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布袋》教学设计(合集14篇)由网友“南山老白”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玩布袋》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玩布袋》教学设计
《玩布袋》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积极尝试利用袋子进行活动并创造各种玩布袋的方法。
2.发展幼儿跑、跳、钻以及边扭身体边爬行的动作技能。
3.在体育活动中感受、体验运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人手一只袋子,自制桑叶若干,磁带(《健康歌》、打雷声、下大雨声)蚕宝宝卡片。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播放《健康歌》)
师: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做运动好吗?
二、探索活动(初次探索)
师:你们瞧,这是什么?(布袋)
“你们以前和布袋玩过游戏吗?”
“今天我们就和布袋来玩游戏,好吗?等会小朋友每人随便拿个布袋玩一玩,想想可以怎么玩?开始吧!”(幼儿自由玩)
师:好,小朋友过来。哪位小朋友告诉我刚才你是怎么玩的?
(请个别幼儿上来示范,其他幼儿可以学一学)
(幼儿再次探索,体验创造性合作玩袋的乐趣)
师:小朋友想的玩法可真多,那布袋除了一个人玩,还可以怎么玩呢?你们可以自己找伙伴玩一玩。(玩后幼儿交流,教师评价)
三、比赛游戏“看谁爬的快”
1.师:站着有点累了,我们坐在布袋上休息会吧。(教师很神秘的从布袋里慢慢摸出蚕宝宝图片)
“你们看这是什么呀?”“你们知道蚕宝宝最喜欢吃什么吗?”
“那谁知道蚕宝宝是怎么走路的呢?”
(分别请两位小朋友上来学一学,比较谁爬的更像)
师:你们认为谁爬的更像蚕宝宝?我们请她在来表演一次吧,这次我们看清楚她是怎么爬的。(教师讲解)“你们瞧,她是把小腿缩一缩,屁股撅一撅,小手撑一撑,身体往前趴,这样就可以了。”
“你们也照着这方法试试看。”(幼儿自由爬)
2.师:到老师这来,我们来玩个游戏吧?
师:那到这边来排成四队,我们玩的游戏是“看谁爬的快”,刚才小朋友都学了蚕宝宝爬,那我们可不可以利用手里的布袋把自己变得更像一只蚕宝宝呢?
师:小朋友想得真好,把布袋套在身上就更像了。那“蚕宝宝”站着别动,听好游戏规则。每队的第一个蚕宝宝从起跑线开始爬,钻过山洞爬到终点,再爬回来,拍第二个小朋友的.手,后面的再继续。一定要身体趴在地面上爬,明白了吗?
师:爬的快的一队会有奖励哟。
(对比赛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如有必要可再比赛一次)
四、游戏“蚕变飞蛾”
师:老师的布袋里好象还有什么呢?原来是一张蚕宝宝变飞蛾的图片,你们看,蚕宝宝爬呀爬,饿了它去桑叶,吃饱了就会吐出许多的丝把自己裹在里面,结成茧,慢慢地变成蛹,在里面滚过来滚过去,最后终于咬破茧,变成一只飞蛾飞了出来。它的演变过程有意思吗?那你们想来表演这游戏吗?我先请两位小朋友上来表演。
(教师说,这两位幼儿表演)
师:他们表演的好吗?那你们一起来玩怎样?
师:好,蚕宝宝开始爬啦。爬呀爬呀,爬饿了,过来吃桑叶啦,瞧,这有许多的桑叶呢,快快,这还有呢。(教师作为喂桑人,不断地变动自己的位置,蚕也随之改变爬行的方向)蚕宝宝吃饱了,咦,我好象听到有蚕宝宝在吐丝了。(幼儿做吐丝状,发出声音)蚕宝宝吐了这么多的丝,结成茧,把自己包在里面,睡着了,(幼儿把头完全缩进布袋)慢慢地变成了蛹,在里面滚过来滚过去,(幼儿在布袋里滚)最后终于咬破茧,变成一只飞蛾飞出来了。(幼儿打开袋口,做飞蛾飞出来,到处飞)随音乐飞
篇2: 幼儿园《玩瓶子》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通过玩瓶子,发展跳跃能力、臂力以及机体的协调能力。
2、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
3、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情绪。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一只瓶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队列队形练习:带领幼儿听口令由一路纵队站成六队:听口令跟老师一起来做瓶子操。带领幼儿做上肢运动、下蹲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跳跃运动、放松整理。
2、提醒幼儿:下蹲时瓶子竖起放在脚背上,跳跃时双脚并拢跳过瓶子,身体保持平衡。
二、基本部分。
(一)自由玩瓶
师:小朋友手中拿的什么呀?(瓶子)
师:对,是瓶宝宝今天我们要和瓶宝宝一起做游戏。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玩瓶子,大家自己动脑筋,试试看有哪几种有趣的、不同的玩法。(幼儿自由玩瓶子,教师巡回指导,让幼儿充分发挥自主性,大胆地创造玩法。)在玩瓶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玩了哪些花样,抓住幼儿的几个动作,让幼儿集体练习,特别是对立定跳远的动作加以规范的指导。
(玩法举例:玩保龄球、抛接瓶子、夹着瓶子跳、踢瓶子、头顶瓶子、模仿炮弹、置于头顶练平衡、绕瓶顺跑逆跑等。)
(二)组合玩瓶
1、师;现在请小朋友找自己的伙伴,五个或六个小朋友为一组把你们手中的瓶子摆一摆。看这些瓶子宝宝还能怎样玩。
2、幼儿合作玩瓶,利用手中的瓶子做器材摆放障碍物。(树林、小沟、小河、独木桥……)教师巡回观察各小组的玩法,并参与游戏,对与众不同的玩法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3、请各小组演示自己的新玩法,好的典型的玩法让大家一起学习。共同掌握一些基本的动作要邻和技巧。
(三)集体玩瓶
这么多瓶子放在一起可以怎么玩呢?(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说说大家把瓶子放在一起像什么,然后玩一玩)
三、结束部分。
1、绕着瓶子走一走,做放松运动。
2、小结幼儿上课情况。
篇3:科学课《玩磁铁》教学设计
科学课《玩磁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不能吸金银铜制品;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过程与方法:
做中玩,玩中学,学中思,初步感知通过实验了解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玩孩子喜欢的不碰铁钉能悬空吸引游戏,引领孩子动手、体验、反思、表述;3.研究磁铁隔着物体吸铁,初步感知在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认真实验获取证据,激发科学探究乐趣。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了解到磁铁能吸引铁制品,不能吸金银铜。
教学难点
体会、想象是什么看不见的.力量让铁钉悬空立起来。
教学准备
教师:金银铜铁生活常用物品,各种各样磁铁。
学生:球形磁铁、铁钉(每生);隔物吸铁的布片、铁片、塑料片、木片、铜片等(每组)。
教学过程:
一、认识金、银、铜、铁
1、辨析金块、银块、铜块和铁块图片,说说颜色、光泽,猜猜硬度。
2、说说日常生活中应用的物品都有哪些?
二、认识磁铁
1、出示磁铁,说说你对磁铁有什么了解
(你见过哪些磁铁,好玩吗?磁铁能干什么?猜一猜、组内说一说,再汇报)
2、磁铁能吸金银铜铁吗?
请生上台用磁铁吸(指导玩:一个个去碰,多碰几次)
3、看到了什么现象?(你有什么发现?)
(磁铁能吸铁制的物体,但不能吸金、银、铜”)
三:玩磁铁和铁钉
(一)球形磁铁不碰到铁钉但能让铁钉竖起来活动
给你磁铁和铁钉你准备怎么玩?
挑战:不碰到铁钉,能让磁铁竖起来。
PPT实验提示:
做时需要做到安静、注意力要集中。
做时你看到什么?你是怎样做成功的?你觉得你失败了是因为什么?
(二)第二次玩铁钉
师:假如再给你们一次机会玩磁铁,你觉得应该怎样去做?
实验要求:
A、让铁钉更长时间的竖立者,微微平动一下磁铁,铁钉会随着“跳舞”吗?微微转动球形磁铁会发生什么现象?
B、思考:是什么力量吧铁钉牵引着?
C、发挥想象力,尝试用笔画一画看不到的“吸引力”(磁场)。
(三)隔物也能吸铁
1、思考:在铁钉和磁铁中间放一张纸磁铁还能吸住铁钉吗?
2、体验:除了隔着纸吸铁,还能隔着什么?
3、小结:说明磁铁能隔着很多物体吸铁
四、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这节课我们一起在玩中做,做中学,学中思,了解到磁铁能吸铁做的物体,但不能吸金银铜;我们还知道磁铁吸铁钉时磁铁有一种力量把铁钉“吸引着”,我们还发现磁铁能隔着一些物体吸铁。
师出示矿泉水瓶,里边有个沉浮子,告诉学生,里边有个铁质的回形针,隔着塑料和水,能把沉浮子拿出来吗?
篇4:中班《玩纸船》教学设计
中班《玩纸船》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究欲望,感知空气是无处不在的,巩固幼儿的科学意识。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初步的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3、引导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利用不同的物体去寻找空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利用不同的物体去寻找空气,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活动难点:
激发幼儿探究欲望,感知空气是无处不在的,巩固幼儿的科学意识。
活动准备:
科学区:气球、扇子、吸管、空塑料袋等材料
手工区:折纸炮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看不见,摸不着,人和动物都需要它的是什么吗?”空气是怎样的呢?在哪里呢?
2、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3、教师小结: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但又无处不在,现在老师就请小朋友用各种各样的材料去寻找空气。
二、教师介绍区角操作材料。
科学区:这里有许多气球、扇子、吸管、空塑料袋等材料,请小朋友用这些物品去寻找空气。
手工区:这里有许多长方形的纸,小朋友可以在这里折出纸炮,然后甩甩看,究竟是什么原因,什么力量让纸炮发出“嘭”的响声。
三、幼儿自主选择区角进行游戏,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鼓励性格内向的小朋友积极地参与游戏。
四、活动结束。
1、活动结束,收拾操作材料。
2、老师小结活动情况。
篇5:《开开心心地玩》教学设计
《开开心心地玩》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留心观察玩的情景。
2、指导学生通过语言表达出自己的快乐情感。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玩中观察、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验玩的乐趣,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按顺序说清楚过程。
难点:创设情景,调动情绪。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点拨。
学法:观察、体验。
教学准备
大头像。
一、做游戏,感受玩的快乐
老师带领学生玩“贴鼻子”的游戏。
二、说游戏,与人分享快乐
1、说说游戏过程中,你觉得最有趣的地方。
(引导学生抓住游戏全过程中,同学们的动作、神态来说,既说做游戏的同学,又说围观的同学)
2、说整个过程
提醒学生:可以用“首先……然后……再……最后……”等词语进行组织,使自己的表达有序。重点说最有趣的地方。
三、写游戏
1、写一写游戏中你感到最有趣、最快乐的地方。
2、读一读自己写的片断,学生评议。
评议要点:听了他写的片断,你感到有意思吗?
第二课时
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留心观察玩的'情景。
2、指导学生通过语言表达出自己的快乐情感。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玩中观察、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验玩的乐趣,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按顺序说清楚过程。
难点:创设情景,调动情绪。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点拨。
学法:观察、体验。
教学准备
大头像。
一、说说自己最喜欢玩什么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玩了“贴鼻子”游戏,大家都玩得很开心,我想,你们肯定还有更开心的游戏,能说给大家听听吗?让我们也来分享你的快乐。
二、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1、你们平时最喜欢玩什么,今天就写什么,阅读书的要求,看看你知道了什么。
2、老师小组:
(1) 可以用上“首先……然后……再……最后……”这些表示顺序的词语。
(2) 把玩的过程写清楚。
(3) 范例引路。
三、学生自主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第三课时
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留心观察玩的情景。
2、指导学生通过语言表达出自己的快乐情感。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玩中观察、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验玩的乐趣,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按顺序说清楚过程。
难点:创设情景,调动情绪。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点拨。
学法:观察、体验。
教学准备
大头像。
一、教师总评本次习作情况。
二、品读欣赏
课件出示本次习作中比较优秀的作品,请同学们欣赏,评出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
三、作文医院
出示本次作文中存在问题的句子、片断,请学生修改。
四、学生修改自己的作
篇6:幼儿园大家一起玩教学设计
幼儿园大家一起玩教学设计
目标
1、能安静的听故事,懂得和大家一起玩很快乐。
2、学说短句:“宝宝,我和你一起玩。” 、“大家一起玩,真开心。”
3、体验参与游戏的快乐。
准备
1、玩具小狗、布娃娃、小猴。
2、布置宝宝一个人在家的情境。请小班一名幼儿来扮演“宝宝”的角色。
3、录音机,歌曲磁带《朋友,你好!》
过程
1、教师请出撅着嘴的.中班幼儿,来扮演“宝宝”角色,引起幼儿的兴趣。
提问:这是谁?“宝宝”怎么了?“宝宝”为什么不开心?(幼儿自由猜测)
2、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讲述故事第一段,并提出疑问:小朋友,你们能“宝宝”想想办法,让“宝宝”开心起来吗?(幼儿自由发言)
(2)从玩具橱里拿出布娃娃,提问:谁来了?布娃娃看见“宝宝”不开心,会怎么跟“宝宝”说?(学说“宝宝,我和你一起玩。”)宝宝抱着布娃娃笑了。
(3)同上方法分别出示小狗和小猴。
3、理解故事内容,师边讲述故事边跟中班幼儿进行故事表演一遍。
提问:玩具橱里的小动物都出来和“宝宝”一起玩。“宝宝”高兴吗?那他说了一句什么话?(学说:“大家一起玩,真开心。”)
4、学习主动向别人发出邀请,一起歌表演《朋友,你好!》。
(1)为了能有更多的朋友陪“宝宝”玩,教师主动发出邀请:“宝宝,我和你一起玩。”(播放音乐,第一遍游戏)
(2)请一名幼儿主动向“宝宝”发出邀请:“宝宝,我和你一起玩。” (第二遍游戏)
(3)宝宝和该幼儿为了能找到更多的朋友,学习主动向其他幼儿发出邀请,接着大家一起再向坐着的幼儿发出邀请:“XX,我和你一起玩。”(全体参与第三遍游戏)
师小结:大家一起玩,开心吗?
5、宝宝要回家了,跟宝宝说再见,结束活动。
篇7:《玩一玩,做一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游戏活动,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数学教学课件:玩一玩做一做。
2、能够自己动手解决图形或评议或旋转的运动问题。
3、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具准备:
课件、圆形、正方形硬纸板、三角形、火柴棍、竹蜻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小朋友们喜欢玩各种各样的游戏吗?(喜欢)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看看一位小朋友在玩什么?你知道他们是怎么玩的吗?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活动一 玩一玩,华容道
1、教师介绍华容道游戏的由来。
师:华容道是个非常有趣的游戏,发明的人受到三国故事华容道的启发,制作了这个游戏棋。了解故事。
华容道的玩法介绍。游戏规则:4个人物只能横向或纵向移动。 谁来演示?(板书:左右、上下)
(1)分组活动。
(2)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
2、练一练:超级小司机
谁知道是什么意思?(前进、后退)
3、列举生活中的平移现象,资料《数学教学课件:玩一玩做一做》。升国旗、缆车。
你还知道哪些?
4、玩一玩的台式,发现了物体可以上下、左右、前进、后退,真有数学的眼光。
活动二、做一做,制作陀螺
1、任选一个喜欢的图形,制作陀螺
2、自己选择图形,制作。
3、反馈。转一转,发现了什么?
4、列举生活中物体旋转的样子。
5、对比。这些运动和棋子运动一样吗?用手势做一做。
三、课堂:
这节课,我们在玩中学习,在完整感受了物体的运动,希望你们带着一双数学的眼睛去发现玩中的数学,玩中的乐趣,玩中的美。
四、教学设计
玩一玩,做一做
左右、上下
前进、后退
篇8:跳雪玩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切入,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体验探究和交流讨论等多种方式学习,为学生的尝试、表现和实践留有空间。
2、教材的呈现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热爱生活,乐于探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乐观向上。
2、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的探究和解决问题。
3、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白在玩中注意安全,确保健康。
活动准备:
水槽、制作冰块、制挂图。
活动过程: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
生:(齐声)喜欢。
师:请大家猜猜它是谁?“像糖不甜,像盐不咸,尝一尝冰凉凉,看一看,六个瓣”。
生:雪花。(出示雪花图片)
师:水在零摄氏度以下会结成什么?
生:冰。(出示冰图片)
师:雪和冰在什么季节常见?
生:冬天常见。
师:你见过冬天的景象吗?告诉大家吧!
生:树上、房上、地上都白了,早上起床见室内的窗上玻璃上还挂着许多小珠。有时见房檐上挂着小水珠。
师:你喜欢冬在吗?为什么?
生:喜欢冬天,因为冬天下大雪了可以堆雪人,打雪仗,、滚雪球、滑雪翘板(出示活动挂图)
师:老师和你们一样喜欢下雪天,因为下大雪了踏雪玩冰很有意思。谁能表演一下,你是怎样玩雪的。
生:上台表演,教师放玩雪的光碟。
师:在玩雪时要注意什么?
生:注意安全,打雪仗时,只能用雪球砸别人的衣服,不能砸着别人的头、脸,那样会伤人的。滑雪翘板时要注意不到危险的地方玩。
师:玩冰时要注意什么?
生:不在冰上走玩,那样危险,掉进冰洞就无法起来。
师:下雪后还有什么变化?
生:水结成冰。
师:玩冰时真有趣,冰可以做成什么?
生:冰可以做成冰雕。(展示冰做的物件)
师:怎样才能让冰保持的时间长?
生:用棉被盖住,把冰和空气隔绝,给冰加冷等。
师:冰在水中是沉下去还是浮上来?把冰放在水中让学生观察。
生:冰浮在水面上。
师: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冰很轻,水有浮力,所以它浮上来。
师:同学们在玩雪时有什么感受?
生:手冻痛了。
师:当你觉得冻痛时,是怎样做的?
生:戴上手套给手保暖。
师:如果不注意保暖,手会怎样?
生:会冻疮。
师:谁生过冻疮,冻疮是怎样的?生了有什么感受?
生:冻疮红肿,难受死了。
师:万一生了冻疮怎么办?
生:找医生治疗等。
小结:通过活动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师:让我在欢乐的歌声中结束活动,播放《堆雪人》的歌曲。
教后反思:
教师能很自然地以谜语导入新课,激发童趣,体现儿童生活,进行课堂表演、实验。培养儿童的自我保健的意识,能以欢乐的歌曲来结束活动。
但课前应制作一定的教具,充分利用新科技手段来进行教学就更为完善。
篇9:玩沙教学设计:沙中作画
玩沙教学设计:沙中作画
活动目标:
1. 激发幼儿利用各种工具进行沙中作画,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2. 体验沙中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木棒若干根,装有清水的矿泉水瓶(瓶盖处钻有小孔)。场地:干净的沙池。
2. 24k的平面硬纸板若干块,,同样大小的白色纸张若干张,制作颜料瓶(用水调制各色颜料分别装于空矿泉水瓶中,将瓶盖处戳一个小孔,以便将瓶子倒置时,用力捏瓶子时能将颜料从小孔中流出)若干份
活动过程:
1. 以谈话的方式引出活动:
师:小朋友你们平时是怎样画画的?
幼:用蜡笔在纸上画画。
师:今天老师带来的画画工具可不是在纸上作画,而是在沙地里作画,你们想用这些工具在沙地里画画吗?(出示木棒与装有清水的矿泉水瓶)请小朋友用这两样工具在沙地上画画,看看画出来的画与我们以往的画有什么不一样?
2. 幼儿利用木棒和装有矿泉水瓶的`工具进行沙地上的自由创作画。
3.将幼儿分成四大组,分别占据沙地四个角规划的区域(每组中都有大班与小班的幼儿相配合进行“沙中创作画比赛”。要求:每组幼儿商量自己绘画的内容;必须大小班幼儿共同完成)。
4. 共同欣赏幼儿的沙画作品,并进行点评。
延伸活动:
1.与幼儿一起讨论:沙画与蜡笔画的不同;沙画只有线条没有颜色;沙画很容易擦去或修改。有什么办法能将沙中漂亮的画留住呢?
2.教师展示沙中作画新方法:将一张画纸铺在同样大小的硬纸板上,之后在白色画纸上铺上一层沙将白纸全部覆盖后,然后用装有颜料的瓶倒置用力捏瓶子让颜料从瓶中流出,最后用这一工具在铺有沙的纸上作画。画好后稍稍等一会,将铺在白纸上的沙除去,白纸上会留下画的轮廓。
3. 幼儿试着用这种方法作画,进一步激发幼儿对玩沙的兴趣。
篇10:《玩滑梯的启示》教学设计
一、导入部分
1、多媒体出示滑梯图片(一个滑梯为普通滑梯,而另一个表面很粗糙)。让学生猜一猜:如果有两组同学分别用这两个滑梯进行比赛,哪一组会赢?引导学生谈出表面粗糙的滑梯会对向下滑的人产生一种比较大的阻力,从而引出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什么是摩擦力。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出示“摩擦力”的概念。
二、学习新课
(一)指导学生认识摩擦力有大小
1、出示游戏图片(一个同学蹲在地上,然后另一个同学拉着他前进。)。同学们做过这个游戏吗?这里面有没有摩擦力?经常在什么时候玩?为什么平时不玩?你愿意拉一个体重轻的还是重的?为什么?
2、教师演示:用手在桌子上搓。提问:这里面是否有摩擦力?试一试轻推和重推有什么感觉?这说明了什么?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摩擦力有大小”。
摩擦力无处不在,但里面的知识也不少。这节课你想研究与它有关的哪些问题?对学生的提问进行适当处理,归结到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二)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让学生猜测一下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根据学生的猜测情况适当进行引导,让他们想到可能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和被拉动物体的重量有关。
2、验证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
(1)引导学生在各小组内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
(2)全班交流各组的实验方案,并做出恰当的选择。
(3)学生分组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并上台演示实验过程。
(5)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
3、验证摩擦力的大小与被拉动物体的重量有关
(1)小组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2)全班交流,并选择出恰当的实验方案。
(3)学生分组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上台演示实验过程。
(5)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被拉动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被拉动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4、回顾做过的两个实验,总结出比较系统的结论。
(三)设计实验:设法增大或减小摩擦力。
1、分组进行实验
2、展示使摩擦力增大或减小的方法。
(四)寻找生活中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现象
摩擦力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有时会给人们带来方便,需要增大;有时又有危害,需要减小。你能找出身边有哪些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现象吗?
1、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出示有关的图片,认识更多有关的现象。
(五)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1、引导学生进行纵向的自我评价:谈谈自己和以前相比,在哪一方面表现的比较突出或有所进步。
2、评价一下身边的同学:你认为哪位同学表现的特别好?为什么?
三、拓展活动
多媒体出示图片:一个小女孩站在覆盖着厚厚的白雪的山坡下,非常的着急。
教师介绍:一个大雪过后的早上,一位生活在山村里的小女孩去上学,当她走到这个大山坡的时候,怎么也爬不上去。你能帮她想个办法吗?课后思考、交流。
篇11:玩教具制作教学设计论文
关于玩教具制作教学设计论文
一、以“玩”为主线贯穿本课程
这是因为本门课程我们研究的是玩教具,既然是玩教具,就要让学生玩起来,我这里所说的“玩”不同于我们平时的玩耍,因为,它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创造性,所以我选择用“玩”作为本课程的主线,让学生以玩开始在玩中结束,让他们在玩中乐、在玩中看、在玩中赏、在玩中学、在玩中做。从而使学生既能感受到玩教具艺术的魅力,又能感受到不同材质带给他们的审美快感。我的教学意图就是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以“玩”一些不同的材质,进入到本教学的情境中。心理学家认为,“积极的情绪对人的认知具有动力功能,人在心情愉快的时候感知力比较敏锐、记忆力比较牢固、思维也比较活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十分重视创设良好的审美氛围,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认知情景,逐渐引领学生步入艺术的殿堂,引导支持他们大胆创作,设计出不同的玩教具,其次,对于学生而言,“玩”就体现了他们的动作性,我认为动作就是思维,他们在动作中学习,如果缺少了动手的机会,就不可能达到真正有效的学习。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我始终注意自己是引导者、支持者的身份,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同学们都保持着很高的热情与兴趣,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和成就感,使他们真正感受到玩教具艺术的独特魅力。
二、以“意”为主体目标贯穿本课程
这点主要为了强调学生所做的玩教具必须要有创意,创意是我们不竭的动力,学生面对每一次不同材质的实践,要把创意放在首位。例如,哲学中说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同样创意也是我们玩教具制作的活的灵魂。还有我们文学中提到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我们有几十个学生,就要做出几十个不同形式、不同创意的作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身临其境的优秀作品。其中学生的玩教具—泥艺作品《农家小院》就是很有意境的优秀作品。此作品的意境美表现在,当这件玩教具作品呈现在我们眼前时,使我们忘却了节奏快、压力大的城市生活,向往着安静惬意的农家小院,我们的思绪在此沉淀,身心得到极大的放松和愉悦。在玩教具制作的教学中,我一直推崇学生要注意作品的意境美,“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中国古典诗、画、文、赋、书法、音乐、建筑、戏剧,都十分重视意境。意境是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是作品通过客观物象的描绘,在情与景高度融合后,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现在多指艺术作品通过艺术形象或情境所呈现出的境界和情调。它是若有若无的朦胧美、有限无限的超越美和不设不施的自然美,意境中既有来自艺术家主观的“情”,又有来自客观现实升华的“境”,这种“情”和“境”不是分离的,而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境中有情,情中有境,是主体情感与客观作品的有机统一,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由此可见,以“意”为主体目标贯穿本课程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可以使玩教具作品在形式美的基础上,又富有内在美,使作品具有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的艺术美。
三、以“情”为主导思想贯穿本课程
在本门课程教学中,我一直把“情”字作为教育学生的主导思想贯穿本课程,“情”字在这里主要表现为学生真情实意的一个学习态度,在教学中我认为,拥有一个认真的学习态度,是学好本门课程最基本的要素,要想做好玩教具,首先要用心,真情实意地与不同材质进行交流。例如,在玩教具泥艺的制作中,我发现学生手上都戴着塑料袋,个个都是小心翼翼地,生怕泥巴沾到自己的手上和衣服上,连班里的男生都是如此举动,这种学习态度显然是不想弄脏他们的手和衣服,就抱着得过且过的心理应付着做,没有真心的付出就不会有回报,结果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看到这一幕,我将泥艺项目暂停下来,告诉学生:“想做出好的泥艺玩教具作品,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真情实意地与泥巴进行交流,试想一下。如果未来你们做了爸爸妈妈,会戴着手套给宝宝擦屁股吗?或者再来试想一下,我们的妈妈会戴着手套给我们做面条吃吗?”学生们顿时都吐了吐舌头,不好意思地笑了,他们迅速地摘掉了手上的塑料袋,紧接着学生的手、脑、心与泥巴相融在一起,他们已经不在乎泥巴会弄脏手和衣服了,全身心地与泥巴交融在一起,脸上、头发上、衣服上到处都沾满了泥巴,同时产生了一些情景交融的优秀泥艺玩教具作品,例如,作品《童年》,学生根据创作主题,相应地给泥艺涂上了颜色,使之作品主题更突出,同时突出了审美的趣味性,更加富有童趣和视觉冲击力。我坚信,只要学生在做各种材质玩教具的过程中,有真情实意,就会有更多情景交融的作品出现。
四、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项目实践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主要表现在,针对一些不同材质的玩教具,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先提出玩教具的主题思想,再给学生进行分组,最后通过游戏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在此方法的教学中,学生在游戏中玩、在游戏中学、在游戏中做。这样不仅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项目实践教学法”的运用主要表现在根据课程的需要,将教学中的某些模块与幼儿园所需相结合,先制订实训项目、实训内容、实施过程等,然后将学生分组到幼儿园进行项目实践,此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更能加大学生的实践力度,对教学任务的完成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通过以上教学法,让学生进行大量的实践练习,以便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其中在教学上运用项目实践教学法大力推进课程内涵改革,加大实践力度。本着积极探索“校园合作”互动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规律,围绕美术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专长为先,儿童为本,校园合作,共同育人。同时通过实践,达到育人的目的。
项目实践法还注意到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支持与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幼儿园各种玩教具制作任务实训,在大胆表现创造力的过程中,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创造的能力。并顺利完成实践项目。通过实践,从而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个性品质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为学生的情感表达和创作冲动,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通过项目任务实践教学,还加强了学生的养成教育。通过以上四点教学尝试,在学生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品,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挖掘了他们的艺术潜能,通过这次的教学尝试,我更清楚地认识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这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教、学、做三合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有益尝试。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是一种相互作用的过程。首先是学生现状的展现,然后针对这种现状,教师选择能适合于学生的方式方法,通过备课、教学、实践等环节去教,最后学生按正确的方向通过自身的学习,改变原有的幼儿园玩教具制作的知识结构。在这期间教师不断地调整教学结构和模式以适应学生新的知识结构,学生也不断地学习、实践、学习,最终达到目标的完成和成功。
由此可见,在幼儿园玩教具制作的教学中,改变了以往美术教育中学与教、学与运用互相脱离的状态,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创作的学习兴趣。关键是转变了观念,其中教师观念和教学方法的转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后是合理的教与学的方式、方法的实施,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篇12:《玩滑梯的启示》教学设计
《玩滑梯的启示》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玩滑梯的启示,指导学生认识摩擦力,了解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二、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
(1)能够根据各种现象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将自己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
(2)能用感官直接感知自然界的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有关现象或结论。
(3)能够正确使用物品进行实验,会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
(2)愿意与人合作,喜欢与人交流;
(3)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应用实际,改善生活;
3、知识技能
使学生获得有关摩擦力的知识,提高探究意识和实验技能,形成科学思维以及科学的行为习惯。
三、教学方法
《科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以科学探究为主组织教学。教学中力求体现探究性原则,运用“提出问题—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教学模式,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创造才能得以展现,保证课堂教学的密度。本课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力求借助这些手段节约时间,突破难点,提高效率。
四、学法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教学生学会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归纳,从具体实例中得出结论的方法,逐步练就“会学”的本领,注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案设计
一、导入部分
1、多媒体出示滑梯图片(一个滑梯为普通滑梯,而另一个表面很粗糙)。让学生猜一猜:如果有两组同学分别用这两个滑梯进行比赛,哪一组会赢?引导学生谈出表面粗糙的滑梯会对向下滑的人产生一种比较大的阻力,从而引出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什么是摩擦力。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出示“摩擦力”的概念。
二、学习新课
(一)指导学生认识摩擦力有大小
1、出示游戏图片(一个同学蹲在地上,然后另一个同学拉着他前进。)。同学们做过这个游戏吗?这里面有没有摩擦力?经常在什么时候玩?为什么平时不玩?你愿意拉一个体重轻的还是重的?为什么?
2、教师演示:用手在桌子上搓。提问:这里面是否有摩擦力?试一试轻推和重推有什么感觉?这说明了什么?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摩擦力有大小”。
摩擦力无处不在,但里面的知识也不少。这节课你想研究与它有关的哪些问题?对学生的提问进行适当处理,归结到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二)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让学生猜测一下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根据学生的'猜测情况适当进行引导,让他们想到可能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和被拉动物体的重量有关。
2、验证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
(1)引导学生在各小组内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
(2)全班交流各组的实验方案,并做出恰当的选择。
(3)学生分组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并上台演示实验过程。
(5)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
3、验证摩擦力的大小与被拉动物体的重量有关
(1)小组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2)全班交流,并选择出恰当的实验方案。
(3)学生分组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上台演示实验过程。
(5)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被拉动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被拉动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4、回顾做过的两个实验,总结出比较系统的结论。
(三)设计实验:设法增大或减小摩擦力。
1、分组进行实验
2、展示使摩擦力增大或减小的方法。
(四)寻找生活中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现象
摩擦力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有时会给人们带来方便,需要增大;有时又有危害,需要减小。你能找出身边有哪些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现象吗?
1、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出示有关的图片,认识更多有关的现象。
(五)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1、引导学生进行纵向的自我评价:谈谈自己和以前相比,在哪一方面表现的比较突出或有所进步。
2、评价一下身边的同学:你认为哪位同学表现的特别好?为什么?
三、拓展活动
多媒体出示图片:一个小女孩站在覆盖着厚厚的白雪的山坡下,非常的着急。
教师介绍:一个大雪过后的早上,一位生活在山村里的小女孩去上学,当她走到这个大山坡的时候,怎么也爬不上去。你能帮她想个办法吗?课后思考、交流。
篇13:跳雪玩冰(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踏雪玩冰》教学实录
-茅坪场小学 林晓
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切入,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体验探究和交流讨论等多种方式学习,为学生的尝试、表现和实践留有空间。
2、教材的呈现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热爱生活,乐于探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乐观向上。
2、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的探究和解决问题。
3、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白在玩中注意安全,确保健康。
活动准备:
水槽、制作冰块、制挂图。
活动过程: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
生:(齐声)喜欢。
师:请大家猜猜它是谁?“像糖不甜,像盐不咸,尝一尝冰凉凉,看一看,六个瓣”。
生:雪花。(出示雪花图片)
师:水在零摄氏度以下会结成什么?
生:冰。(出示冰图片)
师:雪和冰在什么季节常见?
生:冬天常见。
师:你见过冬天的景象吗?告诉大家吧!
生:树上、房上、地上都白了,早上起床见室内的窗上玻璃上还挂着许多小珠。有时见房檐上挂着小水珠。
师:你喜欢冬在吗?为什么?
生:喜欢冬天,因为冬天下大雪了可以堆雪人,打雪仗,、滚雪球、滑雪翘板(出示活动挂图)
师:老师和你们一样喜欢下雪天,因为下大雪了踏雪玩冰很有意思。谁能表演一下,你是怎样玩雪的。
生:上台表演,教师放玩雪的光碟。
师:在玩雪时要注意什么?
生:注意安全,打雪仗时,只能用雪球砸别人的衣服,不能砸着别人的头、脸,那样会伤人的。滑雪翘板时要注意不到危险的地方玩。
师:玩冰时要注意什么?
生:不在冰上走玩,那样危险,掉进冰洞就无法起来。
师:下雪后还有什么变化?
生:水结成冰。
师:玩冰时真有趣,冰可以做成什么?
生:冰可以做成冰雕。(展示冰做的物件)
师:怎样才能让冰保持的时间长?
生:用棉被盖住,把冰和空气隔绝,给冰加冷等。
师:冰在水中是沉下去还是浮上来?把冰放在水中让学生观察。
生:冰浮在水面上。
师: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冰很轻,水有浮力,所以它浮上来。
师:同学们在玩雪时有什么感受?
生:手冻痛了。
师:当你觉得冻痛时,是怎样做的?
生:戴上手套给手保暖。
师:如果不注意保暖,手会怎样?
生:会冻疮。
师:谁生过冻疮,冻疮是怎样的?生了有什么感受?
生:冻疮红肿,难受死了。
师:万一生了冻疮怎么办?
生:找医生治疗等。
小结:通过活动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师:让我在欢乐的歌声中结束活动,播放《堆雪人》的歌曲。
教后反思:
教师能很自然地以谜语导入新课,激发童趣,体现儿童生活,进行课堂表演、实验。培养儿童的自我保健的意识,能以欢乐的歌曲来结束活动。
但课前应制作一定的教具,充分利用新科技手段来进行教学就更为完善。
[跳雪玩冰(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14:第7课 玩打字游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键盘的分区,掌握主键盘区字母键、数字键、符号键的名称和分布情况
·掌握键盘操作的正确姿势
·熟练掌握正确的指法分工
【教学内容】
·键盘上的字母键、双字符键和控制键
·键盘操作的正确姿势和指法分工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法分工的掌握
难点:数字键输入、上档键的应用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对键盘与键盘操作比较熟悉,因此本课主要通过游戏的方式使学生巩固键盘的操作技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用键盘输入字符的准确率和速度。
打字练习的题目最好结合语文学科的拼音和英语学科的单词等。
在打字训练时可以配上节奏合适的音乐,营造愉快、舒适的氛围。
要想学生做到盲打,要用一两节课做到是挺难的,建议在以后每节课前利用5分钟时间进行练习。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练结合,强调实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键盘,而且还学会了输入基本的字母、数字和常见符号。但是要又快又准地输入单词或汉字,还需要我们掌握正确的键盘操作方法。掌握了正确的键盘操作方法,再加上勤奋练习,就能自如地利用键盘与计算机进行沟通交流。现在老师可以给大家演示一下快速的键盘输入。
(让学生总结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收获,同时将学生的“总结语”输入word,演示快速“盲打”效果,激发学生学习键盘输入技巧的积极性。)
二、了解键盘输入的基本指法和正确姿势
师(边讲解边演示):主键盘区第三排上的“a” “s” “d” “f”和“j” “k” “l” “;” 这8个键叫做基本键。开始操作键盘的时候,双手拇指轻放在空格键上,其余的8个手指放在这8个键上。基本键是打字时手指所处的基准位置,击打其他任何键,手指都是从这里出发,而且打完后又须立即退回到基本键位。
左手食指负责的键位有4、5、r、t、f、g、v、b共八个键,中指负责3、e、d、c共四个键,无名指负责2、w、s、x键,小指负责1、q、a、z及其左边的所有键位。右左手食指负责6、7、y、u、h、j、n、m八个键,中指负责8、i、k、,四个键,无名指负责9、o、l、。四键,小指负责0、p、;、/及其右边的所有键位。这么一划分,整个键盘的手指分工就一清二楚了,击打任何键,只需把手指从基本键位移到相应的键上,正确输入后,再返回基本键位即可。
师(边讲解边演示):键盘输入姿势要注意:身体保持平直和放松,腰背不要弯曲,手指保持自然垂直。
三、练习键盘输入的基本指法
师:现在我们要通过“金山打字”软件来练习基本指法,提高我们的键盘输入水平。
(学生在教师指示语引导下打开“金山打字”。)
(教师演示“金山打字”的使用方法。)
(学生练习,教师同时巡视学生练习情况,纠正不良姿势和指法。)
师(总结强调):键盘输入时,一定要注意:
(1)手指自然弯曲,轻轻放在基本键位上,两个大拇指轻放在空格键上;
(2)击键时手臂不动,全部动作只限于手指部分;
(3)手指击键要轻,瞬间发力,提起要快,击键完毕手指要立刻回到基本键位上;
(4)击键速度要平均,节奏均匀;
(5)击键时,两眼看屏幕,不要看键盘。
四、开展打字比赛
(指导学生打开“金山打字”中的“鼹鼠的故事”游戏,进行打字比赛,过关者奖励糖果)
【《玩布袋》教学设计(合集14篇)】相关文章: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虫儿飞2022-09-27
《小袋鼠画果子》体育教案2022-09-17
小班体锻活动:布袋变变变2023-12-23
二年级数学《玩一玩,做一做》教学设计2022-05-08
奇妙的手半日活动教案2022-06-23
大班健康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怎样吃最有营养》2022-06-17
《臧戏》教学反思2023-04-15
《你快乐、我快乐》体育教案2023-10-23
快乐蛋宝宝教案2023-02-06
打雷时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2023-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