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能思想的苇草》(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整理19篇)由网友“achen”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人是能思想的苇草》(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希望您能喜欢!
篇1:《人是能思想的苇草》(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苏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文章内容。
2、品味鉴赏两位哲学家深邃的思想。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和难点:捕捉关键信息和对文中深邃思想的理解。
2、安排两教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教时
内容:学习《人是能思想的苇草》
一、导入,板书课题。
帕斯卡尔是法国17世纪有一位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的思想深受另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和文学家蒙田的影响。蒙田认为思想很难保留和捕捉,“我把思想写下来,乐事,我写下的却是思想逃逸了”,因为人的记忆能力差,念头过多,要捕捉到有价值的思想全靠运气。于是帕斯卡尔追随蒙田《随笔录》的方式,记录下偶然闪现出的思想,并保持原貌,这就是《思想录》。这些零星无序的思想比逻辑演绎的思想更加真实、细致,是一种智慧而不是胡思乱想。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思想录》中有关思想价值的一个段落,来体会其思想的光辉。
二、要求学生围绕以下问题阅读课文,重点看看文章说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思考:“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概括了人什么样的特点?为什么说人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思想既然是无与伦比的东西,为什么又说它有缺点又是卑贱的?如何认识人是可悲与伟大的统一体?
师生讨论问题;
①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第一段:思想形成人的伟大。即:人之伟大源于他拥有思想。
② 作者以“苇草”为喻说明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形象写出人的渺小、脆弱,在大自然面前的不堪一击。这样比喻是为了衬托出思想的力量:思想使渺小的人变得高贵和有尊严。宇宙的浩大,能毁灭脆弱渺小的人;人却因为思想,可以概括宇宙,这就是人在宇宙中的全部尊严。
③为什么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怎样理解“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作者把思想看作人之所以为人及人超出其他万物的标志。因为人是高于自然的,在自然界中人有着绝对的优势,它的优势表现在精神上,在他的思想上,思想可以超越自然,超越物质,可以通向无限,这使得人在自然中有了尊严,有了主宰世界的能力,所以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提高自己”,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我们存在于世界的意义,人在自然中的崇高使命。这里作者把这一使命上升到道德层面,换言之,人若不努力思考,就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即丧失了人之为人的起码条件。
④怎样理解“表现为天使的人却表现为禽兽”?
◆作者认为,人的心灵追求与实际表现是矛盾的。人,即使他堕落了,但也没有完全泯灭心中的灵性之光,所以他才会想表现为天使;但是这个善良的愿望只是人的显意识,而在这一意识的冰山下蠕动的,常常是连禽兽都不如的邪恶,而人又常常由以示或者无意识地漠视这种邪恶。有一句老话:善良的愿望优势八人引导到地狱中去,这些善良的愿望可以用自有、民族、平等、博爱等名之,也可以用幸福、革命、富裕、正义等描绘,但在历史上,有多少罪恶都是凭着这些善良的愿望而大行其道。
⑤“思想由于他的本性是何等地伟大啊!思想又由于他的缺点是何等卑贱啊!”这里的“本性”和“缺点”指什么?
◆思想是伟大的,因为它是独立的、自由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可惊叹的、无与伦比的东西。正是它使人如芦苇一样脆弱的生命变得有力;使它使人高于其它万物,超越了一切貌似强悍的对手,成为万物灵长;使它使人拥有了尊严,使它形成了人的伟大。这就是思想的本性。同时,它又是卑贱的的。帕斯卡尔认为“欲念和强力是我们行为的一切根源”,人们总是被许多虚幻、邪恶的欲念包围着,它驱使人们追求享乐、追求安适、追求衣食温饱,追求天伦之乐,人们永远不会满足于此,妄想得到更多得更高的来自别人的关怀,所以思想难以超越这些虚荣而真实地生活。这就是思想的缺点。
⑥第八、九两节反复强调了什么意思?第十节以“伟大的君主”、“失了位的国王”类比,又是强调了什么?
◆八九两节写人是伟大与可悲的统一体。人是一个可悲的存在,人是卑鄙渺小、微不足道的,然而可贵的是,人能认识到他的可悲,其他万物,譬如一棵树就做不到,因此人又是伟大的。
帕斯卡尔深刻地洞察了人类心灵的辩证法。他不像愤世嫉俗的人那样,只看到人性的黑暗;也没有如那些肤浅的乐观主义者一般,只看到了人性的光明。面对着人的心灵,他敏锐地察觉到:人性之中最奇怪的东西莫过于我们在一切事物里都发现相反性。人的伟大与可悲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点。
第十节以“伟大的君主”、“失掉位的国王”类比,仍然强调人是伟大与可悲的统一体。
三、总结:“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这一著名比喻,不仅确立了思想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也蕴含了帕斯卡尔对于能思想的人生的自尊与激情。帕斯卡尔认为只有同时看到人的崇高使命和人的软弱无力才能看到真理。他在《思想录》中,反复论述:人是伟大崇高的,又是卑鄙渺小的;是可以达到幸福的,又是处于十分悲惨的状况的,所以认识自己至少是认识人的一部分,伟大与卑微的统一,高贵与贫贱的统一,幸福与不幸的统一。我们对自己越是认识得越深刻就越接近于一个真实的人。
四、 阅读:
关于“人是能思想的苇草”
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地,灰蒙蒙的心。
金灿灿的阳光,金灿灿的溪滩,金灿灿的笑容。
周围的东西影响我的心情,因为,我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容易触景生情。
--写在前面的话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这是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告诉我的:“人只不过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她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所以人们能创造发明各式各样的奇珍异宝。人类居住的地球也比其他星球更富丽堂皇。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所以人类比其他的生物更高级,他们总是站得比其他生物高,看得比其他生物远,自然就成了整个地球的主宰者。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所以爱迪生能发明电灯。这样,人类在夜里就更觉得明亮,至少不用点着油灯,遭受滚滚的黑烟。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所以贾生能演绎出偷香的浪漫;李白的杯中酒能让他有无限的情思;曹雪芹的梦中泪能让他成就巨著《红楼梦》;多多少少的深闺女子为《牡丹亭》忧郁又痴狂。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所以我会感叹“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的那种潇洒;会惋惜宋代那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的女词人;会感慨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和豁然;也会怜悯那位吟着“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多愁善感的葬花人。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所以我们人类周围的世界很亮丽很精彩,各个角落里会有个个感人的故事,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思想情感。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所以,我会欢喜我会忧,喜的是美丽的一切,精彩的一切,忧的是丑恶的一切。因为记不清哪位哲人告诉我“事物都是有两面性”,我相对于“人是能思想的苇草”也是一样的吧!所以,和平天空上的阴云会久久不散,恐怖分子也神出鬼没,不计其数的无辜伊拉克人民会遭受战争的苦难。然而,我们最不愿看到的这一切也正是因为“人能思想”而引起的。这点我们还能否认吗?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所以,朋友,思想是尊贵的,是无代价的。我们要紧紧把握好我们的思想。“只要还能思想,就证明人是活着的”,这是一句值得我们深思的话。朋友,只要你是活着的,你就能思想,就意味着一切有可能发生。但是,聪明的朋友,我们要让我们的思想产生有益的作用,而不是有害的副作用。
寻找生命的价值
作 者 :熊怡莎
在心理学上有一座著名的“马斯洛金字塔”:第一个台阶上,是人类的温饱;紧接着就是安全的`需要;第三阶梯上写着“爱”;爱之高处,就是第四阶梯的“尊严感”;在金字塔的最高点,屹立的是自我价值的追求与实现。
记得数学家帕斯卡尔有句名言:“人是能思想的苇草”。的确,人的生命与苇草一样渺小易逝,可是人的生命却比苇草要高贵,因为人在完成生命的一个阶段后,就会有一种熊熊燃烧的内在生命力促使他向上攀登。人只有在向上攀登的过程中才能丰富自己的人生,寻找生命的内在价值。
可是,这攀登的过程又是多么坎坷啊!有时还未开始攀登就已经遭遇挫折:知道邓亚萍的人很多,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她曾经因为身材矮小而被人否定?知道孙雯的人很多,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她因为身材而被人否定?知道杰克韦尔奇的很多,又有多少人知道他曾经因为口吃被人嘲笑?
一直佩服刘墉,他似乎总能以那么理智的心态看待生命:“我们要知命,造命,受命,惜命,救命,以积极的态度把握生命。所以我们不能认命。”细细品味,这竟是一番人生哲理:“人可以被打死,但不能被打败”。邓亚萍成了一个乒乓球时代的旗帜;孙雯成了美国人心中真正的“SUN”;杰克韦尔奇成了美国通用电器的首席执行官!他们始终坚信,人是不可以认命的。
“我简单而丰富,所以我深刻;我简单而丰富,所以我不简单。保持简单的心,走不简单的路。”这就是人生价值的追求与体现吧。“简单”不正是刘墉的“知命,造命,受命,惜命,救命,以积极的态度把握生命”的那种心态吗?而“深刻”的是那人生的经历,因此才会有了舒婷不简单的人生路。冰川横流,山岩上留下雄浑的擦痕;火山爆发,天地间留下丰厚的馈赠;挫折洗礼,生命的痕迹会更加深刻……
人生的道路曲折漫长,其价值何以是一时的成败呢?我们需要的是经历,正是这种经历,造就了金字塔顶端的荣耀。人不可以认命,谁也不知道自己明天是什么。人生不应该是“应似飞鸿踏学泥”的消极,而应该是“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人生就象是跑步,我们也许不可能拥有约翰逊、刘翔那样的速度,但并不影响我们每个人竭尽全力去跑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最佳速度啊!
风餐露宿,坎坎坷坷,把性格的懦弱铸成钢铁的坚强;顶风冒雪,磕磕碰碰,把平淡的人生变成瑰丽的诗歌,这才是生命的价值。承诺了,就要去实现!
篇2:《人是能思想的苇草》的教学设计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帕斯卡尔的《思想录》与《培根论人生》、《蒙田随笔集》被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是一篇哲理性很强的文章,是帕斯卡尔记录偶尔闪现的思想,虽然是零星无序的但真实而细致,处处洋溢着理性的光芒,说出了许多我们有感悟但永远也说不出来的话。这篇文章较为艰深,在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其语言跳跃、晦涩、不畅,故而教师要进行引导阅读。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理清思路、概括主旨的训练,培养、锻炼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文章内容,并体会用形象化语言阐释抽象道理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围绕“人是能思想的苇草”的中心话题,通过组织讨论,要求学生把自己的人生积累和经验带入文本,与作者、文本对话,理解作者思想的深邃并能演绎自己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著名思想家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看法,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三、重难点分析:
理解帕斯卡尔“人是能思想的苇草”的著名比喻所体现的思想对人生的意义
四、学情分析
作为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人生经验和阅读积累,思想渐趋丰富,对于思想性极强的文章理解起来虽有难度,但是可以通过阅读和指导达成目标的。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
2.教学基本环节:发导学案、布置预习→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布置作业,课后提高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结合课本注释,阅读文章,梳理段落大意,标画精彩语句、段落,标记疑难之处。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课始预习检测
1.作者常识:尔布莱 兹・帕斯卡尔(Blaise Pascal,1623-1662)是法国十七世纪最具天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他一生体弱多病,只活了三十九岁,但在身后却为自己留下了高耸的纪念碑。他的代表著作是1670年首版的《思想录》,为哲学和宗教方面的探讨提供了丰富的源泉,成为人因思想而伟大的一个明证。该书又被法国大文豪伏尔泰称为“法国第一部散文杰作”。 它与《蒙田随笔集》《培根人生论》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
2.注音听写
苇草 无与伦比 蔑视 荒唐 卑贱 愚蠢
(二)情景导入
(多媒体播放《在水一方》主题曲)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听这首歌可以想象到成片的芦苇独守江边,在风中摇曳。那瘦瘦的筋骨,青青的枝叶,茂密的芦苇,造就 了最古典最优美的诗情画意!多年以后,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同样在见到芦苇后灵光一现,咏出了“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这样的至理名言。
(投影:罗丹的雕塑《思想者》)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如是说。可见,思想是一个人为人所存在的重要标志,没有思想,就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三)明确目标及重难点
(四)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齐读课文,感受文章诗意化的特点,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理解课文,理清帕斯卡尔的思路,并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文章的主要观点。
【明确】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1)人从生理层面来看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
(2)人的全部尊严都在于思想。
(3)努力思想是道德的原则。
2、精读课文,问题探究
(1)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明 确】第一段:思想形成人的伟大。即:人之伟大源于他拥有思想。
(2)“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概括了人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思考和脆弱
(3)作者以“苇草”为喻说明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明确】形象写出人的渺小、脆弱,在大自然面前的不堪一击。这样比喻是为了衬托出思想的力量:思想使渺小的人变得高贵和有尊严。宇宙的浩大,能毁灭脆弱渺小的人;人却因为思想,可以概括宇宙,这就是人在宇宙中的全部尊严。
(4)为什么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怎样理解“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明确】作者把思想看作人之所以为人及人超出其他万物的标志。因为人是高于自然的,在自然界中人有着绝对的优势,它的优势表现在精神上,在他的`思想上,思想可以超越自然,超越物质,可以通向无限,这使得人在自然中有了尊严,有了主宰世界的能力,所以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提高自己”,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我们存在于世界的意义,人在自然中的崇高使命。这里作者把这一使命上升到道德层面,换言之,人若不努力思考,就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即丧失了人之为人的起码条件。
(5)怎样理解“表现为天使的人却表现为禽兽”?
【明确】作者认为,人的心灵追求与实际表现是矛盾的。人,即使他堕落了,但也没有完全泯灭心中的灵性之光,所以他才会想表现为天使;但是这个善良的愿望只是人的显意识,而在这一意识的冰山下蠕动的,常常是连禽兽都不如的邪恶,而人又常常由以示或者无意识地漠视这种邪恶。有一句老话:善良的愿望优势八人引导到地狱中去,这些善良的愿望可以用自有、民族、平等、博爱等名之,也可以用幸福、革命、富裕、正义等描绘,但在历史上,有多少罪恶都是凭着这些善良的愿望而大行其道。
(6)“思想由于他的本性是何等地伟大啊!思想又由于他的缺点是何等卑贱啊!”这里的“本性”和“缺点”指什么?
【明确】思想是伟大的,因为它是独立的、自由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可惊叹的、无与伦比的东西。正是它使人如芦苇一样脆弱的生命变得有力;使它使人高于其它万物,超越了一切貌似强悍的对手,成为万物灵长;使它使人拥有了尊严,使它形成了人的伟大。这就是思想的本性。同时,它又是卑贱的的。帕斯卡尔认为“欲念和强力是我们行为的一切根源”,人们总是被许多虚幻、邪恶的欲念包围着,它驱使人们追求享乐、追求安适、追求衣食温饱,追求天伦之乐,人们永远不会满足于此,妄想得到更多得更高的来自别人的关怀,所以思想难以超越这些虚荣而真实地生活。这就是思想的缺点。
(7)第八、九两节反复强调了什么意思?第十节以“伟大的君主”、“失了位的国王”类比,又是强调了什么?
【明确 】八九两节写人是伟大与可悲的统一体。人是一个可悲的存在,人是卑鄙渺小、微不足道的,然而可贵的是,人能认识到他的可悲,其他万物,譬如一棵树就做不到,因此人又是伟大的。
帕斯卡尔深刻地洞察了人类心灵的辩证法。他不像愤世嫉俗的人那样,只看到人性的黑暗;也没有如那些肤浅的乐观主义者一般,只看到了人性的光明。面对着人的心灵,他敏锐地察觉到:人性之中最奇怪的东西莫过于我们在一切事物里都发现相反性。人的伟大与可悲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点。
第十节以“伟大的君主”、“ 失掉位的国王”类比,仍然强调人是伟大与可悲的统一体。
(8)拓展延伸
(检查学生在预习时搜集到的关于思想的名言名句)
(投影:1、我思故我在。
2、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3、一个人,只要拥有了思想,遇见鬼神,鬼神 畏惧你;遇见高山,高山就给你让路;遇见河流,河流会给你铺桥;遇见天空,天空会给你翅膀。思想的力量是无人能挡的。)
(学生畅言,言之成理即可)
(投影: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 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
【提示】生理需求是对食物、水、空气和住房等需求;安全需求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的需求;社交需求包括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自我实现需求的目标是自我实现,或是发挥潜能,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
【问题探究】人生正如这座金字塔,我们不能只满足于自己的口舌之欲,在精神上应该有所追求?那么谁是你精神上的偶像,为什么?
(生交流感悟)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文章选自《思想录》,是帕斯卡尔 记录偶尔闪现的思想。这些零星无序的思想真实而细致,体现帕斯卡尔思想的光芒。“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其实分为两个层面。说人是 强大的、有尊严的、有意义的,主要是指人类所拥有的文化、艺术和思想,在这个层面上人是强大的;说人如芦苇般脆弱,是指肉体的生命太脆弱,太容易腐朽了,在“一万年太久”的历史长河里,一个个体生命是微不足道的,在强大的外力面前肉体往往表现的那么不堪一击。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这一著名比喻,不仅确立了思想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也蕴含了帕斯卡尔对于能思想的人生的自尊与激情。帕斯卡尔认为只有同时看到人的崇高使命和人的软弱无力才能看到真理。他在《思想录》中,反复论述:人是伟大崇高的,又是卑鄙渺小的;是可以达到幸福的,又是处于十分悲惨的状 况的,所以认识自己至少是认识人的一部分,伟大与卑微的统一,高贵与贫贱的统一,幸福与不幸的统一。我们对自己越是认识得越深刻就越接近于一个真实的人。
(六)达标训练
大自 然充满了哲理,只要细心观察 ,用全副身心去体会,就能在其中发现无穷的真谛,一旦有所触发,写成文字,就会有真正的理趣。比如泰戈尔说“生若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 郭璞的“林无静树,川无停流”, 帕斯卡尔的“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
同样是芦苇的形象,在《蒹葭》中是诗意的象征,在帕斯卡尔眼中是脆弱的象征,在作家张弛心中又是什么样呢?
(生读学案中张弛《心中的芦苇》,讨论分析从不同角度立意的妙处。)
(七)布置作业
1.一根纤弱的芦苇,因为我们的审美视角不同,读出是不同的精神内涵,这不就是人类思想的伟大之处吗?课后请同学们放飞思想,寻找自然中隐藏的哲理,并写成文字。
2.阅读提高(见学案)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遵循了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探究为主线的原则,开展了小组合作共研、讨论、交流、展示的学习方法,学生活动比较充分、积极而热烈,学生思维得到充分调动训练,三维目标达成度令人满意。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较为准确、深入,语言表达能力需要进一步训练提高。
篇3: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教案教学设计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文章内容。
2、品味鉴赏两位哲学家深邃的思想。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和难点:捕捉关键信息和对文中深邃思想的理解。
2、安排两教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教时
内容:学习《人是能思想的苇草》
一、导入,板书课题。
帕斯卡尔是法国17世纪有一位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的思想深受另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和文学家蒙田的影响。蒙田认为思想很难保留和捕捉,“我把思想写下来,乐事,我写下的却是思想逃逸了”,因为人的记忆能力差,念头过多,要捕捉到有价值的思想全靠运气。于是帕斯卡尔追随蒙田《随笔录》的方式,记录下偶然闪现出的思想,并保持原貌,这就是《思想录》。这些零星无序的思想比逻辑演绎的思想更加真实、细致,是一种智慧而不是胡思乱想。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思想录》中有关思想价值的一个段落,来体会其思想的光辉。
二、要求学生围绕以下问题阅读课文,重点看看文章说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思考:“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概括了人什么样的特点?为什么说人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思想既然是无与伦比的东西,为什么又说它有缺点又是卑贱的?如何认识人是可悲与伟大的统一体?
师生讨论问题;
①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第一段:思想形成人的伟大。即:人之伟大源于他拥有思想。
② 作者以“苇草”为喻说明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形象写出人的渺小、脆弱,在大自然面前的不堪一击。这样比喻是为了衬托出思想的力量:思想使渺小的人变得高贵和有尊严。宇宙的浩大,能毁灭脆弱渺小的人;人却因为思想,可以概括宇宙,这就是人在宇宙中的全部尊严。
③为什么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怎样理解“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作者把思想看作人之所以为人及人超出其他万物的标志。因为人是高于自然的,在自然界中人有着绝对的优势,它的优势表现在精神上,在他的思想上,思想可以超越自然,超越物质,可以通向无限,这使得人在自然中有了尊严,有了主宰世界的能力,所以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提高自己”,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我们存在于世界的意义,人在自然中的崇高使命。这里作者把这一使命上升到道德层面,换言之,人若不努力思考,就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即丧失了人之为人的起码条件。
④怎样理解“表现为天使的人却表现为禽兽”?
◆作者认为,人的心灵追求与实际表现是矛盾的。人,即使他堕落了,但也没有完全泯灭心中的灵性之光,所以他才会想表现为天使;但是这个善良的愿望只是人的显意识,而在这一意识的冰山下蠕动的,常常是连禽兽都不如的邪恶,而人又常常由以示或者无意识地漠视这种邪恶。有一句老话:善良的愿望优势八人引导到地狱中去,这些善良的愿望可以用自有、民族、平等、博爱等名之,也可以用幸福、革命、富裕、正义等描绘,但在历史上,有多少罪恶都是凭着这些善良的愿望而大行其道。
⑤“思想由于他的本性是何等地伟大啊!思想又由于他的缺点是何等卑贱啊!”这里的“本性”和“缺点”指什么?
◆思想是伟大的,因为它是独立的、自由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可惊叹的、无与伦比的东西。正是它使人如芦苇一样脆弱的生命变得有力;使它使人高于其它万物,超越了一切貌似强悍的对手,成为万物灵长;使它使人拥有了尊严,使它形成了人的伟大。这就是思想的本性。同时,它又是卑贱的的。帕斯卡尔认为“欲念和强力是我们行为的一切根源”,人们总是被许多虚幻、邪恶的欲念包围着,它驱使人们追求享乐、追求安适、追求衣食温饱,追求天伦之乐,人们永远不会满足于此,妄想得到更多得更高的来自别人的关怀,所以思想难以超越这些虚荣而真实地生活。这就是思想的缺点。
篇4:《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1、通过理清思路、概括主旨的训练,培养、锻炼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理解散发思想华彩的语句,体会用形象化语言阐释抽象道理的写法。
3学生把自己的人生积累和经验带入文本,与文本化为一体,并能演绎自己的认识。
4了解思想家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看法,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重难点分析:
理解帕斯卡尔“人是能思想的苇草”的比喻所体现的思想对人生的意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多媒体播放《在水一方》主题曲)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听这首歌可以想象到成片的芦苇独守江边,在风中摇曳。那瘦瘦的筋骨,青青的枝叶,肆无忌惮的张扬着绿的野性,任凭狂风揉摇,任凭暴雨击打。那逆流而上寻找佳人的少年,撑着长篙,荡着轻舟,映衬着茂密的芦苇,造就了三千年文明古国*优美的诗句!多年以后,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同样在见到芦苇后灵光一现,咏出了“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这样的至理名言。
二、合作探究
围绕问题读课文
1、“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概括了人什么样的特点?
2、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参考:1、思考和脆弱2、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3、为什么说“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呢?
(前后四人为一组探讨,*好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或自己所知道的事例)
*引入A:思想有时给思想者带来的不是尊重,而是折磨,比如屈原,“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刻画了一个英雄末路、行销骨立的形象。他完全可以“随其流而扬其波”,站在黑暗中认为这就是光明。为什么还要做一个孤独的思想者呢?因为,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
4、如何理解“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学生合作讨论,代表发言)
引入:帕斯卡尔是一根思想的苇草
脆弱:1、身体不好,病痛始终折磨着他2、母亲在他三岁时离开了他
3、妹妹受他影响进了修道院,一生内疚4、39岁英年早逝
伟大:几何学上的帕斯卡尔六边形定理、帕斯卡尔三角形定理,物理学上的帕斯卡尔定理等均是他的贡献。他还制作了水银气压计,压强的单位帕斯卡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并写成了这部能陪你走到“阅尽沧桑和人情的老年”的《思想录》。有人评价:帕斯卡尔之于法兰西、犹如柏拉图之于希腊,但丁之于意大利,塞万提斯之于西班牙,莎士比亚之于英格兰。
小结:“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其实分为两个层面。说人是强大的、有尊严的、有意义的,主要是指人类所拥有的文化、艺术和思想,在这个层面上人是强大的;说人如芦苇般脆弱,是指肉体的生命太脆弱,太容易腐朽了,在“一万年太久”的历史长河里,一个个体生命是微不足道的,在强大的外力面前肉体往往表现的那么不堪一击。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熟悉的、鲜活的生命,在不经意之间,在我们无法把握、无法预见的偶然中,刹那间便阴阳两隔了。生命给我们的感觉,更多的是人去灯灭。这时,你不得不承认生命的脆弱。有些时候它的脆弱简直不堪一击!正因为这样,我觉得,所谓人的伟大和不朽,都只能来自于精神层面,剔除了人的精神层面的东西,载负着生命的肉体就变得空洞、虚无和没有意义。可见思想与人之重要。
三、拓展延伸
(检查学生在预习时搜集到的关于思想的名言名句)
同学们的功课作的很好,我也作了一些功课,我们一起来分享欣赏,并说说你的见解。
(投影:1、我思故我在。
2、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3、一个人,只要拥有了思想,遇见鬼神,鬼神畏惧你;遇见高山,高山就给你让路;遇见河流,河流会给你铺桥;遇见天空,天空会给你翅膀。思想的力量是无人能挡的。)
(学生畅言,言之成理即可)
师:不管人类多么渺小脆弱,但正如帕斯卡尔所说“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人与动物的*大区别在于人能思想,可以探索世界,改变世界。伟大的思想造就人类文明的力量。面对人类创造的奇迹,曾经悲观厌世的浮士德不禁感叹“停一停吧,你真美丽”。在心理学上有一座的“马斯洛金字塔”。
(投影: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师:生理需求是对食物、水、空气和住房等需求;安全需求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的需求;社交需求包括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自我实现需求的目标是自我实现,或是发挥潜能,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
人生正如这座金字塔,我们不能只满足于自己的口舌之欲,在精神上应该有所追求?那么谁是你精神上的偶像,为什么?
(生交流感悟)
小结:能够在苦难与困顿时不放弃思想的人,才是真正的思想者。今天我们学习的文章选自《思想录》,是帕斯卡尔记录偶尔闪现的思想。这些零星无序的思想真实而细致,体现帕斯卡尔思想的光芒。其实在我们的学习中,生活当中,只要积极思考,做一个有心人,什么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如果我们善于思考,随时捕捉和保留偶然闪现的思想,即使是零星无序的也可以!有朝一日,再回过头去看看自己整理的思想火花,那将别是一番滋味。
四、思维训练
大自然充满了哲理,只要细心观察,用全副身心去体会,就能在其中发现无穷的真谛,一旦有所触发,写成文字,就会有真正的理趣。比如泰戈尔说“生若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郭璞的“林无静树,川无停流”,帕斯卡尔的“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
同样是芦苇的形象,在《蒹葭》中是诗意的象征,在帕斯卡尔眼中是脆弱的象征,在作家张弛心中又是什么样呢?
(生读《心中的芦苇》,讨论分析从不同角度立意的妙处。)
五、作业设计
一根纤弱的芦苇,因为我们的审美视角不同,读出是不同的精神内涵,这不就是人类思想的伟大之处吗?课后请同学们放飞思想,寻找自然中隐藏的哲理,并写成文字。
六、板书设计:
人因脆弱而渺小
人因思想而伟大
附:心中的芦苇[张驰]
记忆中,有一片茂密的芦苇。她像自由的精灵,在远离世俗的淡泊中,独守江畔一方瘠土,筛风弄月,潇洒倜傥。瘦瘦的筋骨把生命的诗意一缕缕地挑亮,密密的芦花像一片片灿烂的微笑,将野地的清苦和宁静浓缩成亘古的沉默,醉倒了金风,醉倒了诗人。仿佛是王维的山水诗,寻不出现实意味和历史痕迹,只有一抹淡远空灵飘浮于烟的高度,还有一分清高,一分落寞,一分不为人知也无意让人知晓的随意与散逸,原始般的单纯和清淡。
芊芊芦苇,在滩涂上扎根,无拘无束;在纤桥旁摇曳,蓬蓬勃勃。从苍翠的湖绿,渐渐化做凝重的墨色,却依旧亭亭玉立,倩影婆娑。即使翻越季节的山峦,静候白霜降临,那满目的芦花与天上的白云融为一体,绵延至月光不能触及的远方,也依旧洁白光泽,充满蓬松的张力,然后在冰冷的纯洁里画上生命的句号。
这白发苍苍的芦苇,是樵子柴担上悠然飘起的一缕秋光,是村姑眉宇间挥之不去的一抹苍凉的妩媚。像衣香鬓影的女子涉水而来,从古代,从《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遂成千古绝唱。洄流中,弄蒿荡舟的少年水手,采兰撷芷、在水一方的窈窕淑女,映衬着茂密的芦苇,成了三千年文明古国*优美的诗行。
倘若寄身木筏,去溯芦苇之源,那么,你能听到许多滩边涯际拉纤的号子和寨子镇尾浪漫的故事。你也会发现,苍凉凄美的芦花那么轻易就能拨动深藏的沧桑和历史的痛苦。
易水之滨,高渐离击筑,悲凉的旋律中,荆轲告别燕太子丹,踏上刺秦的不归路,他身后的芦花,一定在萧萧寒风中轻扬。乌江之畔,四面楚歌,西楚霸王柔肠寸断,在“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哀叹声中,虞姬挥动长剑,裙袂飘飘,作*后的生命之舞。在她倒下的地方,雾茫茫,一片缟素,那是一岸的芦花在为这悲怆的决别飘雪飞霜。汩罗江边,披发行吟的逐臣屈原,掩涕叹息,仰天长问。佞臣专权,楚王昏庸。居庙堂,不能为民解难;谪乡野,不能替君分忧。生命的大寂寞郁结于心,奔突于胸,使诗人纵身大江,荡起涟漪是芦苇悲鸣的泪滴,在湿湿的夜色中流淌。青春的生命的枝叶包裹起千千万万人民的崇敬和思念,投入历史的长河,成为端午节*深沉的纪念。
真正拥有芦苇,是在大学时代。我喜欢在学校后面的江边漫步--那里,茂密的芦苇像无边的绸带,向着远处缓缓铺开。流苏似的芦花,像云,阵阵清香在如纱似雾的月光中弥漫。牛乳般的暮霭流动如烟,小鸟在苇丛中呢喃,还有几声蝉鸣,几声虫唱。宁静,温和,洋溢的诗情触手可及。倘是周日,阳光暖暖地流泻,我用苇叶编一只小船,轻轻放入江中,看它悠悠地随风而去。更多的时候,我一卷在握,于芦花下,和屈子同愤,跟太白同醉,与东坡发少年狂。在绵绵秋雨和茸茸的芦花织成的透明心境中,我读懂了字里行间的辛酸、痛苦、孤独、浓醇、率真和苦涩。人世沧桑和历史悲剧熔铸的惨痛,犹如滴血的利刃,我们的前人把它揉碎了,咽下,宁可肝肠寸断,也要噙着泪带着微笑,轻轻地说,往事如烟啊!
人是孱弱的,就像一根芦苇,但人又是坚强的,从柔弱中焕发出无穷韧性,那种连自己都有可能意识不到的坚韧,陪伴着我们一路向前。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脆弱的东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
这根能思想的芦苇,就是你,就是我……
篇5: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文章内容。
2、品味鉴赏两位哲学家深邃的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捕捉关键信息和对文中深邃思想的理解。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板书课题。
帕斯卡尔是法国17世纪有一位的启蒙思想家,他的思想深受另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和文学家蒙田的影响。蒙田认为思想很难保留和捕捉,“我把思想写下来,乐事,我写下的却是思想逃逸了”,因为人的记忆能力差,念头过多,要捕捉到有价值的思想全靠运气。于是帕斯卡尔追随蒙田《随笔录》的方式,记录下偶然闪现出的思想,并保持原貌,这就是《思想录》。这些零星无序的思想比逻辑演绎的思想更加真实、细致,是一种智慧而不是胡思乱想。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思想录》中有关思想价值的一个段落,来体会其思想的光辉。
二、要求学生围绕以下问题阅读课文,重点看看文章说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思考:“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概括了人什么样的特点?为什么说人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思想既然是无与伦比的东西,为什么又说它有缺点又是卑贱的?如何认识人是可悲与伟大的统一体?
师生讨论问题;
①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x段:思想形成人的伟大。即:人之伟大源于他拥有思想。
②作者以“苇草”为喻说明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形象写出人的渺小、脆弱,在大自然面前的不堪一击。这样比喻是为了衬托出思想的力量:思想使渺小的人变得高贵和有尊严。宇宙的浩大,能毁灭脆弱渺小的人;人却因为思想,可以概括宇宙,这就是人在宇宙中的全部尊严。
③为什么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怎样理解“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作者把思想看作人之所以为人及人超出其他万物的标志。因为人是高于自然的,在自然界中人有着绝对的优势,它的优势表现在精神上,在他的思想上,思想可以超越自然,超越物质,可以通向无限,这使得人在自然中有了尊严,有了主宰世界的能力,所以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提高自己”,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我们存在于世界的意义,人在自然中的崇高使命。这里作者把这一使命上升到道德层面,换言之,人若不努力思考,就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即丧失了人之为人的起码条件。
④怎样理解“表现为天使的人却表现为禽兽”?
作者认为,人的心灵追求与实际表现是矛盾的。人,即使他堕落了,但也没有完全泯灭心中的'灵性之光,所以他才会想表现为天使;但是这个善良的愿望只是人的显意识,而在这一意识的冰山下蠕动的,常常是连禽兽都不如的xx,而人又常常由以示或者无意识地漠视这种xx。有一句老话:善良的愿望优势八人引导到地狱中去,这些善良的愿望可以用自有、民族、平等、博爱等名之,也可以用幸福、革命、富裕、正义等描绘,但在历,有多少罪恶都是凭着这些善良的愿望而大行其道。
⑤“思想由于他的本性是何等地伟大啊!思想又由于他的缺点是何等卑贱啊!”这里的“本性”和“缺点”指什么?
思想是伟大的,因为它是独立的、自由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可惊叹的、无与伦比的东西。正是它使人如芦苇一样脆弱的生命变得有力;使它使人高于其它万物,超越了一切貌似强悍的对手,成为万物灵长;使它使人拥有了尊严,使它形成了人的伟大。这就是思想的本性。同时,它又是卑贱的的。帕斯卡尔认为“欲念和强力是我们行为的一切根源”,人们总是被许多虚幻、xx的欲念包围着,它驱使人们追求享乐、追求安适、追求衣食温饱,追求天伦之乐,人们永远不会满足于此,妄想得到更多得更高的来自别人的关怀,所以思想难以超越这些虚荣而真实地生活。这就是思想的缺点。
⑥第八、九两节反复强调了什么意思?第十节以“伟大的君主”、“失了位的国王”类比,又是强调了什么?
xx两节写人是伟大与可悲的统一体。人是一个可悲的存在,人是卑鄙渺小、微不足道的,然而可贵的是,人能认识到他的可悲,其他万物,譬如一棵树就做不到,因此人又是伟大的。
帕斯卡尔深刻地洞察了人类心灵的辩证法。他不像愤世嫉俗的人那样,只看到人性的黑暗;也没有如那些肤浅的乐观主义者一般,只看到了人性的光明。面对着人的心灵,他敏锐地察觉到:人性之中xx奇怪的东西莫过于我们在一切事物里都发现相反性。人的伟大与可悲就是其中xx突出的一点。
第十节以“伟大的君主”、“失掉位的国王”类比,仍然强调人是伟大与可悲的统一体。
三、总结: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这一比喻,不仅确立了思想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也蕴含了帕斯卡尔对于能思想的人生的自尊与激情。帕斯卡尔认为只有同时看到人的崇高使命和人的软弱无力才能看到真理。他在《思想录》中,反复论述:人是伟大崇高的,又是卑鄙渺小的;是可以达到幸福的,又是处于十分悲惨的状况的,所以认识自己至少是认识人的一部分,伟大与卑微的统一,高贵与贫贱的统一,幸福与不幸的统一。我们对自己越是认识得越深刻就越接近于一个真实的人。
篇6: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文章内容。
2、品味鉴赏两位哲学家深邃的思想。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和难点:捕捉关键信息和对文中深邃思想的理解。
2、安排两教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教时
内容:学习《人是能思想的苇草》
一、导入,板书课题。
帕斯卡尔是法国17世纪有一位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的思想深受另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和文学家蒙田的影响。蒙田认为思想很难保留和捕捉,“我把思想写下来,乐事,我写下的却是思想逃逸了”,因为人的记忆能力差,念头过多,要捕捉到有价值的思想全靠运气。于是帕斯卡尔追随蒙田《随笔录》的方式,记录下偶然闪现出的思想,并保持原貌,这就是《思想录》。这些零星无序的思想比逻辑演绎的思想更加真实、细致,是一种智慧而不是胡思乱想。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思想录》中有关思想价值的一个段落,来体会其思想的光辉。
二、要求学生围绕以下问题阅读课文,重点看看文章说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思考:“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概括了人什么样的特点?为什么说人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思想既然是无与伦比的东西,为什么又说它有缺点又是卑贱的?如何认识人是可悲与伟大的统一体?
师生讨论问题;
①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第一段:思想形成人的伟大。即:人之伟大源于他拥有思想。
②作者以“苇草”为喻说明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形象写出人的渺小、脆弱,在大自然面前的不堪一击。这样比喻是为了衬托出思想的力量:思想使渺小的人变得高贵和有尊严。宇宙的浩大,能毁灭脆弱渺小的人;人却因为思想,可以概括宇宙,这就是人在宇宙中的全部尊严。
③为什么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怎样理解“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作者把思想看作人之所以为人及人超出其他万物的标志。因为人是高于自然的,在自然界中人有着绝对的优势,它的优势表现在精神上,在他的思想上,思想可以超越自然,超越物质,可以通向无限,这使得人在自然中有了尊严,有了主宰世界的能力,所以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提高自己”,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我们存在于世界的意义,人在自然中的崇高使命。这里作者把这一使命上升到道德层面,换言之,人若不努力思考,就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即丧失了人之为人的起码条件。
④怎样理解“表现为天使的人却表现为禽兽”?
◆作者认为,人的心灵追求与实际表现是矛盾的。人,即使他堕落了,但也没有完全泯灭心中的灵性之光,所以他才会想表现为天使;但是这个善良的愿望只是人的显意识,而在这一意识的冰山下蠕动的,常常是连禽兽都不如的邪恶,而人又常常由以示或者无意识地漠视这种邪恶。有一句老话:善良的愿望优势八人引导到地狱中去,这些善良的愿望可以用自有、民族、平等、博爱等名之,也可以用幸福、革命、富裕、正义等描绘,但在历史上,有多少罪恶都是凭着这些善良的愿望而大行其道。
⑤“思想由于他的本性是何等地伟大啊!思想又由于他的缺点是何等卑贱啊!”这里的“本性”和“缺点”指什么?
◆思想是伟大的,因为它是独立的、自由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可惊叹的、无与伦比的东西。正是它使人如芦苇一样脆弱的生命变得有力;使它使人高于其它万物,超越了一切貌似强悍的对手,成为万物灵长;使它使人拥有了尊严,使它形成了人的伟大。这就是思想的本性。同时,它又是卑贱的的。帕斯卡尔认为“欲念和强力是我们行为的一切根源”,人们总是被许多虚幻、邪恶的欲念包围着,它驱使人们追求享乐、追求安适、追求衣食温饱,追求天伦之乐,人们永远不会满足于此,妄想得到更多得更高的来自别人的关怀,所以思想难以超越这些虚荣而真实地生活。这就是思想的缺点。
⑥第八、九两节反复强调了什么意思?第十节以“伟大的君主”、“失了位的国王”类比,又是强调了什么?
篇7: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抓关键词,并分析关键词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能力。
2、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内涵,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过程与方法:
围绕“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的人文话题,通过品读、讨论、探究,引导学生理解文本,
并能演绎自己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人生价值观:
提高学生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认识,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及难点
通过关键词的分析、重要语句的理解、重要文段的品读,来领会文章的旨意
教学方法:
品读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们时常仰望着星空,思索着“人是什么”。
古希腊哲人柏拉图曾经面对着他的门徒给人下了一个定义:“人就是没有羽毛、两条腿直立的动物。”于是门徒中就有反对者抓了一只公鸡,把羽毛全部拔光,拎着公鸡来到柏拉图面前质问说:“这就是老师所说的人吗?”面对着学生的质问,柏拉图一时无言以对,面红耳赤。
柏拉图当时只是从外部特征来定义人,显得过于表面化,是错误的。然而,在西方另一哲人位帕斯卡尔的眼中,人是能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帕斯卡尔为什么要把人比作能思想的苇草,今天我们就一同走入文本去探讨,去感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学生标出自己感到疑惑的语句。
先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读后老师进行点评。
然后,再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有疑问的地方可以相互交流。
三、分析题目: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这是一个奇特而富有诗意的比喻句。题目概括了人什么特点?怎么理解。
这个句子的主干成分是“人是苇草”,为什么把人比作苇草呢?本体和喻体具有相似点,是脆弱。但是,在中心名词“苇草”前面加了一个定语“能思想”,突出人不是一般的苇草,而是能思想的苇草,强调能思想的特点。
作者发出如此深刻的人生感慨,其实和他的人生经历和遭遇有关。一方面,帕斯卡尔一生体弱多病,始终被病魔折磨着,39岁英年早逝。另一方面,在短短的一生中,他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突出的成就。可以说帕斯卡尔在肉体上是脆弱的,但是思想上是强大的。
四、品读重要文段:
(过渡:刚才我们初步分析了题目,请问,题目是从哪一段哪一句中摘选出来的?--第三段第一句--请学生读):
(一)品读第三段:
(先分析人脆弱的特点,然后分析人能思想的特点)
1、对,就是这一句:“人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脆弱的东西;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过渡语:我出示的句子和课文中有没有区别?少了哪几个字?我们在分析文本时,要学会抓关键词和关键句--你先说说,“只不过”“最”有什么作用?)
(明确)不行。“只不过”“最”这些修饰语突出了人的脆弱。
追问A:本段中还有哪一句写人的脆弱?请读一读:“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
追问B:“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应该重读哪个词语?
(明确)应该重读“足以”,突出极微小的东西也能致人于死地,加强了语气。
2、(过渡语:那么,要“但”又有什么用呢?)
“但”字是表转折的关联词,表示重心在后面,突出“能思想”才是重点。
3、人“能思想”的特点,在本段中是怎样表达的?(本段中哪句话体现了人“能思想的'特点”?)
(明确)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4、小结这段的思路:这段的思路很清晰,第一句是主干句,点出人的两个特点,脆弱和能思想。然后,后面就围绕这两个特点展开,阐释这两个特点,典型的总分结构。
(过渡:刚才,我们认识了人能思想的特点,那么“能思想”对人有什么重要意义呢?在文中有一句高度凝练、高度概括的话,是一个独句段。它就是第二段“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二)品读第二段:
(分析了人能思想的特点后,进一步分析思想对人的重要意义)
如何理解“思想形成人的伟大”?能不能用具体的事例来证明这个观点?(分组探讨,互相交流)
学情分析:学生不理解的主要是人为什么因思想而伟大,应帮助学生理解一方面人在自然界面前是弱小的,另一方面人又因为思想超越了自然界中的其他物种,超越自然,超越宇宙。因而能驾驭自然界中的其他物种,显示出人的伟大,人的伟大来源于人思想的力量。
然后,老师列举两个典型的例子并解读:
解读:
孔子: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有一位先人我们是绝对不能遗忘,他就是孔子。孔子虽然是离我们很遥远的古人,但是他的思想,却引领着我们从公元前,走到公元后,它的思想光芒照彻了整个世界,为后人景仰。孔子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儒学已经成为世界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霍金:特别提出的的是霍金,英国著名的科学家,被誉为是“宇宙之王”。但是,他在21岁的时候不幸患上了严重的肌肉萎缩症,在轮椅上坐了将近50年,后来病情发展到全身瘫痪,不能说话,只有一根手指头可以动弹,但仍然创作出了伟大的著作--《时间简史》。可以说,霍金就是轮椅上巨人,他可以通过他的《时间简史》引领着我们去穿越时空,探索世界的奥秘。虽然他只有一根手指头可以触碰到尽在咫尺的、冰冷的控制器按钮,但是他广博思想却早已延伸到遥远的宇宙天际。
(三)品读第四段:
(了解了思想对人的重要意义后,进一步分析人应该怎么样)
1、给第四段填空:
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________它________我们所无法填充的空间和时间,我们才必须提高自己。________,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明确)正是由于,而不是由于,因此。
2、根据你填的关联词,你觉得作者想强调哪一句?(或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明确)因此,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
3、怎样理解“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解读:“道德”是每个人、每个生命个体必修遵循的准则和规范。人区别于宇宙万物的根本特点就是能思想,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提高自己”,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是我们存在于世界的意义,是人在自然中的崇高使命。这里作者把这一使命上升到道德层面。换言之,人如果不努力地好好思想,就丧失了人之为人的起码的条件,丧失了做人的尊严,也就是一个不道德的人。
(四)品读第五段:
合作探究:
怎样理解“由于空间,宇宙便囊括了我并吞没了我,有如一个质点;由于思想,我却囊括了宇宙。”(分组探讨,互相交流)
解读:这里实际上讲的是人与宇宙的辨证关系。古今中外无数的文人墨客面对着浩瀚的宇宙,发出了宇宙无穷、人生短暂渺小的哀叹。有诗为证:“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就像一首歌里唱到的一样“我还想再活五百年”。其实,就算再活一千年,与广袤的宇宙相比也是显得多么地短暂渺小。也就是说,如果只是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将人和宇宙一争高下的话,只会走进死胡同,是不会有希望的。
人的形体始终是被宇宙所吞没,但宇宙不一定能吞没人的思想,甚至反过来说,人的思想可以吞没宇宙。刘勰曾经在《文心雕龙》中说过“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陆机在《文赋》中说过“精鹜八极,心游万仞”。就是说人的思想可突破空间限制,在广阔无垠的天地间自由地、任意地驰骋。正如法国大文豪雨果在《悲惨世界》中说过的那样:“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这里的胸怀实际上就是一种思想的高度、广度、宽度。我们可以把整个宇宙作为我们的思考对象,去探索去思考。
“质点”,形象地突出了人的渺小。
五、课堂小结:
(过渡语:讲到这里,我们来回顾一下,刚才我主要讲了三个问题。第一个,“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概括了人哪两个特点?其中,突出了什么特点?第二个,能思想对人来说有什么重要意义?第三个,认识了这两个特点后,人应该怎么样?而本文也正好是按照这种思路来展开的。)
因此,本文内容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生理层面来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突出脆弱的特点。
第二层,因为有了思想,人变得高贵、伟大。
第三层,基于这两点认识的基础上,人应该努力好好思想,用思想来追求尊严,这才是最高境界。
三层层层递进,逻辑严密,思路清晰。
六、课堂练笔:
(过渡语:“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向人们昭示了思想的高贵和伟大,其实有很多的名人事例,甚至是平凡人的事例都印证了思想的伟大,下面,我们也来写一下)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所以,曹雪芹能用饱蘸人生感慨的笔墨,创作出伟大著作《红楼梦》。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所以,孟德斯鸠能用洞察社会的智慧,撰写出鸿篇巨制《论法的精神》。
请按照“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所以,……”的形式写一两句话,要求突出思想的重要性,有一定的文采。
大家请看右边的的雕像作品,它的名字是什么?罗丹的《思想者》。下面也让我们来做一个思想者。请大家拿起我们手中的生花妙笔,也让我们的思想自由地驰骋。
学生自由写,互相交流,并展示成果。
七、关于“思想”的名言名句:
(过渡语:“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是帕斯卡尔的一句名言,其实古今中外还有很多关于“思想”名言,请大家说出几个,我们来欣赏一下)
1、我思故我在。(笛卡尔)
2、世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从长而论,利剑总是败在思想手下。(拿破仑)
3、思想的启发使人类摆脱了奴役,进入了自由王国。(爱默生)
八、结束语: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思想对人的重要性。
一个如此脆弱的躯体内竟然蕴藏着如此巨大的思想能量,帕斯卡尔本人不正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吗?对于他的一生,恐怕再也没有比这个比喻更为贴切的评述了。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说过:一个人生来不是被打败的,你可以消灭他,但是你不能打败他。人因为思想而伟大。思想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的内心世界,照亮了我们前进道路。我们要像帕斯卡尔一样勇于提高自己,勇于追求尊严,从而实现人的价值、实现生的价值。
篇8:语文《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帕斯卡尔的相关知识。
2、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3、学会理解句子含义。
4、做一个“会思想,能思想”的人。
教学重点:
围绕“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的人文话题,通过品读、讨论、探究,引导学生理解文本。
教学难点:
通过关键词的分析、重要语句的理解、重要文段的品读,来领会文章的旨意。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
人们时常仰望着星空,思索着“人是什么”。
古希腊哲人柏拉图曾经面对着他的门徒给人下了一个定义:“人就是没有羽毛、两条腿直立的动物。”于是门徒中就有反对者抓了一只公鸡,把羽毛全部拔光,拎着公鸡来到柏拉图面前质问说:“这就是老师所说的人吗?”面对着学生的质问,柏拉图一时无言以对,面红耳赤。
柏拉图当时只是从外部特征来定义人,显得过于表面化,是错误的。然而,在西方另一哲人位帕斯卡尔的眼中,人是能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帕斯卡尔为什么要把人比作能思想的苇草,今天我们就一同走入文本去探讨,去感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学生标出自己感到疑惑的语句。
三、分析题目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这是一个奇特而富有诗意的比喻句。题目概括了人什么特点?怎么理解。
这个句子的主干成分是“人是苇草”,为什么把人比作苇草呢?本体和喻体具有相似点,是脆弱。但是,在中心名词“苇草”前面加了一个定语“能思想”,突出人不是一般的苇草,而是能思想的苇草,强调能思想的特点。
作者发出如此深刻的人生感慨,其实和他的人生经历和遭遇有关。一方面,帕斯卡尔一生体弱多病,始终被病魔折磨着,39岁英年早逝。另一方面,在短短的一生中,他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突出的成就。可以说帕斯卡尔在肉体上是脆弱的,但是思想上是强大的。
四、品读重要文段
(先分析人脆弱的特点,然后分析人能思想的特点)
1、对,就是这一句:“人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脆弱的东西;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过渡语:我出示的句子和课文中有没有区别?少了哪几个字?我们在分析文本时,要学会抓关键词和关键句——你先说说,“只不过”“最”有什么作用?)
(明确)不行。“只不过”“最”这些修饰语突出了人的脆弱。
2、(过渡语:那么,要“但”又有什么用呢?)
“但”字是表转折的关联词,表示重心在后面,突出“能思想”才是重点。
3、人“能思想”的特点,在本段中是怎样表达的?(本段中哪句话体现了人“能思想的特点”?)
(明确)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4、小结这段的思路:这段的思路很清晰,第一句是主干句,点出人的两个特点,脆弱和能思想。然后,后面就围绕这两个特点展开,阐释这两个特点,典型的总分结构。
(过渡:刚才,我们认识了人能思想的特点,那么“能思想”对人有什么重要意义呢?在文中有一句高度凝练、高度概括的话,是一个独句段。它就是第二段“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分析了人能思想的特点后,进一步分析思想对人的重要意义)
5、如何理解“思想形成人的伟大”?能不能用具体的事例来证明这个观点?(分组探讨,互相交流)
篇9:语文《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学教案
一、教材分析: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是现行高中教材必修四中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三篇》中一篇小哲理散文。作者是法国思想家、物理学家——帕斯卡尔。作者以日常生活中的生命表现形式入手,撷取一些零碎的生活片断,展现了热爱生命最好的形式是热爱生活。作者将哲人与自己平常生活的不同理解,而感受的生命是自然的恩赐,生命是否可爱取决于对生命的理解和对生命是否积极的态度。同时得出结论,生命与死亡是孪生的兄弟,无法拒绝死亡,就要更加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意义。
㈠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体验:
⑴知识目标——理解关键词句,把握文章的内容;
⑵能力目标——感知哲理,启迪自我人生。
2、过程与方法:
⑴对比理解文中关键的词语,以及语句的含义;
⑵通过联想,结合现实,言及自己对生命意义、价值观的正确取向。
3、教学重点:
⑴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把握文章的内容;
⑵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4、教学难点:
联系实际,明确自己对待生命的态度,对待自己生命的正确态度。
5、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片断。
6、教学课时:1 课时完成。
二、教学过程:
㈠有这样一句谚语:“狗咬人一口,不总不能去咬狗一口”。
①是否赞成这个观点?
②为什么赞成这个观点?
③人比狗高贵在哪里?
㈡新课:
⑴拿起笔,听录音《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⑵理解文题——。
⑶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⑷算什么强调有思想呢?
㈢第一段中“人如没有思想,就成了顽石或畜牲”?
如何理解顽石和畜牲?
㈣表明文章核心观点的句子?
“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请举出几个因有思想而伟大的例子?
孔子——“仁”“义”,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
屈原——因伟大爱国主义思想而伟大;
孙中山——革新除旧,改变中华的伟人。
篇10:语文《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学教案
三维目标设计:
1.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和句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2)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2.过程与方法:
围绕“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的话题,通过品读、讨论、探究,引导学生理解文本,
并能提炼出自己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外国哲理性文章,领悟作者的思想内涵,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通过关键词、句的分析理解,来领会文章的旨意。
难点:领悟作者的思想内涵,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方法
品读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们时常仰望着星空,思索着“人是什么”。
古希腊哲人柏拉图曾经面对着他的门徒给人下了一个定义:“人就是没有羽毛、两条腿直立的动物。”于是门徒中就有反对者抓了一只公鸡,把羽毛全部拔光,拎着公鸡来到柏拉图面前质问说:“这就是老师所说的人吗?”面对着学生的质问,柏拉图一时无言以对,面红耳赤。
柏拉图当时只是从外部特征来定义人,显得过于表面化,是错误的。然而,在西方另一位哲人帕斯卡尔的眼中,人是能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帕斯卡尔为什么要把人比作能思想的苇草,今天我们就一同走入文本去探讨,去感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学生标出自己感到疑惑的语句。
1.先请几位同学朗读课文,读后师生进行点评。
2.再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有疑问的地方可以相互交流。
三、合作探究
1.理解标题:标题“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含了哪些内涵?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出答案。
(1)“苇草”:渺小、脆弱
①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
②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
(在时间空间无限大的宇宙面前,人显得微不足道,不堪一击。)
(2)“能思想”:伟大、高贵、有尊严
①但他(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②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③我很能想象一个人没有手、没有脚、没有头。然而,我不能想象人没有思想,那就成一块顽石或者一头畜生了。
④由于思想,我却囊括了宇宙。
(3)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
2.画出文中你感悟较深的句子,谈谈你的感受。(小组间可交流,推荐代表发言。)
方法指导:①联系上下文。
②抓住句中的关键词。
③为主题服务。
可能涉及的语句:
(1)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明确:一方面人在自然界面前是弱小的,另一方面人又因为思想超越了自然界中的其他物种,超越自然,超越宇宙。因而能驾驭自然界中的其他物种,显示出人的伟大,人的伟大来源于人思想的力量。
老师列举两个典型的例子并解读:
孔子: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有一位先人我们是绝对不能遗忘,他就是孔子。孔子虽然是离我们很遥远的古人,但是他的思想,却引领着我们从公元前,走到公元后,它的思想光芒照彻了整个世界,为后人景仰。孔子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儒学已经成为世界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霍金:特别提出的是霍金,英国著名的科学家,被誉为是“宇宙之王”。但是,他在21岁的时候不幸患上了严重的肌肉萎缩症,在轮椅上坐了将近50年,后来病情发展到全身瘫痪,不能说话,只有一根手指头可以动弹,但仍然创作出了伟大的著作——《时间简史》。可以说,霍金就是轮椅上巨人,他可以通过他的《时间简史》引领着我们去穿越时空,探索世界的奥秘。虽然他只有一根手指头可以触碰到尽在咫尺的、冰冷的控制器按钮,但是他广博思想却早已延伸到遥远的宇宙天际。
(2)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明确:作者把思想看作人之所以为人及人超出其他万物的标志。因为人是高于自然的,在自然界中人有着绝对的优势,它的优势表现在精神上,在他的思想上,思想可以超越自然,超越物质,可以通向无限,这使得人在自然中有了尊严,有了主宰世界的能力,所以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提高自己”,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我们存在于世界的意义,人在自然中的崇高使命。这里作者把这一使命上升到道德层面,换言之,人若不努力思考,就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即丧失了人之为人的起码条件。
(3)正是由于它而不是由于我们所无法填充的空间和时间,我们才必须提高自己。
明确:我们在时间空间方面都是“脆弱的” ,但思想能够获得尊严,我们要做的是努力思想,追求尊严。
(4)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明确:“道德”是每个人、每个生命个体必修遵循的准则和规范。人区别于宇宙万物的根本特点就是能思想,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提高自己”,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是我们存在于世界的意义,是人在自然中的崇高使命。这里作者把这一使命上升到道德层面。换言之,人如果不努力地好好思想,就丧失了人之为人的起码的条件,丧失了做人的尊严,也就是一个不道德的人。
把“努力好好地思想”作为我们的准则和规范,说明作者对思想的高度重视。
(5)我占有多少土地都没有用,由于空间,宇宙便囊括了我并吞没了我,有如一个质点;由于思想,我却囊括了宇宙。
明确:第一,人在无限大的宇宙面前,显得微不足道,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古今中外无数的文人墨客面对着浩瀚的宇宙,发出了宇宙无穷、人生短暂渺小的哀叹。有诗为证:“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就像一首歌里唱到的一样“我还想再活五百年”。其实,就算再活一千年,与广袤的宇宙相比也是显得多么地短暂渺小。)
篇11:高中语文《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
一、教材分析:
帕斯卡尔的《思想录》与《培根论人生》、《蒙田随笔集》被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是一篇哲理性很强的文章,是帕斯卡尔记录偶尔闪现的思想,虽然是零星无序的但真实而细致,处处洋溢着理性的光芒,说出了许多我们有感悟但永远也说不出来的话。这篇文章较为艰深,在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其语言跳跃、晦涩、不畅,故而教师要进行引导阅读。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理清思路、概括主旨的训练,培养、锻炼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文章内容,并体会用形象化语言阐释抽象道理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围绕“人是能思想的苇草”的中心话题,通过组织讨论,要求学生把自己的人生积累和经验带入文本,与作者、文本对话,理解作者思想的深邃并能演绎自己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著名思想家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看法,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三、重难点分析:
理解帕斯卡尔“人是能思想的苇草”的著名比喻所体现的思想对人生的意义
四、学情分析
作为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人生经验和阅读积累,思想渐趋丰富,对于思想性极强的文章理解起来虽有难度,但是可以通过阅读和指导达成目标的。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
2.教学基本环节:发导学案、布置预习→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布置作业,课后提高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结合课本注释,阅读文章,梳理段落大意,标画精彩语句、段落,标记疑难之处。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课始预习检测
1.作者常识:尔布莱兹·帕斯卡尔(Blaise Pascal,1623-1662)是法国十七世纪最具天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他一生体弱多病,只活了三十九岁,但在身后却为自己留下了高耸的纪念碑。他的代表著作是1670年首版的《思想录》,为哲学和宗教方面的探讨提供了丰富的源泉,成为人因思想而伟大的一个明证。该书又被法国大文豪伏尔泰称为“法国第一部散文杰作”。 它与《蒙田随笔集》《培根人生论》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
2.注音听写
苇草 无与伦比 蔑视 荒.唐 卑贱 愚蠢
(二)情景导入
(多媒体播放《在水一方》主题曲)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听这首歌可以想象到成片的芦苇独守江边,在风中摇曳。那瘦瘦的筋骨,青青的枝叶,茂密的芦苇,造就了最古典最优美的诗情画意!多年以后,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同样在见到芦苇后灵光一现,咏出了“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这样的至理名言。
(投影:罗丹的雕塑《思想者》)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如是说。可见,思想是一个人为人所存在的重要标志,没有思想,就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三)明确目标及重难点
(四)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齐读课文,感受文章诗意化的特点,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理解课文,理清帕斯卡尔的思路,并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文章的主要观点。
【明确】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1)人从生理层面来看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
(2)人的全部尊严都在于思想。
(3)努力思想是道德的原则。
2、精读课文,问题探究
(1)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明确】第一段:思想形成人的伟大。即:人之伟大源于他拥有思想。
(2)“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概括了人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思考和脆弱?
篇12:高中语文《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
【教材分析】
这是帕斯卡尔写的一篇短小干练的哲理随笔。它安排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中第三单元第10课,是第10课的第二篇文章, 帕斯卡尔通过把人比作成一根苇草,强调是一根有思想的苇草,生动形象而又准确深刻地揭示了人活着应该有思想、要不断追求思想这一人生哲理。文章篇幅虽小,但寓意深刻,所以,本课的教学任务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
【学情分析】
本文学习的主体是高一的学生。本文篇幅不长,语言精练,但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学生通过阅读,能明白字面的语义,但对字背后的深刻含义,就停留在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层次。因此,这既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但也正是由于文章字数不多,结构明晰,比喻新颖,让学生不但不会有畏难情绪,而且还会对教学过程充满了期待,有利于教学。
【教学目标】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品味文章富有哲理的语言。
体味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敢思想、要思想、有思想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把握全文的中心思想,理清文章行文脉络。
从作者富有哲理的语言中得到启示。
难点:
品味文章语言,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加以阐释。
【教学方法】
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黑板。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我和‘我’”,情境导入
同学们,请拿出镜子照一照,看看镜中的你和现实的你,有什么不一样?
(基本相同;现实的“我”有生命,镜中的“没有生命”;镜中的人不会说话;镜中的人受“我”控制)
同学们都说的非常好,的的确确,镜中之人在外表上与我们没有丝毫差别,然而不同的是,我们具有鲜活的生命,具有独立的思维,有自己的思想,才能控制一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文章《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看看有思想到底有多重要。
二、“‘我’和苇草”,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
2.分组朗读。
要求:概括每一段的段意,理清层次。
(第一自然段:强调人不能没有思想,否则不能称之为人
第二自然段: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第三自然段:人与宇宙的不同。
第四自然段:告诉我们全部的尊严就是思考,要努力思考。
第五自然段:我们追求自己的尊严,有了思想才能囊括宇宙。
篇13:高中语文《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平代表作及其贡献。
2、理解作品关于“人是能思想的苇草” 这一哲学命题的深刻内涵。
3、体会作者深邃的思想与诗意的激情高度融合的表达效果。
一、导入新课
以谜语导入(什么动物早晨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傍晚三条腿走路?)学生很容易就会说出谜底,那么同学们认为人是什么呢?(学生简要谈谈),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经对着他的门徒给人下了一个定义:“人就是没有羽毛、两条腿直立的动物。”于是门徒中就有反对者抓了一只公鸡,把羽毛全部拔光,拿着公鸡来到柏拉图面前质问:“这就是老师所说的人吗?”面对着学生的质问,柏拉图一时无言以对,面红耳赤。(在生物学上,人的学名为“智人”。其生物性特点是:飞不过鸟、游不过鱼、跑不过马;敏捷不如猴、力量不如牛;看的没有鹰远、嗅觉没有狗好;没有皮毛御寒、没有利爪防身。按照自然界的“丛林法则”来说,应该算是典型的“弱势个体”,需要上帝眷顾或法律保护的对象。)柏拉图当时只是从外部特征来定义人,显得过于表面化,是错误的。然而,在西方另一位哲人帕斯卡尔的眼中,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板书)帕斯卡尔为什么要把人比作能思想的苇草,今天我们就一同走入文本去探讨、去感悟。
二、走近作者
帕斯卡尔,是法国十七世纪著名的思想家。母亲在他三岁时离开了他 ,他一生体弱多病,病魔始终折磨着他。糟糕的身体状况导致他终身没有结婚,生活孤独,只活了三十九岁。但在身后却为自己留下了高耸的纪念碑。他的代表者是《思想录》。
同时,他也是法国17世纪最具天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他在理论科学和实验科学两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几何学上的帕斯卡尔六边形定理、帕斯卡尔三角形,物理学上的帕斯卡尔定理等均是他的贡献。
三、题目分析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包含了几层意思?文章第二段“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一)生命如苇草般的脆弱
展示:周国平的《直面苦难》:“地震,海啸,瘟疫,绝症……大自然的恶势力轻而易举地把我们或我们的亲人毁灭。”并配以自然灾害的ppt
(二)人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思想使渺小的人变得高贵。
可让学生列举中外的具体事例,比如:海伦凯勒、史铁生司马迁等
海伦·凯乐的世界是漫长的黑夜。史铁生在最好的年华里失去了双腿。但是思想却让她(他)们的生命焕发出光辉!
四、整体感知
那么,作者写这篇文章是否就为告诉我们这个道理呢,是否就为告诉我们“人是像苇草一样渺小、脆弱的”?请大家齐声朗读全文,然后告诉我作者以这样一个比喻句为题的目的。
1、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明确:这样比喻是为了衬托出思想的力量:思想使渺小的人变得高贵和有尊严。宇宙的浩大,能毁灭脆弱渺小的人;人却因为思想,可以概括宇宙,这就是人在宇宙中的全部尊严。
2、用文中的话来概括一下文章的核心观点,你们觉得是什么呢?
明确:第一段:思想形成人的伟大。即:人之伟大源于他拥有思想。第五段: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
作者发出如此深刻的人生感慨,其实和他的人生经历和遭遇有关。一方面帕斯卡尔一生体弱多病,始终被病魔折磨着,39岁英年早逝。另一方面,在短短的一生中,他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突出的成就。可以说帕斯卡尔在肉体上是脆弱的,但是思想上是强大的。
3、你是如何理解这两句话的呢?(第一段:思想形成人的伟大。第五段: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朗读第2、3段。(核心问题:为什么说人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ppt帕斯卡尔的话)(ppt生活实例:孔子、霍金等)
{学生不理解的主要是人为什么因思想而伟大,应帮助学生理解一方面人在自然界面前是弱小的,另一方面人又因为思想超越了自然界中的其他物种,超越自然,超越宇宙。因而,人的伟大来源于人思想的力量。}
孔子: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有一位先人我们是绝对不能遗忘,他就是孔子。孔子的思想引领着我们从公元前,走到公元后,他的思想光芒照彻了整个世界,为后人景仰。孔子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儒学已经成为世界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霍金:特别提出的是霍金,英国著名的科学家,被誉为“宇宙之王”。但是,他在21岁的时候不幸患上了严重的肌肉萎缩症,在轮椅上坐了将近50年,后来病情发展到全身瘫痪,不能说话,不能说话,只有一根手指头可以动弹,但仍然创作出了伟大的著作---《时间简史》。可以说,霍金就是轮椅上的巨人,他可以通过他的《时间简史》引领着我们去穿越时空,探索世界的奥秘。虽然他只有一根手指头可以碰触到近在咫尺的、冰冷的控制器按钮,但是他广博的思想却早已延伸到遥远的宇宙天际。
4、围绕这一核心,作者还表达了哪些基本观点?
第2、3段:思想能使渺小的人变得高贵和有尊严。
第4段:人心灵追求与实际表现的矛盾。
第5、6、7段:思想的伟大和卑贱。
第8、9 10段:人是可悲与伟大的统一体。
五、 问题探讨
1、文章中,作者联想到了什么?找出你感悟最深的语句,结合生活谈谈你的理解。
(1)、“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概括了人什么样的特点?脆弱、渺小
( 2)、为什么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作者用只能在风中无力摇晃的苇草作比喻,形象写出人本身的脆弱、渺小。然而作者更看到人脆弱表象背后的东西,那就是人又是高贵的,比能毁灭他的宇宙高贵得多,因为他有思想。宇宙的阔大,能毁灭脆弱渺小的人;人却因为思想,可以囊括宇宙。这就是人在宇宙中的全部尊严。人是高于自然的,在自然界中人有着绝对的优势,他的优势表现在精神上,在于他的思想上,思想可以超越自然超越物质,可以通向无限,这使得人在自然中有了尊严,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提高自己”,要“努力好好地想想”,这就是我们存在于世界的意义,人在自然中的崇高的使命。
(3)如何理解“想表现为天使的人却表现为禽兽”?
? 作者认为,人的心灵追求与实际表现是矛盾的。人,即使他堕落了,但也没有完全泯灭心中的灵性之光,所以他才会想表现为天使;但是这个善良的愿望只是人的显意识,而在这一意识的冰山下蠕动的,常常是连禽兽都不如的邪恶,而人又常常由以示或者无意识地漠视这种邪恶。有一句老话:善良的愿望优势八人引导到地狱中去,这些善良的愿望可以用自有、民族、平等、博爱等名之,也可以用幸福、革命、富裕、正义等描绘,但在历史上,有多少罪恶都是凭着这些善良的愿望而大行其道。
(4)、思想既然是无与伦比的东西,为什么说他有缺点,又是卑贱的呢?
思想是伟大的,因为它是独立的、自由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可惊叹的、无与伦比的东西。正是它使人如芦苇一样脆弱的生命变得有力,是它使人高于其他万物,超越了一切貌似强悍的对手,成为万物灵长。是它使人拥有尊严,是它形成了人的伟大。然而因为人们总是被许多虚幻、邪恶的思想包围着,它驱使人们追求享乐、安适、衣食温饱天伦之乐,人们永远不会满足于此,妄想得到更多的更高的来自别人的关注,所以人们难以超越这些虚荣的念头而真实地生活,这些思想又使人显得卑贱、愚蠢。
(5)如何认识“人是可悲与伟大的统一体”?
人是一个可悲的存在,人是卑鄙渺小、微不足道的,然而可贵的是,人能认识到他的可悲,其他万物,比如一棵树就做不到,因此人又是伟大的。帕斯卡尔可以说是深刻地洞察了人类心灵的辩证法,他不像愤世疾俗的人那样,只看到了人性的黑暗;也没有如那些浮浅的乐观主义者一般,只看到了人性的光明。面对着人的心灵,他敏锐地觉察到:人性之中最奇怪的东西莫过于我们在一切事物里都发现相反性。人的伟大和可悲,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点。
篇14:《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说课稿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是高中语文组X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想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首先谈一谈我对于教材的理解,《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是人教版高中必修4第三单元第10课的一篇文章。本组课文的专题是杂文、随笔等。《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是一篇哲理性很强的文章,是帕斯卡尔记录偶尔闪现的思想,虽然是零星无序的但真实而细致,处处洋溢着理性的光芒,说出了许多我们有感悟但永远也说不出来的话。
二、说学情
高中生已经接触过一些随笔和杂文,对于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和核心观点不会有太大困难,但对于一些富有哲理的语句的理解,还需教师进一步引导。
三、教学目标
根据对于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生情况的了解,设立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正确筛选文章信息,抓住表达作者思想的语句。
2.正确解读作者思想,品味其中所蕴含的生命哲理。
3.培养崇高的生命意识,学会享受健康人生,和谐生活。
四、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三维教学目标的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为解读文中的生命理念,并能由此深化对生命的认识。难点则为提炼重点语句,深入理解作者的生命理念。
五、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目标,我本堂课主要采用朗读法、探究讨论法、情境设置法。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首先,我我用自己的语言说明本文的核心思想,接下来顺势导入本堂课的课题《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本篇文章的兴趣。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悟
播放配乐音频朗诵,学生欣赏。接下来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帕斯卡尔认为“人”的特点是什么?让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并概括本文的核心观点是什么。教师进行总结。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把握本文的核心观点,为接下来研读重点语句做铺垫。
(三)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研读赏析。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接下来让学生分组朗读,分段朗读课文,找到本文关键词句,进行圈画讨论。预设学生会找到:“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由于思想,我却囊括了宇宙。”指名学生分析圈画出的语句,教师只做引导。学生基本能够理解掌握本文富有哲理的语句,这些语句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明白本文作者想要表达的生命理念。
接下来,我会继续提问学生:为什么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怎样理解“这就是道德的原则”?通过这一问题的设置,学生能够深化对生命的认识,了解思想的伟大,并突出本堂课的重点内容。
(四)作业布置
1.可见,社会环境的影响几乎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但它犹如一个巨大的“磁场”,个人一旦置身于这种环境之中,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环境对他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设计意图:为学生归纳出本文的核心思想,高度概括学习本文的意义。)
2.预习《信条》。
(设计意图:为下堂课教学做好铺垫。)
篇15:《短文》学案:热爱生命、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信条(高二必修学案设计)
《短文三篇》学案:热爱生命、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信条(人教版高二必修学案设计)
三维目标确立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文章丰富的文化内涵,提高文化素养。
2、把握论著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要在阅读过程注重反思,提出自己的见解,与人交流,共同提高。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反复朗读,相互质疑,整体把握文章。
2.研讨探究法 ,深入文章,探讨课本中体现出来的哲理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增加生命的责任意识和价值思考,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理念。
2、了解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对于自己的意义。
3、思考应该如何去生活,正确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以及地位。
课时:2课时
学习步骤
第一课时
一、自读检测,巩固基础
1、填空
1)蒙田(1533-1592), 文艺复兴后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代表作 开创了 文学的先河,对法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帕斯特尔(1623-1662),法国 、 、 ,主要著作 。
(3)罗伯特富尔格姆, 当代作家、哲学家。主要著作 ,
。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补充汉字。
培养皿( ) 忖度( )( ) 畜牧( ) 囊括( ) Xiāo ( )逝
xiāo( )毁 xiāo ( )烟 xuē( )弱 wǎn ( )惜 wǎn委( ) wān ( )蜒 zào 枯( ) zào 焦( )
二、研读课文,品味鉴赏
1、文中说“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这种做法显然不可取,你认为应该怎么做才是“聪明人”的做法?
2、作者在文章中说“我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你如何理解作者比别人多享受到生活的?你同意作者的“生活乐趣大小是由对生活关心程度决定的”这个观点吗?
3、既然文章的题目是“热爱生命”,作者却说“准备随时告别人生,毫不惋惜”, “由于生之本质在于死”,“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这里的“生存和死亡”和“热爱生命”有什么联系?
4、作者将要如何去热爱自己的生命?
三、、拓展训练
生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史怀哲说:“无论何时以何种方式选择伤害或毁灭生命都如同恶魔般有罪,这是道德需要考虑的原则。”
1)你如何理解“这是道德需要考虑的原则”?
2)对于“生命”这个话题,你如何看待?如果是“死亡”的伤痛,你准备怎么面对?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
1、 关于《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这是作者在瞬间进发出的思想火花。读完整篇文章,作者认为人的特点是什么?
2、人能够思想,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3、关于《信条》,找出文章主旨。
二、研读课文,品味鉴赏
1、关于《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的文本研读
思考:文章中说,“思想形成人的伟大”,“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结合整篇课文,来谈谈你对这几个观点的看法。
2、关于《信条》的文本研读
1)这是一篇具有很强哲理性的文章,请大家谈谈初读以后的感受。
2)文章中说,“想想这样一个世界,它将许愿给我们大家--整个的世界--每天下午三点钟都有
小甜饼和牛奶……”,作者在这里说到“许愿”,也就是人们还没有过上这样一种生活,没有拥有
这样的世界,请结合文中的信条,来理解我们不能过上如此简单的生活的原因是什么。
4)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结合自身,来谈谈你的人生信条是什么?
三、拓展训练
下面是从课文中选出的关键词,请选择一至两个写一句带有警示意义的句子或一段话,来表达你对人生、对生活等的感悟。
关键词:生命 生活 死亡 思想 为人 做事
附录
作者简介
(1)蒙田(1533-1592),法国文艺复兴后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在16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他是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一位知识权威和批评家,是一位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亦是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冷静研究的学者。从他的思想和感情来看,人们似乎可以把他看成是在他那个时代出现的一位现代人。
蒙田出身贵族,祖上是波尔多人,他早年学习拉丁文,在波尔多市念完中学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深居简出,闭门读书思考。后来,他在政府部门任职,成为波尔多市议员,并两度被选为波尔多市市长。1562年他皈依天主教;1572年在他父亲死后才开始撰写《随笔集》。
(2)帕斯卡尔(1623-1662),法国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和散文家。主要贡献是在物理学上,发现了帕斯卡定律,并以其名字命名压强单位。主要著作《思想录》。
(3)罗伯特富尔格姆,美国当代作家、哲学家。在他的经历中,他当过干活的牛仔、民歌手、IBM公司推销员、专业画家、教区牧师、酒吧调酒师、绘画教师和父亲。他和他的妻子住在西雅图的一座船屋里。主要著作《我一躺倒,身下就起火》,《我需要知道的一切》。
2.文体常识
随笔是散文中特殊的一种,写随笔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没有任何的负担,没有华丽的辞藻,严密的结构。随笔的形式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随笔也不受字数的限制,篇幅长短皆由内容而定。写随笔最重要的是要表达出写作的意图,或是一种快乐的心情,或者是一点小感悟,或是一个新观点。散文与随笔的区别:随笔主“理”,是说理的,重“讲谈”色彩,较为冷静;而散文主“情”,是抒情的,重“自白”色彩,较为热烈。随笔面向人生,咀嚼人生况味,重哲理感悟;而散文面向内心,剖露人性奥秘,重生命体验。随笔讲求“文化”品位,读之能增人智慧,令人玩味不尽;而散文崇尚“人性”深度,读之能开启性灵,使人净化灵魂。
随笔与杂文都重说理、讲个性、富理趣,但是也有区别:首先表现在取材上,杂文取材多为抨击时政、针砭时弊,往往“小中见大”;随笔在取材上比杂文要“软”“淡”一些(多为二、三流题材),往往是“小中见趣”。其次表现在笔调上的区别,杂文“犀利”,往往寸铁杀人,“当头一击”即制强敌于死地,诚所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随笔较为“闲适”,常常从容道来,温文尔雅,总不失“绅士”风度。另外还表现在语言色彩上,杂文多用“讽刺”,比较辛辣;随笔推崇“幽默”,较为惬意。
李志方
篇16:短文教学设计:热爱生命、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信条(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
短文三篇教学设计:热爱生命、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信条(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10 短文三篇
课文研习
一、要点解析
1.《热爱生命》第一段阐释了什么?是怎样阐释的?
阐释了作者对生命的认识:①我觉得它值得称颂,富于乐趣。②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
作者从对“度日”这个词语的理解写起,通过与“哲人”的态度对比,否定“哲人”的看法,反衬自己对生命的称颂和热爱。最后一句的引用,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无比热爱。
2.《热爱生命》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两段文字都紧紧围绕“热爱生命”这一中心来谈。第一部分,作者从对“度日”的理解谈起,深入到对生命的热爱;第二部分,作者用“不过”一转,谈的似乎是生死观,但他要使此生无悔,同样还是在谈对生命的热爱,而且第二部分谈得更具体、更深入,对我们更有启发教育意义。
3.《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一文,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
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从生理的层面来讲,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一口气、一滴水就能致人于死命。第二,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因为能思想,区别于顽石或者牲畜;因为能思想,比能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比囊括了人并吞没了人的宇宙高贵得多;因为能思想,人囊括了宇宙。第三,人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是道德的原则。人不能求之于空间,占有多少土地都不会有用。总之,人的尊严在于能思想,因此人要“努力好好地思想”。
4.《信条》一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突出特点?
《信条》看似浅显或绝对,实际上并非如此。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说过,他之所以能获奖,主要原因就是他牢记并实践了在幼儿园就学过的那些信条。本文篇幅短小,所阐述的主题集中,见解新颖而不难理解。这篇课文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作者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而且讲得机智、幽默、充满温情,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并高高兴兴地去实践。
二、学法指导
1.整体把握三篇短文,自己尝试编写其结构提纲。参考示例:
《热爱生命》结构图如下
好日子
我对“度日”的态度
热 坏日子
爱 湖涂人以人生的看法
生 生命值得赞颂
命 我对生命与人生的观点 要乐于生
要讲究生活方式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结构图如下:
能想像的
1.物质比精神重要
不能想像的
人是一 2.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根能思 人是脆弱的
想的苇 3.阐述思想的生要
草 思想使人紧强
4.人要追求自己的尊严--求之于自己的思想
《信条》结构图如下
我在幼儿园学到的东西
信条 这些东西放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行
再提一个忠告
2、这三篇随笔中有一些非常精警的句子,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独到感悟,把它们抄写下来,认真理解其深刻的内涵,再想想,看对你有什么启示。
三、延伸拓展
1.作者简介
蒙田(1533~1592),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思想家、散文家,著有《随笔集》。他对培根和莎士比亚等人影响很大。
帕斯卡尔(1623~1662),法国17世纪最具天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思想家。几何学上的帕斯卡尔六边形定理、帕斯卡尔三角形定理,物理学上的帕斯卡尔定理等都是他的贡献。他还创制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制作了水银气压计。他同时还是概率论的创立人之一。主要著作有《思想录》《几何学的精神》等。《思想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认为是法国古典散文的奠基之作,与蒙田的《随笔集》、培根的《论人生》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
富尔格姆,美国当代作家。作品有《信条》《捉迷藏》《我需要知道的一切》《动物园》等。
2.文体常识
随笔是散文中特殊的一种,写随笔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没有任何的负担,没有华丽的辞藻,严密的结构。随笔的形式可以不要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随笔也不受字数的限制,篇幅长短皆由内容而定。写随笔最重要的是要表达出写作的意图,或是一种快乐的心情,或者是一点小感悟,或是一个新观点……
散文与随笔的区别:随笔主“理”,是说理的,重“讲谈”色彩,较为冷静;而散文主“情”,是抒情的,重“自白”色彩,较为热烈。随笔面向人生,咀嚼人生况味,重哲理感悟;而散文面向内心,剖露人性奥秘,重生命体验。随笔讲求“文化”品位,读之能增人智慧,令人玩味不尽;而散文崇尚“人性”深度,读之能开启性灵,使人净化灵魂。
随笔与杂文都重说理、讲个性、富理趣,但是也有区别:首先表现在取材上,杂文取材多为抨击时政、针砭时弊,往往“小中见大”;随笔在取材上比杂文要“软”“淡”一些(多为二、三流题材),往往是“小中见趣”。其次表现在笔调上的区别,杂文“犀利”,往往寸铁杀人,“当头一击”即制强敌于死地,诚所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随笔较为“闲适”,常常从容道来,温文尔雅,总不失“绅士”风度。另外还表现在语言色彩上,杂文多用“讽刺”,比较辛辣;随笔推崇“幽默”,较为惬意。
(引自刘锡庆《“随笔”随谈》)
基础测评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倔强 废黜 笨拙 咄咄怪事 相形见绌
B.骨骼 烙饼 贿赂 格格不入 网络世界
C.玷污 砧板 毡帽 信手拈来 沾沾自喜
D.鞭苔 青苔 治理 贻笑大方 百战不殆
2.填入下文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他们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在于将它打发、消磨,并且尽量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 我,我却认为生命不是这个样的,我觉得它值得称颂,富有乐趣, 我到了垂暮之年也还是如此。
(2)然而, 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得多, 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一无所知。
A.至于 即使 纵使 因为 B.至于 纵使 即使 所以
C.对于 假使 纵使 因为 D.对于 即使 即使 所以
3.下列各句,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
B.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
C与政界要人的亲密交往,鞭辟入里的报道风格,使得赖斯顿在美国影响力最大的报纸《纽约时报》独领风骚40多年。
D.各位小朋友,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去走走,要注意来往车辆,手拉手,紧挨一起。要学会相互关照,要相敬如宾。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过,我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这倒不是因生之艰苦或苦恼所致,而是由于生之本质在于死。
B.拿“度日”来说吧,天色不佳,令人不快的时候,我将“度日”看做是“消磨时光”,而风和日的时候,我却不愿意去“度”。
C.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
D.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正是由于它而不是由于我们所无法填充的空间和思想,我们才必须提高自己。因此,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习题。
我对某些词语赋予特殊的'含义。拿“度日”来说吧,天色不佳,令人不快的时候,我将“度日”看作是“消磨光阴”,而风和日丽的时候,我却不愿意去 “度”,这时我是在慢慢赏玩,赏略美好的时光。坏日子,要飞快地去“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度日”“消磨时光”的常用语令人想起那些“哲人”的习气。他们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在于将它打发发、消磨,并且尽量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至于我,我却认为生命不是这个样的,我觉得它值得称颂,富有乐趣,即使我到了垂暮之年也还是如此。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
“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语)
不过,我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这倒不是因为生之艰苦或苦恼所致,而是由于生之本质在于死。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我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尤其在此刻,我眼看生命的时光无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分量。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饱满。
5.文章第一段中说“坏日子,要飞快地去‘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此句中的“度”意思是什么?为什么说“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呢?
答:
6.文中“糊涂人”对生命是怎样认识的?“哲人”对生命是怎样认识的?“我”对生命是怎样认识的?
答:
7.作者认为生命“值得称颂,富于乐趣”,最后一段又说“我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这是否自相矛盾?为什么?
答:
8.最后一段说“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那么应讲究哪些方法呢?试作简要概括。
答:
9.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
A.文章篇幅短小,言简意赅地道出了作者对于生命和生活的独特理解、深刻感悟和“自得其乐”的处理方式,表现了作者“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行文风格。
B.现实的生命历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有阳光明媚的日子,也有淫雨霏霏的时候。坏日子既然不可避免,那就让我们选择热爱生命中的好日子。作者表现出了一种积积进取 的情怀,而不是随遇而安的态度。
C.文章不仅告诉我们热爱生命的题旨,而且告诉我们如何去热爱生命,前者使我们 “知”,后者使我们“行”,这是先哲用自己对生命的理解来晓谕后辈去实践“热爱生命”这一人生主题。
D.“热爱生命”需着眼于现实,热爱眼前的现实的生命,不作不切实际的空想,只有抓住现实才是热爱生命的最好态度,不对来世存任何希望,体现了作者的现实主义态度和及时享受、及时行乐的思想。
E.对于不理想的“生命”形态,我们不能做糊涂人,作者引用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语对于蒙田所处的时代来说,不啻于刺向中世纪封建神权的一柄利剑,是对把希望寄托在虚妄的上帝身上的信徒的当头棒喝。
三、拓展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的习题。
石缝间的生命
林希
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或者只就是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春绿秋黄,岁岁枯荣。它们没有条件生长宽阔的叶子,因为它们寻找不到足以使草叶变得肥厚的营养,它们有的只是三两片长长的细瘦的薄叶,那细微的叶脉告知你生存该是多么艰难;更有的,它们就在一簇一簇瘦叶下又自己生长出根须,只为了少向母体吮吸一点乳汁,便自去寻找那不易被觉察到的石缝。这就是生命。如果这是一种本能,那么它正说明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地不可遏制。或者就是一团一团小小的山花,大多又都是那苦苦的蒲公英。它们的茎叶里涌动着苦味的乳白色的浆汁,它们的根须在春天被人们挖去作野菜。而石缝间的蒲公英,却远不似田野上的同宗生长得那样茁壮。它们因山风的凶狂而不能长成高高的躯干,它们因山石的贫瘠而不能拥有众多的叶片,它们的茎显得坚韧而苍老,它们的叶因枯萎而失去光泽;只有它们的根竟似那柔韧而又强固的筋条,似那柔中有刚的藤蔓,深埋在石缝间狭隘的间隙里;它们已经不能再去做为人们作佐餐的鲜嫩的野菜,却默默地为攀登山路的人准备了一个可靠的抓手。生命就是这样地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但一切的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拼搏。
如果石缝间只有这些小花小草,也许还只能引起人们的哀怜;而最为令人赞叹的,就在那石岩的缝隙间,还生长着参天的松柏,雄伟苍劲,巍峨挺拔。它们使高山有了灵气,使一切的生命在它们的面前显得苍白逊色。它们的躯干就是这样顽强地从石缝间生长出来,扭曲地、旋转地,每一寸树衣上都结着伤疤。向上,向上,向上是多么地艰难。每生长一寸都要经过几度寒暑,几度春秋。然而它们终于长成了高树,伸展开了繁茂的枝干,团簇着永不凋落的针叶。它们耸立在悬崖断壁上,耸立在高山峻岭的峰巅,只有那盘结在石崖上的树根在无声地向你述说,它们的生长是一次多么艰苦的拚搏。那粗如巨蟒,细如草蛇的树根,盘根错节,从一个石缝间扎进去,又从另一个石缝间钻出来,于是沿着无情的青石。它们延伸过去,像犀利的鹰爪抓住了它栖身的岩石。有时,一株松柏,它的根须竞要爬满半壁山崖,似把累累的山石用一根粗粗的缆绳紧紧地缚住.由此,它们才能迎击狂风暴雨的侵袭,它们才终于在不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为自己占有了一片天地。
愿一切生命不致因飘落在石缝间而凄凄艾艾。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求最艰苦的环境。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才能锤炼自己,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既是生物学的,又是哲学的,是生物学和哲学的统一。它又是美学的,它具有如此震慑人们心灵的情感力量,它使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变得神奇辉煌。
(选自1983年9月10日《人民日报》)
l 0.第一自然段写道,“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结合全文,回答后面问题。
(1)作者为什么说石缝间的生命是“倔强”的?
答:
(2)作者为什么会“感动得潸然泪下”?
答:
11.第二段中说,“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利用文中的话阐释其含义。
答:
12.第三段描写石缝间松柏,详写什么?略写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
答:
13.文章最后写道,“石缝间顽强的生命……是生物学和哲学的统一”。这句话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利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答:
四、片段写作
14.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被一些思想家、文学家的名言所激励。这些名言给我们精神的指引,增强我们战胜困难的勇气,提供我们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这样一个现实:许多中学生所认为的名言只是优美的语句,并不承载思想内涵。
请就此问题发表你的看法,写一篇500字的短文。
篇17:高中语文《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设计
课题: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科目:语文 教学对象:高二学生 课时:1课时 提供者:_X 单位:_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选自人教版必修四第三单元,本课是一篇哲理性很强的文章,课文难度较大,本课涉及的哲学思想对高中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形成具有很大的意义,本文的哲理性语言对学生的写作帮助较大,值得学习,但学生在自主理解有一定困难,需要教师引导阅读。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把握文章内容。
能力目标:通过分析题目“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外国哲理性文章,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品味语言,领悟作者思想内涵,体会文章的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高二的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本课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品味哲理性文章的语言,在理解哲学思想上,对于学生来说有难度,以阅读鉴赏的标准来看,学生对哲学的领悟力有待提高。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本课在教学的设计上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阅读鉴赏的标准来要求学生理解,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难理解的语句,教师再做点拨,使学生的认识一步步走向深入锻炼学生的思维。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体会形象化语言阐释抽象化内涵的方法。
教学难点是理解帕斯卡尔“人是能思想的苇草”的著名比喻所体现的思想对人生的意义。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师)同学们记得以前学过的一首诗《蒹葭》吗?《蒹葭》中最广为流传的是哪一句?
(师)这句诗为我们展现出对美好爱情的追求,更重要的是那苍苍的苇草。江边摇曳的苇草,是人们浪漫情怀的触动点。多年后,苍苍的苇草再次引起了一位大思想家的沉思,并发出了感叹,其实,人就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学生回答: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通过旧知识导入,使学生回顾复习了学过的《诗经》,并通过苇草,这一具体的实物,引入新课的学习。
(师)初读课文,领略文章内涵。
齐读课文,感知文本。
默读课文,加深印象。
学生阅读课文,对文本形成自己的初步认知。 (师)作者为什么说“认识一根能思想的苇草”?阅读短文,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再用自己的话概括。 思考并讨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学,寻找难理解的句子,试着自行解决问题 展示答案
(师)总结:人的生命很脆弱,然而,人因为有了思想便拥有了所有的尊严,所以,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 1.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
人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一口气、一滴水足以致他死命。
2.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苇草
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人可以没有手脚,甚至头,但是,人不能没有思想。
由于思想,我却囊括了宇宙。
3.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我们要努力好好的思想。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通过重点句子的理解,学生在书中找到答案。
(师)提问: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一根有思想的苇草”?用文中的话回答
1.我们不能求之于空间
2.我们只能求之于自己思想的规定
3.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
4.我们要多读书,多走路? 充分发挥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拓宽学生思维广度,最好能联系实际生活。
?
(师)提问:
①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 ② 作者以“苇草”为喻说明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
?思考讨论并回答。
①思想形成人的伟大。即:人之伟大源于他拥有思想。?
②形象写出人的渺小、脆弱,在大自然面前的不堪一击。这样比喻是为了衬托出思想的力量:思想使渺小的人变得高贵和有尊严。宇宙的浩大,能毁灭脆弱渺小的人;人却因为思想,可以概括宇宙,这就是人在宇宙中的全部尊严。
再次使学生回到文本,思考问题。
(师)(总结)“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这一著名比喻,不仅确立了思想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也蕴含了帕斯卡尔对于能思想的人生的自尊与激情。帕斯卡尔认为只有同时看到人的崇高使命和人的软弱无力才能看到真理。他在《思想录》中,反复论述:人是伟大崇高的,又是卑鄙渺小的;是可以达到幸福的,又是处于十分悲惨的状况的,所以认识自己至少是认识人的一部分,伟大与卑微的统一,高贵与贫贱的统一,幸福与不幸的统一。我们对自己越是认识得越深刻就越接近于一个真实的人。? 课外阅读: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所以人们能创造发明各式各样的奇珍异宝。人类居住的地球也比其他星球更富丽堂皇。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所以人类比其他的生物更高级,他们总是站得比其他生物高,看得比其他生物远,自然就成了整个地球的主宰者。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所以爱迪生能发明电灯。这样,人类在夜里就更觉得明亮,至少不用点着油灯,遭受滚滚的黑烟。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所以贾生能演绎出偷香的浪漫;李白的杯中酒能让他有无限的情思;曹雪芹的梦中泪能让他成就巨著《红楼梦》;多多少少的深闺女子为《牡丹亭》忧郁又痴狂。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所以我会感叹“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的那种潇洒;会惋惜宋代那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的女词人;会感慨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和豁然;也会怜悯那位吟着“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多愁善感的葬花人。
所以,朋友,思想是尊贵的,是无代价的。我们要紧紧把握好我们的思想。
通过总结提升知识,研究性学习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课外阅读,增加学生阅读量。 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
篇18:高中语文《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设计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理清思路、概括主旨的训练,培养、锻炼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理解散发思想华彩的语句。
3、体会用形象化语言阐释抽象道理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围绕“人是思想的苇草”的人文话题,通过组织讨论,要求学生把自己的人生积累和经验带入文本,与文本化为一体,并能演绎自己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著名思想家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看法,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重难点分析:
理解帕斯卡尔“人是能思想的苇草”的著名比喻所体现的思想对人生的意义
教学方法
品读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们时常仰望着星空,思索着“人是什么”。
古希腊哲人柏拉图曾经面对着他的门徒给人下了一个定义:“人就是没有羽毛、两条腿直立的动物。”于是门徒中就有反对者抓了一只公鸡,把羽毛全部拔光,拎着公鸡来到柏拉图面前质问说:“这就是老师所说的人吗?”面对着学生的质问,柏拉图一时无言以对,面红耳赤。
柏拉图当时只是从外部特征来定义人,显得过于表面化,是错误的。然而,在西方另一哲人位帕斯卡尔的眼中,人是能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帕斯卡尔为什么要把人比作能思想的苇草,今天我们就一同走入文本去探讨,去感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学生标出自己感到疑惑的语句。
先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读后老师进行点评。
然后,再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有疑问的地方可以相互交流。
三、合作探究 围绕问题读课文
1、“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概括了人什么样的特点?
2、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参考:1、思考和脆弱 2、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3、为什么说“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呢?
(前后四人为一组探讨,最好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或自己所知道的事例)
引入A:思想有时给思想者带来的不是尊重,而是折磨,比如屈原,“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刻画了一个英雄末路、行销骨立的形象。他完全可以“随其流而扬其波”,站在黑暗中认为这就是光明。为什么还要做一个孤独的思想者呢?因为,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
4、如何理解“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学生合作讨论,代表发言)
篇19:高中语文《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设计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抓关键词,并分析关键词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能力。
2、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内涵,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过程与方法:
围绕“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的人文话题,通过品读、讨论、探究,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并能演绎自己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人生价值观:
提高学生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认识,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及难点
通过关键词的分析、重要语句的理解、重要文段的品读,来领会文章的旨意
教学方法
品读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们时常仰望着星空,思索着“人是什么”。
古希腊哲人柏拉图曾经面对着他的门徒给人下了一个定义:“人就是没有羽毛、两条腿直立的动物。”于是门徒中就有反对者抓了一只公鸡,把羽毛全部拔光,拎着公鸡来到柏拉图面前质问说:“这就是老师所说的人吗?”面对着学生的质问,柏拉图一时无言以对,面红耳赤。
柏拉图当时只是从外部特征来定义人,显得过于表面化,是错误的。然而,在西方另一哲人位帕斯卡尔的眼中,人是能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帕斯卡尔为什么要把人比作能思想的苇草,今天我们就一同走入文本去探讨,去感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学生标出自己感到疑惑的语句。
先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读后老师进行点评。
然后,再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有疑问的地方可以相互交流。
三、分析题目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这是一个奇特而富有诗意的比喻句。题目概括了人什么特点?怎么理解。
这个句子的主干成分是“人是苇草”,为什么把人比作苇草呢?本体和喻体具有相似点,是脆弱。但是,在中心名词“苇草”前面加了一个定语“能思想”,突出人不是一般的苇草,而是能思想的苇草,强调能思想的特点。
作者发出如此深刻的人生感慨,其实和他的人生经历和遭遇有关。一方面,帕斯卡尔一生体弱多病,始终被病魔折磨着,39岁英年早逝。另一方面,在短短的一生中,他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突出的成就。可以说帕斯卡尔在肉体上是脆弱的,但是思想上是强大的。
四、品读重要文段
(过渡:刚才我们初步分析了题目,请问,题目是从哪一段哪一句中摘选出来的?——第三段第一句——请学生读):
(一)品读第三段:
(先分析人脆弱的特点,然后分析人能思想的特点)
1、对,就是这一句:“人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脆弱的东西;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过渡语:我出示的句子和课文中有没有区别?少了哪几个字?我们在分析文本时,要学会抓关键词和关键句——你先说说,“只不过”“最”有什么作用?)
(明确)不行。“只不过”“最”这些修饰语突出了人的脆弱。
追问A:本段中还有哪一句写人的脆弱?请读一读:“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
追问B:“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应该重读哪个词语?
(明确)应该重读“足以”,突出极微小的东西也能致人于死地,加强了语气。
2、(过渡语:那么,要“但”又有什么用呢?)
“但”字是表转折的关联词,表示重心在后面,突出“能思想”才是重点。
3、人“能思想”的特点,在本段中是怎样表达的?(本段中哪句话体现了人“能思想的特点”?)
(明确)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4、小结这段的思路:这段的思路很清晰,第一句是主干句,点出人的两个特点,脆弱和能思想。然后,后面就围绕这两个特点展开,阐释这两个特点,典型的总分结构。
(过渡:刚才,我们认识了人能思想的特点,那么“能思想”对人有什么重要意义呢?在文中有一句高度凝练、高度概括的话,是一个独句段。它就是第二段“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二)品读第二段:
(分析了人能思想的特点后,进一步分析思想对人的重要意义)
如何理解“思想形成人的伟大”?能不能用具体的事例来证明这个观点?(分组探讨,互相交流)
学情分析:学生不理解的主要是人为什么因思想而伟大,应帮助学生理解一方面人在自然界面前是弱小的,另一方面人又因为思想超越了自然界中的其他物种,超越自然,超越宇宙。因而能驾驭自然界中的其他物种,显示出人的伟大,人的伟大来源于人思想的力量。
然后,老师列举两个典型的例子并解读:
解读:
孔子: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有一位先人我们是绝对不能遗忘,他就是孔子。孔子虽然是离我们很遥远的古人,但是他的思想,却引领着我们从公元前,走到公元后,它的思想光芒照彻了整个世界,为后人景仰。孔子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儒学已经成为世界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霍金:特别提出的是霍金,英国著名的科学家,被誉为是“宇宙之王”。但是,他在21岁的时候不幸患上了严重的肌肉萎缩症,在轮椅上坐了将近50年,后来病情发展到全身瘫痪,不能说话,只有一根手指头可以动弹,但仍然创作出了伟大的著作——《时间简史》。可以说,霍金就是轮椅上巨人,他可以通过他的《时间简史》引领着我们去穿越时空,探索世界的奥秘。虽然他只有一根手指头可以触碰到尽在咫尺的、冰冷的控制器按钮,但是他广博思想却早已延伸到遥远的宇宙天际。
(三)品读第四段:
(了解了思想对人的重要意义后,进一步分析人应该怎么样)
1、给第四段填空:
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________它________ 我们所无法填充的空间和时间,我们才必须提高自己。________ ,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 高中语文说课稿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整理19篇)】相关文章:
高中历史教研组工作计划2022-12-12
草教学教案教学设计示例2023-08-21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2022-12-03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学总结2022-04-30
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能思考的苇草2022-04-29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2023-11-03
高中语文《信条》教学教案2022-04-30
必修三语文《拿来主义》教案2023-08-11
关于思想议论文范文2024-01-24
高二语文重要知识点2023-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