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借书》第一课时说课设计之一

时间:2022-10-31 07:55:13 说课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周总理借书》第一课时说课设计之一(集锦14篇)由网友“苹果开绿色的花”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周总理借书》第一课时说课设计之一,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周总理借书》第一课时说课设计之一

篇1:《周总理借书》第一课时说课设计之一

《周总理借书》第一课时说课设计之一

一、说教材

小学五年制第四册第六单元中的四篇课文写的是革命领袖或科学家的故事,据大纲要求,主要任务是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周总理借书》是这个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记叙了周总理在大雨天到北戴河图书馆借书读的故事,赞扬了周总理严格遵守制度的品质。初步培养学生遵守制度的自觉性。由于学生在第三册学过一篇写周总理的课文《一束鲜花》,对周总理的事迹、丰功伟绩已有一定的了解,现在学习本课可增强学生尊敬、爱戴周总理的思想感情。

本文主要是通过人物对话形式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其中句式“请问……有没有……”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同时,本文几个名词性词语组词方式较有规律。应该着重指导学生学习积累。

课文的插图也是教材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配有一幅插图,画的是周总理撑着伞,带着笔记本到图书馆借书,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第三段的。但是这里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画面上色彩明亮(便于学生观察),但容易被学生误解为白天去借书,教师需加以说明,方利于学生领会周总理不管天黑路滑冒雨来借书的精神。

二、说教材处理

根据二年级儿童年龄特征、认识水平,以及我对本课教材的理解,我把本课教学时间安排为两课时。第一课时,指导预习,读通课文,初步了解内容,学习1、2段中的生字词语及其内容;第二课时,学习第3段中的生字词语及其内容,完成其他练习。

现就第一课时教学作如下设计:

三、说教学目标

1.学会“图、馆、值、册、济、阅、览”8个生字,理解“图书馆、读者、值班室、管理员、阅览室”5个词语。

2.仿效例句,根据指定内容,用“请问……有没有……”这种委婉的语气说话、写话,能有感情地朗读第2段中的对话。

3.初步感受周总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制度的品质。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教学大纲精神,5个词语和1个句式的学习是本课时教学的重点。

难点:本课生字同时出现了“馆”、“管”这两个音同形又近的生字,对于观察力不太好的二年级学生来说,区别这两个生字的形与义成了本课教学的难点。再者,我们温州地区农村学生普通话基础比较差,而且平时用方言说话也较粗鲁,因此,要把“请问……有没有……”这个那么礼貌、那么委婉的句式训练成为学生的主体口语,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具准备:《世界地图册》一书、幻灯片若干、生字卡片等。)

五、说教法

在教学生字词时,采用归类法、直观法、比较法等:句式训练时,采用迁移法;讲读课文时用情境教学法、导读法;一些比较花时间的问题,用讲授法。

六、说学法

学生自学课文时,采用自学法;在自学字形时,用讨论的方法,同时又用加一加,变一变等具体方式记字形;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时,采用读读、想想、划划、写写的方法;在巩固生字时采用练习法。

七、说教学程序

(一)承前启后导新课。

学生在第三册时学过一篇写周总理事迹的文章,为使新旧知识取得联系,又能引入对本文的学习,设计导语如下:

小朋友们,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一生有许许多多的事迹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歌颂!谁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学习的《一束鲜花》这篇课文写的是他的什么故事呀?

(二)启发设疑解课题。

1.启发

小朋友,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提出一系列问题:周总理在什么情况下借书?为什么要借书?借什么书?向谁借书?怎样借书?书借到了吗……

安排这个教学环节,一是培养学生看到课题,思考课文内容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二是制造悬念引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2.设疑

在肯定了学生提出这一系列问题后,我又有意设了一个小小的疑窦,使学生产生“愤”、“悱”的心理状态,激发探求“谜底”的欲望:我们新中国的总理,一个令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爱戴的总理,他日理万机,他要借什么书的话你觉得容易吗?那么他是怎么做的呢?说明了什么?

---------------------------

(三)引导自学练双基。

1.自由读课文(出示要求,使学生自学时有序可循)

要求:(1)标好课文有几段,想想课文写周总理是怎样借书的?说明了什么?(2)自学生字词,读准字音,想想意思,讨论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2.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

(1)字形:

用加一加、变一变、会意等方法,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册”可用会意法记字形,“馆”、“管”的区别是难点,可用比较法。

(2)字义:

A.本课的词语组词方式比较有规律,可让学生用归类法学习词语,加深理解。

a.这些词语中表示人物名称的词语是哪几个?(点出“馆”大“室”小概念上的区别)

b.联系实际理解后扩词:宾馆、旅馆、文化馆、展览馆、教室、会议室、

篇2:《周总理借书》第一课时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周总理借书》是省编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通过叙述周总理在北戴河图书馆借书的故事,赞扬了他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制度的品质。这种品质主要表现在他和小王的对话中,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话的朗读,这也是本课的一个语言文字训练点,要引导学生学会用请问,有没有说话写话,使学生明白说话要有礼貌,语气要委婉。周总理的这种品质还体现在神态行动中,如:笑眯眯、笑呵呵、撑着伞站在雨中等。因此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理解文中总理的神态行动来体会品质。

我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材及学生情况,制定本课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如下:

1.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图书馆、阅览室、值班室、管理员、经济、读者等词语的意思。

(2)根据指定的内容,会用请问,有没有说话写话。

(3)能有感情朗读对话,初步感受周总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制度的精神。

2.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图书馆、阅览室、值班室、管理员、经济、读者等词语的意思是本课的重点。

(2)能仿照例句,根据指定的内容用请问,有没有说话写话,这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二、说教学方法

1.教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如果我们抓住了课文的思路,也就抓住了组织阅读教学的准绳,这篇课文是围绕借书这条主线展开的,通过写周总理什么时候怎样的情况下怎样借书来体现品质的,因此我引导学生抓住借书这条主线来读懂课文,采用了王志尚的线形教学模式,即导入铺线(扣题设疑激趣)、初读理线(问题引路促读)、细读循线(读读议议品意)、深读悟线(发挥想象悟情),并结合启发式教学中的设疑、讨论、想象等方法,达到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

2.学法

在学法上,引导学生通过读读、划划、议议、想想来读懂课文,让学生眼口手脑并用,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为目标,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的能力。

三、说程序

本课我分二课时来完成。

第一课时:自学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并教学1、2段,初步感受周总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制度的精神。

第二课时:教学第3段,进一步体会品质,完成作业。

下面我着重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程序。

(一)扣题设疑,导入铺线。

1.齐读课题后,问:围绕借字你想知道些什么?

2.教师引导点拨,小结出4个问题:

①总理什么时候去借书?

②为什么借书?

③怎样借书?

④通过借书说明了什么?

设计意图因为本课是按借书这条主线展开,要求学生紧扣借字提问题,既教学生学会提问题,又让学生把借书这条主线握在了手里。

(二)问题引路,初读理线。

1.让学生带着教师小结出的4个问题听录音范读,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想想每段各写了些什么?

以思促读,以读促知,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学生讨论读书结果。

①你学懂了哪些生字词?还有哪些不懂?抽读生字卡片。

②投影出示练习题,指导学生理解图书馆、阅览室、值班室、管理员等词义。

藏着大量图书的屋子的叫

供人看书报的屋子叫()

课文中管理图书的人叫()

专门用来让值班人员工作和休息的屋子叫()

由于这些词语没有深刻含义,只是一些场所名称及职务名称,学生容易理解,出示练习题,既能帮助理解有困难的`学生理解词义,又反馈了学生自学信息。

③分节指名读,想想每自然段各写了些什么?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老师注意正音,使学生读通课文,在议的过程中,不需要学生很准确地概括,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使其明白第一自然段是写周总理借书的时间、地点,第一、三自然段是写周总理怎样借书,结果怎样,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就可以了。

通过学生的读读议议,教师的引导点拨,师生共同理线,理清课文思路,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出线索。

(三)读读议议,细读循线。

1.讲读第一自然段。

①齐读这段。思考:为什么图书馆里读者很少?

②学生讨论,集思广益,使学生知道周总理是在一个下着大雨的晚上,读者很少的情况下去借书的。

③随机指导学生理解读者。

问:

a.在图书馆读书的人叫什么?(读者)

b.阅读书刊文章的人都叫读者,这里的者是什么意思?(的人)

c.者还可以组成什么词儿?(学者、作者、记者)

2.讲读第二自然段。

①默读课文,用____划出周总理和小王在电话里的对话。

②投影出示句子:请问,图书馆里有没有《世界地图册》和《世界经济参考》?

A.齐读句子,随机指导学生认识书名号。

师:《世界地图册》是一本书,所以要标上,这叫书名号,《世界经济参》也是()所以也用上了()。

B.投影出示句子比较:

a.请问,图书馆里有没有《世界地图册》和《世界经济参考》?

b.喂!图书馆有《世界地图册》和《世界经济参考》吗?

师问:你认为哪一句说法好?

板书:请问有没有

用比较法既培养学生的语感,又让学生体会周总理虽为总理,但仍有礼貌地向图书馆借书,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周总理严格要求自己的美好品质。

③指导朗读,指导学生要用礼貌、委婉的语气来读。

④趁热打铁,仿照例句说话。仿照例句,根据指定的内容,用请问,有没有说话。

例:想借《世界地图册》和《世界经济参考》。请问,图书馆里有没有《世界地图册》和《世界经济参考》?

(1)想买明天去上海的火车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想买一本《儿童图画字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学生仿照例句请问,有没有说话。

抓住训练契机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落实教学重难点。

⑤引读。

a.师引:管理员小王听了电话后的回答是生读(有啊,但这些书只能在图书馆里看,不能外借)

b.师问:图书馆对周总理要借的书有什么规定?指导学生理解图书里有一些较贵重的,数量较少的书不能外借,这样规定既满足读者的需要,又能保证这些书不会遗失,这是图书馆的制度。

c.听了小王的话,周总理怎么说?(好吧!谢谢,等会儿我到图书馆去看。)思考:你从等会儿这个词可看出些什么?指导学生抓关键词等会儿理解周总理为管理国家大事,工作很忙。

通过学生读读议议,循着借书这条主线,抓训练点,抓重点词,步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四)发挥想象,深读悟线。

1.师导:天下着这么大的雨,周总理为管理国家大事工作这么忙,小朋友们,请你想象一下周总理还可以怎么说也不过分?

2.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畅谈自己的想法。

3.教师小结:是呀!敬爱的周总理工作这么忙,天又下着大雨,他还说:谢谢,等会儿我到图书馆去看,周总理是多么严格要求自己,多么遵守纪律呀!

4.指导朗读这段。教师先范读,再让学生分角色读。

这样的反复朗读,既让学生读中体会品质,又使学生领会到作者运用语言的功力。

(五)完成作业,巩固新知。

1.复习生字。

师问:你觉得哪几个字比较难写?教师范写,学生写,重点指导览册。

让学生动笔练,落实教学重难点。

2.完成课堂作业。

第五题:仿照例句,根据指定内容用请问,有没有写话。

篇3:《周总理借书》说课设计

《周总理借书》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周总理借书》是省编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通过叙述周总理在北戴河图书馆借书的故事,赞扬了他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制度的品质。这种品质主要表现在他和小王的对话中,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话的朗读,这也是本课的一个语言文字训练点,要引导学生学会用“请问,……有没有……”说话写话,使学生明白说话要有礼貌,语气要委婉。周总理的这种品质还体现在神态行动中,如:“笑眯眯、笑呵呵、撑着伞站在雨中”等。因此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理解文中总理的神态行动来体会品质。

我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材及学生情况,制定本课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如下:

1.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图书馆、阅览室、值班室、管理员、经济、读者”等词语的意思。

(2)根据指定的内容,会用“请问,……有没有……”说话写话。

(3)能有感情朗读对话,初步感受周总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制度的精神。

2.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图书馆、阅览室、值班室、管理员、经济、读者”等词语的意思是本课的重点。

(2)能仿照例句,根据指定的内容用“请问,……有没有……”说话写话,这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二、说教学方法

1.教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如果我们抓住了课文的思路,也就抓住了组织阅读教学的准绳,这篇课文是围绕“借书”这条主线展开的,通过写周总理什么时候怎样的情况下怎样借书来体现品质的,因此我引导学生抓住“借书”这条主线来读懂课文,采用了王志尚的“线形教学模式”,即导入铺线(扣题设疑激趣)、初读理线(问题引路促读)、细读循线(读读议议品意)、深读悟线(发挥想象悟情),并结合启发式教学中的.设疑、讨论、想象等方法,达到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

2.学法

在学法上,引导学生通过读读、划划、议议、想想来读懂课文,让学生眼口手脑并用,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为目标,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的能力。

三、说程序

本课我分二课时来完成。

第一课时:自学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并教学1、2段,初步感受周总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制度的精神。

第二课时:教学第3段,进一步体会品质,完成作业。

下面我着重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程序。

(一)扣题设疑,导入铺线。

1.齐读课题后,问:围绕“借”字你想知道些什么?

2.教师引导点拨,小结出4个问题:

①总理什么时候去借书?

②为什么借书?

③怎样借书?

④通过借书说明了什么?

设计意图因为本课是按“借书”这条主线展开,要求学生紧扣“借”字提问题,既教学生学会提问题,又让学生把“借书”这条主线握在了手里。

(二)问题引路,初读理线。

1.让学生带着教师小结出的4个问题听录音范读,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想想每段各写了些什么?

以思促读,以读促知,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学生讨论读书结果。

①你学懂了哪些生字词?还有哪些不懂?抽读生字卡片。

②投影出示练习题,指导学生理解“图书馆、阅览室、值班室、管理员”等词义。

藏着大量图书的屋子的叫()

供人看书报的屋子叫()

课文中管理图书的人叫()

专门用来让值班人员工作和休息的屋子叫()

由于这些词语没有深刻含义,只是一些场所名称及职务名称,学生容易理解,出示练习题,既能帮助理解有困难的学生理解词义,又反馈了学生自学信息。

③分节指名读,想想每自然段各写了些什么?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老师注意正音,使学生读通课文,在议的过程中,不需要学生很准确地概括,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使其明白第一自然段是写周总理借书的时间、地点,第一、三自然段是写周总理怎样借书,结果怎样,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就可以了。

通过学生的读读议议,教师的引导点拨,师生共同理线,理清课文思路,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出线索。

(三)读读议议,细读循线。

1.讲读第一自然段。

①齐读这段。思考:为什么图书馆里读者很少?

②学生讨论,集思广益,使学生知道周总理是在一个下着大雨的晚上,读者很少的情况下去借书的。

③随机指导学生理解“读者”。

问:

a.在图书馆读书的人叫什么?(读者)

b.阅读书刊文章的人都叫读者,这里的“者”是什么意思?(…的人)

c.“者”还可以组成什么词儿?(学者、作者、记者)

2.讲读第二自然段。

①默读课文,用“____”划出周总理和小王在电话里的对话。

②投影出示句子:请问,图书馆里有没有《世界地图册》和《世界经济参考》?

A.齐读句子,随机指导学生认识书名号。

师:《世界地图册》是一本书,所以要标上,这叫书名号,《世界经济参》也是()所以也用上了()。

B.投影出示句子比较:

a.请问,图书馆里有没有《世界地图册》和《世界经济参考》?

b.喂!图书馆有《世界地图册》和《世界经济参考》吗?

师问:你认为哪一句说法好?

板书:请问…有没有…

用比较法既培养学生的语感,又让学生体会周总理虽为总理,但仍有礼貌地向图书馆借书,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周总理严格要求自己的美好品质。

③指导朗读,指导学生要用礼貌、委婉的语气来读。

④趁热打铁,仿照例句说话。仿照例句,根据指定的内容,用“请问,……有没有……”说话。

例:想借《世界地图册》和《世界经济参考》。请问,图书馆里有没有《世界地图册》和《世界经济参考》?

(1)想买明天去上海的火车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想买一本《儿童图画字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学生仿照例句“请问,……有没有……”说话。

抓住训练契机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落实教学重难点。

⑤引读。

a.师引:管理员小王听了电话后的回答是……生读(有啊,但这些书只能在图书馆里看,不能外借)

b.师问:图书馆对周总理要借的书有什么规定?指导学生理解图书里有一些较贵重的,数量较少的书不能外借,这样规定既满足读者的需要,又能保证这些书不会遗失,这是图书馆的制度。

c.听了小王的话,周总理怎么说?(好吧!谢谢,等会儿我到图书馆去看。)思考:你从“等会儿”这个词可看出些什么?指导学生抓关键词“等会儿”理解周总理为管理国家大事,工作很忙。

通过学生读读议议,循着“借书”这条主线,抓训练点,抓重点词,步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四)发挥想象,深读悟线。

1.师导:天下着这么大的雨,周总理为管理国家大事工作这么忙,小朋友们,请你想象一下周总理还可以怎么说也不过分?

2.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畅谈自己的想法。

3.教师小结:是呀!敬爱的周总理工作这么忙,天又下着大雨,他还说:“谢谢,等会儿我到图书馆去看”,周总理是多么严格要求自己,多么遵守纪律呀!

4.指导朗读这段。教师先范读,再让学生分角色读。

这样的反复朗读,既让学生读中体会品质,又使学生领会到作者运用语言的功力。

(五)完成作业,巩固新知。

1.复习生字。

师问:你觉得哪几个字比较难写?教师范写,学生写,重点指导“览”“册”。

让学生动笔练,落实教学重难点。

2.完成课堂作业。

第五题:仿照例句,根据指定内容用“请问,……有没有……”写话。

篇4:《周总理借书》第一课时说课稿

《周总理借书》第一课时说课稿

一、说教材

小学五年制第四册第六单元中的四篇课文写的是革命领袖或科学家的故事,据大纲要求,主要任务是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周总理借书》是这个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记叙了周总理在大雨天到北戴河图书馆借书读的故事,赞扬了周总理严格遵守制度的品质。初步培养学生遵守制度的自觉性。由于学生在第三册学过一篇写周总理的课文《一束鲜花》,对周总理的事迹、丰功伟绩已有一定的了解,现在学习本课可增强学生尊敬、爱戴周总理的思想感情。

本文主要是通过人物对话形式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其中句式请问有没有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同时,本文几个名词性词语组词方式较有规律。应该着重指导学生学习积累。

课文的插图也是教材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配有一幅插图,画的是周总理撑着伞,带着笔记本到图书馆借书,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第三段的。但是这里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画面上色彩明亮(便于学生观察),但容易被学生误解为白天去借书,教师需加以说明,方利于学生领会周总理不管天黑路滑冒雨来借书的精神。

二、说教材处理

根据二年级儿童年龄特征、认识水平,以及我对本课教材的理解,我把本课教学时间安排为两课时。第一课时,指导预习,读通课文,初步了解内容,学习1、2段中的生字词语及其内容;第二课时,学习第3段中的生字词语及其内容,完成其他练习。

现就第一课时教学作如下设计:

三、说教学目标

1.学会图、馆、值、册、济、阅、览8个生字,理解图书馆、读者、值班室、管理员、阅览室5个词语。

2.仿效例句,根据指定内容,用请问有没有这种委婉的语气说话、写话,能有感情地朗读第2段中的对话。

3.初步感受周总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制度的品质。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教学大纲精神,5个词语和1个句式的学习是本课时教学的重点。

难点:本课生字同时出现了馆、管这两个音同形又近的生字,对于观察力不太好的二年级学生来说,区别这两个生字的形与义成了本课教学的难点。再者,我们温州地区农村学生普通话基础比较差,而且平时用方言说话也较粗鲁,因此,要把请问有没有这个那么礼貌、那么委婉的句式训练成为学生的主体口语,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具准备:《世界地图册》一书、幻灯片若干、生字卡片等。)

五、说教法

在教学生字词时,采用归类法、直观法、比较法等:句式训练时,采用迁移法;讲读课文时用情境教学法、导读法;一些比较花时间的问题,用讲授法。

六、说学法

学生自学课文时,采用自学法;在自学字形时,用讨论的方法,同时又用加一加,变一变等具体方式记字形;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时,采用读读、想想、划划、写写的方法;在巩固生字时采用练习法。

七、说教学程序

(一)承前启后导新课。

学生在第三册时学过一篇写周总理事迹的文章,为使新旧知识取得联系,又能引入对本文的学习,设计导语如下:

小朋友们,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一生有许许多多的事迹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歌颂!谁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学习的《一束鲜花》这篇课文写的是他的什么故事呀?

(二)启发设疑解课题。

1.启发

小朋友,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提出一系列问题:周总理在什么情况下借书?为什么要借书?借什么书?向谁借书?怎样借书?书借到了吗

安排这个教学环节,一是培养学生看到课题,思考课文内容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二是制造悬念引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2.设疑

在肯定了学生提出这一系列问题后,我又有意设了一个小小的疑窦,使学生产生愤、悱的心理状态,激发探求谜底的欲望:我们新中国的总理,一个令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爱戴的总理,他日理万机,他要借什么书的话你觉得容易吗?那么他是怎么做的呢?说明了什么?

(三)引导自学练双基。

1.自由读课文(出示要求,使学生自学时有序可循)

要求:(1)标好课文有几段,想想课文写周总理是怎样借书的?说明了什么?(2)自学生字词,读准字音,想想意思,讨论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2.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

(1)字形:

用加一加、变一变、会意等方法,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册可用会意法记字形,馆、管的区别是难点,可用比较法。

(2)字义:

A.本课的词语组词方式比较有规律,可让学生用归类法学习词语,加深理解。

a.这些词语中表示人物名称的词语是哪几个?(点出馆大室小概念上的区别)

b.联系实际理解后扩词:宾馆、旅馆、文化馆、展览馆、教室、会议室、办公室、阅览室、作者、记者、学者、少先队员、党员、服务员、营业员。

B.有的词语可用直观法、讲授法,一点而过,节约时间。如学地图册、经济时,出示《世界地图册》一书,告诉学生这是一本书,《世界经济参考》也是一本书。

(四)组织导读解疑难。

1.创设情境,读第1段。

这一段只有一句话,理解也较容易,可用录音放出大雨倾盆的`音响,渲染天气环境恶劣的气氛,并在这种音响效果下朗读第1段,使学生明白周总理是在这种情况下去借书的,为下文学生感受周总理高大形象作好铺垫。其中北戴河一词可用讲授法加以简介。

2.指导朗读对话,学习第二段。

(1)生自由读并思考,是谁在电话里问、电话里说?你怎么知道?(联系上下文)。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学习习惯,并了解本段大意。

(2)默读划出周总理是怎么问、怎么说的?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明确对话的形式。

(3)指导读总理说的第一句话,并进行句式训练。

①读。幻灯出示句子比较、理解:

请问,图书馆里有没有《世界地图册》和《世界经济参考》?

喂!图书馆里有《世界地图册》和《世界经济参考》吗?

讨论比较后,明白用上请问有没有句式说话委婉、有礼貌。朗读。

②说。对请问有没有这个句式的理解后,教师可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促进积极迁移。

出示幻灯图a.想买明天去上海的火车票。

b.想买一本《儿童图画字典》。

要求根据内容,并结合看图用请问有没有句式说话。

制作了这两张幻灯片,是为了化解学生直接根据内容按句式说话难度,让学生置身于图画的情境中学习运用语言的能力。

③写。学生说话后,直接完成作业本的第5题,把说的写下来,完成从说到写的训练。

(4)读总理说的第二句话,让学生感受总理严格遵守制度的优秀品质。

天下着这么大的雨,周总理为国家大事工作那么忙。小朋友想象一下,你若是当时的总理,你想借到书,会怎样对管理员讲?

总理有没这样说呢?他是怎么说的呢?请学生读一读。

(5)在落实了以上几个训练以后,指导朗读整段,同桌分角色练读(给学生一定时间的练习)。

指名分角色读→全班男女分角色读→齐读

这一段主要是安排学生读,先自由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接着是默读,找出重点内容;第三是重点指导读重点句;最后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这样每次读有目标,层层推进,达到教学目标2,同时达到教学目标3。

(五)安排练习求实效。

在达成教学目标2、3之后,安排写字练习,以强化教学目标1。二年级学生,要保证在课堂上有充分的习字时间,提高写字质量,所以要各留5分钟时间让学生在作业本上练写己学的生字。为了帮助学生培养按结构分类记字的方法;先写左右结构的字:值、馆、注(提醒注意这几个字是左窄右宽);再写上下结构的字:管、览;最后写剩下的字。

(六)章回小说法结课

如何设计一堂课的结尾,直接反映一节课的好坏,这节课选用章回小说法结课,找到一个像章回小说那样关键的节骨眼刹车,造成一种悬念,延续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和保持求知欲望。具体设计如下:再一次播放倾盆大雨的音响,描述;雨,下得那么大,天又黑了,许多读者都因此没有去图书馆,周总理工作又那么忙,而且已打电话问过,他还会冒雨来图书馆借书吗?如果来了他会怎么做呢?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里,下节课继续学习时,再来讨论。

篇5:《周总理借书》评课稿

方老师的课说得不错,特别是教材分析比较具体。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对教材的分析,是教师教学能力和知识水平的综合反映。方老师在说课中,正确地说出了教材在整册课文中的位置、编排的意图、前后的联系和教学的重难点,而且还说到了课文插图,包括插图的内容,课文安排插图的目的以及在学生观摩插图时,教师所要提醒的注意问题等等。这细致入微的教材分析,为后面的正确处理教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方老师说课的第二个优点是教法、学法也说得很具体,不仅交代了每种教法的名称,还逐一说明了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使用什么教法和学法。一般来说,教法学法在集中陈述时,只需概括说说,具体的可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的'教学行为再详细说说。方老师也是这样做的(如果能说说教法、学法选择的理论依据就更好了),所以,这一块内容处理比较恰当。

方老师设计的教学程序,也有不少优点,如教学流程比较简洁、明快,内容比较全面,有教学步骤、主要做法、重要提示、练习设计以及对教学的估计等等,符合一堂优课的标准。

至于说课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要有三点:

一是序号标得不对。文中的“一说教材”、“二说教材处理”与下面的“三说教学目标”及接下去的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程序,并不是并列关系,前者是就整篇教材的,而后者则是一个课时的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所以,在说到“现就第一课时教学作如下设计”以后,则应另立序号,重新和“一开始”这样就可避免顺序安排上的混淆了。

第二点是第一块说教材里面,还应补充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因为后面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是属于第一课时这个局部的,就整篇课文来说,总体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也是教材分析所必须包含的核心内客。

三是教学过程阐述具体的做法多,而结合说理论依据的相对少了些,当然,这些都是高层次说课的要求,对一般的基层说课来说,恐怕有点过于求全责备了。

篇6:《北京》第一课时说课设计

《北京》第一课时说课设计

众所周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学校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我校参加了小学语文“四结合”教改试验的研究,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两年来,对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语文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为教育教学注入了勃勃生机,开创了语文课堂新局面。

今天,我要说的是一堂典型的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阅读教学的课例。

一、说教材

《北京》一课叙述了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一座很大很美的城市。从教材内容看,本文有三大特点:

1.结构严谨。

课文共5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指出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最后一段是全文的总结,抒发了赞美和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中间2、3、4三段对北京的景物展开了具体的描写,并且都按照方位顺序来介绍。全文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2.选择精炼。

课文选取了三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事物:―是北京天安门和天安门广场,这是北京的象征;二是街道和立交桥,这是北京的市容,反映了北京近年来的建设成就;三是北京的名胜古迹和公园。通过以上三处景物的描写,突出反映了首都北京的风貌。

本课课文语言清新、简洁、浅显,字里行间洋溢着对首都北京的赞美之情和热爱之情。

《北京》一课是第五册第七单元的第三篇课文。第七单元的阅读训练重点是“阅读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要注意写了哪几个方位,每个方位都写了什么。”而本课的第二自然段就是按方位顺序具体介绍了天安门广场及其周围伪建筑。由此,可以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课文第二自然段,按方位顺序具 体介绍了天安门广场及其周围的建筑物。并且使学生通过本段课文的学习进一步掌握和巩固本单元的阅读训练重点。由于文字的描述是抽象的,加之三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要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明确建筑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是有一定难度的。由此,可以确定本课的难点为:明确建筑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并能按方位顺序具体介绍天安门广场及其周围的建筑物。

二、说教学目标

《北京》―课的总教学目标是: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23个新词的意思。

2.能正确妙写课文中带顿号的句子,认识顿号。

3.能按方位顺序具体介绍天安门广场及其周围的建筑。

4.能正确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5.了解首都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初步培养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本课的课时安排是两课时。

第一课时:感知全文,讲读课文1、2自然段,学习有关字词。

第二课时:讲读课文3至5自然段,学习有关字词,总结全文。

根据教材特点,单元目标及课时安排,我制定了《北京》第一教时的教学目标,具体如下:

(1.建军星露生字,掌握―个多音字“都”,理解,12个新词的意思。

(2.了解首都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操作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1、2两段。

(2.能按方位顺序阅读课文第2自然段,介绍天安门广场及其周围的建筑。

情感目标:感受北京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法

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计算机以其独有的生动的画面、鲜明的色彩、形象的声音及完整的情节,在课堂教学中施展出独特的魅力,对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其效果是酚明显的。根据我以往的教学实践,把多媒体计算机合理运用于语文阅读教学,至少可以在以下四方面发挥辅助作用,而且是其他传统教学媒体所不能替代和超越的:

1.辅助掌握生字;

2.辅助掌握词语;

3.辅助阅读课文,落实重点,突破难点;

多媒体计算机多种优越功能,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良好教学情景,多方面地辅助课堂教学,力争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在短短四十分钟内学得有兴趣,学得有效果,学得有收获。

---------------------------

那么,把多媒体计算机运用于课堂教学,在具体的操作中,如何遵循教学原则、教学规

篇7:《称赞》第一课时说课设计

关于《称赞》第一课时说课设计

【说教材】

《称赞》是人教版教材第三册第五组课文中的一篇阅读课文。本课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通过讲述两个非常可爱的小动物小刺猬和小獾互相称赞的事,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称赞,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话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让学生学会欣赏别人。全文着力从细节处体现真情,从平淡中体现深情。同时从教材的编排看,第五组教材都是围绕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这一主题进行单元整合的。

因此,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课文的情感线路,以及学生的学习实际,我把本课分成两课时,现在着重介绍第一课时,本课时的三维目标是:

1、知识与能力:

⑴认识刺、猬等10个字。

⑵正确理解课文,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

⑴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发现识字的方法。

⑵小组合作探究,读中感悟。

3、情感与态度:

⑴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互相称赞带来的快乐。

⑵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学会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4、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体会到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并且学会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说教法】

为了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贯穿落实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本人对本课作如下设计:

一、情景导入,质疑激趣

童话故事往往最能吸引儿童的目光,而且此篇课文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有情趣的童话故事,因此课始导入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置身于美丽的大森林,使教学融入一个童话情境。接着通过认识两位活泼可爱的动物朋友──小刺猬和小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再以小刺猬在采果子的路上发生什么事?为质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一个主动学习,乐于学习的氛围。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学有目标,思有方向,并且有高涨的情绪。

二、情境识字,循序渐进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写字仍然是教学的重点。而且识字教学也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知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并且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因此教学本课八个生字时,我以游戏帮小刺猬采苹果为主线,由带拼音读过渡到去拼音读这两个学习层次,让学生自主发现识字的方法。

三、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例如初读课文识记生字时,我设计了自主读课文、小组合作读生字、伙伴之间互相提醒难读字音、自由练读生字,小组开火车读生字等几个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互相帮助,在合作学习中自行感悟识字的方法,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在朗读理解课文时,我设计了在小组中说说小刺猬在采果子的路上遇到了什么事?这样安排可以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同时学生可以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丰富发展语言。接着在小组中读自己喜欢的话,交流自己读后的感受,力求创建以学生自主学习、自得自悟为主的课堂结构。在学生自学、交流的过程中,发扬学生的合作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尊重个性,朗读体验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学时让学生充分的读课文,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再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人物,体验人物所表达的情感,积淀成为自己的思想。

五、指导写字

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倡每节课都应让学生动动笔,写一写。根据本节课生字的学习要求,本节课我选择了板、椅这两个带有木子旁的字进行写字教学。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先让学生通过观察感知板、椅两字都是木子旁,这样不仅仅加深了学生对这两个生字的影响,而且潜移默化的帮助了学生记忆生字。随后通过感知两字的笔画,以及学生之间互相提醒写时要注意的地方,指导学生把生字写正确。接着教师示范与学生一起书空,写完后让学生互相评议,使学生在评议中提高书写的技能。

篇8:《画风》说课设计第一课时

《画风》说课设计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画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十五课。主要讲三个小朋友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把无形的风生动地展现在纸上的故事。课文内容浅显,学生一读即懂,但本文对话较多,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中去体会三个孩子的思想,学习他们敢想敢做、相互协作的精神。同时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画风,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中应尽量创设情景让学生乐读、乐听、乐思、乐说。

二、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总目标为: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为: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认识生字“宋、涛、陈、丹、赵、艺、”,会正确书写“艺、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在读、议、画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4.初步培养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篇9:14 周总理借书(第二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14.周总理借书(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理清按事情发展的写作顺序,了解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2、感受总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制度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 朗读好周总理的三句话。

2. 能清楚地掌握“说”的标点符号。

一、复习检查

1、齐读第一、二自然段。

2、出示”叮铃铃、笃笃笃“两张词卡,问:这是表示什么声音的词?(除文中外,要求说说还可以用什么表示声音)文中下大雨又发出什么声音?改写第一段句子,用上象声词。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三段,想想到底是用什么顺序写的?(按事情发展顺序)

2、填空练习:

课文第三自然段先写了(周总理撑伞站雨中),再写了(周总理表扬小王按制度办事),最后写了(周总理在阅览室认真看书),

①学生自己说。

②交流评价。

3、指两名学生分角色朗读总理和小王的对话,讨论:

①小王为什么激动?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这句话?指名读。

②你觉得周总理作为一个国家主席,可不可以让小王破例送书?他有没有这样做?说明了什么?

3. 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三、抓住周总理的说的三句话来进一步巩固。

1.师:大声地朗读课文,再想一想:从周总理说的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他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借书制度?

生:自由讨论。

“好吧,谢谢。等会儿我到图书馆来看。”电话里说。

总理笑眯眯地说:“我到这里看书来啦!”

“不,小同志!”周总理笑呵呵地说,“你做得对,应该按你们的制度办。”

2.有感情地朗读三句话。

师:我们要读出什么感觉?

(通过朗读训练,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周总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制度,而且培养他们能运用自己的理解去朗读课文,提高自身朗读的能力。)

3.学习句式。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三句话,说说发现了说话有哪几种形式?

生:同桌讨论。

师(归纳):说话有这么三种不同的形式。接着用卡片出示说话的三种形式。

说话人出现在说的话前→谁说:“。”

说话人出现在说的话中→“。”谁说,“。”

说话人出现在说的话后→“。”谁说。

▲引号用蓝颜色标明,“说”后面的标点符号用红颜色标明,这样做强调了“说话人”出现的地方不同,标点符号也就不同。

4.设计练习,掌握说话的三种不同的形式。

⑴给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①小王说□“这些书只能在图书馆里看,不能外借。”

②“好吧,谢谢。等会儿我到图书馆来看。”电话里说□

③“不,小同志!”周总理笑呵呵地说□“你做得很对,应该按你们的制度办。”

⑵自由想象,再编写说话的三种形式的句子各1-2句

四、总结全文

1、感情朗读全文,说说故事中的周总理是个怎样的人?(板书: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制度)

2. 完成作业本

板书设计:

周总理 打电话问:请问……有没有……谢谢严格要求自己

借 书 冒雨借书:撑伞站雨中表扬小王认真地看自觉遵守制度

(按事情发展顺序)

周恩来(1898~1976)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原藉浙江绍兴,18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

关于周总理一些资料: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时,设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门前的联合国旗降了半旗。自1945年联合国成立以来,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元首先后去世,联合国还没有为谁下过半旗。

一些国家感到不平了,他们的外交官聚集在联合国大门前的广场上,言辞激愤地向联合国总部发出质问:我们的国家元首去世,联合国的大旗升得那么高,中国的总理去世,为什么要为他下半旗呢?

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站出来,在联合国大厦门前的台阶上发表了一次极短的演讲,总共不过一分钟。

他说:“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这是我决定的,原因有二:

一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她使用的人民币多得我们数不过来。可是她的周总理没有一分钱存款!

二是,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可是她的周总理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如果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逝世之日,总部将照样为他降半旗。”

说完,他转身就走,广场上外交官各个哑口无言,随后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瓦尔德海姆机敏而锋利的谈吐,不仅表现了他机智无比的外交才能,同时也反映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的高尚品格是举世无双!!!

[14 周总理借书(第二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10:《荷花》第一课时的说课设计

《荷花》第一课时的说课设计

《荷花》是省编义务教材第6册第6单元的第2篇课文。它是一篇写景记叙文,写了“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并展开想象的事。赞美了荷花婀娜多姿、生机盎然的美。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全文分两部分,第1部分(1~3)自然段,直接赞美了荷花的清香、形状、姿势。第2部分(第5自然段)通过想象进一步描绘了荷花的美丽。

本单元训练重点是:读懂一段话,初步学会用“谁干什么”、“怎么样”的句式,说说自然段主要意思。这是在第2单元“读懂总起分述的一段话”、第5单元“读懂用并列关系写的一段话”和第5单元“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基础上,对段的阅读理解提出了进一步要求,从而为四、五年级概括逻辑段段意打下基础。通过前一篇课文教学,学生初步学会用这一句式概括段意。《荷花》则对此进行复习、巩固。

根据本课以上特点,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语文基础知识方面: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10个新词语意思。培养学生能力方面:

1.能概括1、3、4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能背诵2、4自然段。思想感情方面:了解荷花的美丽,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为了顺利达成目标,我分2课时进行教学:第1课时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会生字新词和1至3自然段。第2课时学习4、5自然段,背诵2、4自然段,总结全文。

下面,我着重讲第1课时的教学。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生字,理解“挨挨挤挤”、“饱胀”等词语意思;

2.学习1―3自然段,能用“谁”、“怎么样”或“干什么”的句式说说1、3自然段主要意思。

3.能有感情朗读2、3自然段,感受荷花的美。

教学重点:概括1、3自然段主要意思,感受荷花的美。

教学难点:感受荷花的美。

说教法: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达到目标,我主要采用了以下两种主要教法:

1.图文对照法:“图”是客观事物的描绘,“文”是语言文字对客观事物的记载。具体的画面内容,可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语言文字。本文可利用《荷花》插图,帮助学生学词、学句、理解、想象。

2.以读代讲法:“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读,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荷花美。

学法:

1.读写结合法:读是吸收,写是表达。从读学写,以写促读,读、写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2.比较法:“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推敲,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过程设计

我是紧扣“美”字进行设计的:

一、谈话导入

1.出示《荷花》插图,请学生谈谈有关荷花的知识和看荷花的感受,唤起对荷花美的.回忆,谈话后揭示课题。

2.揭示目标。课始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学生就有了努力的方向,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听录音以后思考:荷花美在哪里?课文怎样写荷花的美?

(2)划出生字新词。

2.检查生字新词学习情况,并当堂反馈矫正。

三、细读第二段

以“哪一段最具体地写了荷花的美”引入第二段学习,这段具体而生动地展现了荷花的形状美,学生最感兴趣,所以我就采用“直奔重点段”的方法。这一段教学的着力点是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感受、想象荷花的美,并能有滋有味地读出美。

出示投影,指名1个学生做。其余学生在作业纸上填写这段的总起句和具体写荷花三句话中的重点词。在利用投影进行反馈矫正后,抓住具体写荷花的三句话,进行教学。这样先学后导,导练结合,有利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这三句话的教学我分三步走:

1.让学生在挂图上批出三个句子所写的相对应的荷花。

2.引导学生把这三句话的意思说出来:有的刚开,有的全开了,有的将要开。并拿它与课文原句在读中比较,在比较中读,想象荷花的美。

3、以“荷花是那样美,谁能把它读得很美很美呢?”激发读的兴趣,让学生练读、指名读、评读。

在教学完这三句话后,引导学生抓住写荷花特点的词语教学写荷叶的句子,通过看图,指导有感情读,想象一池荷叶长势之美。而“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一句我是抓住“冒”字进行教学的,教师在挂图上直观演示后,让学生给“冒”字换个词,理解“冒”的意思,再让学生说说从“冒”字你体会到什么?紧接着又抓住“冒”练习有感情朗读。

最后,让学生配乐朗读,边读边想象相应画面。

四、学习第三段

在第二段读出美的基础上。第三段的着力点是根据有关句子想象美、表达美,使美感进一步深化。

1.出示投影:看图想象,写话: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有的____。有的____。还有的_____。

(1)小小组讨论,再写下来;

(2)指名说,集体评议。

课文中没有对“姿势”进行具体描写,这样的教学设计,既锻炼学生想象力。又对第二自然段总分写法进行迁移,训练学生表达能力,而且加深了对荷花美的认识。可谓一举三得。

2.指图引读这一段最后两句话。

3.要求学生轻声读这一段,出示“白荷花____,”要求补充完整,说说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五、学习第一自然段

以“作者为什么会去看荷花呢?”这一问题导入第一自然段学习。这一段较简单,只有2句话,所以只要求学生轻声读课文后,用“谁”、“怎么样”或“干什么”的句式说说这一段主要意思,从而落实本单元训练重点。

六、总结全文

引导学生从学法、课文内容等方面对本节课进行总结。

七、测试

通过测试练习,当堂反馈、矫正,能够减少学生学习中的误积累,使学生真正达到目标。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如下:

板书是微型的教案。我的板书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抓住重点词语,用箭头表示文章的思路。它体现了教师教、学生学的思路。

篇11:《雪被子》第一课时说课设计之一

《雪被子》第一课时说课设计之一

一、说教材

《雪被子》这篇课文是义务教育五年制教材第三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册教材在编排上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发展语言为主线,注重听说读写的协调发展。提倡让学生在课堂中多“动脑、动口、动笔”。而这一编排特点也恰好体现了大纲对。

本教材“使学生初步形成阅读能力”的要求。因而,让学生全面参与课堂教学,培养阅读能力是本册教材总的指导思想。本篇课文是一篇儿童散文,它是继一册《雪娃娃》之后的又一篇有关雪的课文,文章以优美的语言、音乐般的节奏和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在洁净美丽的白雪覆盖下的冬景,一个神奇犹如梦幻般的境界。课文共分三个自然段,包含着两个自然科学知识:“小雪花给麦苗盖上了雪白的被子”说明厚厚的积雪能保持地温,抵挡寒风和霜冻对庄稼的侵袭;“雪被子下面,麦苗们做了两个快乐的梦”,揭示了“瑞雪兆丰年”的自然规律。这篇课文可分三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掌握6个生字(麦、苗、盖、呼、淘、哨)教学1―2自然段。

第二课时:教学第3自然段,进行听说训练,掌握相应的生字新词。

第三课时:总结课文,朗读训练。

而本课时即第一课时的教学,应以训练为主线,即让学生做到“三动”,以学生为主体,初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1.本课时教学目标

(1)初谈课文,了解大意。

(2)学会“麦、苗、盖、呼、淘、哨”6个生字,理解“被子、满天、雪花、麦苗、暖呼呼”的意思。

(3)读通课文,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明白“雪被子”能保持地温这一科学道理。

(4)培养合理的想象力。

学会6个生字,新词;懂得雪被子能给麦苗保暖,使麦子长得好而丰收的道理。

2.教学难点

麦苗为什么觉得暖呼呼的?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教法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全面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是当今教学改革的主流,生字教学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即集中读拼音,分散教学字义,并运用部件分析法,熟字比较法教学生字字形。运用启发式提问、图文结合、句子比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等方法,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主动地探索新知识,掌握内容,积极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习能力。

2、学法

在教学上,放手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拼音知识,指导学生自学、锻炼其自学能力,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积极主动探求新知,掌握一定的字形记忆方法,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才能举一反三,形成能力,“授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明学习方法指导的重要性。

3、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所掌握的知识程度看,生字“淘”的正确书写要重点指导。新词“暖呼呼”要联系上下文去理解,积雪能保持地温,二年级的小朋友不可能一下子明白,以借助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这个道理。

4.教具准备

课文录音、投影片、生字卡片、小黑板

三、说教学程序

本课教学思路:

谈话引题激趣――听录音初感课文――自学课文生字词――检查自学情况――学习课文l、2自然段――复习巩固

1.谈话引题激趣。

小朋友,冬天到了,你觉得大自然中什么景色最美?下雪的时候,你们常常干些什么?雪不但洁白、美丽,对庄稼还很有用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雪被子》。运用谈话法揭题,自然、简洁、有趣,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准备状态。

2.听录音初感课文。

利用配乐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优美的语言,音乐般的节奏,从而产生学习课文的强烈愿望,同时,在―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3.自学课文生字词。

自学要求:(小黑板出示)

(1)初读课文,利用拼音学习新字;

(2)划出生字新词,想想它们的意思。

(3)看出字,说字形。

---------------------------

(4)想―想:课文写谁喜欢什么?

这―过程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让他们去独立动动脑,动动口,让学生在自己读、看、比较、思考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字词的音、形、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4.检查自学情况。

(1)看卡片读生字。

学生易读错的字 shào (哨) mèng (梦) fēng (丰),

多音字jiē(结)多读几次。

(2)记字形。

比较法:“麦”与“表”相比较,“苗”与“猫”比较

动作演示法:盖

部件分析法:呼――口十乎,哨――口十肖

笔顺分析法:“淘”字右半边的笔顺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出示句式:课文主要讲(谁)喜欢(什么)?让学生说说课文大意。

这一环节的设计,既能让我们教师有重点地查漏补缺,又让学生有充分动口的机会,既掌握了新知,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5.学习课文l、2自然段,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读课文第一

篇12:《田忌赛马》第一课时说课设计点评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说课设计点评

陈和兴老师是一位很有才华的年青教师,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教态亲切、自然,粉笔字端正、秀丽。在下半年举行的浙江省台州市小学语文教学大比武中的参赛课《田忌赛马》也上得十分精彩,受到了一致好评。

以上的这份说课稿,就局部来看,每一块内容都说得很好,如分析教材,合情合理、细致、深刻、全面。不但正确地概括了教材的主要内容、中心和写作特色,而且揭示了教材在语言文字训练方面所处的地位和所具有的功能,这对在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在语言文字训练中的媒体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再比如在说教法和学法的时候,不但交代了课堂教学中将以何种教法为主,而且阐述教法选择的依据,说学法则结合陈述所相应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所遵循的原则,思路清晰,也有一定的科学性,特别是设计意图陈述得全面、具体、系统。从设计的总意图到力求体现的一些主要观点,都阐述得十分清楚,说理也十分有力。从介绍的设计意图,可以看出陈老师本课时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正确的,教材处理也完全符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原则。但从整体来看,这份说课稿,也存在一些比较大的需要改进的地方,其最主要的问题是只有设计意图的介绍,而没有设计的具体内容,即没有具体的教学过程。这样,设计意图的介绍,实际上也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空对空地运作,失去了实际意义。虽然在说教法和学法时讲过教学程序的六个环节,但这不是具体的教学过程,是没有血肉的课堂教学的躯壳。按说课内容的要求评价,这份说课稿的最大毛病是内容的'残缺,而且缺的又是说课中最重要的一块,即教学过程,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如果能在“说教法和学法”之后,再补说上一块“教学过程”,在详说教学过程以后,再来说设计意图,那么,这份说课稿就完美了。导致出现这情况的根本原因,恐怕是对说课到底该说哪些内容,哪些内容如时间不够可省略,哪些内容则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必须说,未了解得全部到位。

现在,的确有一种比较模糊的认识,认为只有说只说不上的课需要详细说教学过程,如果是说了马上就要上的课,或说已经上过的课,那么教学过程就可以不说或者只要罗列一下大的教学环节就可以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差。其实,无论何种类型的说课,教学过程的陈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当然这种教学过程的陈述,并不是课堂教学的原始复制品,但不管怎样,都要尽可能具体,这是全都如此,概莫能外的,因为说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而课堂教学效益,则主要?br />

篇13:《忆铁人》第一课时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忆铁人》是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讲述了铁人在一次检查托儿所工作中知错就改的事。全文结构清晰,先概括介绍铁人的特点,再通过具体一件事来表现铁人关心群众,严格要求自己的高尚品质。课文多处细腻含蓄地写了铁人的实际言行,教学时根据单元重点训练目标“抓人物言行想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从这些平凡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体会铁人不平凡的心灵美。

这堂课的目标我定为: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一个多音字,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部分词语。

能力目标:懂得阅读写人的文章,要注意人物的言行,初步学会抓住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特点。

情感目标:通过情感朗读,特别是抓住描写铁人言行的句子感受铁人关心群众生活,勇于改正过错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

抓住人物言行,体会人物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人物的言行,剖析人物的品质

二、说学生:

“抓人物言行想人物特点”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第一次接触,没有这方面研读的经验。而对于人物的特点学生一般能感受到,却无法用合适的词语来概括。今天,五甲班上篇课文是本单元第二篇写人的文章,此前第九课已由郭老师带领他们学了。

三、说设计意图:

在引导学生自读体会中体现主体意识。四十分钟是刚性的,课堂教学容量必须恰当。在教学设计中,我不盲目追求“完整”,不分散精力四面出击,而是牢牢抓住第二自然段中描写铁人言行的语句,以重点句:“铁人睁大了眼睛‘哦……咳!’”为中心展开教学,让学生读通、读懂、读好,体会铁人的高尚品质。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充分地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生情,再以情促读。

本课时设计力求体现“抓人物言行想人物特点”来展开教学过程,以领悟怎样抓言行想特点的学习规律为教学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的朗读――体会为学习的基本行为方式展开训练过程;以体会人物内心想法与言行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思维核心,体会人物特点。

四、说教学流程:

1、揭示课题,初步了解铁人。

五上时在同步练上学生曾经做过一篇课外短文,就是讲铁人为了压井喷用身体当搅拌机而被誉为“铁人”的事。根据这一学情,我课前发了一份有关铁人的资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看看。因此,课堂上我就直接让学生自己介绍铁人。我认为这比老师讲学生听更能让学生走进铁人。

2、疏通课文,初步感受人物品质。

这一环节我仅反馈“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而没有反馈“铁人是怎样一个人?”,主要是因为我觉得此时学生的认识还比较粗浅,如果亮出的观点有偏颇反而会束缚学生的思维。

3、抓住言行研读,体会人物品质。

研读时我是从教学的重点句也是难点切入,分两个层次展开。第一次仅停留在字面理解到铁人惊讶的心情即可。第二次就需要联系上下文深入理解,通过补白铁人的想法,体会铁人“惊讶――醒悟――后悔――自责”的复杂心理变化过程。我从这句切入除了为突破难点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我认为这句中所体现的复杂心理变化过程正是这件事的一个转折点,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转折点。

4、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在课堂小结时总结人物特点及学法,并明确下课时目标。

篇14:《周总理借书》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周总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制度的精神.

2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理解8个新词语的意思.,能写出表示电话铃、下雨和敲门等声音的词语.

3仿照例句,根据规定的内容,用请问有没有这种委婉语气说话,能把请问有没有的句子补充完整.

4能说出课文第3自然段按事情发展写的顺序.

5能正确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读懂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第三段话,领会周总理自觉遵守制度的精神。

难点:指导学生仿效例句说话。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课文的生字新词。

2、学习第1、2自然段,能用请问有没有这种委婉语气说话,能把请问有没有的句子补充完整.

一、看图揭题

1、出示图,问:

图上是谁?小朋友对他了解多少?图上画着周总理干什么?(先让学生自由说,再要求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

2、揭题、读题。课文讲了怎样的一个动人的故事呢?大家学了课文就会明白。

二、自学课文,检查效果

1、自读课文,:要求:

①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②自学生字词

③标好小节号

2、检查自学效果

①抽读生字、词卡

②理解词语

图书馆,问:图书馆是怎样的?你常去吗?

阅览室:阅览室是干什么的?结合览的音(与蓝比较)义(看的意思)记住览的上下两部分。

读者:在阅览室里读书的人叫什么?怎样的人可以叫读者?这里的者什么意思?还可以组成什么词?

再结合理解管理员、值班室。

③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指名分节读课文,说说故事中的周总理是个怎样的人?(让学生自由说,不必统一答案)。

三、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1、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为什么图书馆里读者很少?

2、学习第二自然段:

①师读第一句后问:是谁打的电话?(板书:打电话问)

②同桌分读周总理和小王的话,试着体会说话的语气。

③说说从周总理和小王的对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A、引导学生说说总理的.有礼貌、自觉遵守制度是从哪些词句中体现出来的。(随机板书:请问有没有谢谢!)

B、告诉学生图书馆里有些比较贵重的数量少的书一般不能外借,只能在图书馆里看,这是图书馆的制度。

④说说一般图书馆里还有哪些借阅制度需要遵守的。

3、这段对话怎样读?(讨论,再分角色读)

四、依照例句说话。

1、明确说话要求:总理想错《世界地图册》和《世界经济参考》着两本书,他是怎么说的?

师:是啊,用上请有没有这两个词说话,语气非常有礼,委婉。让我们也来学一学。

2、练习说话。

①想买明天的去上海的火车票。

②想买一本《儿童图画词典》

五、巩固生字词,抄写。

1、认读生字、词卡。

2、分析册、越的字形。说说这一课大部分生字都可用什么方法记住。(加一加,换偏旁)3、抄写生字,词语。

板书设计:

打电话问:请问有没有谢谢!

《周总理借书》第一课时说课设计之二

《画风》第一课时优秀说课设计

《称赞》第一课时说课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课时的说课设计

蛋白质工程的崛起说课稿

《一夜的工作》的课堂说课稿设计

难忘的泼水节作文选登

《难忘的泼水节》的说课设计

《地理图表的判读》的说课稿

谈礼貌作文400字

《周总理借书》第一课时说课设计之一
《《周总理借书》第一课时说课设计之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周总理借书》第一课时说课设计之一(集锦14篇)】相关文章: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设计2024-05-08

《一夜的工作》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2022-12-17

难忘的泼水节课件2022-05-06

二年级上册不进位加法说课稿2022-11-29

学会合理消费的说课稿2023-12-18

难忘的端午节优质范本2022-05-06

一夜的工作(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2023-12-24

《多一些宽容》读后感2022-05-04

高中语文《失街亭》说课稿2023-01-26

课的设计2022-07-21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