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现象中的规律教学设计

时间:2022-12-28 07:49:05 更多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覆盖现象中的规律教学设计(通用16篇)由网友“Toby”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覆盖现象中的规律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覆盖现象中的规律教学设计

篇1:覆盖现象中的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p55-56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用平移的方法探索并发现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能根据把图形平移的次数推算被该图形覆盖的总次数,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有序列举和列表思考等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培养发现和概括规律的能力。

3.使学生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努力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经历规律的探索过程,体会有序列举和列表对解决问题的帮助,感受规律的发现过程。

教学难点:

发现并掌握简单图形沿一个方向平移后覆盖次数的规律。

教学准备:

每人1张单行数表(1~10),每人1张单行数表(1~15),每人一个可以框2个、3个、4个、5个数的长方形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在前几个学期已经学习过一些找规律的内容,如搭配的规律,间隔排列的规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找规律。希望同学们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听清要求,认真操作,做好记录,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顺利找到规律。你们有信心找到吗?老师相信,只要你们肯动脑,一定会很快找出其中的规律的。下面就开始我们到数学王国的寻找之旅。(课件)

二、动手操作,感知规律

1.过渡:走进数学王国,迎接我们的是10个数字朋友,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向我们问好呢?咱们也向它们打个招呼吧!

师:懂礼貌就是好,国王给我们送来了寻宝箱。里面会是什么呢?课件打开寻宝箱,出现一个红色方框。它有什么用呢?让我们拭目以待。课件移动红色方框。

2.师:现在我们用一个红色方框框住1和2这两个数,它们刚好是两个相邻的自然数,这样得出它们的和是3。如果我们在这张数表中移动这个方框(课件移动方框),现在框的两个数是多少了?和呢?再移呢?(课件移动方框)又得到了一个新的和。想一想,移动方框后,每次框出的两个数的和会不会相同?为什么?

指出:因为随着方框的向右移动,框出的两个数会越来越大,和也会越来越大,所以不可能相等。

3.师:像这样移动方框,每次框住两个相邻的自然数,会得到一些不同的和。这样移动方框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拿出手中的数表,可直接想一想,或者动动笔,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框框一框。

4.汇报:

(1)先让求和的同学回答。我们可以排一排,因为不要求知道具体的和是多少?所以我们可以不必把每个和求出来,只要列出算式就行。

追问:在列式时,你是按什么顺序来选择两个加数的?(从左往右,每次移动一格)(要注意有序思考,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2)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①你能把你用方框框数的过程演示给大家看吗?(指名学生演示)刚才他是从哪里开始框起?方框依次向哪个方向平移的?

追问:这样框好不好?好在哪里?(如果不好则追问:不好在哪里?应该怎样来避免这个问题?)

②咱们都来框一框,注意框的时候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同时思考:平移了几次?

③老师也来框一框(课件演示),请同学们再次观察,在心里默默数出:得到了几个不同的和?

追问:方框平移了8次,为什么得到了9个不同的和?

④回顾操作过程,师同时完成相应板书。

5.填表。刚才我们用10个数,每次框两个,平移了8次,得到了9个不同的和。

第二种与第一种方法相比,都得到了9个不同的和,你们感觉哪种更简便?

三、动手动脑,发现规律

1.如果每次框出3个数,方框平移几次?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你能用平移的方法找到答案吗?

师指名:你是怎样框的?一共平移了几次?得到几个不同的和?上台演示。还有没有不同意见的?

2.过渡:同学们,现在我们得到了两次实验的数据,这还远远不够,科学家们在发现规律的时候都是要经历成百上千次的实验才得到。那就让我们再多框几次。

出示:如果每次框出4个数或5个数,又能得到几个不同的和呢?自己动手框一框,把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汇报,师同时完成板书。

3.过渡:实验的次数多了,我们就容易从中找到规律了。现在,请大家观察黑板上的数据,思考这样几个问题(课件出示问题)1、平移的次数与每次框出几个数有什么关系?2、得到的不同的和的个数与平移的次数有什么关系?3、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得到:平移的次数与每次框出的数的个数相加正好是10;得到不同和的个数比平移的次数多1;每次框出的数越多,平移的次数与得到不同和的个数就越少;每次框出的.数的个数增加1,得到不同和的个数就减少1......

4.揭示课题:刚才你们发现的就是这节课我们要找的关于图形覆盖现象的规律,想一想:要知道有几个不同的和,它跟什么有关系?

5.运用规律快速口答:

有12个数,如果每次框7个数,平移的次数是几?能得到几个不同的和?

有15个数,如果平移4次,每次框几个数?能得到几个不同的和?

有20个数,如果想得到3个不同的和,应平移几次?每次框了几个数?

四、解决问题,内化规律

1.教学“试一试”

现在表中的数增加到15,你能用刚才发现的规律直接说说,每次框2个数能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吗?

如果框3个呢?4个呢?

2.做“练一练”花边

生独立完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这么快找出问题的答案的?集体订正。

总结:看来,花边中的规律与数表中的规律是一样的。

3.如果是一列字母呢?出示一列字母,寻找规律。

4.如果现在有n个整数,每次框2个数,你会用字母表示平移的次数吗?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择?

追问:还可以每次框几个数?你会用字母表示平移的次数吗?

追问:如果每次框a个数,你会用字母表示平移的次数吗?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择?

五、回归生活,再现规律

1.师:同学们,我们今天探索的规律在实际生活中也有一些应用。

(出示练习十第1题)你知道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吗?要拿3张连号的券,从哪个号拿起?2、做练习十第2题。

2.两姐妹从哪里开始坐,以后怎么坐法?为什么要说明小芳在小英的右边?如果不指名小芳坐小英的右边,那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呢?

六、回顾反思,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找了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我们是运用什么方法找规律的?找到了什么规律?

同学们,生活处处皆有规律,大科学家开普勒就曾说过“数学就是研究千变万化中不变的规律。”愿我们每位同学都能用自己的慧眼与慧心,去探索大千世界中无穷的数学奥秘。

篇2:《探索图形覆盖现象的规律》教案

《探索图形覆盖现象的规律》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7~58页,例2、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第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用平移的方法探索并发现把图形分别沿两个方向进行平移后被该图形覆盖的次数的规律,会根据平移次数推算把图形分别沿两个方向平移后该图形覆盖的总数,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有序列举和思考是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之一,进一步培养发现和概括规律的能力,初步形成回顾和反思探索规律过程的意识。

3、在小组合作与交流中,努力克服数学活动中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12345678910111213141516

每次框出3个数,需要平移几次?可以得到几个不同的和?

说说自己的方法。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图形被覆盖的次数的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教学新课

1、出示例2。1、如果小芳家浴室的一面墙上改用由4块瓷砖拼成的图案贴在这面墙的任意一个位置,有多少种不同的贴法?(出示情境图)

理解题意。

2、中间的4块瓷砖组成的图案,可以贴在这面墙的任意一个位置,如果是你,你准备把这个图案贴在哪里?

3、不论你贴在哪,最多能够有多少种方法?你们能解决吗?

请同桌两人合作平移,看有多少种不同的贴法。平移好了后就请大家围绕下面三个问题在小组里讨论。(电脑出示)

(1)怎样贴,才能做到既不重复有不遗漏?

(2)沿这面墙的长贴一行有多少种贴法?沿着宽贴一列呢?

(3)一共有多少种贴法,与这面墙的长和宽各有多少种贴法是什么关系?

学生动手操作,完成后小组交流讨论。

4、交流汇报。

怎样数才能做到比较有序?

学生边汇报边演示。沿着长一行一行的贴,沿着宽一列一列的贴。(电脑演示)

师:沿这面墙的长贴一行有多少种不同的贴法呢?

学生回答:8—2+1=7(板书:8—2+1=7)(电脑演示)

师:平移了几次?有几种贴法?

师:一行一行的贴,贴了这样的几行?求贴法总数就是求5个7。所以贴法总数可以怎么求?(板书5×7=35)沿这面墙的宽贴一列呢?

学生回答。(电脑演示)平移了几次?有几种贴法?

(板书:6—2+1=5)

师:这样一列一列的贴,贴了这样的7列,求贴法总数,就是求7个5。

师:5个7或7个5都可以写成5×7=35

5、一共有多少种方法?与这面墙沿长和宽贴各有多少种贴法有什么关系?

得出:贴法总数=沿长的贴法×沿宽的贴法。

6、小结规律。

师:同学们通过探索,找到了不同的`贴法的计算规律,你认为在解答这类题时我们应先……,再……,最后……,与我们前一节课学习的找规律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7、试一试。

1、小芳家阳台上的一面墙要贴这种图案的瓷砖,你能算出有多少种不同的贴法吗?(出示情境图)学生尝试练习,教师讲解。(电脑演示)

板书:10—3+1=86—2+1=55×8=40

师:为什么一个减3,一个减2?

2、如果贴的瓷砖图案是这样呢?有多少种不同的贴

法呢?仔细观察以下,这个图形与刚才的图形有什么不同?(电脑演示)

刚才给你的是一个长方形,这个不规则图形怎么办?像这种图形平移时就可以看作什么在平移?

学生异口同声:长方形。(电脑演示)

师:你是怎样想的,可以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

教师小结:今后,在解答这类题目时,碰到这种不规则图形,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再平移

8、练一练。

独立完成。

汇报交流自己的思考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第3题。

理解题意。

指导方法。

任意框9次?看看框出的每个数的和是多少?与中间的数有什么关系?

根据这个发现,你能解决第(2)小题的问题吗?

说说你是怎样框的?

2、独立完成第(2)、(3)小题。

说说思考过程。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找了规律,并用规律解决了一些问题,通过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要和大家谈吗?

篇3:初中物理热现象与规律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热现象与规律教学设计

(一)热现象与规律

1.内容标准

(1)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列举有关实验证据。用分子动理论和统计观点认识温度、气体压强和内能。

例1:观察并解释布朗运动。

(2)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知道能量守恒是自然界普遍遵从的基本规律。

(3)通过自然界中热传导的方向性等事例,初步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初步了解熵是描述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

例2:尝试用生活中的事例说明热力学第二定律。

(4)能运用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解释自然界中能量的转化、转移以及方向性问题。

例3:讨论第一类永动机和第二类永动机。

2.活动建议

(1)进行实验,估测油酸分子大小。

(2)利用因特网收集图片和文字资料,讨论永动机不能“永动”的原因。

(二)热与生活

1.内容标准

(1)举例说明人们利用内能的不同方式。

例1:了解太阳能供电、供热的不同方式。初步了解家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新技术。

(2)认识热机的能量转化与守恒问题。通过能量守恒以及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认识提高热机效率的重要性。

例2:了解汽车运行时能量的转化与守恒问题。

(3)了解家用电器制冷设备的基本原理,尝试根据技术参数和家庭需要合理选购家用电器,能根据说明书正确使用家用电器。

例3:了解空调机的技术参数,能根据需要合理选用。

例4:知道破坏臭氧层的原因与后果,了解人类为保护臭氧层所做的努力。

2.活动建议

(1)参观商场,收集不同品牌、型号空调机的资料,讨论怎样合理选购空调器。

(2)讨论汽车的.广泛使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三)能源与社会发展

1.内容标准

(1)认识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对人类开发和利用能源所产生的影响。初步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认识热机的广泛使用对科学、社会发展以及人类生活方式转变所起的作用。

例1:知道瓦特蒸汽机的特点,讨论蒸汽机的应用、发展和创新对物理学研究的促进作用。

例2:收集历史资料,讨论蒸汽机在纺织、交通等行业的广泛应用对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2)通过人类利用电能的历史资料,认识有关电磁学的研究成果及其技术应用对人类利用能源所产生的影响。初步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了解电能的使用对科学、社会发展以及人类生活方式转变所起的作用。

例3:简述电能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3)初步了解一些典型射线的特性,知道放射现象的应用及防护。了解核技术的应用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了解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的含义。知道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通过人类利用核能的历史资料,认识核能的开发和利用。

例4:了解放射性在医学和农业中的应用。

例5:了解我国发展与利用核技术的成就和前景。

例6:应用爱因斯坦质能方程说明核反应涉及的能量十分巨大。

(4)收集资料,讨论能源利用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思考科学、技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知道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具有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动。

例7:收集资料,了解核电站放射性废料妥善处理的必要性和方法。

例8:收集资料,调查当地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例9:调查研究,了解造成当地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2.活动建议

(1)调查一个发电厂的发电量,估算该发电厂每日发电的用煤量需要多少辆大型汽车运输。

(2)设计利用太阳能取暖的方案,考虑周围环境对太阳能利用的影响,交流、讨论设计方案。

(3)调查家庭中与热有关的器具的使用情况,讨论如何使用才能节约能源。

(4)调查当地的能源利用和环境污染情况,分析当地环境的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向有关部门提出保护环境的建议。

篇4: 《点阵中的规律》教学设计

目标预设:

1、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观察、寻找图形的特点,通过探索正方形点阵和长方形点阵的的规律,发现正方形数、长方形数的特点, 体会到图形与数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趣味;

2、学生在探索感悟中体会到以形助数的直观生动性,尝试利用图形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点阵中的规律发现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

体会图形与数的联系,并灵活主动的解决问题。

学情分析:

《点阵中的规律》一课是数形结合思想在教材中的具体体现,通过一年级的找规律填数,二年级的按规律接着画,四年级探索图形的规律,学生已有一些初步感受和经历,但学生数形结合的主动性和操作能力还较弱。本节课主要通过对正方形、长方形点阵的研究,生动具体认识相同数(平方数)之积、连续数之积的特点,并试着解决一简单问题。五年级学生对数与图形已有较好的学习基础,数学教材中对因数、质数、合数等抽象概念的教学都是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的,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也通过画线段图、韦恩图、示意图以及表格等把数量关系转化为形象的数量关系,所以五年级的学生是具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分析问题的基础的。

预设流程:

一、谈话导入,感受点阵

1、学生思考在每一册的数学里,除了数还有什么内容,体现图形的重要性。

2、学生说出认识的图形。

3、引出并感受生活、数学里的点阵。

4、揭示课题。

二、探究正方形点阵,发现平方数的特点

1、出示点阵,提出问题

⑴每个点阵可以看成什么图形?

⑵每个点阵分别有多少个点?

2、探索点阵中的规律

师:谁愿意来谈谈第一个问题?

(可能会有学生认为第一个点阵不是正方形,引导学生认识到:边长是由几个点组成的,每个点可代表一个单位长度,点均匀分布,所以第一个点阵可看成是边长是一的点阵)

师:第二个问题呢?

生能很快说出点数。

师:你是怎么得到每个点阵中点的个数的?

(可能会有数与算两种方法,要求算的学生说出算式)

引导学生认识到算正方形的面积就得到了点数。

师:那我们看看这些从点阵中得到的数,你觉得它们有什么特点吗?

3、借点阵研究平方数的特点

生:这些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相同的数相乘。

师:对,它们都是两个相同数之积,在数学里叫也正方形数或平方数。

学生想第五个点阵的样子,再把它画出来。对画出的点阵进行划分,根据学生生成发现正方形数的主要特点。

4、小结:平方数有什么特点?看到36这个数,你会想到一个什么样的点阵?根据这个图形,你能把36写成哪些有趣的算式?如果你以后忘记了平方数的特点,你会怎么办?(有意识引导学生回顾方法)

三、自主探究长方形点阵,发现长方形数的特点

1、出示长方形点阵。

2、这是一个什么点阵?你能够根据你发现的规律,把第五个点阵图画出来吗?

3、谁能快速的告诉我,每一个点阵中有多少个点?

4、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5、这些数还是相同数相乘吗?有什么特点?

6、你能象刚才研究正方形点阵一样,通过研究长方形点阵的特点,发现连续数相乘的积的特点吗?(自主研究,汇报交流)

7、小结

三、拓展提高,解决问题

1、感受点阵的数学、生活魅力。

2、数形结合,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点阵中的规律

正方形数 相同数 连续奇数 连续自然数―倒加

1 =1×1

4 =2×2 =1+3 =1+2+1

9 =3×3 =1+3+5 =1+2+3+2+1

16 =4×4 =1+3+5+7 =1+2+3+4+3+2+1

25 =5×5 =1+3+5+7+9 =1+2+3+4+5+4+3+2+1

长方形数 ?

教后反思:

在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挖掘和整合后,结合本次活动研究主题,把《点阵中的规律》分两课时进行,本课时以“数形结合”为主线,着重让学生通过研究正方形点阵、长方形点阵,发现相同数之积和连续数之积的特点;然后让学生在练习中感受到图形的直观形象,数的简洁细致;最后激发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学习形式和课堂呈现上,高段学生对学习“有用”的数学应该更加感兴趣,所以,这节课主要用数学本身的内容来吸引学生,在研究几何形数的过程中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认识,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教学主要分三个层次:在教师帮助下研究正方形点阵,发现正方数的特点;运用这种研究方法自主研究长方形点阵;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魅力。

在课堂实践中,给了学生极大的探索自由,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对正方形点阵进行了多种角度的分析,深刻体悟到正方形数的奥妙,也获得了“借助点阵分析数”的方法。虽然课堂内未能按预设让学生对长方形数自主探索(时间不够,学生对正方形点阵很着迷,研究了很久),但相信他们已经有了自主发现的能力,课后,定能运用学到的研究方法去独立地研究长方形数的特点。

篇5: 《点阵中的规律》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新世纪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尝试与猜测》中的第二课时。(教科书第82、83页。)

二、教材分析:

1、这是一段“探索规律、策略多样”的发现之旅。

教材开头有这样两句话:阿拉伯数字的发明,使我们记录和计算更加方便,然而在表现一些数的特征方面,点阵更加直观;20xx多年前,希腊数学家利用图形研究数。短短两句话,数学带着其精练、思辨、冷静的迷人魅力从厚重、光辉的历史中走来,一种研究数学的使命感油然而生,在这浓浓的数学味道里,学生开始了对点阵规律的发现之旅。教材首先给出了最为典型的正方形点阵,通过对其规律的探究,建立起点阵与数、与算式之间的联系。并且从不同角度,不同的划分方法中发现不同的规律,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点阵研究数的形式是多样的,渗透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在此基础上再研究长方形、三角形、以及特殊形状的点阵。通过这些数学素材,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归纳概括,建立模式。

2、这是一次“尝试猜测,归纳概括”的方法会师。

教材将“点阵中的规律”和“鸡兔同笼”两个内容都划分在尝试和猜测这个章节中,在教学“鸡兔同笼”的问题时,教材运用表格、计算,让学生不断地进行尝试,猜测,验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猜测,直至得到正确的结果,并在经历了曲折的尝试和猜测之路后,学会选择最优的策略。在探索点阵中的规律时,也是一样的,要求学生大胆猜测点阵的变化规律,并加以验证。从一组点阵的变化中,抽象概括出规律的本质,并加以归纳推理。因此“点阵中的规律”这个内容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归纳推理的能力的最好素材。

3、这是一场“数形结合,数形转化”的思想盛宴。

数形结合是数学解题中常用的思想方法。“点阵中的规律”这一课特别适宜于学生充分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魅力。教材一开始就呈现古代希腊数学家们用图形来研究数的情境。在正方形点阵的研究中,教材从三种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观察点阵,列出不同的算式,发现不同的规律,从得出像1、4、9、16……这样一组数所具备的三种不同特点。这组数既可以看作为一组连续的完全平方数,也可以看作是几个连续奇数相加,还可以看作是从1连续加到几,再加回到1。这是一个从形到数的过程。教材在学生概括规律,归纳推理出下一个点阵的点数后,又让学生画出这个点阵图,这是一个从数到形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数形结合,数形转化”的思想方法。

三、学生分析:

1、学生的知识基础

五年级学生在数的方面,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和整数,倍数因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小数、分数等。在形的方面,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特征也有了深刻的认识。但是学生对利用图形研究数,寻找数和图形之间的联系,还有困难。学生对线围成的基本图形有深刻的认识,但是点阵中的几何图形,只有点,没有线,学生要利用自己的想象加以补充和延伸,这对学生来说会感觉比较陌生。

2、学生的能力基础

学生在一年级学过找规律填数,二年级学过按规律接着画,四年级学过探索图形的规律。因此五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北师大版的数学教材中许多抽象概念的教学都是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的,比如通过画线段图、韦恩图、示意图以及表格等将抽象的数量关系转化为形象的数量关系,所以五年级的学生具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分析问题的基础的。

但是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靠感性经验的支持。而这节课完全是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教学,极为抽象,因此对部分学生来说还是会感觉有点困难。

3、学生的情感态度基础

小学生好奇心强,对新奇的事物感兴趣,点阵对于学生是完全新鲜的,因此学生研究的兴趣比较浓厚,课堂的注意力会比较集中。但这一课的抽象性也会使学生的兴趣停留在短暂的直接兴趣,很难转化为对数学研究的间接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将这些单调静止的点阵图加以生活化、童趣化、动态化。

四、教学目标:

1、能观察发现点阵中的规律,体会“图形与数”的联系。

2、发展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3、感受“数形结合”的神奇之美,并获得“我能发现”之成功体验。

五、教学重、难点:

探究发现点阵中的规律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是独立发现同一点阵中不同的规律。

六、教法上的突出特点:

1、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情境演化出各种点阵,从而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

2、尽量减少教师的介入,让学生或独立或合作探究规律。

3、鼓励学生有自己的发现、有不同的发现。

七、学法上的突出特点:

1、让学生多角度探究规律,充分感受美图美思。

2、大胆让学生画一画、摆一摆、算一算,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

3、本节课以独立研究为主,辅以合作交流。

八、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抛砖引玉

同学们,见过阅兵式吗?(出示阅兵式录象)。这些解放军战士的队伍排得多么整齐啊!如果我们用一个点表示一个士兵,那么由战士组成的兵阵就变成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点阵。(板书课题:点阵中的规律)

(课一开始,先用雄壮的阅兵式导入新课。这样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接着又出人意料地把兵阵变成点阵,不仅自然地引出了新课,还让学生感到点阵并不神秘,点阵就在我们生活中。这种先声夺人的开篇,为学生下面的学习作好了情感上的准备。)

(二)多方观察,探求规律

出示第一幅点阵图。

1、一探

“图中有几个点阵,每个点阵各有几个点?”

“怎么数得这样快?有窍门吗?”

这时学生会说:“我是用算式算出来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第一组算式

第1个1×1=1

第2个2×2=4

第3个3×3=9

第4个4×4=16

(一个“算”字,使学生的思维顺利的实现了由形――数的第一次转换。)

师:“这种数法真是又快又方便!照这样下去,第五个点阵有多少个点呢?第六个呢?第七个?八个?……第100个呢?”

师:“好像很有规律哦?谁发现了?”

(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很容易就总结出“第几个点阵就用几乘几”,也有的学生会说,“第几个点阵就是几的平方。”)(教师板书:)

师:那第n个点阵呢?你们能画出第五个点阵吗?

(这个画点阵的过程虽然简单,但体现了由数――形的转换。培养了学生主动进行数形转换的意识。)

师:“能不能换个角度观察?”

2、二探

(电脑演示)“斜着看又可以得到什么新的算式呢?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写出算式,然后汇报。”(教师板书:

第1个:1=1

第2个:1+2+1=4

第3个:1+2+3+2+1=9

第4个:1+2+3+4+3+2+1=16)

“谁发现什么规律呢?”

“如第2个点阵就从1加到2再加回来,第3个点阵就从1加到3再加回来,第4个点阵就从1加到4再加回来”。“第几个点阵就从1连续加到几,再反过来加回到1”这个规律。

3、三探

师:刚才同学们发现了点阵中的两个规律,这些点阵中还有其它的规律吗?还能换个角度去思考吗?(课件演示)

小组讨论,列出算是,全班汇报。

有的学生可能说:“这次都是奇数相加。”

教师问:“从奇数几加起?加几个?是随意的几个奇数相加吗?”

通过这样的提问,引导学生说出“第几个点阵就从1开始加几个连续奇数”。

4、四回味

师:同学们,黑板上的三组算式的得数分别相等。我们可以用等于号将它们连接起来。这样,一个数的平方可以写出三种不同的算法。我出两题考考大家。

出示:1+2+3+4+5+6+7+6+5+4+3+2+1=

1+3+5+7+9+11+13=()

(在这里,教师不是让学生发现规律就结束了,而是让学生活学活用这些规律。让学生体会到我们刚才发现的正方形点阵中的规律,其实就是一个完全平方数的规律,它可以应用到所有的完全平方数。)

最后教师小结,刚才我们从三个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组正方形点阵,得到了三条不同的规律,也许再换一个角度观察,还可以得到新的规律,今天暂不作研究。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研究其它形式的点阵。自然地过渡到下一教学环节。

(在刚才的新课教学的环节中,学生经历了观察、思考、合作、交流、表达等过程,培养了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概括能力。并深刻体验到数与形,数与式,式与式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三)、融练于趣,陶情审美

练习共分五关

第一关:探密武僧阵

第二关:解读荷塘图

第三关:智走梅花桩

第四关:自创点阵图

第一关即书中试一试第一题,全班说算式,点答说规律。

第二关即书中试一试第二题,学生独立列算式,互相说规律,全班交流。

第三关即书中练一练第二题,这道题难度较大,我结合创设的情境具体指导:“

指第一个,走了几个梅花桩?指第二个,增加几个桩,增加了一个什么形状?指第三个,又增加了几个桩,又增加了一个什么形状?如果再往下走,再多走几个桩,又增加了一个什么形状?你能写出算式吗?写完算式,学生自己独立画出点阵。小组合作,讨论点阵中蕴涵的规律,然后汇报交流。

(这一题与前几个题区别很大,前几题的点阵可以看作规则的几何图形,这一题点阵图不规则,要画出下一个图形,既要抓住数量的变化,又要抓住形状的变化。进一步体会到数形结合的重要。)

(我们以学生最熟悉的乌龙院师兄弟为主角,以帮助乌龙师兄弟闯关为线索,以练习的题目为闯关内容,将所有的练习串连起来。这种形式使学生眼前一亮,把枯燥的练习,变成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第四关:自创点阵图

师:同学们今天学习了这么多的点阵,有正方形的、长方形的、三角形的,多边形的等等。能不能自创新的点阵呢?这里有三个不同层次的自创点阵的活动。

第一层次是提供一组图形让大家在上面布点。

第二层次是提供一组数字让大家设计出点阵。

4、8、12、16

第三层次是完全自创点阵。同学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来做。

最后,展示学生作品,结束全课。

(这样的教学体现了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全课总结:同学们,我们今天研究了点阵中的规律,用点阵图发现了一些数的特征。其实在两千多年前,希腊数学家们已经利用图形来研究数。由于图形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会使抽象的数学问题便得生动具体,是我们学习数学的一大法宝,我们以后在研究数学问题时,要学会利用图形来帮助解决。

篇6:《点阵中的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图形,明确什么是“点阵”。

2、能在具体的观察活动中,发现点阵中隐含的规律,体会到图形与数的联系。

3、发展归纳与概括的能力。

4、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点

直观感知“点阵”的有序排列。

教学难点

发现“点阵”中隐含的规律,体会图形与数的联系。

教材分析

教材结合20xx多年前希腊数学家们利用图形研究数的情境,先引导学生直观感知有序排列的点阵,再要求学生尝试用算式的方法研究给出的四个点阵,从而归纳出这四个点阵所隐含的规律。然后利用知识的迁移特点,依次往后类推第五个点阵的图形画法及划分方法,让学生体会通过点阵研究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思想

教材设计本活动的目的旨在通过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发现在点阵中前后图形中点的变化规律,类推出后续图形中点的数量和排列规律,学会推理、归纳和概括的学习方法,体会数学学习中举一反三的教学思想。

教具准备

点阵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活动一: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信息

1、对于数字的发明和发展过程,你都有哪些了解?

如:我们现在使用的数字是哪个国家的人发明的?

最初人们是怎样计数的?

数字在使用过程中又增加了哪些功能?

你都了解数字的哪些特征?

……

2、阿拉伯数字的发明,是我们的记录和计算更加方便,然而在表现一些数字的特征方面,图形更加直观。早在20xx多年前,古希腊的数学家们就已经利用一些有序排列的点子图形来研究数,发现和总结数的一些特征,因此人们又叫它“点阵”。

活动二: 研究点阵中的规律

1、认识“点阵”。

(1)出示有序排列的三个点阵,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下面三个点子图中各有几个点?在排列上有什么特点?

( 三个点阵按 1、4、9的顺序排列)

(2)你能不能尝试画出第四个图形、第五个图形?

学生独立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画法。(16个点、25个点)

(3)像这样有序排列的点子图在数学上又叫它“点阵”。点阵可以分为方形点阵、三角形点阵、螺旋点阵等几种形式。

2、探究规律。

(1)大家都能用数字来表示各个点阵中点的个数,能不能尝试用算式来表示点阵中点的个数,从中发现一些隐藏的规律?(小组内交流)

(2)展示:第一个――1×1=1

第二个――2×2=4

第三个――3×3=9

第四个――4×4=9

第五个――5×5=25

小结:每个点阵的点子数可以看作是相同的数字相乘。

(3)其实通过图形来研究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点阵中点的划分方法,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出示第五个点阵图,多媒体课件分别按照1个点、3个点、5个点……的递加规律演示)

(4)交流总结:

1 =1

1+3=4

1+3+5 =9

1+3+5+7 =16

1+3+5+7+9=25

小结:按照划分方法这个点阵的点子数可以看作是连续奇数的和。

(5)你还有哪些划分的方法?尝试说明理由。

(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活动三:延伸应用

教材第83页“试一试”中的1、2两题。

学生自主探索,讨论交流。

课堂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除了以上方形点阵、三角形点阵以外,你还见过其他形式的点阵吗?课后继续调查、搜集并研究其规律。

随堂检测题(10分)

1、按下面的方法划分点阵中的点,并填写算式。(图略)

1=1 4=1+2+1 9= 16=

2、观察已有的几个图形,按规律画出下一个图形。(图略)

板书设计

点阵中的规律

第一个――1×1=1

第二个――2×2=4

第三个――3×3=9

第四个――4×4=9

第五个――5×5=25

教学反思

修改意见

篇7:自然地理中地理现象分布规律的教学论文

自然地理中地理现象分布规律的教学论文

在自然地理中,有许多地理现象在分布上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能有意识地加以总结,不但能帮助学生很好地记忆,而且能通过对这些现象分布的成因分析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对于地理现象的分布,在时间分布上应侧重于从月份、季节及年际间的变化等方面加以分析总结,空间分布上则从方位、分布形状、分布面积的大小、空间分布变化等方面加以分析总结,找出其时空规律。

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就地理现象的时空分布做些探讨:

一、地理现象的全球变化规律

在自然地理的环境中,有一些地理现象受地球本身性质的影响,具有从低纬向高纬的演变规律。这包括:

一是呈现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变化规律的。

如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气温变化、全球降水量的总体变化、雪线的高度及对流层厚度等。

二是呈现由低纬向高纬递增变化规律的。

]如地转偏向力的大小、气温年较差、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等。

三是具有显著时空特点变化的。

如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空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及季节移动、北印度洋的.季风环流、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和日出日落方位的变化等。

四是具有全球空间分布规律的。

如全球气候的分布模式、自然带分布模式和洋流分布模式等。

教学中在总结分布规律的同时,更要侧重分析其变化的原因,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更利于学生对这些地理知识的理解,掌握这些地理现象时空分布的因果关系。如总结气温年较差由低纬向高纬逐渐变大时,反过来就应与学生共同分析其成因,结合所学知识从影响气温的因素为切入点加以分析,最终得出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二、地理现象的区域变化规律

区域地理知识是中学地理知识的重要组成之一,也是学生学习中普遍感到比较难的部分。教学中若能从地理现象的分布为切入点,通过现象分析本质,强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对于学生掌握区域地理知识会有很大的帮助。

如分析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可以从等温线的分布入手,得出“我国冬季气温分布为南高北低,南北温差大;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然后再从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季风环流影响等方面来分析造成这样分布的原因。 再如,分析我国降水的时空变化时,也是先从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入手,总结出“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为从东南向西北递减;时间分配上表现为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年际变化大”;然后再从季风环流、海陆位置、地形因素等来分析造成这样分布的原因。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会看图表总结规律的同时学会分析的方法。

依此方法可以分析东亚、欧洲中西部、北美东部、澳大利亚等区域的气候变化特征及成因,然后再根据区域气候特征分析各区域河流水文和水系特征、植被土壤特征及主要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等,从而加深学生对区域地理知识的掌握。

三、地理现象的局部变化规律

自然地理环境是复杂多样的,地理要素的变化是错综复杂的,尤其是地理现象中一些局部的变化规律常常是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这些现象的分析要求学生要具备更加全面的地理知识。

一是分布及成因上具有相同性的地理现象。

如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和中美洲东部的热带雨林气候,其空间上主要分布在纬度15°-25°的大陆东岸,成因上主要与纬度、信风、地形和洋流有关。

二是地理现象相同但分布区域及特征上有差异的地理现象。

如中亚地区、北美东部、南美洲南端东部、小亚细亚半岛等地区均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但受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地形等因素影响,其气候特征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再如北美西北部及欧洲西部同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但因受地形、洋流等影响,其特征及分布面积存在明显的差异。

三是区域内部特征相似但地理现象不同。

如我国的南疆和北疆地区,均属于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但因所处纬度位置不同,加上受地形因素影响,使两地区受大气环流影响的程度也不同,导致南疆和北疆地区的热量带及降水存在较大的差异。再如福建的降水总量是丰富的,但因受地形及季风环流的影响其降水量又呈现由沿海向内陆波状递增的趋势等。

总之,自然地理环境中地理现象的时空分布规律是多种多样的,在平时的教学中通过有意识地总结和概括,能让学生清晰地掌握相关地理现象的分布规律,然后通过对这些规律成因的分析掌握相关的地理原理和地理知识,进而掌握自然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良好的地理思维方法和能力,最终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他们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篇8:电磁感应现象教学设计

二、教学内容

1、磁通量( )

复习:磁感应强度的概念

引入:教师:我们知道,磁场的强弱(即磁感应强度)可以用磁感线的疏密来表示.如果一个面积为

的面垂直一个磁感应强度为 的匀强磁场放置,则穿过这个面的磁感线的条数就是确定的.我们把 与 的乘积叫做穿过这个面的磁通量.

(1)定义:面积为 ,垂直匀强磁场 放置,则 与 乘积,叫做穿过这个面的磁通量,用φ表示.

(2)公式:

(3)单位:韦伯(wb) 1wb=1t・m2

磁通量就是表示穿过这个面的磁感线条数.

注意强调:

①只要知道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和所讨论面的面积 ,在面与磁场方向垂直的条件下 (不垂直可将面积做垂直磁场方向上的投影.)磁通量是表示穿过讨论面的磁感线条数的多少.在今后的应用中往往根据穿过面的净磁感线条数的多少定性判断穿过该面的磁通量的大小.如果用公式 来计算磁通量,但是只适合于匀强磁场.

②磁通量是标量,但是有正负之分,磁感线穿过某一个平面,要注意是从哪一面穿入,哪一面穿出.

2、电磁感应现象:

内容引入:奥斯特实验架起了一座连通电和磁的桥梁,此后人们对电能生磁已深信不疑,但磁能否生电呢?

在磁可否生电这个问题上,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坚信,电与磁决不孤立,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此,他做了许多实验,把导线放在各种磁场中想得到电流需要一定的条件,他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历时XX年,终于找到了这个条件,从而开辟了物理学又一崭新天地.

3、实验演示

实验1:学生实验――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力线的运动

观察现象:ab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可见电流表指针偏转.

学生得到初步结论:当闭合回路中的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电路中有了电流.

现象分析:如图1导体不切割磁力线时,电路中没有电流;而切割磁力线时闭合电路中有电流.回忆磁通量定义

(师生讨论)对闭合回路而言,所处磁场 未变,仅因为ab的运动使回路在磁场中部分面积 变了,使穿过回路的磁通变化,故回路中产生了电流.

设问:那么在其它情况下磁通变化是否也会产生感应电流呢?

实验2:演示实验――条形磁铁插入线圈

观察提问:

a、条形磁铁插入或取出时,可见电流表的指针偏转.

b、磁铁与线圈相对静止时,可见电流表指针不偏转.

现象分析:(师生讨论)对线圈回路,当线圈与磁铁有沿轴线的相对运动时,所处磁场 因磁铁的远离和靠近而变化,而 未变,故穿过线圈的磁通变化,产生感应电流,而当磁铁不动时,线圈处 , 不变,故无感应电流.

篇9:光现象教学设计

《光的反射》是《光的传播》的后续课程,不同的是《光的传播》研究光的直射,《光的反射》研究光在传播途中碰到障碍物会怎么样。

光的反射是我们生活中的常见的现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认识光的反射及运用。教学难点:掌握光的传播路线。为此,我采用随堂实验方式组织学生学习。

随堂实验通过给学生创设光发生反射的问题情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涨,学会了一种研究问题的思维程序,以后遇到问题就知道该怎做了。

本课难在“探究”,因为学生初学物理,他们的物理思维还没有形成,更不用说实验探究能力的具备了,所以本课的探究不能放的太宽泛了,在探究前每个环节都需要精细的思考,考虑学生可能出现哪些问题,然后考虑如何正确的引导。

本节课能调动了学生的情绪,学生积极配合老师,不论是讨论问题还是做实验的时候,互相之间积极配合,互相帮助,积极询问问题。而不足之处:给学生留的思考时间太少,还有在探究过程中对个别学生的指导工作还不够,另外,对学生的评价过于单调。

物理教学反思对物理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物理教师实现自我发展有效途径,也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更会促使物理教师成长为时期研究型、复合型教师。

篇10:《磁现象》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请大家先听两个故事:(幻灯片展示)

1.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阿房宫,为了防范刺客,聪明的工匠们修建了奇特的阿房宫的北门,一旦有人身怀铁器,立刻就会被门牢牢地吸住。

2.在加拿大东海岸,有一个神奇而令人生畏的世百尔岛,来往的船只只要一靠近它,不但指南针失灵,还会把船吸向海底,造成触礁沉没。

听了这两个故事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吧?今天我们学习了磁现象,就会明白这是为什么。(板书课题)

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

(一)磁现象

1.磁性: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课件演示)

2.我们把这类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利用课件观察形形色色的磁体)

3.磁极:在磁体上,不同部位吸引铁屑的能力是不同,我们把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位叫做磁极。磁体上一般有两个磁极。(演示实验现象)

[观察]条形磁铁对铁屑进行吸引,观察磁铁的不同部位所吸铁屑的多少。

[问题]条形磁铁的不同部位,对铁屑的吸引力是一样的吗?

[结论]条形磁铁的两端对铁屑的吸引力大,中间小,所以我们把磁性最强的部位叫做磁极。

4.磁体的指向性:

[演示]把一个条形磁体用细线悬挂起来,使它在水平面内能够自由转动。

[问题]看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

[结论]发现它静止时一端总是指南,另一端总是指北。

于是人们根据这个现象,将磁体的两极进行命名:

南极:磁体静止时指南的那一端叫做南极(s极)

北极:磁体静止时指北的那一端叫做北极(n极)

[应用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是利用磁体的磁极具有指向性制成的,最早的指南仪叫司南。

5.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问题]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有什么规律呢?看看下面的实验,你能得到什么样的结论呢?

[演示]多媒体课件。

[结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应用]它是检验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原理之一。

(二)磁化

[问题]一个钢棒原来没有磁性,怎样使它现在具有了磁性呢?

[演示]钢棒原来没有磁性,在一条形磁铁靠近它时,它能单独吸引一些小的铁屑,说明就具有了磁性。

很明显它原来没有磁性,现在获得了磁性。我们把像钢棒一样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结论]能够被磁化的材料叫做磁性材料。如钢、铁等。

[应用]阅读自然科学史。(见幻灯片)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磁现象,理解了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现在大家知道课前我们所听到的两个故事的原因了吗?

【板书设计】

第九章电与磁

第一节磁现象

一、磁现象

1.磁性;

2.磁体;

3.磁极:南(s)极、北(n)极;

4.磁体的指向性;

5.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二、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篇11:轴对称现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丰富的图形,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图形的含义,能识别轴对称图形,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能设计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能识别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区别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能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由生活实例引入课题

中外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体现出一种对称美.在生活中,对称现象比比皆是,这节课,一起来认识《轴对称现象》.

二、设情境,激发兴趣

1、欣赏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

在生活中,许多事物与图形紧密联系在一起,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生活中的图案,首先请大家来欣赏.

2、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使学生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欣赏并体会轴对称图形,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

3、还能举出日常生活中具有对称特征的例子吗?并与同桌交流.

(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举出符合对称特征的物体,并进行交流,体会轴对称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三、动手操作,互相交流.

1、剪纸实验:

(1)准备一张纸;(2)对折纸;(3)用笔在纸上画出如图所示的图案(或者发挥你的想象画出其它你认为美丽的图案)用剪刀沿边线剪开;(4)把纸打开铺平,观察所得的图案,位于折痕两侧的部分有什么关系?

2、印墨迹实验:

(1)取一张纸;(2)在纸的一侧上滴一滴墨水,将纸迅速对折、压平;(3)将纸打开铺平,观察所得到的图案,位于折痕两侧的墨迹图案彼此有什么联系?

3、观察图形,获取发现:

向学生展示几组图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相互交流.

4、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联系与区别.

(先让学生判别两组图片是轴对称图形还是轴对称,使学生形象的区分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再让学生说说它们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四、巩固练习

1、想一想

(1)在图中,0~9十个数字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2、慧眼识“对称轴”

(让学生尽可能多的画出图中各图形的对称轴,并进行小组讨论.)

3、区分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

4、找规律

5、课外延伸,激发求知欲望

星期天莲花山公园的草坪上,许多大人小孩在放风筝,各种各样形状的风筝都有,有蝴蝶形、老鹰形、蜻蜓形、金鱼形、蜈蚣形,这些基本上都是轴对称图形,你知道为什么吗?

五、课后小结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练习题。

1.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2.生命现象教学设计

3.磁现象和磁场教学设计

4.《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说课稿

5.电磁感应现象教学设计

6.《长城》教学设计

7.《示儿》教学设计

8.《院子》教学设计

9.《师说》教学设计

10.aoe教学设计

篇12:光现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 m/s.

4.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三原色是不同的.

二、能力目标

1.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2.阅读科学世界 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宏大.

3.探究色光的混合与颜色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三、德育目标

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继学习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光的直线传播.

教学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教学方法:探究法、实验法、观察法.

教学用具:激光演示器、盛有水的水槽、烧瓶(烟雾)、小孔成像演示仪

课时安排:1.5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你见过午夜太阳吗? 日食和月食呢?他们是怎样产生的呢?

二、新课教学

(一)光源

①能发光的物体.

②光源可分为自然光源、人造光源.

接着教师介绍人造光源的发展和使用,使学生意识到人造光源的前景将更加美好.

(二)[探究]光是如何传播的?

[演示1]在暗室里,将一束光射到空气中,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

(替代实验:激光小手电,射过有烟雾的烧瓶中)

[演示2]在暗室里,将一束光射到水中,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

(替代实验:激光小手电,射过有颜色的水中)

[师]刚才在演示实验中,大家看到什么现象?

师生共同活动得出:

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板书).

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在这里可以向学生交待光线这个物理学名词.人们为了形象地表示光的直线传播,物理学中引入光线的概念.

光线(板书) (注意讲光和光线的区别)

①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叫光线.

②光线是带箭头的直线,箭头表示光传播的方向,如.

(应用举例:激光准直.排直队要向前看齐.打靶瞄准.)

(三)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①影子的形成

②日食、月食的成因

③处理第35页想想议议

I 、原理; II、像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四)光速

1、学生自学课本第36页的图文,回答黑板上的问题:

[板书]①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②光在其他各种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小.

③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可认为是3108 m/s.

2、指导学生看阅读材料科学世界 我们看到古老的光,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①光年是什么物理量的单位?(光年是长度的单位,它等于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

②牛郎星和织女星的距离是多少km? (s=3108 m/s3600 s/天365天/年

=6.30721015 m=6.30721012 km)

③牛郎和织女能每年相会一次吗?(牛郎和织女不能每年相会一次.)

四、布置作业

1.阅读本节课文.

2.课本P38动手动脑学物理①②③.

3.预习下一节 光的反射.

篇13:电磁感应现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磁通量,能在具体的问题中判断磁通量的变化和计算磁通量;

2.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就有电流产生;

3.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总结,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2、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创新和探索的精神,使学生学会如何从众多现象的个性中发现共性,再从共性中理解个性。使学生进一步形成自然界的事物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密切互相.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的态度。通过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让学生感觉到只有通过艰辛努力,才能打开真理之门,取得成功。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坚持不懈,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1、通过实验分析得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

2、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体验。

难点:

1. 磁通量;2. 培养自主学习、协作探索归纳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2. 实验观察、启发学生思维(活动)和归纳演绎相结合。

四、教学媒体

蹄形磁铁、条形磁铁、导线、导棒、灵敏电流表、螺线管(大小各一个及铁芯)、电键(开 关)滑动变阻器和电池(电源);多媒体课件(能做演示实验当然最好)。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新课。

六、教学对象分析

在教学中过程中我主张要“以学生为中心来认识教材”而不是“以教材为中心来认识学生”, 所以备课必须要分析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以及学生的认知过程来处理教材,让课堂围绕学生转。

1、学生情况的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切割磁感线。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前提条件从知识角度看是:(1)知道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实验);

(2)了解条形磁铁、马蹄形磁铁、通电直导线、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的分布;

(3)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切割磁感线;

从能力角度看是:

(1)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2)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能力

(3)具有一定的识图、连接实物电路的技能。

2、对教材内容的分析

电磁感应这一章作为联系电场和磁场的纽带,不仅是电场和磁场知识的综合和扩展,也是以后学习交流电、电磁振荡和电磁波的基础。电磁感应的发现,在科学技术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由于它提示了电和磁之间的深刻联系及规律,使得人类进入了一个充分利用电能的新时代,使人类文明迈进了一大步,因此,本章无论是在知识内容上、还是在社会实践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电磁感应现象是电磁感应中的重要一节, 这一节教学内容安排为两块:第一块为学习磁通量的概念及其变化;第二块为学习产生电磁感应的条件和电磁感应现象中的能量守恒问题。第一块磁通量及其变化又是后继课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等的基础,第二块中教材要求运用磁通量的变化的概念来描述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条件,这也是后继学习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做好实验,帮助学生建立概念,掌握规律。教材的`重点是研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难点是如何在初中“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切割磁感线”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实验,使学生归纳出“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虽然本节课的名称叫《电磁感应现象》,但这节课并不是一节“现象”课,而是一节“规律”课。

七、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说学法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现代教育重视对学生 学法指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老师做演示实验,还要求学生做学生实验,所以要求学生“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要求学生明确学习和实验的目的,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后在老师的指引下,解决问题。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还要求学生之间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

高其有效性途径。为解决教学难点,我借助于形象生动而又交互性较强的多媒体课件,学生完全可以借助于网络,用这样一个课件进行自主探究。为了教学目标的更好实现,设计采取观察归纳、实验探究、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并鼓励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本课的一个难点是磁场的空间分布及磁感线的动态变化过程。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用Flash制作多个动画。我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立体感,形象、生动的特点来突破这个难点。看完动画后学生对电路围成的面积、切割磁感线、磁感线条数变化等记忆深刻。

八、教学媒体设计(什么媒体,何时运用)

1、图片媒体:帮助学生归纳总结电磁感应的概念,磁通量的定义等。

2、flash课件媒体:帮助学生归纳总结电磁感应现象的概念,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等。

3、视频媒体:电磁感应现象

九、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40分钟)

〈一〉 课题导入(5分钟左右)

1.奥斯特实验的启示: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磁场能产生电流吗?

2.宇宙中的对称“美”:宇宙中物理现象的对称性(规律),让学生体会宇宙现象中的对

称美学原理。法拉第就是坚信这一对称规律,经过不断的努力,最终完成“磁”生“电”对称规律的发现的。今天我们就沿历史的足迹,看一看法拉第是怎样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

3.法拉第其人其事:通过对法拉第的介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科学态度。

〈二〉新课教学(30分钟左右)

(一)磁通量

教师指出:研究电磁感应现象,需要引入一个物理量———磁通量。

什么是磁通量呢?

设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与磁场方向垂直的平面,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平面的面积为S。在物理学中,我们定义磁感应强度B与面积S的乘积(BS)叫做穿过这个面的磁通量,简称磁通。 如果用表示磁通量,则:=BS

磁通量的单位是韦伯,简称韦,符号Wb。1Wb=1T·1m2=1V·s。

教师解释说明:磁通量可以理解为是穿过磁场中某一横截面的磁感线的条数。可通过“水流量”和“人流量”来加以类比理解。提醒学生注意:在匀强磁场中

①当磁场方向与平面垂直时磁通量最大max=BS;

②当磁场方向与平面平行时磁通量最小min=0;

③当磁场方向与平面的夹角为θ时=BSsinθ。

(二)电磁感应现象

在什么条件下才能产生电流呢?

人们最初的研究:把绕在磁铁上的导线和电流表连接起来组成一个闭会电路,看能不能产生电流!法拉第就是这样开始研究的,结果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并不发生偏转。

法拉第进一步研究发现,无论换用怎样强的磁铁或者换用多么灵敏的电流表,闭合电路中都没有电流产生。

演示实验一:导线切割磁感线运动,导线中有电流产生。

教师提问:在这个实验中导线是运动的,如果反过来让磁体运动,而导线不动,会不会在电路中产生电流呢?

教师演示实验,验证学生的回答(猜想)

演示实验二:条形磁铁穿过闭会的螺线管,导线中也有电流产生。

师生共同总结:不论是导线运动,还是磁体运动,只要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电路中就有电流产生。

教师提出: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上面两个实验的现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线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

由此猜想:如果导体和磁体不发生相对运动,而让穿过闭合电路的磁场发生变化,从而引起闭合电路中磁通量发生变化,会不会也在闭合电路中产生电流呢?

演示实验三:一个大螺线管与灵敏电流表组成闭合电路,小螺线管与电源开关和滑动变阻器组成回路。

①小螺线管与大螺线管相对运动,回路中有电流产生(这正是我们前面看到的情形); ②开关闭合(或断开)的瞬间,回路中有电流产生;

③开关闭合后,改变滑动变阻器触头的位置,回路中也有电流产生;

④开关闭合后,不改变滑动变阻器触头的位置,且让小螺线管穿进大螺线管内,将铁芯

从小螺线管内抽出,回路中也有电流产生。

师生共同总结:由②③④可见,即使导体与磁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只要闭合电路中的磁场发生变化,因而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就有电流产生。

法拉第和前人经过大量实验研究表明: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不论用什么方法,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就有电流产生。这种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三)电磁感应现象中能量的转化

教师分析和总结以上现象(物理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和守恒问题。

1、本课时小结(2∽3分钟)

(一)磁通量=BS

①当磁场方向与平面垂直时磁通量最大max=BS;

②当磁场方向与平面平行时磁通量最小min=0;

③当磁场方向与平面的夹角为θ时=BSsinθ。

(二)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不论用什么方法,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就有电流产生。

2、巩固与练习

《教材》P195(3)(4)(5)(6)(7)

3、作业布置《教材》P195(1)(2)(8)(9)

十、板书设计

第十六章 电磁感应 一、电磁感应现象

一、磁通量

(1)定义:磁场(B)与面积(S)的乘积——磁通量(符号:)。

(2)公式:

2(3)单位:韦伯(Wb) 1Wb=1T·m

二、电磁感应现象

1定义: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2条件:(1)电路必须闭合;(2)磁通量发生变化

三、电磁感应现象中的能量转化

机械能 电能 发电机原理

篇14:磁现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磁现象,知道磁性、磁极的概念。

2.知道电流的磁效应、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知道磁极和磁极之间、磁极和电流之间、电流和电流之间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的.知道地球具有磁性。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类比法、实验法、比较法使学生通过对磁场的客观认识去理解磁场的客观实在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类比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体现磁现象的广泛性。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电流的磁效应和磁场概念的形成

难点:磁现象的应用

三、教具:

多媒体、条形磁铁、直导线、小磁针若干、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介绍生活中的有关磁现象及本章所要研究的内容。在本章,我们要学习磁现象、磁场的描述、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以及对运动电荷的作用,知识主线十分清晰。本章共二个单元。第一、二、三节为第一单元;第四~第六节为第二单元。

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问题]初中学过磁体有几个磁极?[学生答]磁体有两个磁极:南极、北极.

[问题]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什么?[学生答]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问题]两个不直接接触的磁极之间是通过什么发生相互作用的?[学生答]磁场.

[过渡语]磁场我们在初中就有所了解,从今天我们要更加深入地学习它。

(二)新课讲解-----第一节、磁现象和磁场

(1)通过介绍人们对磁现象的认识过程和我国古代对磁现象的研究、指南针的发明和作用来认识磁现象

(2)可以通过演示实验(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和生活生产中涉及的磁体(喇叭、磁盘、磁带、磁卡、门吸、电动机、电流表)来形象生动地认识磁现象。

篇15:磁现象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设计意图在于,重点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这一理念。

教学活动形式表现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究式学习。

本节课通过学生游戏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动手的热情,激励学生亲自动手,从实验事实出发探索磁铁的性质、学会自制小磁针,培养学生创造发明的意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磁体有吸铁(镍、钴)性和指向性。

2、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知道磁化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磁铁性质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2、在评估的过程中,体验评估和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形成乐于探究的意识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2、体验探索科学的乐趣,养成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探究磁铁的性质。

2、了解磁化现象,学会自制小磁针。

【教具学具】

磁性飞镖、各种形状的磁铁,磁针,带磁体的小汽车,一小堆大头针,铁屑,铁片,铜片,玻璃片,一元硬币,铁棒,细线等。

【教学过程】

课前语:今天,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个百宝箱(介绍器材:3个圆柱体、一圆硬币、各种磁体)特别强调盒内装有铁屑,使用时要倒在白纸上,最后收集到盒子里。

一、游戏引入新课

(射飞镖比赛)首先让学生观察到飞镖没有钢针。

质疑:为什么没有钢针的飞镖射到镖盘上没有掉下来?引入新课

并进一步提问:

同学们玩过磁铁吗?磁铁有哪些性质呢?(吸引铁)。我们不能停留在原来的知识水平上。这节课我们更深入研究磁铁的性质。学习第9章第一节 磁现象。板书:第一节磁现象

二、进行新课

1、出示5个探究问题:

探究1:磁体能够吸引桌上的哪些东西?

探究2:磁体各部分的吸引能力是否相同?

探究3:支起小磁针,让它在水平方向上自由转动,观察静止时的指向。

探究4:把两磁极相互靠近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探究5:如何使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

学生探究(15分钟)

2、学生展示探究结果:

展示探究1:

教师指出:磁铁除了能吸引铁、镍外,还能吸引钴,钴是稀有金属,我们平时很少见。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下列结论:

板书:一、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铁的这种性质叫做磁性。具有磁性的物质叫做磁体。

提问:磁体各部分吸引铁的能力都一样吗?展示探究2。

(观察到磁铁两端能吸引较多的大头针,而中部没有吸引大头针,这表明磁铁两端的磁性最强)

教师归纳并板书:二、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它的位置在磁体的两端。

提问:从上面实验可以看出,磁体有两个磁极,怎样表示这两个磁极呢?请同学们展示探究3。

提问:条形磁体、小磁针静止时,两个磁极分别指向什么方向?(都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

教师指出:可以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后恒指南北,世界各地都是如此。为了区别这两个磁极,我们就把指南的磁极叫南极,或称S极;另一个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或称N极。板书:三、磁体上的两个磁极,一个叫南极(S极),一个叫北极(N极)。提问:世界最早的指南工具是什么?它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

出示司南幻灯片,说明世界最早的指南针就是我国战国时代的指南针,叫司南,它是根据磁针静止时总是指南北的原理制成的。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值得我们骄傲。(爱国主义教育)

提问: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如果把两磁极相互靠近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下面请同学们展示探究4:(展示多种探究方法)

学生归纳实验结果后,教师板书:四、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讲述:我们已经认识了磁体的许多磁现象,磁体可分为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通常我们看到和使用的磁体都是人造磁体,它们都能长期保持磁性,通称为永磁体。

提问:人造磁体是根据什么道理制作的?我们如何使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呢?展示探究5:

教师指出:铁和钢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获得磁性,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磁化现象。板书:五、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铁和钢制的物体都能被磁化。

重做上面的实验:当铁棒吸引铁屑后,将上部的磁体拿掉。

提问:当磁体拿掉后,铁棒还能吸引下面的铁屑吗?这说明什么?(铁棒不能吸引铁屑,说明铁棒的磁性容易消失)

教师指出:铁棒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体。钢被磁化后,磁性能够长期保持,称为硬磁体或永磁体,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

三、学生自制小磁针(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小心不要扎到手)

到此:我们了解了磁体的有关性质;还学会了如何制作磁体。

提问:它们在现代科技中有哪些应用呢?学生举例

学生汇报:磁悬浮列车、门吸、冰箱门、磁性铅笔盒。

四、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在你的生活中能不能找到这样的情况:在什么地方装上一个磁体后,便会给你带来方便或者能提高工作的质量?请把你的发现写下来。

六、板书板图设计

1、磁性: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铁的这种性质叫做磁性。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叫做磁体。

分类:天然磁体

人造磁体

3、磁极:南极(S)指南的磁极叫南极

北极(N)指北的磁极叫北极

4、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5、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软磁体、永磁体

七、学习评价表

教学探讨与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特别是身边的有趣现象和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望,我们只有细心呵护好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有的放矢的引领学生探究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才能使学生学习科学的过程成为一种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因此在本课教学中,通过五个探究磁体的活动,组织指导学生进行了一次有趣而大胆地探究尝试。俗语说:“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在导入新课伊始,我向学生出示了一个他们既熟悉而又陌生的飞镖磁性玩具。经过同学们激烈的比赛,学生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其中产生的问题所吸引,思维的火花立刻被激活,探究磁体的兴趣也被激发。这样,学生们有了探究磁体的兴趣,就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去认识各种形状的磁体,探究磁体的基本性质以及如何使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方法,了解磁体在生活中的应用,较好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是非常喜欢这样的科学探究活动。教师只要正确地引导,创设一定的情景和空间,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资源,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潜能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个性就会得以张扬,学生的创造思维就会得到发展,教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能落到实处。

附:《第一节简单的磁现象》探究报告

探究1:磁体能够吸引桌上的哪些东西?

现象:

结论:磁体具有吸引 的性质。

探究2: 磁体各部分的吸引能力是否相同?

实验方法:

实验结论:磁体两端的磁性 ,中间磁性 。

探究3:支起小磁针,让它在水平方向上自由转动,观察静止时的指向。

注意:不要让磁体靠近它。

实验结论: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后总是指向 方向。

探究4:把两磁极相互靠近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实验方法:

实验结论:同名磁极相互 ;异名磁极相互 。

探究5:如何使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

实验过程:

请写下你的发现:

篇16:磁现象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课本从4个层面介绍了电磁感应——定性了解定磁感应现象、掌握感应电动势方向的判定规则和定量计算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了解电磁感应的两类情况、了解电磁感应规律在自感涡流电磁阻尼电磁驱动中的应用。

教材对感应电流产生条件、感应电流方向的判定、感应电动势的大小等的处理,全部是从唯象的角度,而且全部是拿磁通量来说事;但实际上,电磁感应存在两种本质完全不同的情况,而且谈论磁通量必须有一个回路,可是一根导体棒切割磁感线却没有回路。这种处理,实际上给学生造成了许多理解和应用上的困难。

不过,教材利用第五节做了一个补充,那么,一轮复习,笔者认为就应该纠回正常思路,先分两种情况说明,然后总结出感应电流产生条件、感应电流方向的判定规则和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计算的磁通量表述。

另外,一轮复习,第一讲承担着全章知识内容的引领作用,因此本讲可以将本章所涉及的大部分关键模型拿出来与学生见面。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自主复习了教材,并自主完成了第一讲资料前后的填空、辨析和例题、练习,对本章、本讲所涉及的内容和题型都有了较为熟悉的了解。

但是,从练习的完成质量来看,学生对电磁感应的实质、磁通量的变化、楞次定律的综合应用都存在明显困难,这需要老师引导梳理和透彻理解本讲内容、并分类讲解楞次定律的应用思路和技巧。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磁通量及其变化的计算方法,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深刻理解楞次定律并能够熟练、灵活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一起重新整理知识脉络,从而加深对本章本节知识内容的理解;同时,通过对练习题的归类分析,从而加深对楞次定律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深入学习本章的兴趣和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

1、磁通量及其变化; 2、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3、楞次定律、右手定则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媒体

PPT多媒体课件,《与名师对话》一轮复习资料

六、教学时间

七、教学反思

1、本讲第一部分内容——知识串讲部分,结合PPT课件讲快一些,因为特殊原因我的课件未能用成,导致知识串讲部分没有讲完。

2、有教师反映,感生电动势的讲解超纲——高考不考,一轮复习就不应该涉及。

3、楞次定律是电磁感应一章的难点,从后续几讲练习完成情况看,主要问题还是出在楞次定律这里。

兰州中考物理备考建议及中考物理分数段

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找规律》的说课稿

地理试卷分析范文

南京地理实习报告

省级卫视台的品牌战略机制

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找规律》听后感

小学科学四年级教学计划

初中数学试卷的分析报告

平面构成教学计划

覆盖现象中的规律教学设计
《覆盖现象中的规律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覆盖现象中的规律教学设计(通用16篇)】相关文章:

高一地理的教学工作计划2022-11-19

八年级的地理教学反思2023-09-02

学前数字找规律教案2022-08-14

素质教育运行机制的构建2022-09-21

小学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及反思2023-06-25

八年级生物上册提纲2024-02-24

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2023-01-27

初一地理教案设计2023-04-04

《找规律》教案实录2022-06-26

高三物理下学期教学工作总结精选2023-02-23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