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教学设计(精选15篇)由网友“laaeeyygjyye”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孔孟》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孔孟》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本课文拟用一个教学时完成。如有可能,建议语、政、历三科老师能集中一起备课,从各自学科的特点分析本课文,以讲座的形式向同学们讲授,亦可从文科综合的角度,不光是从语文的角度,可以揉进哲学、历史等学科知识,考查学生对本篇课文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传授目标:
1.初步了解孔孟思想观点的异同点;
2.掌握本文中出现的词和成语;
3.背诵孔孟的名言警句。
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从事物发生,问题产生的时代背景中去分析原因的能力。
情意目标:为孔孟两位伟大的哲人自豪,为祖国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骄傲。
预习要求:
1.认真阅读课文,搞懂课文中的注释;
2.把课文中谈及孔孟两人不同思想观点的语句画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成至圣老师”大家都知道指的是孔子,在儒家学派中,地位仅次于他的就是孟子了,所以孟子被称为“亚圣”。这两位人物,常常是孔孟并举,孔孟之道并提,被视为儒学的代表人物,孟子被认为完全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和观点。他们的学术观点,生活理念被认为毫无二致。事实是这样的吗?请看课文―孔孟。引出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
(投影以下文字资料,并配以朗读。也可不要配音朗读。课堂教学时由教师或学生读)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少“贪且贱”及长,做过“委吏”(会计)和“乘田”(管畜牧)等事。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现存《论语》一书,记有孔子的谈话以及孔子与门人的问答。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受业于子思的门人。一度任齐宣王客卿,因主张不被采纳,退而与弟子万章等著书立说。他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
三、研习课文
导读第一自然段
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人们总认为孔孟是一体的?(形影相随,孔称“至圣”,孟称“亚圣”,孔有《论语》,孟有《孟子》,孔主张“成仁”,孟主张“取义”―总之,从两人“尊号”、著述、主张方面,都印证了这一点―形影相随,孟随孔,有孔则有孟。)(板书:形影相随)
2.那么,真的是如影相随,孔孟一体吗?
(由此一问,导入第二、三、四自然段的阅读)
导读二、三、四自然段。
1.请同学迅速阅读这三个自然段,教师要分以下几个方面―生活、人性、人际。学生按课文内容找出答案。教师将答案以板书形式列出。
2.通过以上列举分析,我们清楚了,虽然我们张口就说“孔孟之道”,实际上“孔”“孟”除了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之外,两人还各有其“道”―主张见解并不完全相同。文章的深刻就在于此,作者并不停留在表象上,而是引导我们深长思之,产生这些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呢?
导读五――十一自然段。
1.这七个自然段落,集中分析了孔孟不同的原因。请同学看一下,个性不同是二人主张不同的原因吗?(是,又不是。因为作者明确指出“不能说……无关”,能解读这个句式,就是有关的意思。但作者用了上述句式,表达“有关”的成份就压到了最低点,实际上作者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有关,但关系不大,基本无关,另有原因在。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1)相去两百年,中国局势,已起了很大变化;(2)此一时,彼一时)
2.孔子时代社会特点是什么?(虽有战事,但不足以造成全社会的动荡;礼的约束力虽不太大了,但仍有影响;孔子认为“克已复礼”可行)――板书:社会相对宁静。
3.孟子时代社会特点是什么?(时代**,国君草菅民命,孟子认为,恢复过去是不可能了,要改弦更张)板书――社会十分**。
导读十二、十三自然段
造成孔孟之道同中有异的根本原因在于时代,在于中国独特历史地理特点。社会相对宁静,孔子才会闲适;民不聊生,孟子只能大声疾呼“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时代造就了思想,思想与时俱进,这也是孔、孟主张虽有不同但却是“圣”的原因所在吧!
四、小结
通过以上学习,我们清楚了孔孟的不同及原因,更体会到作者构思的'谨严由同谈起,继之以不同的例举,再继之以原因分析,结束明确指出,时代不同,主张自然有异,环环相扣,令我们信服其结论。在我们写作时,要注意对这种结构安排的学习,更要注意学习对所提出的问题选准角度进行分析,这会使文章立意更深,见解更高。
篇2:孔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孔子、孟子论学的角度和具体意义。
2.背诵孔子的四则语录,熟读孟子的两则语录。
3.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重点:
1.积累文学常识及文言词。
2.理解孔孟论学的具体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孔孟言论所阐明的道理。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上一篇文言文默写反馈。
二、齐读课文
正音:不逾矩 罔殆篑一日暴之
三、复习词语解释和句子翻译:
(一)字词解释:
1.不耻下问 2.无惑乎王之不智也 3.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今夫弈之为数
4. 为 譬如为山
为是其智弗若与
今夫弈之为数
5.数 扶苏以数谏故
若印数十百千本
尽信书
6.信 小信未孚
忌不自信
7.至 吾退而 寒之者至矣
以至仁伐至不仁
8.进 进,吾往矣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二)句子翻译
1、吾十有五而志 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无或乎王之不智也。
3、譬如为山, 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进也!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6、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7、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
8、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9、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 与之俱学,弗若 之矣。
四、内容理解
(一)孔子论学的话分别阐明了关于学习的什么道理?
1.第一则是论述学习的作用:学习终身受益。
孔子自述他进德修业的过程和认识能力提高的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生经验不断积累的规律。这段话概括了人生六个阶段所能达到的境界目标,也是各个阶段学习的结果,具有规范人生的指 导意义。
2.第二则论述学习的方法: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相得益彰。
以对举的形式,强调学习与思考的各自意义和它们不可分割的关系。一“罔”一“殆”,从反面论说“学而不思”“思而不学”的严重后果,突出“思学结合”的重要性
3.第三则 论学习的方法:勤奋虚心地学习,不懂就问。包括要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
4.第四则:论述学习的态度:不要止步不前,半途而废。要自强不息,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终能成功。
孔子以“为山”和“平地”两个比喻,说明“为山”不成,是因为没有继续努力,以致功亏一篑。而平整土地,加上一篑就成功了。以此论说坚持不懈的重要性。
(二) 孟子论学的话分别阐明了关于学习的什么道理?
1.第一则论学习态度:学习不能一暴 十寒,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能三心二意,必须专心致 志。
以“一曝十寒”为喻,再以“学奕 ”为例,说明学习如不能 “专心致志”,则将一事无成。比喻和取例都来自生活,容易理解,可谓言浅而意深,并以此证明学习效果的好坏首先不在于智力高下,而在于学习态度的差异。
3.第二则:不要迷信书本,读书要有批判怀疑精神。
4. 请举出一两个事例来印证“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五、评讲练习
六、作业: 订正练习、背默写纸
篇3:孔孟教学设计
本课属于自读篇目,课文结构清楚,层次清晰,阐述的观点也并不深奥,再加上高三学生此时对孔孟已有不少的接触和了解,相关的文化常识也比较熟识,因此本文比较适合于自学。自学并不等于放羊,应该引导学生自学,在45分钟内尽可能收到吸收文化和培养能力的最大益处。本篇课文的课后练习,比较适合于作为边阅读边思考的激发点使用,应该充分运用,这样学习本课的效果似乎更加切实些。
在教材处理上,这一课时把教学内容切分成三大板块,先是整合课文内容,其次是晶词味句重点突破,然后适当扩展,温故知新。课后提供一篇逆向思考类文章,为的是能让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得以有效的训练。
教学目标
1、把握每段的要点,明确孔孟二者的差异。
2、作者是如何看待孔孟的,二者之间差异的根源是什么。
3、学习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文化现象的'方法。
4、积累词语,掌握成语的用法。
5、感悟文化与文化现象。
教学重点
1、作者是如何看待孔孟的,二者之间差异的根源是什么
2、学习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文化现象的方法。
3、孔孟思想的具体特点。
教学难点
积累词语,掌握成语的用法。
本课安排一课时,由孔孟之说引出话题的历史原因,领悟作者的思想方法。思考孔孟的思想言行有哪些不同。并从文中找比较他们的不同之处,进而分析造成这些不同的原因、
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讨论式和启发式。
教学用具
运用多媒体教学。
学习导航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语
上一篇课文我们了解了庄子,其实在先秦诸子百家中,我们最为熟悉的不是道家而是儒家,孔子、孟子、颜渊、子路我们如雷贯耳。同时,我们还通常把孔孟并举。提到大成至圣,我们就会想到亚圣,这两个人总是如影随形,有时孟子的光辉甚至还会把孔子遮掩着。其实,孟子与孔子生活于不同的时代,大家都知道孔子生活的时代是春秋时期,孟子生活的是战国时代。据《史记》,孟子是孔子的门人于思的学生,这两人真的能够如出一辙吗?让我们一同来阅读著名学者黄仁宇先生的《孔孟》。
二、整体初读,归纳提要,整合课文内容。
快速阅读课文,把每一节当中的重点语句划出来,然后对本文内容作一个提要。这个工作主要目的在于:一是训练学生的速渎能力,速读要讲求质量,所以第二个目的在于训练学生在快速阅读当中迅速抓住每一节中的关键信息。之所以分解到每一节,是因为段节的层次性不很复杂,而它又是一篇课文骨架,学生思考问题的难度会相对小一些。
(明确:本文的内容提要:孔子和孟子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孔子坦荡悠闲,轻松愉快,孟子则凡事紧张。孔子认为性恶来自于先天,孟子则持性善论。孔子对“礼”非常重视,而孟子则不大拘泥于礼。孔盂的不同,主要是因为局势起了变化,孔子处在春秋时期,周礼还有一定的约束力,战事尚未波及全民,战事的方式如同竞技,还不足以造成社会全面动荡。因此孔子认为东周那样的社会秩序仍可恢复,他提倡克己复礼,正名复古。孟子处在战国前中期,战国七雄已经准备长期的大厮杀,战争已有相当规模,战事已经相当残酷,社会全面**。因此,孟子认为出路在于改弦更张,他的种种主张都是突破“礼”的约束的)学生在回答问题,可以通过量化来考查学生的阅读品质:如孔孟的三个不同,主要原因在于局势起了变化。
三、品词析句,探究质疑。
1、依据课文第一段的内容,今人冯友兰,把孔子比作苏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图,在冯友兰看来,“苏格拉底”与“柏拉图”二人是否相同?为什么?
明确:主要阐述孔孟二人的相同,而第二段的开头又有“但是”的转折,然后进而论述了二人的不同。
2、说孟子“凡事紧张”,“紧张”一词含义是什么?
提示:所谓“紧张”,与上文的“轻松愉快”相对,可用“沉重痛苦”来对解,但是还要结合下文来具体回答,是为尖锐的社会矛盾、凶险的前途而焦虑、忧心、痛心这样的情绪。
3、“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从这个话里怎么见出“性恶来自先天”?
提示: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就是认为人的修养是用理智不断克服性恶的过程,也就是认为恶是人的本性,是天生的。
4、课文第四节,举了有关于孟子的一系列例子,如“齐宣王称病,他也称病。……”是为了说明什么?
提示:加深对论点与论据之间关系的理解。作者列举这些例子是为了说明孟子对“礼”不大重视,在他看来,周礼早巳不复存在,自己也不必拘守礼法。
5、“他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一句是什么意思?
提示:当时社会还相当宁静,整个社会心态都比较闲雅,孔子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心态。
6、为什么说“全民为什伍”是以一种军事组织的原则加之全民?
提示:“什伍”是户籍编制,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相联相保。“什伍”又是古代军事编制,五人为伍,十人为什。所以说是以一种军事组织的原则加之全民。
7、为什么说孟子的性善论带着一种强迫性的推论?
提示:由性善论这个前提推论到对人的道德要求,不过是要求保持天性,回复天性而已容易做到而做不到,就可以斥之为“失其本心”,所以带有强迫性。
8、何谓“低水准平等思想”?
提示:低水准是指生活水平低。如“乐岁终身饱”,但求吃饱肚子而已。
9、“可是今日我们读《孟子》和《四书》全部,却不能一体视之为政治哲学,一定也要考究它们的历史背景,有时也要和孟子自己所说的一样,‘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应怎样理解?
提示:《孟子》和《四书》全部都是有其历史背景的,并不是句句话都适用于任何历史条件。政治哲学,是研究政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和政治理论的概念体系,包括《孟子》在内的《四书》含有政治哲学的成分,但是不能一体视之为政治哲学。如果不考究其历史背景,一概奉为经典,是要犯错误的,在这个意义上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10、学习了本文,你认为应该怎样来研究古代文化现象?
提示:
(1)善于同中求异。
(2)要进行历史的考察,探究其精神实质象,要掌握大量的历史资料,并以之为依据。
四、拓展延伸
翻译《寡人之于国也》,并结合本文说说孟子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研究历史文化现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洚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粱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考察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老百姓没有再减少,我的百姓没有再增多,这是为什么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作比喻吧。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
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畜养,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生产季节,几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认真地举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着或头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是不曾有过的事。
—贵族家的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饿死了,却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从本文的第一句话可以想见当时战事频仍,孟子给梁惠王提出的方案是发展生产,注意民生,之所以提出这样的建议,是因为由于战争,杀人盈城,杀人盈野,对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给民生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孟子关于王道的主张就是针对当时的局势提出来的。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人民的灾难深重,社会矛盾的尖锐,也可以体会孟子慈悲为怀的胸怀,为民请命的激切。
篇4:孔孟论学 教案教学设计
孔孟论学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理解孔子、孟子论学的角度和具体意义。
2. 背诵孔子的四则语录,熟读孟子的两则语录。
3. 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重点:
1. 积累文学常识及文言词。
2. 理解孔孟论学的具体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孔孟言论所阐明的道理。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上一篇文言文默写反馈。
二、齐读课文
正音:不逾矩 罔 殆 篑 一日暴之
三、复习词语解释和句子翻译:
(一)字词解释:
1.不耻下问 2.无惑乎王之不智也 3.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今夫弈之为数
4. 为 譬如为山
为是其智弗若与
今夫弈之为数
5.数 扶苏以数谏故
若印数十百千本
尽信书
6.信 小信未孚
忌不自信
7.至 吾退而 寒之者至矣
以至仁伐至不仁
8.进 进,吾往矣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二)句子翻译
1、吾十有五而志 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无或乎王之不智也。
3、譬如为山, 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进也!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6、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7、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
8、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9、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 与之俱学,弗若 之矣。
四、内容理解
(一)孔子论学的话分别阐明了关于学习的什么道理?
1. 第一则是论述学习的作用:学习终身受益。
孔子自述他进德修业的过程和认识能力提高的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生经验不断积累的规律。这段话概括了人生六个阶段所能达到的境界目标,也是各个阶段学习的结果,具有规范人生的指 导意义。
2. 第二则论述学习的方法: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相得益彰。
以对举的形式,强调学习与思考的各自意义和它们不可分割的关系。一“罔”一“殆”,从反面论说“学而不思”“思而不学”的严重后果,突出“思学结合”的重要性
3. 第三则 论学习的方法:勤奋虚心地学习,不懂就问。包括要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
4.第四则:论述学习的态度:不要止步不前,半途而废。要自强不息,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终能成功。
孔子以“为山”和“平地”两个比喻,说明“为山”不成,是因为没有继续努力,以致功亏一篑。而平整土地,加上一篑就成功了。以此论说坚持不懈的重要性。
(二) 孟子论学的话分别阐明了关于学习的什么道理?
1.第一则论学习态度:学习不能一暴 十寒,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能三心二意,必须专心致 志。
以“一曝十寒”为喻,再以“学奕 ”为例,说明学习如不能 “专心致志”,则将一事无成。比喻和取例都来自生活,容易理解,可谓言浅而意深,并以此证明学习效果的好坏首先不在于智力高下,而在于学习态度的差异。
3. 第二则:不要迷信书本,读书要有批判怀疑精神。
4. 请举出一两个事例来印证“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五、评讲练习
六、作业: 订正练习、背默写纸
第二课时
课题: (第二课时)
备课日期: 年10 月29 日星期三 授课时间:第___周 星期____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目标:了解孔子、孟子生平及《论语》、《孟子》的基本情况。疏通文意,理解重点词句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读文章语句,理解文章中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学习的`意义,重视学习中思考的价值:既要虚心求教,又要敢于质疑。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疏通文意,积累重点文言词句,理解文章内容。
2、难点:深层理解 《孔孟论学》之内蕴,并能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关键字词。
2、复习重点句子。
二、介绍孟子及《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约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人,儒家学派代表,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是孟子的弟子们整理的孟子言论,其间杂有弟子的话语。《孟子》现仅存“内书”七篇。《孟子》一书,除了阐述儒家的“仁 ”的主张外,还提出了“义”的观念,提出了“性本善”、“养浩然之气”等一系列在中国 古代思想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命题。
三、疏通文字,初步理解
㈠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或 暴 萌 鸿鹄 缴 杵
(二)疏通课文,初步理解
第一则:
1、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
重点字词:(1)或:同“惑”,奇怪。无或,不值得奇怪。
参考译文:大王不聪明并不值得奇怪。
2、虽有天下易 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重点字词:(2)暴:同“曝”,晒。
参考译文:即使天下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冷它十天,没有能够生长的。
3、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
重点字词:(3)见亦罕:和王相见的次数太少。(4)至:极。(5)如何:对怎么办
参考译文:我和大王相见的次数太少,我退居在家把王冷淡到了极点那些谄谀小人就趁机来到王的身边,我怎么能使王的善良之心的萌发呢?
4、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重点字词:(6)弈:围棋。(7)数:技巧,技术。
参考 译文:比如下棋作为一门技术是一种小技艺; 如果不一心一意地(学习),那就学不好。
5、奔秋,通国之善奕者也。
重点字词:(8)通国:全国。
参考译文:奕秋,是全国擅长下棋的人。
6、使弈秋诲二人奔: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奔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重点字词:(9)鸿鹄:天鹅。 (10)援:拿起。(11)俱:在一起
参考译文:(假使)叫奔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一心一意,只听弈秋的话;另一个虽然 在听,但心里面却以为有天鹅要飞来,想拿起弓和箭去 射击它。这个人虽然与那个人一起学习,一定比不上那个人。
7、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孟子 告子上》)
参考译文:是因为他的聪明不如那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
第二则: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 尽心下》)
重点字词:(12)《书》:《尚书》。(13)策:片。(14)至仁:极仁道的人,指周武王。(15)至不仁:极不仁道的人,指殷纣王。
参考译文:孟子说:“ 完全相信书,那还不如没有书。我对于《尚书》中的《武成》一篇,取它两三页罢了。仁道的人在天下没有敌手,凭(周 武王这)极为仁道的人,来讨伐(殷纣王这)极为不仁的人,怎么会流那么多血而让木棒也漂流起来呢。”
四、研读课文
㈠ 孟子论学的话分别阐明了关于学习的什么道理?
1.第一则论学习态度:学习不能一暴十寒,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能三心二意,必须专心致志。
以“一曝十寒”为喻,再以“学奕”为例,说明学习如不能 “专心致志”,则将一事无成。比喻和取例都来自生活,容易理解,可谓言浅而意深,并以此证明学习效果的好坏首先不在于智力高下,而在于学习态度的差异。
2.第二则:不要迷信书本,读书要有批判怀疑精神。
㈡ 请举出一两个事例来印证“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五、拓展延伸
孔孟论学言简意赅,却讲究论证的方法,如运用比喻、对比、举例等方法,试作说明。
交流:(1)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进也!”--运用对比论证、比喻论证议论学习的态度要不断学习坚持不懈。
(2)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运用比喻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议论学习的态度度要一心一意专心致志。
(3)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来议论读书要有批判精神。
六、总结
孔子的语录:语言精粹精策,内涵深厚,文字简洁,有格言色彩;语录虽是片段的,但互相间有深刻联系,是一篇逻辑完整的文章。
孟子:善于作形 象的类比,如“一曝十寒”的故事。
七 作业布置
1、抄写孟子二则的翻译并背诵
第三课时
课题: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重要文言文字词,掌握重要的文言句式
2、通过翻译句子,理解课文,进而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并加以使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巩固重要文言文字词,掌握重要的文言句式
2、难点:通过翻译句子,理解课文,进而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并加以使用
教学过程:
一、学生完成练习
《孔孟论学》练习
(一)词语解释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2、三十而立 ( )
3、四十而不惑 ( )
4、五十而知天命( )( )
5、六十而耳顺 ( ) 6、从心所欲不逾矩 ( )( )
7、学而不思 则罔 ( ) 8、思而不学则殆 ( )
9、不耻下问 ( ) 10、譬如为山 ( )
11、虽覆一篑 ( )( )( )止( )
12、譬如平地 ( )( ) 13、无或乎王之不智也( )
14、一日暴之 ( )15、吾退而寒之者至矣 ( )
16、吾如有萌焉何哉 ( )
17、使弈秋诲二人弈 ( ) ( )( )
18、今夫弈之为数 ( ) ( ) ( )
19、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 )( )( )
20、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 )
21、以至仁伐至不仁 ( )( )( )
22、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 )
2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 )
(二)句子翻译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无 或乎王之不智也 4、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5、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6、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7、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8、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进也!
9、虽有天下易 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0、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
11、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1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三)文学常识
《孔孟论学》选自《 》《 》。选取了春秋时代的 和
战国时代(人名)的言论共六则 。他们是 派的创始人以及代表人物。
写出文中隐含的成语:
二、教师 讲评
三、学生订正
篇5:《孔孟》教学设计示例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本课文拟用一个教学时完成。如有可能,建议语、政、历三科老师能集中一起备课,从各自学科的特点分析本课文,以讲座的形式向同学们讲授,亦可从文科综合的角度,不光是从语文的角度,可以揉进哲学、历史等学科知识,考查学生对本篇课文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传授目标:
1.初步了解孔孟思想观点的异同点;
2.掌握本文中出现的词和成语;
3.背诵孔孟的名言警句。
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从事物发生,问题产生的时代背景中去分析原因的能力。
情意目标:为孔孟两位伟大的哲人自豪,为祖国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骄傲。
预习要求:
1.认真阅读课文,搞懂课文中的注释;
2.把课文中谈及孔孟两人不同思想观点的语句画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成至圣老师”大家都知道指的是孔子,在儒家学派中,地位仅次于他的就是孟子了,所以孟子被称为“亚圣”。这两位人物,常常是孔孟并举,孔孟之道并提,被视为儒学的代表人物,孟子被认为完全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和观点。他们的学术观点,生活理念被认为毫无二致。事实是这样的吗?请看课文-孔孟。引出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
(投影以下文字资料,并配以朗读。也可不要配音朗读。课堂教学时由教师或学生读)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少“贪且贱”及长,做过“委吏”(会计)和“乘田”(管畜牧)等事。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现存《论语》一书,记有孔子的谈话以及孔子与门人的问答。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受业于子思的门人。一度任齐宣王客卿,因主张不被采纳,退而与弟子万章等著书立说。他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
三、研习课文
导读第一自然段
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人们总认为孔孟是一体的?(形影相随,孔称“至圣”,孟称“亚圣”,孔有《论语》,孟有《孟子》,孔主张“成仁”,孟主张“取义”-总之,从两人“尊号”、著述、主张方面,都印证了这一点-形影相随,孟随孔,有孔则有孟。)(板书:形影相随)
2.那么,真的是如影相随,孔孟一体吗?
(由此一问,导入第二、三、四自然段的阅读)
导读二、三、四自然段。
1.请同学迅速阅读这三个自然段,教师要分以下几个方面-生活、人性、人际。学生按课文内容找出答案。教师将答案以板书形式列出。
2.通过以上列举分析,我们清楚了,虽然我们张口就说“孔孟之道”,实际上“孔”“孟”除了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之外,两人还各有其“道”-主张见解并不完全相同。文章的深刻就在于此,作者并不停留在表象上,而是引导我们深长思之,产生这些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呢?
导读五--十一自然段。
1.这七个自然段落,集中分析了孔孟不同的原因。请同学看一下,个性不同是二人主张不同的原因吗?(是,又不是。因为作者明确指出“不能说……无关”,能解读这个句式,就是有关的意思。但作者用了上述句式,表达“有关”的成份就压到了最低点,实际上作者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有关,但关系不大,基本无关,另有原因在。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1)相去两百年,中国局势,已起了很大变化;(2)此一时,彼一时)
2.孔子时代社会特点是什么?(虽有战事,但不足以造成全社会的动荡;礼的约束力虽不太大了,但仍有影响;孔子认为“克已复礼”可行)--板书:社会相对宁静。
3.孟子时代社会特点是什么?(时代**,国君草菅民命,孟子认为,恢复过去是不可能了,要改弦更张)板书--社会十分**。
导读十二、十三自然段
造成孔孟之道同中有异的.根本原因在于时代,在于中国独特历史地理特点。社会相对宁静,孔子才会闲适;民不聊生,孟子只能大声疾呼“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时代造就了思想,思想与时俱进,这也是孔、孟主张虽有不同但却是“圣”的原因所在吧!
四、小结
通过以上学习,我们清楚了孔孟的不同及原因,更体会到作者构思的谨严由同谈起,继之以不同的例举,再继之以原因分析,结束明确指出,时代不同,主张自然有异,环环相扣,令我们信服其结论。在我们写作时,要注意对这种结构安排的学习,更要注意学习对所提出的问题选准角度进行分析,这会使文章立意更深,见解更高。
板书设计:
补充:
下面两段文字分别选自《论语》和《孟子》,请同学读一下,说一说哪一篇选自《论语》,哪一篇选自《孟子》。
(一)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选自《论语》)
[译文]
说:“用麻布作礼帽,这是合于古礼的;召集大家都用丝来做,这样俭省一些(麻做礼帽,按规定要用经线2400根,细密难成,不如用丝俭省),我同意大家这样做。臣见君时,先在堂下跑拜,然后升堂再跑拜,这是合于古礼的。召集大家都直接升堂行跑拜礼,这是一种骄傲轻慢的表现。虽然违反大家的作法,我仍然要从古礼,在堂下跑拜。
(二)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
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选自《孟子》)
[译文]
齐宣王问:“商汤流放夏桀,周武王讨伐商纣,真的有这些事吗?”孟子答:“史料中有这种记载。”宣王问:“臣子犯上杀死君主,行吗?”孟子答:“破坏仁的人叫做‘贼’,破坏义的的人叫做‘残’,毁仁害义的残贼,叫做‘独夫’。只听说把独夫纣死了,却没有听说是君主被杀害了。”
篇6:孔孟论学习教案教学设计
孔孟论学习教案教学设计
1)熟悉文言文的语言现象,感知古今语言的不同。
2)感知文章的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
写作能力目标
能够对读书生活中的人和事发表见解。
思想教育
了解古今对读书的认识,树立良好的读书观。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言
二、作者、作品简介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现存《论语》一书,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孟子(公元前372——约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是儒家学派中思(子思)孟(孟轲)学派的主要代表,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是孟子的弟子们整理的孟子言论,其间杂有弟子的话语。《孟子》现仅存“内书”七篇。《孟子》一书,除了阐述儒家的“仁”的主张外,还提出了“义”的观念,提出了“性本善”、“养浩然之气”等一系列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命题。
三、语文基础知识目标
(一)生字: 论语 lún 不亦说乎yuè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wǎnɡ dài 不悱不发fěi 举一隅yú 奕之为数yì 辟若掘井(pì) 流杵也chǔ
(二)翻译课文。《孔孟论学习》参考译文:
第一则:学过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
第二则:温习旧的知识,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就可以做老师了。或“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第三则:学习却不思考就不能解决疑难问题。只思考却不学习也不能解决疑难问题。
第四则: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聪明。
第五则:聪敏而又热爱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辱。
第六则:对于一件事,了解它不如热爱它,热爱它不如发自内心地喜欢研究它。
第七则:不到他苦苦思索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又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他一个方面,他不能推知其它三个方面,就不再教他。
第八则:接受教育,注重请教,怎么会不顺利成功?
第九则:诵读《诗经》《尚书》,就好像与古人生活在一起;诵读《诗经》《尚书》,就好像与古人一起商讨,交谈。
第十则:君子遵循正确的方法以获得很深的学问,并想自己找到正确的方法。自己找到了正确方法,所学的东西就能掌握牢固;知识掌握得牢固了,那么学问积累就多;学问积累得多,就用之不尽,取之不竭。所以,君子都想自己找到正确的方法。
第十一则:即使有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一会儿晒它,一会儿冰冻它,没有能够生存下去的'。……现在,围棋作为一种技能,是小的技能;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习,也学不会。一位名叫秋的围棋手,是全国最擅长下围棋的。让他教导两个人学习围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从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听从秋的教导,但心里却总是想着天鹅将要飞来,想着拿弓箭来射它,虽然和另一个人一起学习,但不如另一个人学得好。是因为这个人的智力不如另一个人吗?答案是:不是这样的。
第十二则:做学问就像挖井,井挖得很深了,还没有泉水,还是一口废井。
第十三则:完全相信《尚书》上所说的道理,还不如没有读过《尚书》这本书。我读《武成》,只是选择读其中的二三页罢了。仁道之君挥无敌于天下,以周武王这样极为仁道的人去讨伐商纣这样极为不仁的人,怎么会使血流得把舂米的木槌都漂起来了呢?
〖质询疑点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要遵循什么原则?
“信”: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三、作业:
试背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文章主旨
孔孟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孟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关于学习的内容。孔孟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学习的目的。孔孟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
二、重点语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解析 孔子讲的学习,包括礼(包括各种仪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诗、书。孔子讲学习,不是学过了就算,要求按一定时间去实习。在学习中还要有体会,有心得,所以说不也喜悦吗?正因为学了有体会,所以感到喜悦。学习时有朋友来共同切磋,比一个人学习好,所以说有朋友来,不也快乐吗?这样,孔子讲的学习,不光讲学习书本知识,还要实习各种技能,还要跟德育结合,提高品德教育。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析 这一句讲学和思的辩证关系。正确的知识,如科学一定要由浅入深、按部就班去学习。不学习而光思考,不按照科学知识去思考,容易陷入迷误。只有学习与思考结合,才能学到正确的知识,不致胡思乱想,陷于迷误。思而不学,只是空想,不知道自己想的问题是否前人已经解决,倘前人已经解决了,那再去想不是白费了?倘前人没有解决,不知道从前人已经研究过处继续前进,再从头开始,是再走前人已经走过的路,也是浪费。所以一定要学与思结合才行。
三、文章思路
(1)要有好的求知态度
好学——谦虚老实——以学习为乐
(2)要有好的学习方法
按时复习——总结复习,发现新知——学思结合——注重启发
(3)要有好的学习原则
居之安,则资之深——积累重要——坚持不懈
(4)要有好的学习原则——修养身心
四、写作特点
论学的这几则也能充分地体现《论语》的文学特点。首先,它们全是用当时的规范性口语写成的,可以说是明白如话。其次,语言自然流畅,简约朴实,不事雕琢,不求辞采,却能表达出深刻的道理。再次,它们有一种从容不迫、多方启发的风格,体现出所谓“文如其人”的文章规律,使读者如同亲眼目睹那位被学生们誉为“循循善诱”的师长。最后,《论语》不以善譬称;但偶尔也有生动确切的比喻,使读者耳目一新。
关于《孟子》的语言特色,一般认为与《论语》基本相同,属语录体。孟子的比喻,有故事,有情节。课文中“弈秋诲人”的故事,就是一例。如“一心以为有鸿鹄之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这种故事往往就成了寓言。这样的寓言是为了说理,为了辩论。善于论辩,是孟子的特点。《孟子》里许多寓言至今仍然家喻户晓,如“五十步笑百步”、“揠苗助长”,等等。孟子的寓言,则多有民间故事色彩。
五、课后练习解答
第一题
(从学习方法、态度、原则、意义四方面谈:也可细分为十方面。自得之、启发式与今主动学习最有关)
从以下十个方面谈了读书之道:
1. 温习的重要(第一,二则)。
2. 学习与思考缺一不可 (第三则)。
3. 虚心好学(第四、五、八则)。
4. 情感、态度于学习具有更重要的作用(第六则)。
5. 启发式教学原则,学习主体的第一性原则(第七则)。
6. 学习经典是与大师、先贤对话、交流(第九则)。
7. 学习、深造的正确途径是依靠自己主动学习,主动获得(第十则)。
8. 学习的关键在于专心致志(第十一则)。
9. 做学问要有成就必须持之以恒,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第十二则)。
10. 读书、学习要有怀疑精神(第十三则)。其议论方式主要是两种。其一是直截了当提出观点(直接下结论),如第五、七则。这第二种议论方式为第一、二、三、四、六则。这和《论语》的语言精练有关,同样属于事理例证的,《孟子》成为格言式句子的就较少。此外,第八、九两则分别属于第二、第一种。课文中《孟子》的论证方式的总特点是:一是因长于类比,多层次层层推进,显得逻辑性强。二是善作形象类比,常用故事、寓言、比喻作为其论据。这是孟子的突出特点,为孔子所不及。其议论方式也是两种。其一是事理论证,即第十则,此则层层推进特别明显。其二是事实论证,即例证法,形象类比,即第十一、十二、十三则。长于事实例证是《孟子》议论的一大特点,这样的议论往往有较强的说服力。
篇7:孔孟(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孔孟(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孔孟》 教案
《孔孟》 教案
教学目的:
1. 作者是如何看待孔孟的,二者之间差异的根源是什么。
2. 学习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文化现象的方法。
3. 积累词语,掌握成语的用法。
4. 感悟文化与文化现象。
教学重点:目的1、2。
教学难点:目的3。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自读品读法。
教学过程:
一. 教学导入:
通过复习前一课内容,由道家引到儒家,引到孔孟二人的区别。
二. 介绍作者:黄仁宇(见教材框文)
三. 词语积累:
(1)注音正确有误的一项是( D )
A.曾皙xī 浴乎沂yí 舞雩yú 庖páo厨
B.马厩jiù 饿殍piǎo 老羸léi 沟壑hè
C.谲jué诈 桴fú筏 经筵yán 商鞅yāng
D.赠仪yí 篡chuàn位 热忱chén 贵戚qī
(2)判断解释有误的一项( D )
A.形影相随(跟随) 毫不讳忌(忌讳) 斩钉截铁(砍断)
B.礼尚往来(崇尚) 不为已甚(太) 改弦更张(拉弓弦)
C.草菅民命(茅草) 无的放矢(箭靶的中心) 一针见血(看见)
D.百家争鸣(发表意见) 截然相对(界限分明) 融会贯通(懂得)
(3)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提示:课前提示内容。把孔孟二人加以精细比较,找出二人的差异,进而研究造成这些差异的时代根源。
四. 孔孟
内容板书:
相同点
相异点
个性原因
间接原因
孔子
儒家圣人,形影相随,宗旨相配。
生活态度
轻松愉快
对人性看法
性恶来自先天
对“礼”的看法
重视
闲雅热忱
春秋时期,不至于完全失望
孟子
凡事紧张
人性本善
不重视
革命性
战国时期,国君草菅人命
五. 讨论:作者认为,孔孟的差异,折射了春秋战国时期间剧烈的变化,中国古代社会如此早熟,在世界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现象,要解释这种现象,应该研究中国历史地理的特点。你认为应该怎样结合中国历史地理特点来解释这种现象?
(教师不说标准看法,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六. 难句理解:(可穿插于内容清理中)
1.说孟子“凡事紧张”,“紧张”一词含义是什么?
提示:所谓“紧张”,是为尖锐的社会矛盾、凶险的前途而焦虑、忧心、痛心这样的情绪。
2.“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从这个话里怎么见出“性恶来自先天”?
提示: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就是认为人的修养是用理智不断克服性恶的过程,也就是认为恶是人的本性,是天生的。
3.“针对这些条件,孔子对当时的情形,还没有完全失望。”--表因果关系,用“针对”一词是否恰当?
提示:不恰当。“针对”一词不表原因,而上文内容也并不是什么“条件”。应改为“因此”。
4.“他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一句是什么意思?
提示:当时社会还相当宁静,整个社会心态都比较闲雅,孔子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心态。
5.为什么说“全民为什伍”是以一种军事组织的原则加之全民?
提示:“什伍”是户籍编制,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相联相保。“什伍”又是古代军事编制,五人为伍,十人为什。所以说是以一种军事组织的原则加之全民。
6.为什么说孟子的性善论带着一种强迫性的推论?
提示:由性善论这个前提推论到对人的道德要求,不过是要求保持天性,回复天性而已,很容易做到而做不到,就可以斥之为“失其本心”,所以带有强迫性。
7.何谓“低水平平等思想”?
提示:低水准是指生活水平低。如“乐岁终身饱”,但求吃饱肚子而已。
8.“可是今日我们读《孟子》和《四书》全部,却不能一体视之为政治哲学,一定也要考究他们的历史背景,有时也要和孟子自己所说的一样,‘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应怎样理解?
提示:《孟子》和《四书》全部都是有其历史背景的,并不是句句话都适用于任何历史条件。政治哲学,是研究政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和政治理论的概念体系,包括《孟子》在内的《四书》含有政治哲学的成分,但是不能一体视之为政治哲学。如果不考究其历史背景,一概奉为经典,是要犯错误的,在这个意义上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9. 学习了本文,你认为应该怎样来研究古代文化现象?
提示:(1.善于同中求异。(2.要进行历史的考察,探究其精神实质。(3.研究历史文化现象,要掌握大量的历史资料,并以之为依据。
七. 完成课后练习。
八. 教学后记:
《孔孟》能力训练
一、基础选择题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论(lún)语 曾皙(zhé) 饿殍(piǎo)
B.赢 (léi)老 沟壑( hè) 乘桴(f ú)
C.嗜(shì)杀 草营(jiān) 耕耘(yún)
D.规矩(jǔ) 热忱(chén) 谲(jué)诈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与这种态度绝然相对的是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
B.孔子虽不值阳货的为人,但为了礼上往来,他仍想趁着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回拜他。
C.战国七雄,已经准备长期的大撕杀。
D.实际上它占《四书》一半以上的篇幅,既为各朝的经筵讲解之用,也为科举取士的标准。
3.下列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你等一下。”他对我说:“我想想再答复你。”
B.想不通,九条牛也拉不回;想通了,不要人说就直往前冲:他就是这样一个直性子。
C.我还有一个遗憾:参观完后,想买一些纪念品回去。可是,商店里的这些东西价格太高,只好空手而归。
D.本书的编写,得到了张力先生的指导;本书的出版,得到了知识出版社的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4.下列句子中,选择哪一项词语填空最恰当( )
①但是他既说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 )不仁的话,可见他认为性恶来自先天。
②但是至圣和亚圣,相去约二百年,中国的( ),已起了很大的变化。
③这些态度与欧洲中古骑士精神很相仿佛,虽然这些( )并不可能全部遵守,但是接战时间短促,参战的人数受车数的限制。
A.防范 局势 原则
B.防止 局势 原理
C.防止 形势 原则
D.防范 形势 原理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孔子令门人言志,只有曾皙最得他的赞许,所说的,大致等于我们今天的郊游和野餐。
B.春秋时代的车战,是一种贵族式的战争。
C.因人既然生性为善,那么强迫人们保持这种天性大约也不算过分了。
D.他做了齐国的吊丧正使,出使秦国,却始终不对副使谈及。
6.与下列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战国七雄,已经准备长期的大厮杀。 --凡是年龄十五岁以上的都要向防地报到,降卒四十万或四十五万一起坑埋--但是这时也不再是春秋时代竞技式的战争了。
A.虽然这时候的战事还没有像战国末季那样剧烈
B.虽然这时候的战事还不剧烈
C.虽然那时候的战争还不剧烈
D.虽然那时候的战争还没有像战国末季那样剧烈
二、课文阅读题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后面各题。
但是我们仔细比较他们,却也发现不相同的地方。最明显的是,《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不如孟子凡事紧张。所以大成至圣能够以“君子坦荡荡”的风格,避免“小人长戚戚”的态度去保持他的悠闲。孔子令门人言志,只有曾皙最得他的赞许。而曾皙所说的,大致等于我们今天的郊游和野餐,①“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与这种态度截然相对的是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孔子还说饭菜不做好,这样不吃那样不吃,衣服也要色彩裁剪都合式。孟子却毫不忌讳地提出②“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而且③“老赢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等词句也经常出现在他的嘴中。
7.翻译三处加横线的句子。 ① ② ③ 8.作者认为孔孟最明显的不相同是什么?
9.作者是从几方面来论证这种不相同的?
10.结合全文看,作者还谈了孔孟的哪些不相同?
11.作者认为造成孔孟的种种不同大致有几方面的原因?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后面各题。
针对这些条件,孔子对当时情形,还没有完全失望。他的闲稚代表着当时的社会,相对于战国的**而言,还相当的宁静。所以他仍提倡“克己复礼”,显示着过去的社会秋序仍可恢复。他有时也发牢骚,说什么“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可是要他表示方针的时候,他的办法端在“正名”,也就是恢复一切事物原有的名分。“知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更表现一腔复古的热忱。
孟子有时候被人称为有“革命性”,这是因为战国时代的**,使他知道,只有恢复故态而不改弦更张是不能济事的。齐人准备伐燕,他说燕可伐。齐宣王问他贵戚之卿应做的本分,他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也就是容许废君而另立族中贤人。梁襄王问他:“天下恶乎定?”他答道:“定于一。”裹王又追着问:“孰能一之?"孟子就说:“不嗜杀人者能一之。”他又曾和梁惠王说过“地方百里,而可以王”。这已经不是孔子所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严格规矩了。
12.结合上文看,“这些条件”指的是什么?
13.翻译孟子和梁襄王的一段对话。
14.孔子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呈现什么特点?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15.孟子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又呈现什么特点?孟子的政治主张在孔子的基础上有了什么发展? 16.孔子尽管有时也发牢骚,但他积极用世的人生态度是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试说说这方面孔子的名言。
17.从这两段文字可以看出本文作者认为造成孔孟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三、课外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8~21题。
也是神话
张系国
为了搜集一些资料,重读了不少中国的神话故事,因而有个小小的“发现”。奇怪得很,翻遍中国的神话故事,居然找不到一位成功的“反叛者”。中国的神话和其他各国的神话一样,并不缺乏反叛的英雄,但他们的反叛却从未成功过。如共工氏造反,头触不周之山,却失败了。如后羿射日,最后连自己的老婆也保不住。最糟糕的是,这些反叛的英雄往往和他们的对手妥协,如孙猴子自称“齐天大圣”,结果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这还有可说。但后来他竟被唐僧收伏,保唐僧往西天取经,修成正果。对于一个“反叛者”而言,就未免太过分了!又如红孩儿哪吒,几次大闹龙宫,和他的父亲反目相向,原是一个极成功的小叛徒,最后却也妥协了,加入现存的“统治集团”成为一个小小的神祗。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连闹“自由恋爱”的白娘娘,都要被多管闲事的法海和尚镇在塔下,其他叛徒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
中国神话缺乏成功的反叛者,和西方神话充斥反叛的英雄,的确成为极鲜明的对比。别的不说,魔鬼撒旦就是一个大成功的反叛者。他原来也是天使,居然敢犯上作乱,虽被上帝赶入地狱,却始终不曾悔改,顽抗到今天,上帝也没有办法消灭他(当然,依照《启示录》的预言,到了世界末日,撒旦及其徒众都将被歼灭,但这一天始终未来临)。希腊神话里的天帝修斯,本身就是个反叛者。他率奥林匹斯山众神反叛了巨人族铁丹们统治,才夺得了天帝的宝座。不谈这些成功的例子,就是失败的反叛者,也往往能坚持到底。最著名的如普罗米修斯盗火给人类,被罚以脏腑喂鹰,终于为一位人类的英雄所救。再如西席伏斯,虽然永远在推石上山,但很难说他成功或失败。“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的分别,完全在主观的一念之间。除了反叛的天神外,其他反叛的人类英雄,更车载斗量。西方神话故事里的英雄一再为命运所愚弄,总是不甘雌伏地和命运挑战。“人”和“命运”的关系,始终是西方文学的一个主要灵感源泉。反叛英雄所以在西方神话里占有重要的位里,也许就是这个缘故。
中国神话没有成功的反叛者,是否因为中国人是“宿命论者”呢?我想不是。有个很好的例子。“愚公移山”,最后愚公是胜利了。但他的胜利,并不是他真的一铲一铲地铲平了太行山,而是因为最后上帝妥协了,派力士将两座山移走。如果让这神话发展到合理的结束,则愚公及其子孙真正铲平了太行山,也一样可能。但由于上帝的妥协,表面上愚公是胜利了,其实却剥夺了证明他“比上帝更强”的机会,因此愚公并不是一个成功的反叛者。这是一个上帝和反叛者妥协的好例子。前面提到的孙悟空和哪吒,其实也不曾完全失败。天上的统治阶级接纳了他们,使他们也享受了部分成功的滋味,这就是妥协的明证。当然孙悟空也必须妥协,取消“齐天大圣”的尊号,哪吒也必须向他的老子低头。除了太弱的反叛者被公然消灭之外,比较强一些的反叛者,都通过妥协的方式在众神里取得适当的位里。
这已足够证明中国人不是“宿命论者”了。中国人不认为命运完全不可改变,也并不大胆地肯定命运完全由个人控制,却现实地承认,命运是“天”、“人”妥协的结果。“人依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神”,中国人尤其是如此。中国人的神是他自己的影子。不论天堂或地狱,其实都是人间的翻版。也许中国人太聪明了,聪明到鬼神都“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但绝不相信鬼神比人类高明多少。不论天上还是人间,总还是以“妥协”、“折中”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唐吉何德式的英雄实在太多了,要紧的是,“保卫正统”是可以的,“反对正统”却不可以!即使开始时不是“正统”,在取得统治的地位后,也就自然而然成了“正统”,乃至祖先都必须是神人所孕等等。中国神话故事里的反叛者,一转眼就里置身神之列,恐怕也有“正统”的观念作祟呢。
“妥协”似乎不是好字眼,提到“妥协”,总有“迁就”、“马马虎虎”的味道。不过这里说的“妥协”的观念,并不一定有呵责的意思。中国人的哲学,一向是“唯人主义”的(不是“人道主义”)。中国几千年来,绝大多数人口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与天争利”、如何养活自己上头。“天”、“人”妥协,是几千年“靠天吃饭”积累下来的经验。农民如不懂如何利用自然,和自然共存,就不可能养活自己。至于在人与人关系方面,中国人所一直追求的,就是一个“有秩序的社会”,到今日还是如此。在调整人际关系上,自然更需要“妥协”、“迁就”的观念了。中国人的哲学思想,一直存在“平衡”、“谐和”的概念,当然不足偶然的,是几千年生存于这独特地理环境的结果。在政治组织上,也反映出中国人在这方面特殊的能力。所以这儿所谈的“妥协”,就指为结合一个复杂的社会,使之运行不息,在人与人之间所必须存在的互访。历史上中国一向不曾遇到相等的敌国,因此倾向使用“妥协”的方式以维系整个社会的平衡,是可以明白的。但是到了近代,中国已不再是“中”国而必须和世界各强国竟争,维持自己的生存,“平衡”、“妥协”的哲学观不再适用,也是可以明白的。不过某些思想的方式,是否影响了中国人在艺术上及科学上创造的能力,就不是那么容易决定了。
18.作者重读中国神话故事,有了一个小小的“发现”,这个“发现”是什么?
答:“发现”是 19.(1)作者认为反叛英雄在西方神话里占有重要的位置,理由是
(2)对中国神话中没有成功反叛者这一现象,作者分析后得到的结论是
20.作者谈神话,论中西神话的异同,有什么用意?有什么新的独到的见解。 答:
2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虽然中国神话中不缺少英雄,但他们的反叛从来没有成功过。
B.相比之下,西方神话中,反叛的英雄都成功了。
C.愚公移山的故事说明中国神话中的上帝比较明智开通,因此神话中就出现不了成功的反叛者。
D.中西神话的差异,意味着中西方人民对待命运的看法不尽相同。
E.从对中国神话的分析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现实社会的一些基本特点。
四、高考小热点
22.解释并记忆下列语句。
(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观过,斯知仁也
(4)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5)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6)尽信书不如无书
23.将下列打乱的句子重新排列先后次序。
①也就是宣示人人都能做圣贤。②孔子自己承认,他一生学习,到70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③所以他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④这种道德力量,经他解释,纯系内在的由自我产生。⑤孟子的自信则可以由他所说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一句话里看出。
24.将后面所给句子填入原文中,并从中分析孟子的个性色彩。
(1)孟子就没有这样的耐性。齐宣王称病, 。他见了梁襄王,出来就说:“ 。”鲁平公没有来拜访他, 。他对各国国君的赠仪,
, 。
(或受或不受 望之不似人君 他也称病 全出己意 他也不去见鲁平公)
(2)个性色彩:
参考答案
一、基础选择题
1A 2D 3B 4A 5B 6A
二、课文阅读题
7
①暮春三月,穿上春天的衣服,约上五六人,带上六七个童子,在沂水边沐浴,在高坡上吹风,一路唱着歌而回
②现在你的厨房里有皮薄膘肥的肉,你的马栏里有健壮的骏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尸体
③年老体弱抛尸露骨在山沟的,年轻力壮逃荒到四方的
8、孔子轻松愉快 ,孟子凡事紧张。/孔子认为性恶来自先天,孟子认为人人都能做圣贤。/ 孔子对“礼”非常重视,孟子往往违背“礼”的规定。
9、与孔孟二人的个性有关。与《论语》与《孟子》两部书的取材记载不同有关。与时代特点有关。
11、主要原因是时代变化了。
篇8:孔孟
教案示例
教学设想
本课文拟用一个教学时完成。如有可能,建议语、政、历三科老师能集中一起备课,从各自学科的特点分析本课文,以讲座的形式向同学们讲授,亦可从文科综合的角度,不光是从语文的角度,可以揉进哲学、历史等学科知识,考查学生对本篇课文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传授目标:
1.初步了解孔孟思想观点的异同点;
2.掌握本文中出现的词和成语;
3.背诵孔孟的名言警句。
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从事物发生,问题产生的时代背景中去分析原因的能力。
情意目标:为孔孟两位伟大的哲人自豪,为祖国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骄傲。
预习要求:
1.认真阅读课文,搞懂课文中的注释;
2.把课文中谈及孔孟两人不同思想观点的语句画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
“大成至圣老师”大家都知道指的是孔子,在儒家学派中,地位仅次于他的就是孟子了,所以孟子被称为“亚圣”。这两位人物,常常是孔孟并举,孔孟之道并提,被视为儒学的代表人物,孟子被认为完全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和观点。他们的学术观点,生活理念被认为毫无二致。事实是这样的吗?请看课文―孔孟。引出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
(投影以下文字资料,并配以朗读。也可不要配音朗读。课堂教学时由教师或学生读)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少“贪且贱”及长,做过“委吏”(会计)和“乘田”(管畜牧)等事。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现存《论语》一书,记有孔子的谈话以及孔子与门人的问答。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受业于子思的门人。一度任齐宣王客卿,因主张不被采纳,退而与弟子万章等著书立说。他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
三、研习课文
导读第一自然段
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人们总认为孔孟是一体的?(形影相随,孔称“至圣”,孟称“亚圣”,孔有《论语》,孟有《孟子》,孔主张“成仁”,孟主张“取义”―总之,从两人“尊号”、著述、主张方面,都印证了这一点―形影相随,孟随孔,有孔则有孟。)(板书:形影相随)
2.那么,真的是如影相随,孔孟一体吗?
(由此一问,导入 第二、三、四自然段的阅读)
导读二、三、四自然段。
1.请同学迅速阅读这三个自然段,教师要分以下几个方面―生活、人性、人际。学生按课文内容找出答案。教师将答案以板书形式列出。
2.通过以上列举分析,我们清楚了,虽然我们张口就说“孔孟之道”,实际上“孔”“孟”除了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之外,两人还各有其“道”―主张见解并不完全相同。文章的深刻就在于此,作者并不停留在表象上,而是引导我们深长思之,产生这些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呢?
导读五――十一自然段。
1.这七个自然段落,集中分析了孔孟不同的原因。请同学看一下,个性不同是二人主张不同的原因吗?(是,又不是。因为作者明确指出“不能说……无关”,能解读这个句式,就是有关的意思。但作者用了上述句式,表达“有关”的成份就压到了最低点,实际上作者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有关,但关系不大,基本无关,另有原因在。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1)相去两百年,中国局势,已起了很大变化;(2)此一时,彼一时)
2.孔子时代社会特点是什么?(虽有战事,但不足以造成全社会的动荡;礼的约束力虽不太大了,但仍有影响;孔子认为“克已复礼”可行)――板书:社会相对宁静。
3.孟子时代社会特点是什么?(时代**,国君草菅民命,孟子认为,恢复过去是不可能了,要改弦更张)板书――社会十分**。
篇9:孔孟..
孔孟..
邓浩
黄仁宇
教学目的:
1.作者是如何看待孔孟的,二者之间差异的根源是什么。
2.学习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文化现象的方法。
3.积累词语,掌握成语的用法。
4.感悟文化与文化现象。
教学重点:目的1、2。
教学难点 :目的3。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自读品读法。
教学过程 :
一.教学导入 :
通过复习前一课内容,由道家引到儒家,引到孔孟二人的区别。
二.介绍作者:黄仁宇(见教材框文)
三.词语积累:
(1)注音正确有误的一项是( D )
A.曾皙xi 浴乎沂yi 舞雩yu 庖pao厨
B.马厩jiu 饿殍piao 老羸lei 沟壑he
C.谲jue诈 桴fu筏 经筵yan 商鞅yang
D.赠仪yi 篡chuan位 热忱chen 贵戚qi
(2)判断解释有误的一项( D )
A.形影相随(跟随) 毫不讳忌(忌讳) 斩钉截铁(砍断)
B.礼尚往来(崇尚) 不为已甚(太) 改弦更张(拉弓弦)
C.草菅民命(茅草) 无的放失(箭靶的中心) 一针见血(看见)
D.百家争鸣(发表意见) 截然相对(界限分明) 融会贯通(懂得)
(3)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提示:课前提示内容。把孔孟二人加以精细比较,找出二人的差异,进而研究造成这些差异的时代根源。
四.内容板书:
相同点相异点个性原因间接原因
孔子儒家圣人,形影相随,宗旨相配。生活态度轻松愉快对人性看法性恶来自先天对“礼”的看法重视闲雅热忱春秋时期,不至于完全失望
孟子凡事紧张人性本善不重视革命性战国时期,国君草菅人命
五.讨论:作者认为,孔孟的差异,折射了春秋战国时期间剧烈的`变化,中国古代社会如此早熟,在世界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现象,要解释这种现象,应该研究中国历史地理的特点。你认为应该怎样结合中国历史地理特点来解释这种现象?
(教师不说标准看法,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六.难句理解:(可穿插于内容清理中)
1.说孟子“凡事紧张”,“紧张”一词含义是什么?
提示:所谓“紧张”,是为尖锐的社会矛盾、凶险的前途而焦虑、忧心、痛心这样的情绪。
2.“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从这个话里怎么见出“性恶来自先天”?
提示: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就是认为人的修养是用理智不断克服性恶的过程,也就是认为恶是人的本性,是天生的。
3.“针对这些条件,孔子对当时的情形,还没有完全失望。”――表因果关系,用“针对”一词是否恰当?
提示:不恰当。“针对”一词不表原因,而上文内容也并不是什么“条件”。应改为“因此”。
4.“他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一句是什么意思?
提示:当时社会还相当宁静,整个社会心态都比较闲雅,孔子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心态。
5.为什么说“全民为什伍”是以一种军事组织的原则加之全民?
提示:“什伍”是户籍编制,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相联相保。“什伍”又是古代军事编制,五人为伍,十人为什。所以说是以一种军事组织的原则加之全民。
6.为什么说孟子的性善论带着一种强迫性的推论?
提示:由性善论这个前提推论到对人的道德要求,不过是要求保持天性,回复天性而已,很容易做到而做不到,就可以斥之为“失其本心”,所以带有强迫性。
7.何谓“低水平平等思想”?
提示:低水准是指生活水平低。如“乐岁终身饱”,但求吃饱肚子而已。
8.“可是今日我们读《孟子》和《四书》全部,却不能一体视之为政治哲学,一定也要考究他们的历史背景,有时也要和孟子自己所说的一样,‘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应怎样理解?
提示:《孟子》和《四书》全部都是有其历史背景的,并不是句句话都适用于任何历史条
篇10:4 孔孟
黄仁守
孔子没有直接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论语》中,“仁”字出现了66次,没有两个地方的解释完全相同。但是他既说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的话,可见他认为性恶来自先天。他又说“观过,斯知仁矣”,好像这纠正错误,促使自己为善的能力,虽系主动的,但仍要由内外观察而产生。孟子则没有这样犹疑。他曾斩钉截铁地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孔子自己承认,他一生学习,到70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孟子的自信,则可以由他自己所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一句话里看出。这种道德力量,经他解释,纯系内在的由自我产生。所以他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也就是宣示人人都能做圣贤。
4.他的性善论必定带有一种强迫性的推论。
(“强迫性的推论”是什么意思?)
5.这些解答都有根据,但是没有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历史地理的特点。
(这句话意味着作者对前人的这些解答持一种怎样的态度?)
三 读了本文,重读《论语》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和《孟子》中的《寡人之于国也》,你定能温故而知新。说说你有哪些新的理解。
篇11:孔孟之间
孔孟之间
内容提要:
先秦儒学的三大坐标为孔孟荀,其基本思想虽同,却有很大变化发展。其间的变化轨迹,由於资料缺乏,一直看不清晰;特别是孔孟之间的一百七十年。最近湖北荆门一座战国墓葬的竹简被整理出版,为了解战国中期及前期的学术思想提供了前所未知的宝贵资料。本文认为,这批竹书属思孟学派著作,是早期儒家心性学说的重要文献;它的出土,补足了孔孟之间思想链条上所曾经缺失的一环。
大思想家之所以为大,不仅在于他提出的问题异常深刻,思人之所不敢思发人之所未曾发,而且往往也由于,他涉及的问题异常广泛,触及人类知识的许许多多方方面面。他所达到的思想上的深度与广度,标志着那个时代所可能到达的深度与广度,非一般人之力所能及。所以,一位大思想家一旦故去,他的弟子们,纵以恪守师说为务,其实所能做到的,往往是各守一说各执一端,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像粉碎了的玉璧一样,分崩离析以去。历史越是靠前,情况越是如此。
一位战国末年思想家说过的“儒分为八,墨离为三”,便是发生在中国的典型事例。
不过韩非此言多有夸张,我们不必过于认真,真的以为孔子以后,儒学便八瓣开荷花了;其实并没有那么多,逻辑地说来,也不可能有那么多。事实大概是,“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1];真正能“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于当世”者,只有“威、宣之际”的“孟子、荀卿之列”[2]而已。
这一历史叙述倒是合理的。我们知道,孔子学说主要是强调仁和礼两个方面,仁者内部性情的流露,礼者外部行为的规范。仁不能离开礼,所谓“克己复礼为仁”;礼不能离开仁,所谓“人而不仁如礼何”[3]。仁和礼的相互为体相互作用,是孔子思想的最大特色最大贡献。二者之中,礼是传统既有的,仁是孔子的发明;为什么人间需要礼,早已为大家所熟知,至于为什么人性会是仁,这样一个新问题,孔子自己也没有来得及做出完满的回答。
孔子以后,弟子中致力于夫子之业而润色之者,在解释为什么人的性情会是仁的这样一个根本性问题上,大体上分为向内求索与向外探寻两种致思的路数。向内求索的,抓住“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处,明心见性;向外探寻的,则从宇宙本体到社会功利,推天及人。向内求索的,由子思而孟子而《中庸》;向外探寻的,由《易传》而荀子而《大学》;后来则兼容并包于《礼记》,并消失在儒术独尊的光环中而不知所终。 儒家学说早期发展的主要脉络大抵如此。但是我们一直缺乏足够的资料来描绘它的细部。一些传世的文献,由于年代不能敲定,也不敢贸然使用。于是,一个重要学说的重要阶段,多年来始终若明若暗,令人徒唤奈何。
谁也不会料到,事情竟在今天出现了转机。
1993年10月,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区四方乡郭店村一号楚墓中,出土了一批竹简,据说曾数经盗扰,可是仍幸存八百余枚,凡一万三千余字。墓主姓名、身份及下葬年月因无文字记载,已无从确知。考古学家根据墓葬规格、器物型样推断,墓主当属士级贵族,且很有可能便如殉葬耳杯铭文所示,乃“东宫之师”,即楚国太子的老师;入土年代约在公元前3上下[4]。这批竹简全部为学术著作,经整理编定为十六篇,其中除《老子》、《五行》两篇与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同名 篇章大体相似、《缁衣》一篇与传世文献基本相同外,其他十二篇儒家类的书籍和一篇道家类的书籍,皆为今人所未之或闻[5]。初步阅读后可以认定,这十四篇儒家经典,正是由孔子向孟子过渡时期的学术史料,儒家早期心性说的轮廓,便隐约显现其中,实在是一份天赐的珍宝。
二十四年前,马王堆汉墓帛书部分资料面世,有一篇被称为“《老子》甲本卷后古佚书之一”的书,因其儒家面孔,当时倍受冷落,以致能够轮到我来发现,它的思想属于“孟子之列”,是子思孟轲五行说的重要佚著,可以帮助解决儒家学说史乃至整个学术史上的许多难题,於是为文推荐,施以注释,并取名为《五行》篇。现在这同一篇著作又以简明形式在郭店楚简中出现,且自名“五行”,抄写时间较帛书上提约百年,与其他十多篇“孟子之列”的竹书同在。根据这些新的情况,我猜想,这些见于竹帛的儒家经典,属于同一思孟体系,以文体互有差异,故非一人一时之作[6];其成书年代,应与子思(483?-402?BC)孟子(380?-300?BC)的年代相当,肯定在《孟子》成书之前。《汉书・艺文志》儒家者流有“子思子二十三篇”,《孔丛子》又说子思“撰中庸之书四十九篇”,这些书籍虽已失传,我们仍可想象得出,它们当像与之同时的《庄子》那样,也是一部论文集,由孔子向孟子过渡学派的论文集;现在郭店楚简儒家部分的一些 篇章,很有可能便曾厕身其中。
( 一 )
上面提到孔子以后有向内求索和向外探寻两大路向,郭店楚简属于向内派,其向内面目,在在都有表现,即使当它处理天地这些最大外在对象时,仍然毫不含糊。
现在被名为《语丛一》的诸简中,有十几片论道的短语,它们这样说∶
有天有命,有物有名
有命有序有名,而后有鲧
有地有形有□,而后有厚
有生有智而后好恶生
有物有鲧而后谚生
有天有命,有地有形,有物有容,有家有名
有美有善,有仁有智,有义有礼,有圣有善[7]
读着这些哲理诗,首先会感到奇怪的是,它在谈天说地时,居然没有来一句“有阴有阳”这样顺理成章的话,当然也就没有由之推演开去,构造出一幅宇宙生成图和人间浮世绘来,像人们在《易传》之类著作中通常总能看到的那样。其中奥秘所在,就在于不同的路向。
&n
bsp;在《易传》里,我们随时能够读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这类由天到人、以天准人的高论,它设想,人的善性,乃继阴阳之道而成;人间社会的尊卑贵贱,完全脱胎于天地效法于天地。这便是孔子以后儒家向外探寻的典型论断。
郭店楚简代表的是另一路向。它也谈天,甚至很有可能也是从天开始构筑自己体系的。但它着眼之点不是天道,而是天命;不是天以其外在于人的姿态为人立则,向人示范,而是天进入人心形成人性,直接给人以命令和命运。所以它一则说“有天有命,有地有形”,再则说“有天有命,有物有名”。在它看来,天之有命,正如地之有形、物之有名那样正常和简单,而且,仿佛是,天之主要的(唯一的?)属性、作用,就在于这个“有命”。命者命令,命令固化了,便是命运;听令受命的,当然是人, 只能是人。天命是人性得以形成的直接原因。
这也就是楚简另一篇中所谓的“性自命出,命自天降”[8]的意思。天降命,命出性;性又怎样? 性出情[9];情呢? 情动心[10]。有了情之流露、心之活动,是为有生。所以在《语丛三》里,我们竟然三次读到“有性有生”的话。本来性就是生,生就是性,当时一般大概都是如此理解的;《孟子》中就有记载[11]。但是对于一个向内索求人性之所以的学派来说,简单地在人性和人生之间划个等号,就远远不够了。正如我们在这批楚简所见,它已被展开为性与命、性与情、性与心这样三个方面的问题,并作了充分的论证。
( 二 )
有关性与命关系的最经典的论说,大概要数《中庸》开篇的那句话∶“天命之谓性”。楚简中,同样的思想也已有了,只是表述上还不洗练,一句话被说成了三句∶有天有命;性自命出,命自天降。
天到底是什么,命又是什么? 天是如何降命的,命又是如何出性的? 这样的致命的问题,是只有我们这些远离神权时代阴影的人,才能提得出来的风凉的问题。当时,它在人们心目中,是并不存在的,因为它不成其为问题。
虽说如此,我们还是能从楚简的相关话题中,寻出一些蛛丝马迹来。譬如《穷达以时》篇说∶
有天有人,天人有分。察天人之分,而知所行矣。有其人,无其世,虽贤弗行矣。苟有其世,何难之有哉?
……遇不遇,天也。[12]。
这里这个“天人之分”,绝非荀子那个“天人之分”,这是需要首先辨明的;因为这个天,不是荀子那个“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自然之天,而是如文中所说的那样,是或有或无的“世”,不可强求的“遇”,穷达以之的“时”。
世、遇、时是什么? 它不是穹庐的苍苍,也不是人格的天王,或者义理的原则、无为的天成;而是运气,是人们所无从预知也不能控制而不得不受其支配的超人力量,是或忽然来去或周期出没的机会,是得之则兴失之则衰却无可挥招的条件,是人们战战兢兢俯仰其中赖以生息的环境;因而当时被尊之曰天,一种特定意义的天。这种意义的天,用我们现在的概念来说,其实就是社会环境、社会条件、社会机遇,或者简称之曰社会力。这个社会力,有时会比自然力厉害多多,也诡诈多多。从人这方面看来,它是藏身冥冥之中、对之莫可奈何、多半只得臣服之的绝对命令,所以也叫做天命。所谓“命自天降”,所谓 “有天有命”,就是这个意思。
人是不能离开社会而存在的。于是人就必得遵从社会的力量和命令而生活,不知不识,顺帝之则,在社会中完成自己,造就出所以异于禽兽的那点灵魂,形成为人的本质,是为人性。所谓“性自命出”,就是这样“出”来的。
楚简中未见正面解释为什么以及怎么样“性自命出”的事,但是有这样的提法∶
知己所以知人,知人所以知命,知命而后知道,知道而后知行。
有知己而不知命者,亡知命而不知己者[13]。
知己知人所以能够知命,成为知命的条件,无非由于知己知人则能知所以异于禽兽的那点人性,知性然後方能知其所自出之命。至于知命而后知道知行,则是上述过程的逆转,道和行者,动态之性的动向和准则也。如果一个人仅仅知道自己,不知道别人,不知道人性一般,自然无从知命;这叫做“有知己而不知命者”。反过来看,只要知命,知道人性之所从出,自然不会不知己了;这就是“无知命而不知己者”。
( 三 )
这批楚简的儒书中,未见有讨论性善性不善的事;看来这个后来成为儒家必谈的大题目,当时也还没有成为问题。关于人性是什么,它只是这样说∶
喜怒哀悲之气,性也。及其见于外,则物取之也。
好恶,性也。
四海之内,其性一也[14]。
凡有血气者,皆有喜有怒,有慎有□[15]。
就是说,它所谓的.性,既非食色自然之性,亦非善恶道德之性,而是种种存于中、未及见于外的气,一些可以姑且名之曰“情气”的气。这样的气,无所谓善不善的问题,顶多是一些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的素材,一些待发的力。所以简中又说∶人之有性(情气),犹如“金石之有声”,“弗取不出”[16]。
这些待发的动力一旦引发出来,或者叫取出来,遂释放而为情。《语丛二》里说∶
爱生于性,亲生于爱,忠生于亲。
欲生于性,虑生于欲,?生于虑,静生于?,尚生于静[17]
上一页 [1]
。
智生于性,卯生于智,……
子生于性,易生于子,……
恶生于性,怒生于恶,……
喜生于性,乐生于喜,悲生于乐。
愠生于性,忧生于愠,哀生于忧。
瞿生于性,监生于瞿,望生于监。 强生于性,立生于强,断生于立。
弱生于性,疑生于弱,背生于疑[18]。
这里生于性的那些词,都是人情之种种[19]。它们次生、再生下去,则逐步由真情实感向行为规范过渡,而成为道,例如第一条最後生出了“忠”那样。这也就是《性自命出》中所说的∶
性自命出,命自天降。道始于情,情生于性。始者近情,终者近义。知情者能出之,知义者能纳之[20]。
在这个天―命―性―情―道的程式中,性是居中的核心;命和情,是性之所自出与所出;天,前已说过,不是外在的自然或上帝,而是社会力;至于道,需要特别强调指出的是,它也不是天道,而是人道;这是此一学派的很重要的特色。在这批楚简的儒书中,除《五行》篇外,一律不谈天道,并且一再说,道有好多,“唯人道为可道也”[21],“是以君子,人道之取先”[22]。这一特色,当然和这个学派的致思路向有关,是它向内求索的明显标志。
这种以情释性、指性为情的说法,在《大戴礼记・文王官人》或《逸周书・官人》中,也有一些痕迹。那里说∶“民有五气∶喜怒欲惧忧……五气诚于中,发形于外,民情不可隐也。”[23] 气诚于中,形发于外,性和情,只有未发已发的分别,没有后儒常说的性善情恶的差异,在道理上,显然更顺通些。《大戴礼》、《逸周书》和楚简的这一一致性,对於我们了解楚简的身份,也许会有一些帮助。
由于释性为情,关于性,便没有多少话好说了;而情,则受到绝大的重视。《性自命出》中这样说∶
凡人情为可兑(悦?)也∶苟以其情,虽过不恶;不以其情,虽难不贵。苟有其情,虽未之为,斯人信之矣。未言而信,有美情者也。未教而民恒,性善者也。未赏而民劝,含福者也。未刑而民畏,有心畏者也。贱而民贵之,有德者也。贫而民聚焉,有道者也[24]。
情的价值得到如此高扬,情的领域达到如此宽广,都是别处很少见到的。特别是,有德与有道,在这里竟也都被拉来当做有情,当做有情的某种境界,这种唯情主义的味道,提醒我们注意:真情流露是儒家精神的重要内容。真情流露就是率性。“率性之谓道”,后来《中庸》开篇的这第二句话,大概是应该以楚简的思想来解释,方才可以捉住要领的。
( 四 )
由天命而出性;因率性而生情以至于道。可是这个这个居于核心地位的性,这个由天命生出来的性,作为情与道之底蕴的性,还得需要“心”来帮助,方才能够成其为真实的性:
金石之有声,□□□□□;□□虽有性,心弗取不出[25]。
此简有残,但意思大体还能猜得出。它是在说,金石之有声,棰弗击不鸣;凡人虽有性,心弗取不出。由此可见,性对人固然很重要,如果没有心去取它出来,不过是人体的一种潜在可能性而已。唯有心,才是人身上的积极力量;心不取,性不出,情更无由生,人还成其为人麽?
那么心是什么?它是从哪儿来的?现存的简文中未见交代,但有一处指出过心的一个值得注意的重要特点:
凡人虽有性,心无奠志;待物而后作,待悦而后行,待习而后奠[26]。
人有性,有心;性是某种潜能,心是激活之的动力。双方配合得很好。可是“心无奠志”,也就是说,没有既定的方向,好比一辆没有轨道的火车头。潜在的性和无定向的心的这种关系,不禁使我们想起《孟子》引述的告子的一段话:“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27]楚简未必便是告子的作品,但告子的“水”和“决”的比喻,倒确实与楚简的性和心的关系类似。告子着眼于水,结论是“人性之无分善不善”;楚简以无奠志的心去取性,着眼于决,其结果则应该是: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
这是相当重要的结果!这就回答了“均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28]的问题,那是一个困惑着所有心性学说的难题。从后来的《孟子》书中,我们读到过性善论者对这一难题的直接回答,也读到了性善论者所转述的性无善恶论者的间接回答;现在从楚简里,我们终于看到了第一手的可以为善恶论者的答案,是一桩很值得兴奋的事。
当然还有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是:心无奠志,何也?简文是这样答复的:
四海之内,其性一也。其用心各异,教使然也。[29]
人性是同一的,因为它受命于同一个天;人心是各异的,因为它受教于不同的人。这是一个典型的儒家式的答案。本来是从天谈起的,天命为性;性又有赖于心,心弗取不出;心哩,还得受教的塑造。於是,天命成了虚悬的一格,真实起作用的倒是人教。 儒家所谓的教,主要指德教。“教,所以生德于中者也”[30],生德于中也就是生德于心,其目的在于使心有定志,人心一如。但由于受教的不同,所以现实状况是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从而又增加了教育的迫切性。在楚简中,可以读到教人如何以心取性由性生情的谆谆叮咛:
凡忧患之事欲任,乐事欲后。身欲静而毋□,虑欲渊而毋伪,行欲勇而必至,貌欲壮而毋拔,欲
上一页 [1] [2]
柔齐而泊,喜欲智而亡末,乐欲亲而有志,忧欲俭而毋昏,怒欲盈而毋 □,进欲逊而毋巧,退欲□而毋轻,欲皆□而毋伪。君子执志必有夫□□之心,出言必有夫柬柬之信,宾客之礼必有夫斋斋之容,祭祀之礼必有夫斋斋之敬,居丧必有夫恋恋之哀。君子身以为主心。[31]
这里有些字还认不出,有些心态还说不清,但总的倾向是明白的,可以用《中庸》开篇的第三句话来概括,那叫做:“修道之谓教”。
.5.28北京柳北居
--------------------------------------------------------------------------------
[1] 《史记・儒林列传》
[2] 同上
[3] 见《论语・颜渊》、《论语・八佾》
[4] 参见湖北省荆门市博物馆《荆门郭店一号楚墓》,载《文物》第7期,崔仁义《荆门楚墓出土的竹简<老子>初探》,载《荆门社会科学》19第5期
[5] 见《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5月第1版。以下引用此书只注篇名或页码
[6] 十四篇儒书体裁各异:《五行》篇自我标名;《缁衣》篇不断“子曰”“诗云”,且有章数统计;《鲁穆公问子思》为语录体;《语丛》各篇则堆积警句名言
[7] 第193页
[8] 《性自命出》,第179页
[9] 第179、203页∶情生于性
[10] 参第180页中段
[11] 见《孟子・告子上》∶“告子曰∶生之谓性”
[12] 第145页
[13] 《尊德义》,第173页
[14] 《性自命出》,第179页
[15] 《语丛一》,第195页
[16] 《性自命出》,第179页
[17] 第203页
[18] 第204页
[19] 第180页上说,人之诸情,属于爱类者七、智类者五、恶类者三、所为道者四
[20] 第179页
[21] 第179、180页
[22] 第173页
[23] 此据《逸周书・官人》;《大戴礼记・文王官人》略同
[24] 第181页
[25] 第179页
[26] 第179页
[27] 《孟子・告子上》
[28] 《孟子・告子上》
[29] 《性自命出》,第179页
[30] 第179页
[31] 《性自命出》,第181页
上一页 [1] [2] [3]
篇12:孔孟伦理思想比较
孔孟伦理思想比较
孔子主张臣民对君主要恭敬、忠诚、竭力供养;认为父母长辈应当慈爱晚辈,而晚辈则应当孝敬、赡养长辈;提倡夫唱妇随,互相恩爱;坚持华夏应当安抚和教化夷狄.孟子则主张君行仁政,臣民敬忠;认为父子要重恩情孝慈,不要互相责备;提倡男女遵守礼规,互相爱护;强调华夏要严正地管教夷狄,维持一统.
作 者:刘奉光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山东,曲阜,273165 刊 名: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31(3) 分类号:B82-09 关键词:孔子 孟子 伦理思想 比较 特点 意义篇13:4.孔孟
4.孔孟
孔孟
黄仁宇
教学目的:
1. 作者是如何看待孔孟的,二者之间差异的根源是什么。
2. 学习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文化现象的方法。
3. 积累词语,掌握成语的用法。
4. 感悟文化与文化现象。
教学重点:目的.1、2。
教学难点:目的3。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自读品读法。
教学过程:
一. 教学导入:
通过复习前一课内容,由道家引到儒家,引到孔孟二人的区别。
二. 介绍作者:黄仁宇(见教材框文)
三. 词语积累:
(1)注音正确有误的一项是( D )
A.曾皙xi 浴乎沂yi 舞雩yu 庖pao厨
B.马厩jiu 饿殍piao 老羸lei 沟壑he
C.谲jue诈 桴fu筏 经筵yan 商鞅yang
D.赠仪yi 篡chuan位 热忱chen 贵戚qi
(2)判断解释有误的一项( D )
A.形影相随(跟随) 毫不讳忌(忌讳) 斩钉截铁(砍断)
B.礼尚往来(崇尚) 不为已甚(太) 改弦更张(拉弓弦)
C.草菅民命(茅草) 无的放失(箭靶的中心) 一针见血(看见)
D.百家争鸣(发表意见) 截然相对(界限分明) 融会贯通(懂得)
(3)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提示:课前提示内容。把孔孟二人加以精细比较,找出二人的差异,进而研究造成这些差异的时代根源。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