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存的老教案:赤壁赋(锦集17篇)由网友“敲橱柜的冰河”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幸存的老教案:赤壁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幸存的老教案:赤壁赋
幸存的老教案:赤壁赋
第30-33课时愚溪诗序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和引导,使学生能够--
1.准确解释重点词语和翻译重点句子;
2.说出文章的思路和的深刻含义;
3.说出体会本文融记叙、抒情、议论为一体的特点,进而体会本文“文境邈不可攀”的特点;
4.学习作者历经磨难后开朗乐观的豁达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词句的理解;
2.虚实相生的意境;
课前预习
分组研读课文,从文章的词语句子、情感哲理、写作特色等方面提出问题。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课时
4月7日(一&三)
因高二老师都去教研室阅卷,故由学生自读课文,自行朗读课文,释词译句,准备下课时的默写第一二段和课堂讨论。
第二课时
204月9日(二&三)
一.默写课文第一二两段。
二.作者介绍
讨论:都说苏轼是位少见的旷世奇才,你们能具体说说吗?
可能回答:
1.苏轼是豪放派词风的创始人。他的词豪放高旷,情浓意远,我们学过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这一风格的代表作。
2.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情理交融,汪洋恣肆,当时就有“苏氏文章擅天下”的美誉。
3.他还称得上是一位高级厨师。“东坡肉”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
4.中国古代楷书有“颜、柳、欧、苏”四大流派,这里的“苏”,就是苏轼,可见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之高。
小结: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均以文名著称,而以苏轼成就最大。文坛历史上称他们父子为“三苏”。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中进士,受到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赞赏。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外调杭州通判,转任密、徐、湖州知州。元丰二年因讽刺新法的诗句,而被捕下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筑室于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哲宗继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亲政,苏轼再一次遭贬到惠州,后又到琼州。徽宗即位后,遇赦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
(二)导入新课: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削如一面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宋神宗元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新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这时,他曾站在江边的赤壁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
(三)文体:关于“赋”
“赋”的名称最早见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篇》,《文心雕龙》:“赋者,铺也。铺采螭文,体物写志也。”到汉代形成特定的体制,“赋”着力于铺陈事物,较多地掺用散文化的句式。赋体经历了长期演变的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影响下,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象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都是文赋的佳作。
(四)朗读课文,总体把握课文
听完朗诵,你对《赤壁赋》有什么感觉?
著名现当代作家巴金曾说《赤壁赋》给人潇洒神奇、出尘绝俗的纯净的美感。
(五)诵读指导:
本文以文为赋,它不是以整句形式来写骈文,而是骈散结合,注重声韵美。要注意句间的停顿、延长和节奏,同时注意语调平缓,意境的把握,抒情句的感情韵味。
(六)注意重点词语的注音:
①拼音:
1、壬戌10、酾酒2、桂棹11、横槊3、余音袅袅12、渔樵4、幽壑13、扁舟5、嫠妇14、匏樽6、愀然15、蜉蝣7、山川相缪16、无尽藏8、舳舻千里17、狼籍9、旌旗18、枕藉
shuò
②重点词语:
不兴:兴,起;愀然,忧愁的样子;正襟危坐:危坐,整理好衣服,端正坐好;冯虚御风:冯,凭,乘;缪:盘绕;蜉蝣,用以形容,喻人生短促;枕藉:互相枕着垫着;匏樽:葫芦做的酒器
③活用现象和句式
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2、凌万顷之茫然3、渺渺兮予怀
4、西望夏口,东望武昌5、侣鱼虾而友麋鹿6、正襟危坐7、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8、方其破荆州9、夫水,智者乐也10、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11、客有吹洞箫者12、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三、课文内容:
(一)理清思路:
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回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这就是它成为名篇的原因之一。
本文的感情变化:乐--悲--乐
乐--江上泛舟,景色优美,饮酒乐甚,扣舷而歌
悲--客人吹洞箫,声音悲凉,引出人生短暂之感
乐--苏子超然于世,客转悲为喜,主客畅饮。
第三课时
年4月10日(一&二)
(二)鉴赏背诵:
1、诵读第一段:
①讨论、翻译第一段。
本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②背诵指导:本段先点明时间、人物、地点。然后写景写事,后又由事而生情。抒发感受,突出一个“乐”字。
③齐背第1节。
2、诵读第二段
①讨论翻译
②设疑:第一段写了“乐”情后,本段为何又转入写“悲”情?
本段是过渡段,乐,后又想到自己的忠君然而被贬,理想难以实现,听到客人悲凉的箫声,因而悲从中来,表达到对人世不如意的悲情。
第四课时
2007年4月11日(七&八)
一.讲读课文
3.诵读第三段。
①讨论:客人因何而悲?
文中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感叹千古英雄尚且如此,况我们这些有志而无为者。再如: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感叹人生短暂,羡慕长江永恒。不可一世的'英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那么我们这些平庸之辈不更不可能长久,这是客人消极思想的反映。
4.研习第4段。
苏子对客人的悲情,怎样回答?表达了什么观点?
关于对天地人生的哲理认识,即变与不变两种不同的认识。既然人与天地万物可以一们永存,又何必去羡慕长江的无穷呢?自然万物可以为我所享用,江山无尽,无地无私,风月长存,声色俱美。置身于这样的美妙景色之中自然令人心旷神怡,超然于世俗之外,这就使主客的心境由“悲”转“乐”。
5.研习第5段。
客人在听完苏子话后有何反应?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说明客人被苏子说服了,换去愁颜。这次乐更加欢乐,不免开怀畅饮,不知东方之既白。
6、小结:一篇赤壁赋收尾了,而主客夜游的神仙般浪漫的场景却印在人们的脑中,苏子关于宇宙人生的哲理还使人不时地回味,苏子受挫后的豁达、超脱还令人羡慕不已。
二.默写课文第三至五段。
五、板书设计:
1.游: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白露水光遗世独立羽化登仙
2.乐--歌--箫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3.苏子愀然--问孟德周郎而今安在哉--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4.水与月--天地不能以一瞬/物与我皆无尽
5.喜笑--更酌--狼籍--枕藉
第34课时单元测验
2007年4月12日(四&五)
第35课时测验讲评
2007年4月13日(二&三)
一.单元测验讲评
二.听写《赤壁赋》
1.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2.既望3.冯虚御风4.壑嫠5.顺流而东6.而今安在哉?7.侣鱼虾而友麋鹿8.举匏樽以相属9.而又何羡乎?10.目遇之而成色11.肴核既尽12.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13.而卒莫消长也14.虽一毫而莫取15.相与枕藉乎舟中16.下江陵17.月出于东山之上18.水波不兴19.浩浩乎20.倚歌而和之
第36课时《创新设计》有关练习讲评
2007年4月14日(一&三)
方法:先明确重点积累名句,然后讲解部分练习并加以适当引申
一.《愚溪诗序》
1.P154第8题:
注意总数是十五,而关键是左右的定位?如何联想有关经验来帮助准确定位?古人书信,从右到左;尚右;
2.P154第9题:
语文题目注意的就是语言的理解:“竹原高一丈,末折着地,去本三尺,问竹还高几何?”注意加点词的意思即可得出答案。
3.P155第12&15题:
题目之间既要相互启发又要避免连环错误;
二.《赤壁赋》
1.P159页第6题:
重点是明确景物描写与抒情议论的关系:
虚实相生:由实而虚,由实生虚;实是依托,虚是提升;
放弃是一种美?
放弃什么是美?放弃什么是不美?不放弃什么是美?…
等距离?
独生子女问题;浮躁致命;
考场上的每一个同学都是独一无二的姿势!
☆教学反思
师生对话
(根据部分同学“语文半月谈(二)改编”)
老师:请同学们抽时间抓紧读背课文,上课文前先大家默写要求背诵的课文。
学生:老师还没教,我们怎么懂?不懂怎么背?
老师:请大家课前作好准备,上课时请同学们先提出问题,然后请同学来讲解各段的重点。
学生:我们初中时也好,高一时也好,凡是学文言文,都是老师先讲大意,然后逐段解释翻译,然后再讨论检查。现在学习时间那么紧,我们根本没时间预习,如果读得懂?还是你给讲,我们听好了。
老师:高中阶段是每个同学培养自己学习方
篇2:幸存的老教案:项链
幸存的老教案:项链
第6-8课时项链教学目的
1.赏析小说精巧的情节结构,把握人物的思想品质及小说的主题。
2.引导学生客观评价玛蒂尔德这一复杂形象,培养学生多角度审视小说人物的能力。
3.引导学生从玛蒂尔德身上汲取、发扬人性中善的力量,培养学生人文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玛蒂尔德形象的复杂性;作家对玛蒂尔德的感情。
课前准备
1.读课文,理清情节结构,给情节每一部分拟一个标题。
2.提供共同研究的问题。
(1)对玛蒂尔德追求奢华生活,梦想挤入上流社会,到底该怎么看?是不是正常的?
(2)作者对玛蒂尔德到底持什么态度?是批判,还是赞扬?还是二者兼而有之或者二者都没有?
(3)自选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和过程
第一课时
2007年3月10日(一&三)
把握小说的情节
一.对对联,引入新课
教师出上联:一夜风头项链即锁链。要求学生根据课前的学习,对出下联。
说明:以对对联的形式导入课文,一是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二是活跃课堂气氛。
二.理清情节结构,赏析精巧构思
1、请学生把拟好的标题按情节发展的顺序写在黑板上
梦想--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识项链
说明:此设计既检查了学生预习的情况,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又让学生理解小说标题与情节的关系。
2、赏析精巧的构思
(1)要求学生用曲线表现玛蒂尔德的人生轨迹:
逆境--顺境--逆境
(2)问题设计
A.“借项链”在玛蒂尔德身上,为什么是必然?
B.“丢项链”看似偶然,为什么又真实可信?
C.“识项链”中得知项链是假的,是否符合情理?
D.构思的巧妙体现在哪里?哪个情节最出人意料?
说明:此设计实际关系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赏析情节,二是指导学生在自己小说创作中要注意些什么。
第二课时
2007年3月12日(二&三)
把握人物形象的复杂性。
1.小说叙述玛蒂尔德十年辛苦之后,有一段议论:“要是那时候没有丢掉那挂项链,她现在是怎样一个境况呢?谁知道呢?”同学们,你们谁知道呢?
明确:
(1)可能成为贵妇,因为舞会上那么多人注意她,连部长在内。
(2)不可能成为贵妇,只是越来越追求享受,挥霍掉家产,穷困终身。
(3)也许会离婚,改嫁高级官员。
(4)不可能嫁给高级官员,因为她社会地位低下。
(5)被某些大人物玩弄,最后堕落下去。
(说明:这一问题的'设计,激起学生讨论、争论的兴趣,促进对形象的理解)
2、玛蒂尔德是一个怎样的女性?
结合课文内容研讨课后练习二,归纳人物形象特点。
第三课时
2007年3月13日(一&二)
一.主题探讨:
1.人生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用莫泊桑的这个观点来揭示玛蒂尔德悲剧的原因,你同意吗?
2.玛蒂尔德的悲剧完全是个人性格悲剧吗?
明确:不全是个人性格悲剧,也是社会悲剧。
(1)课文开头表明玛蒂尔德生活在一个金钱决定一切社会。
(2)丈夫的虚荣心促使妻子固有的虚荣心恶性膨胀。
(3)佛来恩节夫人未说明项链是假的,有失身份。
(4)舞会上,所以男宾都注视玛蒂尔德,使她虚荣心更增长。
(5)舞会回家时黑暗中自惭形秽的马车,马车夫似乎也有虚荣心。
(6)买项链时,只买盒子。
两个问题,层层深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题,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
二.听写
1.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是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和俄国的契诃夫。
2.住宅的寒伧,墙壁的黯淡,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恼。
3.宽敞的客厅精巧的木器精美的晚餐珍奇的古玩
4.请柬佳肴账簿端详赔偿气概誊写租赁债券
5.面面相觑自惭形秽
6.称折模
三.作业
展开合理想象,续写一个结尾,设想佛莱思节夫人还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玛蒂尔德怎样回答,怎样想,怎么做。(200字左右)
例文:
A
她懂了
“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
“啊!”听了女友的话,玛蒂尔德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她的眼前闪现出舞会上旋转的人群,闪现出熠熠生辉的钻石项链,闪现出十年辛苦的情景,她只感到整个大地在旋转。公园里鲜艳夺目的花朵犹如一张张嘲笑她的脸蛋,自己的十年艰辛竟是一场恶梦!她想哭,然而没有眼泪;她想喊,然而喉咙仿佛被什么堵住了。好久,她才回过神来,望着佛来思节夫人,呐呐地道:“谢谢,夫人!我明白了,假的…”女友吃惊地望着她,玛蒂尔德惨然一笑,猛地收回双手,“假的,我明白了,一切都是假的!”她转身奔出了极乐公园。
B
她疯了
“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
路瓦栽夫人那天真的得意的笑容僵住了。
“五百法郎?…假项链──不!不会的…”路瓦栽夫人心直往下坠,语无伦次地说。
“可怜的玛蒂尔德,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路瓦栽夫人紧绷的心弦断了,她仿佛一下子坠入了无边的黑色深渊。“我的天──”她惊呼一声,倒在花园的栏杆上。
从此以后,狭小的阁楼上少了一位女主人;水果店、杂货店、肉铺前少了一个争价钱,受嘲骂的劳作妇,而大街上却多了个衣衫褴褛的女疯子,整天目光呆滞地盯着女人颈上的各种项链,口中念念有词:“真的,我的钻石项链…假的…”
C
她失望了
“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
第二天,佛来思节夫人送还了她那挂钻石项链。
傍晚,路瓦栽夫人重新找出当年的长衣裙,戴上这挂项链,与丈夫来到教育部礼堂。
又是一个热闹的夜会。男女宾客都是那样漂亮、文雅,在迷人的音乐声中,人们在狂热地兴奋地跳舞,沉迷在欢乐里。路瓦栽夫人走近舞池,却没有谁注意她、打听她、介绍她。
她失望了,也不喊还在冷落的小客室里等待她的丈夫,独自奔出礼堂,不顾一切地闯入黑夜之中。
D
她死了
“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
“什么?假的?!…”路瓦栽夫人惊叫一声,昏了过去。
当她醒来时,看见路瓦栽捧着项链站在她身边,她一把夺过钻石项链,轻轻地抚摸着,禁不住热泪盈眶。“卖了它吧,”路瓦栽夫人对丈夫说:“你去卖了它,至少还值三万法郎吧?”
她躺在床上,想着丈夫即将捧回来的三万法郎──不,十年心血,她将买套像样的房子,有幽静的厅堂、宽敞的客厅、精巧的木器、珍奇的古玩;她将重新享受到精美的晚餐,品尝粉红色的鲈鱼和松鸡的翅膀…
啊,丈夫的脚步声,路瓦栽夫人猛地从床上跃起,开门一看,丈夫仍然拿着这挂项链,他吃力地低声说:“假的,这一挂也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
路瓦栽夫人倒下了,永远倒下了!
第9课时练习讲评
2007年3月14日(七&八)
教学目的
通过讲评,学生能明确养成仔细审题、揣摩思路、品味语言、清楚表达及及时总结、学以致用等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养成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由对相关题目解答情况的分析反馈总结并引申出相关解题思路和方法的经验。
教学内容和过程
药项链重点说明
字的音形义1 231 2天天积累,课课积累
词性4各类特点和辨别经验
选择词语55词义和语境的匹配
修辞6 1311③相关特点和辨别经验
语病3各类特点和辨别经验
句式4 8各类特点和辨别经验
标题含义7积累和熟练
文学常识86及时积累
词语理解7品味、积累和提升
人物描写肖像9 10 11
动作14 1813 15刻划心理
语言1716
心理209 10 11①②12
环境描写景物15烘托气氛
灯光16烘托人物心情
MSN(中国大学网)
篇3:幸存的老教案:陈情表
幸存的老教案:陈情表
第19-23课时陈情表教学目标
1.体会所陈之情,欣赏陈情艺术。
2.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思路。
3.通过诵读、背诵,积累文言词汇,积淀文言语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4.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苦情。正确认识“孝”,继承孝敬长辈的传统道德。
教学重点和难点
文言词汇;作者的陈情艺术;
教学内容和过程:
第一课时
3月26日(一&三)
一.导入新课:
“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以向皇帝陈情为内容。《出师表》就是诸葛亮向蜀汉后主刘禅陈情的奏章。
李密,不是瓦岗寨的李密。幼年丧父,母何氏改嫁,由祖母抚养成人。后李密以对祖母孝敬甚笃而名扬于乡里。师事当时著名学者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传》。初仕蜀汉为尚书郎。蜀汉亡,晋武帝召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供养而力辞。祖母去世后,方出任太子洗马,迁汉中太守。后免官,卒于家中。
二.朗读课文
从前有人说,读诸葛亮《出师表》不堕泪者必不忠,读李密《陈情表》不堕泪者必不孝,读韩愈《祭十二郎文》不堕泪者必不慈。
指导学生朗读全文,提醒学生注意各段的感情基调:
第一段:凄苦,悲凉;
第二段:感激,恳切;
第三段:真挚,诚恳;
第四段:忠诚,恳切,期待。
三.疏通课文。
1.在诵读中把握读音:
险衅(xìn)闵(mǐn)凶祚(zuò)薄期(jī)功床蓐(rù)鲜xiǎn有洗xiǎn马
猥(wěi)陨(yǔn)首茕茕(qióng)逋(bū)慢优渥(wò)日笃(dǔ)矜(jīn)育拔擢(zhuó)盘桓(huán)奄奄(yǎn)更(gēng)相为命
2.第一段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险衅:指命运不好。夙:早时。凶:不幸。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见背:离开我。背,背离、离开。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薄:浅薄。息:子。
至于成立孤苦伶仃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闵--悯蓐--褥
第二课时
203月27日(二&三)
一.继续疏通
1.第二段: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寻:不久。除:授予官职。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盘桓:徘徊不进的样子。希冀:这里指非分的愿望。
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听:准评。卒:终。
沐浴:浸润,这里指蒙受
秀才:优秀人才
无主:无人主持
郎中:尚书省的属官
上报:报答
逼迫:催促
奔驰:赶快前往。“奔驰”二字惟妙惟肖,活画出了一个非常急切地希望立刻赴京为皇上奔走效劳、忠贞不二的宠臣的形象。
告诉:申诉
狼狈:进退两难
告诉辛苦,不许
孝廉,秀才,拜,除,拔擢,陛下
2.第三段:
盘桓希冀区区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4.第四段:
结草衔环:衔环,《后汉书・杨震传》东汉杨宝救了一只黄雀,有一天夜里黄衣童子衔着四个白环来报恩,意思是杨宝子孙洁白,而且四代都做三公。后用“结草衔环”表示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辛苦:辛酸悲苦
乌鸟私情皇天后土
第三课时
年3月28日
一.提问复习
1.指名翻译几个句子;
2.用第二段中的一个词来概括第一段作者写自己出身的特点:微贱;
3.用第三段中的句子来概括第一段所写的内容: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4.用第三段的语句来概括第二段朝廷的优礼有加: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5.概括段意,讨论、补充,明确:
①命运坎坷家门不幸祖孙相依为命知恩必报博得同情动之以情
②朝廷优礼刘病日笃进退实在狼狈忠孝难全取得理解
③孝治天下不衿名节区区不能废远恪守孝道求得谅解晓之以义
④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当陨首结草先孝后忠愿得准许喻之以利
第一:半岁丧父,四岁母嫁,祖母抚养;
第二:年幼多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
第三: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
第四: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
三.作者的陈情艺术
1.陈什么情?
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
2.亚里士多德说:“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事物,对适当的人,在适当的时机下,以适当的方式发生的感情,才是适度的最好的感情。”作者正是运用了最恰当的抒情方式,终于打动了晋武帝,使他看了表章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诏”,允其不仕。
(一)融情于事。
强烈的感情色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但作者无论是述自己的孤苦无依之情,还是述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都是通过叙事来表达的。而自己对朝廷恩遇的感激和对武帝的忠敬之心,也是以充满情感的笔调来写的。
结合课后练习一的引文,引导学生鉴赏本文陈情于事、文笔委婉的抒情特点。《古文观止》的评语,点出本文抒情真实自然(“俱从天真写出,无一字虚言驾饰”)。作者在文中所陈之情,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因处境狼狈而产生的忧惧之情,二是对“诏书切峻,责臣逋慢”的不满情绪,三是对祖母刘氏的'孝情。正因为作者所写的都是“至性之言”,所以才会产生“悲恻动人”的效果。
(二)融情于理
上表陈辞,不仅要在叙事中动之以情,还需在陈情中言之以理。李密《陈情表》中的“理”据何在?
李密陈情的理据,就在“圣朝以孝治天下”的大道理,他还举出了“凡在故老,犹蒙矜育”的普遍事实为论据。史载司马昭死,武帝司马炎坚持为父行三年丧礼;他即位时举贤的六条标准,又明示了“孝敬尽礼”“友于兄弟”两条。司马氏集团标榜纲常名教本属虚伪,但李密一本正经地援引来为自己“辞不赴命”辩护,却不失为最有力的武器。
(三)语言形象生动,自然精粹。
本文虽然用了不少四字句、对偶句,有骈文的整俪之工,但语言却绝不雕琢,而是十分自然真切,仿佛是从肺腑流出,丝毫不见斧凿痕迹。文章语言十分生动形象,如第一段写孤苦无依之状,第二段写州县催迫之景,第三段写祖母病笃的惨苦之象,都如在目前。此外该文在语言上还十分精练准确,有些词句,成了成语。
四.词语积累
①零丁孤苦(孤苦伶仃或孤苦零丁):形容孤独困苦,无依无靠。
②茕茕孑立:文中,孤单无依靠地独自生活。茕茕,孤单的样子。孑:孤单。《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形容孤孤单单,无依无靠。
③形影相吊:文中: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互相安慰。吊,安慰。《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形容孤独(吊:慰问)
④日薄西山:太阳接近西山。用日落比喻人的寿命即将终了。薄,迫近。《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太阳快要落山了,比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临近死亡。”
⑤气息奄奄: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呼吸时出入的气很微弱。表示快要不行了。
⑥朝不虑夕(朝不保夕)早晨不能想到晚上怎样。这是说随时都可能死亡。虑,想。《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朝不保夕】保得住早上,不一定保得住晚上。形容情况危急。也说朝不虑夕。
第四课时
2007年3月29日
一.默写课文第1-2段。
二.《创新设计》练习讲评
1.“基础演练”
词语:笃矜成立进退不行犬马拜除迁辟告诉
成语: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句子:慈父见背
2.“高考巡礼”--《史记・李将军列传》:
词:竟死将兵曲折结发会无;之:胡兵终怪之避之数岁饮食与士共之百姓闻之;
句:其李将军之谓也?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
桃李不言,下自成踩:蹊,小路。全句指桃树、李树不会说话,但因其花朵美艳,果实可口,人们纷纷去摘取,于是便在树下踩出一条路来。比喻为人真诚笃实,德才兼备,自然能感召人心。
第五课时
2007年3月30日(二&三)
一.默写课文第3-4段。
二.《创新设计》“语文天天练”练习讲评
1.《泷冈阡表》
☆第3题解题思路
群子见人之厄而矜之:先后确定“厄”“之”“矜”的意思为“遭遇厄运”“助词,取消独立性”“怜惜”;
由此可知:答案不可能是ACD,因为这三个选项同义,只能是B,并且可断定例句和B项中的“矜”只能是“夸耀”;
2.《与陈伯之书》选段
股畴吊抚以之独若
☆“若遂不改,方思仆言”中的“若”究竟是第二人称代词“你”还是连词“如果”?为什么?
对陈伯之的称呼有“将军”“足下”“君”,都是敬称,因此在这里不可能用非敬称的“若”,而这里作者又不可能希望此句话所说的内容成为事实,只能是假设,所以只能是“如果”;
☆翻译:若逐不改,方思仆言,聊布往怀,君其详之。
倘若您仍执迷不悟,不思悔改,(等我们拿下北魏时)才想起我的这一番话,(那就太晚了。)姑且用这土信来表达我们往日的情谊,希望您能仔细地考虑这件事。
三.作业
1.完成读书笔记《陈情表》和《语文读本・与陈伯之书》
2.同桌合作自读《祭十二郎文》,准备课堂讨论发言,要求是一人朗读,一人讲解重点词句,其他组或同学可以提问或质疑。
MSN(中国大学网)
篇4:幸存的老教案:药
幸存的老教案:药
第1-5课时药教学目的
通过引导和讨论,使学生能--
1.说出小说明、暗两条线索,并明确其所显示的主题;(第一课时)
2.分析概括出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第二课时)
3.理解小说中环境描写所起的作用;品味出精彩的语言的意味。(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明暗两线索的安排及其作用;华老栓等人物性格特征;几个语句的含义;
2.难点:花环;枯草的颤抖的声音;乌鸦;
预习作业
1.通读课文,解决字词问题;
2.熟悉课文内容,概括课文情节,在此基础上分别用四-五个字概括四部分的内容。
3.提出自己在阅读中发现的问题。
教学内容和过程
第一课时
2007年3月5日(二&三)
一.导入课文
身体、健康与健康产业;疾病与求医问药;人们的选择;
二.了解小说知识:
1.小说的三要素
小说是一种以刻划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因此“情节、环境、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三要素。
2.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
了解背景--把握主题--理清情节--分析人物
三.理清线索,初步理解主题:
华家(明线)交织夏家(暗线)
↓↓
开端老栓“买”药→刑场←夏瑜被害
(一个秋天的后半夜)(连接)
↓↓
发展小栓“吃”药→茶馆←夏瑜血被吃
(当天早上)(交织)
↓↓
高潮茶客谈“药”→茶馆←夏瑜被议
(当天上午)(汇聚)
↓↓
结局华大妈上坟→坟场←夏四奶奶上坟
(第二年清明)(融合)
群众的愚昧革命脱离群众革命者的寂寞的悲哀
四.解题:
标题的作用:
1.概括情节:小说情节都围绕“药”展开;
2.连接线索:作为“药”的人血馒头,连接了“华”“夏”两家故事;
3.刻划人物:用人血馒头作药治病,表现了人物的愚昧;
4.揭示主题:用人血馒头作药治病,表现了人物的愚昧;血被用作治病之药,表现了革命者的悲哀。
第二课时
2007年3月6日(一&二)
一.华老栓,一个愚昧麻木而又勤劳善良的劳动群众形象--
1.出门买药前:一・4对老栓的动作描写,“老栓接了”显得庄重,“抖抖的装”显得激动,“按了两下”显出小心瑾慎(二・12“盖上满幅补钉的被子”):生活艰难,老实;
2.出门后,一・5“…觉…变…得…有…”这些充满信心的神情描写:愚昧;同样的描写还有:
3.一・9“吃一惊”不但写出场面的可怕,并显现了老栓的胆怯,“按一按”写出了老栓的钱来得不易和对钱的珍惜,以及对儿子医病的渴盼:愚昧;
4.见到人身馒头时,一・12“…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胆小
5.一・14“…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的“幸福”心理描写:愚昧;
6.一・13“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写出了他对钱珍惜及惊惧神态,又“不敢拿他的东西”更体现了他的胆怯与善良;
7.“两个眼眶,都围着一圈黑线”还要对客人“笑嘻嘻的”:勤劳。
8.为什么话少?茶客议“药”时为什么又一言不发--更显华老栓老实憨厚、愚昧麻木的性格特征)少语:老实憨厚;
9.作者的态度:“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来概括。既同情他的不幸,又批判他的愚昧落后;他的愚昧落后是封建统治者长期统治造成的。
二.夏瑜,一个既英勇不屈、大义凛然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者形象--
夏瑜在作品中没有出场,作者主要是通过刽子手和茶客的谈话来侧面描写他的行为思想。
1.穷:家境贫寒;
2.劝牢头造反、说阿义“可怜”:对革命矢志不渝,具有革命者英勇无畏、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和为革命而献身的精神;
3.花环:同情、理解和支持--革命后继有人;
4.作者的态度:既赞扬其精神,也指出其愚昧;
三.康大叔,一个凶暴、残忍、贪婪、无耻极端仇视革命的刽子手形象--
1.语言、装束、动作描写,尤其是细节描写如:嚷、抢、扯、裹、塞、抓、担、捏、哼--表现了他的凶残、贪婪、暴虐、粗野;闯、披、散、捆、嚷--表现了他的蛮横、粗野、无;对革命极端仇视。是个穷凶极恶贪得无厌的刽子手。(对他的“笑”和“敬”的后面隐藏着“怕”来分析)
2.康大叔接连嚷了八个“包好”,分别包含了什么意思?
前四个标榜这人血馒头“与众不同”,因是革命者的鲜血染成,急于表功;后四个是针对小栓“不住的咳嗽”而发,自我嘲弄这人血馒头治病无效。
四.试着自己分析这些人物的其他地方的描写和其他人物的描写。例如:
1.小栓
OO@@:勤劳;
咳嗽和肖像描写:不仅点明了病情的日益严重,而且是对“包好”的“药”层层深入的揭露和讽刺,也表现出老栓夫妇的愚昧。
2.为什么茶客中还写了一位“二十多岁的人”?他的“气愤”“恍然大悟”又说明了什么?
这仍是作者的精心安排:说明当时民众对革命的不理解,不单是中年、老年,而且还有青年。这也是《药》这出悲剧的最悲处的表现之一。
3.《药》“画”了多少次眼睛?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
共画了九次之多,如对华老栓夫妇画了三次,对康大叔画了两次,对夏四四奶奶画了两次等,从中进一步体会这些人物的性格或心情。
五.布置作业:
分析环境描写和一些语言的意思。
第三课时
2007年3月7日(七&八)
研讨景物描写及其作用:
一.第一部分:
1.华老栓出门前及去刑场途中的景物描写:“乌蓝”的天、“青白”的光、“灰白”的路--烘托气氛,肃杀、阴冷、阴森勾勒出黎明前最黑暗时刻的阴暗、凄清和恐怖的突出特征,渲染了夏瑜就义时沉寂而肃杀的气氛,反衬华老栓“爽快”和充满希望的心情;暗示当时的社会就是一个暗无天曰的,社会正处于最黑暗的时期,社会中的大多数群众都处于一种麻木、蒙昧的状态。
2.华老栓刑场归来的景物描写“太阳出来了…”,烘托出华老栓拿到药后的“幸福”,这是在兴奋中表现他的愚昧麻木,越兴奋越愚昧麻木,越兴奋越反衬出后来小栓之死带来的凄凉。
二.第四部分:
1.墓地丛冢的描写:死去的人,都是被封建统治阶级用硬刀子和软刀子杀死的人,夏瑜是被硬刀子杀死的,小栓是被软刀子杀死的。是他们的死,造就了阔人们的`“幸福生活”,所以像“阔人家里祝寿时的馒头”;有人认为揭露反动派血腥镇压革命者的罪行;景物描写渲染了悲凉、死寂的气氛,也增强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哀和母亲不知儿子死因、不理解儿子的悲哀。
2.“这一年的清明,分外寒冷;杨柳才吐出半粒米大的新芽。”
“这里似春而非春,似春却仍寒。这里已经有了春意了,像出现了'夏瑜'这样的革命者,如新芽刚抽动,就是这个社会由严冬向春天转折的标志。但是春天毕竟是早春,仍然分外寒冷。”
3.花环
“平空添上花环”的用意,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我写《药》的时候,在瑜儿的坟上加花环,是为了满足新青年的要求,给作品加上光明的尾巴”,表现了作者的期待,对夏瑜精神的肯定,也有人理解为革命后继有人。
推动情节;刻划人物;揭示主题;
第四课时
2007年3月8日(四&五)
一.继续分析景物描写及其作用
1.“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越颤越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描写的目的在于写一个”静“字,”死一般的静“。他从各方面来烘托这个”静“。第一,用风来烘托,”微风早经停息了“,一点风不刮;特别这枯草写得好,”枯草支支直立“,每一根枯草,一支支枯草,站得很直,为什么站得直?因为”风早经停息“了,草一点不摆动了,所以直立。”有如铜丝“,这个比喻非常好的。第一,它是枯草,不但没有叶子,颜色跟铜丝也相近,它的枯劲,跟铜丝更是相近的。由铜丝就引到下一句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越颤越细,细到没有“。发抖的声音是什么?它”越颤越细,细到没有“,说的是什么呢?说的是”静“,这是一种人的感觉。这种发抖的声音是指”支支直立“的像铜丝一般的枯草在微微颤抖,枯草颤抖,直感不强,像铜丝一样的枯草在颤抖,直感就很强了。铜丝的颤抖是很微细的,”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越颤越细,细到没有“。实际上这种颤抖是不存在的,是在非常静的情况下,夏瑜母亲的感觉,正是因为它一丝不动,才感觉到它在颤抖;正是因为它没有颤抖,所以终于细到没有,是这么一种恍惚的感觉。写”静“,高明的作者总是采取各种的方法把这个”静“烘托出来。有一般的烘托,有很高明的烘托。鲁迅的这种烘托是高明的烘托,实际上是写人的心理的感觉。明明风早不吹,草一点不动的,但是人感觉它似乎在颤;又因为它确实没有颤,所以感觉它终于没有颤。在古诗里,”蝉噪林欲静,鸟鸣山更幽“是用动来衬托静;而鲁迅在这里是用心理上感觉的颤抖的声音来衬托静的。为什么要写静?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夏瑜的母亲说过这番话以后,她由于深深知道自己儿子是有冤屈的,她满腹的冤屈,又找不到答案,眼看着这样一个神奇的现象(花环)没法解释,这时候她是相信有神的,她也相信她的话说过之后,乌鸦会飞来的。这里就要写夏瑜母亲这种迫切的、期待的心情。她以深沉的母爱,以深沉的对儿子冤屈的积郁,以这种感情期待着乌鸦飞过来。这
篇5:幸存的老教案:窦娥冤
幸存的老教案:窦娥冤
第82-83课时窦娥冤教学目的
通过引导和讨论,使学生能--
1.分析这折戏是怎样塑造窦娥这个善良而又具有反抗性格的典型形象的。
2.分析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现实主义与想象奇特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主人公窦娥的形象;剧作的超现实情节并进而把握其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2.难点:鉴赏剧作的超现实情节并进而把握其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教学内容和过程
第一课时
6月16日(一&三)
一.导语
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
戏剧虽说是一门综合性的表演艺术,但从它产生的那一刻起,就是生活的真实反映,它来源于生活,尽情地展现生活,使我们感受艺术熏陶的同时,也感悟生活的真谛。
二.解题
1.元杂剧简介《创新课堂》P104”文学常识“
元杂剧是用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特点明显,体制严格,是一种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的戏曲艺术形式。且有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元杂剧通常由四折组成,一般分别为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折之外还可以加一两个楔子,楔子一般放在第一折之前,介绍剧情;也可放在两折之间,作为过场。也有少数杂剧突破了一本四折的形式,如《西厢记》是五本二十一折的连本戏。音乐上,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每一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剧本中每套曲子的第一支曲子前面都标明宫调。杂剧角色分为末、旦、净三大类和一些杂角,舞台演出由曲词、宾白、科介三部分组成。
2.关汉卿简介
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元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合称为”元曲四大家“,并位居其首。一生”不屑仕进“,生活在底层人民中间,多才博艺、能写会演、风流倜傥、豪爽侠义,是当时杂剧界的领袖人物。所作杂剧六十余种,今存十八种,尚有套曲十余套,小令五十余首。其作品取材广泛,斗争性强,人物性格鲜明,结构完整,情节生动,语言本色而精练,是”本色派“的代表人物,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3.《窦娥冤》剧情简介
见课文注释①。
三.课堂研讨
1.分角色朗读课文。
①角色:科介;窦娥说白;窦娥唱词;监斩官;婆婆;刽子手;
②思考:这折戏可分为几个场面?用简洁的词语为这几个场面标上小标题。
③点评朗读情况--重点是读窦娥的唱词与宾白的同学,藉此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方法同前,先由承担角色的同学自我解说人物理解,然后师生共同补充点评角色演绎情况;
2.引导学生按照事态的发展、空间的转换、对象的改变划分层次。
(1)指斥天地怨(2)婆媳诀别悲(3)三桩誓愿恨
3.全折戏紧紧扣住”冤“来展开剧情,那么各部分是怎么样表现这个”冤“字的呢?
【端正好】:无辜蒙冤,冤气冲天
(正旦云)”婆婆,那张驴儿把毒药放在羊肚儿汤里…今日赴法场典刑“:孝姑衔冤
【耍孩儿】【二煞】【一煞】【煞尾】:誓愿明冤
4.由”冤“生”怨“生”悲“生”恨“,在这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怎么样的窦娥形象呢?
第二课时
206月18日(二&三)
一.课堂研讨
1.【滚绣球】
①齐读。
②正音释词。合:应该。怎生:怎么。糊突:混淆。
③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这支曲子运用呼告、对比及对偶句、反问句、感叹句、词语反复等,直抒胸臆,高亢激越,酣畅淋漓地表达了主人公的满腔怨恨,体现了古代戏曲的曲词富于抒情性的特点;而句式整齐,节奏鲜明,具有强烈的表达效果。
④为什么要写窦娥怨恨天地,怀疑鬼神?你认为曲词中最能体现这种精神的是哪两句?
质疑--指责--否定,反抗性格的形成过程,怨愤得以倾泻而出;对天地的否定,对神权的蔑视,实质上是对封建最高统治者的大胆抨击,否定这黑暗社会赖以生存的根基。同时,怨天恨地,也鲜明地突出了窦娥坚强不屈的反抗性格。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两句。窦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日月鬼神由信奉到怀疑、质问的心理变化过程。最后则借指天斥地,对当时的黑暗现实进行了最猛烈、最尖锐的抨击,对包括最高统治者在内的封建王权作了大胆谴责与根本否定,因而反抗精神最强烈。
窦娥因蒙冤赴刑而发出对天地的怨恨。她悲愤地质问:”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她痛陈现实,指斥天地的不公、命运的不平,使”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这不公平的事实,摧毁了她对天地的敬畏和幻想,使她得出结论:”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她大声呼告,对天地加以否定:”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窦娥在绝望中愤而抗议,揭露人间普遍的不合理,否定掌握人间的贫贱富贵、生死寿命的天地鬼神的公正性。这里的天地是现实的象征,鬼神是人间统治者的象征。对天地鬼神的指斥,实际上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控诉、抗议,对封建法制、封建秩序的否定。
2.赴刑场为什么要写婆媳诀别的场面?这又让我们看到了窦娥怎么样的性格?这里作者安排了几个材料来来表现人物的性格?作者这样安排仅仅是为了表现人物的性格么?
①除了向婆婆诉原委、明冤情、表心迹外,主要能展示窦娥温顺、善良、纯净的性格。
②窦娥请求绕道走后街而不走前街,怕婆婆看见自己受刑而伤心;她为了婆婆免遭拷打,屈招药死公公;她临刑之际嘱托后事,悲痛至极,还劝慰婆婆不要烦恼哭泣,替婆婆设身处地考虑,一片孝心。这些充分展示了窦娥性格善良的一面,并与她的反抗精神相映衬,使她的形象更丰满、鲜明,也为下文窦娥感情的总爆发,蓄足气势。这也是剧情结构的需要。
③说明窦娥的反抗精神是被逼出来的。正是一步一步的逼迫,使得窦娥善良的性格越来越坚强。她不愿答应张驴儿的逼婚,还是抱着守贞节的道德观念,就是被张驴儿以父死相要挟时,窦娥对封建官府还抱有幻想,企图以官府来证明自己的.清白,但在遭到桃杌太守的毒打后,这一幻想就消失了,希望也彻底破灭了。由于她来自生活的底层,受的迫害越多,对封建社会的罪恶认识就越清楚,反抗就越强烈。由此可见,窦娥并非是一开始就对官府有着清醒认识的,而是在整个封建制度和封建秩序对她撒开一面大网,使她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走上反抗的道路。即使是本折一开始,窦娥在指天斥地的怒骂后,也只能无奈地接受命运的安排,”哎,只落得个两泪涟涟“。一个如此善良、纯洁的女子竟为封建法制所不容,这就更增强了悲剧的社会性。鲁迅先生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作者把悲剧主人公心灵深处最美好最闪光的东西展示给观众,然后又使观众看到它的毁灭。这体现了悲剧的特点,增强了艺术感染力。这是人物形象塑造的需要。
3.重点赏析”三桩誓愿“,品味本文的浪漫主义色彩。
①请用最简洁的词语概括这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
②它们化用了哪几个典故?
苌弘化碧、望帝啼鹃、六月飞霜、东海孝妇。
③这三桩誓愿的顺序可以颠倒吗?为什么?
不行。第一愿是血溅白练,是希望在场的人立刻了解她的冤情:让”四下里皆瞧见“,以证明她”委实的冤情不浅“,并且用”苌弘化碧“”望帝啼鹃“这两个典故说明她死得冤枉、悲凄。第二愿是”六月飞雪“以”免得我尸骸现“:让洁白的雪花覆盖她纯洁的躯体,证明她的清白,并用”六月飞霜“这个典故表现她的冤情深重,足以动天。第三愿是要楚州亢旱三年,为的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这已经不仅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冤屈,而是希望上天惩治邪恶。斗争的锋芒直指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昏官污吏。”东海孝妇“这一典故的运用,更加强化了她的斗争性。这三桩誓愿,一愿比一愿深刻,一愿比一愿强烈,层层深入,不可颠倒。
④这三桩誓愿的提出,每一桩都是先用宾白提出,再用曲词进一步强化,作者为什么要如此安排?
三次宾白依次用”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若窦娥委实冤枉“”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进一步强调了窦娥之死的冤枉;再加上监斩官的对答,更使得这三桩誓愿出人意表,难以实现,也就更加衬托出三桩誓愿的依次实现后的惊天动地,确实是”感天动地窦娥冤“;然后再用三支曲子依次对应,直抒胸臆,可谓是曲白相生,语言朴素而富于感情,把窦娥为其冤屈而抗争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深切而感人。
⑤这三桩誓愿有两桩即时应验,还有一桩在第四折中也得到验证。同学们,请想一下,这是否可能?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在现实生活中,这三桩誓愿均是无法实现的。作者所引用的典故,也基本上是传说,但这三桩誓愿却在作者的笔下一一应验,真个是”连皇天也肯从人愿“,证明了窦娥”委实得冤情不浅“。这正是作品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设计出超现实的情节,并且发生得那样合情合理,使人看不出一点牵强的痕迹,确信它就是生活的真实。这正是作者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手法的一种成功的表现。正是作者浪漫主义的描写,显示了正义抗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这也正是本剧最成功的一处,是全剧刻画主人公形象最着力的一笔,是作品艺术性的集中体现,使悲剧气氛更浓烈,人物形象更突出,故事情节更生动,主题思想更深刻。既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充满着奇异的浪漫色彩,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人们把《窦娥冤》又称作是《六月雪》,就是有力的证明。可以说,在本折中,作者把现实主义和浪漫
篇6:幸存的老教案:石钟山记
幸存的老教案:石钟山记
第101-104课时石钟山记教学目的:
一.积累词语:
1.实词:临鸣扣适向识考
2.一词多义:鼓殆何莫发
3.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舟行目见耳闻臆断侧立;
名词作动词:名
使动:鸣
二.学习借记游以阐述自己的见解,把议论、记叙、描写和抒情有机结合的写作方法;
三.学习古人反对主观臆断、有疑必察的求实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2月11日
一.导入课文
寻山问津治郦学
二.作者简介
北宋文坛最豪放的词家,最浪漫的诗人,最潇洒的过客,最具人格魅力的大师--苏轼,作为苏门之子,与父一起扬名,甚至可以说是父因子显;作为重情丈夫,一首《江城子》令多少人为之潸然泪下;作为兄长,那首中秋大醉怀子由的《水调歌头》将手足之情推向极致;作为父亲,今天我们所学的《石钟山记》透露出了”苏轼教子“的现代气息。
三.解题
《石钟山记》是一篇考察性游记,以石钟山得名由来为线索。
本文说的是石钟山命名的来由,文中的叙事因此而发,言论也因此而发,用的是卒章显志的写法,全文的结构都是为”显志“服务的。作者的”志“即文章的主旨在最后一段说得十分明白,首先抓住作者的”志“,全文结构就可以一目了然。据此,这五项内容拟采用”倒析法“,也就是从最后一段着手分析,先探究文章主旨。这种分析是纲要式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一个统率全文的初步概念,然后在诵读过程中逐步加深体会。
四.主旨
提问:先将最后一段读一遍,从中找出两句话来说明作者的意图(”叹郦元之简,万而笑李渤之陋“)。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①文章开头提的正是这两个人关于石钟山山名来由的说法,前后对照,可见作者用心;②这两句被置于文末,正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提问:作者这一”叹“一”笑“,有什么深刻含义?
(郦元是经过实地考察的,然而”言之不详“,所以使人有”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之疑,这是可叹的;李渤”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这种做法本身就很可笑,是自欺欺人之谈。)
提问:作者依据这两件事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反对臆断--”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提倡实地考察--”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现在再来看看作者是怎样依据这个主旨给全文作出恰当的布局的。
五.第1段: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
作者疑而后察。作者对郦说用”人常疑之“,对李说则用”余尤疑之“,这是为下文写”察“作铺垫的。
第2段:通过实地考察证明李说纯系臆则,而郦说是正确的。
对李说--”笑而不信“;对郦说--”古之人不余欺也“。作者发现声源有两处,一是山下石穴罅,一是中流之大石,都是因”水石相搏“而发声。
第3段大意:到此可以指出全文的结论,即由这里所说的事实导出。
一、分析第一段(质疑)
⒈齐读,思考
郦道元、李渤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各有什么说法?作者为什么对二人的说法提出质疑?明确:
二人说法得名由来作者态度作者依据
郦说
(水石相搏发声说)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李说
(石头发音说)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⒉探讨
对两说的分别怀疑,提法上也有所不同,为什么?
明确:①对郦说:客观记叙,没有轻率的判断其是非;②对李说:强调对其说法的否定。
第二课时
月12日
二、析第二段(解疑)
1.苏轼对两人的观点都持”疑“,那么,”中华千古奇音第一山“的石钟山到底是因为什么命名的呢?苏轼是用什么手段来解”疑“的呢?明确:实地考察
2.苏轼的实地考察分几个阶段?明确:
白天:寺僧演示DD笑(嘲讽)
两个阶段暮夜:夜泊绝壁DD笑(自得)
3.夜游石钟山,作者是怎样描写月夜绝壁下的情景的?这段描写与下一段的哪句话照应?有什么作用?明确:
①大石DD比喻绘形
栖鹘DD直接绘声>阴森可怖-→烘托亲身探访的不易
鹳鹤DD比喻拟声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4.经过实地考察,作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的由来是什么?明确:
水石相搏说声源声音
微波-山下石穴罅噌迫缰庸牟痪
风水-中流之大石有T坎镗O之声
⑴还是与声音有关。
第一种声音是”噌迫缰庸牟痪“。
第二种声音是”U坎镗O之声“。
⑵还与史料中记载的歌钟有关
周景王的无射钟,魏庄子的歌钟。(参看教材注释)
※思考:如果不写石钟山的命名与史料中记载的歌钟有关,好不好?[提示:若是其他声音,就不能取名为石钟山了。与歌钟有关,当是取山之发音如乐器之美妙。]
前面我们已经明确,这篇课文不重记游,而重哲理。那么,文中有没有记游的内容?如果有,起什么作用?
明确:有。苏轼夜泊绝壁之下的'情景描写属记游内容。
[学生找出课文中相关内容]
此段景物描写,给苏轼父子、给读者的感觉都是阴森恐怖的。[石钟山的景色如果只是这样的话,非吓跑游玩者不可。]这就说明,夜泊绝壁之下是要有胆量和勇气的,实地考察是不容易的,这也照应下文”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一句。
5.这一段有两处写到作者的”笑“,这两次”笑“表达了作者怎样不同的思想感情?明确:
①”余固笑而不信也“,这是因李渤的”击石得声“之说本不可信,而一般人却盲目相信,因此觉得可笑。
②”因笑谓迈曰…“,这是经过惊心动魄的夜探而弄清石钟山命名由来之后的自得的笑。
6.小结:这一段行文有缓有急,抑扬顿挫,波澜起伏,诙谐风趣。清・刘大评:”(苏轼)以'心动欲还',跌出'大声发于水上',才有波折,而兴会更觉淋漓。钟声二处,必取古钟二事以实之,具此诙谐,文章妙趣,洋溢行间“。
第三课时
年12月13日
一、析第三段(感想)
1.作者在探明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后,悟出什么道理?在作者看来,世人为什么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的由来?作者对以上做法各持什么态度?明确:
①”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DD点明主旨:认识事物贵在”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
②郦道元DD看法相同→言之不详(”叹“之”简“)
士大夫DD不肯夜泊绝壁下→莫能知
渔工水师DD虽知而不能言→所以不传
陋者(李渤)DD考击以求→以为得其实(”笑“之”陋“)
2.探讨:
李渤真的可笑吗?明确:
不应该,因为他能对郦说指出质疑,并且考证他,得出新的结论,所以苏轼嘲笑他不对。如果这样,后人同样也可嘲笑苏轼,因为他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3.结论
苏轼通过实地考察,自认为找到了石钟山得名的由来,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发出一些感慨:
明确: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郦元之所见闻,…而笑李渤之陋也。“--三”笑“
质疑:苏轼不轻信他人的意见,能够实地考察,这种精神是值得后人学习的,但苏轼关于石钟山命名原因的解说就是绝对正确的吗?
二.讲解《创新设计》之”基础演练“部分;
解疑:也不是绝对正确的。
参考材料:
①参看教材注释①。
②参看教材103页俞樾《春在堂笔记》卷七。
③参看明代罗洪先《石钟山记》一文。
④参看涂宗涛《巴峡・石钟山》一文。
⑤参看鞠继武、潘风英《湖口石钟山》一文。
⑥参看章志彪《石钟山的'钟声'的考察》一文。
思考:石钟山得名由来探讨的启示
”目见耳闻“之我见
⒉小结
苏轼通过记述游踪,实地考察,用事实反驳了两种关于石钟山取名的说法,并在第三自然段得出主旨--不要凭主观臆断事物的有无。清・方苞评:”坡公第一首记文“。
第四课时
2006年12月20日
一.听写:
◇注音:
1.钟磬穴罅无射汝识之乎澎湃
◇释义
2.下临深潭3.访其遗踪4.桴止响腾5.赴饶之德兴尉6.心动欲还
7.舟回至两山间
8.如乐作焉
9.虽知而不能言
10.自以为得其实
◇译句
11.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12.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13.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填空
14.余于仆碑,,,何可胜道也哉?
15.有如此之势,,,以趋于亡。
二.讲解《创新设计》之”创新迁移&感受高考“部分
附:《记旧本韩文后》译文:
我年青时家住汉东郡。汉东偏僻落后,没有学问渊博的人,我家又穷,没有藏书。州城南部有一姓李的大户人家,他儿子尧辅相当好学,我少年时代经常左他家游玩。有次看见一只破竹筐装着旧书放在墙壁间,打开翻阅,得到唐代《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次序很乱。我便求李家送给我,拿回家中。读时,发现它的言论深刻,扎实、宏伟、宽广。但我还年轻,不能全部懂得它的含义,只觉得它浩大无边,非常可爱。当时,天下人都学习杨亿、刘筠的文章,号称”时文“。能写时文的人,可以得到功名,获取名声,被世上的人夸耀称赞。从来没有人称道韩文。我也正在努力于考取进士,重点钻研礼部所规定的诗赋程式。十七岁那年,在随州应试,被主考官除名。于是取所藏的韩愈文集再读,长叹说:”求学的人应该达到这个境界才停止!“因而责怪当时人不称道韩文
篇7:幸存的老教案:作文讲评
幸存的老教案:作文讲评
第92课时作文讲评2006年11月28日
教学目的:
学以致用,通过讨论,能运用前课时作文讲评课中获得的审题时准确把握题意的能力准确把握作文题意,藉此准确确定立意,并尽可能搜集和确定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
一.出示作文题目(讲义),要求学生用5分钟时间确定自己的立意。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南太平洋的加拉巴哥岛上有许多太平洋绿海龟用来孵化小龟的巢穴。一天黄昏,某个大龟巢中一只幼龟率先把头探出巢穴,却又欲出又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正当幼龟踯躅不前时,一只鹰突兀而来,它用尖嘴啄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这时,一位好心游客看到了,连忙抱起小龟,把它引向大海,那只鹰见美食给抱走了,只能颓丧地飞走。这时候,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大龟巢中,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中的”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会返回龟巢。现在做侦察兵与向导的幼龟被引向了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行。沙滩上无遮无拦,很快引来许多食肉鸟,它们终于可以饱餐一顿了。
在生活中你见到过类似的现象吗?你有什么相近或相关的故事要叙说吗?对此你有什么感想要谈论或者有什么情感要抒发吗?根据上面一段文字,请以”幼龟遭遇的联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注意]①时间60分钟内独立闭卷完成。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得抄袭。
二.讨论并选择恰当的作文立意
方法:指名学生回答;讨论其是非优劣;取舍;
1.准确立意:好心办坏事;
2.值得推敲的立意:违背自然规律;
3.模糊且容易空洞的立意:无知的危害;自以为是的'危害;
4.不准确立意:错误信息的危害;”侦察兵“的献身精神;
三.讨论材料:
紧扣话题,不要似是而非:
新鲜生动,不要老掉牙的:
热情地将等候公交车的盲人搀着过了马路以致害得其不得不再回到原来的位置。
四.作业
1.自行复习;
2.练习题(见附录一;供学生自由选做)
☆课后小结:
正如高三学生期中考试中的审题偏差,有少部分学生也把立意之4作为了自己的立意。而立意2虽然作为立意未尝不可,却因了把握能力所囿往往导致不甚了了,而吕品江的”战争“的概括则让学生忍俊不禁。
(整理完成时间:11/28/20063:58:01PM)
MSN(中国大学网)
篇8:幸存的老教案:长亭送别
幸存的老教案:长亭送别
第84-86课时长亭送别教学目的
通过引导和讨论,使学生能--
1.欣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2.鉴赏富于文采的曲词;
3.欣赏崔莺莺的形象。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欣赏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2.难点:艺术形象崔莺莺的典型意义
教学内容和过程
第一课时
6月19日(一&二)
一.解题
1.将”长亭送别“改写成一个完整的主谓句。
崔莺莺是一种怎么样的心态?她担心的事情是什么?这是一份什么样的愁?怎样表现呢?
对照课本注解①熟悉《西厢记》的大致情节。
正是在这样一种深层立意的基础之上,王实甫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浓墨重彩的离愁别恨图。
2.确定讲课内容---愁与恨的表达方法
其实,大家已经学习过很多表达愁与恨的表达方法与手段都极好的诗文: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这都是使用比喻等等手段来描写愁与恨的。
3.本课所学画出愁与恨的手段:意象的选用、情与景的交融、特定情态的描写、典故的运用、古典诗词的化用、修辞手法的广泛使用等。
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主要是了解描写这种情感的手段。这种手段在文章写作之中是十分重要的。”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可以说,古往今来,最动人的文字是有关离别的文字,最难写的文字也是离别的文字。也许一个故事并不能深深地打动人,而几句诗词却可以臻其妙境。《长亭送别》就是这样的文字。朱光潜先生在谈到美的文学时打了花架与鲜花的比喻,也打了筋与肉的比喻,早已为我们揭示了展示人物情感的秘密--赋予作品以诗的情趣。有人说诗是抒情的艺术,确实如此。此文的第一手段就是用诗的技巧来选定意象。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讨论问题
第一.意象的选用。
请大家看课文,找出含有霜林、暮霭、夕阳、古道、残照、西风、黄叶等文字的句子。
四.作业
自读课文,准备讨论。
第二课时
206月21日(四&五)
一.导入课文学习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还记得你的童年吗?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那些美丽的梦想、单纯的快乐似乎在一步步离我们远去。
苍茫的丛林间,玛雅文化湮没了;丝绸古道上,高昌古国消逝了。
人类在消逝中进步。
行走在消逝中,既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怅惘,也有”谁道人生无再少“的旷达…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行走在消逝中“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以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1.思考:怎么样应对高考作文?
2.关键词:意思素材材料组织语言
3.学习古代戏曲单元可以获得怎么样的启迪?
二.重点探讨课文
1.意象的选用
请大家看课文,找出含有霜林、暮霭、夕阳、古道、残照、西风、黄叶等文字的句子。
李叔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这里有一条规律,那就是诗的意象往往容易形成比较稳定的情感内涵;比如”枯藤老树“就容易让我们满怀思乡愁绪,而”南国红豆“则容易让我们砰然心动,甚至满面桃红。王实甫就善于运用这些手法来达到他的目的。这正是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的地方。
【端正好】
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何特征?艺术效果如何?”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醉“这三句中,你认为哪两个字用得好?有何艺术效果?
意象:蓝天白云、黄叶满地、西风凄凉、北雁南飞、霜林醉染。
紧西风紧,秋风里莺莺的心也被张生的离去紧紧地揪着
醉霜林象喝了酒一样红,莺莺也在离愁的折磨下象喝醉了酒一样不能自持
染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自然之物中融入了人的愁苦
这是一首流传最广,倍受称赞的西厢佳句,在每年的高考中属于考查范围,所以请大家务必积累下来。
点染了一幅空间广阔、色彩斑斓的图画:蓝天白云,黄花满地,西风凄紧,北雁南飞,霜林染红。前四句,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心情。后两句是莺莺自问自答,在为离别的痛苦而流了一夜眼泪的莺莺心目中,经霜的树林是被她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一个”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蒙上一层沉郁忧伤的感情色彩,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无法分开,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
2.情景交融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王实甫并没有单纯地把景物当作描写对象,而是站在抒情主人公莺莺的角度,把看到不同的景物产生相应的感受写出来的.。见树木,则生出”晓来谁染霜林醉,都是离人泪“的感慨。那么其他地方有没有也用了这种手法的呢?
【一煞】
写莺莺目送张生离去,青山无情,挡住了送行人的视线,疏林不与人方便,没有挽留住斜阳,一骑绝尘去,转山坡,穿疏林,熟悉的身影在淡烟暮霭中依稀可见。分别后陪伴莺莺的只有冷清清的斜阳,秋风掠过禾黍,飘来声声马嘶,都撕裂了莺莺的心。这一曲描写的是四顾无人的郊外之境,又时值黄昏,因而这比【端正好】中途中之境更见凄凉。”青山“、”古道“、”夕阳“、”烟霭“不仅是这种自然环境下特有的自然景象,同时它们也都是传情寄恨的载体。而且这一支曲子通过时间的变化,写出了莺莺对张生的痴情:那种欲见不能的惆怅和不忍离去的眷恋之情。这一曲又是情、景、境的高度融合。
【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阳里:再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境。
【滚绣球】
选取了哪些意象?抒发了莺莺的什么感情?
(留)柳丝玉骢借情景物的相对稳定的情感意义
疏林斜晖离情难舍景中愁肠百转
马儿车儿抒见
松了金钏情景
减了玉肌夸张身心交瘁
见柳丝,感受到的是”玉骢难系“,见太阳,则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辉“。这就是情景交融的技巧。
1.恨归去得疾
恨2.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马儿鞯男谐刀快快的随)
3.此恨谁知(松了金钏减了玉肌)为伊消得人憔悴
3.特定情态的描写
无论是戏剧还是其他文学作品,不能仅仅写景,势必要写到一定的情节,有情节就有人物活动,为了表情的需要,王实甫就善于抓住人物的特定情态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
【滚绣球】金钏之松、玉肌之减;
【叨叨令】懒于梳妆、昏沉思睡、衫袖温泪;
【脱布衫】斜签席、愁眉频蹙→
【小梁州】推整罗衣→→→→→缠绵依恋又无可奈何的情态和心理;
了解绘画和雕塑的同学应该知道,这就是一幅幅的绘画,就是一尊尊的雕塑。《米洛斯的维纳斯》就是一尊雕塑,那就是一种情态。无论哪一种情态,其本质都是一种情感的表现。崔莺莺的情态无不画尽莺莺内心的愁与恨来。王实甫是如此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这充分说明此文达到了文学表现上的极致。
设想今后孤凄的生活情景:在了无情致的昏睡中和涕泪长流的悲愁中苦熬光阴。越想越感到不可忍受,痛极,闷极,于是重复发出”兀的不闷杀也么哥“的”呼喊“,以为无奈的渲泄。
别离已无法挽回,唯一可告慰的将只能是别后的鱼雁传书。于是,莺莺只得强抑悲痛,频频叮咛红娘”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第三课时
年6月22日(二&三)
一.继续重点探讨课文
4.典故的运用
诗的语言须要精炼,戏剧的表现排斥拖沓。课文使用了大量的典故,不仅可以丰富内涵,而且可以使语言凝炼。
【满庭芳】梁鸿与孟光的传说、望夫石的神话;
【耍孩儿】薛灵芸的红泪、江州司马的青衫;
运用这些典故都包含了深刻的寓意。崔张二人的爱情是超越时代的爱情,更是于现实所不理解的爱情,所以,当然包含了对于那个时代的反叛,对于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反叛。王实甫用这些典故,表现了崔对于举案齐眉的渴望,对一往如故的爱情的坚贞,也表现了同病相怜的愁苦。
5.古典诗词的化用
【耍孩儿】中:
未饮心先醉:柳永《诉衷情近》”未饮心如醉“;一字之易,更加夸张,语意更加沉重,表现了莺莺饯别时的极端愁苦。
任何人的创造都是有限的,我们要学会借鉴他人的文学成果。更何况适当地借用他人的文学成果也可以使自己的语言更加生动活泼,有趣的是,有许多流传千古的名句都是借鉴前人的成果而成功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如此,”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也是如此,这说明文学所塑造的性格是有其鲜明个性的,而为了自己的表情达意的需要,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前人的经验,王实甫就是一个善于借鉴的高手。借用的作用主要是表达感情,还有哪些地方引用或化用了古典诗词的?
【朝天子】中: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来自苏轼《满庭芳》,形象地表现莺莺珍重爱情、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表现了她的叛逆性格和对爱情的执着;
碧云天,黄花地:来自范仲淹的《苏暮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取其秋景凄凉的意境,以烘托送别的凄冷氛围。
【收尾】: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使你想到了哪些诗词名句?
化用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极言愁多。
李煜的《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江城子》中的”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中的”只恐双溪
篇9:幸存的老教案:谈中国诗
幸存的老教案:谈中国诗
第46-48课时谈中国诗教学目的:
通过分析和引导,力求使学生能--
1.学习本文运用比较方法展开论述的写作特点,体会比较文学研究方法的积极作用。
2.了解中国诗的特点,欣赏旁征博引的论述风格。
3.感受本文生动、机智的语言,体会其深入浅出、化抽象为形象的妙处。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体会比较法的妙用,学习使用这种方法;
2.欣赏本文生动、形象的论述语言。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第1课时第2课时第三课时共计
18271459
教学内容和过程:
第1课时
2007年9月28日(6&7)
一.检查预习
1.听写
2.补充:
得鱼忘筌:比喻达到目的以后就忘了原来的凭借。
得天独厚:独具特殊优越的条件,也指所处的环境特别好。
二.解题。导入。(课件)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从把握其特点开始的,但如何去把握其特点,这就需要一定的方法,比较法是运用最普遍的一种。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成功运用这一方法的文章。
三.介绍作者(课件):
四.整体感知,把握文意
1.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划分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l)交代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
第二部分(2)从整体上论述了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
第三部分(3-8)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
第一层(3)从诗的篇幅上进行论述:中国诗特点就是短,它形成的原因则是由于韵律的要求。
第二层(4、5)论述中国诗的意韵之美一一“言有尽而意无穷”,且富于暗示。
第三层(6-8)通过对比的方式具体论述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的风格。
第四部分(9)论述中国诗的总体特色,并且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根据本国文化根基,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
第2课时
2007年9月29日(4&5)
一.学生准确筛选有关段落中的信息,用恰当的语言概括中国诗的特征。
第一.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第二.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适“诗心”的需要。
第三.中国诗富于暗示性。
第四.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二.学生分组时论本文行文的特点,要求举例说明。
本文在行文布局上的主要特点是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中外相容,古今兼顾,且处处都设机巧,让读者回味无穷。
比如要回答“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钱钟书巧妙地设下一个“陷阱”。他告诉我们,要用这样的问题来提问是不合适的。只有在具有居高临远的观点和将中外诗进行对比的情况下才能作出合理的结论。并且告诉读者,这种方法即是比较文学的方法。不多的几句话,就把基本观点和原则交代清楚了。以下的每一个论述几乎都包藏着对比和综合。
如中国诗的发展史问题,就由伏尔泰所引出,然后道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如谈中国诗的篇幅,则以爱伦坡的话立论。不仅指出了中国诗的特点及其原因,还指出了中国诗的特殊之处: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
在谈中国诗的意韵和特殊表达方式时,则援引了魏尔兰、济慈、维荣、莎士比亚、拜伦等外国诗人的见解,材料充实,说服力强。
三.品味文章的语言
㈠教师出示投影中的句子让学生品析。
1.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这句话的本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中国诗”,即不是指中国诗歌中的某一类作品或某位诗人的作品,而是指中国诗的发展特点。早熟,是指“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早衰,是指“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腐化,是对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而言的)。这句话,借助比喻和比喻中的对比(“早熟”与“早衰”),从诗歌发展的角度,简要地说明了中国诗的艺术特征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
2.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借梵文的《百喻经》阐释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上的缺欠,旨在批评;二是点明造成这种缺欠的根本原因。“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这样的建筑物就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作者以此作喻,批评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往往脱离客观实际,没有坚实的基础,其结果必定影响艺术的健康、稳定地发展。这个批评是相当尖锐的,比喻中透出了强烈的讽刺意味。句中“聪明”一词是反语,是没有掌握艺术创作规律只凭臆断从事的`思想方法。所渭的“聪明”不过是自欺欺人。“流毒无穷地聪明”,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上述思想方法的危害一一错误的东西长期得不到批评、抵制,反倒堂而皇之地沿传下去,贻害无穷。
3.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只是静默--沉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此句意在说中国诗的意蕴很悠远,但其表达风格却十分平和。
第3课时
2007年9月30日(4&5)
一.钱钟书的比喻。
钱钟书在比喻方法论上有哪些突破?(课件)
①比喻的谜底②博喻③曲喻④一喻多意⑤分喻⑥反喻
二.比较曹操的《观沧海》和普希金的《致大海》,评说它们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异同(课件)。
三.听写检查(课件)。
四.关于随笔
1.随笔评价
佳作:张茜茜:《原来青春那么伤》;童恰抖淘莸难だ觥罚涣捍矗骸蹲钍悄堑屯返奈氯帷罚弧蹲詈蟮那锾臁罚
2.本次随笔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据要求作文。
青春的季节里,有鸟语花香,也有风起雨落。无论男生女生,我们都渴望以真实平常的心与自己的同龄人沟通,与父母沟通,与老师沟通,与社会沟通,甚至与大自然沟通。现代生活中,沟通是一种体验,沟通是一个过程,沟通更是一种本领.
请以“沟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五.作业:
1.试用比较的方法探究:与中国古诗相比,中国新诗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征。
2.试用比较的方法分析某种文艺现象,比如元曲、戏剧小品、通俗歌曲、踢踏舞等等。
MSN(中国大学网)
篇10:幸存的老教案:陈奂生上城
幸存的老教案:陈奂生上城
第10-11课时陈奂生上城教学目的
通过课文研讨--
1.学生能清楚概括出小说情节并理解其意义;
2.学生能整理出陈奂生的人物形象及其意义;
3.学生能基本说出中外小说心理描写的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熟悉小说的故事情节,把握作品人物形象的特点及其意义;心理描写;
2.感受改革开放后农民的变化,理解小说中人物反映出来的一些弱点。
课前预习
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情节。
教学内容和过程
第一课时
3月15日(四&五)
一.疏通文字:
在预习中,有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白?
“漏斗户主”是什么意思?“常年负债的贫苦人家”为什么就叫“漏斗户”?想一想“常年负债”和“漏斗”有什么相似点?很多外号都是从相似点切入的。
--漏斗的特点是装什么都往下漏,怎么装也装不满。常年负债说明这个家穷,借点钱都花完了,常借常无,俗话说“堵不住的穷窟隆”,就像漏斗一样。“
二.讲读课文
1.从情节发展的角度,给《陈奂生上城》这篇小说的三小节各拟一个两三个字的小标题。
--上县城,寻求新生活;卖油绳,病困火车站;遇书记,梦圆招待所。
2.小说第一节作者的描述指向是什么,重点表现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描述指向是陈奂生。重点表现了他的生活现状和生活理想。
3.文本中对陈奂生的生活现状和生活理想有什么具体描述?试做分析。注意作者对”有“和”无“的运用。
--生活现状是:无忧无虑。身上有肉,脸上有笑,囤里有粮,橱里有衣。生活理想两个:一是买顶帽子;二是有话可说,能够碰到一件大家都不曾碰到的事情。
4.陈奂生要买帽子的原因。
--”今年好像变娇了“。它表现出了陈奂生对自己的生活发生的变化之满意和自豪。
5.”想买帽子“说明了什么?
--所以,”想要帽子“说明陈奂生的生活的发生了变化,他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在生存问题解决之后,他开始考虑更高一层的生活追求。一顶帽子,相对陈奂生的过去,就无疑有一些奢侈的味道。这使他自己也觉得过分,然而也透露出他对生活的满意。
6.我们可以看出,陈奂生的追求也是有层次的,有些已经满足了,有些还没有满足。看看都有哪些,有什么层次。
--第一层吃饱穿暖,不被冻饿而死,算是生存层次;第二层要个帽子,在生存层次之上,算是享受层次;第三层是有话可说,能够碰到一件大家都不曾碰到的事情,获得尊重,算是尊重层次。管仲说过一句话:”仓禀实而知礼节“。人人都想过好日子,低层次的需求被满足之后,自然而然的就会追求高的层次。
7.说话是很平常的事情,为什么陈奂生会看得那么重?陈奂生其实是想获得尊重。陈奂生为什么会”无话可说“?
--陈奂生无话可说,是因为他知道的都是别人已经知道的。他的生活太平淡了,他过的是一种乏味的生活。
8.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表现陈奂生生活的乏味的?这种将作品中人物乏味的感觉通过记叙直接传染给读者的方法,我们有没有在什么文章里学到过?
--列举。将他乏味的生活列举出来,让人们直观地看到他生活的乏味,我刚才读着读着就感觉乏味;社戏中等”盖叫天“出场,盖叫天老不出场的那一段。小旦唱,老旦唱,老旦讲完小旦唱,小旦唱完老旦唱…真烦人。
9.解决了温饱问题的陈奂生,不仅要买帽子来更好地享受生活,还要在人前有话可说来赢得人们的尊重。那么,他的理想有没有实现呢?请从文中找出依据。
--实现了:陈奂生终于有话可说,而且受人尊重。连大队干部对他的态度也友好了。
10.理想完全实现了吗?陈奂生是怎么实现了理想的?
--他不但坐了吴书记的汽车,还住了五元钱一夜的高级宾馆。这是作者极力要渲染的内容,作者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先写他如何心疼这五元钱,再写他认为”仅仅花了五元钱就买到了精神的满足“。事实证明,他的身份地位显著提高了。大队干部对的态度也友好了许多。公社农机厂的采购员都羡慕他。
11.为什么陈奂生坐了吴书记的汽车,住了高级宾馆,他的身份地位就提高了?
--陈奂生和吴书记之间身份地位有很大的差距,吴书记的身份地位高,陈奂生的身份地位低。
第二课时
203月16日(二&三)
一.继续讲读课文
1.吴书记一次偶然且自然的举动,却一下子提升了陈奂生的社会地位,给陈奂生带来了很大的精神满足,使”陈奂生的身份显著提高了“。产生这一奇效的根源是什么?
--是民众中存在的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这种等级观念是中国几千年封建文化的传承,很难根除,这也就是作者高晓声所说的”无论是陈奂生们或我自己,都还没有从因袭的重负中解脱出来“。
--其实从陈奂生身上,从陈奂生所处的这个社会环境中,我们发现它的活力还非常旺盛。它还在不知不觉中控制着人们的思维,而人们对它却没有认识。这正是高晓声作为作家深刻的地方,作家就是要将隐藏在生活中的而人们地看不到有意义的东西剥离出来给人看。其实,我刚才听到你们说的一句话,就感觉到这篇小说对我们大家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刚才大家无意中说”陈奂生坐了吴书记的车,自然身份地位就不一样了“,这表明在大家的头脑中,吴书记的身份地位就是比陈奂生的.高。这种认识表明大家头脑中也有很严重的等级观念,而且根深蒂固,在不知不觉间控制着我们的思维。
--我想起了《我若为王》,它为我们讲述了一个道理:决定一个社会是不是奴隶社会的不是有没有奴隶主,而是有没有足够的奴隶。我这样说也许有点残酷,我们一般的分析作品,都往往以局外人的身份去看别人哭,看别人笑,看别人傻,看别人能。其实,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而且还是要干预生活的。我们从文学作品中不仅要学到知识,学会分析,更要学会做人,学会理解社会。这种能力才能帮助我们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进而改造社会。这才是真正的读书做人。
13.陈奂生的理想实现了,我们应该为他高兴还是为他悲哀?
三.解题指导
一、根据作家透露的对人物的感情倾向,对人物形象做理性分析。理解的过程是从感性到理性,为了降低难度,训练方式将它倒了过来,提供了理性的结论,要求找出具体的表现,而目的还在启发学生怎样从感性到理性地认识人物。
1.陈奂生追求的精神生活,不外乎是说东道西、妙语惊人之类,是要”能碰到一件大家都不曾经过的事情,讲给大家听听就好了,就神气了“,就能提高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地位。这显然带有浓厚的小农色彩。
2.花了五元高价,等于”做七天还要倒贴一角“,”睡一夜要出两顶帽钱“,陈奂生”想想又肉痛起来“,说明他勤俭的农民本质。
由于出了五元高价,对招待所的物品从十分爱惜变为任意作践,用提花枕巾擦脸,不脱衣钻进被窝,表现出农民的自私狭隘。由于坐了县委书记的汽车,住过县委书记介绍的五元一夜的高级招待所,就感到”精神的满足“,得意非凡。这表现了农民的封建等级观念和落后愚昧心理。
3.陈奂生的进取心是跟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的崭新的社会环境分不开的。农村改革解放了生产力,陈奂生这个昔日的”漏斗户主“翻身了,他充满喜悦心情,也萌发了进取心,对精神生活也开始有了追求。另一方面,陈奂生身上的封建等级观念和落后愚昧心理,在他周围的农村干部和农民身上同样存在。因为陈奂生坐过县委书记的汽车,住过五元一夜的房间,人们马上对他友好、羡慕、尊重。可见这样的社会环境是陈奂生的落后面的生存土壤。
二、引导学生比较准确地理解作品主题。
《陈奂生上城》的主题说法多样,有说反官僚主义的,有说批判阿Q精神的。这些说法都有失偏颇。从整体着眼,似乎应该这么说:这篇小说描写了新时期的农民在物质生活得到改善以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以及追求过程中的喜悦、苦恼和尴尬,表现了作者对新时期的农民终于前进的高兴,还没有从因袭的重负中解脱出来的慨叹。
三、通过比较阅读,了解中西文学作品心理描写的区别,了解高晓声在心理描写上的借鉴与创新。
《项链》的心理描写,运用了西方小说惯用的心理分析方法,写得细腻、深刻。《陈奂生上城》的心理描写,用了”土洋结合“的办法。像西方小说一样,注重心理描写,但这种心理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行动、肖像的描写,对景物、天气的描写,来揭示人物心理的。这是我国传统小说的写法。
”漏斗户主“陈奂生,今日悠悠上城来。
一次寒潮刚过,天气已经好转,轻风微微吹,太阳暖烘烘,陈奂生肚里吃得饱,身上穿得新,手里提着一个装满东西的干干净净的旅行包,也许是气力大,也许是包儿轻,简直像拎了束灯草,晃荡晃荡,全不放在心上。他个儿又高,腿儿又长,上城三十里,经不起他几晃荡;往常挑了重担都不乘车,今天等于是空身,自更不用说,何况太阳还高,到城嫌早,他尽量放慢脚步,一路如游春看风光。
这里,摘掉了”漏斗户主“帽子的陈奂生的轻松愉快、充满希望也充满力量的心理,写得十分生动深刻。但这些心理活动并不是采用心理剖析等手法,而是采用传统小说的手法,通过动作(悠悠上城来,晃荡晃荡)、肖像(肚里吃得饱、身上穿得新)描写以及景物烘托(轻风微微吹,太阳暖烘烘)揭示出来的。
四、设题意图是,从更广更深的意义上理解《陈奂生上城》的社会价值。这需要把陈奂生的行为与心理看作一种象征性的东西,从个别到一般,然后联系别的”个别“,别的实际生活。
四.高晓声(1928-)的”陈奂生系列小说“包括先后发表的《”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陈奂生出国》《书外春秋》
五.听写:
1.冠冕堂皇2.赚钱3.簇新4.不翼而飞5.喷嚏6.尴尬7.三爿店8.打烊9.凉嗖嗖10.凯旋11.耽误12.宽裕13.崭新14.眷顾15.忐忑不安16.砧
篇11:幸存的老教案:林黛玉进贾府
幸存的老教案:林黛玉进贾府
第37-42课时林黛玉进贾府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和引导,使学生能够--
1.说出环境描写的特点及其作用;
2.说出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贾母等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描写方法;
3.了解曹雪芹并学会读《红楼梦》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人物出场的精彩之处;人物描写的高明之处;
教学内容和过程
第一课时
年4月16日(二&三)
一.曹雪芹和《红楼梦》
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生于康熙五十四年,逝世于乾隆二十七年或二十八年除夕。先世原为汉人,迁居辽东后成为满清正白旗内务府”包衣“(被俘获而充任奴仆的汉人)。高祖曹振彦随清兵入关,立有军功。曾祖母当过康熙的保姆,祖父曹寅作过康熙的伴读,所以康熙登位后,曹家大得恩宠,自康熙二年起,曹玺、曹寅和曹J、曹祖孙三代先后连任江宁织造六十余年,直到雍正五年(曹雪芹十三岁)父亲曹获罪落职,家产抄没,家道衰落,乾隆八年(曹雪芹十九岁)曹家又遭祸变,再次抄家,于是彻底败落。曹家作为康熙的亲信,在江南任要职,权势显赫,康熙六次南巡,五次由曹玺、曹寅接驾,并以江宁织造府署为行宫。曹寅是当时的”名士“,著名的诗人和戏曲家,又是在藏书家,善本书达三千多种,曾主持刻印《全唐诗》。结交的文友如陈其年、朱彝尊、姜宸英、尤侗和洪升等都是当时负有盛名的诗文家和戏曲家。曹雪芹生于江宁,从小过着富贵荣华的生活,直到十三岁时家产抄没,经历了曹家自盛至衰的过程,早年过着”饫甘餍肥“、锦衣玉食的生活,而晚年则过着”蓬牖茅椽“、”绳床瓦灶“”举家食粥“的贫苦生活,贫病交加。逝世时,年纪不到五十。在这样的艰难生活中,曹雪芹刻苦写作《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直到逝世,尚未完成全书。
曹雪芹逝世时,前八十回已经基本定稿,不久即以抄本形式流传近三十年,书名为《石头记》。后四十回则是至今还众说纷纭,但比较公认的一种看法时,当时文人书商程伟元与其友人、乾隆十二年进士高鹗的卓越努力,使《红楼梦》全书一百二十回成为一部完整的小说并使之广为流传。
关于《红楼梦》的主题也众说纷纭,且各有强有力的依据,但有一点也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它的反封建意义。至于贾宝玉是不是曹雪芹,贾府是不是就是曹家,这恐怕至少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如果曹雪芹没有这样的生活经历,如果没有这样的家学渊源,没有对生活的可以说痛骨铭心的感受以及对社会、人生的深切理解,是不可能写出如此辉煌的中国古典小说的顶峰之作《红楼梦》的。
二.《红楼梦》前五回的内容
详见《创新设计》P44-45”资料下载・《红楼梦》前五回的内容和在小说中的作用“;
第二回时穿插理清P41之”贾府的人物关系表“:有老师提出来,这张表人物关系根本看不清楚,你认为清楚不清楚?你能不能理清楚?你凭什么有把握地将它理清楚?
明确:根据辈分和名字的关系;
第二课时
2007年4月17日(二&三)
一.贾府的环境描写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作用在于,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第一次向读者展现小说中众多人物所活动的典型环境--贾府。这对学生了解《红楼梦》全书有着非凡的意义。那么,教学本文的重点自然是对贾府这一环境的分析。本设计拟着重从贾府的”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来分析,充分认识”与别家不同“的贾府的特点。
㈠贾府的”硬件“
讨论:课文交代,未进府之前,”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这”不同“就是通过林黛玉的一双慧眼一层层铺陈开来。首先请大家想想,这贾府的硬件措施是怎样的?
明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宏伟的外观。
处于繁华街市、阜盛人烟之中的贾府建筑,在黛玉的眼中,仅就外观,就突出地感觉到它”大“:门前蹲着两个大狮子;门是三间兽头大门;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书写着五个大字。三个”大“字不但表现了贾府建筑的宏伟外观,而且也暗示了贾府显豁高贵的社会地位。
2.讲究的布局。
比如贾母的正房大院,就设置了一个垂花门、两边抄手游廊和一个安放着大理石插屏的穿堂做掩映,既庄严肃穆,又表现出豪门贵族气派。就贾赦住处,虽不似贾母的正房那样,却也有仪门和厢庑游廊。至于”荣禧堂“的五间大正房,被仪门、耳房、穿堂、甬道簇拥着,更是轩昂壮丽。
3.华贵的陈设。
就”荣禧堂“而言,先以特写镜头详细介绍了堂屋中的匾额,无论是匾的质地花纹,匾上大字的规格,还是匾上的题字与印玺,都显示着主人的社会地位;室内陈设的大紫檀雕螭案、青绿古铜鼎、待漏随朝墨龙大画、楠木交椅、玻璃盒等,都说明了主人的富贵豪华。就是耳房内的陈设和器物也颇为华贵:靠背、引枕、条褥,都饰以龙蟒;小几、香盒、酒槲、茗碗乃至痰盒都各具特色。
[说明]此问重在训练学生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贾府硬件的信息,课文中都有直接表现的文字,学生只要认真读书,不难筛选出的。通过此问的探讨,学生能够从”硬件“设施上,一下子从感性上把握到贾府的环境特点。
㈡贾府的”软件“
讨论:贾府庭院的的气势之宏、布局之妙、陈设之精,充分显示了高门大第的威严、显豁,社会地位的尊崇、高贵。但,这只是”硬件“。林黛玉进贾府,她所感的,还有贾府里处处透露着的一种逼人的神魄,可谓”软件“。请说说贾府”软件“的`特点。
明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非凡的服饰。
如王熙凤的衣饰打扮”彩绣辉煌“,贾宝玉、王夫人等乃至仆妇下人,”包装“都是很”精良“。
2.骄矜的气质。
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李纨、三春等人,身上都有一种骄矜之气。
3.更重要的,贾府有着一套繁文缛节。
如用饭时,”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十分讲位次;丫鬟旁边执着拂尘,李纨、熙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寂然“吃饭,吃过了漱口洗手,之后吃茶。一套仪节,均不得乱来。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贾府的富贵尊荣,不仅是物质的,还有礼教的;不仅写出了富贵尊荣,也写出了封建社会的等级森严。
说明:此问重在训练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一般说来,认识一个环境,往往只把握”硬件“上的特点,而忽视”软件“上的观察和研究。本问的目的就是,要求学生体味出贾府的精神内涵实质。
㈢解题
讨论:至此,我们已经认识了贾府这一环境。我们接下来看看课文的题目。注解中指出,题目是编者所加。现在我想将这个题目改成”贾府迎黛玉“或”林黛玉住姥姥家“,可以吗?
明确:不可以。”贾府迎黛玉“这个题目显得过于隆重,抬高了黛玉在小说中的地位,不像原来题目那样充分显示贾府的威严。”林黛玉住姥姥家“这个题目虽说通俗,贴近生活,给人一种亲切感;但是,贾府不是一般的姥姥家,而是一个声势赫赫的豪门贵族。因此这个题目将一个”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环境温暖化了,不好。
说明:此问意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的特点。
㈣总结
《林黛玉进贾府》向我们第一次展现了贾府。贾府的环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透过院落建筑的”硬件“和服饰仪节的”软件“,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了贾府的特点。像贾母在贾府至高无上一样,贾府透示给黛玉的是骨子里的至尊至贵。它是封建大家庭的一个样板,是封建上层统治者的生活写照。
边讲解边形成板书:
宏伟的外观
硬件讲究的布局
贾府华贵的陈设富贵尊荣
非凡的服饰威严袭人
软件骄矜的气质
烦琐的仪节
第三课时
2007年4月18日(七&八)
人物分析:荣国府三代当家主妇:贾母、王夫人、王熙凤。
”黛玉进贾府“是因母亲亡故,父亲将她托付于外祖母。她是女孩子,并将长期生活在贾府,将来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外祖母史太君、二舅母王夫人、琏二嫂子王熙凤--荣国府三代当家主妇。那么这三位是什么样的人呢?
1.贾母:威严慈爱
对黛玉:搂--怜多于爱;对宝玉:搂孽障--爱多于恼;对王熙凤:笑--爱而多谑;
提问:贾母在贾府占有什么样的地位?课文表现了她对黛玉、宝玉什么样的感情?
贾母史太君是荣国府活着的老祖宗,处于最高地位。她的话在荣国府内便是”圣旨“,她的喜怒哀乐影响着周围上上下下的人。她见了黛玉虽是”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但所痛者主要是自己的独女贾敏过早地亡故。刚刚”大哭“以后,就先是”笑“着戏谑地介绍王熙凤,后又”笑“着责怪、阻止王熙凤说黛玉命苦,正透露了这个老祖宗因为痛失女儿怜及外孙女。她溺爱宝玉,当宝玉听说黛玉没玉,发作起痴狂病,摘下”通灵宝玉“狠命摔去,她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在贾母心中,宝玉便是她的命根子,也是贾家的命根子,指望他能高中金榜,振兴祖业,光耀门庭。贾母对黛玉是怜多于爱;对宝玉是爱多于恼。由于她年事已高,早将家政交由儿媳王夫人掌管,但她的存在本身仍对荣国府内部事务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2.王夫人
提问:王夫人在贾府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能谈谈她的思想吗?
王夫人虽然不露锋芒,却是荣国府在位的当家主妇。从她的居处,从她查问王熙凤”月钱放过了不曾?“从她交代黛玉”这是你凤姐姐的屋子,回来你好往这里找他来,少什么东西,你只管和他说就是了“,都可以看出她在贾府的地位和在家务上具有决定权。她是贾政的正室,宝玉的生母,但她对宝玉的行止
篇12:幸存的老教案:祭十二郎文
幸存的老教案:祭十二郎文
第24-26课时祭十二郎文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和引导,使学生能够--
1.积累文言词语,积淀文言语感,培养文言文的诵读与翻译能力。
2.体会文章深厚、真挚的感情,把握课文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体会遣词用字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品味叙述中抒情的艺术。
3.反复诵读、揣摩,说出作者叙事陈情怎样逐层深入,准确反映笔者思想境界;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主要是以情动人,学生在反复诵读之后能找出叙述作者亲情的语句,进而分析作者叙事陈情怎样逐层深入,达到抒情的目的。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课时
3月31日(一&三)
一.作者介绍
苏子瞻云:子美之诗,退之之文,鲁公之书,皆集大成者也。
韩愈居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散文享有很高的声望。苏轼认为与杜甫的诗,颜真卿的书法齐名。以前我们学过他的《师说》等名篇,今天我们来学他的一篇《祭十二郎文》。
二.背景和作者介绍
1.请学生分析作者与十二郎的关系。
2.简介:
韩愈三岁时就死了父亲,由兄嫂抚养长大。长兄韩会无子,次兄韩介有子韩老成,在族中同辈排行十二,故称十二郎。按封建社会的规矩,十二郎过继给韩会为子,因此韩愈与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感情特别深厚,虽为叔侄,却情同手足。韩愈自幼孤苦好学,锐意上进,二十五岁方登进士第,后做官又触犯权贵,因阻谏唐宪宗奉迎佛骨触怒唐宪宗,多次遭贬,四处漂泊,而很少与十二郎见面。后唐穆宗继位,韩愈官运好转,叔侄二人能够相聚之时,突然传来十二郎病亡的噩耗,韩愈悲痛欲绝,写下这篇祭文,这篇祭文在艺术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成为”祭文中千年绝调“(明代茅坤语)。《古文观止》评论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苏轼说:”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当然,这些说法未免带有夸张的成分,但本文饱含作者对十二郎的满腔真情,却是确定无疑的。
三.疏通课文
方法:以同桌两人为一个小组,逐段研读重点难点,其他学生可向该小组提问,教师作必要的补充、启发和引导。
1.衔哀致诚远具时羞
2.孤省怙惟兄嫂是依就食江南早世两世一身
3.从嫂丧来葬止一岁归取其孥少年暂成家以致汝
4.动摇长者全
四.作业:
自行解释翻译课文后续部分。
第二课时
204月2日(二&三)
继续疏通课文
方法:同上。
5.其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克何为而在吾侧也业其家
6.虽然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7.始孩提成立
8.比往往而剧抑
9.以使者与
10.吊遂
11.凭临负接其又何尤曷其馀年幸长
12.尚飨
第三课时
2007年4月3日(一&二)
一.概括段意,理清思路。
1.指名概括段意,讨论补充并理清思路。
引子衔哀致诚,远奠汝灵(1)
两世一身,形单影只(2)
①生离之情三会三别,辍汝求禄(3)
少强夭殁,无涯之戚(4)
疑梦非真,非梦是真(5)
②死别之情血衰气微,从汝而死(6)
子孙孩提,成立难冀(7)
病得软脚,未以为忧(8)
殁之确日,不得而知(9)
祭亡吊孤,终葬祖兆(10)
③祭奠之情教子成立,馀年之愿(11)
言不穷情,呜呼哀哉(12)
第一部分(”呜呼!吾少孤“至”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先从身世和家世的不幸,写幼时孤苦相依;后叙两人的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别,使作者悔恨无穷,抱憾终生。
第二部分(从”去年,孟东野往“至”其然乎?其不然乎“),写十二郎之死。先写对十二郎之死的悲痛,再详叙死因和死期。
第三部分(从”今吾使建中祭汝“至篇末),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交代迁葬及教养遗孤等事。
二.重点探讨
你最欣赏哪一段,你为什么最欣赏这一段?
1.第五段
这段文字共用了三个”邪“字,三个”也“字(”信也“”梦也“”何为而在吾侧也“),表示不愿相信十二郎的死是真的。三个”乎“字,表示虽不愿相信而事实俱在的矛盾心情。五个”矣“字,则表示不得不信这一噩耗的无奈。
写自己惊闻噩耗后由信而疑,又由疑返信的恍惚心态,突出了侄儿之死在作者心中引起的五雷轰顶般的剧烈震荡,以及确信死讯后五内俱焚般的巨大悲恸。这一段中,先连用三个”邪“字,紧接着是三个”乎“字,三个”也“字和五个”矣“字,这样连接不断的使用语气词,恰如古人所评:”句句用助辞“而”反复出没“,”如怒涛惊湍,变化不测“,既增强了节奏感,也使表达的感情更加强烈,更能打动人心。
2.第六&七段
第6、7段又言己之衰、子孙之弱,不仅写出十二郎辞世后家境的凄凉,也更突现了作者因十二郎之死而生的极度悲伤、痛不欲生之情。
3.第二&三段
①祭文之初,作者为什么要详叙幼时及成年后与十二郎聚散离合的往事?
叙事是抒情的基础。往事历历在目,忆之深乃因情之切,于叙事中,亦可见作者真情。
②在这两段的叙述之中,你以为最动人的细节是何处?
如第二段”嫂尝抚汝指吾再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一语,“抚汝指吾”的细小动作,体现出为母为嫂的深切关爱与顾惜;“韩氏两世,惟此而已”仅寥寥八字,却字字透出嫂嫂的焦虑、期待和悲伤。十二郎遽然辞世之时,韩愈又重提旧事,也流露出韩愈无尽的沉痛与凄凉。
③在叙事追忆中,作者常常跳出“过去”而回到“现在”,针对往事而作抒情、评说,这两段何处为此类文字,抒写了怎样的情感?
第三段自“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以下数行是独立的抒情文字。文中体现作者的追悔痛惜之情,直捷而毫无矫饰,故能打动人心。
4.第4段写自己的未老先衰之象,意在为下文蓄势,也就是用自己之将死而竟不死,反衬出十二郎之不应死而竟死的尤其可哀。“少者殁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这不合情理,故更让人难以接受。
6.十二郎之死,已是不争的事实。为什么还要反反复复的推究死因、推测死期(第8.9段),甚至对死讯本身,也疑其非真而梦?
推究死因、推测死期、疑死讯非真而梦,均反映对十二郎忆念之深。
7.设疑:作者何以对侄儿的死悲恸欲绝?结尾的“言有穷而情无终”舒什么样的.情?
明确:为世间少有的哀情--
(1)悲家事不幸;(2)悔“旅食京师”;(3)叹未老先衰;(4)恨小病丧命;(5)哀后辈孤苦;(6)疚丧葬难周。
三.练习讲评
附:
《柳子厚墓志铭(节选)》译文
子厚,名宗元。七世祖柳庆,北魏时官至侍中,封济阴公。曾伯祖柳],在唐朝曾出任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一同得罪了武后,死于高宗朝。父柳镇,为就便侍奉母亲,放弃了太常博士的任命,请求到江南去做县令。后来又因为不能迎合权贵,失去了殿中侍御史的官职,直到那个权贵死了,才重新被用为侍御史。为人以刚直著称,所交往的朋友都是当时很有名望的人。
子厚小时候就精锐敏捷,通达事理。当他父亲还在世时,他虽然年纪轻,已经独立成人,能够考中进士,显露出超凡的气象,众人都说柳家有了个好儿子。以后又应博学宏词科考试合格,授集贤殿正字。他才能出众,端方坚毅,每有议论往往引据古今事典为证,贯通经史百家学说,识见高远,意气风发,经常使在座的人为之折服。他的名声因此大振,一时间人人都向往和他交游。那些公卿显要们,也争着要把他收到自己的门下,异口同声地赞誉举荐他。
贞元十九年,他由蓝田县尉晋升为监察御史。顺宗即位后,出任礼部员外郎。这时遇上当权的人获罪,他被视为一党,同被遣出京城做州刺史。还未到任,又一道被贬为州司马。居官清闲,愈加刻苦自励,专心读书记诵,写作诗文,如江河泛滥,湖海蓄积,其造诣可谓精深博大无有止境,但只能恣意寄情于山水之间罢了。
元和年间,曾将他和一道被贬的人召回京城,又再次一道出京为刺史,这次子厚分在柳州。…中山人刘梦得禹锡也在遣放之列,应当前往播州。子厚流着眼泪说道:“播州不适宜人居住,而梦得有母亲健在,我不忍心看到梦得处境困窘,以致于无法向母亲说明一切,况且也决没有让母子同赴贬所的道理。”准备向朝廷上疏请求,愿以柳州更换播州,即使因此再次获罪,虽死无遗憾。此时正好又有人将梦得的事报告了朝廷,梦得于是改为连州刺史。呜呼!人在困窘时才最能表现出他的气节和道义。…
铭文:这里是子厚的墓室,既坚固又安宁,但愿一切有利于他的后嗣。
第27课时检测&练习讲评
第一课时
2007年4月4日(六&七)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听写《陈情表》&《祭十二郎文》:
1.晚有儿息2.寻蒙国恩3.有所希冀4.听臣微志5.舅夺母志6.夙婴疾病7.臣之辛苦8.臣以供养无主9.责臣逋慢10.将成家而致汝11.具时羞之奠12.不省所怙13.汝从嫂丧来葬14.诚知其如此15.死而有知16.比得软脚病17.吊汝之孤18.敛不凭其棺19.吾其无意于人世矣20.其又何尤21.写出课文中的成语
二.《陈情表》和《祭十二郎文》练习讲评
MSN(中国大学网)
篇13:《赤壁赋》教案
教材分析:
《赤壁赋》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后,处在事业和人生的低谷,闲暇与朋友月夜泛舟游赤壁,借以排遣内心苦闷忧愤而写的一篇游记。文章虽然采用赋体的形式,但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及由景物引发思想情感的复杂变化和最后作者旷达人生境界的呈现,使文章具有了独特的审美价值。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学习体会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3、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旷达胸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体会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2、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旷达胸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设想:立足文本以朗读为依托,抓住关键问题师生研究探讨。
教学法:朗读法,研讨法,圈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读到“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时,我们看到了一位享受闲适的苏轼;读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时,我们认识了一位充满理趣的苏轼;读到“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时,我们读出了重情而伤痛的苏轼;而读到“大江东去,浪淘尽”时,我们更能感受到一位豪迈而旷达的苏轼。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人生经历,同一个创作个体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不同的生命特质,那么通过《赤壁赋》的学习,我们从中又能品出一个什么样的苏轼呢?(板书课题)
文体介绍:“赋”以楚辞为源头,到了荀况才有定名。它出现在战国后期,到了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这种文体一般描绘客观事物,极尽夸张铺排之能事,形象绚丽,规模壮阔动人,多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行文。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摛(chī)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铺采摛文,指赋的形貌。赋在艺术表现上注重铺陈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内理。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泛读课文,解决句读。2、设置问题,学生参照课文注释自由朗读课文。
圈点法勾画文中写景、议论和抒情的语句;文章写作的主要内容;文章感情变化的脉络,梳理文章结构。
明确:文章采用明暗线结合的方式,即明写泛舟宴乐,暗写自己心境由“乐-悲-喜-笑”的变化过程。通过夜游时的所见所感来抒发人生的感慨。按照这样的思路,本文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月下泛舟(1),凭吊古今(2-3),阐述哲理(4-5)。
3、提示重要的文言知识
(1)通假字:①举酒属客 (属-嘱)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凭)③山川相缪(缪-缭)④举匏樽以相属(属-嘱)
(2)活用词:①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舞、泣:使……跳舞,使……哭泣(使动用法)②顺流而东也 东:东去(名作动)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友:以……为伴侣,以……为朋友(意动用法)
(3)特殊句式:①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②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
③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④寄(如)蜉蝣于天地,渺(如)沧海之一粟。(谓语省略,省略句)⑤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
(说明:文言文的学习重点在于积累,以此储备一定的知识,借以提高文言文阅读的能力。当然一篇文章中的知识点很多,这里提列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知识点,对学生起到一种学习引领的作用。)
三、品味课文,突破重难点 品味景色之美,体味景中之情:
1、齐读第一段,画出写景的句子。2、研讨:作者笔下的月夜赤壁景色如何?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月夜泛舟赤壁,一袭月光泻在这万顷碧水之上,如烟雾般笼罩在江面,清风徐徐吹来,波光粼粼。茫茫月色,茫茫江水,境界开阔而空明,意境澄沏而朦胧,如梦似幻,真可谓清风与明月交织,露珠与水色辉映,幽雅而宁静,苍茫而朦胧,真是风月无边,秋景如画。
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情画意总关情”。在这清幽朦胧的景色中,主人公可以“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从而表现出作者泛舟秋江欣赏美景的愉悦心情;作者在辽阔江面上泛舟,仿佛凌空乘风而行,简直就要脱离人世,升入仙境。如此之美景令人心旷神怡,而在这良辰美景中又可以饮酒赋诗,真是“除却诗酒何所癖,独于山水不能廉”。美景、美事,带来美的感受,此乃“山水之乐、诗酒之乐”。
3、学生自由朗读第二段,品读情感的变化,研讨以下问题:
(1)主客各自是怎样表现的?(2)作者对主客的思想倾向如何?
明确:面对良辰美景主人是“饮酒乐甚,扣弦而歌”且美梦随之而至;而客人似有不解风情之味,在良辰美景之中,他却以哀婉的啸声传达出悲凉和凄清之音。而文章的感情正是由此发生逆转,由乐过渡到下文的悲。
4、个人朗读第三段,品味文中之“悲”。(1)指导学生朗读本段,注意情感的把握。(2)介绍文章写作的背景,为品味文中之“悲”做准备。(3)结合文章具体语句看看作者在悲叹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悲情?
明确:从文章的内容看,作者之“悲”由三个方面的感触引发:
江山风物触发苏轼联想到历史人物——曹操——当年何等英雄,而一句“今安在哉?”笔锋陡然一转,就是这么个一世之雄,随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情感跌入谷底,此一悲也――英雄安在;英雄人物尚且如此,那么被贬谪黄州的苏轼情况又是怎样呢?“渔樵江渚,侣鱼虾友麇鹿;驾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而“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以蜉蝣与天地,沧海与一粟对比,说明人的渺小;“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以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说明人生短暂。作为有着独步古今才华、远大抱负和政治才干的苏轼,却报国无门,又怎能不悲,怎能不哀,此二悲也――人生短暂,事业无成;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现实的无奈,他是多么想使自己同大自然融为一体,让人生永驻,岁月常在,甚至获得永恒:“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然而,“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这是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悲哀,此三悲也。(此处结合当时背景来谈作者何以会产生这种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哀之叹。)
篇14:《赤壁赋》教案
一、导入
师:你了解多少关于苏轼的事。(2分钟)
1、北宋文学家,号东坡居士,四川人
2、诗词文赋书画样样精通
苏轼在诗歌创作方面成就显著,与黄庭坚齐名,人称“苏黄”
在词的创作上表现更加突出,与辛弃疾一同开创了豪放词风,人称“苏辛”
在散文创作方面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
在书画方面与黄庭坚、米芾和蔡襄齐名,在当时被称为四大书画家
3、此外,苏轼在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真可谓是旷世奇才!今天我们一起来鉴赏这位旷世奇才的千古名作《赤壁赋》。
二、请两位学生分别读第一、第二段,教师泛读第三段,全体学生齐读第四、五段。(5分钟)
三、
师:文中提到的赤壁是在宋朝的黄州,宋神宗元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这个地方,本文是苏轼在被贬期间所作。黄州景色优美,有诗云:“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新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1082年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苏轼同朋友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写下了这篇《赤壁赋》。那天夜游赤壁时,苏轼的心情如何呢?现在,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寻找文中反映作者夜游赤壁时,情感变化的词语,触摸作者的情感流程。
明确:乐甚——愀然——喜笑,喜——悲——喜(3分钟)
四、寻风月、解风月、读风月
师:作者因何而喜,缘何而悲呢,又为何由悲转喜呢,一切都源于风月。
有名家如此点评《赤壁赋》:此赋通篇只说风月——金圣叹,《赤壁赋》以江山风月作骨——林云铭
的确,《赤壁赋》通篇以景贯穿,全文紧扣山水风月展开描写议论,我们不妨以此为切入点,顺着“喜——悲——喜”的情感轨迹,走进《赤壁赋》,走进苏东坡的精神世界。
1、浏览默读全文,找出文中写风月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15分钟)
文字赏析后,可全班朗读。
明确:
第(1)段: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朗颂《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白濛濛的雾气笼罩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江面多么旷远啊,船儿象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
补充: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水面,任意左右东西。景象澄沏,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作者仿佛觉得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行,毫无阻碍简直就要远离人世,悠悠忽忽升入仙界里去了,令人陶醉其中,赏心悦目。本段展示了一种与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确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
第(2)段: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拍击着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
第(3)段: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愿与神仙相伴而遨游,同明月一道永世长存。知道这种愿望是不能突然实现的,只好把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寄托于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
第(4)段: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吗?水象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时缺,但它终于没有消损和增长。……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得到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没有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第(5)段: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2、文中所写的有关风月的句子有什么不同?(15分钟)
举例比较不同: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分析:
问:第一句中的月有什么特点,说明作者的心情如何?明确:由景生情。
问:第二句中的月表明客人怎样的想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明确:由情入理。
问: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阴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在这句话中,作者对月又做了怎样的思考?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明确:水月是不值得人羡慕的。
总结:本文最大的一个写作特点就是:情景理交融。
问:那么作者写月是这样的,由景生情,由情入理。那么,写清风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呢?你能不能从文中找出例子来?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明确:
第一段和第二段关于风月的描写是纯景物描写,并由景生情。
在第一段中几乎都在写风月,展现空阔、瑰奇、壮美的景色,处在如此境界,自然心情舒畅,此处的风月描写乃“乐甚”之由。
在第二段中由于高兴而高歌,故而有了这歌咏风月之辞,江水澄明,月光浮动,面对如此浪漫的良辰美景,难怪东坡会联想到美人,美人比君,仍然惦念着心中的君主,情感也进而由“乐”转“悲”。不想又引出了一段如怨慕,如泣如诉的袅袅之音。
第三段风月的描写激发了联想,并由情入理。
第三段的风月是历史之月,由眼前的风月联想到曹操当年志得意满,这么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生命短暂、有志而无为者。进而想到江水无穷,人生须臾,自己渺如沧海一粟。抒发要摆脱现实,渴望“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人生理想。
客之三悲——由古(一世之雄)今(而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由人生短暂(寄蜉蝣、哀吾生)感触生悲,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风月引发了古今人物的对比,宇宙无穷和人生须臾的感慨,现实与理想的差距的叹息,悲苦和哀怨也便由此引发。
第四段风月的描写阐释哲理。
先是由水月引发出变与不变的思考。由此得出结论,水月是不值得人类羡慕的。
然后苏轼找到了一帖精神解脱的良药:拥抱大自然,从大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
苏轼在被贬的困境中,并没有心灰意冷,走向消沉,并不忘时时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可见他旷达的胸怀,乐观的处世态度。
也正是这一帖精神解脱的良药让客人“喜而笑”,第五段最后的喜不是回到了情感的原点,而是在原来情感基础上的一种提升,是大彻大悟的喜悦。
五、结语和作业:
风月引发情思,风月触动心灵,风月激发联想,风月阐释哲理,风月预示人生。风月让整篇文章有诗情、有画意、有哲理,有悲、有欢、有喜。“风月”在古代文学作品也是很常见的意象,请同学课后去查找有关“风月”的古代文学作品,并想想这些作品中的“风月”有什么内涵和作用。
板书
赤壁赋
心情变化:乐——悲——乐
写作特点:情景理交融
人生态度:旷达乐观
篇15:《赤壁赋》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预习,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利用工具书,自主疏通字词句意的习惯。
2、通过课前预习、课中朗读、课后练习,掌握文中重要实词的含义,掌握一些特殊句式。
3、指导诵读,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理解词语、句意,熟悉课文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4、知人论世,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分析作者心路历程及其原因,培养学生旷达乐观、勇于面对坎坷战胜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第1、2、3点。
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第4点
教学过程:
布置预习:
1、借助注释,利用工具书,疏通课文内容。找出对照注释还不能理解的词句,或问同桌,或课堂上提出共同探讨。
2、早读课反复朗读课文。
3、找出文中直接表明情感的几个词语。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介绍作者及文章背景。
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赤壁赋》,其作者苏东坡,我们在小学、初中就已经接触过,今天我要和大家讲一个他“死里逃生”的故事。苏东坡四十三岁的时候,因为“名太高”而遭人陷害,被打入死牢,随时听候发落。弟弟苏辙、儿子苏迈多方营救。某一天,苏迈再次出去借钱,委托一个朋友给牢里苏东坡送饭。本来他们父子有一个约定:事情恶化宣判死刑之时就送鱼进去,而朋友不知道,那天送了苏东坡最喜欢吃的鱼进去。苏东坡一看到是鱼,大吃一惊,知死期将至,便写下了两首绝命诗请狱卒转交给弟弟苏辙。装诗的信封通过监狱的最高长官传到了当朝皇帝手上。皇帝拆开一看,是两首绝命诗,(其中一首是: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了须偿债,十口无家更累人。是处青山可埋骨,他时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诗里写的是对皇帝的忠诚和愿与弟弟世世为兄弟的情感,大受感动;加上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立下了一个只有当朝皇帝知道的祖训:不得诛戮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于是就释放了苏东坡。苏东坡死里逃生,被贬到了黄州。该案史称“乌台诗案”。
经历了“乌台诗案”死里逃生的苏东坡,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靠微薄的俸禄养活不了一家人,在朋友的帮助下,开辟了一片荒地耕种自给,这片地他取名为“东坡”,同时也自号“东坡居士”。居士原是对居家学道的佛教徒的称呼,这里是指追求清高,对世事淡泊的人。可见苏东坡的思想有了很大的变化。被贬到黄州的第四年秋、冬,苏东坡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了两篇赋,赋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我们今天学的是第一篇,也称“前赤壁赋”。
(板书:赤壁赋 苏东坡 无台诗案 死里逃生 东坡居士 思想变化)
二、疏通字词。
1、在预习的基础上,老师补充强调一些读音,几个重点实词及特殊句式,学生提出对照注释不能理解的词句,师生共同探讨。
壬rén戌xū 属zhǔ客 窈yǎo窕tiǎo 冯píng虚御风
桂棹zhào 倚歌而和hè 横槊shuò余音袅袅 niǎo
幽壑 hè扁舟piān 嫠妇lí 愀然qiǎo
山川相缪liáo 舳zhú舻lú 旌旗jīng 酾shī酒
渔樵qiáo 江渚zhǔ匏páo樽 蜉fú蝣
无尽藏zàng 狼籍jí 枕藉jiè
舞幽壑之潜蛟: 舞,使……起舞,动词的使动用法。
泣孤舟之嫠妇: 泣,使……哭泣,动词的使动用法。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渔樵,打鱼砍柴,名词做动词。
侣鱼虾而友麋鹿:侣,以……为伴侣。友,以……为朋友。名词意动用法。
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句, 凌茫然之万顷。
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句,有吹洞箫之客。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
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句,而今在安哉?
三、找出文中直接表明情感的几个词语,朗读并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明确:乐——哀/悲——喜
2、初步明确朗读的情感基调
“乐”的部分要读得轻松愉悦;
“悲”的部分要读得悲凉激昂;
“喜”的部分要读得旷达洒脱。
2、听录音朗读或老师范读。生齐读。
四、分析课文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找出写景的美句。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指导朗读,体会优美的意境)
2、齐读第一段,找出写事的美句。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指导朗读,体会事情的高雅)
3、齐读第一段,找出表达游玩时感受的美句。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指导朗读,体会作者的感受)
五、分析课文第二段。
1、齐读第二段,明确本段分为两层,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重点分析第一层中“美人”意象。“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
3、指导朗读第二层,感受箫声的悲凉。
作者借助夸张、想像,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萧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齐读课文
一、分析课文第三段
1、朗读指导:三个反问句语气层层递进,稍做强调,读出感情的层次。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停顿较小语速稍快)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朔赋诗(语速越来越快)固一世之雄也,(停顿较大气势豪迈)而今安—在—哉?(强烈的反问,感慨人生无常,语速缓慢低沉,读出顿挫之感)
后半部分一连串六字句,是客人情感的一个迸发,要读得连贯,一气呵成,表现出那种强烈的人生感慨,最后一句“托遗响于悲风”要突出第三段悲凉的感情基调。
2、明确“何为其然也?”其一,赤壁一带的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的英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于江渚之上。其二,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渺如沧海一粟。其三,要摆脱现实处境,渴望能“挟飞仙以游,抱名悦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
3、明白客人之悲其实是儒者苏东坡之悲。悲生命短促,人生无常。
二、分析课文第四段
1、明确:本段分为三层,第一层承上,议论“水”与“月”;第二层议论“变”与“不变”的哲理;第三层指出“明月清风”为大自然之“无尽藏”。
2、此段其实是作为道者的苏东坡超然物外的情怀给客人极大的宽解
3、指导朗读:读出本段的层次,读出旷达洒脱的情感。
三、分析课文第五段
明确:客人之喜与文章开头之乐的不同。课文开头是主客欣赏美景之乐,结尾是指客人精神得到超脱忘怀得失而喜。
四、齐读课文,再次整体感知课文,结合苏东坡经历,分析全文中作者情感的变化。
现实中的水月 融入自然,游赏之乐
历史中的水月 感慨历史,人生之悲 儒者(入世) 渴望建功立业 慨叹人生短促
哲理中的水月 分析哲理,超脱之喜道者(出世) 清静无为超然物外逍遥之游
五、总结
读《赤壁赋》
康靖贤
景佳事雅乐而歌,
客倚洞箫悲恨多。
明月清风无尽藏,
一儒一道两东坡。
篇16:《赤壁赋》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识。
2、过程与方法:
合作学习,用文学视角解读诗中景物描写与诗人情感的关系。体悟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中国传统文人身处逆境之中不同自我解脱模式的比较中肯定苏轼的达观精神,探讨这一精神对当代的指导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大家熟悉吧?齐读。苏轼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那么,当我们的生命中出现了“阴晴圆缺”时,应该怎么办呢?
面对不幸,我们应该……
面对亡国的悲痛,屈原……
面对官场的黑暗,陶渊明……
面对权贵的威,李白……
面对命运的不公,苏轼……
面对命运的不公,苏轼又是怎样选择的?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千古名篇《赤壁赋》,走进苏东坡的精神世界。
二、情感思路
1、同学们,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文人自古就有亲近自然、亲近山水的情怀。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特别是当人在现实中受到伤害的时候,只有山水最懂人的那颗苦闷和破碎的心。公元1079年,湖北的黄州迎来了一位满心伤痛的人,他就是苏轼。所幸,黄州赤壁的山山水水接纳了这个伤痕累累的人。面对眼前的山水和明月,苏轼心里有一丝慰藉,有一点感悟,感情有一些变化。那么,苏轼的心情有着怎样的变化呢?现在,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
(板书)
乐甚 ——愀然——悲——喜而笑
乐————悲———— 乐
三、赏“乐”之景
作者在第二段开头说:“于是饮酒乐甚”,请问作者因何而“乐”?(第一自然段)
(1)如诗如画的美景。
(2)有哪些景?
清风、白露、流水,再加上月色、天光,使人赏心悦目,陶醉其中,不仅是“乐”,还是“乐甚”。
(3)你能为我们将这个画面描绘出来吗?
◆肯定两种不同的学习方法:有的写,有的思考。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凉爽的秋风徐徐吹来,江面上荡起漾漾微波。这时,一轮明月,冉冉升起了:“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最好?好在哪里?
徘徊:不只写出月亮令人不易觉察的缓慢移动,生动形象,而且写出了月亮对于游人的依依眷恋,脉脉含情。
◆好,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种情景吧(读第一段)
(板书)
第一段:夜游之乐
美事: 美景: 美感:
四、解“悲”之情
1、作者泛舟赤壁既然如此之乐,那么,他为何在第三段开头突然就“愀然”呢?什么叫愀然? (第二段)
(1)来自歌词中的“美人”,为什么“美人”就让作者感到“愀然”呢?
◆“美人”比君,而“望美人兮天一方”,说明什么?
……仍然惦念着心中的君主,“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美人”还象征什么?
苏东坡生存的年代恰好王安石变法新党与司马光旧党斗争,由于坚持正义,夹在两种势力中间,屡遭贬谪与磨难。这时的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一生忠君,却被贬他乡,壮志难酬。怎能不“愀然”?
他在去世前曾写过一首《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黄州、惠州、儋州是他人生的三处贬所,也是他人生中的三杯苦酒。在他自己看来,他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在政治上是个地地道道的失败者。所以他“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心已万念俱灰,只能随波逐流)
(2)来自客人悲怨的“萧声”,怎样描述“萧声”的?
◆难道仅仅是因为萧声?苏子的内心本来就没有悲?
心底的悲和客人的萧声产生了共鸣。
(板书)
第二段:主客异现
主人:乐甚、歌之、美梦
客人:呜然、舞蛟、泣妇
2、第三段末尾借客人之口发出了“托遗响于悲风”的感叹。这“悲”又从何而来呢?(第三段)
①来自“一世之雄”的曹操和“吾与子”的处境对比:
由眼前的水月联想到像曹操这样不可一世的英雄尚目随“大江东去”,销声匿迹,“而今安在”?何况“渔樵于江诸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的“吾与子”,只能是白添几许白发而己,悲!
②悲叹生命的短暂:
宇宙无穷而人生短暂,渺如沧海一粟;江水无穷而人生须臾。
③由理想现实矛盾生悲。
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
3、小结:同学们,你看,作者真可谓乐极悲来,至悲至痛啊!(读:“方其破荆州……”)
(板书)
第三段:乐极生悲
生活空虚 生命短暂 欢乐难久
五、悟“乐”之理
1、既然作者如此之“悲”,最后一段又为何借客人说出了自己“喜而笑”呢?(讨论)(第四段)
心病还须心药医。听了苏子的一翻理,客人思想上得到了顿悟。苏子是怎样说理的?你能为我们阐述一下吗?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说的是水,它千百年来一直不停的奔流,永不停息,流走了多少岁月,也流走了多少英才伟人;“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说的是月,它虽有圆有缺,但却并没有增加也不见减少。从这两个角度推广到天地万物的话,可以来说明一个事理:
角度一:变。天地万物时刻都在变化着,即使是一瞬间的功夫也不停止,就像水的奔流不息,月的阴晴圆缺一样。
角度二:不变。天地万物包括我们人,一样都是永恒的。什么意思?高山、明月、江水、天空星辰,它们的恒久我们是可以认同的,但人怎么是永恒的呢?人也在万物之内,人看山,看江水,看明月是永恒的,是因为它们和人的寿命相比,要长久得多;对于寿命短暂的蜉蝣、蝼蚁、落叶等来说,在它们的眼中,我们人类又何尝不是和高山、江水、明月一样永恒呢;再推,那些比蜉蝣、蝼蚁、落叶等寿命更短的生物,在他们的眼中,蜉蝣、蝼蚁、落叶不也是永恒的吗?即使再推,那些比人更为恒久的高山、江水、明月相对于广袤的宇宙而言,它们还是永恒的吗?因此,苏子便得出了一个结论:“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我们又何必感叹那人生的苦短呢?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真正的脱胎换骨,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他——真正地成熟了。
这种成熟让“客人”最终“喜而笑”。 (读最后一段)此时的喜是大彻大悟的喜,是彻底悟透人生后的喜。
(板书)
第四段:因悲生悟
变换角度 摒弃贪欲 及时行乐
第五段:随遇而安
嬉笑、不知
2、小结:
同学们,你看,作者从游之乐,到生悲,到最后的喜而笑。在赤壁下,他一次次看穿生命的短暂,一次次悟透生命的永恒。
六、品“苏”之韵
1、这是苏轼在被贬黄州时所写的两首词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1083 贬居黄州)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定**
(1082 贬居黄州)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这两首词分别写出了苏轼被贬黄州后的心路历程。大家自由读一读,注意蓝色的词,看看你分别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苏轼?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一个孤独寂寞的苏轼;《定**》,一个忧乐两忘,祸福不惊,任天而动的苏轼。
3、点拨:
注意《定**》的下阙,这里描绘了一个充满哲理的画面:一边是料峭春风,作者感到丝丝的寒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作者感到些许的暖意。这既是写景,也是表达人生的哲理。人生不就是这样充满辩证法吗?在寒冷中有温暖,在逆境中有希望,在忧患中有喜悦。当我们的心灵进入了宁静的境界的时候,再看生活中的风雨或阳光,哪有什么区别呢?都微不足道。“宠辱不惊。”苏轼在这里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哲理。
七、总结
1、同学们,现在让我们回到课前的问题:
面对亡国的悲痛,屈原……选择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面对官场的黑暗,陶渊明……选择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面对权贵的威,李白……选择了“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面对命运的不公,苏轼……?
2、写一句你认为最有文采最有意蕴的话。(有时间就写,没时间就留待作业)
所以,苏轼是——
最浪漫的诗人,最豪放的词家,最超脱的文人,最潇洒的过客,最具人格魅力的大师。
3、小结:
苏东坡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心灵的喜悦,是他思想的快乐,他的精神滋养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田,提升着每个人的人格。愿我们用心去体味生命中的每一缕清风,每一轮明月。因为——
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祸福之上的豁达胸怀!
——周国平
附:
板书设计
第一段:夜游之乐
美事: 美景: 美感:
第二段:主客异现
主人:乐甚、歌之、美梦
客人:呜然、舞蛟、泣妇
第三段:乐极生悲
生活空虚 生命短暂 欢乐难久
第四段:因悲生悟
变换角度 摒弃贪欲 及时行乐
第五段:随遇而安
嬉笑、不知
篇17:《赤壁赋》教案
教学目的:赏析苏东坡的《前赤壁赋》。
教学设想:在落实字词的基础上,运用朗读、涵咏、探究的方法赏析这篇经典赋文,解读苏轼。
教学过程:
1、放录音(著名播音员夏青的朗诵);学生听,谈谈《赤壁赋》有什么感觉?
2、整体感知(附板书)
⑴ 景 情 理
乐 悲 喜
⑵学生有感情的自由朗读
3、赏析要点
⑴赏景:学生用散文化的笔调改写第一自然段。
参考: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水面,任意左右东西。景象澄沏,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于是,羽化登仙、飘然世外。
⑵品情:悲从何来?
参考:a乐极生悲为人之常情;
b悲从“歌”中来;
明确:赏析歌词的内容(从扣舷而歌的歌词看,显然是从《月出》诗里生发出来。“流光”指江面上闪烁荡漾的月光,不就是“月出佼兮”么?“美人”即心上漂亮的人儿,不正是“佼人僚兮,舒窈纠兮”么?“渺渺兮予怀”表现临风怅惘 ,思绪黯然,不就是“劳心悄兮”么?但这歌词与单纯的民间情歌有所不同,这里的“美人”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表现的是政治的感慨。悲从何处来,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看到江水之阔,面对宇宙之大,难免产生知音何处,而发出天各一方之叹,在游赏之“乐”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了,这“乐”本就属于苦中作乐,借山水而暂时排遣其内心的郁闷。所以从“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失望
心情中进一步引出忧患 整个人生的哀思来。这是由乐到悲的第一层心境。)(写作背景,乌台诗案)
C悲从“箫声”中来;
明确:赏析箫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连用了四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箫声的幽怨悲凉。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流泪。)(联想音乐传情的篇章,例如《琵琶行》)
d、悲从“怀古”中来;
明确:赏析曹操横槊赋诗和赤壁之战的情景(“月明星稀”的诗是由眼前的明月联想而起的,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这句上,为了突出像他这样的又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的忧思悲绪上;还有这一段的对比是为了写“悲”。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说明人生短暂,如匆匆过客,“蜉蝣与天地,沧海与一粟”对比,说明人的渺小。)
( 苏轼的感叹实乃千古一叹,例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南华经》)“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尤不能不以之为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王羲之《兰亭集序》)“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⑶明理:宇宙变化哲理
明确:(用水与月作比喻,借眼前的景来说理,寓理于景。从“变与不变”的角度,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从不变的角度,我和万物都是永恒的。“取与不取”的角度,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
⑷以“喜”作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和人生态度?
明确:(呼应开头,如“舟中”呼应“泛舟”;“东方之既白”呼 应“月出东山”。结构浑然一体。最后写“客喜而笑”,情感转悲为喜。是分外欣慰和轻松,苏轼通过自我调节达到了精神上的满足。反衬,用“杯盘狼籍”的杂乱形象来反衬内心世界的舒坦、宁静。)
补充作结:……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幸好,他还不年老,他在黄州期间,是四十四岁至四十八岁,对一个男人来说,正是最重要的年月,今后还大有可为。中国历史上,许多人觉悟在过于苍老的暮年,换言之,成熟在过了季节的年岁,刚要享用成熟所带来的恩惠,脚步却已踉跄蹒跚;与他们相比,苏东坡真是好命。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余秋雨《东坡突围》)
★ 赤壁教学设计
★ 高考新课标语文一轮复习--名句名篇默写必修3(高三必修教案设计)
★ 苏轼赤壁赋教案
【幸存的老教案:赤壁赋(锦集17篇)】相关文章:
赤壁赋教案2022-05-07
高中作文总有一种期待2023-04-24
前赤壁赋教案2023-03-19
广东高中必修2册教案Unit 3 Computer2022-05-04
优秀话题作文:总有一种期待2023-01-29
赤壁优秀教案2022-05-06
后赤壁赋教案2022-10-13
初中语文赤壁教案2023-05-01
《赤壁赋》教案一等奖2024-04-04
高中生赤壁赋教案2022-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