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除法应用题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共13篇)由网友“三万”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用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除法应用题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用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除法应用题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
式 与 方 程
第2课时(总第7课时)
一.教材分析:
【复习内容】教科书第12册P92-93“练习与实践”7-9题。
【知识要点】
1、用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除法应用题。
2、纳税、折扣等实际问题的逆运算如何用方程解。
【新旧教材比较】
在过去的教材里,分数乘法应用题与百分数乘法应用题、分数除法应用题与百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教学内容在循环中重复多、递升少,浪费了教学资源,制约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的发挥。
新教材把百分数除法实际问题和分数、百分数实际问题安排在一起。六年级下册只编排稍复杂的百分数除法实际问题。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和百分数乘法实际问题都在练习里带出,夯实了基础知识与基本的数学思想,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增加了问题的现实性和挑战性。教学重点放在数量关系和推理能力上,利用题目中最基础、生活中最常见的数量关系作为列方程的依托,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商品打折出售的含义,进一步掌握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熟练掌握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方法,理解不同形式的打折问题之间的联系,并能熟练解答。注重知识间的联系与融会贯通。
2.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提高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让学生在学习和游戏中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建议
教学分数、百分数应用题,重点放在数量关系和推理能力上。联系分数的意义与分数乘法概念,把实际问题里的各个数量组织起来,构成数量关系式并根据数量关系式确定解题的方法。用线段图直观表现题目中的百分数的含义和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是得出数量关系式后的自然选择。游戏要让学生有足够时间练习、探究。
三、知识链接
教科书六下P8 例4; P11 例5、P12例6 ; P73例2。
四、教学过程
1.出示习题。一种图书打八折后售价是20元,这种图书原价是多少元?
2.学生练习、交流、检验。
3.练习P93第7、8两题。
4.练习P93第9题。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探索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求出所框的4个数。
习 题 精 编
1.一本书打八折后售价是30.4元。这本书原价多少元?比原来便宜多少元?
2.修一段路,已经修了全长的80%,还剩下1.2千米。这段路全长多少千米?
3.图书室的故事书的本书是科技书的75%,科技书和故事书共1400本。科技书和故事书各多少本?
4.王阿姨在商场买了2件上衣。一件上衣打七五折后卖120元。另一件上衣提价25%后卖120元。商场卖这2件上衣是赚了,还是亏本了?赚了,赚多少?亏了,亏多少?
5.按规定稿费收入扣除元后按14%的税率缴纳个人收入所得税,小红的爸爸编写《数学小故事》出版后缴纳个人所得税224元 。小红的爸爸编写《数学小故事》共获得多少元稿费?
6.一次会议的出席率为95%,缺席人数比出席人数少36人。应出席多少人?
7.六(1)班有学生45人,男生是女生的80%。女生有多少人?(用方程和转化方法解)
8.一个书架有上下两层,下层本数是上层本数的40%。如果把上层的书搬15小红的爸爸编写《数学小故事》小红的爸爸编写《数学小故事》本放到下层,那么两层的本数同样多。原来上、下两层各有图书多少本?
9.下表的红框中的5个数的和是60。在表中移动这个框,可以使每次框处的5个数的和各不相同。
1、任意框几次,看看每次框出按5个数的和与中间的数有什么关系?
2、如果框出5个数的和是180,应该怎样框?能框出和是100的5个数吗?
为什么?
篇2:百分数的应用--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2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的例6、练一练、练习四的第5~9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灵活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画线段图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知识经验自主地列方程解决问题。
2.重视方程后检验方法的交流
教学重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意识和分析应用题的能力。
设计理念:教师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因此本课教师给自己的定位只能是个引导者,有关画图分析列式解答等活动就交给学生。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激情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学得很不错,今天再接再厉,继续攻克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板书课题),请看例题。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6
学生读题后提问:关键句是哪一句?
你会根据关键句画出线段图吗?(指导学生画图:先画哪条线?另一条线段的长度大约画到哪里?节约了20%标在哪里?440立方米呢?)
2.根据所画线段图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九月份用水量-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的用水量=十月份的用水量
想一想,该设谁为 呢?为什么?
如果九月份用水 吨,那么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的用水量怎样求?
根据数量关系,你会列方程吗?
解读学生所列方程。
解出你的方程并检验是否正确,说说你是怎样检验的?
3.回顾本题的思考过程明确:
(1)可以画线段图帮学生分析
(2)应从关键句中找到相加或相减的数量关系
(3)应设单位“1”的量为
(4)结果就代入题目中进行检验
学生口答
学生试着画图
请一名同学在黑板上板演
学生讨论
学生口答
学生尝试列出方程
学生解方程,并检验
学生口答:可以用(550-440)÷550,看是否等于20%;或者用550-550×20%,看是否等于440。
三、巩固练习1.做练一练的第1题
画出线段图。
从线段图(或关键句)中你找到了什么相等的数量关系?
引导学生说出:舞蹈组人数+比舞蹈组多的人数=42人
追问:应设谁为
比舞蹈组多的人数怎样表示?
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新课标第一网
2.做练一练的第2题
建议画线段图分析。
从线段图中你找到了什么样的数量关系?
设谁为 ?降价部分怎样表示?
你会列方程吗?
提醒学生检验。
3.做练习四的第6、7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
4.做练习四的第8题
解答后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引导学生认识到两题虽然大致相同,但由于关键句中单位“1”的量不同,所以解题的方法也不一样。
5.做练习题四的第9题
先根据提出的问题分别画出线段图。
写出相应的数量关系,以便于体会这两个问题的联系与区别。
根据数量关系解答。
指导学生画图
学生讨论
学生列方程解答并检验
学生画图
说出本题的数量关系
学生列出方程
检验
学生用计算器解答,集体订正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学生讨论比较
学生画图
体会列式的区别,并思考为什么?
四、全课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解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篇3:百分数的应用--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1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页的例5、练一练、练习四的第1~4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灵活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画线段图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知识经验自主地列方程解决问题。
2.重视方程后检验方法的交流
教学重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意识和分析应用题的能力。
设计理念:数学活动不在于教师教会学生多少,而在于学生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没有。教师需树立“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的观念,因此教学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画线段图,找数量关系,列方程等方法来解决相关的类似的题目。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激情促思
通过之前的学习,大家已掌握了不少百分数的知识,今天给大家呈现的是一种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板书课题),想不想攻克它。
要攻克它,我们首先要了解它,分析它,师出示例题。
二、探究新知
三、巩固练习
四、评价总结
1.出示例5,读题后要求学生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教师指导:先画什么?女生的线段画多长?80%标在哪里?36人标在哪里?请个别学生上去板演,以便集体订正?
2.从图上你获取了什么信息?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板书有意义的信息,教师适当引导):
男生人数×80%=女生人数
男生人数+女生人数=36人
引导学生将上面的关系式进行综合后老师板书:男生人数+男生人数×80%=36人。使学生用方程解答成为一种迫切的内因。
下面你会求男生人数了吗?怎样求?
3.这个方程你会解吗?女生人数怎样求?你解得对吗?
板书学生的方程,解读学生的方程。
追问:你是怎样检验的?
追问:你为什么设男生为 ?为什么不设女生为 呢?(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设单位“1”为 较为合理。
4.回顾解题过程:数量关系在哪一句中?“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80%”这句话中,应该把哪个量看作 ?另一个量怎样表示?
怎样确保自己的正确率?
1、做练一练的第1题
思考:数量关系在哪句话中,是什么?应该把谁看作 ,另一个量怎样表示?
你能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吗?会解这个方程吗?你怎样检验自己的结果是否正确?
2.做练一练的第2题
你从哪句话中看到了本题的数量关系?是什么?你能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吗?你的方程对吗?
3.做练习四的第1题,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4.做练习四的第2、3两题
先说一说各题的数量关系,再列方程解答。
5.做练习四的第4题
数量关系在哪一句话中,是什么数量关系?两小题的关键句一样吗?不一样在哪里(引导单位“1”变了)?第(1)小题应设谁为 ?第(2)小题呢?各自列出怎样的方程?解解看它们的结果一样吗?为什么一样?
说说学了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画线段图。
学生讨论后交流。
引导学生讨论得到综合后的数量关系。
引导学生把男生人数设为 列出方程。
学生解方程,并引导学生进行检验。
引导学生计算20+16是否等于36。
学生思索比较。
学生可能会说两种答案:“美术组有36人”和“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80%”,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后者说的是相关联的两种量之间的倍比关系,用来解设更为方便。
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列出方程。
解方程
检验
学生口答
列方程并解答
检验
学生练习,尽量口算,集体订正。
学生说数量关系
列方程解答
集体检验
学生口答
列方程解答
检验
引导学生讨论得到:两个关键句中梨树都是1份数,桃树都是3份数,虽然单位“1”不同了,但倍比关系并未改变。
篇4: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的例6、“练一练”、练习四的第5~9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灵活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画线段图
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知识经验自主地列方程解决问题。
2、重视方程后检验方法的交流
教学重点:
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
教学难点:xkb1.com
培养学生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意识和分析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例6:青云小学十月份用水440立方米,比九月份节约20%。九月份用水多少立方米?
读题,理解题意
分析题意
问:十月份用水量比九月份节约20%,这里的20%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
这两个数量比较时,要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
九月份用水量的20%是哪个数量?
让学生画图,根据图进一步理解以上3个问题
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相关数量。
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九月份用水量-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的用水量=十月份用水量
让学生列方程解答
检验
可以用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的除以九月份,看是不是20%;也可以用九月份减十月份比 九月份节约的,看是不是440立方米。
二、教学“练一练”
1、做第1题,先审题
问:比舞蹈组人数多20%应该怎么理解。题中的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是怎样的?
学生解答
2、做第2题
先帮助学生理解比原价降价15%的意思及等量关系。
再让学生解答。
三、巩固练习
对比练习:
1、练习四的第8题:先解答;交流比较;小结:虽然一个条件和所求的问题相同,但
由于另一个条件不同,表示单位“1”的量不同,所以解题方法也不同。
2、练习四第9题:引导学生画图;分析写出数量关系;列式解答
四、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交流
五、作业
完成《练习与测试》 相关作业
板书设计
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
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练习四的第10~16题。
教学目标:
1、强化学生通过画线段图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
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灵活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通过对比让学生对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有更深刻的认识,在自己的知识体系中能和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联系起来思考,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
教学难点:
将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并入分数应用题的体系中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做练习四的第10题
让学生自己独立解答。说一说形如 的方程的解法。
2.做练习四的第11题
要求学生画出线段图;根据画出的线段图找出题目中的相等关系;
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要求解出所列方程;提醒学生检验;
3.做练习四的第12题
画图分析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口头列方程;解出方程并检验
4.做练习四的第13题
要求学生画图后,写出数量关系,再对照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出方程检验方程。
5.小结: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和我们已学过的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有什么联系?
有什么区别?(引导学生将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和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结合起来想,认识到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其实也是分数应用题,只是分数呈现的形式不同)
二、巩固练习
1、做练习四的第14题
这道题目中还有百分数吗?画出线段图,比较两小题的线段图有什么不同?
从线段图(或关键句)中你找到了什么相等的数量关系?
引导学生说出:(1)牛郎星的运行速度×7/13=织女星的运行速度(2)牛郎星的运行速度-比牛郎星慢的速度=织女星的速度
追问:应设谁为 。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2、做练习四的第15题
两个分数各是什么意思?哪个是具体量,哪个是分率?要求学生画线段图分析。
从线段图中你找到了什么样的数量关系?设谁为 ?降价部分怎样表示?
你会列方程吗?提醒学生检验。
3、做练习四的第16题
要求学生画线段图分析。
从线段图中你找到了怎样的对应关系?数量关系式是什么?你会列方程吗?
三、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交流
四、作业
完成《练习与测试》 相关作业
板书设计
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
篇5:百分数的应用--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练习课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练习四的第10~16题。
教学目标:1.强化学生通过画线段图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灵活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通过对比让学生对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有更深刻的认识,在自己的知识体系中能和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联系起来思考,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
教学难点:将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并入分数应用题的体系中
设计理念: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本课教者有意将百分数应用题纳入分数应用题的知识体系。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 前面两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了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的解法,这节课我们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相关的练习,要求通过本节课的练习,我们能达成下列目标:
1.更熟练地解答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
2.对应用题中的相等关系能找得更准。
二、基本练习1.做练习四的第10题
让学生自己独立解答。
说一说形如 的方程的解法。
2.做练习四的第11题
要求学生画出线段图;
根据画出的线段图找出题目中的相等关系;
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要求解出所列方程;
提醒学生检验;
3.做练习四的第12题
画图分析数量关系;
根据数量关系口头列方程;
解出方程并检验
4.做练习四的第13题
要求学生画图后,写出数量关系,再对照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出方程检验方程。
5.小结: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和我们已学过的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引导学生将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和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结合起来想,认识到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其实也是分数应用题,只是分数呈现的形式不同)
学生独立解答
学生讨论后回答
学生画出线段图
学生尝试说出题目中的相等关系。
学生列方程
解方程
检验
学生可能得到两种:
一共的-剩下的=运走的
或一共的×(1-30%)=运走的,两种都肯定。
学生口答
学生解方程并检验
学生画图、分析、列方程、解答、检验。
引导学生讨论比较
三、巩固练习1.做练习四的第14题
这道题目中还有百分数吗?
画出线段图,比较两小题的线段图有什么不同?
从线段图(或关键句)中你找到了什么相等的数量关系?
引导学生说出:(1)牛郎星的运行速度×7/13=织女星的运行速度(2)牛郎星的运行速度-比牛郎星慢的速度=织女星的速度
追问:应设谁为
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2.做练习四的第15题
两个分数各是什么意思?哪个是具体量,哪个是分率?
要求学生画线段图分析。
从线段图中你找到了什么样的数量关系?
设谁为 ?降价部分怎样表示?
你会列方程吗?
提醒学生检验。
3.做练习四的第16题
要求学生画线段图分析。
从线段图中你找到了怎样的对应关系?数量关系式是什么?
你会列方程吗?
提醒学生检验。
指导学生画图
学生讨论
学生列方程解答并检验
学生画图
说出本题的数量关系
学生列出方程
检验
学生画图,教师适当指导
讨论本题的数量关系
学生列方程解答
检验
四、布置作业 1.先把数量关系式补充完整,再解答。
(1)食堂二月份用煤1.6吨,比一月份节约20%,一月份用煤多少吨?
○ =二月份用煤量
(2)一列火车每小时行108千米,比一辆汽车快35%。这辆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 =火车的速度
2.小强的体重比小华重20%
(1)小强的体重是30千克,小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2)小华的体重是30千克,小强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3.媛媛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3,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4,还剩50页没有看,这本书共多少页?
篇6:除法简单应用题(二)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
蒋天锋
授课课题 除法简单应用题(二)
教学基本
内容
P64练习十二T4-8。
教学
目的
和要
求 1、通过练习加深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认识,能熟练地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2、沟通分数除法与乘法应用题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3、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及难点 能熟练地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进一步体会分数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教学方法
及手段 让学生在对比练习中,认清分数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www.xkb1.com
学法指导 对比练习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预习练习十二T4-8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14 ÷ 58 12 ÷ 45
56 ÷ 12 45 ÷ 15
2、分析数量关系
(1)出示
①男生的人数是女生的45
②一桶油,用去了
(2)汇报交流,教师板书数量关系式。
①男生的人数×45 =女生的人数
讨论:如果知道男生的人数,怎么求女生的人数?
如果知道女生的人数,怎么求男生的人数?
②提问:第2小题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教学环节设计 如果知道了一桶油的重量,怎样求用去的油的重量?
如果知道了用去的油的重量怎样求一桶油的总重量?
二、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十二第5题。
提问:这道题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是什么?
这题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么解答?
2、完成练习十二第6题。
提问:10小时行了全程的56 ,表示什么意思?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说明:10小时行的时间相当于全程所需时间的56 。
3、完成练习十二第7题。
(1)这两题的关键句分别是什么,在书上画出来。
(2)在小组中说出数量关系式。
(3)比较,这两题有什么不一样?
三、小结
作业
板书
设计
①男生的人数是女生的45
②一桶油,用去了
篇7:分数除以分数/除法简单应用题(一)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
数学 课程教案
年级: 六 主备者: 蒋天锋 备课时间:-10-14
周次 7 课次(本周第几课时) 3
授课课题 分数除以分数
教学基本
内容 P58例4和练习十一T9-14。
教学
目的
和要
求 1、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除以分数的式题。
2、使学生在探索分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培养学生迁移、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及难点 理解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方法
及手段
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分数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迁移、概括的能力。
学法指导 迁移、概括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预习例4
一、复习引新
1、口算。
23 ÷2 14 ÷4 512 ÷10 310 ÷6
9÷ 310 4÷ 45 2÷ 314 1÷ 32
2、揭示课题: 分数除以分数
二、教学新知
1、出示例4
提问:这是已知什么,要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
追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怎样列式?(板书: =)
2.引导探索:分数除以整数怎么算呢?
(1)请大家画图探索一下 得多少?
(2)指名到黑板上画一画。
(3)讨论:分数除以整数,能不能用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来计算呢?
板书:
请大家计算一下它的积,看得数与我们画图的结果是不是一样?
教学环节设计 得数相同,你能猜想到什么?
板书: =
3、验证猜想
完成练一练第1题:先再长方形中涂色表示 ,看看 里有几个 ,有几个 ,再计算。
=
你发现了什么?
4、概括方法
联系前面学习的分数除以整数和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你能说出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吗?
三、巩固练习
四、小结
作业
板书
设计
分数除以整数,用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来计算。
执行
情况
与课
后小
结
数学 课程教案
年级: 六 主备者: 蒋天锋 备课时间:2017-10-14
周次 7 课次(本周第几课时) 4
授课课题 除法简单应用题(一)
教学基本
内容
P62例5和练习十二T1-3。
教学
目的
和要
求 1、使学生联系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已有认识,学会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分数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及难点 学会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体会分数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教学方法
及手段 使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法指导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预习例5
一、导入
1、出示例5中两瓶果汁图,估计一下,大、小两瓶果汁之间有什么关系?
出示:小瓶的果汁是大瓶的 。
提问:这句话表示什么?你能说出等量关系式吗?
如果大瓶里的果汁是900毫升,怎么求小瓶果汁里的果汁? 自己算算看。
如果知道小瓶里的果汁,怎么求大瓶中的果汁呢?
2、揭示课题: 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二、教学新知
1、出示例5
提问: 你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教学环节设计 2、讨论交流:你是怎么想、怎么算的?
如果学生用除法计算,教师可引导讨论:为什么可以用除法计算?依据是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用方程解答是怎么想的,依据是什么?
3、引导检验: =900是不是原方程的解呢,怎么检验?
(1)出示题目
(2)讨论:这里中的两个分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这题中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
(3)这题可以怎么解答,自己独立完成,并指名板演。
(4)交流: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鼓励学生用两种方法进行解答。
2、完成练习十二T1。
3、小结解题策略。
作业
板书
设计
大瓶的果汁* =小瓶的果汁
执行
情况
与课
后小
结
篇8:百分数的应用--利率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页的例3,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二的5~8题。
2.结合百分率的知识,运用调查、观察、讨论、分析数量关系等方式,学习利息的计算方法,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来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策划理财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的价值,培养科学理财的意识。
教学重点:利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税后利息的计算。
设计理念:本课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结合百分率的知识,通过策划理财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的价值,从小培养科学理财的意识。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情境导入
1.提问:你家中暂时用不到的钱怎么处理的?
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把积余下来的钱存到银行里吗?(明确:人们把钱存入银行或信用社,这叫做存款或者储蓄。这样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也使得个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2.关于储蓄方面地知识你还了解多少?
根据学生交流地情况摘其要点板书:
利息 本金 利率
多媒体出示“告诉你”: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取款时银行除了还给本金外,另外付给的钱叫做利息。利息占本金的百分率叫做利率。按年计算的叫做年利率,按月计算的叫做月利率。
出示利率表。(略,同书上第5页利率表)
问:你从这张利率表上能获得哪些信息?
说说年利率2.52%的含义
师:你认为利息与什么有关?
怎样求利息?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课前布置同学们向自己的爸爸妈妈了解家中暂时用不到的钱怎么处理的)
全班交流自己收集到地信息。
学生自学。
学生讨论。
二、教学例3
1.出示例3。
读题后明确,二年期的利率应该就是表格中对应的二年存期的利率,不是一年期的利率×2。
要求利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你会列式求利息吗?
2.教学试一试
(1)亮亮实际能拿到这么多利息吗?为什么?
教师再说明:这里求得的利息是税前利息,也叫应得利息。但是根据国家税法规定,从11月开始,储蓄所得的利息应缴纳20%的利息税,由储蓄机构代扣。税前利息中扣掉利息税后余下的部分即是自己实际得到的利息,即税后利息,也叫实得利息。购买国家债券、教育储蓄不缴纳利息税。
这里的20%是什么?
你觉得应该怎样计算税后利息呢?可以先算什么?用计算器计算亮亮实得利息是多少元?
(2)小结:一般我们从银行取出来的都是税后利息,所以在多数计算中最后要将利息税减掉。
(3)引申:如果问题问亮亮到期一共可取出多少元?这里的“一共”是什么意思,包含哪些内容。(明确可取出多少元:本金+税后利息)这个问题由你来解答。
学生读题。
试着做一做,集体订正。
请了解利息税的同学解释。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学生讨论。
学生解答。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应得利息怎样求?
实得利息怎样求?
二者的区别是什么?
实得利息是应得利息的百分之几?
2.做练习二的第5题。
提醒学生教育储蓄不需缴纳营业税。
这里的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是什么意思?
3.理财--我能行
谈话:你们对家中的存款情况了解多少?能说给大家听听吗?当然该保密的就不要说了。
学生交流后出示下面题目(同时出示利率表)
(1)张明家有5000元计划存入银行三年,张明的妈妈想请我们班的同学帮助算一算,是存定期三年合算?还是存定期一年,然后连本带息再转存合算呢?
(2)如果你有1000元,根据你家的实际情况,你打算怎样投资?请你设计一个理财方案。
学生列式解答。
学生列式解答。
组织学生讨论。
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学生交流
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同学们有意识地养成勤俭节约,计划消费的习惯,并能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发挥其价值。
五、布置作业 1.到银行存压岁钱;
2.找一份存折或存单,看懂上面的每一栏,并从上面找到本金、利率、时间,能计算到期后这份存折(存单)一共可取出多少元? 两道实践题让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到银行去储蓄,从实践中认识储蓄。
篇9:百分数的应用--税收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页的例2、试一试、练一练及练习二的1~4题
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在现实的应用题情境中知道税率的意义,理解 求纳税额的一般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纳税问题;
2.使学生正确认识到依法纳税可以支援国家建设,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教学重点:税率的意义以及求纳税额的方法
教学难点:个人所得税的教学
设计理念:新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数学学习并不是单纯的解题训练,现实的和探索性的数学学习活动要成为数学学习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本课安排的内容正是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税收这种生活化的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成为一种乐趣,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个人所得税的教学还要突出探索性和开放性。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
出示扬州火车站、双博馆、国展中心的照片,问学生:你知道建造扬州火车站、双博馆、国展中心一共花了多少钱吗?这么多钱哪来呀?
由此引出税收和纳税。
你知道税收是怎么回事吗?
师:税收都是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税率,把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为什么要纳税呢?一起来看一段录像。
看完这段录像,你知道了什么?
师生小结:看来,依法纳税可以支援国家建设,税收真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学生讨论。(学生可能会说错,教师应利用好他们的这个知识盲点对学生进行依法纳税的思想教育)
学生讨论并举手回答。
二、教学例2
三、巩固练习1. (过渡)在税收中也有许多百分数问
题,一起来看纳税中的百分数问题,出示例2。
学生读题后让学生思考:关键句中的5%是以谁作为单位“1”的?
师:这里的5%就是税率,是指应纳税额占收入总数的百分之几,就叫做税率。
你认为怎样列式求纳税额呢?用什么方法计算?
2.怎样计算60×5%呢?(引导学生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来计算)
按自己的想法计算出结果。
3.追问:如果十二月份的营业额是80万元呢,应缴纳税款多少元?要求学生口答列式。
4.小结:怎样求纳税额?
1.读题后明确:买车一共要花的钱应包括车的价格和车辆购置税。
要求最后的问题应该先求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可以先算出要缴纳的车辆购置税是多少元)
题目中的10%指的是什么?以谁作为单位“1”?怎样列式解答?
2.完成练一练的题目。
3.师:刚才我们研究的是怎样缴纳营业税。税收还有很多种,比如说增值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等。不同的税种有不同的税率,请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查阅有关资料。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
学生列出算式。
学生讨论。
学生计算,集体订正。
指名学生口答。
学生说说求纳税额的方法以及百分数的计算方法。
学生列式解答,集体订正。
学生解答,集体订正。
四、巩固练习1.做练习二的第1题。
学生读题后提问:这里的税率是多少?以谁作为单位“1”?要求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就是求什么?选用什么方法列式?
2.做练习二的第2题。
“应缴纳17%的增值税”是什么意思?谁是单位“1”的量?你会做吗?
3.做练习二的第3题。
读题后讲解什么是个人所得税:是国家为了调节个人收入差距,由税法规定的按个人收入一定的比率征收的税目。
问题求实际得到奖金多少元首先要求什么?实际得到奖金怎样求?(明确实际收入=应得收入-纳税额)
学生回答后列式。
学生回答后列式。
根据分析列出算式,集体订正。
五、指导练习
1.向学生详细讲解个人所得税征收的目的。(调节个人收入差距,让较高收入者为社会作更多的贡献)
2.自学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标准。
3.理解“月收入超过1600元,超过部分按下面的标准征税”这句话的意义。
举例说明哪些情况不交税,哪些情况要交税。
解读超过1600元不足500元的部分是什么意思;解读超过1600元500元~元的部分是什么意思;解读超过1600元2000元~5000元的部分是什么意思;
4.试着让学生分解李明的妈妈月收入1800元。
要求自己试着列式。
5.阅读书上第7页的《你知道吗》。
学生自学第4题的标准部分。
学生讨论1800元应分成几部分,哪一部分要交税,交税部分的税率是多少?汇报后教师及时纠正错误的认识。
学生列式,集体订正。
六、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与同学们分享?
篇10:百分数的应用--打折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页的例4、练一练、练习三的第1~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百分数的意义认识“折扣”的含义,体会以及折扣和分数、百分数的关系,加深对查分数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2.了解打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联系对“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已有认识,学会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题型,能应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感受数学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现价、原价、折扣三量关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设计理念:数学最终是要为生活服务的,回归生活的数学才是有用的数学。本课内容和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学了就可以学以致用,可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开门见山,
1.教学例4,认识折扣
谈话:我们在购物时,常常在商店里遇到把商品打折出售的情况。
出示教材例4的场景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提问:你知道“所有图书一律打八折销售”是什么意思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把商品减价出售,通常称作“打折”。打“八折”就是按原价的80%出售,打“八三折”就是按原价的83%出售。
强调:原价是单位“1”,原价×折扣=现价,区别降价多少元。
学生观察场景图。
二、探索解法
1.提出例4中的问题:《趣味数学》原价多少元?
启发:图中的小朋友花几元买了一本《趣味数学》?这里的12元是《趣味数学》的现价还是原价?在这道题中,一本书的现价与原价有什么关系?
追问:“现价是原价的80%”,这个条件中的80%是哪两个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要以哪个量作为单位“1”?这本书的原价知道吗?你打算怎样解答这个问题?
进一步启发:根据刚才的讨论,你能找出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原价×80%=实际售价
提出要求:你会根据这个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吗?
请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2.引导检验,沟通联系:算出的结果是不是正确?
启以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验:可以求实际售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看结果是不是80%;也可以用15元乘以80%,看结果是不是12元。
学生讨论。
学生先说出自己的想法。
学生在小组里相互说一说,再在全班交流。
学生尝试列出方程。
学生独立验算,再交流检验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先让学生说说《成语故事》的现价与原价有什么关系,知道了现价怎样求原价。再让学生根据例题中小洪的话列方程解答。
学生解答后再解读方程:你是怎样列方程的?列方程时依据了怎样的数量关系?你又是怎样检验的? 学生小组内交流。
学生列方程解答。
四、拓展提高 1.做练习三的第1题
学生读题后,先要求学生说出每种商品打折的含义,再让学生各自解答。
学生解答后追问:根据原价和相应的折扣求实际售价时,可以怎样想?
2.做练习三的第2题。
先学生独立解答,再对学生解答的情况加以点评。
3.做练习三的第3题。
先在小组里相互说一说,再指名学生回答。
4.做练习三的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指名说说思考过程。
学生先相互说一说,再列式解答。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学生小组交流。
学生独立解答。
五、全课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商品的原价、现价、折扣之间有什么关系?
六、布置作业 课后抽时间到附近的商场或超市去看一看,收集一些有关商品打折的信息,并自己计算商品的现价或原价。
篇11:绿地面积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P121、122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解决一些与绿地面积有关的实际问题
2、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学生探索怎样完成学校人均绿地面积的统计
教学难点:怎样获得学校人均绿地面积计算的有关数据
设计理念:在绿地面积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联系和综合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以及获取知识的乐趣,增进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评价和反思自己学习数学的收获与存在的不足,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观察图表
分析信息 一、指导学生阅读折线统计图
提问:
1、说出相关年份我国城市的人均绿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引导学生说出从到我国城市人均绿地面积的变化趋势?
二、指导学生阅读条形统计图
提问:
通过看图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北京人均绿地面积最多,重庆人均绿地面积最少。某两个城市人均绿地面积相差多少。某两个城市人均绿地面积的百分比关系。)
相机提出求“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计算方法?
学生看图
集体交流。
学生看图
交流获得的信息。
讨论方法
根据信息
解决问题 三、指导学生独立解答教材中两个问题
(1)我国城市人均绿地面积比19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增加了百分之几?
(2)北京市的人均绿地面积比上海市多百分之几?比天津市和重庆市呢?
四、指导学生自主阅读世界上一些国家首都的人均绿地面积统计表。
组织学生交流阅读后的体会
学生独立解答
集体校对
学生阅读交流体会
实践操作
交流反思 五、实践活动
学校的绿地面积有多少?人均绿地面积是多少?
组织讨论:要求自己学校的人均绿地总面积和人均绿地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数据?
可以怎样知道学校的总人数?
学校绿地总面积的数据又可以怎样获得?
(使学生明确:计算学校人均绿地面积所需要的数据可以用调查、查询资料、实际测量等方式来获得)
六、交流反思
(1) 通过调查和统计,你有什么收获?
(2) 你认为还可以怎样改善学校的绿化环境?
阅读你知道吗?试着解答其中的问题。
总结 表格填写
指名回答
小组讨论
小组汇报
小组合作
调查、查询资料、实际测量完成P122页的统计表
篇12:(2)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 使学生在理解分数除法意义及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解题思路的基础上,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稍复杂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教学,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探索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重40千克,吃了 ,还剩多少千克?
1、指定一学生口述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其他学生画出线段图。
2、学生独立解答。
3、集体订正。提问学生说一说两种方法解题的过程。
4、小结: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如果单位“1”的具体数量是已知的,要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可以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直接用乘法计算。
二、新授
1、教学补充例题: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吃了 ,还剩15千克。买来大米多少千克?
(1)吃了 是什么意思?应该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
(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画出线段图。
(设计意图:画线段图是学生解答分数应用题的有效手段。先让学生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尝试用图表示数量关系,再重点讲解画图时要注意的地方,这样降低了学生理解题意的难度,有助于他们正确解答。)
(3)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式:买来大米的重量-吃了的重量=剩下的重量
(4)指名列出方程。 解:设买来大米X千克。
x- x=15
2、教学例2
(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
(2)比航模组多 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说出:是把航模组的人数看作单位“1”,美术组少的人数占航模组的
(2)学生试画出线段图。
(3)根据线段图,结合题中的分率句,列出数量关系式:
航模小组人数+美术小组比航模小组多的人数=美术小组人数
(4)根据等量关系式解答问题。 解:设航模小组有χ人。
χ+ χ=25
(1+ )χ=25
χ=25÷
χ=20
三、小结
1、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两道应用题,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两道应用题,题里的单位“1”都是未知的数量,都可以列方程来解,这样顺着题意列出方程思考起来比较方便。)www.xkb1.com
2、用方程解答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关键是找准单位“1”,再按照题意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四、练习
练习十第4、12、14题。
教学追记:
本堂课,我吸取上节课对线段图不够重视导致学生解题困难的教训,在基本了解题意之后,就和全班学生一起画出相关的线段图,引导学生看懂线段图,在此基础上再列出数量关系式。由于有了上节课的模式,再加上本节课我对线段图比较重视,因而学生在列数量关系式时顺利多了。
3、比和比的应用
(1)比的意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读、写比,并会正确地求比值。
2、引导学生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某车间有男工人5人,女工人8人,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几分之几?女工人数是男工人数的几倍?
2. 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二、新授。
1. 教学比的意义。
(1) 教学同类量的比。
A、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在太空中,执行此次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船里向人们展示了联合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杨利伟展示的两面旗都是长15cm,宽10cm,怎样用算式表示它们的长和宽的关系?(引导学生说出:可以求长是宽的几倍? 或求红旗的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B、这两个关系都是用什么方法来求的?(除法)
C、比较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除了除法,还有一种表示方法,即“比”。可以说成是: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或宽和长的比是10比15。新课标第一网
D、不论是长和宽的比还是宽和长的比,都是两个长度的比,相比的两个量是同类的量。
(2) 教学不同类量的比。
(设计意图:从同类量的比延伸到不同类量的比,注重比的概念的完整意义教学,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思维。)
A、“神舟”五号进入运行轨道后,在距地350km的高空作圆周运动,平均90分钟绕地球一周,大约运行42252km。怎样用算式表示飞船进入轨道后平均每分钟飞行多少千米?(路程÷时间=速度,算式:42252÷90)
B、对于这种关系,我们也可以说:飞船所行路程和时间的比是42252比90,这里的42252千米与90小时是两个不同类的量。
(3) 归纳比的意义。
A、通过上面两个例子,你认为什么是比?(学生试说,教师总结: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B、练习:判断,下面数量间的关系是表示两个数的比吗?
① 甲数是9,乙数是7,甲数和乙数的比是9比7;乙数和甲数的比是7比9。
② 拖拉机45分耕了2公顷地,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的比是2比45。
③ 足球比赛,甲队和乙队的比分是3比2。
2. 教学比的写法、比的各部分名称。
比的写法。
15比10 记作15∶10 10比15 记作10∶15
42252比90记作42252: 90
比的各部分名称。
A、学生自学课本,小组讨论概括知识点。
B、小组汇报并举例:
“:”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例如:
3 ∶ 2=3÷2=
3.教学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1)比与除法的关系
A、观察上面的式子,比的前项相当于什么?(被除数),后项相当于什么?(除数)比值相当于什么?(商)。
B、比的后项能不能是零?为什么?(比的后项不能是零。因为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除数不能是0,所以比的后项也不能是0)
C、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2)比与分数的关系。
A、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推知比与分数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回答: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的值。)
a) 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例如15:10,可写成 ,读作15比10。
结合上面的讲解,板书下表: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分数值
比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三、巩固练习。
1. 完成课本“做一做”。
2. 练习十一第1、2题。
四、布置作业。
1. 课本练习十一的第3题。
2. 补充:求出比值。
0.375∶0.875 ∶ 0.75∶ 2.6∶3.9
篇13:第一单元:除法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四年级下册)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1、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方法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方法、经验探索算法;让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具学具准备:电脑、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口算
24+52 8÷2 9÷3 6÷3
20×4 50×2 80÷2 90÷3 60÷3
200×4 500×2 800×3 900+3÷3
800÷4
二、新授
导入:800÷4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虽然我们以前没有学过,但小朋友们都很聪明,很快就算出了答案。那像这样的题目怎么算呢?今天开始,我们就来探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笔算的方法。
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出示例题
(1)提问:通过看图,你知道了什么?要求“平均每层有多少只”怎么列式计算?(根据学生回答列式)
600÷3=
这是整百数除以一位数,你能马上口算出答案吗?你是怎么想的?先自己思考一下,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三种思考方法)
(3)小结:对于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我们可以与整百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一样,想10以内的除法或乘法口算就可以了。
(4)“想想做做”第一题口算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商三位数)
(1)出示例题
这些鸡2天共产鸡蛋986个,平均每天产多少个?
(1)学生说出计算的算式,教师板书。
986÷2=
(2)你能估算一下平均每天大约产蛋多少个吗?
(3)你能用竖式算一算吗?
学生先在书上试笔算后,老师在在黑板上板书竖式笔算的过程。提问:4为什么写在百位上?
(4)“想想做做”第二题1、2小题
(5)“想想做做”第三题 428÷2 605÷5
二人板书,其余做作业本上。
老师讲解。(注意格式书写)
三、练习
(1)“想想做做”第二题3、4小题
(2)“想想做做”第三题其余6题(左作业本上)
(3)“想想做做”第四、五题
四、数学家作 练习册P3
五、聪明题
学校运动会在200米的环形跑道上举行1000千米长跑比赛,跑了一段时间后看到每位运动员的前面有7位运动员,后面也有7位运动员。请问参加1000千米 赛跑的运动员共有多少名?
板书:
教学心得:
第二课时
一、准备练习
(1)口算
14+4 11+7 12+5 15+4 27+4 87-24
64÷2 92÷4 95-37 84÷6 75-36 51÷3
150+5 800÷4 400÷4 600÷3 200+5 90-37
(2)列竖式计算
98÷9 852÷4 497÷7
二、尝试练习
(1) 出示例题
学生根据图示找出条件和问题,并列出算式。
312÷4=
请你估算一下,商大概是多少。你是怎么估算的?
(2)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列出竖式
7
4
3 1 2
2 8
---------
7为什么写在十位上?
你能接着算下去吗?学生列竖式算在本子上,一人板演。
(3)“想想做做” 1 完成在书上,后两题请2人板演。
(4)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156÷2 460÷7
一人板演,老师重点讲解验算。
(5)小结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 2 另2题 268÷4 502÷8
(2)“想想做做” 4、5、6
四、回家作业
(1)书P9 3
(2)练习册P4
(3)聪明题
一块蛋糕切成8小块,最少要切几刀?
板书: 教学心得:
课题: 练习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培养学生检查的习惯,掌握估算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估算。
2、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融合在一起,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口算
57÷3 80÷8 23×3 36÷3 23+48
8×310 83-32 400+240 55+28 700×3
900÷3 484÷4 255÷5 55-5×5
二、练习
1、书P10 1 做本子上,一人板演(585÷5)
2、书上2
先估计商是几百多还是几时多,再计算
提问:你是怎么估计的?
计算完以后,将计算结果与练习前估计的商进行比较。
3、书上 3 这道题应怎样思考?
4、口算 填在书上
比较,每一组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让学生初步感知到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5、书上 5 做在本子上
三、回家作业
1、练习册P3
2、聪明题
用4根一样长的小木棍,问最多可以搭出几个直角?
第二课时
一、计算
1、 书上P9 3
先说说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2、书上 6 用竖式计算在本子上,要求验算在草稿纸上。(对于乘法的验算,可以用再乘一遍的方法来检查,也可以用得到的积除以一个乘数,看是不是等于另一个乘数。)
二、实际应用
1、书上 7、8、9
完成以后交流方法(鼓励一题多解)
2、动脑筋 书上
三、回家作业
1、练习册P4
2、聪明题
有3只猫3 天能抓住3只老鼠,要想50天抓住50只老鼠,需要几只猫?
板书: 教学心得: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1、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体会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过程,掌握算法。
2、让学生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算法,使学生在计算知识的学习中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3、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出示例1
平均每只兔能采到几个蘑菇? 平均每只猴能采到几个桃?
2、根据学生回答,列式: 6/3= 0/3=
6/3得几? 0/3呢?你是怎么想的?(树上一个桃也没有,平均每只猴采桃的个数是0,所以0/3=0
3、计算 0/2 0/4 0/7 0/5 0/34 ……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0除以任何数都得0)
二、教学例2 (商中间有0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1、出示例2
平均每天产鸡蛋多少千克?
2、题目中告诉了我们那些条件?要求问题怎么列式?
板书 210/7
商是多少?你是怎么得出30的。谁会列?
3 0
7 2 1 0
2 1
----
0
讲解竖式的一般写法,强调末尾的0只要对齐数位直接写上去,这样简便。
三、商中间有0的除法
1、书P13 试一试先估计商比100小还是比100大,再计算。 306/3
(1)估计完后,先独立完成在作业本上,然后再在小组里讨论,交流竖式的写法,一人板演。
(2)全班交流
(3)独立完成另一题 312/3 一人板演
四、巩固练习
1、书13页 2 完成在书上。
2、书13页 3 先找出错在那里,再改正。
3、书13页 4、
4、书13页 5 (丛8时到12时经过4小时)
6(余下的布不足3米,就不够再做一套校
服,所以求最多能做多少套校服,要用去
尾法求近似值。)
四、回家作业
1、练习册 P7 2、聪明题
板书: 教学心得:
课题: 练习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通过练习,区分和巩固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听算
80/2 21/7 39/3 100/4 81/9
二、先说出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书P15 1
做除法计算时,先说出商是几位数后再计算,可以帮助我们不至于把商中间或末尾的0漏掉。
三、书P15 2
先笔算在作业本上。
比较:把答案填在书上,请你上下两题比较一下,每组题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
第一组题:末尾有0和中间有0
第二组题:末尾有0和末尾不是0。(或被除数大的商大,被除数小的商小 )
第三组题:中间有0和中间末尾都不是0。(同上)
四、口算 书P15 3
第一组题:先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然后再在商的末尾添上0。
第二组题:被除数不变,除数发生变化,商
也跟着发生变化。
四、解决实际问题
第4题,学生独立解决,然后再说说自己的思考。
第5题,题目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根据学生的回答一一罗列出来),要求什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正方形蛋糕 36元 4盒 每盒3块
圆形蛋糕 30元 3盒 每盒2块
三角形蛋糕 32元 2盒 每盒4块
独立完成。
五、思考题
板书: 教学心得:
课题: 复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学内容:书P16-17(两课时)
教学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帮助学生复习验算和估算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仔细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完成书上P16 1-4题。着重复习商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的竖式。
第二课时
完成书上16页至17页 5-9,聪明题。
一、第5题
(1)审题,从图上你得到了那些条件?“一律按半价出售”是什么意思?
(2)先自己独立思考问题“200元能买到那些玩具?”,然后在小组里讨论。
(3)全班交流
半价
大型积木 132元 66元 ○1
轨道火车 308元 154元 ○2
大型拼图 116元 58元 ○3
小轿车 214元 107元 ○4
坦克 150元 75元 ○5
方案一:○1○3 方案六:○4○5
方案二:○1○5 方案七:○1○4
方案三:○1○3○5
方案四:○3○4
方案五:○3○5
二、第6题
学生独立填表,然后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发现挖的天数和每天挖的米数之间的变化。)
三、第7题、第8题 独立完成
(注意两小题的联系和区别)
四、第9题
学生独立审题,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五、思考题
板书: 教学心得:
★ 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
★ 苏教国标版小学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下册)
★ 苏教版小学语文下册《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下册)
★ 第六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五年级下册)
★ 苏教版小学数学计划1-6年级全套二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教学计划(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
【用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除法应用题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共13篇)】相关文章:
六年级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 (西师版六年级下册)2024-01-14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2022-11-09
关于数的认识的复习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2022-08-02
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2023-02-27
五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2024-02-16
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学情分析2022-10-24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教学计划(苏教国标版二年级上册)2023-05-28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3 备课资料(苏教国标版三年级下册)2023-07-23
倍数和因数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四年级下册)2023-01-10
六年级数学分数应用题说课稿2022-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