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时间:2023-06-12 07:29:39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精选14篇)由网友“cassandra”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篇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坚决执行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军。百万雄师展开了浩浩荡荡的渡江行动。这篇消息就展示了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概貌。

二、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二)、简介消息

一篇完整的消息有五部分构成: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导语是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或是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提示消息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消息的主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阐述和扩展;背景指的消息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你能找出这篇消息的导语是什么吗?主体部分可以分成三部分,该如何分?思考后回答。导语和主体之间是怎么样的关系?

(三)、阅读消息要注意它的六要素,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来吗?

(四)、消息有三个特点:1、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夸张。2、报道迅速及时。3、简明扼要。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一个特点。

这篇消息的语言准确简洁,气势磅礴,实在是大手笔。导语写得简练、明快、不足五十字,就交代了渡江大军的数量,渡江战线的长度,渡江作战的地点以及渡江作战的结果 ;像开头的“冲破”“横渡”等词形象地表现出我军锐不可当气势。写中路军“突破”非常准确,,因为中路军是首先渡江,在敌人千里防线上打开的.是一个缺口。写东路军所遇敌军抵抗为“较为顽强”是贴切的

如果去掉“较为”,则显得过高估计敌人,与只经一天激战把敌军击溃的事实也不相符合。

(五)、课堂拓展

1、毛泽东不愧为一位杰出的领袖,他能运筹帷幄,绝胜千里,写的文章也同样是气势不凡。“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霰王。天若有情天变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诗中描绘了一幅我军在炮火纷飞下横渡长江,冲破敌阵,锐不可当的动人画面。诗人豪壮的情怀真是前无古人,独步当代。

2、体会课文中议论的思想性。

板书设计

标题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

篇2: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教学目的

1.理解相关新闻知识。

2.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二、课时安排

1.时间:一课时。

2.课型:听读课。

三、预习要求

(课前印发“新闻知识”相关资料、课文背景资料及前―则新闻《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

1.了解资料;

2.收集近期报纸上的短新闻2―3则。

四、教学蓝图

整节课以“听”和“读”为主要手段,从“新闻的内容”“新闻的结构”“新闻的特点”三个角度来对课文作反复阅读,完成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明内容

1.播放一则电台新闻录音,要求学生用“我听说……”的句式说出自己所听的内容。

2.表扬学生善于听,并顺势点明听新闻要抓住内容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3.学生朗读课文,在文中圈点批注内容的六要素。

(明确:浏览、概括事件抓要素。)

(二)理结构

1.听老师读“新闻的结构”知识小短文,新闻结构的五部分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

结语。标题、导语和主体三部分是新闻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暗含在主体里边,没有明显的标志。标题用来概括新闻的主要事实。导语一般是正文第一句或第一段,它往往用简洁、明快的语言集中概括新闻的主要事实,点明主题。主体则紧接导语进行补充和发展,进一步阐述主题,是新闻的主要部分。

2・,读出新闻的结构。

①请全班同学齐读标题。

②请个体男同学齐读导语。

③请三名同学读主体部分,要求读出主体部分层

(三)析特点

1.听朗读录音或老师的范读,说说读出了什么感情。

2.明确新闻“用事实说话”、感情溢于字里行间的特点。师生分析文中富有感情色彩的一些词语。用“从……我听出了……”的句式品析:

从“百万大军”,我听出了排山倒海、无坚不摧的气势。

从“1000余华里”,我听出了战线的广大。

从“冲破敌阵,横渡长江”,我听出了人民军队所向披靡的辉煌战绩。

队“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中的“均是”,我听出了胜利如此之大的豪情。

从“24小时内即日渡过三十万人”中的“即已”,我听出了人民军队渡江的神速。

从“不料”,我听出了对敌军的嘲讽,对我军神勇如天兵的赞扬。

从“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切断”等动词的连用,我听出了我军的英勇善战,所向无敌。

3.男生评析体现新闻语言“及时准确”的句子,女生用播音速度朗读,老师点评。

析:“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中“22日22时”表示报道及时。

读、评:“22日22时”须重读。

析:“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乃,余部23日可渡完”句中“至发电时止”时间确切、及时;“余部”表述简洁明确,不会产生歧义。

读、评:“至发电时止”“余部”要读得清晰突出。

(明确:把握新闻主旨要品析语言)

(四)练能力

1.同桌间交流自己收集的新闻。

要求:听者能概括新闻内容,读者能读出新闻的结构及感情。

2.同桌间相互评价听读能力。

[创意说明]

现代社会要求学生“学会交际”。不会倾听,在交际中便有口难开;不会阅读,在交际中便无言以对。因此这节课的设计便突出了“听”的能力训练,“读”的方法授予。这和本单元“着眼于实际运用”的要求相一致。

这个教学设计的特点是:

1.思路明晰,层次清楚。整节课紧紧围绕“听””‘读”这一条主线,安排了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从能力训练来看,呈“略读能力”“精读能力”“能力迁移”的逐步提升;从知识传授来看,是“新闻内容”“新闻结构”‘新闻特点”的层进理解。

2.活动丰富,训练充分。学生在课堂上是紧张而忙碌的:听,须专心致志,因为每一次的“听”都是为下一环节的“读”作准备的;读,均兴味盎然,因为专注的倾听而成竹在胸,渴望表达。“听”和“读”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每个人都全身心投入,因此课堂上呈现出一种万花攒动的美。

篇3: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的结构和特点。标题通常是新闻内容的提要;导语是事件的概述;主体是具体事件的介绍。能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别指出相关部分,划出主体部分层次,并进行有表情的朗读。新闻报道要遵循真实、及时、准确的原则。

2.学会阅读新闻。读标题,能迅速抓住主要内容;读导语,能较详细了解新闻要素(内容概述);读主体,能细致全面了解新闻内容。

3.尝试新闻的写作。

4.在了解文章背景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内容,谈自己从中获得的启示。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新闻的结构和特点。

2.学习阅读新闻的方法。

3.主体部分材料的组织和结构的安排(难点)。

【教学方法】

综合运用听读、默读、朗读等多种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

【课前准备】

1.自我解决生字词,查阅有关渡江战役的背景材料。

2.学生每人准备一份报纸。

3.开展“校园采访”活动,收集校园内新近发生的重要的、有意义的事。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新课

今天,人民生活幸福,祖国繁荣富强,在改革开放的的年代里,流水发出了欢笑,山岗也变得年轻,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巨人的雄姿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可是,我们怎能忘记那过去的一页,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情景。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你从朗读中听出了哪些信息?(理清新闻六要素)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事件发生的原因:_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_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作战。经过与结果: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西路军三十五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东路军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2.文章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三、自读课文,体会情感

1.如果你来当播音员,你在重音、语调、情感、节奏上怎样处理才能读好这则新闻?(讨论、交流)

明确:

朗读时应庄重,平稳,略带喜色,标题要读出气势;语速不宜过快,也不宜过慢;要注意标题、导语、主体部分之间及主体部分三个层次之间的停顿。关键在于把握节奏,并作好如下处理。

①“冲破”“横渡”“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等应重读,读出胜利的豪情。

②“封锁”“控制”“切断”“歼灭”“击溃”应干脆利落的重读,读出自豪和胜利的喜悦。

③“不料”“纷纷溃退”“毫无斗志”应读出奚落,嘲讽的语气。

2.学生两两之间对读与互评。要求读准字音,并努力读出文章的情感和气势。

3.推荐2名学生代表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就这两位同学的仪态、表情及朗读质量进行评析,提出建设性意见。

四、默读,了解新闻的结构

1.请学生用三种方式表述课文内容。

①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②用一小段(几句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③用一大段(几小段)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2.画出标题、导语、主体三者之间关系示意图,并指导学习新闻的方法。

板书:

标题——提要(迅速了解)

(主标一般是主谓短语。如“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导语——概述(较详细了解)(新闻要素)

主体——扩展(更细致了解)

标题是对导语的概括,导语是对主体的概括。

3.从准备的报纸中挑选一则新闻,运用课内学到的新闻知识,进行浏览、粗读和精读,进一步辨别新闻的结构,了解新闻的特点。

五、咬文嚼字,体会新闻特点

1.思考:

①把标题改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渡长江”或“人民解放军几路大军横渡长江”行不行?(真实)(准确)

②这则新闻写完了,先不发表,等渡江线役胜利了之后再发表不就可以用“胜利”二字了吗?(及时)

2.找语言因素进一步体会新闻的特点。

①电头(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②时间(及时、准确)

③数字与地名的组合(准确)

……

板书:新闻的特点------真实、及时、准确

六、合作探究,质疑释疑

1.预设

学生提出的主要问题可能有:

课文主体部分可以划分为几个层次?哪个层次写得最详?那个层次写得最简略?这几个层次是怎样衔接的?(可结合渡江战役示意图指出三路大军渡江的起讫点及进军情况)

2.在探究释疑的基础上,适时揭示背景。

(1)明确

文章依次报道了中、西、东三路大军的战况,其中东线写得最详。首先敌人投入兵力多,“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其次,“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更重要的是这一地区在战略上有重要意义,直接关系到包围敌军,解放南京。

对中路军所遇敌情写得简略。因为重大的国内外新闻,往往具有连续性,因此不宜孤立地一篇一篇去读。在毛_同志亲自写的这条消息之前,还有多条消息报道大军渡江的。其中有一条主要报道了中路军战况,所以写得简略。

三路大军之间有时间上的衔接,渡江部队的衔接,内容上的衔接(在写到西路军时,中间又插上一句“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将二者衔接起来)

(2)背景新闻

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二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_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获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七、回顾小结,畅谈学习感受

1.关于新闻知识的

2.关于对战争认识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八、结束语

毛_同志亲自撰写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把我们带到了二十世纪40年代炮火连天的日子。学习这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了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这对于我们生活在和平环境中,成长在和平环境中的新一代人,无疑是一次战争的洗礼。此外,这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简明准确,感_彩鲜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望大家把今天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

九、课外校园新闻写作

根据“校园采访”活动收集的材料,写一篇新闻报道。

篇4: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特点,把握记叙的六要素;

2、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教学重点]

抓住新闻的文体特点,抓住战争的主题,体会本文准确精练的语言。

[课前准备]

1、预习生字词;查阅有关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资料。

2、学生每人准备一份当天的报纸。

[教学过程]

篇5: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一、导入新课

大家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渠道,了解到许多有关的新闻,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报纸,挑一篇你最喜欢的新闻读给大家听听。(学生朗读新闻)

读后,大家能知道新闻的特点、要素、结构安排吗?今天,我们来学习毛泽东同志亲手撰写的《新闻两则》,想必你既能学到相关知识,更能真切感受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

二、整体感知

1、教师检查预习情况

排山倒(dao )海 高屋建瓴(ling) 气势磅礴 回肠荡气 溃退(kui) 锐不可当(dang)荻 (di)港 要塞(sai)

高屋建瓴:在房顶上用瓶子往下倒水,形容居高临下,不可阻挡。建,倾倒

回肠荡气:形容音乐或文章婉转动人,也形容感情充沛强烈。

2、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的内容。 本文通过全面报道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的概况,赞扬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司令部和各路军指挥部运筹于帷幄之中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指挥才能,表现了全党全军团结一心,同仇敌忾,所向无敌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3、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

篇6: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② 作用:从渡江作战的兵力、战线(即渡江区域)、战况三个方面总领全文。

3、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则要看什么? 看主体。

① 划分层次

a、分述中路军渡江情况;

b、分述西路军渡江情况,并阐述取胜的原因;

篇7: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的长江前线

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三路大军横渡长江

结果:突破长江防线,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三、研读反思

1、要想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就要看什么? 看标题。

2、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要看什么? 看导语。

篇8: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原因:解放全中国

经过:三路大军渡江情况

结果:顺利渡过长江

整理:1949年4月20日—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为解放全中国)从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以三路大军顺利渡过长江。

自主概括

教师介绍

学生记录

教师提问,学生思考

例:从“至发电时止” 我听出了消息准确及时的特点。

“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经过了激烈的战斗;

“渡至”有横渡和到达两层意思,语义丰富;

“二十四小时既已”时间明确,速度快,作战顺利。

“不料”含讽刺意味,体现了解放军强大的攻势。

“不含”准确。

“横渡长江”

小组研讨

1、确数:中路-30万;西路,东路各35万。

2、第1、2句,从兵力、战线、战况三方面。

3、三层,分别为中、西、东路军。中路渡江早,结束早。西路与中路战斗大致相同,接在一起较为方便。

4、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这处议论透辟的分析了我军胜利南渡的两方面原因,揭示了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发展趋势的关键,深化了新闻的思想性。

营造背景

了解背景

了解学习新闻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了解新闻知识,以便更好的阅读把握新闻

了解新闻的语言特点

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小结

检测 课堂小结:

这篇新闻篇幅短小、结构严谨、气势雄浑、感情浓烈,语言简炼准确,充分体现了新闻结构的特点,是短新闻报道重大题材、广阔场面的典范。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结构要素和记叙要素。课文分述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战况,要分别把握这些要素。

课堂练习:

读准下列词语: 荻港( di ) 锐不可当( dang ) 逃窜( cuan ) 要塞( sai )阻(è)遏 (kuì)溃退 (qiān)签订 (dū)督战 布置

作业 复习生字,解词。

写一则消息,报道当前社会或校园中的发生的事件,向校刊投稿。 板书

篇9: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课 题 《新闻两则》 授课人 赵彩连 教学目标 了解新闻的相关知识:新闻的六要素、新闻的结构、新闻的特点、新闻的一般写法。

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培养速度课文,迅速筛选主要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清内容,把握新闻的结构和新闻的特点。

2、训练学生拟标题、导语,学习新闻的一般写法。

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拟标题、导语,学习新闻的一般写法。 用具及教学设想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大家熟悉的传统课文。1949年4月20日夜,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21日下午五时,西路军、东路军又同时发起渡江作战,至22日22时,或全部渡过,或三分之二渡过,或大部渡过,整个战役取得基本胜利,毛泽东汇总各路战况,报道全线捷报,气势磅礴。新闻主体部分是并列的三个层次,宜用列表方法整体把握内容。根据这则新闻的特点,可以着重探究本文语言表达是怎样做到准确、简洁的,还可以探究并列的几个方面是怎样彼此关联的。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也是一篇很有特色的新闻作品,内容不局限于南阳解放,而由南阳解放说开去,叙述一年多来中原战局的巨大变化,中原我军的巨大胜利。导语概述解放南阳之后,说三国,道后汉,用史料说明南阳重要的战略地位。接着回顾一年来,蒋介石由“极重视南阳”到被迫放弃南阳的经过,说明蒋军全局败坏的形势。再从敌方转向我方,概述战略反攻以来取得的一系列伟大胜利.再次回过头来说南阳逃敌的命运。根据这则新闻的特点,要注意划分层次,理清思路,注意前后内容的联系。

多媒体,《百万雄师过大江》碟片,地图。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 1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的历史背景。

2、把握这两则新闻的内容,理解这两则新闻主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配乐朗诵毛主席所作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声情并茂地导入课文)这首诗是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而作,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毛泽东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亲自撰写的一篇新闻,题目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它高屋建瓴气势磅礴,使新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它出自毛主席之手,名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或让学生拿出当天的报纸浏览新闻版,简要介绍几则新闻,由新闻的标题导入)?

二、背景简介

学生介绍,老师补充。

三、感知内容

1、快速默读课文,用一句话说说新闻报道了什么内容。(题目)?

2、再读课文,简要概括新闻内容。

方法:理清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指出记叙的六要素也是新闻的要素)?

总结表达格式:(何时)谁+(在哪里)+干什么+怎么样

3、假如你是新华社记者,你接到这份稿件心情如何?请将你的心情体现在你的播音中。学生分组准备后对照地图模拟播音员进行朗读比赛。

四、了解新闻知识

(一)新闻知识

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二)新闻的结构

标题:概括全文

导语:用一段话或第一句话在开头提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主体:详细阐释导语的内容

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结语:它一般是对新闻主体的总结,有时也隐含在主体之中。

另外,课文开头括号部分叫电头。

五、语言特色

新闻的特点:及时、准确、生动。请用“从……我听出了……”的句式说说你从两则新闻中体悟到了新闻的什么特点。

六、深入研讨

小组研讨

标题中的“百万”是确数还是虚数?

导语从几方面总领了全文?

3、主体可分为几层?他们可以调换顺序吗?

4、本文中的议论句是什么,起什么作用?

(在屋顶上用瓶子倒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建,倾倒。瓴,盛水的瓶子)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4月)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放映《百万雄师过大江》选段,了解时代背景。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解放军坚决执行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攻。中国人民解放军于21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我们今天学的这篇消息,就是毛泽东同志当时满怀豪情写的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战况的新闻稿。

1、快速默读课文

2、时间:1949年4月20日—1949年4月22日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

篇10: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教学目标】

2.学会阅读新闻。读标题,能迅速抓住主要内容;读导语,能较详细了解新闻要素(内容概述);读主体,能细致全面了解新闻内容。

3.尝试新闻的写作。

4.在了解文章背景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内容,谈自己从中获得的启示。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新闻的结构和特点。

2.学习阅读新闻的方法。

3.主体部分材料的组织和结构的安排(难点)。

【教学方法】

综合运用听读、默读、朗读等多种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

【课前准备】

1.自我解决生字词,查阅有关渡江战役的背景材料。

2.学生每人准备一份报纸。

3.开展“校园采访”活动,收集校园内新近发生的重要的、有意义的事。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新课

今天,人民生活幸福,祖国繁荣富强,在改革开放的的年代里,流水发出了欢笑,山岗也变得年轻,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巨人的雄姿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可是,我们怎能忘记那过去的一页,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情景。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你从朗读中听出了哪些信息?(理清新闻六要素)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事件发生的原因:_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_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作战。经过与结果: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西路军三十五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东路军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2.文章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三、自读课文,体会情感

1.如果你来当播音员,你在重音、语调、情感、节奏上怎样处理才能读好这则新闻?(讨论、交流)

明确:

朗读时应庄重,平稳,略带喜色,标题要读出气势;语速不宜过快,也不宜过慢;要注意标题、导语、主体部分之间及主体部分三个层次之间的停顿。关键在于把握节奏,并作好如下处理。

①“冲破”“横渡”“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等应重读,读出胜利的豪情。

②“封锁”“控制”“切断”“歼灭”“击溃”应干脆利落的重读,读出自豪和胜利的喜悦。

③“不料”“纷纷溃退”“毫无斗志”应读出奚落,嘲讽的语气。

2.学生两两之间对读与互评。要求读准字音,并努力读出文章的情感和气势。

3.推荐2名学生代表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就这两位同学的仪态、表情及朗读质量进行评析,提出建设性意见。

四、默读,了解新闻的结构

1.请学生用三种方式表述课文内容。

①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②用一小段(几句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③用一大段(几小段)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2.画出标题、导语、主体三者之间关系示意图,并指导学习新闻的方法。

板书:

标题——提要(迅速了解)

(主标一般是主谓短语。如“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导语——概述(较详细了解)(新闻要素)

主体——扩展(更细致了解)

标题是对导语的概括,导语是对主体的概括。

3.从准备的报纸中挑选一则新闻,运用课内学到的新闻知识,进行浏览、粗读和精读,进一步辨别新闻的结构,了解新闻的特点。

五、咬文嚼字,体会新闻特点

1.思考:

①把标题改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渡长江”或“人民解放军几路大军横渡长江”行不行?(真实)(准确)

②这则新闻写完了,先不发表,等渡江线役胜利了之后再发表不就可以用“胜利”二字了吗?(及时)

2.找语言因素进一步体会新闻的特点。

①电头(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②时间(及时、准确)

③数字与地名的组合(准确)

……

板书:新闻的特点------真实、及时、准确

六、合作探究,质疑释疑

1.预设

学生提出的主要问题可能有:

课文主体部分可以划分为几个层次?哪个层次写得最详?那个层次写得最简略?这几个层次是怎样衔接的?(可结合渡江战役示意图指出三路大军渡江的起讫点及进军情况)

2.在探究释疑的基础上,适时揭示背景。

(1)明确

文章依次报道了中、西、东三路大军的战况,其中东线写得最详。首先敌人投入兵力多,“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其次,“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更重要的是这一地区在战略上有重要意义,直接关系到包围敌军,解放南京。

对中路军所遇敌情写得简略。因为重大的国内外新闻,往往具有连续性,因此不宜孤立地一篇一篇去读。在毛_同志亲自写的这条消息之前,还有多条消息报道大军渡江的。其中有一条主要报道了中路军战况,所以写得简略。

三路大军之间有时间上的衔接,渡江部队的衔接,内容上的衔接(在写到西路军时,中间又插上一句“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将二者衔接起来)

(2)背景新闻

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二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_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获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七、回顾小结,畅谈学习感受

1.关于新闻知识的

2.关于对战争认识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八、结束语

毛_同志亲自撰写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把我们带到了二十世纪40年代炮火连天的日子。学习这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了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这对于我们生活在和平环境中,成长在和平环境中的新一代人,无疑是一次战争的洗礼。此外,这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简明准确,感_彩鲜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望大家把今天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

九、课外校园新闻写作

根据“校园采访”活动收集的材料,写一篇新闻报道。

篇1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课 题 《新闻两则》 授课人 赵彩连 教学目标 了解新闻的相关知识:新闻的六要素、新闻的结构、新闻的特点、新闻的一般写法。

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培养速度课文,迅速筛选主要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清内容,把握新闻的结构和新闻的特点。

2、训练学生拟标题、导语,学习新闻的一般写法。

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拟标题、导语,学习新闻的一般写法。 用具及教学设想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大家熟悉的传统课文。1949年4月20日夜,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21日下午五时,西路军、东路军又同时发起渡江作战,至22日22时,或全部渡过,或三分之二渡过,或大部渡过,整个战役取得基本胜利,毛泽东汇总各路战况,报道全线捷报,气势磅礴。新闻主体部分是并列的三个层次,宜用列表方法整体把握内容。根据这则新闻的特点,可以着重探究本文语言表达是怎样做到准确、简洁的,还可以探究并列的几个方面是怎样彼此关联的。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也是一篇很有特色的新闻作品,内容不局限于南阳解放,而由南阳解放说开去,叙述一年多来中原战局的巨大变化,中原我军的巨大胜利。导语概述解放南阳之后,说三国,道后汉,用史料说明南阳重要的战略地位。接着回顾一年来,蒋介石由“极重视南阳”到被迫放弃南阳的经过,说明蒋军全局败坏的形势。再从敌方转向我方,概述战略反攻以来取得的一系列伟大胜利.再次回过头来说南阳逃敌的命运。根据这则新闻的特点,要注意划分层次,理清思路,注意前后内容的联系。

多媒体,《百万雄师过大江》碟片,地图。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 1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的历史背景。

2、把握这两则新闻的内容,理解这两则新闻主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配乐朗诵毛主席所作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声情并茂地导入课文)这首诗是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而作,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毛泽东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亲自撰写的一篇新闻,题目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它高屋建瓴气势磅礴,使新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它出自毛主席之手,名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或让学生拿出当天的报纸浏览新闻版,简要介绍几则新闻,由新闻的标题导入)?

二、背景简介

学生介绍,老师补充。

三、感知内容

1、快速默读课文,用一句话说说新闻报道了什么内容。(题目)?

2、再读课文,简要概括新闻内容。

方法:理清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指出记叙的六要素也是新闻的要素)?

总结表达格式:(何时)谁+(在哪里)+干什么+怎么样

3、假如你是新华社记者,你接到这份稿件心情如何?请将你的心情体现在你的播音中。学生分组准备后对照地图模拟播音员进行朗读比赛。

四、了解新闻知识

(一)新闻知识

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二)新闻的结构

标题:概括全文

导语:用一段话或第一句话在开头提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主体:详细阐释导语的内容

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结语:它一般是对新闻主体的总结,有时也隐含在主体之中。

另外,课文开头括号部分叫电头。

五、语言特色

新闻的特点:及时、准确、生动。请用“从……我听出了……”的句式说说你从两则新闻中体悟到了新闻的什么特点。

六、深入研讨

小组研讨

标题中的“百万”是确数还是虚数?

导语从几方面总领了全文?

3、主体可分为几层?他们可以调换顺序吗?

4、本文中的议论句是什么,起什么作用?

(在屋顶上用瓶子倒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建,倾倒。瓴,盛水的瓶子)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4月)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放映《百万雄师过大江》选段,了解时代背景。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解放军坚决执行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攻。中国人民解放军于21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我们今天学的这篇消息,就是毛泽东同志当时满怀豪情写的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战况的新闻稿。

1、快速默读课文

2、时间:1949年4月20日—1949年4月22日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原因:解放全中国

经过:三路大军渡江情况

结果:顺利渡过长江

整理:1949年4月20日—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为解放全中国)从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以三路大军顺利渡过长江。

自主概括

教师介绍

学生记录

教师提问,学生思考

例:从“至发电时止” 我听出了消息准确及时的特点。

“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经过了激烈的战斗;

“渡至”有横渡和到达两层意思,语义丰富;

“二十四小时既已”时间明确,速度快,作战顺利。

“不料”含讽刺意味,体现了解放军强大的攻势。

“不含”准确。

“横渡长江”

小组研讨

1、确数:中路-30万;西路,东路各35万。

2、第1、2句,从兵力、战线、战况三方面。

3、三层,分别为中、西、东路军。中路渡江早,结束早。西路与中路战斗大致相同,接在一起较为方便。

4、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这处议论透辟的分析了我军胜利南渡的两方面原因,揭示了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发展趋势的关键,深化了新闻的思想性。

营造背景

了解背景

了解学习新闻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了解新闻知识,以便更好的阅读把握新闻

了解新闻的语言特点

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小结

检测 课堂小结:

这篇新闻篇幅短小、结构严谨、气势雄浑、感情浓烈,语言简炼准确,充分体现了新闻结构的特点,是短新闻报道重大题材、广阔场面的典范。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结构要素和记叙要素。课文分述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战况,要分别把握这些要素。

课堂练习:

读准下列词语: 荻港( di ) 锐不可当( dang ) 逃窜( cuan ) 要塞( sai )阻(è)遏 (kuì)溃退 (qiān)签订 (dū)督战 布置

作业 复习生字,解词。

写一则消息,报道当前社会或校园中的发生的事件,向校刊投稿。 板书

设计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毛泽东

篇12: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特点,把握记叙的六要素;

2、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教学重点]

抓住新闻的文体特点,抓住战争的主题,体会本文准确精练的语言。

[课前准备]

1、预习生字词;查阅有关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资料。

2、学生每人准备一份当天的报纸。

[教学过程]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一、导入新课

大家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渠道,了解到许多有关的新闻,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报纸,挑一篇你最喜欢的新闻读给大家听听。(学生朗读新闻)

读后,大家能知道新闻的特点、要素、结构安排吗?今天,我们来学习毛泽东同志亲手撰写的《新闻两则》,想必你既能学到相关知识,更能真切感受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

二、整体感知

1、教师检查预习情况

排山倒(dao )海 高屋建瓴(ling) 气势磅礴 回肠荡气 溃退(kui) 锐不可当(dang)荻 (di)港 要塞(sai)

高屋建瓴:在房顶上用瓶子往下倒水,形容居高临下,不可阻挡。建,倾倒

回肠荡气:形容音乐或文章婉转动人,也形容感情充沛强烈。

2、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的内容。 本文通过全面报道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的概况,赞扬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司令部和各路军指挥部运筹于帷幄之中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指挥才能,表现了全党全军团结一心,同仇敌忾,所向无敌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3、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的长江前线

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三路大军横渡长江

结果:突破长江防线,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三、研读反思

1、要想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就要看什么? 看标题。

2、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要看什么? 看导语。

① 内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的渡江区域。”

② 作用:从渡江作战的兵力、战线(即渡江区域)、战况三个方面总领全文。

3、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则要看什么? 看主体。

① 划分层次

a、分述中路军渡江情况;

b、分述西路军渡江情况,并阐述取胜的原因;

篇13:语文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全课的教学大致分为两块。

第一板块的教学内容如下:

1、读课文。

2、请同学们用三种方式把课文的内容表达出来:①用一句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②用一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③用几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3、学生们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组织讨论,认为: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一句话说出了课文的内容;②课文开头第一、二句话简明准确的说出了全文的内容;③课文中关于中路军、本路军、东路军三个层次的内容说出课文的内容。

4、教师顺势讲析:新闻要有标题、要有导语、要有主体。用一个语句单独介绍新闻的内容叫标题:用一段话在开头介绍新闻的内容叫导语;用几段话具体地介绍新闻的内容叫主体。另外,课文开头括号部分叫电头。新闻的结构,包括标题、电头、导语、主体。

第二板块的教学内容如下:

1、教师组织讨论:标题中的“横渡长江”改为“胜利渡江”行不行?通过讨论,同学们认为不行。教师顺势讲析新闻的特点之一新闻必须具有真实性。

2、教师组织讨论:这则新闻写完了不发表,等待渡江胜利之后再发表,不就可以改为“胜利渡江了吗?同学位 认为不可以,因为这样的好消息必须及时告诉给全国人民。教师顺势讲析新闻的特点之二:新闻必须具有及时性。

[评析]

这个教例简洁生动、朴实无华而又令人回味,表现出巧妙的教学设计艺术。

这种巧妙的艺术就是:课堂活动既有表象,也有深层次的含义。

这一节课的教学活动生动而热烈。在第一个教学板块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畅所欲言,纷纷说出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概括和理解,真正成为学习和思考的主人。在第二个教学板块中,除了教师讲析,点示有关新闻的知识之外,学生同样也占有大量的课堂时间,正是由于这样的.安排和处理,从学生角度来说,这一节课可以说是”活动充公,积累丰富”。

然而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其课堂活动有着含蓄而又明确的目的性。第一个教学板块从表象看,是对课文内容进行“再表达”――要求学生“分别用一句话、一段话、几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其深层含义呢,则是水到渠成地引出关于新闻结构的知识。第二个教学板块从表象看,是对于字词和内容的理解,而教师的意图则时顺理成章地告诉学生关于新闻的两个特点。

教者这样的教学艺术设计真有点儿像高明的棋手:第一步棋的落子。正是为了酝酿第二步棋有力搏杀的良机。

实际上这就是教学设计中的立意问题。从教师的主导作用看,正是因为教者“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有了这样立意高远的好课。这也告诉我们:在教材相同的情况下,教师的素质是多么的重要

语文教案-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14:第五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第五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全课的教学大致分为两块。

第一板块的教学内容如下:

1、读课文。

2、请同学们用三种方式把课文的内容表达出来:①用一句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②用一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③用几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3、学生们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组织讨论,认为: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一句话说出了课文的内容;②课文开头第一、二句话简明准确的说出了全文的内容;③课文中关于中路军、本路军、东路军三个层次的内容说出课文的内容。

4、教师顺势讲析:新闻要有标题、要有导语、要有主体。用一个语句单独介绍新闻的内容叫标题:用一段话在开头介绍新闻的内容叫导语;用几段话具体地介绍新闻的`内容叫主体。另外,课文开头括号部分叫电头。新闻的结构,包括标题、电头、导语、主体。

第二板块的教学内容如下:

1、教师组织讨论:标题中的“横渡长江”改为“胜利渡江”行不行?通过讨论,同学们认为不行。教师顺势讲析新闻的特点之一新闻必须具有真实性。

2、教师组织讨论:这则新闻写完了不发表,等待渡江胜利之后再发表,不就可以改为“胜利渡江了吗?同学位 认为不可以,因为这样的好消息必须及时告诉给全国人民。教师顺势讲析新闻的特点之二:新闻必须具有及时性。

[评析]

这个教例简洁生动

初一课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读后感

新闻两则教案

新闻两则 教案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说课设计

八年级新闻作文范文

八年级语文上册《消息二则》教学设计

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八年级上第一单元的写作教案

八年级上第一单元

八年级语文表格试教案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精选14篇)】相关文章:

新人教版八年级新闻单元教学设计2022-08-24

英语新目标八年级上第一单元教案2023-01-22

人教版八年级新闻教案优秀2022-05-07

八年级消息的作文2022-10-04

八年级写消息的作文精选2023-08-15

初中八年级语文写作《学习仿写》教学设计2024-02-26

八年级语文西部畅想教案2022-06-03

《故宫博物馆》初二语文教案设计2022-04-30

八年级语文教案2023-10-04

教案:八年级语文大自然的语2022-05-06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