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推荐19篇)由网友“谋威仟”投稿提供,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过的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篇1:《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匆匆》第二课时精品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1、以读、评、议为主要方式,促进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深入体会作者由于时光流逝而产生的悲伤、惆怅、无奈之情。
2、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与作者的感受为切入点,激发学生与作者的感情共鸣,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珍惜生命、提升人生价值的意识。
3、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恬淡、优美的画卷和忧伤低沉的乐曲中受到感染与熏陶。
4、引导学生采用合作、讨论、探究的方式获取情感体验,得出自己的观点。允许学生合作讨论中发表不同的意见,实现个性化的阅读。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些词是用来形容什么的.?你能不能也用一些词或者句子来形容时间?
2、学生发言。
二、总体把握
1、教师小结过度:
大家谈得真好!时间就象同学们说的那样,总是匆匆而过,不留痕迹。那点点滴滴、分分秒秒的时间究竟是怎样流走的呢?我们一起来欣赏朱自清的《匆匆》。一边听一边思考:在作者的笔下,时间是怎样流走的?面对时间的流逝,作者是什么样的心情?
2、学生欣赏课件。
3、学生划出描写时间流走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读。
4、小组讨论汇报:作者的时间是怎样流逝的。
5、看着时间悄悄流走,作者的心情怎样?有感情的朗读相关句子。
三、讨论探究
1、小结过度:
在作者的眼中,8000多个日子在不经意间悄然流走。那我们从出生到现在,也有4000多个日子悄无声息地溜走,你们同作者有过同样的经历和感受吗?
2、抽学生说。
3、出示课件。(关于人一生可以做什么事的资料)
4、小组讨论交流:
时光既然如飞驰的马车,匆匆而过,我们该如何把握好分分秒秒的时间呢?
5、学生用座右铭小结本环节。
四、进入角色
1、学完课文,你想象一下,假如你是作者,你会在怎样的环境里怎样读这篇文章?
2、抽学生读。其他学生评议。
五、小结质疑
1、学过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2、学生回答。
六、课外延伸
课后读一读朱自清的《绿》、《春》、《荷塘月色》。
篇2:《白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动物过冬的有关知识,懂得朋友之间应该相互关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小动物过冬》,(齐读课题)上节课学习的一些词语你还记得吗?谁愿意来读一读?(指名分组读)
第一组:常常唱歌跳舞很快乐
第二组:聚到一起商量
第三组:明年来年第二年
第四组:飞到南方去钻到泥土里藏在蜂巢里
二、分析课文
(一)学习第一节
1、课文中讲了哪三个小动物呀?(指名说,板贴)这三个小动物是好朋友呢,瞧,他们常常在一起——,日子过得——。他们除了唱歌跳舞,还会在一起干什么?你能这样说吗?(课件出示:三个好朋友常常在一起——,日子过得——。)
2、好朋友在一起日子过得就是这样快乐!你能把这种快乐的感觉带给大家吗?(出示第一小节,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第二节
1、快乐的时光总是走得那么快,转眼间,秋天到了——(播放秋风及画面)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秋风的力气是那么大,连树叶都从树上掉下来了。又大又冷的风吹起来,我们就可以用这样一个字来形容——(刮)
2、是啊,秋风刮起来,天气渐渐凉了。三个好朋友该怎么过冬呢?于是呀,他们就聚到一起来了。瞧,小燕子扑棱着翅膀来了,小青蛙一蹦一跳赶来了,小蜜蜂也嗡嗡嗡地飞来了。(课件出示)这就是——“聚到一起”
我们班的同学来自各个地方,为了求学,我们也——聚到一起。
3、三个小动物呀,此时聚到一起商量起过冬的事来了。
“商量”是这一课的生词,谁再来读一读?(教学多音字“商”的读音)你记住了哪个字,你是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的呢?
三个小动物要在一起商量,我们来看,商的里面还有一个口,意思是要说话,可一个人怎么商量啊?所以商量的下面还有一个八呢,要好几个人才能商量呢!为了让大家能很快记住这个字,老师还编了一首儿歌帮助大家记忆:一点一横长,点撇在,同框立端正,八口来商量。(跟读儿歌并书空)
刚才老师和小朋友在商量怎么样记商字,你们有没有和别人商量过什么事情?试着用“商量”来说一句话好吗?(指名说)
(三)学习第三到七节
三个小动物商量着怎样度过寒冷的冬天呢,想知道它们都是怎么过冬的吗?让我们拿起书本自己轻声地读一读。答案呀就在课文的第3-7小节,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自由读)
1、小燕子
我们先来看看燕子是怎样过冬的。(出示,指名读小燕子的话)
(1)小燕子,你准备到哪儿去过冬呀?(板贴:飞到南方去)
(2)小燕子,你为什么要飞到南方去过冬呢?(相机教学“暖”)
(3)是啊,南方比较暖和,还有许多虫子,怪不得小燕子要飞到南方去过冬呢。那小燕子,你什么时候再飞回来呢?(理解“春暖花开”,并说说你眼中的春天)
是啊,太阳出来了,暧洋洋的,花儿也竞相开放,这就叫——(出示画面,春暧花开)一起美美地读一读。
让我们再一次记住这个画面,等待小燕子回来。等明年——(引读)
(4)小燕子,南去路途遥远,一路上,有哪些小伙伴会和你同行呢?(鸿雁、天鹅、丹顶鹤、野鸭)
小燕子和它的小伙伴们每年秋天都要飞到南方去过冬,你们知道这样的鸟叫什么鸟?(候鸟)像他们这样的过冬方式我们就叫做迁徙(板贴:迁徙)
(5)现在,谁来介绍一下小燕子的过冬方式?(指名读、齐读)
2、小青蛙
(1)小燕子即将远行,可是它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好朋友小青蛙。小燕子是怎么问小青蛙的?(指名读)从小燕子的问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关心)谁也来关心一下小青蛙(指名读)
(2)师:小青蛙是怎么回答的? (指名读小青蛙的话)
点红:饱饱,好好。读读,发现什么?
这样说话有什么好处?谁能来演一演,体会一下。
(师说学生演)我吃饱了。我吃得饱饱的。
睡上一大觉,好好睡上一大觉。
体会到这样词语的好处了吗?一起读。一大觉是多久?青蛙钻到泥土里(板贴),睡整整一个冬天,有100多天,像它这样过冬的方式叫:冬眠(板贴)
(3)还有哪些小动物和青蛙哥哥的过冬方式一样?(蟒蛇、刺猬、狗熊)
3、小蜜蜂
(1)你能像刚才我们学习小燕子和小青蛙的'过冬方式一样来学习一下小蜜蜂是怎样过冬的吗?同桌一起学习学习,好吗?
(出示学习要求,学生自主学习)
(2)交流:
小朋友们学得可真是认真呢!现在,哪组同桌先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学习情况,读一读小燕子和小蜜蜂的对话。(指名同桌读)
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小蜜蜂是怎样过冬的了吗?(指名说)
哪组同桌最棒,已经想出用几个字来概括小蜜蜂的过冬方式了。(指名说,相机板贴)
(3)是呀,勤劳的小蜜蜂,它早就做好了准备,就像我们一年级学过的《蚂蚁和蝈蝈》里的蚂蚁一样,早早准备好了粮食,好度过寒冷的冬天,这就叫做——有备无患,防患未然。(出示)
(4)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也是通过出储存粮食来过冬的吗?(松鼠、仓鼠、蚂蚁)
现在,你也能来试着用这样的句式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几种动物储存粮食的过冬方式了吗?(出示句式)
______说:“冬天快要来了,________,我要________,等明年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说:“我不到南方去,就在__________,我要________,等到来年春天,_______。”
______说:“我早就______,够吃上______。”
(5)小动物们各有各的过冬方式,这样他们就不用互相担心了。请你来说说小动物们不同的过冬方式吧!(出示句式)
4、师生配合分角色朗读。
(四)学习第八节
1、面对寒冷的冬天,小伙伴们只好分离,各自选择不同的方式渡过寒冬。好朋友,怎能分而不见呢?还是要见面的,因此它们之间有一个小小的——(约定)(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2、这篇课文中还有两个词和第二年的意思是一样的,你能找到吗? (来年、明年)
一篇课文里表达同一个意思用了三个不同的词,让课文变得生动不单调了。
3、小动物们为什么要选择还在这里相见呢?(指名说)
在这里,有好朋友之间的快乐,还在这里一起商量过冬的方法,所以,明年春天小伙伴们还在这里相见。正如一首歌中唱的:“这里的春天最美丽”。(放《小燕子》歌曲)
让我们在歌声中记住这个小小的约定,记住这朋友之间浓浓的情谊。让朋友之间的关心,化作一条春天的溪流,流进你的心窝,我的心窝,流进大家的心窝窝……
(五)拓展
1、在动物界,可不止迁徙、冬眠、备粮这三种过冬方式哦,像狮子、兔、羊等动物是在冬天到来前,换上新毛过冬的。螳螂、蝗虫等昆虫是靠产卵过冬的,豆天蛾和菜白蝶是以蛹过冬的,等天气一回暖,过冬的蛹就变成蝶,在田间飞舞了。
2、老师还把动物们的各种过冬方式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三、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商、量、暖”
2、师范写,生描红、练写。
篇3: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知识: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能力:
①用校园网,互联网络自主查寻收集资料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海底景色奇异 、物产丰富的特点。逐步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习的意识。
②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自主学习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③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情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难点:
学习作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观潮》。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
二、自主探究,发现问题
通过预习,我们读懂了什么?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三、网络探究、协作商量
(一)老师归纳出几个问题:1课文从那几个方面写潮水的特点?
2课文怎样写大潮声音,形态的变化。
3课文按什么顺序来描写大潮的。
(二)分小组协作学习(重点为第二个问题),给出学习方法:
1、出示学习方法:
⑴读:找出描写大潮的优美语句有感情地朗读。
⑵看:利用校园网、互联网查看相关图片、录象、文字资料。
⑶做:小组协作制作电子作品。
(4)讲:自己来作导游按江面平静――潮水涌动――潮头西去顺序描述出来。
四、汇报表演,解决问题
1、教师指导制作步骤:
㈠网络浏览查寻相关资料。
㈡复制图片摘抄文本。
㈢利用收集到的资料制作演示文稿。
2、小组汇报。
五、网络阅读、拓宽知识。
篇4:《匆匆》(第二课时)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匆匆》(第二课时)教案
常州市武进雪堰中心小学 张燕青
学习目标:
1、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
2、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3、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
4、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教学重点:
1、感悟语言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
一、交流上堂课的学习体会,过渡新授:
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对《匆匆》这篇课文有什么认识或感受?
过渡:是啊,这篇课文的确写得很美,令人百读不厌。那么,她美在哪里呢?就让我们打开课本来细细品味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吧!
二、读中感悟:悟语言之美,悟情感之真,悟表达之巧。
师: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或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划一划、读一读、注一注,写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然后同桌间交流交流。
学生边读边悟,同桌交流。
学生集体交流。
重点交流: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体会句式的运用。)
“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体会运用比喻的好处。)
(教师适当点评、补充。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三、指导朗读、背诵。
师:把你最喜欢的语句或段落背下来,好吗?
指名背诵。
四、仿写练习,拓宽课文内容,加深感受。
我们阅读一篇课文,不但要能读进去,还要从课文的内容想开去。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想开去,可以想到自己的日子是怎样过的,身边的人的日子是怎样过的,作家笔下的人们的日子是怎样过的……还可以想到劝人珍惜时间的诗词、格言等。你能把他们写下来吗?假如你能仿写就更好了。
学生仿写练习,或整理有关时间的诗句、格言。
学生交流。
五、编座右铭,深化认识:
学了这篇课文,你一定对时间、对生活有了很深的感受。你能不能把你的感受编成一句话,把它作为座右铭送给自己或送给你的同学呢?
六、课后阅读:
推荐学生阅读朱自清的《春》《荷塘月色》《背影》等文章。
分发阅读材料,要求学生认真阅读。
[《匆匆》(第二课时)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5:找春天第二课时一等奖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发现春天的特点,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教材说明】
《找春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下册的第一篇课文。课文结合时节,把孩子们引领到大自然中去惊奇地发现春天“害羞”“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的特点,孩子们在童话般的春天里,感受春天的美好,从而培养留心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受并想象春天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想象文章画面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指导书写剩下的六个生字,完成课后田字格的练写
四、完成课后练习
五、布置语文实践活动
唱春天的歌,画春天的画,作春天的诗,写春天的文章,开一个春天的汇报会
【评析】
本课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常规教学的要求而精心设计的,有实效性,易于操作且简单可行,虽无形式上的“花草”却有真实的可贵,适于第一课时的教学。其亮点有三:
1、开课即营造出“春味”来:
学生们在组词“春雷、春燕、春雨……”中已触摸到“春”的点点滴滴,随后扩大信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随着信息的涌入,“春”的轮廓逐渐清晰。这一设计,看似平常,但就在“平”中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积累,既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又创设了“春”的课堂,出奇制胜。
2、“认字”过程清晰:
在初读课文,读得“正确”这一环节,教师舍得花大量的时间,设计得巧妙,训练得实在。使“认”落在了“实”上。
采用“在文中找字,随文认字,借拼音读准字,随词认字”之后过渡到“单字出示认读,不同语言环境中认字”的办法,来认读来巩固认读。遵循了孩子们的认知规律,同时这一过程的呈现教师是巧妙地使其融为一体,以“交生字朋友”为主线,使学生们认得轻松,记得扎实。
3、把握教材,巧设精练:
本课的又一精彩设计是在第三环节中的“仿说部分”。
仿说练习是在学生充分读,读充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课文理解感悟的个体内化,更是对课文人文内涵的感受升华。
由于有了多次读的准备,加上本课写法特点突出:就是象“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这样抓住事物的共同之处展开丰富想象的句子有多处。学生们就很轻松地仿说出类似的句子来。
说这一设计“巧”,“巧”在给了孩子们大胆想象的空间,“巧”在使学生充分感受春天的美好,“巧”在把孩子们引入了童话般的春天。这种“给”,这种“引”自然地成为孩子们的需要。
同时,教师很难得之处是重视教课书的使用,如:在文中圈出生字,用直线画生词,用波浪线画句子,在田字格中练写……很好地利用了课程资源。
这节课的`设计“实”中有思考,“实”中有新意,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篇6:松鼠和松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课,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2、感受文中美的因素,培养环保意识,使学生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树木认养活动。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
猜猜我是谁:我最爱吃小鱼。我最爱吃萝卜。我最爱吃青草。
我最爱吃肉骨头。我最爱吃松果。
一、谈话导入
1、对,松鼠最爱吃松果了,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松鼠和松果》。
2、生字宝宝出现了,读准了它,就可以让松鼠吃到一个松果,让我们帮松鼠一起来摘摘松果吧。谁来?
请你代表大家来读一读。
3、我们帮松鼠摘了松果,它可高兴了,想和大家交朋友。还记得吗,我们的新朋友是一只怎样的松鼠呢?(板书:聪明活泼)一起把这1段读一遍
二、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它是一只聪明活泼的松鼠,请小朋友自由读读课文其他段落,找一找,请用横线把句子划下来。(2-3分)
从哪里看出这是一只活泼可爱的松鼠了?谁来说说?
〖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请一个同学说)
▲忽然,松鼠眨眨眼睛,想起来了: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
(课件出示段落)
你们找到的也是这句吗?好,我们就一起先来读读这句。请你自己先读读,这句话中什么地方看出松鼠是活泼可爱的?
(学生自由读)
读出来了吗?谁来说一说?
▲松鼠眨眨眼睛
眨眨眼睛,你会做吗?多有趣啊,这也说明松鼠在动脑筋呢,谁来读读这句?请你来做做动作,再读一读。
谁还有补充?
▲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
请同桌两个小朋友间互相读读这句话。
(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
轻轻讨论一下,你还读懂了什么?
(生答)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你来试一试。
你能读好这句话吗,你也来试一试。
是啊,一棵松树也没有了,如果你是松鼠的话,心里会觉得怎么样?
带着你的感受,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吧。先自己试一试。齐读
2、连起来,我和你们合作来读读这段。
〖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这里会变成什么样呢?
指名说。
(课件出示森林光秃秃的场景)
瞧,松树正在一棵一棵地减少,松树林也在一片一片地消失。如果真的是这样,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他们会遇到什么麻烦呢?
小朋友想的也正是小松鼠想到的,这段话,又该怎么读呢?
(自己先试一试。指名读。评价。指名读。)
(指大屏幕:省略号)小朋友,松鼠的后代有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还会有?
松鼠的一代又一代都有可能面临这个问题,松鼠能想到那么以后的事,可真聪明。
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你还从哪里读出松鼠很聪明?
请你来说一说。
2、指名读:
这句话你们也找到了吧?快,自己再来读读,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出示段落。
3、(指名读、说)是呀,松鼠每吃一个松果,就种一个,它做事可真有计划。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松鼠的好主意吧。
4、说干就干,瞧,两只松鼠已经在行动了。请小朋友看看图,自己边做动作,读一读。
5、编好动作的松鼠呀,谁来演一演。
〖学习课文第五、六自然段〗
1、看,下了一场蒙蒙细雨,一个个小松果发芽了,又下了一场雨,小松果钻出地面了,就这样越长──越高,越长──越高,长成了──一棵棵挺拔的小松树。
2、哟,松鼠们,你们种下了松果,你们的松树长出来了吗?蹲下,请你们跟着我说的慢慢长出来。
3、挺拔的小松树你觉得是怎么样的?
谁能看图来说一说。
4、这情景美吗?你们能读得比它更美的!有没有信心?
5、先试着读一读。
指名读。
男女生竞赛。
6、挺拔的小松树们,将来,等你们长大了长高了,这里会是什么样子呢?
(出示:将来,这里会是……)
第一大组的松树们,读一读
还只是一片小树林。所有女同学,来试试
还可以更茂密吗?男同学再来
一棵一棵又一棵,一棵棵松树全都聚到了一起,成了一片更茂密的松树林!全班的小松树,一起来
真棒!
三、拓展延伸,总结课文
1、多有趣的童话故事呀,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一读,感受感受吧。
2、学习了课文,这只聪明活泼的松鼠和松果的故事,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给大家听?
松鼠种松果,松果长成了松树,一年又一年,松树就会变成茂密的──森林。这都是谁的功劳呀?我们用自己的话来夸夸他吧。所以,我们大家都认为它是一只聪明活泼的松鼠。
松树林是松鼠的家园,它可懂得保护它了。那么我们呢,对于身边的绿化和大自然该怎么做呢?让我们也爱护环境,保护自然,争当环保小卫士吧。
篇7:松鼠和松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预设:
1、能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几个段落。
2、能理解“聪明、主意、蒙蒙细雨、可口、挺拔、茂密”等词语。
3、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树木认养活动。
4、能正确地书写“主、意”两个生字。
教学准备:
1、词语卡片(聪明、可口、主意、蒙蒙细雨、茂密、挺拔)。
2、一盘苹果(数量少)。
3、在黑板上画好松树林和两个田字格。
4、一些用作奖品的的松树。画好三只小松鼠。
5、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这是什么地方?
生:报告厅。老师板书这个词。(随时随地地进行课外识字)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说了了各种理由。
师:你真聪明,(出示词语卡片,学习理解“聪明”这个词语)聪明的小朋友身上有四件宝,那就是眼睛、耳朵、嘴巴和心。今天我们来到报告厅上课就是来比一比哪几个小朋友这四件宝贝用得好,谁最聪明?报告厅和教室里有什么不同?所以要更大声地说话,让所有的老师都知道你是个聪明的孩子。
二、复习词语。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字,这节课我们来复习一下他们。谁来当小老师带大家读这些词语,老师就送给你两颗松果。
一生带读词语。(读到“眨眼”时做一下动作)
师:和你的同桌互帮互读。我们来开火车,看看谁读得最棒。
三、指导朗读课文。
师:刚才第二小队的同学吃到了松果,松果的味道怎么样啊?
生甲:有点香。
生已:很可口------
师:我找到了写松果味道的句子,(出示句子“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谁来读一读啊?
生读。
师:谁来说说看,他读得怎么样啊?(评议正音)。
师:出示“可口”这个词。谁来读,你知道可口是什么意思?
生甲:就是很好吃。
师:你觉得什么东西是可口的?(哪一种水果很可口,哪一种蔬菜很可口?)
很多学生站起来作了不同的回答。
师:谁喜欢吃苹果?(出示一碟苹果块),请你闻一闻,吃一口,说说苹果的味道。
生:苹果的味道很甜。
生:苹果的味道很可口。
生:苹果的味道酸酸的。
师:再来读读这句话。谁能读出可口的味道,我们就请他吃可口的苹果。
生纷纷站起来读,得到了老师奖励的苹果。但读的重音落在“那么”上。
师:听老师来读一读,谁听出来,他读的跟老师读的有什么不一样。(老师的重音落在“香、可口”上)
生:我发现老师的“香、可口”读得重了。
师:请你学着老师的样子来读。
又请了几名学生站起来读,读的效果不错。这时老师出示了句式“每个------都那么香,那么可口。”你还能说吗?
生:每个草莓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生:每个苹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生:每种蔬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
师:苹果被我们吃完了,这时松鼠也吃完了松果,它忽然想到;如果光吃松果,不栽松树,那会怎么样呢?(引导学生想象说话)
生:那就会一棵松树也没有了。
生:那就没有森林了。
生:那就光秃秃了。
师:请你来看一张光秃秃的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生:这里是沙漠。
生:这里没有水,没有树。
师:松鼠它想到了什么?
生:他吃什么呢?
生:他到哪里去住呢?
生:他吃不到东西,也没地方睡,他会死的。
师:嗯,你们说的很对。课文里有一段话是这样写的,你找到它,并把它读一读。
出示句子“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以后到处光秃秃的,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他们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呢?”
师:哪一个小朋友来读?你读得真好,大家想一想,小松鼠的心里会怎么想呢?
生:他会非常不安。
生;他会很担心。
生:他会很害怕,因为他可能会死。
师:是啊,请你带着不安、担心、害怕的心情来读一读松鼠的话。
学生很投入地练习。
师:请几位同学来读一读。请男女同学来读一读。
发现几名同学很有表情,就奖励他们一棵小松树。
师;我从你们的声音里感到了不安、担心、难过,我还从你们的脸上看到了这种心情。
师:请大家不要太难过了,因为这只小松鼠可不是那只找不到花生的小松鼠,它碰到了困难,马上就动脑筋想出了一个主意,他真是一只聪明的松鼠啊。他想出了一个什么好主意呢?你找到了吗?请你找到这个主意,并读一读。
生:吃一个,就在土里埋下一个。
师:松鼠想到这个主意心里是很高兴的,他会做什么动作呢?
生:他会一拍脑袋。
师:对,鸭先生想到好主意时也是这么想的。他还会做什么动作呢?
生:他会做耶。
------
师:这都是有可能的,请你加上动作读一读这句话。
学生带上动作读了这句话。
师:小松鼠的这个主意有用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找到了课文的第五自然段就大声地练读了。师出示了这段话。“春天,几场蒙蒙细雨过后,在松鼠埋松果的地方,长出了一棵棵挺拔的小松树。”
师:请个小朋友来读一下。
一个学生站起来读,“场”字的发音是第三声。
师:我们在自选商场里学到过这个字,那时他是第三声的,今天在这里,它表示雨下的次数,要念第二声,请你再试一试。
师:(出示蒙蒙细雨这个词)谁能来读一读?
指导学生读准了它的后鼻音。
师;谁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呢?
生:就是很小的雨。
生:就是很大的雨。
师:不是这样的,你从哪一个词可以看出来他是很小的雨。
生:细。
师:对,蒙蒙细雨就是很小的雨,很细的雨,很轻的雨,远远看过去好像有烟气,这是春天的雨,谁来读一读。
生读时,老师评价:你的雨下得真小,你的雨下得真轻,你的雨下得真密啊。
出示“挺拔”这个词。
师:中间两个大组的同学,如果你是一棵小松树,你能用你的姿势告诉老师,一棵棵挺拔的小松树是怎么样的?
学生纷纷站得很直,但手没有伸开。
师:这些小松树怎么没有树枝啊?
学生纷纷把手伸展,作树枝状。
师:真是一些挺拔的小松树。请你再读一读这段话,雨要下得轻,松树要长得挺拔。
师:谁再来试试?
师;小松鼠看到松树长出来了,他会说什么呢?他会做什么呢?
生:他会说:我再来不用担心了。
生:他会说:我终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
师:总之,他的心理肯定是很快活的,请你带上快活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这段话。
学生很起劲地练习。
师:你看我们的黑板上也种着几棵松树,就是太少了,我们也来帮助松鼠,多种几棵树好吗?
学生纷纷把自己奖到的松树种到了黑板上。
师:你看这是一片怎么样的松树林啊?
生:这是一片绿色的松树林。
生:这是一片茂密的松树林。
师:出示“茂密”。它是什么意思呢?
生:就是长得很多。
生:就是长得很密。
师:你看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他们都来到了松树林,他们会做些什么呢?
生:他们会吃松果。
生:他们会在这里散步。
生:他们会在树下做游戏。
------
师:课文里的小松鼠啊,“他们高高兴兴地走进大森林,摘了一个又一个,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生跟着老师一起读起来。
师:课文已经学完了,我们把这个故事连起来讲给报告厅里的老师听,好吗?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了全文。
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么样的松鼠呢?
生:这是一只聪明的松鼠。
生:这是一只可爱的松鼠。
生:这是一只聪明可爱活泼的松鼠。
师:你也想跟他一样做一个聪明的孩子吗?那么你就要用好你身上的四件宝,还记得是哪几样吗?好,我们先来用用你的眼睛。
师出示“主”这个词。
师;你知道他的名字吗?你觉得写好它,要注意什么呢?
生:点写在横中线上,竖写在竖中线上。
师:跟着老师一起来写一写。在自己的本子一练写两个,让同桌来评评你写得怎么样?再写两个。
师出示“意”
师:你知道他的名字吗?写他的时候注意什么呢?
生:日的横写在横中线上。
师:他是个上中下结构的字,每个部分写得扁一点,才会好看,试试看。
展示学生写的字,评价后让学生再写两个。
师:你能作主意说一句话吗?
生:小松鼠有一个好主意。
生:我有一个好主意。
------
师:同学们在今天的课堂上表现真不错,来,给自己一点掌声,下次我们再来这里上课好吗?
生:好。
篇8:《阿德的梦》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等奖
《阿德的梦》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等奖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抓住色彩、形状的变化进行景物描写的特点。
2、了解作者通过对日出景象的描绘所表达的独特感受和看法。
3、理解日出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
抓住色彩、形状的变化进行景物描写。
教学难点:
日出的象征意义。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看过日出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刘白羽眼中的日出是怎么样的。
二、简介作者:
刘白羽,现代著名作家。19生,北京人。解放战争期间曾任新华社随军记者。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他两次奔赴朝鲜战场。解放后从事党的文化领导工作,历任中国作协党组书记、作协副主席、作协书记处书记、国务院文化部副部长等职。主要作品有:《五台山下》、《火光在前》、《政治委员》、《红玛瑙集》、《红色的十月》、《芳草集》、《刘白羽散文集》等。
三、学生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全文共8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4)幼时盼望看日出。
第二部分(5—7)痛失两次看日出的机会。
第三部分(8)不经意在飞机上看到日出。
四、再次默读课文,完成读写训练一
日出图观察角度日出时节描写景物色彩、形状变化的句子景物特点
海涅描写的俯视冬季那绯红的……只有山尖分明突出…云雾缭绕
屠格涅夫平视秋季朝阳初升时,……那种暗紫色……柔和明丽
描写的露了露面,……一轮朝日。
日出前:上空游动……暗红色长带。
刘白羽描写的平视冬季日出时:红带在……闪着金光。雄伟瑰丽
日出后:晶光耀眼,……照明了。
五、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提问:“我”为什么爱登高看日出?
明确:日出富有魅力
日落虽妙,不免有萧瑟之感
看日出——看火、热、生命、光明的诞生
提问:作者无缘看日出,就怎么办?
明确:只好读日出:
1、海涅:冬季、云雾缭绕中的`日出。
2、屠格涅夫:秋季柔和明丽中的日出。
齐读两幅日出图。
六、分析第二部分:
提问:作者特意到什么地方去看日出?有没有看到?
明确:两个看日出的胜地
1、在印度的科摩林海角
由于云雾遮住了东方,没看成
2、在黄山狮子林
由于下雨,只得作罢
七、分析文章的主体部分:
提问:作者的宿愿实现了吗?
明确:作者终于“看到了一次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
提问:作者对这次的日出是怎样描写的?
明确:分三层来描写:
日出前——上空游动微明,如同一条狭窄的暗红色长带,带子的上面露出了一片清冷的淡蓝色的晨曦。
日出时——那条红带,却慢慢在扩大,像一片红云了,像一片红海岸了。(突出了景物的动态变化)色彩也由“暗红”变成“发亮”,“一个奇迹就在这时诞生了”,“红得透亮”,“闪着金光”,作者连用两个比喻:“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火箭一直向上冲。”
日出后——“它晶光耀眼,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它照亮了一切,照红了一切。
齐读有关日出的描写。
八、归纳写作特色:
1、映衬、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海涅描写的、屠格涅夫描写的日出图的引用,不管是在色彩上还是在动态描绘上,都为刘白羽描写的日出图作了衬托。
2、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运用,揭示出日出的象征意义。
日出的象征意义,热情地赞美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如朝阳东升,光彩夺目,雄伟瑰丽,正像朝阳那样年轻,富有巨大的生命力,并进而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欣欣向荣、无限美好、如花似锦的今天和明天。
九、布置作业:
读写训练一、二
板书设计:
日出
刘白羽
第一部分(1—4)幼时盼望看日出。
第二部分(5—7)痛失两次看日出的机会。
第三部分(8)不经意在飞机上看到日出。
幼时盼望看日出:日出富有魅力
日落虽妙,不免有萧瑟之感
看日出——看火、热、生命、光明的诞生
无缘看日出,只好读日出
1、海涅:冬季、云雾缭绕中的日出。
2、屠格涅夫:秋季柔和明丽中的日出。
痛失两次看日出的机会:
1、在印度的科摩林海角(看日出胜地)
由于云雾遮住了东方,没看成
2、在黄山狮子林(看日出优胜之地)
由于下雨,只得作罢
不经意在飞机上看到日出:
日出前——上空游动微明,如同一条狭窄的暗红色长带
日出时——红带扩大成红云、红海
暗红——发亮
红得透亮闪着金光
如溶液抛溅,像火箭上冲
日出后——晶光耀眼,火一般鲜红
照亮一切,印红一切
篇9: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要点]
1、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华老栓、夏瑜、康大叔等。
2、引导学生研究性分析小说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抽查三位同学,朗诵分别以《华老栓一家》《夏瑜的故事》《康大叔其人》为题改写的故事。
二、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分析小说的主要人物形象
学生自由发言,然后明确:华老栓是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底层的贫苦人民的形象。他具有勤劳、善良、俭朴的本质,又有着在长期封建统治下所形成的愚昧、落后、麻木的一面。用人血馒头治病,本是一种荒唐可笑的迷信传说,然而他却信以为真,为了买到它来为儿子小栓治痨病,他便不顾深秋黎明后的寒冷,走在黑沉沉的街口“倒觉爽快”,少年似的“跨步格外高远”。当他交出了辛苦积蓄起来的几个钱,在恐惧和屈辱里得到人血馒头往家走时,竟然激动得“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由此可见,华老栓的愚昧无知达到了令人颤栗的程度。
作品中的夏瑜未露一面,作者全从侧面措笔。他出身贫寒,生活困苦,但敢于造封建统治的反,具有革命热忱和顽强斗志,即使被投入监狱,也丝毫没有丧失信心,在狱中继续坚持斗争,宣传“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甚至就义前还要“劝牢头造反”。当阿义打了他,他反而说阿义“可怜”,对其愚昧深表哀痛。最后终于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作者在对血腥屠杀革命者的反动统治表示强烈抗议及对革命志士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高尚品质表示赞扬的同时,更深刻地表达了革命者的牺牲是多么寂寞、多么可悲啊!
作品中的康大叔是封建统治阶级的爪牙,是一个十足的刽子手。进茶馆时,他是突然“闯”进来的,而且进门便“嚷”,显得粗野无礼,目中无人;他的穿着打扮,是披着布衫,“散”着纽扣,腰带胡乱“捆”在腰间,流氓相十足;讲到小栓的病,他说,“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丝毫不顾及别人对“痨病”的忌讳,丑恶卑劣,毫无人性。
三、研究性阅读
研究课题:关于小说《药》的主题
研究方法:1、阅览室查阅相关资料。2、在网上搜索查阅相关资料。
切入角度:1、从分析写作背景入手。2、从分析小说的双线结构入手。3、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
研究形式:分小组讨论并形成观点,然后自由发言。
研究成果:
学生甲:小说主题表现亲子之爱和革命者的悲哀。华老栓和华大妈都将整个的心放在小栓的身上,放在小栓的病上。不惜“一包洋钱”买来“人血馒头”,并神秘地烧制,这足见出老栓夫妇爱儿子的心专到怎样程度。革命者的血也只是为群众增加了微乎其微的“福利”,他们是寂寞的,难以得到愚昧群众的理解和同情。
学生乙:小说的主题在于反映革命者脱离群众的弱点,批判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小说通过用人血馒头治病的故事,在揭露反动统治阶级残酷镇压革命的罪行,热情赞扬夏瑜大义凛然的革命精神的同时,着重对辛亥革命不发动群众和不依靠群众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贫苦群众在长期的封建统治下所形成的严重的精神痼疾,表示了深切的悲愤,提出了只有唤起群众的觉悟,才能进行彻底的社会革命这一重大问题。
学生丙:小说的主题在于表现群众的愚昧落后,暴露国民性的弱点。
学生丁:小说的主题在于歌颂革命先烈的牺牲精神,号召人民不要让烈士的鲜血白流。
学生戊:鲁迅对友人说过:“《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却还要因为愚昧的见解,以为这牺牲可以享用,增加群众中的某一私人的福利。”(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药〉》)鲁迅还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因此小说的主题可表述为: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因群众的愚昧带来的革命者的悲哀;革命者为群众而牺牲了,群众却因为愚昧而吃革命者的血。
学生己:小说《药》直接表现了鲁迅“弃医从文”的主旨。这从小说的艺术结构中可以看出。小说取自生活的素材主要是:仙台学医时看到的关于许多中国人在“鉴赏”日本军人杀害同胞的幻灯片;秋瑾被杀;关于人血馒头治痨病的传统迷信。鲁迅把三者糅合在一起加以艺术概括,设计了一个“城里杀了犯人,还有一个生痨病的人,用馒头蘸血舐”(《狂人日记》)的故事。这故事本身就表现了国民的冷漠冷酷和愚昧麻木。因为作品述及的革命者是辛亥革命家,势必要以辛亥革命作为大背景。而且小说的结构,以华老栓买革命者的血为主线,并正面描写刑场上麻木不仁的人们“鉴赏”屠杀革命者的场面,无疑是为了突出主题。由此可以说,《药》从“死者的悲凉和生者的麻木”中表现人们的麻木不仁和冷漠冷酷,表明了鲁迅“弃医从文”的宗旨:革命的“第一要著”是要改变“愚弱的国民”的精神。
学生讨论后,教师点拨。
明确:甲生说的“表现亲子之爱”是错的。这是只看表面现象,没看到问题的本质。表现“革命者的悲哀”是对的。乙生的说法,可以说在客观上,“揭露革命者脱离群众的弱点”。至于“批判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不合作品实际和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丙生说法对,但只讲了一个方面。丁生说法也对,但只讲了次要方面。戊生的说法相对客观而全面。学生己的观点很有新意,且言之有理,应当鼓励。
四、学生思考并讨论
小说以“药”为题,有何作用?
明确:作用如下:第一,概括情节。小说围绕“药”展开情节:买药―吃药―谈药―吃药后的结果。第二,连接线索。作为“药”的人血馒头,连接了华、夏两家的故事,使明暗两条线索互相连接。第三,揭示主题。落后、麻木的群众享用的革命者的鲜血,不是医治病苦的良药;革命者严重脱离群众的革命,不能疗救中国社会;要医治群众的痛苦,疗救中国社会,必须启发群众觉悟,动员群众起来革命,这才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一剂良药。
五、布置作业
认真阅读小说的语言、行动及环境描写,体味其妙处。
篇10: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本课生字新词,指导书写“名、站”两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小刺猬留下的纪念给大家带来的快乐,帮助学生树立爱护公物、爱护建筑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刺猬留下了什么纪念,为什么它甜甜地笑了?从而感悟小刺猬的纪念的实在意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出示词语:纪念亭子名字应该 台阶周围 旁边五颜六色甜甜地笑
小朋友,这些词语你还记得吗?
指名一行一行读,齐读。
二、感悟纪念
(一)由课题《纪念》引出文中有关纪念的句子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动物们在山坡上盖了一间小亭子,它们都想为自己亲手盖的亭子留个纪念,(板书课题:纪念)齐读课题。
2、故事中的小动物们围绕纪念这件事说了很多话,请你自己读读课文,找出有“纪念”这个词的句子。学生读课文找句子。
3、你找到了哪句?指名交流,相机出示以下三个句子:
小熊说:“亭子是我们建的,我们应该留个纪念。”
小刺猬说:“我在想,留个什么样的纪念才好呢?”
梅花鹿说:“这才是应该留的纪念啊!”
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三句话。
(二)了解小熊等小动物们的纪念(第二自然段)
1、(出示句子)小熊说亭子是我们建的,我们应该留个纪念,(板书:小熊)那么小动物们留下了什么纪念呢?自己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去找一找。(出示第二自然段)
2、组织汇报交流:
(小熊刻名字)你从哪句话里知道的?出示句子:它在旁边的一块大石头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小熊的名字刻在哪儿?教师在“大石头,刻,名字”下加红色的点,并板书:刻名字
(小猴等小动物写名字)出示句子:其他小动物也纷纷在柱子上、座位上和台阶上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其他小动物在哪里写了名字?在“柱子、座位、台阶、写、名字”下加红色的点。(板书:……)
“纷纷”这个词你注意到了没有,(泛红)从这个词我们可以知道小动物们?(没有动脑筋,没有经过思考就跟小熊一样去写名字留纪念)
3、出示图一,看动物们刻名字的图。
小朋友们看,小熊在一块大石头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其他小动物也纷纷在柱子上、座位上和台阶上写上了自己的名字。你能看看图,用“在()写上了自己的名字。”来说一说吗?
4、小动物们为什么要刻下自己的名字呢?
5、小动物们都希望大家一来到小亭子就看到他们的名字,知道这亭子是他们建的。谁有不同的想法?
出示句子:我在想,留个什么样的纪念才好呢?
指名读句子,从小刺猬的想法中你知道了什么?在“好”下加点。(板书:?)
小刺猬真爱动脑筋,它思考要留下一个好的纪念,谁来读好这句话?指名读,(真是一只爱动脑筋的小刺猬呀!)齐读句子。
(二)感悟小刺猬的纪念的美好、有意义(三、四自然段)
1、那么,小刺猬留下了什么纪念呢?(出示三、四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三、四自然段。
2、第二年春天,小动物们又到小亭子来玩,他们看到了什么景象?指名回答。出示句子:啊!-----小亭子更美了。小动物们看到亭子周围开满了------(在“五颜六色的鲜花”下加点。)(出示图二)看!这里遍地鲜花,多美呀!他们还看到了什么?(蜜蜂在花丛中唱歌。)小蜜蜂都飞来了,它们会唱些什么呢?(是谁栽了这么多美丽的花,我要好好谢谢它。在花丛中唱歌真快乐呀!---------)蜜蜂在花丛中唱歌多快乐呀!
他们还看到了什么?(蝴蝶在花丛中跳着舞。)小蝴蝶一边飞一边会说些什么呢?蝴蝶翩翩起舞,多快乐啊!
3、小亭子周围,鲜花盛开、香气扑鼻、蝶飞蜂舞,多美呀!谁能美美地读读这句话?指名读,评议。(你读得真美,仿佛把我们带到了小亭子边。你读得很美,谁能比他读得更美? 老师也想读一读,行吗?)齐读句子。
4、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象,小动物们会觉得怎样?(高兴)为什么?能通过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吗?指名读。
除了高兴,小动物们还会觉得怎样?(惊讶、意外)谁也能读出他们的惊讶?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齐读句子)
5、是呀,此时的小亭子更美了,小动物们来这里玩也会更加快乐了,怪不得梅花鹿会说:出示句子:这才是应该留的纪念啊!齐读句子。
小朋友们,什么才是应该留的纪念呢?(板书:栽花)栽了花,小亭子周围就能开满五颜六色的鲜花;栽了花, 蜜蜂就能在花丛中唱歌;栽了花,蝴蝶就能在花丛中跳舞。这才是应该留的纪念啊!谁能读好长颈鹿的话?让我们再读读上面的句子。(齐读句子)
(指板书)小熊和其他小动物刻名字的纪念应该留吗?
小结:小动物们只想到自己要留个纪念,不顾爱护公物、不顾保护环境,刻下了自己的名字,这样的纪念是不应该留的,应该留这样的纪念:齐读上面的两句话。再读梅花鹿的话。
5、这个美好又珍贵的纪念是谁留下的呢?(板书:小刺猬 )你是怎么知道的呀?点击“甜甜地笑了”变红。为什么小刺猬在一旁“甜甜地笑了”?(小动物们不知道是它留下了这个美好的纪念,给了它们一个惊喜。它看到小亭子更美了,很高兴。 它能带给大家美丽的景象心里充满了快乐。 它为能给别人带来快乐而快乐。)
6、小动物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正疑惑着是谁栽的花呢。当他们知道自己留下的纪念是何等的不文明,看到小刺猬留下的纪念是多么的美好,多么的有意义时,心里会怎么想呢?
7、拓展延伸
师:其实小动物们在山坡上盖了这间漂亮的亭子,也已经给大家留下了一个美好的纪念了。小刺猬栽了花,小亭子更美了。如果你来到小亭子边,你会留下什么纪念呢?
三、指导书写
1、小动物们看到大家这么爱动脑筋,学习这样认真,打算也送给大家一份礼物,谁读对气球上的字,就送给他留作纪念。出示:念 亭 该 周 舞 名 站应
2、出示:名 站 认读生字
谁会当小老师教大家写?你会教哪个?范写
学生描红,练习写字。老师希望你们能把最漂亮的字送给老师留作纪念。
板书: 纪念
小熊 刻名字?
……
小刺猬栽花
篇11: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文本解读:
《养花》这篇课文以朴实的语言记叙了老舍为什么养花,从养花中得到了什么乐趣。课文层次清楚,句和句,段和段之间连接紧密,过渡自然,逻辑性很强。作者老舍虽然是著名的作家,但是他行文语言娓娓道来,简洁生动,明白晓畅,如话家常,让读者感到亲切自然,感情丰富。例如:“摸着门道,花草养活了,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开花,多么有意思呀!不是乱吹,这就是知识呀!”这平常的语言表达出掌握了一些养花方法之后的喜悦,感情充沛,溢于言表。此类语言,课文中比比皆是。文中有几处议论明理的句子学生理解稍困难些,而这又恰恰是老舍在养花过程中的感悟,既可以说是养花的乐趣,也可以说是生活中的情趣、获得知识的智趣和获得真理的理趣。由此处我们可以把作品中心定位于热爱生活、热爱劳动、追求真知真理、积极奋斗的的情感价值观。可见,作者之情、文中的精妙皆在于此,应此,当“重锤猛敲”,细细咀嚼,咬得字根香,嚼出文化味来。
设计理念:
培养语感,穿透语言的模糊性,读出文字背后蕴含的信息,感受语言的精妙;引导价值,走进作家的雅趣,感悟其中的情、智、理趣;引发思考,把结论(文章中心)转化为有价值的问题或活动,落实“课堂真正的主体是思维的主体”这一教学理念;设置阶梯,降低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摘得到。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爱花之情和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情趣、智趣、理趣)培养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情操。
2、培养语感,理解作者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学习作者组材有序、叙事具体、过渡自然的写作方法。
3、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培养语感,理解课文中几处议论说理的句子。
教学准备:
1、完成第一课时学习生字新词整体感知课文的教学任务。2、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互动,练习感觉:
1、动作感觉:师动作演示,生感受烫、酸、冷
2、语言感觉:冰()火()花()蜜()
“千朵万朵压枝低”让人感觉花()
“日出江花红胜火”让人感觉花开得很()
“一枝红杏出墙来”让人感觉花有挡不住的()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让人感觉花开得很()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让人感觉花丛中很()
一、谈话引入,瞄准感觉。
从课前的感觉练习中,我们感觉到,花儿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缤纷的色彩,给了我们丰富而敏锐的感受。自古以来,诗人作家写花的很多,不同的诗人和作家对花的感觉不一样。我们已经读过《养花》这篇课文了,知道著名作家老舍正因为爱花,所以才养花。今天,我们来深入学习《养花》一文,一起来感觉老舍养花的乐趣?(板书)
(设计说明:从动作感觉到语言感觉再到感觉老舍养花的乐趣,这一阶梯式的训练旨在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用心感觉体验。老舍是生活的有心人,才能从养花这一平凡小事中感受到无穷乐趣,孩子们也应该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培养一颗“心眼”去感觉体验,才能发现作家之趣,文章之妙。)
二、导学难段,感觉引路。
《养花》这篇课文写得很细腻,不仔细读还真难找到感觉。请你选择本文中最难理解的一段,和老师一起来找找感觉了,好吗?你认为哪一段最难?
1、这个自然段中哪句话让你感觉到作者爱花?说说你的感受。
2、这个自然段是围绕养花乐趣中的哪一点来写?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设计说明:这两个问题提纲挈领,能统领全文的教学,使课堂收放自如,而不会让人觉得支离破碎。由学生选择“最难理解的一段”,意在做到以学定教,按需施教。通过教学难段、扶学重点词句再到放手自读自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预测:学生可能会选择第四自然段,可展开如下导学:
1、默读本段,思考以上问题。
2、汇报交流,设置思维阶梯引路。
阶梯一老师小时候学这篇文章时,总以为老舍是自讨苦吃,因为他有腿病,还要弄得自己腰酸腿疼、热汗直流,这不是自讨苦吃是什么呢?你能帮老舍找到他养花的乐趣吗?补充:教书作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
阶梯二抓“循环”这个词体会“浇浇这棵,搬搬那盆”与“全家动员抢救花草”感觉有什么不同。
3、读文,女同学读到“胜于吃药”读慢一点,读出轻松悠闲的感觉来,男同学读抢救花草,可稍快一点,读出紧张剌激的感觉来,读出作者的感受来。
(设计说明:要使学生明白老舍爱花之切,必须要深入体会。因此,把老师初学时的感悟告诉学生,把学生注意力引至“以苦为乐,自得其乐”的中心,使学生明白“吃苦”才能成功,“吃苦”才能得到锻炼和调节,总之,吃亏是福。)
三、自学余文,捕捉感觉。
1、用以上那个纲领性的问题自学其他段落。
2、除回答以上两个问题外,各段还需深钻以下几点,并选择第五、第六及第三自然段的最后两句话进行朗读训练:
第一自然段在“只要开花,我就高兴。”处补充:作者简介(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联系下文“像好朋友似的关切他们”“看着一棵好花生病要死是件难过的事。”引导:与花情深,养的不是普通的物,而是宝贵的生命,因此,才如此善待生命。)
第二自然段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花草是怎样自己奋斗的?引导学生想象春夏秋冬四季中花草都对自己说了些什么?这样的花草谁能不爱呢?花草都能自己会奋斗,那么我们人呢?花如其人,由此可推想老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三自然段怎样才能把花草养活?从老舍养花得知识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按规律办事,才能摸着门道,才能增长见识。)
第五自然段“秉烛夜游”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还有哪些也是养花的劳动成果带来的喜悦?
第六自然段a、写乐趣为什么要写伤心事呢?(养花有成功有失败,一个人如果只有成功,那他的生活也就单调无味了,因此失败的心酸苦楚反而衬托出成功的不容易,衬托出快乐的珍贵。失败挫折和成功喜悦并行,才构成丰富多彩的人生。)b、这几天里,全家除了没笑容之外,还怎么处理这些被砸的菊秧的?
(设计说明:每个自然段都有一个思维阶梯,其目的是为了逐步深入体会老舍爱花之切和养花乐趣,挖掘文本的内涵,引导学生透过文字读出文字背后蕴含的信息。每段的问题都很有思维价值,使语言文字的训练做到了以思维为主体。)
四、补充空白,强化感觉。
1、(老舍在劳动中发现了真理,其实我们还可以从他的文章中发现不少真理,继续读下去,你也会发现不少真理的。)
不劳动,就(),这也是真理。
2、你的生活中也有不少真理,联系你的生活说说:
不劳动,就(),这也是真理。
3、养花的乐趣在于“八个有”和“既……又……”之中,但刚才我们读文的时候,绝不止这些,请你补充:
有()有(),这也是养花的乐趣。
(设计说明:这三个问题的补充是为了丰化文本的内涵和丰富学生的认知。如“不劳动,就不能摸彩着门道”,迁移至学生的生活就是“不劳动,就不能得到知识”。“有得有失,这也是养花的乐趣。”文中言已及而意未露之处由学生来补充,既训练了语言和思维,又提高了认知。)
五、引发交际,内化感觉。
老舍爱爱养猫和养花,我们在课文中已经学习过。我有一个学生也爱养小动物、爱养花草,可是他的爸爸却认为会“玩物丧志”,学了《养花》之后,你能帮小明说明他爸爸吗?
(设计说明:设计这个口语交际的话题意在让学生自己总结全文,畅谈老舍养花的收获和学生自己学文后的收获。)
六、联系生活,发现乐趣。
1、读——找到老舍的《劳动最有滋味》和《劳动的开端》认真读一读。
2、写——老舍在养花时用心感受,发现了很多乐趣,真是个生活的有心人。你能像老舍一样,用一颗敏锐的“心眼”去感觉、去发现生活中平凡小事中的无限乐趣吗?请你像老舍一样围绕“乐趣”有顺序地、自然地、具体地把它写下来。
(设计说明:读写不仅是语文课堂训练的重点,而且是课外训练的重点。“语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里“读”训练选择了主题拓展,开阔了学生视野,丰富了认知,让他们在与课文对比中感觉到生存中的劳动乐趣与怡情养性的劳动乐趣的同异。“写”也是同一主题的训练,旨在让学生学习作者用心感受、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并且在感受文本语言的同时学会模仿,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篇12: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复习8个要求认读的生字词,正确书写要求掌握的生字词。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激发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写出来的兴趣。
4、学习泉水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泉水》这篇课文。学生书空课题(板书课题)
2、上节课大家读了课文,还认识了几个生字朋友,请大家把这些生字从生字卡上找出来,和同桌一起大声读一读。读完坐端正。
3、出示生字词(卡片):
哦塔罐杜鹃缝一股清泉脆
指名认读。
生字大家认得不错,上节课,我们写了几个生字,现在,我们把剩下的几个字写一写。看屏幕,你们看这两个字。这两个字都有一个月字,当月字做偏旁时,撇不变,当月字在下边时,撇变竖。
4、大家看课文后边的生字表中,还有一个带月字的生字,是什么呢?请大家在田字格本上把股和脆各写一遍。把杜鹃这个词也写一遍,写完示意我。
5、展示学生写的生字。
二、学习课文
1、初读课文(看书):
⑴过渡:下面咱们来读读课文吧。
⑵你们想怎么读呢?(指名说)那就请你当回小老师,来分配分配吧。
⑶谁能简单地评价一下,这几位同学读得怎么样?你们能把这篇课文读得有感情吗?
2、学习课文:
第一自然段:
⑴看屏幕,这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如果让你读这一段,你会怎么读?(书放下)
⑵我相信,大家在读的时候,能注意到这几点,一定能把这一段读好,自己先练习练习吧。(自由读)
⑶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学生简单评价。
⑷齐读。
第二~五自然段:
⑴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知道了,2~5自然段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呢?
⑵请大家自己读一读2~5自然段,看能不能像第一段那样读出感情。
⑶过渡:大家读得特别认真。下面,我检查一下读书情况。
⑷泉水首先流进山腰的水池。咱们一起来读这一段,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谁能把泉水又多又热情的特点读出来。
⑸泉水又流过山间平地。女生一起读这一段。谁能评价一下?你觉得女生读得怎么样?读这一段时,应该注意什么?谁再来读一读。
⑹泉水流到山坡的果园了,谁愿意读这一段?这一段,我们怎么能读好呢?
⑺泉水很多很多,泉水很清很清,泉水很甜很甜,泉水还很很美很美,怎么能把泉水穿过静静的山谷的这一段读得美一些呢?谁能美美地读一读?咱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吧。
⑻过渡:泉水流过了那么多的地方,她每到一处,都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⑼下面请你从这四个自然段中,选一个你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我们怎么读,能让人家一听就知道你喜欢这部分呢?(有感情,带表情,加动作)你们会加动作吗?
火红的杜鹃花照见了自己美丽的身影,怎么照?
果树大口大口地喝水,怎么喝呢?
画眉鸟在尽情地歌唱,小画眉们,让我看看你们怎么尽情歌唱。
⑽看来大家会加动作了,不过拿着书可不方便啊,谁有什么好主意?下面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一个自然段开始练习。如果能背下来就更好了。
⑾我想请四个同学当代表到前面来领背。谁来领背第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第四自然段,第五自然段。其它同学,如果读到你喜欢的那一段你就站起来,和领背的同学一起读。
激趣写话:
⑴欢快的泉水弹着琴跑下山去,她还会经过什么地方?会遇见谁,说了些什么?想一想,写在课前老师发给你的纸上。
⑵小结:还有的同学还剩一点没写完,下去后把它写完,在咱们的展示台上展示出来,行吗?
第六,七自然段:
⑴(过渡)一股清泉,潺潺地流淌着,在路上他们由一股变成两股,三股……越聚越多,最后他们都朝着一个方向,奔向大海。
⑵我们看课文的第六,七自然段。(出示六七自然段内容)自己先读一读。可以多读几扁,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⑶咱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吧。我给你们配上好听的音乐。
三、指导背诵
课文读完了,你们喜欢这篇课文吗?咱们试着把她背下来吧。你喜欢哪部分就背哪部分。(自由,指名)
四、扩展延伸
1、你们看我这里还有一首写泉水的小诗,你们先自己读一读。咱们来读一读,女生读问的句子。男生读回答的句子。老师还给这首小诗配了曲子,我们来一起唱唱吧。
2、泉水多美呀,回去后,大家可以上网或从课外书上找一些写泉水的文章来读一读。
篇13: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拥有健康向上的情趣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学习老舍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继续阅读老舍的相关文章。
【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拥有健康向上的情趣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搜集关于老舍养花的资料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检测预习
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养花》。
出示课件我会读:
计较 门道 昙花菊秧 大雨倾盆
狂风暴雨 奇花异草 三年五载 秉烛夜游
有益身心 胜于吃药 置之不理 自生自灭
词语盘点中的生词,相信你能读准,我们来开火车认读,好吗?
谁来说说《养花》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师:文中有一句话总写了养花给作者带来的乐趣,是哪一句?
(出示课件2:中心句)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齐读这句话,有疑问吗?(生质疑)
学贵在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其实答案就藏在文章中,我们自己去解答好不好。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巧妙地带领学生完成了知识和能力的迁移,通过质疑,承上启下,起到了较好的过度作用。】
二、围绕乐趣,自主学习
出示自学提示:(课件3)
1、文中哪些句子和词语具体写出了养花给老舍带来的乐趣,勾画出来,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
2、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
3、小组交流一下自己的感悟,并相互补充完善。
哪个小组愿意最先展示你们的学习成果?(随着学生的汇报,课件出示关键句子)
1、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在我的小院里,一到夏天满是花草,小猫只好上房去玩,地上没有它们的运动场。
预设1:从这句话可以体现出作者很爱花,不管花开得大与小,只要花开了,他就极其高兴。从“一到夏天满是花草,连小猫都失去了运动场所。”还可以体现出作者养的花很多,他确实把养花当成了一种乐趣。
预设2:句子中为了体现老舍对花开得大小好坏并不计较,用了一个关联词,“只要……就……”充分体现了养花给予他的快乐。
师:那你能用自己的'的读把老舍养花的快乐传递给大家吗?(生展示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学,自主探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积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小学高年级教学应具有的策略。】
2、我只养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
师引导:文章第一段中说道“我可没有工夫去研究和实验。我只把养花当做生活中的一种乐趣。”所以作者只养些好种易活自己会奋斗的花草。除了抓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也是我们理解句子的一种常用方法。
师:花草奋斗是什么表达方法?(拟人)
师:怎样的花草才算是自己奋斗呢?
预设1:不管天气怎样,都能经历风吹雨打。
预设2:就像桃花心木一样,拼命扎根,努力汲取水源。
师:为什么只养好种易活,自己能奋斗的花?其实,这与老舍的性格有关,他对花草有一个内在的标准,从不追求外形大小、色泽鲜艳,而要自己奋斗。老舍的一生就是勤勉奋斗的一生。
带着对花草及老舍的敬意齐读这句话。(生齐读这句话)
3、我得天天照管它们,像好朋友似的关切它们。
抓住“天天照管”“像好朋友似的关切”感悟老舍对花的喜爱之情。
师:请你想象一下,老舍会怎样照管、关切花草,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
预设1:他会帮花草施肥、锄去杂草。
师:把老舍对花草的关爱用文字读出来吧。(生展示读)
预设2:他还会在花儿受到风雨的洗礼时,鼓励他们,别气馁,一定要与恶劣的环境作斗争,绽放自己最美丽的笑容。
预设3:他会像对待初生婴儿一般轻轻地抚摸他,并在心里暗暗地告诉他:快快长大吧!
师:把老舍对花草的关爱也用文字读出来吧。(生展示读)
师:让我们把老舍对花草的关爱齐读出来吧!(全体学生展示读)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来理解课文,通过阅读感悟,理解文本的内涵,使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不是乱吹,这就是知识呀!多得些知识绝不是坏事。
这是作者学会养花后的自豪之情的流露,养花让老舍长了见识,这就是乐趣。(板书:长见识)
“多得些知识决不是坏事。”既体现了老舍对知识的追求,又体现了他因养花无异增长见识而格外开心。
用自己的读表现出老舍的自豪与开心。(生展示读)
生3:老师,我有补充,“多么有意思”指在养花实践中摸到了门道,花养得很好,是件开心的事。
5、第四段学习汇报
“我工作的时候……胜于吃药。”这句话是说养花付出的劳动,可以使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调节,对身体和精神都有好处,比吃药效果还好。在辛苦中作者了解了劳动的意义,得到了乐趣。
师:这也是作者感谢那些花草的原因。文中的原句是怎样说的?
生如此循环……吃药。(读文中原句)
理解“如此循环”的意思。文中能具体说明如此循环的句子是哪一句?
师:作者两次提到了“腰酸腿痛、热汗直流,”你从中体会出了什么?(养花很不容易,太辛苦了。)
师:只有苦吗?
养花虽辛苦,但苦中也有乐,保护了花草,再苦再累也不觉得是什么。(板书:须劳动)
师:累得“腰酸背痛,热汗直流”作者不但没有抱怨花草,反而还说——(出示句子,生读:这多么有意思呀!足见作者把养花当成了一种乐趣及对劳动的热爱。板书:热爱劳动)
师:“不劳动,……吗?”这是什么句?(反问句)
谁能将它改为陈述句?这句话说明什么道理?
预设 1:劳动可以创造一切。
预设 2:幸福生活是劳动创造出来的。
预设3:人活着就应该劳动。
师:老舍在劳动中发现了真理,其实我们还可以从他的文中发现不少真理。
出示课件:不劳动,就( ),这也是真理。
预设1:不劳动,就(不能摸着养花的门道),这也是真理。
预设2:不劳动,就(不能获得知识),这也是真理。
师:我们的生活中也有不少真理,联系生活,再说说。
预设1:不劳动,就(会一无所获),这也是真理。
预设2:不劳动,就(无法生存),这也是真理。
预设3:不劳动,就(会被社会淘汰),这也是真理。
合作读这一段,男生读黑色字显示的劳动部分,女生读红字显示的感情部分。(课件出示这一段)
6、第五段学习汇报
师:五段共三句话,从每句话中找动词提炼小标题。(夸花、看花、赠花)
师:在夸花、看花、赠花中享受,有花有果、有香有色,多么令人愉悦!
(板书: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师:养花给老舍带来了快乐也带来了伤心,老舍却说伤心也是一种乐趣?你们同意吗?(同意)板书:乐趣
不介意你们做老舍的代言人,让我现场采访一下你们吧!
预设如下:
师:您在养花中有伤心事吗?
生:有,今年夏天就有这么一回。三百棵……一百多棵。
师:当时,您有什么感受?
生:非常伤心,我们全家几天都没有笑容。
师:既然很伤心,你觉得有乐趣吗?
生:有,毕竟高兴的时候多,伤心的时候少。
师:那次菊秧被砸死后,你是怎么处理的?
生:菊秧被砸死后,我们收捡了残砖破瓦,却发现有一些经过拯救还有活的希望。于是,我们把那些菊秧小心地移入盆中,后来,他们果然活了,还开出了美丽的花。
师:您的心情怎样?
生1:当时我很激动。
生2:有一种失而复得的欢喜。
生3:有一种失败后成功的喜悦。
师:其他同学有过这种乐趣吗?
生:我以前养了一盆紫罗兰,花盆不小心从阳台上掉下来打破了,花也好像被砸死了,我伤心了好几天,可过几天去看时,它竟然开了花,我开心极了。
师:是的,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更有乐趣。
(板书:有喜有忧,有笑有泪)
齐读文章的中心句,看着板书齐背中心句。
师:花好人喜,花毁人忧,将花的好坏与人的情感联系在一起,从中可看出老舍爷爷一家对花的喜爱之情。生活是多彩的,即便是一时的失意也是生活中一次宝贵的经历,回想起来同样乐趣无穷。我们所要向老舍学习的还有他对生活的一种热爱。(板书:热爱生活)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来感悟文本,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来体验情感,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理解课文,这正是我们高年级教学所必须的策略。】
三、感悟表达:
我们知道老舍先生被誉为语言艺术大师,他这篇文章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预设1:采用了拟人的表达方法,如:地上没有他们的运动场,养些会奋斗的花草,把花当作人来写,很生动很形象,给予了花人的感情色彩。
预设2:语言很简练。如在结尾仅用了24个字,就将养花的乐趣概括的全面而且准确。
预设3:老师的语言朴实无华。
作家巴金曾这样评价老舍先生写的《养花》一文。(出示课件)
文笔质朴无华,如水银泄地般地流畅,又像唠家常似的娓娓道来,浅显易懂。
这是我们今后在习作中要向老舍学习的地方。
【设计意图: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对花充满了爱意,但文中没有直接说“多么美丽,多么可爱”这类空话,却把爱花的感情流露于字里行间。这位语言大师的艺术风采值得欣赏和借鉴。】
四、推荐阅读:
1、《劳动最有滋味》
2、《劳动的开端》
【设计意图:所选推荐阅读的书籍,是对这一课的延伸,也让学生继续走进老舍,感悟他文字的朴实与表达的深刻内涵。】
五、作业超市:
1、选择一种喜欢的花草写一篇短文,要写出这种花草的特点和你为什么喜欢它。如果你养过花,也可以写写自己的感受。
2、选择别人夸花,全家骄傲;昙花开放,约朋友共赏;花分根了,赠给友人中的一个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写一写,体会养花乐趣。
【设计意图:通过作业超市的练习,使阅读与写作达到了有机结合。】
【教后反思】
本课教学我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互动对话是最关键的板块。这个板块融阅读、理解、感受、体验、表达于一体,是学生的语言实践与情思激发共融互促的过程。这个过程展开的充分与否、到位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对“养花乐趣”的感悟程度。纵观整堂课,容量很大,学生学得兴味盎然,让我很享受。看来,备课充分、解读教材到位是上好课的关键。
篇14: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前两行词串
2会写红花水
教学过程(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后两行词串
2、会写火、山、木、马
教学过程:
一、复习前两行词串
1、导语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一起游玩了————公园(教师手指黑板引导学生齐说)
2、复习前两行词串的读音
(1) 你们都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呢?哪个小朋友能上来指着图画说给其他小朋友听?
指名2—3个学生回答
(提示句式:来到公园,我看见了——————)
(2) 你们喜欢这些美景吗?
就请小朋友带着喜欢的心情把前两行词串读一读、
3复习生字:小、红、花、水
(1) 过渡:公园美景大家记得不错,那四个生字还记得吗?
(2) 打开公园游览图(一张画着课文插图的纸,在景物与游乐项目的旁边有一个空格前两行学过的词语除“小红花水”外出示在空格中),看看图上景色的名称写完整了吗?
如果没有你们能互相合作把它补充完整吗?
(3) 写的时候注意笔顺、笔画
(4) 小朋友写得真不错,看来上节课你们学得很扎实, 我们一起来表扬自己、
二、新授后两行词串
1、过渡:其实,公园里不但景色美丽,还有很好玩的儿童乐园呢、你们想去玩一玩吗?
好,老师答应你们,只不过有一个小小的要求:你们要把这些游乐项目的名称说准确,行吗?
2、新授后两行词串的读音
(1)在儿童乐园里,你看见了哪些游乐项目?谁能上来指着图画告诉大家?
(2)老师发现有两个游乐项目的名称很难念,你们能把它念准确吗?
师:(拿下“转椅”或“荡船”词卡)谁已经认识了?
生:我已经认识它了,它叫“荡船”。
师:你能做小老师领着大家拼读吗?
生:d—ang 荡,ch—u—an 船。
师:船是一个什么音节?
生:三拼音节。
师:读三拼音节时要注意什么?
生:声轻介快韵母响。
师:请小朋友牢记这个拼读规则,再把船拼一拼。
(指名开火车拼读)
(以此法学习其余五个词语)
(3)去掉拼音后,小朋友还会认得刚刚结识的那些好朋友吗?
(开火车读不带拼音的词卡)
(4)看来,小朋友的确认识这些新朋友了,看,这些新朋友正排着队等我们呢,我们一起
来读一读。
3.巩固后两行词串的读音
(1)好玩的东西这么多,你最喜欢玩什么呢?
请小朋友打开公园游览图,拿出小照片,把它放在你最喜欢的游乐项目上,然后告诉你的同桌:你最喜欢——————,你是怎么玩的,玩的时候感觉如何?
(2)哪个小朋友能把自己的照片带上来告诉其他小朋友呢?
(3)老师觉得小朋友真幸福,有这么多的游乐项目供你选择,可是你们知道吗?在山区有许多小朋友连公园也没去过,更别说游乐项目了,你们愿意把这些好玩的东西介绍给他们吗?打开公园游览图,拿出剪刀,胶水,及词条把图上游乐项目的名称标好。
(4)山区的小朋友如果看见了这幅公园游览图后,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5)公园又美丽又好玩,我们再一起把课文读一读
4课内延伸
(1)过渡:读得真好啊,你们愿意到公园去玩吗?
(2)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找到好朋友一起玩,还可以上来跟老师一起玩。
录音机里播放欢乐的音乐,老师领着几个学生在上面玩,其余学生与自己的好朋友一起玩。按照后两行词串的顺序模拟玩时的动作,一边玩一边说:“转移转转转(小朋友手拉手转圈),小火车呜呜开(一串小朋友排成队作小火车),注意我们快要钻山洞了(两个小朋友手拉手做山洞,其于小朋友作火车开过去),钻出了山洞玩滑梯(用手势表示),一滑滑到荡船边(两个小朋友手拉手荡过来荡过去)骑上小木马,小木马驾驾驾。”
(音乐停,老师说:“小朋友,玩累了吧,回位子休息。”)
(3)小朋友,公园好玩吗?想到真的公园去玩吗?
那老师答应你们,可是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如果小朋友能把这四个字写好的话,老师就一定带你到真的公园去玩。
三.识字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火”
(1)指名开火车读
(2)这个字经常和那些字交朋友成为词语?
指名学生给“火”字扩词
(3)这个字的笔画中有我们没有学过的吗?
没有
那谁能说说这个字的笔顺?
如果学生说对则加以表扬并让其他小朋友跟他说笔顺。
学生开火车书空并唱说笔顺
(4)老师在田字格中范写,边写边说清楚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在书上描红,老师巡回指导
2.出示生字卡片“山”,“木”,“马”,教学方法如上。
[课堂教学思路]
这篇识字课文以词串的形式将公园的景物与设施介绍给小朋友,在设计教案的时候,我便着重考虑如何让学生既扎扎实实的认识表示公园景物的词语又能切身感受到公园的美丽与有趣。基于此,在教案中,我采用的是“复习资料——新授——巩固——拓展”这一循序渐进的课堂教学模式;并用上了“公园游览图”,“把照片放在你喜欢的游乐项目上”,“在模拟公园中玩一玩”等活泼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新知,体会公园的乐趣;我十分注重课堂参与的情况,指名回答问题及开火车时面广量大,让班上50个小朋友人人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人人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篇15: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抓住中心句,联系上下文,体悟其真正内涵。
2、运用课文语言练说,以内化语言,强化感受。
3、分角色朗读,读出体会和感悟。
4、联系自身情况,谈谈感受。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点明中心句。
1、题目“军神”是从哪儿来的?
2、把沃克医生说的话读一读。
二、理解中心句
1、齐读。
2、有几句话?
3、指导朗读:体会一下该怎样读?
三、联系上文内容,体会内涵。
1、沃克医生怎么知道刘伯承是一位军人的呢?哪一节写的?(生边默读边思考)
2、分组朗读第一节。师读旁白,生体会镇定。
3、沃克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呢?我们分别从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来体会朗读。
4、手术前,从哪儿看出刘伯承是“军神”?
生边默读边练说:手术前,刘伯承坚决______,坚定认为能_____,行为也很________!
追问:他为什么坚决不愿意使用麻醉剂?
5、分角色朗读第2节,体会坚决。
6、手术中,从哪儿看出刘伯承是位军神?生边默读边划重点词边练说:手术中,连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都_____,可刘伯承______,一条崭新的床单竟然被他______。
追问: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为什么双手微微发抖?联系下文说说。
“一条崭新的床单竟然被他抓破了”,你可以从中体会到什么?
7、男女生分角色朗读:女生读出沃克医生担心、紧张的神态,男生读出刘伯承忍受剧痛的坚强。
8、过渡:沃克是在什么情况下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同学们轻声读第5节,然后回答。
练说:沃克问刘伯承_____,刘伯承笑着说___。在这种情况下,沃克称刘伯承为________。
9、想象一下,沃克这样喊时脸上会露出怎样的神情?哪个词语告诉我们这一点?
师点拨:失声喊道,不由自主地喊起来,人只有在惊讶到了极点的时候才会这样喊。
10、师述:是啊,手术中不用麻醉剂能忍受剧烈疼痛的病人沃克医生也许碰到过,但能一刀由一刀数清刀数的病人沃克医生在此之前绝对没有碰到过,所以他才会惊奇到极点。同学们想想看吧,一刀,一刀,又一刀,72刀啊,该要忍受多长时间的剧痛啊!沃克医生担心他会晕过去,可他数得清清楚楚。这需要多么坚强的意志啊!这种意志超乎寻常,不可思议!常人是绝对、绝对做不到的。
练说:刘伯承爷爷,你的意志_________!真不愧是_____!
11、分角色朗读第四节。
四、总结:最后,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刘伯承这位军神超乎寻常的顽强意志吧!
欣赏配乐朗读,激情跟读。
五、作业
写写读后感。
[评析]
语文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充满生命活力的对话过程。教师深入钻研教材,领会文章的思想、情感、内涵;深刻认识学生,把握学生的基础、态度、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富有个性的教学设计。通过品词析句、表达训练、朗读指导,用教师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用文本的情境塑造教学的情境,展开动人心弦、情味浓郁的教学过程,不仅达成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使“军神”的形象和教学的情景印到了学生心灵深处。这不正是我们语文教学所孜孜追求的目标吗?(万小强)
篇16: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小学语文第五册22金子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和新词。
3、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财富。
重难点:
揭示文章主题,理解课题“金子”的含义。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悟出课题“金子”的含义。
课前准备:收集劳动致富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听写词语。
2、回忆段落划分,并说说大意。
教师相机用小标题的形式板书:淘金无获;培养鲜花;实现梦想。
二、精读感悟,领会题目的含义
1、指读第一段,彼得去挖金子时他的心情怎样?后来心情怎样?
(彼得跟随淘金者一起去淘金,满怀希望,一心想发财,结果“一无所获”,由“高兴到扫兴”。但彼得不甘心,买地淘金,依然一无所获,满心的希望化成深深的失望。)
2、自读第二段,彼得本要离开,是什么使他留了下来?为什么?
(1)、一场大雪使彼得留了下来。
(2)理解彼得所看到的情景。
(3)抓住“若有所悟”理解彼得的一番心理活动。
(彼得本来上想通过淘金来致富的,可这里没有金子,但肥沃的土地也是一种财富,在上面种了花,不怕吃苦,同样可以致富。正是这样的美好的前景,使彼得看到了希望,而留了下来。)
(4)从“全部精力”和插图中彼得挥洒的汗水,可以看到彼得会成功的。
3、齐读第三段,体会彼得的话。
(1)“不无骄傲”就是很骄傲,很自豪。“不无”起强调作用。
(2)“真金”并不是真的金子,而是“财富”或是发财致富的方法。
(3)“唯一”:只有一个,指这是最好的办法,别无他法。也是彼得是众多淘金者中唯一留下的,唯一致富的人。
(4)彼得付出辛勤劳动后种出来的鲜花使他实现了致富的梦想。可见,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获得财富。
三、小结板书,总结全文
1、可让学生结合板书复述课文。
2、着重理解“真金”的含义。
3、只要勤奋耕耘,任何土地都会奉献给你所渴望的“财富”。
板书设计
22金子
淘金无获、培育鲜花、实现梦想
金子就在地里
辛勤劳动
篇17: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复习巩固汉语拼音,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通过朗读培养想象力,通过想象力培养创造力。
给学生以美的教育,让他们不但可以发现美,而且能够创造美。
教学重、难点:
识记字词,注意汉字的形体美。
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品读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PPT课件,自制冰花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课程:
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出示词语:
看见 玻璃 窗子 结了 冬爷爷 牡丹
指明读,及时纠正。
(字词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开始,指导学生读好词语,并把词语的含义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这些都为今后的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上节课,我们已经去看了冰花,想一想,课文第一段告诉我们冰花是什么样子?
(板书:晶亮 一朵朵)
过渡:冰花到底于多美呢?快把课本打开,自己阅读第二段。
品读重点,感悟美丽
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二段,然后想想,哪句话比第一段更细致的描写了冰花的样子,用铅笔把这句话划下来。
师:谁来说说:哪句写出了冰花的样子?
大家和他画的句子一样么?那就一起来读一读吧!
老师想现场采访一下,你觉得这样的冰花怎么样?
指明朗读。请大家想象“美”的感觉。
(实现有效课堂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关注学习方法。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有机渗透学习方法,运用于实践,非常必要。)
师:他读的怎么样?谁做评委来说说?指明读。
师:我们现在来进行一场比赛,看看是男生读得好还是女生读得好。
师:听了你们读,老师也想试试,给我一次机会好么?(师范读)
学生评价。老师会永远记得你们的鼓励的。知道老师是怎么练好的么?我就是一边读一遍想象,把想到的读出来。
我相信你们集体的力量会更大,大家一起试一试,一定会比老师读得好。齐读课文。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等环节,拓展阅读空间,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品读,也就是让孩子在愉快的读书中尝出味道的过程,虽然他不知道他所品的东西有什么营养,但是只要他去品,他就已经摄取了营养。有了过程,目标也就轻松地达到了。)
这么美丽的冰花,昨天晚上还没有,今天早上却开在了玻璃窗上,小童是什么心情呢?他会怎么对妈妈说呢?
当他又惊又喜地突然看到冰花,忍不住在心里赞美冰花————(引读)啊,真漂亮!
创设情境,培养语感
小童真幸运,看到了那么漂亮的冰花,我们要是也能看到该多好啊!想不想看?(想!)我可以帮助你们实现这个愿望。
师播放音乐《鲁冰花》,教师在黑板上贴出提前准备好的冰花图片。
我看到你们和小童一样的开心呢!
引导背诵:
当你们清晨醒来,看见玻璃上结了————
我就是你们的妈妈,此时你们会惊奇地喊-------啊,真漂亮!它像( )像( )( )洁白。
(新课标对阅读有了新的定位,阅读要“注重情感体验,有效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利用教材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想象,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中,不失为一种训练儿童语感的好方法。)
篇18: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生字,会写“旗”字,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在读中想想画面、体会欢乐、喜庆的气氛。
3、愿意通过朗读表达对祖国的爱,加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正确读写生字词,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 在读中想象画面,体会欢乐、喜庆的气氛。
2 读出感情,读出层次。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直入课题,复习旧知
1、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九课——欢庆。
师:大家把右手举起来,和老师一起写题目,师板书
“欢”字注意“又”字的捺变成了一个长点。
“庆”字最后一捺写出笔锋。
生:书空
师:欢庆的心情是怎样?
生:快乐,高兴的
师:带着快乐、高兴的心情再读一遍课题。
师:上节课同学们都和生字词交上了朋友,还认识它们吗?(认识)
自己读读,准备开火车。
(自由读)
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
“我的火车就要开……”
出示词语:献上 洁白 祖国 奏起乐曲 欢乐 旗帜 十三亿
师:大家发现没有,有个字是多音字,是———乐。
出示词卡:欢乐 读。乐还可以组什么词?(欢乐、快乐……)
乐曲 读。乐可以组哪些词?(音乐、乐章……)
师:孩子们把词语读得真准,字也一定能读准。是不是?(是)
每个字读两遍。(齐读)上节课我们写了七个生字,这节课我们学写——“旗”
课件把“旗”字变色。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注意“方”的笔顺,怎么写?让生说。“其”是两横、卧人不要写掉。)
现在看看老师是怎么写这个字的,右手食指竖起来,和老师一起写。
师板书。师说笔顺,生跟说。
生:书空
师:现在大家翻开课堂本。把字写两遍,注上拼音。写字的时候做到“三个一”。
生:书写。
师:巡视,注意学生坐姿、写字姿势是否正确。
评价语:这个同学写完了,手举得端端正正。
展示学生作业。
评价语:字迹清晰、工整、写到田字格的正中。
师:还有哪些同学也这么好?暗示举手。
这么多同学都写得好,你们的进步真大!
相信你们也能把课文读好。
2、看图片,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从1949年十月一日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此,十一就成了祖国妈妈的生日。59年来,每年的这一天,祖国妈妈的孩子,都会共同欢庆这个美好的日子,现在,让我们共同去重温一下这普天同庆的幸福时刻。
多媒体展示:仪仗队、礼花、老百姓载歌载舞的场面。
师:人们扭起秧歌、舞起长龙,迎接祖国妈妈的生日。
天安门前人如潮、花如海,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北京的夜晚灯火辉煌、流光溢彩。
全国人民共同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
师:这些图片怎么样?
(很美、很热闹)
师:从你们的欢呼声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对国庆的热情,现在,大家把这热情带到课文里去,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比比谁读得最流利。
二、理解、朗读课文。
1初步感知,质疑问难
师:抽学生读,检测朗读情况。(评价,正音)
师:想听老师读吗?
生:想。
师:好,请大家一边听一边思考,诗中都写了谁在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师朗读。
生:田野 枫林 蓝天 大海 孩子
师:相机板书
师:对,她们都在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现在请你们齐读课文,看看你还能读懂些什么?
(生齐读)
师:孩子们,你们又读懂了什么?
模拟回答:
(1) 我读懂了十三亿孩子在欢庆十月一日——国庆节。
(2) 我读懂了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
(3) 我读懂了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这是一个比喻句。
(4) 我读懂了旗帜就是旗子。
(5) 我读懂十月一日是国庆节。
(6) 我读懂了十三亿孩子是指全国人民。
2、理解第一句,指导朗读
A师:你们说得真好!孩子们,诗的第一句写了田野、枫林、蓝天、大海欢庆祖国妈妈生日的场景。老师还找了些图片呢,想看吗?(想)这些图片怎样?(很美)
请大家一边看图一边美美的读一读,把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多读几遍。(自由读)
B模拟教学:
a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
师:哪些孩子喜欢第一句?(举手)请一个孩子来读一读,展示展示他朗读的本领。
师:你读的时候眼中仿佛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丰收的果实,看到了稻谷、高粱、梨子……)
师:能用我们学过的诗句来描述一下吗?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师:听到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也来到了这丰收的田野,老师都想和你们一起读了,好吗?(好)
老师读前半句,你们读后半句。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
师:孩子们,你们读得真好!能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还联想到以前学过的诗句,读得非常有感情!老师相信你们能用这种方法朗读好后面的诗句。
b枫叶举起火红的旗帜。
师:哪个孩子想来读第二句诗?
(生读)
师:你读这句诗看到了什么?
(火红的枫叶)
读这一句你们想到了哪句古诗?
(霜叶红于二月花。)
师:被霜打过的枫叶漫山遍野,火红火红的,这就是枫林举起的——(旗帜)
师:一起读读这句诗。起——
c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
师:谁愿意来读读第三句?
(生读)
师:蓝天里白鸽自由地飞翔,像一支动人的舞蹈,白鸽象征着什么?
生:和平
师:这和平的使者在蓝天里自由飞翔,它们会给祖国妈妈送上什么祝福呢?
预设一:生直接说出来。
(祝福祖国妈妈生日快乐。
祝福国庆节快乐。
祝妈妈繁荣昌盛,更加美丽。
……)
预设二:生说不出来。
教师引导:祝福妈妈生日快乐……
师:祝福的话要读得亲切一些,带着对祖国的祝福齐读这句诗,可以加上动作。
女生准备——
读得太有感情了。
男生读——
读得很棒!
d大海奏起欢乐的乐曲。
师:谁愿意向第四句发出挑战?
(多抽几名生读)
评价语:声音真洪亮!
读得真流利!
师:听,大海正弹奏着欢乐的乐曲。——
课件:短暂的波浪声
师:你说说大海可能弹奏什么乐曲呢?
生:欢乐的歌。
师:祖国妈妈的生日他会唱什么歌?
生:《生日快乐》歌。
《国歌》。
……
师:大海在祖国妈妈的生日献上这么多欢乐的乐曲,我们小朋友也来快乐地读一读。四个大组比赛,看哪组读得最有感情。
一大组准备,大海奏起——(师手示意二 三四大组轮读)
D师:大家读得真有感情,把诗句连起来读还能读得这么好吗?(能)
试一试,抬头挺胸,坐端正,声音才好听。
(生读)
3。第二句理解、朗读。
师:同学们,这几句诗描写了金秋十月,果实累累、红枫似火、白鸽齐飞、海涛阵阵的欢快和喜悦场景,是因为什么节日的到来?(国庆)
齐读课文最后一句。
课件出示:十三亿孩子
欢庆这美好的日子,
十月一日——
祖国妈妈的生日。
师:祖国妈妈的十三亿孩子是怎样欢庆这美好的日子呢?
生说。
预设一:只有小孩
师:十三亿孩子仅仅指我们小朋友吗?来看一看。
预设二:孩子们说得真好,我们一起来看看祖国妈妈的孩子是怎么欢庆的?
课件:小朋友 叔叔阿姨 爷爷奶奶 的欢庆图片
师:你们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生说)
师:对。同学们,不管是老人、青年、还是小朋友,不管是工人、农民、还是解放军,不管在大陆、香港、还是国外,所有的中国人都是祖国妈妈的孩子,都在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
师:带着欢庆、喜悦的心情,齐读最后一句。
(生齐读)
4。全诗背诵,情感升华。
师:孩子们,你们今年几岁了?
(七岁、八岁)
对,你们有的七岁有的八岁。我们的祖国妈妈已经59岁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祖国妈妈这59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出示幻灯片:开国、香港回归、神州6号、奥运、神州7号
注:每幅配上时间,解说。
师:看到亲爱的祖国妈妈取得的辉煌成就,你们高不高兴?
生:高兴!
师:自豪不自豪?
生:自豪!
师:那我们带着这种高兴自豪的语气齐读全文。配乐朗读。
生:看书齐读。
师:大家读得真有感情,谁能来背背这首诗?
(生个别背)
评价语:背得真流利。
真有感情,还带上了动作。
师:谁还愿意来?(生举手)全班起立一起来!
三 拓展提升
师:背得真投入!孩子们,田野献出果实、枫林举起旗帜、蓝天飞着白鸽、大海奏起乐曲,我们应该献出什么呢?让我们献出一首最美的诗给祖国妈妈。
一二大组读1、3、5、7行,三四大组读2、4、6、8行。最后两行全班齐读。
起——
我爱 祖 国
我爱万里长城,
我爱小河;
我爱五星红旗,
我爱白鸽;
我爱红领巾,
我爱花朵;
我爱爸爸妈妈,
我爱老师同学。
你要问我最爱什么,
我最爱我的祖国!
师:通过你们朗诵,老师感受到了欢庆的气氛,感受到了你们对祖国妈妈的热爱,相信祖国妈妈也很爱你们。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篇19: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感情的朗读课文,将课文形象化。
2、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二、教学重难点:课文中对哈默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和对镇长杰克逊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一)导语渲染,创设情境
师:一个寒冷的冬天,南加州沃尔逊小镇上来了一群逃难的人,谁能描述一下他们是怎样的?
1.“面呈菜色”什么意思?一个面呈菜色的人,平时可能大鱼大肉吗?那么他们吃的什么?
2.他们不仅吃不好,一路上,他们翻山涉水,经历了很多困难,他们可能遇上了什么困难呢?
(也许曾遇上狂风暴雨,也许曾碰到可怕的大风雪)
3.看到这群可怜的人,沃尔逊人热情的地招待了他们,逃难的人们是怎样做的?(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出示句子,理解狼吞虎咽)
(二)、师生对话,深入文本
1.就在所有的人都狼吞虎咽的时候,有个人却例外,因为他有尊严。自由读一读课文的2—5自然段,从哪儿体会到年轻人有尊严。(自由读,划句体会)
2交流
(1)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与众不同 饥饿不堪、身体虚弱、急需食物充饥)
尽管饥饿折磨着年轻人,可他_________________,因为他有__________________。
齐读句子
(2)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
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失望杰克逊大叔没有派活儿给他;年轻人非常需要食物;做人的尊严战胜了饥饿)
(3)“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
尽饥饿折磨着年轻人,可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总结:这是一个饥寒交迫但不失尊严的人,面对沃尔逊人的款待仍不失尊严的人。他时刻牢记不能不劳而获,要用劳动去换取食物,这就是尊严。
3、师:所以年轻人在为杰克逊大叔捶背后,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可是,这和其他逃难者的那种“狼吞虎咽”地吃含意一样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出示有关句子:
1)这些逃难的人,显然很久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2)年轻人在为杰克逊大叔捶背后,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前者连一句感谢的话都顾不得说,说明他们实在是饥饿至极;后者同样饥寒交迫,即使在再困难也不忘要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食物,这样才吃得心安理得,吃得有尊严,吃得坦然。)
三、尊严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面子,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自尊心,一种价值观,一种责任感,是一种不依附于他人自立于人世的奋斗精神。它是人生至高无上的精神瑰宝,难怪杰克逊大叔说他是个富翁。(出示句子,读句子,谈体会)
★ 六年级语文教案8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推荐19篇)】相关文章:
第一学期综合组教研计划2022-11-02
舞蹈教师个人总结范文2022-11-29
教研组工作报告2022-10-08
教师语文学科个人总结2022-05-07
初中综合组教研计划表2022-06-29
初中综合组教研组校本教研计划2023-03-07
“我身边的好教师”优秀征文精选2023-05-12
学年度第一学期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2023-11-21
教师教育个人实习总结2022-07-31
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2022-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