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图画式应用题》课件

时间:2023-08-26 08:16:55 课件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数学《图画式应用题》课件(精选10篇)由网友“假戏迷在哪里”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数学《图画式应用题》课件,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图画式应用题》课件

篇1:数学《图画式应用题》课件

数学《图画式应用题》课件

教学目的:

1、学会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初步感觉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训练学生根据挂图正确表述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或挂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今天咱们到郊外去秋游,看看有哪些数学知识。

二、新授

1、加法

[出示美丽的郊外风光]

师:瞧,郊外的景色真美啊,蓝蓝的天空,美丽的花朵,还有几只蝴蝶正飞来飞去呢。

课件出示左边5只,数一数有几只蝴蝶?再出示2只,现在呢?

出示大括号和问号,师:现在有多少只蝴蝶呢?你知道用什么方法计算吗?

美丽的蝴蝶可真漂亮啊,瞧,来了一群小朋友,他们是来捉蝴蝶标本的呢!课件分步出示:1、左边4人2、右边2人3、大括号和问号,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图意

分组说图意,有4人小朋友在捕蝴蝶有2人在捉蛐蛐,一共有多少人?

谁来说说图意,你知道怎样算吗?

三、课中操

四、减法图式

那边的小朋友玩的开心,这边的农民伯伯正忙着呢?出示葵花,看,这是什么?

先出示颗葵花,再演示农民摘了3颗,再出示大括号和7个最后出示问号。

问:你能说出图意吗?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

农民伯伯摘完了葵花还要摘石榴。课件分步出示石榴图,自己说出图意后想一想怎样列式。

五、练习可自己适当调配

P51:13  14  15及思考题看图,先说出算式后写算式。

篇2: 一年级数学图画应用题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36页小兔图、青蛙图,36页“做一做”,39页练习七第15题。

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看懂图意,知道先告诉了什么,又告诉了什么,求什么?以及括号和问号各表示什么?

2.学写算式中的第二个加数或减数,知道相加或相减的得数写在什么地方。

3.能正确计算,并知道算式中各部分表示什么。

4。学生通过观察图画,能看懂图意。

5。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用三句完整的话表达图意。

6。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动脑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图画应用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看懂图意,知道括号和问号各表示什么。

2.引导学生会用三句话表达图中先告诉什么,又告诉什么,求什么。

3.教学生学会填写算式,正确解答。

教学难点

青蛙图“用哪个数减去跳到水中的2只?”

教具、学具准备

电脑软件。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填空。

777777

523416254361

3+4=7―2=2+5=7―1=

1+6=3=2=7―5=7―0=

6+1=7―3=4+2=7―4=

1、口算

2、出示苹果图,指名看图填写算式。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

现在请同学们看一幅特别有趣的图画。

2.出示小兔图。

(1)教师边指导学生看图,边用生动的语言讲述,草地上有4只小白兔在采磨菇,有只小兔发现对面还有几个小伙伴,就喊,“快来呀!这儿有很多磨菇”(出示右边的只三小兔)数一数从右边又跑来几只小兔?(3只)(同时在外面画一个圈)合起来一共有几只小兔?”

(2)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用三句完整的话说说图中表示的意思。

(引导学生边看边说。)草地上原来有4只小兔,又跑来3只,现在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兔?

(3)认识大括号和问号。

同学们知道,用圈把两群小兔圈在一起是表示求一共有多少只小兔?现在我们不画圈,教你们认识一个符号。(在两群小兔下面画一个大括号再在括号下面写“?”)这叫括号,表示把两群小兔合起来,(做手势)这叫问号,表示多少或几。括号和问号的意思是把两群小兔合起来求一共有多少只?

[反馈]括号表示什么?合起来用手势表示。问号表示什么?

(4)引导用三句完整的话说说图中先告诉了什么?又告诉了什么?求什么?

(对口述有困难的学生加以引导,要求语言逐渐精练。)

(5)教写算式。

原来有4只小兔,在算式中先写上“4”,又跑来3只,把“3”写在□里,把4只和3只合起来,求一共有多少只?用加法计算,在“4”和“3”的中间写上“+”.数一数4只加3只是几只?(7只)把7写在后面的“□”,4加3等于7,写上“=”.我们平时写算式时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写4,写上“+”,写上3,写上“=”,最后写上得数7.“4+3=7”

(6)看36页小兔图,把算式填写完整,然后订正。

(7)齐读算式并说说算式中的4、3、7各表示什么?

3.出示青蛙图。

(1)先出现荷叶上的7只青蛙,让学生数一数,然后向右抽拉边上的2只,(表示跳入水中的2只)让学生说一说现在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荷叶上原来有7只青蛙,跳进水里2只,荷叶上剩下几只青蛙?)

(2)引导学生说明图意。

(3)教师在青蛙图下面画上括号,写上7只,引导学生讨论表示什么?括号下面写上“7只”是先告诉了我们一共有7只青蛙,像这样给出了数,就可以直接用,跳进水里的2只表示从哪里跳进水里?荷叶上还有青蛙是剩下的,写上“?”表示要求的是跳进水中2只后还剩几只?

(4)图中先告诉了什么,又告诉了什么,求什么?引导学生用三句话说一说。(先同桌互说,然后再对大家说)

(5)指导学生写算式。

荷叶上有7只青蛙,写上“7”,跳到水里2只,在□里写上2,求还剩几只,用减法计算。在7和□之间写上“-”,为什么从7只里面减去2只?(引导学生明确是从7只里面游走了2只,求剩下几只?所以从7里减去2,剩下5只,也就是等于“5”,写上“=”,在□里写上5.“7-2=5”

(6)齐读算式,说说算式中各部分表示什么?

4.课堂练习

1.“做一做”图1

先让学生仔细看图,说说图中表达了什么意思?

提问,括号和“?号”各表示什么?图中告诉了什么?又告诉了什么?求什么?引导学生用三句完整的话表述出来。指名在黑板上填写算式。其他在书上写,集体订正。

2.“做一做”图2

学生看题后,在小组内用三句完整的话说图意,然后填写算式,然后全班订正。

三、巩固发展

1.判断正误,并改正。

2.练习七第15题

(1)先说一说每一幅图各表示什么意思?

(2)再把算式中的□填完整。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了哪些内容?明白了什么?(引导学生自己总结)

篇3: 一年级数学图画应用题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有关7的加、减法的正确率和速度。

2.使学生知道图上加括号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里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能列式计算。

教具准备:数字卡片 ,教科书第36页上两道例题的挂图(兔图、青蛙图),让学生每人准备0~7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有关7的加、减练习

1.做移动卡片的练习。

教师在黑板上画上 ,将数字卡片 由放在方格上面随意移动位置,让学生说出加上下面方格中的'每一个数的得数。

教师把 依次换成 、,随意移动,让学生说出加上下面方格中每一个数的得数(移动 时,只能移到0―3的上方;移动时,只能移到0~2的上方)。

2.让学生填写第11题的得数。

3.做第12题。

让学生用0―7的数字卡片,两人一组做第12题。一个学生随便举起两张数字卡片,另一个学生从较大数里减去较小数,很快说出得数。练习5次后,交换角色再练5次。

4.做第13题。

教师说明题意:每组有4道式题,有4个得数。要把式题和得数用线连起来。例如,7减2得5,找到5,把“7―2”和“5”用线连起来。然后,让学生在书上连线,集体订正。

5.做第14题。

让学生拿好铅笔,同时开始计算,教师按半分、l分、l分半、2分报时,让做完的学生举手,以便了解学生的计算速度。然后对得数,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对有进步的学生给予表扬。

课间活动。

二、教学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

1.教师挂出教科书上第47页的金色的秋天的收获图。

提问:“图里告诉了我们什么?”

教师画括号、在括号下面加写“?只”。边画边说明:“括号表示让我们把两群小兔合起来,下面加一个‘?只’表示让我们求出一共有多少只小兔。”

提问并指名回答:

“括号表示什么?”

“‘?只’表示什么?”

“谁能完整地说出图里告诉了什么?求什么?”指定两、三名学生回答。

“怎样列式计算?”填在书上。

“为什么用加法计算?”(要把4只和3只合起来,求一共有多少只,用加法。)

2.教师挂出教科书第51页上的青蛙图。

让学生仔细看图,想一想图里告诉了什么?求什么?分组讨论,然后回答。

提问:“括号下面写着‘7只’表示什么?”(一共有7只青蛙)“在荷叶上的青蛙上面写着‘?只’表示什么意思?”(求在荷叶上的青蛙有几只。)

“那么图里告诉了什么?”“求什么?”分别指名回答。“谁能完整地说出来?”指定三、四名学生回答。

“怎样列式计算?”填在书上。

“为什么用减法?”(要从7只里去掉2只,求剩下几只,用减法。)

3.做教科书第47页上“做一做”中的两题。

第1题,先让学生看图,想一想:图里告诉了我们什么?括号下面的“?条”表示什么?指名回答。然后,让学生在教科书上填写算式,集体订正。

第2题,学生看图后,教师提问:

“图里括号下面的‘7只’表示什么?”

“‘?只’表示什么?”

然后,让学生在教科书上填写算式,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七第14题。

2、如果还有时间,可以让学生做第52页最下面方框中的思考题。先要让学生独立做。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说一说自己的做法、想法。

四、课后小记:

篇4: 一年级数学图画应用题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看图口述应用题的两个条件和提出一个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解答出来。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学会看图口述应用题的两个条件和提出一个问题

教学难点:正确列式

教具准备:投影,卡片

教学过程:

一、口算:

27+521+77+1360-1338+2518+10

11+2118+720+5362-1873+614+52

方框里填几:

□-38=47□-23=60□+20=7856-□=30

二、探究新知:

1、引导学生看图解答图画应用题

A、引导学生看图,说说图意

B、讨论你想买哪些东西?花了多少钱?

C、小组活动,互相说一说

2、独立解答应用题

A、看图说图意

B、独立列式

C、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独立解答

三、巩固:

出示图表。略,学生说说图上都有哪些运动项目。

看图提出问题,并列式解答。

四、游戏:

1、猜数游戏

2、把得数排一排

五、课堂:

同学们,今天我们练习的是图画应用题,首先我们要弄清楚题意,仔细观察,认真计算。如果问题是求和的,要用加法计算。如果问题是求差,求剩余要用减法计算。

板书设计:

图画应用题

15+50=65

15-10=5

教学回顾:

篇5:小学数学应用题课件

解答应用题既要综合应用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等最基本的知识,还要具有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孩子觉得难的原因。今天和大家来详细研究应用题的四大类型。

一、一般应用题

一般应用题没有固定的结构,也没有解题规律可循,完全要依赖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找出解题的线索。

要点:从条件入手?从问题入?

从条件入手分析时,要随时注意题目的问题

从问题入手分析时,要随时注意题目的已知条件。

例题如下:

某五金厂一车间要生产1100个零件,已经生产了5天,平均每天生产130个。剩下的如果平均每天生产150个,还需几天完成?

思路分析:

已知“已经生产了5天,平均每天生产130个”,就可以求出已经生产的个数。

已知“要生产1100个机器零件”和已经生产的个数,已知“剩下的平均每天生产150个”,就可以求出还需几天完成。

二、典型应用题

用两步或两步以上运算解答的应用题中,有的题目由于具有特殊的结构,因而可以用特定的步骤和方法来解答,这样的应用题通常称为典型应用题。

(一)求平均数应用题

解答求平均数问题的规律是:

总数量÷对应总份数=平均数

注:在这类应用题中,我们要抓住的是对应,可根据总数量来划分成不同的子数量,再一一地根据子数量找出各自的份数,最终得出对应关系。

例题一如下:

一台碾米机,上午4小时碾米1360千克,下午3小时碾米1096千克,这天平均每小时碾米约多少千克?

思路分析:

要求这天平均每小时碾米约多少千克,需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这一天总共碾了多少米?(一天包括上午、下午)。

2、这一天总共工作了多少小时?(上午的4小时,下午的3小时)。

3、这一天的总数量是多少?这一天的总份数是多少?(从而找出了对应关系,问题也就得到了解决。)

(二)归一问题

归一问题的题目结构是:

题目的前部分是已知条件,是一组相关联的量;

题目的后半部分是问题,也是一组相关联的量,其中有一个量是未知的。

解题规律是,先求出单一的量,然后再根据问题,或求单一量的几倍是多少,或求有几个单一量。

例题如下:

6台拖拉机4小时耕地300亩,照这样计数,8台拖拉机7小时可耕地多少亩?

思路分析:

先求出单一量,即1台拖拉机1小时耕地的亩数,再求8台拖拉机7小时耕地的亩数。

(三)相遇问题

指两运动物体从两地以不同的速度作相向运动。

相遇问题的基本关系是:

1、相遇时间=相隔距离(两个物体运动时)÷速度和。

例题如下:两地相距500米,小红和小明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小红每分钟行60米,小明每分钟行65米,几分钟相遇?

2、相隔距离(两物体运动时)=速度之和×相遇时间

例题如下: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10小时后在途中相遇。已知货车平均每小时行45千米,客车每小时的速度比货车快20,求甲乙相距多少千米?

3、甲速=相隔距离(两个物体运动时)÷相遇时间-乙速

例题如下:一列货车和一列客车同时从相距648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4.5小时相遇。客车每小时行8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相遇问题可以有不少变化。

如两个物体从两地相向而行,但不同时出发;

或者其中一个物体中途停顿了一下;

或两个运动的物体相遇后又各自继续走了一段距离等,都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另:相遇问题可以引申为工程问题:即工效和×合做时间=工作总量

三、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

分数和百分数的基本应用题有三种,下面分别谈一谈每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的规律。

(一)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这类问题的结构特征是,已知两个数量,所求问题是这两个量间的百分率。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的实质是一样的,只不过计算结果用百分数表示罢了,所以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百分之几时,要用除法计算。

解题的一般规律是:设a、b是两个数,当求a是b的百分之几时,列式是a÷b。解答这类应用题时,关键是理解问题的含意。

例题如下:

养猪专业户李阿姨去年养猪350头,今年比去年多养猪60头,今年比去年多养猪百分之几?

思路分析:

问题的含义是:今年比去年多养猪的头数是去年养猪头数的百分之几。所以应用今年比去年多养猪的头数去÷去年养猪的头数,然后把所得的结果转化成百分数。

(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都用乘法计算。

解答这类问题时,要从反映两个数的倍数关系的那个已知条件入手分析,先确定单位“1”,然后确定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三)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这类应用题可以用方程来解,也可以用算术法来解。

用算术方法解时,要用除法计算。

解答这类应用题时,也要反映两个数的倍数关系的已知条件入手分析:

先确定单位“1”,再确定单位“1”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

一些稍难的应用题,可以画图帮助分析数量关系。

(四)工程问题

工程问题是研究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的问题。

这类题目的特点是:

工作总量没有给出实际数量,把它看做“1”,工作效率用来表示,所求问题大多是合作时间。

例题如下:

一件工程,甲工程队修建需要8天,乙工程队修建需要12天,两队合修4天后,剩下的任务,有乙工程队单独修,还需几天?

思路分析:

把一件工程的工作量看作“1”,则甲的工作效率是1/8,乙的工作效率是1/12。

已知两队合修了4天,就可求出合修的工作量,进而也就能求出剩下的工作量。

用剩下的工作量除以乙的工作效率,就是还需要几天完成。

四、比和比例应用题

比和比例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应用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中,比的应用题包括:比例尺应用题和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正、反比例应用题。

(一)比例尺应用题

这种应用题是研究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三者之间的关系的。

解答这类应用题时,最主要的是要清楚比例尺的意义,即: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根据这个关系式,已知三者之间的任意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未知的量。

例题如下:

在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城到B城的距离是8厘米,A城到B城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思路分析:

把比例尺写成分数的形式,把实际距离设为x,代入比例尺的关系式就可解答了。所设未知数的计量单位名称要与已知的计量单位名称相同。

(二)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这类应用题的特点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分成两部分或几部分,求各部分的数量是多少。

这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唯一接触到的不平均分问题。

这类应用题的解题规律是:

先求出各部分的份数和,在确定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最后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出各部分的数量。

按比例分配也可以用归一法来解。

例题如下:

一种农药溶液是用药粉加水配制而成的,药粉和水的重量比是1:100。2500千克水需要药粉多少千克?5.5千克药粉需加水多少千克?

思路分析:

已知药和水的份数,就可以知道药和水的总份数之和,也就可以知道药和水各自占总份数的几分之几,知道了分率,相应地也就可以求出各自相对量。

(三)正、反比例应用题

解答这类应用题,关键是判断题目中的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里的量,还是成反比例的量。

如果用字母x、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比值(一定),两种相向关联的量成正比例时,用下面的式子来表示:

kx=y(一定)。

如果两种相关联的量成反比例时,可用下面的式子来表示:

×y=K(一定)。

例题如下:

六一玩具厂要生产2080套儿童玩具。前6天生产了960套,照这样计算,完成全部任务共需要多少天?

思路分析:

因为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已知工作效率一定,所以工作总量与工作时间成正比例。

攻克小学应用题其实很简单,抓住重点,不受题面干扰,自然可以顺利解答啦!

[小学数学应用题课件]

篇6:六年级数学应用题课件

教学内容

“已知一个数与它几(百)分之几的差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以前学的简单的分数(百分数)除法应用题和“求一个数与它几(百)分之几的差是多少”的应用题的基础上教学的,这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它不像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那样易于理解和掌握。特别是将比单位“1”少几(百)分之几,转化为是单位“1”的几(百)分之几,往往容易出错。教材在这里,与简单的除法应用题有不同安排,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先用算术方法解答,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找出等量关系后用方程方法解答。两种解题方法,学生喜欢哪一种,由其选择。

本节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虽稍复杂一些,但基本解题思路与前面学过的应用题是一样的。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到与已知量对应的几(百)分之几。为使学生很好地掌握解题方法,教材安排了两道准备题作铺垫,并运用线段图作直观分析,教材编排的习题较多,应让学生独立完成,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通过学习“已知一个数与它几分之几的差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让学生能进一步、有兴趣地探索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就在身旁,从而也进一步加强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已知一个数与它几分之几的差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数量关系。

2、能用算术方法和方程方法正确解答“已知一个数与它几分之几的差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3、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有足够的信心学好数学,用好数学。

教学重点 正确解答“已知一个数与它几分之几的差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 求单位“1”的量用除法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先说出下面各题表示单位“1”的量,再回答问题。(投影出示)

(1)二月份用煤比一月份节约 ,二月份用煤是一月份的几分之几?

(2)现在每台洗衣机售价比原来降低 ,现在每台售价是原来的几分之几?

2、一桶水的 正好是15千克,这桶水重多少千克?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3。

出示例3:(小黑板出示)

学校六月份用水210吨,比五月份节约了 ,五月份用水多少吨?

(1) 学生读题,引导初步理解题意

分析:“比五月份节约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它表示把五月份用水吨数看作单位“1”,其中 是节约的,因此,六月份用水210吨是五月份的(1— )。

(2)学生试作线段图理解题意(二人板演,其余学生画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画图)。

画图指导:这条线段应平均分成几份?“210吨”用哪一部分表示,“节约 ”怎么表示?把哪一部分看成单位“1”,已知哪一部分,求哪一部分?

(3)师生共同讨论分析数量关系,教师板书对应关系

分析:这里作为单位“1”的量知道吗?要求单位“1”的数量是多少,根据六月份用水“比五月节约 ”,可以把五月份用水量看作单位“1”,学校六月份用水量是五月份的(1— )。也就是五月份的(1— )是210吨,求五月份用水多少吨,用除法计算。列出算式:210÷(1— ),并解答

(4)学生自己解答后(一人板演)核对。

(5)看线段图想,还有别的解题方法吗?

想:根据题意和线段图,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是什么?(五月份用水吨数×(1— )=210,根据等量关系独立列出方程X×(1— )=210,并求出方程的解和写出答案。)

(6)想一想:把“节约”改为“节约12。5%”该怎样计算?你是怎么想的?

2、试一试:

一种洗衣机现在每台售价1260元,比原来降低10%,原来每台售价多少元?

(1)学生自算。(一人板演,其余做在练习本上)(2)反馈,纠错。

3、提示课题并小结。

(1)今天学的这类题要求的是什么数量?那么已知的又是什么呢?

(2)小结:这类题的特征是单位“1”的数量未知,已知数量与已给的分率不相对应。因此在找到单位“1”的数量后必须先求出已知数量相当于单位“1”的几(百)分之几,再列出数量关系式,然后根据除法的意义用除法解答或假设单位“1”的数量为X,用方程方法解答。

三、巩固练习:练一练。

四、教学小结:强调解这类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篇7:六年级数学应用题课件

1、小华读一本120页的故事书,第1天读了全书的13。

(1)第1天读了多少页?(2)剩下多少页没有读?

2、小华读一本120页的故事书,第1天读了全书的13 ,第二天读了全书的14 ,

(1)第1天读了多少页?(2)第2天读了多少页?(3)还剩多少页没有读?

3、小华读一本120页的故事书,第1天读了全书的13 ,第二天读了余下的14 。

(1)第2天读了多少页?(2)还剩多少页没有读?(3)第1天读的页数是第2天的多少倍?

4、小华读一本故事书,第1天读了全书的13 ,第二天读了余下的14 ,还剩6页没有读。

(1)这本故事书共有多少页?(2)第1天比第2天多读了多少页?

5、小华读一本故事书,第1天读了全书的13 ,第二天读了余下的14 ,第1天比第2天多读20页。

(1)这本故事书共有多少页?(2)第1天读的页数是第2天的多少倍?

6、小华读一本故事书,第1天读了全书的13 ,第2天读20页,第3天读余下的14 ,还剩全书的38 没有读。

(1)这本故事书共有多少页?(2)还剩多少页没有读?

7、一辆摩托车以平均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行完了60千米的旅程。在回家的路上,它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30千米。问摩托车在整个来回的旅程中,平均速度是多少?

8、车站运来一批货物,第一天运走全部货物的13 又20吨,第二天运走全部货物的'14 又30吨,这时车站还存货物30吨。这批物一共有多少吨?

9、车站有一批货物,第一天运走全部货物的13 少20吨,第二天运走全部货物的14 多10吨,这时车站还存货物70吨。这批货物一共有多少吨?

10、车站有一批货物,第一天运走全部货物的13 少20吨,第二天运走全部货物的14 少10吨,这时车站还存货物110吨。这批货物共有多少吨?

11、车站有一批货物,第一天运走全部货物的13 多20吨,第二天运走全部货物的12 少25吨,这时车站还存货物37吨,这批货物一共有多少吨?

12、车站有一批货物,第一次运走全部货物的13 ,第二次运走全部货物的34 少16吨,这时正好全部运完,这批货物一共有多少吨?

13、车站有一批货物,第一天运走全部货物的23 少28吨,第二天运走这批货物的34 少52吨,正好运完。这批货物一共有多少吨?

14、化肥厂计划生产一批化肥,第一天生产了全部任务的16 ,第二天又生产了余下任务的14 ,第三天又生产了前两天生产后余下的15 ,结果还剩下50吨没有完成。问化肥厂计划生产化肥多少吨?

15、妈妈买回鸡蛋和鸭蛋共21个,其中鸭蛋占37 ;后来,妈妈又买回几个鸭蛋,这时鸭蛋占总蛋数的713 ,后来妈妈又买回来几个鸭蛋?

16、有一堆砖,搬走14 后又运来360块,这时这堆砖比原来还多了20%,原来这堆砖有多少块?

17、师徒俩合做零件200个,师傅做的25%比徒弟做的15 多14个,徒弟做了多少个零件?

18、有一条山路,一辆汽车上山时每小时行30千米,从原路返回下山时每小时行50千米,求汽车上山、下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9、师徒二人加工一批零件,师傅加工的零件比总数的12 还多25个,徒弟加工的零件数是师傅的13 ,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20、甲、乙、丙三个运输队共同运送一批货物,甲队运了这批货物的14 ,乙队运了一部分,丙队运了这批货物的13 ,正好全部运完。已知甲队比丙队少运了10吨,求乙队运了多少吨?

21、甲、乙两人去书店买书,共带去54元,甲用去自己钱的75%,乙用去自己钱的45 ,两人剩下的钱数正好相等。甲、乙两人原来各带去多少元钱?

22、甲、乙两队合修一条长2500米的公路,甲队完成所分任务的23 ,乙队完成所分任务的34 又50米,还剩700米没有修。两队所分任务各是多少米?

23、果园里种着苹果树和梨树。苹果树的面积比总面积的12 多4公顷,梨树的面积是苹果树的12 。求两种树各种了多少公顷?

24、中夏化工总厂有两堆煤,共重2268千克,取出甲堆的25 和乙堆的14 共重708千克。问甲、乙两堆原有煤各是多少千克?

25、甲、乙两个工人共同加工140个零件。甲做自己任务的80%,乙做自己任务的75%,这时甲、乙共剩下32个零件未完成。问甲、乙两个工人原来各需做多少个零件?

26、师徒两人共加工540个零件,师傅加工了自己所分任务的34 ,徒弟加工了所分任务的80%,两人剩下的任务正好相等。求师徒两人各分得多少个零件的加工任务?

27、学校买回两种图书,共220本,取出甲种图书的14 和乙种图书的15 共50本借给五年级(1)班同学阅读,问甲、乙两种图书各买回来多少本?

28、学校买来一批图书,其中文艺书占49 ,数学书占余下的1825 ,已知数学书比文艺书少20本。这批图书共有多少本?

篇8:图画应用题(一)

图画应用题(一)

图画应用题(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36页小兔图、青蛙图,36页“做一做”,39页练习七第15题。

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看懂图意,知道先告诉了什么,又告诉了什么,求什么?以及括号和问号各表示什么?

2.学写算式中的第二个加数或减数,知道相加或相减的得数写在什么地方。

3.能正确计算,并知道算式中各部分表示什么。

4. 学生通过观察图画,能看懂图意。

5.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用三句完整的话表达图意。

6.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动脑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图画应用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看懂图意,知道括号和问号各表示什么。

2.引导学生会用三句话表达图中先告诉什么,又告诉什么,求什么。

3.教学生学会填写算式,正确解答。

教学难点

青蛙图“用哪个数减去跳到水中的2只?”

教具、学具准备

电脑软件。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  填空。

7        7        7         7         7          7

5     2  3     4  1     6   2     5   4     3    6     1

3+4=     7-2=     2+5=     7-1=

1+6=     3=2=     7-5=     7-0=

6+1=     7-3=     4+2=     7-4=

1、口算

2

、出示苹果图,指名看图填写算式。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

现在请同学们看一幅特别有趣的图画。

2.出示小兔图。

(1)教师边指导学生看图,边用生动的语言讲述,草地上有4只小白兔在采磨菇,有只小兔发现对面还有几个小伙伴,就喊,“快来呀!这儿有很多磨菇”(出示右边的只三小兔)数一数从右边又跑来几只小兔?(3只)(同时在外面画一个圈)合起来一共有几只小兔?”

(2)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用三句完整的话说说图中表示的意思。

(引导学生边看边说。)草地上原来有4只小兔,又跑来3只,现在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兔?

(3)认识大括号和问号。

同学们知道,用圈把两群小兔圈在一起是表示求一共有多少只小兔?现在我们不画圈,教你们认识一个符号。(在两群小兔下面画一个大括号再在括号下面写“?”)这叫括号,表示把两群小兔合起来,(做手势)这叫问号,表示多少或几。括号和问号的意思是把两群小兔合起来求一共有多少只?

[反馈] 括号表示什么?合起来用手势表示。问号表示什么?

(4)引导用三句完整的话说说图中先告诉了什么?又告诉了什么?求什么?

(对口述有困难的学生加以引导,要求语言逐渐精练。)

(5)教写算式。

原来有4只小兔,在算式中先写上“4”,又跑来3只,把“3”写在□里,把4只和3只合起来,求一共有多少只?用加法计算,在“4”和“ 3”的中间写上“+”.数一数4只加3只是几只?(7只)把7写在后面的“□”,4加3等于7,写上“=”.我们平时写算式时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写4,写上“+”,写上3,写上“=”,最后写上得数7.“4+3= 7”

(6)看36页小兔图,把算式填写完整,然后订正。

(7)齐读算式并说说算式中的'4、3、7各表示什么?

3.出示青蛙图。

(1)先出现荷叶上的7只青蛙,让学生数一数,然后向右抽拉边上的2只,(表示跳入水中的2只)让学生说一说现在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荷叶上原来有7只青蛙,跳进水里2只,荷叶上剩下几只青蛙?)

(2)引导学生说明图意。

(3)教师在青蛙图下面画上括号,写上7只,引导学生讨论表示什么?括号下面写上“7只”是先告诉了我们一共有7只青蛙,像这样给出了数,就可以直接用,跳进水里的2只表示从哪里跳进水里?荷叶上还有青蛙是剩下的,写上“?”表示要求的是跳进水中2只后还剩几只?

(4)图中先告诉了什么,又告诉了什么,求什么?引导学生用三句话说一说。(先同桌互说,然后再对大家说)

(5)指导学生写算式。

荷叶上有7只青蛙,写上“7”,跳到水里2只,在□里写上2,求还剩几只,用减法计算。在7和□之间写上“-”,为什么从7只里面减去2只?(引导学生明确是从7只里面游走了2只,求剩下几只?所以从7里减去2,剩下5只,也就是等于“5”,写上“=”,在□里写上5.“7-2= 5”

(6)齐读算式,说说算式中各部分表示什么?

4.课堂练习

1.“做一做”图1

先让学生仔细看图,说说图中表达了什么意思?

提问,括号和“?号”各表示什么?图中告诉了什么?又告诉了什么?求什么?引导学生用三句完整的话表述出来。指名在黑板上填写算式。其他在书上写,集体订正。

2.“做一做”图2

学生看题后,在小组内用三句完整的话说图意,然后填写算式,然后全班订正。

三、巩固发展

1.判断正误,并改正。

2.练习七第15题

(1)先说一说每一幅图各表示什么意思?

(2)再把算式中的□填完整。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了哪些内容?明白了什么?(引导学生自己总结)

篇9:数学应用题教学的课件

数学应用题教学的课件

教学内容:课本第18-19页例5,练习五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学会分析解答有关倍数的三步应用题。

使学生进一步学会用线段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

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用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板演。

华山小学三年级栽树56棵,四年级栽的树是三年级的2倍。三、四年级一共栽树多少棵?

2.全班同学根据线段图提问题。

20个

篮球:

是篮球的3倍?个

排球:

?个

?个

先编题,再列式。

(1)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有篮球20个,排球是篮球的3倍。有排球多少个?

20×3=60(个)

(2)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有篮球20个,排球是篮球的3倍。篮球比排球多多少个?

20×3-20=40(个)

有篮球20个,排球是篮球的3倍。篮球、排球共多少个?

20×3+20=80(个)

编题后把问题在线段图上表示出来。

订正板演题时要说出解题思路。

二、学习新课。

1.新课引入。

把复习题增加一个条件,即“五年级栽的比三、四年级栽的总数少10棵”,把问题改成“五年级栽树多少棵”,像这样的问题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板书:应用题)

2.出示例5。

华山小学三年级栽树56棵,四年级栽树是三年级的2倍,五年级栽的比三、四年级栽的总数少10棵。五年级栽树多少棵?

(1)读题,理解题意,读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并和复习题比较有什么地方不同。

(2)引导学生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三年级栽56棵 四年级栽的是三年级的2倍

五年级栽?棵 10棵

(3)学生独立思考,试算。

(4)集体讨论、互相交流,说思路。

教师提出:要求五年级栽树多少棵,根据题里的条件能直接算出来吗?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引导学生分析、叙述自己的思路。

(求五年级栽树多少棵,必须知道三、四年级栽多少棵。三年级栽树的棵数已经知道,四年级栽树棵数没直接告诉,所以先求四年级栽多少棵,算式为56×2=112(棵),再求三、四年级的总数,算式为56+112=168(棵)。因为五年级栽的棵数比三、四年级栽的总数少10棵,所以最后用总数减去10棵:168-10=158(棵))

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1)四年级栽多少棵?

56×2=112(棵)

(2)三、四年级共栽多少棵?

56+112=168(棵)

(3)五年级栽多少棵?

168-10=158(棵)

答:五年级栽树158棵。

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如果题中五年级栽树的条件改为“五年级栽树的棵数比三、四年级栽的总数多10棵”,怎样求五年级栽的棵数?

(用三、四年级栽的总数加上10棵,168+10=178(棵)。)

(5)求三、四年级栽树的总数还有别的比较简便的方法吗?

提示:从倍数关系上考虑,谁是1倍数?三、四年级的总数是几倍数?怎样求三、四年级的`总数?

(四年级栽的是三年级栽的2倍,三年级栽的是1倍数,四年级栽的是2倍数,三、四年级栽的总数是2+1=3倍数:56×(2+1)=168(棵),然后再加上10棵,就是五年级栽的棵数:168+10=178(棵)。)

小结:

解答应用题要认真审题,理解题意是基础,分析数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采用什么方法分析要因题而异,由于解题思路的不同,解题方法也不一样,解题步骤也不一样,因此要灵活运用。

三、巩固反馈。

1.先画图,再解答。

学校举行运动会。三年级有35人参加比赛,四年级参加的人数是三年级的3倍,五年级参加的人数比三、四年级参加的总人数多12人,五年级参加比赛的有多少人?

2.看图解答。

小明集邮45张 小强比小明集邮的5倍少20张

两人共集邮?张 20张

3.条件有变化、先讨论、独立解答,再集体交流。

学校里有柳树36棵,松树比柳树少12棵,杨树的棵数等于松树和柳树总数的4倍。有杨树多少棵?

(订正量明确:题目要求“杨树有多少棵?”这句话本身数量关系不明显,因此可以根据已知条件的关系找出新的数量,直到时所求的问题。)

四、全课总结。

引导学生说出怎样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五、作业。

练习五第1~3题。

附板书设计:

三步应用题(二)

例5 华山小学三年级栽树56棵,四年级 简便算法:

栽树的棵数是三年级的2倍,五年级栽的 56×(2+1)=168(棵)

比三、四年级栽的总数少10棵。五年级栽 168-10=158(棵)

树多少棵? 练习·看图解答

三年级栽56棵 四年级栽的是三年级的2倍 小明集邮45张 小强比小明集邮的5倍少20张

两人共集邮?张 20张

五年级栽?棵 10棵

(1)四年级栽多少棵?(1)小强集邮多少张?

56×2=112(棵)45×5-20

(2)三、四年级共栽多少棵?=225-20

56+112=168(棵)=205(张)

(3)五年级栽多少棵?(2)两人共集邮多少张?

168-10=158(棵)45+205=250(张)

答:五年级栽树158棵。 答:两人共集邮250张。

篇10:图画应用题教学反思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差,在说图意时表述不准确,还参杂着一些其它信息,所以在说图意时,很少有人主动举手发言,故而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不高,从一开始就需要教师一句一句的教,以至于课堂节奏有点掌握失调。但是我觉得一年级图画应用题教学,更多的是让学生看着图说说这幅图中要告诉我们的意思是什么,并不单单符号所表示的含义,因此,我一直坚持让学生说条件,提问题,逐步过渡到说完整的应用题,其实不仅是一年级、二年级甚至更高年级的图文结合题,也要让学生完整的表述出来。而这对学生理解后面的纯文字应用题,加强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形成解题策略,有很大的帮助。

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18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

人教版2位数加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加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

《用数学》集备教学设计

加法教学设计

二上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9加几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四年上册(第八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9加几》教学设计

数学《图画式应用题》课件
《数学《图画式应用题》课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数学《图画式应用题》课件(精选10篇)】相关文章: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23-04-03

得数是8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及说明(苏教国标版一年级教案设计)2023-06-19

二年级语文全册教案2022-08-18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教研计划2023-01-12

[信息技术]识字教学与计算机效益2022-05-07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分类教案第二课时上下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2024-03-31

复习(1)10以内的加法表和减法 教学教案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2023-03-12

苏教版上册教材分析(苏教国标版一年级教案设计)2024-02-08

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除法的教案2022-11-26

8的乘法口诀教案设计2022-09-08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