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阅读《赤壁赋》与《愚溪诗序》(精选5篇)由网友“星星她不说”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比较阅读《赤壁赋》与《愚溪诗序》,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篇1:愚溪诗序..
愚溪诗序..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以借景抒情的文笔,分析作者叙事怎样逐层深入,准确反映笔者思想境界。
2、思想教育目标:“不得不愚”情感的展示。
3、能力培养目标:指导学生体味其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
教学重点:
本课主要是借景抒情,在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之后,让学生找出叙述作者心志的语句,进而分析作者怎样逐层深入,达到达意的目的。
教学难点:用典的意义。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愚溪诗序》是柳宗元为他的“八愚诗”写的序。
首段叙述愚溪得名的由来,顺笔交代“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的经历。
第二段紧扣诗题“八愚”叙述愚溪八景的方位和其他特征,点明八景称愚乃“以余故,咸以愚辱焉”。
第三段进一步说明何以“是溪独见辱于愚”的原因,引出“凡为愚者莫我若也”的一番议论。作者自言“无以利世”,又引宁武子、颜子作陪,一味责己之愚,反话正说,沉痛至极。最后一段由溪虽“无利于世”却自有清溪本色转入“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继而写到作者创作八愚诗时,精神意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使结言落在“八愚诗”上。
通篇文章以“愚”字贯彻始终。时写愚溪,时写“愚”人;写愚溪之景,抒“愚”人之情。文中愚溪的形象正是作者的化身。人们由愚溪的“见辱于愚”,自会想到作者故作旷达而以“愚”人自居,他对贤愚颠倒的现实是多么愤恨。作者把牢骚不平隐含在写景叙事之中,辞语用意虽十分怨愤,不隐锋芒,但却并没有显露一点痕迹。
二、课文分析:
(一)题解:
1、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字子厚,河东解(山西运城县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贞元进士,授校书郎,调蓝田尉,升监察御史里行。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与韩愈一起倡导古文运动,同被列为“唐宋八大家”而并称韩柳,所做散文峭拔矫健,说理透彻。
2、《愚溪诗序》是柳宗元为《八愚诗》写的序,说明作诗的缘由。“八愚”的总根是“愚溪”,所以用《愚溪诗序》命名。只是,当年柳氏写的《八愚诗》早已佚失,而这篇序却一直传诵。除了篇末一句,这篇序也可以作为柳宗元写的山水游记一例来看待。它和柳宗元柳宗元著名《永州八记》一样,借山水游记一例来看待。借山水来抒发胸中的抑郁,把叙事,议论,抒情揉合在一起,行文曲折多变,吞吐万端,是柳宗元在柳州的刻意之作。
3、关于“序”:“序”是属于实用文体的'一种,是一种写在著作或诗文前边的文章。可以记叙,可以议论,可以说明。这种“序”也叫“书序”。
后来又有了宴集序,赠序等。古人宴集时,常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是为宴集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又有虽无聚会,也作文相赠,以表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就是赠序,如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二)阅读讲析
1、范读课文――自读课文――齐读、分组读、依次读,参考录音网址:
sucai.fwsir.com/index.php?search=
本篇全文共四百多字,委婉曲折,抑扬顿挫,借小序倾诉自己的遭遇,是一篇寓意深远的佳妙之作。
第1段写“愚溪”得名的由来。
先写实有此溪,交代溪水的地形方位,再写溪名无定,为下文定名提供根据和缘由。
第2段以“愚溪”为中心,以“愚溪”为中心,写出“八愚”的名字,紧扣诗题。
第3段先借孔子《论语》中智者乐水之说,转笔写溪之不适于用,依次说出“独见辱于愚的原因。”
第 4 段引《论语》中宁武子“智而为愚”,颜子“睿而为愚”来衬托我的“愚”,最后归结到溪水的命名上。
最后一段是全文的高潮,先从溪和人两方面说,然后合一。写溪水由上文的贬溪转入赞溪,写人由自贬而转入自赞。最后将自己与溪水合说,达到形神俱忘的化境。末尾一句点题作结,归到序诗。
2、字词句落实,要求会口译。参考网址:
www.ld.nbcom.net/guwenguanzhi/huhuadian/331150318.html?id=355
(三)鉴赏要点
1、托物兴辞,寓意深远。
作者不是客观地描写自然风景,而是托物兴辞,夹叙夹议,蕴藏着深厚的寓意和强烈的个人倾向。
作者借写愚溪来写自己。愚溪的风景和作者的行事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全文各段以“愚”字贯串。仅就第二段来看,虽然只有百余字,就一连用了十二个“愚”字。文章结构中心明确,作者在描写愚溪幽奇秀美的山光水色中,隐隐约约地折射出本人的影子。幽奇秀美的小溪却名之以“愚”,作者替“愚溪”不平,其实恰是为自己的遭遇不平。
“愚溪”美景被弃之与凄清冷寂的荒野,无人涉足,无人游赏,甚至无人过问,这正是作者自己生活遭遇的写照。欣赏愚溪美景的只有痛苦的柳宗元,同情柳宗元的却只有这落寞的愚溪。对愚溪遭遇的慨叹,不正是倾吐自己抱负和才能被淹没,遭打击的不平吗?情与景的交融,表达出对压抑人才的不合理社会的批判。
2、叙事,议论,抒情融于一体,写景善于布局,叙事井然有序,全文的“愚”为线索,写景,叙事有条理。八景的位置,距离交代得十分清楚,给人以立体感,叙述被贬、迁家,安家以及给愚溪定名等等,内容丰富,机构紧凑,极具匠心。而全文又无一处不贯穿作者的不平之鸣。
三、课文悟读
读柳宗元的《愚溪诗序》,为他的处境颇为不平的同时,更多的是为文章巧妙的艺术手法而拍案叫绝。古人说:不平则鸣。身处险恶处境中的柳宗元心中的怨恨不能不说,又不敢直接说;牢骚不能不发,又不敢直接发。因为稍有不慎,就会和王叔文一样丢掉性命。柳宗元毕竟是散文大家,这一篇《愚溪诗序》作为《八愚诗》的序,借题发挥,巧妙地抒发了心声。
??文章通篇以“愚”为线索,处处见“愚”,可是到底“愚”在何处呢?阅读文章自然不难找到答案。文中有“愚溪”“愚丘”“愚泉”“愚沟”“愚池”“愚堂”“愚亭”“愚岛”。似乎这“愚”在于山水。可是山水何愚之有呢?无疑,作者是借溪说人,以溪自比。文中说,“适类于予”。
那么柳宗元和“愚溪”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柳宗元真的“愚”而无用吗?对作者和.写作背景稍有了解,就会知道他一点也不“愚”。他入朝主政,力图变法,只因触及了当权者的利益,而落了个失败被贬。既然柳宗元不愚,那么到底什么人愚呢?这一问,就触及了文章的要害。柳宗元一心为国家、为百姓变法,可是一片忠心没有人看到,遇到攻击没有人主持公道。谁是愚人,不是清清楚楚吗?如此一步步探询过来,便可知道作者以“愚”自损,是反话正说:世人皆“愚”,惟我独明。读到这一步就明白,为什么柳宗元发了这样的牢骚而没有引来杀身之祸了。原来他把自己的思想隐藏在一层层的遮掩之后。
??四、亮点探究
??1、文章中许多句子都写到“愚”,阅读课文想一想,最重要的两个句子是哪两个?
??探究学习:最重要的应该是第1段的“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和第4段“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两句。前一句是全文“八愚”的根源,无这一句则无全文之“愚”。如果不是“我”“触罪”被贬到潇水之上,“愚溪”则不会有“愚”的名称,后一句则说明我“愚”的程度。这两句巧妙地在自责之中把心中的怨恨说得虽隐晦却痛快。
??2、作者为什么说宁武子和颜子“皆不得为真愚”?
??探究学习:这里作者是综合运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来突出自己的“愚”。宁武子能够分清“有道”和“无道”,“有道”则“智”,“无道”则“愚”,可见不是真正的“愚”;颜子虽然听孔子讲学从不提不同的意见,但是却能真正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可见是心领神会的,只是不说而已,这也不是真正的“愚”。而“我”遇到圣明的君主却说了不合事理的话、做了不合事理的事,才是真正的“愚”。作者说宁武子和颜子“皆不得为真愚”,一是从实情看,这两个人的确是“大智若愚”,更重要的是,这样说可以充分说明只有自己才是真正的愚。自嘲之中,把心中的不平,对宪宗的不满表现得十分强烈,而又不留下任何把柄。
??3、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土之居者”对冉溪名称的分歧?
??探究学习:这样可以自然地引出自己的命名,使“愚溪”的得名顺其自然,可以使自己借题发挥的用意既自然又比较隐蔽。
??4、比较下列句子中“焉”的用法或意思。
??①灌水之阳有溪焉
②得其尤绝者家焉
③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
④予得专而名焉
??探究学习:本文中含有“焉”字的句子较多,要能够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区别它们的用法和意思。
①句中的“焉”很容易理解为兼词,但从句子结构看前面已有主语“灌水之阳”,如果说成“灌水的北面有一条小溪在那里”便很别扭,所以还是理解为助词更好。
②句中的“焉”则应理解为兼词。因为“家”在这里为动词,“焉”跟在动词后面,不理解为兼词,则不妥当。
③句中的“焉”看上去是助词,因为上文“得泉”语意似乎已经说得很明,语气似乎也已经收住了,但是上句是叙述“行”这样一个动作,而不是(或主要不是)为了交代找到泉的方位,所以这个“焉”还是作为“兼词”(在那里)比较好,只是要注意翻译时这个“在那里”要提到前面做状语。
④句中的“焉”很明显是代词“它”,因为前面的“专”和“名”都是动词,如果“焉”不作代词则意思表达不清。
??5、找出文章中活用的词语,并解释它们在文中的意思。
??探究学习:文中词语活用的情况比较多,不弄清它们的用法,对句意的理解会很有影响。如“故姓是溪为冉溪”的“姓”,“名之以其能”的“名”,“得其尤绝者家焉”的“家”,“予得专而名焉”的“名”等都是名词动用,“咸以愚辱焉”的“辱”,“不能兴云雨”的“兴”,“虽辱而愚之”的“辱”等都是使动用法。
6、文言知识详见《明师对话》中《愚溪诗序》的“学法指南篇”。
三
篇2:愚溪诗序
篇3:愚溪诗序..
愚溪诗序..
教学目标 :
1、基础知识目标:以借景抒情的文笔,分析作者叙事怎样逐层深入,准确反映笔者思想境界。
2、思想教育目标:“不得不愚”情感的展示。
3、能力培养目标:指导学生体味其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
教学重点:
本课主要是借景抒情,在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之后,让学生找出叙述作者心志的语句,进而分析作者怎样逐层深入,达到达意的目的。
教学难点 :用典的意义。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
《愚溪诗序》是柳宗元为他的“八愚诗”写的序。
首段叙述愚溪得名的由来,顺笔交代“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的经历。
第二段紧扣诗题“八愚”叙述愚溪八景的方位和其他特征,点明八景称愚乃“以余故,咸以愚辱焉”。
第三段进一步说明何以“是溪独见辱于愚”的原因,引出“凡为愚者莫我若也”的一番议论。作者自言“无以利世”,又引宁武子、颜子作陪,一味责己之愚,反话正说,沉痛至极。最后一段由溪虽“无利于世”却自有清溪本色转入“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继而写到作者创作八愚诗时,精神意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使结言落在“八愚诗”上。
通篇文章以“愚”字贯彻始终。时写愚溪,时写“愚”人;写愚溪之景,抒“愚”人之情。文中愚溪的形象正是作者的化身。人们由愚溪的.“见辱于愚”,自会想到作者故作旷达而以“愚”人自居,他对贤愚颠倒的现实是多么愤恨。作者把牢骚不平隐含在写景叙事之中,辞语用意虽十分怨愤,不隐锋芒,但却并没有显露一点痕迹。
二、课文分析:
(一)题解:
1、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字子厚,河东解(山西运城县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贞元进士,授校书郎,调蓝田尉,升监察御史里行。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与韩愈一起倡导古文运动,同被列为“唐宋八大家”而并称韩柳,所做散文峭拔矫健,说理透彻。
2、《愚溪诗序》是柳宗元为《八愚诗》写的序,说明作诗的缘由。“八愚”的总根是“愚溪”,所以用《愚溪诗序》命名。只是,当年柳氏写的《八愚诗》早已佚失,而这篇序却一直传诵。除了篇末一句,这篇序也可以作为柳宗元写的山水游记一例来看待。它和柳宗元柳宗元著名《永州八记》一样,借山水游记一例来看待。借山水来抒发胸中的抑郁,把叙事,议论,抒情揉合在一起,行文曲折多变,吞吐万端,是柳宗元在柳州的刻意之作。
3、关于“序”:“序”是属于实用文体的一种,是一种写在著作或诗文前边的文章。可以记叙,可以议论,可以说明。这种“序”也叫“书序”。
后来又有了宴集序,赠序等。古人宴集时,常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是为宴集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又有虽无聚会,也作文相赠,以表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就是赠序,如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二)阅读讲析
1、范读课文――自读课文――齐读、分组读、依次读,参考录音网址:
sucai.ruiwen.com/index.php?search=
本篇全文共四百多字,委婉曲折,抑扬顿挫,借小序倾诉自己的遭遇,是一篇寓意深远的佳妙之作。
第1段写“愚溪”得名的由来。
先写实有此溪,交代溪水的地形方位,再写溪名无定,为下文定名提供根据和缘由。
第2段以“愚溪”为中心,以“愚溪”为中心,写出“八愚”的名字,紧扣诗题。
第3段先借孔子《论语》中智者乐水之说,转笔写溪之不适于用,依次说出“独见辱于愚的原因。”
第 4 段引《论语》中宁武子“智而为愚”,颜子“睿而为愚”来衬托我的“愚”,最后归结到溪水的命名上。
最后一段是全文的高潮,先从溪和人两方面说,然后合一。写溪水由上文的贬溪转入赞溪,写人由自贬而转入自赞。最后将自己与溪水合说,达到形神俱忘的化境。末尾一句点题作结,归到序诗。
2、字词句落实,要求会口译。参考网址:
www.ld.nbcom.net/guwenguanzhi/huhuadian/331150318.asp?id=355
(三)鉴赏要点
1、托物兴辞,寓意深远。
作者不是客观地描写自然风景,而是托物兴辞,夹叙夹议,蕴藏着深厚的寓意和强烈的个人倾向。
作者借写愚溪来写自己。愚溪的风景和作者的行事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全文各段以“愚”字贯串。仅就第二段来看,虽然只有百余字,就一连用了十二个“愚”字。文章结构中心明确,作者在描写愚溪幽奇秀美的山光水色中,隐隐约约地折射出本人的影子。幽奇秀美的小溪却名之以“愚”,作者替“愚溪”不平,其实恰是为自己的遭遇不平。
“愚溪”美景被弃之与凄清冷寂的荒野,无人涉足,无人游赏,甚至无人过问,这正是作者自己生活遭遇的写照。欣赏愚溪美景的只有痛苦的柳宗元,同情柳宗元的却只有这落寞的愚溪。对愚溪遭遇的慨叹,不正是倾吐自己抱负和才能被淹没,遭打击的不平吗?情与景的交融,表达出对压抑人才的不合理社会的批判。
2、叙事,议论,抒情融于一体,写景善于布局,叙事井然有序,全文的“愚”为线索,写景,叙事有条理。八景的位置,距离交代得十分清楚,给人以立体感,叙述被贬、迁家,安家以及给愚溪定名等等,内容丰富,机构紧凑,极具匠心。而全文又无一处不贯穿作者的不平之鸣。
三、课文悟读
篇4:《愚溪诗序》 (网友来稿)
《愚溪诗序》 (网友来稿)
武汉光华学校高中部 张金昌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2、继续学习并积累一些文言实词,掌握几个文言虚词的用法。
3、培养学生借助文本材料体会作者思想情感及剖析文章主旨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主动积累文言词语的意识和培养自渎文言文的能力。
2、“正话反说”的理解。
3、典故的作用及对典故的正确理解。这也是本文的一个难点。
[教法构想]:
1、本文语言浅显,不必多讲,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渎能力。
2、教学要突出重点,围绕“愚”来理解、学习本文。
3、引入研讨法,在学生自主探索中拓展学生知识和提高自学能力。
4、提高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教法要灵活多变,放手学生自渎,并适当拓展。
[教学课时]:
1、拟用两个课时。
2、第一课时,读熟读懂,理清思路,归纳内容,画出“八溪”;
第二课时,抓住“愚”,作深入分析,体会作者的思想,完成训练。
[分课时.教案]:
第 一 课 时
一、引入:
从唐代的“古文运动”谈起:
有唐以来,为了扫除齐梁遗留下的浮华文风,陈子昂为先声,韩愈、柳宗元倡导并推行了文学革新运动,由于创作上注重思想内容和文学的社会作用,效仿先秦古文,故称“古文运动”。韩愈和柳宗元既是运动的倡导者,也是运动的实践者,他们写下了许多优美的“古文”(韩柳二人文学成就卓著,并列于“唐宋八大家”之中)。
同学们刚刚学过韩愈的那篇“至情之文”━━《祭十二郎文》,今天,我们再读一读柳宗元的风格清新的诗序《愚溪诗序》。
二、导读:
1、作者:(小黑板或其他形式)
[补充材料]: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唐中期著名文学家。因和刘禹锡参与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后仕官柳州,人又称之为柳柳州。其代表作是大家都熟悉的《永州八记》。
2、题解:
《愚溪诗序》是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所作。文章题为“愚溪”,实际上,所记内容是当时作者心境的反映。文章借愚溪风景抒发了自己被埋没受屈辱、不得不愚的悲愤心情。
从题目上看,这篇文章是一篇诗序,再看课文结尾,我们知道这是为《八愚诗》写的序言。
问:序是什么?
序是著作、诗文集子前面的说明性文字。古代有文序、宴集序、赠序等,本文属于诗序,是文序的一种。
[补充]: 宴集序, 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赠序, 如韩愈的《送李愿归盘谷序》等。
三、检查预习情况(早自习教师已范读了原文):阅读。
1、个读:
正音;提示节奏和情感的把握。
2、齐诵:
要求读得流畅、自然、投入。
四、交流阅读:读懂全文,理清思路。
[要求]:
1、分成学习小组(也可同位同学合作),读文读注,一同学读原文,一同学口译,不懂的地方共同研讨,还不懂的记下来,质疑。
2、理清思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步骤]:
☆ 学生分组阅读、翻译(6-8分钟)。
积累实词(愚、家、适等);学习虚词(为、见┄┄于等)。
☆ 教师巡回指导,解疑答难。
指导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等。
☆ 师生互动,概括文章的内容。
[归纳]:
(一)交代溪水的位置并为之更名。
(二)叙写“愚溪八景”。
(三)点明命名原因:“无以利世”。
(四)对照古人言“愚”。
(五)点题:名愚实不愚。
五、重点学习:(当堂训练)
1、快速找出:
愚溪、愚丘、愚泉、愚沟、愚池、愚堂、愚亭、愚岛。
2、画出“愚溪八景”来:
学生配合自主完成,一名同学慢读,另一名同学在纸上画出来。
◆板演的一组在黑板上画。
◆其他同学在下面画。
[图示]:愚溪八景
六、小结。齐诵课文。
七、作业:
1、预习作业:
①熟读课文,背诵最后一段。
②课下探讨:本文的“愚”有何深意?
2、完成课后练习四。
第 二 课 时
一、引入:
简单说明,齐诵课文。
二、研读课文:
(A)、快速阅读全文:
把文中的“愚”字划出来。认真体会其深刻含义。
[方法]:
找一找,读一读,议一议。最后归纳主题。
[提示]:
(1)更名“愚溪”→(以予故)咸以愚辱焉→(无以利世,类于余)可用“愚”名之→专而名→名愚实不愚。
(2)明确:文中的“愚”,不是真愚,而是作者的愤激之言,大多数是正话反说。这一点要引导学生细心体会。
[归纳]:结合以上分析,学生自主归纳----全文以一“愚”字贯穿,借“愚”言志,借愚溪风景抒发了自己被埋没受屈辱不得不愚的悲愤心情。
(B)重点研读文章最后一段:
方法: 阅读,研讨,比较。
问题:比较柳宗元和“愚溪”,理清柳宗元、“愚溪”和“愚”的关系:学生可以自由发表意见。
根据学生阅读分析情况归纳:
“愚溪” ←←←→→→ 柳宗元
↓ ↓
清莹秀澈 ←←←→→→ 情操高尚
↓[却] ↓[却]
无以利世 ←←←→→→ 被贬永州
‖ ‖
〖无人问津:惋惜〗←←→〖抱负难展:悲愤〗
三、小结并再读课文。
略述:托物兴辞,夹叙夹议。
四、当堂训练:
找出文中引用的典故,联系以前所学,结合文本下面的注解,谈谈这些典故在文章中的作用:
①愚公谷 。
②孔子:智者乐水。
③蛟龙(《劝学》)。
④宁武子、颜子 。
⑤鸿蒙、希夷 。
五、完成作业:
(1)完成《新学案》的知识掌握和能力提高部分。
(2)拓展阅读:阅读《语文读本》的《指南录后序》,比较序文的特点,做读书笔记。
作者邮箱: zjc691021@yahoo.com.cn
[1]
《愚溪诗序》教案(网友来稿)教案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5:《愚溪诗序》说课稿
高中语文《愚溪诗序》说课稿
一、说学情分析
我所执教的两个班是文科普通班,学生总体上水平不高,但对于柳宗元的作品并不陌生,对《愚溪诗序》的字词理解没有太大问题。作为《八愚诗》的序言,本文明写是“八愚”名称的由来、写作原由、暗中蕴涵的却是柳宗元不为统治者认。遭到排挤、打击的愤懑之情。对此,学生理解难度较大。因此,教师必须补充相关背景,引导学生反复品读,悟出作者的心声。
二、说教材分析
《愚溪诗序》安排在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第三课。这一单元是继续学习中国古代散文,共有四篇文章,它们是《陈情表》《祭十二郎文》《愚溪诗序》《赤壁赋》。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是欣赏古代散文,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在熟悉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着重鉴赏文章的语言特色和遣词用字的妙处。《愚溪诗序》作者柳宗元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继承了屈原以来“不平则鸣”的创作传统,强调“文者以明道”。他的这篇文章忽而写景,忽而写情,忽而议论,全文用自嘲的笔法凭27个愚字连缀成文,表达了孤愤抑郁的情怀,形成了寓情于景,托物起兴的艺术特色。就本文而言,它既有独特的语言特色,又有较强的思想内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特色上,进而理解作者的心声。
三、说目标确立
知识目标:
理清文章线索,总体把握文章内容;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古代散文诵读、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
领会作者对压抑人才的不合理社会的批判。
重点:
1、理解作者以“愚”自称的深刻含意 (“愚”字是课文的题眼,抓住了“愚”,也就抓住了文章的灵魂)
2、掌握夹叙夹议,寓情于景的写作特点(为了将读写更好地结合,积累写作方法)
难点:
1、注意作者如何正话反说的。(时代的原因,封建社会对人们思想的钳制)
2、体会文中用典的深刻含意。(典故人物历时较久远,用在文中是为了衬托作者)
四、说教法
在本文的学习上,采用“自学――互学――研讨”的步骤来学习。自学是指先结合注解初读,涉及到注解无法解决的问题再自行查阅工具书;互学是指这篇文本哪些字词是需要重点掌握的,哪些句式是需要注意的,这些内容都可以通过交流互动来解决。解决不了的,老师要随时点拨。研讨即围绕学生自学、互学中的发现,重点研讨疑难问题,感悟文中蕴藏的思想情感,学出深度,品出意味。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学生介绍有关柳宗元的知识,不足之处由教师补充。
2、由学生简介“序”的文体特点,教师补充。
明确:序,文体一种,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性文字。后又在宴集序、赠序等。古人宴集时,常共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是为宴集序,如我们学过的《兰亭集序》;后虽无集会,也作文相赠,以表惜别、祝愿、劝勉之意,这就是赠序,如《送东阳马生序》。
(二)初读课文
朗读课文,要求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情味。比如对于反复出现的“愚”字,要借助适当的停顿,显出情味。在读的同时,把重点的字词、句式标出来以便交流。
(三)展开互学
通过自学,有部分知识理解了,有部分知识不太了解,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并确定本文的重点的字词句。
(1)通假字 知与智,纪与记
(2)古今异义 阳:指山之南、水之北。笼:文中文指包括概括。凡:总共。
(3)词类活用 姓:名词动用,取姓、取名。家:名词动用,安家。愚:意动用法,以之为愚。
(4)特殊句式 寂寥而莫我知也(宾语前置);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被动句);适类于予(状语后置)。
(四)研读。
1、围绕文题中的“愚”,梳理文章脉络。本文以“愚”字相贯通,愚字成了内容凝聚的`焦眯,体式建构的支点。
2、研读讨论转笔内容,参悟“愚”深层次的含义及表达感情。
问:你认为“愚溪”真的“愚”吗?作者真的“愚”吗?请结合文中具体的内容研讨。明确:溪不愚且很美,作者不愚且是才华横溢。
3、研读类比手法,体味艺术之妙。
问:既是愤激在心,为何不直接抒发出来,而是要借“愚溪”来发挥呢?
明确:因为溪与已物我合一,溪水虽然景色秀美,但地处荒远,“无以利世”故显得“愚”;作者“我”虽然才华横溢,但“不合于俗”,抱负无以施展,也是“无以利世”,同样“愚”,以溪类比,写溪实际上是写作者自己。有了溪的物象寄托,自己的情志变直为曲,化枯为腴,有了无限的想象窨,有了耐人寻味的意趣,这比直言既多了哲理,更多了妙趣。这正是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突出特色。
4、通过研读,畅谈你的感想。
问:对柳宗无心中的愤激,你怎样看?结合当,说说“不合于俗“的内涵。
这一道开放性思考题,重要培养学生学生的理性思维,正确弘扬传统文化精神。
明确:
宁可被排挤,也不曲已逢迎,不同流合污,保持独立人格和高尚节操,这是柳宗元,也是传统文化熏陶下的文人共的美好的品质,应该加以弘扬。
既要才华横溢,又要广有亲和力,善于与时俱进,多方合作,和谐相处,唯有综合能力高强的人,才能真正担当大任,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完成济世的美好愿望。高尚不等于高傲,独立不是孤立,仅以悲情演绎崇高还不够,这里有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
在合作互补的当今社会,不合于众,就是自动淘汰。健全的人格比单一的才能更重。当然,合众不是曲已,而是参与和互补共赢。
六、总结
1、本文体现了“序“的哪些特点?
明确:交代关于写作缘由、背景、“八愚”的来历和作品价值。
2、本文最鲜明的特色是什么?
明确:以溪自比,借溪发挥、托溪言志。曲尽愤激。
七、作业:
请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柳宗元的诗歌和散文,写一篇《我所认识的柳宗元》。
★ 赤壁赋说课稿
★ 《愚溪诗序》教案
【比较阅读《赤壁赋》与《愚溪诗序》(精选5篇)】相关文章:
幸存的老教案:赤壁赋2022-09-04
《赤壁赋》课文反思总结2023-05-20
旦携谢山人至愚池原文及赏析2023-01-03
文言文教学心得2023-03-11
三文言文部分词类活用总结2022-10-28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2024-05-16
对文言文教学的困惑2023-01-10
高中语文第三、四册目录2022-07-24
刘禹锡对迁谪文学传统的突破的2022-06-09
初中文言文常见虚词的用法(网友来稿)2023-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