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师说教案(锦集17篇)由网友“星期天的早上”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韩愈师说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韩愈师说教案
韩愈师说教案
韩愈师说教案一
《师说》文字浅易,除几个人名外,没有生僻艰涩字词,文意也较少理解障碍,适合学生自读;而其整散结合的句式使文章有很好的节奏,适合朗读;其严谨的思维和论证能给学生很好的逻辑思维训练和议论文写作方法示范。 为方便教师更好的教学,语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韩愈师说教学设计,其教学环节之精彩、教学设计之精致、教学问题之精当,令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下面一起来学习下吧!
韩愈师说教学设计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二、目标定位
1.把握文章的语气和节奏,积累语感。
2.学习论证方法,梳理论证思路,提高概括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感受大家情怀,提升人文精神。
三、方法阐述
读写句读,自主探究。
中学阶段的文言文学习应该特别注意基础的训练和夯实,能顺畅地朗读和正确地书写,对于学生准确理解意思、积累文言知识都有直接的帮助。而自主给文言文添加标点,对于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更是有着重要意义。在正常状态下,学生所见到的文言文基本上是已经添加了完整标点符号的材料,“原始”状态的“天书”几乎不可能与学生谋面;一些资料或考试中的断句题往往也只限于简短的几个句子,一般没有整篇文章的断句。《师说》属于自读课文,文字并不艰深,但其中包含的道理和逻辑思辨却是值得细细体味的。教师有必要提供给学生学习的“抓手”,使他们寻找到思维的突破口,从而“牵一发而动全身”,最终能在讨论和交流中理清思维的脉络,训练和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自主阅读
1.具体操作。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通过朗读或默读的形式通读课文,结合注释以及课后练习、资料等,尽自己最大努力把握课文内容。时间约为五分钟。
2.设计意图。在不提前预习、也无相关背景介绍的情况下,学生通过“第一印象”感知文本,能更真实地显现自身在文言文学习方面的实际能力。大量信息在短时间内集中冲击学生大脑,能有效地激发其活跃度,增加其敏感度,使信息的接受和掌握达到最大化。教师最好不提前告诉学生要听写,以免学生“死记硬背”而忽略对意思的理解。
(二)朗读听写
1.具体操作。教师按照一定的语速逐句朗读课文,尽量保持匀速,一句只朗读一遍。学生逐句听写,不写标点,也不留空格;可以隔行书写,留出空白以备修改。
2.设计意图。逐句听写既是对学生自主阅读效果的检查,也能训练学生“听”和“写”的能力。听写文章,所以,根据上下文听清楚字音,准确书写字形,并且不添字、漏字,这更是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验。每个句子只念一遍,学生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中,耳、脑、手等各器官高度配合,会有高强度的学习状态和高效率的学习效果。不写标点、不留空格是为了接下来“断句”环节的需要。时间约为十二分钟。
(三)断句标点
1.具体操作。学生给自己听写的《师说》先用斜线断句,再根据意思添加标点;能力强的学生也可以直接添加标点。在断句和添加标点的.过程中,应该根据上下文意同时检查和修改听写中出错的文字,包括错别字、添字、漏字等。
2.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既可以训练学生语感和节奏感,也能增强其阅读理解能力———斜线断句和添加标点是不同层次的理解要求;如果学生凭记忆能根据老师朗读的节奏断句,至少也能训练机械记忆能力。时间约为五分钟。
(四)检查提问
1.具体操作。学生对照原文,逐句、逐字核对自己听写的文字和添加的标点,有错误则逐一修改;同时,思考错误的产生原因。如果因此发现有文意理解困难之处,则及时提出,由老师组织讨论解决。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增加同桌相互检查的步骤,以更准确、更彻底地纠正错误和理解意思。时间约为六分钟。
2.设计意图。逐句、逐字检查可以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意识和一丝不苟的态度———要特别提醒不能求快而应求准,核对的过程更应成为理解的过程,思考出错原因更是提高分析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
(五)分析探究
1.具体操作。
(1)引导学生阅读注释中对韩愈的介绍,关注“古文运动”“文起八代之衰“”唐宋八大家”等关键词。根据学情,可以由学生或老师补充介绍相关常识———议论文的阅读比其他文学作品更需要知人论世,了解背景才有可能真正深入到文字深处和作者内心。
(2)再由注释中的“这篇文章是韩愈写给他的学生李蟠的”引出对作者行文思路的解读。教师先引导学生找出第四段“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同时提醒学生区分表面目的和真正原因,从而抓住“不拘于时”中的“时”,懂得“文章合为时而著”———为现实服务才是文章的真实写作目的。“不拘于时”的直接表现就是“学于余”,所以“,拘于时”的表现就该是“不学”,这就涉及了《师说》的核心———对是否应该“从师而学”的思考和缺乏“从师而学”社会风气的批判。
(3)社会现实的相关内容出现在第二段,由此可以引出对第二段的理解。第二段明显地使用到对比论证的方法,共有三组对比:“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爱其子,择师而教”与“于其身,则耻师”和“巫医乐师百工”与“士大夫之族”。对比中批判了当时社会现状:
耻学于师。这里需点明作者论证的角度是反面论证。在这部分的的既是完整的句子,也是完整分析中,要重点阐明学校教育的“授之书而习其句读”与韩愈主张的“传其道解其惑”的区别,前者重在具体知识的传授,后者重在解人生之惑和传儒学之道。
(4)由第二段的反面论证,顺势引出第三段的正面论证。通过“孔子”的例子,讲解事例论据选择的典型性,以及事例论据与道理论据的结合。
(5)由第二、三段的正反结合论证,引出对论点的把握,从而进入第一段内容的分析,重点是论点的确定和论点提出的方法,以及第一段的行文思路。
(6)最后,总结整篇文章的行文思路,归纳一般议论文的写作模式。时间约为十二分钟。
2.设计意图。此环节重点在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迅速抓住文章主线的能力,同时学习简单有效的论证方法。这部分看似环节较多,似乎很复杂,其实这些内容步步相连、环环相扣,教师在课堂上只需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具体分析基本可以由学生在思和讨论中完成;要注意避免教师“放手”太少,讲得太多———本来清楚明了的问题往往因为过细、过滥的分析而变得繁琐、模糊。
五、教学反思
第一次尝试在高中采用听写的方式接触、理解课文,原因已在前文分析到。从具体操作效果来看,“自主阅读”“朗读听写”“断句标点”和“检查提问”四个环节进行都非常顺利,学生在高“强度”训练环境下,身体和精神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的氛围中,能够很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整个课堂节奏很好。而“分析探究”环节的效果好坏与教师个人的课堂驾驭能力强弱有直接的关系。所以说,教师引导学生沿着主线保持逻辑思维的顺畅连贯而不“旁逸斜出”是成功的关键。努力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简洁明了、不贪多求全地处理文章是能否在一节课完成教学任务的另一个关键。
篇2:韩愈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背景
诗人表明任何人都可以做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文末并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做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
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主张“文以载道”,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诗人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贞元十九年(8),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后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元和十四年(8),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在旧《广东通志》中被称为“广东古八贤”之一。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篇3:韩愈师说全文
(唐)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拜他为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因此,无论高低贵贱,无论年长年幼,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他,焉为代词);现在的一般人,他们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 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的停顿,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学习了大的却丢了[2]。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他们。问他们,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把地位低的人当做老师,就足以感到耻辱;把官大的人当做老师,就被认为近于谄媚。”哎!求师的风尚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明。接受道理有早有晚,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而已。
李家的孩子叫李蟠的,十七岁,喜欢古文,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没有被时代的风气所影响,向我学习。我赞赏他能履行古人之道,写《师说》送给他。
作者 :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
篇4:韩愈《师说》全文
韩愈《师说》全文
【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拜他为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因此,无论高低贵贱,无论年长年幼,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他,焉为代词);现在的一般人,他们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 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的停顿,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学习了大的却丢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他们。问他们,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把地位低的人当做老师,就足以感到耻辱;把官大的人当做老师,就被认为近于谄媚。”哎!求师的风尚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明。接受道理有早有晚,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而已。
李家的孩子叫李蟠的,十七岁,喜欢古文,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没有被时代的风气所影响,向我学习。我赞赏他能履行古人之道,写《师说》送给他。
背景
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作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文末并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作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
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主张“文以载道”,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篇5:师说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慨叹: , ,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2.《师说》一文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批判了“今之众人, , ”的错误态度。
3.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 ”;对自身“ ”。
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 。
5.韩愈在《师说》中慨叹,因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待从师学习的态度不同,产生了一种出人意料的结果:“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参考答案:
1.唐 韩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而耻学于师
3.择师而教之 则耻师焉
4.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5.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
二: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郯子(tán) 苌弘(chánɡ)
老聃(dān)李蟠(pán)
B.句读(dú) 渎职(dú)
穷兵黩武(dú) 买椟还珠(dú)
C.六艺经传(chuán)传记(zhuàn)
传说(chuán) 传宗接代(chuán)
D.贻之(yí) 春风骀荡(yí)
心旷神怡(yí) 甘之如饴(yí)
【答案】 A(B项“句读”应读dòu;C项“六艺经传”应读zhuàn;D项“春风骀荡”应读dài。)
2.选出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
A.古之学者必有师
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C.吾从而师之
D.闻道有先后
【答案】 D(A.学者:古义为求学的人;今义为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B.众人:古义为一般的人;今义为大家、许多人。C.从而:古义为跟从、并且,是两个词;今义是连词,表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
3.选出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组()
A.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其皆出于此乎
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C.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答案】 C(均为“学习”之意。A.出:超出/出自。B.惑:疑难问题/糊涂。D.道:道理/风尚。)
4.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字含义有相同项的一组是()
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B.犹且从师而问焉即如忠烈遗骸,不可问矣恣其所为不问朝夕遣人候问武
C.或师焉,或不焉云霞明灭或可睹而或长烟一空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D.其出人也远矣蜀山兀,阿房出农不出则乏其食公拆袄,出珠授之
【答案】 A(惑:①疑难问题;②糊涂;③疑难问题;④迷惑。B.请教/寻找/询问/问候,C.有的/或许/有时/有的人,D.超出/出现,指建成/出工/拿出。)
5.下列各句中的“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是()
A.辍耕之垄上
B.郯子之徒
C.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
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答案】 B(B中“之”连接定语和中心词,相当于这些,这类;其余皆为动词,到、往)
6.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师道之不复,可知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择师而教之而耻学于师
C.其皆出于此乎生乎吾前D.不拘于时学于余
【答案】 A(都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而①表承接关系,不译,②表转折关系,却;C乎①疑问语气词,吧,②相当于介词“于”,在;D于①表被动,当“被”讲,②介词,跟。)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D.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答案】 C(C是使动用法,其他是意动用法)
8.下面对文章前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
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作者对于那些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的士大夫,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
【答案】 B(作者并没否认“童子之师”是老师)
9.选出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
A.圣人之所以为圣
B.余嘉其能行古道
C.小学而大遗
D.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答案】 D(都是“爱护、疼爱”之意)
10.作者对老师的职责与为什么要从师的道理,作了精辟论述,写出了千古名句。
①作者界定的老师的职责是:_______________;从句式特点审视,这是个________句。
②人必须从师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判断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11.作者指出了“从师”的对象。
①这个对象是:
________
②在选择从师对象时,为什么不考虑年龄因素,作者揭示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12.文段经过论证,形成了结论。
①这个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参照题目,可以确认文段中的一个中心句。它也是统率全文的中心句,这个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答案】 ①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②古之学者必有师
翻译: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却不跟从老师学习,他所存在的疑惑,就始终不能解决。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师;在我之后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如果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习,把他当作老师,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不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从师学习的风尚没有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呐!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为羞耻。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这个原因引起的吧!
众人喜爱他们的孩子,选择老师教育孩子;他们自己呢,却以从师学习为耻,这真是糊涂啊!那孩子的老师,教他们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并不是我所说的给人传授道理,给人解释疑惑的老师。不理解文句,疑惑得不到解决,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教(意思是不知句读的倒要从师,不能解惑的却不从师),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呢。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中,如有人称人家为老师,称自己为学生,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问那些嘲笑者(嘲笑他的原因),他们就说:“那个人与某人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足以感到羞愧,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啊!从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了。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士大夫之类的人是不屑与他们为伍的,现在士大夫们的智慧反而不如他们。难道值得奇怪吗?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经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道德才能(当然)不如孔子。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强,听闻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主攻方向,像这样罢了。
李蟠,十七岁,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习了,不被世俗的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特别写了这篇《师说》来赠给他。
篇6:韩愈师说的教案
关于韩愈师说的教案
知识目标;
1、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教案’
2、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等实词;学习“之、其”两个虚词;;掌握文言句式特点。
能力目标: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德育目标: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结合第二段,学习正反对比、有破有立的写法。
教学难点:理清思路,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疏通文中字词句。
一、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二、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四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三、解题及文体介绍。
题目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四、指导自读课文。
(要求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读懂课文。学生自学、质疑,老师点拨指正。)
读准下列字的读音。
句读dòu或不焉fǒu经传zhuàn从师cóng传道chuán
聃dān蟠pān苌弘cháng谀yú冉rǎn潘pān无长无少zhǎng
须臾yú贻dài郯tán
五、了解课文基本内容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六、研读课文第一段,讨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这一命题。
1、疑难句解释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代的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学者:求学的人。这里所说的“古之学者”,不仅指古代作学生的青少年,也包括古时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2)“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课本以为“其”是指代之辞,但译为“那些”则不确切。按:句中的“为”,用法同“于”,其为惑“即”彼之于惑“。全句大意是,他们(指”惑而不从师“的人)对于那些疑难,终生也不能解决。
(3)”道也,夫庸如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夫:发语词,无实义。庸:岂,哪。知:管,过问。”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作”知“的宾语,这个宾语是个带”之“字的主谓结构,”之“的作用在于取消这个主谓结构的独立性。年:生年。于:比。”于吾“作”生“的补语”,可提至谓语“先后生”前理解,即“于吾先后生”,比我早生还是晚生。
(4)“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是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2、文段分析
本段总述“师”的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应该拜什么人为师的问题。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1句),阐述教师的作用。作者用六个字概括了教师的三个作用:“传道”、“受业”、“解惑”。
第二层(第2、3句),阐述从师的必要。作者从反面指出,“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说明有惑必须从师。
第三层(第4~6句),阐述择师的标准。第6句是本段的结论,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概括地提出了择师的标准。
七、课堂练习
八、布置作业:
1、背诵第一段2、预习课文二、三、四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讨论韩愈对“耻学于师”时风的批判和文章的锋芒。
一、检查预习,背诵第一段。
二、研读课文二、三段。
1、难句解析
(1)“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第一个“圣”“愚”是名词,第二个“圣”“愚”是形容词。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有人倒去从师,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人却不从师。之:结构助词,用作宾语提前的标志,“句读之不知”即“不知句读”,“惑之不解”即“不解惑”。或:有人,无定指代词。不,通“否”。这几个分句运用了“合叙”手法,实际上应当分开解释,即“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之不解,或不焉”。翻译“合叙句”,必须将两个句子分开,若按原句顺序笼统串译,则往往句意混淆不清,不易理解。
2、文段分析
本段运用正反对比的方法,批判“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第1、2句),慨叹师道不传,指出师道不传的危害。这一层承接上文从师的标准,并领起下文对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批判。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
第二层(第3~5句),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对比,指出“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原因。
第三层(第6~8句),把习句读从师与惑而不从师的现象对比,批评“今之众人”“小学而大遗”的不明智的作法。
第四层(第9~13句),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讥笑相师对比,批评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习。
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并填写下表:
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论据(三组对比)正确态度错误态度作者的议论和抒情
1.古圣人与今众人(纵比)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
2.对其子与对其身(自比)爱其子择师而教于其身则耻学于师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
3.百工之人与士大夫(横比)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群聚而笑之师道不复,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讽刺)
分论点与总论点关系从批判反面现象中进一步阐明总论点
三、分析第三段:
以孔子从师的范例,从正面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道理,用历史事例论证第一段中的论点。可分两层。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予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小结:第2段和第3段,分别从反面和正面阐明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中心论点。
四、课堂训练
五、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二、三段2、积累文言字词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总结全文(认识本文思想意义和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一、检查预习
二、分析课文第四段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时”的“于”相当于“被”。“作《师说》以贻之”,句中“贻”现在称为“赠送”,“以”在两个动词之间,作连词,相当于“来”。
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
篇7:韩愈《师说》内容
韩愈《师说》内容
【写作背景】
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老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仍在沿袭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jiē)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fǒu)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tán)、苌弘、师襄、老聃(dān)。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拼音解读】
gǔ zhī xué zhě bì yǒu shī 。shī zhě ,suǒ yǐ chuán dào shòu yè jiě huò yě 。rén fēi shēng ér zhī zhī zhě ,shú néng wú huò ?huò ér bú cóng shī ,qí wéi huò yě ,zhōng bú jiě yǐ 。shēng hū wú qián ,qí wén dào yě gù xiān hū wú ,wú cóng ér shī zhī ;shēng hū wú hòu ,qí wén dào yě yì xiān hū wú ,wú cóng ér shī zhī 。wú shī dào yě ,fū yōng zhī qí nián zhī xiān hòu shēng yú wú hū ?shì gù wú guì wú jiàn ,wú zhǎng wú shǎo ,dào zhī suǒ cún ,shī zhī suǒ cún yě 。
jiē hū !shī dào zhī bú chuán yě jiǔ yǐ !yù rén zhī wú huò yě nán yǐ !gǔ zhī shèng rén ,qí chū rén yě yuǎn yǐ ,yóu qiě cóng shī ér wèn yān ;jīn zhī zhòng rén ,qí xià shèng rén yě yì yuǎn yǐ ,ér chǐ xué yú shī 。shì gù shèng yì shèng ,yú yì yú 。shèng rén zhī suǒ yǐ wéi shèng ,yú rén zhī suǒ yǐ wéi yú ,qí jiē chū yú cǐ hū ?ài qí zǐ ,zé shī ér jiāo zhī ;yú qí shēn yě ,zé chǐ shī yān ,huò yǐ 。bǐ tóng zǐ zhī shī ,shòu zhī shū ér xí qí jù dú zhě ,fēi wú suǒ wèi chuán qí dào jiě qí huò zhě yě 。jù dú zhī bú zhī ,huò zhī bú jiě ,huò shī yān ,huò bú yān ,xiǎo xué ér dà yí ,wú wèi jiàn qí míng yě 。wū yī lè shī bǎi gōng zhī rén ,bú chǐ xiàng shī 。shì dà fū zhī zú ,yuē shī yuē dì zǐ yún zhě ,zé qún jù ér xiào zhī 。wèn zhī ,zé yuē :“bǐ yǔ bǐ nián xiàng ruò yě ,dào xiàng sì yě 。wèi bēi zé zú xiū ,guān shèng zé jìn yú 。”wū hū !shī dào zhī bú fù kě zhī yǐ 。wū yī lè shī bǎi gōng zhī rén ,jun1 zǐ bú chǐ ,jīn qí zhì nǎi fǎn bú néng jí ,qí kě guài yě yú !
shèng rén wú cháng shī 。kǒng zǐ shī tán zǐ 、cháng hóng 、shī xiāng 、lǎo dān 。tán zǐ zhī tú ,qí xián bú jí kǒng zǐ 。kǒng zǐ yuē :sān rén háng ,zé bì yǒu wǒ shī 。shì gù dì zǐ bú bì bú rú shī ,shī bú bì xián yú dì zǐ ,wén dào yǒu xiān hòu ,shù yè yǒu zhuān gōng ,rú shì ér yǐ 。
lǐ shì zǐ pán ,nián shí qī ,hǎo gǔ wén ,liù yì jīng chuán jiē tōng xí zhī ,bú jū yú shí ,xué yú yú 。yú jiā qí néng háng gǔ dào ,zuò shī shuō yǐ yí zhī 。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却不跟从老师学习,他所存在的疑惑,就始终不能解决。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师;在我之后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如果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习,把他当作老师,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不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从师学习的风尚没有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呐!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为羞耻。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这个原因引起的吧!
众人喜爱他们的孩子,选择老师教育孩子;他们自己呢,却以从师学习为耻,这真是糊涂啊!那孩子的老师,教他们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并不是我所说的给人传授道理,给人解释疑惑的老师。不理解文句,疑惑得不到解决,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教(意思是不知句读的倒要从师,不能解惑的却不从师),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呢。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中,如有人称人家为老师,称自己为学生,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问那些嘲笑者(嘲笑他的原因),他们就说:“那个人与某人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足以感到羞愧,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啊!从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了。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士大夫之类的人是不屑与他们为伍的,现在士大夫们的智慧反而不如他们。难道值得奇怪吗?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经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道德才能(当然)不如孔子。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强,听闻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主攻方向,像这样罢了。
李蟠,十七岁,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习了,不被世俗的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特别写了这篇《师说》来赠给他。、
【赏析】
这篇《师说》的流布,鼓舞和吸引了更多的青年后学,也因而招致了更多的顽固的“士大夫之族”的反对。实际上,韩愈也确乎因此官更难作,不断地遭到当权者的排挤。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贞元十九年(803),韩愈在监察御史的职位,第一次被当权的官僚集团赶出了长安,贬到阳山(今广东阳山),就是在作《师说》一年后。
他这次被贬,原因可能很复杂,但照柳宗元所说,这篇《师说》至少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他由此“狂名”更大,为更多的顽固派所疾恶,更容易遭到莫名的排挤。然而韩愈在奖励后学这一点上,态度始终不变,只是到了元和以后,声势没有在贞元末年那么大就是了。到了宋代,有人为韩愈辩解,说他“非好为人师者也”(《五百家注音辩昌黎先生文集》卷十二引“洪曰”),这是说,由于学者归附,韩愈是不得已而“作之师”的。又有人以为韩愈“作《师说》,盖以师道自任”,但充其量不过“以传道受业解惑为事,则世俗训导之师,口耳之学耳”(俞文豹《吹剑三录》),这是指韩愈把师的封建作用大大地降低了。可见这篇《师说》的解放精神是不容易为一般封建士大夫所接受的。因此,它在当时的重大意义也就不难理解了。
篇8:韩愈师说读后感
生活中没有绝对的愚者和圣人,一个人总是存在着好的方面和不够完美的方面,只是这两方面所占的比例在各个人的身上有所不同而己。
古代的孔子被后人尊为圣人,他的思想观点是否就十全十美、白璧无瑕呢?我们是否就该趴在他的跟前唯唯诺诺,对他的思想观点照搬不误呢?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我们就成了韩愈在文章中所反对的“官盛则近谀”了。我们都知道,这样做是过于绝对化的。我们对于圣人的思想和观点也要客观地加以思索而不能盲从。例如,孔子对从事耕作的劳动人民是很看不起的,我们就不该支持他的这种观点。对农人那种大地般淳朴、宽厚和善良,我们很有必要好好学习,不管它是不是圣人、官人。
小孩子也有些方面是我们所不及的。一次,六岁的小表妹指着河中因凸石而撞击出的水花说:“看,它们在跳舞,还唱着歌儿呢!”我为她能触发出如此生动活泼的语句而惊奇,早已被生活磨擦得庸俗的我对她的那份纯真放射出的亮丽真的望尘莫及。
通过《师说》我懂得了在生活中,只要是“道”,我们就应当学习,不管它来自什么人的身上。不管什么样的人,总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们既不能因为某个人好的方面很少,而放弃向他学习,也不能因为某个人好的方面很多,而对他不完美的一面毫无批判地奉迎接受。我想这就是《师说》所要告诉我们的吧。
篇9:韩愈师说读后感
我读了师说这篇文章后,我知道了它大致在讲什么:写了关于老师的事情。有一句话的解释是这样的,这句话令我印象很深:不管是谁,比你大的`还是比你小的人,只要他的学问比你渊博,你就可以拜他为师,还有会你不会的东西的人,你也可以拜他为师。在现实我们也有很多老师,例如:家教老师、补习老师、辅导老师、学校的老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老师,像我的补习老师,我有些时候喜欢他,又有些时候觉得他很讨厌。在他不发火的时候,和我们班的小朋友笑着讲话时,这时我很喜欢他。在他打扰我们写作业的时候,老是在给我们讲笑话,但是我们都听着他说话,都不能做作业了,这时我很讨厌。他还有是在他对我们发火时,骂我们时,我又讨厌他,又对他有一些喃喃怨语。这就是我的老师,你们的老师是怎样的?
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就想起了一句话,这几句话很有名:三人行必有我师。说的就是:有三个人并肩走在大道上,有一个人知识渊博,有一个人是武术高手,还有一个是音乐家,三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就可以互相拜师学艺,这样三个人可以学到,自己不会的本领,自己学会了别人的长处,也就可以当自己的长处,教会每个人。所有人都可以当学生,还可以当老师。在这句话中我体会到了:所有的人都可以当师傅和徒弟。不是三个人才有师傅,哪怕是全世界的人都有师傅。
现在的老师我觉得都没有古代的老师尽心尽力的教我们上课,上课才说一两样东西就打下课铃了,东西呢没有听懂许多,老师讲课只是简简单单的讲一些表面难的题,我们真正的难题都没讲到,我们的缺点老师一律没有见到,而且还不是圣贤,令我感到很失望。
篇10:韩愈《师说》赏析
韩愈《师说》赏析
此文抨击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同时,也是对那些诽谤者的一个公开答复和严正的驳斥。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作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全诗的赏析如下:
【原文】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赏析】
韩愈作《师说》的时候,有人以为是在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这大致是可信的。这年韩愈35岁,刚由洛阳闲居进入国子监,为四门学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但他早已有名。他所提倡和不断实践的古文运动,在那一两年内,正走出少数爱好者的范围,形成一个广泛性的运动,他俨然成为这个运动的年轻的领袖。他用古文来宣传他的主张。维护先秦儒家的思想,反对当代特别盛行的佛老思想;提倡先秦两汉的古文,反对“俗下文字”即魏晋以来“饰其辞而遗其意”的骈文:这就是古文运动的内容。这个运动所以逐渐形成于唐德宗统治的后期,是有现实的社会条件的。它是为维护唐王朝的统一、反对藩镇割据的政治目的服务的。而这除军阀、大地主外,正是当时广大社会阶层的现实利益的要求。韩愈的积极努力,对这个运动的开展与形成,起了不断促进的作用。就古文来说,他不仅自己刻苦努力,从理论到实践,表现了优秀的成绩;更重要的是他不顾流俗的非笑,努力提倡,特别表现在给青年们热情的鼓励和指示。《师说》正是这种努力所引起的一篇具有进步意义和解放精神的文章。
韩愈由于幼年的家庭教养和天宝以来复古主义思潮的影响,从青年时代起,就以一个传道的古文家自命。这也是他在科举和仕宦的.阶梯上十年不能得意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他并不悔,还愈来愈有自信。最初他到汴州参加宣武节度使董晋幕府的时候(796—798),先教李翱学古文;由于孟郊的介绍,不久又教张籍学古文。后来逃难到徐州(799),徐泗濠节度使张建封安置他在符离,又教一个青年人张彻读古书,学古文。张建封死后,仕途不通,到洛阳闲居(800—801)。向他请教的青年愈来愈多,他对青年们非常热情,奖励有加。他在《重答李翊书》中说:“言辞之不酬,礼貌之不答,虽孔子不得行于互乡,宜乎余之不为也。苟来者,吾斯进之而已矣,乌待其礼逾而情过乎?”为了“广圣人之道”,他以热情的、有礼貌的态度对待一切向他请教的青年,他认为这并不是什么“礼逾”和“情过”的问题。他回答许多青年的信,指示怎样做人,怎样作文。在韩愈看来,文章是作者的人格修养的表现,做人与作文应该是一致的。他进了国子监后,对待青年依然非常热情。
韩愈这样不断地同青年后学交往,给他们奖励和指示,这是魏晋以后所没有的现象,当然要引起人们的奇怪,以至纷纷议论和责难。一切向韩愈投书请益的青年便自然地被目为韩门弟子,因而韩愈“好为人师”的古怪面貌也就非常突出了。但韩愈是早有自信的,他不管人们怎样诽谤,依然大胆地回答青年们的来信。他在《答胡生书》中说:“夫别是非,分贤与不肖,公卿贵位者之任也,愈不敢有意于是。如生之徒,于我厚者,知其贤,时或道之,于生未有益也。不知者乃用是为谤!不敢自爱,惧生之无益而有伤也,如之何?”他对那些恶意中伤的诽谤,表示愤慨,也为向他请教的青年担忧。《师说》的最后一段,声明写作的由来,说这是为了一个“好古文”“能行古道”,跟他学习的青年李蟠而作的。实际上他是借此对那些诽谤者来一个公开的答复和严正的驳斥。他是有的放矢的。
在这篇文章里,他首先(第1段)肯定从古以来师对于任何人总是不可少的,因为人不能“生而知之”,谁也不能没有“惑”──茫然不解的东西。因此,他认为师并不是什么特殊人物,而是一种“传道受业解惑”的人。他还认为人人都可以为师,没有社会地位(贵贱)或年龄(长少)的限制,只问他有没有“道”,有就可以为师,所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接着(第2段),他慨叹古来的“师道”久已失传。现在一般人,既不能“无惑”,又“耻学于师”,所以越来越愚蠢。然后列举事例,论证这种“耻学于师”的风气实在是愚蠢而奇怪的。他说有一种人,即士大夫,对于儿子,则“择师而教之”;但对于自己,“则耻师焉”:这就是他们的不明。又有一种现象,广大的各行各业的人,即“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以彼此相师为耻;而“士大夫之族”,如果有人谈到谁是师,谁是弟子,则大家共同非笑,问其理由,无非是年龄、地位云云,这又证明了他们的智慧反而在他们所瞧不起的巫医等等之下,这不是很奇怪吗?再看(第3段),“士大夫之族”所崇拜的“圣人”没有一定的师,孔子的师有郯子、苌弘等,这些人都“不及孔子”。而且孔子还说过,三个人里面,一定有一个人是他的师。因此,作者得到另一个重要的论点,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就是说,弟子可以为师,师也可以为弟子。所以师和弟子的关系的存在,最后结论很简单,不过是因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缘故。这也还是前文所提出的论点,即能者为师。
由此可见,《师说》不仅严正地驳斥了那些愚蠢的诽谤者,更可贵的是提出了三点崭新的、进步的“师道”思想:师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人人都可以为师,只要具有那样的能力;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某一方面比我好,在这一方面他就是我的师。这些思想把师的神秘性、权威性、封建性大大地减轻了;把师和弟子的关系合理化了,平等化了,把师法或家法的保守的壁垒打破了。这些思想是和他后来发展的“道统”思想矛盾的。这些思想是具有解放精神、具有深刻的人民性的思想。这是唐德宗时代在相对的稳定局面之下,城市繁荣、商业经济发展的反映。
因此,可以想象,这篇《师说》的流布,鼓舞和吸引了更多的青年后学,也因而招致了更多的顽固的“士大夫之族”的反对。实际上,韩愈也确乎因此官更难作,不断地遭到当权者的排挤。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贞元十九年(803),韩愈在监察御史的职位,第一次被当权的官僚集团赶出了长安,贬到阳山(今广东阳山),就是在作《师说》一年后。他这次被贬,原因可能很复杂,但照柳宗元所说,这篇《师说》至少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他由此“狂名”更大,为更多的顽固派所疾恶,更容易遭到莫名的排挤。然而韩愈在奖励后学这一点上,态度始终不变,只是到了元和以后,声势没有在贞元末年那么大就是了。到了宋代,有人为韩愈辩解,说他“非好为人师者也”(《五百家注音辩昌黎先生文集》卷十二引“洪曰”),这是说,由于学者归附,韩愈是不得已而“作之师”的。又有人以为韩愈“作《师说》,盖以师道自任”,但充其量不过“以传道受业解惑为事,则世俗训导之师,口耳之学耳”(俞文豹《吹剑三录》),这是指韩愈把师的封建作用大大地降低了。可见这篇《师说》的解放精神是不容易为一般封建士大夫所接受的。因此,它在当时的重大意义也就不难理解了。
【简析】
本文论述了教师的作用和从师学习的重要性,阐明了能者为师的道理,抨击了时俗轻视师道的不良风气,为开展古文运动扫除了思想障碍。韩愈的《师说》,曾被誉为胆识兼备,富有创造精神的作品。他关于教师的职能的提法,就有精辟独到之处,以前从未有人提得这么明确;他主张以道为择师的惟一标准和能者为师的观点,更突破了封建观念,针砭了当时竞以门第相尚,不重真才实学的流弊;关于“人非生而知之”有惑从师的论断,也是符合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值得肯定。但是,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厚古薄今”的传统观念和轻视劳动人民的思想,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至于教师职能这个命题,虽有借鉴的意义,但必须扬弃韩愈所指的具体内容,而赋予新的意义。
本文在写作上也是非常成功的。整篇文章从立论、论证到结论,环环相套,紧扣中心,布局谋篇,颇具匠心。在论证的过程中,又有的放矢,有破有立,有褒有贬,有虚有实,有综合有分析,理论联系实际,极有说服力。对比手法和排偶句式的大量运用,正反两面的反复论证,也使得文章的主题更为鲜明突出,气势更为顺畅壮盛,不仅感情充溢,而且增强了论辩的逻辑力量。
篇11:韩愈《师说》课堂实录
韩愈《师说》课堂实录
师:今天我们学习韩愈的《师说》。哪位同学说说,“师说”这两个字怎么解释。
生:关于老师的说法。
生:关于老师的观点。
师:都不准确。这两个字,课文下面没有给出注释。正确的解释应当是——论从师。说,是一种论述文体;师,是从师的意思。
请记住,这是我们在这篇文章中遇到的第一个“师”字。这篇文章中“师”字多次出现,讲法不尽相同。我们要注意区别。
师:请一位同学再解释一下作者。
生:韩愈,著名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的作品对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师:他是什么朝代的人?哪里的人?
生:唐代,河南河阳(现在河南省孟县西)人。
师:老师再补充一下,韩愈,是我们韩家的骄傲(学生笑),他是司马迁之后的又一个散文大家,他的文章“文起八代之衰”,他的文章雄奇奔放而又曲折变化,可说是汪洋恣肆,苏洵曾说:“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
下面请一个同学把“标题”和“作者”均板书到黑板上。今天,老师有点“犯懒”,不想板书,请同学们自己在笔记上,按照老师往常板书的样子,整理一个像样的板书。看看哪位同学整理得有条有理。
(一个同学黑板上板书“师说”、“韩愈”。)
师:下面我试试,给同学们背诵一遍课文,看看能不能背诵过全篇。
(学生鼓掌)
(师背诵完课文之后,学生热烈鼓掌)
师:“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开头出现了两个“师”字。这句怎么翻译?
生:古代学习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两个师,都是名词,是老师的意思。
师:是不是这样更好——老师,是承担传播思想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这句是讲老师的什么方面?
生:是讲老师的作用。
师:“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请自译一下。
生:人并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而不去从师,那些成为疑惑的东西,最终得不到解决。
师:这里出现了第四个“师”字,怎么讲?
生:名词,老师的意思。
师:有一个“其”字,大家要留心一下。怎么讲?你说一下。
生:其,在这里当“那些”讲。
师:是什么词性?
生:代词。
师:哪种代词?
生:指示代词。
师:这两句讲的什么?
生:应当是从师的必要性。
师:“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生:出生在我前边的人,他们懂得道理本来先于我,我跟从他学习,拜他为师。出生在吾后边,他懂得道理如果也先于我,我也跟从学习并拜他为师。
师:这里又出现了两个“师”字,各怎么讲?
生:都当“拜师”讲。
师:你联系“师之”这两个字解释一下。
生:之,当“他”讲。拜他为师的意思。
师:即,以之为师的意思。具体说说,这是什么语法现象?
生:是意动用法。
师:是名词的意动用法。到此,你们总结一下“师”字共有几种用法了?
生:三种:动词,当“从师”讲;名词,当“教师”讲;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之为师。
师:其,有几种用法了?
生:两种:指示代词,那些;人称代词,他们。
师:很好!接着翻译。
师:我从师的原则是,哪里去了解他的出生年月先于我,还是后于我呢?因此,无论他身份高贵,还是身份低贱,无论年龄大,还是年龄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生:吾师道也——一句翻译的不对。应该是,我学习的是道理。师,是动词,学习的意思。
师:谁的翻译准确?
生:后面的翻译准确。
师:这是“师”的第几个用法?
生:第四个用法。
师:对,活用为一般动词,当“学习”讲。
师:“道”的内容在当时具体指什么?
生:儒道吧?
师:具体说应当是儒家的“六艺经传”,是《诗》、《书》、《礼》、《易》、《乐》、《春秋》。这几句讲的是什么?
生:从师的标准。
生:从师的原则。
师:从师的原则。哪句话凝炼地表达了从师的原则?
生: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也就是说,无论地位贵贱,无论年龄大小,谁懂得道理,谁懂得的道理多,就拜谁为师。
师:注意,又出现了一个“其”,“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这个“其”怎么讲?
生:他的。
师:回头总结一下,这段的思路是什么?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生:由教师的作用说起,再讲从师的必要性,最后讲从师的原则。
师:好,把这个思路在纸上设计成板书。
(学生大都归纳成下面的样子)
教师的`作用
从师的必要
从师的原则
师:把“师”字和“其”字的用法在纸上归纳一下。
(学生大都归纳成下面的样子)
师:
1)动词,从师
2)名词,教师
3)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之为师
4)动词,学习
其:
1)指示代词,那些
2)人称代词,他们
师:很漂亮!下面给大家五分钟时间,大家把第一段背诵下来。
(同学们开始琅琅背诵。五分钟后,教师让全班齐背诵)
(教师提示学生,背诵出语势,要把韩愈文章的汪洋恣肆之气背诵出来。)
接下来,请一位同学把第二段快速口译一遍。
生:(开始口译。有不少译错的地方)
师:他译错了哪些地方?请给他纠正。
生:“师道之不传”的“师道”应该译作“从师的风尚”。
师:也就是说,“道”——在这里怎么讲?
生:当“风尚”讲。
师:这是“道”的第二种用法,上文的“道”作“道理”、“知识”讲,要注意。
师:对了!注意,还有一个“耻”——“而耻师焉”怎么讲?
生:以从师为耻。
师:都是意动用法。
我们再注意几个“其”的用法。譬如,“其皆出于此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其可怪也欤”。
生:“其皆出于此乎”,“其”是“大概”的意思。这句翻译错,大概原因就出在这里吧。
师:我补充一点,这里是表示“揣测”的语气副词。
生:“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中,第一个“其”当“其中”讲,第二个“其”当“那些”讲,第三个也是当“那些”讲。
师:这里的第一个是特指代词,“其中”的意思。
生:“其可怪也欤”中的“其”,当“难道”讲。
师:也是语气副词,表示什么语气?表示反问。也就是说,其,在这里又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用法。自己再总结一下:
(学生归纳成下面的样子)
其:
3)语气副词,表示揣测或表示反问。
4)特指代词,其中。
师:“彼与彼年相似也,道相似也”,这里的“道”怎么讲?
生:道理。
师:当“道理”讲,讲得过去,但是勉强。从语气上推断一下,是“他们所懂得的道理”的意思;进一步延伸,也就是“道德学问”的意思。注意,这是“道”的第三种讲法。
生:老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中的“书”怎么讲?
师:哪位同学知道?
生:是读书吗?
师:是“文字”的意思。
师:字词与翻译就到这里。下面我们看一看,这段讲了几组对比。
生:一组对比是,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
师:怎么对比的?
生:古代的圣人超出一般的人很远,还尚且从师;现在的众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耻。
师:这是一组对比。“古圣人从师”与“今众人耻师”对比。
谁还能找出一组对比?
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师:“一般人相师”和“士大夫耻师”。
是否还有对比?
生:“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师:“爱其子择师”和“于其身耻师”。一共是几组对比?
生:3组。
师:下面我们再系统地总结一下。请大家自己归纳成板书的样子。
(学生都组合成下面的样子)
古圣人从师 今众人耻师
爱其子择师 与自身耻师
一般人相师 士大夫耻师
师:大家再看看3组对比,各是什么类型?
生:第一组是纵比。第三组是横比。
师:第二组呢?
生:自身矛盾,自身比。
师:我提一个问题,“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耻”,这里的“君子”怎么解释?联系我们刚学过的《劝学》中的“君子曰:学不可以已”比较一下。
生:差不多。
生:都是有地位的尊贵的人。
师:注意,这两篇文章出自不同朝代的作者,年代遥遥相隔,理解应当完全不一样。我给大家解释一下,西周、春秋时期,君子指的是“达官贵族”,春秋末年时的“君子”指的是“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而韩愈本篇中“君子”,仍然大体沿用了最早的意义,即“世禄之家”、“达官贵族”。
师:回头把前面两段放在一起,总起来看,分别是从怎样的角度来论证核心观点的?
生:第一段应该是理论阐述,第二段应当是结合现实进行阐述。
生:第一段主要着眼于古代,第二段着眼于作者所处的当代。
师:对,首段从古说起,重点是理论阐述,着眼于正面倡导从师风气;次段着眼于作者所处的当今,结合现实,反面指责不从师的不良风气。
拿出几分钟来,看看谁背诵得快。
(学生琅琅背书,之后齐声背诵,之后又检查个别学生单独背诵。)
师:进入到第三段和第四段,文字并不难,请一位同学给大家口译一遍。(一生译)
师:第三段又出现了一个“师”字,应当怎么讲?刚才这位同学已经翻译得非常准确了。“师”是什么用法呢?意动用法。
刚才大家是否注意到了“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不耻相师”当中的“耻”,怎么翻译的?“以拜师为耻”、“不以相互学习为耻”,本段中的“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中的“师”也是“孔子把后面的三人认做老师”。这个表意动的名词,同宾语并不构成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主语把宾语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再举例,譬如“稍稍宾客其父”、“登齐鲁而小天下”,其中哪些词属于意动用法?
生:宾客其父,把他的父亲看成宾客;小天下,觉得或者认为天下变小了。
师:好的。本段又提出了一个论点。
生:“圣人无常师”。
师:论据呢?
生:两个,一个是“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一个是“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师:一个行,一个言。最后得出结论,也就是最后一句。从全文看,本段的作用又是什么?
生:让人们学习孔子的榜样。
生:从正面阐述哪些人可以为师。
师:从正面举出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从师的范例,让大家思考,学习他。我们再用两分钟左右时间背诵本段。
(于是响起背诵声音,然后是齐声背诵。之后个别检查。)
师:最后一段,与课文无关紧要,我觉得可以删掉,大家同意吗?刚才讲到孔子的范例之后,且又得出一个结论,正好回应首段,非常圆满。
生:不同意。最后是又交待一个现实的从师的范例。因为刚才上文已经批评了现在人们不从师的风气,而现在却还有逆风而行的人。
生:另外也是交待写作缘由。
师:而且这个李蟠才17岁,就“能行古道”,让读者感叹。
回看全文,论点是层层推论,论证过程是正反对比论证,有条有理,非常严整。
快速整理一下手中的板书设计,立即背诵最后两段。
师:下节课,我们要重点检查单个的同学背诵。
学生整理的板书:
从师的作用
理应从师 从师的必要 正面提论点
从师的原则
古圣人从师 今众人耻师
今不从师 爱其子择师 于自身耻师
反面论证(对比)
一般人相师 士大夫耻师
孔子从师
从师范例 古之楷模
孔子之言
正面论证(两部分)
写作缘由 李蟠行古道 今之榜样
论点:层层推论;论证:正反论证
篇12:韩愈师说讲解
韩愈师说讲解
文章写在公元八百零三年,这时韩愈虽然才三十五岁,官职也不很高,但是他在文坛上已经有了名望,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也已经开展起来。韩愈为了能使古文运动得到更好的开展,他不仅自己从理论到实践刻苦努力,而且广泛地同青年后学交往,给他们具体的指导和帮助。韩愈的这种作为,是六朝以来长期所没有的,因而人们往往引为怪事,以至纷纷议论和责难,指责他好为人师。但是韩愈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仍然无所畏惧,继续为开展古文运动而努力。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盖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讥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可见韩愈写这篇文章,是为了纠正当时社会上不重视求师学习的不良风气,也是对那些诽谤者的一个公开的答复和严正的驳斥。
文章一开始,作者就强调了从师的重要性,论述了为什么要从师和从什么人为师的道理。这里所说的古之学者,不仅指古代作学生的青少年,也包括古时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文章论述老师的基本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传道,就是传授儒家的道统;授业,就是讲授古文六艺之业,解惑,就是解释对前两者的疑惑。韩愈认为人不是生下来就什么都懂得的,谁都不可能没有疑惑,因此谁都不能没有老师;如果有了疑惑而不向老师请教,那末疑惑也就不可能得到解决。什么人可以为师呢?他说:比我年长的人,比我先懂得道,我可以拜他为师;比我年轻的人,也比我先懂得道,我也可以拜他为师。我所要学的是道,哪用得着去管他们的年纪是比我大还是小呢?所以,不管是社会地位高的贵人或者是社会地位低的普通人,不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只要他懂得道,就可以拜他为老师,向他学习。韩愈拿道的有无作为选择老师的唯一标准,认为只要合乎这点,地位高低、年龄大小都可以不必考虑。这一段主要是从理论上提出论题,是全篇所要论证和宣扬的中心思想所在。下文都是根据这一论题所作的具体阐发。
第二段,作者就拿上面讲的理论来批判当时人们不重视师道的不良风尚。作者先以感叹语气,惋惜古人优良的从师风气没有能够流传下来,底下就连分三层用对比的方法来写。第一层,作者以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作对比。古代圣人具有过人之才,尚且拜师求教,虚心学习;而现在有许多人的才智跟圣人相差很远,却反而以向别人学习为可耻。他指出:圣人的所以具有聪明才智,愚人的所以愚昧无知,这种分野的根本关键,就在于他们能不能尊师重道,虚心学习。文章在肯定了尊师重道的必要性以后,第二层就深入一步揭露有些人对待师道的错误态度。这一层,把为子弟选择老师跟自己不愿拜老师作对比。批评有些人为子弟选择老师,自己却耻于从师。同时指出那些子弟的老师,也只是教人句读,并不能够尽到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学习句读要拜人为师,而大道茫惑不解,却不愿拜人为师,他认为这种人小的学了,大的丢了,实在看不出有什么高明的地方。这一段的第三层,作者又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来批判当时士大夫们的不能尊师重道。巫医乐师百工这些下层社会的人都不以拜师学习为可耻,而士大夫们一听到人家说老师弟子的`事情就聚拢来嗤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他们说,那个做老师的和学生的年纪差不多,道术也差不多啊!这些人认为:向社会地位低的人学习是很羞耻的,而向官位显盛的学习又显得有点阿谀奉迎。这样,师道的不能恢复,其原因也就可想而知了。巫医乐师百工等人,社会地位低下,是士大夫们认为不足挂齿的,然而现在这些士大夫们的聪明才智却反而不如他们了,这实在是一种奇怪的现象!这一层,作者把师道之不振,完全归咎于当时的士大夫们,说他们的聪明才智,实在连巫医乐师百工等普通人都不如!这里一连三层,都列举事实进行对比,有力地批判了当时士大夫们不能尊师重道的愚蠢,表露了作者对这种不良风尚的愤懑情绪。和文章第一段的总的论题相对照,可以明显地看出文章步步深入展开。
第三段,文章又转入正面阐述,以当时人们奉为至高无上的大圣人孔子的言行作证,来说明人必有师,人们应该多方面地向别人学习,而老师和学生也只是相对而言的。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都是春秋时代的学者,传说孔子曾经向郯子请教官职的名称,向苌弘访问古乐,向师襄学习弹琴,向老聃学习周礼。这些人的贤能,在总的方面都远不及孔子,而孔子尚且愿意向他们学习,这说明孔子是很善于学习的。他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一句意义深长的名言。韩愈在这里拿孔子的言行作为例子,主要在于说明不一定自己不如别人才向别人学习,鼓励人们应该虚心好学。他认为学生不一定都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什么都比学生高明,只是他们闻道先后的不同,术业有专攻不专攻的区别罢了。
最后一小段,简要地说明本文写作的原因是:十七岁的李蟠,儒家的主要经典著作都已学过,他没有被时下的不良风尚所束缚,现在又来我这里求学,我赞赏他的能行古道,所以作这篇《师说》送给他。
总起来看,《师说》的中心思想,着重在论述师道的重要性,严正地驳斥士大夫们的恶意诽谤,抨击时俗轻视师道的不良风尚,为开展古文运动扫除思想障碍。作者在本文中所发表的如何求学的见解是极其精辟的。他对于读书求学的议论,很能够启发后人。《师说》所提出的关于师道的主要思想是: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任何人都可以为师,不应该因为地位、贵贱、年龄的差别,就不肯虚心向人学习。韩愈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能提出这样的见解是很有胆识的,他对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相师的不良风气,确乎起了挽救和校正的作用。韩愈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个道虽然具体指的是儒家之道,但在一千多年前,韩愈就能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说法,也是很有魄力的。他把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归结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提倡师生教学相长,这也确实可以鼓舞大家相互学习的风气。
《师说》这篇文章在写作上是非常成功的。
首先,它具有高度的说服力。这固然和作者所提出的理论的正确性有关系,但是和作者采用了较好的说理方法也是分不开的。韩愈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在于论述师道的必要性,批判士大夫们不能尊师重道的不良风尚。整篇文章从立论、论证到结论,都紧紧扣住这一点,有的放矢,理论联系实际。文章开头第一段,先正面从理论上阐述师道的重要性,并提出选择老师的标准,作为全篇文章的基本论题。接着第二段,就联系到当时的社会实际,连用三层笔墨,一层深一层地揭露和批判当时人们对待师道的错误态度。这三层文字,作者抓住了它们内在的本质联系,步步开展,有理论,有事实,有分析。文章反复起伏,好象剥笋,剥了一层又一层,越剥越深,越说越透,又如海涛,一浪推动一浪,起伏不断,直到最后把问题的本质核心完全揭露无遗。最后第三段,又归结到从正面作结论。举出孔子的言论行动作为例子,目的也在于加强结论的说服力量。整篇文章从虚到实,又从实到虚,正、反、合三大段文字,有破有立,虚实结合得很好。文章谈理论,却不是空发议论;举事实,也不是现象罗列。因此文章不蔓不支,很有说服力。
第二,这篇文章写得非常有气势。韩愈的散文,在风格上具有雄健明快、汪洋恣肆的特色,这是古今研究韩愈散文的人所一致公认的。北宋的苏洵,评他的文章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师说》在风格上也表现了这种特色,气势异常充沛,形成韩愈散文这种风格的因素当然很多,但是就《师说》来看,作者根据内容的需要,在语言上善于创造性地运用排偶的句式,是具有一定的作用的。什么叫排偶的句式呢?那就是把范围相同、性质相近的事物,采用结构相同或相类似的句式接连在一起来表达。这种句式如果运用得好,它可以有助于增加文章的气势,使文章如波浪滚滚,汹涌不绝。《师说》里的排偶句式很多,例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种排偶语句,使人读起来不仅感到气势很盛,而且有一种音节的美,在语气上很自然流畅,它跟骈体文雕琢堆砌的排偶不同,所以常为后来许多写散文的人所运用。
第三,《师说》整篇文章写得都很好,尤其是第二段写得更为精彩动人。这一段开始,未说先叹: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这两句,乍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出奇,然而联系上段来看,就显得非常有力。因为文章到这里出现了一个转折,它使文章掀起了一道波澜,避免了平板和呆滞。这两句往下,作者一连安排了三层对比,来对士大夫们不重视师道的愚蠢行为进行批评和讽刺,笔端饱含着感情,真可说嘻笑怒骂,淋漓尽致!
这段文章在语言运用上的错综多变,表现得也非常突出。例如连用三个对比,每个对比的结尾都指出当时不重视师道的人的愚蠢,但所用的语气都不一样。请看作者把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对比之后的结语: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这个结语带有质疑、设问和论辩的味道,非常发人深思。再看作者拿为子弟择师与自己不愿从师对之后的结语: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这个结语就完全是下判断的肯定语气,说得斩钉截铁,毫不含糊。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和士大夫作对比后的结语: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这个结语就采用了感叹的语气,富有感情色彩,它不仅表露了作者的不满情绪,而且显示出对他所批判的论敌的鄙夷和蔑视。
这三个结语采用了三种不同的语调,在次序的安排上也是颇有匠心的:先疑问,后肯定,再感叹。这样,不仅文气很顺,而且也增强了文章论辩的逻辑力量。
此外,《师说》在句式和语言的错综变化方面,可供我们细细琢磨和借鉴的地方很多,比如第一段开始,作者即创造性地采用接句法: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第二句句首的师字和第一句末尾的师字紧接着。往下: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第二个惑字也是紧接着前一句末尾的惑字而来。其他如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也都是采用的接句法。这种句法,也有助于加强文章的气势,使文气急转直下,不可抑止。
又如第二段中的交错句式,运用得也很好: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这种句式奇突而不一般化。我们如果把它改写为直叙句:句读之不知,则师焉;惑之不解,则不焉。显然就变得比较平淡而没有原来那样有力了。
再如这同一段中: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直接采用士夫大们对话的口吻来写,它不仅表明了士大夫们对从师计较年龄地位的错误态度,而且从这里可以看到他们的神情。文章直接引用他们的原话以后,紧接着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两句,便立刻改用作者对士大夫们的言行进行评述的口吻来写,使两种不同的态度,针锋相对。这也是本文运用语言善于错综变化的很好例子。
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被苏轼称为文起八代之衰,被明朝人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在《师说》中以其丰富的学识、卓越的胆识提出了骇世惊俗的师道观。
首先,韩愈对老师的作用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他突破了一般人对教师作用认识的局限,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受业,扩大到传道解惑,明确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全新界定。在他看来,既能做经师,又能做人师的人才是真正的老师。他将传道放在受业解惑前面说,表明他把教学生做人比做学问看得更为重要。韩愈心目中的老师不是一般官学老师,也不是学业启蒙老师,而是学有所成的人。他在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道受业解惑者也中,明显流露出了对浅薄之师的鄙夷与嘲讽。
其次,韩愈提出的择师标准体现了一种朴素的民主平等意识。针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门第观念,他明确主张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种全新的师道观是一种石破天惊的新观念,开拓了为师者的广阔领域。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表现出鲜明的态度、坚定的信念。从师即是学道,惟道是问,凡是闻道者无论贵贱长幼都可为师。这种能者为师的择师标准表现出一种谦逊的学风、不耻下问的胸襟。韩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的感慨是沉痛的。因为远远超过一般人的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而远远低于圣人的普通人却耻学于师,也因此才有圣益圣,愚益愚的不幸结局。
再次,韩愈提出了转益多师、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观。他认为圣人无常师,即有学问的圣人从来没有固定的老师,甚至可以向根本比不上自己的人学习。他举例说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韩愈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客观事实出发,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崭新观点,这种转益多师、教学相长的师生观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光辉。
最后,韩愈提倡敢为人师的反时俗精神,鼓励青年从师勤学。在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的社会背景下,学生李蟠好古文,不拘于时,能行古道,韩愈嘉许之。他收李蟠这样好古文的学生,表现出敢为人师的反时俗的勇敢精神。韩愈对当时士大夫中流行的耻学于师的现象深恶痛绝,对一般浅薄的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的丑态予以辛辣的调侃。他主张做大学问,鼓励青年从师勤学,深入研究。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中流露出了对浅尝辄止、不深入研究的人的蔑视。他认为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勉。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强调一个人要着力于业精、行成,即在学业上做到精,在品德上要做到成。
当然,由于时代与阶级的局限性,韩愈《师说》中所表现的师道观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他办教育的目的是复兴儒学、排斥佛老和推行文学革新运动,因此他所强调的道是儒家之道,他所强调的教学内容是所读皆圣人之书,杨墨释老之学无所入于其心,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视,非圣人之旨不敢存,口不绝吟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他的教学方式明显地带有枯燥说教和硬性灌输的特点,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与个性的培养。
篇13:师说韩愈朗读
师说韩愈朗读
【师说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译文】
在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拜他为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因此,无论高低贵贱,无论年长年幼,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他,焉为代词);现在的一般人,他们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所以,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 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的停顿,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学习了大的却丢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他们。问他们,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把地位低的人当做老师,就足以感到耻辱;把官大的人当做老师,就被认为近于谄媚。”哎!求师的风尚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
其实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明。接受道理有早有晚,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而已。
在李家的孩子中有个叫李蟠的,年龄是十七岁,喜欢古文,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没有被时代的风气所影响,向我学习。我赞赏他能履行古人之道,写《师说》送给他。
篇14:韩愈《师说》双语版
韩愈《师说》双语版
韩愈的《师说》曾经是文言文中的经典,相信大部分同学都背诵过。下面是韩愈《师说》双语版,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In ancient times those who wanted to learn would seek out a teacher, one who could propagate the doctrine, impart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resolve doubts.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Since no one is born omniscient, who can claim to have no doubts?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If one has doubts and is not willing to learn from a teacher, his doubts will never be resolved.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Anyone who was born before me and learned the doctrine before me is my teacher.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Anyone who was born after me and learned the doctrine before me is also my teacher.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Since what I desire to learn is the doctrine, why should I care whether he was born before or after me?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Therefore, it does not matter whether a person is high or low in position, young or old in age. Where there is the doctrine, there is my teacher.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Alas! The tradition of learning from the teacher has long been neglected. Thus it is difficult to find a person without any doubts at all.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Ancient sages, who far surpassed us, even learned from their teachers.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People today, who are far inferior to them, regard learning from the teacher as a disgrace.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Thus, wise men become more wise and unlearned men become more foolish.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This explains what makes a wise man and what makes a foolish man.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It is absurd that a person would choose a teacher for his son out of his love for him, and yet refuse to learn from the teacher himself, thinking it a disgrace to do so.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The teacher of his son teaches the child only reading and punctuation, which is not propagating the doctrine or resolving doubts as the aforementioned.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I don't think it wise to learn from the teacher when one doesn't know how to punctuate, but not when one has doubts unresolved, for that I find to be the folly of learning in small matters, but neglecting the big ones.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Even medicine men, musicians and handicraftsmen do not think it disgraceful to learn from each other.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When one of the literati and officialdom calls another man his “teacher”and himself his “student” people will get together and invariably laugh at him.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If you ask them why they are laughing, they will say that since he is almost of the same age and as erudite as another man, it would be degrading for him to call the other man “teacher” if the other man's social rank is lower than his; and it would be flattering if the other man“s social rank is higher.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Alas! It is clear that the tradition of learning from the teacher can no longer be restored.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Medicine men, musicians and handicraftsmen are despised by the gentlemen. How strange it is that gentlemen are less wise than these people!
圣人无常师。
The ancient sages did not limit themselves to particular teachers.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Confucius had learned from people like Tanzi, Changhong, Shixiang, and Laodan, who were not as virtuous and talented as Confucius.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Confucius said ”If three men are walking together, one of them is bound to be good enough to be my teacher."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A student is not necessarily inferior to his teacher, nor does a teacher necessarily be more virtuous and talented than his student.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The real fact is that one might have learned the doctrine earlier than the other, or might be a master in his own special field.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Pan, the son of Li's family, who is only seventeen years old, loves to study Chinese classics of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and masters the six jing and their annotations. He does not follow conventions and is willing to learn from me.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I appreciate his ability to ac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old tradition of learning. Therefore I dedicate this piece to him.
拓展阅读:《师说》赏析
韩愈作《师说》的时候,有人以为是在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这大致是可信的。这年韩愈35岁,刚由洛阳闲居进入国子监,为四门学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但他早已有名。他所提倡和不断实践的古文运动,在那一两年内,正走出少数爱好者的范围,形成一个广泛性的运动,他俨然成为这个运动的年轻的领袖。他用古文来宣传他的主张。维护先秦儒家的思想,反对当代特别盛行的佛老思想;提倡先秦两汉的古文,反对“俗下文字”即魏晋以来“饰其辞而遗其意”的骈文:这就是古文运动的内容。这个运动所以逐渐形成于唐德宗统治的后期,是有现实的社会条件的。它是为维护唐王朝的统一、反对藩镇割据的政治目的服务的。而这除军阀、大地主外,正是当时广大社会阶层的现实利益的要求。韩愈的积极努力,对这个运动的开展与形成,起了不断促进的作用。就古文来说,他不仅自己刻苦努力,从理论到实践,表现了优秀的成绩;更重要的是他不顾流俗的非笑,努力提倡,特别表现在给青年们热情的鼓励和指示。《师说》正是这种努力所引起的一篇具有进步意义和解放精神的文章。
韩愈由于幼年的家庭教养和天宝以来复古主义思潮的影响,从青年时代起,就以一个传道的古文家自命。这也是他在科举和仕宦的阶梯上十年不能得意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他并不悔,还愈来愈有自信。最初他到汴州参加宣武节度使董晋幕府的时候(796—798),先教李翱学古文;由于孟郊的介绍,不久又教张籍学古文。后来逃难到徐州(799),徐泗濠节度使张建封安置他在符离,又教一个青年人张彻读古书,学古文。张建封死后,仕途不通,到洛阳闲居(800—801)。向他请教的青年愈来愈多,他对青年们非常热情,奖励有加。他在《重答李翊书》中说:“言辞之不酬,礼貌之不答,虽孔子不得行于互乡,宜乎余之不为也。苟来者,吾斯进之而已矣,乌待其礼逾而情过乎?”为了“广圣人之道”,他以热情的、有礼貌的态度对待一切向他请教的青年,他认为这并不是什么“礼逾”和“情过”的问题。他回答许多青年的信,指示怎样做人,怎样作文。在韩愈看来,文章是作者的人格修养的表现,做人与作文应该是一致的。他进了国子监后,对待青年依然非常热情。
韩愈这样不断地同青年后学交往,给他们奖励和指示,这是魏晋以后所没有的现象,当然要引起人们的奇怪,以至纷纷议论和责难。一切向韩愈投书请益的青年便自然地被目为韩门弟子,因而韩愈“好为人师”的古怪面貌也就非常突出了。但韩愈是早有自信的,他不管人们怎样诽谤,依然大胆地回答青年们的来信。他在《答胡生书》中说:“夫别是非,分贤与不肖,公卿贵位者之任也,愈不敢有意于是。如生之徒,于我厚者,知其贤,时或道之,于生未有益也。不知者乃用是为谤!不敢自爱,惧生之无益而有伤也,如之何?”他对那些恶意中伤的诽谤,表示愤慨,也为向他请教的青年担忧。《师说》的最后一段,声明写作的由来,说这是为了一个“好古文”“能行古道”,跟他学习的青年李蟠而作的。实际上他是借此对那些诽谤者来一个公开的答复和严正的驳斥。他是有的放矢的。
在这篇文章里,他首先(第1段)肯定从古以来师对于任何人总是不可少的,因为人不能“生而知之”,谁也不能没有“惑”──茫然不解的东西。因此,他认为师并不是什么特殊人物,而是一种“传道受业解惑”的人。他还认为人人都可以为师,没有社会地位(贵贱)或年龄(长少)的限制,只问他有没有“道”,有就可以为师,所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接着(第2段),他慨叹古来的“师道”久已失传。现在一般人,既不能“无惑”,又“耻学于师”,所以越来越愚蠢。然后列举事例,论证这种“耻学于师”的风气实在是愚蠢而奇怪的。他说有一种人,即士大夫,对于儿子,则“择师而教之”;但对于自己,“则耻师焉”:这就是他们的不明。又有一种现象,广大的各行各业的人,即“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以彼此相师为耻;而“士大夫之族”,如果有人谈到谁是师,谁是弟子,则大家共同非笑,问其理由,无非是年龄、地位云云,这又证明了他们的智慧反而在他们所瞧不起的巫医等等之下,这不是很奇怪吗?再看(第3段),“士大夫之族”所崇拜的“圣人”没有一定的师,孔子的师有郯子、苌弘等,这些人都“不及孔子”。而且孔子还说过,三个人里面,一定有一个人是他的师。因此,作者得到另一个重要的论点,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就是说,弟子可以为师,师也可以为弟子。所以师和弟子的关系的存在,最后结论很简单,不过是因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缘故。这也还是前文所提出的论点,即能者为师。
由此可见,《师说》不仅严正地驳斥了那些愚蠢的诽谤者,更可贵的是提出了三点崭新的、进步的“师道”思想:师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人人都可以为师,只要具有那样的能力;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某一方面比我好,在这一方面他就是我的师。这些思想把师的神秘性、权威性、封建性大大地减轻了;把师和弟子的关系合理化了,平等化了,把师法或家法的保守的壁垒打破了。这些思想是和他后来发展的“道统”思想矛盾的。这些思想是具有解放精神、具有深刻的人民性的思想。这是唐德宗时代在相对的稳定局面之下,城市繁荣、商业经济发展的反映。
因此,可以想象,这篇《师说》的流布,鼓舞和吸引了更多的青年后学,也因而招致了更多的顽固的“士大夫之族”的反对。实际上,韩愈也确乎因此官更难作,不断地遭到当权者的排挤。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贞元十九年(803),韩愈在监察御史的职位,第一次被当权的官僚集团赶出了长安,贬到阳山(今广东阳山),就是在作《师说》一年后。他这次被贬,原因可能很复杂,但照柳宗元所说,这篇《师说》至少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他由此“狂名”更大,为更多的顽固派所疾恶,更容易遭到莫名的排挤。然而韩愈在奖励后学这一点上,态度始终不变,只是到了元和以后,声势没有在贞元末年那么大就是了。到了宋代,有人为韩愈辩解,说他“非好为人师者也”(《五百家注音辩昌黎先生文集》卷十二引“洪曰”),这是说,由于学者归附,韩愈是不得已而“作之师”的。又有人以为韩愈“作《师说》,盖以师道自任”,但充其量不过“以传道受业解惑为事,则世俗训导之师,口耳之学耳”(俞文豹《吹剑三录》),这是指韩愈把师的封建作用大大地降低了。可见这篇《师说》的解放精神是不容易为一般封建士大夫所接受的。因此,它在当时的重大意义也就不难理解了。
篇15:韩愈师说体会
《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议论文,有着卓越的见解和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在本篇议论文中,作者运用流利畅达的笔触,通过反复论辩,申明了为师的性质与作用,论述了从师的重要意义与正确原则,批评了当时普遍存在的不重师道的不良习俗。此文是为李蟠而作,实际上是借此抨击那些自恃门第高贵、不肯从师学习甚至讥笑别人从师的士大夫阶层,有着鲜明的针砭时弊的作用。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做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文末并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做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文章体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推动了乐于从师善于学习的社会风气。
这篇文章是针对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写的。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在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可以为官。因此,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着尊“家法”而鄙师的心理。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并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是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主张“文以载道”,并且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篇16:韩愈师说体会
古代的孔子被后人尊为圣人,他的思想观点是否就十全十美、白璧无瑕呢?我们是否就该趴在他的跟前唯唯诺诺,对他的思想观点照搬不误呢?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我们就成了韩愈在文章中所反对的“官盛则近谀”了。我们都知道,这样做是过于绝对化的。我们对于圣人的'思想和观点也要客观地加以思索而不能盲从。例如,孔子对从事耕作的劳动人民是很看不起的,我们就不该支持他的这种观点。对农人那种大地般淳朴、宽厚和善良,我们很有必要好好学习,不管它是不是圣人、官人。
小孩子也有些方面是我们所不及的。一次,六岁的小表妹指着河中因凸石而撞击出的水花说:“看,它们在跳舞,还唱着歌儿呢!”我为她能触发出如此生动活泼的语句而惊奇,早已被生活磨擦得庸俗的我对她的那份纯真放射出的亮丽真的望尘莫及。
通过《师说》我懂得了在生活中,只要是“道”,我们就应当学习,不管它来自什么人的身上。不管什么样的人,总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们既不能因为某个人好的方面很少,而放弃向他学习,也不能因为某个人好的方面很多,而对他不完美的一面毫无批判地奉迎接受。我想这就是《师说》所要告诉我们的吧。
篇17:韩愈师说体会
“弟子不必不如师,是不必贤于弟子”,这是一个真理,并不是瞎说。老师和学生并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界限。在这门知识上老师高于学生,在另一门知识上,学生也可能高于老师;今天老师高于学生,明天学生可能高过老师。这也是辩证法,对里面的统一。老师和学生可以互相转换,学生要向老师学习,老师也要向学生学习之处。
《礼记》的《学记》有一段著名的话,意识也和这相近:“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肴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说命’曰:‘斅学半’。其此之谓乎!”礼记的话随着重在自反自强,不如韩愈说的更彻底。但是它所说的“教然后知困”,“教学相长”,所引的“斅学半”(就是说教学各居其半,相反而相成),就是在今天说来,也还是颠颇不破的。
做先生的必然同时做学生,或者首先做学生,像马克思所说的“教育者必先受教育”,这个道理说来很浅显,但是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却很不容易承认,特别是当老师当久了的人,或者像韩愈所说的“术业有专攻”的人,就很不容易接受这个辩证法。
老师们不容易接受这个道理,倒也事出有因。“弟子不必不如师,是不必贤于弟子”,虽是封建思想的代表者韩愈所提出来的一个观点,但是在封建时代却并不通行。正好相反,“天地君亲师”,在封建时代,老师是同“天地君亲”在一起,居高面临下,弟子哪里能同老师上下平等而又矛盾统一呢?老师毕竟是老师,师道尊严,神圣不可侵犯,弟子毕竟是弟子,怎可已超过老师?这个观点相沿成习。
新的师生关系,倒真像韩愈所说的,是“不耻相师”。就是互为老师,互为学生,彼此平等,不分尊卑,真正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谁有学问,谁就是老师。
从学生方面来讲,应该有“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尊重真理的精神;从老师方面来讲,也应该像孔夫子那样,有一点“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的雅量。
韩愈援引孔子的先例,作出判断说,“圣人无常师”。这句话的意识,是说真正聪明有学问的人,没有一个一定的老师;见人有学问,不管是谁,就认他为师。我想还得给他添一句:“师亦无常道,”就是当老师的并不经常等于真理。一个当老师的人,既要用于坚持自己的真理,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非真理。要保持师位的,不妨试一试这条方案,同学生们一道来为科学真理奋斗。
在另一方面,当学生的也应当了解;既然师和弟子并不以师必贤于弟子、弟子必不如师为条件,那末,今天的学生在看到老师的某一方面的短处以后,也就不应该马上得到结论说,老师,老师再不能做老师了。某一方面的短处并不等于一切方面的短处;反之,某一方面的长处也并不等于一切方面的长处。今天的学生担负着重大的使命,应该深切地认识自己知识的还很有限,必须虚心地向一切有所知、有所长的人学习,特别是向“术业有专攻”的老师们学习!
★ 师说教案
★ 《师说》的教案
★ 师说 教案
★ 马说教案
★ 师说课件
【韩愈师说教案(锦集17篇)】相关文章:
高一语文优秀教案2022-04-30
《马说》教案(语文版九年级上册)2022-08-08
师说教学反思2022-12-04
《你有勇气说吗》说课稿2023-02-04
《马说》 92022-12-21
马说课件2023-06-12
《马说》的课件2023-03-09
《祭十二郎文》教案第一课时2023-10-27
幸存的老教案:祭十二郎文2023-08-31
八年级语文上册《马说》教案2023-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