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变量与函数》教案

时间:2024-04-14 07:13:20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初中数学《变量与函数》教案(精选12篇)由网友“浙商项目网”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数学《变量与函数》教案,供大家阅读参考。

初中数学《变量与函数》教案

篇1:初中数学变量与函数教案

初中变量与函数教案

初中数学变量与函数教学反思

1、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创设丰富的现实情景,使学生从中感知变量与函数的存在和意义,体会变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和变化规律。

2、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感性到理性的渐进认知规律。先是学生对问题1、2、3的分析,都是从具体的数字入手,慢慢引导抽象出含有字母的等式;接着是分小组对问题4、5的分析,是在分析了前面三个问题的基础上,加大一定的难度和深度,让学生加深体验,直接抽象出含有字母的等式,最后对第96页的两个思考进行分析观察,然后引导得出常量、变量和函数的定义。

3、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整堂课的问题解决,基本上都是教师引导,学生独立自主或者是合作研究完成的。“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课堂中,很多地方都是让学生自主完成,然后把自己的成果说出来与大家共享。“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对问题学习,将个人竞争转化为小组间的竞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引导学生先观察、分析,后归纳,然后提出注意事项,帮助学生把握概念的本质特征,并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和概括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在探索变量之间的规律,抽象出函数概念的过程中,注意学生的过程经历和体验,让学生领悟到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多姿多彩的数学问题,并能从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可惜的是学生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合作学习的意识也比较单薄,作为老师也没能及时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存在的,在教学中不能一概而论。合作交流能很好的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不足,实现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的、最好的发展、不过,在小组合作交流的时候,要加强指导,真正的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获得心智的发展。作业题的必做题和选做题也是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要求不同。

5、在问题4上,如果拿几个弹簧秤到现场,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再根据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效果可能会更好。但是也有可能出现时间比较紧的情况。

6、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还不是很透彻,需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和指导。

篇2:初中数学《变量与函数》教案

初中数学《变量与函数》教案

教学目标

①运用丰富的实例,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领悟函数概念的意义,了解常量与变量的含义.能分清实例中的常量与变量,了解自变量与函数的意义.

②通过动手实践与探索,让学生参与变量的发现和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引导学生探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培养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并感受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难点:正确理解函数的概念.

教学准备

每个小组一副弹簧秤和挂件,一根绳子.

教学设计

提出问题:

1.汽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里程为s千米,行驶时间为t小时.先填写下面的表,再试着用含t的式子表示s:

t(小时) 1 2 3 4 5

s(千米)

2.已知每张电影票的售价为10元.如果早场售出150张,日场售出205张,晚场售出310张,那么三场电影的票房收入各为多少元?设一场电影售出x张票,票房收人为y元,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y?

3.要画一个面积为10cm2的圆,圆的半径应取多少?画面积为20cm2的圆呢?怎样用含圆面积S的式子表示圆半径r?

注:(1)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然后教师进行点评.

(2)挖掘和利用实际生活中与变量有关的问题情景,让学生经历探索具体情景中两个变量关系的过程,直接获得探索变量关系的体验.

动手实验

1.在一根弹簧秤上悬挂重物,改变并记录重物的质量,

观察并记录弹簧长度的变化,填入下表:

悬挂重物的质量m(kg)

弹簧长度l(cm)

如果弹簧原长10cm,每1kg重物使弹簧伸长0.5cm,怎样用重物质量m(kg)的式子表示受力后的弹簧长度l(cm)?

2.用10dm长的绳子围成矩形.试改变矩形的长,观察矩形的面积怎样变化,记录不同的矩形的长的值,计算相应的矩形面积的值,探索它们的变化规律(用表格表示).设矩形的长为xdm,面积为Sdm2,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S?

注:分组进行实验活动,然后各组选派代表汇报.

通过动手实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进一步深刻体会了变量间的关系,学会了运用表格形式来表示实验信息.

探究新知

(一)变量与常量的概念

1.在学生动手实验并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上面的问题和实验都反映了不同事物的变化过程.其中有些量(时间t、里程s、售出票数x、票房收入y等)的值是按照某种规律变化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我们称之为变量.也有些量是始终不变的,如上面问题中的速度60(千米/时)、票价10(元)等,我们称之为常量.

2.请具体指出上面这些问题和实验中,哪些量是变量,哪些量是常量.

3.举出一些变化的实例,指出其中的.变量和常量.

注:分组活动.先独立思考,然后组内交流并作记录,最后各组选派代表汇报.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并能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的意识,提高观察、分析、概括和抽象等的能力.

(二)函数的概念

1.在前面的每个问题和实验中,是否各有两个变量?同一个问题中的变量之间有什么联系?

师生分析得出:上面的每个问题和实验中的两个变量互相联系.当其中一个变量取定一个值时,另一个变量就有惟一确定的值.

2.分组讨论教科书P.7 “观察”中的两个问题.

注:使学生加深对各种表示函数关系的表达方式的印象.

3.一般来说,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惟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如果当x=a时,y=b,那么,b叫做当自变量的值为a时的函数值.例如在问题1中,时间t是自变量,里程s是t的函数.t=1时,其函数值s为60,t=2时,其函数值s为120.

同样,在心电图中,时间x是自变量,心脏电流y是x的函数;

在人口统计表中,年份x是自变量,人口数y是x的函数.当x=时,函数值y=12.52.

巩固新知

下列各题中分别有几个变量?你能将其中的某个变量看成是另一变量的函数吗?

1.右图是北京某日温度变化图

2.如图,已知菱形ABCD的对角线AC长为4,BD的长在变化,设BD的长为x,则菱形的面积为y= ×4×x

3.国内平信邮资(外埠,100克内)简表:

信件质量m/克 O

邮资y/元 O.80 1.60 2.40

注:巩固变量与函数的概念,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许多问题中的变量关系都存在着函数关系,初步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总结归纳

1.常量与变量的概念;

2.函数的定义;

3.函数的三种表示方式.

注:通过总结归纳,完善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

布置作业

1.必做题:教科书P.18习题11.1第1题.

2.选做题:教科书P.18习题11.1第2题.

3.备选题:

(1)下图是某电视台向观众描绘的一周之内日平均温度的变化情况:

①图象表示的是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函数?

②这周哪天的日平均温度最低?大约是多少度?哪天的日平均温度最高?大约是多少度?

③14、15、16日的日平均温度有什么关系?

④点A表示的是哪天的日平均温度?大约是多少度?

⑤说说这一周的日平均温度是怎样变化的.

(2)如右图所示,梯形上底的长是x,下底的长是15,高是8.

①梯形面积y与上底的长x之间的关系式是什么?并指出其中的变量和常量、自变量与函数.

②用表格表示当x从10变到20时(每次增加1),y的相应值.

③当x每增加1时,y如何变化?说说你的理由.

④当x=0时,y等于多少?此时它表示的是什么?

(3)研究表明,土豆的产量与氮肥的施用量有如下关系:

施肥量(千克/公顷) 0 34 67 101 135 202 259 336 404 471

土豆产量(吨/公顷) 15.18 21.36 25.72 32.29 34.03 39.45 43.15 43.46 40.83 30.75

①上表反映的是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指出其中的自变量和函数.

②当氮肥的施用量为101千克/公顷时,土豆的产量是多少?如果不施氮肥呢?

③根据表中的数据,你认为氮肥的施用量为多少比较适宜?说说你的理由.

④简单说一说氮肥的施用量对土豆产量的影响.

设计思想

变量与函数的概念把学生由常量数学引入变量数学,是学生数学认识上的一大飞跃.因此,设计本课时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创设丰富的现实情境,使学生从中感知变量与函数的存在和意义,体会变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和变化规律.遵循从具体到抽象、感性到理性的渐进认识规律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探究新知,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后归纳,然后提出注意问题,帮助学生把握概念的本质特征,并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和概括等能力.同时在引导学生探索变量之间的规律,抽象出函数概念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过程经历和体验,让学生领悟到、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多姿多采的数学问题,并能从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还要培养一种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探索、研究和应用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篇3:数学下册变量与函数测试题

数学下册变量与函数测试题

一、填空题

1、某本书的单价是14元,当购买x本这种书时,花费为y元,则用x表示y时,应有,其中变量是,常量是。

2、一汽车油箱中有油60升,若每小时耗油6升,则油箱中剩余油量y(升)与时间t(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其中变量是,常量是。

3、当x=2时,函数y=2x+k和y=3kx-2的函数值相等,则k=。

4、已知矩形的周长为6,设它的一条边长为x,那么它的面积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x的取值范围为。

5、一盒装冰淇淋售价19元,内装有6枝小冰淇淋,请写出每枝冰淇淋售价

y(元)与函数x(枝)之间的关系式。

6、在函数关系式中,是常量,是变量。

7、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是

8、用描点法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是

9、一棵2米高树苗,按平均每年长高10厘米计算,树高h(厘米)与年数n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自变量n的取值范围是。

10、形如___________的函数是正比例函数

11、正比例函数y=kx(k为常数,k<0)的图象依次经过第________象限,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_________.

12、已知y与x成正比例,且x=2时y=-6,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

二、选择题新课标第一网

13、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A.x≥2B.x>2C.x<2D.x≠2

14、下列关系中的两个量成正比例的是()

A.从甲地到乙地,所用的时间和速度;B.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

C.买同样的作业本所要的钱数和作业本的数量;D.人的体重与身高

15、下列函数中,y是x的正比例函数的是()

A.y=4x+1B.y=2x2C.y=-5xD.y=

16、若函数y=(2m+6)x2+(1-m)x是正比例函数,则m的值是()

A.m=-3B.m=1C.m=3D.m>-3

17、已知(x1,y1)和(x2,y2)是直线y=-3x上的两点,且x1>x2,则y1与y2的大小关系是()

A.y1>y2B.y1

18、下列说法中不成立的是()

A.在y=3x-1中y+1与x成正比例;B.在y=-中y与x成正比例

C.在y=2(x+1)中y与x+1成正比例;D.在y=x+3中y与x成正比例

篇4:变量与函数教案教学设计

变量与函数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发现、提出函数的实例,并能分清实例中的常量和变量、自变量与函数。

2、理解函数的定义,能应用方程思想列出实例中的等量关系。

3、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函数的定义与一一对应关系

教学难点:函数的定义与自变量的定义域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由下列问题导入新课

问题l、右图(一)是某日的气温的变化图

看图回答:

1.这天的6时、10时和14时的气温分别是多少?任意给出这天中的某一时刻,你能否说出这一时刻的气温是多少吗?

2.这一天中,最高气温是多少?最低气温是多少?

3.这一天中,什么时段的气温在逐渐升高?什么时段的'气温在逐渐降低?

总结: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时间t(时)的变化,相应的气温T(℃)也随之变化。

问题2一辆汽车以3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行驶的路程为s千米,行驶的时间为t小时,那么,s与t具有什么关系呢?

问题3设圆柱的底面直径与高h相等,求圆柱体积V的底面半径R的关系.

问题4收音机上的刻度盘的波长和频率分别是用(m)和千赫兹(kHz)为单位标刻的.下面是一些对应的数:

波长l(m)

300

500

600

1000

1500

频率f(kHz)

1000

600

500

300

200

同学们是否会从表格中找出波长l与频率f的关系呢?

二、自主学习

1.常量和变量

在上述两个问题中有几个量?分别指出两个问题中的各个量?

第1个问题中,有两个变量,一个是时间,另一个是温度,温度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第2个问题中有路程s,时间t和速度v,这三个量中s和t可以取不同的数值是变量,而速度30千米/时,是保持不变的量是常量.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第3个问题中的体积V和R是变量,而π是常量,体积随着底面半径的变化而变化.

第4个问题中的l与频率f是变量.而它们的积等于300000,是常量.

常量: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的量,称为常量.

变量: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

2.函数的概念

上面的各个问题中,都出现了两个变量,它们相互依赖,密切相关,例如:

在上述的第1个问题中,一天内任意选择一个时刻,都有惟一的温度与之对应,t是自变量,T因变量(T是t的函数).

在上述的2个问题中,s=30t,给出变量t的一个值,就可以得到变量s惟一值与之对应,t是自变量,s因变量(s是t的函数)。

在上述的第3个问题中,V=2πR2,给出变量R的一个值,就可以得到变量V惟一值与之对应,R是变量,V因变量(V是R的函数).

在上述的第4个问题中,lf=300000,即l=,给出一个f的值,就可以得到变量l惟一值与之对应,f是自变量,l因变量(l是f的函数)。函数的概念:如果在

篇5:变量与函数八年级上册数学测试题

变量与函数八年级上册数学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矩形的面积为 ,则长 和宽 之间的关系为 ,当长一定时, 是常量,

是变量.

2.飞船每分钟转30转,用函数解析式表示转数 和时间 之间的关系式是 .

3.函数 中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是

4.函数 中,当 时, ,当 时, .

5.点 在函数 的图象上,则点 的坐标是 .

6.函数 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为 .

7.下列:① ;② ;③ ;④ ,具有 函数关系(自变量为 )的是 .

8.圆的面积 中,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是 .

二、选择 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在圆的周长公式 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是变量,2是常量 B. 是变量, 是常量

C. 是自变量, 是 的函数

D.将 写成 ,则可看作 是自变量, 是 的函数

2. 边形的内角和 ,其中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是 ( )

A.全体实数 B.全体整数 C. D.大于或等于3的整数

3.在下表中,设 表示乘公共汽车的站数, 表示应付的票价(元)

(站) 1 2 3 4 5 6 7 8 9 10

(元) 1 1 2 2 2 3 3 3 4 4

根据此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 的函数 B. 不是 的函数 C. 是 的函数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油箱中有油20升,油从管道中匀速流出,100分钟流成.油箱中剩油量 (升)与流出的时间 (分)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

A. B. C. D.

5.根据下表写出函数解析式( )

A. B. C. D.

6.如果每盒圆珠笔有12支,售价为18元,那么圆珠笔的售价 (元)与支数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

A. B. C. D.

7.设等腰三角形(两底角 相等的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为 ,底角的度数为 ,则有( )

A. ( 为全体实数) B.

C. D.

8.下列有序实数对中,是函数 中自变量 与函数 值 的一对对应值的是( )[ B. C. D.

三、解答题(共40分)

1.(10分)如图1是 襄樊地区一天的气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在这一天中:

(1)气温 (℃) (填“是”或“不是”)时间 (时)的函数.

(2) 时气温最高, 时气温最低,最高汽温是 ℃,最低气温是 ℃.

(3)10时的气温是 ℃.

(4) 时气温是4℃.

(5) 时间内,气温不断上升.

(6) 时间内,气温持续不变.

2.(10分)按图2方式摆放餐桌和椅子.若用 来表示餐桌的张数, 来表示可坐人数,则随着餐桌数的增加:

(1)题中有几个变量?

(2)你能将其中的一个变量看成是另一个变量的函数吗?如果是,写出函数解析式.

w

3.(10分)已知水池中有8 00立方米的水,每小时抽50立方米.

(1)写出剩余水的体积 立方米与时间 (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写出自变量 的 取值范围.

(3)10小时后,池中还有多少水?

(4)几小 时后,池中还有100立方米的 水?

4.(10分)某市第五中学校办工厂今年产值是15万元,计划今后 每年增加2万元.

(1)写出年产值 (万元)与今后年数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 )画出函数图象 .

(3)求 5年后的 年产值.

5.(12分) 如图3所示,结合表格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梯形个数 1 2 3 4 5 …

图形周长 5 8 11 14 17 …

(1)设图形的周长为 ,梯形的个数为 ,试写出 与 的函数解析式.

(2)求当 时的图形的周长.

篇6: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教案

1.使学生掌握用描点法画出函数y=ax2+bx+c的图象。

2.使学生掌握用图象或通过配方确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3.让学生经历探索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以及性质的过程,理解二次函数y=ax2+bx+c的性质。

篇7: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教案

重点: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和通过配方确定抛物线的对称轴、顶点坐标是教学的重点。

难点:理解二次函数y=ax2+bx+c(a≠0)的性质以及它的对称轴(顶点坐标分别是x=-、(-,)是教学的难点。

篇8: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教案

一、提出问题

1.你能说出函数y=-4(x-2)2+1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吗?

(函数y=-4(x-2)2+1图象的开口向下,对称轴为直线x=2,顶点坐标是(2,1)。

2.函数y=-4(x-2)2+1图象与函数y=-4x2的图象有什么关系?

(函数y=-4(x-2)2+1的图象可以看成是将函数y=-4x2的图象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的)

3.函数y=-4(x-2)2+1具有哪些性质?

(当x<2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2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2时,函数取得最大值,最大值y=1)

4.不画出图象,你能直接说出函数y=-x2+x-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吗?

[因为y=-x2+x-=-(x-1)2-2,所以这个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下,对称轴为直线x=1,顶点坐标为(1,-2)]

5.你能画出函数y=-x2+x-的图象,并说明这个函数具有哪些性质吗?

二、解决问题

由以上第4个问题的解决,我们已经知道函数y=-x2+x-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根据这些特点,可以采用描点法作图的方法作出函数y=-x2+x-的图象,进而观察得到这个函数的性质。

解:(1)列表:在x的取值范围内列出函数对应值表;

x … -2 -1 0 1 2 3 4 …

y … -6 -4 -2 -2 -2 -4 -6 …

(2)描点:用表格里各组对应值作为点的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点。

(3)连线:用光滑的曲线顺次连接各点,得到函数y=-x2+x-的图象,如图所示。

说明:(1)列表时,应根据对称轴是x=1,以1为中心,对称地选取自变量的值,求出相应的函数值。相应的函数值是相等的。

(2)直角坐标系中x轴、y轴的长度单位可以任意定,且允许x轴、y轴选取的长度单位不同。所以要根据具体问题,选取适当的长度单位,使画出的图象美观。

让学生观察函数图象,发表意见,互相补充,得到这个函数韵性质;

当x<1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1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x=1时,函数取得最大值,最大值y=-2

三、做一做

1.请你按照上面的方法,画出函数y=x2-4x+10的图象,由图象你能发现这个函数具有哪些性质吗?

教学要点

(1)在学生画函数图象的同时,教师巡视、指导;

(2)叫一位或两位同学板演,学生自纠,教师点评。

2.通过配方变形,说出函数y=-2x2+8x-8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这个函数有最大值还是最小值?这个值是多少?

教学要点

(1)在学生做题时,教师巡视、指导;(2)让学生总结配方的方法;(3)让学生思考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函数图象的开口方向有什么关系?这个值与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有什么关系?

以上讲的,都是给出一个具体的二次函数,来研究它的图象与性质。那么,对于任意一个二次函数y=ax2+bx+c(a≠0),如何确定它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你能把结果写出来吗?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各组选派代表发言,全班交流,达成共识;

y=ax2+bx+c

=a(x2+x)+c

=a[x2+x+ 2-()2]+c

=a[x2+x+()2]+c-

=a(x+)2+

当a>0时,开口向上,当a<0时,开口向下。

对称轴是x=-b/ 2a ,顶点坐标是(-,)

四、课堂练习

课本练习第1、2、3题。

五、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何体会?

六、作业

1.同步练习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1.填空:

(1)抛物线y=x2-2x+2的顶点坐标是_______;

(2)抛物线y=2x2-2x-的开口_______,对称轴是_______;

(3)抛物线y=-2x2-4x+8的开口_______,顶点坐标是_______;

(4)抛物线y=-x2+2x+4的对称轴是_______;

(5)二次函数y=ax2+4x+a的最大值是3,则a=_______.

2.画出函数y=2x2-3x的图象,说明这个函数具有哪些性质。

3. 通过配方,写出下列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1)y=3x2+2x; (2)y=-x2-2x

(3)y=-2x2+8x-8 (4)y=x2-4x+3

4.求二次函数y=mx2+2mx+3(m>0)的图象的对称轴,并说出该函数具有哪些性质。

篇9:一次初中数学函数教案

教学 目标:

(1)进一步理解连接等概念及连接的原理;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3)通过对作图题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

教学 重点:

深刻理解连接的意义,能对具体图形熟练地进行弧连接.

教学 难点:

作图时圆心、半径的确定

教学 活动设计:

(一)概念复习与理解

练习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C)

(A)将一段弧和一条线段连到一起的图形叫连接;

(B)一段给出半径的圆弧可以和一直线连接;

(C)两段给出不等半径的圆弧可以用内、外两种连接方式连接;

(D)两段圆弧内切就是内连接.

练习2、内、外连接的区别是( C )

(A)内连接两弧在连心线同侧,而外连接两弧在连心线两侧;

(B)内连接两弧在切点同旁,外连接两弧在切点两旁;

(C)内连接是内切两圆弧连接,外连接是外切两圆弧连接;

(D)内连接是外切两圆弧连接,外连接是内切两圆弧连接.

(二)连接图形的应用

例3 、(教材P148)如图,要把零件中直角A加工成半径为15mm的圆角(即用一条半径为15mm的圆弧连接边AB与边AC)在图上画出这条圆弧.

分析 :圆弧的半径已知,要画出这条圆弧,只要求出它的圆心即可.因为圆弧要与AB和AC都相切。所以圆心到边AB和AC的距离都等于15mm,实际上四边形AEOP是正方形,它的顶点O在∠CAB的平分线上.

(参看教材P148)

充分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自己分析、研究、写出画法,画出图形.

练习:把两边长分别为8cm和5cm的矩形的4个直角改画成圆角,使圆弧的半径等于1cm.

(三)展示作品

对上节课课外作业中较好的连接图形,展示.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激发学生在 教学 过程 中的参与热情.

(四)小结

1、连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表面形状.

2、任何一种连接的问题经过分析后都能转化为基本图形:“线段与弧的连接;圆弧与圆弧的内连接;圆弧与圆弧的外连接.

3、连接的关键是确定所求圆弧所在圆的圆心.

4、线段可在一点处与两条弧同时连接.

(五)作业 教材P154中18,B组2.

探究活动

问题:如图三圆两两相切,切点分别为C、O、D,与半圆O分别切于点A、E、B,请你找出图中除线段AB和弧以外的6条从A点平滑过渡到B点且没有重复弧的路线,并指出在经过个点处是什么连接(内连接、外连接).

篇10:二次函数 ―― 初中数学第六册教案

二次函数 ―― 初中数学第六册教案

〖知识点〗二次函数、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和开口方向

〖大纲要求〗

1.  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

2.  会把二次函数的一般式化为顶点式,确定图象的顶点坐标、对称轴和开口方向,会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的图象;

3.  会平移二次函数y=ax2(a≠0)的图象得到二次函数y=a(ax+m)2+k的图象,了解特殊与一般相互联系和转化的思想;

4.  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5.  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了解二次函数的增减性,会求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和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和不等式之间的联系。

内容

(1)二次函数及其图象

如果y=ax2+bx+c(a,b,c是常数,a≠0),那么,y叫做x的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的图象是抛物线,可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

(2)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和开口方向

抛物线y=ax2+bx+c(a≠0)的顶点是

,对称轴是,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抛物线y=a(x+h)2+k(a≠0)的顶点是(-h,k),对称轴是x=-h.

〖考查重点与常见题型〗

1.  考查二次函数的定义、性质,有关试题常出现在选择题中,如:

已知以x为自变量的二次函数y=(m-2)x2+m2-m-2额图像经过原点,

则m的值是

2.  综合考查正比例、反比例、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像,习题的特点是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考查两个函数的图像,试题类型为选择题,如:

如图,如果函数y=kx+b的图像在第一、二、三象限内,那么函数

y=kx2+bx-1的图像大致是(     )

        y               y             y               y

       1                              1

      0    x          o-1  x        0    x          0 -1  x

A               B             C               D

3.  考查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有关习题出现的频率很高,习题类型有中档解答题和选拔性的综合题,如:

已知一条抛物线经过(0,3),(4,6)两点,对称轴为x=,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4.  考查用配方法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对称轴、二次函数的极值,有关试题为解答题,如:

已知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是-1、3,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是-(1)确定抛物线的解析式;(2)用配方法确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5.考查代数与几何的综合能力,常见的作为专项压轴题。

习题1: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已知A(3,6)在第一象限,则点B(3,-6)在第 象限

2、对于y=-,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

3、二次函数y=x2+x-5取最小值是,自变量x的值是

4、抛物线y=(x-1)2-7的对称轴是直线x=

5、直线y=-5x-8在y轴上的截距是

6、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7、若函数y=(m+1)xm2+3m+1是反比例函数,则m的值为

8、在公式=b中,如果b是已知数,则a=

9、已知关于x的一次函数y=(m-1)x+7,如果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m的取值范围是

10、       某乡粮食总产值为m吨,那么该乡每人平均拥有粮食y(吨),与该乡人口数x的函数关系式是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1、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 )

(A)x>5 (B)x<5 (C)x≤5 (D)x≥5

12、抛物线y=(x+3)2-2的顶点在 ( )

(A)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13、抛物线y=(x-1)(x-2)与坐标轴交点的个数为 ( )

(A)0 (B)1 (C)2 (D)3

14、下列各图中能表示函数和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D)

15.平面三角坐标系内与点(3,-5)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为( )

(A)(-3,5) (B)(3,5) (C)(-3,-5) (D)(3,-5)

16.下列抛物线,对称轴是直线x=的是( )

(A)       y=x2(B)y=x2+2x(C)y=x2+x+2(D)y=x2-x-2

17.函数y=中,x的取值范围是( )

(A)x≠0 (B)x> (C)x≠ (D)x<

18.已知A(0,0),B(3,2)两点,则经过A、B两点的直线是( )

(A)y=x (B)y=x (C)y=3x (D)y=x+1

19.不论m为何实数,直线y=x+2m与y=-x+4 的交点不可能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0.某幢建筑物,从10米高的窗口A用水管和向外喷水,喷的水流呈抛物线(抛物线所在平面与墙面垂直,(如图)如果抛物线的最高点M离墙1米,离地面米,则水流下落点B离墙距离OB是( )

(A)2米 (B)3米 (C)4米 (D)5米

三.解答下列各题(21题6分,22----25每题4分,26-----28每题6分,共40分)

21.已知:直线y=x+k过点A(4,-3)。(1)求k的值;(2)判断点B(-2,-6)是否在这条直线上;(3)指出这条直线不过哪个象限。

22.已知抛物线经过A(0,3),B(4,6)两点,对称轴为x=,

(1)       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2)       试证明这条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中,必有一点C,使得对于x轴上任意一点D都有AC+BC≤AD+BD。

23.已知:金属棒的长1是温度t的一次函数,现有一根金属棒,在O℃时长度为200cm,温度提高1℃,它就伸长0.002cm。

(1)       求这根金属棒长度l与温度t的函数关系式;

(2)       当温度为100℃时,求这根金属棒的长度;

(3)       当这根金属棒加热后长度伸长到201.6cm时,求这时金属棒的温度。

24.已知x1,x2,是关于x的方程x2-3x+m=0的两个不同的实数根,设s=x12+x22

(1)       求S关于m的解析式;并求m的取值范围;

(2)       当函数值s=7时,求x13+8x2的值;

25.已知抛物线y=x2-(a+2)x+9顶点在坐标轴上,求a的值。

26、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Rt∠,截取AE=BF=DG=x,已知AB=6,CD=3,AD=4,求:

(1)   四边形CGEF的面积S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和X的取值范围;

(2)   当x为何值时,S的数值是x的4倍。

27、国家对某种产品的税收标准原定每销售100元需缴税8元(即税率为8%),台洲经济开发区某工厂计划销售这种产品m吨,每吨2000元。国家为了减轻工人负担,将税收调整为每100元缴税(8-x)元(即税率为(8-x)%),这样工厂扩大了生产,实际销售比原计划增加2x%。

(1)   写出调整后税款y(元)与x的函数关系式,指出x的取值范围;

(2)   要使调整后税款等于原计划税款(销售m吨,税率为8%)的78%,求x的值.

28、已知抛物线y=x2+(2-m)x-2m(m≠2)与y轴的交点为A,与x轴的交点为B,C(B点在C点左边)

(1)   写出A,B,C三点的坐标;

(2)   设m=a2-2a+4试问是否存在实数a,使△ABC为Rt△?若存在,求出a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   设m=a2-2a+4,当∠BAC最大时,求实数a的值。

习题2:

一.填空(20分)

1.二次函数=2(x - )2 +1图象的对称轴是           。

2.函数y=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

3.若一次函数y=(m-3)x+m+1的图象过一、二、四象限,则的取值范围是               。

4.已知关于的二次函数图象顶点(1,-1),且图象过点(0,-3),则这个二次函数解析式为                           。

5.若y与x2成反比例,位于第四象限的一点P(a,b)在这个函数图象上,且a,b是方程x2-x -12=0的两根,则这个函数的关系式                            。

6.已知点P(1,a)在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上,其中a=m2+2m+3(m为实数),则这个函数图象在第      象限。

7. x,y满足等式x=,把y写成x的函数               ,其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8.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则点P(2a-3,b+2)

在坐标系中位于第       象限

9.二次函数y=(x-1)2+(x-3)2,当x=          时,达到最小值           。

10.抛物线y=x2-(2m-1)x- 6m与x轴交于(x1,0)和(x2,0)两点,已知x1x2=x1+x2+49,要使抛物线经过原点,应将它向右平移            个单位。

二.选择题(30分)

11.抛物线y=x2+6x+8与y轴交点坐标(    )

(A)(0,8)  (B)(0,-8)  (C)(0,6)   (D)(-2,0)(-4,0)

12.抛物线y= -(x+1)2+3的顶点坐标(    )

(A)(1,3)   (B)(1,-3)   (C)(-1,-3)   (D)(-1,3)

13.如图,如果函数y=kx+b的图象在第一、二、三象限,那么函数y=kx2+bx-1的图象大致是(    )

14.函数y=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A)x2    (B)x<2    (C)x>- 2且x1     (D)x2且xC1

15.把抛物线y=3x2先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所得抛物线的解析式是(    )

(A)=3(x+3)2 -2  (B)=3(x+2)2+2   (C)=3(x-3)2 -2   (D)=3(x-3)2+2

16.已知抛物线=x2+2mx+m -7与x轴的两个交点在点(1,0)两旁,则关于x的方程x2+(m+1)x+m2+5=0的根的情况是(    )

(A)有两个正根  (B)有两个负数根   (C)有一正根和一个负根 (D)无实根

17.函数y= - x的图象与图象y=x+1的交点在(    )

(A)       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18.如果以y轴为对称轴的抛物线y=ax2+bx+c的图象,如图,

则代数式b+c-a与0的关系(    )

(A)b+c-a=0  (B)b+c-a>0  (C)b+c-a<0  (D)不能确定

19.已知:二直线y= -x +6和y=x - 2,它们与y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

(A)6   (B)10   (C)20   (D)12

20.某学生从家里去学校,开始时匀速跑步前进,跑累了后,再匀速步行余下的路程。下图所示图中,横轴表示该生从家里出发的时间t,纵轴表示离学校的路程s,则路程s与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

三.解答题(21~23每题5分,24~28每题7分,共50分)

21.已知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的两交点的横坐标分别是-1和3,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是-

(1)确定抛物线的解析式;

(2)用配方法确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22、如图抛物线与直线都经过坐标轴的正半轴上A,B两点,该抛物线的对称轴x=―1,与x轴交于点C,且∠ABC=90°求:

(1)直线AB的解析式;

(2)抛物线的解析式。

23、某商场销售一批名脾衬衫,平均每天可售出20件,每件盈利40元,为了扩大销售,增加盈利,尽快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经调查发现每件衬衫降价1元,  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2件:

(1)若商场平均每天要盈利1200元,每件衬衫要降价多少元,

(2)每件衬衫降价多少元时,商场平均每天盈利最多?

24、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都经过x轴上两个不同的点M、N,求a、b的值。

25、如图,已知SABC是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AB在x轴上,点C在第一象限,AC与y轴交于点D,点A的坐标为{―1,0),求

(1)B,C,D三点的坐标;

(2)抛物线经过B,C,D三点,求它的解析式;

(3)过点D作DE∥AB交过B,C,D三点的抛物线于E,求DE的长。

26 某市电力公司为了鼓励居民用电,采用分段计费的方法计算电费:每月用电不超100度

时,按每度0.57元计费:每月用电超过100度时.其中的100度仍按原标准收费,超过部分按每度0.50元计费。

(1)设月用电x度时,应交电费y元,当x≤100和x>100时,分别写出y关于x的函数

关系式;

(2)小王家第一季度交纳电费情况如下:

月    份

一月份

二月份

三月份

合  计

交费金额

76元

63元

45元6角

184元6角

问小王家第一季度共用电多少度?

27、巳知:抛物线

(1)求证;不论m取何值,抛物线与x轴必有两个交点,并且有一个交点是A(2,0);

(2)设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B,AB的长为d,求d与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设d=10,P(a,b)为抛物线上一点:

①当SABP是直角三角形时,求b的值;

②当SABP是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时,分别写出b的取值范围(第2题不要求写出过程)

28、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为A,B(点B在点A的右边),与y轴的交点为C;

(1)若SABC为RtS,求m的值;

(1)在SABC中,若AC=BC,求sin∠ACB的值;

(3)设SABC的面积为S,求当m为何值时,s有最小值.并求这个最小值。

〖知识点〗二次函数、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和开口方向

〖大纲要求〗

1.  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

2.  会把二次函数的一般式化为顶点式,确定图象的顶点坐标、对称轴和开口方向,会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的图象;

3.  会平移二次函数y=ax2(a≠0)的图象得到二次函数y=a(ax+m)2+k的图象,了解特殊与一般相互联系和转化的思想;

4.  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5.  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了解二次函数的增减性,会求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和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和不等式之间的联系。

内容

(1)二次函数及其图象

如果y=ax2+bx+c(a,b,c是常数,a≠0),那么,y叫做x的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的图象是抛物线,可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

(2)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和开口方向

抛物线y=ax2+bx+c(a≠0)的顶点是

,对称轴是,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抛物线y=a(x+h)2+k(a≠0)的顶点是(-h,k),对称轴是x=-h.

〖考查重点与常见题型〗

1.  考查二次函数的定义、性质,有关试题常出现在选择题中,如:

已知以x为自变量的二次函数y=(m-2)x2+m2-m-2额图像经过原点,

则m的值是

2.  综合考查正比例、反比例、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像,习题的特点是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考查两个函数的图像,试题类型为选择题,如:

如图,如果函数y=kx+b的图像在第一、二、三象限内,那么函数

y=kx2+bx-1的图像大致是(     )

        y               y             y               y

       1                              1

      0    x          o-1  x        0    x          0 -1  x

A               B             C               D

3.  考查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有关习题出现的频率很高,习题类型有中档解答题和选拔性的综合题,如:

已知一条抛物线经过(0,3),(4,6)两点,对称轴为x=,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4.  考查用配方法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对称轴、二次函数的极值,有关试题为解答题,如:

已知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是-1、3,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是-(1)确定抛物线的解析式;(2)用配方法确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5.考查代数与几何的综合能力,常见的作为专项压轴题。

习题1: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已知A(3,6)在第一象限,则点B(3,-6)在第 象限

2、对于y=-,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

3、二次函数y=x2+x-5取最小值是,自变量x的值是

4、抛物线y=(x-1)2-7的对称轴是直线x=

5、直线y=-5x-8在y轴上的截距是

6、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7、若函数y=(m+1)xm2+3m+1是反比例函数,则m的值为

8、在公式=b中,如果b是已知数,则a=

9、已知关于x的一次函数y=(m-1)x+7,如果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m的取值范围是

10、       某乡粮食总产值为m吨,那么该乡每人平均拥有粮食y(吨),与该乡人口数x的函数关系式是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1、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 )

(A)x>5 (B)x<5 (C)x≤5 (D)x≥5

12、抛物线y=(x+3)2-2的顶点在 ( )

(A)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13、抛物线y=(x-1)(x-2)与坐标轴交点的个数为 ( )

(A)0 (B)1 (C)2 (D)3

14、下列各图中能表示函数和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D)

15.平面三角坐标系内与点(3,-5)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为( )

(A)(-3,5) (B)(3,5) (C)(-3,-5) (D)(3,-5)

16.下列抛物线,对称轴是直线x=的是( )

(A)       y=x2(B)y=x2+2x(C)y=x2+x+2(D)y=x2-x-2

17.函数y=中,x的取值范围是( )

(A)x≠0 (B)x> (C)x≠ (D)x<

18.已知A(0,0),B(3,2)两点,则经过A、B两点的直线是( )

(A)y=x (B)y=x (C)y=3x (D)y=x+1

19.不论m为何实数,直线y=x+2m与y=-x+4 的交点不可能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0.某幢建筑物,从10米高的窗口A用水管和向外喷水,喷的水流呈抛物线(抛物线所在平面与墙面垂直,(如图)如果抛物线的最高点M离墙1米,离地面米,则水流下落点B离墙距离OB是( )

(A)2米 (B)3米 (C)4米 (D)5米

三.解答下列各题(21题6分,22----25每题4分,26-----28每题6分,共40分)

21.已知:直线y=x+k过点A(4,-3)。(1)求k的值;(2)判断点B(-2,-6)是否在这条直线上;(3)指出这条直线不过哪个象限。

22.已知抛物线经过A(0,3),B(4,6)两点,对称轴为x=,

(1)       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2)       试证明这条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中,必有一点C,使得对于x轴上任意一点D都有AC+BC≤AD+BD。

23.已知:金属棒的长1是温度t的一次函数,现有一根金属棒,在O℃时长度为200cm,温度提高1℃,它就伸长0.002cm。

(1)       求这根金属棒长度l与温度t的函数关系式;

(2)       当温度为100℃时,求这根金属棒的长度;

(3)       当这根金属棒加热后长度伸长到201.6cm时,求这时金属棒的温度。

24.已知x1,x2,是关于x的方程x2-3x+m=0的两个不同的实数根,设s=x12+x22

(1)       求S关于m的解析式;并求m的取值范围;

(2)       当函数值s=7时,求x13+8x2的值;

25.已知抛物线y=x2-(a+2)x+9顶点在坐标轴上,求a的值。

26、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Rt∠,截取AE=BF=DG=x,已知AB=6,CD=3,AD=4,求:

(1)   四边形CGEF的面积S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和X的取值范围;

(2)   当x为何值时,S的数值是x的4倍。

27、国家对某种产品的税收标准原定每销售100元需缴税8元(即税率为8%),台洲经济开发区某工厂计划销售这种产品m吨,每吨2000元。国家为了减轻工人负担,将税收调整为每100元缴税(8-x)元(即税率为(8-x)%),这样工厂扩大了生产,实际销售比原计划增加2x%。

(1)   写出调整后税款y(元)与x的函数关系式,指出x的取值范围;

(2)   要使调整后税款等于原计划税款(销售m吨,税率为8%)的78%,求x的值.

28、已知抛物线y=x2+(2-m)x-2m(m≠2)与y轴的交点为A,与x轴的交点为B,C(B点在C点左边)

(1)   写出A,B,C三点的坐标;

(2)   设m=a2-2a+4试问是否存在实数a,使△ABC为Rt△?若存在,求出a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   设m=a2-2a+4,当∠BAC最大时,求实数a的值。

习题2:

一.填空(20分)

1.二次函数=2(x - )2 +1图象的对称轴是           。

2.函数y=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

3.若一次函数y=(m-3)x+m+1的图象过一、二、四象限,则的取值范围是               。

4.已知关于的二次函数图象顶点(1,-1),且图象过点(0,-3),则这个二次函数解析式为                           。

5.若y与x2成反比例,位于第四象限的一点P(a,b)在这个函数图象上,且a,b是方程x2-x -12=0的两根,则这个函数的关系式                            。

6.已知点P(1,a)在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上,其中a=m2+2m+3(m为实数),则这个函数图象在第      象限。

7. x,y满足等式x=,把y写成x的函数               ,其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8.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则点P(2a-3,b+2)

在坐标系中位于第       象限

9.二次函数y=(x-1)2+(x-3)2,当x=          时,达到最小值           。

10.抛物线y=x2-(2m-1)x- 6m与x轴交于(x1,0)和(x2,0)两点,已知x1x2=x1+x2+49,要使抛物线经过原点,应将它向右平移            个单位。

二.选择题(30分)

11.抛物线y=x2+6x+8与y轴交点坐标(    )

(A)(0,8)  (B)(0,-8)  (C)(0,6)   (D)(-2,0)(-4,0)

12.抛物线y= -(x+1)2+3的顶点坐标(    )

(A)(1,3)   (B)(1,-3)   (C)(-1,-3)   (D)(-1,3)

13.如图,如果函数y=kx+b的图象在第一、二、三象限,那么函数y=kx2+bx-1的图象大致是(    )

14.函数y=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A)x2    (B)x<2    (C)x>- 2且x1     (D)x2且xC1

15.把抛物线y=3x2先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所得抛物线的解析式是(    )

(A)=3(x+3)2 -2  (B)=3(x+2)2+2   (C)=3(x-3)2 -2   (D)=3(x-3)2+2

16.已知抛物线=x2+2mx+m -7与x轴的两个交点在点(1,0)两旁,则关于x的方程x2+(m+1)x+m2+5=0的根的情况是(    )

(A)有两个正根  (B)有两个负数根   (C)有一正根和一个负根 (D)无实根

17.函数y= - x的图象与图象y=x+1的交点在(    )

(A)       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18.如果以y轴为对称轴的抛物线y=ax2+bx+c的图象,如图,

则代数式b+c-a与0的关系(    )

(A)b+c-a=0  (B)b+c-a>0  (C)b+c-a<0  (D)不能确定

19.已知:二直线y= -x +6和y=x - 2,它们与y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

(A)6   (B)10   (C)20   (D)12

20.某学生从家里去学校,开始时匀速跑步前进,跑累了后,再匀速步行余下的路程。下图所示图中,横轴表示该生从家里出发的时间t,纵轴表示离学校的路程s,则路程s与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

三.解答题(21~23每题5分,24~28每题7分,共50分)

21.已知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的两交点的横坐标分别是-1和3,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是-

(1)确定抛物线的解析式;

(2)用配方法确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22、如图抛物线与直线都经过坐标轴的正半轴上A,B两点,该抛物线的对称轴x=―1,与x轴交于点C,且∠ABC=90°求:

(1)直线AB的解析式;

(2)抛物线的解析式。

23、某商场销售一批名脾衬衫,平均每天可售出20件,每件盈利40元,为了扩大销售,增加盈利,尽快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经调查发现每件衬衫降价1元,  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2件:

(1)若商场平均每天要盈利1200元,每件衬衫要降价多少元,

(2)每件衬衫降价多少元时,商场平均每天盈利最多?

24、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都经过x轴上两个不同的点M、N,求a、b的值。

25、如图,已知SABC是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AB在x轴上,点C在第一象限,AC与y轴交于点D,点A的坐标为{―1,0),求

(1)B,C,D三点的坐标;

(2)抛物线经过B,C,D三点,求它的解析式;

(3)过点D作DE∥AB交过B,C,D三点的抛物线于E,求DE的长。

26 某市电力公司为了鼓励居民用电,采用分段计费的方法计算电费:每月用电不超100度

时,按每度0.57元计费:每月用电超过100度时.其中的100度仍按原标准收费,超过部分按每度0.50元计费。

(1)设月用电x度时,应交电费y元,当x≤100和x>100时,分别写出y关于x的函数

关系式;

(2)小王家第一季度交纳电费情况如下:

月    份

一月份

二月份

三月份

合  计

交费金额

76元

63元

45元6角

184元6角

问小王家第一季度共用电多少度?

27、巳知:抛物线

(1)求证;不论m取何值,抛物线与x轴必有两个交点,并且有一个交点是A(2,0);

(2)设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B,AB的长为d,求d与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设d=10,P(a,b)为抛物线上一点:

①当SABP是直角三角形时,求b的值;

②当SABP是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时,分别写出b的取值范围(第2题不要求写出过程)

28、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为A,B(点B在点A的右边),与y轴的交点为C;

(1)若SABC为RtS,求m的值;

(1)在SABC中,若AC=BC,求sin∠ACB的值;

(3)设SABC的面积为S,求当m为何值时,s有最小值.并求这个最小值。

篇11:初中数学函数教学教案怎么设计

初中数学函数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2、理解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的特征和相关的性质;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3、弄清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区别与联系;

4、掌握直线的平移法则简单应用;

5、能应用本章的基础知识熟练地解决数学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构建比较系统的函数知识体系,能应用本章的基础知识熟练地解决数学问题。

难点:对直线的平移法则的理解,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三、教学媒体:大屏幕。

四、教学设计简介:

因为这是初三总复习节段的复习课,在这之前已经复习了变量、函数的定义、表示法及图象,而本节的教学任务是一次函数的基础知识及其简单的应用,没有涉及实际应用。为了节约学生的时间,打造高效课堂,我开门见山,直接向学生展示教学目标,然后让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复习目标进行联想回顾,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例如,在“图象及其性质”环节中,老师让学生自己说出一次函数图象的形状、位置及增减性,不完整的可让其他学生补充纠正。这样,使无味的复习课变得活跃一些,增强学习气氛。随后教师就用大屏幕展示出标准答案,然后教师组织学生以比赛的形式做一些针对性的练习。为了巩固知识点,学生解决每一个问题时都要求其说出所运用的知识点。

五、教学过程:

1、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

一次函数:一般地,若y=kx+b(其中k,b为常数且k≠0),那么y是x的一次函数

正比例函数:对于 y=kx+b,当b=0, k≠0时,有y=kx,此时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k为正比例系数。

2.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区别与联系:

(1)从解析式看:y=kx+b(k≠0,b是常数)是一次函数;而y=kx(k≠0,b=0)是正比例函数,显然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一次函数是正比例函数的推广。

(2)从图象看: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是过原点(0,0)的一条直线;而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过点(0,b)且与y=kx平行的一条直线。

基础训练一:

1、指出下列函数中的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①y = x +1;②y = - x/5;

③y = 3/x ;④y = 4x ;⑤y =x(3x+1)-3x ;⑥y=3(x-2);⑦y=x/5-1/2。

2、下列给出的两个变量中,成正比例函数关系的是:A、少年儿童的身高和年龄;B、长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长与宽; C、圆的面积和它的半径;D、匀速运动中速度固定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3、对于函数y =(m+1)x + 2- n,当m、n满足什么条件时为正比例函数?当m、n满足什么条件时为一次函数?

3、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7、k,b的符号与直线y=kx+b(k≠0) 的位置关系:

k的符号决定了直线y=kx+b(k≠0) ;b的符号决定了直线y=kx+b与y轴的交点 。当k>0时,直线 ; 当k<0时,直线 。

当b>0时,直线交于y轴的 ;当b<0时,直线交于y轴的 。

为此直线y=kx+b(k≠0) 的位置有4种情况,分别是:

当k>0, b>0时,直线经过 ;当k>0, b<0时,直线经过 ;

当k<0,b>0时,直线经过 ;当k<0,b<0时,直线经过 。

基础训练二:

1. 写出一个图象经过点(1,- 3)的函数解析式为 。

2.直线y = - 2X - 2 不经过第 象限,y随x的增大而 。

3.如果P(2,k)在直线y=2x+2上,那么点P到x轴的距离是 。

4.已知正比例函数 y =(3k-1)x,,若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k的取值范围是 。

5、过点(0,2)且与直线y=3x平行的直线是 。

6、若正比例函数y =(1-2m)x 的图像过点A(x1,y1)和点B(x2,y2)当x1y2,则m的取值范围是 。

7、若函数y = ax+b的图像过一、二、三象限,则ab 0。

8、若y-2与x-2成正比例,当x=-2时,y=4,则x= 时,y = -4。

9、直线y=- 5x+b与直线y=x-3都交y轴上同一点,则b的值为 。

10、将直线y = -2x-2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直线 ;

将它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直线 。

综合训练:已知圆O的半径为1,过点A(2,0)的直线切圆O于点B,交y轴于点C。(1)求线段AB的长。(2)求直线AC的解析式。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是我这学期做的一节汇报课。教学任务基本完成,最后剩下一道综合训练题没来得及探讨,留作了课后作业。从本节课的设计上看,我自认为知识全面,讲解透彻,条理清晰,系统性强,讲练结合,训练到位,一节课下来后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不会有什么漏洞。因为复习课的课堂容量比较大,需要展示给学生的知识点比较多,训练题也比较多,所以我选择在多媒体上课。应该说在设计之初,我是在两种方案中选出的一种为学生节省时间的复习方法,课前的工作全由教师完成,教师认真备课,查阅资料,搜集有针对性的训练题,学生只要课堂上能按照教师的思路去做就很高效了。可没想到,在课的进行中,我就听到有的教师在切切私语,都是初三学生了,怎么好象没有几个学习的。我也感觉到这节课确实有一大部分学生注意力涣散,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以致于面对简单的问题都卡,思维不连续。纠其原因,是我没有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学生没有发挥出学习的主动性。课堂训练以竞赛的形式进行,似乎有一定的刺激性,但缺少后续的刺激活动,学生没有保持住持久的紧张状态。

课后我找到了学委和科代表,请他们协助我一同反思本节课的优缺点,并把在以往的章末复习时曾采取过的另一种复习方案阐述给他们听,就是课前先把所有的复习任务都交给学生完成,教师指导学生浏览教材、查阅资料归纳本章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基本方法,并收集与每个知识点相关的有针对性的问题,也可以自己编题,同时要把每一个问题的答案做出来,尽量要一题多解。再由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汇编,在汇编过程中要去粗取精。课堂就是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学生是主角,在这个舞台上学生可以成果共享,在这个舞台上学生收获着自己的收获。台上他们是主角,台下他们也是主角。

但是在初三总复习时,我理解学生的忙,所以能包办的我就一律代做,以为这就是帮学生减轻负担,学生自己去做的事是少了,可是需要学生被动记忆的知识多;教师把一节设计的井井有条,想要学生在这一节课里收获更多,但被动的学生并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到学生中去,降低了课堂效率,又把好多任务压到课下,最后教师减轻学生的课后负担的想法还是落空了。

通过这节复习课的教学让我从另一个角度体会到了减轻学生负担的深刻含义,不单指减少学生课后学习的时间,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效率,我的这节课失败之处就是过分的注重了前者,而忽略了实效性。那么在今后的复习课教学中我要多思多想、多问多听(问问老师、听听学生的想法),力求在真正减轻学生负担的基础上打造高效课堂。

初中函数及其思想

问:函数概念是中学数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函数定义的形成经历了较长的演变过程,您可以谈谈函数定义的发展历史吗?

▲史教授:是的,函数定义的形成确实经历了较长的时间。即使在今天,在我们数学教科书中,函数的定义在初中、高中、大学还是有所不同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函数定义的发展历史。

最初,是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Leibniz)在他的一部手稿中,用到了Function一词。是用来表示任何一个随着曲线上的点变动而变动的量,例如,切线、法线、次切线等的长度和纵坐标等,那是在17世纪(1673年)。 [2]

到了18世纪(17),贝努利(Bernoulli)给出了函数的解析定义:是由变量x和常数组成的式子。

欧拉(Euler)首先给出了函数的变量定义(1755年):“如果某变量以如下方式依赖于另一些变量,即当后者变化时,前者本身也发生变化,则称前一个变量是后一些变量的函数。”可以看到,我国初中数学教科书中关于函数的定义就采用了这一说法。

后来,黎曼(Riemann)给出了函数的对应定义(1851年):“我们假定Z是一个变量,如果对它的每一个值,都有未知量W的一个值与之对应,则称W是Z的函数。”这可以被看作我国高中数学教科书中关于函数定义的雏形。

到了上个世纪(1939年),布尔巴基学派认为,函数的定义应当强调关系,于是借用了笛卡儿积:若X、Y是两个集合,二者的笛卡儿积是指集合{(x,y|x∈X,y∈Y)},笛卡儿积中的子集F被称为x与y之间的一种关系。如果关系F满足:对于每一个x∈X,都存在唯一的一个Y,使得(x,y)∈F,则称F是一个函数。在美国中学的一些教科书中就采用了这种定义, [3]我国的一些大学数学教科书也有采用这种定义的。 [4]

有时,分别称上述三种定义为变量说、对应说和关系说。

问:既然函数的定义可以是多样的,那么函数定义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呢?

▲史教授:我认为,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数学的核心是研究关系,具体来说研究三种关系,即数量关系、图形关系和随机关系,我在一篇文章中曾经谈到这一点。 [5]函数研究的是两个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一个变量的取值发生了变化,另一个变量的取值也发生变化,这就是函数表达的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有三点是重要的:一是变量的取值是实数;二是因变量的取值是唯一的;三是必须借助数字以外的符号来表示函数。我想,这些就是函数定义的核心思想。关于符号表达,无论是借助解析式,还是利用图像或者列表都是可以的。

问:函数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您能否谈一下在中学学习函数的重要性?

▲史教授:在中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要突出函数的内容,这是数学家们长期实践后得出的结论。克莱因(F.Klein)在为中学数学教学起草的《米兰大纲》(19)中明确提出:“应将养成函数思想和空间观察能力作为数学教学的基础。”在他的名著《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中,他进一步强调用近代数学的观点来改造传统的中学数学内容,主张加强函数和微积分的教学,改革和充实代数的内容。 [6](19—21)

刚才已经谈到,要表达函数必须借助数字以外的符号。利用符号表达是具有一般性的,因此函数表达是数字表达的抽象和深化。同时,利用符号进行运算和推理所得到的结论也是具有一般性的,正因为这一点,使得人们能够借助函数构建模型,能够更好地刻画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并且通过数量关系的研究来解释现实世界。这不仅仅体现在自然科学、体现在工程技术上,也逐渐广泛地体现在人文社会科学上:世界万物之间的联系与变化都有可能以各种不同的函数作为它们的数学模型。这些,又促使数学家们深入地研究各种函数的性质、运算以及与空间形式的关联,使得数学经历了从常量到变量、从有限到无限、从低维到高维的发展,一批新的数学分支应运而生。因此,无论是从数学的应用还是从数学本身的发展上,函数的重要性怎么说都不过分。

问:函数、方程、不等式都是中学代数的重要数学内容,您能否谈一谈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史教授:函数、方程、不等式是从不同角度刻画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它们之间是有关联的,但又有本质的区别。比如,令f(x)=x2-3x-4,这是一个函数。表面上看,f(x)=0与方程x2=3x+4是等价的,但是二者所表达的意义是不同的:前者表示函数取0值,而后者表示变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同样,f(x)>0与不等式x2>3x+4所表达的意义也是不同的。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应当注意它们之间的关联,比如,在求不等式的解的过程中,可以先求出等式的解,借助等式的解画出函数的图像,然后通过函数的图像写出不等式的解。

初中数学教学目标

一.初中数学的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目标是社会、数学、教育的发展对数学课程的期望与要求,即一定阶段的学校数学课程力图达到的最终目标。数学课程目标反映了数学课程对未来公民在与数学相关的基本素质方面的要求,体现了不同性质、不同阶段的数学教育价值。在学校的数学教育中,数学课程目标是国家和社会对教师进行数学教学和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所提出的目标要求,它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应努力实现的最终目标。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因此新数学课程应该具备现代数学的观念。数学课程设置的基本目的不再只是让学生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运用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做数学”和从事“数学地思考”;发展学生的理性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建立信心等。因此,《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明确将“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与“知识与技能”这四个领域的要求并列在一起作为数学课程教学目标,即数学课程教学目标还应包括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思维水平方面,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发展的要求,这种从整体上考虑制定目标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在实施新数学课程的过程中学生的均衡与可持续发展。

在新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中,“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实现必须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思考、猜测、交流、推理”等富有思维的活动来进行。这两方面的目标实际上都体现了《基本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所说的“过程与方法”的基本要求,所以我们可以把它们合在一起称为“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这样就形成了数学新课程的“三个维度、四个领域”教学目标,简称为“三维四领域”教学目标[1]。

数学教学目标是数学课程目标在教学中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数学课程目标在具体的“单元”教学、“课时”教学中的落实。教学目标应体现课程目标的“三维”要求,教学目标也应分类描述为: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即“三维四领域”目标,以此来表述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通过教学活动应达到的预期目标。

二.“三维四领域”目标的内涵及分类

1.“三维四领域”目标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加载全文

的内涵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因此新数学课程应该具备现代数学的观念。数学课程设置的基本目的不再只是让学生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运用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做数学”和从事“数学地思考”;发展学生的理性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建立信心等。因此,《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明确将“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与“知识与技能”这四个领域的要求并列在一起作为数学课程教学目标,即数学课程教学目标还应包括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思维水平方面,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发展的要求,这种从整体上考虑制定目标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在实施新数学课程的过程中学生的均衡与可持续发展。

在新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中,“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实现必须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思考、猜测、交流、推理”等富有思维的活动来进行。这两方面的目标实际上都体现了《基本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所说的“过程与方法”的基本要求,所以我们可以把它们合在一起称为“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这样就形成了数学新课程的“三个维度、四个领域”教学目标,简称为“三维四领域”教学目标[1]。

2.总体“三维”目标内涵的阐述[2]

(1)知识与技能

●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数与代数)

●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空间与图形)

●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统计与概率)

(2)过程与方法(数学思考、解决问题)

数学思考

●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数与代数)

●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空间与图形)

●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统计与概率)

●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实践与综合应用)

解决问题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形成事实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3.“三维四领域”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3]

《标准》中所提出的关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不同目标领域的目标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相辅相成。

首先,“以上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课堂中的数学活动,是作为实现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应当将数学课程目标的这“四个方面”同时作为我们的“教学目标”,而不能仅仅关注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如只关注知识与技能、只关注解决问题等),或是只将其中的某一个目标(如情感与态度)作为实现其他目标过程中的一个“副产品”。

其次,“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实现的。其中,数学思考、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这段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教学目标的实现是通过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来完成的,不需要也不可能为它们设置专门的课程或专门设置几节课来学习;二是学什么样的知识与技能,应当首先考虑到是否有利于其他三个方面目标的实现。

最后,《标准》指出,学生在掌握了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之后,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比单纯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发展更为重要,因为“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是每一个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作用

教学目标之所以对教学过程来说举足轻重,主要是因为这经教学过程中具有以下重要作用[4]:

(1)指向作用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它是教学所要实现的预期成果,关系着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引导着教学活动向预定的方向发展变化。如果我们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对于教学程序与方法的设计与挑选的恰当合理性的判断也就失去了依据;;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将会显得可有可无。

(2)控制作用

控制就是操纵、支配的意思。教学的“航船”一量启动,就立即被置于教学目标的控制或制约之中,使它沿着正确的航道,朝着预定的方向“航行”。教学活动难道不是在教师的完全控制之中吗?教师组织教学,安排学生做课堂练习,随时矫正教与学中的错误,布置课后作业等。那些不按要求做的学生,也常常会受到教师的批评和规劝,使之服从于教师。然而,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却不能超越特定的教学目标所界定的范围;教师不能偏离教学方向,也不能一直止步不前,必须“老老实实”地朝着教学目标指明的方向前进。换句话说,教师这个“司令”是“听令于”教学目标这个“元帅”的。

(3)激励作用

教学活动中的动力源于对教学预期成果的追求。当清楚完整表述的教学目标为师生双方所明确,为了达到目标,必将促使教师积极工作,精心地设计与组织教学;也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反复练习,不断进取。当教学“航船”一量发生了“故障”或偏离了方向,前言的目标也将激励我们振奋精神,增强信心,拨正“船头”,排除故障,执着地向既定的目标前进。所以,教学目标对参与教学的师生都具有激励作用。

(4)衡量作用

衡量是幽默、评定的意思。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目标,也是衡量学生发生预期变化的标准。清楚完整表述的教学目标一经确定,就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实况进行衡量;如果学生在教学目标界定的教学内容范围已达到了目标所要求的认知水平,我们就可以作出他们已经达到了(或完成了)这条目标的价值判断;否则就是没有“达标”。

篇12: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的应用》的教案

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的应用》的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利用反比例函数的相关的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和认识反比例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种数学模型。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利用反比例函数的相关的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为了预防“非典”,某学校对教室采用药熏消毒法进行消毒, 已知药物燃烧时,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药量y(mg)与时间x(min)成正比例.药物燃烧后,y与x成反比例(如图所示),现测得药物8min燃毕,此时室内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为6mg,请根据题中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药物燃烧时,y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为: ________, 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药物燃烧后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

(2)研究表明,当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低于1.6mg时学生方可进教室,那么从消毒开始,至少需要经过______分钟后,学生才能回到教室;

(3)研究表明,当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不低于3mg且持续时间不低于10min时,才能有效杀灭空气中的病菌,那么此次消毒是否有效?为什么?

二、新授:

例1、小明将一篇24000字的社会调查报告录入电脑,打印成文。

(1)如果小明以每分种120字的.速度录入,他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录入任务?

(2)录入文字的速度v(字/min)与完成录入的时间t(min)有怎样的函数关系?

(3)小明希望能在3h内完成录入任务,那么他每分钟至少应录入多少个字?

例2某自来水公司计划新建一个容积为 的长方形蓄水池。

(1)蓄水池的底部S 与其深度 有怎样的函数关系?

(2)如果蓄水池的深度设计为5m,那么蓄水池的底面积应为多少平方米?

(3)由于绿化以及辅助用地的需要,经过实地测量,蓄水池的长与宽最多只能设计为100m和60m,那么蓄水池的深度至少达到多少才能满足要求?(保留两位小数)

三、课堂练习

1、一定质量的氧气,它的密度 (kg/m3)是它的体积V( m3) 的反比例函数, 当V=10m3时,=1.43kg/m3. (1)求与V的函数关系式;(2)求当V=2m3时求氧气的密度.

2、某地上年度电价为0.8元度,年用电量为1亿度.本年度计划将电价调至0.55元至0.75元之间.经测算,若电价调至x元,则本年度新增用电量y(亿度)与(x-0.4)(元)成反比例,当x=0.65时,y=-0.8.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若每度电的成本价为0.3元,则电价调至多少元时,本年度电力部门的收益将比上年度增加20%? [收益=(实际电价-成本价)(用电量)]

3、如图,矩形ABCD中,AB=6,AD=8,点P在BC边上移动(不与点B、C重合),设PA=x,点D到PA的距离DE=y.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四、小结

五、作业

30.31、2、3

算法概念课的教案

高中数学函数单调性教案

概念小班教案

函数的单调性教案一

二倍角的三角函数教案

一次函数教案

新课标高二数学教案

函数单调性说课课件

二次函数的应用教学教案

数学一次函数总结

初中数学《变量与函数》教案
《初中数学《变量与函数》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初中数学《变量与函数》教案(精选12篇)】相关文章:

函数概念32022-07-22

变量与函数八年级上册数学测试题2023-04-04

有括号的两步式题数学课件2023-10-06

二次函数教案2024-02-16

高中数学函数单调性的教学探讨2023-07-24

函数的概念 说课稿2024-03-22

《函数的奇偶性》教案设计2023-01-01

九年级数学上册电子教案第三章之二完2022-05-08

幂函数教案2024-05-07

初中数学说课稿范文2023-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