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列的说课稿

时间:2022-05-07 11:28:54 说课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排列的说课稿((整理14篇))由网友“我说什么好来”投稿提供,以下是©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后的排列的说课稿,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排列的说课稿

篇1:排列说课稿

排列说课稿

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108~110页,排列。

课标要求:探索给定情境中隐含的规律。

课标解读:

行为动词是“探索”, 指的是独立或他人合作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理解或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发现对象的特征及其与相关对象的区别和联系,获得一定的理性认识。核心词是“规律”。

由此看来课标对这部分知识的要求是要求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在交流中内化规律,并能进行应用。

教材分析:教材是通过三个人排列照相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四个人小合唱固定一个人的位置又有多少中不同的排法。这样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简单的排列,通过列举等直观方法帮学生发现规律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让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及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其中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利用已有经验认识和了解简单的“排列”,引导学生通过列举等直观方法帮助学生发现规律,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能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

3、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难点: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简单事物的排列规律。

教学策略:

(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现实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本节课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2)“探究——研讨”法: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从而提高思维能力。

教学环节:

第二个环节是探求新知发现规律。在这个环节,我提出了“三个人排一排照相,有那几种不同的排法?”这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在探究中体会有序思维方法,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然后小组交流,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统一认识,体会到有序思考的优势,并尝试运用这种方法去解决问题,而当学生有序的把发生的所有可能列举出来时,我又追问以后解决此类问题时,我们需要把所有的可能都列举出来吗,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可只想一组,然后推算出共有多少种排法。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推理能力。

篇2:《间隔排列》说课稿

一、说教学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找规律第一课时。这节课是学生初步探索一些事物隐含的规律,掌握了一些找规律的方法基础上学习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以及由此引申出来的数量关系,为下节课学习全长、段长和段数的知识打下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体会和认识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关系间的规律,初步学会联系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初步发展分析、比较、综合与归纳等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观点分析生活现象的初步意识初步能力,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逐步形成与人合作的意识和学习的自信心。

三、说教学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角色,依据学生的特点,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猜测、试验、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为了做到这一点,在教学时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摆一摆等实践活动中,了解“规律”,初步建立“规律”的概念。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找”出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之间的规律,通过“找”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学习数学的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恰当的数学语言描述规律。

五、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我在在教学思想上,以学生为主,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始终参与在教学活动中。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直观法、动手操作、引探、游戏法等方法,从扶到放,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尝试、探索、练习、实践操作过程中悟出规律和创造规律的方法。

六、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因此,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引导学生,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等机会,让学生在合作交流,操作的过程中找出规律。

七、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圆片,让学生猜下一个颜色。

(二)展示生活中的一一间隔排列。

(三)自主探索,发现规律

1.观察排列。

多媒体课件展示主情景图中的三列物体,让学生认真观察,并说说从图上找到了哪些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

让学生再观察,小组说说每行物体的排列有什么特点,引导出“两端物体”“中间物体”。

2.比较发现。

请同桌两人一起,分别数出每一组物体的个数,填写在表格里;然后再比较

3.排队游戏

第一个指令:男生女生一一间隔,排成一排。

第二个指令:男生女生一一间隔,排成一排。每2名男生之间必须有一名女生。

第三个指令:男生女生一一间隔,排成一排。每2名女生之间必须有一名男生。

(四)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1.柳树桃树一一间隔排列。

多媒体课件展示情景图,并要求学生运用今天发现的规律解决教材提出的问题。

提示:有困难的同学可以画图帮助分析。

学生独立思考,集体交流,探索柳树桃树的数量关系。

2.广告牌。

多媒体课件展示电线杆与广告牌,请学生观察,这里的排列有什么特点?这跟我们前面看到的排列是不是一个规律?

启发:如果马路边有25根电线杆,你知道有多少个广告牌吗?如果有30个广告牌,那又会有多少根电线杆呢?

大家能不能用式子来表示两端物体与中间物体之间的关系?

3.动手操作

正方形与圆片一一间隔排列,摆10个正方形,最少需要几个圆片?最多呢?

4. 拓展训练。

1、2、3、4、5、6??200、201

单数有多少个?

双数有多少个?

篇3:《间隔排列》说课稿

第一方面: 说教材

1、教材分析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

(3)情感目标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并发现间隔排列中物体个数的规律。 教学难点:发现和概括规律

第二方面:说教法和学法

第三方面:说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激趣引题,感知规律

第二环节:观察交流,探索规律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具体过程是:

1. 让学生独立寻找相关联的事物及数量,轮流汇报。

2. 合作学习,找到规律。

(1)找到事物的共同特点。

(2)比较两端物体和中间物体的数量,找到规律。 第三环节,动手操作,验证规律。

第四环节: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第五环节:联系实际,寻找规律。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课堂总结。

第四方面:板书设计

找规律

两种物体 一一间隔排列

两端相同

两端物体个数-1=中间物体个数

中间物体个数+1=两端物体个数

两端不同

数量相等

围成一圈

篇4:《间隔排列》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知道一一对应,并且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找规律的题,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学习本课后,学生能够掌握一些简单找规律的方法,为以后学习更为复杂的找规律做铺垫。

教学目标:

结合上述教材分析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景,发现并理解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并能根据排列的特点,由一种物体的个数知道另一种物体的个数。

使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感悟一一对应的思想及其作用,并能用其解释间隔排列物体的规律,发展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思维能力,以及探索规律、发现规律的能力。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物体,用数学的思维去分析数学的现象。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我制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并发现间隔排列中物体个数的规律。

教学难点是:发现和概括规律。

二、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将充分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发现规律,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深化规律的认识。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我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我将分三个过程来阐述我的教学过程。

1.课前热身、回顾一一对应

这一环节我设置了课前热身,多媒体依次出示一副蓝花和红花散乱排列的图和一副蓝花和红花一一对应的图,让男生和女生分别观察几秒,说说哪种花多。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一一对应,并感悟一一对应的作用。

2.探索规律

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小兔和蘑菇的排列有什么特点?并揭题:像这样一个隔着一个的排列,叫做一一间隔排列。板书课题:间隔排列。

再让学生找一找在这幅图中是否还有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让学生在观察中了解间隔排列这一现象。

了解这一现象后再让学生去进一步探索一一间隔的两种物体数量之间的关系。

(1)首尾相同的两个物体数量之间的关系

多媒体闪一下夹子、兔子、木桩。提问:你发现这样的间隔排列还有什么规律?引导学生说出这几个间隔排列的首尾相同。板书:首尾相同。

接着让学生将每种物体的数量填在表格中,让学生探索得到首尾相同时,两种物体数量相差1。

提问:为什么每排两种物体数量相差1呢?引导学生把一只小兔和一个蘑菇看成一组,一组一组的圈一圈,让学生观察余下的是什么。让学生用这样的方法依次圈一圈手帕和夹子,木桩和篱笆。多媒体展示一一对应的方法。指出:像这样,两种物体一个对一个地观察,是一一对应。(板书一一对应)利用一一对应的思想,我们可以发现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当两端相同时,余下的就是排在另一端的这个物体。所以排在两端的这种物体就多1。板书(排在两端的这种物体多1个)

(2)首尾不同的两个物体数量之间的关系

多媒体出示兔子喜欢吃的萝卜青菜。提问:萝卜和青菜的数量相同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他们首尾的物体相同吗?引导孩子根据一一对应的方法说出首尾不同,数量相同。板书:(首尾不同,数量相同)

3.创造规律

多媒体出示操作要求,让学生先画一画,创造一组两个物体间隔排列的图形。再让学生圈一圈,判断两种物体的数量是否相等?哪种物体多?最后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说一说你验证了规律的哪些情况。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在初步发现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数量上的关系后,通过画一画,圈一圈、说一说,明白其中的原因,从而明确规律。

4.回顾反思

让学生回顾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说说你的体会,有利于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

篇5:排列的说课稿

排 列

平安第一高级中学 李文华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第二册(下)、第十章第二节《排列》第一课时。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在学习了两个计数原理的(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的基础上进行的。内容相对独立,自成体系。与以往所学数学知识有很大区别,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体彩,足彩等抽奖活动)。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地位。它既在推导排列数公式的过程中使分步计数原理获得了重要的应用,又使排列数公式成为推导组合数公式的主要依据。这一部分内容是高考必考的内容,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目标》:

基础知识目标:理解排列的意义,了解排列数的意义,掌握排列数公式及推导方法。

能力训练目标:

(1) 正确理解排列的意义。能利用树形图写出简单问题的所有排列。

(2) 了解排列和排列数的意义。能根据具体的问题,写出符合

要求的排列。

(3) 会分析与数字有关的排列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认识到课堂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德育目标:

在排列的概念理解上,在排列数公式的推导过程中,要求学生学会透过现象抓本质,通过对事物、现象本质的进一步分析,得出一般的规律。

第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材特点及教学目标的要求,我将教学重点确定为——排列的意义及排列数公式。用分步计数原理推导排列数公式是这节课的一个难点。同时学生对“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较为陌生,因此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节课的又一难点。

第四.学情分析:

对于高二的学生,知识经验已较为丰富,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所以我在授课时注重引导、启发、研究和探讨以符合这类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针对高中生的这一思维特点和心理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

第五.说教法: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针对高中生的思维特点和心理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第六.说学法:

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加强学习方式的改变,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各学科课程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基于此,本节课我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辅以多媒体为手段,在课堂结构上,我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了五个环节:1.复习回顾;2.创设情境,引入课题;3.合作探究与指导应用;4.归纳小结;5.布置作业。五个层次的学法,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第七.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这一环节中设置了三个问题:问题一:什么是分类计数原理;问题二:什么是分步计数原理;问题三: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的区别与联系。借助两个计数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过渡到第二个环节——创设情境

在这一环节中设置了两个问题,针对上面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初

步认识排列的特征,为后面的概念学习建立基础,为学习新知识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由学生观察两个排列的特点,引入排列的概念,对问题的总结又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能力,从而过渡到第三个环节——合作探究与指导应用

由引入自然给出排列定义,强调(1)排列的定义中包含两个基本内容:一是“取出元素”;二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一定顺序就是与位置有关,这也是判断一个问题是不是排列问题的重要标志。(2)再根据排列的定义,两个排列相同,当且仅当这两个排列的元素完全相同,而且元素的顺序也完全相同。

为加深学生对排列概念的理解,又设置了一个练习题、一道例题。 第二个重点部分为排列数,结合排列定义,给出排列数定义,为使学生更进一步熟悉排列数,给出两个问题,也为推导排列数公式做铺垫。

结合上面给出的两个问题,层层深入,紧追不舍,利用分步计数原理推导排列数公式。在排列数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我采用启发引导式的教学方法,由学生自己总结进而归纳出排列数的公式。整个过程由学生完成,通过互相讨论的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又化解了教学难点。

进而给出全排列定义及全排列数公式。

在这个环节中设置了多个问题、探究及相应的例题、练习题,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发现、合作探究、指导应用的模式,精心设计、

层层铺垫,启发、调整、激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经历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第四个环节,归纳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排列问题,是取出m个元素后,还要按照一定顺序排成一列,取出同样的m个元素,只要排列顺序不同,就视为两个不同的排列。

第五个环节,布置作业。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学习的需要,分两部分来布置作业,一部分是课本的习题,要求学生必做;另一部分是思考题,允许学生根据个人情况来完成。 我说课的最后一部分是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能直观生动的反映问题情境,形象的刻画事物的变化过程,但同时也存在弊端,如教学内容相互覆盖,不易持续保留,而板书恰恰可以弥补这些不足。本节课的板书分两部分设计,一部分为重要的概念、法则,可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随时提供信息;另一部分为例题的书写,让学生对解题步骤有明确的认识,有利于课后顺利的完成作业。

以上是我如何教和如何学的见解,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篇6:排列的说课稿

说课题目《排列》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排列》,选自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3第一章第二小节第一课时的第一节课。

一、说教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两个计数原理的的基础上进行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体彩,足彩等抽奖活动)。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地位。排列数公式的推导过程是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的一个重要的应用,同时排列数公式又是推导组合数公式的主要依据。这一部分内容是高考必考的内容。

2、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如下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利用“分步计数原理”及“树形图”写出简单问题的所有排列,能够正确理解理解排列的定义,通过“框图”掌握排列数推导方法及排列数公式。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根据教材特点及教学目标的要求,我将教学重点确定为——排列的定义。用分步计数原理推导排列数公式是这节课的一个难点。同时学生对“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较为陌生,因此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节课的又一难点。

4、说教法学法:

1、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节课采用点拔式指导法和讲练结合教学法交叉进行,通过实例引出定义,再辅助相应的习题训练,在教学中把启发、诱导贯彻于教学的始终。

2、采用多媒体教具,增大教学容量和增强直观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说教学过程

①、复习提问:

1、什么是分类计数原理, 分步计数原理?

提问:(1)、这两个原理有什么异同?

(2)、应用这两个原理解决问题关键在于明确什么?

(设计意图:明确问题是分类还是分步)

上节例9的解决方法能否简化?

②、引入新课:

2、实际问题1 :从甲、乙、丙3名同学中选出2名参加一项活动,其中1名同学参加上午的活动,另1名同学参加下午的活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要完成的“一件事情”是什么?(设计意图:为理解排列概念奠定基础)

怎么用计数原理解决它?(设计意图:启发学生应用分步计数原理分析问题)

“甲上午乙下午”与“乙上午甲下午”一样吗?(设计意图:辨析问题,在计数过程中这是两种不同的选法)

列出所有选法(设计意图:验证计数原理所得结果的正确性,进一步说明用计数原理解题的可靠性)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树形图列举结果

舍弃具体背景,如何叙述问题1及其解答?

(设计意图:将具体问题抽象到一般问题,为引出排列概念做准备)

师生活动:教师给出元素的概念,引导学生使用“元素”“排列”等词叙述问题

3、实际问题2:从1,2,3,4这4个数字中,每次取出3个排成一个三位数,共可得到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

要完成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仿照问题1的解决过程给详细解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完整经历问题1的解答过程,建立理解排列概念的经验)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解题过程,发言,讨论,在利用“树形图”列举时适当引导 思考:问题1、2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你能从中概括出一般情形吗?

排列定义: 一般的说,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只研究被取出的元素各不相同的情况),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例1(辨析概念)

掌握定义关键理解:① “取出不同元素”; ②“按照一定顺序排列”。

归纳一下排列的特征,满足什么条件的两个排列才相同?

两个排列相同,当且仅当这两个排列中的元素完全相同,而且元素的排列顺序也完全相同。

给出排列数定义:

辨析排列数与一个排列的区别:(注:排列数是一个数值)

23m观察问题1、2的排列数答案探究排列数An,An,An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答案,对排列数公式产生一定的感性认识,从具体到一般,降低思维的难度)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框图分析比较直观,便于理解

给出排列数公式

排列数公式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明确公式的右边第一个因数是n,后面每个因数都比它前面一个因数少1,最后一个因数是n-m+1,共m个连续的正整数相乘)

给出阶乘,零的阶乘的概念

264例2 (阶乘的计算)A6,A6÷A4

(设计意图:使学生熟悉排列数的计算,用阶乘表示排列数公式)

例3(课本例2)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做应用题是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而不能只列出算式和答数,从而规范答题步骤,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思考的习惯)

③小结:学生讨论,然后发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做一回顾,整体把握课堂,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④、作业布置: P20 课后练习1, 2. 4

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学习的需要,分两部分来布置作业,1、2要求学生必做;4是思考题,允许学生根据个人情况来完成。

我说课的最后一部分是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能直观生动的反映问题情境,形象的刻画事物的变化过程,但教学内容不易持续保留,而板书恰恰可以弥补这些不足。本节课的板书分两部分设计,一部分为排列的概念、排列数公式,可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随时提供信息支持;另一部分为例题的必要分析,让学生对解题步骤有明确的认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设计,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篇7:排列的说课稿

《排列与组合》的说课稿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排列与组合》。在说课的过程中,我将会从教材、学法、教法、教学程序以及板书设计这五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说教学内容

《排列与组合》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由于在二年级上册教材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排列与组合的知识,所以本节课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这节课的内容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经历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简单的搭配的过程,学习有顺序有条理,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思考,探索出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的数量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思维能力,培养符号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许多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去解决,从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新课标中的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理念以及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的思想,将教学重点确定为:经历探索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排列组合现象通过多种方式的实验验证,学生能对排列组合问题的解决过程有所体验,并能做到严密有序。

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和学习心理状态,将教学难点确定为:找到合适的排列组合方法,保证不重复不遗漏。

(四)说教学准备

ppt课件,投影仪,学具袋(内有一些衣服卡片)

二、说学法

由于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初步接触了排列组合问题,能够进行较简单的搭配,但是缺乏有序地思考,无法进行有序地搭配,面对复杂的搭配问题,仍会出现重复、遗漏的现象。因此,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情境为问题情境,针对衣服搭配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依次通过用卡片摆一摆、图纸画一画和算式算一算三种循序渐进的方法,运用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逐步感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方法,探索排列组合问题的规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从而更深地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得良好的数学学习体验。

三、说教法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认识到,纯粹的排列与组合知识,是高度抽象与概括的知识。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较难理解排列与组合的实质,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从具体形象逐步过度到抽象概括,让学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1、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本节课设计了一个完整的情境串,以小优去游乐园玩为线索,设计了帮小优搭配衣服、选择路线、安排行程等几个情境,以儿童熟悉的、喜爱的生活情境融入整节课的教学,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学生的学习兴趣。2、关注学生思维过程,顺利实现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让学生经历从形象的衣服到抽象的符号,建立学生的符号意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说教学程序

我将从四个环节展开本堂课的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不会自然涌现,它取决于教师所创设的学习情境,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设计了一个情境串,以女孩小优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游乐园玩为线索,创设了搭配衣服、选择路线、安排行程、拍照和握手五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使学生迅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达到了使学生真正地参与

到学习中的目的。

(二)、关注探究过程,实现自主探究

在引出游园的主情境之后,我提出了第一个问题,即小优的2件上装和3件下装共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究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设计了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以同桌二人为一小组,选择用卡片摆一摆、图纸画一画和算式算一算这三种方法中的一种来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教师只是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从始至终参与学习知识的全过程,领悟到知识的真谛。

1、在学生经过讨论之后,我先让选择摆一摆的学生汇报,让学生通过投影仪摆给大家,并解说搭配方法。学生可能会出现找不全或是重复的情况,这时,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那种答案对,而是让学生自己分析、判断,找出搭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找到正确答案。然后让学生归纳出搭配的方法,即固定上装配下装或固定下装陪上装,总体而言就是要有序搭配,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这样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就突破了本堂课的教学重难点。

2、让选择画一画的学生汇报,这一环节的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让学生懂得可以用各种图案或符号代表衣服,用连一连的方式表达衣服的搭配使学生初步学会使用符号。

3、让选择算一算的学生汇报。算一算是前两种方法的深化,也是学生思想的升华,达到由浅入深,使学生顺利实现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

4、在学生基本掌握搭配方法之后,我以加一件下装和选择路线作为小练习,这样既不会脱离情境,又可以巩固新知。

5、引入第二个新知——排列。我创设了第3个情境,即安排行程,让学生帮小优安排玩摩天轮、海盗船和过山车的顺序。由于学生已经会初步使用符号,我便用①、②、③代表三个娱乐项目,让学生进行排一排。这一环节,主要注重让学生通过有序排列,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我会选择有序排列的学生和无序排列的学生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有序排列的优点好处,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1、继续前面创设的情境,提出问题:小优一家要拍照,爸爸妈妈和小优3个人排成一排,可以怎么安排他们的位置呢?我以游戏的形式,让三位学生到讲台前

扮演小优和爸爸妈妈,让一位学生指挥三个人换顺序,让其他学生拿出双手摆出动作为他们拍照,而我负责记录排列顺序,这样使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游戏中,让学生边玩边学,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2、创设第5个情境,提出握手问题:为了感谢大家对小优的帮助,爸爸妈妈要向你们每个人握手致谢,总共要握多少回手呢?我让前面的扮演者回答这个问题,从而可增加趣味性。

3、小练习:用7、3、0可以摆出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这一题设计了一个小陷阱,主要就是教导学生排顺序的时候要注意具体情况,看看符不符合实际,不符合的就要去掉。

4、趣味练习:用不、怕、辣三个字排一排,读一读,你会哪些不同的排法?通过这样有趣的练习,让孩子们在实际应用中真正感受到搭配的精彩,感受到数学的美。

(四)课堂总结

1、今天,我们帮小优解决了许多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大家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自己进行课堂小结,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通过谈收获、谈感想,使学生互相补充,共同完善,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五、说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

搭 配 排 列

按顺序 按规律 从大到小

不重复 不重复

不遗漏 不遗漏

篇8:排列的说课稿

《数学广角》—简单的排列组合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学科:数学

2、课时:1课时。

3、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磁性数字卡片,每生准备3张数字卡片,学具袋。

二、教学课题: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简单的排列组合教学设计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

三、教材分析:

“数学广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从二年级上册开始新增设的一个单元,是新教材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的尝试。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教材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和探索,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

这节课重在向学生渗透简单的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学习简单的排列就是为了在生活中应用,让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并且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数学的价值。这部分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内容比较抽象,因此设计本节课时,我把教学内容变为源于学生切身生活体验的,适合学生思考、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究精神,促进学生发展的信息资源。

四、教学方法: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遵照《课标》的要求和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通过课件演示、动手操作、游戏活动等方式组织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发探究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收到了智慧老人的邀请函,我们一

起看看吧。(指一名学生读。)

师: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揭示课题:数学广角)那我们就一起去走一走,看一看吧。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排列

(课件出示:想进入数学广角乐园是需要破密码哦,你愿

意试试吗?出示密码门我们先来看看密码问题吧!)

(课件出示:用数字卡片1、2摆成的两位数?)

师:同学们,用数字卡片1、2摆成12和21这两个两位数。

恭喜你们破解了密码。我们进入闯关游戏吧。

2、合作交流,初步感知

第一关:用数字卡片1、2、3可以摆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

呢?同桌合作,一人摆数字卡片,一人把摆好的数记录下来,(要求不重复不遗漏)比比哪桌合作得又好又快。

汇报合作成果,请一组小朋友演示

(生汇报演示,师板书)

师:大家都采用各种方法摆出了6个不同的两位数。真了

不起啊!今后我们在排列数的时候,要想既不重复也不漏掉,就必须要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

第二关:礼仪握手游戏

如果三个人握手,每两个人握一次,三人一共要握多少次呢

师:(学生活动,请2组小朋友汇报,请这2组上台表演握手)

师:两个人握一次手,三人一共要握3次手。老师现在有一个疑问,排数字卡片时用3个数可以摆出6个数,握手时3个同学却只能握3次,都是3,为什么出现的结果会不一样呢?

结论:摆数可以交换位置,而握手交换位置没用。

排列有顺序、组合不分顺序

第四关,排队照相

师:走出了公园,我们来到了大草原。原来喜羊羊、美羊羊、懒洋洋那边玩呢,我们快去看看吧。原来他们想站成一排拍照,想想看,可以有几种排法?

请一组小朋友上来演示汇报。

第五关

从数学广角回到家中有几条路可走?

你会选择那条路呢?

三、总结延伸,畅谈感受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去了那么多的地方,你有什么收获呢? 师: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数学问题,只要小朋友细心观察,就能发现更多有趣的数学问题,掌握了这些知识,我们就可以把生活装点的更加美丽!

篇9:排列

排列

排列pái liè[释义]

①(动)按顺序放。依姓氏笔画多少~。(作谓语)

②(名)数学上由m个东西里每次取出n个;按一定的顺序列成一排。叫做由m中每次取n个的排列。

[构成]  并列式:排+列

篇10:排列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排列的意义。能利用树形图写出简单问题的所有排列;

(2)了解排列和排列数的意义,能根据具体的问题,写出符合要求的排列;

(3)会分析与数字有关的排列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排列的定义、排列数并运用这个公式去解决有关排列数的应用问题。

难点是解有关排列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个基本原理,请大家完成以下两题的练习(用投影仪出示):

1.书架上层放着50本不同的社会科学书,下层放着40本不同的自然科学的书.

(1)从中任取1本,有多少种取法?

(2)从中任取社会科学书与自然科学书各1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2.某农场为了考察三个外地优良品种A,B,C,计划在甲、乙、丙、丁、戊共五种类型的土地上分别进行引种试验,问共需安排多少个试验小区?

找一同学谈解答并说明怎样思考的的过程

第1(1)小题从书架上任取1本书,有两类办法,第一类办法是从上层取社会科学书,可以从50本中任取1本,有50种方法;第二类办法是从下层取自然科学书,可以从40本中任取1本,有40种方法.根据加法原理,得到不同的取法种数是50+40=90.第(2)小题从书架上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书各1本(共取出2本),可以分两个步骤完成:第一步取一本社会科学书,第二步取一本自然科学书,根据乘法原理,得到不同的取法种数是: 50×40=.

第2题说,共有A,B,C三个优良品种,而每个品种在甲类型土地上实验有三个小区,在乙类型的土地上有三个小区……所以共需3×5=15个实验小区.

二、 讲授新课

学习了两个基本原理之后,现在我们继续学习排列问题,这是我们本节讨论的重点.先从实例入手:

1.北京、上海、广州三个民航站之间的直达航线,需要准备多少种不同飞机票?

由学生设计好方案并回答.

(1)用加法原理设计方案.

首先确定起点站,如果北京是起点站,终点站是上海或广州,需要制2种飞机票,若起点站是上海,终点站是北京或广州,又需制2种飞机票;若起点站是广州,终点站是北京或上海,又需要2种飞机票,共需要2+2+2=6种飞机票.

(2)用乘法原理设计方案.

首先确定起点站,在三个站中,任选一个站为起点站,有3种方法.即北京、上海、广泛任意一个城市为起点站,当选定起点站后,再确定终点站,由于已经选了起点站,终点站只能在其余两个站去选.那么,根据乘法原理,在三个民航站中,每次取两个,按起点站在前、终点站在后的顺序排列不同方法共有3×2=6种.

根据以上分析由学生(板演)写出所有种飞机票

再看一个实例.

在航海中,船舰常以“旗语”相互联系,即利用不同颜色的旗子发送出各种不同的信号.如有红、黄、绿三面不同颜色的旗子,按一定顺序同时升起表示一定的信号,问这样总共可以表示出多少种不同的信号?

找学生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想法.

事实上,红、黄、绿三面旗子按一定顺序的一个排法表示一种信号,所以不同颜色的同时升起可以表示出来的信号种数,也就是红、黄、绿这三面旗子的所有不同顺序的排法总数.

首先,先确定最高位置的旗子,在红、黄、绿这三面旗子中任取一个,有3种方法;

其次,确定中间位置的旗子,当最高位置确定之后,中间位置的旗子只能从余下的两面旗中去取,有2种方法.剩下那面旗子,放在最低位置.

根据乘法原理,用红、黄、绿这三面旗子同时升起表示出所有信号种数是:3×2×1=6(种).

根据学生的分析,由另外的同学(板演)写出三面旗子同时升起表示信号的所有情况.(包括每个位置情况)

第三个实例,让全体学生都参加设计,把所有情况(包括每个位置情况)写出来.

由数字1,2,3,4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写出这些所有的三位数.

根据乘法原理,从四个不同的数字中,每次取出三个排成三位数的方法共有4×3×2=24(个).

请板演的学生谈谈怎样想的?

第一步,先确定百位上的数字.在1,2,3,4这四个数字中任取一个,有4种取法.

第二步,确定十位上的数字.当百位上的数字确定以后,十位上的数字只能从余下的三个数字去取,有3种方法.

第三步,确定个位上的数字.当百位、十位上的数字都确定以后,个位上的数字只能从余下的两个数字中去取,有2种方法.

根据乘法原理,所以共有4×3×2=24种.

下面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我们讨论了三个实例,这三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都是从一些研究的对象之中取出某些研究的对象.

(2)取出的这些研究对象又做些什么?

实质上按着顺序排成一排,交换不同的位置就是不同的情况.

(3)请大家看书,第×页、第×行. 我们把被取的对象叫做双元素,如上面问题中的民航站、旗子、数字都是元素.

上面第一个问题就是从3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2个,然后按一定顺序排成一列,求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后来又写出所有排法.

第二个问题,就是从3个不同元素中,取出3个,然后按一定顺序排成一列,求一共有多少排法和写出所有排法.

第三个问题呢?

从4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3个,然后按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求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并写出所有的排法.

给出排列定义

请看课本,第×页,第×行.一般地说,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本章只研究被取出的元素各不相同的情况),按着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下面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按着这个定义,结合上面的问题,请同学们谈谈什么是相同的排列?什么是不同的排列?

从排列的定义知道,如果两个排列相同,不仅这两个排列的元素必须完全相同,而且排列的顺序(即元素所在的位置)也必须相同.两个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条件不符合,就是不同的排列.

如第一个问题中,北京—广州,上海—广州是两个排列,第三个问题中,213与423也是两个排列.

再如第一个问题中,北京—广州,广州—北京;第二个问题中,红黄绿与红绿黄;第三个问题中231和213虽然元素完全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也是两个排列.

(2)还需要搞清楚一个问题,“一个排列”是不是一个数?

生:“一个排列”不应当是一个数,而应当指一件具体的事.如飞机票“北京—广州”是一个排列,“红黄绿”是一种信号,也是一个排列.如果问飞机票有多少种?能表示出多少种信号.只问种数,不用把所有情况罗列出来,才是一个数.前面提到的第三个问题,实质上也是这样的.

三、 课堂练习

大家思考,下面的排列问题怎样解?

有四张卡片,每张分别写着数码1,2,3,4.有四个空箱,分别写着号码1,2,3,4.把卡片放到空箱内,每箱必须并且只能放一张,而且卡片数码与箱子号码必须不一致,问有多少种放法?(用投影仪示出)

分析:这是从四张卡片中取出4张,分别放在四个位置上,只要交换卡片位置,就是不同的放法,是个附有条件的排列问题.

解法是:第一步把数码卡片四张中2,3,4三张任选一个放在第1空箱.

第二步从余下的三张卡片中任选符合条件的一张放在第2空箱.

第三步从余下的两张卡片中任选符合条件的一张放在第3空箱.

第四步把最后符合条件的一张放在第四空箱.具体排法,用下面图表表示:

所以,共有9种放法.

四、作业

课本:P232练习1,2,3,4,5,6,7.

篇11:高中排列与组合说课稿

高中排列与组合说课稿

一、说教学目标

1、知识传授目标:正确理解和掌握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

2、能力培养目标:能准确地应用它们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思想教育目标: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材分析

1.重点:加法原理,乘法原理。解决方法:利用简单的举例得到一般的结论.

2.难点:加法原理,乘法原理的区分。解决方法:运用对比的方法比较它们的异同.

三、说活动设计

1.活动:思考,讨论,对比,练习.

2.教具:多媒体课件.

四、说教学过程正

1.新课导入

随着社会发展,先进技术,使得各种问题解决方法多样化,高标准严要求,使得商品生产工序复杂化,解决一件事常常有多种方法完成,或几个过程才能完成。排列组合这一章都是讨论简单的计数问题,而排列、组合的基础就是基本原理,用好基本原理是排列组合的关键.

2.新课

我们先看下面两个问题.

(l)从甲地到乙地,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汽车,还可以乘轮船.一天中,火车有4班,汽车有2班,轮船有3班,问一天中乘坐这些交通工具从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板书:图

因为一天中乘火车有4种走法,乘汽车有2种走法,乘轮船有3种走法,每一种走法都可以从甲地到达乙地,因此,一天中乘坐这些交通工具从甲地到乙地共有4十2十3=9种不同的走法.

一般地,有如下原理:

加法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可以有n类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m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办法中有m2种不同的方法,??,

在第n类办法中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十m2十?十mn种不同的方法.

(2)我们再看下面的问题:

由A村去B村的道路有3条,由B村去C村的道路有2条.从A村经B村去C村,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板书:图

这里,从A村到B村有3种不同的走法,按这3种走法中的每一

种走法到达B村后,再从B村到C村又有2种不同的走法.因此,从A村经B村去C村共有3X2=6种不同的走法.

一般地,有如下原理:

乘法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一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

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n种不同的方法.

例1书架上层放有6本不同的数学书,下层放有5本不同的.语文书.

1)从中任取一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2)从中任取数学书与语文书各一本,有多少的取法?

解:(1)从书架上任取一本书,有两类办法:第一类办法是从上层取数学书,可以从6本书中任取一本,有6种方法;第二类办法是从下层取语文书,可以从5本书中任取一本,有5种方法.根据加法原理,得到不同的取法的种数是6十5=11.

答:从书架L任取一本书,有11种不同的取法.

(2)从书架上任取数学书与语文书各一本,可以分成两个步骤完成:第一步取一本数学书,有6种方法;第二步取一本语文书,有5种方法.根据乘法原理,得到不同的取法的种数是N=6X5=30.

答:从书架上取数学书与语文书各一本,有30种不同的方法.练习:一同学有4枚明朝不同古币和6枚清朝不同古币

1)从中任取一枚,有多少种不同取法?2)从中任取明清古币各一枚,有多少种不同取法?

例2:(1)由数字l,2,3,4,5可以组成多少个数字允许重复三位数?

(2)由数字l,2,3,4,5可以组成多少个数字不允许重复三位数?

(3)由数字0,l,2,3,4,5可以组成多少个数字不允许重复三位数?

解:要组成一个三位数可以分成三个步骤完成:第一步确定百位上的数字,从5个数字中任选一个数字,共有5种选法;第二步确定十位上的数字,由于数字允许重复,

这仍有5种选法,第三步确定个位上的数字,同理,它也有5种选法.根据乘法原理,得到可以组成的三位数的个数是N=5X5X5=125.

答:可以组成125个三位数.

练习:

1、从甲地到乙地有2条陆路可走,从乙地到丙地有3条陆路可走,又从甲地不经过乙地到丙地有2条水路可走.

(1)从甲地经乙地到丙地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2)从甲地到丙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2.一名儿童做加法游戏.在一个红口袋中装着2O张分别标有数1、2、?、19、20的红卡片,从中任抽一张,把上面的数作为被加数;在另一个黄口袋中装着10张分别标有数1、2、?、9、1O的黄卡片,从中任抽一张,把上面的数作为加数.这名儿童一共可以列出

多少个加法式子?

3.题2的变形

4.由0-9这10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小结:要解决某个此类问题,首先要判断是分类,还是分步?分类时用加法,分步时用乘法

其次要注意怎样分类和分步,以后会进一步学习

练习

1.(口答)一件工作可以用两种方法完成.有5人会用第一种方法完成,另有4人会用第二种方法完成.选出一个人来完成这件工作,共有多少种选法?

2.在读书活动中,一个学生要从2本科技书、2本政治书、3本文艺书里任选一本,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3.乘积(a1+a2+a3)(b1+b2+b3+b4)(c1+c2+c3+c4+c5)展开后共有多少项?

4.从甲地到乙地有2条路可通,从乙地到丙地有3条路可通;从甲地到丁地有4条路可通,从丁地到丙地有2条路可通.从甲地到丙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5.一个口袋内装有5个小球,另一个口袋内装有4个小球,所有这些小球的颜色互不相同.

(1)从两个口袋内任取一个小球,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2)从两个口袋内各取一个小球,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篇12:二年级上册《简单的排列》说课稿

根据本节课在教材、《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地位及作用,我制定了如下说课内容:

一、说内容:

九年级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一)》第一课时《简单的排列》。

二、说教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二年级开始新增设的一个单元,主要是让学生感知重要的排列的数学思想及其方法。排列的思想方法应用非常广泛,而且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标准》中指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在新课部分安排了学生利用三张数字卡片摆两位数的情境,其主要目是让学生从最简单的排列入手,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根据教材的相关知识和学生积累知识、抽象思维较弱、理解能力有限,对多个事物的排列,常常出现遗漏、重复。所以本课教学重点在于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意识。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对知识、能力和思想教育三者统一的要求,及我对教材的分析、理解和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我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确立为: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观察、比较、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四、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学情分析,以及《课标》的要求和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在本节课的设计中,从学生喜欢破译简单的密码入手来引入新课。我准备了数字卡片的学具,让学生在操作中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并把重点内容利用板书呈现。整节课注重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通过课件演示、动手操作、合作学习、游戏活动等方式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把静态知识转化成动态,把抽象数学知识变为具体可操作的规律性知识。

五、说学法:

二年级的学生积累知识、理解能力有限,缺乏空间想象力,在心理上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很难的,特别是数学广角内容一年级没有接触过,突然接触,学生不知道学的是什么。而且学生也容易将排列和组合混淆,在本节课不作定义上的讲解,只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所以,不能够直接让学生来学习,学生会觉得很困难,也不能够有好的效果,但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只是没有被系统的提炼出来。因此,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结合生动有趣的.活动来进行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新知,发现规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要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贯穿全课,充分应用分组合作、共同探究、独立思考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了知识,体验了学习的乐趣,思维活动也更加活跃。

六、说结构: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3分钟)

创设一个利用1、2两个数开密码锁的方法进行数的排列教学,这里是让学先独立思考,然后学生拿出卡片进行操作,这样可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导出课题。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15分钟)

本节课属于数学活动课,既然是活动课,那就应该让学生充分的动起来,通过“摆”发现问题,通过“说”进行交流,从而解决问题。

(三)课间休息。(2分钟)

(四)巩固练习。(18分钟)

1、变式练习:把数字1改为0,用1、0、3任选2个数字能摆出几个不同的两位数?

2、3位同学坐成一排合影,有多少种做法?

3、三个人每,两个人握1次手,一共握了几次手?

4、逛逛服装店,这里有2件衣服和2条裤子,小朋友们你们想怎样搭配买一套衣服呢?

5、《儿童文学》、《十万个为什么》和《自然奥秘》要送给小红两本,可能送哪两本?

(五)总结归纳(2分钟)

让学生说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

七、说过程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景,导入新知。

为了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创设了去数学王国逛一逛的情境,利用1、2两个数开密码锁的方法进行数的排列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在数学王国里,有一个地方非常有趣,你们想去吗?

那就是“数学广角”(板书课题,出示课件),要想进去就需要我们找到密码,才能够进去,你们有信心吗?要求这个密码是由1、2组成的两位数。学生会很快说出12、21,其中最小的数。学生会说出“12”。

第二个环节: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我们都知道,教师不是学生学习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为了充分发挥学的主体地位,此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我们来到了数学王国,看,谁来迎接我们来了,小精灵说到:小朋友们,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数学王国,想去游戏乐园吗?想的话只有闯过这一关,我就能够带你们去。请看:(出示问题)用1、2和3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这时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接着多媒体出示小组活动的要求:先读一读问题,然后四人一组,3个人拿卡片摆一摆,一人做记录。

这里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是为了让学生在操作、合作的过程中感知排列与组合,在交流中找到方法。

看一看,哪组摆得最多,写得更全面?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接着追问:用什么方法能够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在我们共同的探讨和合作中,让学生自己发现其中的规律,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全班学生运用总结的方法,再次动手摆一摆,亲身体验动手操作的过程。这样可以加深对组合的理解

第三环节:课间休息

低年级的孩子集中注意力比较短,在此我安排了一个课间休息放松一下,就是闭眼睛听音乐。

第四环节:巩固练习

1、变式练习:把数字1改为0,用1、0、3任选2个数字能摆出几个不同的两位数?

2、97页做一做

3、3位同学坐成一排合影,有多少种做法?

4、《儿童文学》、《十万个为什么》和《自然奥秘》要送给小红两本,可能送哪两本?

5、用“读、好、书”三个字,能够组成几个词?

第五环节:总结归纳

今天的数学广角有趣吗?你有什么感受和收获?

八、说效果:

在课堂中我采用了分组进行交流,在小组活动中,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活动中去,但有,还是有少部分的同学在活动中非常活跃,不是为了探究,而是认为好玩,没有达到预设的效果。老师说活动时,有些同学是动起来了,但在老师说停下来,而学生并不能够立即静下来,这只是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

评论:此说课稿能够看出梁老师在设计时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教师通过课件的演示、动手操作和游戏活动等方式进行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本节课教师围绕新课程倡导的:主动参与、积极交往、乐于探究等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能够收到较好的成效。

一、创设情境,让孩子对学习感兴趣。

梁老师在设计中先让学生从简单的排列入手,创设了去数学王国逛一逛的情境,利用1、2两个数开密码锁的方法进行数的排列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也符合低年级儿童心理特点,同时还让学生初步感知排列的方法。为新课的内容做好了铺垫。

二、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让孩子对学习感兴趣。

根据设计能够看出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取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用得是恰到好处。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演示课件,让学生理解了简单的数排列的规律。既能够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篇13:二年级上册《简单的排列》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

今天我所执教的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例1及相关练习。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传统教材中没有单独编排这部分内容,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我觉得教材是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用排列组合来解决的知识。如衣服的搭配、体育中足球、乒乓球的比赛场次,密码箱中密码的排列数,电话机超过多少电话号码就要升位等等。由于学生年龄较小,逻辑思维能力及抽象想象能力较差,所以教学时我设定了以活动为主线,加上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方式教学。

三、教学目标:

l、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猜测、操作、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组合规律。

2、数学思考: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组合规律。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由于“数学广角”是一册书的最后一章,它是本册知识的归纳与整理。本节课开始,提出到“数学广角乐园”游玩,突出一个“乐”字,以活动为主线,边唱边跳引入新课。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数字1、2、3摆成不同的两位数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此,我设计了两层。第一层,用任意两张数字卡片摆成两个不同的两位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找到自信。第二层添上一张卡片,用三张不同的数字来摆。要找到所有的两位数容易出现重复或漏掉的现象。在此,我设定了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学生找到最多的方法。有的小组可能会运用规律找到,有的则不会都找到。所以,我引导同学们最大限度地找规律,并将主动权交给同学,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把数字补充完整。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解决排列组合问题的能力。

(三)、拓展应用,深入探究。

让学生进行乒乓球比赛的安排、握手等生活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将乒乓球比赛场次的安排放在数字排列的后面,是为了将“有序”和“无序”在学生思维中建立无形的对比。因为,学生年龄小,我们需要加以引导,明确两张不同的卡片可以用调换位置的方法得到两个不同的两位数,而两人之间打乒乓球只需要一场比赛与顺序无关,也为后面的“握手”教学作下铺垫。

(四)、课堂延伸。

路线的选择问题是前面知识的综合与提高,为有余力的同学提供发挥的空间。

篇14:二年级上册《简单的排列》说课稿

二年级上册《简单的排列》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

今天我所执教的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例1及相关练习。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传统教材中没有单独编排这部分内容,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我觉得教材是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用排列组合来解决的知识。如衣服的搭配、体育中足球、乒乓球的比赛场次,密码箱中密码的排列数,电话机超过多少电话号码就要升位等等。由于学生年龄较小,逻辑思维能力及抽象想象能力较差,所以教学时我设定了以活动为主线,加上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方式教学。

三、教学目标:

l、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猜测、操作、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组合规律。

2、数学思考: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组合规律。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由于“数学广角”是一册书的最后一章,它是本册知识的归纳与整理。本节课开始,提出到“数学广角乐园”游玩,突出一个“乐”字,以活动为主线,边唱边跳引入新课。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数字1、2、3摆成不同的两位数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此,我设计了两层。第一层,用任意两张数字卡片摆成两个不同的两位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找到自信。第二层添上一张卡片,用三张不同的数字来摆。要找到所有的两位数容易出现重复或漏掉的现象。在此,我设定了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学生找到最多的方法。有的小组可能会运用规律找到,有的则不会都找到。所以,我引导同学们最大限度地找规律,并将主动权交给同学,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把数字补充完整。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解决排列组合问题的能力。

(三)、拓展应用,深入探究。

让学生进行乒乓球比赛的安排、握手等生活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将乒乓球比赛场次的安排放在数字排列的后面,是为了将“有序”和“无序”在学生思维中建立无形的对比。因为,学生年龄小,我们需要加以引导,明确两张不同的卡片可以用调换位置的方法得到两个不同的两位数,而两人之间打乒乓球只需要一场比赛与顺序无关,也为后面的“握手”教学作下铺垫。

(四)、课堂延伸。

路线的选择问题是前面知识的综合与提高,为有余力的同学提供发挥的空间。

《一去二三里》的说课稿

数学说课稿 找规律

美术会变的线条二年级说课稿

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找规律》的说课稿

《搭配中的学问》的数学说课稿

冀教版小学美术说课稿

小学五年级电脑美术说课稿

信息技术课的说课稿

一年级美术《我的新朋友》说课稿

小学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排列的说课稿
《排列的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排列的说课稿(整理14篇)】相关文章:

《找春天》说课稿2022-07-29

二年级数学小小图书馆说课稿2022-05-02

《设计花边》说课稿2022-09-18

腐乳的制作说课稿2022-11-13

《数学广角》说课稿2023-03-12

小班说课稿宝宝自己来2023-03-13

《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的说课稿2024-04-30

小学美术一年级说课稿范文2023-01-01

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说课稿2023-12-29

《漂亮的横幅》说课稿2023-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