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第一单元的写作教案

时间:2023-01-11 07:38:37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八年级上第一单元的写作教案(通用15篇)由网友“小猪西西”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八年级上第一单元的写作教案,希望你喜欢,也可以帮助到您,欢迎分享!

八年级上第一单元的写作教案

篇1:八年级上第一单元的写作教案

八年级上第一单元的写作教案

[训练目标]

1、学会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写作教案。

2、掌握按时间顺序写和按空间顺序写这两种记叙事情过程的基本方法。

[训练题目]

1、以“我们班里的新鲜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题目的重点在“新鲜”,要写出事情不一般化的地方;②事情的来龙去脉要写清楚。

2、以“一个关于我的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情节要吸引人。②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要写清楚。

3、订一份个人课外阅读计划。

4、课外练笔:看了精彩的电视节目后可尝试写写观后感。

[训练指导]

写一件事要做到清楚明白,就要交代清楚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其中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记叙文的基本要素。要把事情的发展过程记叙得完整、明白、清晰,就得讲究并掌握记叙的顺序,最基本的是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

第1题的要求有两点,第一,要写新鲜事。怎样理解这一要求?所谓新鲜,不是要学生去猎奇,去编造离奇的故事。而是要学生去认真观察生活,观察的面广一些,点深入一些,写出那种能给大家带来新鲜感的事,这正如题目要求中所说,要写出事情“不一般化”的地方。写作本题,首先要求学生在选材上多下功夫。第二,事情的来龙去脉要写清楚。这就要求文章把记叙的六要素交代清楚,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具体,写清楚。

第2题,写一个故事,故事的主角是“我”。要注意的是,写作本文要把故事的特点体现出来事注重情节,要写得曲折引人;故事的语言比较接近口语,要通俗、亲切、自然,老师笔记《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写作教案》。

第3题,掌握写“计划”的格式,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订计划。

第4题,初写观后感可以从小处入手,抓住某一事件、某个人物,甚至某个画面、某句台词,写下自己的感受。

[训练目的]

1、发挥自己的语言个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担当主持人,培养自信心。

[训练题目]

1、主持一次“十四岁,我们迈开青春第一步”联欢会,设计开场白和结束语。

2、主持一次“教师节”的庆祝会,设计串联词。

[训练指导]

设计这两道题目要让学生在特设的情境中进行语言实践。

第1题是联欢会主持人语言的设计。联欢会的主题已以确实,“十四岁,我们迈开青春第一步”。十四岁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中学生由少年步向青年,开始走向成熟。联欢会的情调是欢乐、愉悦的。联欢会主持人的开场白,应该是精妙的语言艺术小品,或即情即景,借题发挥;或从几句诗文、典故出发,来一段诗朗诵;或来一段幽默的令人开怀大笑的“单口相声”;还可以说一段热情的赞许、顺耳的褒奖的话,提个有趣的问题,猜个有关的谜语等等,这样,就能从一开始把大家带入一种欢乐的气氛中。联欢会的结束阶段,可以安排一个精彩的节目,或者因势利导安排一个多人登场的歌舞节目,然后使台上台下融为一体,将联欢推向高潮。这时主持人可以用洪亮而热情的语调,将精心设计的结束语朗诵出来,必然收到好的效果。

第2题,设计主持教师节庆祝会的串联词。首先确定10个节目的内容,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按联欢节目串联词的一般要求设计。串联词的要求:①积极清新,重格调;②营造氛围,重情感;③新颖自然,重交流。串联词要求有散文诗般的清新、淡雅,要能紧扣节目的内容,要力求生动风趣。

篇2:八年级上第一单元

八年级(上)第一单元

《新闻两则》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特点,把握记叙的六要素;

2、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教学重点]

抓住新闻的文体特点,抓住战争的主题,体会本文准确精练的语言。

[课前准备]

1、预习生字词;查阅有关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资料。

2、学生每人准备一份当天的报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8月13日至30日,第二十八届奥运会在希腊雅典刚刚结束,大家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渠道,了解到许多有关的新闻,二十多块闪亮的金牌,让全世界的炎黄子孙扬眉吐气,意气风发。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报纸,挑一篇你最喜欢的奥运新闻读给大家听听。(学生朗读新闻)

读后,大家能知道新闻的特点、要素、结构安排吗?今天,我们来学习毛泽东同志亲手撰写的《新闻两则》,想必你既能学到相关知识,更能真切感受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

二、整体感知

1、教师检查预习情况

溃退(kui)  锐不可当(dang)  业已

2、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的内容。

3、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的长江前线

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三路大军横渡长江

结果:突破长江防线,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三、研读反思

1、要想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就要看什么? 看标题。

2、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要看什么? 看导语。

① 内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的渡江区域。”

② 作用:从渡江作战的兵力、战线(即渡江区域)、战况三个方面总领全文。

3、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则要看什么? 看主体。

① 划分层次

A、分述中路军渡江情况;

B、分述西路军渡江情况,并阐述取胜的原因;

C、分述东路军渡江情况;

② 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进行报道?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可以议一议;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

(以上小组讨论,可以参考练习二;教师参与)

四、品味语言

1、你认为文中使用精确、饱含情感的词语有哪些,简要说说理由。

①“百万大军”“横渡”这两字词,显现出战役的壮阔。

②“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

③“渡至”:有横渡与到达的两层意思。

④“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时间明确,且含渡江迅速,作战顺利之意。

⑤“不料”:有嘲讽意味。

2、课堂训练

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词语。

此处敌军抵抗______(较为、非常)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______(控制、占领、封锁)扬中、镇江、江阴诸县广大地区,并______(控制、占领、封锁)江阴要塞,______(控制、占领、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______(切断、阻断)镇江无锡铁路线。

五、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通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同时,我们也大致了解新闻的特点,是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的。新闻有它记叙的六要素,其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希望大家利用所学,再读一读报纸,进一步掌握新闻这种文体。

六、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磅礴大气;

2、观看录像片段《百万雄师过大江》;

3、预习《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扫清字词,初步感知内容。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这篇新闻,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我们要充分利用上节课所学知识,自主探究,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二、检查作业

三、整体感知

1、教师检查预习情况

二十八宿(xiu)  绥靖(suijing)  阻遏(e)  杜聿(yu)明

2、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的内容。

四、自主研讨

1、细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

人物:中原我军

时间:1948年11月4日下午

地点:南阳

事件发生的原因:困守南阳的敌军被迫弃城南逃

经过: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

结果:河南基本解放。

2、理清新闻的结构

① 标题

② 导语: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敌军南逃的背景、时间。

③ 背景资料: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④ 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军全局溃败的背景。

⑤ 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

⑥ 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

3、一年多来,我军取得哪些伟大胜利?

A、恢复的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创立了七个军区,极大地扩大了老根据地;

B、歼灭了大量的国民党正规部队,发展了我党的武装力量;

C、纠正了“左”的策略,采取了正确的策略,孤立了敌人,巩固了根据地;

五、质疑反思

1、你认为文中使用精确、饱含情感的词语有哪些,简要说说理由。

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语言生动形象,森林的形象、枝叶茂盛的形象,生机勃勃,富有气势。

2、说说两则新闻在写法上有哪些异同?

同:主题――战争;

内容――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

写法――叙议结合,语言精炼。

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总括千里战线,大气磅礴;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纵横挥写,儒雅广博。

六、教师小结

《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

七、布置作业

1、做一回小小节目播音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就现代战争的话题谈谈你的认识,并整理在练习本上。

《芦花荡》

[教学目标]

1、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传奇色彩;学会复述课文情节;

2、细心揣摩景物描写的妙处,提高自己的描写能力;

3、懂得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教学重点]

重点:体味这个老头子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学会概括性复述课文情节;

难点:注意揣摩景物描写。

[课前准备]

1、预习生字词;查阅有关抗日战争的资料。

2、上网查找有关作家孙犁的人物介绍和代表作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你知道多少抗日英雄的名字,以及他们可歌可泣的故事。(学生发言,相互补充)

确实,在辽阔的冀中平原,在美丽的白洋淀畔,抗日战争的洪流锻造出许许多多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大家想认识他们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芦花荡》,去见识一位普通的老英雄吧。

二、作者介绍

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河北安平县人。194月6日出生。1936年暑假后,孙犁到河北安新县的小学教书,对白洋淀一带人民群众的生活有了初步了解。抗战爆发后,他主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中区从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年进入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工作和学习,发表了《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以其清新的艺术风格引起了文艺界的注意,形成“荷花淀派”。《白洋淀纪事》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与散文。 《芦花荡》是一短篇小说。

三、整体感知

1、教师检查预习情况

提(tī・fang)防  疟子(yào)  寒噤(jìn)  蹿(cuān)  仄(è)歪

飒飒(sàsà)  吆喝(yāo・he)  张皇失措  央告

2、听课文配乐朗读,初步感受芦花荡

篇3:八年级上第四单元写作教案

八年级上第四单元写作教案

八年级上第四单元写作教案

――写参观游览的文章

朱湘前

[训练目的]

1、写参观游览的文章,内容要真实。

2、写参观游览的文章要做到条理清楚。

[训练题目]

1、参观一个小区、商场、养殖场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自己拟题,写一篇文章。

2、你曾外出旅游过吗?哪一处风景名胜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自由命题,写一篇游记。

3、初一班全体同学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学校食堂不应再使用饭菜票购买饭菜,而应使用磁卡,这样既卫生又方便。请你以初一班班委会的名义,向学校总务处提出建议,仿照“附录一”应用文示例中“建议书”的格式,写一份建议书。

4、课外练笔:写景物观察笔记,注意观察各类景物的特征,并用文字把这些特征准确地表达出来。

[训练指导]

参观游览时要仔细观察,认真听取介绍,研读有关文字材料,了解参观单位的历史、规模、特点,了解游览景区的风光景物、建筑特点、社会生活、民风民俗、名胜古迹等,注意自己有什么感受。写参观游览的文章还要注意顺序。

第1题

写小区,要写出它的建筑风格、物业管理,特别要写出这一小区与其他小区不同的地方。写商场,要写出它商品的丰富,景象的繁荣,特别要写出它在商品或服务方面的特色,对顾客有特别吸引力之处。写养殖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样如此。要有对参观地区全貌的介绍,更要有对参观地区风光特色的描绘,这样才能给人留下鲜明的深刻的印象。

第2题

如果你外出旅游过,那就从你游览的风景名胜中,挑选出印象最鲜明乃至使你流连忘返的,写成一篇游记。要着眼于那里的风景特色,有山写山,有水写水,有树木写树木,有胜迹写胜迹。要把那里景物特有的美写具体,写生动,令人喜爱与向往。

如果你没有外出旅游过,那就写你故乡的景物。月是故乡明,水是故乡甜,家乡的景物定有那与别处不同的特有的美。再去观察一次,要努力看出与以往看的不同的地方。即使是家乡的同一个熟悉的景物,只要努力观察,都会有新的认识,只要细心描绘,都会写出它的特有的美丽之处。

第3题

建议一般包括四个部分:标题、称谓、正文和结语。正文要写清楚提出这一建议的原因:使用磁卡比使用饭菜票,既卫生又方便。建议能否被采纳,关键在对原因的阐发是否准确与透辟,因而要着力并简要地写好这一部分。

第4题

这一练习,既是观察能力的训练,也是表达能力的训练,因而也是思维能力的训练。可以指导学生共同观察同一个景物,再各自凭借语言对景物的特征作思考与描述,看谁表达最恰当,最贴切。

口语交际

假如我是导游

[训练目的]

1、通过语言实践提高交际能力和鉴赏水平。

2、了解作为一个导游,在引导游客游览欣赏景观,形象描述景物时要注意的地方。

[训练题目]

1、有一批游客要参观考察当地的园林建筑或风景区,请你以导游的身份向游客介绍园林建筑或风景区的特点和价值,要边介绍边与游客交谈。其他同学以游客的身份口头或书面向有关单位提出改进建议。

2、选择家乡的一处新景点,每人设计一段解说词,轮流做导游,向同学们作介绍。

[训练指导]

第1题

要求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向游客介绍家乡的一处园林建筑。要介绍园林建筑,首先介绍者要全面了解该处园林建筑的历史、特征及有关的人文知识,导游前的.准备工作十分重要。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带领“游客”游览的路线,确定介绍的顺序及重点。实践时要注意自己“导游”的互动,即达到题目要求的边介绍边与游客交谈。介绍时可以运用课文所提到的方法,或形象描述,或穿插人文知识,或启发游客想象,特别需要提出的是要针对园林建筑的特征,采用不同的介绍方法,介绍有详有略,切忌一个模式,影响游客的游览兴趣。游览结束后可以请同学评点自己的导游工作,完成题目要求的以游客身份向有关单位提建议。

第2题

要完成本题,先要确定解说对象,再紧扣解说对象的特征设计解说词。解说词要尽量口语化,要着力于形象的描述,解说时要将自己的浓情融汇其中,借景抒情,以情动人。新景点的诞生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结果,对家乡的巨变每个中学生都是由衷地感到欣喜的。因此,解说词里一定要渗透你的热爱之情。具体实践时,可以一人解说大家评点,也可以大家先解说,众人再评点。

作者邮箱: ksjanezxq@163.com

篇4: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备课参考

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备课参考

《新闻两则》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特点,把握记叙的六要素;

2、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教学重点]

抓住新闻的文体特点,抓住战争的主题,体会本文准确精练的语言。

[课前准备]

1、预习生字词;查阅有关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资料。

2、学生每人准备一份当天的报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8月13日至30日,第二十八届奥运会在希腊雅典刚刚结束,大家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渠道,了解到许多有关的新闻,二十多块闪亮的金牌,让全世界的炎黄子孙扬眉吐气,意气风发。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报纸,挑一篇你最喜欢的奥运新闻读给大家听听。(学生朗读新闻)

读后,大家能知道新闻的特点、要素、结构安排吗?今天,我们来学习毛泽东同志亲手撰写的《新闻两则》,想必你既能学到相关知识,更能真切感受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

二、整体感知

1、教师检查预习情况

溃退(kui)  锐不可当(dang)  业已

2、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的内容。

3、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的长江前线

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三路大军横渡长江

结果:突破长江防线,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三、研读反思

1、要想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就要看什么? 看标题。

2、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要看什么? 看导语。

① 内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的渡江区域。”

② 作用:从渡江作战的兵力、战线(即渡江区域)、战况三个方面总领全文。

3、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则要看什么? 看主体。

① 划分层次

A、分述中路军渡江情况;

B、分述西路军渡江情况,并阐述取胜的原因;

C、分述东路军渡江情况;

② 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进行报道?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可以议一议;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

(以上小组讨论,可以参考练习二;教师参与)

四、品味语言

1、你认为文中使用精确、饱含情感的词语有哪些,简要说说理由。

①“百万大军”“横渡”这两字词,显现出战役的壮阔。

②“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

③“渡至”:有横渡与到达的两层意思。

④“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时间明确,且含渡江迅速,作战顺利之意。

⑤“不料”:有嘲讽意味。

2、课堂训练

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词语。

此处敌军抵抗______(较为、非常)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______(控制、占领、封锁)扬中、镇江、江阴诸县广大地区,并______(控制、占领、封锁)江阴要塞,______(控制、占领、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______(切断、阻断)镇江无锡铁路线。

五、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通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同时,我们也大致了解新闻的特点,是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的。新闻有它记叙的六要素,其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希望大家利用所学,再读一读报纸,进一步掌握新闻这种文体。

六、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磅礴大气;

2、观看录像片段《百万雄师过大江》;

3、预习《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扫清字词,初步感知内容。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这篇新闻,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我们要充分利用上节课所学知识,自主探究,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二、检查作业

三、整体感知

1、教师检查预习情况

二十八宿(xiu)  绥靖(suijing)  阻遏(e)  杜聿(yu)明

2、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的内容。

四、自主研讨

1、细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

人物:中原我军

时间:1948年11月4日下午

地点:南阳

事件发生的原因:困守南阳的敌军被迫弃城南逃

经过: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

结果:河南基本解放。

2、理清新闻的结构

① 标题

② 导语: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敌军南逃的背景、时间。

③ 背景资料: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④ 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军全局溃败的背景。

⑤ 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

⑥ 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

3、一年多来,我军取得哪些伟大胜利?

A、恢复的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创立了七个军区,极大地扩大了老根据地;

B、歼灭了大量的国民党正规部队,发展了我党的武装力量;

C、纠正了“左”的策略,采取了正确的策略,孤立了敌人,巩固了根据地;

五、质疑反思

1、你认为文中使用精确、饱含情感的词语有哪些,简要说说理由。

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语言生动形象,森林的形象、枝叶茂盛的形象,生机勃勃,富有气势。

2、说说两则新闻在写法上有哪些异同?

同:主题――战争;

内容――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

写法――叙议结合,语言精炼。

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总括千里战线,大气磅礴;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纵横挥写,儒雅广博。

六、教师小结

《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

七、布置作业

1、做一回小小节目播音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就现代战争的话题谈谈你的认识,并整理在练习本上。

《芦花荡》

[教学目标]

1、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传奇色彩;学会复述课文情节;

2、细心揣摩景物描写的妙处,提高自己的描写能力;

3、懂得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教学重点]

重点:体味这个老头子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学会概括性复述课文情节;

难点:注意揣摩景物描写。

[课前准备]

1、预习生字词;查阅有关抗日战争的资料。

2、上网查找有关作家孙犁的人物介绍和代表作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你知道多少抗日英雄的名字,以及他们可歌可泣的故事。(学生发言,相互补充)

确实,在辽阔的冀中平原,在美丽的白洋淀畔,抗日战争的洪流锻造出许许多多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大家想认识他们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芦花荡》,去见识一位普通的老英雄吧。

二、作者介绍

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河北安平县人。194月6日出生。1936年暑假后,孙犁到河北安新县的小学教书,对白洋淀一带人民群众的生活有了初步了解。抗战爆发后,他主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中区从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年进入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工作和学习,发表了《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以其清新的艺术风格引起了文艺界的注意,形成“荷花淀派”。《白洋淀纪事》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与散文。 《芦花荡》是一短篇小说。

三、整体感知

1、教师检查预习情况

提(tī・fang)防  疟子(yào)  寒噤(jìn)  蹿(cuān)  仄(è)歪

飒飒(sàsà)  吆喝(yāo・he)  张皇失措  央告

2、听课文配乐朗读,初步感受芦花荡

用“这是一片_____________的芦花荡”陈述。

3、再读课文,划出景物描写的句子。

四、品读研讨

1、美丽的芦花荡里有着哪些人?

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老头

一对可爱而勇敢的姐妹

一群愚蠢的日本鬼子兵

2、课文记叙了哪些事情?

① 一次惊心动魄的护送(夜送两个小女孩进芦花荡);

② 一场酣畅淋漓的复仇(老头子痛砸十几个鬼子的脑袋)。

3、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份深沉的爱国热情。

五、复述课文

1、 小组合作,学会概括性复述课文

用“护送的惊心动魄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 和 “复仇的酣畅淋漓表现在

__________________”复述故事情节。

预设:

护送的惊心动魄表现在交通工具的简陋上;

表现在敌我势力的悬殊上;

复仇的酣畅淋漓表现在老头设下的圈套上;

表现在敌人的愚蠢上钩上;

表现在老头痛打敌人的脑袋上。

篇5:英语新目标八年级上第一单元教案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的英语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思想,尊重个体差异,不歧视,鼓励不同个性的学习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以学生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对目标进行整体设计;用活动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体验参与,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

二、学情分析

部分同学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是很扎实,有很多知识点理解得不透彻、易混淆,有少部分同学连基本的句子结构都没掌握。但绝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比较端正,能坚持默好英语单词,有大声朗读英语课文的好习惯,这有利于本学期的英语教学。在一年半的初中生活中,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积累了一些学习经验。但也有部分学生根本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成绩越来越差。在学习上总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掌握灵活多变的学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大幅度地提高教学成绩。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共有10个单元,均是新授课,增加了大量的新单词和短语,每单元也在上学期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篇阅读课文,内容在长度和难度上都有增加,语法知识现在完成时和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等级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加上本学期教学时间短,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较大较难的教学任务也是对老师们的一种考验。所以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是本学期英语教师们的一项艰巨任务。

四、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掌握课本中最常用的词汇和习惯用语,会读、会写、能听懂,在口头、笔头练习中能够运用,能连贯地朗读学过的课文,语音语调基本正确,基本掌握学过的单词和词形变化,掌握本教材中出现的语法:情态动词could,should的用法,过去进行时态,现在完成时态,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等级等。能使用正确的句型谈论本教材中所涉及的功能项目,进行简单的交流,如谈论健康问题、提建议、请求许可、讲述已发生的事情或经历等。

2.学科知识的拓展:在掌握了四会要求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适当拓宽加深语言知识,通过读、写训练加以巩固,

3.努力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多读、多听。本学期大力推行“小组合作”模式,加大对学生合作互助的指导,让好学生带动困难生,进行学情激励,学法指导和学困帮助,同时加大学生的练习时间,重视学生动手习惯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五、具体措施

1.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2.保持早读这个良好的习惯,规定内容,老师督促监测,确保学生完成背诵任务。背诵任务采用分层布置,成绩差一点儿的学生,可以记文章中的单词、常用短语或者是优美句式,成绩好的学生可以背诵对话或课文,默写更佳,培养语感。

3.摒弃过去的让学生罚抄单词、课文或不吃饭的无效方法,采用激励的方式每天布置少量的单词、短语、句型听写,及时反馈,贵在坚持。

4.坚持每日一测、周测、月测等评价形式,每天、每周、每月都要给学生检验自己努力成果的机会,让进步的同学体会到成就感,让落后的同学找出差距,感受压力。

5.设计全面、高效的课外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整洁、规范、正确地书写。

6.中等班级以上每周布置适量的翻译练习,熟练运用句子结构和一些重点句型,为流畅的书面表达做好铺垫。

7.听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所以每天早上或者中午的听力训练,尤其是在老师的监督和辅导下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学生的低自觉性和低主动性是普遍现象。

六、教学进度

篇6:语文八年级上第一单元教案学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一单元教案学案

第一单元 记住历史   珍惜和平

1新闻两则

2芦花荡

3蜡烛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布特勒上尉的信

5亲爱的爸爸妈妈

兴趣情境导引

师:同学们,新的学年带给我们新的机遇,必将使我们的知识和能力得到新的长进。本学期第一单元是以战争为主题的。同学们读过哪些描写战争的文学作品?对战争有哪些看法呢?

生1:我在假期中认真阅读了《三国演义》,我认为战争能造就人,大家看,那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成就了多少英雄人物啊,有道是: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嘛!

师:照你这么说,你是赞成战争的了?

生1:基本上是这样。我是一个男孩,长大后我希望从军,我愿意驰骋疆场,在血与火的考验中锻炼自己,成就自己。

生2:老师,我不同意他的意见。我看过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我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我认为,战争,离我们越远越好。

生3:我觉得刚才两位同学的发言都失之偏颇。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我们反对非正义的战争,而对于正义的战争,我们必须支持,因为,只有消灭了一切侵略者和剥削者,我们才能赢得真正的和平与自由。丘吉尔在《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中有这样一句精彩的话语:“俄国人民为保卫家园而战的事业就是世界各地自由人民和自由民族的事业。”(全体鼓掌)

师:说的太好了。我们热爱和平,但我们决不乞求和平;我们反对战争,但我们决不害怕战争。必要时,我们应该勇敢地迎接战争,保卫和平。下面,我们先来看一篇表现战争的微型小说,看看作者告诉了我们一些什么,他是怎样表现的。

(投影微型小说)

德军剩下来的东西

战争结束了。他回到了从德军手里夺回来的故乡。他匆忙地在路灯昏黄的街上走着。一个女人捉住他的手,用喝醉似的口气对他说:“到哪儿去?是不是上我那里?”

他笑笑,说:“不。不上你那里――我找我以前的恋人。”他回看了女人一眼,两个人走到路灯下。

女人突然嚷了起来:“啊!”

他也不由得抓住了女人的肩,迎着灯光。他的手指嵌进了女人的肉里。他们的眼睛闪着光,他喊着“约安!”把女人抱起来了!

师:大家已经默读完毕,现在,谁先勇敢地站起来发表自己的意见?

生1:作者讲述的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故事。

(哄堂大笑)

师:你说的有些道理,只是过于宽泛,不确切。能不能再具体一些?

生1:我想,是一个男人和他堕落了的女朋友的故事。

师:很好。其他同学还有没有要补充的?

生4:这个男人可以看成是一个战士。

师:很好。请你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

生4:小说开头告诉我们:“战争结束了。他回到了从德军手里夺回来的故乡。”这样,我们有理由认定这是一个战士。

师:很好。战士在疆场和敌人英勇的作战,而他的女朋友却在家乡堕落了。大家想想,是什么让她堕落的呢?

生5:我想,一定是她自身的.原因吧。

师:你有根据吗?

生5:(不好意思)没有根据。

(同学们又笑)

师:大家能不能从小说的题目发现些什么?

生6:老师,我知道了,是德军让她堕落的。因为小说写的是“德军剩下来的东西”。

师:非常好。这就准确地把握了作者在构思上的独到而深刻的一面。这是一位法国作家写的微型小说,他启示人们:德军践踏过的法国剩下来的东西难道仅仅是废墟、瓦砾吗?不!还有被践踏的灵魂!因此,医治战争的创伤不单是重建家园,更重要的是医治那些堕落的灵魂。那么,同学们能推知小说的背景吗?

生7:老师,是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呢?

师:对!能告诉我们你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呢?

生:因为小说告诉我们说是德军。

师:非常聪明。这样,我们就大体把握了这篇微型小说的主要内容。下面我们在学习第一单元时就应该这样去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记住历史,珍惜和平。

难点互动探索

难点问题1:整体把握叙事性作品的主要内容

生:老师,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有方法吗?

师:没有绝对的方法。但阅读叙事性作品有一些基本的方法。

生:有哪些基本方法呢?

师:首先,我们应该抓住文章的题目,题目,一般

[4] [5] [6] [7] [8] [9]

篇7:语文八年级上第一单元 学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一单元 学案

第一单元记住历史珍惜和平

1新闻两则

2芦花荡

3蜡烛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布特勒上尉的信

5亲爱的爸爸妈妈

兴趣情境导引

师:同学们,新的学年带给我们新的机遇,必将使我们的知识和能力得到新的长进。本学期第一单元是以战争为主题的。同学们读过哪些描写战争的文学作品?对战争有哪些看法呢?

生1:我在假期中认真阅读了《三国演义》,我认为战争能造就人,大家看,那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成就了多少英雄人物啊,有道是: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嘛!

师:照你这么说,你是赞成战争的了?

生1:基本上是这样。我是一个男孩,长大后我希望从军,我愿意驰骋疆场,在血与火的考验中锻炼自己,成就自己。

生2:老师,我不同意他的意见。我看过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我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我认为,战争,离我们越远越好。

生3:我觉得刚才两位同学的发言都失之偏颇。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我们反对非正义的战争,而对于正义的战争,我们必须支持,因为,只有消灭了一切侵略者和剥削者,我们才能赢得真正的和平与自由。丘吉尔在《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中有这样一句精彩的话语:“俄国人民为保卫家园而战的事业就是世界各地自由人民和自由民族的事业。”(全体鼓掌)

师:说的太好了。我们热爱和平,但我们决不乞求和平;我们反对战争,但我们决不害怕战争。必要时,我们应该勇敢地迎接战争,保卫和平。下面,我们先来看一篇表现战争的微型小说,看看作者告诉了我们一些什么,他是怎样表现的。

(投影微型小说)

德军剩下来的东西

战争结束了。他回到了从德军手里夺回来的故乡。他匆忙地在路灯昏黄的街上走着。一个女人捉住他的手,用喝醉似的口气对他说:“到哪儿去?是不是上我那里?”

他笑笑,说:“不。不上你那里――我找我以前的恋人。”他回看了女人一眼,两个人走到路灯下。

女人突然嚷了起来:“啊!”

他也不由得抓住了女人的肩,迎着灯光。他的手指嵌进了女人的肉里。他们的眼睛闪着光,他喊着“约安!”把女人抱起来了!

师:大家已经默读完毕,现在,谁先勇敢地站起来发表自己的意见?

生1:作者讲述的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故事。

(哄堂大笑)

师:你说的有些道理,只是过于宽泛,不确切。能不能再具体一些?

生1:我想,是一个男人和他堕落了的女朋友的故事。

师:很好。其他同学还有没有要补充的?

生4:这个男人可以看成是一个战士。

师:很好。请你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

生4:小说开头告诉我们:“战争结束了。他回到了从德军手里夺回来的故乡。”这样,我们有理由认定这是一个战士。

师:很好。战士在疆场和敌人英勇的作战,而他的女朋友却在家乡堕落了。大家想想,是什么让她堕落的呢?

生5:我想,一定是她自身的原因吧。

师:你有根据吗?

生5:(不好意思)没有根据。

(同学们又笑)

师:大家能不能从小说的题目发现些什么?

生6:老师,我知道了,是德军让她堕落的。因为小说写的是“德军剩下来的东西”。

师:非常好。这就准确地把握了作者在构思上的独到而深刻的一面。这是一位法国作家写的微型小说,他启示人们:德军践踏过的法国剩下来的东西难道仅仅是废墟、瓦砾吗?不!还有被践踏的灵魂!因此,医治战争的创伤不单是重建家园,更重要的'是医治那些堕落的灵魂。那么,同学们能推知小说的背景吗?

生7:老师,是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呢?

师:对!能告诉我们你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呢?

生:因为小说告诉我们说是德军。

师:非常聪明。这样,我们就大体把握了这篇微型小说的主要内容。下面我们在学习第一单元时就应该这样去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记住历史,珍惜和平。

难点互动探索

难点问题1:整体把握叙事性作品的主要内容

生:老师,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有方法吗?

师:没有绝对的方法。但阅读叙事性作品有一些基本的方法。

生:有哪些基本方法呢?

师:首先,我们应该抓住文章的题目,题目,一般说来,就是文章的眼睛与灵魂。其次,要细细品味文章,迅速抓住课文中的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再其次,我们还应该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库存,展开联想与想象,力求深入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人生感悟和生活哲理。

相关知识链接怎样阅读叙事性作品

1、了解梗概:搞清主要人物、主要事件以及文章的中心思想。

2、划分层次,理出线索。

3、概括段意,画出重点语句。

4、归纳中心:弄清写的是什么人、什么事,为什么写。

5、分析写法:可从语言特点、结构安排、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方面去分析。

范例1怎样把握《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的主要内容?

分析:

1、这是一篇新闻稿。要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是看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从渡江兵力可以感知战役的壮阔。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可以想象,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冒着炮火,奋勇挺进,直取对岸的景象。可以想象,日日夜夜盼解放的江南人民该是多么激动振奋!

2、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是看导语。从导语还可以知道渡江区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长达一千余华里。从导语还可以知道战役的全局,敌阵业已冲破,战役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3、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是看主体部分。主体部分报道了三路大军渡江的进展,列表如下:

时间 兵力 渡过兵力

中路军

安庆―芜湖 20日夜―21日夜 30万 30万

西路军

九江―安庆 21日17时―22日22时 35万 三分之二

东路军

南京―江阴 21日17时―22日22时 35万 大部

主体部分还分析了中西两路敌军毫无斗志的原因,我军是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敌军则被自己玩弄的和谈阴谋瓦解了斗志。

解答:

这篇新闻真实地报道了我军渡江战况,宣告了解放战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国民党反动政府已面临彻底崩溃的局面。

相关知识链接:什么叫新闻?

1、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2、新闻的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3、新闻的特点: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映迅速,语言简明准确。

4、新闻的写法:以叙述为主,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范例2如何整体把握《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一文的主要内容?

分析:

这一则新闻没有分段,要把握全文内容,需要划分层次。

第一层,导语,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时间。

第二层,背景材料,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第三层,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军全局溃败的背景。

第四层,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这一层又分三点具体报道取得的主要成绩。

第五层,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暗淡。

读这一则新闻,可以感知,中国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阶段以后,我军完全掌握了全国战场的主动权,经过一年多英勇奋战,蒋介石全军崩溃之势已成,败局已无可挽回。

解答:

这则新闻,重点报道了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的情况,并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解题方法链接

1、看标题:标题大都能揭示新闻的主要内容。

2、看导语:导语是正文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3、看主体:这是导语之后对内容作进一步叙述说明的部分,也是表现主题、深化主题的决定性部分。

4、看背景: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它有时隐含在主体之中。

5、看结语:它一般是对新闻主体的总结,有时也隐含在主体之中。

范例3如何把握《芦花荡》中“老头子”这一人物形象?

分析:

老头子是广大群众中普通的一员,但他确确实实是一个英雄。他的英雄性格,首先表现在他抗日爱国的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老头子将近六十岁了,“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按说应该在后方安度晚年,他却像青壮年一样,充满活力,无所畏惧,在敌人严密封锁下,出没苇塘,成为一名贡献卓著的英勇的交通员。“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这是一个抗日老英雄的形象。他的爱国热情是如此高涨,“你什么也靠给我”,是他的豪言壮语,为民族抗战他甘愿尽心竭力,而且充满自信。他勇敢得出奇,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出入,竟“像一个没事人”,心情悠闲,“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这不仅因为他熟悉白洋淀的地理环境,有高超的“水上的能耐”,更是因为他具有英雄气概,藐视敌人,无所畏惧。老头子能够冲破敌人的封锁,对于苇塘里面的队伍坚持斗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老头子的英雄性格,还表现在他具有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对乡土,对同胞,对抗日队伍,他是如此深情,对日寇则满怀仇恨。他那么喜爱两个孩子,这是他对同胞的感情。他对大菱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爱得深切热烈,恨得咬牙切齿,血债要用血来还,而且要叫鬼子用十倍的血来还。在老头子的意识中,咱中国人是白洋淀的主人。他对家乡充满感情,对侵略者充满仇恨。

老头子的英雄性格,还表现在他的过于自信自尊上。他自信万无一失,这一次女孩子受了伤,他就觉得“丢人现眼”“没脸见人

篇8:语文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学案

张斌 张悦群 -9-6 悦群高考作坊 www.xwbs.com 115

第一单元 记住历史   珍惜和平

1新闻两则

2芦花荡

3蜡烛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布特勒上尉的信

5亲爱的爸爸妈妈

兴趣情境导引

师:同学们,新的学年带给我们新的机遇,必将使我们的知识和能力得到新的长进。本学期第一单元是以战争为主题的。同学们读过哪些描写战争的文学作品?对战争有哪些看法呢?

生1:我在假期中认真阅读了《三国演义》,我认为战争能造就人,大家看,那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成就了多少英雄人物啊,有道是: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嘛!

师:照你这么说,你是赞成战争的了?

生1:基本上是这样。我是一个男孩,长大后我希望从军,我愿意驰骋疆场,在血与火的考验中锻炼自己,成就自己。

生2:老师,我不同意他的意见。我看过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我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我认为,战争,离我们越远越好。

生3:我觉得刚才两位同学的发言都失之偏颇。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我们反对非正义的战争,而对于正义的战争,我们必须支持,因为,只有消灭了一切侵略者和剥削者,我们才能赢得真正的和平与自由。丘吉尔在《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中有这样一句精彩的话语:“俄国人民为保卫家园而战的事业就是世界各地自由人民和自由民族的事业。”(全体鼓掌)

师:说的太好了。我们热爱和平,但我们决不乞求和平;我们反对战争,但我们决不害怕战争。必要时,我们应该勇敢地迎接战争,保卫和平。下面,我们先来看一篇表现战争的微型小说,看看作者告诉了我们一些什么,他是怎样表现的。

(投影微型小说)

德军剩下来的东西

战争结束了。他回到了从德军手里夺回来的故乡。他匆忙地在路灯昏黄的街上走着。一个女人捉住他的手,用喝醉似的口气对他说:“到哪儿去?是不是上我那里?”

他笑笑,说:“不。不上你那里――我找我以前的恋人。”他回看了女人一眼,两个人走到路灯下。

女人突然嚷了起来:“啊!”

他也不由得抓住了女人的肩,迎着灯光。他的手指嵌进了女人的肉里。他们的眼睛闪着光,他喊着“约安!”把女人抱起来了!

师:大家已经默读完毕,现在,谁先勇敢地站起来发表自己的意见?

生1:作者讲述的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故事。

(哄堂大笑)

师:你说的有些道理,只是过于宽泛,不确切。能不能再具体一些?

生1:我想,是一个男人和他堕落了的女朋友的.故事。

师:很好。其他同学还有没有要补充的?

生4:这个男人可以看成是一个战士。

师:很好。请你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

生4:小说开头告诉我们:“战争结束了。他回到了从德军手里夺回来的故乡。”这样,我们有理由认定这是一个战士。

师:很好。战士在疆场和敌人英勇的作战,而他的女朋友却在家乡堕落了。大家想想,是什么让她堕落的呢?

生5:我想,一定是她自身的原因吧。

师:你有根据吗?

生5:(不好意思)没有根据。

(同学们又笑)

师:大家能不能从小说的题目发现些什么?

生6:老师,我知道了,是德军让她堕落的。因为小说写的是“德军剩下来的东西”。

师:非常好。这就准确地把握了作者在构思上的独到而深刻的一面。这是一位法国作家写的微型小说,他启示人们:德军践踏过的法国剩下来的东西难道仅仅是废墟、瓦砾吗?不!还有被践踏的灵魂!因此,医治战争的创伤不单是重建家园,更重要的是医治那些堕落的灵魂。那么,同学们能推知小说的背景吗?

生7:老师,是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呢?

师:对!能告诉我们你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呢?

生:因为小说告诉我们说是德军。

师:非常聪明。这样,我们就大体把握了这篇微型小说的主要内容。下面我们在学习第一单元时就应该这样去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记住历史,珍惜和平。

难点互动探索

难点问题1:整体把握叙事性作品的主要内容

生:老师,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有方法吗?

师:没有绝对的方法。但阅读叙事性作品有一些基本的方法。

生:有哪些基本方法呢?

师:首先,我们应该抓住文章的题目,题目,一般说来,就是文章的眼睛与灵魂。其次,要细细品味文章,迅速抓住课文中的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再其次,我们还应该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库存,展开联想与想象,力求深入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人生感悟和生活哲理。

相关知识链接                    怎样阅读叙事性作品

1、 了解梗概:搞清主要人物、主要事件以及文章的中心思想。

2、 划分层次,理出线索。

3、 概括段意,画出重点语句。

4、 归纳中心:弄清写的是什么人、什么事,为什么写。

5、 分析写法:可从语言特点、结构安排、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方面去分析。

范例1  怎样把握《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的主要内容?

分析:

1、这是一篇新闻稿。要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是看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从渡江兵力可以感知战役的壮阔。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可以想象,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冒着炮火,奋勇挺进,直取对岸的景象。可以想象,日日夜夜盼解放的江南人民该是多么激动振奋!

2、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是看导语。从导语还可以知道渡江区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长达一千余华里。从导语还可以知道战役的全局,敌阵业已冲破,战役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3、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是看主体部分。主体部分报道了三路大军渡江的进展,列表如下:

时间                   兵力     渡过兵力

中路军

安庆―芜湖    20日夜―21日夜       30 万       30万

西路军

九江―安庆 21日17时―22日22时        35万      三分之二

东路军

南京―江阴 21日17时―22日22时       35万        大部

主体部分还分析了中西两路敌军毫无斗志的原因,我军是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敌军则被自己玩弄的和谈阴谋瓦解了斗志。

解答:

这篇新闻真实地报道了我军渡江战况,宣告了解放战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国民党反动政府已面临彻底崩溃的局面。

相关知识链接:什么叫新闻?

1、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2、新闻的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3、新闻的特点: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映迅速,语言简明准确。

4、新闻的写法:以叙述为主,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范例2  如何整体把握《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一文的主要内容?

分析:

这一则新闻没有分段,要把握全文内容,需要划分层次。

第一层,导语,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时间。

第二层,背景材料,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第三层,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

篇9:小数五上第一单元教案

苏教版小数五(上)第一单元教案

认识负数意义 教学内容:p.1、2,完成第3页的练一练和来年系一的第1~5题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 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准备:温度计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复习,你知道这节课要学什么么?(板书:负数) 说我们以前认识过哪些数?(自然数、小数、分数) 分别举例。指出:最常见的是自然数,小数有个特殊的标记“小数点”,分数有个特殊标记是“分数线”,你知道负数有什么特殊标记么?(负号,类似于减法) 二、学习例1: 1、你知道今天的最高温度么?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到这个温度么? 介绍温度计:(1)℃、H,我们中国人用摄氏度为单位,即℃;H是华士度,是欧美国家用的。(2)以0为界,0上面的温度表示零上,0下面的温度表示零下。(3)刻度。要注意一大格、一小格分别表示多少度? 在温度计上找到表示35℃的刻度。 你知道什么时候是0℃吗?(水和冰的混合物) 你知道太仓一年中的最低温度么?(零下5度左右)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到它吗? 分别写出这三个温度:0℃,为了强调这个温度在零上,35℃还可以写成+35℃,而这个零下5度,应该写成―5℃。 读一读:正35,负5 分别说说在这3个不同的温度你的感受。 2、完成试一试: 写出下面温度计上显示的气温各是多少摄氏度,并读一读。 对零下几度,可能学生会不能正确地看,注意指导。 3、完成第3页第2题的看图写一写,再读一读。 简单介绍有关赤道、北极、南极的知识。 4、完成第6页第4题: 先指名说说这三条鱼分别所处的地方,再选择合适的温度。也可选择几个让学生说说选择的理由。 5、读第7页第5题。,让学生说说体会。 6、完成第6题,分别在温度计上表示4个季节的温度。加强指导与检查。 三、学习例2: 1、出示例2图片,介绍“海平面”“海拔”的基本知识。 让学生指一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从哪里到哪里。补充:最新的测量,这个数据有所变化,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一查。 再指一指吐鲁番盆地的海拔。 指出:这两个地方,一个是高于海平面的,可以用“+8848米”来表示,另一个是低于海平面的,可以用“-155米”表示。 用你自己的理解来说说这样记录有什么好处? 2、完成第6页第1题:用正数或负数表示下面的海拔高度。 读一读第2题的海拔高度,它们是高于海平面还是低于海平面。 三、认识正负数的意义: 1、像温度在零上和零下或是海拔是高于和低于海平面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 黑板上这些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怎样的数是正数?怎样的数是负数? 0呢?为什么? 2、完成第3页第1题,先读一读,再把这些数填入相应的圈内。 3、完成第6页第3题:分别写出5个正数和5个负数。 四、全课小结:(略) 课后小记: 这节课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是热烈的,但在作业中,发现似是而非的错误较多。特别是在温度计上找零下几度,不是正好的刻度时,容易找错区间,需要加强指导。     认识负数的应用   教学内容:p.3、4的例3、例4,完成第5页的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7~10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盈与亏、收与支、升与降、增与减以及朝两个相反方向运动等现实的情境中应用负数,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两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应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教学难点:体会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教学准备: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负数,请你用自己的话书说怎样的数是负数?   正和负是一对反义词,生活中也有很多正好相反的变化,它们也可以分别用正负数来表示。   学生举例(可能有的情况):   1、收入和支出:如果老师上个月的10日拿到1500元工资,为了强调“收入”,我可以这么记“+1500”,买衣服花了300元,可以怎么记?为什么?吃饭花了500元,怎么记?……   2、转入与转出:这个新学期,我们班转出1人,转进3人,怎么表示?   3、上车与下车:(第10题),依次写出每一站的情况,让学生说说每一站是什么意思?特别是“0”;还可以结合某一站,让学生说说“―3,+8”其实人数有什么变化?……   4、上楼与下楼:…… 补充楼层,第下室的表示方法等。补充:楼房有正的几楼,也有可能会有负的几楼,会不会有0楼?为什么?   5、向东走、向右走:常见的方向有4个,东和西是相反的方向,南和被也是一对相反的方向。如果把想东走5米,记作+5米,那么向西走10米,可以怎么记?你是怎么想的?+10米表示什么呢?为什么? 如果+10表示的是向南走10米,那么,―10米表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比较这个话题与前面话题的不同:前面的正负数一般都有增加或是减少的意思,而这个正负数,只表示相反的意思。……   小结:生活中很多具有相反的意思可以分别用正负数表示。   二、学生自学课本,把书上有关的练习完成,并可与同桌交流。 老师选巡视中发现问题较多的题全班交流。   三、全课总结。   课后小记:   学生作业中常见的错误有三类:1、数轴上的正负数。教学时可板书数轴,突出数轴以0为点的对称特点。从0开始往右是越来越大,往左是越来越小。2、在用正负数表示某数据时,正数最好带正号,以强调“增加”的`意思。3、在描述某正负数时的意义时,有学生说成“收入+600元,花了―300元”类的话,指出:在描述意义的时候不带正负号。   实践活动 面积是多少 教学内容:p.10~11 教学目标: 1、复习面积的意义、常用的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初步建立图形的等积变形思想。 2、让学生体会转化、估计等解决问题的策略,为教学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面积计算做比较充分的知识准备和思想准备。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练习和数学的实用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对图形进行分解与组合、分割与移拼的转化方法。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剪好图上的三个不规则图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面积: 你知道这节课学什么么?我们以前学过哪几种图形的面积? 板书: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二、分一分、数一数: 1、取图1,问:它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吗?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不规则图形。 1小格表示1平方厘米,你知道它的面积是多少么? 方法一:数方格。一起数一数,数得74格 方法二:分割法。指名折一折,并指出所折出的形状。注意有两种折法。 折好之后,在每一块长方形上写出求面积的算式。最后再相加求得总面积。 比较两种方法求的结果。 用类似的方法求出图2的面积。学生完成后交流。 小结:复杂的图形,可以分割成几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分别求出面积后再求出总面积。 2、移一移,数一数: 取图3,交流数的方法:说说在数格子的时候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最后结果是多少? 观察后说说你能把它变成长方形吗? 剪一剪、拼一拼。你能算出这个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吗? 3、数一数,算一算: (1)、出示池塘图。观察该池塘边的特点,说说你想怎么求它的面积?有什么困难?有什么好办法吗? 方法:先数整格,可以按顺序标出数字;再把不满整格的当作半格数,最后再相加。 学生数,数完后交流结果。发现会有一定的误差。 指出:由曲线围成的图形,在求其面积的时候会出现一定的误差,这是很正常的。 (2)、观察树叶图,它有什么特点?你能利用它的特点来更方便地数面积吗? 学生数完后再校对答案。 4、估一估,算一算。 在第126页上的方格纸上,描画出自己的左手,然后再用刚才的方法估算出自己手掌的面积。 交流,得到:通常我们学生的手掌面积是80多到90多平方厘米。 三、全课小结: 现在你知道怎么求一些较复杂图形的面积了么? 课后小记: 直线条围成的图形最后的结果应该是可以没误差的;而曲线围成的图形面积会有一定的误差。要把这个大前提解释给学生听。 书上家少池塘面积的时候,用的是涂色的方法,我觉得效果不佳,主要一是因为涂色可能会弄得不整洁,不方便数,二是又是涂色又是数,比较费时。所以我改成直接用数据来表明,效果比较好。

篇10: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单元导学案语文版

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单元导学案(语文版)

单元内容感知

一、阅读

1、本单元四篇课文皆为游记,四篇游记的写法各有特点,有的写旅行的全过程,有的写多次重游同一景点,有的写同一景点的不同侧面,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体会这些特点。

2、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游记中也是这样,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体会作者渗透在游记中的感情。

3、四篇游记的语言风格各不相同。有的语言质朴,有的语言华丽;有的节奏舒缓,有的节奏急促。学习中要品味不同的'语言风格。

二、口语交际

召开一次旅游咨询会。在活动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提问简明扼要,回答问题言简意明,具有针对性。

三、写作

写一篇游记。要根据游记的特点,在写游记时,要点明时间、地点,要反映游踪及观赏顺序,写出景色的特色,并做到情景交融。

设置意图

了解编者的设置意图,有利把握学习重点,树立学习目标,我们一定要细心体这些意图。

1、四篇课文,意在让我们了解祖国山川的秀美壮丽,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同时引导学生扩大视野,了解发厉发达国家现代化状况,增强对外开意识,理解改革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学习游记的写作方法,学习课文中写景时运用的多种修辞手法及生动形象的语言,并能在写作中运用。

3、口语交际,咨询问答,意在培养学生的实际交往能力及应变能力。

4、综合性学习,旅游资源调查,意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既有口头表达能力,又有书面作业能力。

预习指导:

参考以上内容,整体感知本单元内容。

1、速读四篇课文,感知四篇文章的特色,以及游记的文体特点,并把学习体会以及精彩段落写在阅读笔记本上。

2、注意画出文中的重要字词,并用好课时训练检测自已。(1——2题)

1 巴东三峡

自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准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明白词句含义。

2 掌握排比、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

3 掌握文中所引的诗、谚语和典故,并理解其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能力目标:

1 理清文章脉络,掌握作者行文的时间和空间顺序。

2 把握本文内容翔实,情文并茂的写作特点。

3 学习作者根据各个景物的特点而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自已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

学习重点、难点简析

重点:

1学习作者根据各个景物的特点而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

2把握本文内容翔实,情文并茂的写作特点。

难点:

掌握寓学识、才力和情感于记叙之中的游记写作方法。

学法指导:

本文是游记,我们要以课文为本,了解游记特点,培养自已的想象能力以及描述能力。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从课文出发,学会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一般浏览和重点观察的方法,学习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和适当的表现手法向人们介绍景点。学会采用边看、边想、边说、边写的方法来学习。

过程导引:

一、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先自学后小组交流)

1 朗读课文,在书上划分段落,并归纳段意。

2在划分段落的基础上,概括作者游踪顺序。

二、自主完成一课一练阅读训练题,并根据本题学习描写西陵峡、瞿塘峡的语段。

三、细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二

篇11: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作文课《新闻阅读、写作》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强调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引导我们关注社会生活和时代发现,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消息写作。

二、教学目标二

1.知识与能力

在掌握新闻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闻的写作手法,提高写作新闻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联系所学过的知识及生活具体实例让学生学会写标题。

2】通过交流,让学生体会导语的写法。

3]在合作探究中学习新闻主体的写法,安排好新闻结构。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新闻阅读及新闻采访写作的感情,激励学生善于发现社会中有意义的东西,运用相关新闻知识和方法赞扬社会真善美。

三、教学重难点

掌握新闻的方法,会写简单的新闻或消息。

四、教学方法

谈话、讨论练习等

五、教学用具

课件

六、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本单元我们学过四篇新闻,初步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提高了阅读新闻的能力。今天,我们将运用所学的有关新闻的知识,写一篇新闻。

2】任务一【新闻阅读】

1、任务目标

【1】了解新闻的内容,把握不同类型的新作品的特点。

【2】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注社会生活和时代发展。

2.任务指导

【1】快速浏览学过的几篇课文,把握新闻六要素。

【2】在比较中了解不同新闻体裁的特点。

【3】阅读时要注意揣摩作者的态度和倾向,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4】小组合作,从标题、结构、语言等方面归纳消息的主要特点,为后面的写作任务做准备。

3.成果展示

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长江》

篇幅:短小

报道对象:新闻事件

时效性:较强

表达方式:记叙、议论

特写:《“飞天”凌空》

篇幅:较长

报道对象:一个场景

时效性:很强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

通讯:《一着惊海天》

篇幅:较长

报道对象:新闻事件或者典型人物

时效性:一般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

三】 任务二【新闻采访】

1.任务目标

【1】 总结采访前、采访时、采访后的基本做法和要求

【2】小组共同拟定采访计划并实地采访,提出改进建议,各自完善采访计划。

2.任务指导

【1】自由分成学习小组,做好活动计划,分配小组成员活动任务,围绕“新闻采访”准备采访资料,拟定采访的内容和具体的问题等。

【2】 采访过程中,要尊重采访对象,注意言行得体,不要强求采访对象,回答不愿意回答的问题,拍摄人物照片时,要事先征得对方的同意。

3.采访成果展示

采访时间:9月3日

采访对象:妈妈

采访实录:

问:妈妈,你小的时候都玩些什么游戏呢?

答:我小的时候一般都是玩跳绳,踢毽子,抽陀螺之类的游戏。

问:当时这些游戏你们是怎样玩的呢?跟我们现在玩的方式一样吗?

答:有一样的地方,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问: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答:以抽陀螺为例,我小时候玩的陀螺是木制的陀螺,而现在陀螺作为塑料或者铁制的陀螺。当时我们不叫陀螺,叫猴,有的地方叫牛。只要用一根绳子抽几下就能转。陀螺的大小,我们也能控制,一般我们都是依据自己的喜好动手做陀螺。

问:除了这些玩具,你们还有其它玩具吗?

答:我们小时候的玩具很少,一般都是自己或者父母做的,而现在玩具呢,不仅品种多,而且种类权,大部分都是厂家制作的。

采访心得:通过这次采访我了解到了父母以前的生活是多么的艰辛,而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孝敬父母,勤俭节约。

三】任务三【新闻写作】

1.任务目标

【1】 尝试运用相关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新闻的写作。

【2】 学会通过新闻揭示人物的精神品质,反映时代风貌。

2.任务指导

【学法指导】

【1】拟标 题方法

(1)简明扼要:突出新闻中最新鲜最有特点最有价值的 事实。

(2)爱憎分明:标题中要有明确的是非立场,鲜明的爱憎情感。

(3)巧用修 辞:标题中可运用比喻、对偶、引用、仿拟等修辞,使标题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2】导语写作方法

(1)交代新闻的来源和根据,给人真实感。[来源:学+科+网Z+X+X+K]

(2)交代新闻的重要点,给人鲜明的印象。

(3)交代新闻的新鲜点,给人耳目一新。

(4)文字表达巧妙精练,给人形象感。

【写法指导】

【1】标题:标题是 消息的眼睛。要让别 人关注你的报道,标题就一定要醒目,特别是主标题,要让人看后一目了然。消息 标题的要素必须包括何人(何物)做何事,语言必须简洁准确。

【2】导语:导语是指一则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它是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揭示消息的主题思想。导语的写作要求,一是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吸引读者。导语的形式主要有叙述式、描写式、提问式、结论式。

【3】主体:主体是消息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展开和补充。现在,一般的消息都采用倒金字塔结构,即将最重要 的、最新鲜的事实写在最前面,让 人们能看一眼就知道它主要讲的是什么。

因此,我们在写作消息的时候,要具体掌握消息的结构特点,勤于观察和思考,这样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新闻消息。

四】作业

以你所在的班级、学校,或者你居住的社 区、村镇、县市,最近发生了什么特别的或者有意思的事情?尽可能多方调查、采访,采集相关信息, 写一则消息。不少于500字。

【点拨思路】

(1)审题:注意题目限定了文体——消息,也限定了选材的范围——你所在的班级、学校,或者你居住的社区、村镇、县市,要从这 几个方面来思考选材。

(2)选材:可以 选择班上或学校近期开展的各类活动,如体育活动、科学探究活动、文艺会演活动等;社区、村镇等开展的各种特别的或有意思的活动等。

(3)写法:按照消息的基本结构布局谋篇,结构要完整,中心事件要突出,语言要简洁,必要时可以交代一下背景。

五】板书设计

新闻阅读、采访与写作

1. 新闻的阅读

2. 新闻采访

3. 新闻写作

【1】确定一个恰当的标题

【2】合理安排正文结构

【3】要写好导语,因为导语是消息的核心,也是消息这一新闻体裁的重要特征。

【4】要注意语言准确、简练、易懂,在此基础上,可适度讲究生动形象。

篇12: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作文课《新闻阅读、写作》教学设计

新闻写作

一、文题展示小试牛刀

你所在的班级、学校,或者你居住的社区、村镇、县市,最近发生了什么特别的或者有意思的事情?尽可能多方调查、采访,采集相关信息,写一则消息。不少于500字。

【思路点拨】

1.审题:注意题目限定了文体——消息,也限定了选材的范围——你所在的班级、学校,或者你居住的社区、村镇、县市,要从这几个方面来思考选材。

2.选材:可以选择班上或学校近期开展的各类活动,如体育活动、科学探究活动、文艺会演活动等;社区、村镇等开展的各种特别的或有意义的活动等。

3.写法:按照消息的基本结构布局谋篇,结构要完整,中心事件要突出,语言要简洁,必要时可以交代一下背景。

【写法指导】

1.标题:标题是消息的眼睛。要让别人关注你的报道,标题就一定要醒目,特别是主标题,要让人看后一目了然。消息标题的要素必须包括何人(何物)做何事,语言必须简洁准确。

2.导语:导语是指一则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它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揭示出消息的主题思想。导语的写作要求,一是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吸引读者。导语的形式主要有叙述式、描写式、提问式、结论式。

3.主体:主体是消息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展开和补充。现在,一般的消息都采用倒金字塔结构,即将最重要的、最新鲜的事实写在最前面,让人们能看一眼就知道它主要讲的是什么。

因此,我们在写作消息的时候,要具体掌握消息的结构特点,勤于观察和思考,这样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新闻消息。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同步作文指导新闻写作教案新人教版

2019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同步作文指导新闻写作教案新人教版

二、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2019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同步作文指导新闻写作教案新人教版

本节课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给学生的新闻写作进行了必要的指导,使学生掌握了新闻的写作技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是教学过程中也有一些不尽完美的地方,需要在以后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改进!

篇13: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作文课《新闻阅读、写作》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此处填写教材简析

二、单元说明

1.单元目标

(1)了解新闻内容,把握不同体裁新闻的特点;

(2)学习读新闻的方法;

(3)养成读新闻的习惯;

(4)熟悉新闻采访的方法步骤,进行采访实践;

(5)学会撰写新闻作品;

(6)通过接触新闻了解世界,关注社会生活。

2.教材简析

本单元是活动探究单元,任务群由新闻阅读、新闻采访以及新闻写作组成,在“新闻阅读”任务驱动下,教材选了四篇文章,分别是《消息二则》(即毛泽东《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飞天”凌空》《一着惊天海》,这组教材的主题内容是变化着的社会,通过新闻作品呈现社会变化和时代变迁,体现了新闻作品记录社会与时代发展变化的价值。学生在学习中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通过接触新闻了解世界,关注社会生活。

这组教材的语文素养主题是新闻纪实作品的阅读与写作,教材以新闻文体为线组合,涉及消息、特写、通讯等不同新闻体裁。要求学生通过活动探究,达成以下学习目标:了解新闻内容,把握不同体裁新闻特点;学习阅读新闻的方法;熟悉新闻采访的方法步骤,进行采访实践;学会撰写新闻作品。

三、图书简析

本册图书围绕“新闻”文体,从应用型文体的角度着手,按照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与新闻评论等不同体裁新闻分单元编写,与教材选文形成体裁呼应,为教材提供大量分体阅读的整合文本。同时,针对教材活动探究单元的特点,编写了“新闻采访与写作”单元,为学生开展新闻探究活动提供了脚手架。整体的选篇意图在于实现学生文本阅读的拓展、新闻文体素养的提升以及新闻实践活动的落实。

本册图书所选 篇章基本侧重于语文素养主题,“新闻”的体裁分类及其特征是选篇与教材整合的基本点,具体对本册图书的使用可采用以下策略:1、求同对比阅读,在具体新闻体裁划分的前提下,整合教材各篇与各单元精读篇目,了解这一文体的结构(比如消息)或者语言特色(比如准确或生动),从而建构出对这一新闻文体的基础性理解;2.拓展训练阅读,针对略读篇目可以采用快速阅读进行文体要素分析的方法,比如可从新闻的六要素和五部分入手,通过拓展训练把握每一结构的训练要点;3.存异对比阅读,每一单元选择一篇精读篇目,对新闻不同文体的特点进行对比性的区分阅读,从而引导学生明确不同新闻文体的不同;4、活动辅助阅读,对“新闻采访与写作”单元,可根据学生探究活动的需要选择合适篇目,在活动过程中作为提供给学生的手脚架和工具箱,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落实具体活动。

四、实施建议课时安排 课型 教材内容 图书链接内容 学习目标(整合点,说清楚教材和图书整合的依据) 备注(整合说明,需要写的就写,不需要写的先不写)

1 单元预习课 1.初步了解新闻文体

2.感知活动情境,明确单元活动任务

2 单元预习课 任务一:新闻阅读四篇课文 1.识记单元字词

2.预习四篇课文

3 教读引领课 《消息二则》《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我国成功发射第四十二、四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中国文化周在科伦坡拉开序幕》 掌握消息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结构和要素

能从新闻要素的角度把握文章内容

4 教读引领课 《消息两则》《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鹞鹰Ⅱ察打一体无人机首飞成功》《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奖》 掌握新闻语言准确的特点

能从新闻语言读出作者的观态度和倾向

5 组文阅读课 《新一代南极长城站地震台完成改建并已开始运行》《全国首个5G火车站来了》《刘翔勇夺世界室内锦标赛男子60米栏冠军》 阅读新闻,强化新闻阅读方法

学习播读新闻

6 教读引领课 《“飞天”凌空》 《零的突破》《梦碎雅典》

1.欣赏作者描绘的画面,感受文中体现的运动之美

2.理解特写的新闻价值

3. 掌握新闻特写的基础知识。

7 教读引领课 《一着惊海天》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蜡烛》 了解通讯的基础知识及其写法

在比较中了解消息、特写、通讯等不同新闻体裁的特点

8 单元活动课 《任务二:新闻采访》

《新闻采访方案设计模板》《采访提纲的设计》《如何确定新闻采访的主题》《记者与采访》《记者在新闻采访中的沟通技巧》 了解新闻采访的流程

2.确定校园新闻选题,设计新闻采访提纲,进行一次新闻采访实践

9 主题写作课 《任务三:新闻写作》

图书:

《消息标题的结构》《消息导语写作技巧》《写好消息主体部分的几个要领》 学会新闻(消息)的写作

10 主题写作课 学会不同新闻体裁的写作

学会根据不同文体特点修改所写新闻

11 单元活动课 根据第八课时布置的采访作业,进行新闻节目制作

彩排新闻展播活动

12 单元活动课 1.现场播读新闻

2.强化“评消息”的意识,学会从专业角度评价新闻内容

13 单元活动课 掌握讲述的基本原则;

通过讲述的实践活动,掌握讲述的方法。

14 整本书阅读课 《红星照耀中国》 1. 通过阅读,初步感知作品,激发进一步阅读探究人物的兴趣;

2. 讲人物故事,感受人物精神,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五、整合设计

第一课时 漫谈新闻

领取活动任务

【课 型】

单元预习课

【学习内容】

畅谈新闻、初步认知;体验情境、明确任务

【学习目标】

1. 了解单元学习目标

2. 初步了解新闻文体

3. 感知活动情境,明确活动任务

【学习过程】

一.导入:

顾炎武有句名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在信息化时代,新闻是我们知晓天下事的来源。

二.学生活动一:畅谈新闻、初步感知

1.请你谈一谈最近发生的你最感兴趣的新闻,并说说你获知新闻的渠道。

2.从刚才同学们的讲述中,你得到对“新闻”的哪些认识?

明确:新鲜的的事情;真实的事件;公开发生的事件;可多渠道获取。

3.速读本单元教材提供的文章,验证上述认识的正确性。

4.与小组同学交流,尝试为新闻下一个定义。

明确:新闻是经由新闻媒介传播的、为广大受众所关心的、新近发生的事实或情况的信息。

三.学生活动二:体验情境、明确任务

新成立的校园电视台将隆重推出“新闻追击”栏目,每期节目将报道校园及城市发生的重大事件,现征集栏目主创,要求面试者交一份新闻作品。请你和你的小组同学认真学习本单元内容,录制一期节目作为作品,包括新闻策划、采写、播报、录像等过程的制作。通过班级选拔后,代表班级前往应征。

你需要和你的小组同学完成以下挑战:

任务一:勇闯记者训练营——新闻阅读

在老师指导下,阅读教材及图书大量新闻作品,完成下列关于新闻文体知识的填写,考核通过,你才能获得记者证上岗哦!

能了解新闻的基本特征:

广义的新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狭义的新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闻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从狭义新闻的结构及要素的角度把握每一则新闻的内容;

新闻结构 内容 新闻要素 内容

何人

标题 何事

导语 何时

主体 何地

背景 为何

结语 如何

能了解新闻语言的特点并通过新闻语言了解作者的态度与倾向。

能区分不同新闻体裁的特点;

消息 新闻特写 通讯

时效性

报道对象

篇幅

表达方式

任务二:奔赴新闻最前线——新闻采写

根据校园或城市发生的实事,小组合作,选取最有价值的新闻对事件人物进行采访并撰写新闻稿。

明确你在制作团队的角色:文案策划\采访记者\摄录人员\资料搜集

撰写你在采访过程的文案:

时间、地点

采访对象

采访目的

采访方式

采访器材

采访问题:

和你的团队合作,完成采访任务:采访、录像、拍照等

汇总小组不同的采访资料,写作新闻。通过讨论,确定最终录播新闻稿。在这过程中,你需要和你的小组成员完成:

写作不同类型的新闻稿,如消息、通讯、特写或时事评论等,让栏目内容多样化;

确定一篇好的新闻稿的标准;

根据标准和栏目需要,选定最终录播的新闻稿件。

任务三:攻克节目演播厅——新闻展播

从小组中选择新闻主播现场播读新闻

用摄像机或手机将新闻采访过程进行后期制作,完成作品

在全班展示播出,通过选拔决出应征作品。

第二课时 单元预习

【课 型】

单元预习课

【学习内容】

初读文章;识记字词

【学习目标】

1.识记本单元生字词。

2.以一分钟500字的速度默读课文,按要求完成预习。

【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一:

默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每则新闻讲述的内容。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飞天”凌空》:

《一着惊海天》:

学生活动二:

1.自学“读读写写”中的生字词,在文中划出,解决读音、书写、释义等问题。

2.完成字词过关检测。

(1)填写拼音

芜( )湖 击溃( ) 督( )战 绥靖( ) 阻遏( )

荻( )港 摧枯拉朽( ) 歼( )灭 要塞( ) 锐不可当( )

凌( )空 翘( )首 轻盈( ) 由衷( ) 悄( )然

屏( )息敛声 眼花缭( )乱 震( )耳欲聋 颁( )发

仲裁( ) 遗嘱( ) 巨额( ) 凛冽( ) 默契( )

殚( )精竭( )虑 镌( )刻 桅( )杆 娴( )熟

(2)补充四字词语

枯拉朽_____   锐不可_____    屏息_____声    眼花_____乱    如梦初_____  一丝不_____  白_____起家      _____精_____虑

3.本单元汉字听写大赛

第三课时 从新闻的角度读新闻

新闻结构与要素

【课 型】

教读引领课

【学习内容】

教材:《消息二则》《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图书:《我国成功发射第四十二、四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中国文化周在科伦坡拉开序幕》

【学习目标】

1.掌握消息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结构和要素

2.能从新闻要素的角度把握文章内容

【学习过程】

导入:

欢迎同学们来到记者训练营,在这里我们将通过阅读新闻提升大家的新闻素养,让大家快速上岗。

美国新闻学家亨利·比彻说:“新闻是庶民的教授。”意思是阅读新闻可以让我们获益良多,那么如何阅读新闻呢?在单元预习中大家对新闻已经有初步了解,那么接下来我们从更专业的角度学习新闻。

二.学生活动一:新闻观察室

1.比较阅读教材文章《消息二则》《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找出他们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的共同点。

明确:

新闻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新闻要素: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为何、如何

2.以《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为例,分析新闻的结构及要素

明确:

结构分析:

标题: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主体:渡江战斗于……鲁港诸城进击中。

结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内容分析

何人: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

何事:南渡长江

何时: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一日

何地:芜湖、安庆

为何:突破国民党反动派长江防线,解放全中国

如何: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3.把握新闻结构及要素,你认为我们可以如何阅读新闻。

明确:

浏览——看标题和导语,即可了解新闻事件

细读——把握新闻六要素: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为何、如何

学生活动二:阅读挑战赛

限时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中国文化周在科伦坡拉开序幕》《我国成功发射第四十二、四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等新闻,按照下表内容分析新闻结构和要素,看谁又快又准确。

例: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闻结构 内容 新闻要素 内容

何人

标题 何事

导语 何时

主体 何地

背景 为何

结语 如何

【板书设计】

新闻五结构:标题、导语、主题、背景、结语——速读看结构

读新闻

新闻六要素: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为何、如何——细读看要素

第四课时 从新闻的角度读新闻

新闻语言

【课 型】

教读引领课

【学习内容】

教材:《消息两则》《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图书:《鹞鹰Ⅱ察打一体无人机首飞成功》《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奖》

【学习目标】

1.掌握新闻语言准确的特点

2.能从新闻语言读出作者的观态度和倾向

【学习过程】

一.导入:托马斯·杰斐逊曾经说过:“报纸上唯一可信的就是广告。”这其实是对新闻的真实性提出质疑,既然新闻是新近发生的真实事件,为什么还会引发质疑呢?

明确:虽然新闻是客观真实的,但是作者写作不可避免地带上主观情感,这就体现了新闻语言的特征,既要求准确、简练,又带有作者的情感态度和倾向。

二.学生活动一:

1.阅读《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找出作者在评价诺尔贝奖获得者时的用语。

明确:“他发现了X射线”、“他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定律和渗透压定律”、“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2.辨析下列两组语言表达的差异

(1)A“他发现X射线。”

B“他发明了X射线。”

(2)A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B他在诗歌创作方面极有建树。

表达效果:“发现”突出了科学家在发现新事物的贡献,“发明”是创造出原本不存在的事物,X射线本是客观存在的,这里体现这则新闻用词的准确。“极”的程度比“颇”要深,用“颇”字体现作者用词的分寸,评价的客观。

三.学生活动二:

阅读《消息二则》,找出作者描述我军和敌军的语句。

对比这些语句,说说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文章在描述解放军时用了“万船齐发,直取对岸”、“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等词语,表达一种乐观自豪的情感;对敌军则用“摧枯拉朽”、“纷纷溃退,毫无斗志”等用词,表达作者对战局发展的判断和我军必胜的坚定信念。

从语言表达看,两则消息的倾向较为明显,那么是否会让新闻失真?

明确:并不会,首先,作者对敌我双方的描绘是基于事实的,客观的描写,准确传递了信息;其次,作者在用词中也有很多地方是准确的,比如“冲破敌阵”和“突破安庆、芜湖线”中的“冲破”和“突破”,根据实时战况使用不同词语,都体现了这两则消息在信息传达方面的准确。

四.学生活动三

根据上文对教材两篇文章新闻语言的分析,总结新闻语言的特点。

明确:注重准确、客观、简练,但也可以从中发掘作者隐含于字里行间的态度与倾向。

根据新闻语言特点,阅读《鹞鹰Ⅱ察打一体无人机首飞成功》《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分别说说两则新闻语言的准确性和倾向性分别是如何体现的。

【板书设计】

从新闻的角度读新闻

新闻语言 客观角度—— 准确性、客观性

主观角度——立场与观点、态度与倾向

第五课时 从新闻的角度读新闻

读评新闻

【课 型】

组文阅读课

【学习内容】

图书:《新一代南极长城站地震台完成改建并已开始运行》《全国首个5G火车站来了》《刘翔勇夺世界室内锦标赛男子60米栏冠军》

【学习目标】

1.阅读新闻,强化新闻阅读方法

2.学习播读新闻

【学习过程】

一.导入:

通过前面课堂学习,已经掌握了新闻的特点,也懂得了如何阅读新闻。这节课我们通过一次新闻读播活动加强阅读新闻的能力。

二.学生活动一:今天我主播

1.全班推选三位同学当今日主播,上讲台播读三则新闻。

2.其他同学在不提前阅读新闻的前提下认真听讲新闻播读,同时在作业本上写下新闻的六要素。

三.学生活动二:争当最佳听众

1.阅读三则新闻,找出新闻要素;

2.小组成员互相订正听新闻播放时写下的新闻要素;

3.答对新闻要素最多的同学当选为最佳听众。

四.学生活动三:我来评新闻

1.再读新闻,说说三则新闻的情感倾向。

2.小组讨论,确定一则好新闻的评价标准,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一下哪一则新闻写得最好?

第六课时

新闻特写:凝视心动时刻

【课 型】

教读引领课

【学习内容】

教材:《“飞天”凌空》

图书:《零的突破》《梦碎雅典》

【学习目标】

1.欣赏作者描绘的画面,感受文中体现的运动之美

2.理解特写的新闻价值

掌握新闻特写的基础知识。

【学习过程】

导入:

显示两张图片《跨栏》和《芭蕾》,欣赏运动之美。

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口头描绘这两张图片,注意说出图片的价值。

文字的力量在于能够穿透时空,定位永恒。新闻虽然有时效性,但是有一种新闻体裁却能定位某一画面,让人印象深刻,那就是特写。

二.学生活动一:

1.阅读《“飞天”凌空》,找出新闻要素。

明确:

何人:吕伟;

何事:在亚运会跳水比赛中夺得金牌;

何时:1982年11月24日;

何地:印度新德里达卡多拉游泳场;

为何:争夺奖牌;

如何:详写(见课文)。

2.说说哪个新闻要素在文中最为突出?说说这样写新闻的妙处。

明确:特写最突出的新闻要素是“如何”

特写用形象化的描写放大新闻中的片段,可以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增强艺术表现手段,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3.找出你认为富有美感的句子,进行赏析。

三.学生活动二:

阅读图书《零的突破》和《梦碎雅典》

概述文章所描写的场景,找出文章描写人物的句子,加以赏析。

文章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倾向?

四.学生活动三:

阅读完三篇文章后,从报道对象、表达方式、新闻价值等方面总结特写的文体特点。

明确:特写的报道对象一般是新闻事件中某个最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表达方式主要用描写和记叙;新闻价值可以形成强烈视觉效果,增强艺术感染力。

根据上文对特写的总结为特写下一个定义。

新闻特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种新闻体裁。

明确:新闻特写是采用类似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板书设计】

新闻特写

报道对象:片段或部分

表达方式:描写与记叙

新闻价值:富有感染力

第七课时

新闻通讯:直击事态全程

任务一验收

【课 型】

教读引领课

【学习内容】

教材:《一着惊海天》

图书:《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蜡烛》

【学习目标】

了解通讯的基础知识及其写法

在比较中了解消息、特写、通讯等不同新闻体裁的特点

【学习过程】

导入:本节课是记者训练营的最后一节课,如果能顺利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就闯关成功了。本节课所学的是一种新的新闻体裁,叫通讯。

学生活动一

阅读《一着惊海天》,概述文章所讲述的事件;

找出文章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找出文章议论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学生活动二:

阅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蜡烛》,寻找这两篇文章和《一着惊海天》在文体上(结构、表达方式、语言风格、作者倾向等)的相似之处。

通过求同比较,总结通讯的特点。

明确:具新闻性,具备新闻的一般特征,如真实性;具有文学性,富有文学色彩,语言生动,情感丰富;评论性,作者具有较为明显的情感倾向,往往会发表议论或抒情。

学生活动三:

对比消息、特写、通讯的特点,完成表格。 消息 新闻特写 通讯

时效性

报道对象

篇幅

表达方式

【板书设计】

通讯的特点

新闻性、文学性、评论性

第八课时 新闻采访

【课 型】

单元活动课

【学习内容】

教材:《任务二:新闻采访》

图书:《新闻采访方案设计模板》《采访提纲的设计》《如何确定新闻采访的主题》《记者与采访》《记者在新闻采访中的沟通技巧》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采访的流程

确定校园新闻选题,设计新闻采访提纲,进行一次新闻采访实践

【学习过程】

一.导入:

恭喜大家成功闯关记者训练营,接下来我们将奔赴新闻现场,在此之前,我们还需要解锁一项新技能,那就是新闻采访。请大家根据活动背景,完成活动任务。

二.活动情境呈现:现在全国开始进行垃圾分类活动,为了积极响应环保的号召,进一步认识垃圾分类和厉行节约的重要性,学校也开始推进垃圾分类,请你就此设计一个采访提纲,并对学校相关人员进行新闻采访。

三.学生活动一:采访知识知多少

阅读教材《任务二:新闻采访》以及图书《记者与采访》《记者在新闻采访中的沟通技巧》等资料。

分小组进行讨论,说说采访的流程及采访过程需要注意的事项,看谁说得详尽。

明确:采访分为前期准备、现场问答及后期整理三个部分

前期准备:确定采访主题;选定采访对象;拟写采访提纲

现场问答:守时赴约、注意仪表;征求认同,尊重对方;彬彬有礼,机智倾听;有效提问,讲究技巧;做好记录,重视笔录。

后期整理:整理材料,去粗存精;成果确认,保持联系。

四.学生活动二:设计采访提纲

根据背景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小组讨论,做好分工,根据背景确定选题及采访对象

拟写本次采访的提纲,可参考教材《任务二:新闻采访》及图书《新闻采访方案设计模板》《采访提纲的设计》

各小组展示采访提纲尤其是采访问题并说明理由,全班进行修改讨论

提示:1.采访问题要有针对性;2.采访问题要有全面性;3.采访问题要有联系性。

五.学生活动三:现场采访及整理

小组内先进行一次模拟采访

老师事先联系学校工作人员,根据小组确定的采访对象,各自前往现场采访。

整理现场采访资料,形成采访成果,作为新闻创作课的素材。

【作业布置】根据本课所学采访知识,小组合作,确定新的新闻选题(有余力的小组可根据校园或社会发生情况,完成多次采访素材),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采访,为新闻展播和录制做准备。

【板书设计】

前期准备——选题和提纲

新闻采访 现场采访——提问和记录

后期整理——整理和确认

第九课时 新闻创作之消息

【课 型】

主题写作课

【学习内容】

教材:《任务三:新闻写作》

图书:《消息标题的结构》《消息导语写作技巧》《写好消息主体部分的几个要领》

【学习目标】

学会新闻(消息)的写作

【学习过程】

一.导入:写作新闻是每个记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本节课我们学习新闻写作。

二.学生活动一 确定消息写作标准

自主教材阅读《任务三:新闻写作》及图书《消息标题的结构》《消息导语写作技巧》《写好消息主体部分的几个要领》,掌握消息写作的基本技巧

小组讨论,确定消息写作评价标准

参考:项目 目标与要求 项目分值 得分 存在问题

标题 简洁明确、凝练醒目 20分

导语 参照教材导语写作要求 30分

主体 新闻要素全面,采用倒金字塔结构 20分

语言 准确、简练、易懂 20分

视角 新颖、吸引读者 10分

总得分 修改重点

三.学生活动二 消息写作分体实践

为下面一则新闻拟写标题,并根据评价表打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路透社达拉斯1963年11月22日电 肯尼迪总统今天在这里遭到刺客枪击身亡。总统与夫人同乘一辆车,刺客连发三弹,命中总统头部。总统被紧急送入医院,并经输血,但不久身亡。官方消息说,总统下午1时逝世。副总统约翰逊将继任总统。

参考答案:肯尼迪总统被刺身亡

2.为下面一则新闻拟写导语,并根据评价打分

郑州大平矿难伤亡惨重

本报10月20日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故发生在10月20日22时47分,河南省郑州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平煤矿井下一掘进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初步核查当班井下有446人作业,20日22时已升井298人(其中18人受伤),148人被困。截止27日20时已找到141名遇难者,其中129名遇难者已经升井,仍有7人下落不明。救援工作仍在进行之中。

参考答案:河南省郑州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平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伤亡严重。

四.学生活动三 消息创作

将《“飞天”凌空》改写为一则消息,在班级展示,老师和同学们共同点评修改

第十课时 新闻创作之不同新闻体裁写作

任务二验收

【课 型】

主题写作课

【学习内容】

学习特写和通讯的写作

【学习目标】

学会不同新闻体裁的写作

学会根据不同文体特点修改所写新闻

【学习过程】

导入:知识回顾,请同学们回顾所学知识,重填下表。 消息 新闻特写 通讯

时效性

报道对象

篇幅

表达方式

学生活动一:

讨论并总结不同新闻体裁写作时的注意要点。

明确:

消息——客观记叙,注重结构和要素,语言简练,用词准确

特写——场景描述,力求生动,注意细节描写的运用

通讯——完整记叙,注重人物精神或社会意义,可多用议论或抒情

学生活动二:

根据第八课新闻采访整理而成的采访资料,写一则消息。

小组分工,根据所学知识,在以下两项中任选一项完成写作:

以校园同学分类垃圾的场景为描写对象,完成一篇新闻特写。

围绕校园垃圾分类事件,以环卫工人为描写对象,创作一篇人物通讯。

学生活动三:写作修改

小组内讨论所写的消息,选出最好的一篇消息,同时做最后的修改。

各小组交换所写的新闻特写、人物通讯,进行互评互改

【板书设计】

各体新闻写作

消息——客观记叙:记叙、说明

特写——场景描述:描写、记叙

通讯——完整记叙:记叙、议论、抒情

第十一课时 新闻节目制作与彩排

【课 型】

单元活动课

【学习内容】

制作新闻节目

【学习目标】

根据第八课时布置的采访作业,进行新闻节目制作

彩排新闻展播活动

【学习过程】

一.单元任务回顾:

新成立的校园电视台将隆重推出“新闻追击”栏目,每期节目将报道校园及城市发生的重大事件,现征集栏目主创,要求面试者交一份新闻作品。请你和你的小组同学认真学习本单元内容,现场展播一期节目作为作品,包括新闻策划、采写、播报、录像等过程的制作。通过班级选拔后,代表班级前往应征。

二.学生活动一:新闻节目制作

(借用信息技术教室并寻求信息技术老师指导)

小组分工,完成以下两项任务:

(1)根据采访作业所整理的资料写作并确定新闻稿

(2)合成并剪辑采访视频(现场也可寻求信息教师指导)

三.学生活动二:新闻展播活动彩排

讨论确定新闻主播

进行新闻展播彩排

第十二课时 新闻展播

任务三验收

【课 型】

单元活动课

【学习内容】

新闻展播

【学习目标】

1.现场播读新闻

2.强化“评消息”的意识,学会从专业角度评价新闻内容

【学习过程】

一.活动准备:

1.环境设置:横幅、主播台(讲台)、投影

2.角色分工:1.班级推选活动主持人一名;2.小组选出一或两名主播(现场播放新闻)、一名技术支持(负责播放录制视频)、一名大众评委;3.评委团由每小组一名代表(只给其他组打分)、语文老师、学校电视台(或广播站)指导老师、电视台学生台长组成;4.选两名计分同学。

3.材料准备:评分表项目 标准 项目分值 得分 备注

新闻写作 参看新闻写作标准 25分 分高者获得“最佳新闻创作”

现场采访 参看新闻采访标准 20分 分高者获得“最佳记者”

视频制作 内容清晰、完整,丰富新闻内容 25分 分高者获得“最佳视频制作作”

新闻读博风采 咬字清晰,体态自然 20分 分高者获得“最佳主播”

现场与视频的契合度 从主播到视频内容衔接自然顺利 10分

总分 分高者获得“最佳新闻团队”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主持人宣布评比活动开始。主播和技术人员依次上台进行新闻展播。在展示过程中,主持人邀请现场老师和同学进行点评。

活动二:评比活动结束后,计分人员开始统计分数,请语文老师、电台指导老师发表对活动的总结。

活动三:主持人宣布个人成绩,根据成绩评选“最佳主播”、“最佳视频制作”、“最佳新闻创作”、“最佳采访记者”、“最佳新闻团队”

第十三课时 口语讲述

【课 型】

单元活动课

【学习内容】

讲述的原则;讲述的方法

【学习目标】

掌握讲述的基本原则;

通过讲述的实践活动,掌握讲述的方法。

【学习过程】

导入: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先生写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在《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先生又写过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可见,保姆阿长是个讲述故事的高手,她的故事能令鲁迅终身难忘。那么,如何才能讲述让人印象深刻呢?今天我们学习讲述的原则及技巧。

二.学生活动一:情景判别,确定原则

请根据以下情景,判断讲述者能否达到讲述的目标,分析理由。

1.情景一:你完成了自己的学习任务,正想和同学出去玩的时候,妈妈拦住了你,给你布置了新的练习题,并开始讲述道理:“学习需要刻苦,别人在玩你在学,才会进步……”

2.情景二:你的好友小明看见你拄着拐,关切地问你发生什么事,你开始向他讲述打球时受伤的事:“我昨天语文考试考得很好,这次考试很难,我在班级排第一……(此处省略两百字),就和同学打球去庆祝一下,他们球技都很好的,代表学校参加过比赛……”

3.情景三:你在班会活动上向全班同学讲述你最难忘的一件事,你想着之前刚好写过这样一篇文章,于是你提前把文章背了下来,在班会上开始背诵……

明确:

讲述的基本原则:注意对象与场合;重点突出、条理清楚、时间控制得当;自然得体。

三.学生活动二:新闻讲述接力游戏

1.将班级同学分成六个小组,老师给每组第一位同学出示一则不同的新闻

2.小组开始以接力传递信息的形式讲述新闻,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新闻讲述。

3.请每组最后一位同学上讲台讲述新闻内容,重点突出、信息全面、条理清晰者获胜。

四.学生活动三:“一段精彩的旅程”讲述比赛

1.讲述暑假期间自己经历的一段精彩旅程,限时五分钟;

2.听讲者进行现场举手投票,票选出“最佳讲述手”、“最佳语言表现”、“最佳讲述风格”三个奖项。

【板书设计】

讲述的原则:

注意讲述的对象和场合

重点突出,条理清楚

注意口语表达的特点

第十三课时 整本书阅读《红星照耀中国》

【课 型】

整本书阅读课

【学习内容】

《红星照耀中国》

【学习目标】

1. 通过阅读,初步感知作品,激发进一步阅读探究人物的兴趣;

2. 讲人物故事,感受人物精神,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学习过程】

一.导入

曾经有这么一位外国朋友,冲破国民党严密的封锁线,经过四个月的实地考察,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第一个向世界报道了红军长征的消息。

这就是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

(展示作者图像和这本书的封面)

思考:大家知道书名中的红星有什么寓意吗?

明确: 这里的红星就是一个个英雄人物,就是红色政权。今天我们就跟随斯诺再次领略红色中国的魅力……

二.学生活动一 经典回眸:成立斯诺采访组。

1.以斯诺的口吻介绍自己。

2.讲述在红色苏区采访的主要经历、感受。小组收集前期学生制作的采访路线思维导图,用幻灯片的方式呈现,总体把握书本主要内容。

3.让学生谈自己最为感动或印象深刻的情节,引出第二环节万里长征。

三.学生活动二:万里长征。小组展示自己画的长征路线图,介绍长征,一起分享长征故事。

1.介绍长征(配以学生自己制作的长征路线图和地图)。

2.讲述长征路上的感人故事,加一个互动环节。

3.欣赏长征经典影片故事,直观感受长征故事(如过大渡河、草地、雪山等经典片断,选三个精彩片断)。

四.学生活动三:传奇人物。

1.全班调查:这本书中你最敬佩的人是谁?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

2.人物猜猜看,用幻灯片投影书中人物描写的句子,让学生猜出人物,巩固书本内容。讲传奇人物,心中的英雄。

3.由四位同学来讲四个不同人物的故事(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从人物的主要经历、主要性格或品质入手,并说说这个人物带给你的启示或感受。

明确:引导学生感受红色中国中人物身上所具有的的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等革命精神,带领学生探寻长征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书中人物如颗颗红星一般照耀着中国,引领中国走向光明和自强之路。

五.学生活动四:时代回音。和平年代的中学生该如何应对世界形势。

1.问题:面对复杂的世界格局,特别是近期中美易战,新时代的中国少年该如何如何传承这种长征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结合当今时局来谈,以新闻采访方式来完成,课前派学生外出采访,收集信息,制成新闻采访视频,内容包括采访内容和当今时局介绍。

2.现场探讨,学生畅谈:爱国主义精神在现实生活中如何体现。

明确:用学习激发爱国热情,用行动维护国家利益。

六.小结:《红星照耀中国》用事实谱写了我党和红军战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精神及他们的领袖人物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斯诺用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照耀中国,照耀全世界!

【板书设计】

画一面国旗,国旗里大五角星里放共产党(红色政权),剩下四个星里放四位领袖,再画一些小星星点缀,表示无数红军,总结时将所有星星画上光芒。寓意:正因为这些星星,才有现在的新中国,才有日渐强大的新中国,在世界强国之林中闪耀。

篇14: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作文课《新闻阅读、写作》教学设计

新闻写作

一、文题展示小试牛刀

你所在的班级、学校,或者你居住的社区、村镇、县市,最近发生了什么特别的或者有意思的事情?尽可能多方调查、采访,采集相关信息,写一则消息。不少于500字。

【思路点拨】

1.审题:注意题目限定了文体——消息,也限定了选材的范围——你所在的班级、学校,或者你居住的社区、村镇、县市,要从这几个方面来思考选材。

2.选材:可以选择班上或学校近期开展的各类活动,如体育活动、科学探究活动、文艺会演活动等;社区、村镇等开展的各种特别的或有意义的活动等。

3.写法:按照消息的基本结构布局谋篇,结构要完整,中心事件要突出,语言要简洁,必要时可以交代一下背景。

【写法指导】

1.标题:标题是消息的眼睛。要让别人关注你的报道,标题就一定要醒目,特别是主标题,要让人看后一目了然。消息标题的要素必须包括何人(何物)做何事,语言必须简洁准确。

2.导语:导语是指一则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它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揭示出消息的主题思想。导语的写作要求,一是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吸引读者。导语的形式主要有叙述式、描写式、提问式、结论式。

3.主体:主体是消息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展开和补充。现在,一般的消息都采用倒金字塔结构,即将最重要的、最新鲜的事实写在最前面,让人们能看一眼就知道它主要讲的是什么。

因此,我们在写作消息的时候,要具体掌握消息的结构特点,勤于观察和思考,这样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新闻消息。

篇15:七年级上第一单元诵读欣赏教案

七年级上第一单元诵读欣赏教案

诵读欣赏:

学习目标:

1、体会诗词的意境,感悟诗中表达的情感。

2、领会诗词中精美句子的妙处。

3、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与热爱我国古诗文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体会诗词的意境,感悟诗中表达的情感。

学习难点:经典诗句的赏析

课时安排:一教时。

课堂学习:

一、导入新课: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在灿烂的中华文化宝库中,古典诗词无疑是一串光彩夺目的.璀璨明珠,“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同学们,能背几首古诗词给大家听听吗?

二、整体感知:

1、齐读这四首诗

2、熟读这四首诗,向同学们描述一下你所领会到的意境。

三、品味语言:

1、刚才同学们已经领会了诗的意境,再读古诗,说一说在这四首诗中你最欣赏的诗句并说明你欣赏的理由,

2、学生用心读诗,然后各抒己见。

3、教师小结。

四、看谁“背”得快:

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这四首诗,看谁能全部背出来。

五、布置作业:

背诵这四首诗

八年级上第三单元写作教案――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

五上第二单元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教案

七年级上第五单元教案5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第四单元作文范文

七年级上第六单元教案2

英语新目标八年级上第一单元教案

八年级上第一单元

八年级上第二十四课第二课时教案

初三学期语文备课组教学计划

八年级上第一单元的写作教案
《八年级上第一单元的写作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八年级上第一单元的写作教案(通用15篇)】相关文章:

上第二学月教学总结2022-04-29

语文备课组教学计划2024-05-06

第一学期初一语文备课组计划2023-10-21

品读五年级数学上第二单元教学方案2022-06-13

九年级下册古诗2023-07-18

备课组学期教学计划2022-05-26

人教版数学六上第五单元教学设计2023-08-12

苏人版思想品德七上第2课《天生我才必有用》教案2023-09-15

飞向太空的航程教案2023-11-08

浅谈课堂导入艺术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2023-10-02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