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之死教学反思(共14篇)由网友“搞学习”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谭嗣同之死教学反思,希望您能喜欢!
篇1:《谭嗣同之死》教案
《谭嗣同之死》教案
【教学目标】学习谭嗣同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崇高品质,认识人物思想的局限性;学习本文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以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了解“新文体”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正确分析、评价历史人物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激情导语 南海先生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曾吟联一副凭吊友人:复生不复生矣;有为安有为哉?让康有为因为他的离去一度万念俱灰的人就是谭嗣同(字复生)。 超链接视频短片《谭嗣同》。 学生交流作者资料及背景,教师补充: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活动家、资产阶级宣传家、学者。他的一生经历了晚清与民国两个时期;他的业绩包括了政治和学术两个方面。 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订以后,与康有为联合1300多名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发动了著名的“公车上书”,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创办维新团体“强学会”,与康有为共倡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作为改良派的主将,与革命派论战,遭到反对。 引进介绍西方文化,发起领导了“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和戏剧改良运动,成为“五四”文体改革的先导,创造了一种新的散文体裁“新文体”,将小说提高到“文学之最上乘”的地位。作品结集为《饮冰室文集》。 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政治改良运动,由康有为、梁启超领导,得到要巩固清朝统治、急于从慈禧手中将国家权柄夺回来的光绪皇帝的支持。戊戌年(1898)6月11日,光绪帝宣布变法。封建顽固派首领慈禧太后和旧官僚感到这是对他们最大的威胁,立即采取措施,派奸诈阴险的荣禄任直隶总督,统率北洋三军以重兵控制北京政局,9月21日发动政变。新政只维持了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二.整体感知 理清课文结构,补充相关知识,学生交流,整理笔记。 (一)介绍谭嗣同的出身、性情,交代其初学新学的情况。 倜傥:豪爽洒脱。淹通:深通。故操心危,虑患深:语出《孟子・尽心上》,内云:“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意思是说,受疏远的大臣和地位卑贱的儿子,经常操心着危难的事,深深忧虑着祸患的降临,所以能通达事理。 补充:古代年龄称谓 襁褓―― 不满周岁黄口――本指雏鸟,后比喻幼儿,10岁以下。总角、孩提――幼年泛称。 垂髫(tiáo)、始龀(chèn)――童年泛称。 幼学――10岁 束发――15岁左右 弱冠――20岁而立之年――30岁 不惑之年――40岁 知命之年、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50岁 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60岁 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70岁 杖朝之年――80岁耄耋(mào dié)之年――八九十岁的年纪 鲐背之年――90岁 期颐(jīyí)之年――100岁 (二)介绍谭嗣同撰述《仁学》的由来及其在湖南从事新政的情况。 需次:挨着次序,等待补官。冥探:深探。心法:思想方法。衍绎:发挥。 提倡桑梓:(在)家乡提倡(新学)。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三)介绍谭嗣同北上从事新政的情况。 国是:国事,国家大事。辟:由君王征辟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大病:名词活用作动词。患重病。 入觐:朝见皇上。超擢:破格提拔。少:同“稍”,稍微。锐意:意志坚决,勇往直前。 问题讨论:1课文写光绪与慈禧矛盾紧张,有两个字十分传神,是哪两个字? 光绪对慈禧是“畏”,因手中无权,“不敢行其志”。 西后对光绪则是“忌”,虽然大权在握,但光绪毕竟是皇帝,一旦得势,无可挽救。一个力图守旧,一个意欲维新,矛盾不可调和。 三.探究体验 课文写光绪破格提拔谭嗣同有什么作用? 学生交流、明确:一是表明光绪急切地推行新政,实施变法。二是交代光绪与慈禧之间的矛盾必然激化。 三是为谭嗣同自甘牺牲“以酬圣主”埋下伏笔。 四、小结升华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 二、讲读课文四、五、六段。 1、第四段:介绍谭嗣同密谋袁世凯,以图解救光绪帝的情况。 君不之信:他不相信这件事。宾语前置。故事:旧例。无所为计:计,办法、计策。讲中外之故:讲求(研究)中国和外国(强弱不同)的原因。缓急:偏义副词,偏指急。激切:激昂、恳切。径造:直接到达。旷代:当代没人比得上。首:告发。皆受荣所节制:被动句。健者:强有力的人。参劾:向君王或国家元首告发。市恩:把私人的恩惠来讨好人家。条理:具体措施。袁复召见:被动句。 问题讨论:在这一段中对谭嗣同这个人物刻画很生动,性格跃然纸上,怎样看待谭嗣同劾袁世凯的交往? 结合当时的历史情势来看,谭嗣同主张用袁世凯来救皇上是当时可能有的唯一选择。这是因为:一、袁世凯主张变法;二、袁世凯接受了皇上的恩赐;三、只有袁世凯的实力才可以解救天津阅兵废君的危难。 “径造”袁寓“直诘”,看似怀有十分把握,实则诘责方式太“直”、所诘内容太露,经不住老奸巨滑、装模作样的袁世凯的诓骗,他“直出密诏”,“言救上之条理甚详”。虽然他曾想用动听的美言奉承一番,“救我圣主者,惟在足下”,“天下健者,惟有足下”;想用耸听的危言反激一下,“首仆而杀仆”;还曾对袁世凯与荣禄之间的关系有过怀疑(既有怀疑,怎能不经调查而当面直言!),但都经不住袁及其幕府的三言两语便支吾过去。 2、第五段介绍谭嗣同被捕及就义的情况。 重点字词:擘画:(谋划,商量)竟日:(竟,终;整天)及难:(赶上灾祸)系狱:(被扣押在狱中) 春秋:(年岁) 问题讨论:(1)政变发生后谭嗣同做了哪些事? 提示:一是劝梁启超出走以图将来,二是要梁启超设法营救康有为,三是把书籍文稿交托梁启超,四是与侠士(大刀王五)谋救光绪帝。 (2)谭嗣同为什么不肯逃亡?提示:一为“酬圣主”,二为报国家,有强烈的爱国之情。他在狱中曾赋诗一首:“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临刑前更慷慨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所以,梁启超以一个“烈”字作为评价十分恰切。 但他的忠君思想,他在政治上的幼稚也是显而易见,对此应有所批判。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这是戊戌变法留给我们的深刻教训。(他若逃亡,结局更惨。) 3、第六段介绍谭嗣同的治学及著述情况。 舍己从人:舍弃自己的短处,学习别人的长处 持躬严整: 三、学生思考讨论: 1、谭嗣同具有怎样的政治见解,我们应如何评价? 分析:谭嗣同的政治见解,文中并没有作很多正面的述说,但我们从字里行间也能看到一斑。文章一开头就提到谭嗣同“奏对称旨”,回答皇帝的话很合皇帝的心愿。原来光绪想“行其志”,即“欲行大改革”,却又因“畏西后”而“不敢”。就是说,这一“大改革”是“西后”一派反对的,光绪又无权。于是谭嗣同他们考虑该如何“保护圣主,复大权,清君侧,肃宫廷”。谭认为,“今日可以效我圣主者,惟在足下”,非袁世凯莫属。他“密奏”要光绪给袁世凯“以恩遇”,他“径造” 袁寓“直诘”,最后竟至“相与言救上之条理甚详”。 这次维新,最终失败了,但是,我们认为这次维新运动是中国最早的一次要求民权的运动,领导运动的知识分子,谭嗣同以及康有为、梁启超他们这些所谓维新派,都是略略有些资本主义思想的士大夫。他们拥护皇帝,提倡君主立宪,主张抵御外侮,挽救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希望中国也走日本“明治维新”那样的道路。这样的政治见解,这样的活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疑是有进步意义的,是应予肯定的。同时,我们也不能不看到,维新运动之失败,乃由于“西后”一派的.阴谋,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维新派脱离群众,支持他们的社会力量非常脆弱,再加上他们眼光短浅,政治经验不足,把变法寄托在没有实权的光绪身上,又幻想同拥有军权的袁世凯合作,依靠这些人的力量来成就大事,而没有缜密的计划。另外,谭认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是有一定见地的;当然,一待维新失败,便“惟待死期”,以流血“自嗣同始”则看法未免又有所偏。 谭嗣同的政治见解,实际就是戊戌维新领导的见解,我们正确评价谭嗣同的政治见解正是正确评价戊戌维新的问题。 2、如何评价谭嗣同这个人物?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总结:是一位站在时代前列的热衷于改革不计个人得失的政治家,他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千方百计关怀同志,认识到变法必须流血,超越了历史上主张革新的政治家的认识。 但他把变法的希望寄托在皇上身上,希望来一个“自上而下”的社会改革,至死认为要保“变法”事业必须先保皇帝,而不依靠广大人民。他以自己的鲜血来促进维新运动和国家昌盛,是同他“酬圣主”的思想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历史发展恰与他的愿望相反,他的流血不是宣告改良运动的再兴,而是宣告改良运动的结束,这就是他的阶级局限性。 四、本文在语言上的特色: 吸收了一些近似口语的词汇和句法。如: “被捕”“向来”“询问”“查出”“设法”“今日”“可以”“救护”“今日可以救我圣上者”“数月以来”“此乃荣贼心计险极巧极之处”等。这种近似口语的词句大量采用,就形成了一种基本上是文言,但又带有白话成分的新体散文──新民体,这是梁启超的贡献。 五、总结全文。 〖小资料〗 (一)难句解疑。 课文第5段写谭嗣同入日本使馆与梁启超见面,劝梁东游:“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程婴、杵臼,篇2:谭嗣同之死练习题和答案
谭嗣同之死练习题和答案
《谭嗣同之死》
初十日遂被逮。被逮之前一日,日本志士数辈苦劝君东游,君不听。再四强之,君曰:“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卒不去,故及于难。君既系狱,题一诗于狱壁曰:“望门投宿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盖念南海也。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春秋三十有三。就义之日,观者万人,君慷慨神气不少变。(《谭嗣同之死》)
1、请解释下面几个词的意思。
遂:________
强:________
之所以:________
春秋: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
(1)被逮之前一日,日本志士数辈苦劝君东游,君不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春秋三十有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谭嗣同不逃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原文回答)
4、请你评价一下谭嗣同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于是 勉强 表示原因 指年龄
2、(1)被逮捕的前一天,有好几个日本的有志之士苦苦地劝谭嗣同到日本去,谭嗣同不听劝告。
(2)八月十三日在集市上被问斩,年龄仅三十三岁。
3、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有之,请自嗣同始。
4、忠肝义胆、忠贞不渝。
篇3:杨修之死教学反思
重视积累,收获颇丰。在整个备课的过程中,我查阅了相当多的资料,包括陈寿的《三国志》、易中天的《品三国》以及大量的关于杨修死因分析的论文及当时社会背景的史实。在这个过程中,我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知识,能够对杨修这个人物的家世背景、获罪原因、性格分析娓娓道来,对相关的有相似的人物及事件旁征博引,这是我自身业务能力提高的一个飞跃。于是我自信满满地站在熟识熟知的讲台上激情飞扬,也因此而博得了听课教师的阵阵掌声。课下,有的老师评:“听你的课真的受益良多,听到了很多独到的见解。”我知道这里有对我的肯定。但同时我又不禁在想:为什么工作的时间越长,越有一种不会上课的感觉呢?刚刚走上讲台时,总觉得自己很会讲课,甚至于有一种会比别人讲得更好的自信,对于什么常规课、公开课、校内课或是市内课是无畏无惧的。记得当时的教学校长就曾如此评价过:“吕老师的课堂是听课的人越多讲的越有激情!”可现在却不一样了,总感觉自己不会上课,尽管打开教材后是满眼的知识点,但总是怕讲不好、讲不透。很多老师认为这是另一种进步,导致有时我自己也这样认为,但当年的那种激情看来真的是弱化了。
篇4:杨修之死教学反思
我觉得,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课堂教学中体现得不好,真正的语文教学,应张扬学生的个性,追求学生对问题独特化的见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对“曹操”这一人物的评价,历来都有不同的观点,而我在课堂上只就本篇课文内和练习二中有关曹操的两个事例来分析,限制了学生的思路。如果能让学生结合课外阅读中所了解的曹操形象自由发言,来评价小说中的曹操和历史中的曹操,不但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曹操,而且更尊重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在重点讨论的杨修之死的原因时,我引用了史料——杨彪、杨修、孔融、祢衡等与曹操的关系。致使学生将杨修死因大多都定位与杨修本人恃才放旷及杨、曹两人的宿怨,而忽略了曹操的阴险狡诈,更忽略了杨修卷入曹丕、曹植可怕的政治斗争**中这一至关重要的原因,使得课堂最该出彩的地方没有出现高潮。以后我要在课堂教学中多安排一些自由畅谈的活动,让学生获取最真实的阅读感受和体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篇5:杨修之死教学反思
近日,我讲了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杨修之死》一课讲完之后,我又重新回顾了我这一课的教学过程,感慨颇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只是按照常规的方法对课文内容进行了讲解、分析了人物性格、处理了课后的练习。这种方法虽然让学生掌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但传统的教学方法致使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没有充分体现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谈谈这一课的教学反思。
第一,教学中知识能力的反思:
我认为,在这一环节中我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这一节课,在知识能力方面我有以下几个知识点:①讲解插叙的写作顺序及作用;②学习如何概括事件主要内容;③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在教学中,我通过课堂讲解,与学生互动、利用讲解、启发引导的方法,让学生掌握住了插叙的作用是对中心人物或事件的必要补充,概括事件主要内容的方法是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掌握了人物的描写方法展现了人物性格,我认为这是一节课在知识能力方面学生最大的收获。
第二,教学中过程与方法的反思: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概括能力。
首先找同学大声,有感情地分段朗读课文内容,其他同学为其正音、找错误,这一个环节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每读一段找同学来概括文段内容,这一个训练,我先告诉学生概括事件内容的方法:什么人做了什么事,例如第4自然段,就可概括为“杨修改建园门”,同学掌握了这个方法,就很容易概括出了其它段落的内容,效果良好。
但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令人担忧,在朗读课文中,有多位同学在朗读中读错字,没有感情和出现反复的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重点予以加强。
第三,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反思:
我觉得,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课堂教学中体现得不好,真正的语文教学,应张扬学生的个性,追求学生对问题独特化的见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对“曹操”这一人物的评价,历来都有不同的观点,如果我在课堂上安排让学生自由发言,来评价曹操,也可让学生自由发言讨论杨修之死的原因,我想一定会更好地帮助学生来理解辅导课文内容,并培养学生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可惜的是我在课堂上却没有安排,以后我要在课堂教学中多安排一些活动,让学生获取最真实的阅读感受和体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要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理念,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对象转化为主动学习的主人。
篇6:杨修之死教学反思
一、教学理念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以“发展和创新”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自主、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来进行学习。以文本为出发点,以人本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结合所知道的.有关《三国演义》的文学常识探求知识、谈出观点、谈出体会、谈出人生处世哲学。做到教学的“旧壶装新酒”。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本教学设计中,我通过引导学生在课前到学校图书馆查阅资料、看VCD了解有关曹操这个人物形象,不单单停留在本文的基础上,要从客观上,全面的了解曹操这个人物形象。通过动手动脑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教材分析
《杨修之死》这篇文章是人教版第九册小说单元中的略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体会人物语言,欣赏古代白话小说的艺术美。本文叙述的是魏蜀汉中争夺战最后阶段,曹操军队撤退前的情况。本文从不同侧面展开了曹操和杨修的矛盾冲突,生动的刻画了人物的性格。
三、课堂闪光
1、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顺利开展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通过开课前3分钟的音乐欣赏渲染了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情绪、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因而学生很快的进入课堂、进入文本,而且又使教师的导课自然、生动。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把握学生学习知识的梯度,由已知进入未知,是学生与教师合作的基础。说说三国的人物和故事这一环节。尊重学生的知识储备,拓展学生了的知识面。至此,学生情绪高涨,发言异常踊跃,课堂气氛很是活跃。
2、课堂教学要求“实而活”。《杨修之死》是一篇古代白话小说,因而字词教学应具有其必要性。我的安排是既有集中的字音词义又有在学生复述过程中分散的语句翻译。通过复述故事,把握小说的故事内容,尊重学生真实的阅读感受和体验,充分展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这样,既增强了求知的趣味性又为学生理解文本打下厚实的基础。
3、教学最大的教学亮点是成功地唤起学生的阅读激情,始终以饱满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理念,同时又展现学生的素质才能。首先,采用辩论赛的形式探究杨修之死的原因,灵活挖掘教材内容,设置课堂情节,让学生围绕有价值的问题深入探讨。特别是由女生论辩杨修之死是咎由自取(论辩相对简单),这样更能集中男生的注意力,激发全体学生的进取心。让学生的课外所搜集到的资料得以发挥,使得课内课外浑然一体。学生的思维也更具广度与深度,有效促进学生感悟语文课堂的乐趣,品尝成功的快乐。其次,通过学生个性化的阅读,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在具体的事件和人物语言中探究人物性格,达到欣赏古代白话小说的艺术美。最后,在“说启示、写挽词”这一环节,在学生充分理解、探究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提倡学生个性化的独特见解,走出教材,走进生活,构建“向生活学习语文”的大语文教学观,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也都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畅所欲言,反思自己的日常行为,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至此,开放性的课堂最终使学生真正地由被动接受的对象转化为主动学习的主人,展现学生的语文素养。
4、本课的教学还有一个特点是课堂上始终能听到学生琅琅的读书声。读是理解教材、探求知识、理性思考的前提,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线,是语文教学的风景线。只有阅读学生才可能很好地进入文本。通过四读法以及自主合作探究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也就不会强人所难了。因而安排了区分历史事实与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解读文本这一环节,提高学生揣摩作者写作意图,把握主题思想的能力。从而达到“授人以渔”的教学目的。
四、教学瑕疵
在实际的授课中,发现教学的时间不太好把握。因为本课内容长,环节多,学生探究、展现的时机多,高昂的情绪使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教师要尊重学生,照顾全体,学会倾听。往往造成“刹车”的尴尬局面。
篇7:杨修之死教学反思
本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 “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重点讲述的是魏蜀汉中争夺战最后阶段,曹操军队撤退前的情况,文章从不同侧面展开了曹操和杨修的矛盾冲突,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我在设计本课时,以分析曹操和杨修的性格特征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反复研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分析理解杨修的死因,深入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并以“做事”和“为人”作为文章拓展与延伸,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同样的知识内容,由老师讲出和学生说出,效果会大不一样。老师讲让学生听,他们心理上会有一种压迫感,久而久之,产生厌倦心理。而由学生自己说出,他们会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产生不断学习的动力。这节课结束后,我听到,有许多同学还在为某个有分歧的问题而讨论,争辩。 本节课所设计的十个问题大都被学生分析到了。学生没想到的最后三个题目也激发了学生的极大兴趣。所以,虽是学生独立阅读,老师也不能只是袖手旁观,也要积极参与,与学生相互交流,互相启迪。
篇8:杨修之死教学反思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箕在斧下然,豆在斧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的《七步诗》历来脍炙人口,千古传唱。既表现了他作为建安诗人的才华,又反映了曹氏集团内部的激烈矛盾和斗争。九年级上册第十八课《杨修之死》中,就杨修的死因作了介绍。教学这一课,我采用了以学生自学阅读为主,教师辅之于介绍史料的教学方法。先使学生自学,探讨杨修的死因。可设下疑问:课文前的“鸡肋”事件是造成杨修之死的原因吗?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为探讨下文的原因埋下了伏笔。
课文用六个自然段阐述了杨修与曹操之间的矛盾不断深化的原因,从中我们不难看到曹操由“心忌之”到“愈恶之”的心里活动过程。杨修恃才放旷,妄猜解操意,固然是难逃其悲剧命运,但是,如果前三个事件只是涉及到生活小节的话,那么,后三个事件则是杨修插手了曹丕与曹植的继位之争,这就使其与曹操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此时,教师用上述史料,就能使学生明白曹氏集团内部的激烈矛盾是这一悲剧命运不可避免的根本原因。曹操杀修也就不是一时之气,而是由来已久了,课文前的“鸡肋”事件只是杨修被斩于军前的直接原因而已。
教学这一课,我感觉到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活动,不仅增强了课堂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同时也促进教师不断探索知识,完善自我的历程,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下师生互动的教育理念,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教学方式。
篇9:杨修之死教学反思
【设计理念】
1、知识铺垫:
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能力。
2、口才展示: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快乐竞答:
在娱乐中学习,以“抢答比赛”的形式,明确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深刻的、全面的去考虑问题,提高他们的品味能力,成为才思敏捷又有主见的人。对课文内容也加深了印象,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应变能力和合作精神。
4、你一言我一语:
培养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学生参与意识强,气氛活跃,把学习的呆板的知识,变成学生可以自己通过分析就能活起来的活动,既增加了兴致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5、知识链接:
拓展学生的视野。
6、课后反思:
对本节课的课堂效果加以分析。
【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大屏幕展示、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投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虽然以描写大的战争场面见长,却也有刻画入微之处。《杨修之死》这篇课文就是曹刘交战中的一个小插曲。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它吧!
二、背景简介
这一事件发生在曹操刘备两个军事集团争夺汉中之地最为激烈的时候。当时,诸葛亮已智取汉中,曹操屡屡受挫,又不甘心失败,只好退兵斜谷口,以待时机。但终因蜀兵积极防守,难以进取。“杨修之死”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三、知识铺垫
1、学生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2、为复述文中的七个小故事作准备。
3、为抢答题目做准备。
第二课时
一、口才展示
学生复述本文中发生的七个小故事学生复述七个小故事。
二、快乐竞答
规则:把学生分为男生组和女生组两个抢答小组,同组可以讨论问题答案,然后完成必答题和抢答题目,答对的加10分,答错的要倒扣10分。
1、必答题目:
⑴ (男生)注音1:
庖官 夏侯惇 恃才放旷 曹操之忌
⑵ (女生)注音2:
佯惊问 曹丕 大簏 伺察 谮害
⑶ (男生)解释词语1:
适 庖官 恃才放旷 数犯曹操之忌 不置褒贬 心甚忌之
⑷ (女生)解释词语2:
食讫 佯惊问 人皆不晓其意 大簏 迳来告操 伺察 谮害
2、抢答题目:
⑴ 概括杨修性格特点的词语是什么?
抢答后明确答案:恃才放旷。
⑵ 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
抢答后教师明确答案:因为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⑶ 阅读前3自然段“适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联系上下文,你认为他“有感于怀”的“感”是什么?
抢答后明确:屯兵日久,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
⑷ 曹操看到碗中鸡肋,便把它当作口令,是某种情绪或心境的流露。请说一说是什么情绪或心境?
抢答后明确:犹豫不决、烦躁不安。
⑸ 杨修根据什么得出曹操“必班师”的结论?
抢答后明确:根据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得出。
⑹ “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有人报知夏侯惇。惇大惊”。夏侯惇为什么会“大惊”?
抢答后明确:因为擅自行动,客观上确实起了“惑乱军心”的作用,是违反军纪的。
⑺ 操大怒曰:“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喝刀斧手推出斩之……“造言”是什么意思?这个词用得准确吗?
抢答后明确:编造的话;准确,因为曹操毕竟没有说过退兵的话,只是杨修的分析猜测。
⑻ 对曹操杀杨修,你怎样评价?
抢答后明确:以“惑乱军心”处死杨修,似乎杀得有根有据,合情合理。这正是曹操为人奸诈险恶之处。
⑼ 读中6自然段:这六段的总叙(中心句)是什么?
抢答后明确: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⑽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六个小故事的主要内容。
抢答后明确:道破题字玄机;分吃一盒酥;揭穿“梦中杀人”;轻率揭发吴质;教曹植出门方法;教曹植作答。
⑾ 在所有“恃才放旷”、“犯曹操之忌”的事中,哪一件最令曹操忌恨?
抢答后明确:是为曹植作答教,实际上是干预了曹家兄弟的继位之争。这致使曹操极为反感,遂生“杀修之心”。
⑿ 杨修“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的六件事,按什么顺序排列?属叙事方式中的哪一种?
抢答后明确:按“犯忌”的轻重。根据是:操虽称美,心甚忌之;操虽喜笑,而心恶之;操闻而愈恶之;操因疑修谮害曹丕,愈恶之;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操见了大怒曰:“匹夫安敢欺我耶!”此时已有杀修之心。用了叙事方式中的补叙。
⒀ 阅读后3自然段:曹操既杀杨修……下令来日进兵。次日,兵出斜谷界口。开头写曹操“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这里却下令进兵,是为什么?
抢答后明确:这是曹操掩盖想退兵的心事,进而掩盖杀杨修的用心。表现曹操的虚伪奸诈。
⒁ 下面写曹操强行进兵,结果惨败而回,还险些送了性命,这是不是与“杨修之死”无关?
抢答后明确:不是。这些与下文“方忆杨修之言……”联系,证明先前杨修的分析和预言是非常正确的;再次揭露曹操以“惑乱军心”杀杨修是借口,真正原因是杨修“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⒂ “方忆杨修之言,随将修尸收回厚葬,就令班师。”先“厚葬”近侍,又“厚葬”杨修,两次“厚葬”,刻画曹操什么性格?
抢答后明确:刻画曹操的虚伪奸诈。
3、在抢答的基础上,归纳杨修和曹操的性格特点:
杨修:恃才放旷。具体包括:不拘礼俗、轻率大意,不管在什么场合、什么情况,都无所顾忌。
评:杨修这样的人,只可作学问,不可搞政治。
曹操:残酷、多疑、奸诈、虚伪。
评:“千古第一奸雄”
4、总结:(5分钟)(教师完成)
⑴ 分出胜负方。
⑵ 明确杨修之死的原因。
三、知识链接
大屏幕:
《三国演义》评杨修诗
(在“修死年三十四岁”后)
聪明杨德祖,世代继簪缨。
笔下龙蛇走,胸中锦绣成。
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
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
【板书设计】
杨修之死
表面原因:鸡肋事件 惑乱军心
深层原因:恃才放旷 数犯曹操之忌
【课后反思】
此次以“抢答赛”的形式完成了课堂教学,训练了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的速度,还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临场应变力。
篇10:杨修之死教学反思
该课的教学设计依然在力图贯彻“化繁为简,长文短教”的小说教学理念。教学设计紧扣“杨修之死”的“死”字提领全篇,大作文章。
这篇文章,故事情节比较简单,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也没有优美华丽的辞藻,这样的文章,中学生大都不喜欢学。要顺利地完成这节课,首要的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一上课,我就放了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让学生齐诵曹操的诗,让学生讲曹操的故事,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伴随着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将学生带进了三国的时代,学生学习兴趣很高,对于小说的复述能转换人称,运用第一人称讲述曹操进兵,矛盾心理,还有杀杨修的经过,最后的结果厚葬杨修和班师还朝的经过,还有用第三人称方法,讲述杨修和曹操之间矛盾的深化,对于小说的情节复述的很好。在介绍曹操的资料过程中,能用事实说话,用诗句体现他的多才,文学和政治,军事的才华,积累的很丰富,教师补充和提示曹操的故事,效果很好。
分析曹操的形象和认识杨修的死因,联系了史实进行分析学生很感兴趣,有利于学生分清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掌握阅读文字作品的正确方法。讨论结束后,让学生在课外在搜集一些有关曹操的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短文,意在引导学生再读《三国演义》,甚至《三国志》等原著,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兴趣。
在训练想像一个环节,让学生穿越时空隧道,与杨修和曹操交流,说出自己的心理话,时间有些短,没有充分展开,如果再给些时间,效果会更好。在认识人物,能抓住他具体的特征来把握,学生的阅读和欣赏能力有所提高。
本课的教学设计注重了引导学生揣摩品味《三国演义》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以提高学生阅读古典文学名著的感悟能力,养成自主快乐地品味文章语言的良好习惯。课后作业旨在训练学生运用插叙的手法来写人叙事。
篇11:杨修之死教学反思
上完《杨修之死》一课后,我又重新回顾了我这一课的教学过程,感慨颇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对课文内容进行了讲解,分析了人物性格, 这种方法让学生掌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多媒体的使用使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充分体现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谈这一课的教学反思:
第一,教学中知识能力的反思
我认为,在这一环节中我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这一节课,在知识能力方面我有以下几个知识点:①学习如何概括事件主要内容; ②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③通过辩论明晰历史人物形象。在教学中,我通过课堂讲解,与学生互动,利用讲解,启发引导的方法,让学生掌握了概括事件主要内容的方法;掌握了概括人物形象的方法,我认为这一节课在知识能力方面学生有了最大的收获。
第二,教学中过程与方法的反思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概括能力。
但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令人担忧,在朗读课文中,有个别同学在朗读中没有感情和出现反复的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重点予以加强。
第三,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反思
我觉得,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 体现得很好,真正的语文教学,应张扬学生的个性,追求学生对问题独特化的见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我在课堂上安排让学生自由发言讨论杨修之死的原因,这样的环节更好地帮助学生来理解课文内容,并培养学生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 让学生获取最真实的阅读感受和体验,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理念,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对象转化为主动学习的主人。
篇12:杨修之死教学反思
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有些不尽人意,他们思维的敏锐性、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对问题的理解能力都急待于提高,这也引起了我在下一步的教学工作中更多的设想:首先是立足课堂,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性、工具性,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很好方法。语文课程含有丰富的情感,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其次是注重学生语言的表达,设想能够通过文学积累、设置交际情境、社会实践活动等多方面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篇13:杨修之死教学反思
《杨修之死》是人教版九年级上的一篇自读课文,出自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杨修是历史上的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悲剧性的人物,本文探讨的是一个略显沉重的课题,教学中使学生了解那段历史并从中汲取做人的深刻道理是教学本文的要义。
整个教学设计由六个环节组成:
1、由清朝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金圣叹关于名著的评论: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导入,介绍《三国》,并引用一首短诗导入课文,短诗:聪明杨德祖,世代继簪缨。笔下龙蛇走,胸中锦绣成。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
2、初读课文,借助注解,读懂课文。
3、复述故事情节,并为小故事命名。
4、讨论人物性格,探究杨修死因。
5、文本解读:讨论:请以“杨修之死,过在……,是因为……”(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讨论,各抒己见 课后同学可搜集补充材料,展开辩论 ! )6、拓展延伸:
根据对文章的感悟,自选角度,为杨修的墓碑写一句话:如:
1)大愚若智,聪明反被聪命误。
2)一代英才,可惜未逢明君。
3)聪明机智知识渊博可谓英才,恃才放旷目中无人终尝苦果。
联系文章,补写对联:
处事莫学曹操阴险狡诈,做人莫效杨修恃才放旷在教学中自我感觉良好的在以下几方面:
1、教学导入创设了良好的氛围和情境,激发了学习兴趣。一上课,由清朝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金圣叹关于名著的评论: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导入,介绍其中缘由,了解《三国》,并赏析了这首词,让学生齐诵诗,把学生带入三国的世界,曹操和杨修的世界,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事实证明,这个办法是很好的,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2、这篇文章,故事情节比较简单,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而且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老师就应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阅读、思考,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得到较好地锻炼,阅读能力才能提高。因此在教学中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⑴《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强调了在阅读的时候要使学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并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要有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情节进行创造性复述,对文中人物形象做出自己的分析,就是让学生的内心阅读体验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
⑵ 本文是一篇艺术性很强的小说,学生对此有很浓厚的兴趣,最适于放开手,让学生合作探究,研读课文。本课中,对于杨修的死因,历史上有颇多争议。这实际上是给学生提供了最佳探究课题。合作探究的过程,也是学生主动性充分调动的过程,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感悟到语文课堂的乐趣,品尝成功的快乐。
⑶ 语文教学就不能仅停留在教材上,宜拓展延伸。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的启示。“这篇课文是名著中的名篇,给人以很多的启迪和感悟,这包括做人和作文上的。比如做人方面的。通过分析人物性格,学生从曹操、杨修身上发现了很多不足,那么给他们提提忠告也就不难了。在这一环节学生答案异彩纷呈。这是学生情感价值上的一大收获。
但在教学中也存在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
1、学生课前预习不够充分,这在课堂上不得不花费了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读懂课文,疏通阅读障碍。
2、是复述课文的七个小故事时,个别学生的语言不够简练,重点不明确。我想这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一定要在课堂中多加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是时间的把握不够准确,复述故事花了过多的时间。 ”前松后紧“,致使后面的教学环节稍显紧张。
4、学生讨论时很热烈,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了,可大都数却不愿主动举手发言。这是在课堂上常遇到的问题,需要培养的胆量和口语表达能力。
篇14:杨修之死教学反思
我认为,在这一环节中我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这一节课,在知识能力方面我拟定以下几个知识点:
①讲解插叙的写作顺序及作用;
②学习如何概括事件主要内容;
③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在教学中,我通过课堂讲解,与学生互动、利用讲解、启发引导的方法,让学生掌握住了插叙的作用是对中心人物或事件的必要补充,概括事件主要内容的方法是“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掌握了人物的描写方法展现了人物性格,我认为这是一节课在知识能力方面学生最大的收获。
★ 碑记应用范文
★ 五人墓碑记说课稿
★ 屈原之死作文
【谭嗣同之死教学反思(共14篇)】相关文章:
浅议孔子的仁学思想2022-12-19
初二新正副班长新学期工作计划2023-11-01
初中英语开设活动课的实验报告 论文2022-05-17
古代字典常识2023-08-19
生如松柏议论文800字作文2023-06-23
高中文言文文化常识2023-12-11
短文《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 62023-09-10
《长恨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选修)2022-12-08
关于教师节的励志名人名言2022-05-07
9.10教师节歌颂老师的名言2023-12-17