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二次方程教案(精选14篇)由网友“mftt”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一元二次方程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篇1: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决有关增长率的应用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会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关于增长率问题的应用题。
学习难点:
如何分析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
学习过程:
一、 复习提问:
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二、探索新知
1、情境导入
问题:“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是国家为了解决西部地区水土流失生态问题、帮助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一项战略措施,某村村长为带领全村群众自觉投入“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行动,率先示范、将自家的坡耕地全部退耕,并于当年承包了30亩耕地的还林还草及管理任务,而实际完成的亩数比承包数增加的百分率为x,并保持这一增长率不变,村长完成了36、3亩坡耕地还林还草任务,求①增长率x是多少?②该村有50户人家,每户均地村长年完成的亩数为准,国家按每亩耕地500斤粮食给予补助,则国家将对该村投入补助粮食多少万斤?
2、合作探究、师生互动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关于环保的情境导入问题,这是一个平均增长率问题,它的基数是30亩,平均增长的百分率为x,那么第一次增长后,即20实际完成的亩数是30(1+x),第二次增长后,即20实际完成的亩数是30(1+x)2,而这一年村长完成的亩数正好是36、3亩、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
①30(1+x)2=36、3;(1+x)2=1、21;1+x=±1、1;x1=0、1=10%,x2=―2、1(舍去),所以增长的百分率为10%、
②全村坡耕地还林还草为50×36、3=1 815(亩),国家将补助粮食1 815×500=907 500(斤)=90、75(万斤)、
三、例题学习
说明:题目中求平均每月增长的百分率,直接设增长的百分率为x,好处在于计算简便且直接得出所求。
例、某产品原来每件是600元,由于连续两次降价,现价为384元,如果两降价的百分率相同,求每次降价百分之几?
(小组合作交流教师点拨)
时间 基数 降价 降价后价钱
第一次 600 600x 600(1―x)
第二次 600(1―x) 600(1―x)x 600(1―x)2
(由学生写出解答过程)
四、巩固练习
一商店1月份的利润是2500元,3月份的`利润达到3000元,这两个月的利润平均增长的百分率是多少(精确到0、1%)?
五、课堂总结:
1、善于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严格审题,弄清各数据间相互关系,正确列出方程。
2、注意解方程中的巧算和方程两个根的取舍问题。
六、反馈练习:
1、某商品计划经过两个月的时间将售价提高20%,设每月平均增长率为x,则列出的方程为
A、x+(1+x)x=20% B、(1+x)2=20%
C、(1+x)2=1、2 D、(1+x%)2=1+20%
2、某工厂计划两年内降低成本36%,则平均每年降低成本的百分率是()
3、某种药剂原售价为4元,经过两次降价,现在每瓶售价为2、56元,问平均每次降低百分之几?
篇2: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科目
数学
年级
九年级
教学时间
一课时
学习者分析
本班有学生53人,数学课还比较喜欢,学习热情也较高,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在学过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学习,还是对方程有一定的认识。所以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学、合作的探究方式来学习此课。但有极少部分学生较懒,学习习惯差,不愿思考问题。总体来说学生喜欢动手操作,喜欢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生活学习数学,并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归纳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教学
2. 使学生理解并能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表达式以及各种特殊形式。
三、知识与技能
1. 通过设置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模仿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给一元二次方程下定义。
2.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及其有关概念
教学重点、难点
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形式和用一元二次方程有关概念解决问题。
2.通过提出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再由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迁移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教学资源
⑴每位学生制作一个无盖方盒
⑵每人一份印刷练习题
⑶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⑷上课环境为多媒体大屏幕环境
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1
㈠师生互动,激趣导入
情境创设(大屏幕投影教材24页):要设计一座2米高的人体雕塑,使雕塑的上部(腰上部)与下部(腰下部)的高度比,等于下部与全部(全身)的高度比,雕塑的下部应设计为多高?
学生根据等量关系:设雕塑下部高xm,于是得方程
X2=2(2-x)整理得X2+2x-4=0,这是什么方程,与以前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不同,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它---------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活动2
㈡问题启发,合作探究
1.问题1(多媒体课件)有一块长方形铁皮,长100cm,宽50cm,在它的四角各切去一个同样的正方形,然后将四周突出部分折起,就能制作一个无盖方盒。如果要制作的无盖方盒的底面积为3600cm2,那么铁皮各角应切去多大的正方形?
学生结合手中学具思考怎么列方程
如果假设切去的正方形边长为x,那么盒底的长是________,宽是_____,根据方盒的底面积为3600cm2,得:_______.
整理,得:________.
老师点评并分析如何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并整理.
2.(出示排球邀请赛图片)
问题2要组织一次排球邀请赛,参赛的每两个队之间都要比赛一场。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7天,每天安排4场比赛,比赛组织者应邀请多少个队参赛?
单循环比赛是指就表示每个队要和其他所有的队都赛到了,如果有4个队总共赛_______场,5个队呢?8个队呢?n个队呢?
同学们用基本线段法和定点发射法总结规律:
场数=队数×(队数-1)÷2
场数=(队数-1)+(队数-2)+(队数-3)+。。。。。。+1
列方程得x(x-1)÷2=28 整理得X2-x=56解方程可以得出参赛队数。
3.学生活动,叙述概念
请口答下面问题.
(1)上面三个方程整理后含有几个未知数?
(2)按照整式中的多项式的规定,它们最高次数是几次?
(3)有等号吗?或与以前多项式一样只有式子?
老师点评:(1)都只含一个未知数x;(2)它们的最高次数都是2次的;(3)都有等号,是方程.
因此,像这样的方程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能化成如下形式ax2+bx+c=0(a≠0).这种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化成ax2+bx+c=0(a≠0)后,其中ax2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4.追问条件,由一般式得出特殊式
(1)为什么a≠0?b和c能等于0吗?(2)特殊式:ax2+bx=0,ax2+c=0
教学活动3
㈢ 例题示范,巩固提高
例1.将方程(8-2x)(5-2x)=18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其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分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a≠0).因此,方程(8-2x)(5-2x)=18必须运用整式运算进行整理,包括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等.
解:去括号,得:
40-16x-10x+4x2=18
移项,得:4x2-26x+22=0
其中二次项系数为4,一次项系数为-26,常数项为22.
例2.(学生活动:请二至三位同学上台演练) 将方程(x+1)2+(x-2)(x+2)=1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其中的二次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巩固练习
教材P27 练习1、2(每组出三名同学在四周黑板写出,分六组)
教学活动4
㈣自我检查,信息反馈
自我测试设计
一、选择题(5×4=20分)
1.在下列方程中,一元二次方程的个数是( ).
①3x2+7=0 ②ax2+bx+c=0 ③(x-2)(x+5)=x2-1 ④3x2- =0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方程2x2=3(x-6)化为一般形式后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分别为( ).
A.2,3,-6 B.2,-3,18 C.2,-3,6 D.2,3,6
3.px2-3x+p2-q=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 ).
A.p=1 B.p>0 C.p≠0 D.p为任意实数
4.关于x的方程(m2-4)x2+mx-m=0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条件是()
A.m≠0 B.m≠2 C.m= -2 D.m≠±2
二、填空题(4×5=20分)
1.方程3x2-3=2x+1的二次项系数为________,一次项系数为_________,常数项为_________.
2.关于x的方程(a-1)x2+3x=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3.关于x的方程(m+1)xm-1+mx-1=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m=________
三.应用题(20分)
《九章算术》“勾股”章有一题:“今有户高多于广六尺八寸,两隅相去适一丈,问户高、广各几何?”
大意是说:已知长方形门的高比宽多6尺8寸,门的对角线长1丈,那么门的高和宽各是多少?
如果假设门的高为x尺,那么,这个门的宽为_______尺,根据题意,得________.
整理、化简,得:__________.
程序 :1.学生自己独立完成2.老师给组长副组长打分3.组长给组员打分4.学生交流疑难杂症5.学生总结易错点和方法6.老师作最后强调。
教学活动5
㈤归纳总结,畅谈收获
本节课要掌握:
(1)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c=0(a≠0)和二次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一次项系数,常数项的概念及其它们的运用.
(3) 定义要条件化:二次项系数不等于0的条件
(4) 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教学活动6
㈥拓展迁移,提升能力
例3.求证:关于x的方程(m2-8m+17)x2+2mx+1=0,不论m取何值,该方程都是一元二次方程.
分析:要证明不论m取何值,该方程都是一元二次方程,只要证明m2-8m+17≠0即可.
证明:m2-8m+17=(m-4)2+1
∵(m-4)2≥0
∴(m-4)2+1>0,即(m-4)2+1≠0
∴不论m取何值,该方程都是一元二次方程.
篇3: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目标
1. 了解整式方程和的概念;
2. 知道的一般形式,会把化成一般形式。
3. 通过本节课引入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的概念和它的一般形式。
难点:对的一般形式的正确理解及其各项系数的确定。
教学建议:
1. 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本小节首先通过实例引出的概念,介绍了的一般形式以及中各项的名称。
2)重点、难点分析
理解的定义:
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方程 ,只有当 时,才叫做。如果 且 ,它就是了。解题时遇到字母系数的方程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1)的条件是确定的,如方程 ( ),把它化成一般形式为 ,由于 ,所以 ,符合的定义。
(2)条件是用“关于 的”这样的语句表述的,那么它就隐含了二次项系数不为零的条件。如“关于 的 ”,这时题中隐含了 的条件,这在解题中是不能忽略的。
(3)方程中含有字母系数的 项,且出现“关于 的方程”这样的语句,就要对方程中的字母系数进行讨论。如:“关于 的方程 ”,这就有两种可能,当 时,它是一元一次方程 ;当 时,它是,解题时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教学目的
1.了解整式方程和的概念;
2.知道的一般形式,会把化成一般形式。
3.通过本节课引入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和难点:
重点:
1.的有关概念
2.会把化成一般形式
难点: 的含义.
第 1 2 页
篇4: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目标
1. 了解整式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 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会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
3. 通过本节课引入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它的一般形式。
难点:对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的正确理解及其各项系数的确定。
教学建议:
1. 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本小节首先通过实例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介绍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以及一元二次方程中各项的名称。
2)重点、难点分析
篇5:一元二次方程
是一元二次方程 的重要组成部分。方程 ,只有当 时,才叫做一元二次方程。如果 且 ,它就是一元二次方程了。解题时遇到字母系数的方程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1)一元二次方程的条件是确定的,如方程 ( ),把它化成一般形式为 ,由于 ,所以 ,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2)条件是用“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这样的语句表述的,那么它就隐含了二次项系数不为零的条件。如“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 ”,这时题中隐含了 的条件,这在解题中是不能忽略的。
(3)方程中含有字母系数的 项,且出现“关于 的方程”这样的语句,就要对方程中的字母系数进行讨论。如:“关于 的方程 ”,这就有两种可能,当 时,它是一元一次方程 ;当 时,它是一元二次方程,解题时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教学目的
1.了解整式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会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
3.通过本节课引入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和难点:
重点:
篇6: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目标
1. 了解整式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 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会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
3. 通过本节课引入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它的一般形式。
难点:对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的正确理解及其各项系数的确定。
教学建议:
1. 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本小节首先通过实例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介绍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以及一元二次方程中各项的名称。
2)重点、难点分析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是一元二次方程 的重要组成部分。方程 ,只有当 时,才叫做一元二次方程。如果 且 ,它就是一元二次方程了。解题时遇到字母系数的方程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1)一元二次方程的条件是确定的,如方程 ( ),把它化成一般形式为 ,由于 ,所以 ,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2)条件是用“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这样的语句表述的,那么它就隐含了二次项系数不为零的条件。如“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 ”,这时题中隐含了 的条件,这在解题中是不能忽略的。
(3)方程中含有字母系数的 项,且出现“关于 的方程”这样的语句,就要对方程中的字母系数进行讨论。如:“关于 的方程 ”,这就有两种可能,当 时,它是一元一次方程 ;当 时,它是一元二次方程,解题时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教学目的
1.了解整式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会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
3.通过本节课引入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和难点:
重点:
篇7: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过程 设计
一、引入新课
引例:剪一块面积是150cm2的长方形铁片,使它的长比宽多5cm、这块铁片应该怎样剪?
分析:1.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求出铁片的长和宽。
2.这个问题用什么数学方法解决?(间接计算即列方程解应用题。
3.让学生自己列出方程 ( x(x十5)=150 )
深入引导:方程x(x十5)=150有人会解吗?你能叫出这个方程的名字吗?
二、新课
1.从上面的引例我们有这样一个感觉:在解决日常生活的计算问题中确需列方程解应用题,但有些方程我们解不了,但必须想办法解出来。事实上初中代数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方程。这部分内容从初一一直贯穿到初三。到目前为止我们对方程研究的还很不够,从今天起我们就开始研究这样一类方程--------一元一二次方程(板书课题)
2.什么是―元二次方程呢?现在我们来观察上面这个方程:它的左右两边都是关于未知数的整式,这样的方程叫做整式方程,就这一点来说它与一元一次方程没有什么区别、也就是说一元二次方程首先必须是一个整式方程,但是一个整式方程未必就是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这还取决于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几。如果方程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这样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板书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3.强化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下列方程都是整式方程吗?其中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
(1)3x十2=5x―3: (2)x2=4
(2)(x十3)(3x・4)=(x十2)2; (4)(x―1)(x―2)=x2十8
从以上4例让学生明白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不能只看表面、而是能化简必须先化简、然后再查看这个方程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否是2。
4. 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延伸
提问:一元二次方程很多吗?你有办法一下写出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吗?
引导学生回顾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分析一元二次方程项的情况,启发学生运用字母,找到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ax2+bx+c=0 (a≠0)
1).提问a=0时方程还是一无二次方程吗?为什么?(如果a=0、b≠就成了一元一次方程了)。
2).讲解方程中ax2、bx、c各项的名称及a、b的系数名称.
3).强调: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中“=”的左边最多三项、其中一次项、常数项可以不出现、但二次项必须存在、而且左边通常按x的降幂排列:特别注意的是“=”的右边必须整理成0。
强化概念(课本P6)
1.说出下列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1)x2十3x十2=O (2)x2―3x十4=0; (3)3x2-5=0
(4)4x2十3x―2=0; (5)3x2―5=0; (6)6x2―x=0。
2.把下列方程先化成二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再写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1)6x2=3-7x; (3)3x(x-1)=2(x十2)―4;(5)(3x十2)2=4(x-3)2
课堂小节
(1)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一类很重要的方程―一一元二次方程(如果方程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这样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二次方程);
(2)要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十bx十c=0(a≠0)并且注意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中“=”的左边最多三项、其中二次项、常数项可以不出现、但二次项必须存在。特别注意的是“=”的右边必须整理成0;
(3)要很熟练地说出随便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中一二次项、一次项、常数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
课外作业 :略
篇8:《一元二次方程》教案及反思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及反思
教学目标:
1、经历抽象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2、理解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及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3、能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一般形式,正确识别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教学重点
1、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它有关的概念。
2、利用实际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
1、建立一元二次方程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
2、把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教学方法:指导自学,自主探究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学生通过导学提纲,了解本节课自己应该掌握的内容)
一、自主探索:(学生通过自学,经历思考、讨论、分析的过程,最终形成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有关概念)
1、请认真完成课本P39—40议一议以上的内容;整理化简上述三个方程.。
2、你发现上述三个方程有什么共同特点?
你能把这些特点用一个方程概括出来吗?
3、请同学看课本40页,理解记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有关概念
你觉得理解这个概念要掌握哪几个要点?你还掌握了什么?
二、学以致用:(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有关概念的理解与把握)
1、下列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哪些不是?
①②③
④x2+2x-3=1+x2 ⑤ax2+bx+c=0
2、判断下列方程是不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如果是,写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1)3-6x2=0(2)3x(x+2)=4(x-1)+7(3)(2x+3)2=(x+1)(4x-1)
3、若关于x的方程(k-3)x2+2x-1=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k的值是多少?
4、关于x的方程(k2-1)x2+2(k+1)x+2k+2=0,在什么条件下它是一元二次方程?在什么条件下它是一元一次方程?
5、以-2、3、0三个数作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和常数项,请你写出满足条件的不同的一元二次方程?
三、总结反思:(学生总结,进一步加深本节课所学内容)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四、自查自省:(通过当堂小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应对)
1、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有A、1个B、2个 C、3个D、4个
(1)(2)(3)(4)(5)(6)2、将方程-5x2+1=6x化为一般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其二次项是_________,系数为_______,一次项系数为______,常数项为______。
3、关于x的方程(m2-4)x2+(m+2)x+2m+3=0,当m__________时,是一元二次方程;当m__________时,是一元一次方程.
作业:必做题:习题7.1
选做题:(挑战自我)p41随堂练习
1、已知关于的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则为何值?
2、.当m为何值时,方程(m+1)x+1+27mx+5=0是关x于的一元二次方程?
3、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x+m2-1=0有一根为,则的值多少?
4、某校为了美化校园,准备在一块长32米,宽20米的长方形场地上修筑若干条道路,余下部分作草坪,并请全校同学参与设计,现在有两位学生各设计了一种方案(如图),根据两种设计方案各列出方程,求图中道路的宽分别是多少,使图(1),(2)的草坪面积为540米2.?
(1)(2)
板书设计:一元二次方程
定义:一个未知数整式方程可以化为
一般形式ax2+bx+c=0(a、b、c为常数,a≠0)
二次项一次项常数项
系数为a系数为b
教学反思
这次我参加了区里组织的优质
课比赛,这次的优质课采用市里要求的1/3模式,这对于我们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所谓“1/3模式”,就是把课堂教学时间大致分为3个部分,1/3的时间个人自主学习,1/3的时间小组合作学习,1/3的`时间全班交流讨论。在1/3模式中,整个教学过程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每个环节1/3的时间只是大致的划分,可根据学习内容灵活安排。这就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首先要准备好学案。学案就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在学案里,教师要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学习要求可包括以下方面:完成学习任务的时间、学习内容的范围、完成学习任务所要达到的程度、自主学习成果展现的形式等。这就要求教师要提前考虑周全,对于学生学习的要求要一次性提出,内容上有梯度。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深入学生当中,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检查学习任务完成的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教师对自主学习方法和途径的指导要适度,既要满足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需要,又不能挤占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
其次,学习氛围是合作学习成功的关键之一,教师要营造安全的心理环境、充裕的时空环境、热情的帮助环境、真诚的激励环境,只就要求教师在语言上也要有较高水平,会发动学生,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
再是,由于课堂上主要是以学生为主。这就要求教师尽量少讲,要充当好组织者、引导者、倾听者的角色,不要急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只要学生能讲的教师就不要讲,要避免因为教师呈现自己的观点而打破学生的讨论。学生说完的东西,如果没有问题,教师就不要重复。教师对学习内容要点的讲解要有的放矢,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在学生原有的水平上进行提升,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我们只有在教学中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改进自己,才能保证我们的课堂很精彩,是名副其实的优质课。
篇9:一元二次方程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要求学生会根据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自己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数学建模的分析、思考过程,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体会做数学的快乐,培养用数学的意识并与校园绿化相结合。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际问题模型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认识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
2。难点:通过实际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再由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迁移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问题一:学校有一块面积为900平方米的长方形绿地,并且长比宽多10米,则绿地的长和宽为多少?
分析:设长方形绿地的宽为x米,则列方程 ,
整理可得 。
问题二:有一块矩形绿化带,长100cm,宽50cm,在它的四角各栽种一个同样的正方形花坛,如果去掉四周矩形的底面积为3600cm2,那么四周花坛面积是多大的正方形?
分析:设长方形绿地的宽为x米,则列方程 ,
整理可得 。
问题三:要组织一次环保竞赛,参加的每两个班之间都要比赛一场。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7天,每天安排4场比赛,比赛组织者应邀请多少个班参赛?
【设计意图】因为数学来源与生活,所以以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为素材创设情景,易于被学生接受、感知。同时帮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抽象能力。情景分析中学生自然会想到用方程来解决问题,但所列的方程不是以前学过的,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顺利地进入新课,并激发学生环保意识。
篇10:一元二次方程优秀教案
启发探究,获取新知
上面的三个方程这两个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吗?它们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区别在哪里?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各组交流 )
共同特点:(1) (2) (3)
(1)都只含一个未知数x;(2)它们的最高次数都是2次的;(3)都有等号,是方程。
因此,像这样的方程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能化成如下形式ax2+bx+c=0(a≠0)。这种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化成ax2+bx+c=0(a≠0)后,其中ax2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设计意图】通过上述情景分析,让学生小组合作,列出方程。在学生列出方程后,对所列方程进行整理,并引导学生分析所列方程的特征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由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所以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主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进行自我尝试、自我分析、自我修正、自我反思,让学生真正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内涵:(1)是整式方程(2)只含有一个未知数(3)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
(三)例题解析,练习反馈
例题解析(投影展示)
例1:下列方程中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试说明理由。
例2.将方程3x(x-1)=5(x+2)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其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说明: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0)具有两个特征:一是方程的右边为0;二是左边的二次项系数不能为0。
此外要使学生意识到:二次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一次项系数、常数项都是包括符号的。
例3:已知关于x的方程(k2-1)x2+(k+1)x-2=0
(1) 当k取何值时此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
(2) 当k取何值时此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并写出该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同学先讨论,同桌交流再进行归纳)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使学生巩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把握概念的实质。
练习反馈
1、课本第32页1、
2、以-2、3、0三个数作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和常数项,请尽可能多的写出满足条件的不同的一元二次方程?
【设计意图】开放题可以使学生开阔思维,进一步巩固概念。
(四)小结归纳,上升理性
引导学生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小结,(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2)学习过程中用了哪些数学方法?(3)确定一元二次方程的项及系数时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主要由学生进行总结和互相补充,以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五) 作业布置
1、教材P34习题22.1
2、选用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篇11:一元二次方程优秀教案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教材分析:1.本节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背景,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让学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特点,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概念,并指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不唯一。本节内容是在前面所学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整式、方程的解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也是后面学习二次函数的一个基础。
2.这些概念是全章后继内容的基础。
3.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基本思想。
学情分析:1.授课班级学生基础较差,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差生较多。教学中应给予充分思考的时间,注意讲练结合,以学生为本,体现生本课堂的理念。
2.该班级学生在平时训练中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气氛,可以充分发挥合作的 优势,从而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3.作为该班的班主任,同时又担任该班的数学教学,对学生学习情况有比较深入地了解,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可以兼顾不同能力的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练习题的设计上要针对学生的差异采取分层设计的方法,着重加强对学生的双基训练。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能判断一个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正确认识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二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类比、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
2.培养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2.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体会学数学的快乐,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3.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基本思想,从而意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利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由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的转化过程.
2.正确识别一般式中的“项”及“系数”.
3.一元二次方程的特点,如何判断一个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问题1:广安区为增加农民收入,需要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计划无公害蔬菜的产量比翻一番,要实现这一目标,和20无公害蔬菜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是多少?(通过放幻灯片引入)
设无公害蔬菜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20的产量为a(a≠0),翻一番的意思就是a变为2a,那么
(1)用代数式表示20的产量;
(2)年蔬菜的产量比年增加了2x,对吗?为什么?你能用代数式表示出来吗?
学生思考交流得出方程 a(1+x)2=2a
整理得,x2+2x-1=0…………①
2.通过幻灯片引入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2:广安市政府在一块宽200m、长320m的矩形广场上,修筑宽相等的三条小路(两条纵向、一条横向,纵向与横向垂直),把矩形空地分成大小一样的6块,建成小花坛,要使花坛的总面积为57000m2,问小路的宽应为多少?
设小路的宽为x m,则横向小路的面积如何表示?纵向的呢?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小路所占的面积用x的代数式如何表示?
这个问题的相等关系是什么?
320×200-(320x+2×200x-2x2)=57000
整理得x2-36x+35=0
谁还能换一种思路考虑这个问题?
把6个小花坛拼起来是一个多长多宽的矩形,由此你会得出什么样的方程?
(320-2x)(200-x)=57000
整理得x2-36x+35=0…………②
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更巧妙?
3.通过幻灯片引入情景。问题3:广安重百商场销售某品牌服装,若每件盈利50元,则每月可销售100件。若每件降价1元,则每月可多卖出5件,若每月要盈利6000元,则商场决定每件服装降价多少?
设每件降价x元,则现在的盈利为(50-x)元,降价后销售量为(100+5X)件。可列方程为:(50-x)(100+5X)=6000
篇12:一元二次方程教案人教版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人教版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七年级和八年级已经学习了整式、分式、二次根式、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分式方程,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从实际问题入手,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正确认识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数学思考:
1、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引入,培养学生建模思想,归纳、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概念理解的完整性和深刻性.
3、由知识来源于实际,树立转化的思想,由设未知数、列方程向学生渗透方程的思想,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
在分析、揭示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工具,增加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感性认识.
情感态度:
1、培养学生自主自主学习、探究知识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2、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体会学数学的快乐,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
教学难点:
1、由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的转化过程.
2、正确识别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中的“项”及“系数”.
教学互动设计:
一、自主学习感受新知
【问题1】有一块面积为900平方米的长方形绿地,并且长比宽多10米,则绿地的长和宽各为多少?
【分析】设长方形绿地的宽为x米,依题意列方程为:x(x+10)=900;
整理得: x2+10x-900=0 ①
【问题2】学校图书馆去年年底有图书5万册,预计至明年年底增加到7.2万册,求这两年的年平均增长率。
【分析】设这两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依题列方程为:5(1+x)2=7.2;
整理得: 5 x2+10x-2.2=0 ②
【问题2】学校要组织一次排球邀请赛,参赛的每两个队之间都要比赛一场,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7天,每天安排4场比赛,比赛组织者应邀请多少个队参赛?
【分析】全部比赛共4×7=28场,设应邀请x个队参赛,则每个队要与其它 (x-1)队各赛1场,全场比赛共场,依题意列方程得:;
整理得: x2-x-56=0 ③
(设计意图: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入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同时可提高学生利用方程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自主交流 探究新知
【探究】(1)上面三个方程左右两边是含未知数的 整式 (填 “整式”“分式”等);
(2)方程整理后含有 一 个未知数;
(3)按照整式中的多项式的规定,它们最高次数是 二 次。
【归纳】
1、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等号两边都是 整式 ,只含有 一 个求知数(一元),并且求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2 (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能化成如下形式:
ax2+bx+c=0(a≠0)
这种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中ax2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强调】方程ax2+bx+c=0只有当a≠0时才叫一元二次方程,如果a=0,b≠0时就是一元一次方程了。所以在一般形式中,必须包含a≠0这个条件。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已熟练掌握了整式、分式、一元一次方程等概念,所以从未知数的个数及最高次数提问,引导学生归纳共同点是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的。学生的自主观察、比较、归纳是活动有效的保证,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充分的探究和交流。同时,在概念教学中类比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概念的有效方法。)
【对应练习】判断下列方程,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哪些不是?为什么?
(1)x3-2x2+5=0; (2)x2=1;
(3)5x2-2x-=x2-2x+; (4)2(x+1)2=3(x+1);
(5)x2-2x=x2+1; (6)ax2+bx+c=0
(设计意图:此问题采取抢答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其目的是为了及时巩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同时让学生知道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首先要对其整理成一般形式,然后根据定义判断。)
三、自主应用 巩固新知
【例1】 已知方程(a-3)x|a-1|-2x+5=0,当 a=-1 时,此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当a=0,2或3 时,此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设计意图:通过例1的学习,一是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并注意其最基本的条件: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二次项系数不为0;二是使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联系与区别。在填第一个空时要让学生注意a值的取舍,填第二个空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分类讨论。)
【例2】将方程3x(x-1)=5(x+2)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其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分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a≠0).因此,方程3x(x-1)=5(x+2)必须运用整式运算进行整理,包括去括号、移项等.
解:去括号,得:
3x2-3x=5x+10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3x2-8x-10=0
其中二次项系数是3,一次项系数是-8,常数项是-10。
(设计意图:通过例2的学习,一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注意强调二次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一次项系数、常数项都包括前面的符号;二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方程的变形过程。)
四、自主总结 拓展新知
本节课你学了什么知识?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1、a≠0是ax2+bx+c=0成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必要条件,否则,方程ax2+bx+c=0变为bx+c=0,就不是一元二次方程。
2、找一元二次方程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应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强知识的形成。)
五、自主检测 反馈新知
1、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①④⑤ 。
①3x2+x=20, ②2x2-3xy+4=0, ③, ④ x2=0, ⑤
2、某学校准备修建一个面积为200平方米的矩形花圃,它的长比宽多10米,设花圃的宽为x米,则可列方程为x(x+10)=200,化为一般形式为x2+10x-200=0。
3、方程(m-2)x|m|+3mx+1=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 m= -2 。
4、将方程(x+1)2+(x-2)(x+2)=1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2x2+2x-4=0 ,其中二次项是 2x2 ,二次项系数是 2 ,一次项是 2x ,一次项系数是 2 ,常数项是 -4 。
(设计意图:随堂检测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了解反馈和调整后续教学内容与教法。)
六、课后作业
教科书第28页 1 2 5 6 7
教学理念与反思
本节内容是九年级数学第二章的第一课时,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ax2+bx+c=0(a≠0)和二次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是典型的概念教学课。
概念教学总是遵循这样的规律:引入概念、形成概念、巩固概念、运用概念和深化概念,在设计教学中也是遵循这一规律,通过学习、交流、应用、总结、检测这五个环节来完成教学任务。首先通过三个问题让学生建立一元二次方程顺利引入到新课;然后通过交流探究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使学生体会到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必要性,探讨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及相关概念,并学会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本课的新知识;再次是通过两个例题达到巩固、运用概念的作用;最后通过总结与检测来深化学生所学知识,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使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中,强调自主学习,注重合作交流,让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合作在探究过程中进行,使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并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探究、发现和创新能力。
一元二次方程习题
1、已知方程x2-6x+q=0可以配方成(x-p)2=7的形式,那么x2-6x+q=2可以配方成下列的( )
A、(x-p)2=5 B、(x-p)2=9
C、(x-p+2)2=9 D、(x-p+2)2=5
2、已知m是方程x2-x-1=0的一个根,则代数式m2-m的值等于( )
A、-1 B、0 C、1 D、2
3、若α、β是方程x2+2x-=0的两个实数根,则α2+3α+β的值为( )
A、2005 B、 C、-2005 D、4010
4、关于x的方程kx2+3x-1=0有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k≤- B、k≥- 且k≠0
C、k≥- D、k>- 且k≠0
5、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为x1=1,x2=2,则这个方程是( )
A、 x2+3x-2=0 B、x2-3x+2=0
C、x2-2x+3=0 D、x2+3x+2=0
6、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k-1)x+k2=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那么k的最大整数值是( )
A、-2 B、-1 C、0 D、1
7、某城底已有绿化面积300公顷,经过两年绿化,绿化面积逐年增加,到底增加到363公顷,设绿化面积平均每年的增长率为x,由题意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300(1+x)=363 B、300(1+x)2=363
C、300(1+2x)=363 D、363(1-x)2=300
8、甲、乙两个同学分别解一道一元二次方程,甲因把一次项系数看错了,而解得方程两根为-3和5,乙把常数项看错了,解得两根为2+ 和2- ,则原方程是( )
A、 x2+4x-15=0 B、x2-4x+15=0
C、x2+4x+15=0 D、x2-4x-15=0
十字相乘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介绍
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常常需要用到分解因式,但是教材中一般只介绍了提公因式法、平方差公式法和完全平方公式法.
本期我们将介绍一种在因式分解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方法:十字相乘法.
先来看一个等式:
(x+a)(x+b)=x²+(a+b)x+ab.
把这个等式反过来写就是:
x²+(a+b)x+ab=(x+a)(x+b).
此时我们可以发现,如果一个式子可以化成x²+(a+b)x+ab的形式,它就可以通过因式分解得到(x+a)(x+b).
而x²+(a+b)x+ab的特点是:二次项x²的系数是1,一次项的系数与常数项有联系,一个是a+b,一个是ab.
现在我们来看两个例题:
例1.解方程:x²+x-6=0.
分析:因为x的系数是1,所以我们要找两个相加等与1的数,而且这两个数乘积是-6. 于是我们找到了-2和3.
解:x²+x-6=(x+3)[x+(-2)]
=(x+3)(x-2)=0.
所以方程的解为:
x1=-3, x2=2.
例2:解方程:x²+5x+6=0.
分析:因为x的系数是5,我们就要找两个相加等与5的数,而且这两个数乘积是6. 于是我们找到了2和3.
解:x²+x-6=(x+3)(x+2)=0.
所以方程的解为:
x1=-3,x2=-2.
以下几道习题留给读者练习一下:
解下列方程:
x²+5x-6=0;
x²+7x+12=0;
x²+3x-10=0;
x²-5x+6=0;
x²-4x+3=0.
有的读者会问为什么叫十字相乘法,这与用这种方法解题的方式有关. 这要从这种方法的更一般的形式说起.
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等式:
(ax+b)(cx+d)
=acx²+(ad+bc)x+bd.
这个等式反过来写就是:
acx²+(ad+bc)x+bd
=(ax+b)(cx+d).
我们如果把二次项acx²的系数ac和常数项bd按下图的方式写在一个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处,那么,让同一条对角线上的两个数相乘之后,我们就得到两个乘积:ad和bc.
让这两个乘积相加,则有ad+bc,这正好是一次项(ad+bc)x的系数.
而在同一行,横着的两个数,让左边的数乘上x再加右边的数,就得到:ax+b和cx+d两个式子,这正是因式分解后得到的结果(ax+b)(cx+d)中的两个因式.
而上图中出现的那个“×”,像个斜放着的“十”字,所以我们称这种方法为:十字相乘法.
这个方法的应用如下:
例3. 解方程:6x²-2x-28=0.
分析:分别把6和-28进行分解,然后作十字相乘,找可以得到-2的结果.如图:
这里,6分解成2×3,-28分解成4×(-7),作十字相乘,得到两个乘积:-14和12,让两个积相加,就得到一次项的系数-2. 每一行,横着的两个数,左边的数乘x再加上右边的数,得到:2x+4和3x-7.
所以6x²-2x-28
=(2x+4)(3x-7)=0
这个方程的解为:
以下是两道练习:
解下列方程:
6x²+12x-48=0;
5x²-25x+20=0.
篇13: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21.1 一元二次方程 初中数学 人教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会判断一元二次方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体现数学中未知量的美
2学情分析
使学生熟悉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
3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
学习难点:由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的转化过程。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自主学习
1、展示课本P.25问题一
引导学生设正方形边长为am,则盒底长为100-2am,找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①
2、展示课本P.25问题二
引导思考:一个队打多少场?全部比赛共计多少场?
通过思考上述问题,引导学生设有x个队,每个队要与其它(x-1)个队各赛一场,利用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②
3、能把①,②化成右边为0,而左边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二次多项式的形式吗?让学生展开讨论,并引导学生把①,②化成下列形式:
③ ④
说一说观察上述方程③和④,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⑴它们分别含有几个未知数?⑵它们的左边分别是a和x的几次多项式?
概括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一般形式: 其中a b c分别代表什么?
⑶议一议
一元二次方程的三要素是什么?
① 反例 ② 反例
③ 反例
活动2【讲授】合作探究
例1:把方程3x(x-1)=5(x+2)化成一般形式,并指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变式训练
例2.若方程(m-2)xn-1+3x+1=0是一元二次方程,那么m、n的值是多少?
活动3【讲授】展示质疑与探究
你能举出几个一元二次方程的例子?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能所给同学听听吗?
活动4【测试】能力检测
1.下列方程中,一元二次方程有( )
(1)x2+x+1=0 (2)ax2+bx+c=0(3) (4)a-2x+1=0(a是实数)(5)2x(3x+2)=(x+1)(6x-3)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 把方程:(2x-1)(2x+1)=0 化成一般形式后,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分别是( )
A 5,-4,-5; B 3,-4,-5 C 3 ,-4 ,5 D 3, 4 -5
3.方程-=0的各项项系数乘积的为____.
4.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2)+3x+-4=0的常数项为0,则m的值为__
5.关于x的方程: (a-1)x2 +3ax-3=0,当a为____值时它是一元二次方程,当a为____值时,它为一元一次方程。
21.1 一元二次方程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21.1 一元二次方程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自主学习
1、展示课本P.25问题一
引导学生设正方形边长为am,则盒底长为100-2am,找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①
2、展示课本P.25问题二
引导思考:一个队打多少场?全部比赛共计多少场?
通过思考上述问题,引导学生设有x个队,每个队要与其它(x-1)个队各赛一场,利用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②
3、能把①,②化成右边为0,而左边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二次多项式的形式吗?让学生展开讨论,并引导学生把①,②化成下列形式:
③ ④
说一说观察上述方程③和④,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⑴它们分别含有几个未知数?⑵它们的左边分别是a和x的几次多项式?
概括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一般形式: 其中a b c分别代表什么?
⑶议一议
一元二次方程的三要素是什么?
① 反例 ② 反例
③ 反例
活动2【讲授】合作探究
例1:把方程3x(x-1)=5(x+2)化成一般形式,并指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变式训练
例2.若方程(m-2)xn-1+3x+1=0是一元二次方程,那么m、n的值是多少?
活动3【讲授】展示质疑与探究
你能举出几个一元二次方程的例子?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能所给同学听听吗?
活动4【测试】能力检测
1.下列方程中,一元二次方程有( )
(1)x2+x+1=0 (2)ax2+bx+c=0(3) (4)a-2x+1=0(a是实数)(5)2x(3x+2)=(x+1)(6x-3)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 把方程:(2x-1)(2x+1)=0 化成一般形式后,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分别是( )
A 5,-4,-5; B 3,-4,-5 C 3 ,-4 ,5 D 3, 4 -5
3.方程-=0的各项项系数乘积的为____.
4.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2)+3x+-4=0的常数项为0,则m的值为__
5.关于x的方程: (a-1)x2 +3ax-3=0,当a为____值时它是一元二次方程,当a为____值时,它为一元一次方程。
篇14: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认识一元二次方程(1)》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2.1一元二次方程
备课教师
申红敏
备课节次
1、知识技能:探索一元二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能够辨别各项系数,能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方程知识。
教学目标
2、数学思考: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模型,体会方程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问题解决:通过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身边的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应用的价值。4、情感态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4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难点:如何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
教法:分层教学
学法: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教师活动: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1.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情
景
导
入
3.计算:(x+2)2=x2+4x+4;
(x-3)2=x2-6x+9.
4.计算:(5-2x)(8-2x)=4x2-26x+40.
学生活动:学生回顾旧知
设计意图:为新知学习奠定基础。
问题一: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教师活动:先阅读教材P31“议一议”前面的内容,然后完成下合
作
互
助
探
究
新
知
面问题:
1.在第一个问题中,地毯的长可以表示为(8-2x)m,宽可以表示为(5-2x)m,由矩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列出方程为(8-
2x)(5-2x)=18.
2.在第二个问题中,如果设五个连续整数中间的一个数为x,你又能列出怎样的方程呢?
答:设五个连续整数中间的一个数为x,由题得(x-2)2+(x-1)2+x2=(x+1)2+(x+2)2
个性思考
学生活动:自主探究问题,寻求等量关系。
目标达成:C类学生罗列自己的问题;
A类学生分析所提问题满足的条件,提出解答的方式;
B类学生列出相应的方程并整理。设计意图:
问题二:1.问题1:有一块矩形铁皮,长100cm,宽50cm.在它的四个角分别切去一个面积相同的正方形,然后将四周突出的部分折起,就能制作一个无盖方盒.如果要制作的无盖方盒的底面积是3600cm2,那么铁皮各角应切去多大的正方形?
2.问题2:一个长为10米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8米,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1米,那么梯子的底端滑动多少米?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审清题意后,小组交流。你能设出未知数,列出相应的方程吗?
学生活动:问题1由题意可列方程:(100-2x)(50-2x)=3600;
问题2由题意可列出方程(x+6)2+72=102. 教师活动:你能通过观察下列方程得到它们的共同特点吗?
(1)(100-2x)(50-2x)=3600[来源:Z|x]
(2)(x+6)2+72=102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
归纳结论:方程的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能化成如下形式:
ax2+bx+c=0(a、b、c为常数,a≠0) 这种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中ax2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的系数;bx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目标达成:C类学生对于等量关系的发现是难点,但会识别一元二次方程。B类学生能判断方程的特点,A类学生审题、解设、化简做到无障碍。
设计意图:将一元二次方程渗透在实际问题中,教给学生用方程的模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三:1、把方程(3x+2)2=4(x-3)2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2.从前有一天,一个醉汉拿着竹竿进屋,横拿竖拿都进不去,横着比门框宽4尺,竖着比门框高2尺,另一个醉汉教他沿着门的两个对角斜着拿竿,这个醉汉一试,不多不少刚好进去了.你知道竹竿有多长吗?请根据这一问题列出方程.
目标达成:问题(1)中学生对于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感觉困难不大,但写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时,C类学生可能容易忽视符号,作为第一次学习,这是难免的。
问题(2),实际问题,可能有部分学生不能理解题意,B类学生不能很快列出相应的方程,教师要点拨。
设计意图:及时巩固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巩固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列出相应方程。
教师活动:典例讲解:关于x的方程mx2-3x=x2-mx+2是一元二次方程,m应满足什么条件?[]
分析:先把这个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只要二次项的系数不为0即可.
解:由mx2-3x=x2-mx+2得到(m-1)x2+(m-3)x-2=0,所以m-1≠0,即m≠1.所以关于x的方程mx2-3x=x2-mx+2是一元二次方程,m应满足m≠1.
学生活动:对应练习:
1.关于x的方程(a-1)x2+3x=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a分
层
检
测
总
结
反
馈
的取值范围是a≠1.
2.已知方程(m+2)x2+(m+1)x-m=0,当m满足m=-2时,它是一元一次方程;当m满足m≠-2时,它是一元二次方程.
3.(易错题)已知关于x的方程(m-2)x|m|+3x-4=0是一元二次方程,那么m的值是( C )[来源:学.科.网]
A.2 B.±2 C.-2 D.1
目标达成:要求全体学生会辨析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设计意图:体会知识的灵活性和掌握知识的深刻性。
必做题:
1.在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有( A ) ①2x2-1=0;②ax2+bx+c=0;
122③(x+2)(x-3)=x-3;④2x-x=0.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把方程(x-)(x+)+(2x-1)2=0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A ) A. 5x2-4x-4=0
B.x2-5=0
22C. 5x-2x+1=0 D.5x-4x+6=0 选做题:
3.阅读材料,解答问题:
有一块长80cm,宽60cm的薄钢片,在四个角上截去四个相同的正方形,然后做成底面积为1500cm2的无盖盒子,想一想,应该怎样求出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问题:
2.1认识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
相关概念:
习题练习: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设计的基本思路:抓住重点和易错点,强化训练。
课堂模式设计为:课前检测(以题代纲,发现问题)------典例解析(综合应用,提高能力)-------当堂检测(强化训练,形成技能)。
实际课堂:只完成第一环节和第二环节,第三环节留为课后作业。
课后反馈效果:从反馈的课后作业看,学生基本上能掌握主要知识点。
老师们的评价:思路比较清晰,但容量不大,深度不够。
其实这一点自己在四班上课时,就已感觉到,而且比三班更糟糕,第二环节也没来得及进行,容量更小,难度更低。细细思考其中的原因,我分析到以下几点:第一,教师的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学情因素,更多的是从知识角度进行设计。第二,教师讲的太多,缺乏侧重点。第三,课堂节凑比较慢,尤其后半部分,太沉住气。第四,教学课时划分,不合适,可以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作为一课时,把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的关系作为一课时。第五,题目设计不到位,综合性不强。
仍然感到困惑的是,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能做到面面俱到,又能有所拔高?如何在备战中考中,不从应试的角度进行教学?备战中考本身是不是也是一种素质(尤其意志品质)的培养?
★ 二次函数教案
★ 分式方程教案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精选14篇)】相关文章: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022-05-16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2023-04-17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023-04-08
高中数学必修四教案2024-01-18
初中数学八年级教案怎么设计2022-04-30
华师大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从实际问题到方程》优秀教案2023-08-11
九年级数学教案2023-03-18
初中数学《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优秀教案2022-10-10
山东初一数学教案2023-01-23
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教案202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