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测量(2)(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精选17篇)由网友“兔大花”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实际测量(2)(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篇1:实际测量(3)(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测定直线和沿直线测量指定的距离.了解步测和目测的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能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会利用简单的工具沿直线测定指定的距离.
教学难点
会利用简单的工具沿直线测定指定的距离.
教学准备
卷尺,标杆,测绳,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测量工具.
1、(播放农民在平整土地;工人在兴修水利、建造房屋时进行测量的场景)
2、教师说明:测量土地时要用到标杆、卷尺、测绳等工具.(一边说一边出示)
二、利用工具实际测量.
1.如果要测量教室的长和宽可以怎样来测量?请同学来演示一下.
2.教师小结:测量较近的距离,可以用卷尺或测绳直接量出.
3.如果要测量学校操场跑道的长度应该如何来测量?测量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4.组织学生讨论,汇报(学生边汇报,教师边演示课件“实际测量”)
(1)两个人先在A点和B点各插一根标杆;
(2)第一个人在A点指挥,叫第三个人把另一根标杆插在C点,使它和B点的标杆同时被A点的标杆挡住;
(3)用同样的方法再把另一根标杆插在D点……
(根据测量距离的长短来确定分段测量的段数.)
(4)把所有这些点连接起来,就定出了一条直线.
测定直线以后就可以用卷尺或测绳逐段量出所要测量的距离了.
三、步测和目测.
1.步测.
(1)(演示1步的长度)从后脚尖到前脚尖的距离.
(2)(演示步测的过程)先量出几十米的一段距离,用均匀的步子沿直线走上三、四次,记好每次走的步数,然后再算出平均每次走的步数,再算出走一步的平均长度是多少?
(3)强调:步子要均匀,不能忽大忽小;要尽量沿直线行进.
2.目测.
(1)你现在能不能坐在座位上估算一下你和老师之间的距离.
(2)这种只用眼睛来估量一段距离的方法叫做目测.
(3)出示图片“参照图”,帮助学生练习目测.
(4)教师说明:目测时容易受地形的影响,如在开阔地,容易把距离估测的偏短,而在狭长的地方又容易把距离估测的偏长.
四、实践活动.
全班分成三组,分别进行实践活动.
1.测定直线.让学生分组按照课前分别指定的两点之间测定直线,在地面上画出直线,并量出两点间的距离.
2.步测.
(1)先测出自己的步长.50米的距离反复走3次求出平均步数,再算出平均步长.
(2)步测学校大门口到教学楼的距离.
(3)公布工具测量的结果与自己步测的结果进行比较.
3.目测.
教师先测定50米的距离,每隔10米插上标杆,估计10米、20米、30米……各有多长,然后拔掉标杆,根据指定的目标练习目测.
五、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步测和目测与利用工具测量有什么区别?
(在缺乏测量工具或对测量结果要求无需很精确时,可采用步测或目测.)
六、板书设计
篇2:实际测量(2)(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标杆、卷尺、测绳等测量工具.
2.会用卷尺、测绳等工具,在地面上直接量出较近的距离.
3.能用标杆测定直线并沿着直线量出较远的距离.
教学重点
使用工具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
测定直线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1.标杆三根,卷尺(或测绳)一条,木桩若干个.
2.课件“实际测量”.
3.印制直线测定记录.
组长( ),小组成员( )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宽.
说明:因为黑板的面积不太大,所以可以用米尺来测量它的长、宽.
2.如果要修建一个长150米,宽100米的长方形操场,工人叔叔也用米尺一段一段地量,大家想会出现什么结果?
学生回答:浪费时间、结果不准确、形状不规格等.
二、探究新知.
1.导入.在工农业生产中,兴修水利、平整土地、建造房屋时都需要测量土地.测量士地的知识对于我们将来参加工作是非常有用的.这节课就学习实际测量的有关知识.(板书:实际测量)
2.认识测量工具.
(1)标杆.测定较远的距离时,用来做标记.可以自制.通常把标杆表面每隔10厘米涂上红白相间的颜色,目的是看起来明显.提问:为什么标杆的一端是尖的?(便于插入地面)
(2)卷尺、测绳.测定较近的距离时用的工具.测绳可以自制.制作时以米为单位量好(第一段划分出分米,并做出标记)
提问:自制测绳选什么样的绳子比较好?为什么?(弹性小的好,便于测得准确数据)
(3)小红旗:测量时,做为指挥信号.
3.测量较近的距离.
(1)指名两组学生分别用卷尺或测绳测量教室的长、宽.
(2)提问:测量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和观察,得出:测量时卷尺或测绳要自然拉直,不要用力绷得过紧,也不能放松使卷尺弯曲.
4.测量较远距离.
(1)说明测定直线的意义和作用.
当需要测量较远的两物体之间的距离时,只用卷尺和测绳就不行了.需要先在要测的距离之间测定一条直线,然后沿着这条直线分段量出这段距离.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使学生知道如果不先测定直线就去测量距离,就可能分段测时出现曲折,降低测量结果的精确度.
(2)测定直线.
请同学们看课件“实际测量”.互相讨论:测定直线分几个步骤?总结.
①把所测距离的两端(A、B点)各插一根标杆.
板书:(1)确定起点、终点.
②第一个人在A点指挥,叫第三个人把第三根标杆插在C点,使它和B点的标杆同时被A点的标杆挡住,三根标杆在同一直线上.B点标杆与C点标杆的距离应略短于卷尺或测绳的长度.
拔出标杆,钉上木桩并编为1号,起点为0号.
板书:(2)立第三根标杆.
③用同样的方法再把第三根标杆插在D点……,钉桩,编号,使第三根标杆逐渐接近第二根标杆,它们的距离短于卷尺或测绳的长度.
板书:(3)反复立标杆.
④把第三根标杆插过的各个点与A、B两点接起来就定出一条直线.
板书:(4)连点成直线.
(3)测定直线后,用卷尺或测绳逐段量出A、B两点的距离.
(4)小结.提问:测定较远的距离时,要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如何测定直线?
(5)室外操作:在校园里先确定两点,插上标杆,并通过这两点测定一条直线,再用卷尺或测绳量出这两点间的距离.
①宣布测量小组,指定组长,明确要求,提出评比条件.
②教师带领一个小组做示范.结合具体步骤讲注意事项.如标杆必须立直.让学生随着分段测量,把有关数据填入记录单.③各小组分别测定直线,量出距离.教师要注意巡视指导.④总结评比情况.
三、巩固发展(1、2题室外分组进行)
篇3:实际测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标杆、卷尺、测绳等测量工具.
2.会用卷尺、测绳等工具,在地面上直接量出较近的距离.
3.能用标杆测定直线并沿着直线量出较远的距离.
教学重点
使用工具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
测定直线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1.标杆三根,卷尺(或测绳)一条,木桩若干个.
2.课件“实际测量”.
3.印制直线测定记录.
组长( ),小组成员( )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宽.
说明:因为黑板的面积不太大,所以可以用米尺来测量它的长、宽.
2.如果要修建一个长150米,宽100米的长方形操场,工人叔叔也用米尺一段一段地量,大家想会出现什么结果?
学生回答:浪费时间、结果不准确、形状不规格等.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在工农业生产中,兴修水利、平整土地、建造房屋时都需要测量土地.测量士地的知识对于我们将来参加工作是非常有用的.这节课就学习实际测量的有关知识.(板书:实际测量)
2.认识测量工具.
(1)标杆.测定较远的距离时,用来做标记.可以自制.通常把标杆表面每隔10厘米涂上红白相间的颜色,目的是看起来明显.提问:为什么标杆的一端是尖的?(便于插入地面)
(2)卷尺、测绳.测定较近的距离时用的工具.测绳可以自制.制作时以米为单位量好(第一段划分出分米,并做出标记)
提问:自制测绳选什么样的绳子比较好?为什么?(弹性小的好,便于测得准确数据)
(3)小红旗:测量时,做为指挥信号.
3.测量较近的距离.
(1)指名两组学生分别用卷尺或测绳测量教室的长、宽.
(2)提问:测量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和观察,得出:测量时卷尺或测绳要自然拉直,不要用力绷得过紧,也不能放松使卷尺弯曲.
4.测量较远距离.
(1)说明测定直线的意义和作用.
当需要测量较远的两物体之间的距离时,只用卷尺和测绳就不行了.需要先在要测的距离之间测定一条直线,然后沿着这条直线分段量出这段距离.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使学生知道如果不先测定直线就去测量距离,就可能分段测时出现曲折,降低测量结果的精确度.
(2)测定直线.
请同学们看课件“实际测量”.互相讨论:测定直线分几个步骤?总结.
①把所测距离的两端(A、B点)各插一根标杆.
板书:(1)确定起点、终点.
②第一个人在A点指挥,叫第三个人把第三根标杆插在C点,使它和B点的标杆同时被A点的`标杆挡住,三根标杆在同一直线上.B点标杆与C点标杆的距离应略短于卷尺或测绳的长度.
拔出标杆,钉上木桩并编为1号,起点为0号.
板书:(2)立第三根标杆.
③用同样的方法再把第三根标杆插在D点……,钉桩,编号,使第三根标杆逐渐接近第二根标杆,它们的距离短于卷尺或测绳的长度.
板书:(3)反复立标杆.
④把第三根标杆插过的各个点与A、B两点接起来就定出一条直线.
板书:(4)连点成直线.
(3)测定直线后,用卷尺或测绳逐段量出A、B两点的距离.
(4)小结.提问:测定较远的距离时,要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如何测定直线?
(5)室外操作:在校园里先确定两点,插上标杆,并通过这两点测定一条直线,再用卷尺或测绳量出这两点间的距离.
①宣布测量小组,指定组长,明确要求,提出评比条件.
②教师带领一个小组做示范.结合具体步骤讲注意事项.如标杆必须立直.让学生随着分段测量,把有关数据填入记录单.③各小组分别测定直线,量出距离.教师要注意巡视指导.④总结评比情况.
三、巩固发展(1、2题室外分组进行)
1.用测量工具测量篮球场的长、宽,并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篮球场地的面积.
(1)使用工具有( )
(2)篮球场地的长( )米,宽( )米.
(3)篮球场地的面积是( )平方米.
2.在操场上或田地里先选一点,再选一个目标(如树或旗杆),然后在这点到目标之间测定一条直线,再沿直线量出这个点到目标之间的距离.
3.华光农场有一块土地如下图,它的面积是多少公顷?如果一台拖拉机一天可以耕地2公顷,3台这样的拖拉机几天可以把这块地耕完?
可以让学生分两步来做.先求出这块土地的面积是多少公顷,再求出3台拖拉机几天可以把这块地耕完.
4.工厂到海港的公路长120千米.一辆汽车从工厂运货到海港用了3小时,返回时每小时比去时多行10千米.返回工厂用了几小时?
四、全课小结
测量地面上较远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五、板书设计
篇4:实际测量
测量工具:标杆、卷尺、测绳等.
测量较远距离:1.测定条直线.2.分段量这段距离.
(1)确定起点、终点.
(2)立第三根标杆.
(3)反复立标杆.
(4)连点成直线.
篇5:小学四年级数学《实际测量》测试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实际测量》测试题
一、填空
1.测量土地时,一般要用到( )、、()等测量工具。
2.在地面测量比较近的距离时,可以用()和( )直接量出。
3.当没有测量工具或对测量结果不十分精确时,也可以用( )或( )
4.测量比较远的两点间的距离时,先要通过这两点测定一条(),然后沿着这条直线测量这两点间的( )。
5.步测时,必须知道自己()的长度是多少?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我国的领土面积960万()
2.教室的面积56( )
3.操场的面积是1200( )
4.一个学校占地面积是2( )
5.一个苹果的'面积是3( )
三、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1.4平方公里=( )公顷=( )平方米
2.5000公顷=( )平方千米
3.170000平方米=( )公顷
4.800公顷=( )平方千米
四、应用题
1.小强走一步平均长度是65厘米,从家到学校一共走了1000步,小强家到学校有多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沿80米的一段路走了三次,第一次走了125步,第二次走了126步,第三次走了124步,已知学校操场长256米,他从操场的一端到另一端要走多少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块长方形水田,长9米,宽8米。如果按照平均每穴3平方分米插秧,大约要插多少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6:四年级数学《实际测量》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实际测量》教学设计
活动目的:
1.通过室内、室外测量活动,巩固所学的面积概念和测量方法;
2.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几何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估计能力和互助合作学习精神;
4.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进行热爱学校、保护校园环境的思想教育。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都已经学会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以及实际测量的方法,这节课就来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我们一起在教室内外上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那么,你们想解决哪些问题呢?
引导学生提出:在教室里测量“地面的长、宽和面积”、“课桌面的长、宽和面积”、“黑板的长、宽和面积”、“窗户的长、宽和面积”以及“操场的长、宽和面积”等。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室内活动,解决实际问题
1.小组测量
要求每个小组自主选择两个项目进行测量,做到既分工,又合作,两人测量,一个报数据,一个记录。
2.教师参与活动和引导
学生在实际测量时,教师要参与每个小组的活动并适当进行一些引导,学生在测量过程中可能会有些疑问,如当学生提出黑板的`长和宽不够量整分米时该怎么办?教师可以向学生说明量到最后不够1分米的,按四舍五入法省略,也就是满5厘米的,分米数加 1,不满5厘米的舍去。
3.填好下表(每个小组完成两项)
4.组织交流讨论
(1)在实际测量时,你是怎样选择计量单位的,为什么?你如何选择起点和终点?
(2)如果给教室的地板铺上边长为40厘米的正方形瓷砖,大约需要多少块?
三、室外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室内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到教室外去参加实际测量活动,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发展空间观念。各小组按规定的测量顺序到达测量地点,两人测量,一个报数据,一个记录。
1.小组活动
活动一:选择相距30米左右的两个物体,先用步测的方法测算它们之间的距离,再用卷尺或测绳量出这段距离,看看步测的结果与实际测量的结果相差多少?
活动二:选择100米以内的一段距离,先目测,再步测,然后用工具测量。最后比较目测和步测的结果与实际用工具测量的结果各相差多少。
活动三:用步测量出操场或一块长方形地的长和宽,并求出它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
2.组织交流讨论
用目测、步测和工具测量距离时,应注意什么?哪一种方法更准确?
四、评价体验,活动小结
教师先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小组自评、组间互评,然后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综合评价和小结,以激发学生的实践探索热情,让学生体验到实践活动成功的喜悦。
五、实践作业,拓展延伸
每小组写一份本次实践活动报告,包括测量项目、测量方法、测量数据和测量结果比较、分析等。
篇7:四年级上《实际测量》教学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上《实际测量》教学反思
一、课前研讨定方案
长度单位、重量单位、面积单位等单元的内容并不多,教学时间固然短,但这些部分知识又较为抽象,于是,学生接受起来往往较为困难。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们四年段数学教研组的全体老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达成共识——让学生多一些实践体验,让他们下意识地经历平时熟视无睹的一些现象,从而抽象为新的数学知识。对于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较小的面积,学生还可以从教室里的很多实物得到充分的认识,但是,对于公顷、平方千米等土地面积单位,不带学生走出课堂,*老师的三寸不烂之舌是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的,更谈不上接受应用。这就告诉我们,走出课堂最为合适。然而,好奇心极强的学生,一走出课堂就很难调控,带他们到室外去实际感受会学得更好,这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他们的注意力常常要被各种景象所迷惑。这是我们事先应当考虑到的。为此,我们想到了一块儿——合作上大课。
就这样,在教学《实际测量》一节时,我们各个班先在室内事先学习了实际测量一些必备的知识,接着401、403、405三个班合作,402、404两个班联手,分两节带学生到室外上实践课。
实践课开始了,我们401、403、405三个班的老师既分工又合作。首先,由我将实践活动要注意的`事项、要完成的任务作一番简单的说明与强调(已在课前布置学生作充分和必要的预习),然后由我维持三个班学生的纪律,由克宁和碧云老师带几个学生进行实际测量。他们首先测量的是边长10米的正方形,测量后让所有学生感受,这就是100平方米大。之后,我们再次带领一小部分同学测量整个瑞基广场的长和宽,测量的结果大约是长132米、宽82米,用计算器很快算出瑞基广场总面积约10824平方米,比1公顷还大些。说实在的,在没测量之前,我们曾苦恼难找到让学生感受1公顷实际大小的场地,我们自己估算得也不够准。俗语说得好:实践出真知。
接下来,他们两位老师再次领另一部分学生代表测出50米长的直跑道,同时在每间隔10米的地方插上标杆,我们再一起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目测练习。学生目测时,我们不忘在方法上作实际指导:注意10米处、20米处、30米处……标杆的高矮之别、自己的感受。然后再让学生在这跑道上分小组自由来回走3次,并让各人记下自己每次所走的步数。并算出自己的步长,为下面的步测做准备。很快地,一节课过去了,可是,我们预计要完成的任务没能全部兑现。
二、课后反思谋发展
课后我们再度反思,发现这节课的合作教学总体是成功的。因为学生不仅实际测量了较短和较长的两点间的一段距离,还经历了目测和步测的过程,基本懂得如何使自己的实际测量本领更强,并算出他们各自的步长,感受了前面学过的较大面积100平方米、1公顷有多大。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有待进一步改善的地方。如:课前老师可先带几个较有组织能力的同学测出广场的长和宽,测出面积100平方米的正方形。这样,可省下不少时间,再让这些同学分散到各组中当小组长,组织小组同学进行测量。其次,要尽可能多备几套工具,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际操作,学生的参与率会更高,效果会更好的(但学校条件极为有限。),毕竟,学生更热衷于自己动手而不是观望。除此,我们还有同感,要打破原来课堂的格局,连上两节课,才能确保学生有充足的实际操作时间与机会,老师也才能从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作更进一步的指导。
我班接下来的一节还是我的课,我便临时作决定,让学生留下来继续做实践才能更好解决的事。(学生们正在兴头上,个个跃跃欲试)找两个物体,先进行目测,接着步测,最后用工具测,再算出误差,思索如何让自己的目测和步测更准确些;或者用步测量出操场或一块长方形的长和宽,并估算它的面积大约有多大;或者测量篮球场、沙坑等的实际大小……小组之间、组内各位同学还积极开展竞赛,自行发起比比谁估得准、算得快。那场面,真可谓激情奔放!
总之,过后我们几位老师再次交流,都觉得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掌握得较往届好。这一切,缘于课程新思想——经历是一种过程性目标的引领,她让我们勇于打破常规,真正自由大胆主宰课堂,大胆尝试转变教学方式,让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课堂上淋漓尽致地发挥,让我们的教学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发展。这,就是本节课带给我们的最大收获。
篇8:应用题(四年级)(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学会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需要逆思考的加、减一步应用题。
(二)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析数量关系。
难点:找等量关系。
教具和学具
教具: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板演。
(1)设要求的数是x,列出等式,再说一说根据什么求未知数x。
什么数加上240得320?
(2)解答应用题。
学校买来70盒粉笔, 用去28盒,还剩多少盒?
2.口答。(与板演同时进行)
求未知数x。 (口述口算过程,并说出根据。)
30+x=54 x+16=30 x-50=150 370-x=300
(二)学习新课
1.导入。
订正板演(2),把条件和问题对调一下,就成了例7。今天我们学习应用题。(板书课题:应用题)
2.教学例7:学校买来一些粉笔,用去28盒,还剩42盒。学校买来多少盒?指定一名学生读题,边读题,边画线段图。
根据线段图,全体学生列出算式,并解答出来。
指名学生列式,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说出:把用去的粉笔盒数与剩下的粉笔盒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总盒数,所以用加法解答。
28+42=70(盒)
口答:学校买来70盒粉笔。
提问:怎样进行检验呢?
引导学生说出:用求出的原来买来的70盒粉笔作为已知条件,减去用去的盒数,如果等于剩下的42盒,说明解答正确。
提问:
(1)上面的解法是我们过去学过的,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这道题还有没有其他的解法呢?
(2)同学们可以联系求未知数x的知识想一想,按照题目的叙述顺序,哪些数量和哪些数量之间有等量关系呢?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买来的盒数-用去的盒数=剩下的盒数
提问:
(1)买来的盒数知道吗?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说明:可以设买来粉笔x盒。
(2)买来的盒数为x,用去的盒数知道吗?是多少?剩下的盒数知道吗?是多少?谁能把它们列出一个等式?
引导学生列出:x-28=42。
(3) 结合题意,谁能说一说这个等式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说出:从原来粉笔的盒数x中去掉用去的28盒,就等于剩下的42盒。
教师说明:这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由学生根据已学过的知识解答出来。
教师说明:因为设未知数x时,已经说明单位名称是盒,计算结果就不再注单位名称。
由学生验算:求出原来有粉笔70盒,从70盒中去掉28盒,剩下是42盒。说明解答正确,最后再写答句。
3.引导学生小结。
提问:今天我们新学的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来解答应用题,它有哪些步骤呢?结合例7说一说。
引导学生说出:
第一步:读题弄清题意,分清已知条件,求的是什么,设未知的数量为x。(板书:设)
第二步:按照题意,找出哪些数量与哪些数量有相等的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
(板书:列)
第三步:求出未知数x是多少。注意x代表的数量不写单位名称。(板书:求)
第四步:检验并写出答句。(板书:验、答)
其中第二步最重要,要找出它们的等量关系式。
(三)巩固反馈
1.半独立练习。
课本第38页“做一做”:
食堂原来有27袋大米,又买来一些,现在共有42袋,食堂又买来多少袋大米?(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再解答出来。)
提问:
(1)用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应用题的第一步是什么?这道题怎样设?
(2)第二步是什么?这道题的等量关系式是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原有袋数+买来袋数=现在袋数。
在此基础上,由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指定一名学生在投影片上解答。
订正时,由学生说一说根据什么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再检查计算和书写格式有没有错误。
2.独立练习。
小林原来有一些邮票,同学又送给他14张,现在一共有70张。小林原来有多少张邮票?
教师不作提示,由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指名一学生在投影片上做。订正时,由学生讲题,重点说一说根据什么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
3.课后练习:
练习九第2,3,4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学习了一些应用题的逆向叙述方式。需要逆思考的应用题,用一般的算术方法解答比较困难,而利用加、减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来解则较容易,这样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本节课在新课前的复习准备部分,安排了解答含有未知数x的文字叙述题和求未知数x的口算题,直接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并通过一道顺向叙述的减法应用题,把其中一个条件和问题对调,引出例7,这样安排比较自然。
新课部分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在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先用已学过的一般算术方法解答,再引导学生顺着题意的顺序想,把要求的数用x表示,列出含有来知数的等式。重点帮助学生找出等量关系,通过例题,引导学生总结出解题步骤。
由于学生初学用这样的思路来解答应用题,可能会不太习惯,因此,在巩固练习时,分两个层次,第1题在关键部分教师作适当提示,第2题独立练习。两道题都要求当堂反馈,及时评价,使学生在课堂上基本学会本节课的内容,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
板书设计
应用题
步骤:
(1)设
(2)列
(3)求
(4)验
(5)答
28+42=70(盒)
答:学校买来70盒粉笔。
买来的盒数-用去的盒数=剩下的盒数
设:买来粉笔x盒。
答:学校买来70盒粉笔。
篇9:加法结合律(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
(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的异、同点,及其特点.
(三)能正确、灵活地应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四)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能正确、灵活地应用加法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这是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计算从而自己发现并总结出加法结合律的过程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答.
(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 )里填上适当的数.
46+( )=75+( ) ( )+38=( )+59
24+19=( )+( ) a+67=( )+( )
要求学生说出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数.
(2)根据每组第一个算式直接说出第二个算式的结果.
632+85=717 304+215=519
85+632=( ) 215+304=( )
2.板演:
四年级一班有48人,二班有50人,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3.在多位数加法竖式计算中,已经学过一种简便算法,如
引导学生回忆说明,从个位加起,先把每个数位上可以凑成“10”的两个数加起来,再和另一个数相加.
(二)学习新课
1.新课引入.
教师指出:刚才那种计算方法实际上就是应用加法结合律.那么什么叫做加法结合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板书课题:加法结合律)
教师指出,如果把刚才板演题再加上一个条件“三班有49人”,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例2.出示例2.
四年级一班有48人,二班有50人,三班有49人.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学生读题后,明确已知条件和问题、师生共同画出线段图.
让学生用两种方法,独立做在本上.
板书:(48+50)+49 48+(50+49)
=98+49 =48+99
=147(人) =147(人)
答:四年级一共有147人.
提问:
(1)这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点?
启发学生说出:第一种解法是先把一班、二班的人数加起来,再加上三班的人数,也就是先把48和50相加,再加上49;第二种解法是先把二班、三班的人数加起来,再加上一班的人数,也就是先把50和49相加,再和48相加.
(2)这两种解法有什么相同点?
启发学生说出两种解法的计算结果相同.
(3)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
通过比较明确这两个算式是相等的关系,因此可以写成.
(48+50)+49=48+(50+49)
(4)观察下面两组算式,每组的两个算式有什么样的关系?○里应填什么?
(32+40)+19○32+(40+19)
(75+25)+40○75+(25+40)
启发学生明确:每组的两个算式是相等的关系,○里应填上“=”.
(5)继续观察这三个等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等号左边算式和等号右边算式各有什么共同点?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归纳:
①这三个等式中,每组算式两边都有三个加数,加数不一样.
②三个等式中,等号左边算式加的顺序相同,都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
③三个等式中,等号右边的算式加的顺序也相同,都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
(6)那么等号左、右两边加的顺序一样吗?它们的和怎样呢?(不变)
引导学生总结发现的规律.
教师明确: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这一规律就叫做加法结合律.
(7)怎样用比较简单的形式表示加法结合律呢?如果用字母a,b,c表示三个加数,那么加法结合律的字母公式是什么?
学生阅读课本第49页结论.
板书: (a+b)+c=a(b+c)
3.教学加法结合律和加法交换律的异同点及它们的特点.
教师启发学生讨论:在加法运算中,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有什么异同点?从而得出
相同点: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都是加法的运算定律.其计算结果--和不变.
不同点:加法交换律是变换了加数的位置,如a+b=b+a;加法结合律不改变加数的位置,而改变了加数的运算顺序,如a+b+c=(a+b)+c=a+(b+c).
特点:
应用加法交换律改变加数的位置后,计算时仍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应用加法结合律改变运算顺序后,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4.教学加法结合律的应用.
在加法中应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1)教学例3:计算480+325+75.
提问:
这道题怎么算比较简便?为什么?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在讨论的基础上明确,因为375和25相加能得整百数(400),再算480+400比较简便,这里应用了加法结合律.
板书:
(2)教学例4.
计算325+480+75怎样算简便?应用了什么定律?
启发学生想出325和75相加可以得到整百,先用加法交换律交换480和75的位置,再计算325加75,这里又应用了加法结合律.
板书:
(3)比较例3、例4在应用运算定律方面有什么不同?
在比较中使学生明确,例3只应用了加法结合律,而例4是先用加法交换律把75和480交换位置,再应用加法结合律把325和75相加才能使计算简便.
教师概括:
在加法中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有时要用到交换律,有时要用到结合律,有时既要用到交换律还要用到结合律.无论如何应用,在计算时为使计算简便应考虑,哪些数相加可以得到整十、整百、整千的数,要先用加法交换律把这些数移在一起,再应用加法结合律把这些数结合起来先算,最后求这几个数的和.
练一练
完成课本第50页“做一做”的题目.说明怎样算简便,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提问:
过去哪些知识应用了加法结合律?
例如,做口算加法36+48,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把36+48先改写成36+(40+8),然后算(36+40)+8这就是应用了加法结合律.
(三)巩固反馈
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369+258+147=369+(□+147)
(23+47)+56=23+(□+□)
654+(97+a)=(654+□)+□
2.下面哪些等式符合加法结合律?
a+(20+9)=(a+20)+9 15+(7+b)=(20+2)+b
(10+20)+30+40=10+(20+30)+40
3.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91+89+11 78+46+154
168+250+32 85+41+15+59
(四)作业
练习十一第8~10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学生过去对加法结合律有过一些感性认识,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学生熟悉的事例,采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后,进行一系列的比较,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抽象概括出加法结合律.
新课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学习例2,通过一系列的启发、讨论,逐步总结出加法结合律.
第二部分通过比较加法结合律和加法交换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这两个运算定律,并掌握它们的特点.
第三部分学习应用加法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通过计算让学生懂得加法应用了什么定律,怎样应用的定律.只有真正理解定律的意义,才能做到灵活运用.
本节课的练习目的明确.围绕重点使学生在理解两个运算定律的基础上,进行简便运算.
板书设计
加法结合律
例 2 四年级一班有48人,二班有50人,三班有49人,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48+50)+49=98+49=147(人)
48+(50+49)=48+99=147(人)
答:四年级一共有147人.
(48+50)+49=48+(50+49)
(32+40)+19 32+(40+19)
(75+25)+40 75+(25+40)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a+b)+c=a+(b+c)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相同点:计算结果--和不变
不同点:
应用加法交换律改变加数位置后,仍按从左到右顺序计算.
应用加法结合律改变运算顺序后.要先算( )里面的,再算( )外面的.
例3
例4
篇10:梯形(四年级)(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理解梯形的概念,知道梯形各部分名称,认识梯形的底和高.
(二)知道什么叫做等腰梯形,以及等腰梯形和梯形的关系.
(三)使学生了解所讲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四)进一步提高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梯形的概念,认识梯形的底和高并会画梯形的高是教学重点;整理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其异同点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下面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投影)
2.说一说学过的四边形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订正1题时,明确图(1)、(2)是平行四边形,图(3)有几条边?几个角?从而知道图(3)是四边形.但这个四边形的形状像什么?(梯子)这就是梯形.
今天就研究什么叫梯形.(板书课题:梯形)
(二)学习新课
1.认识梯形.
(1)出示图形.(投影)
提问:
①生活中你见到过这样的图形吗?它们外面的形状都像什么?(梯子、木箱、槽子)
引导学生看出它们的外形是四边形.
②这样的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一人到黑板上测量.全班同学看课本153页,测量四边形.
(2)交流测量结果.
通过检查测量使学生明确:有一组对边是平行的,但长度不相等,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3)概括梯形的定义.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板书)
2.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
结合图形说明,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底,根据图形的位置,一般在上面的叫上底,在下面的叫下底.习惯上上底画得短些,下底画得长些.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腰.从上底的一个顶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高的画法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中高的画法相同.(在原梯形上补充)
想一想:能不能在梯形的腰上画高?
引导学生明确:梯形的高只能从相互平行的两条边中任一边上的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
再想一想:你怎样区分梯形的底和腰呢?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梯形的底和腰是根据对边是否平行来区分的,平行的一组对边是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是腰.梯形的上底和下底是根据梯形的位置来区分的,一般上面的叫上底,比较短,下面的叫下底,比较长,但也不是绝对的.例如京密引水渠截面是梯形,渠口的宽度(上底)就比渠底(下底)的宽度长.
3.教学等腰梯形.
(1)教师演示.
拿一等腰梯形,对折一下.你发现两腰有什么特点?(两腰相等)
(2)学生测量.
153页的梯形,量一量两腰的长度,结果怎样?(两腰相等)
(3)概括.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板书)它是梯形的一种特殊情况.用图表示.
4.四边形的关系.
到现在我们学过的四边形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腰梯形.
如果根据对边平行的情况,你可以把这些四边形分成几类?每类各有什么图形?
在同学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确,根据对边平行的情况分成两类:一类是两组对边平行,其中包括有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另一类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其中有梯形和等腰梯形.
同学们再回忆一下,前边讲过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有怎样的关系?怎样用集合图表示?
学生回答后填在四边形的圈里.
启发学生想一想:梯形和等腰梯形有怎样的关系?怎样用图表示?也填在四边形的圈里.
教师指出:在我们掌握每一种四边形的特征的基础上,理解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它们的关系可用上图表示.
(这部分知识不作为共同要求和考试内容.)
(三)巩固反馈
1.画出下面梯形的高,并指出上底和下底.(三人在黑板上做)
2.在下面梯形里画一条线段,把它分割成两个图形,有几种画法?可以分成什么图形?(每人在本子上画)
(四)课堂总结
启发性提问:
1.什么叫梯形?什么叫等腰梯形?
2.梯形和等腰梯形有什么关系?
3.怎样区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4.四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五)作业
练习三十二第4~6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习梯形和等腰梯形.
认识梯形、建立梯形的概念是从观察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实例或图形入手,引导学生看出它们的外形都是四边形,再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测量它们边长的特点,从而概括出梯形的定义.结合图形明确梯形各部分名称.
在认识梯形的基础上认识等腰梯形.通过动手折纸,测量两腰长度,从而发现等腰梯形的特点,进而概括出等腰梯形的定义.在比较中明确等腰梯形是梯形的一种特殊情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最后通过同学们讨论,把四边形根据对边平行的情况分成两大类,说明四边形各种图形之间的关系,并用集合图表示.
练习也要注意实践,明确概念.
板书设计
梯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篇11:垂直(四年级)(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演示及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垂线,积极探索画垂线的方法并会用三角板画垂线.
2.提高学生规范作图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和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垂线、掌握画垂线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利用三角板正确、规范地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出示下列图形.
教师提问:每组都有两条直线,每组的两条直线之间有什么共同特点?
(延长后都相交一点,成四个角)
教师导入:相交是两条直线位置关系中的一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两条直线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垂直.(板书课题“垂直”)
二、指导探索.
(一)认识垂线.
1.播放视频“认识垂线”.
教师提问:大家都看到了∠1变成了直角?那么∠2、∠3、∠4变成了什么角呢?(∠1变成直角,∠2、∠3、∠4也变成了直角)
学生讨论:∠1变成直角,为什么另外三个角也变成了直角?
(相邻两个角组成一个平角,180°- 90°还是90°)
2.教师讲解: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教师提问:你怎样理解互相垂直?怎样理解“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3.判断哪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4.引导学生说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垂直的(举实例)
(二)垂线的画法.
1.画垂线.
(1)教师说明:工人师傅一般用角尺画垂线,我们画垂线通常使用三角板.
教师提问:你猜猜,我们会利用三角板的哪一部分画垂线?
(2)分组讨论过直线上(或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每组自选内容)并尝试画垂线.
(3)分组汇报演示.
(4)播放视频“垂线画法1”和“垂线画法2”.
(5)学生比较:两种情况在画法上哪些地方相同?
(先把三角板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另一条直线边过已知点)
2.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
(1)用尺子测量从A点引出的4条线段的长度找出最短的一条.
(2)演示动画“垂线段最短”.
(3)教师讲解: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4)练习:找出哪一条线段表示A点到直线的距离.(没有)
教师提问:那你能画出来吗?
3.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1)学生尝试画一个长2.5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或画一个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任选一个画)
(2)互相检验所画图形是否规范.
(3)播放视频“长方形的画法”.
(三)巩固练习.
完成第132页1题.
拿一张纸,折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
2.用小棒摆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指出垂足并说出这两条直线的关系.
3.游戏:4人一组,利用皮筋摆两条直线如下的关系.
①重合 ②相交 ③垂直
4.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1)长方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2)边长3.5厘米的正方形.
(四)质疑小结.
1.教师提问:本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
(垂直的概念、画垂线的方法……)
2.鼓励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提出质疑,组织学生进行解疑.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九第2题
画出下面每条直线的一条垂线.
板书设计
篇12:平行四边形(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其特性,并会画平行四边形的高.
(二)使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三)进一步提高学生观察、比较能力和作图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其特性,画平行四边形的高是教学重点;理解长方形、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是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几何图形,观察一下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投影)
在明确它们都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基础上概括出: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四边形
提问:我们学过哪些四边形呢?
(学过的四边形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你能举例说说哪些物体表面是平行四边形吗?
教师出示挂图,让学生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
我们已初步认识了平行四边形,那么什么叫平行四边形?它有什么特性?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
(二)学习新课
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首先出示一组图形:
这些图形是什么形?它们有什么特征?
①动手测量.
指名一学生到黑板上用三角板检验一下,每个图形的对边怎样.
其余同学用三角板检验课本151页3个图形的对边.
然后再用尺子度量一下每组对边的长怎样.
②抽象概括.
根据你测量的结果,能说说什么叫平行四边形吗?
小组先议论一下,(可能说出每组对边分别相等,也可能说出平行四边形每组对边平行)再让到黑板上测量的同学说出检验与测量的结果,从而引出平行四边形的确切含义.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板书)
教师强调说明:只要四边形的每组对边分别平行就能确定它的两组对边相等,因此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反馈: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平行四边形?(投影)
2.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同学们已经学过三角形,三角形具有稳定的特性,那么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性呢?
(1)教师演示.
教师拿一长方形木框,用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观察两组对边有什么变化?拉成了什么图形?什么没有变?
学生明确:两组对边边长没有变,变成了平行四边形,四个直角变成了锐角和钝角.
(2)动手操作.
学生自己动手,把准备好的长方形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并测量一下两组对边是否还平行.
(3)归纳平行四边形特性.
根据刚才的实验、测量,引导学生概括出:平行四边形有不稳定性.(板书)
(4)对比.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容易变形.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不同,容易变形,也就是具有不稳定性.
这种不稳定性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你能举出实际例子来吗?(如汽车间的保护网,推拉门、放缩尺等.)
3.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1)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出示:
教师边演示边说明:
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2)找出相应的底和高.
出示:(投影)
观察上图中,有几条高?它们相对应的底各是哪条线段?
从而让学生明确:从B点画高,它的底是CD;从D点画高,它的底是BC.
(3)画平行四边形的高.
同学们已经学过三角形画高的方法,平行四边形高的画法与其相同,都用过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方法.从一条边上任意一点都可以向它的对边画高,但通常是从一个角的顶点向它的对边画高.这里高要画在平行四边形内,不要求把高画在底边的延长线上.
同学动手画高:152页“做一做”.
4.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教师利用长方形框,拉动长方形的边,使其变成不同的平行四边形.还可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比较一下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异同点.
引导学生明确:相同点是两组对边都分别平行,所以长方形也具有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也属于平行四边形.不同点是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所以把长方形看作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比较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引导学生明确:正方形也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个角也是直角,正方形也可看作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因为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个角是直角的共同点,而正方形还有四条边相等的这一特征,因此正方形还可看作是特殊的长方形.
这三种图形之间的关系可以用集合图来表示.
(三)巩固反馈
1.说说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它有什么特性?
2.在下面图形中画高,并指出它的底.
3.在下面图形中,画出两条不同的高.
4.说一说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四)作业(略)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础上,通过直观演示,操作实践等手段,给学生建立明确的概念.
新课分为四个部分.
首先让同学利用前面讲过的检验平行线的方法,检查三个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然后再用尺子度量一下每组对边的长度,让学生从实践中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从而抽象概括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其次通过教师的演示和学生实际操作,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就是具有不稳定性.
然后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并会画高.
最后通过比较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行的异同点,明确它们的关系: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并用集合图表示.
在教学或练习中,既要重视直观演示,运用比较的方法,又要加强动手操作,量一量、画一画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既获得知识,又提高能力.
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
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特性:不稳定性.
画出两条不同的高
篇13:平行线(四年级)(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平行线,初步了解平行线的性质,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
2.培养学生操作的初步技能.
3.渗透分类的思想,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点.
教学重点
理解平行线的概念和性质.
教学难点
1.理解“同一平面”.
2.会用三角板和直尺画平行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前面我们学习了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位置关系.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板书:同一平面 两条直线)
2.学生摆小棒.
利用手里的小棒,每根小棒代表一条直线,每两根为一组,请你用这些小棒摆一摆,看看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你能摆出几种情况.两个同学一组可以互相合作、互相商量.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平行线的概念.
1.出示下列图形.
2.讨论:你能根据它们的位置关系给它们分分类吗?说出分类的理由.
3.持不同分类方法的同学进行辩论.
4.教师小结:表面上看起来不相交,如果把两条直线无限延长后相交于一点,看来今后不能先看表面现象,要看到其实质.
5.教师讲解:
这两组直线表面不相交,延长后也不相交,这才是真正的不相交,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平行线.(板书课题:平行线)
6.学生尝试概括:什么是平行线?
7.教师出示长方体:
教师提问:这两条直线延长后相交吗?它们是平行线吗?
8.师生进一步概括平行线的定义(给重点处加标记)
学生讨论:平行线应具备哪几个条件?
9.播放视频“平行线举例”.
10.出示练习:下面各图中哪些是平行线;哪些不是?
(二)教学平行线的性质.
1.出示图形:
教师提问:你们所说的宽度是指哪一条线段?(板书:平行线间的距离)
2.教师小结: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这是平行线的一个重要性质,这一特性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3.实践操作.
(1)利用若干小棒摆,变换不同位置、方向,使它们互相平行.
(2)小组合作:利用两根皮筋,使它们互相平行、两个小组合作,使其两两平行.
三、画平行线.
1.学生自学:平行线的画法(见第133页),并尝试画出一组平行线.
2.演示视频“平行线画法”.
3.教师小结平行线画法:靠紧、画线、平移、画线.
4.探索与尝试:你还有其他画平行线的方法吗?
四、质疑小结.
1.让学生看书并提出疑问,组织学生解疑.
2.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
小结:①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②性质: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③平行线画法:靠紧、画线、平移、画线.
五、布置作业.
完成第134页第1题.
检验下面的各组直线,哪组是平行线,哪组不是平行线?
完成第134页第2题.
检验下面每个图形中哪两条线段是平行的.
完成P134页第3题.
用直尺和三角板在练习本上画两条平行线.
4.判断.
①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②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③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不相交,就一定互相平行.( )
④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叫做平行线.( )
六、拓展练习.
和1号棱平行的有哪些棱?还有哪些棱互相平行?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摆长方形或正方形
活动目的
巩固垂直概念
学生准备
火柴棍(一盒 )
活动过程
按老师要求摆长方形或正方形,看谁摆的快、规范.
篇14:《实际测量》的练习题
人教版《实际测量》的练习题
一、填空
1.测量要求不十分精确时,可以用________或_______测量方法进行测量。
2.4米8厘米=________分米
6.8千米=_________千米_______米。
2公顷80平方米=_________平方米=__________公顷
3.一根铁丝可以做成边长6分米的正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做成宽4分米的长方形,长是________分米,面积是___________平方分米。
二、某农场有一块长方形的土地长400米,宽300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公顷?如果一台拖拉机一天可以耕地2公顷,3台这样的拖拉机几天可以把这块地耕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工厂到海港的`公路的长120千米。一辆汽车从工厂运货到海港用了3小时,返回时每小时比去时多行10千米。返回工厂用了几小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李明走80米的距离,第一次走124步,第二次走125步,第三次走126步,第四次走125步。以这样的步子从家到学校走了500步,他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15:垂直(三年级)(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垂直、互相垂直、垂线等概念.
(二)初步学会画垂线的方法.
(三)培养学生初步画图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垂直、垂线、距离等概念是教学重点;学生画垂线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指出下面图形中的直线、射线和线段.
2.量出各角的度数,并说出各是什么角.
(二)学习新课
我们今天要在学过直线和角的知识基础上学习一种新的概念:垂直.(板书课题:垂直)
1.认识垂线.
(1)理解垂直的含义.
①教师演示:
用两条颜色不同的毛线表示两条直线,使它们相交.
提问:
两条直线相交成几个角?(4个角)标出∠1,∠2,∠3,∠4.
这4个角分别是什么角?(∠1,∠3是锐角;∠2,∠4是钝角.)
②转动其中一条直线,使其中一个角变为直角.
提问:其余三个角是什么角?
想一想,为什么其他的角也变成了直角?
引导学生明确,把一条直线分成两个角,∠1是直角,∠2也会变成直角,180°-90°=90°,同样∠3=90°,得出四个角都是直角.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板书)
③观察下面几组图形,看哪组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哪两条直线是互相垂直的?
引导学生观察并测量得知:图(2)、图(3)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图(2)、图(3)两条直线是互相垂直的.
(2)建立垂线的概念.
师指出:上图中的(2)、(3)是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板书:垂线、垂足.
提问: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关键是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关键是直线相交成直角,这两条直线就叫互相垂直,与两条直线放置的方向没有关系.
如果直线A与直线B相交成直角,说说这两条直线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得出:直线A与直线B相交成直角,直线A和直线B就互相垂直,直线A是直线B的垂线,直线B是直线A的垂线.
请你观察教室里有没有两条直线是互相垂直的呢?并指出垂足.生举例……
(3)学生操作,巩固垂线概念.
同学们用一张纸,折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指出这两条直线的关系,标出垂足.
2.教学垂线的画法.
(1)过直线上的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例 过直线上A点,作直线的垂线.
画的方法和步骤
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直线重合.
沿直线移动三角板,使直角顶点与A点重合.
从A点起,沿另一直角边画一条直线.
过A点新画出的直线,就是原直线的垂线.
指名到黑板上试画过直线上的点的直线的垂线,其余同学在本上试画.教师巡视指导.
(2)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例 过直线外一点B,做这条直线的垂线.
画的方法和步骤:
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
沿直线移动三角板,使三角板另一条直角边过已知B点.
从直角的顶点起,沿另一直角边画一条直线.
新画出的这条直线就是过线外B点所求的垂线.
指名到黑板上试画过线外一点的这条直线的垂线,其余同学在本上试画.
教师巡视指导.
3.理解垂线的性质,建立距离的概念.
(1)过A点向这条直线画4条不同长度的线段.
一人在黑板上画,全班同学在本上画.
(2)测量每条线段的长度.
(3)你所画的线段中,哪一条最短?
引导学生得出:从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线段中,垂线最短.这是垂线的重要性质.
师指出: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实际上距离就是垂线线段的长度.
4.画垂线的应用.
我们可以应用画垂线的方法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例 画一个长2.5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提问: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是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它们的对边相等,相邻的两条边互相垂直.
画的步骤如下:
先画一条2.5厘米长的线段;
过两个端点在线段的同侧画两条与它垂直的线段,每条线段长2厘米;
把这两条线段的端点连接起来.
同学们在本上画一个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
教师行间巡视,加强指导.
5.小结.
启发性提问:
(1)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垂直的关键是什么?
(2)什么叫做垂线?两条垂线的交点叫做什么?
(3)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可以画多少条线段?什么样的线段最短?
(4)什么叫做距离?
(三)巩固反馈
1.下图中哪两条线段是互相垂直的?(投影)
2.过直线上A点,直线外B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四)作业
练习二十九第2,3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过直线及角的知识基础上教学的.垂直是两条直线相交的一种特殊位置关系,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因此要使学生建立垂直的正确概念,同时还要重视画图方法的教学.
新课过程是这样安排的.首先让学生理解垂直的含义.通过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引出垂直的概念,说明什么是互相垂直,在理解互相垂直的意义基础上,认识垂线和垂足.
其次学习垂线的画法.通过教师边指导、边画,让学生掌握画垂线的步骤,先画过直线上一点画直线的垂线,再学过直线外一点画直线的垂线.并通过学生的实践,掌握画的方法和步骤.
第三是理解垂线的性质.通过学生观察,自己动手画,测量等手段,使学生认识从直线外一点到直线所画的线段中,垂线最短,从而引出距离的概念.
最后应用画垂线的方法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练习时让学生在动手画图中巩固概念.
板书设计
垂直
互相垂直、垂线、垂足
过直线上一点画直线的垂线
过直线外一点,画直线的垂线
过线外A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线段中,垂线最短.
这点到直线所画垂直线段的长度.……距离
画长方形
篇16:面积和面积单位(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2.培养学生用面单位直接测量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类比、抽象、概括、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教学难点
“面积与周长”、“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同学们,刘燕最近特别高兴,因为爸爸给她买了一张漂亮的书桌,她可喜欢了.为了使书桌更整洁美观,刘燕想在书桌上铺一块桌布,那买桌布前我们需要知道什么呢?这个问题等我们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知识后就知道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面积和面积单位”.(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教学面积的意义.
师:我们周围许多物体都有面,请你们摸一摸自己的课桌面,数学课本的封面,铅笔盒盖的面.老师再请一个同学来摸一摸黑板的面.
说明,这些都是“物体的表面”(板书:物体表面)
引导学生比一比:黑板面与桌面,哪个大,哪个小?数学课本的封面与铅笔盒盖的面,哪个大,哪个小?
师:通过观察,比较你发现了什么?(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说明: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师:我们把这些图形画在纸上,就成了“平面图形”.
观察:图(1)与图(2)比较,图(3)与图(4)比较,图(5)与图(6)比较,哪个大?哪个小?
可以比较明显看出图(1)>图(2),图(5)<图(6),图(3)与图(4),请同学把图(3)与图(4)重叠,可以看出两个图形完全重合,所以图(3)=图(4).
说明: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师:谁能归纳、总结一下什么叫做面积?
生: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老师板书)
2.教学面积单位.
投影出示两个同样大小的平面图形.
数一数每个图形的方格数.(投影覆盖片)
师:说一说为什么同样大小的两个图形,方格数却不一样呢?(方格的大小不同)
说明:要测量和计算面积,必须有统一的标准,就是面积单位.
师: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请同学看书92页下面两行.
(1)平方厘米.
师:拿出自己准备的最小的正方形,用直尺量一量它的边长,(1厘米)它的面积是 1平方厘米.
用自己准备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放在书上的1平方厘米上面比较一下是不是一样大.
用自己准备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在书上长方形里摆放,正好摆放6个小正方形,也就是6个1平方厘米,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6平方厘米.
师:再请同学把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放在自己左手大拇指指甲面上,比一比.然后闭上眼睛想一想,在我们的周围哪些东西的面积的大小与1平方厘米的大小差不多?
(2)平方分米.
师:如果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量课桌面的面积,方便吗?(不方便)
那么要用到另一种面积单位.
请拿出自己准备的大正方形,量一量它的边长(1分米),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同桌两个同学用自己准备的大正方形(1平方分米)在一张课桌上摆放,看一看大约有多少平方分米.
看着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摸一摸它的边长,再摸一摸它的周长,再摸一摸它的面积.想一想在我们周围哪些东西的面积大小与1平方分米差不多.再用手比划比划1平方分米的面积实际有多大,给同学看一看.
(3)平方米.
如果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量一量学校操场的面,有困难吗?
(要用到一个比较大的面积单位)
出示1平方米的纸板,请一个同学来量一量它的边长.(1米)它的面积是1平方米.
比划一下1平方米有多大.
篇17:小数和复名数(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学会把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小数.
(二)通过改写,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小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的算理,掌握相互改写的方法,能正确进行改写是教学的重点.由于这部分内容需要综合运用计量单位间的进率、小数的性质、小数点移位的规律等知识,学生非常容易出错,因此也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我们前面已经学过名数的变换,把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或复名数变换成低级单位的数,或者把低级单位的数变换成高级单位的数或复名数.请大家想想:30分米是多少米? 3500克是多少千克?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把低级单位的数变换成高级单位的数,除以进率,得出:
30分米=3米,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3500克=3千克500克,除以进率得到的商是高级单位的数,余数仍是低级单位的数.
刚才复习的2个题都是把低级单位的数变换成高级单位的数或复名数,今天继续学习小数与复名数的相互改写.(板书课题:小数和复名数)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1∶3分米是多少米? 350克是多少千克?
启发学生类推改写方法:
(1)这是什么样的运算?
(2)用什么方法汁算?
(3)怎样移动小数点就可以了?
从而让学生明确:把分米数变换成米数,要除以进率10,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行了.3分米=0.3米(板书).350克变换成千克数,要除以进率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就可以了.350克=0.350千克=0.35千克.
启发学生总结出改写方法.
(1)上面两个小题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2)应该怎么改写?
概括出:把低级单位的数变换成高级单位的数,要除以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只要按照进率是10,100,1000,把小数点向左移动相应的位数就可以了.
反馈:完成109页“做一做”1.
订正时要指名说出改写的方法.
2.教学例2.
(1)口答,说出改写方法.40平方分米是多少平方米?
70克是多少千克?
(2)3平方米40平方分米是多少平方米? 4千克70克是多少千克?
启发学生观察,这二题与口答题有什么区别?是什么样的换算?应该怎样改写?
首先学生独立试算,然后二人互说改写方法,最后全班交流.
从而明确:要求改写成以平方米作单位的数,原来3平方米不用改,就作为小数的整数部分,只把40平方分米改写成平方米数就可以了,从而得到3.4平方米.
同理,要求改写成千克数,原来的千克数不用改,就作为小数的整数部分,只把70克改写成千克数就可以了,从而得出4.07千克.
3.启发学生总结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的方法.
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原来高级单位的数不变,就是改写后的整数部分,只将原来低级单位的数除以进率、小数点向左移动相应的位数,是高级单位的小数部分,再与整数部分合并就可以了.
反馈:完成109页“做一做”第2题.
订正时说明思路.
(三)巩固反馈
1.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
练习二十三第1题.
2.把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投影)
3米8厘米=( )米 5千克60克=( )千克
1吨800千克=( )吨 12千米60米=( )千米
3.判断正误.(投影)
3平方米20平方分米=3.20平方米 5吨40千克=5.4吨
80米=0.8千米 20千克=0.02吨
4.把下面几个数由大到小排列.
3.2米 3米8厘米 310厘米
(提示:化成相同的单位再比较.)
(四)作业
练习二十三第2,3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复名数与小数的互化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学习小数与复名数相互改写需要综合运用有关计量单位及小数的相关知识,而这些知识恰恰是同学爱出错的地方,因此它也是学习的难点.由于前面已学过名数的变换,这节所学内容与其思路是相同的,只不过是变换成高级单位的小数,因此本节课是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新知,用类推的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出相互改写的方法,也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迁移的能力和类推总结的能力.
新课分两段安排.
第一段教学把单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小数.在老师设计的思考题引导下,让学生明确应怎样改写,并启发学生总结改写的方法.
第二段教学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小数.通过复名数与单名数改写的对比,找出区别,自己独立试算,在讨论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自己总结出改写的方法.
本课以基本练习为主,并针对学生易错易混处设计判断题,找出错处,防患于未然.
板书设计
小数和复名数
30分米=3米
3500克=3千克500克
例1 3分米是多少米? 350克是多少千克?
3分米=0.3米
350克=0.350千克=0.35千克
例2 3平方米40平方分米是多少平方米?4千克70克是多少千克?
3平方米40平方分米=3.4平方米
4千克70克=4.07千克
3.2米 3米8厘米 3米10厘米
从大到小排列
3米8厘米=3.08米
3米10厘米=3.1米
3.2米>3米10厘米>3米8厘米
【实际测量(2)(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精选17篇)】相关文章: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022-08-15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22-05-02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022-07-17
简单的分数加法3(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2023-04-10
《长度单位》复习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2023-05-30
第一课时数的认识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2024-02-23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023-12-23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设计)2024-03-12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2022-05-05
统计的复习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2024-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