他家可以乘坐什么交通工具,有几条路线可以到他家。当蒋潇钦告诉大家,去他家有四条不同的路时,大家又有了新的问题:“走哪四条路可以到你家?”“四条路都可以到你家,走哪条路最好呢?”在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我们觉得可以运用计算、比较等方法为载体,帮助孩子解决问题,选择一条最合适的去浦东朋友家的路线。为此我设计了“浦东浦西拉拉手”的数活动,希望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能够解决自己的问题,还能够进一步积累计算以及多角度思维的经验。
根据 “去蒋潇钦家有哪四条路?” 这个问题,我们展开了活动。孩子们在互动提问很快记住了四条不同的路线。(介绍课件:依照蒋潇钦的讲述,在活动前老师已经将从幼儿园到蒋潇钦家的四条路线制作成了ppt课件,以便于幼儿在活动中比较。)接着,老师向幼儿抛出了新问题:“有四条路线,你们觉得走哪条路最合适呢?”孩子们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
昊昊:我觉得走大桥好,因为大桥上没有红绿灯,走大桥会快一些。
(显然他是从省时的角度来考虑选那条路线的,但是他没有考虑到其它路线的用时情况。)
陈诗瑜:走大桥只花3元,最便宜。
(她是从省钱的角度考虑问题的,而且已经在运用心算的方法计算出该路线的花费了。)
崔慧佳:(不同意昊昊的意见)走大桥不好,因为走大桥下车后要走很长的路才能到蒋潇钦家,太累了。
(她与昊昊的想法不同,是从省力的角度来考虑选那条路线。但也没有想到要考虑其它路线的省力情况。)
赵乐炎:还是坐地铁最好,可以快些到蒋潇钦的家,路走的也最少。
(他已经可以从两个角度省时、省力来考虑选择路线了。)
吴涵冰:路太多了,很难选。
(他不知道该从哪个角度考虑问题。)
从孩子们的讨论,看出有的小朋友是想少走些路,要省力;有的小朋友是想少花钱;还有的小朋友是想快一些到目的地,要省时。可见孩子们只是按个人的需要去选择路线,而且在选择的时候也没有客观地比较每一条路线的用时、花费和路程远近情况。孩子们的考虑缺乏科学性,比较片面。在这样地情况下,老师马上追问:“这四条路究竟哪条路最快,哪条路最慢?哪条路走路最少?哪条路走路最多?哪条路最省钱?哪条路花钱最多呢?”
面对那么多问题,孩子发现只有用比较的办法才能科学地解决这些问题。于是他们又一次投入讨论……这次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分成了三组,(播放ppt)一组比较每条路线所用的时间;一组比较了各条路线所要走的路程的多少;剩下一组就计算了每条线路的花费。最后大家交流比较的结果,他们对于四条路线用时和走路多少的比较结果,没有太大的.争论,都知道了(播放ppt):用时情况(从少到多)分别是地铁、公路隧道、大桥和轮渡。走路的情况(从少到多)分别是地铁、轮渡、公路隧道和大桥。但在汇总花费时,孩子们又出现了新问题:
沈震烁:坐轮渡共花了9元钱。是最贵的一条路。
(她分不清“元”和“角”,把“元”和“角”当成同一计量单位相加,变成了9元)
陶辰颀:不对,坐轮渡只花了4元钱。一点都不贵。
(他意识到“元”和“角”是不同的计量单位,不可以相加。但不知怎么算,就不加坐轮渡的5角钱 ,变成了4元。)
这条路线算不清楚的孩子有不少,可以看出孩子们对钱的计量单位是不熟悉的,他们缺乏这方面的经验。老师认为如果在活动中丰富了孩子算钱的计算经验,可以帮助幼儿用新经验自己解决产生的新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活动的展开。所以老师告诉幼儿:
老师:“元和角是不同的,角比元小。两个5角合起来是1元。所以“元”和“元”可以加,“角”和“角”也可以加。但“元”和“角”要分开加,而且算价钱的时候,千万不能把“角”漏掉。你们再算算坐轮渡共花了多少钱?”
陶辰颀:哦!花了4元5角。
许天辰:因为5角是1元的一半,所以花了4元半。
(他们理解了“角”和“元”的概念)
当孩子的学习过程中遇到关于数学知识的问题时,老师需要判断这些数学知识是孩子需要的吗?这些数学知识能够帮助孩子们解决问题吗?这些数学知识能推进活动的发展吗?如果这些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老师就要在活动中给予孩子。
(播放ppt)于是大家知道了四条路线的花费从少到多分别是:大桥、隧道、轮渡和地铁。
最后大家觉得如果要一起出发,还必须服从集体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统一选出一条路线。于是根据安全第一,时间少花一些,路少走一点这个需要大家一致选择了乘坐地铁再换公交车这条路线,因为幼儿地铁站离我们幼儿园比较近,坐地铁又快又安全,到了浦东后,换乘的公交车“沪合线”的下车点离蒋潇钦家也是最近的。所以这条路线是最合适我们的。然后我们按照这条路线去了蒋潇钦家。(播放ppt)可以看出通过活动,幼儿不仅进一步体会到我们城市交通的便捷,更形成了从多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和计划的意识。同时也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幼儿在主题活动中往往会遇到许多与数学相关的问题,从而产生急切学习的愿望,在这时教师就必须把握时机,根据孩子已有的主题经验和数经验设计组织集体活动,帮助孩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幼儿不仅能学到许多数学知识和技能,还锻炼了思维能力,学会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其结果就是解决了问题,发展了能力。
篇12:让童话在幼儿绘画教学中蓬发生命力论文
让童话在幼儿绘画教学中蓬发生命力论文
想象画教学是借助童话等手段帮助幼儿通过想象、感受、体验和再现情景,并以真挚的情感去表现它们的一种绘画教学方法。在作画过程中,把现实形象和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融合起来,组合成新的形象,使孩子的感受能力、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在平时的绘画教学过程中发现,幼儿时常对已有表象的创作加工有畏难情绪,从一些绘画比赛中我们也发现部分绘画基础较好的幼儿自备画表现得相当充分,当然其中也不管有成人之旨,但对于现场的命题作画,却常常表现得内容枯燥、简单,缺乏创造性。综合来看,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唤起原有表象的媒体不充分,不能有效地激发幼儿进行再造性和创造性活动。
二、平时无意观察较多,观察不细致,形象积累不丰富。
三、受到现有教学模式束缚,习惯于临摹,不适于创作。上述三个原因,第一点是主要因素。运用童话创设情境进行想象画教学,对于解决这个问题无疑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在创造艺术形象过程中,想象决不是孤立的活动,而总是在第二信号系统的[第二信号系统:对第二信号(语词)发生反应的皮层机能系统称作第二信号系统]调节和指导下活动的。想象画教学就是利用孩子的绘画心理特点,促进第一信号系统[第一信号系统:对第一信号(语词)发生反应的皮层机能系统叫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的转化,引导幼儿把孤立抽象的事物转化为具体形象的艺术情境,从而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实践证明,创设童话情境是一种较好的手段。
童话具有一定的幻想性、教育性、趣味性和科学性。儿童的思维常常有幻想的特点。这是一种天性。童话以深厚的现实生活为基础,许多童话就是针对幼儿本身的特点而创作的。童话有起伏跌宕的情况、超人化的角色,充满趣味性。在一些科普类的童话中,还渗透了科学知识。可以说,童话是有力的想象教学手段,是启迪幼儿认识世界的窗口,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桥梁。
运用童话进行想象画创作,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重视艺术情境,展现童话天地。
教师让幼儿通过想象,把已了解的童话故事情节,用表演、模仿等形式,表现它们的形象,最后用画把它们表现出来。这样的练习,幼儿觉得生动有趣,容易接受。他们画的内容大部分体现出想象画特征,甚至发展了情节,增加了角色,丰富了想象。如语言故事《狐狸与鲤鱼赛跑》、《皮皮遇险记》、《森林狂欢会》、《龟兔赛跑》、《小公鸡和小母鸡》等都是知识性、趣味性较强,富有强烈童话色彩可以用来创设情境的题材。比如,教《动物们的狂欢会》这一课时,可以先播放录音,先渲染这样一个情境:在月亮很圆的晚上,有狮子王、小兔、大象、小乌龟、小鸟等动物在森林里举行狂欢会。狮子王宣布晚会开始后,小青蛙在荷叶上大声地唱歌,五只小兔在手牵着手跳舞,小乌龟、小鸟在打鼓和吹喇叭,实在是太热闹了。突然,树后传来一声吼叫,窜出一只凶恶的老虎。故事讲到这里,教师可以有目的地提问:“老虎来了,之后小动物们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让幼儿分组讨论可能发生的情景。孩子们一个一个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回答十分踊跃,角色味极浓,很好地表现了小动物在危险面前的`冷静、机智以及小动物们相互帮助战胜老虎的情境。在这样的情景气氛中,再提出作画的要求,幼儿十分积极主动,他们的画作表达了稚拙可爱的童心,展现出一个斑斓的童话世界。
二、依凭生活情境,将幼儿引入童话世界。
生活是一个极其广阔丰富的天地,只要留心观察,细心体会,就会感受到其中的奥秘。夏天,老师带来了很多蚕虫,存养在教室的自然角。活动时间一到,孩子们立即围着蚕虫,看啊,说啊,你争我辩,各抒已见。看着这样动人的情景,教师应抓住这个契机,创设系统课题,如《蚕虫的蜕变》,让幼儿从蚕虫本身的特征出发,展开联想,描述蚕虫蜕变的情况,回忆自身的生活经验,大胆想象。从作业效果来看,幼儿的创造力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表现和发挥。春天,美丽花草树木,把大地打扮成一片绿色,小鸟在树上唱歌,小鸟和春姑娘的故事,太阳公公和春姑娘的故事,我带春姑娘去逛街,一幅幅充满想象的画呈现在你的面前。许多孩子把内容分成几个画面来实现,象电视里的动画片一样,同时,童话连环画也在不觉中萌芽。在孩子们的笔下,许多不相干的事物相牵也无妨。这样,我们抓住了把生活情境转化成艺术情境的契机,挖掘了生活中的珍宝。
三、丰富童话语言,创设童话情境。
在进行想象画教学时,有些课题是幼儿不曾接触过或尚未体验过的。对于这样的课题,在教学中尝试采取设置童话情境的办法,给幼儿一定的材料,让幼儿根据间接的生活体验,利用自身的知识积累,进行假想性思维,自编自演自绘童话,创设美好的童话情境,丰富童话形象,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天赋。在教学中,我借鉴语言教学的经验,为幼儿设计了这样一个课题:《小狐狸》,要求幼儿分组合作或独立创作一套连环画。泥工课上,让幼儿制作几个动物形象,如熊猫、小兔、受伤的小鸟、小刺猬等,这些动物形象幼儿人手一只,然后让幼儿来构想有关熊猫的童话故事。
这几只动物形象在幼儿手中左摆右弄,一双双聪慧的眼睛转动着,有的聚在一起讨论,有的边讲边演,一会儿,他们便争先恐后地讲出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大多数幼儿把熊猫设计成柔顺的形象,但各自情节不同:熊猫看到受伤的小鸟,就去找人来一起帮小鸟疗伤,小鸟终于没有那么疼了,可以慢慢的在天空上飞了,被小兔和小刺猬看到,他们都觉得熊猫实在是太善良了,所以就主动的与熊猫交朋友;有些幼儿的想法与从不同,他们把小熊猫设计成骄傲的小动物,它知道小兔有一身白白的毛,就对小兔说:“哈哈哈,你就只有一身白白的毛,你看我,不止有白白的毛,还有黑黑的毛,比起你可漂亮多了”。
在这样的情境中再提示幼儿根据自己所编的故事画出几幅画,组合成一组连环画,教师帮助幼儿解决表达内容与表现手法间的矛盾;同时提示幼儿注意每个动物的特征,组合不同的背景,使整个情境显得更加鲜明,幼儿的想象力得到长足的提高,画面形象更加生动有趣、活泼、可爱,较好地达到教学目的。用童话情境进行想象画教学时,教师的引导语是创设情境的重要基础。引导语要具有诱发性和鼓励性,要能把幼儿引入童话世界,要有利于他们视线的拓展,要能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在导入情境后,要不断地推动幼儿的情绪,展现童话角色,帮助幼儿获得表述的内容。角色的出现,可以借助于图片、幻灯、录像、教具、玩具等实物,也可以利用艺术性的语言进行描述,配以师生共同扮演不同的角色。角色产生后,要想办法让其活动在童话中,并采用各种强化手段,如音乐、木偶、话剧等形式加以渲染,以加深其印象,提高幼儿的感知力,童话情境的绘画应允许并鼓励幼儿大胆采用夸张、拟人、重复等多种手法。在孩子们的心里,童话中的一切都是具有生命力的,在他们的画中,可以看到人脸模样的植物,动物等。
作为指导者的教师,切忌以“违背常规”为由挫伤幼儿的创造积极性。创设童话情趣,进行想象画教学,在于让幼儿体会角色情感,发挥想象力,陶冶审美情操,帮助幼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象。人们常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样,想让孩子们把自己的想象创造成新的表象,进而用图画充地表达出来,还要经过其他有关方面的训练,还要让幼儿作更多的绘画练习。想象画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尚有不完善之处,我期盼和各界同仁共同商榷和探讨。愿想象画教学法在幼儿园绘画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成熟。
篇13:让幼儿在数学活动中学会探索的论文
让幼儿在数学活动中学会探索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数学教学幼儿探索精神
[论文摘要]许多数学教学活动都可以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要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教师要在数学教育内容上注重提供可探索性的内容;教师要寓数学教育于游戏中,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教师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教师还可通过专门训练,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科学(数学教育归为科学大类)目标中明确提出: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在内容与要求上:提出为幼儿在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某些简单的问题,等等。ピ谑学教育活动中,如何体现《纲要》的精神,开展数学探索活动,提高幼儿数学素质呢?
一、数学教育内容上注重提供可探索性的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和要求,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应具备可探索性。数学教育内容具有可探索性是指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内容应具有可探索、可猜想的因素,应提出需要幼儿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还应该有多个答案,为幼儿提高较多的探索和猜想机会,以培养幼儿的数学修养。
例如,幼儿用同一数目、不同大小的石头排队,排好后他发现,两队的长短竟然不一样;数目一样多的,怎么排成队后会有长短呢?经过仔细观察比较,他发现,个头大的石头占的地方大,排的队长,而个头小的石头占的地方小,排的对就短。在这一活动中,通过探究发现,他获得了这样的经验:对物品排队,队列长短不仅与数目有关,还与物品本身体积的大小有关。又如,图形接龙游戏,该游戏的规则是相接的图形具有两个相同点。幼儿玩这游戏,可以选择的答案很多,这样的游戏给幼儿提供了很多的探索和猜想机会。
二、数学教育于游戏中,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基于此,教师可将数学教育活动融入游戏中,借机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在各类游戏中,幼儿对角色有些的兴趣很大,如娃娃家、商店、医院等游戏,参与的人很多。于是,教师可在教室内或走廊等地创设“超市”、“医院”等活动区,并在活动区内投放相应材料。在众多角色游戏中,超市游戏以其玩法多样、与幼儿生活的密切性而备受幼儿特别是城市幼儿喜爱。教师可着重在超市游戏中,挖掘幼儿可探索性的东西,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如幼儿扮演顾客或营业员,在买卖商品的过程中,认识到物品的不同价值,增强了对货币的加减换算能力。如果扮演营业员,她还要将各种不同的商品进行分类,这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幼儿将商品按不同分类标准来分,如服装,既可按上衣、裤子、外套来分,也可按男装、女装来分,还可按季节、颜色等来分。在幼儿分类时,教师还可结合序数、空间方位等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巩固复习和进一步探索,如要求幼儿将冬季衣服放在第二排的左边。
在玩结构游戏时,教师也可启发幼儿进行数学探索性的`活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让幼儿搭一堵围墙,启发幼儿“看谁在搭围墙时能将积木按一定的规则来进行搭建,并且要求外观好看。”幼儿可按大小、高矮、颜色进行单一或复合组合,搭的方法自然就会多种多样。
三、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许多数学教学活动都可以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比如,学习5的组成,教师可利用多种教具,使幼儿在操作中领会5的分解与组合。教师提供幼儿一个盒子,里面有5个瓶盖,幼儿手拿盒子,上下摇动,盒子里的瓶盖就会出现瓶盖口朝上和朝下的现象,幼儿数数瓶盖口朝上和朝下的各有几个。多摇几次,并将结果记录下来。还可以在盒子里划一条线,盒子里放5个纽扣,幼儿将全部纽扣拿在手里,离盒子一定高度,然后松手,数数线的左边有几粒扣子,右边有几粒,多次尝试。也可直接让幼儿用手拨动纽扣,看有几种分法。这类教具的设计多种多样,教师可以因地制宜进行设计。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容易理解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总数与分出的两个部分数之和是等量关系)、互换关系(部分数位置交换,总数不变)、互补关系等。
又如,在学习加减运算时,让幼儿仿编应用题,如说一件可以用3+2表示的事情,幼儿编的题目五花八门,有的幼儿一个人可以编好几个。通过幼儿口述应用题的仿编,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四、通过专门训练,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以上众多做法,一般不是专门或者说不是特别针对孩子的探索精神而开展的。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活动进行专门训练、有意培养幼儿探索精神。在大班后期,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可以引导幼儿学习一些逆向思维的加减应用题,以促进其思维的发展。如《现在有几个桃子》,有三张图:盘子里有4个桃子,小朋友手拿5个桃子,盘子里有7个桃子。教师将三张图进行不同顺序排列,引导幼儿讲述图意。如:
(1)a.4个桃子b.小朋友手拿桃子c.7个桃子表示意思:盘子里有4个桃子,小朋友又拿来3个桃子,现在盘子里有7个桃子。
(2)a.7个桃子b.小朋友手拿桃子c.4个桃子表示意思:原来盘子里有7个桃子,小朋友拿走了3个桃子,现在盘子里有4个桃子。
(3)a.小朋友手拿桃子b.7个桃子c.4个桃子表示意思:小朋友拿来了3个桃子,现在盘子里有7个桃子,原来盘子里有4个桃子。
其他变化就不再叙述。
教师将3张图片作不同的排列,目的是引导幼儿感知物体数量变化的过程及关系,并能根据排列顺序,学习讲述图意,既可以编加法应用题,又可以编减法应用题。这种做法有一点类似语言教育的排图讲述(图片顺序可变换)。
又如,在学习加减运算时,还可以倒过来解算式。如5=?(1+4,2+3,3+2,6-1,7-2,……)这样的训练,难度有点大,但对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很有帮助。
再如,在进行几何形体教育时,为了更好地让幼儿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教师引导幼儿变化图形,让幼儿去探索。如教师给予幼儿出示一张长方形的图画纸,“小朋友想一想,你能想出几种方法,将它变成梯形?”于是,小朋友通过思考和操作,想出了很多种办法:剪掉一个角;从中间斜着剪开;用折的办法……教师又提问:将梯形再变成长方形呢?幼儿继续探索。
总之,教师通过各种有趣的教学方式引导幼儿参与数学活动,让幼儿在数学活动中学会探索。
★ 教师个人进修计划
★ 小班教师进修计划
【让幼儿在尝试中学习计算论文(精选13篇)】相关文章:
关于拼音教学的论文题目2022-05-06
教师个人发展工作计划2022-09-08
个人自修计划大学生2024-04-13
《理论力学》习题课教学的探讨教育论文2023-05-19
个人看书进修计划2023-12-29
情景教学法 论文2023-04-23
有关浅谈拼音教学论文2023-08-28
有关课程方面的作用范文2023-03-14
初一数学个人进修计划2022-11-07
个人进修培训计划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