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吟诗》教学设计

时间:2023-10-19 08:00:04 更多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纪晓岚吟诗》教学设计(合集7篇)由网友“给我一点爱”投稿提供,下面给大家分享《纪晓岚吟诗》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纪晓岚吟诗》教学设计

篇1:《纪晓岚吟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会8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正确读写“白茫茫、沉静、目不转睛、活蹦乱跳”等词。

2. 有感情地朗读读课文,背诵文中的古诗。

3. 对照1、2自然段以及古诗,想象文中描绘的画面。

4. 懂得机智的前提是博览群书、勤于动笔、善于思考。

教学重、难点:

1. 想象“秋江独钓图”的情景,体会诗的“绝妙”。

2. 体会纪哓岚的机智。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收集纪晓岚的资料。

教师:课件

教学时间:

40分钟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学生背古诗,初步了解七言绝句的基本知识。

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纪晓岚的逸闻趣事,初步了解他的聪明才智。

一、教师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将和大家一起借助《纪晓岚吟诗》这篇课文,去近距离接触这位从小就被称作“神童”的清代才子。一起读读课题。就题质疑。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认读生字词。

2、读好多音字,读通长句子。

出示句子:不久,水面上的鱼漂晃动一下,突然没入水中,老渔翁用力拉起鱼竿,钓上一条活蹦乱跳的金色大鲤鱼。

强调“漂”的三种读音,“没”的两种读音。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结合课题和课文预习)

三、学习3自然段,感受皇帝的故意为难

生自由读3自然段。

1、纪晓岚是在什么情况下吟诗的?

读第三自然段,抓住“当场、故意为难、必须”体会皇帝的刁难。

“故意为难”,说不好会有杀身之祸呀?在皇帝的眼里,纪晓岚能诗能文,如果当场做不出来,会有什么严重后果?(轻则让人耻笑,重则人头落地。)

2、如果是你,当场要完成这样难的任务,会有什么反应?而纪晓岚呢?

引导学生从“望着、来来回回、几步”体会纪晓岚用时短,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才思敏捷。从“悠然、吟唱”体会纪晓岚的自信从容、厚实的文学功底。

指导朗读,读出“悠然、自信”

师过渡:这首诗符合皇帝的要求吗?皇帝怎么评价?

四、学习4、5自然段,初步感受诗的“绝妙”

自由读4、5自然段。

1、皇帝觉得纪晓岚的诗吟得怎样?

“绝妙”“不但……而且……”(板书:诗歌绝)(体会绝妙之一:符合七言绝句和10个“一”的要求)

2、第五自然段中连续用了4个“好”和四个感叹号,皇帝为什么说这话?

师过渡:在皇帝眼里,这确实是一首好诗,那纪晓岚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呢?他只不过是就景取材,皇帝说好一幅“秋江独钓图”,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五、学习1、2自然段,感受诗的意境

生自由读文章1、2自然段。

1、读过一、二自然段,你脑海中呈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从“红红的落日、一道道波浪、白茫茫的芦花、归巢的.水鸭、沉静的大地”感受到“秋江美”。

从“目不转睛、静静地、一动不动”体会钓者的专注(心静——人静——江面静,老渔翁完全进入忘我的境界,静静地等待着),从“用力拉”感受老渔翁的钓技高超,从“拍、笑、”感受老渔翁的快乐、兴奋与激动(随着鱼漂的晃动,鱼儿上钩,刹那间水响鱼跃、鸟飞花扬,沉静被打破,也吸引了散步行人的目光)。

引导学生从老渔翁的“获鱼之乐”逐步体会他的“独钓之乐”。

老渔翁独占了一江秋,老渔翁又给秋江带来什么?(老渔翁在独享满江秋色时,自己又何曾不是江边行人眼中的一道风景呢?)

板书:秋江美 独钓乐

2、这段用201个字写出了秋江美、钓者乐,再读古诗,古诗只有28个字,从这两个数字,你有什么感觉?(绝妙之二:字字珠玑)

好好读读古诗,你还觉得诗好在哪?

教师引导:“一条鲤鱼一上钩”,对比“一人独钓一江秋“的绝妙。(绝妙之三:突出了钓者之乐。)

“一人独占一江秋”,秋景如何?给人无尽的遐思。(绝妙之四:写出秋江美,意境深)

再来读读皇帝的评价。皇帝仅仅是评价他的诗好吗?

板书:才子智

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吟唱《秋江独钓图》。

六、回归整体,熏陶情感

1、总结,课文从景入手,由景到人,以事写人,突出了纪晓岚的机智镇定,才思敏捷。

2、他的机智来自于哪里?通过课外资料补充,体会纪晓岚的机智来自于博览群书、勤写多思,善于观察。

七、课外拓展

收集纪晓岚的逸闻趣事,讲给父母或亲朋好友听听。

板书:

篇2:《纪晓岚吟诗》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 学会10个字,会认4个字,正确读写“沉静、目不转睛、活蹦乱跳”等词的理解。

2. 能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读课文。能正确流利地背诵文中的古诗。

3. 对照1、2自然段中的古诗,想象文中描绘的画面。

4. 懂得面对突发情况,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随机应变,灵活应对。

[教学重、难点]:

1. 想象“秋江独钓图”的情景。

2. 体会纪哓岚的机智。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收集纪哓岚的资料和诗句。

教师:字、词卡片,挂图

[教学实录]

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自从我区开展语文拓展活动以来,大家都积累了不少的古诗,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看你们记诵得怎样?敢不敢挑战?

师有意识地要求学生背诵一些七言绝句。

师:发现没有,刚才你们背的诗有些共同特点,整首诗一共有四句(板书:绝句)每句有七个字(板书:七言),我们背诵都是七言绝句,而且七言绝句还有个基本特点:第1、2、4句诗的最后一个字押韵(如:《咏柳》的“高、绦、刀”)。

师:为了奖励大家,老师讲一个故事,题目是《老头子》。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借助《纪晓岚吟诗》这篇课文,再近距离地去了解清代才子纪晓岚。请大家跟老师一块儿写课题。

师:第一个字读什么?

生:纪(四声)。

师:表示姓氏时读三声。

师强调 “晓”字写法。

师:纪晓岚是什么人?通过预习课文,你能了解多少?

生:纪晓岚是文学家。

生:他能诗能文,很机智。

师:不错,课前大家都收集了资料,对纪晓岚有一定的了解,看大屏幕,谁读读资料?

生:纪晓岚(1724-1805),清代著名学者,其一生作品很多,既有以官方身份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热河志》等,也有以私人身份著述的《阅微草堂笔记》。

师:纪晓岚四岁被称作神童,那他到底有着怎样的才思?待会就来探讨。在学习课文之前,老师想考查一下同学们生字词预习情况。

课件出示生词,点名学生读。相机解释“篙、橹”。

师:大家发现没有,在这些词语中,有两个字读音一样,字形也相似。

生:“光芒”的“芒”和“白茫茫”的“茫”

师:怎样区分它们?

生:两个字都是上下结构,都读“máng ”。

师:“光芒”的“芒”,本意指芒草,后来用来比喻像芒的事物,如,太阳的光芒。而“茫”下面多了三点水,说明与水有点关系,它一般指水或一些事物望不到边,看不清楚,如茫茫大雾,茫茫雪原。课文中是白茫茫的--

生:白茫茫的芦花。

师:就是说,目之所及,到处都是白色的芦花。

师:课文中还有一个句子包含了两个多音字。大家看看这个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

不久,水面上的鱼漂晃动一下,突然没入水中,老渔翁用力拉起鱼竿,钓上一条活蹦乱跳的金色大鲤鱼。

师强调“漂”的三种读音;“没”的两种读音。

生:大家一起读读这个长句子。

师:读正确了字音,读通了句子,下面再来读课题,从课题你知道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师:真了不起,课题就是文眼,大多数文章的题目都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时千万不能放过题目。结合课文,想想:文章写了谁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了一件什么事,结果如何?

生:纪晓岚在一个傍晚和乾隆皇帝一块散步,写了一首诗,结果,皇帝认为这首诗写得很好。

师:真不错,用精炼的语言概括了文章内容,你的概括能力真不错。那纪晓岚到底写了一首什么诗呢?自由读文章第三自然段。

生读诗。

师:读得流利。纪晓岚是在什么情况下吟唱这首诗的?

生在文章中找。

师:有的同学很聪明,问题出来后,知道赶快去读书,在书中找答案。

生读:“乾隆皇帝觉得这个情景很有诗意,回头看一眼能诗能文的纪晓岚,要他当场作一首七言绝句,还故意为难纪晓岚,要他在28个字中,必须用上10个‘一’字。”

师:皇帝要他作诗,有什么要求?

生:作一首七言绝句。

师:你好像掉了一个词哟!

生:要他现场作一首七言绝句。

师:“当场“什么意思?

生:立即、马上、现在。

师:是呀,掉不得的。

生:还要他必须在28个字中用上10个“一”字。

师:很明显,这是皇帝在为难纪晓岚。面对这么多要求,如果是你,怎么办?

生:怕、担心……

师:是呀,要知道作不出来,轻则惹人耻笑,还说你是才子呢!重则丢职罢官。难啦!可纪晓岚感觉难啦?

生:不难,我从“纪晓岚望着江上的渔舟,来来回回地走了几步,悠然的吟唱”这句看出来。

师:老师请你说说,你是怎样体会到纪晓岚感觉不难的?

生:“悠然”,看出他很坦然,一点不紧张。

师:除从“悠然”之外,还从哪些词体会到?

生:“来来回回走了几步”,因为一般人思考问题会花一些时间,可纪晓岚只不过走了几步,就吟出了诗。

生:我从“吟唱”体会到,因为普通人在作诗时,一般比较困难,而他却是“悠然吟唱”。

师:那你也像纪晓岚这样悠悠然吟唱一下吗?

生读诗。

师:了不得,背下来了,真是小纪晓岚。还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

生:从“望着”看出,一般人想问题都是在低头冥思苦想,而他却到处看,我知道他是在找作诗的内容。看到渔船,他成竹在胸。

生读。

师:那皇帝觉得纪晓岚这首诗吟得怎样?自由读读4、5自然段。看看皇帝怎样评价。

生读

生:乾隆皇帝不禁点头笑道:“好!好!好一幅‘秋江独钓图’!好一个机智的纪晓岚啊!”

师:皇帝还有什么评价?

生读:“乾隆皇帝轻吟一遍,觉得这首诗用字绝妙,诗中不但嵌入了10个‘一’字,而且还把老人独自在江边钓鱼的情态,描写得生动传神。”

师:哦,皇帝认为他这首诗用字绝妙。那这首诗“绝”在哪?先来回顾一下,乾隆皇帝给纪晓岚的作诗要求是什么?

生:必须是七言绝句,必须用上10个“一”。

师:那纪晓岚的诗达到这个要求没有?

生:达到了。

师:皇帝认为他的诗在于符合要求。(师板书:合要求)

师:这首诗除了“合要求”之外,还绝在哪?这首诗到底写了什么内容?课文中有写到吗?

生:有,在文章的1、2自然段。

师:好,大家默读文章1、2自然段,结合古诗,读后能感受到什么?或在脑海中产生哪些画面?

生默读,用笔勾画。

师:现在来交流一下。

生:“不久……”这里讲了老人钓起鱼之后的心情,感觉到老渔翁非常快乐。(板书:钓者乐)

师:为什这样快乐?

生:因为它钓起一条金色大鲤鱼。

师:刚才大家都画了这一句,说说,这句跟古诗中的哪句内容相符?

生:一拍一呼复一笑,一人独占一江秋。

师:那这些“拍”“呼”“笑”都是对老渔翁哪个方面的外表描写?

生:动作。

师:现在请同学们在这段中找找,还有哪些描写动作的词语,找出来,好好品一品,感受一下老人的快乐。

生:拉……

好,认真读读这句话,这些描写动作的词语给你什么感受?

生读。

师:你脑海中有着怎样的画面?

生:高兴,很富有诗意。

生:一幅祥和的画面,老人钓技高超。

师:好,让我们读读前一句话,就会有不同的感觉了。师范读“他静静……”你感觉这幅画面怎样?

生:老渔翁很有经验,有耐心。

生:很专心,很想钓到鱼。

师:作者在写老渔翁钓鱼时,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幅定格的画面。一切都是那样安静。反过来再看看刚才一句。随着水响鱼跃、鸟飞花扬,定格的画面动了起来,不难看出,作者在描写时做到了--

生:动静结合。

师:这种描写,使得秋江独钓图显得格外生气。

师:看看古诗,也有“动静结合”的写法吗?

生:“一篙一橹一渔舟,一丈长竿一寸钩”是静态描写。后两句是动态描写。

师:是呀,难怪皇帝认为他的诗用字绝妙,第一自然段给你什么感觉?脑海中出现哪些景物?

生:黄昏时,江面有波浪,白色的芦花、归巢的水鸭、古庙钟声、沉静的大地。

师:作者描写了那些景物?

生:落日……

师:看谁能很快完成练习。

课件:

( )的落日 ( )的光芒 ( )的芦花 ( )的水鸭 ( )的大地

师描述画面:如血的夕阳……

师:从这些景物,这些词语,你感到这幅画面怎样?

生:很美。

师板书:秋江美。

师:谁读读,看能不能把这种美读出来,其他同学闭上眼睛认真听,看眼前能否出现这些景物?

师:老师数了一下,1、2自然段有201个字,而纪晓岚的诗却只有28个字,两个数字一对比,有什么感觉?

生:用字精妙。

师:是呀,字字珠玑。难怪皇帝会这样评价--

生读:好!好!好一幅“秋江独钓图”!好一个机智的纪晓岚啊!

师:读完皇帝说的话,发现这句话有什么不一样?

生:连用4个“好”字,四个感叹号!

师:“好”在哪?指着板书:合要求……

师:除了这些之外,还好在哪?如果老师在现场,会这样写诗:一篙一橹一渔舟,一丈长竿一寸钩。一拍一呼复一笑,一条鲤鱼一上钩。

生不禁“啊!”

师:为什么有这种表情?难道老师的诗不符合皇帝的要求?

生:符合。

师:那老师的诗为什么不好?纪晓岚的诗又好在哪?

生:老师的诗读起来只有一条鱼上钩,而纪晓岚的诗给人感觉渔翁钓了很多鱼。

生:从“江”和“秋”,还可以看到老人钓鱼的时间和地点。

生:从“一人独占”可以看出老人独享这江秋景。

师:难道只有老人在独享?乾隆皇帝呢?纪晓岚呢?大臣们呢?为什么说老渔翁“一人独占一江秋”?

生:老人眼里什么也没有,只有这一江秋,完全沉浸在独钓的快乐之中了。

师:是呀:天地之大,唯我独存这满江的秋色唯我独享!

师:真的只有老渔翁在独享满江秋色吗?你认为还有谁也在享受?

生:我觉得皇帝也在享受,纪晓岚也在享受。

师:是呀,如果这一江秋景不入皇帝的眼,不入皇帝的心,他不会要纪晓岚吟诗。你现在就是皇帝,你怎么来吟这首诗?

生感情读。

师:如果这情这景不入纪晓岚的心,他也不会快速吟唱出《秋江独钓图》。现在你就是纪晓岚,你也来感受这满江秋色。

生有感情读诗。

师:这情这景还会入谁的心呢?让它走进我们的心,自己好好读读。

生读

师:读着读着,我们读出了这么多的意境,再读,还可以读出更多。难怪皇帝会这样赞叹--

生再读皇帝的话:好!好!好一幅“秋江独钓图”!好一个机智的纪晓岚啊!

师:乾隆皇帝连用四个“好”,赞叹的仅仅是这首诗好吗?

生:不是,还赞扬纪晓岚是个机智的人。

师:不愧是才思敏捷的大学者。板书:才子智

生:在赞美诗同时,还赞扬了秋江独钓景的美。

师:纪晓岚在皇帝为难他的情况下,吟出了这样绝的诗。让我们一起来悠然吟唱:

生读诗

师:这篇课文由景入手、从景写人、以事写人,让我们认识了这样一位镇定从容、自信机智、才思敏捷的纪晓岚。纪晓岚的机智来自哪里?

课件出示补充资料:纪晓岚之所以有过人的智慧,是与他从小就勤奋读书又能勤于思考分不开的。他从四岁起开始读书。他在自己的笔记中说:“自是时始,无一日离笔砚。”

生读

师:就是因为博览群书,勤于思考、勤于动笔,才成就了才子纪晓岚,做才子不难呀,难在坚持,相信大家以后只有博览群书,勤于思考、勤于动笔,你也会成为第二个纪晓岚。回家后,将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课后再收集一些关于纪晓岚或者其他人机智应对的故事,下周一起开一个故事会。

下课!

[《纪晓岚吟诗》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

篇3:《纪晓岚吟诗》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

1、将文中的古诗与一、二自然段对照起来读,想象“秋江独钓图”的画面。

2、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3、抓住重点词句、段落体会纪晓岚的机智。

教学重点:体会纪晓岚的机智。

教学难点:将文中的古诗与一、二自然段对照起来读,想象“秋江独钓图”的画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美丽的“秋江独钓图”。现在,你们能通过朗读把这样的美景呈现在我的面前吗?(齐读第一、二自然段)

多么美丽的景色啊!连乾隆皇帝都觉得这个情景诗情画意。于是,要求能文能武的纪晓岚把这生动的情景变为诗歌。纪晓岚的回答又如何呢?我们一起走入文中去看看吧!

二、整体感知,抓机智。

1、自由的读读课文的3-5自然段,读完后你有什么感受?

2、抓主线,梳理到第五自然段:(皇上对纪晓岚赞不绝口。)

1)齐读第五自然段,边读边想,你有什么发现?(连用4感叹号,连用4个“好”字。)

2)机智在字典上是什么意思?在这里有具体指什么呢?咱们一起到文中去找答案。

三、精读课文,悟机智。

1、纪晓岚的机智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你们默读课文的3-4自然段,把你认为他机智的地方做上记号,还可以简单的写写批注。

2、悠然“吟”诗显机智。

1)体会皇上的刁难:当场,必须,故意为难。

2)如果是你,你当时的心情如何?

3)纪晓岚怎么做的?(望----观察;走----思考;悠然-----轻松)

A、悠然什么意思?你这句话中的哪个字可以看出他的轻松?(抓“吟”体会。)你能学纪晓岚吟一吟吗?

B、用在这儿你体会到什么(纪晓岚有才华)

C、通过情感朗读表现出纪晓岚的机智。

3、八字评价透机智。

1)对于这首诗,乾隆皇帝给出了什么评价?(用字绝妙、生动传神)

2)体会用字绝妙:(为什么说它用字绝妙呢?填填这首诗,你会有所发现哦!)

A、出示诗,学生完成填空。

( )篙( )橹( )渔舟,

( )丈长竿( )寸钩。

( )拍( )呼复( )笑,

( )人独占( )江秋。

B、能说说你的发现吗?

C、诗中巧妙地嵌入了十个“一”字,难怪乾隆评价道:用字绝妙!(学生接读)

3)体会生动传神:(为什么还夸赞生动传神呢?还是填填这首诗,你又会有新的发现哦!)

A、出示诗,学生完成填空。

一( )一( )一( ),

一丈( )一寸( )。

一( )一( )复一( ),

一( )独占一( )。

B、你们能联系前文一、二自然段的内容,找找诗中相对应得情景吗?

C、学生反馈:古诗的一二行对应第二自然段中的第二句和第三句。

l 从中你体会到什么?(静景,老渔翁在安详自在的钓鱼。)

古诗的二三行对应第二自然段中的四、五句。

l 从中你体会到什么?(动景,老渔翁的兴奋与高兴。)

D、合作读:老师读文中句子,指名学生读诗;女生读文中句子,男生读诗。

4)你能结合一、二自然段,把诗中所呈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听吗?

A、指名说。

B、是啊!伴着红红的落日,听着古庙的钟声,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有静静垂钓的渔翁。静静的、静静的等待着,一切是那么安静。突然有活碰乱跳的大鲤鱼上钩了,伴着老渔翁欢快的笑声,我们看见了拍翅飞翔的水鸟,扬起的片片芦花。一切,是那样的充满生机和活力。

C、此时,你对“一人独占一江秋”有怎样的理解呢?

5、小结:不管是迷人的景色,还是渔翁兴奋,悠然的心情,都被纪晓岚仅仅28字的诗歌表现的淋漓尽致。难怪乾隆皇帝要称赞这首诗:不仅用字绝妙,而且------生动传神!

四、回归整体,赞机智。

1、正是因为这首诗用字绝妙,描写生动传神,乾隆皇帝才会不禁点头笑道(生接读)

2、请你学着乾隆皇帝夸夸纪晓岚。(指多名学生)

1)这首诗好在哪呢?(秋江独钓图用28个字表现了出来)

2)纪晓用他的机智化解了皇上出的难题,得到了乾隆皇帝连番称赞!可你们知道吗?纪晓岚的机智远远不在此!他能厚积薄发,短短时间内巧妙地改动几个字,把一首古诗为他所用,化解了皇上的刁难!不信,咱们来读读这首诗:《题秋江独钓图》

(清)王士祯

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 一人独钓一江秋。

3)读到这,你有什么想对纪晓岚说的呢?

3、最后,让我们一起学着纪晓岚,悠然的吟唱这首诗。

五、总结:

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不仅学习到了一首绝妙的好诗,更认识了一个机智聪明的纪晓岚!关于纪晓岚的故事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收集起来,和老师同学们一起交流。

接下来,我们也学学纪晓岚,做一做小诗人。

六、作业。

1、完成作业:我是小诗人。

2、收集纪晓岚的故事。

板书:

22、纪晓岚吟诗

用字绝妙

好诗 生动传神

机 智

好景 秋江独钓图

作业设计:

一、我是识字家。

pò xiǎo hú pàn chuí diào yín shàng

( ) ( ) ( ) ( )

fù xí biàn dì dì wáng yú zhōu

( ) ( ) ( ) ( )

2、选字填空。

芒 茫

光( ) ( )然 ( )果 白( )( )

二、我是小诗人。

秋江晚景

一( )一( )一( ), ( )落日洒金光,

一丈( )一寸( )。 ( )白浪拍碧江。

一( )一( )复一( ), ( )芦花微荡漾,

一( )独占一( )。 ( )水鸭没斜阳。

( )钟声古庙响,

秋江美景( )人盎。

准 情 趣

--三改教案的一点思考和体会

《纪晓岚吟诗》是一篇可读性很强的古代历史故事。课文围绕“纪晓岚吟诗”这件事,从景入手,由景到人,并且以事写人,最后点明人物的特点。文章内容,语言浅显易懂,本以为上起来驾轻就熟,可实际操作起来,却深刻的体会到:纸上谈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本着实践加反思的模式,每一次修改教案都有不同的感悟。在“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前提下,遵循汉语言的规律,我们的语文教学要明白一个“准”字,抓住一个“情”字,激发一个“趣”字。

一、明白一个“准”字。

“准”就是把握准教材,吃透教材。《纪晓岚吟诗》这篇课文是以纪晓岚吟诗为主线,展开的故事,最后点明纪晓岚这个人物的特点:机智。

在初次备课时,我没有把握好着一中心,片面的认为文中的诗是这篇课文的重点。把理解“一人独占一江秋”这句诗歌的意境作为文章的难点。这样的理解偏离了编者的、文本的意图。整个教案的设计围绕着让学生理解意境来进行,文本的教学显得散乱而零碎。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下来,到有点顾此失彼,因“小”丢“大”。

在经过一次教学研讨和专家的指导后,我重新确定了文章的重点和难点。我抓准了机智一词作为文章的文眼,最后一自然段为文章的主线,让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感悟纪晓岚的机智。这样教学下来思路清晰不少,连学生都能感受到:第二遍老师的教学思路更加的清晰,他们学起来也更加的轻松。

二、抓住一个“情”字。

文章本是有情物。任何一篇文章都从字里行间透露着它的情感。在《纪晓岚吟诗》这篇文章中,诗由景生,情由诗生。只有读懂了景,读懂了诗,才能读懂情。

在一、二次教学设计中,我都没能悟到这一点。纪晓岚吟诗,吟诗的内容从何而来?就从乾隆皇帝和纪晓岚所见的景中而来啊!从秋江独钓图中而来啊!但由于理解的不全面,在前两次的教案设计中,我人为地把“秋江”和“独钓”分为了两个部分来教学,把一幅完整的画面分割为了两部分,学生对“一人独占一江秋”和整首诗的画面感就不完整,情感就不够统一和完整。

因此,在第三次备课中稍做调整,让学生感受“秋江独钓”的美景,读出情来。把看见美景的心情读出来,把悠然自得的心情写在脸上。为理解纪晓岚的人物特点打下基础。

三、激发一个“趣”字。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什么事情都做不好。课文阅读也一样。因此,在第三次教案设计中,我加入了清代王士祯的《题秋江独钓图》这首诗,激发学生对纪晓岚的好奇感,探究感。同时,也用这首诗为纪晓岚的机智画龙点睛。

谈到趣,作业设计也是以去为本。紧扣语言文字,加入有趣的形式,让学生快乐的作业。调整后的“我是小诗人”一题极为学生喜欢,学生做起来兴致勃勃,给我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纪晓岚吟诗》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

篇4:《纪晓岚吟诗》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 学会10个字,会认4个字,正确读写“沉静、目不转睛、活蹦乱跳”等词的理解。

2. 能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读课文。能正确流利地背诵文中的古诗。

3. 对照1、2自然段中的古诗,想象文中描绘的画面。

4. 懂得面对突发情况,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随机应变,灵活应对。

教学重、难点:

1. 想象“秋江独钓图”的情景。

2. 体会纪哓岚的机智。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收集纪哓岚的资料和诗句。

教师:字、词卡片,挂图

教时:2课时

教程:

一.导入新课:

1. 学生汇报收集的资料,介绍你了解的纪哓岚。

2. 板书课题,读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 认读生字,生词。

2. 指导难写、易错的汉字。

3. 读通课文。

三.感知课文

1.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读读给你印象最深的地方?

四.诗文对照,想象独钓图。

1. 请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读中想想:一人独占一江秋

2. 请学生自由朗读第1.2自然段,联系文中古诗想想,古诗的哪些诗句就是文中哪些句子描写的情景。

3. 同桌分工,对照着读诗和文对应的句子,想象诗文描绘的画面。

4. 学生背诵古诗一次,然后闭者眼睛默默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5. 齐读古诗后,指名说说“一人独占一江秋”的语意。

6. 评议补充,深化感悟。

五.指导读悟第5自然段。

1. 学生按要求自渎自悟,自主探究第5自然段,仔细体会本段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同桌读读议议,交流读懂了什么,讨论不懂的问题。

3. 班级交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1) 朗读训练(先指名后齐读)

(2) 讨论

乾隆皇帝说的话,前两个“好”字怎么理解,后两个“好”字各应怎么理解?

作者为什么连用四个“好”,表达出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是通过描写什么来表达思想感情的?

4. 思考乾隆皇帝所说的话该怎么朗读,根据自己的设计练习朗读。

5. 组织赛读、评读活动,开展感情朗读训练。

[《纪晓岚吟诗》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

篇5:《纪晓岚吟诗》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

《纪晓岚吟诗》教学设计

江夏区教研室 张春霞

教学目标:

1. 学会8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正确读写“白茫茫、沉静、目不转睛、活蹦乱跳”等词。

2. 有感情地朗读读课文,背诵文中的古诗。

3. 对照1、2自然段以及古诗,想象文中描绘的画面。

4. 懂得机智的前提是博览群书、勤于动笔、善于思考。

教学重、难点:

1. 想象“秋江独钓图”的情景,体会诗的“绝妙”。

2. 体会纪哓岚的机智。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收集纪晓岚的资料。

教师:课件

教学时间:40分钟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学生背古诗,初步了解七言绝句的基本知识。

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纪晓岚的逸闻趣事,初步了解他的聪明才智。

一、教师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将和大家一起借助《纪晓岚吟诗》这篇课文,去近距离接触这位从小就被称作“神童”的清代才子。一起读读课题。就题质疑。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认读生字词。

2、读好多音字,读通长句子。

出示句子:不久,水面上的鱼漂晃动一下,突然没入水中,老渔翁用力拉起鱼竿,钓上一条活蹦乱跳的金色大鲤鱼。

强调“漂”的三种读音,“没”的两种读音。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结合课题和课文预习)

三、学习3自然段,感受皇帝的故意为难。

生自由读3自然段。

1、纪晓岚是在什么情况下吟诗的?

读第三自然段,抓住“当场、故意为难、必须”体会皇帝的刁难。

“故意为难”,说不好会有杀身之祸呀?在皇帝的眼里,纪晓岚能诗能文,如果当场做不出来,会有什么严重后果?(轻则让人耻笑,重则人头落地。)

2、如果是你,当场要完成这样难的任务,会有什么反应?而纪晓岚呢?

引导学生从“望着、来来回回、几步”体会纪晓岚用时短,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才思敏捷。从“悠然、吟唱”体会纪晓岚的自信从容、厚实的文学功底。

指导朗读,读出“悠然、自信”

师过渡:这首诗符合皇帝的要求吗?皇帝怎么评价?

四、学习4、5自然段,初步感受诗的“绝妙”。

自由读4、5自然段。

1、皇帝觉得纪晓岚的诗吟得怎样?

“绝妙”“不但……而且……”(板书:诗歌绝)(体会绝妙之一:符合七言绝句和10个“一”的要求)

2、第五自然段中连续用了4个“好”和四个感叹号,皇帝为什么说这话?

师过渡:在皇帝眼里,这确实是一首好诗,那纪晓岚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呢?他只不过是就景取材,皇帝说好一幅“秋江独钓图”,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五、学习1、2自然段,感受诗的意境。

生自由读文章1、2自然段。

1、读过一、二自然段,你脑海中呈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从“红红的落日、一道道波浪、白茫茫的芦花、归巢的水鸭、沉静的大地”感受到“秋江美”。

从“目不转睛、静静地、一动不动”体会钓者的专注(心静--人静--江面静,老渔翁完全进入忘我的境界,静静地等待着),从“用力拉”感受老渔翁的钓技高超,从“拍、笑、”感受老渔翁的快乐、兴奋与激动(随着鱼漂的晃动,鱼儿上钩,刹那间水响鱼跃、鸟飞花扬,沉静被打破,也吸引了散步行人的目光)。

引导学生从老渔翁的“获鱼之乐”逐步体会他的“独钓之乐”。

老渔翁独占了一江秋,老渔翁又给秋江带来什么?(老渔翁在独享满江秋色时,自己又何曾不是江边行人眼中的一道风景呢?)

板书:秋江美 独钓乐

2、这段用201个字写出了秋江美、钓者乐,再读古诗,古诗只有28个字,从这两个数字,你有什么感觉?(绝妙之二:字字珠玑)

好好读读古诗,你还觉得诗好在哪?

教师引导:“一条鲤鱼一上钩”,对比“一人独钓一江秋“的绝妙。(绝妙之三:突出了钓者之乐。)

“一人独占一江秋”,秋景如何?给人无尽的遐思。(绝妙之四:写出秋江美,意境深)

再来读读皇帝的评价。皇帝仅仅是评价他的诗好吗?

板书:才子智

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吟唱《秋江独钓图》。

八、回归整体,熏陶情感

1、总结,课文从景入手,由景到人,以事写人,突出了纪晓岚的机智镇定,才思敏捷。

2、他的机智来自于哪里?通过课外资料补充,体会纪晓岚的机智来自于博览群书、勤写多思,善于观察。

九、课外拓展。

收集纪晓岚的逸闻趣事,讲给父母或亲朋好友听听。

板书: 22 纪晓岚吟诗

秋江美 诗歌绝 :合要求 才子智

独钓趣 用字妙

意境深

[《纪晓岚吟诗》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

篇6:《纪晓岚吟诗》教学反思

《纪晓岚吟诗》教学反思

22、《纪晓岚吟诗》教学反思:

1、把课文中的古诗与1、2自然段对照起来读,感悟古诗与所见情景的关系,体会古诗“用字绝妙”,描写“生动传神”的特点。让学生初步了解古诗后,我让学生把课文的1、2自然段读几次,然后把古诗和1、2自然段对照着默读几次,想一想文中的哪些句子与诗中的哪行句子相对应,说说古诗“用字绝妙”表现在哪里,描写“生动传神”表现在哪里,“一人独占一江秋”怎么理解。然后把1、2自然段与古诗对照着多读几遍,边读边浮现诗文表现的'形象,参看画面,把诗变为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美好意境。

2、文章最后一自然段,作者借乾隆皇帝之口表达出盛赞古诗和诗人的浓厚感情,教学设计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读句子悟到位。先给足时间让学生练习感情朗读,边读边引导学生联系古诗和1、2自然段内容想一想,为什么作者开头连用四个“好”字和四个感叹号,从中体会到什么?在学生充分感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去感情朗读,注意把前面两个“好”字读得轻而短,表达肯定之意;后两个“好”字读得重而饱满。

篇7:鄂教版《纪晓岚吟诗》优秀教学反思

鄂教版《纪晓岚吟诗》优秀教学反思

《纪晓岚吟诗》是一篇可读性强的古代历史故事。它记叙了清代文学家纪晓岚在江边陪乾隆皇帝散步时,乾隆皇帝突然要他当场作一首七言绝句,且诗中必须用上十个“一”字为难他。纪晓岚就地取材,在很短时间里吟唱出绝妙的“秋江独钓”古诗,表现出机智过人的聪明才智。阅读本文,我们可以从中学到灵活应对突发情况的经验。

课文围绕着“纪晓岚吟诗”这件事,从景入手,由景到人,并且以事写人,最后点明人物的特点。本课的语言浅显易懂,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放手让学生通过读书来感悟,做到读思结合,读悟结合。

1、把课文中的.古诗与1、2自然段对照起来读,感悟古诗与所见情景的关系,体会古诗“用字绝妙”,描写“生动传神”的特点。让学生初步了解古诗后,我让学生把课文的1、2自然段读几次,然后把古诗和1、2自然段对照着默读几次,想一想文中的哪些句子与诗中的哪行句子相对应,说说古诗“用字绝妙”表现在哪里,描写“生动传神”表现在哪里,“一人独占一江秋”怎么理解。然后把1、2自然段与古诗对照着多读几遍,边读边浮现诗文表现的形象,参看课文插图,把诗变为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美好意境。

2、文章最后一自然段,作者借乾隆皇帝之口表达出盛赞古诗和诗人的浓厚感情,教学设计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读句子悟到位。先给足时间让学生练习感情朗读,边读边引导学生联系古诗和1、2自然段内容想一想,为什么作者开头连用四个“好”字和四个感叹号,从中体会到什么?在学生充分感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去感情朗读,注意把前面两个“好”字读得轻而短,表达肯定之意;后两个“好”字读得重而饱满。

3、教学设计及实施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教师上课时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还不够流畅、自然,还不能通过自身情感去激发学生;最后一自然段因为时间原因教学比较仓促,几个“好”字还没有引导学生去充分的感悟、理解,对这一节的感情朗读的指导还不够;

瘦西湖导游词

趣味对联小学生用

精选的瘦西湖著名景区导游词合集

有意思的对联故事

关于有意思的对联

教学反思-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质量测试分析

乾隆对联故事

扬州瘦西湖导游词介绍

一副有意思的对联

百家姓对联:牛姓来源及牛姓对联、牛姓宗祠联

《纪晓岚吟诗》教学设计
《《纪晓岚吟诗》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纪晓岚吟诗》教学设计(合集7篇)】相关文章:

趣味对联2022-05-06

露浓笑酒历史典故2022-08-10

趣味对联精选2023-01-20

读后感5000字2023-02-28

雅思考试的评分标准了解一下2022-05-16

趣味对联5副2024-01-03

很有趣味的对联2022-12-09

“文房四宝”趣味对联2023-03-17

国学伴我成长三年级作文2024-04-26

上海的导游词了解一下2022-05-29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