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法口算》的教案设计

时间:2023-05-11 08:11:36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减法口算》的教案设计(精选13篇)由网友“KoK”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减法口算》的教案设计,希望大家能够受用!

《减法口算》的教案设计

篇1:口算加、减法(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能正确地口算整百整十数加、减整百整十数,以及整万数的加、减。

(二)培养学生推理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口算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计算的正确性。

教具和学具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板演:

40000简写成(  );70000简写成(  )。

2.教师出示口算卡片,指定一名学生口答,并说一说口算过程。

27+38=  670+80= 520+400= 64-38=

530-400=  730-300=  80-54= 430+70=

540-200=  35+16=  360-80=  250+400=

(二)学习新课

教师谈话:过去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及两位数加、减整百数的口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口算加、减法。(板书课题:口算加、减法)今天学习的口算加、减法与过去有什么不同呢?

教师把复习中最后一道口算题改为250+470,即课本题中的例1,也就是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

1.教学例1。

口算:250+470。

提问:同学们会口算250+400,那么怎样口算250+470呢?

有250+400的基础,同学们可能会想到:先用250+400=650,再用650+70=720。

教师肯定上面的算法是正确的,然后提出:还可以怎样想呢?

相邻的两位同学可以互相商量,然后全班交流。可能会出现下面几种想法:

(1)50+70=120,200+400=600,600+120=720;

(2)25+47=72,推出250+470=720。

教师肯定以上几种想法都是正确的。

2.教学例2。

口算:540-370。

启发性提问:同学们会口算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那么怎样口算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呢?

相邻的两位同学互相商量,然后全班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540-300=240,240-70=170;

(2)54-37=17,推出540-370=170;

(3)140-70=70,500-100-300=100,100+70=170。

教师肯定以上想法都是正确的。

练一练

(1)口算:(要求说出口算过程,你认为哪种方法容易就用那种方法。)

360+180=  520-150=

410-240=  370+580=

(2)列出算式,口算出得数。

一个数是390,另一个数比它多150。另一个数是多少?

3.教学例3。

口算:

(1)17万+8万=________万

由学生说一说怎样想?

学生可能会说出:因为17+8=25,所以17万+8万=25万。

(2) 24万+19万=________万

因为24+19=43,所以24万+19万=43万。

(3)27万-4万=________万

因为27-4=23,所以27万-4万=23万。

(4)35万-28万=________万

因为35-28=7,所以35万-28万=7万。

练一练

(1)口算,要求说出口算过程。

34万+18万=  23万-18万=

250万+750万=  50万-27万=

(2)列出算式,并口算出得数。

一个数是820万,另一个数比它少150万,这个数是多少?

(三)巩固反馈

1.全体同学笔答。

(1)口算下面各题,并把得数填在空格里。(用竖行的每个数与横行的每个数相加)

(2)口算下面各题,并把得数填在空格里。(用竖行的每个数作被减数,分别去减横行中的每个数)

订正时,个别的题让学生说一说口算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提问:

(1)观察表(1), 在加法中,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变了,引起和有什么变化?

(2)观察表(2),在减法中,被减数不变,减数变化了,引起差有什么变化?

2.全体同学试做练习四的第5题。

温泉乡今年修了4条水渠,总长1608米,等于去年修的3倍。今年比去年多修多少米?

在试作的基础上,由学生说一说怎样想的,说一说解题思路。从问题出发来想:

要想求“今年比去年多修多少米”,必须知道今年修多少米,去年修多少米。已知今年修的水渠总长是1608米,去年修多少米没有直接告诉,但告诉我们今年修的1608米等于去年修的3倍,这样就可以求出去年修的米数。

根据学生的讲述,教师画出下面的解题思路图。

由学生独立列出等式,并解答出来。

答:今年比去年多修1072米。

提问:题目中“今年修了4条水渠”这个条件怎么在列式中没有用上?

(这个条件和要求的问题没有关系。)

3.课后练习:

练习四第1,4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内容是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减整百及整十数的口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学习整百整十数相加减和整万数相加减的口算。

本节课先复习前面学过的有关口算内容,为新课作好准备。由已学过的250+400引出例1,启发学生想出口算过程比较自然,同时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来想。学生口算时,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怎样想得快就怎样算。这样安排,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例2减法的口算,启发学生根据加法的口算方法迁移到减法的口算,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本节课的练习比较充分,除了边讲边练外,还安排了集中练习。在集中练习中,除了练习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外,还引导学生观察和、差的变化,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对课本练习题中的一些难点,在课堂上解决,达到了当堂巩固,减轻学生课外负担的目的,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板书设计

口算加减法

例1  口算250+470=(720)

这样想:

(1)250+400=650

650+70=720

(2)50+70=120

200+400=600

600+120=720

(3)25+47=72

250+470=720

例2  口算540-370=(170)

这样想:

(1)540-300=240

240-70=170

(2)54-37=17

540-370=170

(3)140-70=70

500-300-100=100

100+70=170

例3  口算

17万+8万=25万

24万+19万=43万

27万-4万=23万

35万-28万=7万

篇2:《口算乘法》教案设计

《口算乘法》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41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教学重点:

1、体验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多种口算方法。

2、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

1、体验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多种口算方法。

2、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口算练习

303

206

204

133

24

950

1202

407

23

232

4002

让学生任选两题说说口算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41页例1.

出示例1.观察,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师:要求3筐草莓有多少盒,也就是求3个15是多少,怎样列式呢?

生回答,教师板书:153

教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方法一:将15分成10和5,口算103=30.53=15.30+15=45.

方法二:根据竖式计算的方法,想53=15,个位上的`数相乘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十位上的数1和3相乘得3个十,加上个位上进上来1个十,就是4个十,口算结果是45.

教师对学生的口算方法给予归纳总结并板书,在黑板上加以平价,方便全体学生了解不同方法的口算过程。

教师:想一想,1503=

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方法,教师板书。

小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看,可以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与一位数乘一位数的积相加,就可以算出结果;还可以利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进行口算,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即先口算几百几十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在后面添一个0.

2、学习教材第42页例2.

篇3:复习加、减法口算和应用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27~28页复习。

教学要求:

1、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万以内加、减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提高学生的口算和估算能力。

2、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地进行解答。

教学过程 :

一、揭示课题

二、复习口算

1、做复习第1题。

(1)       小黑板出示第(1)题,让学生口算。一组一组算得数。

提问:竖着看,两位数加两位数是怎样算的?两位数减两位数呢?

横着看,加法口算和减法口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       小黑板出示第(2)题,让学生口算。一组一组算得数。(教法可仿第(1)题)

(3)       小结:从上面的题可以看出,口算万以内的加、减法,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板书: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口算加法和减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引导学生说出加法里哪一位上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减法里哪一位上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

2、做复习第2题。

让学生在书上写得数,4分时间完成。然后集体校对订正,并了解口算的正确率和速度情况。

3、做复习题第3题。

让学生口头估计得数各是几十多,说一说各是怎样想的。

三、复习应用题。

1、做复习第4题。

(1)       读题,让学生说出条件和问题。

(2)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3)       检查板演,订正。

(4)       用24-10来计算,还可以怎样提问题?为什么?

2、做复习第5题。

3、做复习第6题。(用小黑板出示)

(1)       读题。提问:第6题缺了什么?根据问题应补什么条件?(提示学生注意哪个年级本数多)

学生口头补条件,老师板书。提问:为什么要补二年级送去多少本?

4、讨论复习题第7题。

(1)       让学生说一说图意。

求第(1)个问题要知道哪两个条件?求第(2)个问题呢?

(2)       你喜欢哪两种玩具?和同学说一说。

要求列式计算。

提问:这道题用的什么方法?为什么用加法?

(3)       分小组讨论还能提哪些问题,然后在班内交流。

四、课堂作业 :复习第6题、第7题的(1)、(2)两题。

篇4:第七册口算加、减法习题

第七册口算加、减法(习题精选)

习题精选

1、口算下列各题。

(1) 540+370= (5) 450+560=

(2) 750-180= (6) 320-190=

(3) 490+250= (7) 170+290=

(4) 620-240= (8) 850-590=

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 15万+36万=( )万

(2) 87万-39万=( )万

(3) 370万+590万=( )

(4) 910万-470万=( )

(5) 100万-47万=( )

3、列式口算

(1) 一个数是690,另一个数比它多150另一个数是多少?

(2) 一个数是120万,另一个数比它少70万。另一数是多少?

(3) 一个数是280,它比另一个数多90。另一个数是多少?

答案:

1、口算下列各题。

(1) 910 (5) 1010

(2) 570 (6) 130

(3) 740 (7) 460

(4) 380 (8) 260

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51 (2)48 (3)960万 (4)440万 (5)53万

3、列式口算

(1) 690+150=840

(2) 120万-70万=50万

(3) 280-90=190

篇5:三年级数学《口算》教案设计

三年级数学《口算》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3、4页例1、例1和“练一练”,练习第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理解、掌握一位数与几十、几百和几千相乘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类比和综合等初步的思维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即用乘法的意义具体分析用一位数与一个数每一位上的数乘所表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

大象运木头的情景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你们看大象正在帮助工人叔叔运木头呢!(出示情景图)

从图上可以看出,一头大象运了多少根木头?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谈话:现在有3头大象,一共可以运多少根木头呢?你准备怎么列式计算?

2、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出算式。(可能是20×3,3×20,也可能是20+20+20)

3、20×3等于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想法:(1)20×3=20+20+20=60,(2)3个2堆是6堆,6队是60根,(3)20就是2个十,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就是60,(4)2×3=6,20×3=60

4、组织学生对各种算法进行交流讨论:你认为哪一种算法比较简单?为什么?

5、根据刚才的算法,你会试着做以下的`题目吗?

试一试:200×3=3×200=

×3=3×2000=

做完后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6、独立完成练一练第1题,并集体订正。

订正时让学生观察比较每一组题:你发现了什么?

7、谈话:一头大象运20根木头,那么照这样计算:8头大象一共运了多少根木头?你准备怎样列式?

8、20×8(或8×20)你是怎样算的?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9、学生独立尝试完成练一练第2题。教师巡视指导并集体订正。订正时选几题让学生说一说分别是怎样想的?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3题

(1)理解题意后独立填写得数。

(2)集体订正时适当提问是怎样想的?特别是:800×5为什么得4000。

2、练习一第1题

(1)用口算卡片的形式进行口算。

(2)独立在书上完成。

3、独立完成第3题。

4、谈话:1时等于几分?那么3时是多少分呢?是怎样算的?5时?6时呢?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口算乘法)

五、课堂作业:习一第2、4题。

篇6:《口算乘法》教学教案设计

《口算乘法》教学教案设计

1.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过程,能比较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学会运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算后指名任选一道题说说口算方法。

205 306 470 1005 3200

3200 5003 10006 232 123

2、抢答:

3个十是( )? 30是( )个十?300是( )个百? 60是( )个十?9个十是( )? 3个30是( )?

3、小结导入:以上的练习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今天,我们用这些知识做铺垫,来学习新知识。板书:口算乘法。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邮递员叔叔每天工作的情况。

(1)同学们从图中发现什么信息?

(2)你能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2、分小组讨论交流。

3、学习例1

(1)指名说说你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提出什么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整理板书如下:

问题A:邮递员叔叔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

(2) 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怎么解决?小组讨论。

(3)生汇报交流: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口算方法。

2、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第2个问题

问题B:邮递员叔叔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

(1) 学生独立解答。

(2)小组讨论后汇报口算方法: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口算时只要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三、实践应用

1、生完成第58页做一做。

(1)看谁算的对又快。

(2)指名汇报口算结果。并任选一题说说你的口算过程。

2、独立完成第60第3题,然后同桌交流。

3、开火车口算比赛:第60页 第1、2两题。

四、全课总结

1、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不明白的或需要提醒大家的吗?

2、全课总结。

篇7:《口算乘法》优秀教案设计

《口算乘法》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整数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5、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具准备:图片、题卡、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你们想知道一些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吗?(出示六种交通工具的'时速的图片)

2、你还知道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吗?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

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行16千米。

特快列车1小时约行160千米。

1)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怎样列式?如何计算?

小组交流讨论。小组汇报

学生1:10+6=16,10×3=30,6×3=18,30+18=48

学生2: 1 6

× 3

4 8

问:那种方法更快的计算?你喜欢那种方法?

练一练:选择你喜欢的方法快速的计算并说一说你的方法

18×4= 24×3= 25×2= 14×6=

2) 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怎么列式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比较两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

练习:选择你喜欢的快捷的方法计算并说一说你的方法

130×5= 2×380= 150×6= 7×13= 460×2=

口算乘法的方法是什么?

师生归纳总结口算方法;一位数与几百几十相乘,先乘因数0前面的数,再在乘积的后面添上一个0。

板书课题:口算乘法

三、巩固新知:

1、练习六第1题。将得数写在树叶旁边。

2、练习六第1题和第2题。应用乘法口算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六第4题和第5题 口算练习(略)

拓展训练:120×20 30×2400 360×50 710×300

四、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怎样快速的计算?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48页6--9。

学习之友练习一

篇8: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内容:

教材99~100期末~复习0

教学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正确熟练地进行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

教学准备:

第100页第八题的教具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篇9: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二、复习口算。

1、完成期末复习6。

(1)学生独立口算。

(2)集体交流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3)比一比。

①竖着比一比,每一行的三道题在算法上有什么不同?

②横着比一比,每一行的两道题在口算上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4)老师小结:

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方法不惟一,同学们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口算,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都要从十位算起;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都从个位算起。

2、完成期末自习7。

(1)教师说明题意“不计算,你能说出哪几道题的.得数比50小,哪几题的得数比50大”。

(2)学生独立估计,集体交流说说估计时你是怎样想的?怎样比能很快地看出来?(同一组的上下两题也可以比一比)

3、完成期末复习8。

(1)出示第8题的教具图,全班同学集体练几遍。

(2)同桌同不合作,朴互算,相互评。

4、完成期末复习9。

15题口算要求学生在3分钟内完成,做完后请学生自查一遍,养成良好的习惯,集体订正时统计全对人数,了解学生错题情况,及时订正。

5、完成期末复习10。

(1)出示第9题看题说说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已知男孩有8张邮票,小女孩有12张邮票,求小女孩比小男孩多多少张?)

(2)学生自己解答第1题,集体交流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集体口答。

(3)第2题同桌同学先讨论,再口答,说说是怎样想的?

三、复习总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怎样口算?

四、作业布置。

篇10:第七册口算加、减法教学建议

第七册口算加、减法(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的口算整百整十数加、减整百整十,以及整万数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减整十整百数的口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教学整百整十数相加、减和整万数相加减的口算。口算具有简便、快速的特点。在教学中要讲清算理,使学生掌握算法,注意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教学例1之前,教材安排了两个复习内容,一是两位数相加、减及几百几十加、减整百或整十数的口算,有需要进位或退位相加减的,也有不需要退位的;二是复习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这些旧知识的复习,为新知识的`学习作了准备。

例1是教学几百几十相加需要进位的口算,它是在旧知识几百几十加上几十需要进位的基础上的发展,第二个加数的百位上又多了数字,计算方法可以根据自己口算的习惯来确定方法,教学几种不同的口算方法。

例2是数学几百几十相减需要退位的,同样与过去知识紧密相连,教材只给出了一种口算方法,其余留给学生去思考。这就要求学生积极动脑,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怎样算得快就怎样算。

在例1与例2之后教材安排做一做,是为了巩固例1与例2两种类型口算的方法。

例3是教学整万数相加减,计算方法与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相同,只要把“万”前面的数相加减,再添写一个“万”字。在这四道口算题中,由易到难,由加到减,先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再计算两位数相加。在减法中,先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再计算减两位数需要退位的。做一做是为进一步巩固整万数相加减安排的,属于形成性练习。

教法建议

在教学例1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地交流探讨不同的口算方法,教师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了解学生掌握的不同方法。(可能会有四种方法)对于合理的方法教师要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其中方法之一:250+470等于25个十加47个十等于72个十也就等于720,教师可重点讲解,帮助其他学生理解。

例2的教学由于有了例1的基础,可让学生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大胆尝试,说出口算的方法。

教学例3前,先让学生将40000和70000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然后提问:4万与7万和起来是多少万?从而引出例3。这部分知识不难理解,学生可独立完成。教师重点提示结果中不要丢?quot;万"字。

最后可增加一些判断练习,例如:17万+8万=25万

篇11:《加法和减法一》教案设计

《加法和减法一》教案设计

口算

加法(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 求原来有多少(即被减数)的加法计算的实际问题)减法(两位数减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 求去掉多少(即减数)的减法计算的实际问题)

笔算

求相差数的实际问题从表里可以看到,教材的编排是先教学口算,再教学笔算;教学口算把加法和减法分开进行,教学笔算把加法和减法合在一起;解决实际问题和计算教学穿插进行。这样编排有三个好处: 一是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比较容易,结合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增加了内容的容量和挑战性。二是教学加法口算通过摆小棒和拨算珠获得计算思路和方法,这些数学活动经验可以迁移应用于减法口算和加、减法笔算的教学中去,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新知。三是本单元教学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较难理解,与计算教学交叉安排,分散了教学难点,还增加了练习机会,有利于学生巩固和掌握。

1 操作学具,获得算法。

第46页例题在列出算式45+30以后,先让学生用摆小棒和拨算珠的方法计算。学生在一年级(上册)里初步形成了用小棒计算的经验,完全能够用来解决新的计算问题。拨算珠计算虽然是第一次,学生也能进行。操作学具进行计算的目的不限于得到结果,更要从中体会计算的步骤和方法。教材要求学生交流操作学具的思考,体会都是先把40和30相加,从而得到“蘑菇”卡通的算法。计算45+3仍然先摆小棒或拨算珠,经历两位数加一位数算法的探索过程,从中抽象出“番茄”卡通的算法,再次体验使用学具是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

第52页例题在计算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教学两位数减整十数,教材让学生经历与两位数加整十数同样的学习过程,便于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至于两位数减一位数,不再编排例题,让学生独立“试一试”。教材鼓励学生通过推理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少数学生也可以再次经历操作学具探索算法的过程。

第59页例题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法,是学生第一次学习笔算。摆小棒和拨算珠都能使学生理解两个加数中的40和30相加、3和1相加。为了便于个位上的数分别相加和十位上的数分别相加,竖式应把两个加数的个位与十位分别对齐。学生体会了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很方便,就会自觉迁移到两位数减法中去。所以,“试一试”不要操作学具,直接让学生用竖式计算。教材要求学生说说竖式计算加、减法要注意什么,是组织学生总结计算法则。这里最重要的一点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即写竖式分别把个位上的数对齐,把十位上的数对齐。至于从个位算起,在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中不宜十分强调,待以后教学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学生自然会有深切的体会。

2 比较算法,理清思路。

在计算教学中,教材三次组织算法的比较。第一次是比较两位数加整十数与两位数加一位数,前者先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即十位上的数相加),后者先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即个位上的数相加)。这种比较能让学生理清不同情况的计算思路,掌握算法,也渗透了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的思想,有益于竖式的教学。教学时可分三个层次进行: 首先在例题里比较45+30和45+3的计算,初步知道计算过程的不同点;然后是“想想做做”第1题,比较学具操作过程和计算时的思考,从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变化到整十数或一位数加整十数;最后是“想想做做”第2题,分别比三组题的计算,得到概括性的认识。第二次是比较两位数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减一位数,教材的设计与加法相似。第三次是比较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与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竖式,蕴含在“用竖式计算加、减法,要注意什么”这个问题里。在比较中得出列竖式的相同点,从而初步明确笔算的法则。

另外,第48页第4题比较三组算式,让学生初步发现“两个加数调换位置,和不变”,渗透加法交换律。如果再比一比同组算式的计算,能进一步掌握口算方法。

3 重视估算。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要求“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本单元在教学口算和笔算的同时教学估算,要求学生不算出结果,说出得数是几十多。分别安排在练习七、练习八和单元复习里。教学方法是在能进行口算、笔算的基础上,引导估算。

第51页第2题先说出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的得数是几十多,再计算。这是第一次出现估算。教材先作出估算的示范“65+30得数是九十多”,让学生自己想出估算的方法。有的学生可能想“先算60+30得90,所以得数是九十多”,有的学生可能想“六十几加30得九十多”……《标准》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他们的估算策略会有所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学时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方法多样化。“先估算、再计算”在这里能通过计算验证估算是否合理,在以后能利用估算监控计算是否正确。第3题不算出得数,判断两个算式的大小关系。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开放的,可以通过估算作出判断,也可以应用其他的知识经验。如47+2○47+20,左边的算式得数是四十多,右边的算式得数是六十多,所以填“<”。如果学生从一个加数相同,另一个加数小,和也小的角度作出判断,是应当充分肯定的。

第57页第3题估算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的得数,由于学生已有估算的经验,所以这里不再作相应的示范。第7题是加、减法估算的综合练习,“连一连”便于学生书面表达估算的结果。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估算只在竖式上进行,如第65页第5题。本册教材不要求学生看着类似35+21、48-34这样的算式进行估算。

4 结合计算教学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口算和笔算例题后面的三次“想想做做”里,解决的实际问题都是已经教学的。有些用表格呈现,有些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图文呈现的实际问题,适当增加了文字量,把许多数学信息都安排在对话中。与一年级(上册)的实际问题相比,本单元新授的实际问题,数量关系较难理解。因此,这些实际问题的教学都编排了例题,并安排了必要的`练习。

(1) 原有的、去掉的、剩下的是三个相关联的数量,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原有的-去掉的=剩下的……按事情的发生、发展顺序表述,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一年级(上册)已经教学。

去掉的+剩下的=原有的原有的-剩下的=去掉的……表述的顺序与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不完全一致,学生比较难理解。在本册教学。

第49~50页教学求原有多少的实际问题。例题让学生在直观情境中理解题意,体会已采的个数与树上还剩的个数合起来就是树上原有桃的个数,根据“合起来”的关系选择加法计算。理解题意是正确理解数量关系的前提,要让学生看着图画和两只猴的对话,把题意完整地说几遍,短时记忆在头脑里。体会数量关系是重点,要联系生活经验,在直观情境中理解。“想想做做”第1~3题各有一个数学信息用图画表示(还有3块没拼、车上已经乘了7人、还剩11个苹果),要引导学生在情境图中数一数那些物体的个数才能得到。另外,例题在算式得数的后面写了单位名称,以及“番茄”卡通的口答“树上原来有28个桃”。这些都是解题的常规,要帮助学生逐渐养成习惯。

第55~56页教学求去掉多少的问题,教材的编写和教学思路与上面的加法问题基本相同。

第58页第9题是上面教学的两种实际问题的综合练习。通过计算和填表,初步体会原有的台数、卖出的台数和剩下的台数三个数量间的关系,以及与这三个数量有关的实际问题的多样性。知道已知其中两个数量都可以求得另一个数量,但计算方法是不同的。

(2) 求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也是生活中常见的。教材努力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在排一排、比一比等活动中探索解法。

第61页例题以两名学生抓花片为题材,其中女生抓8个蓝花片,男生抓13个红花片,问哪一种颜色的花片抓得多,多多少个。回答这个问题时,学生根据两种颜色花片的个数,通过比较数的大小,很容易知道红花片抓得多。至于红花片多几个,要通过排一排、比一比才能知道。学生在一年级(上册)中就具有了这些知识和经验。

在排一排、比一比看出红花片多几个后,教材继续让学生体会只要从13个红花片里去掉8个,剩下的花片就是比蓝花片多的,从而列出算式13-8。

从“甲数比乙数多几”得到“乙数比甲数少几”是一次简单推理。教材第50页和第60页两次让学生看图回答母鸡比公鸡多几只,公鸡比母鸡少几只;苹果比梨多几个,梨比苹果少几个,为推理作了准备,并用这种经验回答蓝花片比红花片少多少个的问题。

“试一试”让学生独立计算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理解24-20=4求得的既是女生比男生多的人数,也是男生比女生少的人数。

练习九第4题和第67页第11题都是求相差数的问题,但问句的表述语言发生了变化。只要理解这些问题都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解答就容易了。问句的变化贴近了生活,能培养学生理解题意的能力。第64页第7题要算两个班一共植树多少棵,还要算一班比二班多植多少棵,把两种数量关系综合在同一个情境中,能帮助学生体会实际问题的多样性。第9题要根据问题选用有关的条件,体会问题与条件的相关性。这些习题还为第67页第13题提出并解答不同的加法和减法问题作了必要的准备。

篇12:口算乘法(人教版三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通过复习一位数乘整百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二)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掌握口算的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一位数乘的口算过程.

难点:理解并掌握满十向前一位进“1”的算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投影出示口算题:

(用纸板覆盖,一题一题出示)

10×5 14×2 100×7 130×2

20×3 34×2 200×4 210×3

教师提问:14×2请你说一说口算过程.(学生回答10×2=20,4×2=8,20+8=28)

教师追问:那么你能不能说一说140×2又是怎样口算的呢?(同座位的两个小朋友互相说一说)然后请同学回答(把140看成14个十,先用10个十乘以2是20个十也就是200,4个十乘以2是8个十也就是80,200加上80等于280)

教师揭示课题:(板书:一位数乘两位数、乘整百整十数)

(二)学习新课

出示例1:板书:口算14×3.

想一想  14×3的意义是什么?(3个14是多少)

根据14×3的意义,用小棒摆出来.

想口算的顺序,先拿出表示10×3=30,3个十的小棒是30,再拿出表示4×3=12,3个4的小棒是12,合起来是42,30+12=42.

板书:14×3=42.

比较14×3与14×2两道口算的异同:

(同桌或四人小组的同学互相启发进行讨论)然后请同学回答:两道题口算过程是一样的.都是先乘以被乘数的十位上的数,再乘以个位上的数,只是14乘以3,个位上的数相乘,满 了十,最后一步是整十加上两位数.

做一做

投影出示:

16×2= 26×3= 25×2=

要求同学在练习本上直接写出结果.再把这几道题分别写在小黑板上,请几个同学直接写在小黑板上.待同学写完后集体订正.

分别请同学说出口算过程.

16×2:10乘以2等于20,6乘以2等于12,20加上12等于32.

26×3,25×2分别请同学互相说,集体说,个人说.反复叙述口算过程.

出示例2:板书:口算:140×3=

请同学想一想应该怎样做,然后试做.(教师巡视,个别指导一下)做完后,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集中起来说出不同的想法:

因为14×3=42,那么140×3只需在42后面添上一个0得420.

把140看成14个十,14个十乘3得42个十,即420.

3乘14得42,然后再在得数后面添上一个0.

以上这几种算法,要给肯定,尤其第三种方法,给予表扬和鼓励.

做一做

投影出示:

130×5= 380×2= 150×6=

每人在自己本上直接写出结果.四人小组进行讨论,能用几种方法说出口算过程.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位数乘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个位上、十位上满十向前一位进“1”.

(三)巩固反馈

1.基本练习:(投影出示)

首先看完题后,想一想这里是什么意思,然后填在书上,填完后同桌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最后集体订正.

2.填空练习:(投影出示)

明确题目要求后,在课本上填括号.

订正时请同学说出口算过程,左面三道题,被乘数添一个0,再请同学说出结果,并说明口算过程.

3.找朋友游戏.

15×3 18×2 12×5 14×4 35×2

220×4 240×3 25×4 310×3 32×3

26×2 160×6 12×4 16×5 14×3

36×2 120×4 160×5 240×2 260×2

题目卡片贴在黑板上,(或在投影上一题一题出示)答案卡片发到同学手中,当题目出示后,答案就是它的朋友.

45 36 60 56 70 880

720 100 910 96 52 960

48 90 72 42 480 900

480 520

4.文字叙述题.

投影片出示,同学们在作业本上做.四个同学写在小黑板上,订正时用.

(1)乘数是7,被乘数是12,积是多少?

12×7=84

(2)250的3倍是多少?

250×3=750

作业:看书第1页.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教学内容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乘整百整十数”.首先适量并有针对性的练习一些用一位数乘的不进位的乘法口算题,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

讲授新课例1时,抓住满十进一这一难点,以旧知识引出新知识,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突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获取知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真正悟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达到能准确、迅速地口算的目的.

板书设计

篇13:口算加减法(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的口算整百整十数加、减整百整十数、以及整万数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计算的正确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口算,并说一说口算过程

27+38=   64-38=   250+70=   530-300=    250+400=

二、学习新课

(一)教师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整百的口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口算加、减法.(板书课题:口算加、减法)今天学习的口算加、减法与过去的有什么不同呢?

教师把最后一道口算题250+400改为250+470(即例1)

1.提问:同学们会口算250+400,那么怎样口算250+470呢?请大家试一试.

2.学生交流汇报,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演示课件“口算加、减法”)

板书汇报结果.(设想三种方法)

A.200+400=600,50+70=120,600+120=720

B.250+400=650,650+70=720

C.25+47=72,250+470=720

(第三种方法是把250看作25个十,470看作47个十,25个十加47个十得72个十,所以250+470=720)学生说出这种方法应给予鼓励.

(二)教学例2

1.出示例2  口算: 540-370

2.小组讨论:怎样口算才能又对又快.

3.汇报结果,说出思路.

540-370=170

A.540-300=240,240-70=170

B.540-340=200,200-30=170

C.540-70=470,470-300=170

D.54-37=17,∴540-370=170

教师肯定这四种方法正确,同时说明第四种方法:把540看作54个十,370看作37个十,54个十减37个十得17个十,所以540-370=170

4.练习

(1)口算(要求说出口算过程,方法自选)

360+180   410-240   520-150   370+58

(2)一个数是390,另一个数比它多150,另一个数是多少?

(三)教学例3

1.出示例3、口算 :

(1) 17万+8万=_________万

由学生自己说思路

(2)27万+19万=_________万

因为27+19=46, 所以27万+19万=46万

(3)27万-4万=_________万

因为27-4=23,  所以27万-4万=23万

(4)35万-28万=_________万

因为35-28=7,  所以35万-28万=7万

2.练习

(1)口算(要求说出口算过程)

34万+18万=  23万-18万=

250万+750万= 50万-27万=

(2)一个数是820万,另一个数比它少150万,这个数是多少?

三、课堂练习

1.口算,并把得数填在空格里.

+ 50 200 420 370 25

430

580

一 60 200 310 450 25

480

630

2.口算

24万+6万     76万+19万    65万-47万

15万+35万    29万-13万    40万-18万

69万+26万    82万-54万    230万-70万

四、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什么知识? 你是怎么口算的?(让学生各抒己见,讲出自己采用的方法)

五、课后作业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介绍教案参考

数学教案-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第一课时)

口算加减法(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得数是8的加法及减法教案设计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优质

得数是7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一年级数学第六单元加法和减法教案

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18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

《减法口算》的教案设计
《《减法口算》的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减法口算》的教案设计(精选13篇)】相关文章:

一年级数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案2023-02-19

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合练习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2022-08-17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案(青岛版一年级教案设计)2022-09-10

一年级数学退位减法教案2022-05-06

6的加法和6减几(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2023-09-11

一年级数学8的加法8减几教案2022-08-17

万以内的减法笔算的说课稿2022-12-15

第一册《退位减法》教案2022-12-26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备课 教案教学设计(青岛版一年级上册)2023-02-27

数学教案-课题二:加、减法的简便算法2023-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