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于小于等于号的认识教案设计

时间:2022-12-18 20:04:13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大于小于等于号的认识教案设计(精选17篇)由网友“惹尘”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大于小于等于号的认识教案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于小于等于号的认识教案设计

篇1:大于小于等于号的认识教案设计

大于小于等于号的认识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认识和表示的意思及用法。

2、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二、导入:

故事:第三天,小兔子们又去采蘑菇了,今天的蘑菇比较少了,他们才采到四朵蘑菇,他们回到家,准备吃了,(出示:四只兔子和四朵蘑菇一一对应。“=”兔子和蘑菇的数量一样多。)这时兔妈妈回来了,有五只兔子了,只有五朵蘑菇,妈妈没得吃怎么办?(兔子比蘑菇多了一个。“”)老大和老二想平时妈妈那么辛苦,应该让妈妈吃,所以老大和老二就偷的走掉了。(这时兔子的数量比蘑菇少,“)”)出示:=、》、

三、教学过程:

1、教学“=”①一个对一个比,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呢?

②教师示范写法“=”。

③学生操作,摆几个○对应摆同样多△。

2、教学“>”

①从图中让学生看出松鼠比小熊多,也就是几比几多?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呢?“>”叫大于号,5>3,读作5大于3。

②讲评书写。

③用同样的方法教学“<”。

④小结。

3、巩固强化:做一做:1―3题,相对应的一课一练。

教后记:1通过小白兔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基本能够掌握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

2通过记儿歌的'方法使学生区分清楚大于号、小于号的方向。

3有一小部分学生对于大于号、小于号还不太能区分。主要是方向性的错误。

能认真、详细地提前备好课,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2:小于大于等于教学反思

学生容易把大于号和小于号混淆,为了让学生能区分清楚“<”与“>”,我给孩子们编了一个顺口溜:“大于号、小于号,两个兄弟一起到,尖角在前是小于,开口在前是大于”“左手小于号,右手大于号,谁大对谁开口笑。”这两个个富有童趣的顺口溜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区分。再通过练习,学生基本上都能分辨出大于号和小于号。

由拔河的谈话引入,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交谈中要明确拔河时两边的人数要相等,从而为本课的教学埋下伏笔。

核心知识:

一、认识“>、<”

①怎么还没开始?(引导学生从两边的人数不一样来分析这个问题) ②怎样才能知道那边人数多,哪边人数少?你有什么好办法?

我们可以用不同颜色的圆片来代表拔河的小朋友。怎样摆才能够让别人一下子就看出哪边的人多?(此处引入“一一对应”的观念)

③看着摆好的圆片,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二、认识“=”

①现在我们再回到拔河的场地看看,现在可以比赛了吗?为什么?

②你能像刚才那样用圆片摆一摆,使别人一眼就看出两边的人数同样多吗?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的写法,教学时要利用田字格进行规范的书写。

篇3:小于大于等于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教学符号“=”“>”和“<”的认识,并应用这些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初步感受“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对于这部分内容,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但是没有形成理性的认识,不能上升到将数的大小关系符号化程度。在本节课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摆实物,用文字描述摆放比较的结果,即“谁比谁多或谁比谁少”,抽象出用数字表示物体个数,并用数学符号表示比较的结果。新课程强调让学生经历有关活动,获得对有关知识的体验。用特定的符号来刻画客观世界中两个量之间的大小关系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生不但要学习运算符号“+”“-”,还要学习关系符号“=”“>”和“<”。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各种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情境中体验并理解“=”“>”和“<”的含义,并引导学生将符号>”和“<”的形状内化后用语言描绘出来,这样的活动过程能加深学生对符号的理解和记忆。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在认识符号的时候,没有让学生及时地书写巩固,在后面比较数的大小的时候造成了混淆,虽然教了他们如何区分,但还是有个别学生没有弄清楚。还有对“一一对应”的思想没有强调,作业中画图形的时候有的学生就没有一个一个对齐地画。

篇4:小于大于等于教学反思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刚入学不久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课始,把学生们带入快乐的动物乐园,一下就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调动起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由 “ 要我学 ” 变为 “ 我要学 ” 。

二、发挥主动性,鼓励自主学习

新课程的.特点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在本课的教学中,需要学生比较两种动物的多少时,我不是直接提出具体要求,而是问:你喜欢拿哪两种动物比较?这样给学生留出的是一个非常开阔的思维空间,真正是把学生放在了主体地位,让他们自由选择、自主探索。

三、注重体验,关注学习过程

新课程强调让学生经历有关活动,获得对有关知识的体验。用特定的符号来刻画客观世界中两个量之间的大小关系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生不但要学习运算符号“ + ”、“ - ”,还要学习关系符号“<”、“>”和“ = ”。

四、不足之处

在教学中,我先创设“森林运动会”场景,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观察有哪些队参加运动会,数一数各队的小动物有多少。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产生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熟悉素材,以便于下一步的比较。通过一一对应的排列让学生明确他们的只数相同,建立“同样多”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抽象出“4=4”,认识并理解“=”的含义。但是我在这里没给学生强调“同样多”的概念,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后,再来强调“同样多”没有给学生加深印象。接着引导学生比较另外两只队的时候,语言上没有创设好的情景吸引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在给学生建立“多”

“少”的概念,学生能理解“多”“少”,说说“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的表达能力上有欠缺,并在此为基础,抽象出“5>3”和“3<5”,认识并理解大于、小于的含义,学会用大于小于表示两数之间的关系。给他们说大于和小于的时候,我应该帮助学生加强记忆,根据符号的形象让他们记住“开口朝大数,尖尖对小数”,这个关键的地方没有做到。本节课的课堂纪律比较差,主要是我发给他们的学习用具,变成了他们的玩具,这点上我需要好好反思。

篇5:小于大于等于教学反思

本次邀请课,我组织幼儿学习了《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这一教学内容,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认识并理解“>”“<”,学习用“>”“<”表示两个的数量关系;并能用语言表述操作结果。

这次教学活动我分为两个环节来完成,第一个环节是引导孩子们认识大于、小于符号;第二个环节是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上,用游戏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在第一个环节中,我通过课件设置了一个情景,鸟儿和蜜蜂在花丛中飞舞,让小朋友们观察谁多谁少?引导出大于符号。再通过鹅和青蛙的比较,引导出小于符号。认识了大于符号和小于符号后再让幼儿观察大于符号和小于符号的区别,并用儿歌归纳其区别,帮助幼儿加深对大于和小于符号的认识和理解。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在第二个环节里,我运用了游戏的方法来进行的,先出示两个数字宝宝站好,再让符号宝宝商量该由谁站在他们中间才对。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致很高,总体效果不错。

通过这次活动,我联想到了自己平时的常规数学教学活动,学生由于个体差导,出现个别孩子孤立活动,不愿与同伴交流,老师常常鼓励也无济于事,这让人很困惑,如何激发这些孩子们对数学课的兴趣?还待在以后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慢慢摸索寻找答案。

篇6:小于大于等于教学反思

反思这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我们觉得以下几方面是值得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借鉴的。

首先,教学过程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件(比高矮)入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其次,我们利用了摆放在计算条上的小棒的平衡情况引出三个数学符号,把抽象的数学符号用直观的教具进行演化,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理解。

再次,学习中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他们被动接受的学习形式。学习中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想小棒的平衡情况。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也多用数学语言表达意思。练习中也鼓励学生自己来理解题意,而不是老师叙述题意。

当然,这节课中也有一些我们在教学重要注意的地方。

比如,在课前要帮助学生认识计算条,这样才能使教学过程顺利开展。计算条比较长短的过程中利用几个单位对后面的教学更为有利,但学生往往会受小朋友比高矮的影响而采用一端对齐的方式。在这里教师要注意引导。

学习过程中有学生会受前面知识的影响,看一幅图画写出两个不等式。这里要和学生讲清一般我们在看图比较时,总是从左往右比。

在这里怎样解决好负迁移的问题是值得我们继续研究的。

篇7:Word中大于等于号怎么打

在Word中有些特殊符号对于我们的帮助和作用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对于那些经常制作试卷的老师们,这些符号都是经常要用到的,所以我们必须要熟习每个符号的输入方法,前面几课中已经给大家讲解了根号、分数等一些基本的数字符号输入方式,本章再来给大家说明一下:“大于等于号怎么打”!

大于号就比较简单,只需先将键盘切换到英文输入法(美式键盘),然后按住键盘上的 Shift + >即可输入大于号。

大于等于号怎么打?多种输入大于等于号方法:

方法一、输入法输入大于等于号;

搜狗:只需输入 v1 然后向后翻页,即可找到你想要的“≥”;

word教程

QQ拼音:同样,也是输入 v1 然后翻页就可以找到“大于等于号”了;

智能ABC:方法相同;

方法二、利用Word的特殊符号功能来输入“大于等于号”;

单击菜单栏的“插入”-->特殊符号-->数字符号 中 第一排就有“≥”;

大于等于号的输入方法非常简单,相信大部分人早已经知道了,所以这里我也不多说了,只是希望能够帮助那些还不知道的朋友们和刚入门的朋友!

篇8:“大于”、“小于”的概念和符号

“大于”、“小于”的概念和符号

【板书设计】

【应用说明】

注意直观性,使学生懂得哪边数大,开口就朝哪,并规范书写符号,由

渗透相等思想,接着从右边拿走一块积木放到左边,“=”就变成了“>”。告诉学生:“开口大了,叫大口,开口没了,叫收口,从大口到收口,这样的符号叫大于号。”小于号的'教法同上。

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生答:“大于和小于。”教师用彩笔板书“和”字(“大于”和“小于”在新课开始时就已板书)。这样,知识的教学由静到动,活灵活现。

篇9:一年级上册《小于等于大于》教案

一年级上册《小于等于大于》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认识=、>、<表示的意思和用法,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2.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会用=、>、<。

教学难点:

会用>、<表示两数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0~5的认识,今天我们将来认识“=”、“>”、“<”,并学会用“=”、“>”、“<”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板书:“=”、“>”和“<”。

二、新授。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图,提问

①图上画的是什么? ②图中有哪些动物?它们分别有多少只? ③你能说说哪种动物多?哪种动物少?哪种动物的只数一样多?

(2)同样多。

①小兔有几只? 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贴上4只小兔。

②小猴有几只? 学生回答,老师一个对一个地贴上4只小猴,并用线连一连。

板书:4 4 1.“想想做做1”。

在圆圈里填上“>”、“<”或“=”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③小兔子和小猴的只数哪个多?哪个少?(同样多) 你是怎样知道的? (引导学生说出4只小白兔和4只小猴正好同样多) ④4和4同样多,我们就说4=4。(板书:4=4) 老师指着等号说明:这个符号叫做等号。

(板书:等号) 读作:4等于4。

老师领读、齐读、同桌互读。

⑤书写等于号,在书上第18页上先描后写。

2.教学大于。

(1)小熊有多少只?

学生回答后老师在黑板上贴上5只小松鼠,并板书:5。

(2) 小松鼠有多少只? 学生回答,老师一个对一个地贴上3只小熊。(并板书:3) (3) 用什么方法可以比较出小松鼠和小熊谁多谁少呢

(教师边连线,边提问)小松鼠和小熊比怎样? (4) 小松鼠比小熊多,也就是5比3怎样?(板书:5比3多)

5比3多,也就是5大于3。

(板书:5>3) 指着大于号说明,这个符号叫做大于号

(板书:大于号) 让学生齐说大于号,再指名说。

大于号开口一头向哪边? (向左) 尖的—头向哪边?

(5) 观察式子5>3,提问:大于号的开口一头和尖的`一头,哪头大? 哪头小? 开口大的那头对着大的数还是小的数? 尖的那头对着什么数? 这个式子读作“5大于3”,板书;5大于3。

老师领读、齐读,同桌互说。

(6)回顾一下,刚才学习了“大于号”,这道题是谁和谁比? 结果怎样? 老师小结:这道题是小松鼠和小熊比,小松鼠比小熊多,5比3多,可以说成5大于3,写成5>3。

3.教学小于。

(1)小熊和小松鼠比怎么样? (小熊比小松鼠少) (2)小熊有3只,小松鼠有5只,小熊比小松鼠少也就是3比5少,3比5少就是3小于5。

(板书:3<5) 指着“<”说明:这个符号叫做小于号。

(板书:小于号) 指导写“<”,在书第19页上先描后写。

(3)观察式子“3<5”,提问:小于号和大于号的方向有什么不同? 尖的那头对着什么? 领读“3小于5”,齐读,同桌互读。

(4)刚才我们学习了小于号。这道题是谁和谁比?结果怎样?

老师小结:这道题是小熊和小松鼠比,小熊比小松鼠少,也就是3比5少,可以说成3小于5,写成3<5。

(5)同样一幅图,为什么可以说成5>3,也可以说成3<5呢

(比的标准不同,所以结果不同。)

4.小结

这一节课学习了“=”、“>”和“<”,它们写在两个数的中间表示两个数的大小,不管“>”还是“<”,开口对着大的数,尖的一头总是对着小的数。

三、想想做做。

1.“想想做做1”。

(1)出示第1题图。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指名说一说每道题是谁和谁比,结果是多还是少?圆圈应填什么符号?

2.“想想做做2”。

在圆圈里填上“>”、“<”或“=”,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认识了哪几位朋友啊?你学了哪些本领呢

篇10:一年级上《小于、等于、大于》教学反思

一年级上《小于、等于、大于》教学反思

节课我教材中情境图 “森林运动会”为引入,先通过小猴队和小兔队的比较引出“同样多”的概念,从而进行“=”的教学。接着通过比较小松鼠队和小熊队引出“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的概念,从而进行“>”“<”的教学。最后组织练习。

反思本节课,有着以下诸多感受

1、本节课我是依据书上进行教学的,总觉得每支队伍之间多少关系的出现十分不流畅,因为孩子们都会通过数数告诉你每支队伍之间的多少关系。其实可以时对教材做这样的调整,把杂乱的四队动物以要参加拔河比赛而排好整齐队伍入场为由把所有动物的头一一对应起来,让孩子们在比较时能在视觉上一目了然。然后要孩子们自己说说想要哪个队和哪个队先进行比赛,接着问:“谁和谁比赛最公平?”从而自然地由学生说出“同样多”的数学概念,在“为什么同样多”的问题中确定一一对应的关系进行比较,并抽象出了“4=4”这么一个等式。

学习完等号之后,再回到情境图中来,接着问:“你觉得小熊家和小松鼠家比赛公平吗?”得出“不公平”之后让孩子们尝试运用“一一对应”自主发现“小松鼠的只数比小熊的只数多”,并让孩子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抽象出5和3的中间用大于号来连接。最后问题“小松鼠的只数比小熊的只数多,反过来还可以怎么说?”来过渡到小于号的学习。

2、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多。 老师和学生“一问一答”式或者“老师引导学生说”的模式很多,没有充分的时间让孩子自主地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比如在学生提出小兔和小猴同样多的的时候,老师问完“你是怎么知道的?”之后便急着自己说出:“他们的头是一个对着一个的。”而且还非常清晰地指着一个猴子头对着一个兔子头。甚至在后面比较小熊和松鼠的多少时仍旧不放心放开手让学生去说,这不利于以后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自主思考。在比较完多少后,还可以尝试让学生再去比较其他的两种动物之间的.数量大小,这样既开放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

3、简化儿歌,简单记忆,牢固掌握。

在备课时,我从网上看到了关于本节课的教学儿歌,大多都是长长的四句,教学实践以及学生的学情告诉我,这些儿歌都太长了,于是我只取了其中的依据改编成:“开口朝大数”。

整节课下来,学生应用符号问题就不是很大。可是我却发现学生对于符号是大于号还是小于号区分有点困难。为了突破这点,我将其与式子的读法连在一起,几大于几时,这号就叫大于号;几小于几时这号就是小于号。渐渐学生也能接受了。

4、细节注意不够

(1)在教学写>、<的时候,只是要求学生再横中线的地方转方向,这个时候还要继续提醒学生要往下写,而且要提醒学生这是要求一笔完成的,最后最好还要在转笔的地方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记出来,让学生着重注意。一个小地方没注意,学生写出的>、<不规范,有的下半部平着写,有的中间断掉了。

(2)在教材的三个练习中编者意图是层层递进,由具体事物的多少比较慢慢转变成抽象的数字比较。但是在课堂中没有很好地将编者的意图体现出来。我们在出示练习的时候可一部分一部分地出示,而不是全盘托出。比如第一题,可先出示图形,要学生说一说,然后再出示文字“比()多”,这个时候先教学生认识“多”字,再填空,填完之后最后才出示日字格和圆圈,抽象出数字去比较大小。

5、注重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

本节课我较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的训练,在判断符号时,我以“因为几比几多,所以几大于几”“因为几比几少,所以几小于几”“几和几同样多,所以几等于几”来进行语言训练,同时也利于学生的思维训练。由于他们还只是刚刚入学的一年级的小朋友,所以在训练时,我总是先说个样子,学生照着说。毕竟低年级的学习模仿还是占有一定比例的。一节课下来,学生会说的程度各不相同,今后还需加强语言的训练,由语言的训练去强化思维的训练。

篇11:一年级上册《小于等于大于》教学反思

一年级上册《小于等于大于》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是通过比身高和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一些感性认识,初步建立“符号感”,同时,通过将学具的对应排列,让学生认识符号“>”、“<”和“=”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10以内数的大小。这一教学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早就接触到了,只是在脑海有一个初步的表象,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概念。整节课我按照“情境引入——图片感知——数字抽象——生活实际”四个层次让学生体会知识,发展思维。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的开始我就以比身高的游戏形式引入,唤起学生的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进入到学习的角色中;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谁和谁比较进行教学,既尊重学生的选择,又能达到教学的目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然后抽象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利用计算条的长短和多少来理解大于小于等于的意义,体会符号感。由于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并会区分“>”、“<”,要记住“>”、“<”对孩子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课堂中我想了一种形象的比喻,如“>”象张着大嘴巴的大鱼,所以叫大于,而“<”是闭着嘴巴的小鱼,因为害怕大鱼吃它们所以紧紧的闭着嘴巴,所以叫小于。孩子们通过我的比喻能够分清楚了“>”和“<””。紧接着我又让孩子们动手摆这三种符号,孩子们通过这些活动下来对这三种符号认识得非常好。以直观的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符号,在丰富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在比较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明白什么时候使用 “>”,什么时候使用“<”,我还给学生总结出了“开口对大数,尖头对小数”的顺口溜,强化孩子记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篇12:一年级上册数学《小于、等于、大于》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 和<的含义。“>”是大于号,表示一数比另一数大;“<”是小于号;“=”是等于号,表示左右两边的数相等。

2、使用>、=和<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能力目标

1、会写大于号、等于号和小于号。

2、能够读出一个式子。

情感目标

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2、养成一丝不苟,认真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的含义。

2、“>”、“<”、“=”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使用>、=和<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小兔子和萝卜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多媒体)

1、哪种图形多?在多的一行打√

○ ○ ○ ○ ○

☆ ☆ ☆ ☆ ☆ ☆ ()

2、哪种图形少?在少的一行打√

▲ ▲ ▲ ▲ ▲ ▲ ()

■ ■ ■ ■ ()

3、把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

(设计意图:为学生学习新知从思路和方法上作好铺垫,也为学习新知作了衔接。)

二、探究与体验。

教师把课本第20页的主体图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来

1、师:今天是小熊猫的生日,他的一些好朋友都来祝贺了,小熊猫准备了一些丰盛的午餐来招待大家,在这幅图中,你能发现哪些与数有关的知识?

学生观察汇报

生:有3只熊猫,3只猴子,4只兔子。

生:小熊猫准备了4根香蕉,4个桃子,4个萝卜„„

2、教师随着学生的汇报,有选择地贴出准备好的各种图片。

4只小兔图片

3只小熊猫图片

3只小猴图片„„

3、教师引导: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数学方面的信息,如果让你帮小熊猫分食物,你准备怎样分?同桌互相交流。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分,如:把萝卜分给小兔,把桃子分给小猴,把竹子分给小熊猫自己„„

(1)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小兔子有几只?萝卜有几个呢?

学生:4只小兔子,4个萝卜。

学生:兔子和萝卜同样多。

(2)提问:每只小兔能吃上一个萝卜,萝卜一个也没多,小兔的只数与萝卜的个数有什么关系?(相同、相等、同样多)

学生回答后,告诉学生,同样多可以用符号“=”表示,并在黑板上写上“4=4”,认识“=”,以及读法,进而教读这个式子。

(3)指导学生书写等号。

(4)师:根据刚才发现的数学信息,还有哪些可以用“=”连接起来。

引导学生得出

萝卜的个数和桃子的个数可以写成“4=4”;

小熊猫的只数和小猴的只数可以写成“3=3”;„„

根据生活中的信息,举出用“=”表示的实例。

4、师:我们知道了同样多可以用“=”连接起来,如果不是同样多的又怎样呢?

分桃子

提问:观察主体图,数一数几只猴,几个桃?学生回答后,进一步提问:桃子和猴子的数目同样多吗?

(1)引导学生比较,用语言表达:桃比猴子多;猴子比桃少。

①告诉学生“4比3大”可以用符号“>”表示。学生说一说大于号的形状。可用语言表示,也可用手势表示。

②在讲“〈”号时,让学生说一说小于号“<”的形状是怎样的,与大于号的形状对比来说。

(2)板书:4 〉3与3〈4,认识“〉”、“〈”及其读法。

5、观察区分“>”、“<”和“=”。

师:观察大于和小于两个符号,你发现了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都是躺倒的“∨”,只是方向相反,但都是开口对着大数。

(1)交流认识,记忆“>”、“<”、“=”的方法。学生可能会用“左边大,大于号;左边小,小于号”,“大于号开口在左边、小于号开口在右边”等语言描述。教师都加以肯定。

(2)以游戏方式,熟悉、记忆这3种关系符号。

看谁摆得好: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用小棒摆出相应的符号。

(设计意图:在情境中,通过观察,让学生体验比多少的一些方法,加深学生对同样多、多、少的概念的认识,同时引导学生经历把生活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再抽象出用数学符号表示的过程。)

三、练一练

1、基本练习:完成21页“练一练”第1题。

2、巩固练习:完成21页“练一练”第2题。

四、小结

1、让小朋友说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2、教师加以概括: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关系符号“>”、“<”、“=”来表示。比时仍然可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

五、作业

完成21页“练一练”第3题。

板书设计:

认识>=<

4 = 4 读作:4等于4 (等号)

4 >3 读作:4大于3 (大于号)

3 <4 读作:3小于4 (小于号)

篇13:一年级上册数学《小于、等于、大于》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2.会利用“>”“<”和“=”来描述长度和个数的大小比较。

【过程与方法】

通过纸条的高低不等和高低相等形象直观引入“>”“<”和“=”这三种符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建立初步的符号感。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小朋友,开学至今大家都长高了不少,今天我们来比一比身高。谁愿意来比?(请两个小朋友)

大家看看,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下面请小朋友三人一组,自由组合,两人比身高,另一人说说比的结果,互相轮流进行。

2.出示投影P18第一题

图上有谁啊?(小胖和小丁丁)(小强和小胖)(小亚和小巧)

谁来比一比他们的身高,说一说比的结果

(1)小丁丁比小胖矮,小胖比小丁丁高。

(2)小强和小胖一样高。

(3)小亚比小巧高,小巧比小亚矮。

二、新授

1.出示P18第2题第一张图

请小朋友说一说图意。

师并介绍小于号画小于号,开口的方向表示大,合拢的方向表示小。一起书空小于号。

师:一个单位的计算条比三个单位的计算条短,数学表达方式是1<3。

念作1小于3。

用心 爱心 专心

谁来说?(多请几个)

练一练

摆计算条左边放2个,右边放5个,先互相说一说图意,然后写一写。

左边放1个,右边放4个,(独立完成,写一写)

2.左边放2个,右边放2个,问:现在是什么情况?

2和2相等也就是2等于2。等号两边开口一样,表示相等。一起书空等号,然后在书上写等号。

3.猜想一下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哪个符号?可以猜想一下它的名字,也可以猜想一下它的形状。先独立思考,然后把你猜想的结果告诉你的同桌。

A:形状,上黑板画一画

B:名称

C:解释形状

D:说图意

师:大家讲得真好,正如大家想的,确实我们接下来要学习大于号,谁有什么好方法来记大于号?

一起书空大于号。

4.请学生观察三组算式,小组讨论,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后,教师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进行记忆:相同数间用等于;开口大,朝大数;尖头小,对小数。大于小于看左边,尖头小小是小于,开口大大是大于。

5.练一练:同桌合作摆学具,并写一写。

编一编,说一说

出示学具:○○●●● 我们把它们看作是巧克力,你能编个故事吗?

(左边有2块巧克力,右边有3块巧克力)

2个单位的计算条比3个单位的计算条短,所以2小于3。

三、巩固练习

1.P18的第三题

2.P18的第四题的左边3列(要求独立完成)

3.比一比,赛一赛P18的第四题的右边3列

4.在()里填数。

用心爱心专心

5>( ) 3<( ) 0=( ) 2>( ) ( )<4 ( )=1 ( )<3 ( )>3

5.发散思维练习

刚才我们学习了比大小,大家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看一看哪些东西和哪些东西可以比的?谁和谁比?几大于几?

四、总结

用大于,小于和等于号可以比较数的大小,比较高矮,比较多少等。

作业设计:练习册P11习题集《比一比(2)》

板书设计:

小与 等于 大于

< = >

篇14:酸的ph值大于7 还是小于7

酸度:

在化学中,酸度或者称中和值、酸值、酸度,表示中和1克化学物质所需的氢氧化钾(KOH)的毫克数。酸度是对化合物,例如脂肪酸或者混合物中游离羧酸基团数量的一个计量标准。酸度数值的'大小,随着所使用的指示剂指示终点pH值的不同而不同。

碱度:

碱度是表示水吸收质子能力的参数,通常用水中所含能力和强酸定量作用的物质总量来标准定义。这类物质包括弱碱、强碱、强碱弱酸盐等。天然水中的碱度主要是碳酸盐、重碳酸盐和氢氧化物引起的,当中重碳酸盐是水中碱度的主要形式。

篇15:沪教版一上《小于等于大于》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是通过比身高和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一些感性认识,初步建立符号感,同时,通过将学具的对应排列,让学生认识符号>、<和=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10以内数的大小。这一教学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早就接触到了,只是在脑海有一个初步的表象,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概念。整节课我按照情境引入图片感知数字抽象生活实际四个层次让学生体会知识,发展思维。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的开始我就以比身高的游戏形式引入,唤起学生的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进入到学习的角色中;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谁和谁比较进行教学,既尊重学生的'选择,又能达到教学的目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然后抽象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利用计算条的长短和多少来理解大于小于等于的意义,体会符号感。由于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并会区分>、<,要记住>、<对孩子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课堂中我想了一种形象的比喻,如>象张着大嘴巴的大鱼,所以叫大于,而<是闭着嘴巴的小鱼,因为害怕大鱼吃它们所以紧紧的闭着嘴巴,所以叫小于。孩子们通过我的比喻能够分清楚了>和<。紧接着我又让孩子们动手摆这三种符号,孩子们通过这些活动下来对这三种符号认识得非常好。以直观的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符号,在丰富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在比较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明白什么时候使用 >,什么时候使用<,我还给学生总结出了开口对大数,尖头对小数的顺口溜,强化孩子记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篇16:《认识图形》教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第一课时。

2、教材简析

《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是本册教材《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教材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4、教学重点

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5、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

6、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等。

二.教法学法

本次教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三.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漂亮的城堡)

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带我们来到了一座漂亮的城堡,在这座城堡里,住着各种形状的图形,请小朋友们认一认,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名字。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的城堡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住着一个庞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图形。

(课件出示:平面图形)

学生尝试说说认识的图形名字。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

(板书:认识图形)

(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从常见的物体出发,再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平面图形,丰富学生对平面图形的感性认识。)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感知“面”在“体”上

(1)观察操作。

提出要求:这些平面图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体中,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赶快行动吧!

(2)汇报交流

说一说:你在什么物体上找到了什么图形?再摸一摸自己找的图形的面,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说出“面”的主要特点是平。)

(通过“摸”的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体会到物体的每个面都是平的。)

(3)引导发现

(课件演示“面”在“体”上的分离过程)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发现,这些平面图形的家都住在立体图形上。

(通过“看”,初步体会面在体上)

2、动手操作,合作学习

(1)教师启发: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把这些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上请出来,留在桌上的白纸上呢?

(这一要求既有挑战性,也有探索性,同时具有操作性。)

(2)小组合作完成

(3)汇报、交流不同的方法

引导学生想出多种办法(可用描、画、印等方法),给予赞扬。

(充分给学生“说”的机会,让学生陈述操作过程,表达亲身感受,培养语言的条理性,促进思维的逻辑性。)

(通过这种“做中学”,让学生积极参与操作过程,亲身体验面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平面图形的空间观念,突破本课难点。实现数学学习的亲历性,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实现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

3、小结

我们从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从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圆柱上找到了圆形。我们还发现,这些图形的面都是平的,并且只有一个面,所以,就把这些图形叫做平面图形。

4、游戏:我说你想

试试你掌握的本领。老师说一个图形的名字,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它的样子,一边想一边用手指画一画。

同桌之间可进行互动练习。

(通过让学生闭眼想象所学的图形,培养空间想象力,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巩固加深,迁移拓展

1、连一连:将图形与名字连线

(变式图形的呈现,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将获得的性质特征概括到同类对象中去,使学生在概括中获得对图形进一步的理解。)

2、找一找: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过这样的`图形?

(教师先引导学生看看教室里哪些物体上有这样的图形,可离开座位去找、去指、去摸,再把发现告诉大家。)

师:其实,在我们回家的路上也能看到这些图形,现在,我们一起去马路上看看吧!

说一说:这些交通标志牌是什么形状?

(课件演示:介绍交通标志牌的作用,渗透交通安全教育)

(将数学课上认识的图形与生活中的物体融合,加深对这些图形的认识。借助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找朋友 (进一步体验“面”由“体”得。)

4、数一数数一数每个图形分别是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的?

5、拼一拼

今天这节课小朋友学得很好,胡老师要奖励给每个小组一份礼物。请打开礼品袋(袋内装有平面图形若干),用里面的图形拼出你最喜欢的东西。

(1)小组合作

(2)交流展示。说一说,你拼的是什么?用了哪些图形?

(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学生的创造欲,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通过作品的展示,让学生学会自我欣赏和互相欣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6、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这节课最有趣的是什么?

板书设计:

篇17:认识钟表教案设计

认识钟表教案设计

―― 曲桂萍 校级创新杯一等奖

教学目标:

1. 结合生活经验,初步认识钟面,会认读整时和半时。

2. 在具体情况中,逐步养成珍惜时间的观念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会看整时和半时。

教学难点 :知道整时和半时,分针和时针的指向。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喜欢交朋友吗?今天曲老师请来一位新朋友――小明,和大家一起学数学,大家高兴吗? (出图) 小明还给大家带来一件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看,它来了,让我们一起猜猜它是谁? (出示课件钟面) 你们都见过钟表吗?在哪见过? (真是个有心的孩子,知道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你对钟表有哪些了解呢?

二、认识钟面

1. 观察钟面

师:请小朋友轻轻拿出你们的小闹钟,先自己独立观察钟面上都有什么?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的小朋友,比一比,哪位小老师当得最合格。

全班交流

生1 :我看到了数。

师:有哪些数? (1 ――12 ) 。拿出你的'手,边读边指。你能用手比划出刚才指的方向吗?指名小朋友比划。 (指出:刚才小朋友用手比划的这个方向,我们可以叫它顺时针方向) 对于这些数,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生2 :12 在上、6 在下、9 在左、3 在右

师:闭上眼睛想这4 个数的位置,想好后我们来做“我说你指”游戏。师说9 生指左,并说左边,师说下面、生说6 (小朋友真棒!看来,我们对钟面上的数已经很有研究了。) 那除了数,你还看到了什么?

2. 时针、分针的认识

生:长针、短针。

师:你知道这两(三)根针叫什么名字吗? (时针、分针、秒针) 。你是怎么知道的? (善于从生活中获取知识,你是个懂得学习的好孩子) 你能从钟面模型上找出时针和分针吗?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小老师们懂得真不少,有的不仅会看钟表上的时间,还知道钟面上有12 个数、3 根指针……)

3. 做钟面

师:小朋友的眼睛真亮,居然在钟面上发现了这么多知识,昨天,老师想做个钟面可只画了个圆盘,你能帮忙完成这个钟面吗?谁愿意到前面来试试,其它同学自己画钟面。

师:小朋友真能干,,居然在钟面上发现了这么多知识,看来你们个个都是学习认真的孩子,小明和你们一样,也是一位认真学习的好孩子,他可懂得安排自己一天的时间了,大家想知道小明是怎样合理安排自己一天的生活,学习时间吗?那我们赶快看一下小明的一天吧! (翻书90 页)

三、交流主题图

1. 仔细观察图

小明在什么时间做什么?先自己看一看,说一说。然后说给你同桌的小伙伴听一听。

2. 全班交流

(找一名生说,说得真清楚,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习惯说“6 点、7 点半”而在数学王国中规范的说法是“6 时、7 时半”)(说得简单明了,而且时间看得也很准)

3. 现在老师就把这6 个时钟请出来 (出示图)

四、认识整时和半时

1. 随便挑一个时间,在你的钟面模型上拔出来,说说你是怎么认出来的?再把你认时间的方法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 (交流时要注意听别人是怎么说的?如有不同意见要等同学拔完后再说出来)

生说:6 时,时针指向6 分针指向12 ,7 时半时针指向7 DD8 之间,分针指向6 。 (说得多明白,说明你是个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问题的好孩子)。

2. 由此可以发现整时和半时有什么不同?

生: (整时分针指向12 ,半时分针指向6 。)

师:真是个伶俐的好孩子,说得有根有据。

五、巩固练习

㈠拔时间:

师:学了这么多,我们来轻松一下。做个小游戏。看谁耳朵最灵、小手最巧、拿出钟面模型。

1. 师说时间、生拔

2. 生说时间集体拔。拔错了,谁愿意帮助他。

(请把你认时间的方法教给我好吗?)

3. 奖励给你们每人一个机会,拔两个你最喜欢的时间和同学说说。你在这个时间做些什么?小明也喜欢看动画片,看看小明其它时间在做些什么?做书中91 页练习。

师:你觉得小明一天的时间安排得合理吗?为什么?看到小明将自己的学习、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你有什么想法?

生:要像小明那样,合理安排时间。

㈡找朋友

你能帮钟表找一找朋友吗? (书91 页2 题)

㈢全班比赛、抢答时间

师:分成两队,一队认整时一队认半时。根据老师出示的时间。两队同学分别站起来,大声说出来。

师:时间多么重要。因此,从古到今流传下来许多有关时间的名言名句。你知道哪些,说给同学听一听。

㈣拓宽视野:你还见过什么样的钟表? (出示图)

六、总结

小朋友学到这儿,你觉得自己有哪些收获?

看来同学们学得知识还真不少, (放磁带) 希望如歌中所唱到的你们这些小树在时光老人的见证下,茁壮成长,长成一株株参天大树。

《比大小》教案

认识年历大班其他教案

大班教案《认识几何体》

大班教案:认识调料

数学一年级上册《动物乐园》教学设计

《比大小》教学设计及反思

比大小托班教案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日历》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2的认识(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大于小于等于号的认识教案设计
《大于小于等于号的认识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大于小于等于号的认识教案设计(精选17篇)】相关文章:

数学游戏教案优秀2023-06-30

大班数学游戏活动教案《哪张牌不见了》2022-09-25

大班优秀数学游戏教案2023-09-06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及其运算复习教案2022-06-30

一年级上册《和复习》的数学教案2022-06-22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022-09-19

大班数学活动抽奖游戏教案2023-11-12

相反数教案2024-03-24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23-07-28

比较数的大小、近似数(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2022-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