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时间:2023-02-14 07:48:00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课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集锦16篇)由网友“好野的开锁师傅”投稿提供,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课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课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篇1:课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教学目的要求:

1、知识目标:学习文章所表现的内容,.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

2 、能力目标: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目标: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教学重点 :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学难点 :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继续按照文言文的教法进行设计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统一模式下学习课文,继而很好地把握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我们在初中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还分别成为成语沿用至今。之所以会这样,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从中可以再进一步理解他的仁政思想。

二、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简介

学生可结合注释①及课文后关于孟子的介绍来了解。

教师适当补充: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主张效法先王,推行仁政,宣扬性善,反对功利,反对战争,这些在当时列国纷争的形势下,被认为是脱离实际的空论。但他思想中的民主精神,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进步意义。

三、熟读课文

1.二遍。

第一遍学生听,要求认真听,同时认真看课文,注意一些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第二遍,学生跟着录音轻读。

2.学生各自朗读课文。

3.教师出示投影内容,检查学生掌握字词的情况,做到字字落实。

投影 (略)

4.学生各自朗读课文。

5.抽3、4名同学朗读,以此检查朗读情况,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男女同学比赛朗读。

7.全班同学齐读。

二、指导学生理清思路,背诵课文,并作阅读提示

1、提问:这篇课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

明确:“民不加多。”

2、提问:在提出“民不加多”疑问前,梁惠王先是自诩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为什么说是“尽心焉耳矣”?具体做法是什么?

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3、提问:通过和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

明确:“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4、提问:于是乎,梁惠王才有了怎样的疑问?

明确:“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5、教师作朗读提示:要把“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中“自诩”的口气读出来;“河东凶亦然”中“亦”要重读,起强调作用;最后“何也?”要读得稍重一些,疑问语气加强。

教师范读本段,学生朗读并背诵。

6、教师对背景点拨提示: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那梁惠王当然会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了。

7、提问:孟子对梁惠王这个疑问是如何分析的?

明确: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

8、提问: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并无本质区别的?

明确: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9、提问:对“五十步笑百步”喻义如何理解?

(因 “五十步笑百步”的喻义理解是本文的教学难点,所以,应采取学生广泛讨论、相互交流的方法,教师稍作点拨分析)

(按学习小组进行讨论,选一名代表发言。各组同学可随时发表不同意见)

明确:孟子通过设喻——设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这正好走进“圈套”,所以,孟子说:“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待百姓的政策比邻国都好,但孟子却指出,魏国的政策虽好一些,但与邻国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质上都是相同的。也就是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作譬,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王好不了多少。

教师作朗读提示:孟子设喻一段朗读时要慢一些,语气应平缓。当梁惠王进了圈套后,孟子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这句话语气应稍急促,加重“望、多”的朗读语气。

9、教师范读本段,学生朗读、背诵。

10、问题的原因找到之后,文章自然而然过渡到第三部分——“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这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

11、提问: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

(学生看课文,思考)

明确: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12、提问: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

要求学生找出并画出三组排比句。

明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13、提问:当采取了这些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

要求学生找出并画出排比句,各自朗读,合书回答。

明确:孟子用了四组排比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其中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这样,作者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前景。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

14、提问:有了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明确:“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这一段是从反面证明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

15、提问:这一段用什么方法进行说理?

明确:? “狗彘食人食 ” 与??? “ 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 ”? 对比? ,“ 涂有饿莩? ”???? 比喻??? “ 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 ”。如果我们有了合理的措施、合理的态度,那么正如最后一句所说:“斯天下之民至焉。”

16、教师作朗读提示:第三部分的排比、对偶句式较多,因此,要把孟子散文的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的特点读出来。且注意最后一段中“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的反问语气一定要读出来。

教师范读、学生朗读并背诵。(教师带领学生以排偶句为重点,集体背诵。)

三、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本节所讲内容,概括本文写作特点,进一步指导学生背诵。

1.结构严谨

民不加多的疑问;民不加多的原因;民加多的措施

(结构)

2.善用比喻(比喻有关的部分)

3.气势充沛(排比句式)

学生齐读(齐背)课文。

四、小结

课文所讲的“王道之成”的道理,强调的是实行仁政是统一天下的根本保证。孟子认为,国“>国君如能实行仁政,减税宽刑,不滥杀无辜,以忠信孝悌教育百姓,就可以使天下归心。这就是说真正能够爱人民的人,他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不是吗?

附作业:用课文原话回答以下问题,目的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①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收”并无本质区别的?

明确:?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的“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明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人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明确: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1)本文中心内容是什么?

明确: 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新会的不平等。

(2)试概括本文的结构

明确:?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梁惠王“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但“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据此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用设喻的方法,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不违农时”至最后)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四、总结、扩展

综至全篇,段落分明,层次井然,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做为每一部分的画龙点睛之笔,既标明三个部分的联系,又将每段议论的要点点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五、布置作业

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附:板书设计

篇2:课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孟子》

第一部分(第1段)梁惠王“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但“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据此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用设喻的方法,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不违农时”至最后)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篇3:《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

3.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学难点

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教具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教学磁带、投影胶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简介孟子及孟子思想,熟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我们在初中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还分别成为成语沿用至今。之所以会这样,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从中可以再进一步理解他的仁政思想。

二、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简介

学生可结合注释①及课文后关于孟子的介绍来了解。

教师适当补充: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主张效法先王,推行仁政,宣扬性善,反对功利,反对战争,这些在当时列国纷争的形势下,被认为是脱离实际的空论。但他思想中的民主精神,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进步意义。

三、熟读课文

1.放录音二遍。

第一遍学生听,要求认真听,同时认真看课文,注意一些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第二遍,学生跟着录音轻读。

2.学生各自朗读课文。

3.教师出示投影内容,检查学生掌握字词的情况。

投影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注明。

(1)弃甲曳兵

(2)涂()有饿piǎo()

(3)鸡豚()狗彘()之畜()

(4)数()罟()不入wū()池

(5)无()失其时

(6)谨庠()序之教

(7)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8)申之以孝tì()之义

答案:

(1)yè

(2)涂tú通假字,同“途”莩

(3)túnzhìxù

(4)cùgǔ

(5)无wú通假字,同“毋”

(6)xiáng

(7)颁bān通假字,同“斑”

(8)悌

4.学生各自朗读课文。

5.3、4名同学朗读,以此检查朗读情况,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男女同学比赛朗读。

篇4: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思想基础及其历史进步性。

2、了解孟子答问过程,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3、了解并掌握文中部分实词的多义及若干固定句式的对应今译。

4、在综合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

1、孟子的仁政思想。

2、孟子的论辩艺术。

3、通假字:颁斑、无毋、涂途。

4、一词多义:之、王、时、食、数。

5、固定格式:直耳、是也、或或、何如。

【教学设想】

1、层层分析,指导背诵。

2、插入文学常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比较孔、孟思想,可展开讨论。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有这么一个故事:

某地盛产沙丁鱼,但每次渔夫们出海回来,捕得的沙丁鱼都会死去很多。这令渔夫们非常苦恼。然而,有一个聪明的渔夫,他的沙丁鱼却死得很少,为什么呢?原来,他从外地购了几条喜欢吃沙丁鱼的鲇鱼放在船上,使沙丁鱼们有了恐惧感,动了起来,增强了活力。

那么,同学们,这则故事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

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那么,这是谁说的?他是怎样阐述这一道理的?有哪些名句?

(学生答:孟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增益其所不能。)

好,那么我们今天就更进一步走近孟子,学习他的《寡人之于国也》。

二、关于孟子和《孟子》

孟子,名轲(前372~前289),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再传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最大儒学大师,是孔子学说的嫡传。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元文宗封孟子为亚圣。

更为可贵的是,孟子并不是简单地继承孔子的学说。他采用的是拿来主义的方法,占有、挑选、创新。例如:他否定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主张社会分工;主张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他还提出性善论,人之初,性本善,等等。

《孟子》是一部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记录孟子言行的书。全书共七篇,各篇分上下,为儒家经典著作,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三、朗读课文

1、重申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2、选择方式:

⑴齐读。(了解学生整体学习情绪和朗读水平。)

⑵个别读。(深入解决具体的字音和句读问题。)

⑶范读。(对学生朗读出现的问题通过示范解决。)

⑷分角色读。(提高学生朗读的兴趣。)

四、课文分析

1、找出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全文结构自然呈现。

⑴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1段)

⑵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3、4段)

⑶斯天下之民至焉。(5、6、7段)

⑷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2、诵读第1段。

思考:梁惠王说他对国家已尽心尽力了,他作了哪些呢?

提示: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思考:梁惠王这么做,结果如何呢?

提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思考:梁惠王的困惑究竟在哪里?

提示:于国尽心,而民不加多。

可见梁惠王还是想励精图治的,所以他卑礼厚币以招贤者(《史记・魏世家》),于是数位贤者,包括孟子就不远千里来到大梁,为之出谋献策。

重点词语理解:之、焉、凶、加。

3、诵读第2、3、4段。

问:孟子为什么要以战喻?

答:以对方熟悉的战设喻,更便于启发对方。

问:孟子是怎样以战喻的?

答:五十步笑百步。

问:在孟子看来,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何在?

答: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不尽心本质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重点词语理解:鼓、既、曳、或、以、走、无。

固定格式:或或、直耳、是也。

4、指导学生背诵第一、二部分。

(第一课时完。)

五、检查第一、二段的背诵

注意背诵技巧。

六、分析课文第三部分

1、诵读第5段:

措施效果

1,不可胜食也。养生

2,不可胜食也。丧死――→王道之始

3,不可胜用也。无憾

本段层次:①②③/④/⑤

重点词语理解:违、胜、数罟、时、养生、丧死、始

词类活用:丧死――为动用法。

2、诵读第6段:

措施效果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衣帛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着食肉

――→王道之成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黎民不饥不寒

重点词语理解:树、衣、畜、无、庠序、孝悌、颁、负戴、王

词类活用:衣、王――名词作动词

特殊句式: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3、诵读到7段:

思考:梁惠王为什么不得王也?

狗彘食人食诸侯贵族

社会极端不平等,国家治理得不好。

问:文中运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句,是哪一句呢?

答: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把老百姓饿死归罪于年成不好就和杀了人归罪于凶器一样,非常荒唐。最后,孟子劝勉梁惠王抛弃虐政,施行仁政。王无罪岁,则天下之民至焉。

重点词语理解:检、涂、莩、发、岁、斯。

七、总结孟子的仁政思想

1、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无憾。

2、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

3、害民的并非荒年,而是虐政。

4、统治者不要归罪于年岁,而要不断地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行仁政,行王道,以民为本,使老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真心归附。

八、写作特点

1、结构严谨。

2、善用比喻。

3、气势充沛。

篇5:《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一、教学要求:

1.学习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能以旧推新。

2.分析常见文言句式的特点。

3.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当时的时代意义。

二、教学重点:落实相关文言虚实词,翻译课文。

三、教学难点 :孟子仁政思想具有的时代意义。

四、课型:新授课

五、教学方法:文言文分析与解读相结合的方法。

六、教学时数:2课时

七、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朗读课文,疏通讨论分析1-3段。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教学导入 :

同学们,前一课我们学习了孔子的文德服人的治国原则,了解了儒家的仁爱思想。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了解一下孟子的仁政思想,看看孟子对儒家思想有哪些发展。

二.孟子及《孟子》介绍:

孟轲(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邹人,名轲,字子舆,孔子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儒家大师。《孟子》是一部记录孟轲思想及其言行的书。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与孔子合称孔孟。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被尊为亚圣。

三.预习检测:

1.正音练习。

数罟(gǔ)洿池(wū)鱼鳖(biē)河豚(tún)狗彘(zhì)庠序(xiáng)孝悌(tì)饿莩(piǎo)

2.朗读课文,注意断句。

① 上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③ 斯天下之民至焉

四.分析课文第一段:

1.寡人之于国也中之和于是什么用法?

答:之是助词,无意义(另有一种解释:这样,亦通);于是对于的意思。

2.尽心焉耳矣中焉耳矣是什么用法?

答:焉耳矣三个语气助词连用,加强语气。

3.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和用法。

① 凶

A河内凶 庄稼收成不好

B凶多吉少不吉利的事

C汉初匈奴凶黠凶恶,残暴

D甫闻凶讯不幸,多指丧事

E缉拿元凶杀人的人

② 加

A邻国之民不加少更加

B欲加之罪,何患无词施加

C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放上

D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增加

E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夸大

4.梁惠王是怎样治理国家的?

答:采用移民移粟的措施。

小结:本段写梁惠王把自己的治国之道与邻国之政进行比较,说明自己的治国措施和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

五.分析解读二三段。

1.填然鼓之中鼓是什么用法?我们曾在哪一篇文章中学过这种用法?

答:鼓是名词用作动词,敲鼓。《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用法与此相同。

2.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A或百步而后止有的人

B天之行,或日或雨有时

C莫之或止表示不定

D云霞明灭或可睹或许

A直不百步耳只不过

B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与曲相对

C理直气壮正确

D系向牛头充炭直同值

E直上载公子上座径直

3.孟子为什么要以打仗来说明治国之道?

答:因为梁惠王喜欢打仗好战。

小结:这两段写孟子以打仗为例引导梁惠王认识自己治国政策的错误。

六.学生自主翻译前三段,教师加以指点。

七.布置作业 :

朗读并背诵前三段。

第二课时

一.复述前三段内容,抽查翻译情况。

二.分析解读四五段:

1.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① 无

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同毋,不要的意思

B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不,没有

C地无四方,民无异闻不论,不分

② 胜

A谷不可胜食也尽,完

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战胜,取胜

C予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

D数石之重,中人弗胜承担,承受

E自古邪不胜正超过

③ 数

A数罟不入洿池密

B数口之家,再以无饥矣几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屡次

D愿得补黑衣之数数目

E数不胜数计算

2.孟子认为实现王道首先应做到什么?

答:使老百姓丰衣足食,生活安定。

小结:本段孟子向梁惠王描述实现王道的景象。

三.分析解读第六段。

1.树之以桑中的树是何用法?

答:树是名词用做动词,种植。

2.解释下列句子中以的用法。

A申之以孝悌之义把,介词

B斧斤以时入山林按照

C以五十步笑百步因为

D王好战,请以战喻用

E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来,表目的.

F田家候之,以兴农事根据

G固以怪之矣 通已,已经

3.七十者衣帛食肉中衣食是什么用法?

答:名词作动词,分别是穿、吃的意思。

4.然而不王者中然而的古今意义是否相同?王又当何以解?

答:然而的意思是这样却,不同于现代汉语;王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称王。

5.未之有也有什么句式特点?

答:是宾语前置句式,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6.孟子所描述的政策是什么政策?你如何看待他的这一理想?

答:仁政;这是对儒家仁爱思想的再发展,是仁爱思想的政治化,其实施在当时是有一定的现实性的。

小结:本段写孟子向梁惠王提出仁政的方针路线,他认为只有实行了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

四.分析解读第七段。

1.本段中的检涂发各作什么解释?

答:检是约束的意思;涂是通假字,同途,道路;发是发放的意思。

2.非我也,岁也是什么句式?

答:判断句式,也表判断。

3.下列各句中的兵各是什么用法?

A非我也,兵也武器

B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用军队

C五万兵难卒合兵士

D穷兵黩武兵力

4.王无罪岁中罪是什么用法?

答:罪是名词作动词,归罪。

5.斯天下之民至焉中斯与微斯人,吾谁与归中的斯意思是否相同?

答:这里是则那么的意思;后者是这,代词。

小结:孟子用类比的手法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现象。

五.朗读课文四至七段,然后自译这四段文言(教师进行指点,或预先点译难句)。

六.讨论: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当今有何值得借鉴之处?

提示: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公民的道德素质的建设。

七.布置作业 :

1.完成课后练习,并当堂讨论订正。

2.背诵全文。

篇6: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精品教案

一、教学要求:

1.学习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能以旧推新。

2.分析常见文言句式的特点。

3.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当时的时代意义。

二、教学重点:

落实相关文言虚实词,翻译课文。

三、教学难点:

孟子“仁政”思想具有的时代意义。

四、课型:

新授课

五、教学方法:

文言文分析与解读相结合的方法。

六、教学时数:

2课时

七、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朗读课文,疏通讨论分析1-3段。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前一课我们学习了孔子的“文德服人”的治国原则,了解了儒家的.“仁爱”思想。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了解一下孟子的“仁政”思想,看看孟子对儒家思想有哪些发展。

二.孟子及《孟子》介绍:

孟轲(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邹人,名轲,字子舆,孔子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儒家大师。《孟子》是一部记录孟轲思想及其言行的书。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与孔子合称“孔孟”。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被尊为“亚圣”。

三.预习检测:

1.正音练习。

数罟(gǔ)洿池(wū)鱼鳖(biē)河豚(tún)狗彘(zhì)庠序(xiáng)孝悌(tì)饿莩(piǎo)

2.朗读课文,注意断句。

① 上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③ 斯天下之民至焉

四.分析课文第一段:

1.“寡人之于国也”中“之”和“于”是什么用法?

答:“之”是助词,无意义(另有一种解释:“这样”,亦通);“于”是对于的意思。

2.“尽心焉耳矣”中“焉耳矣”是什么用法?

答:“焉耳矣”三个语气助词连用,加强语气。

3.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和用法。

① 凶

A河内凶 庄稼收成不好

B凶多吉少不吉利的事

C汉初匈奴凶黠凶恶,残暴

D甫闻凶讯不幸,多指丧事

E缉拿元凶杀人的人

② 加

A邻国之民不加少更加

B欲加之罪,何患无词施加

篇7:《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范例

一、教学要求:

1. 学习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能以旧推新。

2. 分析常见文言句式的特点。

3. 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当时的时代意义。

二、教学重点:落实相关文言虚实词,翻译课文。

三、教学难点:孟子“仁政”思想具有的时代意义。

四、课型:新授课

五、教学方法:文言文分析与解读相结合的方法。

六、教学时数:2课时

七、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朗读课文,疏通讨论分析1-3段。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 教学导入:

同学们,前一课我们学习了孔子的“文德服人”的治国原则,了解了儒家的“仁爱”思想。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了解一下孟子的“仁政”思想,看看孟子对儒家思想做了哪些发展。

二. 《孟子》介绍:

孟轲(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邹人,名轲,字子舆,孔子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儒家大师。《孟子》是一部记录孟轲思想及其言行的书。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与孔孟合称“孔孟”。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被尊为“亚圣”。

三. 预习检测:

1. 正音练习。

数罟(gu)洿池(wu)鱼鳖(bie)河豚(tun)狗彘(zhi)庠序(xiang)孝悌(ti)饿莩(piao)

2. 朗读课文,注意断句。

① 上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③ 斯天下之民至焉

四. 分析课文第一段:

1.“寡人之于国也”中“之”和“于”是什么用法?

答:“之”是助词,无意义(另有一种解释:“这样”,亦通);于”是对于的意思。

2.“尽心焉耳矣”中“焉耳矣”是什么用法?

答:“焉耳矣”三个语气助词连用,加强语气。

3.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和用法。

① 凶

A河内凶 庄稼收成不好

B凶多吉少 不吉利的事

C汉初匈奴凶黠 凶恶,残暴

D甫闻凶讯 不幸,多指丧事

E缉拿元凶 杀人的人

② 加

A邻国之民不加少 更加

B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施加

C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 放上

D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增加

E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夸大

4. 梁惠王是怎样治理国家的?

答:采用移民移粟的措施。

小结:本段写梁惠王把自己的治国之道与“邻国之政”进行比较,说明自己的治国措施和“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

五. 分析解读二三段。

1.“填然鼓之”中“鼓”是什么用法?我们曾在哪一篇文章中学过这种用法?

答:“鼓”是名词用作动词,敲鼓。《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用法与此相同。

2.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A或百步而后止 有的人

B天之行,或日或雨 有时

C莫之或止 表示不定

D云霞明灭或可睹 或许

A直不百步耳 只不过

B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与“曲”相对

C理直气壮 正确

D系向牛头充炭直 同“值”

E直上载公子上座 径直

3.孟子为什么要以打仗来说明治国之道?

答:因为梁惠王喜欢打仗——“好战”。

小结:这两段写孟子以打仗为例引导梁惠王认识自己治国政策的错误。

六. 学生自主翻译前三段,教师加以指点。

七. 布置作业:

朗读并背诵前三段。

第二课时

一. 复述前三段内容,抽查翻译情况。

二. 分析解读四五段:

1. 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① 无

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同“毋”,不要的意思

B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不,没有

C地无四方,民无异闻 不论,不分

② 胜

A谷不可胜食也 尽,完

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战胜,取胜

C予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优美

D数石之重,中人弗胜 承担,承受

E自古邪不胜正 超过

③ 数

A数罟不入洿池 密

B数口之家,再以无饥矣 几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屡次

D愿得补黑衣之数 数目

E数不胜数 计算

2. 孟子认为实现“王道”首先应做到什么?

答:使老百姓丰衣足食,生活安定。

小结:本段孟子向梁惠王描述实现王道的景象。

三. 分析解读第六段。

1.“树之以桑”中的“树”是何用法?

答:“树”是名词用做动词,种植。

2.解释下列句子中“以”的用法。

A申之以孝悌之义 把,介词

B斧斤以时入山林 按照

C以五十步笑百步 因为

D王好战,请以战喻 用

E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来,表目的

F田家候之,以兴农事 根据

G固以怪之矣 通“已”,已经

3.“七十者衣帛食肉”中“衣”“食”是什么用法?

答:名词作动词,分别是穿、吃的意思。

4.“然而不王者”中“然而”的古今意义是否相同?“王”又当何以解?

答:“然而”的意思是“这样却”,不同于现代汉语;“王”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称王。

5.“未之有也”有什么句式特点?

答:是宾语前置句式,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6.孟子所描述的政策是什么政策?你如何看待他的这一理想?

答:“仁政”;这是对儒家“仁爱”思想的再发展,是“仁爱”思想的政治化,其实施在当时是有一定的现实性的'。

小结:本段写孟子向梁惠王提出“仁政”的方针路线,他认为只有实行了“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

四. 分析解读第七段。

1. 本段中的“检”“涂”“发”各作什么解释?

答:“检”是约束的意思;“涂”是通假字,同“途”,道路;“发”是发放的意思。

2. “非我也,岁也”是什么句式?

答:判断句式,“也”表判断。

3. 下列各句中的“兵”各是什么用法?

A非我也,兵也 武器

B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用 军队

C五万兵难卒合 兵士

D穷兵黩武 兵力

4. “王无罪岁”中“罪”是什么用法?

答:“罪”是名词作动词,归罪。

5. “斯天下之民至焉”中“斯”与“微斯人,吾谁与归”中的“斯”意思是否相同?

答:这里是“则”“那么”的意思;后者是“这”,代词。

小结:孟子用类比的手法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现象。

五. 朗读课文四至七段,然后自译这四段文言(教师进行指点,或预先点译难句)。

六. 讨论: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当今有何值得借鉴之处?

提示: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公民的道德素质的建设。

七. 布置作业:

1. 完成课后练习,并当堂讨论订正。

2. 完成《黄冈考典》配套练习。

篇8:《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理解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

3、通过朗读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学难点: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简介孟子及孟子思想,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一、导语

有句话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话可以概括先秦那位先哲的思想?这事一种什么样的思想?仁政民本思想。三字经当中有这样几句:《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的又一篇文章《寡人之于国也》看看孟子说的是怎样的仁义。

二、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简介(见教案后附录)

三、熟读课文

1.第一遍学生听,要求认真听,同时认真看课文,注意一些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第二遍,学生跟着录音轻读。

2.学生各自朗读课文。

3.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注明。

教师范读正音

王好(hào)战弃甲曳(yè)兵而走

谷不可胜(shēng)食也数罟(cùgǔ)不入湾(wū)池

养生丧(sàng)死无憾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然而不王(wàng)者涂有饿莩(piǎo)

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提出疑问:尽心焉耳矣,民不加多

分析原因:五十步笑百步

根本措施:施仁政、行王道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诵读、疏通文章

一、诵读、梳理第一段

1、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具体的做法有哪些?

提示: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2、梁惠王施行这样的政策,结果如何?

提示: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3、用一句话来概括,梁惠王的困惑在哪里?

提示:”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那梁惠王当然会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了。

二.诵读、疏通二、三、四段

1、梁惠王拿自己于国与邻国之政比较,孟子为什么不直接阐明意见,而用”请以战喻“?

提示:孟子说”请以战喻“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这样便于启发对方。

2、孟子不直接回答梁惠王两国比较的问题,而比较了什么?

提示:弃甲兵走者,五十步与百步走。

说明:梁惠王很自然地回答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而不知不觉中否定了自己与邻国的统治者有别。

3、”五十步笑百步“已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成语,含义是什么?

提示: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

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提示应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

于焉耳矣凶无如加好请填然鼓既接曳走或直无于

三、诵读第五段。

本段内容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这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

提问:

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

明确:;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提问: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要求学生找出并画出排比句,各自朗读,合书回答。

明确:措施效果

_,_不可胜食也。养生

_,_不可胜食也。丧死→王道之始

_,_不可胜用也。无憾

重点词语理解:违、胜、数罟、时、养生、丧死、始

词类活用:“丧死”--为动用法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_七十者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_帛食肉,→王道之成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_黎民不饥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_不寒

其中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这样,作者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前景。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

重点词语理解:树、衣、畜、无、庠序、孝悌、颁、负戴、王

词类活用:“衣”、“王”--名词作动词

特殊句式:“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五、。

思考:梁惠王为什么不得王也?有了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诸侯贵族狗彘食人食

对比

下层百姓涂有饿莩

社会极端不平等,国家治理得不好。

问:文中运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句,是哪一句呢?

答:“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把老百姓饿死归罪于年成不好就和杀了人归罪于凶器一样,非常荒唐。最后,孟子劝勉梁惠王抛弃虐政,施行仁政。“王无罪岁,则天下之民至焉。”

重点词语理解:检、涂、莩、发、岁、斯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文言知识点梳理

1.词类活用

(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名词作动词

(2)然而不王者名词作动词

(3)树之以桑名词作动词

(4)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名词作动词

(5)填然鼓之名词作动词

(6)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名词作动词

2.文言句式

(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种说法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4)未之有也不曾有的事情。(宾语前置句)

(5)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介词结构后置)

3、通假字

直--只颁--斑无--毋涂--途

4、一词多义(结合完成练习二)

1.数

愿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数目、数量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几、若干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命运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shuò屡次

数罟不入闯亍豆讶酥于国也》cù密、细密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shǔ计算

2.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与“曲”相对,不弯曲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仅、只

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价值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指南录〉后序》径直、直接

3.发

百发百中成语发射

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征发、派遣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打开

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花开

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行》出发

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发出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发出、抒发

4.兵

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兵器

穷兵黩武成语战争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军队

草木皆兵成语士兵

5.胜

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承受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尽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胜利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超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优美的

附录:【孟子概述】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后世将其与孔子并称为“孔孟”,且称其为“亚圣”。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他的老师是孔子之孙孔汲(子思)的门人。曾游历齐、宋、滕、魏诸国,宣传先王之道。不为采纳,归而与弟子讲学着书,作《孟子》7篇。孟子维护并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仁政”学说和“性善”论观点,现将此学说称为“孔孟之道”,他的理论对宋代影响很大。《孟子》记载了孟子的言行,笔带锋芒,常用夸张、比喻和寓言故事增强说服力,是先秦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着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所以,尽管《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但实际上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已经把它看作辅助“经书”的“传”书了。汉文帝把《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各置博士,便叫“传记博士”。到五代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孟子》由孟轲口授,其弟子万章、公孙丑整理成书。宋朱熹、清魏源是主张孟轲自着的,但都认为有孟子和弟子参加。

【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孟子曾说:"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

篇9: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

教学知识点: 1、  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当时的时代意义。 2、  学习孟子的论辩艺术,提高议论文的写作水平。 3、  掌握本文有关的文言实词,理解破读现象,读准字音,理解其义。 4、  筛选并提取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 课时安排: 两课时。第一课时整体感知,研读1―4段  第二课时  研读5―7段,归纳知识点 一、导入:《侍坐篇》学习了孔子的“礼教”的治国原则,了解了儒家的“仁爱”思想。学习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了解一下孟子的“仁政”思想,看看作为“亚圣”的他对儒家思想做了哪些发展。 二、朗读全文,理清文脉 提问:全文划分为几个层次?每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第一部分:梁惠王的两个疑问:救民行惠,却不能使更多的百姓归附自己。 第二部分:孟子设喻指明梁惠王有过失,只能行小恩小惠却不能行王道而养其民,故难使百姓归附。 第三部分:孟子具体说明“仁政”的具体内容,即“使民加多”的措施。 三、具体研读 ㈠分析第一段 ①“寡人之于国也”中“之”和“于”是什么用法? ②“尽心焉耳  ”中的“焉耳  ”是什么用法?明确:三个语气助词连,加强了语气,表达复杂的感情。 ③梁惠王是怎样治理国家的?(用原文回答并概括) 答:采用移民移粟的措施。 ④效果如何?怎么得出的结论? 明确:本段写梁惠王把自己的治国之道与“邻国之政”进行比较,说明自己施恩于民却并未使自己的国家更强盛。百思不得其解。 ㈡分析二三四段 ① 孟子为什么要用打仗来说明治国之道?答:因为梁王喜欢打仗,可以引起他的兴趣。 ② “以五十步笑百步”是用来回答梁王的哪句话的.?“五十步”是指谁?“一百步”是指谁?这个比喻有何作用?答:梁王自称“尽心于国”,而“民不加多”这个问题。/前指梁王不是仁政,施小恩小惠;后指邻国之君不“尽心”,不施仁政。/指出了实质。 ③ “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与邻国也。”中“此”文中指什么?(揭示寓意) 答:梁王的“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数量上不同而已。要想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兴王道。 ④小结:这种不直接反对,而是诱使对方用所设论据来否定对方论点的方法就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㈢分析五六段(用原文回答并概括) ① 孟子认为实现“王道”首先应做到什么?答:养生丧死无憾。即让百姓丰衣足食、生活安定。 ② 为做到这一点,要采取什么措施?目的是什么?答: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污池,斧斤以时入山林。即合理发展农业生产,才能使百姓有享用不尽的物质财富 ③ 做到百姓丰衣足食就能实现“王道”吗?答:制民之产是的根本保证,然后才是实行教化,从而完成保民大业。 ④ 使天下百姓归顺,即“为王”的条件是什么?(用原文回答)答: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⑤ 为做到这一点,要采取什么措施?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答:略。即制民之产,教化百姓。 ⑥孟子所描绘的政策是什么政策?你如何看待他的这一理想?答:“仁政”,这是儒家“仁爱”思想的再发展,是其思想的政治化,其实与当时是有一定的现实性的。 小结:这两段写孟子向梁王提出“仁政”的方针路线,他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 ⑥ 两段都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排比,增强了语气气势。 ㈤分析第七段 1、这部分文字怎样说理的? 答:分三层。1、揭露国君的荒淫、自私、伪善。2、借用国君的自我辩护口气,用一个比喻加以反驳。3提出不要怪年成不好,其实是希望他反躬自省,抛弃战争政策而实行仁政。 ① 课文中“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是针对谁而言的?有什么作用? 针对梁王的“尽心”讲的。社会不平等,贫富鲜明对比,说明并未“尽心”。这就从反面证明必须施仁政。 ② 接着打个比方,喻体是?本体是?意思是?答: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指出害人的是暴政而不是年成。 ③ 用自己的话回答,孟子指出的“天下之民至焉”的必备条件是什么?(即“王无罪岁”的言外之意)答:广施仁政,若百姓生活不好,只能怪自己仁政不够。 2、小结:用了那些表现手法?比喻论证。类比论证。 五、归纳知识点: 1、  注音:曳( )数罟( )狗彘( )庠序( )孝悌( )饿莩( ) 2、  破音异读 五十者衣帛食肉/然而不王者 3、  通假字: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③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4、  实词活用:①填然鼓之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然而不王者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②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5、  古今异义: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6、  特殊句式: ①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树之以桑。/申之以孝悌之义。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③是亦走也。/非我也,岁也。 7、  固定句式:①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②直不百步耳。 ③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 8、成语理解:五十步笑百步 / 弃甲曳兵  

篇10: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教学目的

一、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二、理解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

三、通过朗读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

教学设想

一、层层分析,指导背诵。

二、以读代讲。

三、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我们今天学习的《寡人之于国也》也体现了孟子的这一主张,并且文中还阐述了他“仁政”的具体内容。

二、诵读

1.教师范读正音

王好(hào)战 弃甲曳(yè)兵而走

谷不可胜(shēng)食也 数罟(cùgǔ)不入(wū)池

养生丧(sàng)死无憾 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然而不王(wàng)者 涂有饿莩(piǎo)

三、分析

1.找出文章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全文结构自然呈现。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1段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3、4段

斯天下之民至焉 5、6、7段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主要内容(不要求精确,允许存在出入)。

说明:梁惠王自谓“尽心于国”问孟子“民不加多”之故。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王与邻国之君一样,接着谈自己的主张来回答梁惠王的疑问。

2.诵读第一段

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具体的做法有哪些?

提示: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梁惠王施行这样的政策,结果如何?

提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用一句话来概括,梁惠王的困惑在哪里?

提示:“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

[板书]

于国尽心 结果

梁惠王 移民,移粟 民不加多

邻国之君 不用心 民不加少

(孟子 施仁政 天下之民至焉)

除虐政

指导朗读: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已经尽心尽力,所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读时,重音应落在“尽心”二字上。“察邻国之政”二句,前句轻读,后句重读,有自诩之意,又表明自己用心良苦。“何也?”尽心了,但民不加多。读时应突出其困惑、不解。

3.梁惠王拿自己于国与邻国之政比较,孟子为什么不直接阐明意见,而用“请以战喻”?

提示:孟子说“请以战喻”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这样便于启发对方。

孟子不直接回答梁惠王两国比较的问题,而比较了什么?

提示:弃甲兵走者,五十步与百步走。

说明:梁惠王很自然地回答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而不知不觉中否定了自己与邻国的统治者有别。

“五十步笑百步”已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成语,含义是什么?

提示: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

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诵读二、三、四段。

指导朗读:面对梁惠王的提问,孟子其实已经有了答案,但他隐而不说,先设喻。读起来应从容不迫。“以战喻”后可稍长停顿,“则如何”用征询对方意见的口气,轻读。

请学生朗读。

请学生串讲大意,教师订正。

四、提示应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

于 焉耳矣 凶 无如 加 好 请 填然 鼓 既接曳走或直 无 于

五、作业

1.背诵前两部分。

2.理解常用实词、虚词。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导入

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来启发梁惠王,指出他与邻国的实质是一样的,那怎样才能使民加多呢?孟子自然而然引出自己“仁政”的主张。

三、分析

1.诵读第五段

请学生依据书下注释,疏通文意(教师订正)。

理解内容。

措施 效果

不可胜食也

不可胜食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

, 不可胜用也。

说明:“不可胜……也”给人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运用了排比手法。

理清本段层次。

提示:第一层 第1、2、3小句

第二层 第4句

第三层 第5句 全段中心

指导朗读:第一层三句,语势逐层上升,最后一层全段中心,作为最突出的部分。“养生丧死无憾”一语出现两次,前者可轻读,后者应重读。

2.朗读第六段

请学生依据书下注释与第五段比较异同处。

提示:同是发展生产,强调“不违农时”,“以时入山林”,“无失其时”,“勿夺其时”。这些都强调不要耽误生产时机。侧面指出,梁惠王“使民加多”的目的,就是驱使百姓去打仗,不得民心。

除了要合理发展生产,制民之产外,第六段还有孟子教化百姓的主张。

指导朗读:这一段分述王道的`四项基本内容,四个“矣”陈述语言,气势充沛。最后总结“不……未……”双重否定句式,读得应坚定有力。

请学生朗读。

引导当堂背诵。

四、提示应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

违 时 胜 数 罟 斧斤 以 憾 树 衣畜无谨庠序 教 申 孝 悌 义 颁 负 戴 王

五、作业

1.熟练背诵第五、六段。

2.识记本课学习的文言实词、虚词。

第三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导人

梁惠王对人民施小恩小惠就以为做得很好,实际上与其他国君都一样。孟子从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两方面详细阐述了使民加多的办法,但这还不够,君王对此还应有什么态度呢?我们看最后一段。

三、分析

1.诵读第七段。

理清内容:

说明:一方面写出了社会的不平等,另一方面也是对梁惠王自认为“于国尽心”的驳斥。

孟子最后还用了一个比喻,是怎样比的?

提示: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

指导朗读:“狗彘食人食”句揭露了诸侯贵族的荒淫,朗读时,要表现出说话人的义愤。“涂有饿莩”句要读出其悲愤的语气。“人死”句是借用诸侯国君的自我辩护的口气,应读得有讽刺意味。用比喻来反驳,应用质问的口吻来读。最后,劝勉梁惠王抛弃虐政,施行仁政,应用和缓、劝勉的语气。

请学生朗读。

请学生归纳孟子仁政思想。

提示:发展生产,制民之产,教化百姓,还有最后除虐政。总的来说有两点:一是保民,使民无衣食之患;二是教民,用儒家的思想教育人民。

[板书]

孟子 施仁政 天下之民至焉

除虐政

提示:只有这样施行仁政,天下之民才能来归顺。

2.提示应掌握文言实词、虚词:

检 涂 饿莩 发 岁 于 无 罪 斯 至

3.完成课后练习二。

4.完成课后练习一。

5.完成课后练习四。

6.讨论课后练习三。

[补充]

篇11: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其民于河东 到

(1)于{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比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在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跟、与

(2)通假文字

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要。

②无失其时 无通“毋”,不要。

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同“斑”,花白。

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同“途”,道路。

四、教师小结

本文主要阐述了孟子施仁政的主张,要想使民加多就要发展生产,使民住有房,耕有田,吃得饱,穿得暖,还要使民懂礼仪,受教育,君王也须革除虐政,这样百姓才能来归服。

全文似乎散漫无章,实则结构严谨,段落分明,以使民加多为主线贯穿全文,思路清晰。

句式较整齐,这样气势充沛,增强雄辩力。

五、作业

1.背诵全文。

2.识记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

一、课文悟读

《孟子》全书立论的根本点是“性善论”,核心是“仁政”思想。《寡人之于国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体现“仁政”思想最重要的篇章。孟子针对诸侯纷争、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从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高瞻远瞩,独倡王道,论述了行“仁政”和“王天下”的关系,使之成为《孟子》全书的总纲。北宋哲学家程颐曾评论说:“孟子之论王道,不过如此,可谓实矣。”

孟子的民本、“仁政”思想是对我国上古社会的民本传统和孔子的仁爱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尚书五子之歌》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泰誓》讲:“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春秋谷梁传桓公十四年》中说:“民者,君之本也。”可见中国上古社会很重视人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仁”的观念在孔子之前就广泛存在,具有朴素的人文主义因素,孔子把它整理成了一种学说,来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孟子》认为:“仁也者,人也。”“仁,人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孟子把“仁”推广到人性论和政治学领域中,创造了“人性本善”和“仁政”的理论。《寡人之于国也》通篇未着一个“仁”字,却淋漓尽致地折射出“仁政”和民本思想的光辉。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一段与前文“王道之始”呼应,深刻阐述了“王道之成”的道理,为梁惠王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美好的社会前景。在孟子看来,理想的治国策略必须具有几个不可或缺的要素:第一,要有众多的人口,要积极努力“使民加多”,否则治国必需的物质财富和守卫力量便无从获得;第二,要恢复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减免赋税,实行井田制,使百姓有固定的“恒产”,恤民保民,休养民力,使人民富裕起来,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否则国家便无从获得可以不断发展的生产力以保证富强,因为民穷财尽是不能治理国家、保住政权的;第三,当权者要“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以“仁德”行“仁政”,以仁义

篇12: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 精选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的有关知识;

2.归纳课内的文言文字、词、句知识;

3.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

4.欣赏体味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

1.由《论语》导入新课。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今天我们学习《寡人之于国也》,看看孟子是如何凭着他高超的论辩技巧,阐述仁政的具体内容的。

2.介绍《孟子》及孟子散文的特点(结合扩展资料中的相关知识)

3.教师范读课文(或播放朗诵录音)

(1)要求学生认真听,纠正自己的读音及句读错误。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教师投影,正音: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下划线字注音,是通假字的要注明。

①弃甲曳( )兵 ②涂( )有饿piǎo( )

③鸡豚( )狗( )之畜( )

④数( )罟( )不入wū( )池

⑤无( )失其时

⑥谨庠( )序之数

⑦颁(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⑧申之以孝tì( )之义

明确:①yè ②tú涂 通假字,同途莩 ③tún 彘 xù ④cù gǔ 洿

⑤wú无 通假字,同毋⑥xiáng ⑦颁bān通假字,同斑'⑧悌

4.引导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把握全文大意讨论交流后,点拨:《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 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

从具体段落来看,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写梁惠王为自己尽心于国,而民不加多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依据梁惠王有通过政治手段使民加多的愿望,孟子帮助他认识到在政治上与邻国相比,只是做了一些救灾的好事而已,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使文章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三段至第五段),根据梁惠王有探求如何使民加多的心理,以及战国时国君所有的统一天下的`宏愿,孟子提出自己的仁政主张。

二、课文分析

1.提名5名同学分节朗读课文,检查纠正读音、断句。

2.学生齐读课文诵读指导:第1段第1句要把梁惠王自诩的口气读出来。末尾何也要读得稍重一些,疑问语气加强。

第2段孟子设喻一段朗读时慢一些,语气应平缓。

第三部分排比,对偶句较多,要读出孟子散文的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的特点。要把反问句的反问语气读出来。

3.理清思路结构(在学生讨论、明确段意的基础上,教师板书)

4.学生对照板书,试背课文第1.2节5.教师示范背诵第一节,指导背诵方法点拨、诱导:找出重点句,划分小层,理出思路,注意层与层之间的联系,注意关键词和句子的异同,可同桌互相提示背诵。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一、二两小节。

2.归纳文中的多义词的含义。

第二课时

一、归纳文言文字、词、句知识

1.检查背诵第一、二小节。

2.归纳文中重点字、词、句的相关知识。

教师采用投影或印发相关提纲,列出所要归纳解决的相关字、词、句,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提问,教师纠错、明确,在课文注释及思考和练习的基础上补充。

(1)理解并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一词多义:

时,①季节。(不违农时、勿夺其时、斧斤以时入山林)②时机、机会(无失其时)

王,①名词,音wáng,大王、君王、王侯。(王如知此、王无罪岁)②动词,音(wàng)称王,统一天下,王道。(然而不王者)

食,①动词,吃(谷不可胜食,七十者衣帛食肉)②名词,食物,吃的东西(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需掌握积累的实词:河内凶亦然弃甲曳兵而走谷不可胜食(谷是庄稼和粮食的总称)

勿夺其时(夺是失误的意思。勿夺其时是不要耽误农时的意思)

(2)应掌握的通假字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3)应掌握的古今异义词(投影练习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河内凶 弃甲曳兵而走 斧斤以时入山林 然而不王者

(4)词类活用(投影练习找出下列句子中的活用词,指出用法并解释,教师归纳)

名词作动词填然鼓之 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然而不王者(5)出自本课的成语①五十步笑百步:后泛用以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有情节或好或重的区别。

②弃甲曳兵: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

(6)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常用虚词重点点拨:

然 ①代词,这样。(河内凶亦然、然而不王者)

②助词,地的样子。(填然鼓之)

③连词,然而,但是。(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④形容词,对。(太后曰:然.)

则 连词 ①顺接,就,那么。(则移其民于河东、则何如)

②转接,却。(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以 介词,①用、拿、把清以战喻(用)树之以桑(拿)申之以孝悌之义(把)

②介词,凭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③介词,按斧斤以时入山林

④动词,认为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⑤然而,相当于而,以卫王宫

篇13:课文《寡人之于国也》的教案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问题:这是孟子讲给梁惠文的一则故事,这则故事蕴含什么道理?孟子为什么要为梁惠王讲这则故事?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让我们借助文字穿越时空,聆听两千年前这位大思想家经世济民的梦想。

(二)研读文本

1、结合材料二,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

篇14:课文《寡人之于国也》的教案

王好(hào)战 弃甲曳(yè)兵而走 谷不可胜(shēng)食也

数罟(cùgǔ)不入洿(wū)池

养生丧(sāng)死无憾(丧:为动用法。《陈涉世家》:“等死,死国可乎”)

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然而不王(wàng)者 涂有饿莩(piǎo)

2、齐声朗读课文,订正读错的句子

3、结合注释、材料三理解文章大意,找出不理解的句子及词语

4、教师点拨难于理解的句子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请以战喻。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5、学生质疑,教师解答

6、再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本文记述了孟子于梁惠王的一次谈话。梁惠王认为自己采用“移民移粟”的救灾措施在为政方面是已经尽心了,而自己的国家却“民不加多”,感到非常疑惑。孟子为他讲了“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解答了他的疑惑,并且阐述了自己的治国之策,宣讲了“民本、仁政”思想。

(三)问题探究

1、孟子为什么要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回答梁惠王“民不加多”的疑惑?结合材料四思考该问题

明确: 他没有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来设喻,化抽象为形象,化概念为具体,从而生动、有趣、有力地陈说事理,辩论是非,富有雄辩性、鼓动性和逻辑性。

孟子想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他的“仁政”思想。 他通过设喻——设下了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趁机说出:“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待百姓的政策比邻国好,但孟子却指出,梁惠王的政策虽好,但与邻国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质上都是相同的。也就是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君好不了多少。 文章就很自然地过渡到“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上,这也就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

3、他“仁政”思想的实施需要经历“王道之始”“王道之成”两个阶段,孟子认为“王道之始”要采取哪些措施?将会产生怎样的效果?“王道之成”还需要采取哪些措施?将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明确:不违农时 数罟不入洿池 斧斤以时入山林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6、有人评论:“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请你总结一下,本文是如何体现这种文气的?

明确:准确运用比喻、排比、对偶手法。本文“五十步笑百步”明白晓畅,喻意深刻。排偶句式的运用,可突出思想,深化感情,增强气势

(四)总结全文,拓展探究

1、本文彰显了孟子的“仁政”思想,体现了他的治国梦想,它使你联想起孟子的哪些名言?

2、孟子的治国梦想在当时能实现吗?在后世的治国者中有所传承吗?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五)布置作业

1、将本文的文言常识按实词、虚词、通假字、句式特点分类整理好。

2、课后背诵全文。

篇15:课文《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及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学习巧用比喻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

2.提高掌握古汉语常识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

2.对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难点: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解决办法:

1.对课文第三部分阐述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的正确理解。这部分实际上是孟子“仁政”内容的具体化。

2.对孟子及《孟子》一书的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生活动设计

1.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

(2)借助字典,正确译文。

(3)归纳文意,记下学习的难点。

2.课内采用专题讨论的方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疏通课文,把握文章的主旨及结构。

2.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本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著作,记录了孟子的言行,是孟子的弟子编辑的,共七篇。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的向背。主张“制民之产”(使农民有规定数目的田可耕),但同时却主张恢复西周井田制度。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曾游说齐宣王、梁惠王,宣传他的'政治主张,但始终未被采纳。《孟子》的文章很雄辩,感情强烈,辞锋犀利。在宣传主张、论辩事理时,常能分析对方的心理,因势利导,步步深人,层层进逼,以使自己的论辩最后获胜。《孟子》还善于运用譬喻来说明道理,常于从容谈论之间引喻对比。

2.文章的主旨及特色

本文是记孟子答梁惠王问所讲的几段话,主要内容是阐明王道政治的。先针对梁惠王的疑问,用比喻说明凶年移民移粟是小恩小惠,然后正面论证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能使天下之民归顺。孟子托言古制,提出“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的措施和要求,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但主张减轻劳役、发展生产、兴办教育、利民保民,还是反映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积极思想。

全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论证严密,说服力强,全文围绕“保民而王”的观点,首段先写梁惠王质疑,为答问作准备。第二段针对疑问,巧用比喻释疑,使惠王明白小恩小惠“无望民之多于邻国”。第三、四段正面论述行“仁政”的措施和好处。末段巧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批驳人死罪岁,自然得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的结论。显示了孟子的辩才。

全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更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节奏感。

3.本文学习的知识点

①掌握本文的通假字:“直”—“只”;“无”—“毋”,“颁”—“斑”;“涂”—“途”

②正确分辨古今异义词,如“寡人”“河”“请”“走”“或”“嘶”。

③准确使用一词多义的词。如:“于”、“王”,“以”“食”“之”。

④注意词类活用的词。“鼓”、“树”、“衣”、“谨”、“王”。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预习课文

(1)借助字典,通读,通译课文。

(2)标出课文结构层次,归纳文意。

2.导入 新课

(1)学生复述课文。

(2)用课文原话回答以下问题,目的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①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收”并无本质区别的?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的“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人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3.介绍作者、作品。

4.文章梳理问答。

(1)本文中心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

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新会的不平等。

(2)试概括本文的结构是什么?

[参考答案]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梁惠王“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但“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据此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用设喻的方法,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段—5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四、总结、扩展

综至全篇,段落分明,层次井然,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做为每一部分的画龙点睛之笔,既标明三个部分的联系,又将每段议论的要点点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2.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3.分类整理古汉语常识。

二、整体感知

孟子善于雄辩,并气势充沛,使其自己“仁政”的观点鲜明,明确,学习时要研究其具体的方法。

对于古汉语常识,要注意准确把握,探寻规律。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出题讨论式

讨论题:

(1)为什么说孟子善用比喻说理,他如何做到论辨的气势磅礴?

[参考答案]

孟子善用比喻说理的“善用”重要表现在用对方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梁惠王喜欢打仗,就用战争做比喻,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的荒唐,说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

作品读起来气势磅礴的原因,是多用了排偶句式,在第3段中阐述了“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以“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偶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对孟子“仁政’内容应如何理解?

[参考答案]

集中在文章的第3部分,即第3—5自然段。这里阐述了孟子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是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

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②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③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⑤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⑥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⑦谨库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总之,孟子以为解决“民不加多”的状况,就要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

2.以训练式,完成分类归纳古汉语现象。

(1)通假字

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不过”。句意是:只是没有跑百步罢了。)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句意是:不要期望百姓比邻国的多。)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句意是: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东西顶着东西了。)

涂有饿殍(涂,同“途”,道路。句意是:路上有饿死的人。)

(2)古今异义词

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古代国君称自己的谦词。今用于形影孤单的人。句意是:我对国家。)

河内凶(河,黄河。今泛指河流。句意是:河内遇到饥荒。)

请以战喻(请,请允许我。今常用于对方“请坐”,让对方坐下;“请指导”让对方做指导。句意是,让我用打仗来作比喻。)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可”是“可以”,“以”是凭借。今常连用,表示同意,认可。句意是:七十的人可以凭借它吃到肉。)

弃甲曳兵而走(走,跑,这里指逃跑。今常指一般的行走。句意是,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或百步而后上(或,有的人,不定代词。今常用于选择复句中的选择词。句意是,有的人逃跑百步后停止下来。)

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则,那么。今常用于代词,当“这”“此’讲,如“斯文”等。)

(3)一词多义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介词)

寡人之于国(对,介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在,介词)

然而不王者(为王,动词,读wàng)

梁惠王曰(君王,名词,读wáng)

请以战喻(让,介词)

可以无饥矣(凭借,介词)

以时入山林(按,介词)

申之以孝悌之义(把,介词)

狗彘食人(吃,动词)食而不知检(食物,名词)

填然鼓之(没有意义的衬字)

王道之始也(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

五亩之宅(“的”,助词。)

中之以孝悌之义(代词,代百姓。)

(4)词类活用

填然鼓之(鼓,名词带宾语“之”作动词。敲起鼓。句意是:咚咚地敲着战鼓。)

树之以桑(树,名词带宾语“之”,作动词。种植。句意是:<在住宅场地上>种上桑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词带宾语“帛”作动词,穿上。句意是五十的人可以凭借它穿上丝织品的衣服。)

谨庠序之教(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句意是: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

然而不王者(王,名词受副词“不”的修饰作动词,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

(5)古汉语句式

判断句

非我也,岁也。(……也,表判断。句意是,不是我,是年成啊。)

倒装句

未之有也(否定句,宾语前置,应“未有之也”。句意是,没有听说过这种情况。)

省略句

可以无饥矣。(“以”后省略宾语“之”。句意是,可以凭借它没有饥饿了。)

四、总结、扩展

文言文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准确地解释文言实词,是学好文章的关键。判断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应做到以下几点:

1.牢记实词的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及课文中例句及文言词法句法。

2.从字形、字音入手推求字义。

3.利用文言句法特点判断词义。

4.利用词的构成方式判断词义。

5.从具体语境出发,顾及上下文去判断词义。

理解孟子所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的意思。(选自《孟子·尽心下》)

[参考答案]

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才能成为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人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欢心的人可以成为大夫。可见“民为贵”的道理。孟子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中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的安居乐业。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辨析下列多义词的不同意思(附答案)

(1)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数目)

(2)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几,若干)

(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读shuò,屡次)

(4)数罟不入洿池(读cù,密)

(1)百发百中(发射)

(2)发闾左滴戍渔阳九百人(派遣)

(3)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打开)

(4)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花开)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弯曲)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仅)

(3)系向牛头充炭直(价值)

(1)非我也,兵也(兵器)

(2)穷兵黩武(战争)

(3)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军队)

(4)草木皆兵(兵士)

(1)驴不胜怒,蹄之(能承受)

(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尽)

(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胜利)

(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超过)

(5)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的)

3.给下列句式附上例句,并译成现代汉语。

或……或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直……耳,是……也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是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还是逃跑啊。

是何异于……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种状况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附: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梁惠王提疑:民不加多

孟子答疑:1.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2.使“民加多”的措施

结论——保民而王

篇16:课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及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学习巧用比喻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

2.提高掌握古汉语常识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

2.对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难点: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解决办法:

1.对课文第三部分阐述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的正确理解。这部分实际上是孟子“仁政”内容的具体化。

2.对孟子及《孟子》一书的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生活动设计

1.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

(2)借助字典,正确译文。

(3)归纳文意,记下学习的难点。

2.课内采用专题讨论的方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疏通课文,把握文章的主旨及结构。

2.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本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著作,记录了孟子的言行,是孟子的弟子编辑的,共七篇。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的向背。主张“制民之产”(使农民有规定数目的田可耕),但同时却主张恢复西周井田制度。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曾游说齐宣王、梁惠王,宣传他的政治主张,但始终未被采纳。《孟子》的文章很雄辩,感情强烈,辞锋犀利。在宣传主张、论辩事理时,常能分析对方的心理,因势利导,步步深人,层层进逼,以使自己的论辩最后获胜。《孟子》还善于运用譬喻来说明道理,常于从容谈论之间引喻对比。

2.文章的主旨及特色

本文是记孟子答梁惠王问所讲的几段话,主要内容是阐明王道政治的。先针对梁惠王的疑问,用比喻说明凶年移民移粟是小恩小惠,然后正面论证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能使天下之民归顺。孟子托言古制,提出“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的措施和要求,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但主张减轻劳役、发展生产、兴办教育、利民保民,还是反映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积极思想。

全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论证严密,说服力强,全文围绕“保民而王”的观点,首段先写梁惠王质疑,为答问作准备。第二段针对疑问,巧用比喻释疑,使惠王明白小恩小惠“无望民之多于邻国”。第三、四段正面论述行“仁政”的措施和好处。末段巧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批驳人死罪岁,自然得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的结论。显示了孟子的辩才。

全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更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节奏感。

3.本文学习的知识点

①掌握本文的通假字:“直”―“只”;“无”―“毋”,“颁”―“斑”;“涂”―“途”

②正确分辨古今异义词,如“寡人”“河”“请”“走”“或”“嘶”。

③准确使用一词多义的词。如:“于”、“王”,“以”“食”“之”。

④注意词类活用的词。“鼓”、“树”、“衣”、“谨”、“王”。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预习课文

(1)借助字典,通读,通译课文。

(2)标出课文结构层次,归纳文意。

2.导入新课

(1)学生复述课文。

(2)用课文原话回答以下问题,目的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①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收”并无本质区别的?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的“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闯兀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人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3.介绍作者、作品。

4.文章梳理问答。

(1)本文中心内容是什么?

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新会的不平等。

(2)试概括本文的结构是什么?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梁惠王“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但“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据此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用设喻的方法,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段―5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四、总结、扩展

综至全篇,段落分明,层次井然,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做为每一部分的画龙点睛之笔,既标明三个部分的联系,又将每段议论的要点点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2.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3.分类整理古汉语常识。

二、整体感知

孟子善于雄辩,并气势充沛,使其自己“仁政”的观点鲜明,明确,学习时要研究其具体的方法。

对于古汉语常识,要注意准确把握,探寻规律。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出题讨论式

讨论题:

(1)为什么说孟子善用比喻说理,他如何做到论辨的气势磅礴?

孟子善用比喻说理的“善用”重要表现在用对方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梁惠王喜欢打仗,就用战争做比喻,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的荒唐,说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

作品读起来气势磅礴的原因,是多用了排偶句式,在第3段中阐述了“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以“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闯兀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偶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对孟子“仁政’内容应如何理解?

集中在文章的第3部分,即第3―5自然段。这里阐述了孟子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是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

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②数罟不入闯兀鱼鳖不可胜食也。

③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⑤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⑥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⑦谨库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总之,孟子以为解决“民不加多”的状况,就要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

2.以训练式,完成分类归纳古汉语现象。

(1)通假字

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不过”。句意是:只是没有跑百步罢了。)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句意是:不要期望百姓比邻国的多。)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句意是: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东西顶着东西了。)

涂有饿殍(涂,同“途”,道路。句意是:路上有饿死的人。)

(2)古今异义词

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古代国君称自己的谦词。今用于形影孤单的人。句意是:我对国家。)

河内凶(河,黄河。今泛指河流。句意是:河内遇到饥荒。)

请以战喻(请,请允许我。今常用于对方“请坐”,让对方坐下;“请指导”让对方做指导。句意是,让我用打仗来作比喻。)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可”是“可以”,“以”是凭借。今常连用,表示同意,认可。句意是:七十的人可以凭借它吃到肉。)

弃甲曳兵而走(走,跑,这里指逃跑。今常指一般的行走。句意是,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或百步而后上(或,有的人,不定代词。今常用于选择复句中的选择词。句意是,有的人逃跑百步后停止下来。)

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则,那么。今常用于代词,当“这”“此’讲,如“斯文”等。)

(3)一词多义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介词)

寡人之于国(对,介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在,介词)

然而不王者(为王,动词,读wàng)

梁惠王曰(君王,名词,读wáng)

请以战喻(让,介词)

可以无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粤教版高二必修四)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高中语文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

《寡人之于国也》的课例分析

课文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翻译

《寡人之于国也》的练习题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译文

课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课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课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集锦16篇)】相关文章: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及注释2023-12-03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反思2023-03-13

《寡人之于国也》课后练习题2023-12-04

模块三1主题单元教案的作业2023-07-17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一单元试卷及答案示例2022-09-16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2023-06-12

高中语文必修3说课稿2023-01-06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2023-10-28

《勾践灭吴》 92022-09-26

勾践灭吴原文及翻译2022-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