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税率》教学设计

时间:2022-10-05 08:10:24 数学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六年级数学下册《税率》教学设计(共15篇)由网友“PhoebeBuffay”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六年级数学下册《税率》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年级数学下册《税率》教学设计

篇1: 六年级数学下册《税率》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税率与折扣。

教学目标:

1、理解税率、折扣的含义,知道它们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

教学重点:

理解税率、折扣的含义。

教学难点:

解答税率、折扣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还记得采摘节的情景吗?今天我们一起去彩虹谷看一看吧。

出示信息图,指名说出信息图中的数学信息。

理清信息后,教师直接提出问题:如果按3%的税率缴纳营业税,黄金周期间彩虹谷景区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解决第一个红点问题

谈话:在老师提出的问题中,你有没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学生提出疑问,疑问大都会集中在有关纳率、税率、税额的相关知识上。

谈话: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回去搜集有关纳税的一些知识,下面让我们来交流一下,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全班交流,教师适时补充。

谈话:看来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还真是不少呢,通过刚才同学们的交流,再结合信息图中的信息,你认为要求应上缴门票营业税多少万元,就是求什么?为什么?

让学生充分思考后,再指名回答。回答时不光要让学生说出要求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就是求什么,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重点明确求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就是求营业额的3%是多少。

学生明确问题后,独立解答,全班交流。

1153%=3.45(万元)

答:应缴纳营业税3.45万元。

谈话:根据刚才同学们解决的这个问题,你能总结出求营业税问题的基本方法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先在小组中讨论交流,然后全班交流,统一方法:税额=营业额税率。

2、小练习:自主练习第1题

第1题是求税额的基本练习题。练习时,在学生独立解答后,重点让学生说说有关税额的数量关系和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3、解决第二个红点问题

出示第二个红点的信息,师生一起整理出其中的数学信息。

谈话:八五折是什么意思?你在生活中,遇到过有关折扣的问题吗?

结合在生活中常遇到的打折问题,使学生理解折扣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一折就是十分之一,写成百分数就是10%,表示现在的价钱是原价的 10%;八五折就是十分之八点五,写成百分数是85%,表示现在的价钱是原来的85%。总之,几折就是十分之几,写成百分数就是百分之几十。

谈话:我们已经了解了折扣的意义,那么现在你能独立的解答这道题了吗?

学生独立解答,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6085%23

=600.8523

=1173(元)

答:买门票需要1173元。

【解决这两个问题的难点就在于税率和折扣的相关知识学生不了解,因些在解决问题之前,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这两方面的有关知识,明确它们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学生就会对问题有了明确的理解,就能够独立的解答这些问题了。】

三、巩固应用,拓展练习

1、自主练习第2题。

读题,明白是超过3500元的部分收税的含义,然后尝试解答,订正时说说想法。

2、自主练习第3题。

学生说说六五折的含义,然后独立解题,订正交流。

3、自主练习第4题

这是一道有关折扣的题目。练习时,先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折扣的含义,然后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解答。

4、自主练习第5、6题

这是前面学习的百分数应用题,学生独立完成,交流订正。

四、课堂小结,回顾反思

你对税率和折扣有了怎样的认识?还有哪些问题吗?

板书设计:

税率与折扣

税额=营业额税率 6085%23

折扣:几折就是十分之几, =600.8523

写成百分数就是百分之几十。 =1173(元)

八五折就是85% 答:买门票需要1173元。

篇2:六年级数学下册《税率》教案

六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税率》教案

教学内容:

税率(课本第10页例3)

教学目标:

1、理解纳税的含义和纳税的重大意义。

2、能计算一些有关纳税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依法纳税意识。

教学重点:

能进行一些有关纳税问题的计算。

教学难点:

税额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算式。

(1)100的5%是多少?

(2)50吨的10%是多少?

(3)1000元的8%是多少?

(4)50万元的20%是多少?

2、什么是比率?

二、介绍有关纳税的知识

纳税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等事业,以便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水平,保卫国家安全。因此,根据国家规定应该纳税的集体或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1993年我国进行了税制改革,将纳税主要分为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几类。缴纳的税款叫应纳税额。根据纳税种类的不同,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有说不同。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如销售额、营业额、应纳税所得额等)的比率叫做税率。

三、探索计算纳税的方法

教学例3

1、出示例3、一家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约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结合例3,进一步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营业额、什么是税率、什么是营业税、什么是应纳税额。 在弄清以上这些相关概念之后,学生尝试解答例3。

2、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明确这里的5%是营业税与营业额比较的结果,也就是缴纳的营业税占营业额的5%,题中十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因此十月份应缴纳的营业税就是30万元的`5%。

3、学生列出算式。

相当于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列式:305%

4、学生尝试计算。

305%=1.5(万元)

四、巩固练习

1、第10页做一做

2、某电脑公司4月份的销售收入为800万元。按销售收入的5%缴纳增值税。纳税后该公司4月份的收入是多少万元?

3、香雅饭店8月份在缴纳了5%的营业税后,收入为5.7万元。香雅饭店8月份的税前收入是多少?(渗透环保教育,保护动物)

4、小雨妈妈的月工资是4800元,按规定,超出3500元的部分要缴纳5%的个人所得税。小雨妈妈纳税后的月工资是多少元?

五、课堂小结

税率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六、作业

第14页第6、7、8题

篇3: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税率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税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以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2、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教学重点:

税率的理解和税额的计算。

教学难点:

税额的计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口答算式。

(1)100的5%是多少?

(2)50吨的10%是多少?

(3)1000元的8%是多少?

(4)50万元的20%是多少?

2、什么是比率?

二、新课讲授

1、阅读教材第10页有关纳税的`内容。说说:什么是纳税?

2、税率的认识。

(1)说明:纳税的种类很多,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一般是由国家根据不同纳税种类定出不同的税率。

(2)试说说以下税率各表示什么意思。

A、商店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

B、某人彩票中奖后,按奖金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

3、税款计算。

(1)出示例3:一家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约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多少万元?

(2)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引导学生理解“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的含义,明确这里的5%是营业税与营业额比较的结果,也就是缴纳的营业税占营业额的5%,题中“十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因此十月份应缴纳的营业税就是30万元的5%。

(3)学生列出算式。

相当于“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列式:30×5%

(4)学生尝试计算。

(5)汇报交流。

30×5% = 30×0.05 = 1.5(万元)

4、课堂练习。

(1)教材第10页“做一做”。

(2)张老师二月份工资收入是6500元,按税法规定,扣除5000元免征额后,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这个月张老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3)黄老师上个月工资收入是8200元,按税法规定,扣除5000元免征额后,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这个月黄老师税后收入是多少元?

(4)李工程师得到一笔劳务8000元的报酬,按规定,扣除1000元免征额后,按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他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5、课后作业。

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6、7、8题。

篇4:税率的数学教学设计

关于税率的数学教学设计

百分数(二)税率

教学内容第x页“税率”、做一做及练习x第x、x、x、x题,百分数(二)税率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以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2、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教学重点税率的理解和税额的计算。

教学难点税额的计算。

教法与学法合作交流,引导探究

教学准备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情景导入

1、口答算式。

(1)100的5%是多少?

(2)50吨的10%是多少?

(3)1000元的8%是多少?

(4)50万元的20%是多少?

2、什么是比率?

二、新课讲授

1、阅读教材第x页有关纳税的内容。说说:什么是纳税?

2、税率的认识。

(1)说明:纳税的种类很多,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一般是由国家根据不同纳税种类定出不同的税率。

(2)试说说以下税率各表示什么意思。

A、商店按营业额的5%缴纳个人所得税。

B、某人彩票中奖后,按奖金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

3、税款计算。

(1)出示例3:一家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约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多少万元?

(2)分析题目,理解题意,教学反思《百分数(二)税率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理解“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的含义,明确这里的5%是营业税与营业额比较的结果,也就是缴纳的营业税占营业额的5%,题中“十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因此十月份应缴纳的营业税就是30万元的5%。

(3)学生列出算式。

相当于“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列式:30×5%

(4)学生尝试计算。

(5)汇报交流。

30×5% =30×0.05 =1.5(万元)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xx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xx页练习二第x题。

3、完成教材第xx页练习二第x题。

4、完成教材第xx页练习二第x题。

5、完成教材第xx页练习二第x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纳税的知识,你们对纳税的知识有哪些了解?

教后反思:

这堂课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我告诉学生依法纳税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偷税、漏税是违法的。还告诉学生去饭店吃饭的时候也可以索要发票等等,学生表现出相当浓厚的兴趣,期待着教授利息时学生的表现。就这节课来看,课堂氛围较好,学生的学习兴趣较浓,都能够主动学习,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也很高,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计算技巧方面还有待加强,有的同学能够正确的列出算式但是结果却所错了,今后还要在计算上下功夫。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有几点感悟:

1. 应和学生充分交流,具体感知,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虽然是知道的,但是又没有很深入的了解,所以当这些事物被拿到课堂上来时,又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急于要去研究它、解决它,向别人炫耀自己的成功,并且想获取同伴和老师的认可。所以,应该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让同学们作了非常充分的交流,使他们对知识的感知更加的深入和透彻。

2.课堂上要结合实际,体现价值,具有时效性。本节课的例题的设计结合实际,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自己都好象有这样的经历一样,又是帮助老师解决问题的,解决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税率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并且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与乐趣。

篇5:税率的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以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2、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教学重点

税率的理解和税额的计算。

教学难点

税额的计算。

教法与学法

合作交流,引导探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口答算式。

(1)100的5%是多少?

(2)50吨的10%是多少?

(3)1000元的8%是多少?

(4)50万元的20%是多少?

2、什么是比率?

二、新课讲授

1、阅读教材第10页有关纳税的内容。说说:什么是纳税?

2、税率的认识。

(1)说明:纳税的种类很多,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一般是由国家根据不同纳税种类定出不同的税率。

(2)试说说以下税率各表示什么意思。

A、商店按营业额的5%缴纳个人所得税。

B、某人彩票中奖后,按奖金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

3、税款计算。

(1)出示例3:一家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约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多少万元?

(2)分析题目,理解题意。引导学生理解“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的含义,明确这里的5%是营业税与营业额比较的结果,也就是缴纳的营业税占营业额的5%,题中“十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因此十月份应缴纳的营业税就是30万元的5%。

(3)学生列出算式。

相当于“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列式:30×5%

(4)学生尝试计算。

(5)汇报交流。

30×5%=30×0.05=1.5(万元)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10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6题。

3、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7题。

4、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8题。

5、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10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纳税的知识,你们对纳税的知识有哪些了解?

教后反思:

这堂课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我告诉学生依法纳税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偷税、漏税是违法的。还告诉学生去饭店吃饭的时候也可以索要发票等等,学生表现出相当浓厚的兴趣,期待着教授利息时学生的表现。

就这节课来看,课堂氛围较好,学生的学习兴趣较浓,都能够主动学习,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也很高,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计算技巧方面还有待加强,有的同学能够正确的列出算式但是结果却所错了,今后还要在计算上下功夫。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有几点感悟:

1.应和学生充分交流,具体感知,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虽然是知道的,但是又没有很深入的了解,所以当这些事物被拿到课堂上来时,又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急于要去研究它、解决它,向别人炫耀自己的成功,并且想获取同伴和老师的认可。所以,应该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让同学们作了非常充分的交流,使他们对知识的感知更加的深入和透彻。

2.课堂上要结合实际,体现价值,具有时效性。本节课的例题的设计结合实际,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自己都好象有这样的经历一样,又是帮助老师解决问题的,解决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税率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并且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与乐趣。

篇6:税率的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了解税收的种类和用途会计算应纳税额。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和全班交流的过程,理解纳税的意义与作用,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知道纳税的重要意义,培养依法纳税的意识,明白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培养爱国情感。

学情分析:

六年级上册学过了的百分数(一)的知识,对百分数有一定的基础,本节课税率的知识是六年级下册百分数(二)中百分数应用的一种。所以学生接受起来应该不会太困难。

教学重点:

理解“纳税”“税率”及其相关概念的含义,并会正确计算应纳税额。

教学难点:

会正确计算应纳税额和个人所得税,并能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中引入,感知税收。

1、师谈话导入:同学们,国家对你们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免除课本、学费等费用,还给家庭困难的学生进行补贴,那么你们知道这些钱国家从哪里来呢?生答,纳税

2、师:在日常生活中听说过纳税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和纳税有关的知识。

二、自主学习探究。

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学生根据学习提示,自学教材第10页的内容。师巡视学生自学交流情况。

2、全班围绕什么是纳税、举例说说纳税的作用、纳税的项目三个方面进行交流。

(1)什么是纳税?学生回答后,出示课件: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2)举例说说纳税的作用

师:每个国家都纳税,那纳税有什么作用?谁来举例说说?

生:国家用纳税收的钱可以给老师发工资

生:可以建设我们美丽的学校、漂亮的公园和广场

生:可以建设医院,发射卫星等

生:……学生回答后师课件出示图片并进行总结。

师: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等事业。

总之,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所以每位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那纳税的项目有哪些?

(3)纳税的项目有哪些?

师:那我们国家有哪些税呢?学生回答后,出示课件:税收主要分为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几类。

师:由此看来,纳税的种类还挺多。纳税是按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交给国家。那一定的比率叫什么呢?

三、结合情境,学习新知。

1、理解两个专业术语的含义。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税率: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如销售额、营业额)的比率叫做税率。

(1)举例子理解,课件出示:

一家饭店10月份的营业额约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1.5万元。在这里:收入是税率是()应纳税额是()

(2)考考你:说出下面每条信息中应纳税额、各种收入和税率分别是多少

(3)学习计算有关税率的公式

师:你能写出计算税率的公式吗?学生回答,教师课件展示:税率=应纳税额÷各种收入×100%

师:你能有此公式推出另两个公式吗?课件展示:应纳税额=各种收入×税率各种收入=应纳税额÷税率

师:你们都很棒!师强调求应纳税额,就是求收入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2、教学例3,进一步理解概念。

(1)师:接下来就让我们用刚得到的计算公式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切实体验一下税务员叔叔的工作。(出示课件,图片)一家饭店10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2)先读题,再指名说说“营业额30万元”是指什么,“营业额的5%”是什么意思?

(3)学生独立完成。

(4)集体交流反馈

3、介绍发票在纳税中的作用

老师:就在税务员叔叔准备离开的时候,饭店的大厅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我们一起去看看。课件动画演示情景:一位阿姨用完餐后准备结账,说:“服务员,买单”。饭店服务员对她说:“您好,如果不开发票打9折或送精美礼品一份。”同学们如果你是这位阿姨,你会怎么办呢?生可能会出现以下观点:

观点一、要礼品,因为要发票没什么用。

观点二、要发票,因为可以报销。

观点三、要发票,否则饭店就不用交税。同学们之间会进行激烈的争辩。此时教师总结并强调发票的作用。并出示课。

老师:发票除了是消费的凭证外,更是依法纳税的重要凭证。如果你不要发票我不要发票大家都不要的话,那这个饭店的收入就是0,就不用交税,国家还有税收吗?还有我们美丽的校园,漂亮的公园吗?因此,依法所要发票可以促进纳税。

4、介绍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一种非常专业的经济学术语,是一种法律规范的总称。简单的说,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的所得和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税法》于1980年9月10日公布,是我国建国以来颁布的第一部个人所得税税法。

5、个人所得税的求法(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做一做”。)李阿姨的月工资是5000元,扣除3500元个税免征额后的部分需要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她应缴个人所得税多少元?读题,重点引导理解“扣除3500元个税免征额后的部分需要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这句话的意思。这里3%的税率是所有月工资的3%吗?学生独立解决问题。集体交流反馈,知道如下关系:个人所得税=(总收入-免征收部分)×税率

四、在游戏中练习(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老师:同学们,现在网络上流行这样一个称呼,“达人”。你们知道“达人”是什么意思吗?那我们今天也来做个达人,做一个税务小达人好不好。要想成为一个税务小达人必须具备以下几点。你们能做到吗?生:能。

老师:信心十足呀。那我们就开始吧。

1、快乐判断

(1)税率是永远不变的。()

(2)各种收入与应纳税额的比率叫税率。()

(3)纳税只有我国才有,其他国家没有。()

2、王老师刚买了一辆新车花了158000元,需按车价的10%缴纳车辆购置税,王老师应缴纳车辆购置税多少元?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税收的种类有:个人所得科、营业税、增值税、消费税等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销售额、营业额等)的比率叫做税率。

六、结束语。

正因为有了纳税,才有了国家的税收,才有了我们美丽的城市、漂亮的校园。所以同学们应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祖国、回报社会。将来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依法纳税。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国家更加强大。

篇7:税率的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纳税”及“税率”的含义,并能进行有关应纳税额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索学习,体会到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纳税的认识,体会依法纳税的光荣和储蓄对国家和社会的作用。

2、认识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纳税”及其相关概念的含义,并能进行应用。

教学难点:将“税率”相关问题与百分数应用题建立联系,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请学生课前收集有关纳税的信息;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主题图)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正在蓬勃发展中,为了让祖国更强大,人民生活更美好,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建设,你知道这些钱是哪来的呢?(到了高年级,好像很少在孩子们的数学课堂上进行思想教育,给出这几幅图片,虽然书本上也有,但ppt显示出示颜色更鲜艳,学生却也十分感兴趣。当我介绍到这些建筑与出资者是国家时,学生们自己便有了疑问:“国家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

也有极个别同学对纳税略知道一点。但这样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照本宣教”式的引入却也引来学生好奇的`目光时,我倒也觉得很有意思:他们的眼睛里仍充满了童趣与好奇,若是能在数学课堂上多动些脑筋,多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素材作为引入,那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定会更浓厚,他们也更能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单元是百分数学习的一个延伸,同时也是将数学中的百分数以更生活化的形式展示于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学习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习生活中的百分数,所以我们的数学教学也可以更生活化一些,更实际一些。)

(二)结合情境,学习新知

1、理解“税率”的含义。

(1)自学教材第10页,并回答指定问题:什么是应纳税额?什么是税率?

(2)反馈:(关上书本)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纳税?什么是应纳税额?什么是税率?(教材上已有对几个概念的解释,但要学生自学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念一下书上的原话,我希望他们能通过自学书上的解释,结合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几个词的意义,这样的处理能更深入学生心里,更通俗易懂。事实证明,学生在看过书关上书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得也十分准确,起到了我想要的“理解”目的。)

2、结合实例,进一步理解概念,并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例3。

一家饭店10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①读题(带着问题读题,不仅是为了对这道题的条件能理解,也希望这样的处理能给他们平时解决问题一个引领与示范的作用。经常这样带着他们读题,即使他们自己面对问题时,也能有这样的习惯。),说说“营业额的5%”是什么意思?这里的5%就是指的(税率)。

②学生独立完成。

③集体交流反馈,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有如下关系成立:

营业额×税率=营业税。

(2)练习:出示教材第10页“做一做”。

李阿姨的月工资是5000元,扣除3500元个税免征额后的部分需要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她应缴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①读题,重点引导理解“扣除3500元个税免征额后的部分需要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这句话的意思。这里3%的税率是所有月工资的3%吗?教师可以适当补充有关个人所得税的税法规定。(学生对这个问题特别感兴趣,在这里我也介绍了一些生活中关于个人所得税的知识)

②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③集体交流反馈,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有如下关系成立:

(总收入-免征收部分)×税率=个人所得税。

(3)对比两道题,了解税收的算法各不相同,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设计意图】在了解税率有关信息的基础上,进行问题解决,既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对概念有进一步的理解,又可以让学生利用概念的解读顺利地解决问题,使得问题解决和概念理解相辅相成,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6、7两题。

(1)李老师为某杂志审稿,得到300元审稿费。为此她需要按照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她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2)小明的爸爸得到一笔3000元的劳务费用。其中800元是免税的,其余部分要按20%的税率缴税。这笔劳务费用一共要缴税多少元?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集体交流反馈。

③对比两题,看看两种交税方式有什么不同,想想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篇8: 《税率》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第10页“税率”、做一做及练习二第6、7、8、10题,百分数(二)税率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以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2、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教学重点税率的理解和税额的计算。

教学难点税额的计算。

教法与学法合作交流,引导探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口答算式。

(1)100的5%是多少?

(2)50吨的10%是多少?

(3)1000元的8%是多少?

(4)50万元的20%是多少?

2、什么是比率?

二、新课讲授

1、阅读教材第10页有关纳税的内容。说说:什么是纳税?

2、税率的认识。

(1)说明:纳税的种类很多,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一般是由国家根据不同纳税种类定出不同的税率。

(2)试说说以下税率各表示什么意思。

A、商店按营业额的5%缴纳个人所得税。

B、某人彩票中奖后,按奖金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

3、税款计算。

(1)出示例3:一家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约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多少万元?

(2)分析题目,理解题意,教学反思《百分数(二)税率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理解“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的含义,明确这里的5%是营业税与营业额比较的结果,也就是缴纳的营业税占营业额的5%,题中“十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因此十月份应缴纳的营业税就是30万元的5%。

(3)学生列出算式。

相当于“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列式:30×5%

(4)学生尝试计算。

(5)汇报交流。

30×5%=30×0.05=1.5(万元)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10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6题。

3、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7题。

4、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8题。

5、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10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纳税的知识,你们对纳税的知识有哪些了解?

教后反思:

这堂课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我告诉学生依法纳税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偷税、漏税是违法的。还告诉学生去饭店吃饭的时候也可以索要发票等等,学生表现出相当浓厚的兴趣,期待着教授利息时学生的表现。

就这节课来看,课堂氛围较好,学生的学习兴趣较浓,都能够主动学习,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也很高,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计算技巧方面还有待加强,有的同学能够正确的列出算式但是结果却所错了,今后还要在计算上下功夫。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有几点感悟:

1.应和学生充分交流,具体感知,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虽然是知道的,但是又没有很深入的了解,所以当这些事物被拿到课堂上来时,又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急于要去研究它、解决它,向别人炫耀自己的成功,并且想获取同伴和老师的认可。所以,应该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让同学们作了非常充分的交流,使他们对知识的感知更加的深入和透彻。

2.课堂上要结合实际,体现价值,具有时效性。本节课的例题的设计结合实际,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自己都好象有这样的经历一样,又是帮助老师解决问题的,解决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税率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并且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与乐趣。

篇9:六年级数学税率教案

六年级数学税率教案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百分数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

1.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可以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了解税收的用途,充分体会所学内容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教师则是这一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也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中,充分利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并通过分析、讨论,从中感悟到纳税的重要作用,认识常见税种,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3.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数学是为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节教学中,在完成各种应纳税额的习题后,让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收集有关纳税的资料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家乡改造前后的对比图。

(1)看图,说一说我们的家乡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从家乡的交通、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等方面感受家乡的变化)

(2)讨论:用于改造家乡的资金是从哪儿来的?(引导学生了解财政部门拨的款大部分是靠税收得来的)

2.导入新课。

什么是税收?国家征收的税有什么用处呢?纳税金额是多少?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纳税的知识。(板书课题:税率)

设计意图:通过对家乡变化的对比,使学生认识到税收的重大用途,并对学习纳税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初步认识、理解有关纳税的知识

1.仔细阅读教材10页的内容,从中了解有关纳税的知识。

2.学生自学后交流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有序地展示相关内容)

(1)什么是纳税?

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2)什么人需要纳税?

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3)税收有什么意义?

税收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等事业。

(在学生理解税收意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用税收为人民造福的例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税收的重要性)

(4)税收的主要种类有哪些?

税收主要分为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几类。

(5)什么叫应纳税额?

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

(6)什么叫税率?

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如销售额、营业额……)的比率叫做税率。

3.初步了解我国的税收政策。

我国的税收政策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因此,根据国家规定,集体或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关纳税的知识,了解税收的作用。

篇10:六年级数学税率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页

教学目标:

1、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理解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学会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2、在计算税率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每个学生都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教学重点:

掌握税额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税收时的专有名词,理解税率的含义。

教法学法:

教法:引导阅读、例题讲解、练习巩固。

学法:课前预习、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主题图)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正在蓬勃发展中,为了让祖国更强大,人民生活更美好,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建设,你知道这些钱是哪来的呢?

2. 渗透法制教育:

(1)《宪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2)《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四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一条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课前信息的收集和交流,引导学生理解依法纳税的意义和重要性。渗透法制教育,引导学生学法、知法、懂法、用法。

(二)结合情境,探索新知

1.理解“税率”的含义(自学教材第10页)

(1)纳税的意义。

(2)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纳税?什么是应纳税额?什么是税率?

(3)介绍自己所了解的纳税项目并进行简单介绍。

2.结合实例,进一步理解概念,并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例3。

一家饭店10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①读题,说说“营业额的5%”是什么意思?

这里的5%就是指的是税率。

②学生独立解答。

③集体交流,明确在这种情况下有如下关系成立:

营业额×税率=营业税。

(2)练习:出示教材第10页“做一做”。

李阿姨的月工资是5000元,扣除3500元个税免征额后的部分需要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她应缴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①读题,重点引导理解“扣除3500元个税免征额后的部分需要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这句话的意思。这里3%的税率是所有月工资的3%吗?

②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③集体交流反馈,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有如下关系成立:

(总收入-免征收部分)×税率=个人所得税

(3)对比两道题,了解税收的算法各不相同,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6、10两题。

(1)李老师为某杂志审稿,得到300元审稿费。为此她需要按照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她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2)小明的爸爸得到一笔3000元的劳务费用。其中800元是免税的,其余部分要按20%的税率缴税。这笔劳务费用一共要缴税多少元?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集体交流反馈。

③对比两题,看看两种交税方式有什么不同,想想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四)课堂总结,课外拓展。

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2、课后调查:

问一问爸爸妈妈每月收入是否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了解我国对个人所得税的税收规定。

板书设计:

税率

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

应纳税额=营业额×营业税税率

例3:30×5%=1.5(万元)

篇11:六年级数学税率教案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0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明确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理解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了解常见税种。

2、能运用百分数的知识正确地计算应纳税额。

过程与方法

3、经历计算应纳税额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应用价值。

5、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纳税”“税率”及其相关概念的含义,并会正确计算应纳税额。

教学难点:理解税率的含义,会正确计算应纳税额,灵活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流程

一、情境引入

课件出示祖国蓬勃发展的图片,学生观看欣赏。

师:建设的钱从哪里来?

生:税收。

关于税收你都知道些什么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税收的知识。

二、自主交流,了解纳税的有关知识

你听说过纳税吗?关于纳税你都知道些什么呢?

学生自主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有序的展示以下内容:

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和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税收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等事业。

因此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税收主要分为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几类。

三、结合实际,理解“税率”的含义,探索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的计算方法。

1、出示纳税信息

③长沙卷烟厂今年2月销售额3000万元,应缴纳消费税1200万元。

先请学生猜猜,可能会缴纳多少税款?再出示缴纳的税款,请学生计算是按什么比例来缴税的。解释概念,这里的40%就是税率。请学生说一说40%表示什么?进一步理解税率的含义,紧接着出示税率的定义,学生齐读。指出各种收入和应纳税款,小组讨论:税率,应纳税额,各种收入,这三者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汇报交流:(板书)税率=应纳税额÷各种收入×100%

应纳税额=各种收入×税率

各种收入=应纳税额÷税率

2、说说下面信息中的税率各是多少?税率表示什么?

①海口晨光文具店20xx年全年的销售额是40万元,按销售额的5%缴纳增值税2万元。

②海南宾馆20xx年上半年营业额是800万元,按营业额的4%向国家缴纳营业税32万元。

四、解决问题

1、出示例3

一家饭店10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①读题,说说“营业额30万元”是指什么,“营业额的5%”是什么意思?营业税指什么?这里的营业额30万元“是指收入,5%就是指(税率:应缴纳营业税款占营业额的百分比)。营业税指应纳税额。

②怎样计算应纳税额?

学生独立完成。

③集体交流反馈,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有如下关系成立:

营业额×税率=营业税。

2、把表格填完整

学生试做,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板演,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集体纠正。

重在方法和计算的指导。

3、稍复杂问题的解决,

李阿姨的月工资是5000元,扣除3500元个税免征额后的部分需要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她应缴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①学生读题,

②分析思考:这里的3%是是所有收入的3%吗?从哪里,从哪里可以知道呢?3%的单位“1”是谁呢?

③学生独立解答

④汇报交流,集体纠正。

4、变式练习

将3的问题改成,她税后收入是多少?

学生思考:求“税后收入”是求什么呢?

怎样算呢?学生独立试做,指名回答。

集体纠正。

5、依然是问题3的变式练习

李阿姨今年二月份的工资扣除3500元个税免征额后的部分需要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60元。她今年二月份的工资是多少元?

学生读题

这道题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呢?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汇报答案,课件展示。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课后调查:问一问爸爸、妈妈每月收入是否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了解我国对个人所得税的税收规定。

篇12:六年级数学下册《利率》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下册《利率》教学设计

【1】第三课时 税率

教学 内容

教材有关税率的肉容

教学 目标

1、经历了解税收的意义,解决有关“税率”实际问题的过程。

2、了解税收的有关知识,会解答有关税收的实际问题。

3、体会税收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依法纳税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税率与分数、百分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解决有关税率的实际问题。

教学活动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听说过纳税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纳税的问题。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税收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等事业。因此,每个公民都有纳税的义务。你都知道哪些税收的种类?

(个人所得科、营业税、增值税、消费税等)

2、税款我多少与哪些条件有关?

(不同种类的税,征收的标准一定不一样,也就是不同税种的税率是不同的,所以税款的多少与税率有关;税款的多少除了与税率有关,还应该跟收入的多少有关。)

3、说明: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销售额、营业额等)的比率叫做税率。

讨论:应纳税额、税率和相应的收入这三种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税率=应纳税额÷收入 应纳税额=收入×税率 收入=应纳税额÷税率)

4、教材第10页例3

5、学生尝试独立解答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生。

列式为:30×5%=1.5(万元)

学生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大家。

三、课堂巩固

教材第10页“做一做”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这些知识 在生活 中对我们有什么帮助?

板书设计

税率

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销售额、营业额等)的比率叫做税率。

税率=应纳税额÷收入 应纳税额=收入×税率 收入=应纳税额÷税率

第四课时 利率

教学内容

教材有关利率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小组合作调查,交流储蓄知识,解决和利率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过程。

2、知道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能正确解答有关利息的实际问题。

3、体会储蓄对国家和个人的重要意义,积累于储蓄的常识和经验。

教学重点:理解利率与分数、百分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解决有关“利率”的实际问题。

教学活动

导入

1、同学们,我们的父母亲每月领到的工资,或卖牛卖猪得到较多的一笔钱时,爸妈应该把这一笔钱放在哪里呢?

学生交流,教师引入把钱存入银行不仅安全,还可以获得利息。

2、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一存入银行或信用社储蓄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也使个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钱存入银行后增加的部分就是利息,今天我们就重点研究与“利息”相关的问题。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提问:同学们觉得利息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学生交流)

2、说明:a、我们把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存期相同的情况下,本金越多,利息就越多。

b、我们把一年或一个月或一天内的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叫做利率。存期不同,利率一般也是不同的。

3、谁还知道有关储蓄的更多知识,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储蓄的种类有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和活期;整存整取的利率又分为三个月的、半年的、一年的、二年的、三年的、五年的,存期不同利率也不一样;活期的`利率最低,但随时用钱随时取,比较方便。)

4、利息怎么计算呢?

(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说明:根据国家经济的发展变化,银行存款的利率有时也会有所调整。引导学生观察20xx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存款利率表。

5、教材第11页例4

学生观察利率表后,提问:同学们能运用所掌握的利率的相关知识帮助王奶奶解决问题吗?试一试。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生。

学生板演,并说说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只要学生解答正确,讲解合理,就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三、课堂巩固

四、教材第11页“做一做”

四、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1、李老师买了4000元的国债,定期五年,年利率是3.81%。到期他一共可以取出多少钱?

2、为了给小东准备两年后上大学的学费,他的父母计划把10000元存入银行,你认为哪种储蓄方式更好一些呢?为什么?

存期 年利率

一年 4.14%

二年 4.77%【2】本节课的内容属于百分数的一种具体应用,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色。

1.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直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基于以上理论,上课伊始,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自然地融入到有关储蓄知识的讨论中,使学生在初步了解储蓄好处的同时,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

2.从已有经验出发,完善知识结构。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教学中,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及已有经验,引导学生讨论、交流,逐步理解相关知识的含义,不断完善知识结构。

3.掌握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在本节教学中,引导学生先结合题意,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利率问题的解法,再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收集有关利率的资料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

同学们一定很喜欢过年吧,因为过年不仅有好吃的,好玩的,还可以得到不少压岁钱。你们的压岁钱是谁在保管着呢?(学生说压岁钱自己花了一小部分,其余的都是妈妈在保管或者存入银行了。引导学生想到储蓄比较安全,并且能够得到利息)

2.导入新课。

储蓄的方法很好,不过,同学们,你们了解储蓄吗?关于储蓄有哪些知识呢?请同学们把教材翻到11页,让我们了解一下储蓄的知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自然地引入今天的新课,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有关储蓄知识的热情。

⊙学习探索

1.自学谈收获。

(1)仔细读一读教材11页关于储蓄这部分的内容。

(2)说一说,把钱存入银行有什么好处?

(学生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回答: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有两个好处:一是国家可以把这些钱集中起来,用在建设上,所以说储蓄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二是参加储蓄的人可以使钱更加安全,还可以得到利息,所以说储蓄对个人也有好处)

(3)关于储蓄方面的知识,你还了解多少?

(全班交流自己搜集到的信息,教师出示课件补充介绍)

明确:

①什么是利息?

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②什么是本金?

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③什么是利率?

单位时间内的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叫做利率。按年计算的叫做年利率,按月计算的叫做月利率。

④怎样计算利息?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⑤常见的储蓄方式有哪些?(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

2.用储蓄的知识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例4。

篇13:六年级数学下册《利率》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P106—10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有关纳税、储蓄、以及涉及的百分率“税率”“利率”的含义。

2、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通过收集整理生活中的百分率加深对“税率”“利率”的理解。

3、初步学会认识储蓄单,懂得本金、利率和利息三者间的关系。

4、学会运用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特点来解答有关求税款和税前利息、税后利息等相关的应用题。

重点难点:

理解纳税和税率的含义,正确计算有关利息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有关百分率的应用题。

1、交流信息:

前两天,我们学习了有关生活中的百分率,通过学习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百分率?

百分率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在经济生活中,也有许多百分率的知识,你知道哪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经济生活中的百分率。第一个税率(板书:税率)

2、什么是税率?看书自学课本106页第一第二段内容,

反馈:用自己的话说说税率的意义。(贴:税率的意义)

什么叫应纳税额?

3、师强调:税率是交给国家的钱与自己收入的百分比。

二、学习税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1、生活中的税率:

(1)相互交流课前收集的生活中的百分率,说说百分率表示的意义。

学生相互交流,师巡视。

(2)刚才同学们说了许多有关税率的百分数,老师从中选取三个比较有意思的,同学们想不想深入的研究一下?我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你感兴趣的一个或几个来研究一下。

要求:

(1)自己说说这些税率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2)请举简单的例子说一说。

出示:A房产中的契税是2%

B、汽车中的购置附加税是10%

C、中奖后的税率是20%

反馈:这些百分数各表示什么意义?

小结: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发现:

这些税率都表示缴纳税款占经济总额的百分之几。

2、通过研究,我们对这些税率有了更深的了解。下面我们来帮国际大酒店来解决这个问题:出示例8

轻轻读一下,学生练习,反馈:

(师板书):问25000×5%怎么算?你认为哪种方法计算更快一些?在实际计算中,用合理的方法计算。指出:营业税与营业额相比,还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3、企业要交税,我们个人也要交税。我们一起来看: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的收取情况是比较复杂的。国家规定超过1600元的部分要按不同的标准来收税。(出示表格)这里的5%表示什么意思?

出示:(1)月工资1500元要不要交税?为什么?

(2)月工资元要不要交税?为什么?超过多少?按什么标准?谁的5%缴税多少元?

反馈:2000减去1600后的钱要交税,(超过部分即400元的5%)

(3)年收入10万元(8~10万元要缴40%的税)

学生介绍各种个人所得税。

三、学习利息、利率

刚才我们接触的都是各种百分率的问题,那么交完个人所得税后家中剩余的钱会怎样处理呢?(炒股、投资、存入银行)

出示:存款储蓄单:

说说从储蓄单上知道了哪些信息?

学生说说。

师:把钱存入银行,这叫做存款或储蓄。储蓄中也有百分率的知识。与利率有关的'有哪些知识呢?请大家带着这几个问题自学课本第106——107页上的内容。

自学:1、什么叫本金、利率、利息?

2、本金、利率、利息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3、什么叫税前利息?什么叫税后利息?

学生看书阅读,结合例题来说一说,在组内交流。

反馈:出示例题9

出示:本金:存入的钱随机板书:2000

利率:利息占本金的百分率板书:2.43%

指出:利息通常银行按怎样的方法来计算?

出示: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指出利息:银行另外付出的钱

问:结合例题9说说利息97.2元能否全部拿到?为什么?随机板书:税前利息

师:从11月1日起国家规定征收利息税的规定。随机板书:20%

问:要求按利息的20%交税,这里的20%是谁的20%?

实际真正拿到的是多少?

随机板书;97.2×(1—20%)=77.76(元)……税后利息

这里的税前利息和税后利息存在怎样的关系?你能用个等式来表示吗?

强调:我们真正拿到的都是银行扣除利息税之后的利息。

四、巩固练习:

根据这张存单,请你算一算到到20xx年6月1日,到期时税前利息是多少元?张军实际可得多少利息?到期时从银行一共可拿回多少钱?

问:从这张存单上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口答算式,用计算器算一下。

五、总结本课:今天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学生自由说说

师:数学来源于生活,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希望每位同学都做生活的有心人,寻求生活中的数学。

六、拓展练习:

小明把过年时拿到的1000元压岁钱存入银行,准备存两年,请你想一想他可以怎样存?哪种存法比较合算?

篇14:税率的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百分数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

1.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可以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了解税收的用途,充分体会所学内容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教师则是这一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也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中,充分利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并通过分析、讨论,从中感悟到纳税的重要作用,认识常见税种,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3.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数学是为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节教学中,在完成各种应纳税额的习题后,让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家乡改造前后的对比图。

(1)看图,说一说我们的家乡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从家乡的交通、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等方面感受家乡的变化)

(2)讨论:用于改造家乡的资金是从哪儿来的?(引导学生了解财政部门拨的款大部分是靠税收得来的)

2.导入新课。

什么是税收?国家征收的税有什么用处呢?纳税金额是多少?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纳税的知识。(板书课题:税率)

设计意图:通过对家乡变化的对比,使学生认识到税收的重大用途,并对学习纳税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初步认识、理解有关纳税的知识

1.仔细阅读教材10页的内容,从中了解有关纳税的知识。

2.学生自学后交流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有序地展示相关内容)

(1)什么是纳税?

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2)什么人需要纳税?

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3)税收有什么意义?

税收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等事业。

(在学生理解税收意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用税收为人民造福的例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税收的重要性)

(4)税收的主要种类有哪些?

税收主要分为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几类。

(5)什么叫应纳税额?

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

(6)什么叫税率?

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如销售额、营业额……)的比率叫做税率。

3.初步了解我国的税收政策。

我国的税收政策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因此,根据国家规定,集体或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关纳税的知识,了解税收的作用。

1.课件出示教材10页例3。(自主探究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一家饭店10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2.读题,汇报从题中获取的信息。

已知营业额是30万元,税率为5%,求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3.思考如何运用所给信息解决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

4.学生尝试列式,师指名板演。

30×5%=1。5(万元)

答:这家饭店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1。5万元。

5.讨论: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对接受本题解法有困难的同学,可结合线段图讲解:把营业额看作单位“1”,因为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所以应缴纳的营业税相当于营业额的5%,即应缴纳的营业税相当于30万元的5%。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设计意图:结合实例探究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用纳税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拓展延伸

某饭店11月份上缴营业税3。5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该饭店11月份的营业额为多少万元?[指名板演:3。5÷5%=70(万元),并引导学生说清解题思路]

⊙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布置作业

教材14页6、10题。

板书设计

税率

例3:30×5%=1。5(万元)

答:这家饭店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1。5万元。

篇15:税率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了解税收的意义,解决有关“税率”实际问题的过程。

2、了解税收的有关知识,会解答有关税收的实际问题。

3、体会税收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依法纳税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税率与分数、百分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解决有关税率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听说过纳税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纳税的问题。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税收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等事业。因此,每个公民都有纳税的义务。你都知道哪些税收的种类?

(个人所得科、营业税、增值税、消费税等)

2、税款我多少与哪些条件有关?

(不同种类的税,征收的标准一定不一样,也就是不同税种的税率是不同的,所以税款的多少与税率有关;税款的多少除了与税率有关,还应该跟收入的多少有关。)

3、说明: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销售额、营业额等)的比率叫做税率。

讨论:应纳税额、税率和相应的收入这三种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税率=应纳税额÷收入  应纳税额=收入×税率  收入=应纳税额÷税率)

4、教材第10页例3

5、学生尝试独立解答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生。

列式为:30×5%=1、5(万元)

学生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大家。

三、课堂巩固

教材第10页“做一做”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这些知识在生活中对我们有什么帮助?

板书设计

税率

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销售额、营业额等)的比率叫做税率。

税率=应纳税额÷收入   应纳税额=收入×税率   收入=应纳税额÷税率

六年级数学下册《面的旋转》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数学思考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百分数练习二十一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相遇问题/分数(或百分数)应用题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税率教案

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

用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除法应用题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

六年级数学下册《税率》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下册《税率》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六年级数学下册《税率》教学设计(共15篇)】相关文章:

六年级数学下册考试知识点2022-05-07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知识要点2022-05-21

《生活与百分数》教案2024-01-29

冀教版六年级上《比例》教案2023-09-13

人教版利率的教学设计2022-11-04

新人教版税率的的教学设计2023-03-24

六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计划2024-05-22

小学数学总复习讲解及训练(十)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2022-04-30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2023-04-06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2023-07-11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