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课题二:加、减法的简便算法

时间:2023-10-13 07:40:03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数学教案-课题二:加、减法的简便算法(通用20篇)由网友“frp”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数学教案-课题二:加、减法的简便算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教案-课题二:加、减法的简便算法

篇1:数学教案-课题二:加、减法的简便算法

课题二:加、减法的简便算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5页的例1、例2,练习十二的第7―12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改为从这个数里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的简便算法。

2.通过求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为学习简易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做较好的准备。

教学重点:求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教学难点 :理解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

一、教学例1

出示例1:育名小学图书室新买来130本图书。其中故事书46本,科技书34本,其余提连环画。买来连环画多少本?

指名学生读题,并说一说,这道题可以用几种方法解答,再让学生用两种方法解答出来。解答完后,指几名学生说说是怎样解答的,教师板书出两种解法:

130―46―34            130―(46+34)

=84―34                  =130―80

=50(本)              =50(本)

引导学对比这两种解法:

“这两种解法有什么区别?”(第一种解法是先从总本数中减去故事书的本数,再从减得的差中减去科技书的本数,求出连环画的本数;第二种解法是先算出故事书与科技书的和,再从总本数中减去求出的和,求出连环画的本数。)

“它们的'结果怎样?”(两种算法的结果相同。)

“这道题用哪种方法计算比较简单?”

使学生初步理解: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在这道题中用后一种解法计算比较简便。

二、教学例2

1.出示例2:计算295―128―72。

先出示学生观察题里的数目有什么特点,想一想:能不能用学过的知识使计算简便。然后引导学生联系例1思考:因为128与72的和正好是整百数,从295中依次减去128和72,等于从295中减去128与72的和。所以,先算(128+72),再算295―200,计算起来比较简便,教师边分析边板书出计算步聚:

295―126―72

=295―200

说明虚框中的计算步聚初学时可以写出来,以后可以省略不写。

2.做第55页的“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说一说简算的依据是什么。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十二的第7―12题。

1.第7题,学生做完后,教师还可以再增加几道百数减去两位数的题,如:300―53,400―67等,让学生口算。

2.第8题,让学生自己填数,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第9题,先让学生自己做,订正时,说一说口算方法的依据。

4.第10题,计算时,告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写不写简算过程。

5.第11、12题,这两题是接近整赶紧、整百数的简便算法,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着重让学生说出多加了的要求减去,多减了的要加上。

篇2:数学教案- 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2.学习例  1.113+59

出示例 1.113+59

(1)引问:59接近几十?(60)可以把59写成几十减几(注意要使减数最小)?113+59怎样算最简便?

引导学生回答:计算113+59先算113+60再减去1.

如果还有其它算法老师要给予鼓励,然后比较哪一种最简便,从而认识到113+60-1最简便.

(2)问:为什么加60?为什么再减1呢(让学生说理由)

交流后板书  113+59=113+60-1=172

多加1还要减1

教师指出,因为刚学习简算,过程要写出来.计算熟练后,思考过程可以省略不写.

(3)反馈:

①113+58怎样简算?把58看成60,应写成113+60-2=171

为什么减2而不减1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把思考过程对应式子板书:多加2要减2.

②如果113+57呢?把57看成60,如果113加60多加了3要减去3所以113+57=113+60-3=170

③计算:113+67                       113+77(口述)

3.学习例2.                           276+98

(1)观察题的特点,怎样简算,把教材42页例2的简算过程补充完整.

(2)让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教师板书:276+98=276+100-2=374

多加2要减2

4.观察比较.

引导学生观察例1和例2这两道题的第二个加数有什么特点,是怎么简算的,用语言概括一下.

引导学生概括出:在计算加法时,如果加数是一个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把它们先看作整十、整百的数,然后多加了几就要减去几.

5.反馈练习.例2的“做一做”.

6.教学例3.165-97

(1)尝试练习:

互相讨论后,学生自己试算(教师巡视后,指名说出简算过程.)

可能出现的两种做法:

第一种:165-97=165-100-3=62

第二种:165-97=165-100+3=68

比较两种算式哪一步相同,再讨论减去100后,究竟是减去3还是加上3?

(2)演示说明算理.

观察图(纸盒上标的数字是鸡蛋的个数).

要取走97个鸡蛋怎么办?(先拿出大箱100个鸡蛋.)

思考:要取走97个鸡蛋,结果取走了100个,应再取走3个还是把多取的3个送回来(边说边演示)?

出示图:

师:指名说出正确的思考过程应该是哪个算式,并说明理由.

追问:多减3再加上3,如果多减去2呢?多减去1呢?

(3)总结规律:引导学生概括减去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怎样算简便.

得出:在计算减法时,如果减数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把它们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多减了几就要加上几.

(4)反馈练习:43页下面例3的“做一做”.

三、巩固发展

1.练习十1题(填在书上)

2.板演.  99+36                           250-199

3.在○里填上>、<或=

195+ 238○200-5+238              386-199○386-200-1

357+980○357+100+2              901+577○577+900-1

4.判断.

(1)X+297=X+300-3(    )             (2)X-297=X-300-3(    )

(3)X+799=X+800-1(    )             (4)X-799=X-800-1(    )

5.分组比赛:   86+89               54+97             299+435

155-99             148-791                 176-98

6.选择(把正确解法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97+98=(    )               98+299=(    )

(1)197+98=197+100-2             (1)98+299=98+300-1

(2)197+98=197+100+2             (2)98+299=98+300+1

(3)197+98=98+200-3             (3)98+299=299+100-2

(4)197+98=98+200+3             (4)98+299=299+100+2

(5)197+98=200+100-3-2             (5) 98+299=100+300-2-1

四、全课小结

回顾加法和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比较加、减法简算的异同点:

相同点:把加数或减数都看作整十、整百进行加减;

不同点:计算加法时多加几就要减去几,计算减法时,多减几就要加上几.

五、布置作业:练习十4题后2个5题.

篇3:数学教案-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个数加上或者减去接近整百、整十数的简便算法.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接近整百整十数的简便算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

一个数减去接近整百、整十数的简便算法的算理.(多加几要减去几,多减几要加上几)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填空:

89=90-( ) 198=200-( )

99=( )-( ) 397=( )-( )

2.口算

532-200 274+90 129-80

578+100 234-150 113+60

二、新课教学

师:同学们可以很快的计算出113+60,因为60是一个整十数.那么怎样计算

113+59的得数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篇4:数学教案-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一)教学例1    113+59

1.学生讨论:有什么简便方法可以很快的口算出这道题吗?

板书:113+59=113+60-1=172

2.提问:为什么加60?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减去1?

3.小结:加一个接近整十的数,先按整十算,多加了几就减去几.这样可以直接用口算,而且又对又快.

(二)教学例2   276+98

1.模拟游戏“找钱”(详见探究活动)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76+98=276+100-2=374

3.提问:把98看作多少?(100)

加100多加了多少?怎么办?

把276看作300计算可以吗?好不好?为什么?

4.练习

(1) 76+97=76+100○□=□

(2) 387+296=387+300○□=□

(3) 499+379=500+379○□=□

(4) 183+99=183+□○□=□

(5) 49+425=□+425○□=□

(三)教学例3    165-97

1.讨论:这道题你打算怎么做?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165-97=165-100+3=68

3.提问:为什么要加上3而不是减去3?

4.教师小结

减一个接近整十的数,先按整十算,多减了几,就减去几.

5.练习

(1)152-99=152-100○□=□

(2)321-88=321-100○□=□

(3)536-298=536-□○□=□

(4)247-199=□-□○□=□

(5)571-289=□-□○□=□

(四)小结

提问:

1.计算加法时,如果加数是一个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怎样计算简便?

2.计算减法时,如果减数是一个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怎样计算简便?

3.加法和减法的简便算法有哪些异同点?

相同点:把加数或者减数看作整十整百的数计算

不同点:加法是多加了几要减去几;减法是多减了几要加上几.

三、巩固练习

1.看卡片填空.

例:+1968看作(+200-2) +297看作( )

+88看作( ) -297看作( )

-99看作( ) +999看作( )

2.判断下列简算是否正确.

A.127+59=127+60-1( )

B.99+45=45+100-1( )

C.243-99=243-100-1( )

D.86+97=86+100+3( )

E.121-89=121-100+1( )

3.选择最简便算法.

(1)86+89

A.86+80+9     B.89+90-4      C.86+90-1

(2)198+84

A.198+80+4     B.84+200-2     C.198+90-6

(3)115-99

A.115-90+9      B.115-100-1        C.115-100+1

4.比一比,谁的简便算法多.

197+98         98+299         398+201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希望同学们能在今后的学习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

1.用简便算法算下面各题.

115-99     176-98       439-197

148-79     250-199      526-298

2.王老师给学校买图书用了139元,买体育器材用了97元.他带了300元,还剩多少元?

六、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接近整百、整十数的简便算法。一个数加、减整百、整十数可以口算,因此,可以把接近整百、整十的数看作整百、整十数,然后多加了几再减去几,多减了几再加上几。

要想正确掌握这一简便算法,首先必须明确要加的数或要减的数是接近哪个整百、整十数,多加了或多减了多少,还要有口算的基础,因此,新课之前复习了以上有关内容。

新课的引入是通过一个数加上整十数113+60引出一个数加上接近整十数113+59,这样安排,便于启发学生自己想出简便算法。

新课部分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得出加上接近整十、整百数的简便算法;第二层次为了避免与加法简便算法混淆,先通过做买卖游戏付整找零的活动,引导学生的出减去接近整十、整百数的简便算法;第三层次加法和减法进行对比。

在组织练习时,配合新课各阶段采用边讲边练的形式进行练习,然后组织对比性的综合练习和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灵活练习。这样由浅入深地组织训练,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简便算法,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探究活动

找钱

游戏目的

让学生自己探究减去一个接近整十的数,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游戏过程

1.表演如下情景:妈妈带了165元,其中有一张百元纸币,到商店买了97元的商品,妈妈怎样付钱?售货员怎样找钱?

2.由一个学生扮妈妈,另一个学生扮售货员,妈妈拿出100元给售货员,售货员找给妈妈3元,妈妈把3元和65元合在一起.

3.教师提问:

(1)买97元的商品,为什么妈妈拿出100元给售货员?(因为零钱65元不够,97元接近100元.)

(2)为什么售货员找给妈妈3元?(100元比97元多3元,多减了3就要再加上3.)

篇5:数学教案- 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教学内容:教材43―44页例1-例3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十1-5题.

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数和减数接近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简便计算的算理.

2.使学生能根据简便计算的方法正确灵活地计算.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类比迁移能力、概括能力.

2.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德育渗透点

1.培养认真审题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知识的迁移、归纳整理的过程中,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根据简便算法正确灵活地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填空.

78=80-(    )                99=100-(    )         87=90-(    )

101=100+(    )            56=60-(    )

2.口算.(出示两组算式,第一组为三位数加减整十或整百的数;第二组为三位数加减两位或三位数.)

第一组          113+60          276+100          574+200          165-100          453-300

第二组          113+59          276+98          574+198          165-97          453-299

要求:让两名学生到前面进行口算,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其他同

学和老师一起当好裁判.

设疑:第二组题也一样能算得很快,你知道怎样算吗?

二、探究新知

1.导语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第二组加数或减数有什么特点?(第二组题的加数、减数都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数.)

接近整十、整百的数的加减法,怎样计算简便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板书课题: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2.学习例  1.113+59

出示例 1.113+59

(1)引问:59接近几十?(60)可以把59写成几十减几(注意要使减数最小)?113+59怎样算最简便?

引导学生回答:计算113+59先算113+60再减去1.

如果还有其它算法老师要给予鼓励,然后比较哪一种最简便,从而认识到113+60-1最简便.

(2)问:为什么加60?为什么再减1呢(让学生说理由)

交流后板书  113+59=113+60-1=172

多加1还要减1

教师指出,因为刚学习简算,过程要写出来.计算熟练后,思考过程可以省略不写.

(3)反馈:

①113+58怎样简算?把58看成60,应写成113+60-2=171

为什么减2而不减1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把思考过程对应式子板书:多加2要减2.

②如果113+57呢?把57看成60,如果113加60多加了3要减去3所以113+57=113+60-3=170

③计算:113+67                       113+77(口述)

3.学习例2.                           276+98

(1)观察题的特点,怎样简算,把教材42页例2的'简算过程补充完整.

(2)让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教师板书:276+98=276+100-2=374

多加2要减2

4.观察比较.

引导学生观察例1和例2这两道题的第二个加数有什么特点,是怎么简算的,用语言概括一下.

引导学生概括出:在计算加法时,如果加数是一个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把它们先看作整十、整百的数,然后多加了几就要减去几.

5.反馈练习.例2的“做一做”.

6.教学例3.165-97

(1)尝试练习:

互相讨论后,学生自己试算(教师巡视后,指名说出简算过程.)

可能出现的两种做法:

第一种:165-97=165-100-3=62

第二种:165-97=165-100+3=68

比较两种算式哪一步相同,再讨论减去100后,究竟是减去3还是加上3?

(2)演示说明算理.

观察图(纸盒上标的数字是鸡蛋的个数).

要取走97个鸡蛋怎么办?(先拿出大箱100个鸡蛋.)

思考:要取走97个鸡蛋,结果取走了100个,应再取走3个还是把多取的3个送回来(边说边演示)?

出示图:

师:指名说出正确的思考过程应该是哪个算式,并说明理由.

追问:多减3再加上3,如果多减去2呢?多减去1呢?

(3)总结规律:引导学生概括减去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怎样算简便.

得出:在计算减法时,如果减数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把它们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多减了几就要加上几.

(4)反馈练习:43页下面例3的“做一做”.

三、巩固发展

1.练习十1题(填在书上)

2.板演.  99+36                           250-199

3.在○里填上>、<或=

195+ 238○200-5+238              386-199○386-200-1

357+980○357+100+2              901+577○577+900-1

4.判断.

(1)X+297=X+300-3(    )             (2)X-297=X-300-3(    )

(3)X+799=X+800-1(    )             (4)X-799=X-800-1(    )

5.分组比赛:   86+89               54+97             299+435

155-99             148-791                 176-98

6.选择(把正确解法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97+98=(    )               98+299=(    )

(1)197+98=197+100-2             (1)98+299=98+300-1

(2)197+98=197+100+2             (2)98+299=98+300+1

(3)197+98=98+200-3             (3)98+299=299+100-2

(4)197+98=98+200+3             (4)98+299=299+100+2

(5)197+98=200+100-3-2             (5) 98+299=100+300-2-1

四、全课小结

回顾加法和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比较加、减法简算的异同点:

相同点:把加数或减数都看作整十、整百进行加减;

不同点:计算加法时多加几就要减去几,计算减法时,多减几就要加上几.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4题后2个5题.

篇6:数学教案-课题二:乘法结合律和简便算法

课题二:乘法结合律和简便算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0页的例3、第61页的例4和例5,完成练习十三的第6―11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能够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乘法结合律

教学难点 :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

1、复习

1.教师出示应用题“一个呀养蜂组养把105箱蜜蜂,平均每箱蜜蜂每年可以产蜂蜜76千克。这个养蜂组一年生产蜂蜜大约多少千克?”

让学生先默读题目,然后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解答,学生做完以后,教师提问:

“你是怎样做的?”

“你为什么用乘法计算,而不用加法计算呢?”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再明确指出,这道题实际求的是“105个76千克是多少”,很明显,如果我们用加法计算是非常麻烦的,而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非常简便。

2.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   )里填上适当的数。

(1)136×947=947×(     )     (2)358×1002=1002×(    )

(3)68+321+79=68+(        )

先让学生独立做,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数的。

二、新课

教师:上面复习题中的第2题的第(3)小题,应用了加法结合律,使原来的计算变得容易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乘法结合律。教师板书:乘法结合律。

1.教学例3

(1)教师出示例3,并贴出例3的插图,请一名学生读题,提问:

“怎样求一共有多个少乒乓球?怎样列式?”(可以先求出第一排有多少个乒乓球,再求两排一共有多少个。)

“怎样表示先求第一排乒乓球的个数,再求两排一共有多少个呢?”(可以在5×4的外面加一个括号,即(5×4)×2。最后的结果是40个。)

“还可以怎样求?怎样列式?”(还可以先求出一共有多少袋乒乓球,再求出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

“怎样表示先求出一共有多少袋,再求出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呢?”(可以在4×2的外面加一个括号,即5×(4×2)。最后的结果也是40个。)

“这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是怎样?”

教师: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相同都是40个,说明这两个算式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板书:(5×4)×2 =5×(4×2)

“比较一个等号两边的算式,它们的相同点是什么?”(等号左面是5、4、2三个数相乘,等号右边也是这三个数相乘。)

“它们的不同点是什么?”(乘的顺序不同,等号左边是先把5和4相乘,然后再用乘得的积与2相乘;等号右边是先把4和2相乘,然后再用乘得的积与5相乘。)

教师:5、4和2三个数相乘,先把5和4相乘,再同2相乘;或者先把4和2相乘,再同5相乘,按这两种顺序所乘得的结果是一样的,也就是乘积不变。

(1) 再出示两组算式:(15×4)×10○15×(4×10)

(125×8)×5○125×(8×5)

“先看第一组,圆圈两边的算式有什么关系?算算看。”学生回答后,教师在圆圈里面一个“等号”。

“再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相等说明了什么?”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

教师:15、4和10这三个数相乘,先把15和4相乘,再同10相乘;或者先把4和10相乘,再同15相乘,它们的乘积不变。

“再观察第二组,圆圈两边的算式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后,教师在圆圈里面一个“等号”。

“等号两边相等说明了什么?“

(3)比较上面三个算式

教师:上面我们看了三个等式,仔细分析一下这三个等式,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这三个等式中,等号的两边都是几个数相乘?”

“每个等式中,等号两边的三个数相同吗?”

“这三个等式中,等号左边的三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乘的顺序相同,都是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

“这三个等式中,等号右边的三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乘的顺序相同,都是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

“每个等式左右两边乘的顺序不同,但是它们的结果呢?”

“谁能把我们刚才说的概括一下?”多让几个学生发言。

教师:把刚才几个同学的发言凑起来就很完全了。让学生打开教科书看例2后面的结语,先请一个同学读一遍,再让全体学生齐读。

接着,教师指出这就叫做“乘法结合律”,并板书:乘法结合律。

(4)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

教师提问:“加法结合律怎样用字母示示?”

“乘法结合律也可以用字母表示,如果分别用a、b、c表示三个数,怎样用这三个数表示乘法结合律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a×b)×c=a×(b×c)

“等号的左边表示什么?”(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

“等号的右边表示什么?”(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

“左边的算式和右边的算式中间用等号连接着,说明什么?”(两个算式是相等的。)

(5)做第61页前半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让学生把数填在自己的书上。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写的。

教师:应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同样地,应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也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2..教学例4

出示例4:43×25×4

“如果按照运算顺序计算,应该先算什么?”

“想一想,怎样计算可以使计算比较简便?根据是什么?”

“为什么要先算25×4?”(因为25乘以4得整百数)

教师板书:43×25×4

=43×(25×4)

=43×100

=4300

教师:以后我们在计算这样的题目时,43×(25×4)这一步可以省略。

3.教学例5

出示例5:计算25×43×4

“想一想,这道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让学生自己试算。然后集体核对,教师边听边板书,当板书“43×25×4”这一步时,提问:

“为什么要这样做?根据是什么?”

当板书“43×(25×4)”时提问:

“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

最后,教师指出以后我们在计算这样的题目时,简算的过程可以省略。

“例5还还有没有其它算法?”(还可以先交换43和4的位置,然后先算25乘以4,再算乘以43。)

4.比较例4和例5

“在计算例4和例5时,在应用运算定律方面有哪些不同?”让学生讨论。

教题:例4在计算时没有调换乘数的位置,只应用了乘法结合律先把后面两个数相乘就可以使计算简便;例5要先算25和4相乘,先要应用乘法交换律把25和4调换到一起,然后再应用乘法结合律把25和4相乘,才能使计算简便。

三、巩固练习

1.做第61页最后“做一做”中的题目。

先让学生自己思考怎样做才能计算简便,然后再逐题讨论。

“第一小题,怎样做才能使计算简便?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先算4乘以5,再同27相乘,应用了乘法结合律。)

“第二小题,怎样做才能使计算简便?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先把8和7交换位置,再算8和25相乘,然后再和7相乘,应用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第三小题?”(因为25和4相乘得100,所以先把12改写成8乘以4,再算25和4相乘,然后再把100和3相乘,应用了乘法结合律。)

2.做练习十三的第6―9题。

(1)做第6、7、8题。先让学生独立做,然后集体核对、核对第8题时,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做第9题。做的时候要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简便,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四、作业

练习十三的第10、11题。

篇7:课题二:加法结合律和简便算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9―50页的例3―例5,练习十一的第5―10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能够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加法结合律

教学难点 :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 )里填上适当的数。

35+(  )=65+(  )    (  )+147=(  )+274

56+74=(  )+(  )     a+200=(  )+(  )

订正时,让学生说出是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数的。

2.下面各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

270+380=390+260    30+50+70=30+70+50

a+800=800+a

3.四年级一班有48人,二班有50人,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

计算完后,让学生应用加法的意义说明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二、新课

1.教学例3。

给上面的复习题3加上一个已知条件“三班有49人”,问题改为“三个班一共有多少人?”引出例2。

让学生读题后,指名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教师用线段图表示出数量关系:

一班48人     二班50人     三班49人

共?人

提问:

我们在前面研究过,还应两个数的和一共是多少,知道用加法算。现在求三个班人数的和一共是多少可以怎样算呢?想一想,有没有不同的解法呢?

指名说第一种解法:先把一班和二班的人数加起来,求出它们的和,再加上三班的人数。引导学生说出综合算式:(48+50)+49。强调说明,为了表明先算一班与二班人数的和,可以在48和50的'外面加上小括号。

指名说出第二种解法:先把二班和三班的人数加起来,求出它们的和,再加上一班的人数。引导学生说出综合算式:48+(50+49)。强调说明,为了表示先算二班与三班人数的和,要在50和49的外面加上小括号。

提问:

“这两种解法的结果怎样?”

“用什么符号连接这两个算式?”(板书:(48+50)+49 =48+(50+49))

“比较一下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都是三个数相加,左、右两边的三个数相同。)

“有什么不同点?”(加的顺序不同,等号左边先把48和50相加,再同49相加;等号右边先把50和49相加,再同48相加。)

引导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整理:48、50和49这三个数相加,先把48和50相加,再同49相加;或者先把50和49相加,再同48相加,它们的得数一样,也就是和不变。

2.再出两组算式,引导学生比较,加以概括。

(1)教师:我们再观察一组算式,看一看它们有什么样的关系。

板书:(12+13)+14   12+(13+14)

先让学生算一算,看两个算式的结果怎样,用什么符号连接。这组算式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整理:12、13和14这三个数相加,先把12和13相加,再同14相加;或者先把13和14相加,再同12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2)再观察一组算式,看一看它们有什么样的关系。

(320+150+230   320+(150+230)

让学生说一说这组算式说明了什么?

3.比较三个等式,突出下面三点:

(1)这三个等式中,左右两边各有几个加数?(三个加数)每个等式中左右两边的加数都一样吗?

(2)这三个等式中,等号左边三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加的顺序相同,都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

(3)再看右边三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加的顺序相同,都是先把后两个数据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

提问:

“每个等式中等号左边的算式和等号右边的算式,加的顺序相同吗?但它们的和怎么样?”

“谁能把我们发现的规律完整地说一说?”

让几个学生试说后,教师完整地叙述一遍,说明这一规律叫做规律叫做加法结合律。再看一看教科书第49页的结语。

4.用字母表示加法线结合律。

提问:

“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个中数,怎样表示加法的结合律呢?”(学生回答后,板书:(a+b)+c =a+(b+c)

“等号左边(a+b)+c表示什么意思?”(先把前面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

“等号右边a+(b+c)表示什么意思?”(先把后面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

5.练习。

完成第50页上面的“做一做”题目。让学生把数填在书上,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根据哪个运算定律填写的。

6.加法结合律的应用。

(1)教学例4。

出示:480+325+75

让学生想一想,怎样计算比较简便?要应用什么运算定律?共同讨论。

教师板书:480+325+75

=480+(325+75)        指出应用加法结合律

=480+400                 计算时方框里的这一步

=880                          可以省略不写。

(2)教学例5。

出示:325+480+75

让学生想一想,怎样计算比较简便?要应用什么运算定律?

学生试算后,讨论订正。

教师板书:325+480+75

=325+75+480   指出应用加法交换律

=(325+75)+480       指出应用加法结合律

=400+480

=880

(3)比较例4、例5。

让学生说一说例4、例5在应用运算定律方面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例4没有调换加数的位置,只应用加法结合律,先把后面两个数相加就可以使计算简便。而例5,要使325和75相加,必须先应用加法交换律把75调到480的前面,再应用加法结合律把325和75相加才能使计算简便。

然后启发学生说出例5也可以应用加法交换律把325调到480的后面,再应用加法结合律把325和75相加,使计算简便。

提问:

“想一想,过去我们学过的哪些计算中应用了加法结合律?”

如果学生想不出,再指出:

“口算加法应用了加法结合律。”

“如9+8怎么想?”9+8=9+(1+7)=(9+1)+7=17

“36+48怎么想?”36+(40+8)=(36+40)+8=76+8=84

“应用加法结合律不仅可以做口算加法,还能使一些计算简便。”

(4)做第50页下面的“做一做”。

让学生自己做,订正时,让学生说出是怎样应用运算定律的。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十一的第5、6、7题,做完后共同订正。

(1)第5题,要注意让学生弄清根据哪个运算定律来填数。

(2)第6题,要注意a+(20+9)=(a+20)+9这道题,看学生是否能判断出,这道题虽然有字母又有数目,但它仍符合结合律。

(3)第7题,要求学生先两道题说一说是怎样应用加法结合律的。如37+8,先把37分成30+7,应用结合律可以先把7+8相加,再和30相加。

四、布置作业 。

练习十一的第8、9、10题。

篇8:第九册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教学内容:教材43―44页例1-例3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十1-5题.

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数和减数接近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简便计算的算理.

2.使学生能根据简便计算的方法正确灵活地计算.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类比迁移能力、概括能力.

2.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德育渗透点

1.培养认真审题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知识的迁移、归纳整理的过程中,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根据简便算法正确灵活地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填空.

78=80-(    )                99=100-(    )         87=90-(    )

101=100+(    )            56=60-(    )

2.口算.(出示两组算式,第一组为三位数加减整十或整百的数;第二组为三位数加减两位或三位数.)

第一组          113+60          276+100          574+200          165-100          453-300

第二组          113+59          276+98          574+198          165-97          453-299

要求:让两名学生到前面进行口算,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其他同

学和老师一起当好裁判.

设疑:第二组题也一样能算得很快,你知道怎样算吗?

二、探究新知

1.导语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第二组加数或减数有什么特点?(第二组题的加数、减数都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数.)

接近整十、整百的数的加减法,怎样计算简便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篇9:第九册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2.学习例  1.113+59

出示例 1.113+59

(1)引问:59接近几十?(60)可以把59写成几十减几(注意要使减数最小)?113+59怎样算最简便?

引导学生回答:计算113+59先算113+60再减去1.

如果还有其它算法老师要给予鼓励,然后比较哪一种最简便,从而认识到113+60-1最简便.

(2)问:为什么加60?为什么再减1呢(让学生说理由)

交流后板书  113+59=113+60-1=172

多加1还要减1

教师指出,因为刚学习简算,过程要写出来.计算熟练后,思考过程可以省略不写.

(3)反馈:

①113+58怎样简算?把58看成60,应写成113+60-2=171

为什么减2而不减1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把思考过程对应式子板书:多加2要减2.

②如果113+57呢?把57看成60,如果113加60多加了3要减去3所以113+57=113+60-3=170

③计算:113+67                       113+77(口述)

3.学习例2.                           276+98

(1)观察题的特点,怎样简算,把教材42页例2的简算过程补充完整.

(2)让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教师板书:276+98=276+100-2=374

多加2要减2

4.观察比较.

引导学生观察例1和例2这两道题的第二个加数有什么特点,是怎么简算的,用语言概括一下.

引导学生概括出:在计算加法时,如果加数是一个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把它们先看作整十、整百的数,然后多加了几就要减去几.

5.反馈练习.例2的“做一做”.

6.教学例3.165-97

(1)尝试练习:

互相讨论后,学生自己试算(教师巡视后,指名说出简算过程.)

可能出现的两种做法:

第一种:165-97=165-100-3=62

第二种:165-97=165-100+3=68

比较两种算式哪一步相同,再讨论减去100后,究竟是减去3还是加上3?

(2)演示说明算理.

观察图(纸盒上标的数字是鸡蛋的个数).

要取走97个鸡蛋怎么办?(先拿出大箱100个鸡蛋.)

思考:要取走97个鸡蛋,结果取走了100个,应再取走3个还是把多取的3个送回来(边说边演示)?

出示图:

师:指名说出正确的思考过程应该是哪个算式,并说明理由.

追问:多减3再加上3,如果多减去2呢?多减去1呢?

(3)总结规律:引导学生概括减去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怎样算简便.

得出:在计算减法时,如果减数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把它们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多减了几就要加上几.

(4)反馈练习:43页下面例3的“做一做”.

三、巩固发展

1.练习十1题(填在书上)

2.板演.  99+36                           250-199

3.在○里填上>、<或=

195+ 238

篇10:《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教学反思

《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教学反思

本周,我和学生一起研究了《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的知识。这节课,有一点我个人认为是成功的地方,然后记录下来。

首先,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情境。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在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而创设情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这部分内容时,我创设了一个游戏情境:老师说一个接近于整十、整百的数,学生用掌声表示多的或少的数。由于声音是不可停留的,学生必须集中注意力去听,才能用掌声正确地表示出数。而且,我采用各小组之间竞争的方式,看哪组的掌声齐。于是,学生听得很认真,用来表示数的掌声也非常整齐。这样,一开始,就为学生创设了必须认真听讲的情境,学生在这节课剩余的时间里,自始至终听得都很认真。

其次,让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自主探究。在学生掌握了“多加的要减去”这一类型的题后,我出示例3:165―97然后提问:“这样的题该怎样算才简便?你能试着举个例子来解释一下你的算法吗?”学生分小组讨论后,每个小组的同学都有了自己的算法和结论。85%的'学生都知道,165―97=165―100+3在这种做法中,在解释理由时,很多学生都能举出生活的例子,解释得很清楚。其中,谢昊同学是这样解释的:“一件衣服97元,我拿出100元给售货员,售货员又找给我3元,对于我兜里的钱来说,拿出100,再加上售货员找回来的3元,我还是付了97元。”学生能从生活实际举出例子,说明他们从心里明白了算理。最后,我根据例1、例2总结出的“多加的要减去”的规律,提问:“你能根据这个规律,自己用一句话来来总结例3这种题有什么规律吗?”很多学生都能模仿“多加的要减去”这个规律,总结出“多减的要加上”。

学生通过模仿、分析,总结出解题规律,掌握得很牢固。但也有一些学生在做题时,会把这两种题混淆,还要在课下多练习。

篇11:数学教案-加法结合律和简便算法

例3 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样的关系?

例4 计算 480+325+75

480+325+75

480+(325+75)

=480+400

=880

例5 计算 325+480+75

325+480+75

=325+75+480

=(325+75)+480

=400+480

=880

探究活动

扑克魔术

游戏目的

让学生体会加法交换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游戏过程

1.拿出24张扑克牌,平均分成两叠,一叠全部正面朝上,另一叠全部背面朝上.

2.把两叠扑克牌叠成一叠,并洗牌若干次,再平分成两叠.这时,两叠牌都有正面和背面朝上.

3.对学生说:“这两叠扑克牌中,正面和背面朝上的数目都一样.”然后让学生验证.

游戏窍门

将牌递给学生时,悄悄将其中一叠牌全部翻转过来.

游戏原理

不论洗多少次牌,两叠牌中仍会有12张正面和12张背面.假如其中一叠有7张正面和5张背面,另一叠肯定有5张正面和7张背面.如果把其中一叠翻转过来,那么两叠的正、背面的数目便一样了.

篇12: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个数加上或者减去接近整百、整十数的简便算法。

(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简便算法的算理。

难点:明确要加的数或要减的数是接近哪个整百、整十数;加上或减去整百、整十数,多加了或多减了多少。

教具和学具

教具: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下面的数各接近几百、几十?比接近的几百、几十多还是少?多多少或少多少?

79  58  198  397  401

2.在□里填合适的数。

80=78+□  100=89+□ 300=297+□

90=87+□  200=198+□ 100=101-□

3.口算下面各题。

574+200  476-300  247+20

352-200  615+300  113+60

(二)学习新课

1.导入:利用复习中的口算最后一道题113+60。

教师叙述:同学们会很快地计算出113+60的得数,因为60是一个整十数。那么,怎样很快计算出113+59的得数呢?今天我们要研究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板书课题: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2.教学例 1:113+59=?

提问:你能用简便算法很快地口算出这道题吗?(相邻的两位同学讨论一下,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113+59=113+60-1=172

提问:

(1)为什么加60,你是怎样想的?

(2)为什么减去1?

根据同学的发言,教师小结:

加一个接近整十的数,可以先按整十算,然后多加了几就减去几。这样直接用口算,可以算得又对又快。

2.教学例2:276+98=?

提问:

(1)哪个数接近整百数?

(2)把98看作多少?

(3)加100多加了几,怎么办?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76+98=276+100-2=374

练一练

(1)156+87=156+90○□=□

(2)86+97=86+100○□=□

(3)127+59=127+□○□=□

(4)99+46=100+□○□=□

(5)74+198=□+□○□=□

全体学生在本上做,指名学生在投影片上做,以便反馈订正。

3.教学例3:165-97=?

先做一个模拟买东西找钱的游戏。

妈妈带了165元,其中有一张百元纸币,到商店买了97元的商品,妈妈怎样付钱呢?售货员怎样找钱?

由一个学生扮妈妈,另一个学生扮售货员,妈妈拿出100元给售货员,售货员找给妈妈3元,妈妈把3元和65元合在一起。

提问:

(1)买97元的商品,为什么妈妈拿出100元给售货员?(因为零钱 65元不够,97元接近100元。)

(2)为什么售货员找给妈妈3元?(100元比 97元多 3元,多减了 3就要再加上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65-97=165-100+3=68

引导学生小结,减去一个接近整十的数,怎样计算比较简便。最后教师明确:减去一个接近整十的数,可以先按整十算,然后多减了几,就加上几。

练一练

(1)132-98=132-100○□=□

(2)121-89=121-□○□=□

(3)243-198=243-□○□=□

(4)376-199=□-□○□=□

全体学生在本上做,指名学生在投影片上做,以便反馈订正。

4.引导学生小结。

提问:

(1)在计算加法时,如果加数是一个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怎样进行简便计算?引导学生回答:把它们先看作整十、整百的数,然后多加了几就要减去几。(2)在计算减法时,如果减数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怎样进行简便计算?

引导学生回答:把它们先看作整十、整百的数,然后多减了几就加上几。

(3)加法和减法的简便算法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引导学生得出:相同点是把加数或减数都看作整十、整百数进行加减。不同点是计算加法时,多加了几就要减去几;计算减法时,多减了几就要加上几。

(三)巩固反馈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43页。

2.用简便方法口算下面各题,口述简便过程。

156+97 325+199  98+25

156-97 325-199  184-98

3.下面各题有不同的简便算法吗?

197+98  98+299

(由相邻的两位同学讨论,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得出:

197+98=197+100-2=295

197+98=200+98-3=295

197+98=200+100-2-3=295

引导学生得出:

98+299=98+300-1=397

98+299=100+299-2=397

98+299=100+300-1-2=397

4.课后练习:

练习十第2,4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主要介绍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接近整百、整十数的简便算法。一个数加、减整百、整十数可以口算,因此,可以把接近整百、整十的数看作整百、整十数,然后多加了几再减去几,多减了几再加上几。

要想正确掌握这一简便算法,首先必须明确要加的数或要减的数是接近哪个整百、整十数,多加了或多减了多少,还要有口算的基础,因此,新课之前复习了以上有关内容。

新课的引入是通过一个数加上整十数113+60引出一个数加上接近整十数113+59,这样安排,便于启发学生自己想出简便算法。

新课部分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得出加上接近整十、整百数的简便算法;第二层次为了避免与加法简便算法混淆,先通过做买卖游戏付整找零的活动,引导学生得出减去接近整十、整百数的简便算法;第三层次加法和减法进行对比。

在组织练习时,配合新课各阶段采用边讲边练的形式,并突出简便算法的关键部分:“多加了几要减去几,多减了几要加上几”,采用填空的形式进行练习,然后组织对比性的综合练习和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灵活练习。这样由浅入深地组织训练,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简便算法,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板书设计

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多加1就要减去1)

(多加2就要减去2)

(多减3就要加上3)

篇13: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运算,并会在实际计算中应用.

2.通过学习加、减法的简便运算,逐步培养学生的简算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并掌握加、减法简便运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明确要加的数或要减的数是接近哪个整百、整十数;加上或减去整百、整十数,多加了或多减了多少.

教具和学具:

教具:口算卡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减法的意义是什么?

2.根据1745+980=2725,直接写出下面的得数.

2725-1745=(   )      2725-980=(   )

3.口算下面各题.

574+200 476-300 247+20

352-200 615+300 113+60

(二)探求新知

1.导入:利用复习中的口算最后一道题113+60.

教师叙述:同学们会很快地计算出113+60的得数,因为60是一个整十数.那么,怎样很快计算出象113+59这样算式的得数呢?首先我们要研究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演示课件“加、减法的简便算法”,出示课题) 下载

2.教学例1.(演示课件“加、减法的简便算法”,出示例1) 下载

育民小学图书室新买来130本图书.其中故事书46本,科技书34本,其余的是连环画.买来连环画多少本?

(1)让学生用两种方法自己解答.

130-46-34 130-(46+34)

=84-34 =130-80

=50(本)  =50(本)

(2)学生讨论:两种算法结果怎样?哪一种算法比较简便?

(3)教师提示:

从130里依次减去46和34,等于从130里减去46与34的和.

3.学例2.(演示课件“加、减法的简便算法”,出示例2) 下载

计算295-128-72.

(1)让学生观察题里的数目有什么特点?

(2)让学生联系例1同桌进行讨论怎样计算比较简便,为什么?

(3)教师强调:从295中依次减去128和72,等于从295中减去128与72的和.而这两个数的和恰好是整百数,所以,先算  (128+72),再算295-200,计算起来比较简便.

4.完成55页“做一做”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567-55-145         470-254-46

(三)巩固发展(演示课件“加、减法的简便算法”,出示练习) 下载

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263-96-104 970-132-68

400-185-15 472-126-124

168-28-72  437-137-63

244+182+56 200-173-27

124+68+76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加、减法简便运算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在实际计算中可以使计算简便,提高同学们的计算能力.

(五)布置作业

教材58页7、18题.

7题: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263-96-104           970-132-68

400-185-15           472-126-124

18题:学校买来2500张白纸,第一次用去365张,,第二次用去335张,还剩多少张?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游戏:鸽子传信

游戏目的:

1、通过游戏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简算的方法,在计算中使一些计算简便.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竞争意识,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游戏准备:

1、全班学生分为5个竖排,每一竖排将有10名同学组成.

2、准备一个画有鸽子的信封,每个信封中装有10道简算题的试卷.

3、教师在黑板上划分出5个区位,然后分别贴出1--5的名次序号.

4、分别给每一小组取个名字.

游戏过程:

1、把准备好的题装入信封内,并放在每一组的第一个桌子上,老师开始计时由第一个同学开始答题,然后一个接着一个往下传,当最后一名同学答完时把手中的题先交给老师然后再把自己的组名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在黑板相对应的区域上写出来.

篇14:二年级数学教案《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二年级数学教案《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教学目标:

1.理解100以内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能正确地用竖式计算。

2.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探索活动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运用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计算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目标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学会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为学生理解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的'的算理和算法做好了准备,利用知识的迁移,通过学具的操作,经历活动的探究,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一)创设情境。

今天可真热闹,学校组织二年级的同学参观博物馆,现在他们已经来到博物馆门前,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出示教材11页情境图

2.引导学生观察后交流。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二)提出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出示例1中的问题。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从中收集数学信息,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由于这样的情境是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既拉近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又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探索新知

(一)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1.尝试列式,体会加法的意义。

要求一共多少人,需要哪些已知条件?怎样列式?想一想,为什么用加法来计算呢?(板书:加法)

2.交流算法,指名学生说口算的过程。

3.图式结合,探究笔算的算理和算法。

(1)学生操作摆小棒。

学生有35人,用3捆零5根小棒表示;有两名带队老师,用2根小棒表示。

(2)组织学生交流,感悟笔算的算理和算法。

为什么要先把5根小棒和2根小棒合起来?(都是表示几个1根小棒)一共是多少根小棒?

(3)尝试列竖式计算,理解笔算加法应注意什么。弄清为什么“5”与“2”对齐?(相同计数单位的数)

(4)全班交流笔算方法,教师板书竖式,进一步明确“个位与个位对齐,先从个位上的数加起”的道理。

4.即时练习。

出示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1题,巩固笔算加法时的对位方法。

【设计意图:教学中结合小棒图自然过渡到列竖式计算,让学生体验由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方法,学生在积极地操作、思考、和交流的活动中理解“个位和个位对齐”的道理,又清楚地掌握竖式计算要从个位加起的计算顺序。】

(二)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1.出示例2问题: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2.指名学生列式,教师板书。

3.引导学生试算35+32。

(1)组织学生先摆小棒(注意观察学生操作。首先正确摆放出35和32,其次正确地将5个1和2个1相加,3个十和3个十相加)帮助学生对笔算加法算理和算法的理解。

(2)学生试着用竖式计算,交流板演算法。

(3)教师追问: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为什么3和3对齐,5和2对齐?计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师生小结: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4.即时练习。

出示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1题,巩固笔算加法时的对位和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有了例1的基础,本环节教学时,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师适时引导,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真正实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三、巩固练习

(一)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2题。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图意,独立列竖式计算。

2.集体交流。第2小题在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二)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列竖式计算,重点检查学生的对位问题,提醒学生将竖式的结果填在横式的后面。

四、课堂总结

(一)回顾小结,完善课题。

1.这节课我们利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计算时,每一位上的数相加是否满十?

2.补充课题,板书:不进位

(二)突出重点,结束新课。

笔算两位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在探究的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两个问题时,均设计了即时练习,使新知落实到每一层次中。而课尾的总结再一次呈现教学重点,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

篇15:数学教案-课题一: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课题一: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54页上面的内容,练习十二的第1―6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已学过的减法知识的基础上,概括出减法的意义,减法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减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

一、教学减法的意义

1.减法的意义

教师:我们在前三年已经学过减法的计算方法,现在来学习一些有关减法的规律性知识,首先学会减法的意义。

教师出示第53页上面的题:

(1)一班有男生24人,女生有19人。24+19=43(人)

全班共有多少人?                     加数 + 加数  =   和

(2)一班有43人,其中男生24人,43 + 24 =19(人)

女生有多少人?                       和   -  加数   =加数

(3)一班有43人,其中女生19人。43 -19  =  2 4(人)

男生有多少人?                       和  -  加数  =  加数

先做第(1)题,让学生自己分析数量关系,进行解答,然后提问:

“这道题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谁能说出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回答后,教师在第(1)题的右边板书出加法算式,并在算式下面写出“加数”、“加数”、“和”(如右上)。

接着学生解答第(2)、(3)题,然后回答:

“与第(1)题比较,第(2)、(3)题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用什么方法计算?”

引导学生说出第(1)题是已知男生和女生人数,求全班人数用加法,第(2)、(3)题是已知全班学生人数和男生或女生人数,反过来求女生或男生人数,都用减法计算。教师板书出第(2)、(3)题的减法算式(如右上)。

然后教师提问:

“如果撇开题里讲的具体的事,每道题各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启发学生说出:第(1)题是已知两个加数,求它们的和,用加法;第(2)、(3)题都是已知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用减法。

学生回答后,教师在第(2)、(3)题的算式下面注出“和”、“加数”、“加数”(如右上。)然后启发学生想:

根据第(2)、(3)题的算式与第(1)题的算式的联系,你能说一说减法是什么样的运算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减法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让学生看书上第54页,读一读书的结语。然后提问:

“在减去的已知数叫做什么?”(被减数。)

“要减去的已知加数叫做什么?”(减数。)

“要求的末知加数叫做什么?”(差。)

教师说明:在减法,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去的已知加数叫做减数,求出的未知加数叫做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逆”就是相反的意思,“逆运算”就是相反的运算。我们可以通过上面的例子来理解。第(1)题用加法计算,第(2)、(3)题都用减法计算,第(2)、(3)题与第(1)题比较,第(1)题的问题在第(2)、(3)题中变成了已知条件,第(1)题中的其中一个已知条件在第(2)、(3)题中变成问题。也就是说,减法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与加法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正好相反,在加法中已知的,在减法中变成了未知的,在加法中未知的,在减法中变成了已知的。所以减法是与加法相反的运算,通常叫做“逆运算”。

2.练习

(1)做第54页上的“做一做”。

要让学生根据减法的意义说明各题的得数是怎么得来的。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做练习十二的第1题。

要让学生应用减法的意义说明各题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在语言的叙述上,尽量紧扣减法的意义,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说理的能力。如第(1)题,可以启发学生说出:因为已知小明和小绅的邮票张数的和,又知道小明的邮票张数,要求小强的邮票张数,就是已知和(小明和小强的邮票张数的和)与一个加数(小明的邮票张数),求另一个加数(小绅的邮票张数),所以用减法法算。

二、教学0在减法中的特性

提问:

“在加法中关于0的运算有几种情况?”(两种)

“谁能举例说明?”(7+0=7,0+0=0。)

“根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那么减法中关于0的运算有哪几种情况?”

引导学生写出下面三种情况:

7―0=7,7―7=0,0―0=0

然后引导学生归纳:

“我们先来看第一种情况:7―0=7,那么8―0等于几?9―0呢?任意一个数减去0得多少?用一句话说就是……。”

“再来看第二、三种情况:7―7=0,0―0=0,任意一个数减去它自己等于多少?也就是当被减数时,差怎样?”

最后,概括成两条:

1.一个减法去0,还得原数;

2.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三、教学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2.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提问:

“我们已经学过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你们还记得吗?”

“谁能说出加法各部分间的最基本的关系是什么?”

“知道和与其中一个加数,如何求另一个加数?”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出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2.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提问:

减法中各部分间的最基本关系是什么?

知道被减数和减数,怎样求差?

知道被减数和差,怎样求减数?

知道减数和差,怎样求被减数?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进行归纳,整理出下面的关系式:

3.完成练习十二的第2、3题。

这两道题,既可以根据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说明,也可以用减法的意义说明。例如,第2题,根据2100690=1405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既可以把2100、695、1405分别看作被减数、减数、差,运用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来做,又可以把它们分别看作和、加数、加数,运用减法的意义来完成。

4.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的应用。

教师:我们学过了这些关系,可以对加、减法的计算进行验算。

(1)加法的验算。

教师板书:1 2 3 4                 验算:2 0 7 9            2 0 7 9

+   8 4 5                       8 4 5          1 2 3 4

2 0 7 9                       1 2 3 4              8 4 5

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验算方法进行验算,并回答用加法验算加法的方法的方法应用的是什么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然后提问:

“还可以怎样验算?”(用减法验算加法。)让学生板演(如上右)。

“应用的是什么知识?”(加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和― 一个加数 =另一个加数。)

向学生说明:因为加数有两个(845,1234),验算时用和(2079)减去哪一个加数都可以,因而用减法验算加法可以任选一个加数作减数来进行验算。

(2)减法的验算。

教师板书:1 2 3 4                 验算: 2 4 7             1 2 3 4

―  9 8 7                     +  9 8 7         ―    2 4 7

2 4 7                       1 2 3 4               9 8 7

让学生计算,并用学过的知识进行验算。教师板书出验算的竖式(如上右),让学生说一说每种验算方法应用了什么知识。

然后教师指出:验算减法,可以用减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用算出的差和减数相加,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或者从被减数里减去算出的差,看是不是等于减数,都可以用来验算减法。

四、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十二的第5―6题。

1.第5题,笔算时要求计算正确,并注意迅速;用珠算验算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定好个位,验算的方法有些题可以由教师适当指定一种,其它的题由学生自己任意选用。

2.第6题,先让学生明确表中的a+b表示两个数的和。学生填完后,先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然后让还生观察:每组数同第一组比较,哪个数变化了?加数变化后,和是怎么变化的?

篇16: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集体备课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

课题

教学内容:第26页例1-例6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对6-10的感性认识。2培养良好习惯,体验数学来源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1、8的书写。2、抽象出数表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

10根小棒

有谁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

看图:请你用有数字的话说你看到了什么?

板书:6、7、8、9、10

教学例2

学生对立用小棒摆6-10,(2)学生上台摆。

教学例3

问:你会用手指表示6-10吗?

涂方格表示6-10

观察方格,你知道了什么?让学生感悟依次多1

读数,并用手指表示

书写

老师示范,学生书空,在书上写。

学习8的组成

每人准备8根小棒,按不同的分法分成两堆。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8的组成

让学生根据板书,再把8的组成完整摆一遍。

分小组讨论怎样记8的组成,教师归纳。

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区别

1、引导学生看例4,说说图意,在根据图意把图下的填空补充完整。

2、问:这里的1、2、3、……6是表示数量的多少吗?

3、答:是表示小动物排第几。

4、这些第1、第2、……第6,是表示小动物的位置与顺序的。一共有6个运动员的6才是表示数量。

5、联系实际,体会序数的含义。

六、看图填空

1、要求学生把6-10这几个数字填在尺子的方格里。

2、顺数一遍,倒数一遍。

板书设计

6-10的认识

678910

8的组成

课题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教学内容:第28-29页课堂活动1-6题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2、突出10的认识,感悟10与1-9各数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确定物体位置是第几

教学准备

完成第1题

读题,明确要求,看数圈一圈。

完成第2题

出示题目,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再填一填。

完成第3题

(1)读题,依次连线,这里写着数字1、2、3、4、……10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连起来,看看你最后连成了什么图形。

四、完成第4题

(1)读题,分清左和右,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五、完成第5题

(1)读题:数一数,填一填。

(2)引导学生看懂图意,独立完成,再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

六、完成第6题

观察:这幅图说了什么,有谁知道发射火箭是怎样数数的?为什么倒数?

板书设计

篇17: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集体备课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

课题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教学内容:第32-33页例4、5、6和课堂活动第4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减法意义。2、掌握看图写两个减法算式。3、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1、探索计算方法多样性。2、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

学具盒

复习:对口令

新授:

教学例4:

出示图:学生观察,并且用3句话说。

还剩多少匹马?怎样列式?

板书:6-2=怎样算6-2=

让学生说方法。在看图写出另一个减法算式。

教学例5:

学生拿5个黄圆,2个红圆摆一排。

学生根据摆的圆写两个减法算式。

7-2=7-5=

问:怎样计算?

教学例6:

出示图,看了以后说三句话。

自由说,全班交流。

怎样写算式?学生说一种图的意思,就写一个算式

板书:4+3=7-4=7-3=

观察:3个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全班讨论。

小结:根据一个加法算式写两个减法算式

课堂活动

第一题:引导读题,理解有几个要求,独立完成。

看图填空,独立完成。

对口令:老师说加法算式,学生说两个减法算式。

板书设计

课题

篇18: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集体备课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第35页练习三第6-9题。第6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2、巩固6、7的加减法。

教学重难点

目标1

教学准备

小棒

一、完成第六题

1、读题:先连线,再填空。

2、集体完成第一组算式,你知道这个用加法算式怎么表示吗?

3、学生独立连线,填算式。

二、完成第七题

1、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了解答题情况。

2、集体订正。

三、完成第八题

1、学生独立完成,看谁做得又对又快,然后教师检查。

四、、完成第九题

1、出示内容:看图,说说图意,再写出算式。

2、出示第2小题:导入,列式,交流,把所写的加减法算式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从而体会6的组成和6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四、布置作业:第7、8题。

板书设计

课题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教学内容:第36-37页8、9的加减法第7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一图四式。2、加减法之间的关系。3、正确计算。

教学重难点

一图四式的方法,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

小棒

一、导入:板书8、9的加减法

二、新授

1、教学例1:分一分,算一算。

(1)学生拿出8根小棒分一分,

(2)把分的结果写出两个加法算式。

(3)再写出两个减法算式。

(4)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列式。

2、教学例2:

(1)观察图,在这幅图里,你能找出数学问题吗?

(2)根据自己说的图意写出算式。

板书5+3=83+5=88-5=38-3=5

(3)说出计算方法。

(4)小结一图四式的方法。

3、教学例3

(1)分小组学习,拿9个圆分两堆,可以怎样分?

(2)根据不同的分法,看书36页,填书。

板书9的加减法算式

(3)读算式。

(4)小结9可以分成什么,对应的加法和减法算式是什么。

4、教学例4

(1)完成左题:出示南瓜图,帮助学生理解图意。

(2)完成右图:列出算式,说说算式的意思。

板书设计

篇19: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集体备课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教学内容:第33-34页练习三第1-5题。第5课时

教学目标

1、用数表示物体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2、巩固6、7的加法。

教学重难点

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

10根小棒

完成第一题

读题:填数。你能又快又好的填出方格里的数吗?

交流,请一个同学说说填了什么?是按照什么顺序填的。

小结: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且后面一个都比前面一个大1。

完成第二题

读题,看书划小圆。

讨论题目要求,弄清题意。

答题,交流。看看谁填的最好。

完成第三题

出示第1小题:我的座位是第几组第几号。

出示第2小题:排队游戏后完成第2小题,找几位同学说一说小山排第几,你是怎么想的?

完成第四题

出示第(1)小题,学生独立完成。

出示第(2)小题,写出6个比10小的数。

讨论:比10小的数有哪些?

0、1、2、3、……9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的。

选出6个填在方格里。

完成第四题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课题

篇20: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集体备课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

课题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教学内容:第30-31页6.7的加法算式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一幅图写两个加法算式.2.正确计算.

教学重难点

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小棒

一.复习.

对口令:如5.老师说1,学生说4.

二.新授.

1.教学例1:出示图,抽学生说图题意,问:怎样列式?板书:4+2=6说说怎样算?(1)同桌说,(2)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

2.教学例2:(1)用小棒摆,左边4根,右边2根,可以怎样算?用什么方法算?怎样列式?4+3 3+4你怎样算?

3.教学例3:出示图,(1)说图的意思,(2)可以怎样列式?学生填在书上.1+6=7 7=( )+( )第二种学生讨论后填,(3)观察: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三.课堂活动

1.31页1题,引导学生读懂题意,看懂图,有几个要求:写加法算式,得数是7.先连线,在填算式.

2.31页2题,游戏:对手指,合起来是7.

3.31页3题,引导学生看懂图的意义,先画再填.第二幅图让学生探索多种画法,从而对应多种算式.

板书设计

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参考教案二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人教版

小数的加减教学设计人教版

第五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练习十九教案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

小学七册数学计划和教案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数加法和减法单元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小学数学第七册教学计划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五年级数学上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设计

数学教案-课题二:加、减法的简便算法
《数学教案-课题二:加、减法的简便算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数学教案-课题二:加、减法的简便算法(通用20篇)】相关文章:

小学课文第七册习作教案2022-05-02

连加、连减教案2023-03-18

《分数、小数混合运算》教学设计2024-03-04

四年级数学下册《连减的简便计算》教学反思2023-12-20

口算加减法(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2022-08-22

1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教案2023-07-20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2023-02-19

《分数、小数混合速算》教学设计2022-05-07

国标本第七册数学练习一教案2022-05-07

七册美术教案2022-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