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配画 江苏版美术教案(共17篇)由网友“俞飞鸿”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诗配画 江苏版美术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诗配画 江苏版美术教案
诗配画
课 时:二课时诗配画 江苏版美术教案
教学目标:1)学习诗配画的基本知识。
2)学会用画面表达诗意。
3)为古诗或喜欢的诗配画。诗配画 江苏版美术教案
4)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激发创作热情。
教学重点:学会用画面表达诗意的方法。
教学难点:诗的意境的表达。
教学准备:挂图数张、铅画纸2张、记号笔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江苏版美术教案
二、挂图4张、读画
1) 问:这4张画(诗配画)与平时的创作画又何不同?
•字画结合 •一般只有画没有字、诗。
2) 问:画面有什么意境吗?他是如何表现的?
3) 问:黑板上的范画有几种表现形式?
•水粉 •水彩 •国画 •彩色铅笔 •水彩笔等
•以《寻隐者不遇》为例,讲解创作诗配画的过程。
三、新授、扩知
松下问童子 画面 松树、童子、环境
言师采药去 画面 童子、“言”可用手势表示。
只在此山中 画面 远景的山
云深不知处 画面 意境 毋须表达。
•让学生体会构思与构图。
•诗摆放在画面的什么地方?可否贯窜全画。(横幅)或(竖幅)。
四、学生作业
根据诗的内容和意境,用铅笔勾画轮廓。
五、巡回指导(略)
六、小结、小组互评
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画是有形的诗,诗是无形的画。你能将所学过的描写风景或古诗,用画面再现吗?
问:傍晚的描绘,用色?
秋天的描绘,用色?
三、新授
欣赏几幅国画式的诗配画。有什么感受?表现一下你所感受到的。(口述)
示范:诗配画——从色彩——构思——诗画一致
四、学生作业
以国画形式表现诗配画
五、巡回指导
六、小结、以小组形式展评作业、小组互评。(27)
后记:诗在画面中的安排位置不尽人意,学生对诗的灵活摆放有点不知所措。诗与画的有机结合在课中要想办法解决。
篇2:美术六年级下册《诗配画》教案
美术六年级下册《诗配画》教案
第五课诗配画二课时
P12~14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的艺术情感。
2.初步了解文学与美术两种艺术形式的联系。
3.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
(二)作业要求:着色完成一幅诗配画的作业,要求能以美术形象初步表
达自己对诗的理解。
(三)课业类别:绘画创作课
(四)教学重点:学习诗配画的方法,和这种艺术形式的知识。
(五)教学难点:学习诗配画的方法。
(六)用具准备:
1.教师:范画、教材、课件。
2.学生:书、彩笔、诗、扇子。
(七)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检查用具准备情况及摆放。
二.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诗配画
三.讲授新课:
1.分析诗配画的形式特点:
我们看到这种形式时,首先看到的是画面,其次是诗。因为版面上画面占了主要位置,再加上画面的色彩,使人最先受到感染的是画面。所以诗配画中画面很重要,它比文字更形象更直观。
2.诗配画的方法:
首先要注意反复读,并要弄清诗的原意、含意,在着手构思构图。
3.诗配画的表现形式:
诗配画的表现方法要考虑画的'形式与诗的内容统一。
(1)古诗:国画手法,体现民族民间特色。
(2)新诗:较新、较现代的表现手法,是其格调一致。(3)儿歌:儿童画,大胆、夸张。
4.作业步骤:
(1)选诗:自己熟悉并喜爱的。
(2)构思:反复熟读,领会之后进行构思。
(3)构图:按照诗的主要含义,将主要内容置于画面主要位置,并设计文字的位置。
四.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学生构思、构图。
第二节
一、组织教学:
检查用具的准备及摆放
二、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诗配画
三、讲授新课:
1.描绘画面:
(1)根据诗的内容,去选择与诗相统一的手法。(2)儿童诗、浪漫诗可选择多种表现手法,如工艺。2.着色:
色彩要与诗的内容、表现手法结合起来,以求得与诗的和谐统一。3.文字:
文字与画面内容结合为一体,字体也要相当。(出示范画讲解)
四、布置作业,提出要求:
修改稿子,描绘着色完成画面。
五.课堂小结:
1.作业展示,讲评、欣赏。
2.收拾用具,注意卫生保洁。
3.下节用具:水粉用具、书。
4.下课。
篇3:《故事配画》美术教案
《故事配画》美术教案
本课以学生熟悉的故事入手,以插图形式呈现在我们眼前。有《神笔马良》等。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欣赏插图、发表评论和自主表现的环节来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欣赏故事插图这一美术表现形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在欣赏与评价中探索插图的特征,并尝试自己为故事配插图。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培植他们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了解、欣赏故事插图这一美术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在欣赏与评价中探索插图的特征,并尝试自己为故事配插图。
教学用具:故事书、连环画等。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欣赏法、启发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你们一定是听着故事、看着故事书长大的吧!你们知道哪些故事?
二、新授
1、看插图师拿出一幅插图《神笔马良》。提问:你们知道他是谁吗?画面上画了什么,你能讲一讲他的故事吗?马良用神笔在墙上画了无边无际的大海,画了几笔风,帆鼓了起来,船向海中央驶去,又加上粗粗的'几笔风,大海涌起滚滚的波涛,山一样的海浪不断地向大船压去,船翻了······把你们收集的带图画的故事书拿出来看一看,说一说:你认为文字与图片哪种表现更生动,为什么?总结插图:是指附在书籍中的图画。有的用插页方式,有的插在文中,用来帮助说明内容或加强文字的感染力,也可以透过图画来了解书籍的内容。
2、欣赏《哪吒闹海》、《西游记》、《谁是百兽之王》、《外国儿童读物》
3、交流评述选一幅你喜欢的故事插图说一说。
4、讲故事,编故事你们的想象力一定很丰富,请你们自由地编故事,讲给小组同学听。
5、画一画师:要是能把你们的故事用图的方式表现出来展示给大家,一定很有趣。我们来看一看别人的作品吧!《怪兽的故事》、《小马踢踏的故事》。
你能看懂吗?是不是很有趣!你能给自己喜欢的小故事配一幅插图吗?动手试一试吧!
三、小结生动的画面,有趣的故事。领着我们进入一个缤纷世界,带着我们走过一个快乐的童年!
篇4:诗配画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
诗配画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
教学目的:
1、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创作热情。
2、学习诗配画的基本知识。
3、掌握水墨画的表现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掌握水墨画的表现方法
电教、教具、学具准备:
诗配画范画、墨、水、毛笔、宣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回忆学习过的古诗
2、请学生用自已的语言说一说自己熟悉的古诗的含义
3、揭示课题:诗配画
二、讲授新课
1、什么是诗配画?
我们所学习的诗配画,是根据诗的内容和意境,用水墨画表现出来,抒发自己的感受。
2、复习水墨画的工具、材料
生宣、毛笔、墨、中国画颜料。
3、讲解作画步骤。
(1)体味诗意
(2)构思构图
(3)墨线勾勒
(4)上色、落款
4、欣赏范画
师:苏东坡曾经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好画常常洋溢着诗情,好诗总是充满了画意。
(1)出示其他小朋友的'画
(2)讨论
5、学生创作
师:当你读到一首好诗时,眼前往往浮现出动人的画面,那就是你感受到诗的意境。选一首你喜欢的诗来配上水墨画,既显示你对诗意的理解,也展示你绘画的表现力。
老师巡回指导
6、作业评价
篇5:教师节的诗配画教案
有关教师节的诗配画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画家们的作品,让学生感受到诗配画的意境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了解诗配画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3、为喜欢的诗词进行诗配画。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诗配画的基本要素和方法。
2、合理布局画面,适应诗词内容。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一张诗配画图片,老师准备一些诗配画相关图片欣赏资料(教师范画一幅及其他优秀诗配画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课:欣赏图片(2~3分钟)
(介绍画面内容,介绍画的作者及相关知识。)
二、(欣赏完毕)教师提问:
1、刚才欣赏的这些画与平时看到的一些画有什么不同呢?
2、画中的诗句和图片是否有什么联系?
3、画面是如何表达诗的意境及情感的(从诗的角度出
发,感受诗所表达的情感,从何联系画面中的景物与诗的联系)?
(学生自由讨论,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三、揭题,教授新知识
苏东坡曾经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当同学们读到一首好诗时,眼前所呈现的画面也就是你所感受到的诗的意境,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诗配画。(出示课题“诗配画”。)
四、讲授新课(配合课件):
以《送元二使安西》为例,讲解创作诗配画的过程: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外清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
西出阳关无故人 (出了阳关西路再也没有老友人)
(在创作一幅诗配画之前,我们要先诵读这首诗,了解这首诗的简单背景,然后慢慢感受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最后根据你的感受创作一幅属于你的“诗画”。)
这首《送元二使安西》是王维晚年之作,其创作年代在“安史之乱”以后。当时的'社会,各种民族冲突加剧,唐王朝不断受到了来自西面吐蕃和北方突厥的侵扰。“安史之乱”暴发后,兵力大量外调,而此诗约作于作者送友人即将奔赴安西之时。 诗的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为送别创造了一个愁郁的氛围。三四两句写惜别,是一个整体。
注意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为:愁郁,依依惜别,(对远行者的)关心、祝愿。
五、鼓励创新,即兴“创作”
不同的人画同一首诗会有不同的诗意画出现,因为每个人对诗的理解不同,表现方法也有所差异。请同学们挑选一首自己喜欢的诗,给大家讲一讲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如果你是一位画家,你要如何去将这种情感在画面中表现出来。
课堂小结
本节课大家学习了用诗配画的方式来表现诗歌中所包含的情感,通过对这种绘画形式的学习,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喜
欢一首诗,生活中每一样事物都是想通的,每一处景色都会激起我们无穷的想象力,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画笔去表达你的心情,你喜欢的事物,用绚丽的色彩描绘一个美好的世界。
篇6:小学美术教案:《儿童配画》
小学美术教案:《儿童配画》
儿歌,以其特有的节奏、韵律,向小读者展开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儿歌配画正是利用儿歌的这一优势,引导学生把读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以及儿歌那种难以言表的情绪体验,用绘画语言表现出来。让学生在儿歌配画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形象的基本方法,以下是“小学美术教案:《儿童配画》”,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参考教材
课业类别:绘画创作课。
教学目的:
1.加深学生对美术与文学艺术关系的理解,促进学生知识的全面发展;
2.培养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对艺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儿歌配画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从儿歌中提炼出可视可塑的艺术形象;画面主体形象与儿歌中心内容的一致性。
教具准备:收集优秀少儿绘画作品及与之相对应的`优秀儿歌。
学具准备:选择自己喜爱的一首儿、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观察学生情绪,检查学习准备情况,稳定课堂学习秩序。
二、导入新课
教师选择学生所熟悉并喜爱的儿歌(或课本中的儿歌)有感情地朗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条件的学校,可用录音配乐带导入新课的工作。)
三、讲授新课
1.分析儿歌内容。
①作品中描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你们在作品中看到了些什么?
③作品中的人(物)与景,反映的时间、季节有哪些特征?
2.赏析图例。
①出示范图,提问:这位小朋友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自己对儿歌的理解的?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板书课题。)
②画中的形象与儿歌中所说的相吻合吗?
(引导学生把自己感觉到的文学形象与画中的形象进行对照,说出大致相同的地方。)
③为什么有的地方与你设想的不一样呢?
因为每个人观察事物的方法,对儿歌中形象的想象不同,所以每个人根据儿歌所画出的画也会有所不同。但是只要与儿歌的内容保持密切的联系,这幅儿歌配画就是成功的。
3.欣赏几幅同龄人的作品。
①《小记者》小作者紧扣主题,把小记者在初春时忙碌的情形表现出来,既表现了少年儿童丰富的课余生活,又把春天的气息浓缩于画面之中,给观者带来了一片喜洋洋的气氛。
②《彩伞》生活中用于遮挡烈日和雨水的花伞,成了小朋友与父母密切联系的纽带。小作者抓住“我撑彩伞接妈妈”一句,用生动的形象和特定的雨景,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儿歌的全部内容。
③《雪花姑娘》小作者在仔细分析和理解儿歌作品的基础上,展开了自己丰富的联想。画中温柔美丽的雪花姑娘与儿歌主题相互呼应,画中小朋友的活动与空中的雪花姑娘相互映衬,显出一派生动活泼的欢乐场面。
④《大公鸡》人们常见的公鸡在这幅画中,被装扮得分外独特。这不能不使我们由衷地佩服小作者大胆的创造力和丰富的联想力。你们看看画中的大公鸡,再读读歌中的那只公鸡,小作者表达得多么生动、多么贴切,似乎他的每一笔,都合着儿歌的节奏和韵律。
4.儿歌配画的方法和步骤。
从上述五幅作品可以看出,要根据儿歌的内容画好一幅好画,就必须做到:
①仔细分析作品的内容,找出作品中自己最熟悉的形象。
②用铅笔画出儿歌中的形象与场景(注意与儿歌中所说的要有一致性。
③在不偏离儿歌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联想结果。
④选择适合于反映儿歌内容的色彩,说明时间或气候条件。
教师可结合提问、讲解、演示,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配画过程。
5.色彩与画面和儿歌的关系。
①能反映儿歌的季节特征或天气情况。
②有助于突出主体形象,渲染画面气氛。
③具有美化画面的作用。
6.着色的一般方法和规律。
①冬季清晨:多用蓝色、紫色作主调(即大块色,配以少量的对比色,以拉开空间层次的距离)。
②夏季晴天:多用暖色(红、橙色)作大面积色,其他小面积色块与大色块在协调中进行对比。
一般情况下,先涂大色块,再涂小色块,主体形象色彩鲜明,与背景反差较大,背景色的选用以邻近色为主。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把自己所选择的儿歌内容画出来。要求能反映儿歌的主要内容和情景,构图饱满,主次分明,色彩协调。
辅导要点:
①找出儿歌中形象最鲜明的句子。
②添画场景。(与原作的意境大致相同,能较好地起到衬托主体形象的作用。)
③调整宾主关系。
④选择主色(针对儿歌中的色彩基调进行选择)。
⑤其他形象的色彩(依据儿歌的特点,发挥自己的想象)。
⑥补充细节,整理画面。
五、小结
讲评优秀作业,请学生谈自己的创作体会。
篇7:画配诗大赛策划书
前言:一季的蝉鸣将一季的阳光酿成美酒,醉里挑灯,我看见一季的芳草,染绿了一季的马蹄声;红尘婉约,一把油纸伞撑开雨巷,薄雾微醺,一桨乌篷船摇瘦江南。青葱岁月里孕育着无数璀璨年华,白云苍狗,谁执汝手,录下这些岁月中的变迁?——人,总是以自己的方式越来越接近一种生命的本质,诠释自己的守望与价值。此刻,这滚滚红尘中的一瞥,是否足以触动你的心弦?
一、活动主题:诗画梦.诗意情
二、参赛对象:湛江师范学院全日制在校大学生
三、活动背景及目的:
响应“五月风”的号召。增强大家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及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活跃学校的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及艺术鉴赏能力,丰富大家的精神生活,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 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激发大家的创新意识。唤起忙碌生活中的一片宁静,人与人之间的一份真挚,勾勒出生活中的诗意。让学生学会体验和感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四、作品要求:
1参赛者自由创作诗歌(自由诗、散文诗、古体诗),题材不限,要求内容健康。
2自由诗篇幅不超过80行,散文诗字数控制在500字左右。
3参赛作品必须是原创且未经发表的作品。
4参赛者可个人参加也可两人合作,最终评选作品。
5作品必须切合图画背景
五、比赛的内容和形式策划:
(1)征稿:由太阳谷文学社的理事们收集集体智慧的结晶,挑选出16幅有诗意有创意有新意的图片来给作者参考,作者根据这些图片按照个人选择来写诗,并且投稿,稿件说明对应的图片编号。
(2)初评:
由文学社派出具有丰富审稿经验的干部组成评审团,对征集的诗歌进行初评,选出40%优秀诗歌入围决赛。
现场评比:通知入围的40%优秀诗歌的作者给诗歌配上诗歌内容所表达的那张图片,到时统一收集,作品是A3纸大小、彩印过塑。
(4)现场评比流程:
1将所有入围决赛的作品在椰林展示。
2.在展示区设立大本营,并由主办方设定投票规则,观众现场领投票券,每人最多可领取一张,在投票券上写出自己喜欢的三篇作品的号码,号码不得重复,并在背面写上自己的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抽取幸运观众。
3.工作人员组成引导小组,对现场观众进行解说和引导投票。现场投票成绩将占作品总成绩的20%,诗歌占80%。
4.投票时间从早上8:30到下午4:30结束,投票时间结束后所投票数不再有效。工作人员现场计算票数,得出最受欢迎“原创画配诗”奖一名(按票数决定)。
5.大赛设一等奖三名,二等奖六名、三等奖九名,优秀奖十名,最受欢迎“原创画配诗”奖一名(按现场票数决定)。以上奖项将会颁发获奖证书及奖品。大赛另设幸运观众两名,幸运观众有精美礼品赠送。
6现场评比时间:5月24日
六、奖项设置:
大赛设:
一等奖三名
二等奖六名
三等奖八名
优秀奖十名
一名“最受欢迎‘原创画配诗’奖”(按票数决定)
大赛另设幸运观众三名(从投票者里抽取)
获奖者将颁发获奖证书以及奖品;幸运观众也将获得精美礼品。
七、投稿方式:
电子稿件:投到taiyanggu11@diyifanwen.com(邮件主题须标明“题目 第六届原创画配诗”)
所投稿件应注明作者姓名、所在学院与专业、联系方式。
八、初赛截稿时间:5月18日
九、活动联系人:
主办单位:湛江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学生社团联合会
承办单位:湛江师范学院太阳谷文学社
篇8:诗配画的作文
星期三下午,天仿佛更加碧蓝,云好像在对我微笑。鸟儿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花儿都绽开了灿烂的笑脸。
来到校门口,我像离弦的箭一样直奔赛场。马上就要比赛了,我万分紧张,头上直冒冷汗,但心里却想着:等会儿一定要画好,还要介绍好。我专心地画着,想把笔控制好,可手就是不听使唤地抖动。我突然想到临走前妈妈对我说:“今天千万不能紧张,认真地画,无论见到谁都要主动地向他介绍你的画和诗。”我马上不紧张了,把“台词”在心里默默地念了几遍:“这首题为《咏鹅》的小诗,可以说是一首优美的'儿歌。”
“来了!到一楼了。”大家异口同声地喊道。同学们突然安静地画起来。窗外的小鸟也安静下来,蝴蝶静静地停在花朵上一动不动,天上一大片厚重的云下,飘起了蒙蒙细雨。
一大群人上楼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介绍自己的作品,场上的气氛一下子热闹起来。
“咏柳,贺知章。”
“小池,杨万里。”
“啪啪。”一阵阵掌声在我耳边响起。
“请各位老师到三楼去参观四年级的校本课程。”几位学生解说员说道。
"呼。”我长吁了一口气,“终于走了。”我们赶紧把桌椅搬回去。准备放学。
今天,我参加诗配画活动,非常开心!
篇9:端午节的诗配画
春秋战国门屈原
周昙
满朝皆醉不容醒,众浊如何拟独清。
江上流人真浪死,谁知浸润误深诚。
题屈原祠
洪州将军
苍藤古木几经春,旧祀祠堂小水滨。
行客谩陈三酎酒,大夫元是独醒人。
端午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临江仙(辛巳端午和陈简斋韵)
刘辰翁
旧日采莲羞半面,至今回首匆匆。梦穿斜日水云红。痴心犹独自,等待郑公风。
海上颓云潮不返,侧身空堕辽东。人间天上几时同。宫衣元不遇,无语醉醒中。
念奴娇(端午酒边)
陈著
雨帘高卷,见榴花、应怪风流人老。是则年年佳节在,无奈闲心悄悄。巧扇风轻,香罗雪湿,梦里曾看了。如今溪上,欢盟分付年少。
遍是眉好相宜,呼儿扶著,把菖蒲迎笑。说道浮生饶百岁,能有时光多少。幸自清贫,何妨乐趣,谱入瑶琴调。杯杯酒满,这般滋味谁晓。
篇10:画配诗大赛策划书
原创画配诗大赛策划书范例
前言:一季的蝉鸣将一季的阳光酿成美酒,醉里挑灯,我看见一季的芳草,染绿了一季的马蹄声;红尘婉约,一把油纸伞撑开雨巷,薄雾微醺,一桨乌篷船摇瘦江南。青葱岁月里孕育着无数璀璨年华,白云苍狗,谁执汝手,录下这些岁月中的变迁?——人,总是以自己的方式越来越接近一种生命的本质,诠释自己的守望与价值。此刻,这滚滚红尘中的一瞥,是否足以触动你的心弦?
一、活动主题:诗画梦.诗意情
二、参赛对象:湛江师范学院全日制在校大学生
三、活动背景及目的:
响应“五月风”的.号召。增强大家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及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活跃学校的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及艺术鉴赏能力,丰富大家的精神生活,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
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激发大家的创新意识。唤起忙碌生活中的一片宁静,人与人之间的一份真挚,勾勒出生活中的诗意。让学生学会体验和感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四、作品要求:
1参赛者自由创作诗歌(自由诗、散文诗、古体诗),题材不限,要求内容健康。
2自由诗篇幅不超过80行,散文诗字数控制在500字左右。
3参赛作品必须是原创且未经发表的作品。
4参赛者可个人参加也可两人合作,最终评选作品。
5作品必须切合图画背景
五、比赛的内容和形式策划:
(1)征稿:由太阳谷文学社的理事们收集集体智慧的结晶,挑选出16幅有诗意有创意有新意的图片来给作者参考,作者根据这些图片按照个人选择来写诗,并且投稿,稿件说明对应的图片编号。
(2)初评:
由文学社派出具有丰富审稿经验的干部组成评审团,对征集的诗歌进行初评,选出40%优秀诗歌入围决赛。
现场评比:通知入围的40%优秀诗歌的作者给诗歌配上诗歌内容所表达的那张图片,到时统一收集,作品是A3纸大小、彩印过塑。
(4)现场评比流程:
1将所有入围决赛的作品在椰林展示。
2.在展示区设立大本营,并由主办方设定投票规则,观众现场领投票券,每人最多可领取一张,在投票券上写出自己喜欢的三篇作品的号码,号码不得重复,并在背面写上自己的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抽取幸运观众。
3.工作人员组成引导小组,对现场观众进行解说和引导投票。现场投票成绩将占作品总成绩的20%,诗歌占80%。
4.投票时间从早上8:30到下午4:30结束,投票时间结束后所投票数不再有效。工作人员现场计算票数,得出最受欢迎“原创画配诗”奖一名(按票数决定)。
5.大赛设一等奖三名,二等奖六名、三等奖九名,优秀奖十名,最受欢迎“原创画配诗”奖一名(按现场票数决定)。以上奖项将会颁发获奖证书及奖品。大赛另设幸运观众两名,幸运观众有精美礼品赠送。
6现场评比时间:5月24日
六、奖项设置:
大赛设:
一等奖三名
二等奖六名
三等奖八名
优秀奖十名
一名“最受欢迎‘原创画配诗’奖”(按票数决定)
大赛另设幸运观众三名(从投票者里抽取)
获奖者将颁发获奖证书以及奖品;幸运观众也将获得精美礼品。
七、投稿方式:
电子稿件:投到****(邮件主题须标明“题目 第六届原创画配诗”)
所投稿件应注明作者姓名、所在学院与专业、联系方式。
八、初赛截稿时间:5月18日
九、活动联系人:
主办单位:湛江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学生社团联合会
承办单位:湛江师范学院太阳谷文学社
篇11:《诗配画》教学方案设计
诗配画感受(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画家们的作品,让学生感受到诗配画的意境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了解诗配画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3、为喜欢的诗词进行诗配画。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诗配画的基本要素和方法。
2、合理布局画面,适应诗词内容。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一张诗配画图片,老师准备一些诗配画相关图片欣赏资料(教师范画一幅及其他优秀诗配画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课:欣赏图片(2~3分钟)
(介绍画面内容,介绍画的作者及相关知识。)
二、(欣赏完毕)教师提问:
1、刚才欣赏的这些画与平时看到的一些画有什么不同呢?
2、画中的诗句和图片是否有什么联系?
3、画面是如何表达诗的意境及情感的(从诗的角度出发,感受诗所表达的情感,从何联系画面中的景物与诗的联系)?
(学生自由讨论,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三、揭题,教授新知识
苏东坡曾经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当同学们读到一首好诗时,眼前所呈现的画面也就是你所感受到的诗的意境,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诗配画。
(出示课题“诗配画”。)
四、讲授新课(配合课件):
以《送元二使安西》为例,讲解创作诗配画的过程: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外清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
西出阳关无故人 (出了阳关西路再也没有老友人)
(在创作一幅诗配画之前,我们要先诵读这首诗,了解这首诗的简单背景,然后慢慢感受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最后根据你的感受创作一幅属于你的“诗画”。)
这首《送元二使安西》是王维晚年之作,其创作年代在“安史之乱”以后。当时的社会,各种民族冲突加剧,唐王朝不断受到了来自西面吐蕃和北方突厥的侵扰。“安史之乱”暴发后,兵力大量外调,而此诗约作于作者送友人即将奔赴安西之时。 诗的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为送别创造了一个愁郁的氛围。三四两句写惜别,是一个整体。
注意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为:愁郁,依依惜别,(对远行者的)关心、祝愿。
五、鼓励创新,即兴“创作”
不同的人画同一首诗会有不同的诗意画出现,因为每个人对诗的理解不同,表现方法也有所差异。请同学们挑选一首自己喜欢的诗,给大家讲一讲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如果你是一位画家,你要如何去将这种情感在画面中表现出来。
课堂小结
本节课大家学习了用诗配画的方式来表现诗歌中所包含的情感,通过对这种绘画形式的学习,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喜
欢一首诗,生活中每一样事物都是想通的,每一处景色都会激起我们无穷的想象力,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画笔去表达你的心情,你喜欢的事物,用绚丽的色彩描绘一个美好的世界。
诗配画感受(二)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诗配画的意境美。
2.了解诗配画的有关知识。
3.用所学知识为诗歌配画,体验诗配画的创作过程。
教学重点:用绘画形式进行诗歌配画。
教学难点:画面意境的独特表达。
教具准备:图片欣赏资料、范画。
教学预案: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回忆学习过的古诗。
2.古诗接龙活动。
3.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自己熟悉的古诗含义。
二、欣赏图片:
1.这些画与平常的画有什么不同?
2.画面和诗句有何联系?
3.画面是如何表达诗的意境的?
4.学生分小组讨论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三、示范步骤:
1.构图:(1)确定主景。(2)画面内容与诗中关键字相对应表达出诗的意境。边画边讲解诗配画的过程。
2.着色。
四、创作实践:
1.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达自己喜欢的一首诗。
2.师巡视,适当给予学生技法指导。
五、课堂评价:
1.自评:谈一谈自己的创作意图。
2.互评。
3.师点评。
诗配画感受三)
篇12:《诗配画》教学方案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古典诗歌启发学生语言文字的形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队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热爱情感。
2、通过制作诗配画的造型过程,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理解诗境,将它变成视觉形象意境。了解诗配画的相关知识,学会用画面表达诗意。
教学难点:领会古诗将诗境巧妙地化为画意,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纸、笔、颜色。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活动。(多媒体展示)
教师播放课件引导学生欣赏春天景物的图片,并讲述春天的特征:春天,太阳暖洋洋的照着大地,草地上一片嫩绿,五颜六色的小花在草地中竞相开放。柳树发芽了,桃树、杏树、梨树各种各样的花次第开放。沐浴在春色之中我们的心情也格外得欢畅。不止我们喜爱春天,就连古代的诗人也都情不自禁借助诗歌
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接下来我们大家就一起来欣赏一段视频吧!
(教师播放视频,学生观看)
二、新课部分: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刚才大家观看了一首小诗,老师要看一下,哪一位同学最聪明,知道这首古诗的作者及内容呢?
生: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师:如果老师让你们给《咏柳》这首古诗配上一幅画的话,你首先要知道什么内容?
生:首先要知道这首古诗的大意是什么!
2、学习古诗大意:
师领学生分析翻译古诗《咏柳》,并出示古诗大意。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咏柳》这首古诗的诗意。”)如果现在老师让你们给古诗配上一幅画的话,
师:课件提示。
3、精美图片欣赏:
师:大家找的既快有准,为了更好的完成作业,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组精美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播放图片,师生一起欣赏图片。
4、传授柳树的绘画方法:
(师讲解并绘画技能)
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的讲解,最后在黑板上构成一幅完整的画。
5、教师范作欣赏,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学生欣赏其他同学配画范作。
三、活动内容:
师:我们知道了古诗的大意,也欣赏了精美漂亮的图片部分的形状和蜻蜓身体各部分的形状。下面我们看一下作业内容吧! 师出示课件“活动内容”指名学生读。
1、活动要求:
(1)、把柳树的姿态形象画准确;
(2)、注意物品形象的'近大远小、前后遮挡关系;
(3)、构图要饱满,最好有颜色,达到最佳效果。
2、作画布骤:
(1)、理解古诗的诗意、诗境。
(2)、构思:思考想象怎样用绘画的形体、空间、线条、色彩、构图的语言表现古诗的诗境。
(3)、构图:将想象的画面安排到纸上,画出草图。
(4)、制作:描绘、着色、完成。
诗境是基础,塑造绘画视觉形象是关键。
3、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绘画较弱的学生。 (播放flash动画《春天在哪里》,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温馨的作画氛围)
四、佳作讲评:
今天你们表现的都很棒!作业也很漂亮!
五、拓展:
介绍中国历史上两位重要的诗人苏轼和王维。
苏轼: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在诗词文、书画方面成就卓著。代表作品《饮湖上初晴后雨》、《题西林壁》、《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善画竹石。他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唐宋八大文学家”之一。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擅长音乐。代表作品《鸟鸣涧》、《相思》、《山居
六、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古诗《咏柳》的配画,可以感受到古诗把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语言美融为一体,“画中有诗,画中有情”它闪耀着美的色彩,希望同学们能用心学习,品读古诗,感受古诗文化的神韵和魅力,把祖国的古诗文化发扬光大。
诗配画感受(四)
《古诗配画——小池》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古典诗歌启发学生语言文字的形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热爱情感。
2、通过制作诗配画的造型过程,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作业要求:为自己喜欢的古诗词配画(也可临摹自己喜欢的诗意画),要求能以绘画形象初步表达自己对诗境的理解。
教学重点:理解诗境,将它变成视觉形象意境。了解诗配画的相关知识,学会用画面表达诗意。
教学难点:通过画面内容的选择、事物的组织、合理的安排构图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最佳效果。
教具准备:学生的诗配画作业、示范作品、有关参考资料。
学具准备:纸、笔、颜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都猜谜吗?
生:喜欢!
师:老师这里有两张图片,看谁能根据图片的内容猜出古诗名并背诵出古诗内容!
( 出示课件图片《咏鹅》《游子吟》)
生:
师:你为什么能很快猜出古诗名及内容呢?
生:因为画面很形象的表现出了古诗的内容。
师:正确!这种方法就叫“古诗配画”。今天我们学习这种方法,尝试完成这样一幅漂亮的作品,好吗?
生:好!
师:我们现在开始学习“古诗配画”。(粘贴课题)
三、新课部分: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古诗短小精悍,简洁抒情,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的胸怀志向及他们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它犹如一杯醇香的老酒,只有耐心品读,才能体会出其中的甘醇。
老师这里有一首古诗的诗名,请同学们看一下。(出示“小池”两字课件。)
师:老师想知道,哪位同学能最先说出这首古诗的作者及内容呢? 生:《小池》,作者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师:如果老师让你给《小池》这首古诗配上一幅画的话,你首先要知道什么内容?
生:首先要知道这首古诗的大意是什么!
2、学习古诗大意:
师领学生分析翻译古诗《小池》,并出示古诗大意。
(1)泉眼无声惜细流
泉眼:泉的出水口。无声:没有声音。惜:爱惜。细流:细细的水流。 句意:泉眼像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悄无声息地流出。
(2)树荫照水爱晴柔
树荫:树的影子。照水:倒影在水面上。爱晴柔:喜爱温柔的日光。 句意:树的影子倒影在水面上爱恋着日光的温柔。
(3)小荷才露尖尖角
小荷:刚长出的荷叶。尖尖角:刚长出的荷叶卷曲成的尖角。 句意:刚长出的荷叶露出了尖角。
(4)早有蜻蜓立上头
早:很早。立:站立。 句意:很早就有蜻蜓站立在上面。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小池》这首古诗的诗意,(出示后两句古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课件)如果现在老师要你给古诗的后两句配上一幅画的话,你认为哪几个词最关键?最重要?
生:小荷、尖尖角、蜻蜓、立上头。
(师出示提示课件)
3、精美图片欣赏:
师: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完成作业,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欣赏图片前老师要提两个要求。(师出示欣赏图片并提出要求)
要求:(1)注意观察荷花各部分的形状;
(2)注意观察蜻蜓身体的各部分形状。
(展示图片,师生一起欣赏图片)
4、传授荷花蜻蜓的绘画方法:
师:我们刚才欣赏了漂亮的荷花和蜻蜓图片。现在谁能说一说,荷花的各部分形状呢?
(1)师:近处、远处的荷叶分别是什么样子的?又是什么颜色的? 生:(师讲解并绘画)
(2)师:全开、半开、没有开的花骨朵分别是什么样子?又是什么颜色的?
生:(师讲解并绘画)
(3)师:花茎是什么样子的?又是什么颜色的?
生:(师讲解并绘画)
(4)师:你了解蜻蜓吗?给大家介绍一下?蜻蜓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又是什么颜色的?
生:(师讲解并绘画)
(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的讲解,最后在黑板上构成一幅完整的画)
5、教师范作欣赏,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学生欣赏教师古诗《小池》配画范作。
四、活动内容:
师:我们知道了古诗的大意,也欣赏了精美漂亮的图片,还了解到了荷花各部分的形状和蜻蜓身体各部分的形状。下面我们看一下作业内容吧! 师出示课件“活动内容”指名学生读。
1、活动内容:为古诗《小池》的后两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配一幅漂亮的画。
2、活动要求:
(1)把荷花和蜻蜓的形象画准确;
(2)注意物品形象的近大远小、前后遮挡关系;
(3)构图要饱满,最好有颜色,达到最佳效果。
3、作画布骤:
(1)理解古诗的诗意、诗境。
(2)构思:思考想象怎样用绘画的形体、空间、线条、色彩、构图的语言表现古诗的诗境。
(3)构图:将想象的画面安排到纸上,画出草图。
(4)制作:描绘、着色、完成。
诗境是基础,塑造绘画视觉形象是关键。
4、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绘画能力较弱的学生并给予相应指导。
五、佳作讲评:
今天大家表现的都很棒!作业也很漂
篇13:冬天古诗诗配画
冬天古诗诗配画
冬天,冷的面孔,热的胸膛。春的`美好,夏的堂皇,秋的富饶,全部温藏在冬的底层。
《冬夜即事》
唐·吕温
百忧攒心起复卧,夜长耿耿不可过。
风吹雪片似花落,月照冰文如镜破。
《冬日观早朝》
唐·施肩吾
紫烟捧日炉香动,万马千车踏新冻。
绣衣年少朝欲归,美人犹在青楼梦。
《初冬旅游》
唐·王建
远投人宿趁房迟,僮仆伤寒马亦饥。
为客悠悠十月尽,庄头栽竹已过时。
《初冬偶作》
唐·皮日休
豹皮茵下百余钱,刘堕闲沽尽醉眠。
酒病校来无一事,鹤亡松老似经年。
《冬柳》
唐·陆龟蒙
柳汀斜对野人窗,零落衰条傍晓江。
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
《初秋到慈州冬首换绛牧》
唐·唐彦谦
秋杪方攀玉树枝,隔年无计待春晖。
自嫌暂作仙城守,不逐莺来共燕飞。
《冬夜》
唐·韦庄
睡觉寒炉酒半消,客情乡梦两遥遥。
无人为我磨心剑,割断愁肠一寸苗。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冬至夜怀湘灵》
唐·白居易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冬夕》
唐·岑参
浩汗霜风刮天地,温泉火井无生意。
泽国龙蛇冻不伸,南山瘦柏消残翠。
《初冬夜饮》
唐·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干?
《冬夜送人》
唐·贾岛
平明走马上村桥,花落梅溪雪未消。
日短天寒愁送客,楚山无限路迢迢。
《穷冬曲江闲步》
唐·裴夷直
雪尽南坡雁北飞,草根春意胜春晖。
曲江永日无人到,独绕寒池又独归。
《冬郊行望》
唐·王勃
桂密岩花白,梨疏树叶红。
江皋寒望尽,归念断征篷。
篇14:春雪韩愈诗配画
春雪韩愈诗配画
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诗词注释
新年:指农历正月初一。
芳华:泛指芬芳的花朵。
初:刚刚。
惊:新奇,惊讶。
嫌:嫌怨;怨恨。
故:故意。
白话译文
新年都已来到,但还看不到芬芳的鲜花,到二月,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
白雪也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赏析
首句中“新年”即阴历正月初一,这天前后是立春,所以标志着春天的`到来。新年都还没有芬芳的鲜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一个“都”字,流露出这种急切的心情。第二句“二月初惊见草芽”,说二月亦无花,但话是从侧面来说的,感情就不是纯粹的叹惜、遗憾。“惊”字最值玩味。它写出了诗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的萌芽的惊喜神情。此外,“惊”字状出摆脱冬寒后新奇、惊讶、欣喜的心情 。这一“ 初”字,含有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惋惜和不满的情绪。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曾写道:“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诗人对“草芽”似乎特别多情,也就是因为他从草芽看到了春的消息 。从章法上看 ,前句“未有芳华”,一抑;后句“初见草芽”,一扬,跌宕有致,波澜起伏。
三、四两句表面上是说有雪而无花,实际感情却是:人倒还能等待来迟的春色,从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却等不住了,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色。真正的春色(百花盛开)未来,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遗憾,但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也照样给人以春的气息。诗人对春雪飞花主要不是惆怅、遗憾,而是充满了欣喜。一个盼望着春天的诗人,如果自然界还没有春色,他就可以幻化出一片春色来。这就是三、四两句的妙处,它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可谓神来之笔。“却嫌”、“故穿”,把春雪刻画得美好而有灵性。
此诗于常景中翻出新意,工巧奇警,独具风采
篇15:山行杜牧诗配画
山行杜牧诗配画
《山行》
【原文】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
寒山:深秋天凉,山带寒意。
石径:石头砌成的小路。
斜: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xi2。
坐:因为。
红于:比??还要红。
【今译】
石路蜿蜒远远地伸向山崖,
白云升腾处依稀有些人家。
停车只因喜爱傍晚的枫林,
经霜枫叶竟红过二月鲜花。
【赏析】
诗人在深秋的一个午后出游,来到林木萧条的山前,一条石路蜿蜒而上,仿佛在黄绿的草木中画出一条白线,而这白线的顶端是山颠缭绕的`白云,白云下面隐约可见有些房屋。那里居住的一定是世外高人吧?诗人很想去拜访他们,可是突然他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在落日的映照下,经霜后的枫林如火如荼,每一片叶子都像燃烧的火焰,比二月的春花更红艳。他停下车来,静对这自然生命的
壮观,心里充满感动,不由得发出赞叹:“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不只是美的联想,色彩的比较,更是生命的礼赞。在寒山的萧瑟背景上,红胜二月春花的枫叶洋溢着旺盛的生机和无穷的生命力,饱含着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作者简介】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篇16:夏天的古诗诗配画
夏天的古诗十三首诗配画
初夏,石榴花渐渐开放了,绿叶衬红花,美丽极了。远望,它像一片烘烘燃烧的烈火,又像黄昏升起的红艳艳的'晚霞。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仲夏》
唐·樊旬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
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3、《孟夏》
唐·贾龠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4、《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5、《夏景》
明·朱瞻基
景雨初过爽气清,玉波荡漾画桥平。
穿帘小燕双双好,泛水闲鸥个个轻。
6、《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7、《闻蝉》
唐·耒鹄
绿槐影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
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
8、《夏日六言》
宋·陆游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9、《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0、《夏日对雨》
唐·裴度
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
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
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
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11、《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2、《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13、《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篇17:古诗池上白居易诗配画
古诗池上白居易诗配画
池上·小娃撑小艇
作者: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注释
①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②撑:撑船,用浆使船前进。
③艇:船。
④白莲:白色的莲花。
⑤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⑥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⑦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全草类。
⑧一道:一路。
⑨开:分开。
译文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
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管怎样隐藏,
都留下了划船的踪迹。
赏析
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非常诱人!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他还不知道怎么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原来平辅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 诗配画的教案
★ 端午节的诗配画
★ 诗情画意说课稿
【诗配画 江苏版美术教案(共17篇)】相关文章:
小学六年级语文《苍松怪石图题诗》教学反思2023-02-27
冬天古诗诗配画2022-05-06
小学诵读经典美文活动总结2022-05-06
诵读活动总结2022-08-27
古诗池上白居易诗配画2022-04-29
班级诵读经典活动总结2023-06-15
小学“庆元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总结2022-04-30
关于经典诵读活动总结2022-12-26
经典诵读活动计划2024-05-17
经典诵读活动总结202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