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顺序结构程序教学设计

时间:2022-08-19 08:00:54 更多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人教版顺序结构程序教学设计(精选20篇)由网友“白大仙”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人教版顺序结构程序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您。

人教版顺序结构程序教学设计

篇1:《程序的顺序结构》课堂教学反思

《程序的顺序结构》课堂教学反思

一、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对VB的常量、变量、表达式及常用函数有所了解。顺序结构是三大编程结构的入门,学生初次接触编程结构比较难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程序设计与实际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相联系。

二、教材分析

本课设计基于中山市教研室编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3课:《程序的顺序结构》。为了激活学生对顺序结构的学习兴趣,我引用了广州教材的画圆的实例,让学生初步了解程序的三种结构,对顺序结构编程重点掌握,并逐步把顺序结构编程思想向解决其它问题迁移。

三、授课过程分析

1、亮点

本节课的设计能很好地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新课,通过学生天天见的作息时间表的执行让学生对三种程序的结构有初步的了解,通过广州教材的画圆的实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本节课的两个难点输入函数Inputbox和画圆函数Circle的理解与使用得到突破。

例题设计思路:

例题1“已知圆的半径;输出园的面积” 例题2“输入一个圆的半径;输出圆半径和面积。”(InputBox函数的使用)。 例题3“输入一个圆的半径;输出圆半径和面积,并画出这各个圆。”(Circle函数的使用)

学生通过上机实践学案上由浅入深的例题练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部分都能使用赋值语句、输入和输出语句来实现顺序结构,解决VB顺序结构编程的一些简单习题。

2、不足

这堂课用时49分钟,比正常上课时间略长4分钟。知识讲解环节停留时间较长,特别是通过学生完成学案1的生活例子来理解程序的三种结构特点耗时较多,没有控制好上课时间,导致后来学生上机实践时间不够充裕。知识讲解环节应该更紧凑些,给学生留更多上机实践的时间。另外,在整体教学有部分学生的学习状态没有得到关注,希望在以后的课堂上有所改进。注意兼顾个别学习吃力学生,并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进度,发掘和发挥不同差异的学生的特长。

四、授课结果分析

从学生课后交来的学案进行分析,绝大部分同学都能顺利地完成学案的例题。通过学案的'教学评价表分析,全班53个学生填写评价表,评价指标有6项,全部掌握的学生达39人次,掌握4项以上的10人,不熟练掌握的4人。全部掌握的比率达73%,这个数字很鼓舞人心。总结中发现,在讲授编程的这种相对枯燥的课程时,教师教学设计一定要巧妙,密切联系生活的例子,把难理解的编程原理让学生通过生活实例来理解,在课程设计中应当充分利用例题修改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学生对程序的体验修改,克服学习过程中的畏难情绪,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究和思考中培养探索精神。

篇2:设计分支结构的程序教学反思

设计分支结构的程序教学反思

《丁字路口的选择-设计分支结构的程序》教学反思 康桥初级中学 王琪 选择结构是程序三种基本结构中较为简单的一种。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掌握了算法与程序设计的一些基本知识,并且在数学里有过算法基础,理解起来较为容易。 本课只涉及到了分支结构的单分支和双分支结构,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和解读,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分支选择结构实现条件判断控制。(2)能够运用分支选择结构设计编制程序解决问题。(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对问题解决方法的理解。2、过程和方法:经历分析、归纳、实践,掌握IF 语句的格式和功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完善和编写程序,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习惯。(2)培养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和设计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积极心态,通过趣味性教学,使同学们保持高涨的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总的来说整堂课的效果还是令人满意的,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兴趣,大部分学生能够完成老师布置的实践任务,从开始到结束,课堂气氛都很好。这表明学生不仅能够理解选择结构的用法,而且能够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程序的选择结构。 本课之所以比较成功,我感觉课堂教学引入和教学环节设计最为关键,这对学生是否有兴趣参与课堂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首先通过一个“学生朗读并翻译”的过程导入教学新课,一开始学生会被教师的教学行为深深吸引是因为学生不明白,“信息技术课”怎么突然变成“英语课“了?随着教师导入语的展开才释然,既成功引起学生的注意,也顺利过渡到新知。然后我又通过同学们生活经验“保险柜”让学生体验利用选择结构能够解决身边许多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够很快地理解什么是选择结构。然后布置任务让小组进行合作交流完成,整节课的内容过渡自然,课堂节奏紧凑,能很好地激发学生产生继续探究、继续学习的愿望,整堂课在欢乐和和谐中度过程序的选择结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本课的不足之处是,由于信息技术课时紧(一个星期1节课),每一堂课都必须在保证完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深挖教材,达到课堂高效的教学目的,而本课由于本人过分考虑到学生之前未接触过程序,担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困难,所以在关系表达式if语句讲的`比较浅显;另外,由于学生对程序掌握的程度不同,应该为学生提供难易程度不等的实践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完成相应的任务,用这种分层教学的方式可以保证不同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的学生各有所得,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以上是我对《丁字路口的选择-设计分支结构的程序》一课的一些想法,这些想法在具体实践中可能还会遇到一些问题,然而能够发现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也是可喜的,至少它能使我们认识到教学上的不足,从而改进教学,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篇3:程序的选择结构教学反思

选择结构是程序三种基本结构中较为简单的一种。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掌握了算法与程序设计的一些基本知识,并且在数学里有过算法基础,理解起来较为容易。

本课只涉及到了分支结构的单分支和双分支结构,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和解读,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理解选择结构的含义;2、掌握If语句中两种分支结构的语法格式;3、能够运用If语句两种分支结构解决实际问题。为了达到这三个教学目标,我没有完全按照教材上的设计来组织教学,而是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并且采用了与书本不同,但更加简单有趣的画圆案例,然后通过半成品加工的方法,逐步深入地讲解本课知识。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高效可行的。

总的来说整堂课的效果还是令人满意的,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兴趣,大部分学生能够完成老师布置的实践任务,从开始到结束,课堂气氛都很好。这表明学生不仅能够理解选择结构的用法,而且能够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本课之所以比较成功,我感觉课堂教学引入和教学环节设计最为关键,这对学生是否有兴趣参与课堂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我首先通过一个“猜价格,奖U盘”的游戏导入教学新课,马上就活跃了课堂气氛,一下就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的兴趣,然后我又通过同学们倍感亲切的QQ登陆程序让学生体验利用选择结构能够解决身边许多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够很快地理解什么是选择结构,并且在此基础上,我通过半成品加工的方法步步深入地引导学生逐渐完善程序,从而引出选择结构又分单分支和双分支两种结构。在学习这两种结构过程中,我们通过画出满足条件的圆的例子,从而引出关系运算符和逻辑运算符的内容,整节课的内容过渡自然,课堂节奏紧凑,能很好地激发学生产生继续探究、继续学习的愿望,整堂课在欢乐和和谐中度过。此外,在教学设计中我安排了大量的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更加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对程序设计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严谨的思维习惯,激励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从而提升同学们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认识。

本课的不足之处是,由于信息技术课时紧(一个星期1节课),每一堂课都必须在保证完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深挖教材,达到课堂高效的教学目的,而本课由于本人过分考虑到学生之前未接触过程序,担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困难,所以在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等环节上讲的'过多,导致后面没有更多时间对选择结构的知识进行进一步加深和拓展,从而使得本课内容比较“单薄”。 其次,在内容上可以做出调整,将if语句的单分支、双分支两种分支结构的内容放在一起呈现给学生,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在对比中收获更多知识;另外,由于学生对程序掌握的程度不同,应该为学生提供难易程度不等的实践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完成相应的任务,用这种分层教学的方式可以保证不同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的学生各有所得,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以上是我对《程序的选择结构》一课的一些想法,这些想法在具体实践中可能还会遇到一些问题,然而能够发现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也是可喜的,至少它能使我们认识到教学上的不足,从而改进教学,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篇4:程序的循环结构教学反思

这堂课用时53分钟,比正常上课时间略长8分钟。知识讲解环节停留时间较长,重点讲解For循环结构的格式及执行过程。与教材不同之处,我引入同心圆的范例,这是借鉴广州教材。之前学生学习过画一个圆,那么画十个圆又如何画呢?用十个circle语句吗?这时引入循环结构,让学生观察这十个circle语句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学生回答:圆心点相同,半径不同,半径之间差额相同。这时在PPT上指出初值、终值和步长,学生就很容易理解。接着列出For循环语句的格式,根据格式让学生做填空,变量、初值、终值、步长、循环语句、下一个变量等,为了加深对该语句的理解,我再引入流程图,强调循环控制条件和循环变量。流程图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图上,循环变量如何变化,它对循环体有什么影响,通过一个人物情景游戏,很好地演绎了这个过程。接着又显示一段有错误的循环语句,让学生找出其中的问题,并修改。在知识运用和知识延伸环节都是围绕画圆,通过改变circle语句中坐标和半径,绘制更多丰富图形,而这里的关键就是要引导学生用好支架,深层思考循环变量对坐标和半径的改变。同时循环体也从执行一个语句延伸到执行两个语句。知识迁移是运用循环思想解决数学问题。

不足之处,没有控制好上课时间,有部分的讲解过于拖沓。知识运用环节,绘制更丰富的图形,应该依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适当删减,给学生留更多上机实践的时间。另外,有部分学生的学习状态没有得到关注,小组的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希望在以后的课堂上有所改进。

从效果上来看,学生最后来完成教学评价表,全班55个学生填写评价表,评价指标有7项,全部掌握的学生达41人次,掌握4项以上的10人,不熟练掌握的.4人。全部掌握的比率达75%,这个数字很鼓舞人心。信息学竞赛培训我做了很多年,给选拔出来的优等生讲循环结构,都要相当时间来讲解和消化。而这堂课,利用最近发展区的原理来进行教学设计,在一个程度较好的班级,就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是很让人高兴的。再次证明,走教学研究之路,必将事半功倍。

篇5:《数的顺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通过填写“百数表”,进一步明确百以内数的顺序,加深对百以内数的认识。

2、过程目标:使学生通过观察“百数表”,探索并发现“百数表”中数的排列规律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数学思考,进一步增强数感。

3、情感目标: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体验合作交流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

能对100以内的数按顺序进行整理,掌握百数表中数字排列的基本规律。

【学习难点】

自主探求规律,灵活运用规律。

【学习准备】

水彩笔,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完成“百数表”,明确数的顺序今天,数字王国的数字宝宝们正在进行比赛,看谁先找到自己的家。你们看,哪些数字宝宝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家?

1、出示教科书第35页例题中的表格,要求学生把表中已经填出的数分别读一读。让学生先整体观察这张未填满的百数表,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这张表中一共可以填多少个数?你是怎么知道的?(横着数十行,竖着数也有十排)我们把它叫做“百数表”(板书:百数表),今天我们就通过百数表来学习百以内数的顺序。板书课题:数的顺序你能帮其他的数字宝宝找找家吗?请小朋友们把它们全部写出来吧!3、学生各自填表,教师巡视。

4、核对,检查。

5、找数活动如:请学生从36读到44请学生从57往后数5个数师问: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生答)55前面一个数是多少?与50相邻的两个数是多少?

二、观察“百数表”,引导发现规律师:刚才,小朋友们很快就帮数字宝宝找到了自己的家,那你们想不想帮它们涂涂颜色?下面我们就来进行涂色比赛。请男生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女生给个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看谁涂得又快又好!

(一)1、横着找规律

(1)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学生完成后,问:十位上是3的数在“百数表”中什么位置?这样的数一共有多少个?学生齐读这行数。说说你有什么发现?生:这些数十位上……(前九个数十位上都是1)个位呢?……(就是依次多1)谁来完整地说说我们的发现?还有谁想说的?

(2)你也选几行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和同桌说说你的发现。

(3)全班交流(指名2位学生)(我读的是我发现了)横着看,第2行的前九个数十位上都是1,第3行的前九个数十位上都是2,第3行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所发现的规律,如:每一行数的个位上分别是1、2、3……0;每一行数的前九个数十位上都相同,最后一个数的十位上比前九个数多1;每一行数中,后一个数总比前一个数大1,前一个数总比后一个数小1等等。

(4)师小结:横着看,每一行,前9个数的十位都不变,个位依次多1,最后是个整十数。

(5)练习

2、竖着找规律

(1)给个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学生完成后,问:个位上是3的数在“百数表”中什么位置?这样的数一共有多少个?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竖着选几排数分别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呢?

(3)全班交流。(我读的是我发现了)竖着看,第1排的个位上都是1,第2排的个位上都是2,第3排找一找:个位是5的数有哪些?(第5排)个位是0的数呢?(第10排)

(4)师小结:竖着看每一排的个位都不变,十位从上到下依次多1,也就多了1个十。从下往上看呢?(依次少1个十)也就是说,上下两数相差10。

(5)生自己说一说竖排的规律。

(6)练习

(二)、斜着找规律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给一些数字宝宝涂上了漂亮的颜色,还有一些数字宝宝也想涂一涂颜色,你们愿意帮帮它们吗?给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涂上粉色。学生完成后

问: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在“百数表”中什么位置?这样的数一共有多少个?读一读。

(三)、你从表里还能发现哪些有趣的排列?斜着看:个位与十位数字相加的和是9……三、勇闯智慧岛第一关:我会填

(1)、比99多1的数是。比60少1的数是()。92后面连续5个数是()。

(2)按照百数表的顺序填数。3388第二关:我会选35、57、75、95、25、56、28、15、50、55个位上是5的数是()。十位上是5的数是()。第三关:我会猜王医生从1号病人看起,现在要看第35号病人、已经看了多少病人?

四、回顾全课,整理收获。今天我们一起通过整理百数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顺序,你知道了哪些百数表的知识呢?五、重填“百数表”,启迪新的思考启发:这节课我们通过填教科书上的“百数表”以及看表、用表,进一步认识了100以内数的顺序,并发现了许多有趣的规律。想一想,除了刚才的这种填法,还可以用其他方法填“百数表”吗?请感兴趣的同学课后按自己的设计再填一填。

板书设计:数的顺序十位是3的数有:30313233343536373839个位是3的数有:3132333435363738393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112233445566778899

【教后反思】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的数以及会读写100以内的数之后进行教学的。在教学开始前,通过对上节课内容的简单复习让孩子对于新的知识不是那么的陌生。在听了各位老师对我的课程点评之后发现这节课中有很多的不足之处。

首先是课前的准备还是不是很充分,在课堂进行当中对于自己课件的熟悉程度不够深。

其次在课堂中对于学生的引导不是很到位,对于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出现的不完整没有进行及时的纠正。最后就是对于课程中出现的`“百数图”中规律的研只是浮于表面,没有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同时,这次讲课的过程当中我还意识到自己的板书很不到位。

今后我会有意识地自问:我备课了吗?没有认真研读课标与解读也是我的一大弊端。今后一定抽出时间认真学习理论知识,为自己充电。

在研究教材、教参的过程中,一定要反复考虑本课的知识点,思考每道题目的出题意图,联系整套教材,以便迁移与运用。思考教学目标,切实按照目标进行课程设计。重、难点以及用何种方法突破。

最后再落笔进行教学设计。

总之要好好认真细致地备课,备教材,备教参,备学生。

篇6:数的顺序教学设计

一、自主活动,感受数的顺序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请同桌同学相互从1数到100,看谁数得又对又快。

生:同桌同学相互从1数到100。

师:同学们翻开书第33页,请做例7。

生:认真填表,思考题中所提的问题。(同时,老师准备好例7挂图,请一位同学把挂图中的表填好。)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同学们填得对不对。

生:共同反馈,加强对100以内数的顺序的记忆。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例7中的三个问题。

生:同学们讨论。

师:从表里我们可以看到哪些有趣的排列?

生1:第一列数个位上的数字都是1,十位上的数字从第二位起,分别是1、2、3、4、5、6、7、8、9。每个数都比它上边的数大10。

生2:最后一列上的数分别是10、20、30、40、50、60、70、80、90、100,每个数都比它上一行的数大10。

……

师:刚才我们共同学习了例7。现在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拍手掌,从100数到1:“100、99……”。

二、小组活动,探索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

师: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做游戏。与老师出示的75相邻的两个数都是75的好朋友,请同学们帮助老师找出来,写在你手中的纸卡上。

生:全班同学们在纸卡上写数字。

师:请同学们把75、74、76这三个数按照数的顺序写出来。然后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谁大,谁小,谁最大,谁最小,为什么?并且用不等号表示它们的大小关系。

生:同学们写出三个数的顺序后,在小组内交流各自对三个数大小的见解。

师:请小组派代表汇报你们组的结论。

生:全班学生反馈。76比75大l,75比74大l,76最大,74最小。

师:48、40、49谁大?谁小?为什么?谁来说说。

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师:74、75、76与40、48、49这两组数有什么共同特点?怎样比较这样一组数的大小?请小组讨论。

生:讨论出这两组数的共同特点是:十位上的数相同,即有相同的几十个。因此,比较大小时,只要比较个位上的数字的大小即可。得出:比较十位上数字相同的数的大小,只要比较个位上的数字的大小,个位上数字大的数大。

师:老师出示数30,比它小的整数十数都是它的好朋友,请同学们在纸卡上帮助老师写出它的好朋友。

生:写出数10、20。

师:请同学们把30、10、20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然后在小组内相互说说这三个数谁大,谁小,谁

最大,谁最小,为什么?

生:写出数的顺序,并在小组内交流10、2O、30大小关系。

师:请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10、20、30大小的关系。

生:因为两个10的和是20,所以20大于10;又因为20加10得30,所以30大于20,大于10。30最大,谁最小。

师:请同学们在纸卡上写出比50大的整十数。并在小组内说说谁比谁大几十,谁比谁小几十。

生:小组活动,完成老师提出的要求。

师:请同学们把黑板上的小人手中的卡片放在正确的位置上。

生:学生填卡片,然后师生再共同反馈。

师:同学们做得都挺好,但38<45,有的同学做错了,为什么38小于45,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议一议。

生:小组议论。

师:谁能说一说为什么38小于45

生1:38比40小2,而40比45小5,因此38比45小。

生2:38是三十多个,而45是四十多个,四十多个比三十多个大。所以38小于45。

生3:拨计数器,也可以得出38比45小。边拨计数器边说。

生4:……

师:请同学们在○中填上“<”或“>”号。

28○9642○3837○84

生:解答。

师:这三组数有什么特点?怎么比较这样数的大小,小组内讨论。

生:它们的十位上的数字不同,比较这样数的大小,只看十位上的数字,哪个数的十位上的数字大,这个数就大。

师:请同学们做书上第34页的“做一做”。

篇7:数的顺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页例1以及相关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闭莆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知道前面的数小、后面的数大的数的排列规律,发展学生的数感。

2迸嘌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经历对数的顺序的探究过程,从中获得价值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知道前面的数小、后面的数大的数的排列规律,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小朋友们前面学过了数数,谁能从38数到52?

抽学生数数。

教师:现在同桌的一个同学从49数到68,另一个同学检查他数得对不对,数完以后再交换成另一个同学数。

同桌的学生相互数数。

教师:同学们数对了吗?其实你们刚才在数数的时候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数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数的顺序。

板书课题。

[点评:数数就是按数的排列顺序数的,所以从数数引入课题,学生很快就能找到这节课所学知识与前面知识的联系,这样能有效地应用前面所学知识来推动新知识的学习,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知结构。]

二、探索新知

1.发现数的排列规律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数字图片。

教师: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比赛,请你将教科书13页的例1的表格补充完整,看谁填得又对又快,开始。

学生填完以后抽一名学生把结果拿到视频展示台展示,进行集体订正。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这张表格,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

教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小组的发现和同学们分享?

教师组织学生汇报结果,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发现,学生可能主要有这样几个发现:

(1)横着看。

从左往右看,前一个数都比后一个数少1,反之多1。

从第二排起,每一排上的数除了最后1个数以外,十位上的数都是相同的。

(2)竖着看。

从上往下看,下一个数比上一个数多10,反之减少。

每一竖列个位上的数相同。

(3)斜着看。

有一斜行是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都是相同的数。

每一斜行都有一些排列规律。也许学生还有其他的发现,只要学生说得有理,都可以给予肯定。

教师:小朋友们真能干,发现了这么多的规律,下面我们就运用这些规律来解决一个简单的问题。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39。

教师:如果不看书上的表格,你知道39的左面是哪一个数吗?右面、上面和下面呢?

要求学生根据刚才发现的规律说出:39的左面是38,右面是40,上面是29,下面是49。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教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这些规律,不过在这个表格里还藏着一个很重要的规律。刚才我们在按顺序从1数到100时,你能发现哪些数小,哪些数大吗?

根据教师的引导,学生不难发现在按顺序从1数到100时,越往后数数就越大。

教师:对了,书上的小女孩也发现这个规律,将数按顺序排列以后,前面的数小、后面的数大。

教师板书。

教师:你知道什么叫前面,什么叫后面吗?

引导学生说出按数的顺序写数时,先写的数就叫做前面的数,后写的数就叫做后面的数。

教师: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规律,我们可以根据这个规律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比如37和59谁大谁小?

学生:59比37大,37比59小。

教师:你们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说出:在数数的时候,我们是先数37再数59,根据“前面的数小、后面的数大”这个规律,37在59的前面,说明37比59小,59在37的后面,说明59比37大。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这个规律完成书上17页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抽学生汇报答案,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让学生说出排在50前面的数都比50小,排在50后面的数都比50大。

2.培养学生数感

教师:刚才同学们用“前面的数小,后面的数大”的规律完成了连线,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想问同学们,48,27……这些数都比50小,这些比50小的数都是一样大的吗?

学生:不是。

教师:那么在48和27中,哪个数比50小一些,哪个数比50小得多呢?

学生:48比50小一些,27比50小得多。教师: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回答:虽然48和27都比50小,但是从表格上来看,48离50比较近,而27离50比较远。

教师:对了,当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小,但是这两个数又离得比较近时,我们就说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小一些;而如果这两个数离得比较远时,我们就说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小得多。

教师板书:小一些、小得多。

教师:你还能说出一些比50小一些的数吗?

学生回答略。

教师:比50小得多的数还有哪些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刚才我们知道了怎样判断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小一些还是小得多,谁能说出比50多一些或多得多的数?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板书:多一些、多得多。

学生回答略,只要学生说得合理都给予肯定。

教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猜数游戏”。

完成书上15~16页课堂活动。先由教师做示范,再让同桌两个同学相互猜数。

[点评:在新课的教学中,一是重视学生发现规律的过程,二是重视学生对规律的应用。在学生发现规律的过程中,简单的规律就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而一些难度大一点的规律,比如“前面的数小,后面的数大”的数的排列规律,就由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教学中采用学生发现一个规律就应用一个规律,这样一方面可以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同时又通过规律的应用,加深学生对规律的理解,提高学生对数的排列规律的掌握水平。数感也是数的排列规律应用的一个部分,教学中沟通了数的排列规律与数感的联系,让学生掌握按数的排列规律,从数的排列中两个数“距离”的远近决定选用“大(小)一些”还是选用“大(小)得多”来描述两个数大小比较的结果,这样学生可以从根本上理解这些词的含义,提高学生对数概念的掌握水平。]

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上15~16页练习三第1,2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回答略。

篇8:数的顺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学会比较10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3.能正确地运用“<”、“>”或“=”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教学难点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

1.口算:

14-8= 15-7= 9+4=

12-7=

8+9=

7+5= 13-6=

11-3=

2.开火车从1数到100.

3.填空.

(1)38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2)25里有( )个十和( )个一.

(3)( )个十和( )个一组成23.

(4)4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 ).

4.在○里填上“>”、“<”或“=”.

14○14 18○15

19○20 9○13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7.

(1)填表:

指导学生打开教科书第33页看例7,按照数的顺序,在空格里填数,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2)分组讨论.你从表里看到哪些有趣的排列?

学生小组内发言,教师提醒学生要有序地观察.如:横看、竖看、斜看等.

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有序地汇报排列规律.如:

①每行10个数,第一行给出的数都是双数,要填的都是单数.

②每一行个位上的数都相同.

③左上角和右下角相邻两数相差11.

④每一横行都是从小到大排列,每一竖行都是从小到大排列,横看、竖看、斜看后面的`数都比前面的数大.

如果学生能回答出第④点,教师可让学生具体举例说明谁比谁大,并追问:你们还能看出哪个数比哪一个数大?(通过观察数目表,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为比较大小做好准备.)

(3)看数目表找数.

①第3行第9个数是多少?第8行第5个数呢?你发现这两个数有什么关系?

第6行第3个数是多少?第7行第3个数呢?

②55前面的一个数是多少?后面的一个数呢?你发现这三个数有什么关系?64和66中间的数是多少?这三个数有什么关系?

③同桌互相提问.

2.完成教科书第33页“做一做”.

3.教学例8.

(1)教学例8左题.

①指名学生表述图意. 板书:25 23

②讨论:25和23哪个数大,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已经有了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的基础,教师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说出:25是由2个十和5个一组成,23是2个十和3个一组成,所以25>23;或者根据数数时25在23后面,所以25>23.板书:“>”

③填空:38○35 49○46 86○89

(2)教学例8右题.

①出示计数器比较,同桌互相说说计数器上的珠子所表示的数各是多少,再比较它们的大小.

②汇报结果,指名板演.

(3)总结.

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先看十位上的数,如果十位上的数不相同,那么谁大这个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这时,谁大,这个数就大.如果个位上的数也相同,这两个数就相等.

4.完成教科书第34页“做一做”.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随堂练习

1.填一填.

(1)49后面的一个数是( )

(2)58前面的一个数是( ),后面一个数是( )

(3)比90小1的数是( ).

(4)

(5)

2.说一说,是对还是错.

(1)59>51( )

(2)65>56( )

(3)78>87( )

(4)比50少1的数是51( )

篇9:《位置与顺序左右》教学设计

《位置与顺序左右》教学设计

背景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的内容《位置与顺序左右》。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上下,前后、左右的认识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认识还不成熟,学生还不能很准确表述方位,尤其对左右方位的判断就更困难一些,从心里学的角度分析:一年级儿童对左右的概念正处于比较固定化地辨识自己的左右方位这一阶段。所以《左右》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之后安排的。本课时教材安排了例1和例2两个例题,例1感知自身的左右,例2体验左右的相对性。完成例1、例2的教学,教材让学生充分经历各种与左右相关的实践活动全面领会左右的意义。通过本课时的学习,不仅仅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以培养,还将为今后继续学习位置与方向的知识奠定基础。

课程整合思路: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以学生有所体验和容易理解的现实问题为素材,让学生去主动建构数学知识。因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本课时我是按照直观感知表象认识概念形成拓展运用的规律组织教学。

具体有以下四个环节

第一:用课件演示理解左右的概念。

第二:拓展到群体中的左右。

第三: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第四;左右的应用。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左右的位置,初步了解它们的相对性。

2、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学生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认识左右,体验自身的左右

1、谜语引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那我们就一起来猜个谜语吧! 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能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双手) 对,就是每个人都有的这双手。你知道哪只手是左手,哪只手是右手吗?(知道。)

2、联系左右手在生活中的作用,建立左右的认识: 大家想一想,生活中我们常用右手做什么?(拿筷子、写字..) 我们常用左手做什么呢?(吃饭时用左手拿碗、写字时用左手压本) 练习:举手比赛。

篇10: 《数的顺序》教学设计

一、读出下面的算式并说出得数。

1+1= 3+1= 1+3= 3+2=

二、看图说出图意,并列式计算:

1、出示蝴蝶图:

指名说出图的意思:原来鲜花上落着1只蝴蝶,又飞来3只。现在有多少只?

列式是:1+3=4

2、出示蜻蜓图:

指名说出图的意思:原来有3只蜻蜓,又飞来2只,现在有多少只?

3、出示小孩图:

指名说图意,并列出算式。2+1=3

4、出示小狗图,并列出算式:2+2=4

列式是:3+2=5

三、摆一摆:

学生用手中的小棒摆出下面的算式,再说出得数:

3+2 1+2 2+2 1+1

四、比较大小,说说为什么?

2+2 4 2+3 5 1+1 3

问:它们谁大,谁小,为什么?

指名到前面填上大于、小于或等于号并说说理由。

五、抄写算式:

3+2 1+2 2+2 1+1

教学反思

一、在教学时,我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在填写百数表时,因为学生已经有了数数、读数、写数的基础,所以我让学生去独立填写,从而形成100以内数的顺序的鲜明表象,为进一步加深对各数的顺序的记忆,也为理解和探索百数表的排列规律打下基础。

二、通过对百数表横、竖、斜各方位的观察,使学生对100以内数的顺序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了解每个数在数目表中的位置、与相邻数的关系,对100以内的数的大小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同时,通过对此表的观察,从中发现一些有趣的排列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反思《数的顺序》教学反思》。做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帮助了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与技能。

三、教学设计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特征,即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并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一年级的小朋友对这一特征显得尤为突出,所以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尽量设计得形象、直观。

这堂课我感觉学生比较活跃,效果较好,但是时间上把握的不太好,在观察这一环节花费时间太多,后面有2道习题没有完成,以后教学时要注意适当控制。

篇11: 《数的顺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

2、通过小组合作找出百数图的排列规律。

3、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逐步培养孩子自学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探索百数图的排列规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组记分牌、彩笔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看!它们来了?读一读,打个招呼吧!

18、22、32、37、46、50……100

(齐读,各组5、4号每人读一个,3号抢答,读对加1分。)

师:同学们反映真快!但是这么多的数太乱了,想找一个数很不容易!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想办法帮他们排好队,好吗?

二、自主尝试,探索新知

师:瞧,老师给它们准备了各自的房间,你们能不能把其他的数也送回家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41页,先想一想,再试着填一填吧!

(小组内订正答案,小组长统计答对人数,按人数加分。)

三、小组合作交流、归纳展示

师:现在再来看看这些数,你有什么发现?对(出示课件“百数表”),从1――100的数排列的非常整齐。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百数表”。

(板书)

接下来,需要同学们相互配合,团结合作在这张“百数表”上完成一项任务,敢不敢试一试?看看任务是什么?

涂一涂:(每组发一张百数表)

第1、2组: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

第3、4组:个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

第5、6组: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涂上粉色。

师:每个小组选1名同学涂色,其他组员一起协助找答案。比一比、赛一赛看看哪个小组涂的又对又快!

(投影展示,各组组长汇报,汇总按人数加分。)

师:将你们的三种答案放在一起会是怎样的'排列呢?(播放课件)

四、第二次尝试P41(2)题

师:你能从表里发现那些有趣的排列?自己先认真读一读P41小男孩和小女孩说的话,看看他们是怎样说的?再自己找一找。

师:把你发现的和组员说一说。先别急,各小组听好,汇报时会有3个难度分,你们小组可以任选一个来说:

1、能读出小男孩和小女孩说的话,加1分。

2、能找到涂色的有趣排列,加2分。

3、有自己的创新能发现新的排列,加3分。

小组长代表汇报:

横着看―绿色:它们的十位上的数字都是3(40除外),后一个数总比前一个数多1。

竖着看―黄色:它们的个位上的数字相同,下面一个数总比上面一个数多10。

右斜着看―粉色: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一样。(追问: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左斜着看:个位上的数从大到小,十位上的数从小到大。

教师讲解:原来,这些数队伍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这100个数无论横着看、竖着看还是斜着看都是有规律的,所以看起来很整齐。

五、第二次尝试练习:P41(3)

1、抢答题: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第5行第8个数是多少?

2、你能猜猜这3张图片中那些数藏起来了吗?自己试着填一填,再小组说说你是怎么填的?

追问:谁能说出上下数之间的关系?

3、44页练习九第1题。比一比哪个小组正确率最高。

统计各小组分数,最后看看哪个小组取得了胜利,看看惊喜是什么?

(优秀小组表扬卡)

教师总结:

时间过得真快!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做一个善于观察的人!

篇12: 《数的顺序》教学设计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

100以内数目表一张、例8放大图两幅、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出下列各数。

35 76 89 90 96 100

2、老师报数,学生在本子上写数。

六十九 九十三 八十 三十 一百

3、口答。

(1)一个两位数,高位上是5,低位上是9,这个数写作( )。

(2)一个数,百位上是l,十位、个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 )。

二、新授。

1、教学例7。

(1)按照数的顺序.学生逐行独立完成。教师出示放大的100以内数目表,指定学生填写。

师生共同订正。

(2)让学生回答例4提出的两个问题。

①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个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涂上粉色,引导学生逐项完成。

②你从表里发现哪些有趣的排列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横行看、竖行看等来发现。

从横行看:第一行是填单数,第二行是填双数.每一横行的个位都是1、2、3、4、5、6、7、8、9、0。

从竖行看:每一竖行的个位数都一样,十位上的数是0、1、2、3、4、5、6、7、8、9排列(0没写出来)。

教师提问: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第5行第8个数是多少?55前面一个数是多少

2、教学例5。

(1)出示小棒图。

教师问:左边有多少根小棒右边有多少根小棒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2 37

教师追问:“左右两边的小棒,哪边的多(左边多)42和37两个数比较。哪个数大”

学生回答,老师再做说明,42和37相比较,42大,37小,我们用“>”来表示它们的关系。

(2)出示计数器图。

让学生观察后问:

“左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右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23 25.又问:“23和25这两个数相比较,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应该怎样表示”老师在 ○ 里填上“<”大家齐读式子两遍。

另一幅图提问个别学生谁大于谁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3、做课本第42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做题,教师巡视指导,对有困难学生可对照数目表,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练习。

1、把下列卡片按数的大小顺序,先从小到大排,再从大到小重新排列。

35 60 71 90 19 100

教师先指定一个学生按从小到大排,排完后,齐读各数。然后打乱次序,再指定一个学生把这些卡片按数的大小,从大到小重新排列。

2、比大小,在○填上“>”、“<”或口填适当的数。

47○37 88○90 □<95>66

35○36 61○59 □<75>□

3、游戏题:找朋友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篇13:《数的顺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41、42页例4、例5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填写百数表,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构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2、通过观察、分析百数表,探究100以内数,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3、能根据数位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难点:探究和发现100以内数的规律。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请任选几个数读一读写一写。

出示数字。

师:这些数字排的有点乱,那你们能帮它们排好队伍吗?他们之间的顺序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的顺序。

(板书课题:数的顺序)

【新课讲授】

1、 教学例4。

填表。

出示百数表。

师:请看100以内的数目表,它是按顺序,有规律地排列的:你能按数的顺序,在空格里填数吗?

请两位学生上台填数。

展示并评论。

师:填完了百数表,现在让我们给百数表里的数字涂一涂美丽的颜色吧。

涂表。

a、给十位上是3的数涂上绿色;

b、个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

c、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涂上粉色。

请两位学生上台填数。

展示并评论。

找规律。

师:现在我们来仔细地观察数的顺序表,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看从表里能发现哪些有趣的排列?

横着看。

师:先观察绿色这组数,看看横着看有什么规律。

生1:每个数的十位上都是3,个位上的数依次多1。

生2:从横行看,第二行前9个数的十位上都是1,第三行前9个数十位上都是2……一直到第10行,前9个数的十位上都是9。

小结:横着看,每一行十位上的数都相同,个位上的数都依次多1(除最后一个数)。左右相邻的两个数相差1。

竖着看。

师:再观察黄色这组数,看看竖着看有什么规律。

生1:每个数的个位上都是3,十位上的数依次多1。

生2:从竖行看,第一列的个位上都是1,第2列的个位上都是2,第3列的个位上都是3……第10列的个位上都是0。

从左边斜着看。

师:最后观察粉色这组数,看看斜着看又有什么规律。

生1:从11到99,这一组数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同。

生2:十位上的数依次多1,个位上的数也依次多1。

从右边斜着看。

总结所有规律。

应用100以内数的顺序表解决问题。

师: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

生:38。

师:第5行第8个数是多少?

生:48。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41页“做一做”。让学生独立比较,汇报时让学生说一说比较的方法。

2、完成教材第44页练习九的第1题。

(1)让学生按数的顺序从“21”开始连点成画。

(2)说一说连成的画像什么?

此题重点是练习按顺序数数,同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完成教材第44页练习九的第2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填空。

(2)说一说是按什么规律填空的。

答案:

1、第1题 29<30 81>18

第2题 < < = > < >

2、鸭子

3、73 74 75 77 78 80 77更接近80,72更接近70。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100以内数的顺序和比较数的大小。数的顺序中隐含着很多规律,我们要会发现,会运用这些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课后作业】

教学板书:

数的顺序

横着看:

竖着看:

从左边斜着看:

从右边斜着看:

教学反思:

教学数的顺序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填写百数图,使学生清楚地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然后放手让学生探究百数图中隐含的诸多规律,这样做既可以培养学生探究的乐趣,又能发展学生的思维。

篇14:程序与程序设计教学设计

程序与程序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学习者分析

对于初二的学生,经过第一册第一章的学习,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已经形成了习惯,熟悉常见的应用软件和常规的教学环境,为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程序设计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程序设计本身的教学内容条理性、实践性、综合性强、需要学习者有较强的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并掌握程序设计的语言、熟悉问题的相关的背景知识,因此,就一般学生而言,学习的难度仍然很大,教师的引导、启发、点拨作用尤其重要。

二、教材内容分析

1、本节的主要内容及其在本章的地位:本节是本章的入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必须通过本节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学习程序设计,了解程序打下基础。

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程序作用及学习程序设计的`意义和方法。教学难点:程序程序的概念;如何学习程序设计。

3、课时安排:一课时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程序的概念及程序在计算机中的作用。

(2) 初步了解学习程序设计的意义和方法。

(3) 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种类及主要特点。

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游戏程序的运行初步体验程序在计算机中的作用。

(2) 通过观察由于修改程序的部分参数而引起程序运行结果的变化,感受程序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运行游戏程序的运行中激发学生学习程序知识的兴趣,为初步学习程序设计打下基础。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程序的概念与计算机程序设计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讲比较抽象,本节安排的学习内容较小,只要是让学生通过直观的体验,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什么是计算机程序和程序设计对计算机应用的重要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了解冯.诺尔曼的“存储程序控制”思想。

五、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先通过游戏程序为切入口,说明什么是计算机程序;然后通过修改程序,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熟悉VB程序设计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程序知识的兴趣。

2、教学过程:

篇15: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教学设计

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数数:从100倒数到50

数出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两位数

数出末尾是0的数

2、看计数器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教师拨数,指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说明原因。“你是怎样想的?”

想:先从十位看起,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则这个两位数就大。

(注:如果学生一下不能说出来,则可放到后面教学比较数的大小时再提出来。)

(二)新授:

1、教学例七:

(1)教师出示幻灯片(百数图)

(2)学生观察讨论,“表中这些数的排列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

教师举个例子,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分别有什么特点。

(板书:横看、竖看、斜看)

特点:①第一横行的5个数都是双数,而第二横行的5个数都是单数。

②从左上到右下这一斜行中的数个位、十位数字相同。

③从右上到左下一行数中(10除外),十位上的数从1开始逐渐增大到9,而个位上的数则相反,从9开始逐渐递减到1。

(3)学生动手独立填写表格。

(4)再观察,这个数位顺序表有什么特点?

2、练习:教师提问,学生快速回答。如:“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48)

同桌2人模仿提问题,每个小朋友都哟啊提问题。要求每人提2个以上的问题。

3、按要求38页,给指定的.数涂颜色。四人小组讨论还发现什么新规律?

(三)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八第1题、第7题。师生一起对答案。

(四)板书设计:

数的顺序

观察、找特点: 横看

竖看

斜看

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初步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初步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教学重点:1、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初步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1、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初步探索百数图中的排列规律。

篇16:按一定的顺序写教学设计

按一定的顺序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要了解文章是怎样按一定顺序来写的。

2、明确学生懂得一定的顺序对读和写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懂得作文为什么要按一定顺序来写,及怎样按一定的顺序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文章内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一篇记叙文章,可按一定的顺序记叙,为什么要按一定顺序来写,又该怎样按一定的顺序写呢?今天我们从读写例话中就能了解有关知识。

二、回忆《赤壁之战》的写作顺序。

1、大家再读一读第17课《赤壁之战》,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2、写火攻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三、按要求自学短文。

1、自由读短文,想一想从中明白了什么?

(1)从中明白了:在读课文的时候,了解叙述的顺序,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按一定的顺序写,可以叙述得更清楚,给人留下清晰的印象。

(2)《赤壁之战》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读后知道怎样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3)按一定顺序写有多种方法。如:按时间先后顺序,按地点变换的顺序,抓住事物特点的几个方面来写。

2、想一想学过的文章中,都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说明什么?

四、总结。

通过学习短文《按一定顺序写》,知道了写文章为什么要按一定顺序来写,也明白写作时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按怎样的顺序来写。

篇17:“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设计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学会比较两个100以内数的大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悟数学知识,掌握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挂图(见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33页例7的图表)、计数器、纸卡、粗线笔。

教学过程

一、自主活动,感受数的顺序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请同桌同学相互从1数到100,看谁数得又对又快。

生:同桌同学相互从1数到100。

师:同学们翻开书第33页,请做例7。

生:认真填表,思考题中所提的问题。(同时,老师准备好例7挂图,请一位同学把挂图中的表填好。)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同学们填得对不对。

生:共同反馈,加强对100以内数的顺序的记忆。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例7中的三个问题。

生:同学们讨论。

师:从表里我们可以看到哪些有趣的排列?

生1:第一列数个位上的数字都是1,十位上的数字从第二位起,分别是1、2、3、4、5、6、7、8、9。每个数都比它上边的数大10。

生2:最后一列上的数分别是10、20、30、40、50、60、70、80、90、100,每个数都比它上一行的数大10。

……

师:刚才我们共同学习了例7。现在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拍手掌,从100数到1:“100、99……”。

二、小组活动,探索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

师: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做游戏。与老师出示的75相邻的两个数都是75的好朋友,请同学们帮助老师找出来,写在你手中的纸卡上。

生:全班同学们在纸卡上写数字。

师:请同学们把75、74、76这三个数按照数的顺序写出来。然后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谁大,谁小,谁最大,谁最小,为什么?并且用不等号表示它们的大小关系。

生:同学们写出三个数的顺序后,在小组内交流各自对三个数大小的'见解。

师:请小组派代表汇报你们组的结论。

生:全班学生反馈。76比75大l,75比74大l,76最大,74最小。

师:48 、40、49谁大?谁小?为什么?谁来说说。

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师: 74、75、76与40、48、49这两组数有什么共同特点?怎样比较这样一组数的大小?请小组讨论。

生:讨论出这两组数的共同特点是:十位上的数相同,即有相同的几十个。因此,比较大小时,只要比较个位上的数字的大小即可。得出:比较十位上数字相同的数的大小,只要比较个位上的数字的大小,个位上数字大的数大。

师:老师出示数30,比它小的整数十数都是它的好朋友,请同学们在纸卡上帮助老师写出它的好朋友。

生:写出数10、20。

师:请同学们把30、10、20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然后在小组内相互说说这三个数谁大,谁小,谁最大,谁最小,为什么?

生:写出数的顺序,并在小组内交流10、2O、30大小关系。

[1] [2]

篇18:了解叙述的顺序教学设计

了解叙述的顺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学习本单元内容的基础上,了解叙述的顺序

2、阅读文章时能知道文章是按照怎样的叙述顺序写的,知道按照一定顺序说话、习作。

教学重点

能弄懂叙述的顺序,指导学生阅读时注意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表达的。

教学难点

能联系实际分析文章的叙述顺序。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一支考古队在地下挖出一个宝箱。箱盖四周用篆书刻着四句话:“日黄穷欲楼依入里上更山层河一白尽海目千流”。这四句话的每个字都是一个按键。可是依照这四句话的顺序按键,宝箱却打不开。考古队中的一位叔叔想了想,把这20个按键重新依照另一种顺序逐次按一遍,宝箱就打开了。请问,你知道那位叔叔是依照什么顺序把20个字后重新排列起来的吗?

学生回答,因为这是一首古诗,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排列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读写例话──了解叙述的顺序。

二、理解顺序

你是如何理解顺序这个词的?在日常生活中,那些事情是按照顺序来的'?大家联系实际说说。

生说。涉及较为广泛,可能说到“站队”“上车、下车”“排队购买”“打扫卫生先洒水再扫地”等内容。教师要给予肯定。

是的,生活中是离不开顺序的,一篇文章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也是有一定顺序的。了解了叙述的顺序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

三、初读例话

1、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几篇课文,都是按照一定顺序写的。认真读读课文,说说通过阅读你了解了些什么?

学生说要点,教师随机评价。

2、接下来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珍贵的教科书》一文,想想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围绕“教科书”,按照渴望得到教科书──去印刷所取书──保护教科书──教科书激励“我”前进,这样的顺序来记叙的。)

3、本单元我们还学习了《爸爸和书》《黄继光》《壮丽的青春》,小组讨论下,这些文章都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小组汇报。

讨论提纲:

⑴三篇文章分别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⑵你是通过那些地方来了解的文章的写作顺序的?

《黄继光》时间先后顺序,《珍贵的教科书》事情发展的顺序,《爸爸和书》地点的转换顺序。这里要求学生大致有个了解,不一定非让学生明白是按照哪种顺序写的。

四、再读例话

1、再读课文,把你认为重点的句子画出来,结合你学习过的课文说说你是如何了解这些话的。

“一篇文章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是有一定的顺序的。”(叙述事情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否则说的颠三倒四,让人听了半天不知道所以然,听不明白。)“了解叙述的顺序,能帮助我们清楚

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正是因为文章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我们才能够在理解文章的时候比较容易,不会因为顺序混乱而出现理解的偏差。)

2、你认为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先讲了文章是有一定的顺序的──以《珍贵的教科书》为例说明叙述的顺序──阅读、习作、说话都要注意一定的顺序。

五、巩固练习

1、弄懂下列文章的叙述顺序:

在我们学校小学部的教学楼前有一块操场,在操场的两边各有一排白杨树。

白杨树的主干和支干都是直的,它的叶子像颗“心”。它的生长速度较快,现在已有三、四层楼那么高了。

到了春天,白杨树长出新的枝条,被春姑娘抽出细小嫩绿的叶子,像穿上绿色的新衣裳似的,美丽极了。

到了夏天,白杨树的枝叶长得郁郁葱葱。在课间,我们常在树荫底下赛跑、唱歌、游戏,它像一把大阳伞似的,为我们遮挡强烈的太阳光。

到了秋天,白杨树的叶子都枯萎了,随着秋风的阵阵吹过,心形的黄叶落得满地都是,踩在厚厚的落叶上,仿佛昌站在海绵上,非常柔软。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好像一群黄色的小飞机飞起来了,非常壮观。

到了冬天,黄叶落尽,白杨树赤裸裸的,我真担心它是否会被冻坏,来年春天是否还会长出绿叶。

挺立在操场边上的这些白杨树,是我们校园生活的见证,它们伴随着我们一起成长。我爱它们。

⑴这篇文章先讲了什么,然后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

⑵短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你是从那些地方看出来的?

2、下面这些句子被打乱了,请你重新排列好下面的句子,并说说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

富翁十分惊奇地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有一次,富翁遇见了马克.吐温,问到:“作家先生,你猜我哪只眼睛是假的?”

()这只假眼乍看上去,简直跟真的一样。

()马克.吐温笑着说:“这很容易,因为你这只眼里没有一点点慈悲,所以我断定是假的。”

()美国有位百万富翁,花了一大笔钱装了一只假眼。

()马克.吐温端详了一番,指着他的左眼说:“这只是假的。

学生讨论按照什么什么顺序来排列?哪个先说,哪个后说,哪个最后说,找出根据来。

学生汇报。

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文章是有一定叙述顺序的,以后我们在阅读文章要注意了解叙述的顺序;习作、说话时都应该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表达。这样我们才能清楚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篇19:人教版《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了一组图片,请大家睁大眼睛看,仔细想想,讲的都是哪些故事。(课件)那你们知道他们都属于什么故事吗?(神话故事)

2.师:是啊,中国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我们的先辈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妙的神话故事,你还知道哪一些呢?(生答)

3.师:今天我也为大家带来了一个神话故事(课件),请大家和我一起分享一下,这是谁?他在做什么?谁来读读课题?(生读)。咱们来齐读课题.(生齐读)

4. 师:看,大家都等不及了吧,还等什么了,快快打开课文第71页,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则神话故事,读的时候请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生读)

二、出示词语,赛读词语,认知生字。

师:刚才大家读的可真投入,我这儿有一些文中的词,谁来挑战一下。(课件,指名读,纠正字音)

三、检查自读效果。

1. 师:看,这些词语再困难,同样被我们的同学克服了,我们又把这些词语送回家,你们又能挑战好这一关吗?谁愿意把故事读给大家听?这么多人都想读,那我就请五位同学来分读这个故事吧,一人读一个自然段。(生读)

2、评价。看来有些同学的朗读水平还不错,希望你再接再厉;有些同学可就要加油啦!

四、教师范读。

我也来读读这个神话故事吧!请听老师读课文。(读得好,请送掌声鼓励,如有不如意之处,请指正。)

五、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想想文中的哪句话概括了课文的内容,用 “__”划出来读一读。学生读后交流。

2、反馈“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齐读。

3、师:是啊,在盘古开天地之前,天地是怎样的呢?你能找到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吗?

六、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课文,指名读句子。

2、这混沌一片的世界是怎样的呢?指名读: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

3、师:这是多么荒凉寂寞的世界。

4、齐读课文第一段。

5、师:巨人盘古的出现,改变了这个世界。有一天,他突然醒了,面对无边的黑暗会想些什么?他又做了什么?结果又怎么样了呢?

6、指导理解朗读第二自然段。

七、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师:天地分开了,可我们的盘古一刻也没有停歇,他还在干什么呢?谁来读一读?(生读)

2.师:盘古正在用自己的身躯支撑天地,他究竟是怎样支撑的,谁来读?(多人读)

3.师:那让我们也来当当小盘古,将天地分开吧,谁来表演一下?盘古是怎样支撑天地的(生示范)

4.师:你为什么这么用劲啊?(生答)那就请你站在这里支撑一会儿天地,咱们其他的同学在你的保护下一起来读读第三自然段.(生读)

八、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师:(问演示学生)你累吗?(生答)

2.师:你才站了这么一会儿就觉得累,可我们的盘古却这样一直站着,一年过去了,十年过去了,一百年、一千年、一万年、一亿年过去了,天地逐渐形成了,盘古却累得倒下了,你有什么想对盘古说说的吗?

3.师:是啊,盘古是一位极富有责任心而又了不起的巨人,他倒下后,身体发生了巨大变化,有哪些变化呢,自己读一读.

4.师:他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谁来读一读?(指名读、课件)

5、师:文中的省略号为我们创造了无限的遐想,盘古的身体还为我们创造了哪些美丽的世界?开动脑筋,请大家接着说一说.(课件)

6、师:这就是我们人类的老祖宗盘古,他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九、拓展。

盘古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传颂,所以,今天的轻松作业交给大家一个任务。(课件:我会复述)老师先总结写作顺序,再作一下复述要求。

板书设计:

18. 盘古开天地

混沌一片

开天辟地 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顶天立地

献出所有

篇20:人教版《逍遥游》教学设计

人教版逍遥游教学设计

教学要点:

1.理解本课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分析课文中常见文言句式特点。

3.了解庄子的哲学观点,理解文中丰富的想象。

教学难点 :庄子的哲学观点。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解读与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

同学们,前面几课我们学习了儒家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孔子的仁爱思想、孟子的仁政思想、荀子的治学态度给我们以深刻的教育,在先秦时期,儒家和道家代表了那个时期主要的思想潮流,春秋时期的老子、战国的庄子时道家学派的两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今天,让我们来看看《庄子》的思想主张吧。

二.前移作业 :

1.文学常识:

《逍遥游》出自《庄子》,《庄子》时战国时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庄子的主要主张是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就是要达到五己、无功、无名的境界。与老子并称老庄。

2.生字识记:

鲲鹏( ) 北冥( ) 抟扶摇( ) 山坳( ) 草芥( ) 夭 ( ) 蜩( ) 榆枋( ) 舂米( ) 蟪蛄( ) 椿树( ) 斥鹌( )

蓬蒿( ) 沮丧( ) 泠泠( ) 数数然( ) 恶于待( )

3.听朗读录音,并纠正自己不正确的断句。

三.分析第一段:

1.鲲之大中大时什么用法?

明确:形容词作名词,庞大的体形。

2.怒而飞 中怒时什么用法?这个词通常的用法是什么?

明确:怒是奋发的意思,通常的用法是气愤之意。

3.南冥者,天池也是什么句式?由何标志?

明确:这是一个判断句,采用……者,……也表示。与之相同的是《齐谐》者,志怪者也。

4.志怪中的怪是什么用法?

明确:怪是形容词作名词,怪异之事。

5.去以六月息者也中以是什么用法?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中的以又是什么用法?

明确:前一个以是凭、乘的意思,表方式;后一个以是用的意思。

6.天之苍苍,其正色邪的邪是什么用法?其又是什么用法?它的其他用法还有哪些?

明确:邪通耶,语气助词,相当于呢;其是副词,表示揣测,相当于是……还是……,它的其他用法还有:①代词,代第一人称(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②代词,代第三人称(北冥有鱼,其名为鲲)③难道(其真无马邪)④其中(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⑤还是(吾其还也)

7.且夫水之积也不厚中且是什么用法?它还有哪些用法?

明确:且是再说的意思,它的其他用法有:①尚且(吾死且不惧,彘酒安足辞)②况且(且尔言过矣)③而且(以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④暂且(县官且顺群臣言)⑤一边……一边……(且战且退)

8.而后乃今培风中的而后用法是否与现代汉语相同?乃是什么用法?

明确:而后与现代汉语相同,表承接;乃的意思是才,它的其它用法有:①是,表判断(臣非知君,知君者乃苏君)②于是(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者,受上赏)③竟然(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④你,你的(家祭勿忘告乃翁)⑤与无连用,无乃表示推测(无乃尔是过与)⑥只,仅仅(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9.时则不至中时的意思是什么?它还有哪些用法?

明确:时的意思是有时,它的其它用法是:①季节(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②隔一段时间,有时候(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③时候,时间(别君去兮何时还)④时运,时机(时不利兮骓不逝)⑤按时(学而时习之)⑥当时,那时(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⑦时常,经常(时与出游猎)

新课程人教A版必修3《程序框图》的优秀说课稿

新人教B版高二数学基本算法语句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北京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人教版

人教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最新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语文个性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课堂实录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小学语文获奖教学设计人教版

人教版顺序结构程序教学设计
《人教版顺序结构程序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人教版顺序结构程序教学设计(精选20篇)】相关文章:

八年级语文《老王》说课稿2023-11-21

人教版六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2023-06-22

初二上册《中国石拱桥》说课稿2024-02-19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2023-12-27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藏戏》语文教案2022-10-31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人教版2023-12-06

人教版初二生物病毒教学设计2023-11-18

《中国石拱桥》优秀说课稿2022-06-06

富饶的西沙群岛说课稿2023-09-24

人教版一年下册美术教学设计2022-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