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教案(合集14篇)由网友“志贺慎吾”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短文两篇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篇1:短文教案
短文两篇教案
短文两篇教案教学目标:
1、 知识和技能
(1)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2)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3)理解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4)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和翻译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文言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两篇文章的主旨以及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2、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解两篇文章的主旨。
3、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神话是我们文学天地中灿烂夺目的瑰宝。女娃造人的故事还记得吗?你还读过哪些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女娃补天,精卫填海)
二、复习一下有关神话知识。讲述神话的产生和特点及《山海经》。
1、神话是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许多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准确的解释。但是,人类又想要探求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只好借助于想像来解决这个问题了,而这种大胆而奇特的想像恰恰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这种想像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今天的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但仍有广阔的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寻,去研究,所以,这种想像力、创造意识,都是我们今天仍迫切需要的。
2、《山海经》译,书名。18篇。作者不详,各篇著作时代亦无定论,近代学者多认为不出一时一人之手,其中14篇是战国时作品,《海内经》四篇则为西汉初年作品。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参考价值。其中的矿物记录,为世界最早的有关文献。晋郭璞作注,并为《图赞》,今图佚而赞存;其后考证注释者有清代毕沅《山海经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经笺疏》,今人袁珂《山海经校注》等。
三、整体感知:
1、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节奏 .
2、 学生齐读2遍。(齐声朗读)
3、 学生对照注释,初步理解文句,划出疑难字词,师生交流。
逐走:竞跑,赛跑。 欲得饮:想要。
饮于河:黄河。 大泽:大湖。 邓林:桃林。
4、 学生口头翻译课文。(同桌交流)加深理解。
译文: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5、全文仅37个字,但故事情节波澜曲折,这篇神话共分几个画面来描述夸父?
明确:逐走,入日DD渴,饮于河渭DD北饮大泽DD道渴而死DD弃杖化邓林
四、问题探讨
1、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在这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夸父这一神话人物形象,具有超现实的想像、夸张的浪漫主义魅力。
2、你对夸父追日的行为有什么看法?你能不能写一段夸父临死前的内心独白?
明确:夸父是一个古代神话英雄,他不向自然屈服,敢于和自然斗争,甚至为此献身,更令人感动的是,死后,他的手杖,还要化成一片桃林,将顽强的生命延续下去。勇于探索、不怕牺牲、造福人类的可贵精神这篇神话对后世影响很大。
(对夸父这个人物,学生会有分歧,可能有学生认为夸父是不自量力,教师对此也不要断然否定,应该保护学生争论问题的积极性。可以从神话故事的特点方面引导学生从积极方面理解夸父的行为,从而理解夸父的宏大的.志向,巨大的气魄。)
夸父临死前的内心独白:学生自写,然后交流。
3、对《夸父逐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应如何理解?
夸父口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那么,什么是“邓林”呢?“邓林”实有基础,在现在大别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据清代学者毕沅考证,“邓”“桃”音近,“邓林”即“桃林” .“邓林”为地名之说,与“邓林”即“桃林”之说并不矛盾。我们可以认为,“邓林”既是地名,也是“桃林” ,“邓林”这一地名是因“邓林”的“桃林”之义而得名的。此处,“杖”与“桃林”同为木,形象上有相通之处;夸父的口渴如焚,与提供甘甜多汁果实和成片绿阴的‘桃林',在内容上也是相合的。夸父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这一结尾,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像力,丰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丰富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4、成语“夸父逐日”( “夸父追日” “逐日”)意为: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5、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在学习《夸父追日》的基础上,拓展训练激活思维
1、朗读余光中的诗。
夸 父
为什么要苦苦去挽救黄昏呢?
那只是落日的背影。
也不必吸尽大洋与长河,
那只是落日的倒影。
与其穷追苍茫的暮景,
埋没在紫蔼的余烬,
DD何不回身挥杖,
迎面奔向新绽的旭阳,去探千瓣之光的蕊心?
壮士的前途不在昨夜,在明晨,
西奔是徒劳,奔回东方吧,
既然是追不上了,就撞上!
2、学生四人小组讨论,谈谈读后感受。
明确:余光中的诗引领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所谓“追不上”,也并不表示结束,面对人生的困境与僵局,不是一味的勇往直前,浪掷生命于错误的目标上,而是冷静理性地思索确认方向追逐希望,一切都将有峰回路转的突破。
(转换思维的视角,便柳暗花明。这就是逆向思维。)
3、拓展思维训练。
例:《愚公移山》是个寓言故事,传统看法往往从愚公移山的目的、精神的角度正面肯定愚公为修建一条通往山外的通衢大道、改善生存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的良好动机和勇于面对困难不怕困难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逆向思维:与其搬山,不如搬家;移山贻误子孙; “愚公移山,精神可嘉,方法不当” ;我们做事情仅仅具有满腔热情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科学的方法,三者结合,才能把事情办好。
创设情景:
(1)精卫填海:以自己弱小的力量要填平大海,写出他敢于向大自然挑战、持之以恒的精神。
我们还可以这样思考……
(2)蜗牛:守旧、爬行主义、慢慢腾腾、四平八稳等。
我们还可以这样思考……
二、点评各组讨论结果。
三、进入第二篇《共工怒触不周山》
1、作品简介
《共工触怒不周山》(《淮南子?天文》。《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
2、导语
据传说,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号高阳氏,居子帝五(今河南濮阳附近)。他聪明敏慧,有智谋,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信。他统治的地盘也大了很多,北到现在的河北一带,南到南岭以南,西到现在的甘肃一带,东到东海中的一些岛屿,都是他统治的地城。古代历史书上描写说,倾项视察所到之处,都受到部落民众的热情接待。
但是颛顼也办过不合情理的事情。有这么一条律令就是他定的:规定妇女在路上和男子相遇,必须避让一旁;如果不这样做,就被拉到十字路口打一顿。这条法律虽然是传说,但是说明了在颛顼那个时期,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男子成了氏族中的主导力量,妇女的地位已经低于男子,父系氏族社会过取代了母系氏族社会,男子在社会上的权威已经确立。与颛顼同时,有个部落领袖,叫做共工氏。传说他是二人首蛇身,长着满头的赤发,他的坐骑是两条龙。
据说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后代。他的部落在现在今天的河南北部。他对农耕很重视,尤其对水利工作更是抓紧,发明了筑堤蓄水的办法。那个时候,人类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水的利用是至关重要的。共工氏是神农氏以后,又一个为发展农业生产做出过贡献的人。
共工有个儿子叫后土,对农业也很精通。他们为了发展农业生产,把水利的事办好,就一起考察了部落的土地情况,发现有的地方地势太高,田地浇水很费力;有的地方地势太低,容易被淹。由于这些原因,非常不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共工氏制订了一个计划,把土地的高处的土运去垫高低地,认为挖下洼地垫高可以扩大耕种面积,高地去平,利于水利灌溉,对发展农业生产大有好处。
颛顼部不赞成共工氏的做法。颛顼认为,在部族中至高无上的权威是自己,整个部族应当只听从他一个人的号令,共工氏是不能自作主张的。他用这样做会让上天发怒为理由,反对共工氏实行他的计划。于是,颛顼与共工氏之间发生了一场十分激烈的斗争,表面上是对治土、治水的争论,实际上是对部族领导权的争夺。
要说这两个人比起来,力气上,共工氏要强:论机智,他却不如颛顼。颛顼利用鬼神的说法,煽动部落民众,叫他们不要相信共工氏。当时的人对自然知识缺少了解,对鬼神之事都极为相信,不少人上了颛顼的当,认为共工氏一平整土地,真的会触怒鬼神,引来灾难,因此颛顼得到了多数民众的支持。
共工氏不能得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但他坚信自己的计划是正确的,坚决不肯妥协。为了天下人民的利益,他决心不惜牺牲自己,用生命去殉自己的事业。他来到不周山(今昆仑山),想把不周山的峰顶撞下来,来表示自己的坚强决心。
共工氏驾起飞龙,来到半空,猛地一下撞向不周山。雾时间,一声震天巨响,只见不周山被共工氏猛然一撞,立即拦腰折断,整个山体轰隆隆地崩塌下来。天地之间发生巨变,天空中,日月星辰都变了位置;大地上,山川移动,河川变流。原来这不周山是天地之间的支柱,天柱折断了,使得系着大地的绳子也崩断了,只见大地向东南方向塌陷。天空向西北方向倾倒。因为天空向西北方向倾倒,日月星辰就每天都从东边升起,向西边降落;因为大地向东南塌陷,大江大河的水就都奔腾向东,流入东边的大海里去了。
共工氏英勇的行为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在他死后,人们奉他为水师 (司水利之神),他的儿子后土也被人们奉为社神(即土地神),后来人们发誓时说“苍天后土在上”,就谈的是他,由此可见人们对他们的敬重。
3、“不周山”释义
不,表否定;周,周全,完整;山,高与地平面的自然隆起。不周山,就是不完整的山。这山一有名字,就不完整。共工氏怒触不周山,怒触的时候,这山就叫不周了。
4、事实
至于传说中的共工氏,当然并不一定实有其事,然而他那种勇敢、坚强,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的大无畏精神,是值得我们钦佩的。尽管前边所讲的神话和传说是后人的臆想和艺术加工,但在反映原始社会的某些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接近历史的真实,象部落首领的被神化,就反映了原来是服务于部落的首领转化成了高踞于社会之上的权力。原始社会也就开始有了阶段的分化。
注:“五帝”指的是黄帝和他以后的颛顼、帝喾、尧、舜这五个部落联盟领袖,他们被古代的历史学家尊称为 ’五帝'.
5、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节奏 .
6、 学生齐读2遍。(齐声朗读)
7、 学生对照注释,初步理解文句,划出疑难字词,师生交流。
8、 学生口头翻译课文。(同桌交流)加深理解。
译文:
从前,共工与颛顼争为帝王(共工:传说中的部落首领。颛顼:传说中的五帝之一,黄帝轩辕氏的孙子),(共工)发怒撞不周之山(触:碰,撞。不周山:传说中的一座大山),支撑天的柱子折了(按,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天有八根柱子支撑,地的四角有大绳拴挂),系挂地的绳子断了。天向西北方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朝西北方移动(焉:代词兼语气词,与“于是”或“于此”相当);大地的东南角陷塌了,所以江河泥沙朝东南角流去(潦:积水。水潦,这里泛指大地上的江河。尘埃:尘土,这里指泥沙。归:归向,这里指流向)。
9、背诵课文。
第三课时
一、请学生发挥想象,描述“共工与颛顼争为帝”的战争场景
二、质疑:
1、了解文章的内容之后,在你的心目中,共工是一个怎样的人?
讨论并归纳:共工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具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2、夸父和共工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
(1)夸父和共工都很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夸父敢于与太阳赛跑,共工敢于与颛顼争帝。
(2)夸父和共工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夸父死后弃其杖,化为桃林,为后人止渴;共工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兴修水利,发展农耕,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他们都是神话传说中的华夏民族的英雄。
三、教师总结
关于共工氏和颛顼争夺帝位,怒撞不周山的传说,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在那个时候,我们的祖先尚不知如何解释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不了解和掌握自然规律,因此在自然面前是那样的无力,因此把各种疑惑归之于神的存在,自然之力被形象化,人格化。所以创造了神话传说,歌颂心目中的英雄,也就塑造出了神话中盘古、女娲、黄帝等等传奇人物来。
尽管他们都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但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英雄气概和为民造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四、朗读背诵课文。
五、课堂练习: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练习。
烈日下,沙漠中,两个疲惫的旅行者取出唯一的水壶摇了摇。一个旅行者说:“唉呀,太糟糕了,我们只剩半壶水了。”而另一个旅行者却高兴地说:“ .”
(1)另一旅行者会说些什么呢?
(2)个旅行者的话分别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1、“哎呀,太好了,我们还剩半壶水呢!”
2、第一个旅行者面对半壶水看到的是更遥远的路,凭这半壶水恐怕难以走出茫茫的沙漠,充满忧虑和悲观。第二个旅行者面对半壶水看到的则是希望,坚信有这半壶水足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走出沙漠,充满乐观和自信。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三。
2、完成《练习与测评》上相应练习。
《共工怒触不周山》译文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译文】 从前,共工与颛顼争为帝王(共工:传说中的部落首领。颛顼:传说中的五帝之一,黄帝轩辕氏的孙子),(共工)发怒撞不周之山(触:碰,撞。不周山:传说中的一座大山),支撑天的柱子折了(按,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天有八根柱子支撑,地的四角有大绳拴挂),系挂地的绳子断了。天向西北方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朝西北方移动(焉:代词兼语气词,与“于是”或“于此”相当);大地的东南角陷塌了,所以江河泥沙朝东南角流去(潦:积水。水潦,这里泛指大地上的江河。尘埃:尘土,这里指泥沙。归:归向,这里指流向)。
篇2:《短文两篇》教案
教学目标:
1、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
2、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了解议论文的常识;
4、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
1、导人新课
2、让一个学生朗读全文,其余的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
①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这位同学读得好在哪里?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3、学生自读《谈读书》主要内容。
(1)整体感知――本文的中心话题“读书”,围绕这一话题,谈了些什么内容?
读书益处:
①读书要与经验互补;
②要讲究读书的方法;
③要根据不同的性格和需要做不同的选择。
(在小组讨论之后,让一部分学生在全班陈述讨论结果,老师作点拨补充)
(2)自主、合作、探究
①精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有疑问的语句、内容。
②分小组讨论解疑,汇总、对得不到解决的疑问,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3)进一步研讨――找出文中你认为富有哲理的话,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老师可引导学生谈对“读史使人明智……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这句话的理解,并模仿这一句式续写几句话。)
过渡:前文重点谈读书的益处,该怎样读书呢?有人说,读书要“咬文嚼字”也有人说应“不求甚解”,你知道“不求甚解”该怎么理解吗?看看马南是怎样理解的。
4、快速阅读《不求甚解》,边读边思考:
找出“不求甚解”在本文中的含义
5、学生自主提出有关的问题,分小组研讨。
①“好读书”和“不求甚解”有什么关系?
②肯定“不求甚解”的方法为什么要反对马马虎虎的态度?
③本文主要讨论了什么问题,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7、拓展训练
学习《不求甚解》的写法,对下列成语进行辩证分析,运用求异思维,口述新的立意。
①“见风使舵”新解
②“班门弄斧”辩
③“滥竿充数”辩
(明确:成语新解,重在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划清必要的界限,从正名人手,这往往是行文的前提,另外要紧密联系实际,借题发挥,做到有感而发,有的放矢。“见风使舵”一词,多用于那些不讲原则的世故之徒,但如果我们赋予“风”以新的含义,喻指实际情况的变化或者规律,我们可以翻出新意;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掌握方向,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社会主义的航船向前发展。这样联系现实不是大有文章可做吗?“班门弄斧”这个成语,可以从故事人手,翻出“不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的新意。“滥竿充数”这个成语,也可以从故事人手,翻出“滥竿之所以能充数,在于欣赏者的水平低下”的新意。)
8、讨论比较。
两篇文章在语言上的不同特点:
(1)《谈读书》语言风格平易流畅,灵活地穿插比喻、排比、类比的修辞手法,充分随意的特点。
(2)《不求甚解》语言平易亲切,娓娓而谈,用语简约,生动形象。
谈谈自己在学习两篇短文前后的不同感受。
篇3:《短文两篇》教案
从容说课
《谈读书》是培根的一篇著名的随笔,围绕读书,论述了知识的价值、求知的目的、读书的态度、方法等内容,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不求甚解》是邓拓先生的一篇杂文,文章采用驳论,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作了否定,阐述了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的正面主张。教学两篇短文,要从内容、写法两方面进行突破。
内容上,要引导学生理解两文的读书观,进一步增强对读书的目的、方法和作用的认识,背诵两文中的名言警句,加强语言积累。激发学生热爱读书,充分享受和汲取人类文化成果,做一个精神富有的人。
写法上,应引导学生理清两文的论证思路,分析理解两文的论证方式及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并对作者的观点进行自我评价和主观阐发。
教学本文,宜采用“批注式阅读法”和“比较阅读法”。批注式阅读法注重学思结合,注重自我评价;比较阅读法注重求同存异,注重比较辨析。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点拨,答疑解惑,组织学生互动合作,讨论探究,在思维的碰撞交流中,自主评价、独立判断,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藻饰、狡黠、诘难、伦理、滞碍、寻章摘句、味同嚼蜡、吹毛求疵、豁然贯通、不求甚解”等词的读音和词义,并学会运用。
2.理解两文的读书观,进一步增强对读书的目的、方法和作用的认识。
3.背诵两文中的名言警句,加强语言积累。
能力目标
1.理清两文的论证思路,把握其思想内容。
2.分析理解两文的论证方式及方法,揣摩精练有力的语言,体会其表达效果。
3.引导学生对作者的观点进行自我评价和主观阐发。
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培养正确的读书观,充分享受和汲取人类文化成果,做一个精神富有的人。
教学重点
1.理解两篇短文的所有观点,掌握其论证方法。
2.学习运用比较阅读法。
教学难点
1.理清培根《谈读书》的论证思路。
2.如何理解“不求甚解”?为什么不少人批评“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
教学方法
批注式阅读法 让学生自读课文,直接在课文上标注读书心得、体会,勾画出阅读的思维流程。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读思结合,读有所获。
2.朗读法
培根的《谈读书》文辞精美,字字如珠玑,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明其意,晓其理。
3.讨论探究法
4.卡片法
通过摘抄名言警句,养成制作卡片的好习惯。
5.比较阅读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录音机 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重点研读《谈读书》,指导学生自读《不求甚解》。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精读课文,理清文章论证思路,理解作者的读书观;探究论证过程,学习论证方法;联系实际,回顾与反思;比较阅读,内化知识,形成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开卷有益,读书好处多,自古以来,几乎每一位功业卓著、胸有韬略或文采斐然、彪炳千古的大英雄、大文豪都是从书中走出来的。抗吉舍夫就有“在知识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展现的景色就越壮阔,知识是人类通向进一步发展的崭新道路”的论述,那英国的大哲学家、作家培根对读书又有何高论呢?我们不妨读一读《谈读书》。
设计(二)
培根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他认为科学的真正目标是给人类生活提供新的发现和力量,他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口号。《谈读书》融注了培根许多精辟的见解,至今给人宝贵的启示。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文章。
二、师生共同研读《谈读书》
1.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初步感知课文,并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
①选3位同学交流各自积累的生字生词,投影显示:
藻饰(zǎo):修饰文辞。
狡黠(xiá):狡诈。
诘难(jié nàn):诘问、为难。
滞碍(zhì):不通畅。
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吹毛求疵(cī):细致到烦琐挑剔的地步。
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②学生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生1:文章内容驳杂,谈了读书诸多方面的内容,但一时又难以理清头绪。
生2:“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谈的是读书的好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谈的是读书可以塑造人的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谈的是读书可以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总而言之,文章的核心内容是读书的功用。
生3:文章还谈到了读书的态度,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另外也针对读书的方法发表见解,如“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
教师总结:这篇随笔论述的内容相当广泛,三位同学针对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与收获,谈得都很好。下一步,通过精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我们可以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文意。
2.理清文章论证思路,理解作者的读书观。
学生大声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文句,圈点批注课文论述的不同内容,并尝试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论证思路。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随时答疑解惑。
各组选代表发言。
第一小组:全文分三个层次。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主要论述读书的正确目的;第二层从“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始能无知而显有知”,主要论述读书的态度、方法,指出对不同的书应采取不同的读法,提供多读、讨论、做笔记等方法;第三层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结尾,主要论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鼓舞人们去求知。
第二小组:基本同意第一小组的看法,另外我们想对局部思路谈一点想法。第一层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的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重点阐述读书的好处。然后从反面指出读书中的三种偏向,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生活中得来的。
再比如第三层,先从正面说明读书可以塑造人的性格,再从反面说读书可以弥补精神上的缺陷。
教师总结:两位代表的回答都很精彩:第一小组着眼于宏观,理清全文思路;第二小组着眼于微观,理清局部思路。理清论证思路是阅读议论文的第一步,通过这一步,方可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观点。
3.聚焦论证方法,掌握本文灵活多变的论证方法,体味其表达效果。
小组讨论交流,明确:本文运用了比喻论证法。“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自然花草”喻“人的天性”,“修剪移接”是指人的有目的的行为,用来比喻读书学习,作者用这一比喻来论证读书对人的天赋的功用,读书与经验的关系。“书亦可请人代读……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用比喻的方法从反面强调好书一定要细细揣摩、深入钻研才能读出味道。“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射箭……漫步……骑术……,”用比喻的方法论证读书可以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比喻论证能够使论说的道理通俗易懂,并使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本文运用了对比论证方法,如文章第一层和第三层。另外,“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惟明智之士用读书”对比鲜明,使读者感觉到“清者更清,浊者更浊”;“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资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正反结合,强调读书应与讨论、做笔记结合起来。正反对比论证,可以使说理更加全面、有力,使人信服。
除了以上两种论证方法,还有一种归纳论证法,如“读史……读诗……数学……科学……
伦理学……逻辑修辞之学……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在分述的基础上归纳得出结论,这种论证方法叫归纳论证法。由于前面列举的内容丰富详实,最后得出的论断就会使人信服。
4.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说明理由。
5.联系实际,体验反思。
教师提问:本文富含哲理,论断颇为精辟,警句纷呈迭出。对作者的读书观,你如何评价?请淡谈你的认识与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
生1:《谈读书》是培根哲学智慧和治学经验的结晶。文中的观点很精辟,见解很深刻,特别是“读书可以塑造人的性格,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这一观点,实乃真知灼见。因为读书,我们从狭隘走向宽容,从无知走向通达,从单调走向丰富,从自我走向宇宙,我发自内心地道一声:我爱读书!
生2:前几天,看到一则网络消息:“读书无用论抬头,福建农村中学生三成辍学”,青少年厌学现象严重,新读书无用论抬头。青少年往往被眼前的脑体倒挂、知识贬值等现象迷惑,感到读书无用、吃亏,再加上大学收费颇高,家庭不堪重负。辍学现象的产生有社会根源,也有辍学学生自身的因素。读了《谈读书》,我对此现象深感忧虑,缺少知识的滋养,这些辍学的孩子前景堪忧。
生3:“读书的态度――推敲细思”,这一点我做得很不够。书是读了不少,可都是囫囵吞枣,结果弄得自己精疲力竭,而又两手空空,岂不痛哉?
教师启发诱导学生联系自己读书的体验来谈,力求使他们在读书和做人方面获得更多的启示。
三、指导学生自读《不求甚解》
1.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自读,掌握本文的论证思路、方法,正确理解作者的观点。
多媒体显示:
(1)“不求甚解”是何意?作者是如何解释“不求甚解”的含义的?
(2)请谈谈本文的论证思路。
(3)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4)为什么不少人批评“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
学生讨论,明确:(1)“不求甚解”多指读书只求懂得大意,不求深入理解。
作者认为“不求甚解”有两层意思:一是表示虚心;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2)本文是一篇驳论,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又阐述了自己的主张。首先,作者摆出了要批驳的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次介绍“不求甚解”的出处并分析其真正含义,然后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诸葛亮、普列汉诺夫)论证读书的要诀在于虚心、会意;接着全面解释“不求甚解”,先从反面否定,又从正面引用陆象山的语录佐证;最后总结全文,强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
(3)引证法。引用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引出论题,并加以分析,提出论点;引用陆象山的语录强调不因小失大,再次论证“不求甚解”。
例证法。以普列汉普诺夫为例,从反面证明读书一定要虚心,不要死抠字句,而须理解精神实质。
以诸葛亮为例,证明古代就有以“不求甚解”的态度读书的人。
对比论证法。详见前面有关论证思路的分析介绍部分。
(4)叶圣陶先生在《读<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说:“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循。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本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他强调阅读就是顺着作者思路,进入作者胸境,这样甚解可致,原意也不难重逢了。他批评陶渊明“疏狂不可循”。
叶圣陶先生批评陶渊明,实际上是儒道两种阅读方法之争。儒家对待读书,讲究严谨、精细,“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如是循序而渐进焉”。道家对待读书,讲究意会。
2.学生自由质疑,互动探究。
四、比较阅读,内化知识,形成能力
学生自由选点,比较两文的异同。
示例:这两篇短文在思想内容上有相似之处,都围绕读书来谈,都谈到了读书的态度、方法,论证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两文论证的方式不同。《谈读书》是立论,正面提出观点,逐层论证;《不求甚解》是驳论,先立批驳的靶子,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阐述自己的主张。
论证的方法略有不同。《谈读书》运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归纳论证等论证方法;《不求甚解》运用引用论证、事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
两文语言风格不同:一精练华美,一严谨质朴:一如夏日牡丹,一如秋菊傲放。异彩纷呈,各具特色。
五、说话训练
请同学们用“别人都说……而我觉得……因为……”的句式说一段话,学习运用驳论。
学生交流。
六、课堂小结
《短文两篇》都是作者心智的结晶,读《谈读书》如同沐浴在智慧的阳光下;读《不求甚解》如同聆听长者的谆谆教诲。是他们,引领我们在智慧的.天地中穿行;是他们,滋润我们求知的心田。
两文思路清晰,论证方法灵活多变,有理有据,是议论文中不可多得的精晶。
明晓读书的要义,掌握立论驳论两种论证方式,是学习本文不菲的收获。同学们,你们做到了吗?
七、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培根《谈读书》的其他译文,与本文进行比较,体会语言运用的奥妙。
2.课外阅读邓拓的《燕山夜话》中的其他杂文,体会其创作风格。
3.模仿《谈读书》,写一篇谈交友的文章。
4.自创一则关于读书的格言。
备课资料
课文补遗
1.培根其人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十七世纪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在人类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马克思曾誉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63页)。
培根十二岁入剑桥大学读书,毕业后就一直为英国王室服务,曾当过律师和国会会员,担任过掌玺大臣和英国大法官。晚年受宫廷阴谋的连累被逐出朝廷,此后即脱离政治生涯,专心从事学术研究的著述活动,写成了一批在近代文化思想上具有重大影响的著作,其中最重要的一部是《伟大的复兴――新工具论》(16)。另外,他以哲学家的眼光,思考了广泛的人生问题,写出了许多形式短小、风格活泼的随笔小品,后集成《论说随笔文集》(有的译本标题为《培根论人生》或《人生论》)。
2.对于培根《人生论》随笔的评论
雪莱曾这样赞扬培根的这部随笔集:“他的文字有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感情以动人的美感,他的论述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也有评论者把蒙泰涅的《随笔》、培根的《人生论》和巴斯卡的《沉思录》,称作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的三大代表作。
(何新译《人生论》的前言)
黑格尔曾指出:“他的著作虽然充满着最美妙、最聪明的言论,但是要理解其中的智慧,通常只需要付出很少的理性努力。因此他的话常常被人拿着当作格言。”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关于培根”)
3.培根随笔:透彻的说理,隽永的警句
培根最重要的成就是他在思想和哲学领域内的建树。他在一系列著述中批判了欧洲中古经院哲学和唯心主义,认为经院哲学与生活实践隔绝,被教条和权威束缚。他还倡导通过实验揭示自然的奥秘并身体力行从事科学实验。培根的散文随笔共有五十八篇。他心目中的理想读者是世家贵族子弟,文章内容涉及哲学、伦理、处世之道等,其中多数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比较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哲学”。这些散文关注现实,其中议论官场生涯的篇章和探讨修身持家的文字都得力于他深入的观察和亲身的体验。他力图以不带先人之见的“客观”态度来审视和考察各种现象和行为(包括“背叛”),很少从传统的宗教道德观念出发简单化地评判是非。英国文学专家王佐良先生说培根“对每个题目都有独到之见,诛心之论,而文笔紧凑、老练、锐利,说理透彻,警句迭出”,这是中肯的评论。
从培根的散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者――培根是其中之――如何在旧的社会结构和思想体系日趋瓦解之际,致力于探讨并树立新的信念、规范和道德,那个时代所生成的新思潮,如人本主义、经验主义以及对科技和“进步”的肯定乃至崇尚等等,正是随后的“现代”社会的主流思想。这恐怕就是我们读他的随笔并不觉得生疏隔膜的缘故。
不过,培根的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读他的散文,我们几乎一眼就可以看出他的毫不隐瞒的贵族立场、男权视角和某些近乎市侩哲学的功利主义思想。而且,如果我们不把“知识”和“力量”都想成超越历史、文化、阶级的神圣的东西,甚至连“知识就是力量”(在英语里“力量”也即“权力”)这类至理名言也是可以讨论的。读经典作家的作品,最正确的态度也许还得用那句老话概括,叫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篇4:《短文两篇》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注意下列加粗字的读音和意思
辩斗 盘盂 沧沧凉凉 探汤 嗟来之食 机杼 稽废时日 懿德
2.了解文学常识知识。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流利地朗读古文的能力,并达到熟读成诵。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理解每篇故事所深含的道理。
(三)德育渗透点
1.学习古人探求自然,大胆质疑和务实的精神。
2.启发学生注重品德的修养,要洁身自爱。
(四)美育渗透点
1.引导学生体会《两小儿辩日》中所体现的古代劳动人民认识自然,探求真理、敢于思考,大胆质疑的求真美。
2.《乐羊子妻》中所体现的乐羊子妻的廉洁正其与才识过人的质朴美、人格美。
二.学法引导
1.这两则故事生动活泼,又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教学中,可以先利用注释和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然后在加强诵读训练的同时,可以指导学生复述故事,并结合练习一、二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讨论时,学生可能会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理解,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就给予肯定,这样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对文中涉及的有关科学常识、历史典故等,学生可以自己搜集资料,课堂交流;教师也可将教参提供的有关材料印发给学生。
3.掌握“东游、故、去、车盖、盘孟、嗟来之食、跪、感其言”等词语的意思。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是朗读短文,并理解每篇故事所深含的道理。可以指导学生在熟读基础上复述故事情节,同时指出自己对此事的看法。
2.难点是《两小儿辩日》的思想内涵。
可将短文中三者的言行与复杂的科学知识作比较,体会古人对知识的执著探索精神。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1.课文朗读录音朗读磁带及录音机。
2.投影仪及作者作品介绍胶片。
3.文中涉及的科学常识、历史典故打印材料。
4.学生制作生字新词和重点句子卡片,课堂交流。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文章。
2.引导学生自行疏通文章,达到能够复述的程度。
3.在对故事内容加深理解的同时,引导学生阐述故事所说明的道理。
七.教学步骤
导语
同学们都知道,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祖先留给我们许多文化遗产,为了继承、发扬这些古代的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就要求同学们学好文言知识。今天我们所读的文言短文即是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典范之作。好,下面我就先来考考大家:每天东升西落的太阳是早晨离我们近呢?还是中午离我们近呢?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需要复杂的科学知识,那么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文章。
(一)明确目标
l.文学常识及字词读音。
2.熟读理解文章。
3.分析每篇故事所深含的道理。
(二)整体感知
1.分别范读,或放课文录音,给学生扫清生率障碍
盂(yú)稽(jī)懿(yì))杼(zhù)
2.文学常识
(l)《列子》
相传为列御寇的论集。列御寇,战国时郑国人,《列子》共8篇,其中保存了许多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把人忧天等,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后汉书》
东汉纪传体历史著作,南朝范晔撰,本书是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东汉的历史著作,归纳总结而成,自成一家,人们将它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是研究东汉历史的重要资料。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学习《两小儿辩日》
(l)请同学们自读文章,对照课后注释流通文章意思。(注意几个词 辩、斗、沧、汤、为)
(2)请一位同学来串讲文章,其他人给文章分段
第一部分(1段)孔子路遇两小儿辩日。(起因)。
第二部分(2―5段)双方各持己见展开争论。(经过)
第三部分(6―7段)孔子不能决断谁是谁非。(结果)
(3)两小儿观点相反,各自依据是什么?
明确并继续提问(一儿认为日出时离人近,日中离人远,根据形状大小来判断的;一儿认为日出时离人远,日中离人近,根据温度来判断的),二人的争执虽都不正确(早晨太阳大是人眼的一种错觉,中午温度高是由于太阳直射),但是这一行为表现了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怎样的精神?
人的感觉与太阳离地球的远近是两小儿争论的话题,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涉及知识面很广,古人不可能完全给予解释。但他们发现了这种自然现象,并努力寻求正确答案,这种独立思考,探求真理的精神确是难能可贵的。
学习《乐羊子妻》
(1)学生自读文章,疏通文意(注意遗、捐、趋、引、累、稽、亡(同无)、懿(yì)
(2)这是一篇人物传记,为了表现人物的优秀品质作者共选取了几件事?
两件,乐羊子的妻子用“不饮盗泉之水”,“不食嗟来之食”的典故劝谏丈夫改正行路拾遗的污行;乐羊子妻以织为喻,规劝丈夫积学求知。
(3)通过这两件事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乐羊子妻规劝丈夫拾金不昧和积学求知,赞扬了乐羊子妻的高尚品德,启示读者注重品德的修养,要洁身自爱。
(四)总结、扩展
通过本课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一些自学文言文的知识,这样不仅能过游于古典文学的海洋,而且能汲取营养,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
(五)布置作业
熟读背诵课文,复习重点文言实词的读音和意思。
篇5:短文教案
短文两篇教案
短文两篇 教学目的: 1.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特殊的语言现象。 2.通过对课文分析,了解孟子的礼义荣辱观。 3.学习孟子以寓言故事说明事理的说理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寓言故事说理 教学课时:1课时。 《齐人有一妻一妾》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游说之风盛行。一些饱学之士纷纷周游列国,向各国的执政者推销自己的主张和行动策略。为了把深奥的道理通俗化,他们往往以生动而又深刻的比喻来讽谏执政者。而寓言是比喻的高级形式,因为通俗易懂,又有对生活漫画式的夸张,虽是杜撰虚拟的生活场景,却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孟子作为一名雄辩家,他参透了执政者的心思,讲究说理技巧,巧妙的运用了寓言的这种形式,来陈说自己的政治主张。做到了使听众能听、爱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的《短文两篇》。 二、教学过程 1、指名朗读,正音,底下的同学注意字音的读音和对字词的把握 处室 无餍 { 讪 施从良人之所之 弈 鹄 缴 2、找同学翻译课文 通假:反→返 蚤→早 施→迤 文言句式: ①、介词结构后置:而相泣于庭中 ②、宾语前置:良人未之知也。惟弈秋之为听。 3、作者是如何巧妙运用寓言故事这种形式表达自己的主张呢? 妙用了几个修饰性词语,起到了揭示人物性格、传达作者爱憎喜好的作用 (1)“则必餍酒肉而后反”中的“必”。“必”,一定,表确定的副词。齐人每外出,必饱食而后返,而现在我们知道,他所谓酒足饭饱的地方是坟地,而且还是向祭祀的人祈祷的剩余食物。为了得到虚幻的利达,甚至不顾尊严,不择手段,低声下气,求取一些令人憎恶的利益。如此还能满足,还能自得,还能大言不惭、吹嘘夸耀,这是人格的沦丧,道德的堕落,正如其妻所言:“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仰望与俯视,多么强烈的反差,多么辛辣的.讽刺。 (2)“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中的“尽”。“尽”,都,表范围的副词。所谓的尽富贵只不过是坟地中逝去的死人。齐人在坟场乞得一些酒肉,涨红了脸,在妻妾面前夸耀“与饮食者尽富贵也”。借富贵者抬高自己的身价,比脚踏实地赢得名誉与地位来得方便与快捷。“齐人”势利卑鄙,虚伪做作,在妻妾前威风十足,自吹自擂,显现了虚伪无耻的本性。 (3)“遍国中无与立谈者”中的“遍”。“遍”,全,表范围的形容词。都城中的普通百姓也不屑与这样的人“立谈”,他是从死人那里施舍残羹冷炙,但在妻妾面前去大肆的吹嘘,借富贵者太高自己的身价。 齐人的势利、卑鄙、龌龊的本性通过这些词暴露出来了。 对比手法的运用 齐人自己说与自己来往的都是尽富贵者 事实上未尝有显者来、遍国中无与立谈者 突出齐人卑下龌龊自欺欺人的 餍酒肉而后返 与 之祭者乞其余的对比 没有丝毫的羞耻感,使我们更加了解和认识齐人 第三处 妻妾相泣于中庭 与 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做对比 两个妇道人家能够明大礼,知道用正当手段,但齐人作为一个大丈夫,却还不如两个女子,深刻的揭露了齐人的丑态。 《弈秋》作者是如何巧妙运用寓言故事这种形式表达自己的主张呢? 反讽 陈胜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鸿鹄,天鹅,上飞三千尺而迁移,是心存高远志向者的象征。一学童,拜“通国之善弈者”为师,以实现鸿鹄之志。有良师的指点,为成就鸿鹄之志提供了条件。但鸿鹄能远飞三千里,凭借的是自身力量的积累,依托的是自身的努力。“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听课是假象,心早追随鸿鹄去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专心致志,不持之以恒,最终只落得“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被世人讽刺也在情理之中。欲成就“天鹅”之材,最终只落得“癞蛤蟆”一样的结局,反讽意味强烈。 孟子寓言的特点 总结:孟子的寓言情节简单,却诙谐、有趣而意味深长,形成语言风趣幽默、寓意显豁的艺术效果。 板书 修饰性词语 对比手法的运用 反讽 作业:熟读《短文两篇》,预习《庄暴见孟子》篇6:短文 教案
短文两篇 教案
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字词。 2.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3.背诵并默写这两篇短文。 能力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 2.把握两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德育目标 1.学习《陋室铭》,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学习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 2.学习《爱莲说》,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欣赏两文的语言之美,手法之美。 ●教学难点 1.辨析《陋室铭》中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的含义,及“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言外之意;理解类比手法的运用。 2.《爱莲说》文,具有哪些美好品质的人才是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如何辨析“莲之爱”与“菊之爱”?理解映衬手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两篇文章手法独特,表意含蓄蕴藉,含而不露,不读难以领悟,教学时宜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创设学习氛围。《陋室铭》为骈体文,句式整齐而变化有致,是体现朗读音乐美的绝好材料;《爱莲说》也讲究骈句、散句交错运用,读来顿挫有致,铿锵悦耳。教师应指导学生读骈句:注意骈句的节奏特点,四字句一般为二二节拍,五字句多为二一二节拍,上下句节奏一致,韵脚要读出长音;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较长停顿;排比句要注意节奏鲜明,重点突出。努力以声表情,以音达意,声情并茂,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美”与“乐”,体会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交流中激活思维,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并形成自己的见解。教师适时给予必要的点拨指导,引导学生品评鉴赏。 3.比较阅读法。可将两篇短文比较,通过比较进一步了解“铭”与“说”两种古代文体的特点,同时进一步体会托物言志写法的妙处。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已打印好的文字资料、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研读《陋室铭》。作者及文体简介;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读出韵律,读出情感;整体感知文意,着重赏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我们发现古代名士文人特别喜爱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因此这些客观之物就有了丰富的文化积淀,如松、竹、梅,如高山、名川、清风、明月。一所简陋的房屋也可以寄托作者的志向,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刘禹锡的传世佳作《陋室铭》。 二、作者及文体简介 多媒体显示: 刘禹锡(772~843),字梦得,唐代进步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官至监察御史。他和柳宗元辅佐王叔文执政,采取了一些革新措施,最终招致失败,受到达官权贵的排挤、打击,但始终不屈。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 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意为简陋的房屋。据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时修建的。有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内容上有颂扬或鉴戒之意。 三、学生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参照注释,粗知文意。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为学生积累词语提供帮助。 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1)辨音识字: 2.教师指导学生读课文。 教师提示:(1)找出文章的韵脚,韵脚要读得清晰、响亮,有延长音。(2)前四句读后稍作停顿,再缓缓读出“斯是”二句,以突出文意。(3)“苔痕”二句写环境,要读得有点美感,以下六句写室中生活图景,虚写的文句(“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应读得轻一点,才有韵味。(4)“南阳”二句读后,要作一顿,然后用肯定的语调读最后两句。 3.教师播放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或找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范读。其他同学听读课文,感知文意。 4.学生根据朗读提示自由放声朗读课文,力求读出韵味。 四、师生共同研读课文,赏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1.学生齐读课文。 2.提问: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什么写起?请一位同学找出句子,并作讲解。 学生明确:从山水写起。“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是说山不在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了。“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水不在乎深,有蛟龙就会显灵。这些都是古人的俗语。 提问:这里诗人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具体比什么?请一位同学找出文句,并作解释。 学生明确:“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虽然是一间简陋的房子,但因为我品德高尚而芳香四溢。这里,用山、水来比“室”,用“不在高”“不在深”比“陋”,用“仙”“龙”来比“德”,用“名”和“灵”来比“馨”。 教师引申:作者的目的是写陋室,却用山水作比喻,这种方法叫比兴。这种比兴的修辞,不仅构思新颖,文意通达,而且句句相连,使文意波澜起伏耐人寻味。既然山之名不在于高而在于仙,水之灵不在于深而在于龙,那么,室之陋与不陋,也就不在于它是否富丽堂皇,而在于主人之德是否高尚。看来“馨”字画龙点睛,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文眼。 教师板书:山水 比兴 引陋室 3.提问:陋室究竟是如何的简陋?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表现其简陋的?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选三位同学找出相关文句,并依次作解释。 学生(1)明确:“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台阶上已经长满了绿苔――可见房子常年失修,极为简陋;窗前门旁长满青草――可见居住的环境是多么荒凉冷落。这是写陋室的环境,用的是对偶的修辞方法。 教师点拨:还有拟人的修辞方法。用拟人的方法,以动写静,赋予苔藓、草色以人的灵性。“苔藓”也想从台阶爬到陋室,听听主人在说些什么;“草色”也想从窗户窥视主人在干些什么。这样把苔藓和青草写活了,既有精神又有韵味,我们已不觉得陋室的环境凄凉、荒芜,反而觉得春意正浓,生机盎然。用拟人的手法渲染了环境的幽雅,流露出主人喜悦之情。 教师板书:对偶 拟人 描环境 学生(2)明确:“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说在这个陋室里,常有学识渊博、才华出众的鸿儒谈笑风生。这是写陋室的人物,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 教师点拨:除了对偶,还有衬托。作者没写自己是什么人,而是写与他交往的朋友。俗话说,欲知其人应知其友,知其友者必知其人。因此我们便得知主人必是高雅之士。主人德才兼备,表明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怀。 教师板书:对偶 衬托 夸朋友 学生(3)明确:“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在陋室里,兴致所至,可以弹弹古琴,看看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也没有繁冗的公文劳累身心。这是写主人的生活情趣。 教师点拨:这两句中,有正面描写即实写的句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也有反面描写即虚写的句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可以调素琴”与“无丝竹之乱耳”对应,“阅金经”与“无案牍之劳形”相对应。这样正反对照,虚实相生,表明了作者恬淡闲适、安贫乐道的情趣。 教师板书:虚实 正反 话生活 学生质疑:作者既然喜欢“调素琴”,又如何理解“无丝竹之乱耳”的那份轻松? 教师点拨:古人讲“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诗人有志不得伸展,采取消极的办法,避而不与庸俗官僚来往。“无丝竹之乱耳”表示了他对那些人灯红酒绿生活的鄙弃、厌恶。 教师总结:作者是从三方面表现陋室之陋的:陋室之景宜人,陋室之人高雅,陋室之事有趣。看来,陋室其实不陋,这一切又是为了陪衬“惟吾德馨”,呼应开头。正因为主人道德高尚,名声远扬,陋室才见其不陋。 4.提问:经过反复描写陪衬,文章主旨已经突出,意思似乎已写尽了,作者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选一位同学读相关文句,并作讲解。 学生明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诸葛庐是东汉末年诸葛亮隐居南阳隆中时居住过的草庐,子云亭是指西汉学者扬雄住过并写作《太玄经》的亭子。这两句话是说我这个陋室正如南阳诸葛亮的草庐,又像四川扬子云的亭子。 教师点拨:作者采用了类比的表现手法,用历史上诸葛亮和扬子云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相比,暗示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原来也是陋室,由于它们的主人德才兼备而闻名天下,那么我的陋室不也如此吗?除此之外,似乎还隐含着自己的远大志向,要做一个像他们一样的人。 教师板书:类比 隐含 立志向 5.提问:文章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 学生明确:引孔子的话,再次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 教师点拨:孔子这句话是个典故,孔子打算搬到九夷山去住,有人对他说:“那个地方十分简陋,你怎么能去住呢?”孔子回答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的话很坦率,而刘禹锡只引后一句,那是因为前一句的意思已包含在文章中了,自己就是和孔子一类的君子,这样更突出了作者高洁伟岸、不随世俗的志趣和抱负。陋室不陋,关键在于“君子居之”“惟吾德馨”。文章结尾引经据典,力发千钧,把作者的思想推到了高峰。 教师板书:引经据典 表态度 6.学生根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五、探究思考 在充分领略作者高洁伟岸、不随世俗的志趣和抱负后,请同学们思考,作者为什么会有如此情怀?这种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在当今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思考、交流。 明确:性格、志趣的产生与时代是密切相关的篇7: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散文诗,理解作品内涵;
2、了解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时代性和目的性,理解托物言志(象征)手法的运用。
3、培养学生积极的文学思考和欣赏能力,能大胆发表对作品的独到见解;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的传说;
2、阅读了解巴金及其主要作品
教学流程设计:
一、导入:
20xx年11月25日,一个特别的日子。世纪老人巴金度过了他的百岁寿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散文《日・月》,算是对老人的迟到的问候。
标题飞入,由日、月 明,看到“明”字,你会想到什么呢?
明亮,光明...巴金在作品中是否就是想表达对光明的热爱和追求呢?
请大家听读课文《日》。
二、听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
--讨论巴金在作品中是否就是想表达对光明的热爱和追求呢?(用原文回答)
为着追求光和热,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愿做人间的飞蛾,飞向火热的日球。并且,对飞蛾、夸父这两位光明的使者持敬佩,怀念的态度。看来,日球确实让我们感受那喷薄而出的热情和希望。
三、阅读探究《月》
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月的细腻幽静吧。千百年来,在月亮身上,人们寄托最多的是什么情思呢?--明月千里寄相思。
有诗歌为证: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寄愁心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是的,一轮明月,两地相思。所有行走他乡的游子,当他抬头一望,思念就会潮水般一泻千里。那巴金对月亮的思考是不是仅仅停留于思念上呢?
1、再读课文,提炼出作者对月亮的看法;
--死了的星球,凉月,冷光,死的光。既然,这是一个没有生机的星球,那为什么还有嫦娥奔月的传说呢?巴金在文中给出了什么答案?
想使已死的星球再生/思念着什么
2、引用资料,阅读质疑《月》
说到嫦娥奔月,我们从小听说的故事是否如作者所言:是要改变这冰冷的星球,使它再生呢?
3、学生讲述嫦娥奔月的传说
要求:语言流畅简洁
4、老师点拨
......看来,将嫦娥奔月的理由想象为嫦娥妄想改变这冰冷的星球,只是巴金的一家之言,那这样想,可不可以呢?上学期我们是否也学过类似的呢?即在某个对象身上赋予一种特定的内涵,以抒发自己的个人理想。
--《爱莲说》中的莲、牡丹、菊,那里的莲象征的君子,牡丹-富贵者,菊-隐士,不也是周敦颐寄予自己人生追求一种方式吗?包括《日》中的飞蛾和夸父,其实,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飞蛾之所以会扑火,是因为它的向光性。但作者却不仅把它们当成简单的生物和远古神话中虚无飘渺的人物,而是重新赋予了他们新的内涵,这才有了为了追求光和热,宁愿舍弃自己生命的壮举。
因此,文学有其现实性,是为了服从作家表情达意的需要,同时也是和时代合拍的。
五、简介作品的时代背景
本文创作于四十年代初期,那时正是抗战最艰苦的相持阶段,全国人民包括巴老都在期盼着胜利的到来,做为一个普通文人,只能借抒发内心情感,因此,你就可理解巴金为什么要歌颂光明,赞美那些为了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人,当然也包括为什么赋予嫦娥新的理解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品味中的语言魅力吧。
六、分组品味欣赏作品语言
两大组分别欣赏日、月。谁先拔得头筹?另一组谁来挑战?有没有谁来捍卫本组的胜利?
......读懂了巴金的,我们不妨来看看前些日子,媒体主办的说出您心目中的巴金”大型网络调查。
七、文学思考:
与此前动辄上万人参加的“十大文化偶像评选”相比,最近,某些媒体主办的说出您心目中的巴金"大型网络调查,却显得有些冷清,参加评选的网民只有1000多人,与巴金的地位、影响相比反差较大,在大众对纯文学关注较少的大背景下,身为作协主席的巴金也难免受到忽视,对于这种现象,你是怎样看待的?
......是的,历史不会忘记他,读者不会忘记他,出示表现巴金成果的幻灯片,在过去的20xx年,杨利伟、钟南山的名字为每个中国人所熟悉--而巴金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笔下春秋见证了百年历史,他用真诚感动了中国,成为感动中国20xx十大年度人物,最后让我们和着巴金的《日、月》和中国一起感动吧。
篇8:短文教案
学习重点:
1、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积累文言词语;
2、背诵《夸父追日》;
3、体会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
4、多角度理解文章内涵。
学习资料:
《山海经》,书名,18篇。作者不详,各篇著作时代亦无定论,近代学者多认为不出一时一人之手,其中14篇是战国时作品,《海内经》四篇则为西汉初年作品。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参考价值。其中的矿物记录,为世界最早的有关文献。晋郭璞作注,并为《图赞》,今图佚而赞存;其后考证注释者有清代毕沅《山海经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经笺疏》,今人袁珂《山海经校注》等。
教学过程
一、课文内容把握。
《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在这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二、探究品味文章内容。
1、怎么看待夸父敢于“与日逐走”?
①表现夸父的宏大志向,巨大的力量、气魄(从神话故事的特点的角度理解其积极意义);
②自不量力(消极方面)。
2、对《夸父逐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应如何理解?
夸父是古代人们想象中的一个英雄,他神奇、力大无比,喝干黄河、渭水两条大河仍不解渴。他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不仅表现他本领大,更丰富了这个英雄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3、你如何理解这则神话的主题?
反映古代人民敢于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三、拓展迁移。
阅读《精卫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名自叫。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山海经・北山经》
思考:这也是选自《山海经》的一则中国古代神话,试分析两则神话的相同点。
答:表现古代人民挑战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和顽强的毅力。
译文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两小儿辩日》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字词,正确翻译课文;
2、熟读《两小儿辩日》;
3、多角度理解两篇短文的内涵。
学习资料:
《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亦作圄寇、圉寇,前450?―前375?)所撰。《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早佚。今本《列子》八篇,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可能是晋人根据古代资料编著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教学过程
一、课文内容把握。
这篇短文写两个小孩儿对太阳在早上和中午时离地球上人的远近有不同的看法,各持一端,争执不下,连孔子也不能作出判断,以此说明人们懂得的东西总是有限的,知识无穷尽,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这篇短文还反映了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本文先写孔子路遇两小儿争辩,然后摆出两小儿的不同看法,继而提出两小儿所持看法的依据,最后写孔子不能作出判断而受到讥笑。全文仅一百多字,语言简洁,层次分明,主要通过对话来表现人物,展开情节。
二、问题探究。
1、对于两小儿所持的看法及其依据,你能否根据已掌握的科学知识,对这两种现象解释一下。
2、对两小儿的“辩斗”你有什么看法?
两小儿喜爱探索,精神可嘉,善于观察常见的生活现象,并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
3、“两小儿笑曰”中的“笑”是什么意思?你认为他们该不该笑?
“笑”是讥笑,若从作者为道家,孔子是儒家来看,显然要笑孔子;若从下文孔子的态度来看,又不该“笑”了,因为孔子实事求是。
4、面两句话,分别赞扬了孔子的什么精神?
⑴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赞扬孔子不耻下问的精神。
⑵孔子不能决也。
赞扬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精神。
5、你读了这个故事,得到那些启示?(从不同角度)
①从两小儿的辩斗的角度:看问题要透过表象看实质,要发扬勇于探索大自然、探求真理的精神。
②从“孔子不能决”的角度:宇宙是无限的,知识无涯,学无止境,人不能尽知,应当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拓展迁移。
庄子欲刺虎
庄子欲刺虎,馆竖子止之,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立须之。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
注释:
①选自《史记.张仪列传》。②庄子:此指卞庄子,春秋时鲁国的勇士。③馆竖(shù)子:旅馆的童仆。④须:等待。
1.解释加有下划线的词:
(1)庄子欲刺虎(想要)
(2)馆竖子止之曰(劝阻)
(3)两虎方且食牛(吃)
(4)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名声)
(5)两虎果斗(果然)
(6)一举果有双虎之功(功效)
2.翻译文中句子。
卞庄子以为然,立须之。
卞庄子认为这话对,就站着等待它们。
3.阅读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
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往往能做到事半功倍。
译文
孔子往东方游学时,看到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问他们争论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像个大圆车篷,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子或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清凉寒冷,等到了正午,它热得像把手伸向热水里。这不正是近的就觉得热,距离远就觉得凉吗?”
孔子不能够断定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篇9:《短文》教案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
这两篇介绍古代建筑、园林的短文,初一学生学习有一定的难度,文中一些句子学生也较难理解。这篇设计以扶读为主,着重让学生读懂。
教学步骤:
1、导入,学生背诵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者简介江南三大名楼及成名的原因。
2、学生对照注释阅读课文,同桌质疑讨论。教者引导学生重点理解下列语句:
A.遂以名楼。
B.上倚河汉,下临江流。
C.重檐翼馆,四闼霞敞。
3、诵读小结。
①以“仙”字贯穿全文。
②短篇幅中包含丰富的内容。
③句式多变,多用对偶。
④总体特征:巍峨高大。
4、转入《于园》,介绍瓜州古渡。
①古交通要冲,商贾云集,富人居所。
②相关传说故事,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5、学生对照注释阅读课文,同桌质疑讨论。教者引导学生重点理解下列语句:
A、富人于五所园也。
B、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
C、主人处处款之。
D、以幽阴深邃奇。
E、坐其中,颓然碧窈。
F、胎于石,娠于磊石之手,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
6、诵读小结:
①按空间顺序介绍于园。
②雅语、俗语兼用。
③总体特征:奇在磊石。
7、检查阅读效果,讨论探究题。
【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标,进行口语、写作训练。
教学步骤:
1、导入,解说和黄鹤楼相关的故事传说:
①黄鹤楼的得名。
②李白:“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2、指导学生阅读《黄鹤楼》,疏通句子,对不易理解的句子,教者重点解说。
3、讨论:
①这篇短文和崔颢《黄鹤楼》诗在内容上有哪些异同?(同:都写到和黄鹤楼相关的传说,都写到登楼所见、所感。异:本篇重在介绍说明,崔诗重在抒情;本篇表达热爱山川和仰慕仙人的思想,崔诗抒发思乡之情。)
②短文用哪些修辞手法突出黄鹤楼的巍峨、高大?(对偶、夸张)
③你有没有登高的经历?描述你登高的所见所感。
4、阅读《于园》,讨论:
①于园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以磊石奇)
②文章按什么顺序介绍于园?(空间顺序,由前而后)
③举例说明文中用比喻说明的好处。(如“一壑旋下如螺蛳缠”,形象地写出磊石而成的沟壑盘旋而下的形状。)
④你到过的园林有什么特点?说给同学听听。
5、写作交流。写一篇短文,介绍你游览的园林景点,要写出它的特点和游览时的感受。
【教学设计C】
创意说明:
以学生自学为主,指导学生结合过去所学,归纳文言词汇,在反复诵读中鉴赏。
教学步骤:
课前准备,学生上网查阅黄鹤楼的资料。
1、导入,学生交流所查资料。
2、短文诵读:范读、集体读、指名读。(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3、对照注释,两人一组合作解释句子。
4、练习一:解释下列句中的“于、以、其”,归纳用法。
①于:于土墙凹凸处。尝驾黄鹤反憩于此。娠于磊石之手。
②以:遂以名楼。以实奇。不以疾也。可以为师矣。跪而拾之以归。
③其:观其耸构巍峨。坐其中。常蹲其身。其虫旧曾有之。
5、练习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归纳语言现象。遂以名楼。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主人处处款之。缘坡植牡丹、芍药。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
6、鉴赏。《黄鹤楼》:首先交代黄鹤楼的地理位置、命名的由来,接着写黄鹤楼的巍峨高大和登楼所见所感,最后从侧面写黄鹤楼的地位和价值。给人的总体印象是巍峨高大,神游的感受是如临仙境。《于园》:首先介绍于园所在地及主人,交代自己得以游园的缘由,接着重点写游于园的所见所感。给人的总体印象是以磊石奇,神游的感受是使人有置身大自然的岩壑林泉之感。
7、诵读、比较:两篇短文写法上的特点。
【资料整合平台】
《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见苏教版《语文读本》七年级下册)
篇10:《短文》教案
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两篇短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便于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3.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
4.背诵并默写两篇短文。
能力目标
1.重视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3.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及布局的匠心所在,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德育目标
1.学习《答谢中书书》,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2.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答谢中书书》画面布局的巧妙。
2.《记承天寺夜游》中“闲人”的含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陶弘景《答谢中书书》描绘了优美的山川景色,语言精美,描写生动;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描绘了一幅庭院月夜小景,语言朴素自然,富有诗情画意。教师应指导学生朗读,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情调,在诵读中仔细品味文章的语言,深入作品意境,获得美的享受。教学中宜以朗读和背诵带动其他教学环节。
2.比较法。两篇短文作者不同、题材不同、语言风格也不同。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注意比较两篇文章,欣赏两篇写景短文的画面,品味不同的语言风格,体会不同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赏读《答谢中书书》。指导朗读,力求美读课文;在反复诵读中,整体感知文意;激发学生想像,再现画面,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诗情画意;背诵课文;深入研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周围的一切美吗?也许你忙碌于繁重的学业中,无暇欣赏,但当你抬头远望的一刹那,你会感到窗外的一切是那样的美好。天的晴明,地的广袤,山的挺拔,树的健壮……无不让你心动神摇。今天我们学习的《答谢中书书》就是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轴,让我们一同去欣赏。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文体简介
多媒体显示:
陶弘景(452~536),字通明,南朝梁时丹徒秣陵(今江苏省江宁县)人。他曾经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谢中书即谢征,字元度,陈郡阳夏人,曾作中书鸿胪,所以称之为谢中书。陶弘景给谢征的这封回信,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如吴均的《与顾章节》《与朱元思书》、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都属于此类。这类作品虽没有表现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却以其高超的艺术笔力,创作了具有相当美学价值的精品,具有较高的鉴赏意义。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情调。
(1)多媒体显示优美的山水图画,教师配乐朗诵,学生听读,掌握字音、节奏。
读毕,教师提示朗读节奏:
(2)学生大声朗读,品味四字句的节奏。
(3)选一学生读课文,其余同学点评。
(4)学生齐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3)多媒体显示下列词句,教师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句。
内容如下:
(4)理清背诵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明确:全文可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中间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分“晓”与“夕”两层来写。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
多媒体显示,词语提纲:
学生根据词语提纲,快速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四、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想像文中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体会文章的意境
1.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脑海中出现的画面,其余同学补充、评价。
2.多媒体依次显示山水相映图,石壁翠竹图、晨晖、夕照,激发学生想像。
3.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教师稍加粗拨。
明确:作品首先为我们呈现了山水相映之美。“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山的倒影给水铺上异彩,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
其次是缤纷的色彩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山青水绿固然清幽雅静,但色调单一却使人感到冷寂。石壁壁立千仞,五色争辉;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就如五彩锦锻上缀以碧玉翡翠。
第三是晨昏变化之美。“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写的是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时,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是一幅多么热烈欢快的晨景,又是一幅清静幽寂的暮景。
三种美交替出现,构成一幅美丽迷人的山水画轴。
教师根据学生讲解归纳成板书:
4.学生根据板书提示,复背课文,深入领会文章的诗情画意。
五、深入研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提问: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认为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有的认为流露了闲适归隐之意,等等。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点拨:文章中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直抒胸臆的句子。文章开头写道“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 个“美”字,流露出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实欲界之仙都”,表露了在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自得之态。“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字里行间,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总言之,全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2.学生齐背课文,仔细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布置作业
1.默写课文。
2.你最喜欢文中哪一幅画面,写一段赏析文字。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赏读《记承天寺夜游》。指导朗读,整体感知文意,理清背诵思路;赏析文中写景的文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比较两篇文章,提高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月亮总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思,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借月抒怀,你能列举一些咏月的诗句吗?……李白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些诗句表达了思乡、伤己、念友之情。今天我们学习的《记承天寺夜游》在咏月诗文中别具一格,让我们一起欣赏。(板书文题)
二、作者、写作背景简介
多媒体显示: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朝眉山人。少时即博通经史,长于写文章。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中进士。神宗时,因为反对王安石创行的新法,而招致政敌的弹劾,借口讽刺新法的诗句,横加“讪谤朝政”的罪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史。元v中旧派执政,苏轼被召回京城作翰林学士、礼部贡举等官,不久因与旧派政见有分歧,再次外调杭州。经圣元年(1094)。新派再起,苏轼又一再被贬,最后贬为琼州(今海南省)别驾。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工诗擅词,散文汪洋恣肆,有“雄视百代”的称誉。
《记承天寺夜游》写于他被贬,谪居湖北黄州之时。
三、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整体感知文意
1.指导学生朗读
(1)设置背景音乐,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节奏。
教师提示:
①读准字音:
相与(yǔ) 藻(zǎo) 荇(xìn溃
②读出节奏: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教师须提醒学生要根据句子意思划分朗读停顿,不要把句子的意思读破,领字后面需有一个小的停顿。
2.学生对照注释,口头翻译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独自翻译课文,划出疑难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提示一些重要词语,帮助学生理解文句。
①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念,想;遂,于是,便;至,到。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
③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盖,原来。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有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3)选一学生复述课文,其余同学补充评价。
(4)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结果,形成板书,理清全文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5)学生根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四、涵泳品味写景的妙处
1.提问:找出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
明确: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提问:全句无一“月”字,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请分析这样写的妙处。
学生想像画面,思考。
明确:先写月色,“积水空明”,一泓积水清澈透明,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明;继写水中之物,“藻、荇交横”,纵横交错,摇曳生姿,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清;最后点出“盖竹柏影也”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浓。夜游因月而起,处处扣月;写月又不浓墨重彩,而是轻点几笔,境界全出;写月,不明写,而从竹柏影入手。作者无疑是咏月的丹青妙手,这一幅月夜小景确实美妙绝伦。
五、难句解疑,体会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多媒体显示:
揣摩下列句子,分析句中流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四位同学品评分析,其余同学补充。
明确:1.见“月色如户”,则“欣然起行”,欢欣之情,溢于言表。
2.含有知音稀少的憾意和淡微低沉的喟叹,“寻张怀民”,张怀民才是他赏月的相知好友。
3.相知好友相携同步漫游赏月,流露出十分恬适的心绪。
4.考虑作者当时的处境。“闲”相对于“忙”来说的,由于贬官谪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悠闲赏月的欣喜。
学生齐读四句话,体会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六、课堂小结
苏轼遭遇“文字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近乎流放,心情抑郁,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郁闷,抚平心灵的创伤,表现了坦荡、旷达、笑对人生的生活信条。学习本文,在感受庭院月夜小景的同时,更感受到了他那从容应对苦难的人格魅力。
篇11:《短文》教案
《敬畏生命》一文通过写作者看到树本飘送种子的现象,受到震撼、折服,赞扬了那种顽强不屈的生命力,同时也告诉人们面对生活要勇于奋斗,重要的是奋斗的历程,而非最后的结果。
《热爱生命》一文通过写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告诉我们应当热爱生活,努力使自己的生命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两篇短文一重抒情,一重说理,然而主旨是相通的,都是谈的有关生命的问题,语言内涵丰富。
尽量使内容具体化
以前所学的课文内容比较实际,这两篇课文谈的都是比较抽象的东西,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使之具体化,不要泛泛空谈。
可以从这样几个角度切入课文
一是反复朗读,通过朗读,熟悉课文,熟悉语句,并在朗读中体味文'章中蕴含着的作者感情和说理力量。
二是从文章标题入手,理解从“敬畏生命”到“热爱生命”的含义。“敬畏”的本义是又敬重又害怕,本文“敬畏”所表达的是一种敬重、折服、赞叹的感情,“敬畏生命”是为生命的力量和精神所折服,并发出由衷的感慨和赞美。“热爱”的意思是热烈地爱,因为作者深刻地认识到生的本质,所以他才会热烈地爱着生命,全身心地投入生命,创造生命。
三是抓住重要语句,结合上下文的意思,通过思考、讨论,理解这些语句的含义。或者在老师的点拨下,用自己的话说出句子的含义。
四是将两文进行比较阅读,总括两文的异同。首先看思想内容,比较两篇文章中心内容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敬畏生命”敬畏的是什么?“热爱生命”热爱的是什么?“敬畏”与“热爱”的相同与区别在哪里?其次看文章形式,比较两文的表达方式有何不同。《敬畏生命》重在抒情,是怎样抒情的?《热爱生命》重在说理,是怎样说理的?
可以围绕争论进行教学
这两篇课文有些内容可能引起争论,如生命“不计成本的投资”“生的本质在于死”“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可以围绕这些争论进行教学,不必面面俱到。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生命意识的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积累掌握下列词语,并给加粗的字注音。
纤维 折服 奢侈 蔚然 哲人 丰盈 惊心动魄 躁动不安 稍纵即逝
2.能体会《敬畏生命》中充满感情的叙述和作者对于生命的深层感悟。
3.了解《热爱生命》的作者蒙田,理解体会他对生命的本质和生命的意义的阐释。
4.对两篇文章进行比较学习。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多读、多思考,训练学生阅读散文的能力。
2.找出一些关键句子,让同学们理解讨论,各抒己见。
3.熟读两篇短文并按要求背诵《热爱生命》的第二段。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这两篇散文,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热爱生命、珍视生命,认真把握好每一天。
(四)美育渗透点
感受树木繁殖生命的伟大,接受自然美的熏陶;领悟作者珍惜生命的情操美以及表现出来的智慧美。
二、学法引导
运用朗读感悟的方法理解两篇文章的内容,再通过比较法将文章共同学习,加深理解。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准确理解把握两位作者在文章中表达出来的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
(二)疑点
“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这句引用引自哪里?
(三)解决办法
让学生多联系自己生活中所能感知的生命现象来理解把握课文。
篇12:《短文》教案
[教学设想]
针对本次论坛主题“外国文学作品教学”,本文教学意在探讨如何阅读西方随笔,如何从这类文章中汲取精华,学会理性的思考问题,理性的表达见解。
相对中国传统的散文而言,西方的随笔更富于理性,《短文三篇》所选的三篇:蒙田的《热爱生命》、帕斯卡尔的《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富尔格姆的《信条》,都能体现这一特点。由于文章表达的都是作者对生命、生活等问题的思考和看法,内容学生并不难理解,而且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此时也已达到一定的水平,对此类文章也是有兴趣的,但他们阅读的思维习惯还不适应这种内在逻辑性很强的作品。因此本文教学主要抓住理解西方随笔的内在逻辑性这一方面,并试着运用这种逻辑思维方式来思考和表达问题。
[教学目标]
1.了解西方随笔的文体特点,以及文章丰富的文化内涵。
2.学会分析西方随笔的说理思路,理解其内在逻辑性。
3.尝试用西方的逻辑思维方式来思考和表达问题。
[教学重难点]
理解西方随笔富于理性的特点,尝试用西方的逻辑思维方式来思考和表达问题。
[教学工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回味中国传统随笔
1、教师导入: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些让我们或悲或喜、或怨或乐的事,尤其到了同学们爱思考,爱思想的年龄,这些事难免会引发我们对生活乃至生命的或浅或深的思考,但不知大家会不会乐于“意之所之,随即记录”呢?(出示投影:“意之所之,随即记录”随笔简介:在我国,最早给随笔下定义的是南宋人洪迈。他所谓的“意之所之,随即记录”,“纵意而谈,涉笔成趣”准确地概括出了随笔的主要特点。洪迈在《容斋随笔》的卷首中说:“予老去习懒,读书不多,意之所之,随即记录,囚其后先,无复诠次,故目之曰“随笔”。)随笔这一充满智性、自由、质朴的文体承载与传递着一个时代的思想,当我们捧读这些优秀的作品时,会给我们以人生的感悟与启迪。
2、回味中国传统随笔:
(1)教师出示《湖心亭看雪》,学生自由品读。
(2)教师提出问题:张岱“随即记录”这篇短文“意”在哪里呢?他是如何表“意”的?
这篇随笔(小品)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淡淡写来,情致深长,而全文连标点在内还不到二百字。白描手法,简练笔墨,勾勒了大雪后西湖美景。其意不在雪景,却在情致,排遣孤闷,一洗俗气。张岱不矫情,不做作,不勉强,率性而为,纵情山水,以此表达自己对生命、生活的思考,表现出超凡脱俗的精神品质,遗世独立的个性趋向。
同样是对生命、生活的体验感悟,蒙田、帕斯卡尔、富尔格姆这三位西方作家又是如何来诠释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短文三篇》,读一读,谈一谈。(出示《短文三篇》)
二、品读课文感悟西方随笔特点
1、学生选出最有感悟的语句,读一读,谈一谈。
2、学生找出每篇最能体现作者思想的语句,谈谈理解。
教师明确:
《热爱生命》
“生之本质在于死。”“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都是短暂的、有限的,总是要死亡的,是人人所不能避免的。这句话从生命的终极归宿上来看待生命,由此引出珍惜生命的话题。
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认真而充实地生活,善于享受生活中各种快乐的人就感到死而无憾,就不感到死的苦恼了。如果一辈子懒散拖沓,萎靡不振,不能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留有好多遗憾,临死时必然感到苦恼。从哲学上说,人在追求自己的生命价值时可以超越死亡。在人类的历史上,饮鸩的苏格拉底,自沉汨罗的屈原,断头台上的谭嗣同,这些著名人物都把个体的“小我”融会于人类的“大我”之中,实现了人的生命的自我超越。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作者将“人”比作“苇草”,形象地指出人是脆弱而不堪一击的(这是就肉体、物质一面而言的)。接着作者转折一笔在“苇草”这个喻体前加了“能思想”的修饰语,强调由于有思想,人就比宇宙还高贵,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从而指出人要“努力地好好思想”。
《信条》
“智慧并不在高等学府的大山顶上,倒是出自主日学校里孩子们玩的沙滩中。”
“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去走走,要注意来往车辆,手拉手,紧挨一起。”“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去走走,最好还是手拉手,紧挨一起。”
“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为人”是个容量很大的题目,作者却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他举重若轻地以开列“信条”的方式来大题小做,见微知著。这些“信条”不仅适用于幼儿园,而且适用于家庭、社会;不仅适用于孩提时代,也适用于成年时期;人们在生活中,实际上只需要遵守那些在幼儿园里就学过的最基本的规则。作者诚恳地呼吁人们都来积极主动地实践这些充满人性光芒的忠告。
3、学生讨论分析这些语句如何集中体现作者的思想。
(出示重要语句)板书:
板书:辨证
“度日”:死对比生:热爱
“苇草”:弱对比强:思想
比喻
“信条”:小引用大:践行
理性
教师总结:这些闪烁着理性的光芒的语句给了我们深刻的启迪:当我们懂得了死与生的关系时,我们会更加热爱生命;当我们知晓了人如苇草一般脆弱,但有了思想我们变得高贵而强大时,我们看到了思想对于生命的意义;当我们明白度过一生靠的居然是在幼儿园里学到的那些信条时,我们不禁感慨看似简单的信条中包含了多少永恒!这些都是由作者运用辨证统一的思想找到矛盾的对立统一点,从而在我们寻常所见中敏锐地捕捉到并加以挖掘出的!
4、师生共同朗读重要语句,再次感受西方随笔的理性。
三、拓展延伸理性演绎“湖心亭看雪”
1、对比中西方随笔特点,借鉴西方随笔的理性思维。
学生对比《短文三篇》与《湖心亭看雪》,比较中西方随笔的不同。
学生发言、讨论,教师明确:(出示投影)
中国传统随笔大多篇幅短小,抒写自由,一般借景、借事抒情议论,含蓄隽永,质朴自然。西方作家的个性张扬外露,因而随笔更敢于坦露作者的内心,更注重表达作者的个性,相比较中国传统随笔,他们较少描写、叙述,而注重说理、议论、思辨、哲理,主要功能是启人心智,引人深思,给人启迪。
2、运用理性的思维方式,以《湖心亭看雪》为题材,写一篇小短文。
教师引导: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更感性,如果我们能学习并试着运用西方理性的思维方式,是否可以更丰富我们的阅读和表达呢?(出示投影:理性演绎“湖心亭看雪”)
例:“粟米”:渺小对比伟大
比喻
《人是一粒痴情的粟米》
“痴”:寂寥对比美丽
《美丽常在寂寥中》
四、课堂总结阅读更多经典随笔
1、学生小结课堂学习的收获。
蒙田《随笔集》和《培根人生论》《帕斯卡尔思想录》一同被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的三大经典,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教师总结:思想是人类意识的沉潜与澄滤,她以穿越时空的魅力,承传、延续、酝酿着人类的文明进程。今天的文明与进步,是人类历史无数思想者智慧与成果的结晶。
篇13:《短文》教案
一、课文导读
古代文人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时,往往不采用直白的方式,而常常以物为喻,写得比较含蓄,这叫做“托物言志”。这两篇短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学习时要反复诵读,用心品味,以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同时也要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二、文言知识储备
(一)掌握下列生字词
míngxīntáirútiáodúdūnyífányú
陋室铭惟吾德馨苔痕鸿儒调素琴案牍周敦颐蕃予
yūzhuóliánmànxièyīxiǎn
淤泥濯清涟不蔓不枝亵玩噫鲜有闻
(二)词类活用
1、有仙则名(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可译作“出名,闻名”。)
2、有龙则灵(灵: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可译作“显灵,灵验”。)
3、无丝竹之乱耳(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可译作“使……扰乱”。)
4、无案牍之劳形(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可译作“使……劳累”。)
5、不蔓不枝(蔓、枝:名词活用为动词,可译作“生(长)蔓”;“生(长)枝”。)
(三)特指名词
1、往来无白丁(白丁:本指“平民”,文中特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2、无丝竹之乱耳(丝竹:本指“琴瑟、箫管等乐器”,文中特指“奏乐的声音”。)
(四)“之”的不同用法及含义
1、水陆草木之花(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的”。)2、何陋之有(之:表示强烈的反问语气,无实义,可不译。)
3、渔人甚异之(之:代词,它,指桃林美景。)4、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表示舒缓语气,无实义,可不译。)
5、无丝竹之乱耳(之:表示舒缓语气,无实义,可不译。)
陋室铭刘禹锡
一、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C842):字梦得,唐朝洛阳(今属河南省)人,一说是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他是唐朝著名的朴素唯物论的思想家,写过三篇《天论》。早年与柳宗元齐名,世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颇多,世称“刘白”。有《刘宾客文集》传世。
二、题解:本文选自《全唐文》。陋室:简陋的屋子。
三、铭:铭是古代刻在金属等器物上或碑石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内容多含颂扬、鉴戒之意。
四、课文翻译
五、课文解析于《论语子罕》篇。
1、⑴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⑵与“陋室”主人交往的都是些什么人?⑶表现与“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哪句?
(⑴“陋室”不“陋”的原因是“惟吾德馨”。⑵与“陋室”主人交往的都是“鸿儒”。⑶表现与“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作者用“仙”和“龙”来比喻什么?
(作者用“仙”和“龙”来比喻品德高尚、志趣高雅的人。)
3、⑴“何陋之有”一句引自何人?⑵把它用在文末有何作用?
(⑴“何陋之有?”一句引自孔子。⑵把它用在文末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4、表现作者惬意闲适的生活情趣的句子是哪些?
(表现作者惬意闲适的生活情趣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本文运用了大量的对偶修辞,你能把它们一一找出来,并翻译吗?(略)
6、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通过对“陋室”的生动描绘和高度欣赏,表达了作者保持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
爱莲说周敦颐
一、作者简介
本文选自《周元公集》。周敦颐(1017C1073):原名敦实,字茂叔,谥(shì)号元公。道州营道(现在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二、说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叙事物,或用来说明道理。
三、课文翻译
四、课文解析
1、⑴像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
⑵像征君子的庄重,不哗众取宠、不炫耀的句子是:“濯清涟而不妖”。
⑶像征君子内心通达,行为正直,不结党营私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⑷像征君子的高尚品德并远扬四方的句子是:“香远益清”。
2、文中的“莲”有什么像征意义?(略)
3、⑴从“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一句来看,作者意在感叹什么?⑵从“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来看,作者意在讽刺什么?
(⑴作者意在感叹无人仰慕君子的德行。⑵作者意在讽刺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风。)
4、文章以“莲”为歌颂对象,为什么多次写到牡丹和菊花?
(这里使用了衬托手法,目的是用菊花的隐逸和牡丹的富贵来衬托莲的种种美德。)
5、本文除了使用衬托手法以外,还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举例说明。(略)
6、文中把“莲”比作“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应是怎样的人?
(“君子”应是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品行端正,廉洁正直,通达事理的品德高尚的人。)
7、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同时也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求荣华富贵、争名夺利的世风。)
8、作者在写“莲”时,有对莲外形的描写,也有对莲精神的赞颂。请引用原文,说说哪些是写莲的外形美,哪些是赞美莲的精神美?试作简要分析。
(⑴外形:“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和“亭亭净植”是写莲的外形美。
⑵精神:“出淤泥而不染”是写它在恶劣的环境中不同流合污,始终保持高洁的志向。“濯清涟而不妖”是写它在美丽的环境中不炫耀、不妖艳、不哗众取宠。“香远益清”是写它香气四溢,美名远扬。“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是写它虽然美丽,却非常端庄、洁身自好。)
五、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对莲的可贵品格的赞美,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既不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研讨与练习
一、背诵并默写这两篇短文。(略)
二、反复品味文章的寓意,研讨下列问题。
(所谓“寓意”,主要是指作者的志向和抱负,这是托物言志文章的核心,必须抓住这个核心,才能达到整体感知;此外,也包括对文中某些重要语句的理解。)
1、《陋室铭》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试联系全文内容作具体分析。
(《陋室铭》的全篇主旨是从孔子的“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句话生发而来的,作者以此结束全文,显得立意高远,无懈可击。但引文中略去前半句,而只用后半句,是因为“君子居之”的意思已经包含在全篇之中,略去后才有余味。)
2、《爱莲说》中称莲是“花之君子”,试根据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当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试题。作者心目中的君子有种种美德,我们无法尽知,而只能通过“莲”的形象来探求。因此,在讨论前应当指出,这是一种艺术概括方式,要善于运用联想把“莲”的形象跟君子的形象融为一体,不要搞机械的“对号入座”。本题切忌统一答案,重在培养同学们的联想能力。
如:作者心目中的君子,既不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也不像世人那样趋炎附势、阿谀奉承,而是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他要像“莲”那样身处污浊的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不哗众取宠,也不炫耀自己;而是洁身自好、质朴、庄重、清逸、卓然挺立、纯正无邪、端庄严肃、品格高尚,因而声名远扬,为人敬重。)
3、下面几句话都有言外之意,试做分析。
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可以先回答:作者是否不喜欢音乐?(从“调素琴”可以得出否定的答案。)“调素琴”跟“丝竹之乱耳”有何区别?由此逐步引导到作者对官僚们寻欢作乐生活的批判态度上来。)
⑵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作者这种写法颇似“一字褒贬”。文中只说牡丹是“花之富贵者也”,此外别无贬词,但从“宜乎”一语却可以看出他对世风的鄙视。为了引起讨论的兴趣,不妨先读读白居易的《买花》诗,此诗浅显易懂,费时不多。)
三、“之”有时相当于“他(她、它)”“这(那)”,有时相当于“的”,有时却只有表示语气的作用,没有实际意义――这后一种用法往往凭语感就可以察觉到。试用此法辨析下列各句中的“之”字哪些属于这种用法。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表示舒缓语气,无实义,可不译。)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之:表示舒缓语气,无实义,可不译。)
4、孔子云:何陋之有?(之:表示强烈的反问语气,无实义,可不译。)
5、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之:代词,它,指桃林美景。)
篇14:短文教案
教学目的:
1、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2、感悟并珍视人生“第一次’’的经验。
3、揣摩形象化的语言。
4、了解以小见大和夹叙夹议的写法。
教学重点:
1、理解两篇课文的深刻内涵。
2、理解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两篇课文的深刻内涵。
教学方法:导读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录音机
计划课时:2
备课时间:9月15
上课时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行道树》
1、理解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
2、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形象化的语言。
教学重点:
1、理解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
2、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形象化的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它最丰富、最准确、最鲜明、最生动。在汉语的宝典里,有许多“言在此而意彼”的妙词佳句,譬如,“牛,吃的是青草,挤出来的是牛奶”“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等。这些话表面好像在写动植物,其实是有其象征意义的。毛泽东有一首词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你们知道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吗?你们知道它的深刻含义吗?今天,我们来学习张晓风的短文《行道树》,看看马路两旁的行道树有什么象征意义。
二、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三、识记字词(包括《第一次真好》)
四、整体感知
1、行道树的形象体现了什么精神?
2、找出本文最富哲理性的句子,并理解:神圣的事业是什么事业?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行道树的“深沉”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
神圣的事业必须以自我牺牲为代价。从个人利益角度讲,这便是“痛苦”。痛苦的磨练使奉献者具备了以苦为乐的品质,这便是“深沉”。
3、怎样理解“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五、研讨与赏析
1、作者从哪些方面刻画了行道树的形象?
(自我牺牲、奉献人类、心系社会…… )
2、怎样理解“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
(是指行道树离开了家,离开了原始森林,立在城市的飞尘里,生活条件大大跌落了。)
3、“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表现了行道树怎样的思想感情?同时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状?
(保护环境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
4、为突出行道树的形象,作者都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采用了对比手法:
(1)与同类的优越处境对比;(2)与人类的无知行为对比。
5、你认为哪些语言描写最生动,最能突出行道树的形象?试分析说明?
五、拓宽与延伸
鼓励学生结合现实和自己的经历,谈学习感受。
1、现实生活中有像行道树一样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吗?怎样看待他们的价值?
2、本文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3、本文的中心是通过行道树的自白表现出来的。但有人说像在发牢骚,你怎么看?
(决非发牢骚,而是强烈的呼唤。呼唤更多的奉献者为社会造福,为人类造福呼唤人们尊重奉献者的辛劳,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 )
4、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哪些启发?
六、教师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了很好的讨论和研究,对无私奉献者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任何意义上讲,我们都应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然。让我们像行道树一样,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点缀美好的社会,也使自己的人生在无私的奉献中大放光彩。
七、作业:1、完成“研讨与练习’’相关作业
2、预习《第一次真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第一次真好》
1、认识人生第一次经历的重大意义,珍视第一次经验。
2、学习以小见大和详略得当的写法。
3、了解选材的'典型性。
教学重点:
1、感悟并珍视人生“第一次’’的经验。
2、揣摩形象化的语言。
3、了解以小见大和夹叙夹议的写法。
教学难点:了解以小见大和夹叙夹议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第一次”是多么另人难忘的经历啊!你知道第一次吃西红柿的那个人吗?你知道“第一个吃螃蟹”的重大意义吗?第一次远行、第一次脱险、第一次施舍、第一次求助……自从我们有意识以来,数不清的第一次,无一例外地给我们带来莫大的新奇和刺激。但又有谁真正懂得“第一次”的奥妙呢?周素姗的《第一次真好》可以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二、整体感知
1、集体朗读:感悟课文内容。要求学生注意朗读时的情感和速度。
2、默读课文,独立思考。出示思考题:
(1)“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
(2)课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3)作者为什么选取这两个“第一次”详写?
(4)课文在安排材料上有什么特点?好处是什么?
(5)有的“第一次”是有益的,有的是无益的。本文所说的“第一次”属于哪一种?为什么?
3、课堂集中讨论、解答:引导学生采用互动方式,合作交流,使问题逐渐明朗,最终明确。
(1)“第一次真好”指感觉真好: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2)“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3)作者从不同角度写了两件事:前者写的是植物;后者写的是动物。前者写的是静态;后者写的是动态。前者的感觉没有变化:只是喜悦和新奇;后者的感觉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先是惊喜,再是恶心,而后喜爱。这样写使人感到厚重,既表现作者的个性体验,也能与读者产生共鸣,有典型意义。
(学生谈不透,教师要予以引导、点拨。)
(4)详略得当:详写的是看柚子树和看孵小鸟两件事。略写的有六件事,均一笔带过。详写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中心;略写部分是对详写部分的补充,旨在以小见大地表现“第一次真好”的普遍意义,同时,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
(5)本文写的是有益的“第一次”。因为所举的每一个事例,都有益于人生的健康发展,而且“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三、研读与赏析
出示思考题:
1、为什么说是“一幅秋日的风情画”,而不说是“风景画”、“风光画”?
2、“雏形”与“具体而微”有什么区别?
3、“我喜爱他们又甚于那些老鸟”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作者对生命的珍惜和对生命力的赞叹。)
4、找出课文中带有议论性的句子,试分析它的作用。
(旨在让学生逐渐了解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四、体验与反思
结合自己的经验,解释课文有关内容,并从多角度提出问题,深化理解。
1、为什么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感觉不愉快的第一次就不能尝试吗?
(感觉不愉快的第一次可能是更有益的,也应当积极尝试。如舍己为人等。)
2、为什么说“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3、回忆你难忘的第一次经历,谈谈它对你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什么样的第一次不能尝试?为什么?
五、小结:同学们,现在我要告诉你们,据说西红柿最早只是一种观赏植物,没人知道它可以吃,且营养丰富。我们应当感谢那个第一次吃西红柿的人,他当时的勇气决不亚于视死如归。我猜想,他尝试以后的感觉一定是新鲜而刺激的,是令人回味的。而他的那个第一次,竟使西红柿成了我们餐桌上的佳品。
同学们,我们要多多地尝试有益的第一次,让万紫千红的第一次,织成我们五彩斑斓的人生,给社会带来进步。
六、作业:1、完成“研讨与练习”剩余部分。
2、习作:写一篇题为《第一次,我忘不了你》的作文,谈谈学习本文的感受。
★ 短文教案内容
★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
★ 巴金短文读后感
★ 短文两篇课堂反思
★ 秋天的优秀短文
【短文两篇教案(合集14篇)】相关文章:
四 草 教案(八年级上)2022-06-06
《巴金短文》 52023-01-15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教案优秀2022-11-18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2024-03-23
短文――《荔枝图序》《山市》2023-01-04
《孟子》的教案2023-10-07
八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案2023-07-18
小学六年级语文《关尹子教射》教案2023-07-14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2023-09-23
孟子二章教案2022-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