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纳税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时间:2023-07-07 08:30:12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纳税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共16篇)由网友“小满的旅行”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纳税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希望能帮助大家!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纳税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篇1: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纳税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主要内容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纳税问题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认识纳税和税率,理解和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4、初步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继续感知数学就在身边,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5、培养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考点分析

1、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 = 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的量÷另一个数。

2、应该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应纳税额 = 收入 × 税率

典型例题

例1、(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向阳客车厂原计划生产客车5000辆,实际生产5500辆。实际比计划多生产百分之几?

分析与解:要求“实际比计划多生产百分之几”,就是求实际比计划多生产的辆数占计划产量的百分之几,把原计划产量看作单位“1”。两者之间的关系可用线段图表示。

计划产量

5000辆        实际比计划多的

实际产量

5500辆

解答:方法1:

5500 – 5000 = 500(辆)       ……  实际比计划多生产500辆

500 ÷ 5000 = 0.1 = 10%       ……  实际比计划多生产百分之几

方法2:

5500 ÷ 5000 = 110%           ……  实际产量相当于原计划的110%

110% - 100% =  10%          ……  实际比计划多生产百分之几

答:实际比计划多生产10%。

例2、(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向阳客车厂原计划生产客车5000辆,实际生产5500辆。计划比实际少生产百分之几?

分析与解:要求“计划比实际少生产百分之几”,就是求计划比实际少生产的辆数占实际产量的百分之几,把实际产量看作单位“1”。两者之间的关系可用线段图表示。

计划产量

5000辆

计划比实际少的

实际产量

5500辆

解答:方法1:

5500 – 5000 = 500(辆)       ……  计划比实际少生产500辆

500 ÷ 5500 ≈ 9.1%           ……  计划比实际少生产百分之几

方法2:

5500 ÷ 5500 ≈ 90.9%         ……  计划产量相当于实际的90.9%

100% - 90.9% ≈ 9.1%        ……  计划比实际少生产百分之几

答:计划比实际少生产9.1%。

点评:想一想,在分数乘法应用题中的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式:“单位1 × 分率 = 分率对应的量”,如果和百分数应用题结合起来,求一种量比另一种量多(少)百分之几,实际上就是求分率。就用“多(少)的量 ÷ 单位1”。

例3、(难点突破)

一筐苹果比一筐梨重20%,那么一筐梨就比一筐苹果轻20%

分析与解:苹果比梨重20%,表示苹果比梨重的部分占梨的20%,把梨的质量看作单位“1”;而梨比苹果轻20%则表示梨比苹果轻的部分占苹果的20%,把苹果的质量看作单位“1”,两个单位“1”不同,切忌将两个问题混为一谈。一筐苹果比一筐梨重20%,是把梨看作单位“1”,梨有100份,苹果就是100 + 20 = 120份;一筐梨比一筐苹果轻百分之几 = 一筐梨比一筐苹果轻的部分 ÷ 苹果 = (120 - 100)÷ 120≈16.7%

答:一筐苹果比一筐梨重20%,那么一筐梨就比一筐苹果轻16.7%

点评:在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百分数应用题中,关键还是要找准单位“1”的量。从结论可以得出“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另一个数就比一个数少百分之几。”这句话是错的。为什么呢?把两个百分之几比较一下,就可以得出这两个百分之几对应的量是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的量或另一个数比一个数少的量,而这两种说法是相同的,也就表示的是同一个量;而单位“1”一个是梨,一个是苹果,所以这两个百分之几是不可能相等的。

例4、(考点透视)

一种电子产品,原价每台5000元,现在降低到3000元。降价百分之几?

分析与解:降低到3000元,即现价为3000元,说明降低了元。求降价百分之几,就是求降低的价格占原价的百分之几。

5000 – 3000 = 2000(元)

2000 ÷ 5000 = 40%

答:降价40﹪。

例5、(考点透视)

一项工程,原计划10天完成,实际8天就完成了任务,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百分之几?

新 课标 第 一 网

分析与解:根据“原计划10天完成”,可以得到:原计划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根据“实际8天完成”,可以得到:实际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用“实际比原计划每天多完成的量 ÷ 原计划每天完成的量”,就可以求出实际每天多修百分之几。

(  -  ) ÷   = 25%

答: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25%。

点评:找准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是解答好这一题的关键,题目中要求的是每天完成的任务量,而不能用10和8去求,因为10和8是工作时间,在解答时容易发生错误。

例6、(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益民五金公司去年的营业总额为40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3%缴纳营业税,去年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分析与解:如果按营业额的3%缴纳营业税,是把营业额看作单位“1”。 缴纳营业税占营业额的

3%,即400万元的3%。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也用乘法计算。计算时可将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来计算。

400×3% = 400×  = 12(万元)

或400×3% = 400×0.03 = 12(万元)

答:去年应缴纳营业税12万元。

点评:在现实社会中,各种税率是不一样的。应纳税额的计算从根本上讲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例7、(和应纳税额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王叔叔买了一辆价值16000元的摩托车。按规定,买摩托车要缴纳10%的车辆购置税。王叔叔买这辆摩托车一共要花多少钱?

分析与解:王叔叔买这辆摩托车所需的钱应包含购买价和10%的车辆购置税两部分,而车辆购置税是占摩托车购买价的10%,可先算出要缴纳的车辆购置税。也可以这样想:车辆购置税占购买价的10%,把购买价看作单位“1”,王叔叔买这辆摩托车所需的钱相当于购买价的(1 + 10%),即求16000元的110%是多少,也用乘法计算。

方法1:16000 ×10% + 16000 = 1600 + 16000 = 17600(元)

方法2:16000 ×(1 + 10%) =  16000 ×1.1 = 17600(元)

答:王叔叔买这辆摩托车一共要花17600元钱。

例8、扬州某风景区“十一”黄金周接待游客9万人次,门票收入达270

万元。按门票的5%缴纳营业税计算,“十一”黄金周期间应缴纳营业税0.45万元。

分析与解:营业税是按门票的5%缴纳,是占门票收入的5%,而不是占游客人数的5%

答:“十一”黄金周期间应缴纳营业税13.5万元。

篇2:六年级《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公开课教案

六年级《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公开课教案

课一开始,我并没有依照通常的教学模式先复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再引到新例题,而是用同学感兴趣的'北京中办奥运会的话题导人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奥运会在哪里举行吗?

齐声)知道,在中国北京。(脸上洋溢着喜悦、自豪)

深情地)是呀!7月13日,对很多中国人来说,那是一个不眠之夜。当萨马兰奇主席说出了“北京”这个让13亿中国人期盼已久最动听的话语时,中国一片欢呼声,所有中国人都跳了起来。中国人骄傲,中国人自豪!

生(抑制不住喜悦,小声议论开了)

师:那么当你听到这个喜人的消息时,你有什么感想呢?

生1:我想说:祖国妈妈你真了不起。

生2:我想说:20奥运会我们中国肯定会有特好的表示。

生3:我想,年我已经18岁了,我一定要去北京观看奥运会。

师:你们想知道许老师听到这个消息时想到了什么吗?

生:想知道。

师:许老师想了解中奥胜利时我们北京的得票情况,你们想了解吗?

生:想。

师出示统计表如下:

中奥第二轮各城市得票情况统计:北京56张,多伦多22张,巴黎18张,伊斯坦布尔-9张

师:北京中奥胜利后,很多报纸、电视评论“北京得票数遥遥领先”,这是为什么?

生1:北京得票数比其他三个城市的总和还要多。

生2:北京得了56票,比伊斯坦布尔多了47票呢。

生3:北京得票数是巴黎的3倍多,是伊斯坦布尔的6倍多。

师:老师也有一种比较方法,用北京得票数与多伦多比,求“北京得票数比多伦多多百分之几?”(板书)(看同学们热情高涨之时,提出本课学习课题。)

问题出来以后,我让同学自身先静想一会儿,然后小组讨论。(讨论时可以参考提示)最后全班交流。

提示:

①单位H“的量是谁?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②谁和单位”1"的量进行比较?

③要求北京得票数比多伦多多百分之几,就是求是的百分之几。

师:通过小组研究,你们认为这道题应该怎样来解答?

生1

56-22)÷105

生256-22)÷56

生356-22)÷22

生4:56 22-1

篇3:数学教案-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

数学教案-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掌握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能正确解答此类应用题.

2.进一步提高分析、比较、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培养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

教学难点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一)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什么方法?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二)口答,只列式不计算.

1.5是4的百分之几?4是5的百分之几?

2.甲数是50,乙数是40,甲数比乙数多多少?甲数比乙数多的是乙数的百分之几?

3.甲数是48,乙数是64,甲数比乙数少多少?甲数比乙数少的是甲数的百分之几?

(三)应用题

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四)引入新课

如果把、问题改为:实际造林比原计划的多百分之几?该怎样解答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百分数应用题.

二、新授教学

(一)教学例3

例3.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1.读题,理解题意.

2.比较:例3与复习题有什么异同?

3.讨论:“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什么意思?(画图理解)

教师板书:多出来的部分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4.列式计算

(14-12)÷12

=2÷12

≈0.167

=16.7%

5.思考:这道题还有其他解法吗?

14÷12-1

≈1.167-1

=0.167

=16.7%

提问:为什么要减去1?

(二)反馈

1.把例3中的问题改成“原计划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该怎样解答?

思考:这道题与例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2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多百分之几?

3.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2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少百分之几?

三、巩固练习

(一)分析下面每个题的含义,然后列出文字表达式.

1.今年的产量比去年的产量增加了百分之几?

2.实际用电比计划节约了百分之几?

3.十月份的利润比九月份的利润超过了百分之几?

4.的电视机价格比降低了百分之几?

5.现在生产一个零件的时间比原来缩短了百分之几?

6.十一月份比十二月份超额完成了百分之几?

(二)只列式不计算.

1.某校有男生500人,女生450人,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

2.某校有男生500人,女生450人,女生比男生少百分之几?

3.一种机器零件,成本从2.4元降低到0.8元,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几?

4.一种机器零件,成本从2.4元降低了0.8元,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几?

5.某工厂计划制造拖拉机550台,比原计划超额完成了50台,超额了百分之几?

(三)思考

男生比女生多20%,女生就比男生少(       ).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后作业

1.我国第一大岛台湾岛面积约35760平方千米,第二大岛海南岛面积约是32200平方千米.台湾岛的面积比海南岛大百分之几?(百分号前面的数保留一位小数)

2.工程队原计划一周修路24千米,实际修了28千米.实际修的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实际比原计划多修百分之几?

六、板书设计

百分数应用题

例3.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答: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16.7%.

关键:找准单位“1”.

篇4: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一体化教案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一体化教案

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 课题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 课时 1课时 设计人 孙丽妍 教 学 目 标 设 计 1、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 2、成数的意义及简单应用 3、引导学生总结这类问题的基本的解题办法,概括提升学生思维的过程。   教 学 方 法 设 计 启发式学习法 探究式教学法 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一、导入新课       二、新课 (1)提出问题               (2)分析问题         (3)解决问题                       三、练习:             四、课堂小结       一、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学习的知识,揭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让生交流去大明湖乘坐什么交通工具。 飞机,飞机属于民航运输。火车,火车属于铁路运输。汽车,汽车属于公路运输。 引导生到飞机场火车站还有汽车站调查一下十月黄金周济南市的客运情况(出示课件) 二、新课 (1)提出问题 播放课件:引导学生交流从统计表中提取的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根据提取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师根据生提出的问题板书: 1、民航的客运量是同期的百分之几? 2、20民航的客运量比20同期增长百分之几? 3、年民航的客运量是年同期的百分之几? 4、2003年民航的客运量比2004年同期减少百分之几? (2)分析问题 1、让生独立解决第一个问题。 2、师鼓励并引导解决第二个问题。 ①引导生说出自己的理解。 ②师归纳总结:1、把2003年民航客运量看到单位1。2、求2004年民航的客运量比2003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几。就是求2004年比2003年增长的数量占2003年的百分之几? (3)解决问题 1、师引导学生静下心来再读一次题,画图来分析题意,做时要想清楚为什么这样做,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解答这题,能做几种方法做几种方法。做完后想一想你认为这是属于什么样类型的百分数应用题。你认为应该怎么样解答。(板书,读题,画图,思路,做题,总结。) 找生到黑板上面做。 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找出错误点,好点评。 2、引导学生交流。 师小结:1、先算2004年民航的客运量比2003年增长的数量,再算增长的数量是2003的百分之几? 2、先算2004年是2003的百分之几,然后再求出增长百分之几。把2003年的0。47万人看到单位1。用2004年占2003的的百分率减单位1就是增长的百分百分率。 3、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学习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三、练习: 1、课件出示练习题。 2、引导学生交流解题思路, 3、师评价总结。 4、小游戏:让生根据本班人数编一道利用本节课学习的应用题。 5、引导生根据编的题列式计算。 6、引导生分析为什么计算结果不同。 7、师小结:单位1不相同所以计算结果不同。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一、导入新课 生交流:飞机、火车、汽车。     二、新课 (1)提出问题 生观察表交流提取的信息。 生交流提出的数学问题。           (2)分析问题 1、全班交流。 2、解决第二个问题。 ①生交流自己的理解。   (3)解决问题 1、生独立完成。         2、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三、练习: 1、学生独立解答。 2、生交流。 3、生编题。 4、生列式计算。 5、生讨论、交流。   四、课堂小结 生交流收获。     板 书 设 计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     2003年: 比2003年多运的 0. 47万人   2004年:     0.49万人 (0.49-0.47)÷0.47 0.49÷0.47―1 课 后 反 思 在本课中要讲两种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少百分之几)的思路。一种是根据百分数的意义。求2004年的客运量比2003年多百分之几,就是2004年比2003年增长的数量是2003年的百分之几,用多的数量除以2003年的数量,把结果用百分数表示就得到所求的百分数;另一种是根据2004年是2003年的104.2%,用 104.2%-100%就能得到2004年比2003年多百分之几。这种思路把要求2004年比2003年多百分之几,首先转化成2004年是2003年的百分之几,这样一种思路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接触较少,或者在百分数前面有关内容的学习中还没有接触过。所以这样两种思路如果要在一课内完成,那就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因为第一种做法,比较容易找到学生新知的生长点,所以我们不必化很多精力,或者说我们可以重点通过比多比少的对比,帮助学生建立从百分数的意义这个角度去理解的模型。第二种思路是一种新的思路,它首先把比多比少转化成是百分之几,然后再根据与100%相比的结果,分别用百分之几-100%或100%-百分之几。学生可能对一会儿用百分之几-100%,一会儿用100%-百分之几比较难以理解,但我想只要结合具体的实际,学生也能理解的。  

篇5:《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教学反思

王少梅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延续和发展,它是在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重点在让学生理解互相比较的两种数量之间的关系,掌握这类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并能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答,同时明确其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在教学中我主要把握以下三个环节:

一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生动的有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然后把这些问题归类,抽象出本节课所需要的用百分数解决的问题,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分析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

三是应用模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不足之处: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时,关注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不够。数学知识间是相互联系、前后相生的。我们不能就题教题,要关注“纵深”。即研究实际问题本身的发展。学生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有的学生就是会也不举手,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注意。

篇6:《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教学反思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教学反思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是在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种题实际上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题,只是有一个数题目里没有直接给出来,需要根据题里的条件先算出来。通过解答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可以加深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提高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能力。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教学中,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促进数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教材围绕这一知识点,只编排了一个例题(例2)、让学生理解表达增加或减少幅度的语言、“做一做”和一个练习(练习二十一)。根据本班实际,我安排两节课授完。这节课是第一节课,属新授课。教学时,我并没有照本宣科的讲解书上的例2,而是首先课件出示信息:“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让学生提出有关百分数问题再解答,从而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且复习巩固了已学知识,接着引出问题“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多百分之几?”改编成例2,导入新课;教学例2后,改变例2的问题,让学生解答“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再与例2比较,让学生弄清由于问题变了,单位“1”就有了变化,列式也就不同了,自然结果就不一样。不但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预防了“负迁移”的产生。

二、组织有效的互动交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不管复习,还是新授、巩固,练习题都是先让学生独立试算,再进行互动交流。如,新授时,根据课件出示信息,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多百分之几?”后,让学生说出含义“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多的公顷数占原计划造林的百分之几”,接着让学生试算,然后,让学生交流解答方法、总结规律,我随机予以点评。就是在这样一系列有效的互动交流过程中让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的。

三、注重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是培养问题意识。复习旧知时,我并没有出示完整的.题,而是课件出示信息:“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让学生提出有关百分数问题再解答。教学例2和改编例2也一样,先让学生提出问题,培养问题意识。

二是注重了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试算后合作交流,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

三是注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六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正初步形成。本节课,我让学生根据例2得出: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多百分之几?”就用“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多的除以原计划的”;再根据改变的例2得出:求“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就用“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的除以实际的”;然后引导学生归纳得出:“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 就用“相差数除以单位‘1’的数”这一规律。

发散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在教学时,我总喜欢问学生“还可以怎么算?”启发学生求异、发散思维。如:例2,学生“(14-12)÷12”这样算后,启发学生这样思考:先求“实际造林占原计划造林的百分之几”,再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多百分之几?”列出算式“14÷12-1”。

四、注重了教学反思,引导学生形成反思意识。

下课前,我安排了几分钟时间,留给学生说说本节课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采取让学生自由发言,相互补充的形式进行交流。有的说学会了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这类问题的方法;有的说进一步明确了百分数的意义;有的说知道了甲数比乙数多百分之“几”,乙数不会比甲数少百分之“几”,因为单位‘1’不同;还有的说保护环境十分重要,我们从小要树立环保意识;还有的说“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这类问题的第二种解法掌握得还不太熟练,还得加强练习。等等。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效果。

篇7:《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列式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2.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解决两种数量相差多少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问题与“求另一个数比一个数少几”问题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红花等磁性教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今天来了这么多老师来听课,你们能表现得好吗?钟老师相信你们会表现得很棒,看,我们班后面的“数学果园”果实累累,这是大家表现好得来的成果。

师:我们也看看其他班小朋友们的表现,这是书本72页的图,请你翻到这一页。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

师:看这个表,你知道了什么?

生可能会回答:

生1:我知道了小雪得了12朵红花,小磊得了8朵,小华得了9朵,小东得了9朵。

生2:我知道了小雪得的红花最多,有12朵;小磊最少,只有8朵。

生3:我知道了小华和小东同样多,都得了9朵红花。

……

师:再仔细观察,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可能很多,只要合理、正确的,教师应给予肯定,对于能提出“小雪比小磊多得几朵红花?”的学生应给予表扬。

出示问题:

小雪比小磊多得几朵红花? (生齐读一遍)

2.明确“谁与谁比”、“谁多、谁少”的问题。

师:这个数学问题告诉了我们谁与谁比(生:小雪与小磊比),谁多、谁少(生:小雪多,小磊少),小雪得了……

(学生回答后板书“12”),小磊得了……

(学生回答后板书“8”),要求小雪比小磊多得几朵红花就是求12比8多几,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进一步学习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数学问题。

出示课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学生齐读一遍。)

3.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a、让学生用摆学具的方式摆出12朵比8朵多4朵。

全班交流,请学生演示并陈述摆的过程,最后师结合学生的摆小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实际上就是在大数里面去掉和小数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小数多的。

b、引导学生用减法直接算出答案的解决方法。

4.巩固“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数学问题的练习——教科书72页的“做一做”。

师:看,小松鼠也来比一比,下面请同学们先同桌互相说说“谁和谁比”、“谁多、谁少”,然后独立完成填空。

最后全班交流。

5.教学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数学问题。

a、引导学生提出“小磊比小雪少得几朵红花”的问题。(补充板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

b、引导学生联系第一问的解题过程去探索第二问的解决方法。

c、同桌讨论“和第一问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d、集体交流,师明确: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就是另一个数比这个数少几。

6.巩固“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数学问题的练习——教科书73页的“做一做”。

先说说“谁和谁比”、“谁多、谁少”,然后独立完成填空,最后全班交流。

7.看书质疑。

8.引导学生从作业评比红花表中再发掘别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学问题并进行简单的口头解答。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练习十三第1题

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小芳和小清要代表班参加跳绳比赛,她们正在练习,看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点名回答,课件出示:

小清比小芳多跳了多少下? 46-40=6(下)

小芳比小清少跳了多少下? 46-40=6(下)

求出2个问题以后让学生说一说两者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强化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就是另一个数比这个数少几的规律。

2. 练习十三第3题

师:我们看看校园的另一个角落,这两个小朋友正在数花,看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点名回答,课件出示:

菊花比月季多多少盆? 44-40=4(盆)

月季比菊花少多少盆? 44-40=4(盆)

3. 练习十三第11题

师:小猫看到小朋友们正为“六一”儿童节准备得红红火火的,它们也来比一比,看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同桌互相说说,看谁的问题多。

最后集体交流。

4. 游戏——交朋友。

四、总结与评价

1.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2.说说这节课你们的表现怎么样?老师呢?

板书设计

篇8:《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21页例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问题,初步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2.经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转化成“已知整体与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过程,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热情。了解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建立“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的数学模型,理清数量关系,掌握分析方法,并能正确解答。

教学难点:

篇9:《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盒、条幅、磁力片、水彩笔、奖章贴、检测单

教学过程:

一、激活已有经验,引入课题

1.生活调查:比年龄“***比***大几岁?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用减法呀?

2.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

1.引出问题,明确方法

1)创设情境,引出例题。

师:游园会的小朋友们正在玩套圈游戏,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主题图)

2)收集信息,出示例题

师:仔细观察,你知道了什么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随着学生汇报,教师条幅出示例6,指名完整读题

3)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思考汇报

4)出示预习提示,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自学提示:1.画一画或摆一摆。(一一对应)

2.算一算。(说清为什么可以这样算?)

2.自主学习

3.同座交流

师:把你的方法介绍给你的同座听一听

4.小结学习情况

(提炼自学方法,表扬优秀个体)

三、展示汇报

(画图、摆学具、计算三种方法板前展示汇报)

1.师: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的?

学生展示,师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及时表扬,奖励星章一枚。适时点拨、强调、引导。

A画图法:(投影展示)

师:哪里是多出来的部分?另一部分表示什么?画图法的同学说一说,左边表示什么?

B摆学具法:(板前贴磁片)

师:小华比小雪多5个,怎样让我们看得更明白?这一部分是…..另一部分表示…..

板书:“比小雪多的”“与小雪同样多的”)

同学们用手指一指哪里是“比小雪多的”,那一部分是“与小雪同样多的”

小结: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进行转化,建立模型

师:这样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就转化成了“已知整体与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什么法计算?我们得出“已知两个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我们用减法计算。板书:减法

C计算法:

怎样列式?说说你的理由。要想求“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要用……减去……

指名再说,同座互相说

2.出示儿歌,帮助理解记忆

篇10:《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教学设计

两数比大小,

先把大数找,

去掉同样多,

多几就知道

3.引导检验,并口答

4.出示“想一想: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

师:引导分析“谁和谁比?谁的少?少几个?”看图数一数。怎样列式?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5.补充小结:两个问题意思一样,只是换了个说法,都用12-7来计算。

6.练习:苹果有5个,梨有3个,苹果比例多几个?还可以怎样说?

7.回顾课前比年龄问题“为什么用减法”?学生说一说后,师课件出示形象线段图,抽象线段图演示理解

8.收学具

四、课间游戏“模仿秀,对口令”师做动作并提问,生跟着做同样的动作并回答问题

“8比4来多几?4比8少几?……”

五、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1.(23页7题)

师: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怎样列式?

2.(23页9题)

师读题,引导分析,指名列式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提出问题,练习解答

五、测评

1、书上的“做一做”

2、23页5题

六、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汇报

师:在解决问题是时,我们要读懂题意,找出已知和所求,如果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我们就用减法计算。并要养成口答和检验的习惯。

生齐读课题)知道了这类题解题方法是:从多的数中去掉它和少的数同样多的部分,就是多出或少的部分。我们用减法计算。

板书设计:

篇11: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问题的发展,是在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基础上教学的。这种问题实际上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只是有一个条件题目中没有直接给出,需要根据题里的条件先算出来。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提高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初步掌握“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此类

问题的解答方法。

2. 在探索的过程中,使学生会用线段图直观地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3. 培养分析、类推以及归纳概括的能力,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应用题的结构特征。

教学关键:把此类问题转化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教学过程:

一、学习准备

1.根据数学信息提问题

课前教师先收集学生的男女生人数。

师:在上课之前,我就收集到了你们班的男女生人数,谁能根据提供的信息

提出用百分数解决的问题。

教师随机出示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①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②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③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百分之几?

④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百分之几?

2.让学生先解决前两个问题

师:前两道问题是我们已经学过“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这类问题,谁能解决?

学生列式后,教师追问: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提醒学生注意:解决这类问题一定先弄清楚哪两个

数相比,哪个数是单位“1”,哪一个数与单位“1”相比。为学生学习新课解决数量关系稍复杂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做好知识迁移的准备。

3.揭示课题

师:后面两个问题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探究的内容。(教师板书课题: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

二、学习展开

1. 让学生自主解决“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百分之几?”的问题

(1) 分析数量关系

①师:你能试着用线段图把题意表示出来?

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张作业纸,先把数量关系用线段图表示出来,再完成下面的填空。

②学生完成作业纸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百分之几,就是求男生比女

生多的人数与女生人数相比的百分率,女生人数是单位“1”。

(2) 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①让学生根据分析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列式计算出结果。

②集体反馈,教师做适当的板书。

(如无学生采用第二种解法,可以适当地加以引导。可提出这样的问题:根

据信息可以直接求出什么?(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求出了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能不能求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这样利用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就可以算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百分之几。)

③让学生总结,像这样的百分数问题有什么特点?解决它时要注意什么?

交流时使学生明确:这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问题,它的解题

思路和刚才同学们提出的第①、②个问题的分析思路基本相同,都要分清哪两个量在比较,谁是单位“1”,但这里比较的两个量中有一个条件没有直接告诉,必须先求出来。

2. 改变问题

师:接下来,我们来解决第④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让学生列出算式,教师板书

3. 观察比较。

将第一种算式与改变后的问题的解答算式相比较

师:不同点是什么?为什么除数不一样?

通过学生的讨论,再次强调两个问题中谁与谁比,谁是单位“1”。使学生体

会到,用百分数解决问题和用分数解决问题一样要注意找准单位“1”。

4.概括应用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这样两者之间比较的问题还有很多,书本就给我们介绍了很多。

让学生完成做一做。交流时重点强调第二种算法。

5.总结全课

师: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总结时强调“转化”的思想。

三、学习内化

1.连一连

原计划造林18公顷,实际造林20公顷。

原计划造林是实际造林的百分之几? (20-18)÷18

实际造林是原计划造林的百分之几? (20-18)÷20

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 18÷20

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增加百分之几? 20÷18

2.教科书第91页第1题

(1)为迎接运动会,同学们做了25面黄旗,30面红旗,做的红旗比黄旗多( )面,多( )%。

(2)育新小学图书馆有图书4000册,新风小学图书馆有图书5000册,育新小学的图书比新风小学的少( )册,少( )%。

3.放假乘火车去奶奶家要用16小时,现在火车提速了,早两小时就能到。现在乘火车去奶奶家的时间比原来节省了百分之几?

4.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5cm、4cm、3cm。如果用它锯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体积比原来减少百分之几?

教学案例及评析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在教学中画出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通过“想”帮助学生弄清,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多造林的公顷数是原计划造林公顷数的百分之几。

复习:一个乡去年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师:这道题怎样计算?

生:14÷12=116.7%。

师:原计划造林多还是实际造林多?

生:实际造林多。

师:如果把这道题的问题改为“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该怎样解答呢?

(学生思考)

师:可以在纸上先画出线段图。教师边说边画出草图。

师:如果你会计算就在草稿本上算出来。

师:做完了,请你们交流一下。

生:116.7%-1=16.7%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实际造林是计划的116.7%,而计划造林是单位‘1’的量,于是我想用实际造林是计划造林的百分数减去计划造林数就等于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多的百分数。

师:很好。还有其它的解法吗?

生:(14-12)÷12=2÷12≈0.167=16.7%

师:你又是怎么想的?

生: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其实就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师:他的意思你们懂了吗?

生:(齐说)懂了。

师:你喜欢用哪方法一种?

师:如果把问题改成“计划造林的公顷数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你们会解答吗?

案例评析:

在解题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先求出实际造林的公顷数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再把原计划造林的公顷数看作单位“1”(100%),那么,用实际造林的公顷数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减去100%,就是实际造林不原计划多的。说明学生的解题思路比较广泛的,通过这个学生的交流,又发展了其他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我把例3中的问题改成“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让学生独立解答,以加强题目的变化,。由于题目的问题改了,题中的单位“1”变了,解答的方法也就不同了。通过本课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类百分数应用题的认识,弄清题里的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也促进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还较好地培养和发展了数学应用意识,基本达成了教学设想所期望的目标。

由此可知,这部分虽是难点,但如果方法得当,会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的。

篇1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教案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教案

学习内容:完成课本第2~3页练习一第4至8题。

课堂目标:

1.帮助学生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巩固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问题的思考方法。

2.进一步明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这两类问题的联系与区别,加深对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方法的思考。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及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如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还有别的方法吗?

二、完成练习一第4~8题

1.完成第4题。

学生读题后独立解决。

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解答第(2)题时还有别的方法吗?

比较这两题有什么不同?

2.完成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组织交流和比较。

重点把第(2)、(3)题与第(1)题比较。

3.完成第6题。

指名学生读题,理解什么是“孵化期”。然后学生独立解答。交流检查正确率,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理解。

4.完成第7题。

学生读题,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明确:“巧克力的价钱比奶糖贵百分之几”,就是“巧克力的价钱比奶糖多百分之几。”

学生解答后交流思考过程。

5.完成第8题。

学生独立解答。可以用计算器计算。完成后交流。

三、读读“你知道吗”

学生自主阅读。

交流:读完后你有什么想法?

思考:为什么不可以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幅度比提高了0.3%?

突出单位1不同的两个百分数不能直接相减。

你还能举些有关百分点和负增长的例子吗?

四、拓展练习

1.甲数与乙数的比是4:5,乙数是甲数的( )%,甲数比乙数少%。

2.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增加10%,面积增加( )%。

3.一辆汽车,从甲地去乙地行驶了10小时,从乙地回甲地行驶了8小时。回来时比去时所用时间缩短了百分之几?速度提高了百分之几?

4.某小学六年级有四个班,由王、陈两位老师任教,这四个班的人数分别是:一班60人,二班40人,三班50人,四班50人。期末考试及格率的情况统计是:一班的'及格率是95%,二班的及格率是85%(这两个班由王老师任教);三班的及格率是96%,四班的及格率是86%(这两个班由陈老师任教)。那么,这两位老师谁教的学生及格率更高一些呢?

五、全课小结

对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课堂上你的练习情况如何?正确率高吗?

六、练习作业

1、作业:补充习题第2页

篇1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教学反思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教学反思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基础上教学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发展。通过教学解决这类问题,既能使学生深化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进一步体会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也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这部分的内容在教师看来比较简单,有固定的思路。但是在学生正式做作业的时候,常常是错误百出,思来想去其中的缘由,可能是我在教学的时候过于强调机械的训练而忽略了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真正理解。因此,这学期我在教学时吸取了以往的一些经验教训,作了一些改变,紧扣住百分数的意义,借助线段图这一手段,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教学例1时,我首先出示了两个条件,要求学生各自画线段图表示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学生画好后,讨论:画几条线段表示这两上数量比较合适?表示哪个数量的线段应该画长一些?大约长多少?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明确了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4公顷,大约相当于计划造林16公顷的1/4,这一环节使学生初步体会两个已知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再理解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的含义时,我继续引导学生讨论:这个问题是把哪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比较时要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借助了线段图,使学生比较直观地理解了4公顷相当于16公顷的25%,4公顷相当于20公顷的20%。从以往简单机械地训练关系式中解放了出来,使学生对百分数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在引导学生理解第二种解法时,使学生明确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先要求出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再减去100%,得到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在这里我要求学生指着线段图说说算式中的100%表示图中哪个部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这儿有些糊涂,没有明确一点,要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要先求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要找准单位1。

由于借助了线段图,重点强调了百分数的意义,求多(少)百分之几,是将哪两个量进行比较,哪个数量是单位1,就是求哪个量是哪个量的百分之几,直观形象,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篇14: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人教版六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掌握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能正确解答此类应用题.

2.进一步提高分析、比较、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培养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

教学难点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一)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什么方法?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二)口答,只列式不计算.

1.5是4的百分之几?4是5的百分之几?

2.甲数是50,乙数是40,甲数比乙数多多少?甲数比乙数多的是乙数的百分之几?

3.甲数是48,乙数是64,甲数比乙数少多少?甲数比乙数少的是甲数的百分之几?

(三)应用题

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四)引入新课

如果把、问题改为:实际造林比原计划的多百分之几?该怎样解答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百分数应用题.

二、新授教学

(一)教学例3

例3.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1.读题,理解题意.

2.比较:例3与复习题有什么异同?

3.讨论:“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什么意思?(画图理解)

教师板书:多出来的部分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4.列式计算

(14-12)÷12

=2÷12

≈0.167

=16.7%

5.思考:这道题还有其他解法吗?

14÷12-1

≈1.167-1

=0.167

=16.7%

提问:为什么要减去1?

(二)反馈

1.把例3中的问题改成“原计划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该怎样解答?

思考:这道题与例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2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多百分之几?

3.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2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少百分之几?

三、巩固练习

(一)分析下面每个题的含义,然后列出文字表达式.

1.今年的产量比去年的产量增加了百分之几?

2.实际用电比计划节约了百分之几?

3.十月份的利润比九月份的利润超过了百分之几?

4.的电视机价格比降低了百分之几?

5.现在生产一个零件的时间比原来缩短了百分之几?

6.十一月份比十二月份超额完成了百分之几?

(二)只列式不计算.

1.某校有男生500人,女生450人,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

2.某校有男生500人,女生450人,女生比男生少百分之几?

3.一种机器零件,成本从2.4元降低到0.8元,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几?

4.一种机器零件,成本从2.4元降低了0.8元,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几?

5.某工厂计划制造拖拉机550台,比原计划超额完成了50台,超额了百分之几?

(三)思考

男生比女生多20%,女生就比男生少(       ).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后作业

1.我国第一大岛台湾岛面积约35760平方千米,第二大岛海南岛面积约是32200平方千米.台湾岛的面积比海南岛大百分之几?(百分号前面的数保留一位小数)

2.工程队原计划一周修路24千米,实际修了28千米.实际修的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实际比原计划多修百分之几?

六、板书设计

百分数应用题

例3.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篇15:《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上学期我们已经学过“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这类问题比较简单,只要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结果用百分数表示就行。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就是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为基础的,理解问题所表示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关键是要引导学生要能找到相比较的两个量。

在例题的教学中则采用画线段图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题意。例1中“东山村去年原计划造林16公顷,实际造林20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让学生先找出单位“1”的量,然后尝试画线段图,并在画图中体会“实际比原计划多造林的面积是和原计划的造林面积比较的”,因此问题也就可以理解为“实际比原计划多造林的'面积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从而转化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与往不同的是这里比较的两个量是“相差量”和“单位1的量”。

鼓励解题多样化,对于例题的另一种解法则作简单的介绍,但是也必须要求学生能说出每一步求出的是什么,解题方法则不作规定,两种均可。

学生作业中的错误主要有:一是不能找准单位1;二是计算错误。

思考:五年级学习分数时,有过很多类似“男生20人,女生25人,女生比男生少几分之几?”,那时大部分学生已经会比较“相差量”和“单位1的量”,如果由分数问题引出例题,或许更高效。

篇16: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教学反思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教学反思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对于小学生来讲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因为这里面包含了两种“比”法。一是比较大小,二是比较倍数。教学时,我先用50千克比40千克多几分之几为例,引入课题。先让学生求50千克比40千克多多少千克?再来讨论多几分之几?多百分之几?在解决了第一个比较“多10千克”之后,再来理解第二个比较“10千克是40千克的百分之几”。接着让学生对比“40千克比50千克少百分之几”与“50千克比40千克多百分之几”的不同。这里的难点是比较倍数时,前者是拿10千克和50千克比倍数,后者是拿10千克和40千克比倍数。这样通过对比,让学生充分理解,标准的.不同,结果不同。

通过对两种比较的讨论,理解。学生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意义”理解较好,为接下来学习例题打好了基础。

百分数练习二十一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相遇问题/分数(或百分数)应用题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小学数学总复习讲解及训练(十)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第四课时: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一)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1总复习统计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知识要点及教学目标1-6年级五上册 教学计划(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

新起点英语一上:Colours three Lesson 33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总复习讲解及训练(八)2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小学数学总复习讲解及训练(十)2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纳税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纳税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纳税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共16篇)】相关文章:

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2023-01-27

数学思考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2023-04-17

第二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第三课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2022-09-20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2) 教学计划(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2023-04-26

小学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意义》教案2023-07-19

第十课时:确定起跑线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2023-01-31

用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除法应用题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2023-07-05

百分数应用题 ( 二 )参考教案二2022-12-05

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应用四》教案2022-11-08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023-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